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历史的方法

2024-06-08

透视历史的方法(精选9篇)

透视历史的方法 第1篇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 他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从人 (主体) 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的, 是从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去把握客观实在本身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 并且也包括了反映他们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什么是历史的东西, 马克思从来就是运用实践思维方式来入思与阐明的。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1)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扬弃”所在, 即以实践的角度去把握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的切入点。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正是严格遵照了这一点,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 坚持从实践的观点去研究和分析中国美学的历程。他从美所产生的源头出发, 沿着历史发展的时代顺序, 分析了各个时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性格, 在实践的基础上, 从历史的角度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的思考中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美学, 以及艺术各门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不同特点。《美的历程》自始至终透视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科学方法, 笔者同样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一、从“自然的人化”观念在《美的历程》中的贯彻来分析

“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它着重突出的是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问题, 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和自在自然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强调实践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不仅改造客观世界, 而且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 创造着属人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前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 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 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也称之为属人世界, 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 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在实践中, 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 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自然的人化”强调的不是自然界的变化, 而是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属人的性质, 不断地被改造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现。故马克思认为, 人化自然是“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2)

就其出处而言, “自然的人化”这一概念是源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但当时马克思只是在《手稿》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提到了“人化的自然”的概念。在李泽厚看来, “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并不存在实质的不同, 前者侧重的是“人化”的过程, 后者侧重的是“人化”的结果。马克思在《手稿》中, 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理论, 指出人的五官感觉, 包括审美的感官和感觉, 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都是人化自然的结果, 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李泽厚极力坚持和阐发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认为“人化的自然”是美和美感的基础, 从发生学的层面强调“人化”和实践对人的美感形成的本体地位和深刻含义。“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物质实践活动中, 外在自然被改造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同时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人原来具有的动物性的心理经历史、群体和理性的“积淀”形成了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这种“积淀”依赖于社会实践, 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

《美的历程》中, 李泽厚先生以时间为序对历史进行梳理和系统考察, 以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实践为个例, 抓住其本质规定性, 反映、再现历史, 建构逻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从远古洪荒直到明清时代, 不同时期的艺术火花的积淀, 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从物质文明来说, 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 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 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 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夏商时代的青铜器艺术, 则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和奇特的美, 秦汉陶俑及石雕构成这一时期雄宏古朴的基本美学风貌。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佛教石窟艺术, 使庄严肃穆的佛陀膜拜, 成为世俗审美的改造对象。宫殿、陵墓、寺庙等建筑, 遵循严格的结构对称, 以展现严肃、方正的对称美, 园林艺术则强调整体布局, 使建筑物与自然山水的美融会贯通, 形成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从精神文明领域来说, 《诗经》中的“赋、比、兴”美学原则, 成为中国文学审美基调的渊源;《楚辞》瑰丽神奇的浪漫想象, 则是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起点;极大夸扬铺陈能事的汉赋, 则是融神话、历史、现实于一体的时代精神的体现。魏晋风度极力推崇华丽好看的文采词章, 则使六朝骈体韵文蔚然成风。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两颗璀璨的明珠, 出现了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学巨擘。元代散曲、杂剧具有雅俗共赏的美学特点, 而明清小说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这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恰恰就是“人化”的结果所包含的两个基本部分, 即人的自己生存环境的改造和经过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 人由动物性的状态转为“人化”状态的人类文化的心理结构。

这种作为“人化”结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便是李泽厚先生通过宏观考察历史、微观深入分析个例所建构出来的逻辑, 是他通过逻辑方法所再现出来的客观实在的发展过程和认识发展过程。它与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是在对于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所得出来的科学结论。

二、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来分析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 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哲学范畴。一般说来, 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强调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在实践活动中, 主体和客体处在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这种相互关系就是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关系。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 人客体化, 在消费中, 物主体化。” (3) 生产实践是人在劳动中运用自身的力量并运用工具改造天然物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 对象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发生了结构和形式上的变化, 形成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种种对象物。与此同时, 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运动, 即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 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对象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体外积累, 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 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非对象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 (包括人的活动成果) , 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 从而提高着主体能力, 使主体能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 (4) 从这个角度出发, 《美的历程》依然可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去透视其内在的历史与逻辑。其一是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为标记, 以科技工艺的前进为特征的人类主体的外在客观进程;其二是以建构和发展某种心理功能 (如智力、意志、审美三大结构) 及其物态化形式 (如艺术、哲学) 为成果的人类主体的内在主观进程。只不过从“人的历程”角度看, 此处更为强调的是后者, 强调人内在心理结构的变迁。

就《美的历程》中“魏晋风度”一章中“人的觉醒”为例, “人的觉醒”在此处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指的是人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是“怀疑论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这种觉醒主要是针对两汉以来官方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言, 是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产物。外部社会的战乱和相对独立封闭的门阀士族庄园经济, 使当时知识精英们怀疑正统的儒家伦理规范, 于是他们沉潜于玄学思辨, 建构个体人格的“虚无本体”, 并在这个基础上执著于现世的个体生命存在。这个意义上, “人”到魏晋时期才“觉醒”, 而此前的两汉, “人”确实是在“沉睡”的。当然, 孔儒也不是不重视人和人的感情, 但是他们是服务于普遍的伦理规范为皈依的。经过董仲舒等人改造过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怀疑论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的。如果再进一步放眼李泽厚文本世界, 我们可以发现, “人”一直是李泽厚关注的焦点, 因此有观点说《美的历程》是一个“人的历程”。仅从“人的觉醒”一章中我们便能深刻体会到, 《美的历程》最为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揭示了人作为主体的心灵历程, 它向我们展示了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和民族性格。重视人、关注人, 强调人是社会和实践的主体, 正是李泽厚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实践主体性原则”的鲜明体现。虽然, 我们分析“自然的人化”着重强调的是本质特征, 但是本质必然是要体现于个体形态之中的, 而这个个体恰恰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牢固地支撑了李泽厚先生美学思想中的客观性、社会性相统一的观念, 同时也成为其研究之所以能够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基础。

李泽厚先生向我们展示的中国美学史不是一片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的“乱象”, 也不是一些偶然个别事件的堆积或罗列, 而是呈现为一种有机的、有序的动态演变系统, 一种凸显着“逻辑”的历史阐释和描述。即在看起来是杂乱、偶然、个别的事件的历史现象背后, 潜藏着、贯穿着的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 这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正是李泽厚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从“自然的人化”和“实践的主体”出发所探讨的美与人类、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必然关联和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就是说, 历史之中是有“逻辑”的, 且这个“逻辑”不是先验的, 而是历史自身自有的一种内在秩序和主流轨迹, 一种客观运行的规律。从根本上说, 李泽厚先生作为研究者, 他并不是对于历史事实的简单描述, 而是把内在的“逻辑”从“历史”尘埃的遮蔽中提升出来, 使之变得凸显、清晰、有序。

摘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美的历程》一书中, 李泽厚先生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 在其研究和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这一科学方法的把握和运用, 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一方法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视点下, 历史与逻辑的方法更是学术研究中应该始终坚持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历史,逻辑,美的历程

注释

1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6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20卷, 12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1版, 第46卷 (上) , 26页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 第2篇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

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为了说明性别观念是如何成为人们的语言观念的`,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透视这一文化现象.

作 者:张宇明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刊 名:大庆社会科学英文刊名:DAQI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13关键词:性别歧视 历史文化 词源谬误 英语语法

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第3篇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概括汉武帝的事迹用了“内修法度,外攘夷狄”这八个字,即对内建立了有关治国的制度与方略,这是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对外用战争的手段开疆拓土,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

《汉书》的作者班固比较了西汉的几个皇帝,他说汉高祖刘邦是“拨乱世反之正”,也就是结束战乱,重建一统;说汉文帝和汉景帝是“务在养民”,就是“与民休养生息”,让社会经济迅速得以恢复与发展;而说汉武帝则用了“雄才大略”这四个字。

汉武帝即位后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所有遗产,并选择了推行改革,希望为后世开创出长期沿用的治国制度。

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得以迅速的恢复与发展,国家和民间的经济力量有了明显的积聚和提升。汉朝立国之初,经过多年战乱,经济很困难。司马迁记载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就是贵为天子也没有办法配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来驾车,而大臣们甚至找不到马匹,要乘牛车出行。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全国的经济形势好多了。司马迁记载:“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就是国库里面的钱因为长期没有动用,所以拴钱的绳子都腐烂了,要想清点一下国库里有多少钱,居然数不清。而国库中的粮食,多到了“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地步,也就是说每年都有新的粮食入库,而旧的粮食没有动用,所以粮食都烂在仓库里不能吃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就看两项指标:一个是国库中钱积累多少,再一个就是粮食积累多少。显然,这个时期的西汉王朝是较为富裕的,而且这个时期老百姓的生活也富裕了。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时民间聚会,人们骑着的马匹一定是公马,如果谁去参加聚会骑的是母马就会感觉没面子。这与西汉初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当时的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西汉政权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西汉立国以后,统治者非常注意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一系列政策,减轻赋税,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另外在法律制度上陆续地做了许多改革,重点是废除了几个最不得人心的法律,比如说挟书律、诽谤罪、妖言令等等。这使得民间与官府的沟通进入了一个良性的状态,老百姓对官府是从心底拥护的。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当时皇帝有诏书要对百姓公布,老百姓听说后扶老携幼,甚至不顾身体残疾行动不便,赶到现场去听地方官员传达皇帝的“德音”。由此可见百姓对这个政权真的是衷心拥戴。

汉武帝在这样有利的背景下即位,同时也面临着文景之治遗留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国家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对内和对外都呈现出一种弱势的姿态。对内控制力弱,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达官贵人僭越制度,有的诸侯王竟然敢僭越使用皇帝的礼仪规程,生活的腐化也开始流露出来;再一个就是地方豪强、游侠横行,政府不能有效地管理控制他们。对外控制力弱,特别表现在与匈奴的关系上,这时候还是受到来自匈奴的军事侵略以及政治挑衅。当然,从汉高祖刘邦建国开始,汉朝就想用战争的手段解决来自北方匈奴的军事威胁,但是失败了,所以此后汉朝的统治者不得不为了边境的大致安宁,而采取和亲政策。其实所谓的和亲就是不定期地给匈奴送上大批彩礼,赎买和平。可即便是这样,双方还是经常有形势紧张的时候。

这是汉武帝即位之初面临的形势。针对这形势,作为一个新的当政者,汉武帝意识到应该推行改革。最早明确对汉武帝提出推行改革的是西汉思想家、儒学宗师董仲舒。在董仲舒给汉武帝的一封对策中,他提到“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大意是,当形势需要改革的时候却不改革,这样即便是有英明的人在位,这个国家也治理不好。所以汉朝从得天下以来一直就想要把天下治理好,但是现在也没有完全治理好,原因就在于应该改革的时候却没有改革。董仲舒作为一个思想家、作为一个政论家,他给汉武帝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实际上是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发出了时代的呼吁,那就是形势发展到现在,必须要改革,改革才能真正把这个国家建设好。

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面对必须承担的历史难题,是有足够承载力量的。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改革之举。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讲到即位之初面对的选择:“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他说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由此可见,在汉武帝心目中,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所作出的功业都不是根本大业,都是在紧急状态采取的临时措施,而他给自己定的历史使命,是要为后世子孙创造出一套可以长期沿用的治国制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汉武帝既然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那么他就要从各个方面来推行一套新的制度。

尊崇儒术,确立国家的主导统治思想

首先是尊崇儒术,确立国家的主导统治思想。有历史学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在汉武帝之前,中国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举国上下共同认可的文化体系。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作为全国上下共同遵守的一种价值体系,甚至作为国家统治者制定方针大略的基本依据,因此才说中国的文化统一开始于汉武帝。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等人的建议,设置了一个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在太学里面讲课的老师当时称之为博士官。博士官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的博士官并非只有精通儒术的人来充任。可在汉武帝时代,太学里面所设置的博士官清一色选择了儒家的经师——精通“五经”的学者才被选择来做太学的教师。太学里面唯一被批准使用的官方教材是儒家的经典。太学生从全国各地精选而来,在学校里面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学教育,每年都有一次考试,只要其中有一部经典的考试合格了,就可以出去做官,考试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留在皇帝身边,做皇帝的亲信、随从,当时称之为郎官。郎官尽管级别不高,可是能接近皇帝,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干,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在汉武帝这样的经营之下,尽管并没有明确规定说大家不允许读其他学派的学问,可实际情况是读其他学派的学术,学得再好你也没有施展才干的地方,所以这种方式让社会上有志于进取的青年学者都去学习儒家经典。

对于已经身在官场里面的人,汉武帝用什么方式让他们学儒学呢?以前朝议的时候,其他各家学术观点,甚至包括民间俗语都可以作为官员议论的依据,而汉武帝尊崇儒术之后,限定官员只能用儒家的经典作为回答问题的依据。这样一来,在官场里给儒学确立了一个特殊的尊崇地位,于是导致一部分已经身在官场里面的人,即便原来并没有真正学懂儒术,但为了取得一个发言的权利,也必须要学儒家的经典。汉武帝为了尊崇儒家学说的地位,还有意无意地把儒学经典赋予一种法律地位,甚至在一些特殊场合下,让儒家的经典拥有超越于国家法律之上的地位。

当然,对汉武帝的尊崇儒术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面,就是汉武帝和董仲舒有所不同,作为儒学宗师的董仲舒有着强烈的儒家情结,所以他在上书要求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时候说过,凡是不符合儒家经典的学问都要由朝廷出面给以取缔。而汉武帝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只要对统治有利的学问就拿来为我所用,不太可能完全地、真正地只使用一门学问作为治国的方略。汉武帝本人一方面在很多场合标榜、宣传国家是在倡导儒术的,但同时对于儒术之外的其他学问,他也在兼用。比如汉武帝时期张汤、桑弘羊这些著名的大臣,都是带有法家思想倾向的人,并不是儒家阵营的人。不仅汉武帝如此,就是汉武帝所确立的国家基本统治方略,其真正的奥妙,通过汉宣帝的一句话就表现得清清楚楚。汉宣帝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是一个真正喜欢儒家学术的人,他见到自己的父亲对儒家学术不太尊重,就提了些建议,结果汉宣帝很恼火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个王道指的就是儒家学术的体系,而霸道的所指和内涵非常清楚,就是法家的“治国之术”。汉宣帝的话使我们意识到,朝廷表面上尊崇儒术,实际上依然暗用法家的制度设计并统治思想,这是汉武帝及其以后的统治者惯常的一种统治方略。

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汉武帝推行的第二方面改革措施,就是削弱地方势力。他所针对的地方势力其实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诸侯王,一类是地方豪强与游侠。

西汉的诸侯王国问题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国以来就形成的。西汉立国后没有效仿秦朝建立单一的郡县制,而是采用了“郡国并行”体制——郡是郡县制,国是封国制。封国体制又分为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和郡是同一个行政级别,侯国和县是同一个行政级别。刘邦后来用约束、陷害乃至于杀害的种种手段,解决了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但是在这当中又封了一批刘姓宗亲王。所以汉初所确定的郡国体制既有中央集权制的一面,又有地方分权制的一面。汉景帝时曾发生过“吴楚七国叛乱”,七个刘姓宗氏诸侯王联兵造反,到汉武帝这个时代,面对诸侯王势力坐大的局面,如果采取汉景帝那样的“削藩”政策,很可能会导致新的诸侯王国的叛乱。于是,汉武帝采用了一种高明的法律手段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推行“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把恩泽推广开来的意思。在推恩令推行之前,诸侯王国的王位传承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嫡长子继承他父亲全部的领土,这样就保证了一个诸侯王国领土的完整与国事的稳定。可是推恩令的用意恰好相反,是让诸侯王从本国的固有领土中拿出一部分分给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这样,一个诸侯王国又分出许多新封的侯国,新成立的侯国不再隶属于他父亲原来的王国所有,而是隶属于这个侯国所在附近的一个郡。这样一来,即便是原来领土很广大的一个诸侯王国,领土不断地被分割,也很快会被削弱。

那么,汉武帝又是如何惩治地方豪强和游侠的呢?从战国到西汉是中国游侠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一批大游侠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拥有崇高的威信。统治者要强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而民间却有一批有实力、有威望的游侠,这是统治者所不愿意接受的。但是,通过正常的国家法律程序惩治他们又很难,所以汉武帝用“酷吏”来对付这些人。

当时有两种官员,从行政风格上分一种叫“循吏”(后世称之为“良吏”),还有一种是“酷吏”。这两种官员最根本的区别是,循吏办案是根据国家法律的,而酷吏根本不管国法如何规定,只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当皇帝的旨意和国法的规定相冲突时,这些酷吏便把皇帝的旨意置于国法之上。比如说汉武帝要惩治某一个地方的豪强和游侠,他就任命一个酷吏到那里做地方官。这个酷吏完全清楚汉武帝的动机,所以上任之前先搞调查,把豪强与游侠的情况摸得很清楚,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一上任就靠私人武装力量先把地方的豪强和游侠抓起来,还没等到被拘捕的人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就把他们都杀了。酷吏就用这种特殊的手段为汉武帝整治地方势力,所以汉武帝在削弱地方势力方面做的事非常有效。

削弱丞相权力,强化皇帝专断

汉武帝的第三项改革是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武帝需要高度的集权,来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而他本人的禀性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

西汉开国之后丞相拥有较高的实权和威望,这对于皇帝的权力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制约,这种制约对国家政权的良性运作本来是非常好的,所以从制度的角度讲丞相有实权是好事。但是如果丞相的权力过大,又碰到一些权臣或心术不正的人担任这一职务,那丞相就有可能利用职权培育私人势力,对国家的政治运作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古代专制体制之下,皇帝的权力和丞相的权力如何制衡,这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时有一个丞相叫田蚡,是一个外戚,政治才干有限,但政治欲望很强。有一次田蚡入朝奏事,和汉武帝在一起谈论任命官员的事,从早晨谈到了太阳偏西,汉武帝很不高兴,最后对田蚡说了一句话:“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就是说你任命官员任命完了没有呢?我本人也准备任命几个官。皇帝和丞相之间话说到这种程度,由此可见汉武帝是非常不满意丞相有实际的用人之权的,所以他要收回这样的权力。那么汉武帝是怎样做的呢?

一是用制度建设的方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制度建设指的是汉武帝设立了一个事实上的决策机构,取代丞相的决策权。在西汉前期丞相是拥有决策权的,当时丞相有一个重要同僚是御史大夫,丞相和御史大夫是朝廷百官的首领,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是由朝廷的公卿集体讨论决策,奏请皇帝同意的。汉武帝深知决策权的重要,就任用了一批文学侍从,这些人口才好,文章写得漂亮,又愿意在官场上一展身手,像严助、朱买臣、司马相如、主父偃都是这样的文学侍从。每次遇到了军国要务要讨论,汉武帝先和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做准备,对丞相、御史大夫却不事先关照。到了朝议的时候,因为这些侍从之臣事先有准备,当朝廷的公卿大臣提出处理方案之后,他们就开始发言批驳,逐一把公卿大臣提出的方案给批驳倒。这样几次之后,朝廷的公卿大臣明白了,遇到什么事情,皇帝的侍从都准备好方案了,只需要让他们发言就可以。这样一来慢慢由个案变成了惯例,由惯例变成了制度。于是一个新的决策机构形成了,被称为中朝(又称“内朝”),而在中朝和内朝形成之后,丞相和御史大夫为代表的朝廷百官公卿体系就被称之为“外朝”,“外朝”只有执行的权力,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建设。

而汉武帝削弱相权的另一个手段就是杀人。汉武帝中晚年一共杀了五位丞相、六位御史大夫,这之后朝廷大臣们明白了,丞相表面上号称是上承天子,佐理万机,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实权,弄不好老命还得搭上,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威信。有这么一个小故事非常传神:汉武帝在杀了三个丞相之后,任命公孙贺当丞相,公孙贺吓得跪倒在地,苦苦哀求皇帝收回成命。可汉武帝还是让他接受任命。公孙贺当丞相后非常“懂事”,皇帝说什么就照着办,绝不提不同意见,可就是这么一位丞相,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最后也被杀了。他本人虽然没有犯罪,可他的儿子犯罪了,受到了株连,被灭了族。就这样,丞相没了实权,朝廷大小官员只要看皇帝一个人的脸色就成了——那是唯一可以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最高统治者。

对外开疆拓土强化国家力量

汉武帝施行的第四个方面的改革是强化国家力量,对外开疆拓土。西汉立国以后,一直保持着一种相对低调的立国态势,不愿意轻开战端,因为以西汉初期的国力,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军事战争需要的人力物力等军费开支,所以宁可在匈奴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采取屈辱的姿态也不和匈奴开战,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为之一变。汉武帝要通过军事征伐的手段来扩大帝国的版图,以解决边境的军事冲突,当然核心的进攻方向就是北方匈奴。

其实汉武帝发动的战争不光是打匈奴,开拓疆土在东西南三个方向也同时进行。对东方,汉武帝攻打了朝鲜半岛,把朝鲜半岛一个卫氏王朝给灭掉了,设置了四郡进行直接管理。对西方,汉武帝开通西域,其中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当时经营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军事上对西域的进攻,可是经营西域的实际成果却远远超出了这个原本的军事动机,通过经营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连接了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中心,也就是汉朝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间接联系的建立。特别是这条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进行各种交流的有效途径,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南方,汉武帝经过多年用兵消灭了南越国,在岭南设置了九郡之地,这是一片很大的区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汉武帝的经营,可能中华帝国版图的确立也许要有若干的变动。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她的版图是在长期历史演变中依次形成的,其中汉武帝的经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当然为了这样大规模的军事征伐,汉王朝和及其统治下的民众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选拔人才,监督官吏

讲到汉武帝的用人和监察制度。汉武帝要做那么多事情,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官僚体制作支撑。在西汉前期的60~70年里,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而汉武帝时期经过努力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选官途径,这就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是朝廷规定地方和中央的高级官员必须定期、定额向朝廷举荐人才。举荐人才有各种名目,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孝廉(其本义是“孝子”、“廉吏”)。举荐孝廉可以大量从社会底层争取人才,这是汉武帝时期能够创造出盛世局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汉武帝对察举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地方官不举荐孝子,按照“不胜任”的罪名给予处理;不推荐廉吏,按照“大不敬”的罪名给予处理。这样就强制性地要求地方官必须给朝廷举荐人才。所以察举制度的确立,使得汉武帝能够为他以及他的后世统治者明确一条合乎常规的用人正途,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还要讲汉武帝用人的一个特殊手段。大家知道,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按照常规的方式不见得能选拔出来,所以汉武帝就用了一个特殊的手段——允许天下臣民给皇帝上书,就某一件当时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借此让皇帝赏识你的才华,最后皇帝可以从中选拔一部分优秀人才做官。这种特殊选拔人才的途径,在汉朝有个特定的称谓,叫“上书拜官”。主父偃等三人,就是有一天同时到朝廷规定的场所递交了讨论政治问题的意见书,结果上午递交进去,傍晚的时候皇宫里就传出旨意,召这三个人进见皇帝。汉武帝一见主父偃等三人说了一句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这里面表现出的求贤若渴,确实让人感动。通过这样的途径,汉武帝用了一大批确实有真才实学的人出来做官。

对已经担任了官职的人该怎么控制,这就需要对官员进行监察了。汉武帝采用了很多方法加强监察,其中最重要的是创设了新的监察系统。他把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每个区域由中央派出一个监察长官——刺史,每年出去巡视一圈,回来以后向朝廷报告在这个区域之内各级官吏的政绩如何、政誉如何。根据刺史的报告,朝廷对相关官员给予奖惩。这些监察官的官职并不太高,这就是中国古代约束官员的一个方法——以小治大。

汉武帝为了有效地提升监察官的监察效果,制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监察范围,在当时被称之为“六条问事”——六条里面有一条是针对地方豪强规定的,其他五条全是针对地方官员及其家属的违法行为订立的。汉武帝还规定,刺史到了地方监察范围只能在六条之内,你如果超出六条范围之外,干预地方行政长官正常事务就叫越权,地方长官可以反过来弹劾刺史。这样的规定就是怕监察官的权力太大了,影响地方正常政务的执行。

汉武帝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官叫司隶校尉,专门负责对京城的监察,监察的范围上至皇后、太子,包括百官公卿在内,他可以一起监督。为了让这个官有实权,汉武帝给了他许多特殊的权力,如:可以“持节”,可以自称“使者”,其他官员都惧怕他,称之为“虎臣”。这样做就是要加强对京城范围内高官巨贾的监察效力。

透视历史课堂 第4篇

一、新课就讲完了

案例:某日我到某教室随堂听课, 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标题“六王毕四海一”就开始讲解课文, 大约讲解了20分钟时间, 就向学生宣布:“新课就讲完了, 余下的时间做作业。”授课中老师没有给学生提问, 学生也不提问老师, 连答下嘴的学生都很少, 倒是有一些学生在说小话, 玩小动作。

评析:我认为这堂课有三大不足: (1) 不了解学情, 学生会对本课的什么问题产生兴趣?哪些问题会是疑点难点?什么方面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全然不顾, 盲目授课。 (2) 缺少师生交流互动, 老师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学生, 不善于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这样的课堂只能叫做“单边”课堂。 (3) 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现状, 学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心思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老师也不在意, 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

改进意见:我们不妨称这类老师为“单边”老师,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重心转移, 由关注自己转移到关注学生, 由关注备课转移到关注学情, 由关注讲解转移到关注引导。最要关心的不是我教完了吗, 而是学生学懂学透了吗;不是我讲的学生都接受了吗, 而是学生的学习变主动了吗。只有转移重心, 针对学情, 关注学生, 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只有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动态生成, 才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不要答下嘴

案例:某日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祖国的统一大业”, 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至今难忘。师:台湾的现任“总统”是谁:生1:马英九 (老师表扬) 。生2:马英九是什么党派?生3:陈水扁海外洗钱是怎么回事?师:不要答下嘴!

评析:我不知道老师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学生“答下嘴”, 我只能猜测, 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1) 学生答下嘴打乱了老师既定的授课思路, 扰乱课堂纪律。 (2) 解答学生的“下嘴”得“浪费”一些时间,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 一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充电, 自身的知识储备十分有限, 解答学生的“下嘴”力不从心。 (4) 缺乏民主平等的师生意识, 老师的权威意识依然浓厚。

不能容忍学生答下嘴, 也就很难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这对师生双方来说有害无益: (1) 老师的授课成为一言堂, 增加了授课的盲目性, 缺少了针对性, 在不了解学情的状况下授课, 有什么课堂效率可言? (2) 单向传授的课堂, 没有学生的积极投入与配合, 这样没有生气和生命力的课堂, 老师难道能获得快乐与满足? (3) 学生想说而不能说, 对学生来说, 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学生锻炼胆量与口才的机会被取消了, 青春飞扬的激情被扼杀了, 萌动于瞬间的灵感与智慧泯灭了, 学生真正的“不懂”被掩盖了。在我们的教鞭下, 瓦特夭折了, 爱迪生埋没了, 诺贝尔奖得主又怎能奢望?

改进意见: (1)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岳麓版) 没有关于马英九的内容, 该教师提及马英九是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值得肯定, 可学生却想知道得更多一些, 能够提出这样问题的学生, 说明他关心新闻、关心时事, 理应受到表扬, 老师应当接过学生的话题发挥一下,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让学生享有建议权, 他们可以向老师提出课堂改进的建议, 老师应虚心接受并反思自己的课堂, 适时加以调整。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可以有疑必问, 有问必提, 可以主动与老师交流, 也可以自由与同学讨论。允许学生享有批评权, 可以指正老师的错误, 可以对老师的某些过激的不适宜的课堂言行提出批评。

三、这些就是考点

案例:授课的内容是美国南北战争, 某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下列知识点:西进运动、南北经济形式、黑人奴隶制、林肯当选总统、1861年、《宅地法》等, 然后向学生宣布:这些就是考点。授课过程中时而穿插一些考题进去, 或选择题或判断题。

评析:该老师把上课和考试直接挂勾, 以追求考试的好分数为教学目标, 把考试当成了教学的直接指挥棒。这样做有三大不利: (1) 老师特别看重考试, 这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压力, 绷紧了学生的神经, 削减了课堂的乐趣, 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 (2)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获得人生启迪的快乐, 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显然该老师的做法是舍本求末, 本末倒置。 (3) 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标, 给学生施加压力的同时也给自己施加了压力, 身受考试的重压, 心又怎能享受课堂的轻松?

改进意见:首先, 要谈化考试意识, 净化功利心态, 不管上级部门如何看重教学质量和考试分数, 都要坚持自己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想方设法从考试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其次, 我们要始终坚持, 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享受求知的快乐, 我们最要紧的是营造快乐的、活泼的、有生机的课堂氛围, 师生共同享受轻松课堂带给我们的欢乐;再次, 我们要明确教育的更高追求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的眼睛不能只盯住眼前的分数, 而要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行为。

我国种业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透视 第5篇

关键词:种子;种业;流通;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40-2

0 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种子流通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当时农村社会结构的原因,那时的种子流通主要是村村留种,集中供种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一种产业化的方式,当时也没有种子产业化的理念,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这种方式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1956-1976年,“一大二公”的体制要求生产资料的全部公有化和集体化,种子的集体配给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段时期也称为“四自一辅”时期,种子工作主要依靠农业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后开始至20世纪末,国家出台了“四化一供”方针,种子工作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这标志着种子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但也为县级种子公司奠定了垄断经营的基础。在这段时期中,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使我国开始接触到了种子的商业化运作,但是种子的经营仍有大量计划经济色彩,种子产业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成立的地区种子公司,政企不分、地方保护以及国家对种子产业的有关保护政策使得种子产业在这个历史阶段也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营。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至今,我国种子产业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在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大环境的影响下,各地种子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行业之一,良好的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高额的利润回报使得私有资本和基金资本纷纷介入种业。各类种子企业纷纷自主研发或从科研部门购得品种开发经营权,形成品种研发渠道的多元化,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但是,我国现阶段种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难题,特别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计划经济残余体制和在种业管理和流通机制上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主要阐明我国种业发展现状,集中聚焦透视其中的重点问题。

1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

以国外种业发展经验来看,“育、繁、销”一体化是种子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跨国建立繁育基地、以一种或几种作物种子为主、兼营其他多种作物种子的经营模式也已经成为种业发展的成功范式。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既可确保种子公司的主導商品种子或业务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又可确保其在一般商品种子或业务中的市场份额,还可以保持其必要的相关技术开发能力和新的目标市场开拓能力。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也急需引进外来经验,建设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加快种业发展。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种子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种子经营出现多元化的新格局。据2005年初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8000家,其中有效区域为全国、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80多家,具有种子进出口权的企业75家,经营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的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70家。此外还有不需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代销点和门市部近10万家。50强企业中产权多元化,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等。同时经营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培育和管理机制也有所创新,特别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教学单位新品种的有偿转让、种子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格局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育种家的知识产权,科研教学单位从品种权的转让中得到了经济补偿,转过来用于科研育种工作,增强了科研育种的后劲。申请进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

但是,我国种业发展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从最根本来说,我国种子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经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观念落后,机制僵化,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政企不分、站司合一、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容易导致管理改革的不彻底,管理工作陷入困难,不能运用市场手段来调节生产和流通等情况。而在生产加工领域,种子生产加工的滞后也造成了竞争力的下降,,阻碍了种子市场化、产业化的形成。另外,种子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力量分散,开发能力弱,育繁销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当前种业发展重点问题聚焦与透视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种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重点问题。从根本上说,最需要解决的是市场化问题。突破以往那种僵化的管理机制。现在大多数国有种子公司名义上虽然都是独立法人企业,但由于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然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家是其投资、经营和利益主体,存在着国有企业常见的弊病。具体表现为:人员冗重、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明,在经营上缺乏长期规划。而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没有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对于行业的支持和保护不明确,宏观管理不能奏效,造成了市场混乱等现象。

而与此相应产生的是,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机制僵化的问题,同时集中度低,经营分散,加剧了市场混乱现象。种业在新世纪更加市场化后,小企业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但是这些公司底子薄,发展不充分,经营领域专而窄,盈利能力低,缺乏抗风险的能力。一些小种子公司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区域垄断经营,致使我国种子市场处于条块分割、行政垄断状态,既影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又削弱了这些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另外,技术的低下也使许多种业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极不合理。因而也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在种子生产过程方面,我国种子产业长期处于“一流的种子、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包装、四流的价格”的状态,制约了种子产后附加值的提高,多数国有种子公司及多数个体和私营种子公司经销的种子大都只经过低水平的粗加工,通过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的种子占的比重很低;零售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上上市的没有商标、没有包装、没有标注质量状况的标签、没有使用说明的种子相当普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提高种子质量和净化种子市场,又不利于农户合理地选择购买和使用种子。

在流通领域,正如其他商品在流通领域出现的问题一样,市场化发展还极其落后和不均衡,尤其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更是保留了很多计划经济的因素。政府的监管作用也存在缺失,多头共管或者“三不管”现象大量存在。这与我们的经济刺激政策是背道而驰的。

而在育繁销环节产生脱节,则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尽管政府着力培养产学研结合、育繁销一体化的企业,但是由于技术的低下,品种选育还是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相比于国外一些大企业,已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周期,我们在新品种选育和现有品种产业化方面都显得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当前一个时期,我们着力要解决的是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制度上的问题,特别是为种业市场化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而第二则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良种,使得科技能够较快应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佟屏亚.简述1949年以来中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J].古今农业,2009,(1):56.

[2] 李小梅,霍学喜.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J].中国种业,2008,(2):7-9.

[3] 张小惠,等.新时期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思考[J].中国稻米,2008,(6):20-23.

[4] 朱永青.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农村经管, 2010,(2):65-67.

透视历史的方法 第6篇

一、鲁迅翻译观念的缘起

在鲁迅翻译作品中的原创性和个人改写能力很强,导致了鲁迅先生翻译作品的文本转换方式中原创成分很高,与一般意义上翻译文本转换的文本“二度创作”相比区别甚大,从翻译技术角度的理解,是造成对鲁迅翻译作品研究缺失的重要原因。

鲁迅先生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开始,试图通过日本和东欧的文学翻译渠道,扩展中国读者的阅读空间与视野,将西方进步的思想启蒙意识作为文学翻译传播的职责。在文本转换中,鲁迅将文本价值取向定位为“国民性的改造”,体现出自身创作和翻译的文化追求。在鲁迅早期翻译中,“文以载道”的文学责任感很强,这也使翻译的行为转化成鲁迅获取外来革新思想的一种载体,使鲁迅在《域外小说集》有意实现思想先于文学的翻译构想。

鲁迅作品翻译的观念中社会变革的思想性很明显,超越了语言形式表述的文本转化关注。

鲁迅曾对严复翻译《天演论》进行评论,说严复的翻译作品中“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 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这一点竟感动了桐城派老头子吴汝伦,不禁说是‘足与周秦诸子相上下’了”[1]189, 严复用中国传统文言习惯翻译作品的方法,在鲁迅看来并没有作出批判和否定,他对《天演论》传递的“物竞天择”的思想内涵非常赞赏,况且他个人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所以在当时的评价言论也影响了他个人的翻译方式选择。对于早年翻译的《北极历险记》鲁迅后来自己回忆说:“那时又译过一部《北极历险记》叙事用文言,对话用白话,托蒋光云先介绍给商务印书馆,不料不但不收,编辑还将我人骂一通,说是译法荒谬。”[2]409这个阶段鲁迅受到严复和林纾的影响比较大,只希望作语言尝试,并未考虑阅读和理解效果, 但鲁迅先生翻译的尝试和他的言语也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形式的质疑,并正在开掘独创性的个人化翻译模式。

到1920年,白话文运动愈演愈烈,鲁迅的文本翻译转换也从古文转化到了白话。他主动用白话对曾用古文翻译或者文白夹杂的作品重新翻译,逐步开始重视语言符号形式对于作品传播的影响,在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将读者阅读文本和思想理解感受作为主要参照。1921年,一部旧译作《域外小说集》要由上海群益书社重新刊印,鲁迅在重新刊印的序言中体现了翻译观念的变化,专门写道:“我看这书的译文,不但句子生硬,诘屈聱牙,而且也有极不行的地方,委实配不上再印。只是他的本质却在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便在将来也该有存在的价值。其中有许多篇,也还值得译成白话,教他尤其通行。”[3]162鲁迅序言中的“本质却在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表达了他重新刊印的原因,也指出了文本的思想价值和对社会变革的指导意义仍然存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翻译外国作品引入中国的原因。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文学创作心理的“同形度”和“差异度”的比例有关[4]341。

二、鲁迅翻译意识的现代化过渡

《域外小说集》同先于鲁迅在近代中国社会操刀翻译文学的林纾不同,并未止步于对外来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大众普及的功效,他翻译作品的初衷便是形成有别于林氏的茶余饭后一样的消遣文学,而是希望通过翻译的桥梁实现中西文化的互通,拓宽国人的启蒙和进步思想。

从《域外小说集》中选择的作品来源看,鲁迅将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国作品影响弱化,整个翻译集中,三国的作品只有美国一篇。更深刻的用意是开启国人现代意识,从具有进步意识的弱小国家曲笔移入翻译资源。翻译作品的主要文本语言背景,多来自荷兰等东欧弱小国家,为中国文学介绍的未知领域作出翻译探索。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丹麦的安徒生,都在鲁迅先生的翻译过程中走进中国人的阅读视野。另外体裁的翻译选择也另辟蹊径,将童话、寓言、戏曲等体裁引入,具有极强的先锋性。

20世纪初期,中国正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寻找出路的过程。国人普遍没有很好地接受外来新观念的渠道,留学海外的留学生采撷归来的资源,虽然很有限,但很大程度上成为满足阅读者需求的渠道。而这些阅读者和鲁迅一样,有着多年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经验,这使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翻译时,毅然选择了最忠实于中国文化理解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文学体验直接将外来文字转化成了母语。鲁迅将欧美风行的象征主义与心理刻画的文学表达方法忽略,创造了具有“周氏”特征的翻译形式,即直译汉语。

鲁迅在启蒙的革新召唤下,形式上却是极其“复古”的。形成了众人认同的“拗口”语言表达,几乎是每句话都对应外来文学的内容和语法,初次文学翻译尝试中可见鲁迅的心中充斥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感。尽全力忠实于原来文化,是鲁迅引入外来文学心切所致,极力忠实中国文化,是鲁迅希望获得国人接受的影响,因此,使鲁迅《域外小说集》陷入了一种难于进入阅读状态的境地。鲁迅的学生曾这样评价:“那译笔古奥的很,似乎是拟《列子》或《庄子》,以原著的思想及文采而论,实有类乎我国古代的‘子书’。”[5]1鲁迅一直坚持“直译”的方法,使《域外小说集》为后来现代汉语的文白转化产生了发难性意义。

通过对《域外小说集》的翻译,鲁迅基本实现了外来文学引入的现代化,从翻译的语言表述上看,诘屈聱牙的状况却表明他并没有脱离传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固守的、难以阅读的语法使用都让我们看到鲁迅在初期翻译中,处于传统与现代的挣扎中。

三、鲁迅翻译思想对创作的影响

鲁迅的杂文在五四前后能够走向大众,有其背后的历史原因。一方面,中国是个具有悠久诗文历史的国度,形成了杂文文体载体的积累;另一方面,中国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杂文出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文学批评的需要。鲁迅杂文的文体形成与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他的杂文作品大多刊载在报刊上,仅《语丝》和《申报》的自由谈副刊上面就刊载鲁迅的杂文作品达到300篇左右,内容与现实和报刊新闻事件发布互动是也成为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

《新青年》“随感录”专栏的《热风》系列杂文,体现的是短评、快评风格;《华盖集》中的文章又成就了“两军连续战”的绵延方式,成熟、深刻、随机应变的行文风格给当时的青年读者以浓厚的吸引力。鲁迅杂文的短小精悍、犀利入骨能够适应当时中国文化碰撞的激烈环境,也能满足读者直接快捷的接受需求。

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作方式的开创与其翻译作品的独到选择相一致,都体现了极强的原创性。中国的杂文以鲁迅为代名词,而有关东欧等弱小国家的翻译作品题材选择也是鲁迅的一种开创,更重要的是,鲁迅在坚持尊重原文本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开始了“直译”翻译的技巧试验。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通过对“雷峰塔的倒掉”的经过的议论,利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法海和尚与白蛇娘娘之间的传统故事牵出,作出害人者必然害己的价值判定。进而将杂文的重心引向大众对压迫者可悲命运的关注,一切反动势力必将受到惩罚。鲁迅的杂文惯用的现实批判方式扎根于现实,而神话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这与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翻译中实践的直译技巧相吻合。

在《未有天才之前》中鲁迅表述道:“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裁杀,也可以萎死的。”这与持有“天才论”观点的学人言论大相径庭,直接用价值判断的方式确认了事物的客观属性,降低了对“天才”追捧的热度。“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这更是申明了鲁迅先生的一贯立场,强化环境决定个人成长的进化论观点,对于真理的坚持是鲁迅杂文创作屹立不倒的灵魂。

在其翻译作品中也有所关照,小说《月夜》的主题涉及了中国人颇为禁忌的“灵与肉”的问题,国人面红耳赤不便提到的东西,在鲁迅翻译和引入的过程中丝毫没有避讳,他是用一种尊重人性和客观价值的方式在进行文本转换,这也是鲁迅的勇气可嘉之处。《月夜》充分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宗教派系的长老劝说侄女离开可耻的性欲,抛弃尘世的牵挂信仰上帝,而月夜的当晚,老人在月光下见证了侄女和恋人结合,深深感到强制组织并不符合上帝的准予人与自然融合的旨意。这样的翻译作品是一种“挑衅”,触动的是近代固守传统的中国人的接受能力,但其价值在于前沿视角中的引导。《论“他妈的!”》、《什么是“讽刺”?》等杂文作品中鲁迅更是将社会变革和对真理拥护的声音发挥到极致,在新奇的论述中实现对旧制度和蒙昧国人的抨击与警醒。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在其早期的《域外小说集》翻译中,已经具备了他后期创作和翻译的基调特征,就是以“社会改造”为目标。在翻译和创作交织一生的人生脉络中,鲁迅始终实践着在关注民众的现实诉求中的精神引导,“形式复古”与“意识先锋”是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章法,也可以说是对鲁迅的文学实践的总结。

参考文献

[1]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2]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3]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4]钱谷融, 鲁枢元.文学心理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透视历史的方法 第7篇

一、卡尔维诺的“黑羊”形象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人, 而在其宗教——基督教中, 上帝是牧羊人, 羊象征耶稣及其追随者, 是圣洁的象征。而黑羊, 则是“异类”和邪恶的象征。

在故事的起初, 所有人都是贼, 我们会觉得那新来的“诚实人”就像是这些贼中唯一的纯洁白羊。但随着故事进行, 我们发现, 是“诚实人”破坏了原本平衡的世界, 他才是异类, 使得世界变得复杂, 他导致了一个新世界的产生, 但最后, 这唯一诚实的人饿死了。论在之前, 还是之后的世界, 他都没有生存之地。或许, 对于其他所有窃贼来说, 他才是“黑羊”。

由此看来, 虽然卡尔维诺的黑羊来自基督教中的形象, 但在他笔下, 黑羊的意义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基督教中, 黑羊是异类, 冥界使者、撒旦化身, 是与纯洁无辜白羊相对的邪恶形象, 此中“白羊和黑羊”存在严格的善恶判断, 同时只要通过善恶的判断, 就能分辨出谁是白羊谁是黑羊。而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 我们的形象定位却出现了问题——以我们现代的处世法则来看, 我们无法断定谁是善谁是恶, 我们只能知道“诚实人”是“异类”。这即是说, 作为20世纪社会精神转折时期 (两次世界战争几乎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拐点) 的作家, 卡尔维诺敏感地意识到现代精神中的“黑羊”更多是指“异类”, 而传统的善恶判断越发变得混沌和不重要。处于转型阶段的卡尔维诺为此写下“唯一诚实的那人不久便死了”, 感叹善恶伦理面对现实的无力。同时他对“诚实人”——“异类黑羊”更多是怜悯而不是否定, 这一点, 从卡尔维诺其他关于“异化的孤独者”的作品可以得到认可。

二、现代中国人眼中的“黑羊”形象及变迁

但如今的我们, 跟随着卡尔维诺的脚步, 走得更远。现在, 善恶伦理的力量远远不及法律的力量。对于《黑羊》, 许多人都不会简单断定“诚实人”与“窃贼们”的善与恶, 我们认为这种传统伦理应该面临现代精神的改进, 并且我们也建立了现代社会新的伦理道德观。我们建立了怎样的新道德观呢?我们还是可以从“黑羊”的形象来探索。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 现代中国仍然有“黑羊”形象存在——愤青, 或者说愤青气质 (因为有的愤青也要生活) 。现在的人们总体看来不怎么待见愤青或愤青气质的, 有部分人们给愤青造了个“粪青”的称呼, 这个称呼毫无疑问是带有一定攻击性和侮辱性的。因为愤青们对现实总是不满, 希望改变现状, 他们和“诚实人”真的很相似:都是顽固的异类。这一点, 也许表现了

4. 李东芳:《存在的忧思:史铁生的出发点与归宿——史铁生小说创作论》, 《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 史铁生:《病隙碎笔·获“庄重文文学奖”时的发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 第221页。

6. A·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 黄国光译, 作家出版社, 1998年, 第

2页。

7.《文学之巅——鉴证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8月1版。

黑羊形象的超历史性。

把愤青和黑羊联系到一起, 是从网上一个愤青论坛看到一文《浅论:“黑羊”与愤青的区别!》。从此文, 和网上一些其他的解释, 我发现, 现代中国人们心中的“黑羊”形象又回归了原来“害群之马”的意思。在《浅论》一文中, 站在愤青立场的作者, 专门来论说“黑羊”和“愤青”的区别, 他实际上是想把愤青气质中“黑羊”的部分剥离, 他想说自己的“愤青”不是“软弱、哗众取宠、无能以及破坏”的“黑羊”, 他们是有着建设性意义的。从这里看, 现代的“黑羊”, 在“异类”的含义外, 更多和“败家子、无能、对社会没有建设性意义等”联系在一起。那么现代中国社会伦理, 即一个人“好不好”决定于其社会价值。这则是“黑羊”形象随着历史环境产生的变化, 即“黑羊”形象的变化也体现了历史环境的变化。毕竟现代社会在人们心中, 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大为提高了。而如果“黑羊”体现的仍是社会伦理判断标准, 那么“黑羊”和社会伦理的关系也是其超历史的存在。

“黑羊”和“异类”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我们对卡尔维诺的《黑羊》欣赏。《黑羊》中文版最近在网上流传增多, 百度贴吧、卡尔维诺中文网以及很多论坛和个人博客都转载了毛尖翻译的《黑羊》。但最近, 很多留言都说《黑羊》是“和谐社会的缩影”, 还有部分留言说现在感动大众的故事都是外国的。

当代中国读者们的留言体现了两方面的问题:

1.人们因为现今历史环境在《黑羊》中找到了新的意义, 此时, “黑羊”的形象确是和“害群之马”相对, 受人同情的, 好像又回到了卡尔维诺的观点。

2.就上文, 中国人民心中的“黑羊”形象有两个层次, 一个来自“黑羊”的英文直译“Black Sheep败家子、害群之马”, 这是语言给人的形象暗示, 是人们对英语的被动接受。而许多网友开始提出“和谐社会的缩影”, 意味着人们对《黑羊》有了新的审美体验, 人们开始主动重新思索“黑羊形象”, 则是化被动为主动对语言意义的转化和迁移, 这和卡尔维诺当年所做的反思很相似。而这种反思, 则是由我国当今语言、社会环境决定的, 也许还有增加的对艺术作品原作者的自觉深入理解等等。

本文以卡尔维诺《黑羊》中“黑羊”形象为线索, 分析了“黑羊”以及“黑羊代表的社会伦理”的继承与演变, 着重分析了当今中国人民心中的“黑羊”形象。

那么, 当今外国的“黑羊”和基督教以及卡尔维诺的“黑羊”又有何不同?未来的中国又将有怎样的“黑羊”?如此看来, “黑羊”是值得一直分析下去的形象, 既能体现其历史性, 更是因为其超历史性的意义。这也许就是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形象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黑羊》卡尔维诺著. (20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 《黑暗中的数字》短篇小说卡尔维诺中文站刊载作品 (具体网址和文章内容见下附录) .

“三角函数”复习方法大透视 第8篇

一、抓基础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 在近两年的全国各地高考套卷中, 有近一半的试卷都对三角函数问题进行了考查.特别是一些基础题, 不但要求学生要熟记相关的公式, 还要能够运用公式对三角函数进行灵活的变换, 公式还比较好记忆, 关键就是在变换上, 如果学生对变换的技巧没有掌握对, 不能熟练地进行变换, 那么这些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对于公式, 该记忆的必须是要记忆的, 对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特别是一些三角函数变换的技巧和套路, 学生们在平常的学习和复习中就要学会总结和归纳, 做到心中有数.对基础知识要抓紧抓牢, 比如说一些求值的问题, 关键还是要灵活地对三角函数进行变换.

二、重拓展

要想拿高分, 就必须能够对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变式训练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做题时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比如说, 有这样的一道题:某学生在一次研究中发现, (1) sin213°+cos217°-sin 13°cos 17°, (2) sin215°+cos215°-sin 15°cos 15°, (3) sin218°+cos212°-sin 18°cos 12°, (4) sin2 (-18°) +cos248°-sin (-18°) cos 48°, (5) sin2 (-25°) +cos255°-sin (-25°) cos 55°, 这五个式子的值都是一个相同的常数.那么, (1) 你能挑选其中的一个式子求出这个常数吗? (2) 根据 (1) 的结果, 你能把这个发现推广为一般性的结论吗?

像这种题型, 涉及很多相关的知识点, 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与差以及倍角公式, 在解题上主要涉及概括、推理和论证等各种能力和其他的一些数学思想.这种题目比较综合, 在教材上找不到类似的形式, 它考查的是综合运用的能力, 但把每一个部分分解出来, 又是比较基础的.这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拓展和提升, 在解题的过程中多反思和总结,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接完一道题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能否将题目一般化或特殊化, 通过拓展能否变出另外的形式, 还可以尝试分析题目的逆命题是否成立, 通过这样的拓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求精准

在复习的时候, 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更是要强化到位.同时还要注重复习过程的层次性, 全方面地复习考点.对于一些重要的考点, 如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多数是以大题的形式来考查.还有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考查频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四、学方法

对于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三角函数部分也是常有体现的.比如说数形结合, 在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 数形结合就是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 还会对其他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如分类讨论、恒等变形、化归和等价转化.这类题目一般都比较灵活, 如根据角的范围或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或字母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又或者是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中考查化归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对这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也要复习到, 可以用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和说明, 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整个过程和方法的运用, 死记是没有用的, 只有充分理解了, 学生们在解题时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 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多运用

在复习中还要注重三角函数的相关综合题的训练, 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近几年来, 关于三角函数的综合题不断地出现, 并且题型比较新颖, 与其他知识的交叉和结合也越来越灵活.

透视历史的方法 第9篇

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一堂课是否高效, 判断的标准可以从课堂上教师的行为中极为重要的四个方面来衡量, 即把整节课的知识通过创设情景编织成完整的知识链, 通过平等对话达成理解和共识, 用适宜的思维量激活学生智慧, 鼓励尝试探究, 培养探索能力.因为这四方面将反映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体现出的调控艺术, 反映教师创设情景的水平, 体现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把握教学技巧的能力.也就是说, 四个方面所体现的教学有效性和课堂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为能更清晰地说明这四个维度同时影响着课堂价值和它作为课堂评价必被提及的要点, 笔者特举本县本年度教坛新秀评比中的《探索判断位置的方法》课堂教学为案例, 通过对这些课的剖析和研究, 罗列出这些教师所出现的典型的在四个维度上存在长处和欠缺的教学片段, 供我们评判其所带来的课堂问题, 然后在反思基础上找出有效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教学行为.

一、创设有效情景, 编织知识网络

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我校和德国某中学为联谊学校, 德国教师Tarik要到我校做教学交流.他在来之前电话询问我校的地理位置, 如果是问你们, 该如何介绍?

学生活动:借助教师出示的地图等资料思考并讨论.

活动成效:学生轻松得出各种方案———桐庐在东经119~120度, 北纬29~30度;告诉他桐庐在杭州西南方向, 距离约70公里……

教师引导:Tarik到了学校后要找我们的教室位置和班长的位置, 你又怎样告诉他?他要去医院怎么走?他要去风景区怎么去?……

学生活动:教室是一号楼二层第三个教室, 班长位置在门口进来的第三小组第四个座位……

教师引导:出示五子棋的棋谱, 运用有序实数对表示走法.

学生活动:走 (2, 3) , 走 (4, 6) ……

教师引导:据报道, 最近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 很好地保护了我国商船的利益和世界和平.指挥部需要海上船只的位置, 他们是怎样判断的呢?

学生活动:海上雷达、卫星定位系统……

教师引导:我们来确定全县各主要乡镇的地理位置, 请选用合适的方法……

案例分析

从这些教学片段来看, 该教学活动的任务是让学生体会判断位置在生活实践中的必要性以及探索位置判断的方法教师这样的精心设计,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在Tarik的需要中水到渠成, 利用报纸的热点报道、熟悉而美丽的家乡、感兴趣的走棋爱好……从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知识的动机和热情, 还体验了探索判断位置的方法和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 每个问题答案不下五、六个, 发言同学覆盖二三十个之多, 教师的教学意图完全实现.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 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 可以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 使定性的知识传承呈现灵动的状态.根据教学的需要, 围绕教学的重难点, 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从而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这些教学情景的设计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得益于这些背景是真实的.德国一所学校的师生去年刚刚来我校学习交流过, 每名同学都还记忆犹新, 所以很快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 这个课堂教学情景的安排正是该教师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的,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 对数学建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 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的新的数学思想领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现实,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唤起学生的思维, 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建构模型———数学应用———反思”这一数学活动过程.教师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 可以把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放到生活中,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 从而让它变得有滋有味.

新课程改革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而入手选择内容的, 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情境主题.通过设置各类教学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经历探究过程, 获得知识与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二、平等对话, 达成理解和共识

教学片段

教师教学了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位置方法后, 在提问学生时, 一改过去的点名提问, 整堂课都用代号点名.每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座位所在的排和列进行有序编号.如 (5, 4) 同学请回答, (2, 7) 同学请回答……

活动效果:气氛很快热烈起来, 一种做游戏的刺激效应出现了, 老师和同学是共同游戏的参与者.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给好朋友正确取好代号, 然后向他提个有关本节课的问题.

学生活动: (3, 2) 请回答…… (5, 4) 请回答……学生情绪出现高潮.

案例分析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增强.某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知识, 而是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这样的点名方式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效果, 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每名同学势必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师和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出现了一种非常活跃轻松的气氛, 平等对话式的教学“场”自然形成了.数学课堂上的“师生对话”, 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 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方式.可见, “师生对话”不仅意味着师生关系人性化, 即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人际关系, 而且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 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主动生成.在这样的对话中, 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 优化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 创新意识灵动,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数学所获得的体验有密切关系.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在学习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之上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交流讨论、表现自我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于对话, 敢于交流.

三、适宜的思维量激活学生的智慧

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教师在完成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后, 紧接着出现找医院的生活背景, 目的是想引入用距离方位角判断位置方法的探索.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示后回答:过四条街右转就是了;或者回答先右转一条街, 再过四条街就到医院了;告诉他医院所处位置是什么街牌号码……

教师引导:我们在Tarik所处位置建立一个互相垂直的数轴来表示医院的位置, 医院在东偏南30°方向2千米处.所以位置可以用方向角和距离表示.比如海岛与渔船的位置关系, 看例题……

教师引导: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没有等学生思考, 教师很快出示标有步骤和方法的幻灯片.

学生活动:没有来得及思考, 现成答案已经呈现.失去一次思考的机会.

案例分析

学生的回答显然没有按照老师的预设, 但是还算是言之有理, 甚至称得上合情合理.倒是教师的位置判断方法也非常勉强, 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显得非常的茫然.因为他们的答案离教师的方案很远, 而且难以接受教师的判断医院的方法.显然背景的选择发生错位, 学生在前一环节中表现出的高涨的探索知识的热情减弱.如果教师能借用其他背景, 比如Tarik坐的飞机在空中的位置怎么判断, 就一定能推出一个活跃思维的高潮, 从而激发出学生隐藏着的学习智慧.后面的海岛例子的直接呈现失去了使学生思考的一个极好的契机.应让学生的思维由微观的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 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的物体位置的判断方法的探索.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有逻辑性的优秀思维品质.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 在教学中, 凡是学生能思考的, 均由学生思考;凡是学生能探索的, 均由学生探索;学生能总结的, 均由学生总结;学生能说清楚的, 均由学生来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努力做到:规律让学生发现, 公式让学生推导, 概念让学生概括, 结论让学生表白, 从而, 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 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 从而使其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思维潜能, 激励探究信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从问题出发, 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事实上, 数学的发展始于数学问题的提出, 是一个由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问题解决不断交织的发展过程.因此, 作为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一样具有重要地位.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 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因此, 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 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 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的创设.创设问题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 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从而唤起思维, 激发其内驱力, 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 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 达到掌握知识, 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

四、鼓励尝试探究, 培养探索能力

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点在直线上、点在平面上、点在立体空间各个位置会有哪些判断方法?出示飞机票、鸟巢座位票、列车票……

学生活动:数轴法、平面坐标系法、方位角距离法、经纬法……

教师活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正确判断位置的背景?

学生活动:国庆阅兵式上的导弹一定有定位系统的装置, 海军潜水时会用到定位装备……

案例分析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一大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稍有变化, 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 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拓解题思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 既增长了知识, 又培养了其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 还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 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 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要通过多次渐进式的拓展训练, 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教师在此提出的发散性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并且把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纳入知识系统, 同时为以后的二维、三维坐标系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学生有逻辑的思考问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会学习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要学会“思维”.常言道:“多想出智慧.”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想”, 是“思维”.数学教学教给学生的是“想”, 教的是如何“思维”, 教的是如何运用最一般最抽象的数字来表达万般事物, 来分析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解决数学问题.而“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 没有思考, 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 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 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学生只有对数学多思考了, 展开思维联想, 进行联想和想象, 学会了独立思考, 掌握了数学思考方法, 才能增长其聪明才智, 才能学好数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重视创造条件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 学生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课堂上教师明显太急躁, 鼓励不够, 有包办之嫌.

如面对学生遇到有难度的发散性问题时, 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要鼓励学生继续积极探究, 独立思考, 大胆发言;不要马上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不要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之时急于出面代理, 而要适当地鼓励、启发、引导, 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后, 教师要启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或寻找其他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促进思维发展.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有利于发展思维, 促进认知向纵深发展.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能使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 思维更加灵活和发散.

上一篇:信阳市城市风貌下一篇:青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