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2024-09-22

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精选12篇)

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第1篇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学生好好上课,教师首先要上“好”课。这个“好”,我认为应包含以下内容:教态认真,对学生态度好;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好;教法得当,引发兴趣好。这“三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面临很大的困难。

首先说“教学认真,对学生态度好”这一点。教学认真对大多数教师都不是难事,有些教师甚至能在班级只剩一两名学生听课的情况下,仍然认认真真的讲解课程。难就难在如何在学生不听课的情况下还对他们态度好,由着学生不听课肯定不是好态度,如何让学生听课,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呢?认真是必要的,教师认真的态度让学生知道这一科是不能忽视的,也在以身作则的向学生传达一种为人处事的风格,更是得到学生尊敬与理解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待不听课的学生以温和态度、巧妙的方法进行提醒,把他们的精力引到课堂教学上来。其次说“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好”。技校生虽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但对生活的感受不差,很多知识一旦与生活接了轨,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容易。所以我在备课时总是想方设法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用身边的事来联系、解释。做到基本概念讲解到位,扩展应用充分理解概念,活学活用真正掌握知识。这种知识结构学生学起来轻松不死板,教与学很容易的结合为一体。再说“教法得当,引发兴趣好”。技校生毕竟是一群世界观还没完全成熟的孩子,虽然不爱学习,但仍很容易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所吸引,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能转移到课程上来。在教学中,我经常改变教学方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基本概念,结合身边实例说应用,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处理实际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总结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一台戏。

2 赶走瞌睡,强迫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不管老师在讲些什么,同学在干些什么,就只干一件事———睡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做法是:课前提醒,课上提问,强迫其参与到教学中来。

由于我所教的科目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教室内完成的,辅助教学手段也很有限,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我想尽了方法来让课程生动有趣,但仍然有学生在上课睡觉,尤其是下午的课,特别难上。这种时候我总是一上课就神采奕奕的走上讲台,提高音量喊“上课”,让学生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在学生起立喊“老师好”后,我提醒学生:“不困的坐下听课,困的就站着听课,清醒了再坐下。”这时有些感觉到困倦,但很自觉的学生就会自己站着听会儿课,听进课了,不想睡了才坐下。

开始讲课后,我时刻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一发现有溜号的或是趴桌子的,我就提问他。通过一站一坐,一问一答,就能让这名学生的困意消退许多,同时对所讲的知识点也进行了一次强化。

在实行这种课堂管理时,有时也会碰到学生耍态度,强调一些客观理由,甚至撒谎说肚子痛、身体不舒服的,其目的就是想坐下又不想听课。这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不急不燥,不跟学生发火,但也不能退让,由着学生不听课。可以设定条件,如让该学生背下刚讲过的某个概念后才能坐下,这样不但该学生能继续听课,也让他认识到这门课是混不过去的。时间久了,被动接受的知识就成为主动学习的一个起点。

3 控制课堂,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总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自己不好好听课,还影响其他学生,甚至顶撞老师,让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在教学之初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采取将其清出课堂,或是将其课后交给班主任处理,并扣这名学生的平时成绩的办法来管理这种扰乱课堂的学生。实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学生对老师不服气,课堂虽然不与老师对着干了,但也不学习,对老师的后续教育也不理不睬。渐渐的,我通过各种方法的尝试,终于找到目前我认为最好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揣摩学生,当众批评,不学不行。

对于这类学生,在刚与其接触时可先不理他,只是在课堂上多提醒,多提问,将他的注意力锁定在课堂上。同时教师多思考该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到能让他改正缺点的入口。若是老师的提醒和用心都不能让他改正错误,仍然扰乱课堂时,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当众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批评时先由教师历数他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但不做评价。然后让他自己做出评价,并体会同学和老师的感受。在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的道歉后,教师要对其认识错误的态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适当提及该生的在平时做得好一点的方面,让他能重拾自信,安心学习。此后,就当这事从没发生过,教师不再主动提及,对其跟别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或者更好一些。他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私下提醒就可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和感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因为教师而有较大的改变,积极的投入到这一科目的学习中。

4 真诚关爱,帮助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既不调皮,也不睡觉,听课也算认真。但提问时却回答不上问题,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做法是,课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帮助他们找的学习的症结,消除学习障碍,取得实际的进步。

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有些是因为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上课讲的内容只能吸收一部分,所以成绩不好。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看着像学习了,实际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每天的上课就是应付,所以成绩不好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于前者我采用的方法是加强训练,个别辅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对后者我则采用了个别谈话,分析利害关系,使其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深信技校生再难教也是学生,只要教师拿出真诚与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管理中来,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上不好的课。学生在技校就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成为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人。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管教,不管学。教师要通过以身作则来带动学生学习,还要通过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控制课堂,帮助学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喜爱所学的专业,并能学成一技之长,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浅谈技校学生实习教学 第2篇

(重庆市材料工程技工学校——郭继万)

技工学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综合性技能人才的摇篮。本人从二○○三年开始,就从事技校学生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四年来,都在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实习指导老师和技校学中相互往来,对四方人员的期望值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技工学校学生如何提高操作技能和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进行了重新思考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大力加强对技校学生实习的教育教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关系到技工学校教育的成败,更关系到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问题和他们今后的人生。

加强对技校学生实习教育重要性

我国加入了WTO后,特别是进入十一五规划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精选人才,其中技校毕业生就是他们用人的首选之一。每个企业都希望录用的人员(技校毕业生)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并且有奉献精神;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本岗位的工作,使现有的设备、资源能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有些企业所录用的技校毕业生往往与企业的期望相差较远。据不少单位管理人员反馈的信息,部分技校毕业生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操作不规范、欠缺独立完成产品的能力,同时还存在产品加工速度较慢,甚至有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技校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无心学习、怕苦怕累;对企业这个工 作环境的适应性很差,很容易受部分不良员工的影响,对自己所在的企业不仅不热爱,反而抱怨自己的企业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好,认为企业领导对自己不够重视,工作没有前途可言,因此,表现在工作中就是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请假,工作只是应付了是,更本未考虑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连上级领导安排的基本工作任务只能勉强完成,更谈不上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为企业做奉献的精神了。到一定的时候,不是被企业开除,就是自动离开了企业。

我之所以说实习教学是技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主要原因是大凡进入技校的学生,多是厌学基础知识,排斥有一定模式的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实习教学就是以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里面包含有一定的“游戏”成分,能在近似游戏中把知识和技能或主动或被动地移植到学生的脑中。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掌握了技能,如果我们抓好了实习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再配合就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意识,我们的技校毕业生一定会很快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现代企业受欢迎的员工。这样就带动了整个技校教学的发展,当然也一定推动了技校的发展。

导致一部分技校学生毕业不受企业欢迎的主要原因

导致一部分技校学生毕业到了社会,在企业里不能很好地从事本工种的工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等。其中原因之一是学生知识基础较差,众所周知,部分学生入学时成绩较低,因此,他们在理论课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操作技能方面得不到理论知识的支持,难以提高并形成技巧。例如,由于机械制图知识掌握不好,对一些产品的结构就无法想像出来,由于工艺知识掌握不好,无法完成整个产品的制造,更不要说制造出好的产品了。另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个别学生甚至说是父母迫他来读书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对所学的知识必然学不好、记不牢。操作训练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表现为:一是实习中的对口项目训练时间过少——有些学校为了减少消耗,缩短了训练时间,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训练时缺乏连惯性——学生正在训练某一项目,由于某些原因,要停下来去进行其他工作,使训练不连惯,也影响了训练的效果。三是缺乏产品意识——由于实习时没有安排产品加工,或不是生产产品唱主角,学生在训练时无压力,练习工件在评分后便成为废品丢弃,使学生对训练项目存在错误的认识,无法形成产品质量意识,也削弱了训练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性。四是对于训练项目,未能作出严格的时间要求——使学生未能形成工作效率观念,做多少算多少,不讲速度、效率,对掌握操作技巧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到新单位一时很难适应计件工作。

在教学中,没有做好正确的就业引导,毕业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差。

以上种种原因都影响到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影响到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中操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稳定。

对技校实习教学的构思

通过几年的经验,本人认为,对技校学生的实习教学采用下列模式为佳: 理论教学必须服务于实习教学——校内实习教学采用模块式“过关法”——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锻炼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所有教学过程中贯穿指导。

一、理论教学必须服务于实习教学

对于技校学生这个群体,是很值得我们费心的去研究的。他们在普教那么多年的学习兴趣是不浓的,学习成绩是比较差的。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来说上高中、上大学简直是不可能的。他们厌倦了普教那种教条式教学方法,着重于理论研究教学。他们选择我们技校是正确的。我们技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综合性技能人才,重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是培养坐办公室、实验室的研究型人才。因此,我们的理论教学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重点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要进行增或减,选择和增加对提高我们相应工种操作技能有用的内容,尽量避免做高深的学术研究,只要求我们的学生能熟练的应用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

二、校内实习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操作基本功

一提到实习教学,大家往往会认为是学生在校外的实习教学。实际上,实习教学是由校外和校内实习教学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两方面相辅相成、联系密切。校内实习是学生走向校外实习场地的必经之路,因此提高校内实习即实践操作课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领导重视,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

普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们国人的眼中,学校教育的方式就是教师手拿粉笔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比划和讲授,学生坐在课桌上听和记。技校教育这个名称在中国出现还不是很久,过去师傅带徒弟就与我们的技校教育有相似之处。但我们的技校教育与师傅带徒弟又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技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不仅动手操作技能熟练而且有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领导及 全体教师,都应转变普教的观念,重视实习教学,加大对实习教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保证实习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完备性,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与配备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 1.制定实习教学计划

在实习之前,由教务部门组织专业课教师制定出实习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专业名称、实习课题(模块)、实习时间、实习步骤、应掌握的技能、测试内容和时间等等。

2.配备双师型教师为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有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必须还要有比较渊博的理论知识才行。因为实习指导教师不是企业的操作员工,只会做而不会说(可能有部分学校在企业聘请个别老工人充当实习老师,这是不恰当的),实习指导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不仅是工业产品,而且最主要的对象是实习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在做示范操作的同时,还必须理论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巡视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指导纠正,解决问题。所以,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

(三)、在教学上要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校内实习应首先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采取学生动手练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实习初期,教师要把所教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并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的同时,再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操作的步骤及要领,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技校学生从母亲的怀抱中出来,然后就是小学、初中,除了母亲的怀抱就 是普教的教室,他们思想单纯,童趣重,仍然有很浓厚的游戏心理,实习教学正好投其所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也是许多专家都看好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亲自动手的环境下,使学生割舍对游戏的偏好,回到学习知识和技能上来。那就要在实习中观察学生的动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某一课题的实习中,老师进行一定课题布置后,我们就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老师不进行具体的指导,只是冷静旁观,这样在学生自己的操作摸索过程中,往往不是这问题就是那困难,即使凭他们心巧能消除部分问题,但仍然难以很有效的解决,这时候,实习指导教师将收集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也就很自然地从主动摸素变为被动接受,乐于受教,教师也就从被动教学转为主动教学。若是先不让学生自己去动,而是一味地传授,就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让他们带着问题接受教授,效果就很明显。自己去摸素,仍带有游戏成分份,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游戏开不了,加上适时适当的教学方法,就将其游戏心理自然割舍开转入正常的教学。

(四)、教学中加强“榜样”的作用并采用“激励机制”

在实习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学生满足了一定的好奇心理后,对实习教学仍然会产生一些应付了事的心理,该课题的新奇感逐渐消退后,教学效果仍然会停滞不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学就回,一做就废”,意思就是通过亲自动手,教师的言传身教,操作技能很快能掌握大概,但难以“精进”。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会产生不良后果:使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技艺,浮于表面,出校后难于适应工作。这时,教学技巧必须充分运用起来,操作难度要逐步一点点加大,课题要求也要一步步加强,同时在教学中加强“榜样”的作用并采用“激励机制”。

(五)、实习教学中采用“过关法”完成课题教学

技校学生年龄普遍较小,思想单纯,童趣重,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进步十分缓慢,童心未泯,依赖心理难消除,被动性突出,所以不管老师费多大的劲仍然是起作用不大,有时老师教得非常艰难。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愚笨,教学时不必急噪和无赖。我们可以采用“苯”办法,即是“过关法”,也就是分步训练,梯次过关。把每一个课题分成几个梯次,上一个梯次的任务没有完成就不能进入下一个梯次的实习,必须将上一个梯次的任务完成后才能进入 下一个梯次的训练。交课题作业必须是比较合格的实习产品,否则不算交了作业。每一个课题最后必须进行单独作业测试,测试不合格不进入下一个课题实习。这样,就避免了理论教学中谁听懂了、谁没听懂而老师难以把握的现象发生。

总之,校内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功的最佳场所,必须加大力度,保证教学计划的全面实施,确保实习教学的质量。才能确保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实习。

三、抓好生产实习教学使学生适应社会

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学校教学一般是在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中进行教学的,企业是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对员工的要求不仅是操作技术熟练,而且必须认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各种管理。因此,我们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去进行生产实习一个月至二个月,让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锻炼,适应这个复杂变化的环境,对于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独立承担岗位工作,成为企业需要的综合性技能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要想保证校外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校企联合集训学生基地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进行联合,作为学校的生产实习训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企业接受强化集训(目前已有很多学校采用了这种方式,效果不错)。企业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象管理企业员工那样管理实习学生。通过校企联合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企业文化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等。

(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与配备实习指导教师是提高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

校外实习教学比校内实习教学的难度更大,因为在校外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较为分散,无法进行集中授课,而且受场地、工作时间的影响,不能象校内实习教学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因此,必须制定实习教学计划、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管理。

1.制定各专业的实习教学计划

在实习之前,由教务部门组织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制定出适合本专业的实习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专业名称、实习时间、实习步骤、应掌握的技能、测试时间等等。2.配备专职实习指导教师

在每一个实习企业,学校应派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习教师牵头,再在企业聘请几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组成实习指导教师组,来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教学和专业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实习教学计划进行实习,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训练他们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并定期进行技能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根据统计,我校机械加工专业的2003级5班50名学生,在我市某大型摩 托车配件加工企业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两个月,操作考试成绩的合格率达到100%,思想素质考评优良率达到95/%。企业对这批学生非常的了解,当即就向学校提出直接接收录用我校这批毕业生为企业正式员工。因此,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是保证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校外实习实际上就是学生熟练这些技能的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问题,因此对校外生产实习来说,抓好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校内实习期间,有学校的职能部门、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管理难度不大;而校外实习存在学生分布广、实习场地情况各不相同等特点,管理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安全、守纪、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呢?必须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1.明确实习目的,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提高校外实习质量,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实习目的。在实习开始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教育,向他们阐明实习目的、要求及实习计划。分管实习的领导、班主任或专业课教师还可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预见在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并教育学生在实习场地服从管理、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为毕业分配奠定坚实的基础。2.建立学生定期汇报制度

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后,要定期向学校实习指导老师递交实习报告,及时汇报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遇到的问题。内容可包括:实习场地的各方面情况、自己的实习体会、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使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实习车间和岗位的基本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引导。3.建立学校与实习场地经常联系制度

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除了听取学生的实习汇报外,还要积极与实习场地的主管领导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在实习场地的思想动态和表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在实习初期,向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发放实习学生表现反馈表,内容包括学生的工作岗位、应出勤天数和实际出勤情况、工作表现、是否有违纪现象以及主管领导的评价等。另外,还可定期召开实习现场会,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第一,总结前段实习的工作情况,公布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结果;第二,肯定成绩,部署下一步工作;第三,就普遍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商定解决办法,以保证顺利完成以后的实习工作。4.对学生进行实习成绩评定

要使学生充分重视实习工作、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必须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实习成绩评定。评定要做到认真、公正、准确,绝不能敷衍了事。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可参考以下几个依据:(1)、学生本人的实习总结;(2)、实习期间的操作考试成绩;

(3)、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4)、实习场地主管领导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定(也可参考实习反馈表)。

四、在实习教学中,始终贯穿就业指导

前面已经谈到技校学生从母亲的怀抱中出来,然后就是小学、初中,除了母亲的怀抱就是普教的教室,他们思想单纯,童趣重,有很浓厚的游戏心理,对社会的复杂性难以把握。我们学校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技艺,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在实习教学中,特 别是在校外生产实习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我们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面对。在学校与在社会是两回事。学校是纠错的地方,学生在学校犯规(只要犯法)学校可以给你改正的机会,不会影响你的人生;但进入社会就不同了,你犯错你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些错误可能会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怎样做人呢?常言道“为人处事”,可见学做人关键在如何做事。不做违心之事将人做得真实;不做亏心事,做人才坦然;做好相宜之事,做一个称职的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具有相应的社会身份,做相宜之事就是要做与你自身的角色和身份相吻合之事。对于我们每一个有着特殊角色和身份的社会个体而言,相宜之事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不可推卸,不可逃避,无法选择。);做应当之事,力争做一个高尚的人。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选择不由自主,人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而是选择之后用什么行动去实现你选择时的理想。当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历尽千心万苦的选择好了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以后,就一定要爱岗敬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脚踏实地的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认同企业文化、树立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等。

在21世纪的今天,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被看重。我们人在社会,身不由己!无论你怎样,你都会不可避免地要溶入这样或者那样的团队之中去生活和工作,走完自己的人生。公司或企业需要团队精神。每个团队都期望寻找具有合作精神的成员,如果我们没有团队意识最终将会被淘汰。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生存竞争将日益激烈,无过硬业务素质者,必将被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淘汰而下岗。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敬 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古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个个都敬业,才能融入竞争的社会。

浅谈技校中的素描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技校 素描 教学改革

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素描以一种基础训练的形式,列为造型艺术教育的必修课。素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也能使学生通过研究客观的实体物象、自我的认识和感觉,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习惯,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为实现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奠定认识上和思维上的基础。

一、技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作为艺术课程的基础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途径,在技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技校素描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学校设施问题

素描教学的开展需要较为广阔的场地和大量的练习,很多学校在开设素描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设置课程,并不能提供专业的画室极其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静物、石膏像、画架、画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素描的热情,也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

2.师资配备问题

许多素描教师在教学上仍然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只知道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并不能从根源上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专业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渐失。

3.学生自身问题

大多数技校学生在自身能力上存在一定欠缺,如心理素质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体现在素描学习中表现为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较差。如何在素描教学中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端正学习态度和思想,搞好技校素描教学工作,对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素描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技校中如何开展素描教学

要正确对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揣摩学生心理,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发展方向来进行课程设置和传授知识。

1.积极规划,创造良好的专业教学条件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壮大,场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大多数开设设计专业的学校中,都能够配备相应的专业场地,有专门可供两到三个班同时上课使用的大画室和画板、画架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素描的场地太小问题和工具不足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立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练习场地,配备相应的静物设施,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观摩和比拼,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在画室内张贴名人优秀作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安装投影、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便于教师更好地讲解课堂知识,展示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更新观念,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1)引进优秀教师人才。从专业对口的大学院校吸收新生力量,为技校的师资力量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教师都经过专业系统的课程学习,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专业的起步、发展和前景方向,做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易于接受新观念和新方式,易于突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中较快地被学生接受,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交流。在教师的考核中设立优秀机制,选取一定名额的教师队伍进行出国深造或兄弟院校的考察学习。国内和国外的艺术文化风格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国内不同地区院校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交流和学习,进行取长补短,既开拓了教师的思维,改进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推动素描教学的稳固、创新发展。

3.针对学生特点,施行全面教育

(1)平等互助,突显学生的专业特色。当前的学生知识面广,各种通信工具接触得多,心理成熟早,渴望平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一个平和的施教者身份,根据学生的出发点和要求重点,对一些案例进行解说和扩展。这样,在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既能观摩到许多优秀的作品,又能接受自己较为感兴趣的知识,产生一种愉快、向上的情绪,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点面结合,做好学生作品的点评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其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和建议。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和做法,在下一次的作品练习中加以改正和进步;又通过教师和学生点评相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战胜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的学习知识和进步。

(3)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情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带领学生进行外出参观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当地的教育资源优势,把当地有名甚至是全国有名的美术家、专业领先人物、学者教授等请进教室、请上讲台,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讲述创作的艰辛道路和技巧方法,使学生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到艺术家们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壮志,使其既能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又能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社会的信心和意志。

(4)与时俱进,采用新教具。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巨大方便。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投影设备等仪器开展教学工作,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借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来培养素描学习的兴趣。在授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也可教授相关的绘画软件,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尽情挥洒,不断增强其绘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响应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开展一体化教学

(1)校企合作,强强联手。笔者认为,可以针对专业的教学特色,联系有关的动漫制作公司进行交流和商谈。利用广州广大的动漫文化公司,让学生和教师进入企业实习锻炼,了解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参与企业的项目建设和规划;利用学校开阔大量的场地和设备,邀请企业人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项目式培训,从企业的角度来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技能水平。这种双向的做法既可以解决企业做项目时的人手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以企业的形式锻炼自身,从更深处发现自身问题和改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双赢”。

(2)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积极利用新的行动导向法、一体化教学,实行任务完成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承担能力。素描教学也要紧跟形势,吸收和引用好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不断推陈出新。成立课改小组,分配任务,从大的形式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引导学生自主自发的探讨新知识、新做法。团队合作的形式,更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坚.素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祖旻.设置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池州师专学报.2006.

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智力开发 第4篇

一、技工学校数学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开发

抽象概括能力是指人们对于复杂事物进行简单化、精确化的能力。在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并非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于很多老师来讲,将知识讲述给学生似乎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进来,是否真正理解了数学知识背后的逻辑?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认真地思考。笔者认为,教学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也应该成为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地方。对于数学的学习,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对问题的思路进行发掘,对于各自的思维和看法都应该予以鼓励,而不应该以教师的权威去否定学生。以笔者的经验为例,在讲解椭圆的定义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椭圆,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说出例子,进而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些东西为什么是椭圆,而椭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从而椭圆的概念很自然地就被提出了。而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的过程,它远比直白的概念讲述要有效得多。

二、技工学校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开发

推理能力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从一种事物的合理性去证明另一种事物的合理性的过程。数学知识中,很多复杂结论是由简单公理或者定义而得出的,而一种理论的正确性需要其他理论来支撑。因此,可以说推理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在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学中,为了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仅仅要求学生去记住公式、定义、定理及公理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要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我们可以按照三个阶段模式来进行: ①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证明的方向,并一起完成证明的过程。②教师只给出证明的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证明过程,并询问学生证明的思想和步骤,以启发其二次思考。③给出一系列条件,让学生大胆猜想这些条件会得出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分组研讨结论的合理性。这三个阶段的作用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易到难地锻炼推理的思维、积累推理的方法,从而让他们在看到条件或者结论时能够对其前后的逻辑产生联想。

三、技工学校数学教学中发散能力的开发

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是十分有益的。它既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聚合式思维水平,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通过知识创造知识的人。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不断发展正是得益于数学家们的不断创造,而这个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 他们不拘泥于已有知识,而是大胆地以某一个知识为原点不断地向周围扩展。在技工学校,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其专业所需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将思维扩展开来,去运用数学知识对其他课程、对实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

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第5篇

摘 要:职业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新尝试,将其引进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结合课堂实例,阐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改革

当前,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技工教育应向社会输送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可见,技工教育需紧扣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在技工教育中属于文化基础课。在注重技能训练的技工院校,面对厌倦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如何恰当运用教学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课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成功地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企业岗位接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活跃、丰富课堂。因此笔者主要探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立足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成因

职业生涯规划是技工教育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从自身及所学专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学会正确认识就业,做好就业准备,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却严重缺乏学习兴趣。据调查统计,有20%的学生反映课程无趣,有60%的学生认为学习与否都无所谓。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校生多数是中考、高考的失败者,自控能力较弱、纪律涣散,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二是传统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学生作业”三步走的模式,流于书面习题、作业,导致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欲睡”的不良教学效果;三是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内容理论化、训练项目盲目化,脱离企业岗位实际。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如何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紧密相连?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使这门被学生视为“鸡肋”的课程真正发挥就业的指导作用?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认识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寻找教学改革突破口

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典型的职业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具体的职业任务为线索,驱动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方法。它倡导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推做、以做促学,把“做”作为通向理解理论、掌握技能的途径。

这种教学模式分为“提供任务―探究任务―完成任务―拓展任务”四个步骤,教师根据一体化课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巧妙地设计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典型职业任务;以驱动作为形式,学生在疑问动机和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主动思考,分析任务,将完成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给每一位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与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合教学实例,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面试指导单元教学为例,针对学生特点,立足于教材和企业工作需求分析,引入职业岗位元素,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具体阐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表明,典型任务的创设是教师准备和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的着力点。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职业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在求职面试中,任务的设计要结合专业特点,把学生学习和职场真实世界浓缩于任务中,使学生与任务交互就是学生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例如,在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优秀毕业生成功应聘的视频,创设了一个紧张求职应聘的场景,先声夺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以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职场中的一项工作任务作为情境,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为企业选人才”,下发职业任务书,见表1。

表1

任务名称 我为企业选人才

任务描述 我叫陈凯怡,是壹加壹连锁超市的招聘主管,现需要为所在企业招聘一批销售员,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帮助完成这个任务

任务要求 1.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小组讨论制订企业招聘员工的方案,并分步进行展示

2.根据制订的方案,进行面试模拟训练

3.以小组合作、小组竞赛方式展开

任务分工 组名(4~6人):

组长(统筹全组工作):

发言代表(代表小组发言表演):

书记员(整理记录,形成文字):

智囊团(出谋划策,提供意见):

2.分析讨论,明确任务

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职业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并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建构知识与技能,这正是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特征。任务书下发给学生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帮助学生组建团队,选好组长,明确分工,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教学任务的解读与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行动方案。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分解为四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分步实施。

步骤一:制订符合企业岗位的招聘标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企业在学历、技能、性格、形象等各方面对员工的要求。

步骤二:甄选企业所需人才的方式。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涉及的知识点的阅读学习和填写,组内讨论归纳出企业招聘员工时采取的选拔形式,并向全班展示完成情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设计经验分享和视频欣赏活动,请有求职经历的学生介绍面试形式,并组织学生欣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面试场景。

步骤三:设计企业岗位招聘的面试内容。首先大量搜索面试问题,接着对面试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分析招聘意图,最后探讨应对方式,逐步化解学习任务的重点。

步骤四:面试模拟。学生在模拟的广州壹加壹超市销售员招聘现场,分组轮流扮演考官与面试者,实现学以致用,达到面试的目标,从而突破本次任务的难点。

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子任务,具有相应的知识点。一个个小任务的完成,最终积累成整个大任务的完成。学生掌握的知识也由一个个知识点积累到整个单元的知识,最后完成整个课程知识的学习,并且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到了相关的内容知识。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高面试应对能力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帮助者、促进者,只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是真正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任务。

学生在明确任务后,自主探索学习,确定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进程,积极寻找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监控自己的整个认知活动。学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多渠道的学习。如对企业招聘信息的搜集,结合企业特点分析信息中对招聘人员的要求,了解招聘流程与方式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集体完成面试问题的设计、归纳面试应对技巧等。如果小组内部完成任务有困难,也可利用利用QQ、博客等方式,和他人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相协作,在不断的探究中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拓了自己的思路。

4.评价交流,拓展任务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的成功是最能使学生感到满足,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重视任务评价与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评价方式可灵活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要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行鼓励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与发展。

笔者通过模拟招聘现场,搭建学生表演平台,让各个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求组内、组间学生相互分析表现优劣,然后教师做出适当点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对部分难点进行示范,使学生能够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通过师生交流,归纳出在面试提问环节中面试者要注意的应答策略与技巧,学生从而思考、获取面试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接着,教师提出拓展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面试经历成败的原因,并经历一次面试。最后,师生共同填写《任务完成评价表》(表2)。

表2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A优、B中、C差)

自评 互评 师评

专业能力 能否完整复述面试概念与正确理解面试意义

能否阐述面试基本环节流程

能否准确识别常见面试的类型及非常规面试类型

能否归纳各类型面试的两个以上关键特点

能否完整填写任务书等

能否参与求职应聘的模拟活动,展示个人风采

关键能力 重视求职就业问题,学习态度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具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语言流畅,能紧扣主题,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沟通,能自主学习及相互协作

有责任意识和工作计划执行力

自我反思 1.我觉得这次学习:□意义重大□比较重要□作用一般□无聊透顶

2.我新学了,还未弄懂的地方是。

3.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我表现最棒的地方是。

4.我认为最不满意的地方是,我建议。

5.老师和同学给我的评语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

6.我们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知道的是什么?

四、总结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对《任务完成评价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后的职业任务学习,有12%的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意义重大,有64%认为比较重要,有21%感觉作用一般,仍有3%认为无聊透顶。对比传统教学,这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实践证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和场所。为了不失体面,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完成任务,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才能一展风采,不辜负小组同学的托付,从而得到同学们的尊重。然而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每个内容都适用此模式,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学习就不适宜;另外,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一模式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务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阶梯式难度,使学生都能拥有“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对同样的材料做出不同的要求,或对不同的材料做出共同的要求得以实现。

第二,要重视教师一职多能作用的发挥。教师在任务启动、展开、深入和结果等阶段均起灵魂作用,是保证教学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设计任务、组织活动、指导示范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要不断拓宽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领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除了面试指导,还有职业规划书撰写、择业指导、创业指南、法律常识与社交礼仪等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些单元中不断尝试与创新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课程中。

综上所述,基于职业任务驱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职业岗位切入,以任务为桥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完成任务,真正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提升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习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的目标,实现了学有所用、学而会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技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误区与策略 第6篇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34

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及其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信息技术也随之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发展,各地区、各学校都试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然而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配套的教学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师生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时常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进入了一些误区。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将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本文就针对此现象,谈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把信息技术课认为是电脑课,缩小教学范畴

信息技术课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教师也好、学生也罢,都还是习惯把信息技术课说成是电脑课,学校课程表或上级的有些文件也常把“信息技术”改写成是“电脑”。电脑课嘛,无非就是把学生带到电脑室,学习Office的基本操作,学习Photoshop、Flash做图形图像的处理,更深一点就是学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如VB等。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先不说培养学生的什么素养,就仅拿教学条件来说,大部分山区的配套教学设施都不是尽人所意,所以组织教学较为困难,课程难于开展。这也许正是有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放弃信息技术教学的缘故吧,使得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僵局”危机。

实际上,在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学习Office的基本操作,学习Photoshop、Flash做图形图像的处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教学范畴远大于电脑的内涵。如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它并没有教我们学习电脑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实例,从中归纳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并让学生围绕主题内容通过探究活动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从而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学习生活方面的影响。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既可以摆脱教学条件的限制,又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涵,走出了长期以来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的误区。

二、过分强调教材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难于与时俱进

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制订了教材。所谓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正因为如此,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就把教材当作法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产物”,不论用什么方式和方法,都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这是对信息技术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典型表征,把教材当成是死板板的教条。我们要知道,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大众的,有些实例、素材难免会较为陈旧,不够切合实际,在组织形式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够适合地方逻辑的习惯等,使学生觉得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要不是在“炒旧饭”就是在“讲天书”,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精思宜放胆,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大胆放开手脚,在不离背教材原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举些现实中的实例,或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焦点的话题,这样既帮助了学生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情感,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展示的“爱鸟报”,当然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素材来归纳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借此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作为一些山区来说,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对爱鸟的题材难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试想,我们原教材上的素材改为今天大家都在关注的“H7N9流感”的题材,这样既没有离背教材的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又使学生认识“H7N9流感”的症状、防治等常识,有益于自己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同样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我们把教材中所选用的“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素材改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素材,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吧。

三、片面夸大网络的毒害作用,影响学生的视野开阔和创造力培养

网络是资源共享,是零距离,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但由于频繁出现学生上网成瘾、虚度年华的现象,加之色情、暴力、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报导层出不穷,使得一些家长和教师都片面地认为网络就是污秽,是毒害学生的工具。有些学校,无时不刻都在教育学生要远离网络,甚至把抵制学生上网作为一项制度,狠抓不放。他们只看到学生上网浏览网页,忽视了网络里隐藏的丰富信息资源。学生通过网络,看到钓鱼岛的危机升级,了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也感受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强国的伟大崛起……他们只看到学生上网就是看视频,玩游戏,虚度光阴,而否认了网络是能使学生从朦胧的想象变成鲜明逼真的多媒体界面,利用强大的软件提供各种工具,使学能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学生通过网络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过程的创新意识。所以信息技术是中学的必修课程,网络不能简单看成是学生的毒害。

当然,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信息观,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成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四、技术传授成了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倾向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容易使一些教师片面在追求技术的传授,把技术学习变成了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谁的技术内容讲得多,谁的学生作品做得好,谁的教学效果就好。这也许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应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大家可以设想,在知识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科技产品日新月异,有经验的老师就会发现,以前有很多认为是很优秀的软件,今天还是要被淘汰,如DOS系统不是就被Windows取代了吗?但不论产品怎么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所以信息技术是一门更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等特点的课程。戴尔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尔·戴尔也这样说:“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并不是培养机械的电脑操作高手。

五、把信息技术当作独立的学科教学,缺乏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由于受到“學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且信息技术又是非高考科目,所以在很多师生看来,信息技术与其它高考学科是格格不入的,属于“副科”。所以也就自然地忽视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联系,没有把信息技术课融会到各科教学的相关方面,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又一大误区,也是信息技术在有些地区难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像这样的教师没有深刻领会信息技术课的真正内涵,没有理解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整合作用。放弃了信息技术是为其它学科更好地获取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工具作用。按教材讲授了Word的自选图形工具,却不会让学生绘制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学习了Flash,却制作不出生物学中的有丝分裂动画;认真考究Photoshop的操作,却遗忘了品味美学中的多少精华……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还不够,片面传授知识,缺乏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配套教学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思想上出现或这或那的误区,因此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深感任重而道远。结合地方实际,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寻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探索适合地方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造就一批高素养的人才,必定是每位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1]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技校,会计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第一, 所谓“案例教学法”, 是指教师将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目的相结合, 通过精心策划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深入“现场”分析案例, 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身份的互换, 达到深层次的沟通, 完美呈现“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 案例教学, 其特点案例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 是一种将教师和学生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 营造出的一种多边互动轻松的教学环境。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是思想的“创造者”, 教师是引导者, 在交流探讨时学生可以无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整合, 实现共赢[1]。

二、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会计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

会计学的课程特点, 要求学生要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便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巩固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 可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来讲述基础理论知识, 既能增加课堂活力, 又可使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教师在向初学者讲述“会计恒等式”这个教学难点时, 教师可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比较活泼有趣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更快速的掌握这个教学难点:

首先教师导出案例:如果A想要创建一个汽车修理厂, 那么当务之急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现状, 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 让学生掌握汽车修理厂的经营是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 资金投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A自己投资、他人投资或者向外界进行贷款方式解决。

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 学生可以了解到。其资金的来源, 主要两种途径, 其一是投资者自己的投资, 其二是债权人权益, 即就是负债。接下来教师就让同学们发挥想象, 各抒己见, 来讨论公司要用筹集到的资金做什么:租场地, 买设备或是其他的用途。

在同学热烈的讨论结束后, 教师进行最终总结, 汽车修理厂不管是用筹集到的资金租场地还是买设备或是其他的用途, 都是一个资金周转的过程, 最终会形成企业的资产, 从而得出结论:资产, 就是获得的权益;资产, 也就是权益和负债。通过这样的讲述, 学生可轻易的理解“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知识难点。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在会计教学中所注意的问题

(一) 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

在选择教学案例时, 应当选择具有举一反三效果的典型案例, 这样才能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和学生产生更好的共鸣, 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同样, 案例在实践性的选择上也不容小觑, 只有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案例, 才能具有更强的探究性,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 只有经过亲手实践, 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和能力。

(二) 案例教学法应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

基础理论教学是基础, 案例教学是在基础理论的教学的基础上的灵活运用, 如果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案例教学, 那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得不到提升, 而相反, 只重视案例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 那么案例教学将会缺少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 则不便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 案例教学也缺少了该有的意义, 因此, 只有将案例教学和基础理论教学相互融合, 相辅相成, 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最大益处。

(三) 会计案例教学的案例应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在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既巩固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灌输”学生知识, 要启发学生发挥想象, 给出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受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3], 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式,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决策性, 教师应该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 尽可能多的启发学生, 让学生各抒己见, 例如:A公司于2014年11月11日投资成立一家台湾餐厅, 生意很火暴, 于是决定成立分店。现有两个方案:一是选择市中心建立分店, 租金昂贵;二是在郊区建立分店, 人流量却成了最大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假若学生就是这家餐厅的会计, 他的选择会是哪个方案, 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 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 在提升了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 也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因其新颖的教学模式迅速在技校会计教学中得以推广, 技校的教育培养方向是高技能人才, 因此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很丰富的万能型人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 作为技校教师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为我国不断培养出适应现代发展的万能型人才, 在技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采用这样的方式, 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陶秋萍.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12.09:88-89.

[2]梁君屏.浅谈在技校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16.

微课程在职业技校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一、微课程的起源和特点

微课程[1]就是一种类似微视频的概念, 这种微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 虽然时间很短, 但是它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微课程的优点[2]有短、简、精、传播快、易控性等, 在技校教学过程中, 能够展示教学重点, 课后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程反复地进行观摩理解学习, 弄懂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

二、技校教学的微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

对于技校学生来说, 熟练操作、动手实践是培养的目标,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引入微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开发和实施如下:

(一) 课前预习微课程。

以MOOC的形式进行, 由教学团队各教师开发, 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难点技术技巧, 拍摄并制作成微课程, 收集、整合并将它们放到相应的如校园网一类的网站, 以视频的方式讲解一些相关知识, 每个知识点为一个网络课程, 时间长度在三分钟以内, 比如AutoCAD界面, Front Page打开与保存等, 教师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操作讲述清楚软、硬件的使用特点, 便于学生利用自习等闲暇时间或者利用手机, 平板电脑或者台式电脑随时随地进行课前预习。

(二) 课堂教学微课程。

开发有针对性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学PPT, 教学知识讲座, 时间长度在十分钟以内, 教师利用微课程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 它的直观、针对性强、画面动感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迅速引入主题。

(三) 知识拓展微课程。

技校学生要掌握一些相关理论知识, 更要会熟练操作机器设备,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但是, 微课程在知识理解层面上引入, 恰如其分地解决了教学上的困惑, 教学团队开发或搜集相关知识点的横向资源[3], 包括国内研究的趋势, 国外研究的趋势, 工程中的应用发展, 相关研究性课题等资源, 根据授课内容, 以课堂研讨会的方式开展,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四) 实际教学微课程。

教学团队开发案例教学资源, 可以是制作方法, 操作规程, 典型案例分析等视频或者网络课程等。一个案例可以拆解成多个教学资源, 学生通过每一步的演练可以很快地提高实践水平。在技校实训操作过程中, 有些项目步骤相对比较复杂, 可以将每一个重、难点分割成比较细小的内容并制作成微课程, 这样, 学生在操作练习时可以分步骤实施, 提高学习效率。

(五) 课后答疑与自主学习微课程。

教学团队在互联网与学生互动, 以电子邮箱, QQ, 微信等方式随时接受学生答疑, 零距离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将学生课余时间调动起来, 增强兴趣。随着学校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程, 上传到网上, 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点播学习, 不同程度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三、将微课程引入到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一) 微课程让分层、分等级进行教学成为可能。

微课程不仅将知识点分精、分细来制作, 而且演示时还可以重复、暂停播放视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 灵活安排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 微课程的出现给分组、分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力量。

(二) 微课程促进了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

制作微课程就是微研究的过程, 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程, 简单实用, 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 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同时, 通过微课程的制作和分享, 技校教师真正做到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 微课程有利于中职学校师生的互学互助。

当前的技校教学课堂, 教师大多一味灌输, 追求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教学模式,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 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学起来一知半解。微课程制作过程中, 学生提供了对知识的不同研究角度和思维方法, 教师提供了专业的课堂知识和清晰的教学脉络, 在创建课题、提交方案、探讨研究、达成共识和制作微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都需要和学生积极交流、共同探讨, 共同提高。

(四) 微课程提倡的高效课堂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性。

微课程提倡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研究, 来锻炼教师和学生思考和解决课堂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技校课堂教学中, 微课程可以提高教学课题研究的高效性, 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平台去积极探寻有用的设计方案, 从而做到技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

四、结语

总之, 微课程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 已经为技校教学和教师业务提高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微课程可以实现技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改进, 增强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 锻炼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 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摘要: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有微小、精细和针对性强等特点, 本文介绍了微课程在技校教学中的特点和实用性, 以及微课程在技校教学中的开发和实施方法, 并且阐述了微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微课程,课程教学,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2].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1

[3].阚韶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第9篇

一、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1、情感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感受以及行为反映, 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 积极情感包括喜悦、开心等, 消极情感包括痛苦、愤怒等。情感具有易变性、理智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的情感容易发生变化;在情感体验过程中, 发现了新的研究点或难点之后均会产生探究心理;人的情绪直接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情感具有动力、迁移、疏导、强化、调节、信号、协调、感染和保健等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能够增强或减弱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迁移功能是指某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转移到相关事物上;疏导功能是指情感能够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化功能是指情感态度能够促进或更改人的行为活动;调节功能是指情感能够组织或化解人的认知行为活动;信号功能是指情感能够以人的表情为介质进行信息传递;协调功能是指人的情感能够调节人际关系;感染功能是说某个人的情感能够感染并影响其他人;保健功能是说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恩能够够促进或伤害人的身心健康。

2、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 情感因素作为各项复杂心理活动的结合体, 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种类型, 积极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自信、态度等, 消极因素包括焦虑等。

动机方面, 语言学习动机主要有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 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将自己融入英语社会环境而进行学习;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升学、就业等目的而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容易将学习过程中的短期的失败归结为能力、性格等, 否定自己。在技校学生常会出现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我否定。

自信方面, 积极的情感能够减少学生学习时的焦虑情绪, 课堂上比较活跃, 运用外语口语的时候比较大胆;它们能够更多地运用语言进行实践锻炼, 从而形成良性的连锁反应。自信心低的学生容易形成自我否定, 积极性相应降低, 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会相应降低。

态度方面, 英语学习包含最基础的三种态度: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态度;对学习英语的态度;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组织和个人的态度。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 态度是第一要素, 虽然态度不直接影响英语学习, 但会由此致使动机形成。在目前的技校英语学习中, 大部分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 但存在浮躁、投机取巧等学习状态, 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焦虑方面, 作为一种负面情感,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包含课堂焦虑、考试焦虑和交际焦虑, 分别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考试以及口语交流过程中, 担心自己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落后与他人。焦虑会致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降低学习效率, 造成语言学习障碍, 形成恶性循环。

二、技校英语情感教学策略分析

1、教师教学层面

教师的情感因素投入, 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加强修养, 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的渗透, 在课堂上能通过教师的专业学识、体态仪表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呈现。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够促使教师的情感投入融入知识传授中,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幽默和激情也能让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课堂内容。端庄的仪表是教师教学态度的体现, 能够给学生做出积极的榜样。其次, 挖掘教材情感元素。调查结果显示技校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呈中立态度, 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能够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力。如在教授“it”的用法时, 引用一些谚语, 如“It never too old to learn”, “1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等。再次, 以情施教, 知情交融。教师要围绕课程目标, 积极活跃课前气氛,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运用方法导入。如:My little baby has got a bad cold, so I took her to see a doctor this morning.Everybody has an immune system which helps us fight against disease.I’m sure she’ll be better soon.But what will happen if one’s immune system is destroyed?HIV is a virus that can break down our body’s immune system.In this class we’ll talk about AIDS.这段文字就运用生活实际导入引出课文的immune、virus等核心词汇。

2、学生学习层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兴趣等的培养和自尊、自信等的维护,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在课堂上积极肯定学生, 增强学生自信。如经常使用一些肯定的语句。如“Good job”、“How beautiful your hand writing is”、“Don’t lose heart!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等, 给学生更多的积极暗示。并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帮助学生调控其焦虑情绪。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多进行情感交流,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感以及情感变化等, 并积极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论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容易被忽略,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 并尽量实现平等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讨, 寻找更多有益的情感教学方法。

摘要:除了强调传统的认知系统教学外, 情感因素同样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 却一直未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相关理论, 并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层面提出教学对策, 分析如何在技校的英语教学中利用情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技校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金雄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探讨》, 上海师范大学, 2007年。

论文化课在技校教学中的地位 第10篇

一、技校文化课教学现状

1生源质量偏低使学校文化课的教学处于尴尬境地。技校生源是来自于升高中或上大学无望的学生,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技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逃避文化课学习的思想。比如,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是面对学生的文章,只能望文兴叹,修改病史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思想上,学生道德滑坡,自私自利、厌学情绪泛滥、迷恋网吧、美丑不辩、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佩戴首饰,恋爱之风屡禁不止;英语方面,有些同学对于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语都不会说;数学方面的计算更是花样百出。

2学科定位不清晰使得文化课教学不得要领。技校文化课究竟以初中或高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技校共同存在的难题。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

二、文化课在技校教学中的地位

1技校要办出特色,“人有我优”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把文化课的位置摆正,使学生在技校就读期间,立足长远,在文化课方面下一番力气,补一补课,今后的长期发展就有了后劲,这对他们的将来是非常有益的。技校教育为了培养我国急需的高等技术操作性人才,以利于参加入世以后的日益激烈的国际间竞争。特别是在制造业这一领域,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多数处于明显的劣势。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工人素质总体水平较低,这与他们的文化水平低有密切关系。很难想象,一个连数学都未学好的工人,能够生产出合乎规格要求的产品,能做好财务工作;一个英语没学好的人,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应用软件,在外商投资企业胜任本职工作;而一个语文水平很差的人,能做好文秘或旅游服务性工作。

2当今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规格与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求人才须具备更高的灵活适应性。以往传统的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专业对口”的能力观和就业观正日益被“一专多能”和“先就业,后择业”的新观念所取代。既然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到了社会上不一定能够找到对口的岗位,这就要求人才要有扎实的底蕴,并掌握适合自学的学习方法,以便今后走出校门仍能进一步自学或进修培训。技校教育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同样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多留下将来继续学习的“接口”,这种“接口”就包括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可以发现我们部分学生明显处在或接近自组织学习状态(学习者独立自主,目的明确,从学习目标的选定,到学习内容的组织,到学习计划的制定,最后到学习活动的实施,整个学习过程都受学习者自己的控制)。他们通过文化课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能从中学到阅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些素质对于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向更高的学习状态迈进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正确看待文化课在技校教学中的地位,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首先,提高技校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我们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

其次,要正视文化课的地位,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在《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一文中指出:“创新知识从何而来?我想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试想一下,一个文化基础课都未学好的大学生,怎么会有创新能力?而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今后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技校生无疑是本世纪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一领域是非常讲求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因此必须用创新人才标准来要求和培养他们,才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最后,人才还必须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其中包括敬业精神。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例很能够说明问题。在装配一个齿轮时,如果它的规格略大了一些,德国工人会将它拿下来细细打磨,直到合乎要求才重新装上去;而中国工人一般是用榔头把它敲进去。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软件”,它不是一朝一夕通过专业训练可以获得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陶冶和灌输,而这正是文化课的所长。文化课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人文意识,它涵盖了人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类比教学法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类比;内涵;拓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56-2

1 概念类比,揭示内涵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类比就是一种相似。”把两个数学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从而推出这两个数学对象的其他一些属性也有相似的地方,这是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数学学习,需掌握非常多的概念,有些还很抽象,为了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新的概念,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教学。如在讲授《空间几何体》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给出如下几个问题:

①沿某一方向移动一个点,形成什么图形?

②沿不同于直线的方向移动一条直线,形成什么图

形?

③沿垂直方向移动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形成什么图形?由此,学生很容易得出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形状并生成:点→线→面→体的运动变化观。

对于结构上存在相似特征点的两个数学概念,它们的性质也多是存在一些共性的。如在学习“二面角”中的相关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平面角”中的相关内容,再逐渐引导学生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点。见表1: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类比往往是遵循从“点到线、线到面、边长到面积、面积到体积、线线角到二面角、三角形到四面体”,这样,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类比,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可以独立地获取知识,将知识系统地归纳在一起,产生深刻的印象。

2 公式类比,深化记忆

对于数学而言,除却众多的概念外,还有很多的公式。学生经常会产生“张冠李戴”的现象。为此,可通过类比的应用,帮助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便于学生记忆。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内容时,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公式,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相关性质公式,见表2:

又如在“双曲线”教学中,可以将“椭圆”和“双曲线”知识相结合,可以将两者的方程、对称性、焦点、离心率、准线、渐进性方程、曲线上点M处的切线方程相类比,通过这些知识可以将“椭圆”与“双曲线”之间的各种知识系统化。“椭圆”与“双曲线”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可以将两者相结合记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让他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更加全面,记忆更加牢固。这样,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3 解法类比,拓展思路

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解题时,常受到以前接触过的问题所启发而产生解题思路。因此应要求学生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例1:设函数f(x)=,求f(-4)+f(-3)+…+f(0)+…+f(5)的值。

解: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可得

可见,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新旧类比,拓宽视野

在讲授新知识时,经常联系旧知识,创造条件进行类比,扩展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养成类比推理的习惯。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既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还能使旧知识得到巩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四面体的性质”时,可类比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得出类似的结论。见表3:

5 特征类比,探索规律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具有相同的条件、结论或问题形式等各种对象。通过类比,能使学生认识对象的数学特征,引导探索一般结论,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达到追根溯源的目的。

如在讲完“基本不等式:如果a>0,b>0,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这一内容时,可类比推理:如果a>0,b>0,c>0,那么≥,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上两个结论相似的条件和结论,进一步类比推理:如果a1>0,a2>0,…,an>0,那么≥,当且仅当a1=a2=…=an时等号成立。

当然,类比只是一种猜测,必须通过严谨论证才能成立,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注意克服一些错误的类比,如容易混淆的概念、性质的类比。明确类比的可行性,准确掌握概念、性质的本质,有区别地认识那些相似的概念、性质。

技校教学中的学生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引言

计算机教育作为技校教育中的一项学科, 对技校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技校生学习好计算机,也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在技校计算机课堂中,还存在一些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技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文章针对存在于我国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目前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更好地进行技校计算机教学, 首先要了解技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真研究问题才可以使教师实现技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发挥。第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缺少互动, 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得不到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第二,教师在技校计算机教学的时候,较多注重对技校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技校生天生就有好动性格,一味地让其学习基础知识,不让他们操作运用是不行的。第三,在教学上缺少创新,教学观念得不到提高,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要和其他学科教学方法区别开,应该运用更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从上文分析中能够看出, 在我国技校计算机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被解决,则必然制约学生技能的提高及学校的发展, 而在教学中采取一体化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深刻认识一体化教学的对象 。

技校计算教学讲究多元化、智能化,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技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也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以技工学校杂制定计算机课程的时候,需要从教学环境、授课形式及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所招的学生中,多数为高中生,这就决定了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相对不完整,因此,计算机课程往往得不到重视,绩效要从这个现状出发,明确教学对象,从而更好地推动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发案例式一体化教学 。

从目前看,我国技校所施行的教材看,其大部分都是以逻辑理论为主,其中对于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怎么解决问题的方面很少涉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结合技校学生特点,开发案例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必要,它能将实际工作与教学理论相结合,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水平,同时会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动进行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技术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学中练,练中学。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枯燥的操作变得有趣。

3.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

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 上课时老师讲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 学生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实现边讲边练。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联系, 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直观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分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模式 ,在学习小组中同学间可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寻求别人帮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开发计算机案例式一体化课程、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采用班内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 基本上可以形成计算机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同时,为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师也要转变角色, 努力成为集理论教学素质和技能操作教学素质于一身的一体化教师, 这是一体化教学得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同时一体化教师要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课堂局面的控制能力,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使课堂活而有序。

(2)兴趣是计算机学习的最好帮手 ,技校中计算机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会吸引技校生学习,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让计算机课堂更有趣,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的导课很重要,在上课之前就要精心设计,通过深刻有趣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安排些动手操作活动,例如可以在练习打字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打地鼠等游戏。通过玩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也会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提高技校生对于计算机课的期待,在技校生的眼里很多未接触过的事物都会是新奇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 可以在教会学生打字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聊天、打字游戏等巩固练习。让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始终保持热情。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其各项能力得到完善。

四、结语

上一篇:工业和民用建筑下一篇:集团公司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