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建议范文

2024-06-18

审核建议范文(精选9篇)

审核建议 第1篇

一、零星工程结算审核中常见的问题

零星工程是指不好利用计算机规则和定额进行计价的相对较小的工程,例如:脚手架拆完后在后期需要搭上架木,这属于零星工程。零星工程包括:零星砌石、零星铁件。据笔者研究,由于零星工程相对较小,因此建设单位在对零星工程在结算审核中会呈现出一些问题,包括:工程量难以审计问题、财务竣工结算问题以及高套定额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零星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工程量难以审计

现阶段,在零星工程结算审核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其工程量的问题。由于零星工程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固定模式。但是实际施工中难免会存在需要更改工程量的情况,据此会导致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以某工程为例,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前,未来得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后来发现该零星工程在许多地方不合理,如:施工人员在挖沟的时候挖深了1m,但在结算时却上报1.5m。这种情况在目前零星工程施工中屡见不鲜,同时也为施工单位谋取私利创造了许多机会,不利于建设单位结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财务竣工结算不规范

经笔者研究,在零星工程中,财务竣工结算始终是一个问题,在结算过程中好多手续不完备,结算竣工没有办法结算,在财政局支付审批过程中好多手续不完备,如变更工程量或者追加工程投资等没有监理人员签字。还有财务这方面没有招投标书及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而在审核中,还经常发现送审资料不完整,待项目更改时。不仅缺少变更通知,还直接在施工图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有些施工人员认为零星工程规模小,任务轻,便放松了安全意识,部分管理人员仅凭借着一些不正规的草图,或者口头通知来开展施工,这些问题都为零星工程的质量风险埋下隐患。

(三)高套定额问题

高套定额也即是指套用,意为定额为“高标准”而实际开展的工作为“低标准”。例如,极其容易催生高额套用现象的项目包括石子粒径级配标准、尺寸、混凝土标号、构件断面、重量、重量换算等。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套定额案例主要表现如下:人工挖基坑的定额项目被套用于人工挖土方的定额项目,但在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实践过程中,这两种定额之间的差别却非常大,此种模式的套用必然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度提高。高套定额问题对于零星工程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二、如何有效进行零星工程结算审核

综上,笔者对零星工程建设单位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确保建设单位结算审核的有效开展,建设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对工程量有效规范、做好竣工结算准备工作、对应用套价定额进行明确、对材料差价进行调整。笔者将就这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有效规范工程量

建设单位要想确保零星工程结算审核有效进行,首先应对其工程量进行规范。工程量作为整个工程取费的基础,建设单位审核人员应加强工作力度,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察,并对施工图纸、合同及变更签证予以熟悉。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单位应将审查重点放到隐蔽工程部分,例如:梁、柱、板的交叉部位,并对工程价款结算与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否一致进行审核。建设单位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工程量核实清楚。审核人员可亲临现场,实地进行抽样勘察、测量和记录,同时,督促甲乙双方的现场代表对现场记录及时进行签字认可。只有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施工单位高估冒算、虚报工作量的现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有效规范工程量是促进建设单位有序开展结算审核工作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领导必要予以重视。

(二)做好竣工结算准备工作

其次,建设单位必须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准备工作,对建设单位基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其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竣工结算前应对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严格把关,尤其是对于施工设计变更及相关签证。结算工作准备包括诸多方面,如:施工图,竣工图,施工进度表。看是否具备一定科学合理性,以防在实际施工中,或者竣工时才发现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建设方相关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素质水平,包括零星工程施工主要阶段、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施工方“牵着鼻子走”。

(三)明确定额的应用套价

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对定额应用套价予以明确,这是因为不同阶段的工程所需要的定额差异显著,尤其以新施工工程与改建工程最为突出。据笔者调查,新修建工程主要以预算定额为主,改建工程以修缮定额的定额为主。从中不难看出,这两种工程的定额套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建设单位在为工程开展定额工作时必须根据工程的性质,定额范围及定额名称来进行,对定额应用套价进行明确也是促进建设单位零星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开展的关键。

(四)对材料价差调予以调整

之所以要求建设单位对材料差价进行调整,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难免会有所接触,使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这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具有一定影响。据此,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建设单位必须大力开展差价调整工作,对施工材料价格进行严格审核。建设单位可以派相关人员现行去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加强对施工材料价格的了解程度,之后再制定一个预算表格,注意材差系数的变化和材差计算的基数规定,以地方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基准,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筛选,不让质量差的材料流入到工程中,以免引发工程风险,导致事故发生。

三、结束语

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审查时建设单位必须遵循有关政策及定额中的规定,做到实事求是。作为工程造价的专职审价人员除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技术素质外,还须因时因地认真做好竣工决算的审核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业主负责,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在实际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明确合同的结算方式,严把结算图纸质量关,认真审核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有效性,对标段项目进行分责任审核。从而不断提高零星工程结算效率、使整个工程结算更加科学有序。

摘要:零星工程是指单项工程预算价在二十万元以下的小额工程,由于零星工程规模相对较小,从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施工承接人员素质不太高,施工时间集中,施工随意性较强,工程质量不太高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零星工程的有效开展。为了零星工程得以有效完成,施工部门必须提供工程结算效率,并运用合理审核技巧,促进零星工程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工程结算,审核过程,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许红霞.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孙清银.对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

审核建议 第2篇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持迅猛发展趋势。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其预结算审核工作也有了较大进步,并且更加规范化。但是在进步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暴露出来,亟待解决。在诸多问题中,定额缺项问题尤为严重。定额缺项是指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向市场的同时导致了定额缺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定额的换算以及定额补充进行合理的换算。精确的换算需要在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之后,如果在调查分析方面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就有可能出现补充定额的不合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涉及到的工作较多,其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并且需要工作人员工作极度认真细致,从而保证核算的精准。要做好这项工作则需要对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较为熟练。同时在预算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养,能够将建筑工程和造价预结算有效结合。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工作人员更替也较为频繁。而刚刚进入这一行业的工作人员则缺乏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能力较差,工作经验不足,对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等多个方面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误差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工作中尽快克服,尽快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尽力缩小误差值。对于目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则需要预结算审核人员不断认真学习预结算审核的作用,主动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将预结算审核的质量提高上来。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2.1工作量计算审核

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会出现一定误差,包括正误差和负误差两种。正误差指的是开挖土方后实际挖掘高度比设计图高度小,计算时依然按照计算图进行。比如,凸显的地面建筑物,其设备基础、室内铁道等所用的面积也涵盖其中,没有被扣除。负误差则是按照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在出现遗漏项目时产生。因此对建筑工程量审核要按照图纸,并遵循定额规定的工程量来计算。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1)对于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容易出问题,容易弄混的工程,要严格对待,不能出现重复计算。(2)要严格审核适用范围有限的分项工程。(3)在实际工作中,对图纸或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部分要严格审核,确保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一些施工单位很多时候存在不按照图纸动工的现象,这都需要严格进行监督和审查。对于签证部分要仔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是按照签证的内容进行的。要将这项工作完善好则需要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是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在了解具体的情况后再得出精确数据。从而提高计量准确性。

2.2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

工程造价的特点是:合法性、科学性、权威性。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形式、内容、数量等标准来执行,不能有任意改动。在审核工作中要注意,严格审核直接套用定额单价。这就需要做到在项目名称与图纸、内容等要保持一致。此外,要注意工程项目有没有重复进行套用。对换算定额单价的审核也要严谨,仔细。除了以上说的注意之处以外,还要确定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等等,要保证换算方法的准确有效,采用的系数要正确,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单价的准确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工作中要格外注意。

2.3费用的审核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相对较大。而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工程费用会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产生一些偏差,因此,要想得到准确度较高的数值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标准。在审核中,主要工作为:工程性质是否能为审查费用定额所区分,土建、安装、修缮、装饰灯,还需要审查所使用费率和工程的类别、造价部门的相关文件、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等是否相符合。

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对策

3.1做好对工程量的审核

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量的增加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工程量越大建筑工程造价也会越高。要对已经计算出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在检查中要依靠设计图纸、定额、设备材料表等进行具体检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工程量中的重算,错算或是漏算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这样有针对性的审核更利于工作的进行,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次重要的部分要进行一般性审查,对有关工程量尺寸的数据要重点检查,并且要注意计算的方式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发现,找出计算的差异性,将数值核算精确。

3.2重点抓大项目,不放松小细节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多,涉及到的知识和专业技术也比较多,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更需要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对待。预结算审核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避免在预结算审核中出现疏忽。由于其工作的复杂性与多样化,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微小细节,它对资金都会产生不能忽视的影响。一旦在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出现遗漏,会导致资金流失。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力度,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在严格对待大项目的同时,不能够遗忘小细节。把握工程中每一处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微小细节是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有效措施。把握住了大项目,认真对待小细节,其审核结果也会有效提升。

3.3精通工程量计算规则

精通工程量的准确度尤为重要,它的准确性关系到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因此要高度重视工程量的准确性。要得到精准的工程量,则需要首先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才能得到准确结果。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施工单位编制决算的时候,往往对隐蔽交叉的部位多算了工程量,造成数据的不准确。这样计算会加大工作量,使工程造价被升高。而在审核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对计算规则不熟悉或是不知晓,就很难发现这方面问题,从而使得工程量出现误差。

3.4加大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合理审核造价

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更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精准度。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施工图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依据。由于施工组织的差异性,其造价也会产生一定区别。通常设计机构是按照常规情况进行分析与设计,但因为实际情况的差异性,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监理等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优质方案。并根据所选的方案,选择出适合的设备来进行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益。

4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也越发重要。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施工单位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降低过度投资的有效措施,对其严谨审核,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做出及时调整,使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景芳 单位:黑龙江中垦德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的问题及建议 第3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 审核 问题 建议

▲▲ 一、引言

干部人事档案记录着干部重要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包括了干部的姓名、年龄、性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奖惩情况等等资料和信息。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选拔和任用干部时,是必须要看干部人事档案的。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客观和历史地考察和正确使用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干部人事档案除了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干部自身的涨工资、退休、晋升等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加大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力度,及时发现档案资料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的问题

(一)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

在我国,从领导到群众,从集体到个人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态度都不够重视,档案意识不强。这也是人事组织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领导的档案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他们认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不重要,衡量一个干部的好坏,只要看他的现实表现就行了,不需要去看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很简单,只是存放资料的,不需要亲自去抓这项工作。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档案管理的混乱、档案基础设施的落后、档案管理投入的微小和现代化水平的低下。其次是干部本人档案意识不强。一些干部在填写档案资料信息时,不能规范填写,甚至出于某种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弄虚作假,造成档案资料信息的虚假,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最后就是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不强。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集、存放、整理的随意性比较强,导致档案管理的混乱。

(二)档案的硬件环境较差

在一些单位里,干部人事档案的存放地点比较简陋,硬件环境较差。有的单位没有独立的档案室,办公空间狭小,也不具备防尘、防湿、防盗的条件。较差的档案硬件环境,会大大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大大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影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档案材料不全面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内容还不能完全、真实和及时记录干部的相关信息。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比较被动,收集内容比较单一。在一些单位里,只有当领导和上级部门来检查审核时,工作人员才忙着收集资料。这时候收集的资料由于时间仓促,很多都来不及验证,致使大量虚假信息出现。此外,档案资料的收集内容也比较单一。收集干部的资料和信息,长时间以来都是收集干部的性别、年龄、学习和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等,千篇一律,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干部的情况。

(四)档案利用率较低

当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的资料内容千篇一律,大都都是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等信息,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干部的情况,使得档案的依据功能大大降低。此外,干部人事档案属于机密资料,查阅的手续比较复杂,查询的速度也慢,这也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五)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很多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或从别的部门调过来的,很少是有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档案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不高,给档案工作带来很大不良的影响。

▲▲三、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建议

(一)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夯实了档案管理的基础,要尽快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促进这项工作的长期、有效地开展。首先要完善档案资料的收集制度。要制定出资料收集的流程、时间,规定收集资料要不断更新内容,及时收集干部资料,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其次要完善补充和防范制度。对于要补充的资料,要制定出详细的补充过程,使补充规范化。为了防范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防范制度,将一些问题尽量杜绝。最后要完善监管制度。

(二)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端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要通过学习、培训给工作人员讲清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要下大力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参观、培训和技能比赛,以此来迅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加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

各个单位和分管领导,要加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改善档案的硬件基础环境,尽快将档案室、阅档室和办公室分开,确保档案管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积极购买一些防湿、防尘的设备,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最后,就是要尽快为档案室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办公设备,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四、结束语

干部人事档案对组织人事部门和干部本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使档案能够更好地为干部地考察、选拔和任用服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资料信息的质量。因此,一定要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不断加大审核力度,将审核工作做细、做实,从而不断提升审核质量,促进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友泉,马仁杰,张学辉,方黑虎.战略:档案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档案,

2007 (12): 24.

[2]裴友泉,马仁杰.寻找档案利用的新亮点[J].中国档案,2006(11): 50-51.

[3]李财富,张锦云.2000-2010年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人事档案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1 (9): 47-49.

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建议 第4篇

实验室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实验室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规范各项监测工作,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避免内审流于形式,提高内审的有效性,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提高对内部审核工作的认识

1.1 领导高度重视内部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是一种持续的内部管理行为,没有管理者的支持,内部审核就难以开展,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2]。管理层首先充分认识到内部审核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内部审核工作的管理,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内部审核工作,要求各部门或人员认真配合。领导重视内部审核工作,会使审核力度加强,被审核部门也会高度重视,从而提高内部审核成效。

1.2 全体人员的配合和理解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个部门员工的理解和配合,是做好内部审核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2]。部分监测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认为内审工作就是挑毛病,或认为内部审核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不能很好地配合开展内部审核工作,使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要提高内部审核工作质量,必须要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整体认识,通过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强化全体人员质量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内部审核是种自觉的内部管理行为,而不是一项应付性活动,高度重视内部审核工作,认真配合审核工作的开展。

2 强化内审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1 内审员的选定

审核人员由经过培训和具备资格的内审员执行,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审核人员的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3]。环境监测工作涉及领域较多,内审员的选定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保证内审员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

2.2 内审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内审员的专业能力是内部审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内审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既要精通各项监测工作内容,又要掌握质量管理状况,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审核工作能够有效识别各种类型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因素,指导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

2.3 内审员工作能力的提高

内审员除了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外,还应通过外界培训、自主学习、实践参与等途径不断提高内部审核工作能力,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内部审核的方式方法,提高内审的技巧和效率,增强沟通能力,使现场审核工作保持适宜的气氛,保证审核工作顺利开展。

3 做好内部审核策划

3.1 制定内部审核活动计划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制定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内部审核的进度与质量[4]。完整的内部审核计划应明确内审的目的和范围,内审的依据,内审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内审日期和地点,首、末次会议的安排,各主要审核活动的时间安排。

3.2 建立内审组安排审核工作

质量负责人根据审核活动的目的、范围、部门以及内审日程安排,选定内审组长和成员,建立内审小组。内审组长负责文件评审,制定计划,选择内审员分配任务,指导内审员准备内审工作文件。环境监测实验室各部门之间工作多存在交叉,分配审核任务时可考虑安排工作有衔接的部门内审员进行互审,能够更加敏锐的发现问题。内审员按照分配的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必要的文件和程序,编制现场审核检查表等。

3.3 编制检查表

内部审核现场检查表可分为过程检查表和部门检查表2类,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检查表的编制应以本实验室的体系文件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监测工作,选择典型的、关键的质量问题,突出被审对象的主要职能,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大抽查比例。同时检查表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检查项目要具体,检查方法要实用。

4 有效开展现场审核

4.1 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是收集客观证据的调查,具体审核内容应按内审检查表进行。审核证据是确定审核发现、作出审核结论的客观输入信息,内审员在内部审核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收集充分的审核证据[5]。收集审核证据应结合被审核工作内容特点,采取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与核对等多种方式开展,并及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记录内容应准确具体、充分完整,并便于查阅和追溯。

4.2 分析审核发现

现场审核结束后,内审员要对所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应进行认真整理、仔细分析,筛选出确实、明确且可验证的审核证据,根据审核依据进行客观评价,确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审核准则,确定不符合项。内审员应将审核发现及时与被审核方沟通,除不符合项得到被审核方确认外,其他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也要及时与其交流,确保其工作不断完善和改进。

4.3 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报告是对现场审核得到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并经受审方领导确认的对不符合项的事实陈述,其中还应包括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计划及预期完成日期等内容。内审组在末次会议召开前应召开1次内审组全体会议,对不符合项报告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对实验室工作作出总体评价。

5 及时做好跟踪验证工作

5.1 纠正措施的制定

各被审核部门要认真分析不符合项原因,通常不符合项的根本原因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所有潜在原因,选择能够消除问题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明确纠正措施实施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限。

5.2 做好跟踪审核工作

跟踪审核是被审核部门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验证,内审员可以通过书面或现场2种形式实施跟踪审核,验证被审核部门是否已经找到发生不符合的根本原因,纠正措施是否按要求实施。为验证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可针对不符合情况,扩大抽查范围,检查其他类似工作情况,确保纠正措施真正起到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作用。

6 结语

内部审核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控制手段[6],要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加强内审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做好内部审核策划工作,有效实施现场审核,及时做好跟踪验证,使内部审核充分发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作用。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的建议,以期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建议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1):1-4.

[2]汤霞.如何提高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的有效性[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180.

[3]刘成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工作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09-210.

[4]赫江俊,周钧,曹正英.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2):52,55.

[5]张仁泉.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实施[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6):49-51.

审核建议 第5篇

1.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主要是指审核人员对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建筑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等相关数据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并通过工程造价预结算方面的专业知识, 利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 严格审核工程预结算中的建筑工程量、定额套用单价、建筑材料费用等是否合理。通常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包括编制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自我复核以及专门的审核机构等多方共同审核。

1.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作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通过专业的预结算知识对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全面地复核, 通过科学的计算, 审核工程造价预结算是否合理, 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 实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

2.1工程量重复计算

工程量重复计算是指同一项工作内容, 被当做是两项工作进行重复计算。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的原因有很多, 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中会被分为多个工作内容进行分项操作, 工程项目中的某一个小项目工作已经明确被列入, 完成工程量的计算, 但是部门之间对该小项目工作的叫法不同, 因此, 导致该小项目当中的一个或几个工程内容会再一次被列入进行计算。另外, 工程量重复计算的原因还可能是在工程量在计算时, 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从而导致许多小项目工程被多次计算。在工程项目拆分成多个小项目时, 有一些小项目分类模棱两可, 导致工程预结算审核人员无法正确辨别, 因此, 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的现象。工程量重复计算会导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出现误差, 影响审核结果, 甚至失去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公平性。

2.2高套定额问题

高套定额问题是指套用, 设置高标准定额, 但在实际操作时, 开展低标准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标号, 构件断面、尺寸、重量, 以及石子和砂粒的粒径级配标准等项目比较容易出现高额套用的现象。出现高套定额问题, 会导致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度加大, 从而大大提高投资的成本, 给建筑企业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2.3建筑材料价格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 建筑材料也逐渐多样性, 建筑商品的种类繁多、价格不等、结构复杂、功能不同, 因此, 建筑材料的种类必须足够丰富才能满足不同建筑商品的需求。建筑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预结算, 由于建筑材料会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建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 部分材料供应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更换材料的标签, 以假冒的劣质材料作为正品材料出售, 不仅造成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投资成本增加, 而且使用劣质建筑材料, 会导致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三、解决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建议

3.1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编制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具有多种编制, 不同的编制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 也有特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工程项目的种类比较多, 无法使用同一种编制, 因此, 按照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编制。项目业务如果较为稳定可以选择固定的预算编制, 项目业务如果不稳定、比较多变则可以选择滚动式预算编制。随着社会的发展, 审核编制方式也应该随之完善, 审核编制方式一味停滞不前, 会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带来一定的困难。将原有的审核编制保留, 在保留其完整性以及连续性的同时更改有问题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 使审核编制可以与时俱进, 发挥审核编制在工程预结算中的重要作用。

3.2改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有很多种, 不同的审核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实际工程造价审核业务的需求, 考虑实际的施工情况, 选择最适当的审核方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每一个方法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但有一个共同之处, 都需要使用科学的计算方式, 并遵循简化审核的原则, 从大到小进行审核计算, 尽可能降低误差。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时尽量选择较为科学的审核方法, 例如:筛选审核费、对比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解审核法、全面审核法以及分组计算审核法等。其中分组计算审核法, 可以对工程内部进行分组, 并且详细分析, 同组之间再进行比较, 得出相应的审核结果。

四、结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可以充分发挥出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需要遵照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且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审核工作, 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提高建筑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迅速崛起, 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快。控制以及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在确定工程造价的同时, 还可以审查建筑施工图纸是否合理、施工技术是否规范,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是考核工程施工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因此, 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但现阶段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存在大量的问题, 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工程预结算,审核,施工图纸,审核机构

参考文献

[1]张国萍.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0

[2]赵秀松、胡敬民、曹博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

[3]王振业.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

[4]关改先.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

[5]李凤龙.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问题分析总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浅谈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及建议 第6篇

编制工程预结算是一项资料多、分析计算较繁重的工作, 有许多政策性和技术性的问题, 因此, 对造价咨询报告的复核审查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强的工作。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量计算和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

总之, 如果能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和采取合适的审查方法、技巧等, 审查工程预结算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于做好审查前的准备工作

2.1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图是编审预结算分项数量依据, 必须全面熟悉了解, 核对所有图纸, 清点无误后依次识读。

2.2了解预结算包括的范围

根据预结算编制说明, 了解预结算包括的工程内容。例如配套设施、室外管线、道路以及会审图纸后的设计变更等。

2.3弄清所采用的单位估价表

任何单位估价表或预算定额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性质, 收集熟悉相应的单价、定额资料。

3.关于审核工程预结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高质量, 高效率的工程预结算, 应从工程量的审核、定额子目套用的审核、材料价格和材料价差调整的审核、取费执行文件审核、现场签证审核五方面进行, 不应疏漏。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 常发现有工程预算造价多报而失真的现象产生。究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极少数的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不过关, 以致计算失真。

(2) 建设单位在发包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用词不严谨而导致结算与实际有出入;施工单位顾虑结算卡得太紧而有意提高结算造价。送审结算是建设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审核的, 中介机构的主观愿望是核减核增的额度来收取业务费, 这自然形成施工单位加大水分多报的可能。

(3) 现场签证方面。现场管理人员盲目签证, 事后补签证, 签证表述不清、准确度不够等现象。

(4) 工程量计算方面。工程量的计算是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联系单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来编制的, 是结算编制的基础。工程量计算误差主要包括在定额中子目录再次计算、计算单位不一致而造成工程量的小数点错位和个人理解不同等。

(5) 套用定额方面。对定额中的缺项套用子目或换算的理解有出入、忽略定额综合解释, 补换算系数、高套定额。

(6) 材料价格方面。主材的型号、材质在设计中不明确:除市《建设工程结算办法》规定的材料价格外, 还有大部分采用的是市场价, 这也影响了结算的造价。

(7) 费用计算方面。不按合同要求套用定额, 或合同用词不严而导致高套定额。如根据工程类别划分, 三类工程高套用二类工程等。

4.关于控制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有效措施

4.1审计结算编制依据的合法性、时效性和适用范围

结算的编制依据主要有:国家、省、市有关单位的现行定额和文件及取费标准、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地质勘测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建设施工合同、竣工图、招标文件、标底、工程量清单、设计变更、签证单等。

4.2审查结算文件的组成和具体项目

检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是否准确;检查分项工程的定额套价是否准确;检查定额缺项工程是否依据有关规定编制补充定额并报经上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认可;检查工程价格计价方式是否按“结算价=合同价+设计变更价+签证价”进行编制, 其计价原则是否依据充分、资料明确、手续完善、价格合理;检查有关计价条款与招标文件是否违反“招标投标条例”;结算范围与合同承包是否一致;检查工程取费是否按施工合同约定及相关取费标准规定计取;检查工程工期质量如有特殊要求, 其赶工措施费或优质奖励是否按合同约定计算 (标底) 或报审结算以及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与现场签订的工程量核定单一致;检查人工、材料、机械和设备的购买价格是否符合市场实际, 手续是否完备合法。

5.关于审查工程预结算的技巧

为实现工程预结算的快速审查, 就要按照从粗到细、对比分析、查找误差、简化审查的原则, 对编制的预结算采用对比, 逐项筛选和利用统筹法原理迅速匡算等技巧、方法, 使审查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5.1分组计算审查法

分组计算审查法是把预结算中的项目划分为若干组, 并把相连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 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 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 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的方法。如:

(1) 地槽挖土、基础砌体、基础垫层、槽坑回填土、运土。

(2) 底层建筑面积、地面面积、地面垫层、楼面面层、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刷浆、屋面层。

(3) 内墙外抹灰、外墙内抹灰、外墙内面刷浆、外墙上的门窗和圈过梁、外墙砌体。

在第一组中, 先将挖地槽土方、基础砌体体积 (室外地坪以下部分) 、基础垫层计算出来, 而槽坑回填土、外运的体积按以下确定:

回填土量=挖土量- (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余土外运量=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在第二组中, 先把楼 (地) 面面积计算出来。而楼面找平层、顶棚抹灰、刷白的工程量与楼 (地) 面面积相同;垫层工程量等于地面面积乘以垫层厚度, 空心楼板的体积由楼面工程量乘以楼板的折算厚度;底层建筑面积加挑檐面积, 乘坡度系数 (平层面不乘) 就是屋面工程量;底层建筑面积乘坡度系数 (平层面不乘) 再乘保温层的平均厚度为保温层的工程量。

在第三组中, 首先把各种厚度的内外墙上的门窗面积和过量体积分别列表填写, 再进行工程量计算。先求出内墙面积, 再减门窗面积, 再乘墙厚减圈过梁体积等于墙体积 (如果室内外高差部分与墙体材料不同时应从墙体中扣除, 另行计算) 。外墙内抹灰可用墙体乘定额系数计算, 或用外抹灰乘0.9来估算。

5.2全面审查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审核人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首先, 根据施工图全面计算工程量。然后, 将本人计算的工程量与审核对象的工程量一一进行对比。同时, 根据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逐项核实审核对象的单价, 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初学者的审核的施工图预算。

(2) 投资不多的项目, 如维修工程。

(3) 工程内容比较简单 (分项工程不多) 的项目, 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

(4) 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 或施工单位审核设计单位设计单价的预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审核后的施工图预算准确度较高;缺点是:工程量大, 实质是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 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5.3重点审查法

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查法, 其与全面审查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有侧重有选择地根据施工图计算部分价值较高或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量。

5.4常见病审核法

由于预算人员所处地位不同, 立场不同, 则观点方法亦不同。在预算编制中, 不同程度地出现某些常见病。某些工程预算中常常出现以下常见问题:

(1) 工程量计算正误差: (1) 毛石、钢筋混凝土基础T形交接重叠处重复计算; (2) 楼地面孔洞、沟槽所占面积超定额未扣; (3) 墙体中的圈裂、过梁所占体积未扣; (4) 挖地槽、地坑土方常常出现“挖空气”现象; (5) 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 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 (6) 楼地面、墙面各种抹灰重复计算等。

(2) 定额单价高套正误差: (1) 混凝土标号、石子粒径; (2) 构件断面、单件体积; (3) 砌筑、抹灰砂浆标号及配合比; (4) 单项脚手架高度界限; (5) 装饰工程的级别 (普通、中级、高级) ; (6) 地坑、地槽、土方三者之间的界限。

(3) 工程量计算负误差: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预算项目遗漏负误差:缺乏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施工常识, 图纸说明不全或模糊不清处常常遗漏。审核预算时, 可根据这些线索顺藤摸瓜, 剔除其不合理部分, 补充完善预算内容, 准确计算工程量, 合理取定定额子目, 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

5.5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

工程预算项目较多。初看好像各项目、各数据之间毫无关系。其实不然, 这些项目、这些数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要我们认真总结、仔细分析, 就可以摸索出它们的规律。我们可利用这些规律来审核工程预算, 找出不符合规律的项目及数据, 如漏项、重项、工程量数据错误等, 然后,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审核, 如:与建筑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与室外净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与墙体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与外墙边线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

综上所述, 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 仍需采取全面审核的方法, 在工程预算审核的过程中, 首先要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常识, 熟悉工程做法, 特别针对图纸说明不全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到施工现场实测实量, 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一些特殊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签证确认。再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合同、建筑工程预算综合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工程签证单、材料认质认价、施工期阶段的造价信息及各省市下发的有关文件等资料来完成每个项目的工程预算审核工作, 把工程成本降到最低。

摘要:本文针对在工程预算编制方面, 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 如编制完成时间要求紧, 人员不充足, 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再加上编制人员固有的一贯思维, 这些都易造成预算中的漏项、缺项、少计、多计的问题, 要修正这些问题, 就需要预算审核人员有一双“慧眼”, 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对快速审核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审核建议 第7篇

学位授权审核是指政府对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学位的资格和能力的审核, 它包括对学位授权单位 (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的审核, 一级学科的审核以及授权学科、专业点的审核等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81-2008年共进行了十批授权审核工作, 从2008年开始不直接进行审批, 而是采取立项建设的方法将学位立项建设规划权下放到省级政府, 加强省级政府的规划作用。

二、我国政府学位授权审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学位法律是198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这标志着学位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同年,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

但是我国的学位法规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我国大部分学位法规都是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暂行规定、草案、意见、建议等, 没有一部具有二级效力的学位法。二是《学位条例》对于相互之间的职责、权限的规定相对模糊, 缺乏明确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三是缺乏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学位法规, 这样不利于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 行政权力过大

在学位制度建立初期, 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高校很少有自主权。中央政府是实质的管理者, 这就限制了地方政府与高校的积极主动性, 也削弱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力, 抑制了高校内部学术自由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承担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责任。这样省级学位委员会的性质和定位问题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省级政府的职能,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

我国传统的学位管理体制采用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 实行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学校处于一种被动的运作中。近几年随着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央权力开始下放, 部分学校开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这种权力的下放还是不够的, 计划体制和行政管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满足不了学术自由发展的需要。

授权审核制度中的行政权力过于集中不仅弱化了学术权力的影响, 而且高校也不再把心思放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上, 以致于我国高校出现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行政权力的过于集中还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贿受贿、腐败等现象。

(三) 程序不规范

我国由于对学位授权审核的程序缺乏详细明确的规定, 以致于由程序不规范引发了许多问题。一是专家组成不合理, 专家中理工科与文科比例不协调, 容易相互影响。二是有些高校存在申请学位授予单位、学科点时虚报资料的情况。三是专家投票表决的程序不规范, 出现到会委员没有达到过半规定的情况;更有甚者, 以金钱等手段贿赂负责审核的委员, 以达到其申请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点的目的。四是评审过程与材料不公开, 以致于产生对其工作程序规范与否的质疑声。正是由于这样一些不规范的程序, 使得被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较差, 从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高教强国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我国政府学位授权审核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 健全有关学位制度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是政府行政行为的依据, 因此政府学位授权审核要依法进行。所以, 我们必须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以下简称《学位法》) 的修订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国家现行法律的原则规定为依据, 以《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为基础,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相适应, 全面总结30多年来学位改革的经验, 结合促进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推进科技、教育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改变、补充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规章, 形成《学位法》, 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标准清楚、程序完备、层次分明。

(二) 加大地方统筹以及学术影响与社会参与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大省级学位授权审核管理的统筹权。对于硕士学位授权可以完全下放到省级政府, 由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学科点布局进行统筹, 合理指导本地区的学科建设,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调动省级政府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二是增强高校自主性, 加强学术权力的影响。国家应该根据简政放权的原则和学术本身发展的规律, 使学位授予单位在学位授权审核、学科设置、导师遴选、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具有独立授予和管理学位的权力, 同时独立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是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政府在向地方和培养单位放权的同时, 应考虑适当地向社会领域放权, 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 建立一种由政府、高校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学位管理体制。

在加大地方的统筹及学术与社会的参与过程中, 我国政府要运用好法律赋予的职权, 做到责权统一, 出现问题时依法追究责任。

(三) 保证程序的公开、公正

在评审中, 建议采取“小同行”“背靠背”分散评议和“大同行”集中表决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相同学科下的“小同行”专家对初审对象进行学科内涵把关, 以背靠背分散评议方式保证评价意见的民主与公正, 再通过相同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的“大同行”专家对学科外延发展进行评价, 充分发挥集中和分散评议的优势, 有效结合小同行的专业性评审和大同行的宏观性把握, 使评审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特别适应于有一定数量的评审项目1。

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依托网络进行网上公示、网上评议等一系列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的作用, 将所有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布, 以增加评审的透明度和信息的公开化。

审核建议 第8篇

工程预算是成本控制开展的重要参考, 对预算结果进行审核, 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内容, 并做出调整, 避免对工程施工阶段造成影响。预算结果通常会大于实际施工需求的10%左右, 这样在工程开展过程中遇到其他的风险干扰也不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下面将对预算审核中重点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 帮助提供审核效率。

1.1 审查工程量。工程量是预算开展的依据, 审核期间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工程量进行确定, 分析实际施工需求是否与方案中所记录的内容相同。预算期间由于任务量巨大, 很容易产生遗忘的内容, 审核期间发现漏洞要及时完善, 施工图纸是审核的主要对象, 设计期间会将全部施工量进行统计, 根据不同施工任务对成本的需求开展预算工作。由此可见, 审核工程量能够帮助发现预算中多余或者是遗忘的部分, 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要精确到各结构中, 严格计算用量与强度, 根据这一结果所计算的成本更能贴近真实情况。立方米与平方米是工程量的常用计算单位, 也常常会出现混淆的问题, 影响预算结果的准确度。审查期间要将计算单位与实际情况统一, 材料使用量要严格控制, 避免发生浪费现象。对于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变化的施工量也要详细预算, 能够保障施工流程的流畅性。

1.2 套用单价的审核。材料成本预算是结合工程使用量来进行的, 对于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价格变动, 也要体现在其中。审核过程中不能局限与理论数据分析, 更要深入市场对材料单价进行调查, 对于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 并且很难一次购入的材料, 可以将成本变化体现在预算报表中, 审查工作题以此为依据, 更精准。

1.3 取费的审核。工程合同拟定期间, 会对施工环节成本控制做出明确规定, 预算工作也是以此为标准开展的, 对于施工环节中资金的支出, 要向财务部门提交报表。审核工作也要针对此方面内容来进行, 账目中记录的资金支出有时会与真实使用需求产生误差, 审查工作要结合现实资金流动来进行, 对于存在的更新不及时问题, 也要积极解决, 避免造成财务漏洞。审核期间严格参照合同中标记的内容来进行, 如果预算结果过高, 超出了规定的标准, 可以进行缩减控制。

1.4 实时更新造价定额数据库。造成成本在预算期间会得到精准的额定值, 详细到各结构建设所需的成本支出。定额数据会体现在数据库中, 随着进展需求以及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及时的更新。材料价格变化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可预知性, 在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时要检验采集到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 并筛选有用信息, 工程开展期间遇到的其他风险问题, 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做出有效的成本控制。

2 预决算审核程序

审核是针对预算结果来进行的, 对于施工期间材料成本以及雇工费用进行计算。材料支出在总成本中占有的比例较大, 因此审核任务首先是针对材料单价来进行的, 逐渐详细到工程建设期间涉及到的其他费用。

3 对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审核质量, 首先要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施工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出约束。审核制度的制定要结合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来进行, 并严格约束审核人员。制度得到完善后预算期间存在的漏洞也能及时解决, 施工期间成本支出可以结合预算结果来进行。

3.2 强化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预决算审核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对结果的精准度要求严格。核算统计期间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支出记录在其中,这样能够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所得到的资料报表也更能贴近真实情况,工作期间发生任何问题都不会现场施工造成影响。

3.3 优化设计方案。建筑工程的设计没有推行优选设计方案、限额设计, 建设单位几乎都不怎么重视工程设计, 不少设计单位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 缺乏精品意识。设计单位原告严格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将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作为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通过该措施能有效地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提高设计质量扭转投资失控的现象, 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投资效益, 降低工程造价。

3.4 收集材料要深入现场。建筑工程很多经济业务需要进行外调工作, 为了保证审查的事实更具有说服力, 更真实可靠, 我们需要深入现场取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证明材料作为进一步审查的依据。在预算定额或间接费定额、有关文件有规定的项目, 不得另行签证。设计变更单的内容、数量、项目、原因、部位、日期等要明确, 价款的结算方式、单价的确定应明确商定。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 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 以保存第一手原始资料。特别是对于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结构等不具备数据资料库的工程造价的审核, 需要造价人员深入市场的实际考察, 积累资料保证造价审核准确性。

3.5 提高资料审核力度。审核建筑资料是工程预决算审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小项目不按正规程序办事, 只是粗略地设计草图, 没有经过审图办审查直接作为施工图,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太多的设计变更和签证, 增加工程预算, 使得结算造价超出了合同的预算造价;有时候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不完善, 责任心也不强, 对于施工单位提供各种签证和设计变更随意的签字, 导致工程预算的增加。

3.6 严格审核现场签证

3.6.1 避免重复签证。审核人员必须熟知定额和08 清单内容, 熟悉建筑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内容, 防止施工单位报送的现场签证把定额中已包括的内容再拿出来重复签证。

3.6.2 按实签证。现场签证时一定要以定额为依据, 审核人员一定要结合现场情况来进行, 审核时一定要实事求是, 仔细核对签证内容, 不能见签证就计算工程量,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造成预算控制失控。

3.7 努力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查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且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我们造价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造价管理法律、法规, 同时也要经常接受再教育及培训班的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审核人员审查工程预决算应采取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 不能感情用事, 应具有耐心、细致的态度, 保证预算审核工作的准确度。

4 结论

对工程造价预决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及必要程序, 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专业知识, 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 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认真细致审核工程概预算, 保障投资做到合理分配和合理投向, 充分发挥建设项目投资效益。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预决算审核中的重点内容, 以及开展核算审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次重点介绍有效的审核方法, 提出加快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 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等建议。可促进预算结果与真实财务支出情况更贴近, 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成本支出误差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统计,预算审核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析建设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方法及措施[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4 (3) .

审核建议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业,纳税审核,问题,建议

本文在内蒙古自治区某旗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合规审核的基础上, 对房地产业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结合该旗县的房地产业现状, 一方面, 分析了房地产业纳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就当前如何加强房地产业财税方面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房地产业纳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某旗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由于受到经济下滑、又非属于一、二线城市, 房地产市场销售疲软, 商品房销量明显下降, 出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拖欠税款的现象, 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 该旗县的房地产企业销售商品房仅21套。因此, 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形势更为严竣, 纳税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浮出了水面, 就纳税人而言, 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大小规模不均衡、纳税诚信意识差距悬殊、财务人员会计核算水平各异、财务核算存在诸多不规范、建筑施工企业未建账或账务不健全、存在以商品房抵工程款、推迟缴纳税款时间, 甚至出现了主观意识上的逃避缴纳税款。就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方面而言, 也存在税收征管基础信息采集不及时、基层税务机关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税源监控不到位、各职能部门配合缺乏合力、对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等问题。

1.1房地产开发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该旗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申报方面普遍存在少申报收入, 多申报成本、费用, 少计当期应纳税所得的现象或延迟纳税申报的时间, 有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对税收法律法规文件的误解, 有些则是主观的逃避缴纳税款行为, 太多的企业没有很好地将税收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结合起来, 做到将会计和税法二者融会贯通, 在会计处理中, 没有充分考虑财务与税务规定差异, 尽可能地降低涉税风险。

(1) 财务核算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土地增值税清算等企业纳税行为。一方面, 由于房地产业是近十几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 该旗县的房地产业负责人大多是从事建筑业的承包者或从其他行业加入进来, 对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法律制度大多缺乏了解;另一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也没有及时制订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制度以供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参考借鉴;最为主要的原因是, 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土地拍卖、开工建设、商品房销售、交房到项目清理, 涉及了几乎所有的税种, 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 大多数财务从业人员从建筑业或其他行业的会计转行过来, 缺乏系统的房地产会计和税法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 房地产业的会计和税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财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和各种形式的逃避税款情形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例如:会计科目设置和运用较为随意, 尤其是开发成本科目笼统入帐, 不将费用明细分类归集, 按项目分期核算, 收入、成本、费用不配比, 无法核实其真实成本, 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盈亏情况, 也无法准确核算缴纳营业税和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预征和清算, 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及时缴纳税费, 也妨碍了税务机关对税源的管理分析。

(2) 建筑施工企业未建账或账务不健全

该旗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都较小, 建筑安装企业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人员或外部非建筑企业人员挂靠经营。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施工方虽为建筑安装企业, 但实际上只是挂靠性质, 施工方为个体户或工程队, 对所开发项目一般供应钢材、水泥、砖、沙等主要材料都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采购;另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委托给建筑施工企业承建开发项目, 但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未建账或账务不健全, 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结算方式多样, 建筑施工公司多以收据、白条或其他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列支成本, 既造成了建筑安装业税收的流失, 也影响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成本的真实性和及时结转, 存在着虚增成本费用的可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法及时取得建筑安装业的合规发票, 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关于清算的税收文件有着较大差异, 给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清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导致多缴纳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成本。

(3) 存在以商品房抵顶工程款的问题

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 该旗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施工进度缓慢、商品房销售数量大幅下降等现象。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迫于资金压力, 开始以商品房抵顶建筑安装的工程款。即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商品房抵顶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 建筑施工企业随之将此商品房销售;真正的购房者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商品房, 完成购房、交房等一系列售后流程。在此环节中, 一般情况下, 建筑施工企业收到的销售商品房款项通常低于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的建筑安装工程款, 造成销售不动产环节税款的流失和延缓缴纳。再则, 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安装业环节税款的流失;从交易实质来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充当了房地产业企业销售员的角色, 签约信息传递的不对称、不准确、不及时, 已售房源、可售房源并未真实地反映在房产管理部门的网上签约信息上。

(4) 推迟缴纳税款的时间

该旗县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销售许可证前, 通过定金、订金、意向金等以现金形式收到的款项, 挂在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还有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甚至将这些预收款项放入私人账户, 进行账外循环, 推迟缴纳税款的时间;特别是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产品完工后, 不根据收入的性质和销售方式, 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 预售收入确认为实际销售收入, 及时清算企业所得税。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满足土地增值税清算条件后, 不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清算, 一方面延缓了土地增值税的及时入库, 另一方面也给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依法及时纳税埋下了祸根, 某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面临税务稽查时, 按未缴少缴税款的金额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5) 部分房地产业开发企业纳税意识不强

部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纳税义务和有关税收政策文件不清楚或不了解。特别是对预收房款、以房抵顶工程款、代收款项等特殊事项税收政策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还有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及财务人员, 缺乏纳税意识, 不积极主动纳税, 预收房款不按税法规定及时结转收入, 项目完工前不按规定取得合理、合规的专用发票, 项目完工后仍长期以各类借口不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 造成税源的流失或滞后缴纳。

1.2税务机关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税收征管基础信息采集不及时

虽然税务机关与土地资源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城市建设局等部门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但由于各部门信息交流不够, 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税收管理人员主要还是通过房地产企业来采集房地产开发的涉税信息, 造成涉税信息来源单一、滞后、信息不全、可信度低等问题, 如房地产企业实际销售商品房的购房人、售价等信息和房产管理局网签的房源信息不完全一致;房地产企业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 在城市建设局备案的建设合同和施工单位实际执行的建设合同不一致。

(2) 税源监控不到位

基层税务机关的税务人员受信息掌控困难的制约, 房地产各环节税源预测、分析对比和监控难以有效进行, 特别是预售环节、销售环节取得预收房款收入与实现收入的时间, 同实际应纳税款与实现税收的时间无法实施监控比对, 影响税款的正常入库, 造成税收流失和滞后。如预售环节时, 税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房地产企业收取定金、意向金等预售房款, 影响营业税的税收征管;无法及时了解房地产企业完工交房时间, 以致无法确认房地产企业将预售房款转入营业收入的确切时间, 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

(3) 各职能部门配合缺乏合力

税务部门在具体进行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 一些基础信息的采集、比对都需要与土地资源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城市建设局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但由于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 很难形成部门合力, 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缺乏相应的激励制约手段, 难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源的源泉控制, 无法及时了解房地产项目的完工时间, 造成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延迟缴纳。

(4) 对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具有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 牵涉的资金规模比较大, 与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各地在查处房地产涉税违法案件的过程中, 常常会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对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打击力度不够, 以补代罚现象时有发生。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因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受到处罚, 但将其作为反面典型向社会宣传、公告的也很少, 企业信誉不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前几年房地产销售形势较好时,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资产大量投入到新项目中。这两年, 旗县的房地产销售形势已经停滞, 甚至出现了很多烂尾楼, 资金链几近断绝, 停工现象已经普遍发生, 房地产开发企业无力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 影响了社会稳定。

2 房地产业纳税方面的建议

2.1制订房地产行业会计准则和税务实务操作方法

房地产开发生产经营过程既然有其规律可循, 那么我们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税方面专业人才, 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规律, 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结合房地产行业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制定房地产开发每一个环节财务和税务处理方法, 使房地产开发过程与税务处理程序化和规范化, 对照房地产行业会计准则和税务实务操作方法, 既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 又可以减少涉税风险, 还可以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高层管理人员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提供财务、税务政策与筹划方向支持, 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节税效益。

2.2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 宣传税法知识

税务机关应多组织各类培训, 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纳税意识和专业知识素质, 如财务核算培训课、各类专题学习以及最新税收政策文件的解读等, 充分掌握行业规律、政策变化。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纳税意识的宣传, 建立新办纳税人上门宣传辅导制度, 对纳税人需在税务机关备案的资料, 所涉及的税种、税目、税率及纳税时间进行明确, 发送相关资料;按月开展巡查检查工作, 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了解, 及时向纳税人宣传辅导政策变化情况, 了解纳税人在税收服务上的新需求。使房地产企业的从业人员认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发生逃避缴纳税款后果的严重性, 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涉税风险。做到将税收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恰如其分地融合, 需要财务人员和基层税务人员一定时日的知识积累与实践, 不是通过一朝一夕, 一次两次的学习或参加若干次培训班就可以轻易实现的。

2.3税务机关加强评估能力, 掌控企业异常动态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 2013年-2014年该旗县地税局总体税收收入呈增长趋势, 房地产税收收入却呈下降趋势, 且占总税收收入比例也在下降。税务机关应对此变化进行分析, 在排除房地产业受到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 采集、比对、调查核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础信息, 分析其税收收入下降的内在原因。加强评估能力, 比较企业的理论税负与实际税负的差异, 初步判断重点评估对象。

从表2 我们可以看到, 该旗县房地产业税收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很小, 税务机关应详细分析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要素构成的合理性, 比较房地产业的理论毛利率和实际毛利率, 测算预警值。测算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 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发现异常及时关注, 随时掌控。特别需要重点关注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大复杂税种的申报情况, 核实房地产开发企业户数的减少原因, 关注各税种的申报金额和申报率, 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如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要作为重点评估分析对象, 需要处理处罚的, 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执行。

2.4完善各部门之间信息链, 建立档案

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的信息链, 做到信息共享。建立电子档案, 随时跟踪, 随时掌握异常动态, 控制税收漏洞,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公告, 及时维护更新数据, 实行动态管理, 为税收监控提供基础信息。税务机关要建立工作台账, 记录工作状态、结果, 统一归档, 便于日后查询、跟踪管理。

2.5提高税务机关人员业务素质, 打击逃避缴纳税款行为

税务机关人员要经常学习最新的税收法律文件知识, 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性问题应及时告知企业纠正及补缴税款问题。每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必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个精通业务的税务机关人员, 一定对房地产行业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熟悉, 掌握房地产企业从购买土地、施工建设到完工的所有重大时间节点、了解每个环节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各个税种。否则, 不仅无法准确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成本组成要素, 更不能实现有效完成税收征管任务的目标。税务机关人员只有在了解了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后, 加强稽查力度, 了解房地产企业逃避缴纳税款的手法, 对于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应立案查处, 严惩。加大对税收执法的监管力度, 严肃处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创造一个整体健康发展的税收软环境, 进而实现房地产业的精细化管理。加大对税收执法的监管力度, 严肃处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创造一个整体健康发展的税收软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小银, 鄂尔多斯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资源型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警示, 科教导刊, 2015

[2]邵圆, 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审计与理财, 2015第1期

[3]何惠敏, 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研究, 北方经贸, 2015, 第7期

上一篇:采购经理指数下一篇: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