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范文

2024-09-19

高中课程范文(精选12篇)

高中课程 第1篇

为促进高中生的志趣聚焦与优势潜能的开发,促使他们形成基于志趣聚焦的未来发展专业指向性领域,我们需要推进高中课程新形态的开发:专门课程。高中专门课程不同于大学专业课程,不需要完整的学术性阐述,但高于现行的高中课程,视野更宽,在某些点上有相当的深度,适合对某一方面感兴趣与有潜质的高中生学习。

专门课程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悟性与对某一或某些领域的感觉,激励学生围绕某些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不断促进个性化知识构成。为促使高中生未来发展的专业指向性领域的明确,学校(上海中学)还在全国最早设立了科技实验班,在加速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开发科技方面的专门课程供学生选学,其专门课程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工程等五个方向,课程内容相当或略高于国外大学预科课程。为激发对其他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指向性领域的形成,学校设立了金融、法学、微电影、主持与演讲、节能汽车等实验组,开发专门课程供学生选学。如金融实验组的专门课程,一个学期的前半学期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本知识,然后分资本市场利率形成实验、资本市场定价与投机泡沫实验、通货膨胀实验、货币创造实验四个专题进行选学,不是学习系统的、学术性很强的内容,而重点是增进对金融领域的了解并培养兴趣,为这方面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形成该专业领域的发展指向性领域提供良好载体。※

摘自:2013年第1期《当代教育科学》

高中课程 第2篇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朝气蓬勃,同样怀有追求美好生活、美丽外表的渴望。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穿着校服的确大有裨益,但课余时间参加不同的活动,出席不同的场合对人的衣着的要求是不同的。中学生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学会穿衣搭配,掌握一定得原则与技巧,这将有利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也为将来走向社会展示风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课程内容

第一讲(1课时)序言何谓穿衣哲学

第二讲(1课时)世界各地的校服

第三讲(2课时)常见服装风格

第四讲(3课时)服装色彩搭配

第五讲(3课时)服装与面料

第六讲(2课时)服装与体型

第七讲(1课时)服装与肤色

第八讲(1课时)服装与年龄

第九讲(1课时)服装与职业

第十讲(1课时)服装与场合第十一讲(1课时)适合青少年的服装品牌介绍

第十二讲(1课时)自我服装搭配展示

三、评价方式

高中课程美术欣赏 第3篇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三、教材分析

战争与和平在社会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美术鉴赏中有一定地位,本课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从不同层面看待战争与和平。从而对美术特性与表现力有更深认识,学会用一定的美术特性与表现力,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不同层面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态度。学会一定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多角度鉴赏。

六、教学准备

课前研读教材,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视频。在对教学加以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做多媒体课件,并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引导欣赏。

课前准备好资料。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1.播放抗日《紫日》电影片段三到五分钟,进行情景设置,调动学生情绪,并导出课题进行引发学生思考。

老师: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噩恶梦般伴随着人类,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

2.战争与美术有无关联?通过直观图片对比赏析,让学生掌握观察。(展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老师:美术大师是如何通过不同角度表现的。

3.表现战争的产物。同学课前准备图片(如战甲、战车、战马、长城图片)。

4.表现观念中的战争。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兵马俑是用来代替真人殉葬品。秦始皇花大量人力物力塑造这些地下军队希望死后能为他服务。

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何差异?了解雕塑整体风格形式怎样?

老师:艺术家塑造一个个武士,倾心灌注了他们对普通人家子弟的爱。在整体和个体统一变化和谐中,完成了巨大的艺术构思,它体现了统治者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直观的图片对比赏析,通过鉴赏了解兵马俑雕塑艺术特色。

5.表现战争的性质:都是投降场景,画家立场和手法有何不同?

(1)《布雷达的投降》

老师:我们看到这个画面可知这是表现战争刚结束的场面,同学大体可以从美术形式上分辨胜利方与战败方。画家用西方传统画法,人物形象写实,画面是和平休战气氛。可见艺术真实不是纯粹技术产物。

(2)表现战争性质的画面《免胄图》

老师:《免胄图》是李公麟对战争的表述,这个作品场景与我们见过的电影的表现场景有何差异?画家表现手法与西方绘画表达手法有何差异,说说看,同时展示组图进行对比。

老师:战争性质在中国古代孙武与孙膑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提出战争是三位一体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达到战争最终目的,战争最终目的是禁止战争发生。

可以通过和平议和和外交策略解决,而不是单靠武力解决问题。战争是要讲究道德、责任与规则的,李公麟就是追求这样的战争。

李公麟还用中国画白描手法,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及运动感、空间感,画面朴素优美,技巧要求高。形态刻画,画家在白描发展过程中贡献极大。表现手法突出画中主题,在北方强敌压境,大宋大将郭子仪威慑力使强敌臣服场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形式方法:学生对比分析画面,探究知识和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相结合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采用带着问题阅读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认识问题和学会鉴赏鉴别的方法。

6.反思战争。展示组图《原子弹灾害》《游击战》。组图进行对比,体现战争的危害性。

形式方法:探究进行对比和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进行情感态度、德育教育与爱国教育。

7.追求和平。

展示图片:

老师:我们通过不同画面的对比,艺术大师毕加索怎么用美术的形式对战争进行控诉呢?

看《格尔尼卡》图后,分组完成。

第一组:交流问题,毕加索的立体派画面的感觉如何?画中的色彩如何?为什么这样处理?

第二组:连线题。

马头残暴的法西斯

眼睛光明

鲜花烈士

牛头人民

第三组:同学们各自找资料讨论,每小组成员简单交流,并用文字阐述完成。

形式方法:動手表达,思考分析,连线作答和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掌握比较分析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8.练习与巩固。

结合毕加索作品,对你有何启发?画一张以和平为主题的图稿。

老师抽查不同表现风格的作业评价。

形式方法:模仿或创作练习,作业点评。

设计意图:体验不同表现手法和细节表现主题,所带来的创作快乐。这个环节是教学难点,既能检查学生在课堂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作业点评方式正面肯定学生的优缺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9.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美术的不同层面,了解了战争和平的关系,并掌握了美术的一些特性。

追求和平,追求真善美是人们的共同美好的愿望。

10.布置作业。

课后做一次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学生作品展。

让乡土课程资源走进高中历史新课程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乡土历史,教学资源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中明确提出:“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为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适应历史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的确,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 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 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 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而乡土历史是在我们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 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一片瓦当、一块残碑、一座建筑, 都蕴含着历史信息。学生参与其中, 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 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因此, 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思考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历史教学。

一、新课程背景下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1.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史积极性。

新课程背景下, 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讲授涉及家乡的史事时, 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对学习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使课程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 乡土历史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课题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也可以通过实地采访和实地考察获取所需的资料, 而在接触现实情景中, 学生必然会进行思考, 产生许多问题,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最终融入社会。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在结合乡土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乡土历史将以它无可替代的时空内涵和认知纬度, 给学生以心智的陶冶、思维的启迪和情操的熏陶, 使学生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乡土历史讲述的是本乡本土的历史, 是学生先辈经历的变化过程, 其中某些片断学生自己也耳闻甚至目睹过, 因而是离他们最近的历史, 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正是乡土历史教学的优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耳濡目染一些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的丰功伟绩, 再通过历史教学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积极情感, 把爱土爱乡上升到爱国的高度。

4. 有助于学生对统编历史教材的理解。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 历史内容极其丰富, 统编教材的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都详尽囊括在内。地方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 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 有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方文化, 虽然在统编教材中没有讲述, 但就本地区乃至中国都是很重要的, 只因篇幅和教材容量有限没有编入教科书, 但与教科书的内容又紧密相关,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见缝插针的引进一些地方史内容, 就能使学生感到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 而是活生生的、可触可摸的存在, 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操作途径

1. 穿插性教学。

在统编教材的有关章节之中, 结合乡土史与中国史的联系点, 寻找乡土史对中国史的补充点进行教学。虽然它不具系统性, 只有“点”, 没有“面”, 但它将乡土史与国家民族历史发展背景相联系, 丰富了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学习心理, 是乡土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比如讲到《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 我就向学生介绍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陈化成, 在厦门至今仍保存着陈化成的故居和陈化成墓;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时, 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厦门集美区后溪镇碗窑窑址, 该遗址是厦门较早发现的宋元时期窑址之一, 反映了厦门古代陶瓷生产状况。

2. 专题性教学。

专题性教学分为专题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对于一些地方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 或内容多讲不完, 或与统编教材结合得不是很紧密, 在课堂上无法讲授, 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形式授课, 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本人就曾编写过厦门乡土校本教材《碧海蓝天话鹭岛》, 在教学中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言, 我们更提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该尝试着让学生多一些外出参观、调查的机会, 让他们去看看历史古迹, 感受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先辈们的创造精神。我在上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 就曾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建筑风格开展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结果学生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本地区建筑风格的演变:传统建筑以红砖古厝为主, 如海沧新垵旅居缅甸的盐商邱新样建造的三合院;近代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 西式建筑不断传入, 又以厦门鼓浪屿上的别墅为代表;在引进外来建筑风格的过程中, 聪明的厦门人又将外来建筑与本地风格相融合, 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除了让学生“去触摸脚下的土地”, 还应该让他们多“去体味身边的故事”, 如:编辑板报, 阅读图书报刊, 谈参观访问的收获和体会, 写学习札记、乡土史小论文等。

3. 师生互助。

乡土史的教学由于成文资料相对缺乏而不易开展, 但是我们身边往往有丰富的乡土史料资源, 等待善于发现历史的眼睛。真正用心去倾听, 用手去触摸脚下的这片土地, 往往就有许多的收获。教师不是乡土史料的唯一占有者,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挖掘身边的史料, 求证其真实性, 并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周边的人, 这其中也包括教师本身。师生的密切配合, 是扩大史料积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学生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的需要。

三、运用乡土历史进行新课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 教师本身应增强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师必须自觉转换角色, 增强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 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对本地区的相关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就应注意相关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做到心中有数。

2. 注意乡土史教材与统编教材的从属性关系。

乡土历史因其通俗易懂、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容易接受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视, 但也应注意利用乡土历史进行课堂教学, 不可喧宾夺主。要认识到, 乡土历史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不能取代它。毕竟现行的新教材是严格以《历史标准》为依据, 按照高中课程计划来编写的, 以学习专题形式构建起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基础, 体现了历史学科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相交融的综合性特点。这是乡土历史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只有正确的定位, 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

3. 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

目前, 在乡土史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大量的的民间故事、稗史传说充斥课堂, 大量没有经过认真筛选的史料进入课堂, 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真实、丰富的史料, 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融会贯通。“国史美恶兼收, 志则有褒无贬”,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史学有它的“鉴戒”功能, 对一些家乡的反面人物作介绍, 对一些愚昧、落后、消极的乡土习俗作批判, 不但不会影响历史乡土教学的教育目标, 相反,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 防止狭隘的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片面倾向。

参考文献

[1]朱汉国, 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方伟君.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乡土化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5, (6) .

高中地理课程理念 第5篇

1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2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3强调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4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结论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一、开设高中生涯规划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飞速发展,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2010年高考的报名和录取人数分别是956万和657万,全国将近70%的考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而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80%。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却并不高。2007年中华女子大学主持的一项全国性的课题“女性高等教育问题调查”显示,有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65.5%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发现,仅29.5%的人表示满意自己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高考填写志愿可以被看作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据调查,现在学生和家长更多的只是根据一本高考报名手册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分数和这个学校的专业能否匹配,没有考虑到自己报考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匹配。如果在中学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自己的生涯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够科学的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则可以降低此类人才浪费的情况,无疑对个人和国家都有相当的益处。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出国留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校不仅有专门的IB文凭项目班,每年自费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也占相当的比例。可以说学生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元,但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却没有同步提高。为了躲避高考压力、随大流出国的学生不在少数,随之而来的出国后适应问题也日渐显现。“海龟”、“海带”等新名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无疑是可行且必须的。

二、理论基础

1、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模式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危机,如同生病时发高烧一般,成功解决的话症状就会解除。危机的出现有特定的时间,高中生属于发展期中的认同与认同混淆阶段。对自我的认识,建立统合的自我概念是此时期高中生的重要任务。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帮助学生建立对自我概念的完整认同,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有力量继续前行,是普通文化课力所不能及的,而在生涯规划课中,则可以引领学生深入、全面的认识自我,度过这一阶段的危机。

2、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职业准备阶段,典型年龄段为 0-18 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一个人在此阶段所作的职业选择,是最初的选择而不是最后的选择,主要目的是建立起个人职业的最初方向。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已经明确要求在大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广大青年人在18岁之前的生涯规划准备阶段目前接受的教育还几乎是空白,可见在中学阶段开设生涯规划课很有必要。

3、舒伯在他的生涯发展与角色扮演理论中,提出了生涯发展观,并以“生涯彩虹图”表示。每个人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就像彩虹的许多色带,主要角色包括儿、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家管人员、父母及退休者等九项,主要舞台在家庭、社区、学校及工作四个场所。高中阶段的角色包含学生与为人子女等,在学习上则更能接触外在世界,了解工作世界,並逐渐为工作者的角色作准备。高中生在角色上处于由学生向工作者过度的准备阶段,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在高中阶段过分强调了“学生”这一角色,教育工作以学科知识的灌输为主,造成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要么迷茫、困惑,白白浪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要么仍然继续高中的苦读模式,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身在生涯规划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三、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

根据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认识、探索职业生涯。高中生涯规划课应服务于这一任务,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并锻炼学生规划生涯的基本能力,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1)、认知方面: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与职业、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行动方案。

2)、情感方面:培养积极、主动的生涯态度与信念;培养生涯规划的自主责任意识。

3)、能力方面:统合生涯发展资源;整合信息完成生涯评估;运用生涯决策方法确立生涯目标;落实生涯行动;

生涯规划课中应着重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学生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不仅对其生涯规划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迁移到其文化课学习上来。更关键的是,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能够真正的规划自己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其自我认同感会大大的提高,甚至其生活信念也会改善,是对德育工作的良好补充。

2、课程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试、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生涯规划课的内容主要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自我:从各层面深入了解自我,包括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自身潜能等方面。

2)、探索世界:对于世界的认识,尤其是职业世界。包括大学、专业、职业的信息收集和深入了解等

3)、整合信息:通过相关决策技能,將对自我的了解與与世界的认识结合,做出初步的生涯规划,并掌握实现该规划的相关能力。

具体安排如下:

主题单元内容

自我探索一、生涯意识及成长过程1、回顾成长过程及其中的重要事件

2、了解成长过程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3、认识生涯规划的概念和阶段理论

二、个人特质及优势1、认识自身需求、兴趣、价值观等个人倾向性及其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2、认识自身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及其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3、发现自身优势与潜能

三、生活角色与重要他人1、了解各种生活角色内涵及其互动关系

2、认识原生家庭及重要他人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3、完成自我分析报告

职业探索四、认识大学与专业1、了解大学、专业的相关信息

2、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3、对特定学校及专业深度体验

五、认识社会与职业1、了解当代社会对职业、个人的需求

2、参与生涯发现之旅活动,初步认识职业的相关信息

3、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对特定职业深入了解

生涯决策六、决策风格及生涯规划1、探索、认识个人决策风格

2、运用决策技巧,统合信息,制定生涯规划书

3、模拟升学、职业选择等过程,完善生涯规划书

七、执行生涯规划能力1、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2、提升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能力

3、掌握面试技巧

3、课程模式

高中生涯规划课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是一门经验课程。因此,在教师过程中,应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以讲授式教学法为辅。

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是指在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涯问题或活动的情境,提供合宜的生涯探索项目与讨论式的对话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生涯探索活动之中,学生在经历生涯探索活动之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体验反思自己所面临的生涯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辅导,最终使得学生能尝试为自己的生涯发展作规划。

本课程的三个主题分别设计了对应的问题和任务,在第一主题自我探索中,要求学生在完成该主题学习后,综合自己的各个方面,完成一份有深度的自我分析;在第二主题职业探索中,设计了生涯发现之旅和生涯人物访谈活动。生涯发现之旅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同学自己组织,到某一位同学家长的单位去参观、访问。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了解职业的基本内涵。生涯人物访谈是在之前课程和生涯发现之旅的基础上,选择一位正在从事自己最感兴趣职业的职场人,从各个角度深度访谈,对该职业产生全面了解。在生涯决策主题中,要求学生完成 “我的生涯规划书”,综合之前的各项信息,理性规划自己的目标和发展路径,写出一份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生涯规划书。通过日常的教学以及上述的活动,使得此项课程覆盖课内课外,学生家长班集体,使得课程变得立体和生动,真正融入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

4、课程评价

高中生涯规划课的综合性决定了在评价方式上,必须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真正使课程评价服务于课程价值增值的目的,促进教学改进、学习增效、课程完善。

1)、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及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馈情况,将同学们的核心困惑和需求糅合进课堂教学侧重点中,并及时记录课堂气氛。

高中语文微型课程刍议 第7篇

一.意义分析与价值制定

根据教师的实践, 我们可以把语文校本微型课程界定为基于学校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自身基础与能力、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与兴趣, 以主题或知识模块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但又与整个语文学习有着极大关联的小规模课程。它既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以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自主学习、学科活动的形式进行, 其目的是充当“课程补丁”和“能力补丁”, 弥补学科教学与考查所需知识能力“脱环”和“跳环”之处, 拓展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有效改善知识发展、能力需求的超前性与学科规定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之间, 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知能日益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 还可以打通学生语文学习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 让学生及时接触社会与语言运用的最新发展, 其益处自然是多多的。能够通过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内容广泛的“补丁”,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基于现实真实情境之下, 在富于支持性的能够较大程度自主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能收益, 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类型研究与共同特征

语文微型课程根据其适用范围大致可分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动态生成型三种类型。

1.补充延伸类

即以教材内容与学习兴趣为基本出发点, 从文字宝库或现实生活文本中选择部分材料, 补充一些与文本主题或知识点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在全面而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 进行纵向深层次的开拓,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空间, 夯实基础, 提升研究能力, 培养具备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微型课程。比如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 便补充苏轼、苏辙等人关于六国破亡的论述;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 补充一些《红楼梦》的节选, 组成“红楼寻梦”主题系列研究课等。

2.问题解决类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课文学习中往往很少涉及在考试中考查到的题型练习, 比如“仿句”或“句式转换”等, 这些题型仅靠平时的课本学习是难以解决的, 需要另辟蹊径, 专门训练, 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教师往往在教学课文时, 选取课文中有例子性质的语言, 通过品味语言而拓展开去, 顺势对这些题型进行讲解、训练。

3.动态生成类

有研究者对中学语文作了专题调研, 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呈现三个“多元化”的特点: (1) 对语文学习的领域和量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2) 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3) 对语文评价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确实, 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的, 课程应当是开放的。好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借助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 或者创设某种情境, 或利用某种突发现象, 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展开语文微型课堂的学习, 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竞赛甚至参观等方式进行学习。比如, 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搜集用错文字的例子, 让学生研究班级联欢会主持人的台词, 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比较其优劣等。

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语文微型课程, 它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 “短”。区别于长期课程 (各学校现行设置的课程) , 微型课程又称短期课程, 其内容不受长期课程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约束, 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与现实需要来自由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开发, 时间短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 别具一格, 丰富多彩。

(2) “小”。一般规模小, 容量少, 易转换, 带有“短兵突出”的特点。以专题方式呈现为小教学材料或半独立单元, 一方面它无法避免运用已有的知识, 又要与现行课程配合使用互为补充, 另一方面它主题明确而集中, 目标具体而清晰,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与导向性。

(3) “精”。语文微型课程虽然选材范围极其广大, 涉及中外古今, 其触角可延伸至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但受时间、容量与主题的限制, 必定是精心设计、高度浓缩的压缩品, 汰除了一些冗长的杂质, 是指向鲜明易学、易懂、易操作的“纯品”、“精品”。

(4) “实”。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 (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 来设计开发的, 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 是为“人”量身定做的, 以学生为出发点的, 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 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求, 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三.开发的实施策略与原则

如上所述, 语文微型课程确实有“微小”的一面, 而且在知识社会中要使语文课程既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快速增长和考试题型稳中求新的需求, 必须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 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 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 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 要把握开发的领域, 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 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 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 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 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 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 (1) 学生的兴趣, 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 (升学, 就业, 实际) 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 (2) 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 (3) 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 (4) 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 切合学生实际, 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 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 拓展学生视野, 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 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认识高中音乐新课程 第8篇

我师范毕业站在讲台上就和这神奇的C、D、E、F、G、A、B打交道至今, 其间在市教院进修学习专科, 后又在陕师大专升本学习, 在高中任课十年整, 地位低微, 从没有机会和勇气说自己的课是不可少的。一直期盼高中音乐教育能有机会受到重视, 今天总算是盼到头了。然而这才真正是对自己未来考验的开始, 是让广大高中学生能提高自己音乐素质和鉴赏水平的起步。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立足之处, 首先我们得认识新教材。

这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教材, 首先是强调了理论学习和思考的必要性, 因为教师的决策和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自己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影响自己, 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 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音乐教学理论, 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永远保持稳定的正确。其次通过“比较”来认识新课程,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音乐欣赏与音乐课程的区别;规定课程与自主选课的区别;行政班级和课程班级授课方式的区别;欣赏与鉴赏的区别;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区别;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等等。以上这些区别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很有必要解决的摆在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面前的难题。

当我们认识了这些不同的时候, 我们怎么样去实施新课程呢?因为:1.课程内容结构发生了变化;2.采用学分进行教学管理;3.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4.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的方法和原则。我们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去实施。

一、通过学习, 我们认识高中音乐新课程的结构

这套教材由六个模块组成, 学生根据意愿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音乐鉴赏 (必修) 、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这样设置的模块:一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二是将音乐艺术的三度创造过程 (创作——表演——鉴赏) 化作音乐学科最本质的教学内容;三是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及爱好发展需求的多样化选择, 体现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四是能充分反映音乐学科自二十世纪以来现代艺术的新发展。

二、实行学生管理

高中音乐课需获得必修学分3分, 完成18课时的学习任务获1分。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高一年级36课时, 2学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各1分。学生如有需要, 可获得必修学分后, 鼓励选修其他模块或继续深化歌唱、演奏、创作的学习, 以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

三、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

1. 拓展了音乐教育的使命, 追求艺术化的生存;

2.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3.强调基础教育的性质, 面向全体学生, 不针对升学设定主题模块;4.拓宽了音乐学习的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5.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以音乐为本, 体现“综合”的教育理念。

以上这些特点, 我们可以多样选择模块, 通过学分保障课程的实施, 针对具体情况开设模块;教师的特长发挥, 学生的兴趣爱好, 还可以跨校授课, 聘请退休教师, 正确处理“音乐鉴赏”和其他五个模块的关系, 还可以充分发挥高中“特长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带头作用, 激发广大学生的音乐热情。

四、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1. 一堂好的高中音乐课应该是:

学生通过音乐的深刻体验和他人与教师分享音乐的经验与快乐。应在学习中使学生遇到知识技能和相关文化的挑战, 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发现新学知识与技能的个人意义, 共建立体的知识结构。2.我们应做到“备课”才能上好课, 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听赏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 确定我们要通过作品达到目标 (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以及认识策略的完善) , 确立作品中最只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表现手法在艺术中的表现作用 (比较、听辩、讨论、探究、分析、综合、搜集) 。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从多学科的角度设计学习的问题, 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何导入激活学生的已有音乐经验, 如何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新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 学习的反馈和评价时机等等。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被我们自己所要教的内容所感动”。3.要重视“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关键是得有“问题”, 怎么解决, 这些可以由课程本身提出, 也可以由教师提出, 学生也可以提出,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 这些问题可以结合实际一一解决。4.以“问题”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定论”的讲述形式, 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形式, 这是对学生智力的挑战,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设计问题, 从教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和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展开探究。只有有了问题, 这才是起点, 是上课的主线, 是过程与方法。学生的学习, 我们应正确引导, 他们的自主学习, 我们也应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以上是我这次培训后对高中音乐新课程的认识, 总之, 我会感觉到肩上的压力很大, 对待这次新课程, 我又充满了信心, 有了好的政策, 有了教育界专家的努力付出, 我真的感觉到这是我们高中音乐教师的春天到了。

高中课程 第9篇

课程结构上的变化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实验) 》在课程结构上的最大变化是引用了“学习领域”和“模块”两个概念。那么, 这两个概念与传统的“科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专家解读: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由于每个学习领域都代表对学生不同素养的要求, 所以新课程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得获得一定学分, 这可防止学生过早偏科, 避免学习科目过多, 学生负担过重,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某一个领域的课程时, 允许有不同水平的选择, 这可使一般学生打好基础, 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新课程结构中的科目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目或学科, 其在一个统一的新的三层结构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 是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单元。新课程的科目是在学习领域之下设置的, 构成科目的模块不同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块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独立, 不像传统科目中各单元知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设置这种模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专家解读:新课程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课程构成不同, 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 突出了选择性和多样性, 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 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学习范围。学习领域的设计借鉴了国外高中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 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从更宏观的层面为课程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证。学习领域设计合理了, 科目设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 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科目结构主要是科目之间的联系, 在其之下, 是科目内的结构, 即通常所说的“学科结构”。众所周知, 学科结构问题通常被当成是一个教材结构问题, 而教材结构问题又往往被当作是教材内容的增减问题, 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应以什么方式存在,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但它却关系到学科的价值走向, 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新课程在这一点上作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探索, 即在科目之下设模块。如果说设置学习领域更多是给教师和学生以价值引领的话, 那么, 将科目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若干模块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上的重大举措。

为什么要设置模块?如何理解模块所体现的价值?

专家解读: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 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的设置可以解决原有高中课程结构中缺乏多样性、选择性等问题。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 围绕某一特定主题, 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了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课程, 实现有效学习, 这次新课程改革将通常学生要持续2年~3年才能学完的科目内容分解组合为若干相对完整的模块, 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在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下, 不同的模块有着不同的主题, 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 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 学生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 甚至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

设置模块的教育价值在于:第一,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 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 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第二, 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 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第三, 模块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性, 有利于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 促进学校课程特色的生成。

新课程增设了哪些新的课程门类?增设这些课程的意义在哪里?

专家解读:在普通高中课程实质性结构改革方面,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 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技术在促进文化融合和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方面也显得日益重要。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培养其创新精神, 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信息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技术课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所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 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现行课程计划中就有, 而通用技术课程则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据国家课程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设有9个模块, 其中必修模块2个, 分为技术与设计Ⅰ和技术与设计Ⅱ, 每个模块2个学分, 共4个学分。选修模块7个, 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 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 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课一起纳入学校课程, 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教育的一大缺陷。

课程内容的变化

怎样理解新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句话?

专家解读:新课程内容的确定强调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 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 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 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 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的课程目标, 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 从而提出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要体现其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 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时代性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 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基础性意味着高中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 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知识;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 选择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观;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及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强调高中课程的内容应“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 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选择性强调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 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每一科目内所提供的选修内容应丰富多彩, 富有内在吸引力。

新课程为什么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专家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 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学分制

引入学分制的意义是什么?

专家解读:普通高中客观上要求采用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管理, 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学习情况, 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制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规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各门课程要获得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 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课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种弹性化管理制度, 又是一种量化的管理手段。这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业务专长,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此前, 有媒体对学生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解读为, 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 就是说, 如果学生在高二年级修够了144个学分那他就可以提前毕业, 这样理解正确吗?怎样正确理解学生修够144个学分方可毕业这句话?

专家解读:“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学生三年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即达到普通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中明确规定, 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均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个以上, 并参加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且在高中三年内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以上, 省教育厅才予以颁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这说明学生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必须在高中学习三年, 且要同时具备达到三个条件。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只是达到毕业资格的一个条件。

根据选修Ⅰ和选修Ⅱ的学分说明,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选修Ⅰ虽然是选修课, 其实还是国家课程, 而选修Ⅱ才是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

专家解读:是的。必修和选修Ⅰ都是国家课程, 由国家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 并使用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 只是必修课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 而选修课程Ⅰ学校可以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选修Ⅱ没有具体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 只有学分要求。选修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特色, 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是专题或活动类的课程, 一般不提倡编写校本教材。

高中课程 第10篇

1. 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意义

1.1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需要。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自然, 融入生活, 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 在愉悦中认识生活, 了解家乡, 热爱祖国, 放眼世界,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1.2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需要。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选择所不可缺少的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地域人文素养的传承发展。

地域的人文素养需要不断地予以传承发展, 而这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予以实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则担当了这样的任务,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家乡之美, 培养他们的爱家爱国情感。

2. 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运用

2.1 依据学生学习发展需要, 编撰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文本。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 更新发展。对此,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开发的形式不局限于选修课和活动课, 提倡课程内容的特色化、个性化和多样化。

学校应集思广益, 编撰探寻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文本。不妨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开设三级语文校本课程。第一级是基础性课程, 主要由语文知识课程 (如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改编、拓编、新编等) 和语文学习策略课程 (如朗读策略、记忆策略等) 构成。传授学生可再拓展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第二级是发展性课程, 如诗歌鉴赏、名作欣赏、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 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第三级是提高性课程, 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了要求, 增加了难度, 相对发展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它更重视学术性和探究性, 如语文知识竞赛辅导、学术小论文、思维训练等, 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分级课程设计, 一方面能对必修课程资源作有益的补充, 另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要求。

2.2 优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体现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

语文高考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 也是评判学校教学业绩的最主要参考依据。于是, 各个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对必修课程的教学投入, 正如许多教师所言, 高考怎么考, 教师就怎么教。这样的境况势必对校本课程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 使得校本课程只能是“束之高阁”。对此,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语文课程资源, 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出发, 深入地研究探索校本资源的开发。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为它服务的课程资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很多, 除了显在的校内课程资源外, 还有很多潜在的校内、校外课程资源, 如校风, 校训, 学生的家庭, 地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很多。例如, 开展以语文阅读或写作为主的实践活动, 设立“家乡巨变”、“家乡特景”、“消费与文化”等课题让学生走入社会等。

2.3 合理评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效果,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 没有一定的现成经验, 更多的要依靠学校主体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 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强化学校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意识, 准确落实课程比例, 保证学校高质量地开足校本课程。

实施校本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鉴定和选拔;在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此, 我们不妨借用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 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 在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 既要有终结性评价, 更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 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 更要有自我评价。对此, 笔者认为在高考试题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有助于推动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 语文校本资源开发的注意点

3.1 注意体现地域课程的特色。

新课程语文已经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 我们有选择的权利, 也有开发的义务。我们应从具体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出发, 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3.2 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

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 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对此, 教师应该发挥主导功效, 帮助学生适应校本课程的学习。

3.3 注意校本课程教学的创新。

校本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 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载体。对此,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 有所创新。

总之, 我们应更新课程观念, 明确课程开发意义, 拓展课程内容,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摘要:新课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拓展补充, 也是地方人文特色资源的再现。探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 有利于发挥该资源的积极作用,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高中课程 第11篇

【关 键 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0-02

随着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物理课程资源的建设愈加显得重要。物理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不仅直接影响着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影响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等。因此,课程资源需要不断地予以丰富,即有的课程资源需要开发与利用。事实上,物理课程资源建设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本次课改之前,广大中学教师及学校管理者都很少接触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这个理念。教师们虽然能对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出一些建议,然而,如何让这些建议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真正惠及到每一个学生,却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就这个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新课改下的物理课程资源观

提到物理课程资源,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物理教科书、教参、教辅读物和各种练习册等;另外,物理课程资源还应包括实验设备、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编写更好的练习册、订购更多的教辅读物、购买先进的实验仪器等。这种课程资源观是有一定的道理,以上这些的确是我国学校传统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是在新课程视野下,这种认识就显得太狭隘。

其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资源”有其丰富的内涵,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开发的素材和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母体。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是这样界定的:“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物理课程资源,指物理教学过程中用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教师、学生、教材、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身边物品等均是物理课程资源,大自然、生产生活场景、科技馆、家庭及社会等,也是物理课程资源[1]。这种界定使物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使物理课程资源也变得更加广泛。比如,山川、河流、阳光、田野、建筑、机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少年宫、游乐园(如游乐园过山车)、气象站、地震台、水文台、工厂、农村、部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物理课程资源,另外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这样部分老师又认为物理课程资源应是一切自然物与非自然物(知识、经验、社会关系、信息、人力等)的总和,觉得“满眼皆资源、处处是资源”。新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那些在物理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真正进入物理课程与物理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物理课程资源[2]。

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相对还不发达,虽然从2008年秋季已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截止目前,省级示范性高中数量也已增至108所,但是办学经费还比较紧张,学校硬件建设以及师资培训均需要加强。部分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管理还比较落后,缺少课改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缺乏识别、开发和运用的自觉意识与能力,具体表现为:其一,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性课程资源较为不足;其三,学生学习质量亟待提高。立足河南普通高中实际,结合物理科目、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选修课程中的物理模块的设置,只有科学开发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实现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培养目标。这是目前高中物理新课改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三、建立适合的物理课程资源开发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教育还比较落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尤为紧迫,也尤为艰巨。在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指引下,河南省各地方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响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扶持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号召有关单位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公共服务或优惠政策,为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开发校外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开好绿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拨出专项教育经费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师资培训、奖励等,以此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真正发挥教师们的能力和价值。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制度上的引导与保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密切结合当地经济状况以及中学建设与课程改革实际,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资源开发建议性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阶段性要求,努力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其指导、引领、协调、服务等作用。比如,组织开展对当地师资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发挥教师智慧潜能,提高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可邀请课程专家引领,进行实践性的案例指导,帮助建立课程资源中心,向各学校开放,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负责督导、评估、整合、筛选和利用。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负责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和优化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其指导和协调作用。

最后,所在学校应予积极规划和落实实施。物理课程资源开发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学校就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沿阵地。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最大的人力资源,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建议学校成立课程资源开发专门领导小组,把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纳入学校教学制度。建议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规划,依据长、中、短期规划建立奖惩与考核机制,鼓励一线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创新,加强树立研究型教师观念,及时总结工作经验。

进行高中物理课程资源建设,所在学校应当解放思想,积极探讨各种方法与途径,以满足当下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迫切要求。这些方法与途径有:第一,优化使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进行优化组合,统一调配,尽可能多地开出实验项目,使实验室仪器设备得以充分利用;第二,创建自制教具实验室,结合不同章节教学内容,发动学生收集废旧材料和闲置仪器。这样,既能够变废为宝,体现环保,又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为使学生增加接触、了解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开放学校物理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实验仪器或搜集所需实验材料,自己动手设计与完成实验,让实验室成为日常物理学习的重要场所;第四,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自觉培养学习兴趣,拉近物理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验室可以是自己的书房或卧室,书桌当作实验桌,利用家庭物品和搜集来的实验材料,可以在家庭完成实验;第五,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仿真实验室,从网络上搜集或制作图片、录像、实验课件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可以建立自己的课件库,以备学生检索;第六,教会学生开拓思路,认真观察与体会,尝试从社会与自然界中发现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例如,常见的博物馆、科技馆、科研院所、工厂车间、少年宫以及儿童乐园等都可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日常的室外运动,比如晨练、登山、游泳等也可能成为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探索 第12篇

一、以三维目标为准绳

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 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 在构思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时, 教师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 提出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 新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 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例如,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 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 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教师应该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有一个总的思考。与初中相比较, 高中物理新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 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 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享受成功的愉悦。

二、准确把握教学难度

可能从事物理教学的同仁都有体会, 真正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实在难找, 特别是配套的习题。很多资料的封面说得很好, 但往往挂羊头卖狗肉, 仍然是与老教材配套的一些习题。即使是我们自己选的训练题, 稍不注意也往往出现偏难的题目。这样回过头来就会影响我们课堂教学的难度、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师认为有些内容不讲, 学生就不会做习题, 必须多讲。本来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就使得教学课时大为紧张, 再这样一补充, 教学的时间就更加紧张。因此, 教学难度、深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 新课程的理念已为我们安排了解决的办法, 即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进行个性化教学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个性化教学应该包括教、学两个方面。对教的方面而言,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总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难度和深度。例如, 我在“力的合成”这一节中加进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教学, 对这一问题切入的角度是学生刚刚掌握了力的等效思想, 就要让他们体会这一思想的实际应用。而我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初中已经知道了二力平衡的条件, 现在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也使物体平衡, 则这三个力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这样学生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就进一步体会了等效转化的物理思想。至于学生能不能运用这一条件处理相关物体的平衡问题, 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让他们处理几个简单的只涉及静态平衡的问题就行了。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 我利用等效思想介绍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为极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自我发展铺平了道路。而绝大部分学生到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二) 时, 可再从牛顿第二定律的角度来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到那时再让所有学生应用平衡条件去解决有关问题也为时不晚。

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要改革方法, 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 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多数情况下, 我们用讲授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当然, 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用讨论法、实验法等。在课堂上特别是讨论课上, 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培养质疑的习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宁可牺牲课堂内容的完整性, 也要花时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不能泯灭, 打击其积极性。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讨论中,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如何证明呢?”有一个学生提出用照相的办法, 另一个学生马上就问照相机应装在哪里?因此, 我认为有时“课堂不必太像课堂”, 只要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激发, 思维得以训练,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该讲的内容未能讲完, 只要学生有兴趣, 我们就可让他们自己去学习, 或第二节课再补讲。这样做师生不就彼此轻松了吗?

上一篇:公证风险下一篇:智能手机取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