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与情感教育

2024-08-05

语文课堂与情感教育(精选12篇)

语文课堂与情感教育 第1篇

一、让思维回到课堂

上课铃响后的前几分钟内, 有很多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状态, 还沉浸在课间的嬉戏、打闹、交谈、幻想之中。如果教师在一开始就讲课, 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眼前影、耳边风, 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教师也是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白费劲。然而, 这几分钟宝贵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 让其徒劳变为有效。

这时, 我让学生进行演讲。他们所演讲的内容大都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如, “成功”“明天”“拼搏”“青春”“情感”等, 慢慢地一些消极因素都随之而消失, 思维就由课外回到了课堂。有一个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成功》, 在点评时, 我讲述了《土豆和土豆是不一样的》的故事, 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故事, 既有说服力, 更有趣味性, 同时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事例, 引用很多优美的语句来总结。此时, 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集中了注意力, 利于教师进行下一步教学工作。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前提,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更是语文课上师生共鸣的前提。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探求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相应情感。如, 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明天是什么样子》, 这时, 所有的学生都会积极行动起来, 思考“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或“我的明天会是什么样的”。在教师点评时, 学生会大声地喊出自己的答案, 兴奋不已。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也让学生汲取到很多养料,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演讲内容有好奇心, 实际上也是对语文知识有浓厚兴趣, 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

三、求美

吕淑相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气具, 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也就是说, 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直白地用文字来承载的, 而是借助于一段段、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 语文教学, 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 显得苍白无力。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求美。学生的演讲内容实际上也是诵读一段段优美的文字, 师生可以共同从中领略到美妙之处, 如音乐美、绘画美, “春有百花, 秋有月;夏有凉风, 冬有雪”。“走出迷茫, 丢掉困惑, 用自己年轻的心去赌明天的命运, 唱出青春最美的音符, 活出青春最亮丽的色彩。”教师在点评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尽可能地用一些哲理性比较强、含有深刻蕴意的、文采较华丽的语言, 让学生从头到尾都在欣赏美, 感受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帝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 我们不仅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更要用它来寻找、发现美。

四、移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情感是流动的、起伏的、曲折的, 因此它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是, 情感不是说来就来, 说有就有的, 它也是需要培养、引导、调节而产生的。

学生经常演讲有关“情感”的话题, 如友情、亲情。友情令学生珍惜, 同时也带给他们烦恼。教师在此时, 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用纯洁的心灵和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友情。亲情话题对学生而言是最熟悉同时也是最陌生的, 有太多的学生至今不能理解父母乃至长辈的良苦用心。在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 正好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母亲》, 借此我告诉学生:父母为了我们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 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我们应真正地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同时让学生回忆我们所熟悉的歌颂父母亲的歌曲:《父亲》《母亲》《懂你》《白发亲娘》……由此来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亲情弦, 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情, 同时也为教史铁生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笔下流露出的情感, 使作品与学生心灵发生共鸣。

让情感教育走进语文课堂论文 第2篇

人的感情世界是最为丰富的,只有人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只有人能尽善尽美地领悟对方的感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能荒芜了学生的心田?尤其是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更需要在课堂上倾注更多的情感教育。

一、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

做老师不容易,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更不容易,这首先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甚至是几桶水。当你让你的学生知道你能“通晓一切”的时候,当学生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你,认真地听你每一句话的时候,这不正是情感教育的一种体现吗?还记得在给学生讲《最后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起了余秋雨的《道士塔》,当我将其中的数据一一列出:“1905年10月,俄国人博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帕西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还不等我把这些数据念完,下面已经有了小小的骚动,这小小的骚动恰恰是学生爱国情感的流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应该是只关注书本教材,同样也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当一个教师的知识面让在座的学生吃惊,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什么都懂的时候,他才会仰起他的头来看你,当他觉得你行的时候,他才会心甘情愿地认真听你上课,这就是所谓的“听其言,信其道”吧。正是这些积累的知识构成了情感教学的基础。

二、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

人的情感是多样化的,对待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由于观察者着眼点和自身经历的不同,因而会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遐思迩想,那将是情感世界的一场盛会。这就需要教师融入学生之中,成为他们课堂中的朋友,要成为朋友,就必须以情感为纽带,这就需要师生间有更多的互动来促进感情交流。

首先,上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语文虽是汉语言,但学生总是感觉离现实生活较远,往往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就要对讲解的内容有所选择,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作为上课的重点。还记得我在讲《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当时发现这篇文章虽然语言生动,但是内容繁多,各种云的形态又变化多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呢?我从网上找来与本课相关的云的图片及所对应的天气图片,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用天气预报的方式报道天气情况,并提醒大家应注意什么。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看哪一组预报天气最准确。当我班级中那个最不屑于听课的同学第一次站起来时,我充分感觉到他传达给我的情感信息。当我问到大家有没有掌握住看云识天气的本领时,所有学生给了我一个从未有过的响亮的回答。我知道这节课我成功了。那一节课,因为我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师生间产生了共鸣,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平时加强师生情感联系

教师情感教学的状态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而一下了讲台就正儿八经,我想这也不会是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如果能做到在平时寻找机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甚至当学生在学习方面或者其他方面有求于教师的时候,我们也能出于真诚地去帮助他,与他们缩短年龄上的差距,身份上的距离,那么就能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施展情感教学的力量。

高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策略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是全面落实教育目标的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人文性主要包含人们的普世价值、道德品质、精神信念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应在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情感;通过阅读和鉴赏,能够陶冶情操,深化热爱祖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这些都说明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是落实教育目标的需要。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是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时期,是他们心理和生理逐步成熟发展的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情感丰富而复杂,主要表现在:一是他们在面对许多问题时,往往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自己的情感世界容易受到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影响,有时情绪会难以控制,比如,可能因为自己上课时回答对了问题,教师进行了表扬,往往会表现的兴奋不已,内心充满无限喜悦;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而使学习自信心大幅下降,甚至长时间闷闷不乐,一蹶不振,从而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二是由于他们年纪小、社会经验不丰富,他们往往在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和外界的诱惑时,自制能力很差,通常辨别不清事物的好坏、真伪。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这些情感状况让我们意识到,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增强文化修养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的情感世界,以弥补其不足。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好的教师人格魅力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能够无声无息地感染自己的学生,能够让学生在主动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崇高的人格品质,能够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把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一种自觉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课堂要想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应当具备丰富渊博文化知识,一个不善于沟通交流、文化知识贫乏的语文教师是很难胜任教授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善于接受和消化新知识、新观念,认真钻研语文知识、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应当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当孜孜不倦、勤奋好学,努力做到既有精良的教学业务能力、又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才能深入浅出、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各种教育和指导,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

(二)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美好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他们才能主动地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中懦夫变为强者,才能使他们中的落伍者变为进步者,才能使他们中的失败者变为成功者,才能使他们变得自尊、自爱、自强、自信。

三、高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具体实施策略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一堂高效的语文情感教育课堂,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才能作自主的选择、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动,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将学生情感、自己的情感溶于教学内容之中,增强他们对教材的情感感悟,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课堂上,教师组织管理学生,应坚决避免高高在上的“教师为中心”式的管理模式或手段。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具有作者特定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把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由于中学生接受事物、理解事物的思维不是完全成熟,有时学生难以辨别清楚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容易凭借主观直觉进行好坏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教育,将抽象的道理变为实实在在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借助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地让学生体验、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进行教学,而且要求学生要对精彩的课文、精彩的片段进行深情的朗读,让朗读成为连接学生和作者真实情感的桥梁,让教材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科技的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完全走进了课堂。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教师都能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让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逼真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具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总之,为了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我们要按照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增强他们各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朱昭峰.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1(6).

用情感教育点燃语文课堂 第4篇

一、课前五分钟——用美文开启学生的心窗

当前社会正遭受着物化的侵蚀, 人类社会正在丧失着某些宝贵的东西。因此培养学生有情趣的去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有情趣, 是指能够让眼中充满诗意, 让心灵插上翅膀, 用激情去拥抱生活, 用幽默睿智去面对失意和挫折。针对这种现状,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留作“美文赏玩时段”。我提前从《读者》《意林》《小小说》等口碑很好的杂志上选好文章, 开始我泛读, 后来请学生代表读, 带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诗的王国, 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 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味, 培养他们的情趣。例如《有一种谎言, 让我们泪流满面》, 其中的温馨幸福让我们共同为之心潮澎湃;《最美的百合》, 其中阿纯的人性美的光辉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拥你入怀》中的那肝肠寸断的情感更是让我们久久回味……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无不让我们或喜或悲, 或歌或笑, 涵泳其中, 领略精髓, 感悟真理, 丰富情怀, 开启人生……

二、课堂四十分钟——陶冶学生情操,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尤其应该关注并突出其人文性。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关注以下细节, 注重陶冶学生情操,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 声情并茂的导入语

在语文教学中, 我总是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导入语, 不断地培养学生作一个向真、向善、向美的人。例如在设计《哑巴与春天》的导入语时是以“总有一些感动, 让我们无法轻易忘怀;总有一些记忆, 值得我们毕生好好珍藏”为开头, 并播放了《千手观音》的感人片断, 深深地折服了在场的孩子们。

2. 激情洋溢的结束语

我在精心设计导入语的同时更加关注结束语的设计, 使他们俯仰生姿, 相映成趣。

例如《沁园春·雪》一文的结束语“毛主席这首词写成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 但是它那磅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使我们读着它仍然倍感激动、豪情满怀。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在今天应该鼓舞我们在座诸位以豪情作帆, 化力量为桨, 乘风破浪, 以骄傲和飞扬书写21世纪的华丽篇章。”

3. 适时恰当的文本拓展延伸

语文课的重心仍在于不同文本的不同解读。课堂的重中之重仍在于与阅读、理解、赏析文本的过程中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引领他们开拓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不同文本的适时恰当的拓展延伸, 关注文本中渗透出来的人文气息, 及时地去挖掘, 去向学生的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例如在讲到《紫藤萝瀑布》时, 我引导学生去探讨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有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我认为生命不在于物理上的长度, 更在于每一天的宽度, 只有我们将无限的汗水、智慧注入每一天, 我们才能充盈我们的生命。”再比如在讲到《诗经》时关于爱情问题时, 我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情观, 因为正值青春年少, 情窦初开, 只有坦然真诚的面对才能淡然度过。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由开始的面红耳赤、沉默不语到后来的畅所欲言、落落大方, 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跃动着火热青春的心灵, 看到了一个个鲜红的闪烁着真、善、美光辉的生命。

总之, 我紧紧抓住课堂这有限的时间, 引导学生不断向真、向善、向美, 陶冶他们的性情,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抒写真情的日记周记——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 说如果一个人坚持长跑身体就健康, 如果一个人坚持写日记, 思想就会健康。因此我一直把日记、周记作为精心呵护的芳草地, 小心的将学生带入其中, 我们倾心交谈, 谈社会, 谈人生, 谈烦恼, 谈快乐, 谈理想与未来, 谈收获与困惑, 没完没了地话题像涓涓流水淌过我们的心田。我想没有比爱更美的花, 没有比爱更高的山, 没有比爱更宽广的海洋。有了日记、周记, 语文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沟通情感, 增进了解, 更关键的是教师可以平视学生, 正视自己, 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温暖彼此的心灵, 描绘更加辉煌的人生。

例如在一次考试失利的学生的周记本上我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我很喜欢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相信出现不快与烦恼的人生是另一番风景, 换一种心态, 你会看到这次小小的考试失利背后的美丽。”在下次学生日记本交上来时我留心一下发现这位同学给我写下这样的话:“老师, 你在初中生活的最后日子里来到了我们中间。席慕容曾经说过‘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或许有一天 (不, 也许就是明天) 要离开你, 但是够了, 有了这些有你的日子, 我的征途不会孤独, 有了你的鼓励我的行囊不会空荡。”面对如此纯美的情感交流, 身为语文教师怎能不其乐融融呢?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语文课,应该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情感氛围和人性美,只有将教师、学生、教材的情感融合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构建一个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因此说,教师会因激情而魅力四射,学生会因激情而生机盎然,课堂会因激情而流光溢彩。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引领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学习也才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从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创设一个灵活多变,妙趣横生的课堂,才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引领学生向生活学习。生活有多宽广,语文领域就有多宽广。在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会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会在学习中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二、巧设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语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所在。”好的导语如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因此,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笔者在讲解《故乡》一课时,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月是故乡明’是乡情,已积淀为我们生命中的血肉。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情感。”这样就使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在对文本的探究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抓住情感点巧设环节激发学生的情,使教师、学生与课文发生情感共鸣。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就让学生写一个小剧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后,在返回的游轮上被于勒认出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也必须参与,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断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三、燃起激情火花,触发学生情感共鸣

于漪老师曾说:“教学激情是火种,而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要想学生感动,教师自己先要感动,要使学生情感充沛,教师自己先要情感充沛。如果教师进入了角色,产生了激情,那么课堂才会摇曳生姿。教师的激情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包括“导”“读”“讲”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之中。在“导”中,语言要精练,必须动情,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进入蓄势状态。在“读”中,应该准确、流利、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义正词严,或清新明快。比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深情而美的恋歌。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教师用深情、舒缓而又略带哀伤的语调朗读,学生自会在老师的朗诵中体会到海外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在“讲”中,教师要做到语言亲切,优美生动,循循善诱,并可辅以手势等肢体语言,将课文中的无声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这样,教师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使每个学生心中都能盛开美丽的情感之花。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第6篇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一、善于设计课堂导语,努力创造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

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主要的一环。比如在讲授《祝福》时,我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走过来,她,衣衫槛楼,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左手提着一个竹筐。内装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样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导语设计上,善于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

二、斟酌字句,在诵读中体味作者情感

教学时要认真理解词语和句子所授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在吟诵、对比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对比诵读可体验出作者情感程度的深浅,襟怀的宽窄,志趣的变化,人格的高下。拿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来比较诵读,正可以读出他们深切哀愁,凄凉怨慕的情感。陆游把情与景交融在一起,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画;唐琬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表达了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身世。

三、精心挖掘情感目标,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适宜性与多样性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如人物评传类应以具体的道德形象的影响来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热情为博感目标;古诗文应以通过意象的勾勒、意境的营造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及语言文字作为情感目标;而说明文则应以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速及成因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情感目标。评论作品要知人论世,领悟情感同样需要知人论世。文如其人,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联系作品考察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授《雷雨》时,为了领悟其中复杂的戏剧冲突。笔者让学生当堂进行的戏剧表演就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创设情境,注情于物,移情于境,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我们理应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有位学生这样写“我心目中的语文教学”:“学生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势头,老师则有诲人不倦的意志,场面欢快,活泼,我心耳中的语文课是广阔的,既有眉飞色舞的讲演,又有唾液飞溅的辩论,也有读书时的宁静,还有听课时的会神。”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应改变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规培养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第7篇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 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一.善于设计课堂导语, 努力创造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

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 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主要的一环。比如在讲授《祝福》时, 我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大雪漫天, 狂风怒吼, 爆竹声声。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走过来, 她, 衣衫褴褛, 面容憔悴, 神色悲哀, 白发蓬松, 目光呆滞, 左手提着一个竹筐, 内装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 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寥寥数语, 如投石击水, 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 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 情皆可景, 景非滞景, 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导语设计上, 善于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 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 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 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从而使他们灵魂得到净化, 感情得到升华。

二.斟酌字句, 在诵读中体味作者情感

教学时要认真理解词语和句子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在吟诵、对比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 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 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对比诵读可体验出作者情感程度的深浅, 襟怀的宽窄, 志趣的变化, 人格的高下。拿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来比较诵读, 正可以读出他们深切哀愁, 凄凉怨慕的情感。陆游把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 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唐琬自怨自泣, 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表达了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身世。

三.精心挖掘情感目标, 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适宜性与多样性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 来设立情感目标。如人物评传类应以具体的道德形象的影响来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热情为情感目标;古诗文应以通过意象的勾勒、意境的营造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及语言文字作为情感目标;而说明文则应以抓住对象的特征, 从功能、用途及成因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情感目标。评论作品要知人论世, 领悟情感同样需要知人论世。文如其人, 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 联系作品考察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惟其如此, 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授《雷雨》时, 为了领悟其中复杂的戏剧冲突。笔者让学生当堂进行的戏剧表演就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总之, 创设情境, 注情于物, 移情于境, 引导学生把心放进去, 入其境而知其事, 明其境而通其情。

我们理应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有位学生这样写“我心目中的语文教学”:“学生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势头, 老师则有诲人不倦的意志, 场面欢快, 活泼, 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广阔的, 既有眉飞色舞的讲演, 又有唾液飞溅的辩论, 也有读书时的宁静, 还有听课时的会神。”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 我们应改变教学模式, 进行创新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与情感教育 第8篇

一、情感教育目标

我国古代教育一直把“知、情、意、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也把情感教育目标与认知训练目标、心理因素动作目标相提并论。在上课前, 教师先要确立好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应重视过程与方法, 关心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挥语文的情感教育作用, 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时代使命。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领学生获取独特感受、体验丰富情感、理解成熟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文本的情感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是深情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情感是本质, 是灵魂。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是作者感悟生命的结晶。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思维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韩愈说文章是因为“不平则鸣”, 即情动而后生。作家往往是因为某种内在情感冲动而创作的, 因此他们笔下的情景人物都投注下了自己的情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本, 形象鲜活、情感强烈, 大都是经过千挑百拣的范文, 沉淀着民族博大的精神底蕴, 极具人文性。这样的教学文本, 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 心灵的感动。文本中情感的程度、表达形式有所不同。比如, 《荷塘月色》清新委婉, 《我与地坛》朴实深挚, 《纪念刘和珍君》悲愤激越……不管是急风骤雨式的, 还是和风细雨式的, 不管是赞美还是鞭挞, 都是情感的体现。可以说, 每一篇文章的背后, 都站着一个大写的人。

高中语文新教材在内容编录上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性倾向。以苏教版第一册为例, 设置了四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修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带领学生一起体验青春的激情, 探讨思索的意义, 回望家乡的山川草木, 重温亘古不变的乡土情怀, 感怀自然的美丽, 体味人世的纷繁, 感慨历史的沧桑。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情感世界啊!如果不去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感情, 领悟文学作品的精髓, 那么语文教学就是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脱离了感情, 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 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

三、教学对象的情感性

中学语文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他们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一方面情感成长的需求使得语文教学有责任提供适合的情感内容,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往往在学生情感集中的情况下容易被吸收消化,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要把学生情感调动起来。学生的情感反应是教学效果的温度计、晴雨表。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中学生感情胜于理智, 对一些事物的感情也不稳定, 既易于激动, 也容易冷漠。他们的心灵接受美和艺术感染的效果, 远远超过接受一个音阶的单调的说教。”语文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激发生命活力的教育, 它视语文为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释放生命潜能、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情感教育将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持久的影响。

四、教师的情感性

语文的情感教育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 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教师要先感悟, 先体验, 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 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 带着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技法

情感教育方法也就是艺术化的教育, 能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内驱力, 优化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情感教育要通过熏陶感染或体验的教育方式来实现。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需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需要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需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 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 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具体的技法有如下一些:

1. 潜心涵咏。

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 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 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学生要直面语言文字, 激活想象。因为语言是概述的, 真正的情感来自想象。学生要去感觉、咀嚼、推敲, 在语言美之中感受音韵美、欣赏自然美、理解社会美、追求人格美, 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中可以体会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2. 诵读体味。

读是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读中悟情、读中通情、读中升情, 最大限度地将自我情感融入其中, 直至通达作者心灵。读出文章的“味外之味”。南宋杨万里说过:“读书必知味外之味, 不知味外之味而曰我能读书者, 否也。”也就是说, 要按照文章的情调有滋有味的加以朗读或背诵。比如, 议论文总体上要求声音宏亮, 刚劲有力, 要把宣传、鼓动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以引起共鸣。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 语速或快或慢, 语调或高或低, 感情或飘柔似水, 或激越奔放, 都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诗歌的语言集中凝练, 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 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诗的节奏和韵律是诗人心灵的音乐。第一册新教材中第一个专题的第一板块“吟诵青春”就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让他们到诗的世界里去寻找心灵挚友、生命知音。

3. 移情体验。

很多专家提到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和对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的切实体验, 不断积累素材, 积淀情感。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切合点。这个切合点不是简单的中心句及抒情的句子, 而是对学生有一定思考余地,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时能表现课文情感内容的地方。

4、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意思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营造教学情境, 也可以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感染学生。记得韩军老师在上《大偃河——我的保姆》时, 就是怀着真挚充沛的感情, 高声诵读,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他感动了自己, 感动了学生, 感动了所有人。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 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这就说明课堂教学特别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感情的“表演”, 也是调动情感的因素。其实, 教师生动隽永的语言表达, 深邃丰富的思想情感, 个人的风采和极具个性的教育睿智、教育情绪皆是一种隐而不见的情境氛围的营造。

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教育的沃土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原因虽说十分复杂, 但教学理念的落后性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性依然是主要症结。一些语文教师片面地扩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1]教学的非情感化成为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缺陷。

其实,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 感染力强,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当调动各种情感教育因素, 运用多种手段, 力求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 把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激发出来, 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推动下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效果。

一、以“读”生情

现代心理学和认知信息论认为, 说与写是信息的输出, 读和听是信息的输入, 没有信息的输入便没有信息的输出, 没有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 也就没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这就要求学生多读。而许多语文教师却不重视这一点, 上课时让学生浏览一遍, 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囫囵吞枣, 致使原本生动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景物描写得多么逼真:那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漂浮的轻雾, 有光有影, 有声有色。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精妙的比喻、丰富的联想,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图。再读读, 你会感到, 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 既有眼前实在的事情, 又有想象中虚幻的景象。这里描绘的已经不是一般的客观存在, 而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自然景象成为作者寄托某种情绪的获得载体。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 学生才能读出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从而领略作品的真谛, 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世界里, 受到艺术的熏陶。

二、以“美”动情

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 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 让他们真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奋进。”[2]语文教材所编选的大都是美文, 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作。这些课文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炉, 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各种美都融汇于语言文字之中。按理说语文课应该是目不暇接的“大观园”,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大观园”中的导游者, 引导学生饱餐“大观园”的秀色。然而, 语文课在对课文中美的发掘方面仍然十分欠缺, 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难以获得美感, 严重影响到学生智力的开发。基于以上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课除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外, 还要把它上成美的鉴赏课, 让学生领略美、感悟美, 从而形成精神上的内在渴求。

如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选编了铁凝的短篇小说《哦, 香雪》, 这篇小说以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 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 叙述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并由此抒发了优美而内涵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如诗的意境, 如歌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独特的审美视角。作者用古拙朴素的语言叙述故事, 具有一种不加雕饰的自然美。阅读本文就像品茶一样, 越品越有味。

三、以“情”导情

心理学家认为, 情感是人们思想交流的载体。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这种感情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情感的纽带一旦断裂, 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分散。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非常善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 让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教师之心与作家之心、学生之心达到心心相印, 情情相通, 教学场景呈现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此时, 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 头脑清醒, 思维灵活, 记忆迅速, 潜在的内动力发挥作用, 从而有效地确立学习的倾向性。不难设想:一个语文教师, 面对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面对着几十个感情奔涌的学生, 没有饱满的激情, 怎能和作者心心相通呢?怎能探索作品所蕴含的千般内情呢?又怎能把作品中的情挖掘出来感染学生引起共鸣呢?

总之,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 以“读”生情, 以“美”动情, 以“情”导情,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情感教育的沃土, 就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就一定能奏出情感教育的和谐的乐章。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第一版.

让语文课堂迸发情感教育的魅力 第10篇

一、情景导入,以景触情

语文教学“情”字当头。教师通过富有传情的讲授,把作者的情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内心有所思,心灵有所震,这才是一堂有魅力的语文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递作品的情感。如,在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一课时,笔者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偏远山区学生冒着严寒酷暑,踩着泥泞的路道,坐在破烂不堪的教室里读书的场景,然后着重特写了几个孩子“无助、渴望”的眼神。通过短片中孩子的眼神,充分展现出山区学生对知识、对上学的渴望,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绝望和可怕”,理解了小女孩的“大眼睛”的深刻涵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情景导入在情感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情感朗读,以情传情

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效果,发挥情感朗读优势,能够传递大爱真情。笔者曾观摩河西学院一位中文系教授执教的朱自清的《背影》,真正领略了情感朗读的魅力。开课时,这位教授用低沉的语调简单介绍了此文的创作背景,为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接着教授开始范读课文,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情绪忧伤、感情真挚,言语词句之间无不流淌着悲伤、凄苦、思念的情感。范读结束,教室内已是静寂一片,眼圈泛红者有之,低声抽泣者有之。这样饱含情感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领会到了父母的艰辛与慈爱、伟大与珍贵,产生了对亲人的深深缅怀、敬佩、思念之情。这份情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了以情传情的效果。

三、反复品读,以读悟情

语文教学应高度关注学生的阅读,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完美结合。例如,《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笔者就采用了“自由读,感知艰辛;重点读,体味艰辛;角色读,品味艰辛”层层深入品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小运铎的坚强和他挑煤的艰辛。尤其是重点读环节,通过自读、听读、角色扮读、集体读等形式,抓住文中一些诸如“抽掉、摔、浑身疼痛、一步三滑”等重要字眼进行反复品读,引导学生“心理换位、想象体验”,深刻体味小运铎挑煤的艰辛。读完之后,学生们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从他们流利的表述、深刻的内心体会、强烈的感情流露,道出了那个年代的辛酸与悲苦。反复品读使学生深切体味出旧社会的黑暗、压迫者的残酷、小运铎的坚强和他挑煤的艰辛,从而产生对旧社会的憎恶、对那个时代人民的同情和小运铎的敬佩之情。

四、拓展延伸,以情生情

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续写、写读后感一直是课堂拓展延伸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且是强化学生情感、升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而且还要融入个人的所感、所想、所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大有裨益。如,在学习了《凡卡》一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或写一篇读后感。由于课堂上精细的讲解和情感态度的体悟,已经让学生对小凡卡的不幸遭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现状产生了无比愤恨之情,所以写读后感就成了升华学生情感态度的方式,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在读后感中由凡卡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在学习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可以说,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

语文课堂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的人格素养,健全学生的情感要素,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彰显语文课堂独特的情感魅力。

语文课堂更需渗透情感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情感;成长;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原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积极情感可使人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融入恰当的情感教育,必将会使学生更多、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经过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引起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叫做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如喜怒哀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态度,同时也会对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情感具有信号交际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包括体态、言语、面部表情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总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表情表现出来。当这些表情被学生察觉后,会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回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期待效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爱,他就会不自觉地通过笑貌、眼神、语调、接触等方式和态度来表现关心学生,表现出对学生进步的期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了。反之,老师厌恶某些“后进生”,对他们另眼相看,不抱希望,甚至冷嘲热讽,使师生关系紧张,正常的师生情感交流中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对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也难以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在后进的路上越滑越远。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就深有感触。我班有个内向的女生,开学大半个月来一直不苟言笑,上课也不主动发言,很是羞涩。这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种怜爱之心让我尽可能时常关注起了这个孩子,当看到她的些许进步,我就给予她鼓励,摸摸她的头,询问在家的开心事。不知不觉的,我发现这位文静的女生越来越爱笑了,她还经常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跟我说些什么,虽然还是有些羞涩,但是这对于她来说是多大的进步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情感是一种社会评价,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时,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唤起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激发他们奋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学生在遭到老师的冷漠厌弃时,往往产生一种被遗弃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嫉妒怨恨的心情,这使得他们会更加抑郁孤僻或凶狠暴躁,对社会和老师抱有抵制和报复情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如何,直接激发或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从古至今,尊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尊重信任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牵则易,开而弗牵则思。”说的就是教师教导学生,不能用强迫手段,而应当尊敬学生,循循善诱,师生之间才能和悦亲爱,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

二、教师的情感具有迁移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有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挚爱的情感反映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回应,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进而把教师的爱迁移到他们所教的学科上。具体表现为学生喜欢听自己敬慕的老师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的作业,用现代心理学的特点来说是一种交往性学习动机,学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活动,教师的情感是否激发学生内心的热情和动力,是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

不要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和自尊都是不道德的,而且会带给学生畸形的发展。因为在漠视和侮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心灵麻木,自尊丧失,不会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师的情感具有内化作用,可以使学生模仿效法自己

教师的情感可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人格逐步趋于完善。同时,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把爱护他的老师这个外在榜样的各方面的特点,如性格、脾气、能力、特征乃至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都内化为自己的特点,他们往往模仿爱自己的和自己所爱的教师的行动。

爱学生是教师美好情感的体现。实践早已证明,凡是成功的教育,都不能缺少师生双方的情感活动,远离情感,知识之花将会枯萎,脱离情感品德之魂难以铸就。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教师自身的热情、乐观、振奋等良好的情感素质会引起学生对理想与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们说,教师的情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和师德修养,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每一节课都看做是学生成长的一段经历,用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神州,2012(6).

[2]唐文光.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1(19).

语文课堂情感教育虚化现象例析 第12篇

[环节A]

师:他为什么要把这些通过琴声来倾吐给月夜呢?

生 :因为阿炳没有亲人了, 他只能把自己的心声倾吐给月夜。

师 :他深深的叹息, 有人倾听吗? (略) 没有!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阿炳, 一个用拥有音乐天赋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 (播放《二泉映月》)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出来。 (引读第5自然段)

师 :《二泉映月》起初委婉连绵, 随着乐曲的步步高昂, 进入了高潮, 表达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在尾声中舒缓起伏, 恬静激荡。谁来读?

生 : (伴乐) 起初, 琴声委婉连绵……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生读得荡气回肠, 礼堂内一片掌声)

师 :你哪里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啊!你是阿炳的知音!起初, 琴声委婉连绵,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二泉优美的月夜景色。

生:我听到了他对亲人的怀念。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思索他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 :随着乐曲的步步高昂, 升腾跌宕, 你听到了什么?

生:阿炳在和困难作斗争。

生:阿炳遇到了挫折, 他在不断努力。

生 :阿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音乐中, 生齐读第5自然段)

[环节B]

师 :多么动人心弦的琴声, 多么优美感人的文字啊。一个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 一个遍尝苦难的民间艺人, 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民间艺人, 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 他靠什么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生:靠他坚强的意志。

生:靠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他靠音乐支撑苦难人生。

师 :他爱着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什么支撑他?

生:音乐。

师 :当阿炳沉浸在茫茫的黑夜中时, 他拉起了动人的曲子,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二泉美丽的景色。

生:仿佛看到了惠山树木葱茏。

生:仿佛看到为他日夜操劳的师父。 (略)

[环节C]

(幻灯片打出 :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首席指挥演奏《二泉映月》场景, 他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呢喃道:“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师:小泽征尔认为应该怎样听《二泉映月》?

生:跪下来听。

师 :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跪下。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呢?他要跪阿炳什么精神呢?

生:他要跪阿炳不怕苦难折磨的精神。

生 :我觉得他要跪阿炳这种目标专一, 坚持不懈, 而且写出这么美妙的音乐的坚强意志。

生:他要跪阿炳美丽的心灵和坎坷的经历。

师 :他要跪阿炳坎坷的经历, 凄惨的人生。他仅仅跪这些吗?

生:他跪他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

生:他跪的是阿炳对命运的抗争。

生:他跪的是阿炳对光明的向往。

评判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时预设的 ;从学习角度来说,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个时段学习产生的结果。审视上述课例的学习结果,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投入阅读活动, 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积极发言说感受, 学习情绪热烈。总的来说, 该课例是成功的。若进一步研读学生的发言内容 (学习结果) 则发现, 历经环节A, 学生在二泉美景 (标有“●”) 、怀念亲人 (标有“▲”) 、抗争厄运 (标有“◆”) 、向往未来 (标有“★”) 四个方面有了自己的感受 ;在环节B、C中, 学生说的感受与前一环节如出一辙。尽管有的答语在表述上有差异, 但内容是一致的, 这从标注的符号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因此, 切分开来说, 该课例环节A情感教育目标实现得比较圆满, 环节B、C的情感教育虚化了, 情感目标落空了。该课例前实后虚, 反差鲜明, 其成败得失对我们审视和规避课堂教学中的“虚情感”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其一, 从情感教育过程来看, 要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过程, 方能避免情感教育的虚化。与认知教育不同, 情感教育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朱小蔓教授研究认为, 情感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 个体情感世界发生变化、人生经验发生改变的过程, 它由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联系并相互过渡的过程构成。在课例环节A中, 执教者通过播放乐曲、语言描述渲染创设情境, 提示学习路径, 提出问题, 辅之简要的讲解, 发挥了引导作用 ;学生倾听音乐、默读思考、朗读体会、想象阿炳的处境、交流感受, 他们积极投入阅读、思维、想象活动, 由于经历了体验过程, 对文本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环节B、C中, 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是变着法子提问题, 由于没有让学生经历新的阅读、感受、体验的过程, 其学习流于变着法子应答, 即把原有的感受 (环节A所说内容) 变换句式说出来, 帮衬老师罢了。通过前后环节比较, 有无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的过程, 是课堂教学情感目标达成与否的分水岭。

其二, 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 要从关注教师“教”的活动的连贯性转向关注学生“学”的活动的连贯性, 促进学生的学习经验 (包括情感体验) 呈累积状推进。上述课例, “教”的线索是环节A (提问、放音乐、引读、提示说感受) ——环节B (提问阿炳“靠什么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他拉起动人的曲子, 仿佛看到了什么”) ——环节C (介绍逸闻, 提问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要跪阿炳的什么精神”) ;“学”的线索是环节A (阅读、倾听、感受、口述) ——环节B (应答) ——环节C (应答) 。如此看来, “教”的线索是清晰连贯的 ;“学”的线索则不然, 尤其是后两个环节学生只是围绕教师的提问, 从不同角度说同一个东西, 后续环节没有顺承前面的环节推进学习活动, 累积学习经验。多年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新课程改革“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熟知, 可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层面, 执教者在不经意间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从属地位, 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这一鹄的。

其三, 从阅读取向来看, 在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时, 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感受性阅读, 许多教师在积极践行这一阅读取向, 上述课例便是一例。三个环节教学的共同点是让学生“说感受”, 但在“说感受”与文本关系上的表现却不一致, 或者说, 环节A与后两个环节之间的教学发生了漂移。环节A聚焦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说感受”, 在“说感受”的基础上回到文本,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而在环节B、C中, 学生几乎脱离了文本, 一味跟着教师的提问“于应答中说原有的感受”。所以, 践行感受性阅读, 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在与文本持续的亲密接触中, 提升阅读层面, 使他们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体验越来越深刻, 情感也随之变得更为敏锐、细腻、丰满。

总之,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切忌简单地将教授科学性知识的方法移植过来, 而应遵循情感教育过程的内在逻辑, 高度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阅读、感受、体验的过程, 设计和实施教学。惟其如此, 才能规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虚化现象, 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主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也要促进其态度、信念、自尊、情绪、社会适应性等情感性素质得到发展。本文通过具体课例分析说明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遵循情感教育过程的内在逻辑, 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阅读、感受、体验的过程, 设计和实施教学。

上一篇:解决技巧下一篇:数字媒体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