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立范文

2024-05-19

加强建立范文(精选12篇)

加强建立 第1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 这不仅仅是重温光荣传统的历史话题, 更是完成艰巨使命的现实话题, 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加强作风建设是促进二轻反腐倡廉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重要保证。作风决定精神状态, 作风决定执行力。抓住了作风建设, 就等于把握住了二轻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以扎实的作风抓落实, 才能切实化解二轻发展面临的问题, 才能敏锐地把握和转化“危中之机”, 从而也才能把我们的发展思路变为科学发展的实践。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 促进企业和谐的根本。对我们二轻来说, 以人为本, 最根本的就是要以职工群众为本;企业和谐, 最根本的是党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和谐。在当前二轻经济发展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一些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更加突出, 一些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会更加强烈, 随着企业改制退出工作力度的加大, 一些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会更集中地引发出来,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进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永恒课题。只有切实转变作风, 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才能真正有效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才能永葆先进性, 实现二轻的稳定和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着力解决当前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要大兴解放思想之风, 切实解决影响二轻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问题。在党的整个作风建设中, 思想作风起决定性作用。目前, 我们的一些干部在怎么样解放思想、怎么样用解放了的思想去寻找促进二轻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去抓工作落实等一系列问题上, 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也就是“不会解放思想”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面对二轻加快结构优化调整、整理盘活优势资源的新形势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培养推进二轻工业发展的后劲的紧迫任务, 我们必须在当前开展的“危机中抢抓机遇, 困境中实现崛起”大讨论活动中, 继续解放思想, 并且善于解放思想, 进一步打破影响二轻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解决好“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 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就会打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局, 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 切实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必须攻坚克难, 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企业去, 努力打开工作局面, 必须一抓到底, 对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都要按照积极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的要求, 严格民主管理的各项规定, 落实“三重一大”和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等规章制度, 在重大决策中充分体现职工的意愿, 把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纳入治理的内容, 加强对落实职工疾苦帮扶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漠视职工疾苦、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促进领导干部真情关爱职工、保证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与此同时, 要强化责任意识, 坚持勇于创新, 敢于负责, 不做“老好人”, 只要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要有利于二轻又好又快发展, 就要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大胆地干;必须树立鲜明的导向, 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激励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 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 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

要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切实解决推动二轻科学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 也是提高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不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并用实践来检验理论, 再好的理论也会落空, 不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实践, 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能是纸上谈兵。要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和方法, 去研究破解影响二轻科学发展的“资源少、后劲不足、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要在具体实践中, 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转化、提升, 使工作的开展符合规律, 又要注重在具体工作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理论与职工群众的结合, 让职工群众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 使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职工群众开展“廉勤创业保增长、率先垂范渡难关、科学发展上水平”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而转化成“弘扬新风正气, 正确行使权力, 构建和谐二轻”的巨大力量。为此, 我们要从落实职工群众的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入手, 认真落实《二轻集团关于职工参与重大决策和知情权、监督权制度》、职工听证会制度、领导干部接受职工咨询制度和民情手册制度。围绕加强执纪监督, 健全廉政谈话、上岗廉洁承诺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和落实制度, 及时地对领导干部在企业改制、改革调整、项目建设、资产运营、物资采购等方面提出廉洁自律的规范性要求, 促进领导干部对涉及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事项、职工切身利益问题, 都要进行“程序、过程、结果”全面公开,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要大兴亲民为民之风, 切实解决脱离群众、与民争利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核心是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还是脱离职工群众, 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 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 时刻摆正自己和职工群众的位置, 经常掂量掂量“我是谁, 为了谁”,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把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根本目标。要坚持职工群众为先, 想基层企业之所想, 急职工群众之所急, 凡是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政策就不出台, 职工群众不支持的措施就不实施, 职工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就不重用。要坚持民生为重,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大气力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

要大兴廉洁从业之风, 切实解决从业不廉、以权谋私的问题。廉洁与否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尺。要切实过好思想关, 坚定政治信念, 恪守从业道德, 坚持言与行、做官与做人、修身与立业相统一, 做一个立场坚定、是非分明的人, 做一个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的人。要切实过好权力关, 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阳光用权, 使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成为自己正确行使权力、拒腐防变的重要屏障。近年来, 在我们二轻系统内, 由于个别领导干部违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规定, 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吃喝嫖赌、滥用权力、失职渎职, 违反“三重一大”规定, 擅自决策、侵犯职工群众利益,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引起了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违反财经纪律, 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问题屡禁不止;腐化堕落, 道德败坏的违纪案件时有发生, 在职工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思想扭曲, 心态不平衡, 导致涉及“五九”现象的腐败问题成为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趁产权交易、资本运营、经营管理之机, 隐匿、侵占、转移资产的案件时有发生, 引起职工群体上访, 潜在着不稳定因素;企业管理混乱, 导致经济犯罪仍成为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为此, 集团党委针对上述问题, 制定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 对领导干部反复强调, 做到“五个管住”:一要管住脑。要想正事, 想企业发展的大事, 少想个人的私事;二是要管住脚。不走邪路走正路, 不跑个人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三是要管住嘴。不要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 乱讲话, 不要大吃大喝, 更不要穷吃穷喝, 铺张浪费;四是要管住手。不要捞好处, 不要到处乱伸手, 牢记“手莫伸, 伸手必被捉”的教训;五要管住身边人。包括配偶子女, 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 不做“两面人”, 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 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切实解决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问题。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要增强节俭意识,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节约办一切活动, 精打细算、严格把关, 珍惜财力、用好财力, 真正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和认识水平, 要切实过好社会关, 慎重对待社会交往, 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要切实过好生活关, 不被浮华名利所动, 不被物欲美色所惑, 不被人情面子所累, 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增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辨别力和敏锐性, 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保持高尚的道德追求, 提高文化素养, 摆脱低级趣味,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对顶风违纪的,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情节严重的, 予以曝光。

三、建立健全促进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防范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是推动作风建设深入落实, 形成良好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氛围的基础环节。要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加强机制建设, 就要努力形成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多样化和规范化。要坚持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宣传教育相结合, 完善重大案件通报制度, 更加突出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 以正反两方面典型推动作风建设上水平。近年来, 我们坚持以查促教,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 开展生动有效的警示教育, 通过认真执行《“六个不放过”工作制度》 (即:违纪问题未查清不放过;涉案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案发原因未剖析不放过;相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制度未健全不放过;整改措施未到位不放过) , 起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方管理”的作用, 为构建“和谐二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 在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的基础上, 还要坚持作风建设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二轻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作风建设与干部培训教育相结合, 增强作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宣传部门的积极作用和各种的宣传推动作用结合起来, 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作风建设“大宣教”格局。通过教育, 使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规定入耳、入脑、入心, 不断提高遵纪守法、廉洁经营的自觉性, 促进领导人员勤奋敬业、廉洁从业。

建立健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机制。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职工群众是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机制的建设, 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要紧紧围绕市委“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 牢牢抓住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这个重点, 切实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强调领导干部要真正踏下心来, 扑下身子, 眼睛向下, 带头调查研究, 深入到困难最大、任务最重、条件最差的地方去, 深入到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第一线, 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 重实际、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 下更大决心, 花更大力气, 抓薄弱环节, 抓措施到位, 抓任务落实;理性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形势,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切实抓住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弄清楚、研究透, 切实拿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思路和举措, 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 还要建立落实结对帮扶制度, 选择困难企业, 实行结对子进行定点帮扶, 帮助企业解决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中遇到的问题;健全落实联系职工制度, 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 与不同类型企业的职工代表建立民情联系点, 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愿望、真情解决职工疾苦, 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 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要求落实到战胜当前二轻经济发展的困难上, 落实到解决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上, 落实到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上。

建立健全监督评议和奖惩激励机制。严格监督、广泛评议, 加强奖惩激励, 是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工作制度, 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要推进党务公开、厂务公开, 积极拓宽监督渠道, 发挥党内监督、职工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合力。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监督评议作风的各项制度, 建立完善作风暗查长效机制、作风建设舆情预警制度和作风评议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考核制度, 全面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考评办法 (试行) 》, 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将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严格管理的工作制度落到实处。

加强建立 第2篇

□马根厚

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绩效考核是用一定方法对员工绩效进行客观的描述,根据描述来确定绩效高低。然而,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中还存在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弊端。

问题与弊端

绩效考核的定位存在偏差。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

绩效考核的指标缺乏科学性。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将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许多企业则考虑得很不周到。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有的管理学家将这部分绩效指标称为任务绩效;一部分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映等指标来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评价。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一套体系,同时也可以操作化地评价。

绩效考核的周期设置不合理。考核的周期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这与考核的目的有关系。如果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奖金,那么自然就会使得考核的周期与奖金分配的周期保持一致。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一般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方法过于单一。各层领导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考评评语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这样,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管理秩序遭到破坏。

出路与办法

充分认识绩效考核意义。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基于绩效而管理、基于绩效而发展”的管理哲学。量化和科学的评价并不是绩效管理的终极意义所在,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管理者养成科学的管理习惯,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成企业目标的实现。

选择绩效考核方法。绩效管理体系中考核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在一些成熟的企业里,由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绩效考评文化,诸如纵向考评、横向考评、360度考评、自我考评等方式和方法。但是,在一个刚开始介入绩效管理体系的企业,机械地套用上述办法,很容易使考核过程变成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博弈

游戏,或者成为填表游戏,并不能真正发挥提高绩效的作用,还可能使员工与主管间产生矛盾,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

确定绩效考核内容。确定考核内容要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考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员工工作行为、态度、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它是员工行为的导向。在考评内容中必须明确:企业在鼓励什么,又在反对什么,给员工以正确的指引。

加强多方配合,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第3篇

接手一个班就像认识新生事物一样,刚开始是有难度的,会让人毫无头绪,有时会束手无策。你不认识孩子们,孩子们不了解你,教师该如何面对,怎样解决,有待老师认真思索和处理,笔者给出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1.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相信孩子们并不是故意和新老师作对,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想更多地了解老师的信息。作为教师,要尊重孩子,公平对待孩子,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多和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其次,教师用爱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通过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及资讯,了解不同类型幼儿的心理特征,用爱浇灌幼儿心中的“坚冰”。对调皮的孩子,要有意识地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性格内向的孩子,要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们的自信,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陌生期”。最后,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例如“我的优点”、“你我都是好朋友”等,增进师幼感情。

2.配班同事方面。

虚心认真向配班同事学习,观察同事在和孩子们相处过程的细节,借鉴其教育教学的经验。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同事工作。利用闲暇时间(例如早上或者幼儿午睡时间)和同事真诚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小班、中班的表现,逐步深入了解每个孩子。

3.家长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和家长沟通,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在家中的情况。同时,也请家长多多地和孩子们讲讲新老师的相关信息,并鼓励孩子和新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幼关系,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的智慧,更需要多方的积极配合。

观点采撷:

插班教师可以走捷径,了解原带班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默契暗号;了解每一个孩子,在最短时间里叫出孩子的姓名;关注班级里的“特殊”孩子,比如上课好说话的、游戏时好动的、调皮的等等,及时关注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尽快与家长建立联系,多方面了解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安徽省蒙城县第一幼儿园 樊海燕)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尽快熟悉孩子,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性格特点,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亲切。精心设计趣味横生的活动内容,再调皮的孩子也喜欢参加有趣的活动,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以游戏贯穿始终,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让孩子对老师、对老师的活动都产生兴趣,让老师进入轻松愉悦的工作状态。(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幼儿园 陈传芝)

加强建立 第4篇

一、爱心和责任心是班主任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职生作为高考的相对失意者, 往往很难彻底摆脱心理上的低谷期, 从而在大学生活中, 思想上普遍存在着由自卑情绪衍生出的抵触与不适应。他们需要爱的抚慰, 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这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 更要在思想与生活上随时随地关心学生, 要像爱自己的子女和兄妹一样爱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增加与学生的交往频率, 应怀着一颗至诚的爱心, 努力、真诚地帮助每一位遇到困难的学生, 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抚慰学生心灵的伤痛, 为之打开明亮的天窗, 驱散心中的阴霾, 将其强烈自尊包裹下的自卑解放出来, 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因为“爱和快乐这两种令人愉快的激情不需要任何附加的乐趣就能满足和激励人心。”

在教育学生时, 班主任必须抱着尊重、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 用心去爱学生。将心比心, 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 乐意接受你的教育, 从而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与学生正面接触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保证

高职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年, 但是在心理素质与社会经验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们对于学校、职业、专业选择以及就业前景方面很多时候存在着诸多疑虑, 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决定了他们很难在课堂与生活中找到答案。当疑虑逐渐堆积, 进而演化为焦虑情绪的同时, 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都会发生很多不好的改变。而这, 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以及素质养成都是很不利的因素。因此, 班主任作为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较多, 同时也是比较了解的人, 应当承担起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责任。

加强与学生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 并使其形式与渠道多样化, 避免长期局限于几个固定对象, 尽量多地了解不同同学的思想困惑以及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疑虑与不满。对于简单的以及特异性强问题, 可以私下通过沟通交流以及提供条件与信息等方式加以解决。对于普遍性比较强的问题, 可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集中全班同学, 分析问题, 达成共识, 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解决问题。随时随地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利于将各种存在潜在风险的因素扼杀与萌芽之中, 在稳定学生思想的同时, 也为学校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班主任应当转变思想观念, 以平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以热情的态度接纳他们, 尊重他们, 从开始就要打动他们。“你愿意他向你开诚布公, 请教一切吗?你便应先去这样对待他, 用你自己的态度去取得他的信赖”。坚持与学生沟通, 加深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更加努力学习;同时也能听取学生的心声, 让班主任发现自己的失误, 从而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 将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更为有条不紊。

三、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新方法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对于青年学生来说, 这种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时候, 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因此,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发现与学生的交流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种情况, 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很不利的。

事物均有其两面性, 班主任如果能够对于网络加以合理的利用,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通过建立班级QQ群以及飞信群, 以在线聊天这种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和熟悉的方式, 跟同学们交流。不仅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同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做到了随时随地关心学生思想与心理的细微变化。这对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培养以及信任的建立, 是非常有利的。同时, 网络特有的便捷性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优势, 是传统方式难以望其项背的。

四、良好的班风学风,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学校不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同时也是班集体以及学校集体的一部分。集体的作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养成。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班级, 总是会孕育出优秀的集体成员。因此,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具有很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 班主任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通过简洁而有约束力的条款, 明确学生的权利义务, 从而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是要将重点培养与广泛撒网相结合, 鼓励少数优秀学生带动大多数学生, 由点及面, 从而培养良好的班级整体氛围;再者班主任要做好适当的引导作用, 化内部过度竞争的不和谐因素为集体竞争力, 适时的对同学们的思想情况进行干预, 使其向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学生工作中,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合理选拔班干部, 适度干预班级管理工作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他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好班干部, 才有可能使班主任从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走出来, 探索更有效班级管理途径, 同时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选拔班干部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选拔稳重而大胆的班干部;二是要选拔工作积极, 有创造性的班干部;三是选拔的班干部要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可通过让学生毛遂自荐, 发表竞选演讲, 进行投票, 最后投票上岗, 给学生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 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培养创造性能力展现个人才华的机会, 同样也使学生的组织策划及协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的方式, 在满足同学们独立个性的同时, 也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对于班级事务的热情与责任感, 起到长期的收效。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准确把握对于班级管理的干预程度。一方面班主任应当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另一方面, 如果管理过度, 事必躬亲, 不仅加大了班主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与压力, 同时也使得同学们丧失了参与班级管理, 提升集体意识的良好机会。因此, 班主任要学会适当放权, 放心大胆地将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给班干部完成, 如:将学生内部文娱、学术活动以及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交给学生, 而将工作重心放在一些更为繁杂的行政事务中, 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是大有裨益的。班主任在放权与否的问题上, 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 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点。

总之, 加强班级管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利用各种资源, 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合理选拔班干部, 准确把握对于班级管理的干预程度, 努力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班主任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加强建立 第5篇

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招远是全国产金第一大市(县),2002年1月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都”。近年来,我们从抓矿山安全入手,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源头防堵,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保障措施,从而在全市保持了一个可持续的安全生产稳定局面。2003年,全市安全事故

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了28.9、15.7、62.9和39.6,我市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

一、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整顿黄金矿业秩序和矿山安全生产秩序

黄金工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在带给招远人民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黄金生产巨大利益的驱使和诱惑,矿业秩序混乱一直是困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矿山安全生产也成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许多非法采矿点采矿资质条件达不到国家安全规定的要求,工作环境和劳动安全条件差,违规操作现象突出。许多非法采矿者为了减少成本,采矿后不充填,形成了大量地下采空区,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发。而且,黄金开采是井下作业,点多、线长,危险系数大,隐蔽性强,给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2001年5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大量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准备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决心最足、措施最硬的黄金矿业秩序整顿。工作中,我们不是就整顿而整顿,而是把整顿纳入“严打”斗争和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的大格局中,用“严打”和“整治”来贯穿整个行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黄金矿业秩序整顿的决定性胜利。先后炸毁取缔非法矿井304个、选厂138处,清理遣返外来民工7500多人,推倒工棚2700多间,收缴枪支5000多支。对规范完善矿井,由市安监局、公安局等部门负责对各矿业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部进行了安全管理与技术培训,督促各矿业公司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更新、更换过期、陈旧的安全设施、设备等,经过严格检查验收后,统一发放了《安全生产合格证》。同时,市安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规范完善矿井的安全检查,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及时下达整改指令,限期整改,否则停产整顿,直至吊销《安全生产合格证》。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期间,各矿业公司牢固树立“花钱买平安”的思想,先后投入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资金3000多万元,整改安全隐患1000多处(次),矿山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全局性大规模矿业秩序整顿基本结束后,我们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成果巩固上来。我们从理顺矿区镇、村和矿山企业的利益关系出发,采取镇村两级合股、乡镇控股的办法,把经营权转归乡镇所有。对新成立的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实行镇级管理、村级收益,解决了村级经济发展和矿区群众的利益问题,实现了整顿工作的“软着陆”。并进一步加大了井下现场勘测力度,严禁超层越界、危害安全生产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强化对各矿井持续动态的后续管理。巩固成果期间,先后清理取缔无证非法矿井14处,封堵井下越界工程5处,整治重大安全隐患30处,处理违法人员43人,为实现全市黄金矿业秩序和矿山安全生产秩序的可持续稳定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堵住事故源头,筑牢安全生产各道防线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现由被动应付到主动出击、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工作中,我们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事故的预防上来,以防为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镇、村及基层企业上,筑牢各道前位防线;严把市场准入关,狠抓危险源的监控、早期事故隐患的预警和治理,发动全民参与,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我市重新调整完善了安委会组成,由市长任主任,各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一把手任成员,安委会下设14个专业安全领导小组,各分管市长任组长,在安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市直各部门全部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镇(街道、区)都相应调整充实了领导力量,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全部挂牌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各企业按照职工比例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装备了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等。从而,在全市建立起了一个由市安委会领导,安监局牵头,各主管部门、各镇(街道、区)、各企业安全机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层次分明、反应快速、管理高效的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通过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栏、制播公益广告、制作新闻专题片等形式,加强对全社会安全防范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安全生产常识;充分利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方面积极组

织开展市、镇两级安监工作人员的安全技能轮训,进一步提高安监队伍的整体工作素质;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厂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对特种作业人员做到了不经培训坚决不准上岗,确保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

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制定下发了《招远市安全生产

管理规范》等文件,对组织建设、规章制度、隐患治理、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性;建立了安全生产基本工作记录和台帐,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档案管理。对全市所有矿山企业、矿井、选厂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把企业全部资料输入档案,存档备查,并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促使我市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办理安全生产前置审批(许可)的企业,未经安监部门安全生产前置审批(许可)的,一律不核发营业执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一律不予验收、开工。

四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对安全生产责任状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划分,年初由市政府与各级各部门、各集团公司签订,签状率达到100。各镇(街道、区)、各主管部门又将责任指标层层分解,与辖区各企业全部进行了签状,各企业再逐级签订到科室、车间、班组和职工,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横到边、纵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五是启动早期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本着“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构建起了市、镇、企三级安全生产预警网络,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关口前移,事先监督,早期介入,有效监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整治为重点,采取综合与专业、突击与日常、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不定期进行突击性检查,提高检查的实效性。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大规模矿山安全检查80余次,深入矿井检查1500多人次,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4000余处。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全部登记建档,落实监控、整改措施及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因条件限制一时无法解决的复杂事故隐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认定,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并加强监管和安全警示,切实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2003年,全市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18家镇办矿山企业、30家采石场进行了停产整顿,对6家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进行了关停。

三、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治理

我市矿山多、车流大、行业杂、工程多,安全生产工作面广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落实严格的监管措施、保持面上稳定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加强重大隐患的治理,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的可持续稳定。

一是加强重点监控。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们每年围绕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民爆器材、海上渔业生产、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专项检查50多次,检查单位400余个,发现各类隐患4000多处,整改3800多处,整改率98。加大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和重要会议期间的安全生产监控力度,每年统一组织开展春季防火、“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安全生产月”、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排查活动,派出工作组巡回检查,落实监控和整治措施,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重大隐患治理。2003年,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排查确定了18类481处单位为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和单位,并全部登记造册,明确了对各重点部位和单位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配套下发了《全市重点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分工》的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各整改单位和监控单位的责任分工。各重点监管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与监控,将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和整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边检查、边整改。对已经查出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种问题,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坚决停业整顿,该关闭的坚决予以关闭。

三是加强重点管理。根据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情况,工作中,我们突出强化了矿山、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切实加大了力度,对各矿山企业逐个检查落实,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严禁突击生产和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的发生。督促各矿山企业落实保障设施,加大安全投入,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严查各种交通工具的带病运行和超员载客;在路口、事故多发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加大路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山林、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和宾馆、饭店、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的防火监督检查,落实整改责任,有效杜绝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四、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为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持全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市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管理方式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准接近,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一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我们把企业的“三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工作作为企业接受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到目前,全市已有4家黄金矿山企业通过了一项或者两项认证,有7家企业正在认证当中,并且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力争更多的企业通过认证,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全面的安全评估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办法,严格证照管理,重点检查了《采矿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合格证》、《爆炸物品生产、储存、购买、运输和使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五大证照。突出评估重点,主要围绕技术资料、安全机构设置、基础管理、事故预防、爆破消防等十四个方面,对各企业的基础工作、基本条件和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加强评估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到目前,全市已有26家企业在等级评估中被评为A级,32家被评为B级。

三是建立严格的责任考核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市、镇两级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安全生产工作不过关,取消所有评先树优资格;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强化安全监管的权威性,我们明确提出“安全高于一切”,其它任何工作的开展不得与安全生产相抵触。对市安监局下达的《安全监察指令书》,凡是顶着不办、限期不改,由此引发事故的,严肃追究单位行政首长、法人代表的责任;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安全生产四不放过”的要求,严格执法,对事故相关责任者,依据有关规定坚决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四是建立持续不断的安全投入机制。一方面,狠抓了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与鞍钢设计院、长春黄金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针对破碎矿体控顶问题,研究成功了“长锚索短锚杆准光面爆破联合控顶技术”;针对厚大矿体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制成功了“预控顶分段空场尾砂充填及盘区连续回采隔墙尾砂充填”采矿方法,目前这两项新技术已在全市矿山企业大面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法律约束、技术示范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推动企业安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2003年,全市矿山企业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对罐笼、卷扬机等提升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安全可靠度;投资600余万元,更换了通风设备特别是空压机系统,安装闭路监控30余套;加大了隐患整改投入,投资2000万元回填遗弃毛石场96座,治理塌陷区19处,复垦尾矿库1500亩,整治隐患400多处。

加强建立 第6篇

关键词:“三资”;代理;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54-1

1“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什么是“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就是各乡(镇)在“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保持各村“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权和审批权不变,不改变原村收益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前提下,对各村组的资金、资产、资源实行代理服务,并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职能。“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资金账户,按照“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的村组集体资产、资源台账,对各村组资产、资源进行代理服务。“三资”台账的保管、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村组资金、资产、资源的清查、认定、评估工作;受村组委托,统一代管村组账目和银行账户;负责村组资产、资源台账和经济合同的登记,编制、归档工作。

(2)对各村组资金、资产、资源实行动态管理,指导各村报账员的工作,做好村组“三资”的账务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3)负责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如实登记账簿,做到手续完备,账证、账表、账实相符。

(4)负责村组“三资”的审核工作、监督“三资”民主决策全过程。

2“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职能

“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重点采取以下方式对各村资金、资产、资源开展代理服务。一是清查登记备案。首先各村对本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在上级部门的组织监督下进行清查盘点,摸清底数后,登记、审核、造册,经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审定并在全村公开后,移交到本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立资产资源台账,统一进行备案。二是预算支出。村组大额资金支出,经民主决策程序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提出预算申请,按预算规定记账报销,实行先预算、后花钱、再记账。三是分级审核。村组各项支出,必须履行“联签会审”制度,经“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后入账。“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对各村組资金、资产、资源开展代理服务中,做到“五统一”:即制定统一的财务预决算、资金管理、开支审批等管理制度;统一审核各村的原始收支凭证,对不符合农村财务民主管理规定的票据凭证,退回重新补办手续,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予入账,严禁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进行统一的记账核算,并统一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各村的财务公开内容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提供,财务逐笔逐项每月公开;各村移交的财会、土地承包合同和专业承包合同等档案资料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建档管理。四是统一代管各村公章。“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设立公章管理专柜,将各村公章(村委会公章、村财务公章)统一管理。

3“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重点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实行财务“联签会审”制度。村组各项支出首先由经手人签字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或签字,然后经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联签会审,最后报“三资”代管中心审核后方可入账。对于一次性、临时性、价值较小的商品,确实无法开具正式票据的,由“三资”代管中心采取一定形式,印制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经联签会审后经“三资”代管中心审核后入账。除此之外,购置固定资产等其他支出一律使用正规发票,严禁“白条”入账。二是实行村级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各村涉及项目占地、租赁、承包、合资等商业行为,必须通过“六步工作法”进行民主决策,签订正式、规范的合同,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乡(镇)经管站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农村经济合同签订中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防止集体利益受损。什么是“六步工作法”?即第一步,村党组织提议,并拟出初步意见。第二步,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第三步,党员大会审议,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提交。第四步,方案公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第五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对议案进行讨论表决,

表决的结果上报乡(镇)备案。第六步,结果公布: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的决议,通过广播、公开栏等及时进行公布。三是实行村级集体项目招投标制度。按照不同金额档次,由乡(镇)、村分级进行招投标。乡(镇)、村要分别制订详细的招投标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招投标,将招投标、承包、拍卖等活动全过程置于规范运作中,防止暗箱操作。

4建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7篇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 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 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韩国的大宇。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然而这艘“大宇航母”在1999年却因资不抵债而达到破产的边缘。究其原因。除了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和企业的盲目扩张外。发展过程中内部财务管理的失控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重视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任何一个精明的企业家都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我国企业将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在组织及财务管理方面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企业化经营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同时也是控制不良行为的需要。

二、财务内控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 公司章程大多流于形式, 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责、权、利的划分形同虚设。另外, 在现有公司中, 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针是由经理层拟订的, 董事会只负责审批, 实际上是政策的执行者变成了立法者。公司董事会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公司的现有运行机制, 决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2、偏重事后控制, 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监督疲软。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上属于“消防员”。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 缺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中介机构也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决定了我国的外部审计力量薄弱。外审的经费紧张, 有相当部分来自于被审计单位, 这又导致了外审机构的独立性差, 况且外部庞大的监督体系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管理分散、缺乏横向信息沟通, 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3、组织机构不完善。组织保证是做好内控工作的一个前提。但从目前情况看, 一般企业都是在财务部门设立内部控制工作办公室,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工作人员, 没有建立起至上而下的组织体系。由于将一个形式上的机构设在了财务部门, 其他部门有意无意的将责任推给了财务部门。但在内控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公司各个风险点都很熟悉, 要与实际工作的承担者共同完成。另外, 对流程的建立和执行缺少监督, 部分单位没有认真研究确定单位运行的风险点在哪里, 也就谈不上落实到具体岗位, 内控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4、自我评价缺位, 监督机制失效。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缺位, 难以衡量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一方面, 从我国现有企业建立并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看, 每一项内部会计控制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实际, 设置是否严谨, 是否确实可行, 能不能预防错误和弊端的发生;或者错误和弊端发生了, 能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在我国现有的企业中都缺乏自身对此的评价。另一方面, 我国大多数企业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缺乏执行监督检查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失效。企业虽然有完善的内控系统, 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没有认真的去考核、去检查, 而只是搞形式, 走过场, 其执行效果也往往很差, 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 合理配置财务治理权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核心,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中心。合理配置财务治理权限有利于避免代理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企业财务危机, 既有效保护各方权益, 又可相互协调和制约, 保证企业的长效持续发展。对公司财务治理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应合理配置。

(二) 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控制能否真正成为治理者的内在需求, 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流于形式的关键。而要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 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会计信息是否决定着企业的决策;二是企业是否通过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取信于社会。因此, 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 企业领导者才会有动力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构建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一线“供产销”过程中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制度;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 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 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治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 对于及时发现问题, 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 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3、建立高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及有效的会计系统和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就是通过规范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环节的职责、行为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达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 企业应结合自身, 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 使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该内控措施应具备涵盖范围涉及到各项经济业务, 并寻找关键控制环节, 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任何一个系统比较关键的指标就是效率,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也一样应将成本效益考虑在其中。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想最大程度提高效益就要做到有选择的控制, 做到精简人员和手续, 避免重复劳动。要用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 做到有章可循。企业的财务人员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科学具体的标准, 在内控制度中起到组织、指挥和协调作用。

4、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工作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 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会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对企业的这些内容做出职业判断, 这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是直接相关的;应具有在本单位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 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具有财务管理的能力。重点是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进行管理, 提出改进措施;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应关注宏观政策, 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 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 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来有效进行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

要确保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良好的执行, 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 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 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 或两者结合。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 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是内部审计。在企业各个层级的人员中, 就内部控制而言, 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 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其次是控制自我评估。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 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除在企业内部设立内审部门进行自我检查和评议以外, 同时也必须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但这些外部的检查监督都不能取代内审的职能, 只能是内部审计的补充和对内审的再监督, 两者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结语

建立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创建现代企业的根基, 是有效控制财务各类风险的防火墙, 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才能维护资产安全、完整,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使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摘要:长期以来, 尤其是一系列国际大公司财务丑闻和经营失败事件爆发之后,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行动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配置财务治理权限、加强监督考核、创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系统、为企业带来良好回报。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陈颖.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内江科技, 2009 (3)

[2]、邓慧丽.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辽宁经济, 2009 (4)

[3]、杨玉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探讨.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7 (3)

[4]、骆钢.企业分支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讨.河北企业, 2009 (4)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第8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提高, 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在实际经营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一) 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 有赖于企业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 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从目前情况看, 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 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出资人缺位, 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再加上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 造成内控力度削弱, 经济业务随意性加大, 监督机制失效。

(二) 会计信息失真、造假机率增大

有的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 (票) 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造假现象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屡见不鲜, 在其他企业中的现状就更为堪忧。

(三) 费用支出失控, 潜在风险加大

有的企业对财产物资的内控管理相当薄弱, 制度形同虚设, 采购环节职责未按规定严格分离, 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严密, 存货发出手续不完善, 加之未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 造成多年来库存物资的毁损、报废、短缺未得到及时处理, 致使潜在亏损增加, 经营风险加大。有些企业在业务活动经费的管理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 为了搞活经济, 允许部门经理支出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 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 更无约束监督机构, 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

(四) 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 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但是目前企业大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 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以至于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三、加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所有者职能要到位

就政府而言, 所期望的是就业和税收, 经理人员和工人期望的是工资的多少, 而所有者最终承受企业的亏盈。所以, 关心企业经营情况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应当来自于所有者, 避免市场风险的约束力也来自所有者。所有者避免经营风险的谨慎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动机, 形成了对企业的约束和激励。因此, 所有者职能到位, 是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促使所有者对经营者形成控制和制衡机制, 强调不同部门, 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 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最大程度上遏制经营者权利滥用。

(三) 完善企业内控环境, 严格授权批准制度

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应形成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 把各项管理落到实处。在管理部门设置方面, 建立完善科学的、符合企业特点的内部组织结构, 合理、有效地设置各部门和岗位, 建立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 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 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 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不论采用哪一种授权批准方式, 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 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 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保证企业权责分明, 科学管理。

(四) 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企业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在实行国家统一的一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 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 统一设定明细科目, 集团性公司更有必要统一下级公司的会计明细科目, 以便统一口径, 统一核算。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与方法, 遵循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原则, 使会计真正实现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的目标。

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 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并对预算结果及时进行科学分析, 对产生的差异进行有效控制。

(五) 健全财产保全制度, 防范市场经营风险

严格执行财产保全控制, 限制未授权人员对财产直接接触, 并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记录监控等措施, 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树立风险意识, 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 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必要时可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 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六) 完善用人制度, 加强信息管理

人力资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状况, 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忠诚、向心力和创造力, 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活力和强大推动力所在。因此, 如何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 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人力资源控制应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 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加强对职工业绩考核, 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另一方面, 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 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 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七) 建立内部报告制度, 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 借助管理会计手段, 如实反映经营状况, 及时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 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独立性, 应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部门, 最好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内审部门负责审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并将审查结果向企业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当局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越仔细, 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 越能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

当代社会是变革时代、创新时代、发展的时代, 内控制度的建设, 要注意制度的动态性、时效性。公司外部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 公司要生存、发展, 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 随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 以面对变幻化莫测的市场。内控制度也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 根据公司发展目标的变, 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 树立动态的管理监督理念, 避免内控制度对业务的不协调性和控制上的滞后性, 使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以适应我国企业新兴加转型经济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玉廷、王宏;《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 (财会研究) , 2010 (7) ,

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第9篇

一、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 信用销售已成为商家争取客户、扩大销售额和经营规模的最有效手段, 以信用方式为主的结算方式已日趋成为取代现金结算而占主导地位的企业间交易形式。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虽然利润表上的盈利数额非常可观, 但实际上现金流量表上可供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却捉襟见肘。企业无法将盈利转变为可供支配的现金流, 从而无法把握投资机会,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甚至于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 不仅直接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营业利润, 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但是, 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没有落实

在许多企业中, 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司其职, 没有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真正负责, 因此也没有人对收款问题承担责任。在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时, 便产生大量拖欠账款, 而且是在被拖欠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开始催收。其结果是前清后欠, 屡禁不绝, 包袱越背越重。

2、销售部门考核扭偏

由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职责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 但实际上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拖欠风险, 因为销售业务人员的目标和能力在于销售而不在于收款。实际情况是:许多业务人员在销售激励机制下, 盲目放账, 而事后收款力度又不够, 虽然销售额上去了, 却往往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呆账、坏账损失。

3、财务部门难以控制信用销售和收账

由财务部门负责虽然加强了应收账款的专门管理, 但往往与实际相差太远。因为财务部门实际上不了解客户情况和交易背景, 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应收账款要么控制过严, 企业销售额下降;要么失去控制, 拖欠仍会大量发生。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实际上, 也就是追求最好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其中, 收账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提高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指标。另外, 按照效益性的要求, 应收账款要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规模上, 以便既能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 又不至于发生太高的持有成本。而且, 应收账款发生之后应该及时催收, 以免形成坏账损失。

三、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在我国, 企业信用管理缺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企业现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并且大都采取了相关举措, 比如:设置信用部门或者明确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制定信用管理目标和政策、对应收账款加强监管和催收的力度等。但总体而言, 信用管理的职能还是相对薄弱。因此,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

1、建立切实可行的信用管理目标

首先需要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并对企业目前应收账款状况和客户来往的情况做具体深入的分析。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建立信用管理目标: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维持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最大化;维持和客户的关系;提高公司的形象。

2、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

信用部门集中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 不能再零散无序。这些资料应该包括企业与银行及主要客户交往的历史资料, 主要有客户的基本信息、近期的财务报表、开户银行的证明以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信用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信用调查报告、合同或订单、付款记录及往来信函等。建立这些完整的档案亦可防止因业务人员的离职而导致客户资源流失的情况。信用部门应逐步完善自身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职能, 根据已收集的信用资料, 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3、制定严格统一的信用政策, 并在企业信用部门内部严格执行

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方面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在制定时, 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和客户信用状况, 制定出准确、规范的信用政策。在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 一方面要严格按信用等级对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标准, 同时要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对其的信用额度, 从动态上保持信用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另外, 在信用政策制定时, 要区别对待不同产品, 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信用政策。

4、建立信用管理人员的奖惩激励制度

通过赊销责任制或者销售收款责任制的方式, 将销售和信用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可以采用销售人员销售和收款一条线负责制, 将完成货款回笼作为销售人员业务流程的重要环节, 对其考核标准采用销售额和货款回笼额双层次指标, 同时将其与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挂钩。

5、加强客户信息反馈工作的力度

一方面, 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等级评级标准, 另一方面, 业务人员要对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对老客户, 可以按季度或者月份定期对其信用情况进行总结;对新客户和零散业务客户, 应该在每笔业务结束后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总结, 并且按相应标准, 由业务人员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分, 并将这些相应的资料作为客户信用资料纳入客户档案。企业应该把客户以后的表现和业务人员的总结进行及时的比较, 加强考核力度。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应收账款从其存续的时间上划分, 可以分为信用期内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对于信用期内应收账款, 企业关心的是能否或有没有必要提前变现;对于逾期应收账款, 则必须想办法尽快收回, 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 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1、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配合信用部门的工作, 设立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设计和填报各种表格, 随时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动态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上报的销售记录进行汇总, 然后写出分析报告, 做出应收账款明细的月报, 送信用部门的主管经理。同时, 财务部门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收回欠款的奖励制度, 加速逾期账款回收。

2、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信用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对客户的欠款情况进行分析, 每月定期公布应收账款的催收计划。企业对每项应收账款要落实责任人, 限期收回。企业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企业有关部门还应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可能性, 掌握客户最新的财务信息, 防止客户转移资产和抵押物。

由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企业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其一, 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 欠款是正常的, 但到期后能否收回, 还要待时再定, 故及时的催收仍是必要的。其二, 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 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 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 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 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则应提前做出准备, 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3、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企业在收到全额货款前, 一定要把所有的销售资料保管好, 以此作为催收乃至诉讼的依据。这些销售资料包括:销售合同、订单、发票、往来传真和信件、货运单据、信用申请表等一切能够证明企业对应收账款具有权利的文件。

(1) 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理原则。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企业维持市场份额的关键。因此, 对于非恶意的客户应继续保持业务往来, 力争以最低的成本完整收回欠款, 并获得客户违约金或其他补偿;对不良客户应采取一切合法手段, 将应收账款的损失降到最低;对资信很好的客户, 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 如果客户仅仅处于暂时的付款困难, 可以适当延长信用期, 不能轻易得罪客户。

(2) 逾期应收账款的收款方式。企业的收款方式并无明确标准, 企业信用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手段, 既要维护企业利益, 减少企业损失, 又要尽可能地维持与客户的关系。企业向客户追收货款必须讲究方式, 才能达到收回货款的目的。

(3) 必须考虑收账成本。在收款过程中, 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必须考虑收账成本, 也就是要从效益的角度考虑。因此, 企业应尽可能采取最低的收账成本, 将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收款方式为:第一, 由企业内部业务员直接出面:因为业务员亲自参与业务交易, 对客户情况最熟悉。一般情况下, 业务员可能与客户有多年的交情, 见面易于沟通。第二, 由企业内部专职机构出面:优点是可以集中多数人的智慧, 采取最佳方法与客户接触谈判, 避免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给追收造成的不必要麻烦。在这种情况下, 也需要业务员的配合和支持。第三, 委托社会追账机构出面:一般在客户态度强硬、故意欺诈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委托专业的追账机构, 管理部分或全部应收账款, 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它不但能节省企业的资源, 减少并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且能够降低坏账风险, 增加现金流入, 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质量。

(4) 逾期应收账款的收款程序。一般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程序从逾期之日开始, 先通过电话、函件、传真、E-mail等较礼貌的方式, 提醒客户账款已到期, 应予付款。如果提醒没有结果, 应通过对客户的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了解该笔业务发生的背景和可能无法收回的因素, 寻找解决的方案。经过多次的函电、传真、及上门催收无结果后, 对客户的催收压力应逐步增强, 执行催收的每一步骤应形成文字记录, 传真、函电等必须留底, 以便作为坏账损失报损的文字依据。

参考文献

[1]朱毅峰、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呈: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强化政策[J].陕西综合经济, 2006 (1) .

[3]郝霞、任哲玉:浅析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 (12) .

[4]何萍:应收账款周转率单个指标缺陷及补充和完善[J].新疆财会, 2004 (6) .

[5]张岑艺:小议应收账款的催讨之道[J].商业会计, 2004 (12) .

[6]姚飞:应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5 (2) .

加强建立 第10篇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 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 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加强建立 第11篇

关键词: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党建

中图分类号:F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36-02

1 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

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过去本来健全的“单位”党组织体系已经难以实现对企业的全覆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传统的党建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组织依托的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党的组织难以按照传统原有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开展工作。

因此,国有企业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在坚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本着使党员长期受教育、企业长期增效益、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基础上,急需建立相适应的能够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建工作新的激励机制,促进党员、基层党组织自发自主的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2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行的普遍做法

多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从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维护大局稳定,服务职工群众的角度出发,应该说,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强企业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加强企业各级党组织建设,通过有效的工作和活动载体,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研究新时期党员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上述三个作用,企业各级党组织千方百计的创新工作载体,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然而,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普遍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种无规律的循环运动。这种常规的惯性工作方式,缺乏严格而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且激励形式单一,仅仅通过不定期的评选表彰来评价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没有多大激励作用,仅能够维护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基本工作职能和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感到,目前企业党建工作目的性不强,目标不明确,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普遍缺乏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的思想认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同志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有推着走、干着看的倾向,认为抓经济是硬指标,抓党建是软任务,抓好抓坏一个样,抓与不抓一个样,形成重生产经营,轻视党建工作,将二者无形的对立起来;重行政领导,轻视党务干部,把那些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的人放到党务岗位上;重视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轻视职工思想教育、培训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党组织不能实施有效地领导,久而久之职工对其失去了信心。

二是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难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有些企业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思路不宽,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行政管理的模式,习惯于用文件贯彻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不敢大胆突破,对一些难点问题没有去研究、去解决,干工作缺乏高标准、创造性,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比较单一、死板,只是靠惯性、党性、感情和负责人的个人影响,从而失去了职工群众的信任。

三是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日趋退化,缺乏新意和分类指导。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处在停产整顿、半停产、转型转制的状况,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不仅基本的“三会一课”无法开展,而且党员的组织生活会也无法开展,甚至党费也无法上缴,党员找不到组织,游离于组织之外现象屡见不鲜。

四是企业党务干部队伍素质明显降低。前面讲过,有些企业重行政,轻党务,将素质较低的人安排到党务工作岗位,党务部门成了安置富余人员的场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在改制、转型时,往往先从撤并党务工作机构和精简党务工作人员作为首选,致使一兼多职的党务干部数量增多,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党务工作人员待遇低,使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党务工作,相继转行、支部书记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等,从而导致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下降,队伍不稳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甚至有些企业党组织名存实亡,党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削弱了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综合起来分析,主要是:形势的深刻变化,导致有些党员信念动摇、思想滑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党员思想观念发生扭曲;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导致党员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建议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保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是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的需要。

企业激励机制最根本的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构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激励机制,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没有建立和运行良好激励机制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管理工作如此,企业的党建工作更是如此,更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俗话说“利益、荣誉驱动比号召更有力”。笔者建议,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建立正做合格党员的长效机制中,应该总结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将其纳入党建工作当中,具体讲就是要建立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荣誉激励机制,即设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全党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激励机制,严格评选条件和程序,逐级申报评比,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全党最高荣誉,规定每五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在党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学习,弘扬先进典型,鼓舞、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岗,建功成才,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用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行业党建管理中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考评等级,例如,就电力行业党建工作而言,可以设立本单位级、地区电力公司级、华北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级,在国家电网级的基础上向中央、全党推荐,逐级进行评比,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在成立之日起,就有一种更高的荣誉驱动机制,来促使党组织负责人为赢得更高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用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党务干部、广大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党建工作健康开展。这样一来,企业党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工作有奔头就会有活力。

同时,要将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硬指标和硬任务,切实建立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用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来检验衡量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要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建立的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培养选拔、表彰激励、监督管理、评估机制和活动的主要经验、做法与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相结合,不断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环境,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人员的政治意识,坚持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同规划、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重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要建立荣誉激励机制,党建工作和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该重奖的同样予以重奖,享受与同级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同样的奖励待遇,用更高的荣誉驱动机制调动各级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种有效的运作激励机制,稳定党务干部队伍。用这种选评手段,促使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工作机制,党务工作者创新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不抹油自传”,从而建立起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

5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我们衡量企业党建工作的好与差,要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通过逐级的申报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各级党组织实行职责定位、工作定标、考核定性,使各级党组织工作方向明确,使广大党员、党务工作者工作更有奔头,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斗,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加强建立 第12篇

一、360度考评法的涵义

360度考评法, 顾名思义, 就是从各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全方位评价的一种考评方法。在企业干部绩效管理体系中应用360度考评法, 考评主体可以是与被考评人存在工作关系的所有对象, 包括被考评者的上级、同级、下级及其本人, 甚至包括企业相关的客户、服务对象等。考评内容也是多角度的, 涉及被考评者的管理绩效、专业绩效、业务绩效、工作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如图所示:

二、360度考评法的实施阶段

1. 明确考评目的。

企业应该具有明确而恰当的考评目的, 这是提升考评效度和信度的出发点。利用360度考评法对企业干部进行考评, 并以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奖惩、交流、培训、调整、挂职等方面的依据, 最终目的应该是发现问题、改善不足, 进一步提升企业干部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 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积蓄人才优势。

2. 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是确保考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制定指标时, 要注意尽可能量化指标, 将定性东西量化以提高其客观准确性。另外, 通过合理设置开放式问题, 可以搜集到很多比较中肯的评价意见, 有利于后期反馈工作的开展。

3. 考评前的沟通与培训工作。

做好考评者、被考评者考评前的沟通与培训工作, 是保证考评高效度和高信度的基础。在实施考评之前, 企业可以通过座谈会、网站宣传、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员工进行有关360度考评法的培训, 使大家正确认识360度考评法的意义、程序及保证措施, 提高统计数据和考评结果的有效性。

4. 进行信息纠偏和信息统计。

为确保考评信息的真实性。统计评价信息前首先要进行信息纠偏, 鉴定有效票和无效票。正确处理恶意或不负责任的评分。信息纠偏后, 应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和科学的统计方法, 将定量和定性考评结果综合起来, 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最终出考评结果。

5. 及时、有效的双向反馈。

运用360度考评法, 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结果反馈, 这是该考评方法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的反馈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 需要就评价的准确性、公正性等情况向考评者做出反馈, 帮助其提高考评技能;另一方面, 应当将考评结果向被考评的干部提供反馈, 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提出合理意见或建议, 以便其在今后工作中进行改进。

三、运用360度考评法的注意事项

1. 贯彻落实匿名原则。

综合素质考评属于定性指标, 具有人为评价的特殊性, 这要求考评时必须实行匿名原则。只有无记名的考评模式, 才能让评价者摆脱人际关系受损等后顾之忧, 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 进而保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合理安排实施考评的各项资源。

应用360度考评法涉及考评参与者多, 数据处理工作量大, 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考评所需各项资源, 不仅影响考评进度, 而且会降低考评效果。因此, 企业应提前对时间、人力、物力等各项投入进行组织、安排, 确保考评计划顺利实施。

3. 注重考评资料的积累。

虽然反馈是360度考评法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从持续改进的角度看, 每次考评留下的资料都是很宝贵的资源。企业应注重历次考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 为以后的考评提供参照依据。

四、360度考评法的应用意义

1. 全方位、多角度, 结果客观公正、可接受性强。

360度考评办法中, 考评者来自企业高层领导至基层员工等不同层面的群体, 得到的考评信息角度更多, 易于使各类考评者优势互补, 考评结论公正而全面。同时, 由于考评主体的多样性, 使得被考评的干部对于考评结果尤其是考评结果中的负面反馈更易于接受, 有利于其工作绩效的改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 重视反馈过程, 增强了参与者尤其是被考评干部的自我发展意识。

360度考评法重视反馈过程, 不仅使考评起到“镜子”的作用, 而且为考评者和被考评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另外, 通过将企业领导及其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被考评干部, 能够有效帮助促进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3.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性和参与性。

360度考评法充分尊重不同层面员工的意见, 加强了考评者和被考评干部的双向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创造更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 激发员工的创新性和参与性, 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肖琳.360度绩效考评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3, 18:106-107.

[2]李春华, 周松.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 2013, 5:60-62.

[3]刘龙超, 潘光杰.浅析360度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论坛, 2013, 1:51-52.

上一篇:加味六君子汤下一篇:有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