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研究范文

2024-07-22

人文研究范文(精选12篇)

人文研究 第1篇

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研究了存在于共同体和社会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际关系。滕尼斯认为, 共同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本质意志为基础的关系, 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服从权威并且基于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之上的人际关系。而社会则是以选择意志为基础的关系, 强调的是个人的思想、意志、以及理性契约、法律的作用。滕尼斯的共同体和社会是人类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二个极端的纯粹形式, 是为更好地研究和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走向。

本文是以我国学者夏建中关于社区的定义为标准, 即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居民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等, 且可共享该地域内的基础设施, 由居民之间的互动而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二、西方社区研究的历史回顾———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

早期社区的定义侧重于其地域性和功能性, 将其看成是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学的主要职责, 因此许多社会学家都致力于社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以时间线索追踪国外不同时期社区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和实践成果。

㈠19世纪~20世纪初“田园城市”理论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 1850-1928) 于1898年出版《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 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他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吸取“理想城市”的一些积极因素, 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他认为, 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因为它有吸引人口的“磁性”, 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 城市人口就不会盲目膨胀。在书中, 霍华德强调要将城市与乡村进行有机结合, 试图借助乡村的优点整治城市弊病。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 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 新的生活, 新的文明。此书的目的就在于构成一个‘城市—乡村’磁铁, 以表明在这方面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霍华德在书中极力要制定一个理想蓝图, 为人们生活提供完美的场所, 满足人类需求。城市和乡村不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而存在差异, 城市和乡村之间要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在我国当代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目前也是长期的战略目标。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社区研究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㈡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调查研究的人文区位论这一时期关于社区研究最典型的成果是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人文区位论”。芝加哥学派立足于芝加哥市的都市化过程, 从不同方面对诸如犹太人居住区、波兰人居住区、贫民区等不同类型的社区及其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所谓“人文区位论”即是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社区发展, 将社区看作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单位或一种人文区位, 是一群居民与其特殊环境形成的关系。地域因素是社区存在的必要前提之一, 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 以发现所存在的显性或隐性的社会问题, 不仅满足单纯的居住需求,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也为整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排除障碍, 促进社会进步。例如由威廉·怀特 (William Foote Whyte 1914--) 所著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作者深入到位于波士顿的一个意大利人聚居的贫民区进行实地调查, 将自己作为该区的一员, 对流浪在街边的意大利裔青年的生活状况、群体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与社区内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进行了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分析, 并提出了有关该社区的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等结论。当前, 我国也在加大社区建设的力度, 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不断推进我国社会进步。总之, 这一时期芝加哥学派研究社区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参与观察法对社区进行综合性实证研究, 从而摆脱早期社区研究的理想主义色彩。

㈢20世纪60年代至今20世纪60年代对社区的研究涉及更宽泛领域, 将社区居民的主观感情纳入到社区研究中, 例如克里斯塔森 (J.A.Christenson) 对社区居民情感的研究等。20世纪70年代以费舍尔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家提出“文化论”即“圈内文化论”。该理论认为一群具有相似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的人长期共处后, 逐渐形成一种彼此认同的“文化”, 比如共同的社会规范、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等, 而这些是社区构成的重要因素。该理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认为社区的地域性因素不是社区的一个必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 所谓的“虚拟社区”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词语进入到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且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20世纪80年代后, 学者的关注焦点更加深入, 他们比较注重对人、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研究。

三、我国社区研究的人文特色

在分析中国社区研究理论脉络中, 笔者仅举出三位社区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吴文藻、费孝通、单菁菁。他们的社区研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㈠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本土化我国早期关于社区研究的理论主要是“舶来品”,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来华讲谈后才将人文社区论传到中国。吴文藻是第一个将社区研究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学家之一, 强调社会学要本土化。在《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与功能》中, 他将社区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具体而微”, 因此, 可以通过对社区的实践调查来认识和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我国社区研究的先导之一, 吴文藻并没有盲目地推崇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而是在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中提出我国社区研究要从实地调查中入手, 研究社区, 他指出社区研究的目的不仅局限于理论证实或创新, 而是通过社区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了解整个社会这一宏观层面, 促进社会的发展。后来的学者也是在他的研究成果上不断发展。

㈡费孝通社区研究三步曲可以说费孝通一生都在进行社区研究, 在“志在富民”价值观指引下, 他的社区研究“三步曲”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不仅是对我国社区研究的发展, 也为后来进行社区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指南。费孝通认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民的生活, 人民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 这就是社区。社区是指一群聚集在一个地方分工合作的人, 它是具体的, 这样人之间的关系, 即人际关系构成社会[1]”。

第一步:费孝通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社区, 他通过实地调查, 深入了解农村社区的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宗教礼俗、规章制度等方面, 并通过分析这些方面的相互关系以阐释当时农村社区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例如在《江村经济》一书中, 费孝通对开弦弓村的地理状况、经济背景、人口、家庭、婚姻、教育、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的行政体制、宗教团体、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畜牧业、贸易及土地问题等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真实地叙述, 农村社区的研究是以功能主义为其理论基础, 在理论的指导下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第二步:由于我国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 社会学被迫中断,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提出要重新发展社会学。这一阶段费孝通将研究中心移到小城镇的发展。他认为小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社会实体, 是农村商品经济集聚中心, 这一社区是由不从事农业为主的人口组成, 从人口、地域、经济、环境各要素来看, 它们与农村社区存在很大差异, 但又与农村社区保持着密切联系。90年代后费孝通重新给小城镇下定义:“小城镇是新型的正在从农村性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的过渡性社区, 它基本上已脱离乡村社区的性质, 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过程[2]”。

费孝通对苏北地区的小城镇以及南京、镇江、扬州三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的小城镇进行研究, 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他的著作中:《小城镇再探索》、《小城镇苏北篇》、《小城镇新开拓》, 为小城镇的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宝贵资料。

第三步:为摆脱“头痛医头”的狭隘视角对社区进行研究, 费孝通强调在小城镇研究的进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小城镇自身的发展问题, 而是在小城镇成长过程中积极吸纳大中小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村—城镇—城市是三位一体的社会实体, 因此要协调一致发展, 即是一直所极力倡导的统筹协调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中, 城市空间紧张, 社会问题急剧增加, 研究城市社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费孝通认为对城市社区的研究是跟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相一致[3]。他说:“今天的社区建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化过程的继续, 即是城市发展的继续, 也是市民现代化的继续。我们应该在社会遗产的背景下, 在都市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形成的文化中, 来探讨、研究和理解今天的社区建设”。费孝通认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提高公民意识, 发挥公民的民主参与能力, 同时要联系社会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环境, 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和, 从而建成“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理想居住形式。

㈢社区居民的情感因素在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且越来越重要—强调并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性作用“社区”作为舶来品, 一直离不开西方早期的理论与实践影响, 且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 因而要始终不渝地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因而对社区的研究着眼于经济结构、权力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制度等外在性因素, 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 人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情感要求也较之从前更多。因而有学者开始将社区研究的着眼点放到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上。笔者主要以社学家单菁菁对社区情感研究为例。单菁菁在其著作《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中将居民的情感需求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指出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的主体性要素仍然是决定前进步伐的必要条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她认为将居民情感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实质是研究“社区人”, 是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社区, 对我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在这部著作的最后, 作者对我国社区建设做了理性思考, 认为我国社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采取自上而下 (公众参与) 、上下结合 (政府指导) 的方式, 即是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笔者试图列举几个主要的社区研究学者, 将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 社区作为社会的“具体而微”, 不是简单的社会各部分的集合体, 在它身上存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组织、价值观等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特有的国情条件决定下, 社区研究的重心在于农村—城镇—城市三类社区的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现代化护驾保航。随着强调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我国社区研究也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化到社区建设的实践中。

摘要:滕尼斯首次将“社区”定义为由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群体, 其后, 社区研究者不断延伸社区的内涵和外延。20世纪20年代社区研究开始传入我国, 并将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 力图使社区研究本土化。从社会学角度对社区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 最终目标在于构建适合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理想共同体, 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社区研究,人文,社区理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5.

[2]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⑹.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1.

戴震经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第2篇

戴震经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戴震的经学研究以先秦儒家的论述力驳朱熹的心性之学,肯定情和欲的合理性,力矫宋代理学与清前期的主流意识之谬,为推进当时思想的发展作出贡献.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个性.

作 者:许志刚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中文系,辽宁,沈阳,110036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249.6 关键词:戴震   经学   程朱理学  

人文研究与电子信息技术 第3篇

数据统计方法的另一个应用就是语言词汇出现频率的统计。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戴克(Edward L. Thorndike, 1874—1949)以词汇出现频率编制最常用词汇表,语言学家高名凯先生就依据桑戴克的理论,编过一部《英语常用词汇》,1961年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学习一种语言,掌握常用词汇相当重要,而常用词的定义就是以词汇使用频率为科学的依据。词汇频率和索引结合起来,往往可以产生在具体材料上有确切依据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学术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具体就文学研究而言,一个作家或诗人使用词汇的频率,往往可以告诉我们这位作家或诗人文体风格的特点,并且由此引导我们窥见其思想情感的隐秘,在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有很大帮助。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就曾用数节文字来讨论唐代诗人李贺诗中用字,他虽然没有严格统计用字的频率,但依据长吉诗中用字多少来立论,其实和计算词汇频率是同一个道理。钱钟书说法国诗人“戈蒂埃(Gautier)作诗文,好镂金刻玉。其谈艺篇(L’Art)亦谓诗如宝石精镠,坚不受刃(le bloc résistant)乃佳,故当时人有至宝丹之讥(le matérialisme du style)。…… 近人论赫贝尔(F. Hebbel)之歌词、爱伦坡(E. A. Poe)之文、波德莱尔(Baudelaire)之诗,各谓三子好取金石硬性物作比喻。…… 窃以为求之吾国古作者,则长吉或其伦乎”。接下去他引了李贺诗中许多例证:“如《李凭箜篌引》之‘昆山玉碎凤凰叫’,‘石破天惊逗秋雨’;《残丝曲》之‘缥粉壶中沉琥珀’;《梦天》之‘玉轮轧露湿团光’;《唐儿歌》之‘头玉硗硗眉刷翠’;《南园》之‘晓月当帘挂玉弓’;《十二月乐词》之‘香汗沾宝粟,夜天如玉砌’;《秦王饮酒》之‘羲和敲日玻璃声’;《马诗》之‘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勉爱行》之‘荒沟古水光如刀’;《春归昌谷》之‘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江南弄》之‘酒中倒卧南山绿,江上团团贴寒玉’;《北中寒》之‘山湿无声玉虹寒’;《溪晚凉》之‘玉烟青湿白如幢’;《将进酒》之‘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等等”。后面钱钟书还说,李贺诗里常用“凝”字,“至其用‘骨’字、‘死’字、‘寒’字、‘冷’字句,多不胜举,而作用适与‘凝’字相通”〔2〕。再后面他又说李贺诗中“好用青白紫红等颜色字”,那是一般读者都容易注意到的现象,钱钟书则认为“尚是描画皮毛,非命脉所在也”〔3〕。可见通过李贺诗中常用的金、石、玉、琥珀等字,可以概括出他的作品语言给读者一种冷峻、刚硬的感觉,其中有许多诗句想象奇巧叠出,如《秦王饮酒》之“羲和敲日玻璃声”,《马诗》之“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用“敲”字带出玻璃和金属的声音,给人裂冰碎玉那种硬而脆的感觉,就造成李贺诗特有风格的印象,使我们意识到李贺的确像戈蒂埃等欧美诗人一样,“好取金石硬性物作比喻”,在风格上可以相比。这一概括以具体词语的使用频率为基础,就很有说服力。如果我们现在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李贺的文本做一个词汇频率统计,就更能够证明这一点。

在西方文学研究中,卡洛淋·斯佩琴(Caroline Spurgeon)在1935年发表了《莎士比亚的意象及其意义》(Shakespeare’s Imagery and What It Tells Us)一书,就是以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莎士比亚的文体风格,并由此探讨作家的思想。这在当时的文学研究中很有新意,曾引起一阵轰动,而且这本书历年来一直重印再版。虽然斯佩琴主要研究《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的作者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她现在还被人记得的却是这部研究莎士比亚意象的书,在六十多年之后,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还重印了此书。这本书除了一般学术著作的文字叙述之外,在书后有六个图表,把莎士比亚作品中一些重要意象使用频率用图表标示出来,还把他同时代几位作家使用的意象绘成图表,以比较他们的异同。斯佩琴认为,有时候一个突出的意象贯穿莎剧整部作品,例如《李尔王》全剧都给人挣扎、痛苦,甚至一种肉体的、肌肤煎熬之痛的感觉,而这一感觉就来自剧中不断使用身体受苦的动词和相关意象。“只要打开这个剧本任何一页,都很难不被这些意象和动词所震撼,因为每一种身体的动作,往往是痛苦的身体动作,都用来表现不止于实际上肉体的疼痛,而且也表现精神和抽象的痛苦”〔4〕。许多人读《李尔王》等莎士比亚作品,都会形成一定的印象,但这种印象是笼统而不明确的,斯佩琴用统计方法把这些印象落实到具体的意象和词汇,就使印象式批评有了具体文本的依据,造成一种类似科学式的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独辟蹊径,很有影响。虽然后来的研究者们大都没有严格计算意象频率,但注重意象成为文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这就是说,对具体词汇和意象的把握是讨论文学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在这方面,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就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更多更便利的研究工具。

十年前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出版,可以说是数码化技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项大工程把文渊阁四库全书全部数码化,使之成为可以搜索的电子文本。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艾朗诺教授曾撰文详细谈论他使用电子版《四库全书》的经验,认为“就其极大规模和多种用途而言,这电子版《四库全书》势必在我们古代中国研究这一人文领域的研究方法上,留下它的印迹”〔5〕。首先是其规模,其次是其搜寻速度,两者加在一起,就可以在过去不可能想象的速度和范围内,搜寻具体的词句和意象,而且可以根据搜索的结果,看出某个主题或关键词在各种书籍里出现的频率。艾朗诺教授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知名学者,他举例说明在他的研究中,电子版《四库全书》如何给他提供许多帮助。例如他通过查询电子版《四库全书》,对瓷器在宋诗中出现的情形就得出了可靠而出乎意料的结论。虽然宋瓷非常雅致精美,在宋人生活中应该是日常所用所见,也应该是宋代文人所把玩的,可是通过查询电子版《四库全书》,艾朗诺很快发现宋诗里很少写到瓷器,只是偶尔提到茶碗。他说﹕“没有电子查询,我绝不可能察觉到瓷器在宋诗里这出乎意料的分布情形,即有时候提到,却并没有特别注意。同样重要的是,没有电子数据库的依据,就须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的阅读,才可能对自己作出的结论产生信心,而有电子搜寻技术的帮助,就很快可以做到这一点。有了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帮助,我们就可以减少我们结论当中凭印象得来的方面,而更接近在统计上有依据的、可以客观验证的结果。”〔6〕对于人文学者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文研究在某些方面减少了随意性质,而似乎更近于科学,这是人文学者非常重视的一点。

不过艾朗诺教授也指出一些在使用电子版《四库全书》当中发现的问题,最主要是搜索范围的问题。以关键词为单位得出的结果往往太多,无法对一个具体词语出现的环境做进一步限定,于是出现成百上千太多的“匹配”而变得没有什么用处〔7〕。对于文学研究或广义的人文研究而言,确定语言词汇的意义在研究中具有核心作用,而词汇的意义在任何一个文本(text)中,都取决于上下文的语境(context),于是语境非常重要,而语境总是具体的,对意义的确定具有限定作用。电子文本的好处是可以快速搜索任何词语,但怎样使搜索范围接近具体的、对一个具体词语的意义有限定作用的语境和范围,则是现在仍然有待解决的问题。就以编制书籍索引为例,简单的索引只列出书中提到的人名或其它关键词语,那种索引大概比较容易用计算机完成,但那种索引对读者并没有很大帮助。更详尽的多层次索引才更有帮助,但那就涉及对关键词语及其相互关联的判断,是作者本人最能够知道和制作的,用机械的方法就很难做这样的索引。

与此相关的机器翻译问题,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机器翻译较能应付的是比较简单、程序化的语句,而比较复杂的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就不可能用机器来翻译。我想这其中原因,就是读者可以以自己的语言能力、阅读经验和文学常识为基础,判断在一个上下文的具体语境里,一个词语和意象具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理解。这当中很难归纳出一条普遍适用的规律,也就很难设计出可以机械操作的程序,再转换成计算机的语言。文学语言往往不是只有一种理解,一种解释,尤其是诗的语言,往往利用意义的含蓄多义,造成多种理解的可能,那正是文学丰富意蕴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和科学之间,大概总存在一种紧张的关系。作为使用工具的动物,可以说人从一开始就在制造各种器具来代替人工,尤其在近代大工业机械化生产出现以来,机器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工业、农业、军事、建筑、旅行、通讯直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机器取代人工都成为普遍趋势。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所谓数码革命,使机器取代人本身已经在人们的想象中以各种形式呈现。恰恰在文学的领域,各种科幻小说已经想象cyborg的出现,打破了人和机械的界限,幻想各种比人更有智慧、更强壮、有更高文明程度的机器人。这种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缩小。

然而一般说来,人文学者对机器(包括现在越来越发展的计算机和数码技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人脑的综合分析能力,总是抱着怀疑态度。在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方面,机器的确往往可以代替人,而且比人更迅速有效。人没有虎豹的獠牙利爪,却可以制造武器比任何动物都更具杀伤力;人没有鹞鹰的羽翼,却可以制造飞机比任何禽鸟飞得更高更快,环球旅行。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机器帮助我们做各种事情,那往往是靠人的体力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在人的智力和思想方面,在想象和审美经验方面,我们却总相信人是不可以取代的。因此,一个人文学者希望于科学技术的是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更加丰富完善,但不是取代人的脑力劳动,也不可能取代人的现实感和想象。有人认为有了计算机,有了数据库,过去强调那种博闻强记已经毫无意义,这还是言之过早,而且是言过其实。尤其就人文研究而言,记忆不是机械的,而是在思考问题时可以产生联想、见出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而计算机和机器不可能轻易取代。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究竟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则有待科技专家们为人文学者展示我们还远远不知道、不了解的科学的奇观。

注释:

〔1〕陈毓贤,《洪业传》,台北:联经1992年版,第171页。

〔2〕〔3〕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49、51页。

〔4〕Caroline Spurgeon, Shakespeare’s Imagery and What It Tells U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935]), p. 339.

新时期人文教育意义研究 第4篇

一、升华品质, 铸就人格

曾听国人寄予厚望却又屡屡失利的中国足球队一位资深队员感慨:我们差的不仅是战术, 更差在一种修养, 我们缺乏责任能力和团队意识。一句话, 我们输在一种精神。

人文学科正是研究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科学, 它丰富的情怀境界会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 会帮助每个人由自然人向全面发展的人进化, 实现人格完善。譬如接触哲学,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语) 。哲学理应成为需要不断自我更新, 攀登科学高峰的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同样, 提升人生境界, 提升社会内在品格, 亦离不开艺术, 正如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说:“艺术修养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 在人际关系愈来愈冷漠社会, 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 才能全方位提高人们精神素质, 协调人际关系, 重塑自由人格形象, 从而根本推进一个社会内在品格。”艺术作为一种文化, 它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美学追求无与伦比, 它与生俱来的高雅风韵使人超凡脱俗, 卓尔不群。艺术的美能升华人们对善良美德、美好生活的体验憧憬, 净化人的灵魂, 激发人不懈的追求热情。培养审美思维, 充实审美心理储备,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去理解感知艺术所蕴涵的内在价值:如同我们凝视陶行知先生的雕像, 是他那方正质朴的面庞、诚挚睿智的目光, 让我们怀想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伟大奉献, 我们就仿佛触摸聆听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深邃阔远的胸襟而心生敬慕;培养鉴赏方法, 健全审美心理, 也才能让我们摆脱庸俗, 告别盲目, 而不致或浅尝辄止, 留于表面, 或视而不见, 美丑不分, 才不会把审美当作生理刺激, 把美感与快感混同, 而去一味追求声色口腹之乐, 不仅没能获得美的愉悦, 反是真真确确亵渎了美。同样, “文学能让我们驱利正心, 激起深刻同情, 驱除因袭观念, 了解真实人生, 武装我们不向邪恶妥协, 激励我们为正义而战。”文学评论家艾芜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作品感情越高尚, 境界越开阔, 对生活理解越正确深刻, 声望越高, 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显著有效。中华优秀的古典文学充溢昂扬着坚强乐观的基调:戏剧里尽管险恶丛生, 悲境悲情, 却终究是正义战胜邪恶。诗文中不管是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 还是李白深沉内蕴的潇洒, 那都是对世俗官场的绝弃, 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无声润物三春雨, 有意催花六月风, 我们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是信心和力量, 它能启示我们身处今天的社会, 在物质财富的追求、知识能力的获取、功名利禄的计较中也以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心胸至越人生最高境界, 那样, 我们的思想将更高尚, 人格更坚立, 我们会真正成为一个有精神有境界有胸怀有教养的高尚的人, 更加适应社会与时代而励志奋进。

二、博雅聪慧, 致力创新

新环境下, 社会风气乃至学校教育都急功近利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生学工不学理, 学理不学文, 学文也热修金融、管理, 不学文史,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工具, “学生被当作要加工的零件, 经过加工, 成为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型专门人才, 从而可以去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上获得一个职位。”而这正恰恰是近代西方教育所走的弯路。

事实上, 科学与人文相融相谐, 科学中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因素, 也是社会文化的力量。而人文中也富有着宝贵的科学基础,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更因为, 随着现代社会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鸿沟日渐消失,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呈现合流, 现代科学知识纵横交错, 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不断出现, 当代富有创造性的成果更多的是出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之处。致力创新必须靠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正如英国学者贝弗里奇在其《科学研究的艺术》里所说:“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 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领域, 则易使人愚钝。”中国古代的孔子, 其办学所设孔门四科及六艺其实也为人文素质教育, 孔子门下72士贤个个是身通六艺学有专长的人才, 孔子本人更是博于诗书, 察于礼乐, 详于万物而成为博雅聪慧、文化素质极高的大教育家。“有成就者大多具有知识广博的特点, 他们的独创精神, 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杂乱无章的知识却结构合理的知识网络, 也许更易于人的发展创新。”这是美国研究者在对115个科研机构的千位科学家进行了为期5年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 科学的概念、方法、手段不断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 人文科学的价值、伦理观念、理论在科技中广泛应用,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紧密结合促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人的认识会更深入全面而产生的飞跃, 而这正是创新本质所需。人文中的哲学实质代表一种素质一种境界, 代表人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它意义非凡, 能使人眼界开阔, 思维活跃, 使人独立思考, 明智判识。爱因斯坦曾表述:“由于知识的增长, 有重大意义的专业化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专业化有一个天然界限,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 那么, 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古今中外凡成大器者也都无不具有较高的哲学思维水平。当代大学生科学水平是比古代哲学家高得多, 可在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可比拟, 科学知识是我们时代的常识, 古代哲学家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是那个时代的高峰, 更超越了那个时代并始终贯穿着整个人类发展, 产生着积极影响。

三、坚立根基, 丰厚文化

人是文化的载体, 民族优秀的人文需要高素质的文化人去传承。削弱人文必然导致学生文化素质下降, 学生缺乏对国家、世界、历史文化、人类文化遗产的了解, 就不能从纷繁的现象中看到本质, 不能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认识当今社会一些现象, 他们缺乏对本民族现实和历史的考察, 缺乏对本民族生存方式和民族心理的思考, 就不会有足够的学识取系历史实际, 不会有足够的见地联系现实实际。单举文史为例, 西方国家自文科中学相继变为现在的完全中学之后, 大学生的语言水平普遍下降, 上世纪与本世纪初的古典大师就一直不再出现。不再开设文史, 使中国学生文化底蕴日渐差薄, 阅读欣赏力受限, 学生就不能体验到中国名著的富与美, 更不能对祖国文化产生深层的精神上的认同, 削弱人文终究导致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弱化和流失。

更为重要的是, 当今世界, 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与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在消失殆尽, 各国各民族都离不开自身坚立的文化根基, 文化传统的差异正是这个世界呈现多姿多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 全球共同文化和语言的健全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孕育, 需要相互彼此的了解、欣赏、尊重和沟通。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科技经济仍较落后, 中华文明虽有深厚的根基与内在潜力, 但在近代一段时期内未能得到及时调整, 没有赶上世界步伐, 许多重要方面我们还处于落后, 文化也多有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因素:我们重视国家兴亡却少提世界发展、人类责任, 倡导集体主义群体本位而忽略公民意识, 我们的民族心理风格重情义而忽视人格自由, 人际关系依靠伦理维系而非契约等等。日本学者曾说:“没有综合化, 就不会有伟大的文化, 伟大的民族。”现代的民族文化应是对历史的社会文化继承和扬弃之上的创新, 如同当代欧洲, 站在古罗马的废墟上, 拥着自己历史文化的深邃与厚重, 却正积极地放眼美国的科技与未来。中华人文是千锤百炼的无价之宝, 我们不仅要将之弘扬传承, 更要适应时代不断发展创新。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大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要有宽阔的国际主义胸怀, 要将自身的文化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 更要不断将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融合, 努力创造崭新中华文明, 塑造崭新自我。

四、畅绎和谐, 前迈文明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说:“市场经济是复杂的, 它会没有心脏, 没有大脑, 没有理智, 没有良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 如果科技与情感失衡, 物质与精神不协, 金钱成了社会唯一追求, 良心、美德、人格那些本最宝贵最能体现人本质与价值的东西都成为金钱等价物的时候, 人便成为了没有精神道德没有情感人性的单纯性、技术性、功利性的动物, 其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所导致的社会属性泯灭, 会比其自然属性泯灭更没有人性。丧失人文精神的社会终将丧失和谐, 丧失人文精神的物质文明将比愚昧无知更愚昧无知。

时代呼唤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要从公民做起。美国社会必读的《公民读本》开篇第一句会告诉人们:“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我们要认识自己。但尊重个人并不是惟我独尊。”它对民主性格的总结就如我们中国的古话:“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读本会教育人们:“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善于调节自己的人, 一个好公民是忠于自己国家的人, 这意味着你对国家是取建设性, 而不是毁坏的态度……”等等。我们也应也将会有一册富于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公民读本》, 也定能将人文教育人文和谐普及于课堂校园, 普及于社会, 普及在每个公民心间。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应扬鞭自奋蹄, 为使受教育者都能成为求真向善创美的一代, 也为使我们自己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而去成就一个文化更辉煌的时代, 愿我们共同努力, 去创造无愧于祖国人民, 无愧于时代未来的业绩。

茶道人文数学教育研究论文 第5篇

2.1高等数学教育的相关改革。在我国古代的数学教育研究中,大部分的数学教育都侧重于算术层面的学习教育,并在其中获得了丰硕的果实。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虽然取得了很多世界性的数学领域研究成果,在数学领域方面也一度领先于世界的发展,但我国早期的数学教育研究,更侧重于重复的经验总结与具体操作的应用,也因为封建社会发展体制,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也极大程度地服务于封建社会发展,在数学学科实践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相关改革措施中,如,十三五规划也以努力发展数学学科方面的科学创新为重点,以人为本,以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也符合茶道的人文视角。

2.2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高等数学教育的当下发展现状主要体现为大学中的数学教育。上大学接触高等数学教育后,不少学生表示高等数学教育的难度大,许多在初高中数学教育中对数学学科游刃有余的学生都表示,大学中的数学学起来有一些吃力,在完成以往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衔接中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阐述了高等数学教育的当下现状。高等数学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数学教育,它对学生们数学能力的考核是方方面面的,它不仅全面灵活地调动学生们在以往学过的基础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进一步的开拓思维去思考创造。面对这些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应该吸取茶文化的精神实质努力迎难而上,克服薄弱部分,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和意义 第6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内涵;意义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自身尊严、自身价值及自身命运的实现和关注,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传承有着高度的重视,是人格向着理想全方面发展的确定和培养。人之所以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自身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不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文明精神建设造成不同的影响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内在联系

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心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环境及自我认知的影响,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人文素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体系。虽然人们对于人文素质有着多种理解和诠释,但是通过人文素质的类型和作用,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身心、智能性及价值确定三大类体系。身心系统作为三大体系的基础,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智能性就是通过人类不断的学习和科技发展,为人文素质的提升和转变提供动力,是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价值确定体系是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概括,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最顶级的体现,为人文素质起着引导的作用。

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基础,通过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体现及追求完美人格的研究来展示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科学精神是遵循自然法则对事物真实性和真理性所坚持的理性态度,主要是对真的价值研究;人文精神是对自身价值和理念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追求,主要是对善美的价值研究。

人文精神具备着三种特性:(1)。相比科学精神所追的真,人文精神所求的不只是真,同时也是对善与美的追求,力求真善美能够达到一致性。(2)追求真善美价值的同时又要完成对理性和当前事实的超越。这是人类不断求真的自由态度,通过对内在和外在约束的超越,实现自身人文精神的升华。(3)坚持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建设是在追求自身理想和需求时产生的,并不是受外部所影响的。

二、人文精神的研究和意义

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的最高级体现,是人类素质的本质呈现。是人们对人文精神重点研究的缘由。但是在学术和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研究方向又有所不同,其研究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学术界主要是以宏观和哲学为研究方向,具体是对民族、社会、人类的本质及人类在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的具体研究。而教育界则是通过社会和个人教育的方向进行研究,是通过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具体研究。虽然二者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人文精神上的指引和引导。

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社会制度,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方式也是不同的。现有的人文精神被分为了西方、中国传统和马克思三类人文精神。不同的人文精神类型其内涵是不同的,对中国人文精神建设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西方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实现个性和自由的解放,并重申人的享乐主义,将人和集体对立了起来,这是种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这种类型的人文精神不适合中国的发展,但是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有了博爱的中国特色的民族人文精神,同时也有着极大的限制。传统人文精神只重视集体,缺忽略了个人;只重视道德,忽略了客观利益。这类人文精神是有着明显封建社会特色的中国农业社会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不能直接用于现代人文精神的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的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最后是马克思人文精神。这类人文精神结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的人文精神的特色,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强调了集体的发展必须以个人为基础,个人的发展必须以集体为前提。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人类社会中的各类人文精神建设具有特色的新人文精神。这种新人文精神要结合现状以实现人的价值和完整性为目标,从而全面自由的发展人文精神。

三、结束语

在对人文精神的研究时,我们要与人文素质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进而得到全面完整的人文精神内涵。将科学和教育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文精神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肖玲,王潇寒,赵燕.2007特奥会——体育人文精神高度发展的象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刘媛媛,郑国华,熊晓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中国和谐思想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3]王秀霞,李丰祥,尚瑞花.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后记——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 第7篇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是在老一辈易学哲学家、环境地理学教授和建筑文化学者的共同倡议下, 于2015 年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批准设立的研究性机构。

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以肩负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为己任, 立足正本清源、传承正能量学术思想, 挖掘建筑人文环境风水文化的核心价值, 展现中国建筑文化原生态风水学的绿色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由全国各大学教授、博导和各省市易学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及专家组成, 内设会员培训部、项目策划部、栏目编辑部、技术研发部和国际交流部, 实行院长负责制下院务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决策机制, 是在研究会指导下规范运作的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机构, 也是第一批拟承担国家级建筑人文环境选址、规划、咨询与科研项目的专家代表团。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谈人文学科研究生的研究选题 第8篇

研究选题是理论学习思考的产物。研究选题不是个人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要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做有心人, 在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在关注当前的研究动态过程中, 经过深入的研究思考, 发现本专业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确定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张世英认为, “能提出像样的问题,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对于决定一篇论著的内容和价值来说, 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 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行道的人, 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过程才能提出像样的问题,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问题提得像样了, 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1]71由此可见, 研究选题不是唾手可得的, 而是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也就有了开展研究的吸引力和动力, 理论研究也就有了实际的内容和现实的价值。

研究选题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开端。“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任何真正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 都是时代的产物, 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提出问题固然重要, 为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但开展理论研究并不能局限于此, 而应该深入问题本身进行细致的分析, 把握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和基本矛盾;同时应该跳出问题本身, 从大处着眼, 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这正是理论研究的任务和目标。

研究选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环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3], 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理论研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不论是从专业发展的进程来看, 还是从个人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 研究选题都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来讲, 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 发现问题以确定研究选题, 确定研究选题以指明研究方向, 围绕研究选题开展理论探索以推进理论认识, 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纽带, 也是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桥梁。由此可见, 确定研究选题是理论研究的关键环节,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在一个人学术成长的道路上, 做小题目是必经阶段。小题目虽然因为小而容易被人轻视或忽略, 但它却能磨练理论素质, 提高研究能力, 为做大题目打好基础。对于研究生来讲, 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等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确定研究选题, 应该从做小题目开始, 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

小题目可以写出大文章。在做小题目时, 应该树立“小中有大”的意识。把小题目放在大局中, 深入思索, 精心研究, 努力写出大文章。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语言学家王力在谈研究生论文写作时主张“小题目做大文章”, 反对长篇大论。他认为, 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讲, 由于时间不够、选题范围大会讲不深入透彻, “应该写小题目, 不要搞大题目, 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文章, 大题目倒容易写得很肤浅, 没有价值”[1]。那么, 如何选择小题目写成大文章呢?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王世德提出, “任何小题目, 也都可以从严从难地去做, 都可以从深广的联系中去研究, 都可以把它和其他同类、不同类的作品去比较, 和有关的理论、创作联系起来做深入的钻研, 从中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做出自己的贡献”[1]24。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理论研究要有大视野, 应该把小题目放到大背景下, 经过深入研究, 提出新的见解, 才能写出大文章。

小题目可以挖掘大价值。选择小题目应注意掌握分寸, 应该强化“小中见大”的观念。选择那些虽然小, 但又是本专业比较重要的、有一定理论价值或者现实意义的题目, 而不是要搞繁琐哲学。“不要怕题目小了, 论文的分量太单薄。分量的轻重和题目的大小, 不一定成比例。……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 学科中关键问题, 能够深入其本质, 抓住要害, 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 有独到的新见解, 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 科学地给予解决了, 那论文就很有分量。”[1]24与之相反, 有些研究生盲目追求大题目, 但由于学力不足, 无法深入, 很容易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面面俱到, 像个浮肿的胖子, 虚有其表, 华而不实。

小题目可以实现大目标。应该发扬“小中求大”的精神, 在做小题目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素养, 提高研究能力。“虽然所论述的是一个小问题, 但是既然作者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那么他今后也就能以此方法和能力去解决其他专业问题。所以, 学习方法和锻炼能力是十分重要的。”[1]18实践表明, 通过认真深入地做小题目, 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的认识, 可以培养良好的学术作风, 可以强化学术规范意识, 为做大题目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倡导小题大做, 并不是说研究生不能做大题目、写大文章。写大题目应该选择好角度, 否则就会出现摊子越铺越大, 问题越来越多, 最终无法收尾的结局。所以, “我们确定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 也应该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贪图轻便, 定一个太容易的太小的题;也不要好高骛远, 贪大贪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 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 没有什么体会和兴趣的题”[1]24。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来讲,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选择研究题目:

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研究入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并不一定是老生常谈, 也不能说是繁琐哲学, 而是开展研究的一个基本功, 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出发点。有些研究生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看起来立意高远、气势宏大, 但是如果深入细致分析, 就可能发现文章赖以立论的基本概念并不科学, 对基本原理的把握并不准确, 由此出发的一系列推论和观点很难令人信服, 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 根基不牢、一触即溃。严谨的概念和科学的原理, 是人们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艰辛历程得出的结论, 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 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所以,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能够对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把握其产生发展的基本脉络, 深入揭示其蕴含的丰富科学内涵, 那么, 这样的文章就可以成为一篇上乘力作。可见, 真正的科学研究, 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概念为基础, 以完整系统的原理为前提, 以严密精致的推论为支撑, 以深入细致的分析为依据, 才能有所创新, 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研究生既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也应该有强烈的现实使命感, 应该“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4], 勇敢面对和研究国家重视、人民关心、学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那么, 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点难点问题呢?它不应该是研究者自己臆想出来的, 而应该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列宁曾指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 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 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5]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是生产实践的主力军, 是文化发展的奠基者。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政策措施的实施直接触动着人民的实际利益, 社会格局的变动直接反映着人民的现实境遇。所以, 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 如经济建设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政治建设中的民主与法制问题、文化建设中的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问题、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等等, 常常就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难点, 也应该成为理论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研究入手还是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入手, 两者并不矛盾, 而是一种互相推动、相得益彰的关系:理论基础打得越是扎实, 就越有辨别力和洞察力, 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就会越深刻;越是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自觉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开展研究, 就越能够体会科学理论的丰富内涵, 感受科学理论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强大力量。

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讲, 敢于做大题目的, 并不一定能写好小题目, 而有了写小题目的经历, 才能真正体会做大题目的艰难。实现由写小题目到做大文章的飞跃, 掌握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应该掌握理论武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来讲, 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器。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布尔什维克的聪明。我们的眼力不够, 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3]212真正掌握了这一科学武器, 通过对小题目的研究, 加深对大道理的认识体会, 增强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 培育理论思考的综合能力, 就可以为做大题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该立足中国实际。毛泽东曾经指出:“不研究中国的特点, 而去搬外国的东西, 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6]所以, 在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 虽然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学术理论, 但决不能站在西方的思想立场, 完全运用西方的话语体系, 一味遵循西方的研究方法, 照抄照搬西方的研究成果, 而是应该以中国为中心, 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探讨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在当代, 立足中国实际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应该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每个人的学术专长是分专业的, 研究兴趣体现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但是, 大多数社会问题的产生却是不分专业的, 问题的解决也不是某类专业知识所能单独实现的。因此, 在研究社会问题时, 既要发挥本专业的研究特长, 从专业角度提供自己的看法, 又要有意识地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优势, 形成一种开阔的研究视野, 开展跨学科研究, 才会有所创新, 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总之, 选择了一个好的研究题目,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 经过扎实的研究, 就一定能够做出精品。但是, 真正的精品并不在于口号多么响亮, 语言多么新奇, 结论多么惊人, 而是在于有真知灼见, 能给人以启迪, 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当然, 从选择好的研究题目到做出理论精品, 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还需要研究者围绕选题, 尽可能充分地占有和消化研究材料, 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和研究材料, 经过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 撰写理论文章并修改完善。可见, 人文学科的研究生要真正走好理论研究这条路, 应该安下心来学理论, 静下心来勤思考, 潜下心来多探索, 惟有如此, 才能逐步成长为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新人。

摘要:有效提高人文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需高度关注研究选题问题。研究选题是学习思考的产物, 是学术研究的开端, 是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生来讲, 应该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 从做小题目开始, 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在做好小题目的基础上,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现由做小题目到写大文章的飞跃。

关键词:研究选题,小题大做,人文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力, 朱光潜, 等.怎样写论文——12位名教授学术写作纵横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289-290.

[3]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江泽民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2.

[5]列宁全集 (第2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103.

高职体育与人文教育的研究 第9篇

一、高职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

1. 高职体育的内涵

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对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效率的身心修养和意志力培养以及锻炼技能养成, 符合一定社会职业要求的教育课程, 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当前, 高职体育要转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方式, 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 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 延长劳动力从业年限, 降低劳动力成本, 提高就业率, 增强竞争性, 走与大众体育健身保健相结合的道路。

2. 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 以人的完善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理念, 主张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 加强人文教育, 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观念的转变反映了当今人文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在高等教育渐趋功利化的今天, 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自由天性的启迪”, 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 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是对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教育。它把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智慧精神、心性精粹,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学生自身实践, 内化为学生的意识、思想、情感、意志, 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启发学生内省自己的精神世界, 谋求自身知、情、意的调和, 促进个人心理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洞察人生、认识社会, 形成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 (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怀, 促进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在高职体育活动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途径

1. 高职体育室内课的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体育教学是培养能力, 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一种教育过程。体育理论教学有一部分是根据需要在室内教室进行授课的。体育教师在上室内课时, 结合体育教学独有的特点,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出发, 在教案设计中加入人文知识, 抓住有利时机, 明确目标和任务, 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把育人的任务贯穿于日常体育教学之中。

例如, 在讲授体育理论时, 介绍国内外体育发展史, 追溯体育文化, 说明体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 人类创造了体育, 体育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介绍我国体育竞技中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 激发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为祖国争光, 为社会争光, 为学校争光的思想;介绍国内外体育趣事, 激发学生造福人类的社会热情, 引导学生热爱体育, 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2. 高职体育室外课的人文教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体育竞技的技术教育, 也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使学生成为协调性强, 善于交流, 敢于合作的合格人才。

如在室外体育课上, 介绍中外体育界的杰出精英, 如球王贝利、飞人乔丹、东方神鹿王军霞、体操王子李宁、美国游泳奥运冠军菲尔普斯等。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例来激励学生, 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质,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改变原有的活动模式, 将4×100米改成12×100米等, 让更多的人参与, 培养团队精神, 凝聚人心。在高职体育课程成绩考核时, 除了考核体育理论知识、技评、达标、行为表现外, 加强对学生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于体育锻炼实践之中的能力考核, 以保证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与培养体育能力及习惯。

3. 高职体育课外的人文教育

高职体育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学生的体育活动绝大部分在课外进行, 怎样对课外的体育活动进行体育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1) 体育竞赛要大力营造体育比赛的氛围, 通过网络、海报、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 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把体育竞赛的人文环境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育人文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 体育设施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和逐步完善, 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 更要展现体育文化的内涵, 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体育设施包括场地面积、器材种类、数量和质量、器材的造型、色彩和布置、体育馆的设施、音响、灯光、校园内的体育宣传画、雕塑等。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的人文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生的体育态度, 体育情感的形成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 改善师生关系, 提升教师人格, 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心、知识水平、言谈举止、服装穿着、行为习惯等都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体育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感染学生, 使学生从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体育技术, 还能感受到人文关怀, 这种人文精神的关怀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深远的。

(4) 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把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视为“第二课堂”, 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促使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认真进行体育锻炼, 在锻炼实践中培养自我锻炼、自我养护、自我组织管理等多种体育能力。

总之, 高职体育与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两个联体兄弟, 是一对关系极其密切的好姊妹, 难舍难分, 各自在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文环境是高职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高职体育的发展是人文环境优化和净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要为高职体育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高职体育活动中进行经常性的人文教育, 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高效率、高质量地服务于社会。

摘要:体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教育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 以人的完善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高职体育与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方面。两者既有其独立性、互补性, 也有其渗透性和融合性, 在高职体育活动中进行人文教育, 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体育,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葛和平.高校体育与人文教育[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2]黄建华.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论析[J].体育与科学, 2004, (3) .

[3]薛留成.体育与人文精神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3) .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研究 第10篇

1.1 目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世纪之交大学校园经历了一次快速增长期。引发大学校园建设高峰期到来有两个因素:一是高校的扩招,二是高校的大合并。据教育部2006年2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公告,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 300万人。高校“扩招”引发大学校园建设高峰期的到来,校园建筑从1978年的3 300万m2发展到2001年的近2.6亿m2,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都面临着扩大、调整、合并和改建、搬迁、新建等各项任务。(表1,图1)

然而,大学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当前大学校园的高速增长类似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特征。高峰期过后,大学校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以“环境育人观”为主导,塑造校园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能够培养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跨世纪人才。对于老校区,需要充分尊重校园历史的文化沉淀,以保护重塑为主;对于新的校园,在设计中自始至终均需贯穿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的观念。

1.2 塑造人文气息浓郁、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校园环境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建筑中,融汇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对建筑的建造,市民的观念、行为起着无形的、巨大作用,决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建筑之魂。高校校园环境的文化品味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开始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重视。

(1)环境育人,学术氛围: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体现人在空间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当代大学校园不仅要追求空间的功能,更要追求空间的品质,创造有人文意味的空间环境。

(2)原有校园独特氛围的延续:一个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如英国牛津、剑桥的博雅之风,德国柏林、海德堡的研究之气。其实,每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构成、理想追求、学风校风、管理方式、历史传统、人文气象、地域特征、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每所校园的环境及其文化都有一定差异。而维持这些差异,将学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优势学科、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充分加以表达,对于增强校园特色,深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对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的解读:当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的解读对于大学校园设计十分重要,地域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学所处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有效转化需要慎重对待现有的地形地貌、原生绿地、山林、水体,尽可能保护自然。

2.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的若干类型

2.1 老校区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我国现有高等院校1100余所(不包括专科学校、职业学院及民办大学),其中1949年前建校的205所,1965年前建校的434所。建校超过30年的约占40%,超过20年的约占55%,并且它们是国内教育质量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机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的大学老校区现在都位于城市中心区。

(1)老校区内部人文环境的保护与重塑

大学老校区的更新改造,整体协调是基础、空间整合是手段,达成空间与环境的连续性、协调性、多样性、生态性的基本目标。老校区的更新改造无非保护和重塑两种方式。(表2)

(2)校区扩展区人文环境的发展

首先,突出文化传统与个性的延续。在建筑创作中,尊重原有校园的传统、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个性文化。其次,突出校园文化景观延续。老校区的景观环境多年形成,相对比较成熟,所以需要加强对原有校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在生态脉络的形成过程之中,需要体现新老校区的整体观念。再次,就是要结合每个学校具体的地理环境构建相应的生态体系组织理念。第四,突出城市文脉、肌理的延续。

2.2 新校区人文环境的孕育

(1)已建成的校区:人文环境的深化整合

对于新建的校区,需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深化整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系统整体性的著名论断:“整体大于它的各部之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整体性的意义。校园人文景观环境通过整体营造,一方面是获得这个校园环境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更是希望获得景观环境功能的增加,比如景观环境文化功能的获得,景观环境教育功能的增加,景观环境文化、信息载体功能的强化,等等。

(2)新建的校区:重视人文氛围的塑造

从可操作层面来讲看,对于待建校区人文环境营造可以从设计、建造、管理等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设计是整体的设计理念,要表达什么;整体的结构、组织,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形态,以及什么样的肌理甚至什么样的视觉感受,等等;二、建造是对设计成果的实施,整体的建造是对整体设计的忠实贯彻执行,是整体设计的物化行为。可分为一次性建造和分期、多阶段的建造。三、管理是对建设组织决策、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管理,以保证景观整体营造成果的顺利实现和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方法

3.1 大学校园整体空间塑造

(1)校园空间格局的规律性:校园空间格局上的规律性,如节奏、韵律、结构、序列等。它们直接构成了人们在校园中行走所能感受到的空间的开畅或闭合、重复或变化、稀疏或密集、明朗或幽暗、动态或静止。

(2)校园空间序列的层次性:校园空间序列的层次性,中间层次丰富,环境文化整体性好,丰富的空间层次能加强师生对校园空间的理解和应用。

(3)校园空间形式的协调性:校园不同区域、不同景点的文化特色相互关联,或者统一于一个大的主题之下,或者在立意的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既要避免雷同,更要防止冲突。

3.2 大学校园节点空间塑造

(1)校园中心区塑造

校园中心区是校园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校园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为整个校园提供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主要活动场所和空间。校园中心区作为服务于整个校园的功能核心区域,是校园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地区,其功能内容也必然折射着校园自身以及辐射区域的各个层次的需求。

(2)多层次的节点空间塑造(表3)

3.3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塑造

(1)多样空间:现代大学校园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加快、校园公共空间使用趋向复杂、新世纪校园生活和活动的人群日趋扩大,这些诱因导致了大学公共空间功能上的复合,同时作为校园各种空间关系的媒介和物质层面、校园活动层面的载体。

(2)生态空间:校园公共空间作为整个校园开放空间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校园整体的生态环境联系紧密。

(3)层次空间:剖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各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相对独立的构成元素,在横向交融、纵向更替。

(4)步行空间:步行化原则不仅指车辆尽量少干扰校园核心公共空间,而且还应改变道路包围广场的模式,同时还需在校园外部公共空间与周围校园建筑之间建立真正的步行体系,与校园其他步行体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不至使公共空间成为孤岛。

(5)交往空间:公共空间并不一定都是交往空间,但交往空间无疑是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形式。

3.4 大学校园建筑风格的塑造

(1)校园建筑的地域特色:首先,回应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校园建筑基地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都应成为引导设计的重要因素。其次,展现该地区的历史与人文环境。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师应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这是校园建筑的创作源泉。

(2)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品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3)适宜建筑技术的运用:首先尊重原有的自然环境因素,少用人工能源的设计原则;其次用适宜技术和设计手法,综合解决建筑技术要求的设计原则。

3.5 大学校园细部空间环境的塑造

(1)公共艺术品布置:我们若把一些关键的、重点的构件因素、内容等布置在引力场的中心位置,就容易起到控制全局、突出重点、画龙点睛的作用。

(2)绿化、水体、铺地:整齐的行道绿化可以加强道路的形态特征,如笔直、弯曲等。有特色的道路绿化可以形成独特的道路景观。道路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空间的交错变化,形成绿化中的休息区。

(3)色彩、材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在适用的前提下,应首先考虑当地的材料,并采用与地区相适宜的技术手段。

(4)标识、标志:建立完善的校园标识系统可以使人们随时了解校园的全貌,清楚自身所在地位置,明确目的地的范围和距离,可以有效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对大学的信任度。

4.结论: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塑造

教育实现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希望所在。高等教育内涵的变化,必然带来大学形式的变化,因此人们对大学的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日益重视。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充满生活意义、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场所,它体现人在空间的主体地位,使人从中感受到认同和归属感,满足精神的需求。当代大学校园不仅要追求空间的功能,更要追求空间的品质,创造有人文意味的空间环境。

摘要:大学校园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老校区注重强调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策略;对于已经建成的新校园需要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来完善其人文环境;对于待建校园更要从一开始就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塑造。人文环境塑造方法采用整体的空间塑造、多层次的节点空间塑造、校园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校园细部环境改善等手段。

关键词: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环境育人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建筑学报,2002(9).

[3]何镜堂,汤朝晖.现代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建筑学报,2004(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 第11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9-02

一、前言

高职教育以满足各种岗位要求为重要目的,但是当实际教学片面强调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意识时,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全面的发展机会。为此,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自此,高职教育的科研教学工作者们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现状与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途径与对策。经过高职教育界多年的努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科研与教学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教育部高教司于2006年进一步细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即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标指导下,继续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有必要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对我国已有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行评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逻辑中,分析问题处于联结位置,选择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描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通过文献回顾梳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最后展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教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结合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特征,本文认为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存在四个层次:核心利益层、关键利益层、重要利益层与一般利益层。其中,学生与院校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企业为关键利益相关者,家庭、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社区、媒体等为一般利益相关者。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院校与学生为教学关系;在更大范围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院校与企业为合作关系,学生与企业为实习或就业关系;在重要利益相关者范围内,家庭能够监护教学与就业关系,教育部能够监管教学、就业与合作关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要监管就业与合作关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可以从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例如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可从各个利益相关者多个侧面展开综合分析,也可以分别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与校园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或者从学生的人文知识、艺术素养、道德观念、人际交往、心理与人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家庭、企业、社会大背景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已有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一般从高职院校树立人文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目标,设置包括人文课程的培养方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改革人文教学模式,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国内目前文献看,已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主要针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还有待深入分析。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大量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即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被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与规律作出判断、描述与论述。此外,研究者还经常运用问卷调查这一定量分析方法,并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例如,夏剑萍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将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归纳为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偏差、教师人文教育能力的不足、高职自身教育条件的限制,以及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阻碍,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在问卷调查结果与其他数据基础之上,相关教育研究通常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客观事物中的多个变量(或多个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常见的多元统计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上述分析方法还可以综合运用。例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孔斌,吴轶勤与卜晓燕分析了影响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子,提出了专业结构优化设置的对策;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黄会明,鲍海君与赵匀评价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黄会明等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许志军分析了辽宁省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并根据结果指出其中不足、提出改善建议。方向阳和莫华善运用因子分析的赋权功能,对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评价指标进行排序和分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以此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赵章彬通过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因子分析,找到了隐形变量和相应的公共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均值分析方法,得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特征,从而提出了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建议。与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过程中均产生新变量不同,聚类分析是按照多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组,从而获得某种内在的数据规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杨丽红、黄会明,鲍海君与赵匀评价了教师的教学质量;陈跃夫、廖燕玲,以及黄会明等评价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刘康宁和董云川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标的归类属性与整合等问题,并分析了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性。除了多元统计方法,相关教育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逐渐增多。杨雪和刘武、刘武,李海霞与杨雪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分析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改进措施。叶映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创业社会资源、创业先前知识、创业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测试。徐大伟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揭示大学生群体效应与个体环境行为存在相互影响,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种影响作用,提出行为矫正的具体建议。张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教师学习调节方式、学习策略、适应性绩效、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邢周凌和李文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员工满意度、教学科研绩效、社会满意度、财务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组织绩效评价模型,并以中部六省“211工程”大学为样本,验证了组织绩效四个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述研究表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属于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在经验与理论模型基础上,定性分析探讨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现状与趋势,以及探索其规律性;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定量分析运用数学工具度量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建有关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验证经验判断的规律或发现新的规律;而在定量分析结果基础上,定性分析的经验判断能够更有科学的依据。以国内目前文献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已有研究成果中定量分析有所不足,多元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还有待更多的运用。

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按照高职人文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划分,相关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者们对高职人文教育现状的持续关注,并且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探讨;(2)以高职院校角度,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实践;(3)以学生角度,从人文知识、人文行为、心理与人格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互动和个体效果;(4)以企业角度,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社会效益。从高职人文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角度看,相关研究前沿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运用,并在实证分析上应有所加强。首先,根据已有的定性分析结果上,在经验与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与其他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等明确问题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题要素之间的由可观测变量,或不可观测变量所指示的因果关系,以及明确单项要素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验证与优化之前的经验判断与理论模型。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对于增强院校的人文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企业与社会对具备人文素质基础的人才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从分析方法角度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从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两个维度探讨了相关研究趋势与前沿。总之,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学者投入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研究领域,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5-19.

[2]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02(3):38-46.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职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旅游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养成模式研究》(GLJKT201102049)研究成果之一

关于新闻摄影的人文性研究 第12篇

1 如何更好地提高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1.1 新闻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中要灵活转换表现形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新闻摄影师就必须在新闻摄影中灵活转换表现形式, 可以由间接表现转换为直接表现, 为此新闻摄影记者在报道灾难的时候, 首先就必须确保读者的知情权, 而不是过度渲染事发现场那种残酷的现场景象, 从而对当事人和公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而适当把握好这个尺度就可以更好地体现新闻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 更好地体现他们的职业道德, 体现了他们心系当事人的关切心理, 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新闻媒体高度的社会使命感, 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良知和职业责任良知[1]。

比如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最近发生的国际新闻“叙利亚偷渡溺亡男童回国下葬11名家人曾被IS屠杀”这则新闻中被大海冲到沙滩的男孩的时候, 对现场的记者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 而且对后方的新闻媒体而言更是一种考验, 因为要通过仅仅这几张照片要引起读者对战乱灾情联想的视觉形象,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使这些形象既影响到新闻信息的准确传播, 注意不能对读者和当事人的心理产生任何伤害,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使社会各界关注战争对普通百姓所带来的灾害, 呼吁全世界的爱心和关怀, 尽管这几张照片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它的拍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但它的选择难度却很大, 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大, 为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通过摄影的角度拍摄出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现场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以更好地从侧面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1.2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人在情景中的情愫

为了更好地提高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人在情景中的情愫, 具备悲悯之情和同情之心, 因为这是从事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不能以借机出名的思想来进行拍摄, 不能只图一己私利而忽视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尽管这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人来说的确是一次成名的机会,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今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在灾难报道中脱颖而出、却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无心记者[2], 作为业内人士, 我们都知道摄影史上许多著名作品都是和灾难密切相关的, 因为这些名作的作者都是具有同情之心和悲悯之情的慈善之人, 除此之外新闻摄影记者还必须对拍摄对象具有足够的尊重, 尊重对方的人格, 始终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 不能对他们带有任何的歧视和嘲笑, 或是瞧不起他们, 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尊严给予小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提高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具备人在情景中的情愫, 具备悲悯之情和同情之心, 还必须时刻铭记自己在灾难报道中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从事主流媒体摄影的记者, 必须熟知主流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为此相应的从事主流媒体摄影的记者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比如在我国四川大地震中, 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就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和关怀它已经超越了民族, 超越了文化, 更超越了制度, 更好地渗透出人文关怀, 注重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人文情怀。

1.3 新闻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中要注意拍摄的保持距离

为了更好地提高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新闻摄影师除了要在新闻摄影中灵活转换表现形式, 由间接表现转换为直接表现以外, 还要注意拍摄的保持距离, 不能老是一味地往前冲[3], 因为在具体的灾难摄影中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因为我们知道灾难摄影的拍摄主体往往是遇难者、遇难者的亲属以及遇难者的朋友们[4], 而当他们得知自己的亲人遇难以后他们都处于极度悲伤和极度痛苦的时候, 这时候新闻摄影记者保持一定的摄影距离无疑是对他们的同情和尊重, 不会再度增加他们不必要的痛苦, 而是无形之中就体现了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人文性。

比如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天津爆炸事故的时候, 展现人们看到自己亲人遗体时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的情景[5], 始终保持着摄影的距离, 但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浓浓的悲伤却深入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深处, 而读者也可以深深体会到新闻摄影者不忍心打扰极度悲伤的当事人, 只是远远的关注并同情着他们的遭遇, 一言不发的拍摄和纪录, 始终保持对遇难者的心理尊重, 只想通过自己的摄影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和关注。

2 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人文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人文关怀性, 因此, 不断提高我国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可以促使我国新闻媒体更加注重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 更加客观的反映社会问题, 体现社会媒体的人文性, 体现国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对人民的关怀, 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我国新闻的价值, 提高我国新闻的影响力, 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媒体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天明.摄影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要性与途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2]屠傲凌.浅谈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6) .

[3]钱捍.人才·“大摄影”·长远规划—论新闻摄影机构如何适应报业发展需要[J].青年记者, 2002 (1) .

[4]屠傲凌.浅谈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理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6) .

上一篇:绘画和雕塑艺术下一篇:行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