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网络架构范文

2024-05-24

院校网络架构范文(精选3篇)

院校网络架构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基础课程,价值定位,体系架构

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内涵建设的持续深化,在高职教育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或者边缘境地的基础课程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但由于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人们在如何对待基础课程的态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别,进而影响到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厘清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明晰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架构适切的基础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一、当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生存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更是如火如荼。但细观之,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基础课程始终处于比较尴尬或边缘化的境地,这种状况不是偶然的,它始终和基础课程的定位密切相关。要明确其定位,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分析界定。

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如果从其地位定位之,可称之为“非专业课”、“文化课”。这里所讲的“地位”,不是应然,而是实然。但如若将其称之为“非专业课”,则不仅凸显了“专业人”的偏见,而且也是以“他者”界定自我的分类方式。但如若将其称之为“文化课”,则既在学理方面讲不通,也容易造成专业课程“没文化”的歧义。因为任何课程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是教育对既往文化有组织的传承。

如果以行政归属定位之,不少高职院校将基础课程归置(人文)社科部名下。如果按照“名至实归”的理解,社科部所开设的课程当为人文社会课程,如大学语文、公共英语、思想政治等科目。然而,有些高职院校的社科部已突破了其“所指”的意涵,高等数学、大学体育等科目也在其内。也有不少高职院校将基础课程归置公共教学部,意为“公共课程”。这些定位归类无法说明其“何以存在”的价值。

笔者认为,对于课程,应以其价值意义或存在合理性定位。上述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乃在于其基础性。称其为“基础课程”并非是对该类课程的贬低,恰恰是对其基础价值的承认与确认。

二、“基础课程”价值定位

(一)专业课程之基础:反省技术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一言以蔽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社会最需要的恰恰不是最实用的“工具”,而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潘懋元指出:“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双重性。第一,在基本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在具体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人才结构基本一致,大学生能充分就业。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若要满足社会需求,就不能抛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1]由此可见,在“就业”、“职业”、“行业”以及“应用”、“实用”、“够用”等高职院校“核心价值”的背后,还有不容忽视的基础价值。

人类生活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也是一个意义的世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缺乏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其课程哲学普遍存在着“单面哲学”的思维方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早已批判了技术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其忽视了价值理性,只能造就“单向度的人”。他说:“科学管理和劳动分工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生活水准,但也产生了反人性的思维方式,即操作主义和量化-数学思维,把作为观察和测量基点的人与伦理、审美、政治的人分开。技术合理性要求客观、中立,但它的中立性具有非人性的倾向性:它为一切目的服务,科学技术成为适用于一切目的的工具,把人类行为量化,把人工具化;技术优先权成了政治优先权,控制了自然也就控制了人。他使人服从于机构的控制,造成了人的不自由的合理性。”[2]雅斯贝尔斯则尖锐而有洞见地指出了在功利主义影响之下学校教育自由精神的失落。他认为,“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3]。

如果说“专业课程”是直接面向“一线”的课程,那么“基础课程”便是面向“底线”、“红线”的课程。“基础课程”应该为“专业课程”提供基础性的反思,为技术教育彰显价值理性。

(二)系统教育之基础:拓展根基

早在20世纪初,西欧新教育运动与新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怀特海便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造就这样的人,他们既有一般文化修养,又有特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给他们以发展的基础,文化修养使他们如哲学般的深邃、艺术般的高雅。”[4]128怀特海还精辟地指出:没有一种充分的技术教育不是自由教育,没有一种自由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如此看来,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对立起来是荒谬的。因为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所依系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教育,而且是系统教育。否则,高职院校就会“沦为”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是“高级”人才。

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该“基本要求”还提出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譬如,“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可见,无论是从语言素质的角度,还是从现代人素质的角度,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具有基础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伴随高职教育的大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基础课程”中的每一门课程教学目标不尽相同,所涵科目也不必限定在上述门类,但其共同聚合所产生的基础价值功能显而易见。如果说一所高职院校从事的是系统化而非零碎化的教育,那么其整个课程必然是一个系统。而关乎政治品质、语言修养、健康素质、数学思维的课程不是“子系统”,而是整个“大系统”的根基。

(三)整全的人之基础:超越实用

从现实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的课程定位,当然要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但是,以辩证法的眼光看,今日之高职生所“就”的明天之“业”是变动不居的,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培育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整全的人”。

真正的教育,无不指向“整全的人”,这是历史上有见地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共识。19世纪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言:最初的教育决不应当把孩子看成未来的官吏、诗人、匠师,而要把他看成一个人。他日后可能成为这种人,也可能成为那种人,但他总归是一个人。他指出,在任何活动范围,在社会每一个阶层,人的主要任务是做一个人[4]373。杜威预见性地指出,教育上有种种对立,如劳动与闲暇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身体与精神的对立,心理状态与物质世界的对立,但最终表现为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的对立。然而,“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地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它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物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受益的工作了”[5]。杜威还将职业与“幸福”联系起来:职业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人满意于职业,就会醉心于工作,职业就成为他发展的轴心,亦成为他生活美满幸福的源泉。马克思也曾提出“综合技术教育”的命题,亦即学生获得一般的劳动技巧的同时,又能从技术、劳动组织及劳动过程的社会意义中来理解劳动过程和生产原理,培养和发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能理解一定现象间相互关系的能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完整的人性中内蕴三种兴趣:一是技术的兴趣,这是指人对事物做出预测和控制的兴趣;二是实践的兴趣,这是指人为了得到保障和发展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和共识的兴趣;三是解放的兴趣,这是指人和社会对摆脱束缚、追求解放的兴趣。这三种兴趣分别引导了具有探讨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解释性的人文科学和批判性的哲学与精神分析学,而且还分别与人的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反省相联系[4]325。培育整全的人也表征着当代进步教育观:“人是创造性的存在,意味着教育使人不断地从既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超越各种给定品位,使教育过程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我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机械的模塑过程、加工过程。”[6]

“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强势地位,使“基础课程”成为起装饰作用的“闲暇课程”。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闲暇课程”是提升灵魂、实现自由的必需品。亚里士多德曾把课程分为两种类型:作为逐生达命的手段的实用课程与作为操持闲暇的理性自由的课程。这里“实用课程”无非是谋生的手段,“闲暇课程”才指向人生的终极目的。故此,不能因“基础课程”“不实用”、不能直接帮助找工作、图就业、谋生存,就否认其独特价值。对于关乎人的存在价值的事物,不能以“有什么用”去追问,否则便是对人的贬斥。

三、“基础课程”体系架构

“基础课程”当然是对应试教育背景下“分科课程”(separate subject curriculum)的拒斥,但是又必须尊重高职院校当下存在的科目设置。立足当前实际,可以通过如下几种路径对其改造:

一是相关课程化取向。指沿袭基于学科课程的学科区分,试图把若干学科关联起来。例如,将语文、政治、外语以“人文”因素关联起来,将数学、物理、化学以“数理”关联起来。不难发现,这种“关联”比较牵强。又如,有的学校将法律专业的基础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教师“整合”,但其“基础”的意蕴需要提炼。

二是融合课程化取向。指以学科为中心,消弭学科界限的课程。例如在中小学,将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社会科,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融合为理科。不难发现,这种做法并不适用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一方面,高职院校并不存在适合“融合”为社会科或理科的诸多科目;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指出,“基础课程”的旨归乃至培育“整全的人”———此乃“基础课程”内部诸科目“融合”的终极目的。

三是广域课程化取向。指取消学科界限,由广域的内容所组成的课程。这是一种融合,即把课程所囊括的一切类似的学科群加以整合。这是一种试图重建学科的尝试———把人为的分类与组织所造成的学科分割的文化,重新还原成其原本统整的姿态。例如在中小学,将社会科、理科、技能、体育等学科统整起来。从理论上讲,上述科目可依系“人的活动”、“人类创造”、“社会实践”等元素进行统整。不难发现,此种构想殊难操作。

还有一种课程模式称之为核心课程。“由学习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中心课程’和学习核心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周边课程’组成。‘中心课程’的内容以经验课程的方式编制,处于课程的核心地位;‘周边课程’由学科的内容构成,与不承认学科课程的经验课程相比,更接近学科课程。”[7]不难发现,“核心课程化”的理念比较符合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现存状况,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对“周边课程”的设置,尊重当下科目设置的现实。另一方面,之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统整核心,不仅因为“德育首位”,更因为其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问题意识与实践品格。

参考文献

[1]丰捷.高教改革需要大手笔[N].光明日报,2009-12-16.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6.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3.

[4]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6.

[6]郝德永.当代教育的精神品格及追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7(05).

关于职业院校博物馆建设架构的思考 第2篇

关键词:教育功能开放式第二课堂展陈大纲形式设计

博物馆反映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科学技术以及艺术发展史,为人们提供认识和鉴赏历史的实物与场景,助其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还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场所。职业院校建设博物馆目前尚不普遍,但确定无疑的是,在职业院校建设博物馆对于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化工博物馆是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建设的。

一、职业院校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产生于17世纪后期,以大英博物馆、丹麦国立美术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为标志。中国博物馆事业以始建于20世纪初的“南通苑”为标志,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公众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根据国际和国内有关权威机构对博物馆的定义,一般认为博物馆的功能为: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以对公众开放、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国内大致将博物馆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四种类型。

作为职业院校建设的博物馆,山东化工博物馆定位为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陈列化工工业史、化工工业技术、化工设备装备、化工与环境及其他产业、世界与中国及山东化工产业发展概况等。不言而喻,山东化工博物馆面向的公众除了一般社会公众外,更重要的对象是与化工行业有关的科研、教育、生产、服务等人员和职业院校学生。因此,明确界定山东化工博物馆的功能和陈列原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功能

职业院校博物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笔者认为,博物馆在职业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与师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图书馆共同构成职业院校的重要支柱。博物馆科学技术知识的系统性、直觉性与典型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学校教学、技能训练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技能训练和科研服务是职业院校博物馆的基本特征,也是有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地方,这个基本特征是它的价值所在,是建馆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职业院校博物馆的功能来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教育、研究、收藏是博物馆的三项基本功能,而教育功能是学校博物馆功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主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化工博物馆要服务于这个中心职能,把教育功能作为自己的首要功能,把化工博物馆建成学校的教育教学基地,发挥育人功能。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在于把课堂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相结合,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它以陈列展览为依托,以文物、标本、模型为教育载体,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手段传播教育内容,使学生通过感官去观察、感受展品,避免课堂教育的枯燥、乏味,并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动结合的立体陈列环境。

化工博物馆对化工科学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展示陈列,对于培养化工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具有教育性、学术性、服务性等职能,它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陈列,传播普及化工专业知识,展示化工产品在历史及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及公众提供教育服务,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扩展和深入,可以说,化工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二是强化办学特色和专业氛围。化工博物馆是一个开放式的博物馆,分为室内主展馆、各系分馆和室外化工主题公园三部分,不仅构成了学校的文化景观,同时又是一面镜子,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专业氛围。置身在化工主题公园里,随处可见经过艺术设计变成校园文化景观、雕塑的化工设备、产品;参观专门的陈列展览,了解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行业分类、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等知识。各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设置化工博物馆分馆,实训室既承担实训教学又作为展馆展出,营造浓厚的化工办学氛围。

博物馆是启迪智慧的场所,良好的专业氛围、整洁雅静的环境、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浏览审视中能够激发学生获取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到博物馆就能体验到一种文化,感受科学技术与人文熏陶。在这种文化环境里,学生既可学到有关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三是校园文化重要载体。化工博物馆立足校园,构成学校的重要文化景观,为学校办学氛围增添光彩,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利用坐落在校园内的一个个化工典型设备,在普及化工专业知识的同时又美化着校园。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工艺流程图、3D影院等形式,在展示化工知识的同时,渗透着深厚的学术气息和文化蕴涵。

现在职业院校竞争日趋激烈,在硬件建设趋同的情况下,突出表现为校园文化领域的竞争,即由校园文化决定的办学特色、办学品味、办学质量的竞争。教学模式、新兴专业、管理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等都可以引进、借鉴、学习,唯独文化特质是一所职业院校特有的生命力。文化特质是否鲜明,文化生命力是否旺盛,是否能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命运。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文化功能、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荟萃性地展示专业知识和办学内涵,发挥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提升文化品位、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品德的培养、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历练都有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是服务社会和公众的阵地。化工博物馆对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普及化工知识,展示山东、中国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历程和成果,描绘化学工业发展与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起到正确认识化工、了解化工、消除恐惧心理等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化工的职业精神,增进对学习化工、从事化工行业的信心和兴趣。

山东省是化工大省,规模以上的化工企业有5000余家,常年与笔者学院合作的企业就有100多家。化工博物馆的建设,一方面,将大大提高学校的教科研能力和化工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化工高技能人才输送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化工企业,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优良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也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合作,把学校作为重要的员工培训基地。

2.陈列原则

由于职业院校博物馆主要面向学生、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开放,因此它的陈列原则既有普通博物馆属性,又有其特殊性。

一是教育性。1912年南通博物苑的《博物馆观览简章》指出,“博物苑之设,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之实验”,说明博物馆是作为大学的辅助教学设施而产生的。因此,博物馆陈列应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客观反映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科学技术历史和发展规律,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典型藏品、文物资料,“和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教育公众,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滋润灵魂,实现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是直观性。博物馆藏品是社会历史、自然历史发展的见证,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博物馆以实物藏品为其主要构成,应当尽可能多地收集陈列藏品,运用事物的直观性更好地完成和实现博物馆自身的任务。

三是学术性。博物馆保存的藏品与文物资料,记载了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后人借助于前人的创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获得新知识。可以说博物馆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博物馆本身也是一项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工作,是对历史知识的收集、保存、加工与利用。

四是艺术性。陈列不仅要反映科学内容,还要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因此,不同的内容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美的陈列形象生动深刻地揭示主题。

五是服务性。博物馆是开放的公益性的设施,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应当处理好知识的储存、生存与知识的利用之间的关系,起到知识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把服务作为博物馆的宗旨。通过为公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促进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二、编撰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博物馆的功能是依据陈列展览大纲所确定的内容线索,将展品安排在博物馆内部空间中进行展示而发挥出来的。陈列展览大纲是决定博物馆是否成功的必要前提,编撰陈列展览大纲必须严谨、科学、系统,又经典、唯美、简洁。以下是山东化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大纲。

(一)前言

(二)世界化学工业发展史

(三)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四)山东化学工业发展史

山东省煤炭、石油、原盐以及其他无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建国前,山东省化学工业发展缓慢,仅在青岛、济南等地有少数化工厂,产品品种和产量都很少。建国后,山东省化学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连续20多年来,化工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化工第一位,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全国化工第一大省。

1.山东近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史

1914年,在济南创办了生产肥皂的兴华造胰厂(济南化工厂前身)。1919年,在青岛创办了国内首家化学染料厂——青岛维新化学工艺社(青岛染料厂前身)。同年,在济南创立了中国颜料厂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裕兴化工厂前身)。随后,潍县(今潍坊市)、青岛、济南等地的染料厂相继建立,主要产品是煮膏(硫化染料)。

橡胶制品业始于1929年在威海创办的中威胶皮工厂(威海橡胶厂前身);青岛建立福字、隆裕等一批胶皮厂。进入20世纪40年代,济南、青岛等地相继建立了近20家烧碱厂,均采用苟化法,以手工操作,大锅煮制。到1945年,青岛延年、广益两场建立,首开电解法烧碱生产。

2.山东省当代化学工业发展史

建国后,山东省化学工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65年5月,国内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安装的年产8万吨氨碱生产装置在青岛化肥厂(现青岛碱厂)建成投产,这是省内第一家现代化纯碱厂。

化肥工业的发展。1960年6月,济南化肥厂兴建的省内第一套年产8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投产;之后,又相继建成投产了历城、明水、东风、滕县、潍坊、即墨等6个小型氮肥厂,1965年合成氨产量1.55万吨,氮肥产量达到1.16万吨,结束了山东省无氮肥生产的历史。1966-1975年,山东省化学工业重点发展了化肥和石油炼制两大新兴工业。济南化肥厂年产4.5万吨合成氨及碳酸氢铵装置,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建成投产。由国内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安装的年产6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的鲁南化肥厂、胜利合成氨厂,分别于1972年9月和12月建成投产。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1967年胜利炼油厂建成投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万桶。从国外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和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装置,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在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和橡胶厂正式投产。

3.改革开放以来化工发展

1987年5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一期工程试车成功,1988年6月二期工程竣工投产,1990年全面达到设计能力。该项目的建成对全省乃至全国石油炼化工业具有重要意义。1986年济南裕兴化工厂完成以石膏、磷石膏和天然石膏为原料制取硫酸联产水泥的工业性试验,填补国内空白。1987年,“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技术开发成功,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1988年,齐鲁石化氯碱厂从日本引进MDC-55型电解槽(金属扩张阳极加改性隔膜)投入运行,成为当时国内大型氯碱企业之一。此后,鲁南化肥厂引进美国得士古公司“粉煤气化装置”建成投产,为氮肥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路线。

1992年,山东省化学工业经济总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位,部分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1995年12月,“山东农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山东省化工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至2000年,山东全省118家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已有93家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改制,鲁北化工、鲁西化工、华鲁恒升、山东海化、青岛碱业、齐鲁石化、华阳科技等11家化工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同时,一大批重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山东省化学行业的新生力量和骨干力量。山东省化学工业形成以上市公司为核心、重点股份制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为基础的梯次发展格局。

2004年,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建成国内首家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国产生产装置,涌现出充矿鲁南化肥厂、瑞星化工公司、鲁西化工公司等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化肥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无机化工,2004年滨化集团在6万吨离子膜二期工程中,率先采用预处理加膜过滤盐水精制工艺,这项技术被誉为中国氯碱盐水精制的一次革命。橡胶行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张,部分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山东省橡胶制品大量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

如果说陈列展览大纲是博物馆的基础和灵魂,那么,博物馆的形式设计则是发掘陈列展览内容的精髓。通过艺术再创作而形成的陈列展览的具象表现,形式设计同时要根据博物馆的不同类型、功能定位和展品特点,并遵循博物馆行业的专业标准来进行。

山东化工博物馆是开放式的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是山东第一个化工行业专题博物馆。在建设理念上,突出化工特色,宣传绿色清洁化工,倡导热爱化工的职业精神,展馆力求色调明快、简洁、大气,体现崇尚自然、美化校园的作用。博物馆充分利用山东作为化工产业大省的地位和优势,利用山东化工技师学院专业特色和教学资源,设计了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形式,整个博物馆由核心馆、专业分馆和大型室外馆组成。

核心馆展示化工发展历史尤其是山东化工的发展历史,相对集中地展示了陈列展览大纲的内容。专业分馆设在化工专业系部,系统展示化学工业主要技术、工艺、设备,具体设计为化工工艺馆、化工机械馆、仪表自动化馆和分析检测馆。大型室外馆主要陈列展示体积较大的化工典型设备。这些设备经过美化处理同时成为校园的景观雕塑,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突出化工特色,实现一景一物皆故事,营造浓厚的化工工艺技术、化工产业文化氛围。

化工博物馆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形式设计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博物馆与建筑同时规划设计,展区展厅风格展现陈列展览大纲所蕴涵的化工科学技术主题,并通过颜色、材料、文字、图画、照片、音乐、灯光、植物来表现和衬托主题。同时合理处理主馆与分馆、大型室外展馆的关系,保证陈列展览大纲的程序性、系统性。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各分馆以现有的实训设备作为当代化工工艺流程的展示部分,利用各种空间如走廊、门厅、实训车间设展厅。室外展馆与校园文化走廊、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二是基于化工生产流程复杂的特点,对于生产工艺流程除沿用展板、模型等传统的展陈方式外,采用触摸屏、视频、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化展陈手段,集声、光、电于一处,有声、有色、有景,融科学知识性、美学艺术性、观感趣味性于一体。

融合网络架构的“未来” 第3篇

虽然网络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融合已经在IP语音网络中 (电话和计算机的数据流量共享相同的以太网基础设施, 降低成本并简化管理) 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融合的目标应包括使IT人员能够更具战略性和更有效地共享、管理和保护数据资产。

网络融合的第一步是采用IEEE技术标准数据中心桥接 (DCB) , 它可以实现弹性和灵活的增强型以太网络。此标准要求执行常用的通信协议, 这些协议是同时支持LAN和SAN流量所必需的。比如, 以太网必须是“无损的”, 这是DCB的一项功能。此外, 光纤通道协议必须与以太网兼容, 光纤通道以太网 (FCo E) 的标准目前可以提供这项功能。DCB的功能可以为LAN和存储I/O部署统一的数据通信结构。这种方法确保了存储和数据网络的融合, 减少网络拥堵, 同时满足了对于网络I/O技术新的要求。

针对新的增强型以太网标准接口, 两种新型服务器连接适配器相继出台。第一个被称为融合网络适配器 (CNA) , 它结合了传统的10Gb以太网 (10Gb E) NIC功能, 并支持使用IEEE数据中心桥接标准的增强型以太网基础设施。

第二个是现场配置的双性化适配器, 无论是16Gb光纤通道或10Gb以太网服务器连接, 它都允许最终用户使用相同的硬件。双性化适配器为企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方法, 以构建高度灵活的基础设施, 同时保护现有的光纤通道投资, 并为网络融合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路径。无论使用哪种选项, 现在都可以使用单个适配器同时支持FCo E存储和通过以太网的数据流量。

由于单个统一结构采用的增加, 对于早期的使用者来说, 要从独立的数据和存储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迁移, 解决其中的设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双性化适配器或CNA允许分阶段进行迁移, 不会强制要求淘汰和更换当前设施。这些都是过渡性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并发展出未来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面向未来以外还确保了向下兼容。

通常情况下, 转换从SAN的边缘开始, 因为在那里布线密度是最高的。它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进行缓慢的到融合的迁移。

支持DCB的架顶式 (TOR) 交换机提高了用于数据中心的以太网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这些交换机提供FCo E, 使存储流量能够可靠地通过以太网基础设施进行传送, 同时减少了布线要求和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支持DCB的架顶式交换机可以从1Gb以太网过渡到10Gb以太网, 同时提供了高级存储功能的访问。通常这些交换机具有10Gb以太网端口和少数光纤通道端口, 这使得DCB交换机可以在机架内处理所有的LAN和SAN流量, 并将流量分别发送到数据中心其他地方现有的LAN和SAN基础设施。

存储网络作为IT基础设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的目标是信息的交付和保护。融合网络提出了独有的技术难题并“转移”了一些安全风险。由于存储不再是在独立的网络之上, 它也存在共享网络的固有风险。SAN通常在应用和存储位置之间执行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服务器的角度来看这似乎都是直接连接, 从而为管理员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可管理性。但是在一个融合的环境中, 数据和存储流量是结合的并要求进行流量分离和优先性划分。让我们来讨论其中一些的风险, 以及避免它们的功能:

虚拟化:虚拟化解除了一一对应的硬件关系, 促成了一对多的关系。网络管理员在适配器层面可以使用NIC分区 (NPAR) 或交换机独立分区, 利用10Gb以太网带宽的灵活分配将物理端口分配到逻辑端口, 从而解决一对多的关系。这将确保隔离和网络安全, 同时消除了专门为特定服务器应用或其他单项任务安装多个物理网络和存储适配器的费用。

服务质量:网络必须实时提供一致的内容。既然逻辑上划分了管道, 那么就需要给每个管道分配专用的带宽。例如:虚拟机的集群化、存储访问的光纤通道HBA, 以及在另一个逻辑设备上专用的迁移路径, 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迁移虚拟机, 这些都需要虚拟的NIC。Qo S保证了带宽在需要时可用于高优先级的设备。当您隔离网络时, Qo S将保证应用具有它们所需的带宽来实时交付。如果未能做到这点, 高优先级的流量在需要时不具备所需的带宽, 则性能将会受到影响。

多路径网络:传统的数据网络使用生成树协议来连接交换机, 但是生成树在融合网络中打开了太多的连接———从一个交换机到下一个交换机进行广播, 从而产生流量堵塞。推荐使用TRILL (多链接透明互连) 的方法来管理多个交换机链接, 支持TRILL的融合网络可以释放带宽, 让您到融合网络的迁移更加顺利。

上一篇:活动体验式学习下一篇:腹膜透析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