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艺术的方法

2024-08-13

提问艺术的方法(精选8篇)

提问艺术的方法 第1篇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少教师的提问没有艺术性, 过于简单或者是机械地解读。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 表面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营造了一定的气氛, 但实质上却是流于形式, 华而不实的, 而且还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和主动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的范围, 甚至会出现问题过难的现象,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 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 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因材施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初中数学教育和小学生不同, 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跟随老师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育的。而初中阶段,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明显不足的, 加之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量大、科目多等问题, 语文课的开课时间长, 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了, 所以课堂中提高提问的艺术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 应该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片段入手, 先让学生对这一知识预热, 然后让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兴趣, 进而老师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对问题更明了, 然后给学生解答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首先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即在某一章节的讲课之前, 教师应从该章节中提炼出其中的精髓, 找出其中的关键点, 然后再以精髓和关键点为出发点设计问题, 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问题的设计应该精炼扼要, 别致新颖, 难易适中, 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学习热情, 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其次, 问题提出后老师并不是就完事大吉, 空洞地给学生答案。热情鼓励, 提供线索, 使学生处于兴奋愉快, 思维活跃的状态也是老师需要做的, 当然这也是提问的艺术。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的快捷。这就是说, 作为一个教师, 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 那么无论是记忆, 还是思维, 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然而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课堂上老师向学生的提问, 还在于学生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聪明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进行角色互换活动, 即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过程之中。即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 然后对问题产生一定的理解, 对所需要解答的疑问有了一定的思路。这时学生必然就会试图找出这些共鸣的东西或者疑问的答案, 主动向老师提问就会变得容易得很。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真诚、策略、有说服力的去点评这些问题, 并带动其他同学思考、解答。毫无疑问, 这种互动性质的学生提问, 老师和学生一起思考作答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事半功倍。

鉴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等等原因, 我们的学生大都碍于面子, 怯于出错, 害怕老师而不善于主动提问, 这就造成老师提问学生作答容易, 学生提问却难于上青天的现象,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对于作品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程只能流于形式。这个问题的解决应循序渐进, 我们可以尝试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然后再过渡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课堂作业的方式先让学生为自己的问题做一个总结, 然后课上让学生轮流进行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小型演讲或者讨论会, 教师尽量做到只起引导作用, 让学生敢于放开, 大胆尝试, 不怕犯错。慢慢培养成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参与其中, 真正实现师生平等交流、互动。这不仅对于初中语文课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对于好多课程都应是一个借鉴。

总之, 对于初中语文这门重要的课程, 理所当然地应该多进行一些课堂实践活动, 而提问对于它来说是一种行而有效、简单容易的实现方法。教师能够掌握提问的艺术, 即实现师生互动性的提问过程, 对于教学而言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经过长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就可以实现独立思考, 在面对提问或者压力挑战时保持冷静沉着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对于课程的学习则会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其他课程必定会因此而受益。同时, 具备问题意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对于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开发学生智力的科学, 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做到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在课堂学习中, 课堂气氛是至关重要的, 提问这门艺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所以如何将课堂提问艺术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培养,提问艺术,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明蔚, 李继宏, 李丽梅.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搞笑教育质量提升[J].民风, 2008, (17) .

[2]戴少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 2008, (7) .

提问艺术的方法 第2篇

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场所,课堂上的教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本文围绕课堂教学中有关提问教学的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名者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可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题”。因此,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感悟规律,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催生创新胚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个教学环节和几点有效做法: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曾经在一本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的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 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党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开头是这样的,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打开书本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横卧在自己家乡清水河上的“清水桥”的模样如书中列举的那座桥样式相同呢?同学们想了一会儿后,有的同学说与赵州桥相同,有的说家乡的清水桥与书本中列举的两座桥的结构都不尽相同。大家此时争论不休,那么家乡的这座桥到底与书中写到的两座桥有什么异同呢?等同学们学完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的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死记死背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那么如何去启发诱导呢?

1、要善于运用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启发诱导方法和形式。概括地讲,启发诱导的方法一般是:指导学生自学、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化与具体化、联想与猜想等。具体形式表现为语言启发、直观启发、实验、操作启发、对比、类比启发、设问启发、比喻启发等。

2、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现象。寻其根源,往往是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克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相关,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台阶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因此,问题设计的好,教师就应必须吃透教材,学情。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背诵式的直问。应在课堂上交替性使用正问与反问、直问与曲问、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激问、引问和追问等形式。

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如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我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不对。课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这篇课文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 通了,就像是透过一片清泉,观察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3、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为此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能关爱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时空,允许课堂上有笑声,鼓励学生议论、争论、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彰扬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而质疑是好的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标志,因为质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问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所列举的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请同学结合课文中概括说明部分思考: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此时有的学生闭目思考,有的学生面带难色,也有的学生喜上眉梢,老师不动声色,几分钟过后,学生把手举了起来,甲说:形式优美,结实,乙说:历史悠久,坚固。丙说:坚固、时间长,丁学生说:由于我国的石拱桥也是世界石拱桥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桥的特点,也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所以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当同学们发言后,我没有明确结论,只是说凡是赞同丁同学观点的举手,这时全班同学一起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并不失时机的表扬了思维敏捷的学生。也看到了同学们正在为自己努力所获得的丰收而庆幸,这充分说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就会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正如古人所言:“乐思方有思泉涌”。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练中提高,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且以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 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获取各种反馈,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便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给予真诚安慰,不伤其自尊和自信,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如让一个差生用“骄傲”一词说话。他说:“我们班不因有我这个差生而骄傲,而因有我而可卑”。这就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比较强,教师应大力表扬,树立榜样感染其他学生,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尝试小结,理论升华

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完成圆满的心愿。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阐释、主旨、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在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回顾、感悟,各抒己见,尝试小结,形成共识。教师对教学抽象概括的较为科学的小结,再作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和必要强调,并对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3篇

不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难免会出现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冷场.也有时因学生难于抓住要点, 只能提出一些鸡毛蒜皮的枝节问题.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 都不能一味坐等学生开口提问, 也不能听任学生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 而应当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 自然而巧妙地向学生发问, 以尽快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由此看来, 教师事先应当准确而详尽地发掘问题, 科学地设计问题, 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当某一学生提问而其他学生回答不出时, 教师可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当所有学生都无问题可提时, 教师可以从容发问, 从而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 怎样才能掌握提问的主动权呢?本人认为, 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评点学生的回答是三个关键的环节, 现分述如下:

一、发掘问题

任何知识中都蕴含着问题, 不过, 有些问题比较明显, 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 课文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所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 则往往不容易看出, 因此, 在发掘问题这一环节里, 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掘“隐性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课后“练习”涉及的“显性问题”,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答, 或适当讲解, 从而构成了千篇一律的“共性”.但它类似于变相的照本宣科, 缺少独特的个性、开放性和进取性.它固然可以保证教学艺术四平八稳的小步缓行, 却难以促成教学艺术跨越式的飞跃.因此, 教师理应把发掘“隐性问题”当作深钻教材的首要目标, 设计出不落俗套的教案, 培育出独具风采的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 点燃等待的“火把”, 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设计问题

如果说, 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 那么, 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 后者是形式, 两者相辅相成, 如鸟之两翼, 船之双桨, 缺一不可.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 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 “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 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结果, 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 要么无法回答, 要么答非所问.例如, 在讲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时, 如果问“这道题怎么做”, 中等学生可能就摸不着头脑;倘若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或“本题要求的是什么”, 或“已知量和要求的量间有什么联系”, 那么, 学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得多.

一般来说, 设计问题应当遵循“六要六不要”的原则, 即提问要具体, 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 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 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不要太易或太难, 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要刻板僵化, 封闭成“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唯一性;要尽量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明确问语, 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等选择问语, 以免学生碰运气“瞎蒙”.

三、评点学生的回答

任何学生回答问题,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 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 显然会令学生失望,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 那当然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 老师必须精心实施“评点学生的回答”这一环节, 决不可敷衍了事.

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回答正确, 自然应当表扬;回答错误, 也不要生硬地说“答错了”, 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 可以说“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名同学很爱动脑筋, 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 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 面对学生的误答, 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 然后再委婉地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还须指出的是, 有时候, 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拟定的答案范围, 但又确有道理, 甚至比老师拟定的答案更科学, 这时候, 老师应当迅速捕捉这难得的战机,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 坦言自己的疏漏, 公开认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比自己高明, 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 老师这样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 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从而更乐意深入钻研问题, 勇于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4篇

一、学会发问是提问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但提问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和学生的提问都应该成为课堂提问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们对课堂的深入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有心理顾虑,不敢问,怕嘲笑。另一方面是很少安排学生提问,即便有这样的环节,也是蜻蜓点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淡化。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会问呢?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教师的一半。教师拍4下,学生拍2下;教师拍2下,学生拍1下;当我拍1下时,有的学生就不知道怎么拍了,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其问题就来了:能拍吗?怎么拍“半下”呢?“半下”用什么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能解,口欲言而不能达”的认知状态中,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有效调控,让学生自己把问题问出来。当然对所有的问题都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设计,让学生想问、愿问、敢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会候答是提问的保障

“候答”时间这个概念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师提问后等待时间是课堂有效的保障。时间太短,学生准备不足,来不及思考,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但时间过长,学生已完成了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还不让学生回答,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而且造成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要根据问题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候答”时间,不能搞一刀切,应让学生适当地思考后再回答,这样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会更大,学生回答的面会更宽,回答的质量会更高。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会变呢?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思维的含量比较高,这时候我们就要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验证,“候答”时间自然也就要长一些。而对一些思维含量相对少的问题,如:你对这个同学的回答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因为学生在听取回答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则需要及时交流,时间能少就少,给学生快速补充和展示的机会才是可取的。

三、恰当叫答是提问的关键

课堂中的叫答是很有学问的。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教师的启发、叫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叫答的关键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该坚决杜绝两种不好的叫答。一种是偏爱式的叫答。一堂课总是围着举手的那几个学生提问和叫答。长期下去,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问下能力会有所提高,而那些被冷落的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甚至厌学的情绪。我们呼唤“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课堂,而不希望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遗憾。另一种是惩罚式的叫答。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喊那些不举手的学生来回答,而这位学生并不是没有思考,而是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提问就属于惩罚性的叫答,这样做会让学生难堪,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可以想象,这名学生从被教师叫起来那一刻开始,后面的学习基本上属于无效的学习。所以课堂上有谁来回答,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差生吃饱,优生吃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恰当叫答,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叫答得当,才能让课堂更有活力。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回答问题也不举手,而是习惯地听别人说。身为教师,应该对班里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个性特点,做出相应的反应。让不举手的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品尝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四、智慧理答是提问的核心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理答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回答有误时不责备、不讽刺,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给学生搭一些台阶,尽量让学生体面地坐下。追问是课堂生成的重要体现,它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度提问”,其目的是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如果在学生有疑难、困惑时,适时抓住问题的本质,选准突破口进行追问,就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启迪思维。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追问一句:“说一说你的想法好吗?”“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这样,就能还原学生的思维过程,外化内部的思维活动,使一个人的思考成为群体可能分享的成果。教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他们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美妙的答案。说到底,课堂上要智慧理答,师生的交流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只有用心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我们听名师的课,总能被学生的机智回答所折服,总感觉自己的课堂上缺少这样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激烈的争论和交流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5篇

一、问题不在多, 问在关键处

广东省青年才俊皮涛老师在《中彩那天》一课的教学中, 与学生有如下的一段精彩互动。

“面对这个难题, 父亲最终选择了把车还给库伯。”皮老师一边勾画板书, 一边总结全文。忽然他话锋一转, 问学生:“父亲失去了梦寐以求的车, 他得到了什么?”片刻的宁静之后,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得到了库伯和人们对他的尊重!”

“得到了自己良心的安慰!”

“得到了做人的美德!”

于是皮老师说:“所以, 中彩那天父亲 打电话的 时候……”未等皮老师说完, 学生便异口同声地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好一个关于“失”与“得”的探究!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 学生的思想开始了一段智慧的旅程:“失”即“得”, “贫穷”即“富有”, 这样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借由一个课堂提问在学生的心里生长出了健康惬意、从容大度的人生态度!这堂课, 皮老师不仅带领学生走向了阅读的高处, 更是带领学生走向了思想的高处。而这睿智的课堂提问, 无疑成了引领学生走向高处的一道曼妙的风景。

当下, 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 往往在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问来问去, 问题所指向的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过于狭窄, 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即可回答, 课堂表面热热闹闹, 实则没有智慧含量。课堂提问不在于多, 而在于问到关键处, 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紧扣主题, 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能够引导学生读懂文章丰富的内涵, 我们一定可以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幅图景:教室里安静极了, 但你却可以感受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 接着, 那条条小溪欢快地跳跃起来, 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二、问题要理性, 铺垫靠感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 而“理性”则是过滤激情之后的冷静思索。课堂提问, 旨在让学生认识规律, 发展思维, 应具备归纳性和总结性, 也就是说, 课堂提问要具有理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充满了感性。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 还要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实现学习的迁移。

浙江省的罗才军老师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 就有如下一段富有智慧的导引。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老师和同学们配合着来, 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接着, 师生配合读文, 在老师的带动下, 学生深情款款, 师生一唱一和。)

师:伯牙善鼓琴———

生:钟子期善听。

师: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生: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所念———

生:钟子期必得之。

一遍读完, 师生互换角色再读一遍, 在声情并茂的反复诵读中, 学生对这样的语言形式渐渐有了感觉。于是, 罗老师试探性地问学生:“读着读着, 你们发现这样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小手, 一个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听了学生的回答, 教师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扬:“你这个发现了不起呀!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 一个鼓———”

生:一个听。

师:一个诉说———

生:一个倾听。

师:是呀!你看, 写得多妙啊, 仿佛让人看到了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 何等的默契!从此, 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 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如果没有师生一唱一和的反复诵读, 如果没有丰富的感性体验, 学生是很难发现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的;如果没有教师在学生“发现”之后那些感性的、深情的拓展与延伸, 学生也无法对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丰富的认识。学生良好的语感就是这样在感性与理性的一次次的汇合中积淀起来。“读着读着, 你们发现这样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提问, 就像挂在枝头的果子, 微笑着对学生说:“来, 跳一跳, 你就可以摘到我了!”

三、问题设梯度, 教师巧引领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你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 并预设了种种引导的策略, 但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上, 学生却不一定沿着你的期待直达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或思考方向。因此, 课堂问题要设计一定的梯度,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江苏省的倪鸣老师在《石榴》一课的教学中, 就给予了我们这方面很好的启示。

师:这一部分, 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最生动?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 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 露出了满满的子儿。”我觉得这里写得很有趣。

师:石榴娃娃多顽皮呀, 让我们去看一看吧!瞧, 石榴娃娃也对你们笑呢! (边指课件中的图画, 边对学生说) 这是笑得———

生:咧开了嘴。

师:这是———

生:笑破了肚皮。

师:同样都是笑, 为什么作者在写的时候先写“咧开了嘴”, 再写“笑破肚皮”呢?

刚才还是你一言我一语、轻松有趣的聊天, 忽然被倪老师这么一问, 孩子们还真是没想到, 但很快, 他们就有了答案。

生:如果石榴笑破肚皮的话, 要在它非常成熟的时候, 所以它必须先要经过刚成熟时候的“咧开嘴”, 成熟时间长了以后才会“笑破肚皮”。

多么顺理成章的回答, 但显然不能解释“先写、后写”的原因。因为课文中的语句并不是描写石榴生长过程的。倪老师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这样评价学生:“你是一个特别理智的孩子, 能从植物生长的过程来分析。”但又立即转问:“有没有同学是从‘笑’上来分析的?”于是, 有学生这样答道:“有一个石榴裂开很小, 就说‘咧开了嘴’, 有一个石榴裂得非常大, 就说‘笑破了肚皮’。石榴先咧开嘴, 才能笑破肚皮。”

显然, 学生从石榴的“笑”里, 已经感受到了程度的不同, 于是倪老师说:“同学们, 老师读懂了你们的心。作者是用不同的石榴来告诉我们石榴笑的程度越来越深, 所以作者用上了一个词———‘甚至’。以后, 当你要表示程度加深的时候, 就可以用上这个词了。”

二年级的学生, 还不具备良好的语感, 需要教师在阅读中引领, 去发现, 去积累。这堂课, 学生积累了“甚至”这个词, 知道了要表达“越来越……”的意思, 可以用“有的……有的甚至……”这样的句式, 那么以后, 随着类似的积累越来越多, 学生就会对语言有感觉, 无论对其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能力, 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见, 课堂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并能根据目标及时引导、点拨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是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四、问题学生出, 学习靠自主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然而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 却一直是个大问题。许多语文课, 教师一问到底, 很少关注学生有什么问题, 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探讨氛围, 课堂上学生不敢质疑, 不会质疑, 渐渐地不习惯质疑。

福建省何捷老师在《匆匆》一课的教学中, 整堂课没有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里习得了阅读的方法, 获得了人生的感悟, 并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向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品评其中的两个片段。

师: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说一说吧。

生:我从“一去不复返”中看出, 可能作者觉得时间过去了就永远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就感叹:难道是有人偷了他们?如果是偷, 那是谁偷了呢?如果他们是自己逃走了, 那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呢?从这里我感到作者可能在感叹:啊, 时间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师:你很了不起!不但读出了味道,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阅读的方法:抓住一个关键词来读。瞧, 这位同学一抓一个准, 抓住了作者告诉我们的信息:感叹。

好一个“一抓一个准”!有人说, 当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 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在学生发言之时, 何捷老师用心倾听, 凭借一个语文教师高度的职业敏感, 迅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炼了方法, 并作为一种赏识性的评价郑重地送给了学生。这样的细节在他的课堂里比比皆是, 学生也便在这样的课堂里一直处于兴奋、愉悦的状态, 思维也得到了超常的发挥, 开始了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师:孩子们, 对话、倾听、思考, 越读得深入, 我们越应该挖掘什么更多一些呢?

生:应该是思考。

师:来, 请大家整理出你们的疑问和思考。

生:作者为什么认为在八千多日子里, 除了“徘徊”以外, 就剩下“思考”了呢?

师:明明是个勤奋刻苦的人, 怎么说是“徘徊”呢?问得好!

生:作者为什么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呢?

生:为什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最后一段又说“你聪明的, 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这个问题从头到尾, 贯穿课文的始终。问得好!下一节课, 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研读。

我们的课堂, 一直习惯于解决学生全部的问题, 而何捷老师却让学生带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需要一种勇气, 也是一种理念。教师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间, 以学习参与者的姿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的很好的方式。当然, 这种看似“无为”的教学方式, 实则是一种境界, 它需要知识底蕴、文学素养和教育经验的支撑。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6篇

一、提问的问题要准确、精炼

笔者有幸于2010年4月9日———12日参加了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学习期间, 德国教授用关键字卡片法向我们提问, 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有一次, 我们小组抽到一张卡片, 上面的关键词是“伙伴拼盒”, 可我们根本没听过这个词。情急之下, 我们根据卡片上的德语“Partnerpuzzle”, 从学习资料中找到它的另一个解释———合作学习, 这是我们前一天学过的一种小组学习方法。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但由于工作人员前后两次翻译的结果大相径庭, 我们小组差一点缴械投降。

在课堂提问时, 如果被提问的学生满脸疑惑, 我们经常一厢情愿的认为被问到的学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说的是不是我们想表达的?学生理解的, 是不是我们想表达的?是不是因为我们提问的问题不够准确或不够精炼让学生不知所措?有时候, 课堂提问是我们根据班级的情况、学生的状态以及讲授内容的进行情况随机展开的, 没有太多时间让我们考虑措词是否得当, 这时更要注意, 问题的提出要准确、精炼。

二、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

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主要参数是学生的分数, 甚至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还是分数。学生的分数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获得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多元化的不断开展, 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等。课堂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 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回答内容的准确性, 而忽视了学生回答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其实,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内容正确却缺乏条理, 只能说明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 而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却有待培养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有一次, 我给一个不太善于表达的同学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他磨磨蹭蹭的站起来, 说:“我不会。”我笑着说:“假设现在是两年后, 我是某公司的招聘人员, 你到我们公司应聘, 我让你谈谈为什么到我们公司应聘, 你说, 不知道, 可以吗?”同学们都笑了, 他自己也笑了。停了大约3、4秒钟, 他吭吭哧哧的回答了我的问题。他的答案从专业角度看基本正确, 可是语言没有连贯性, 前言不搭后语。尽管这样, 我给他很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鼓励, 并且说:“如果你能把语言组织的更有条理, 那就更好了。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从此以后, 课堂提问再也没有同学说“我不会”, 有的甚至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 我又给学生提出更多的要求, 例如, 站立的姿态, 说话的声音、语调, 甚至脸上的表情, 我认为, 这些细节, 都是社会能力的一部分。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不仅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大进步, 而且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三、不要把提问做为变相的惩罚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喜欢提问一些打瞌睡或思想开小差的同学, 作为对他们的提醒或警告。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一方面, 每个人都会有在工作或学习时犯困的情况, 也会有开小差的情况出现, 这不是特别恶劣的表现;另一方面, 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 让他在同龄人面前出丑他会觉得非常难堪, 他会因为厌恶老师的这种做法而不喜欢这个老师, 从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我们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的学习中, 有一次下午上课, 很多学员都打不起精神来了。德国教授请我们都站起来, 和他一起做一个砍柴的游戏。这个游戏由一个小故事串起来, 游戏的最后, 故事中的智者一句话, 逗得全场哄堂大笑, 气氛马上又活跃起来。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打不起精神的时候, 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给学生“充氧”, 让学生抖擞精神, 愉快的学习。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 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尤其是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互动环节, 是授课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进程、实现教学目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老师要想使其达到预期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必须灵活驾驭提问的艺术。

提问艺术的方法 第7篇

一、趣味性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学习成功的推动力量。提问也是如此, 如果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枯燥、形式单一, 无法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那么学生就只成为解决问题的机器, 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扼制学生大脑兴奋度, 让学生游离在教学之外。而富有趣味性的问题, 多样化地呈现问题, 这样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 更加切合学生喜新求异的心理特点, 自然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目的,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度,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而快乐学习的乐园。

二、启发式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正所谓“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也就是说, 要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抓住新知的本质与核心, 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旧知来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思维探究活动, 从而才能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思维来将新知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为此, 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式提问,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 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把握, 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将看似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以学生的现有知识为着力点来引导学生深入新知的本质来展开探究, 进而不断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三、递进式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学生的认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 这决定了我们的提问不能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 也不能直接指向新知, 而是要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 即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延伸与继续。这样的问题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以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来展开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 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进而让学生学会思维, 学会自主探究。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来设计递进式问题, 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的思维, 进而使学生能够透过表象来达到对知识本质属性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四、分层性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独立的个体, 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与学习水平,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这正是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全面发展的关键, 也是培养全体学生展开独立思维的关键。因此, 在设计问题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来展开一系列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活动, 这样才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 实现全体学生共同探究, 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促进学生基于自身基础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五、开放性提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传统教学中所提问题大部分是封闭性的, 即指向特定的答案, 往往是学生通过阅读直接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这样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上, 只能围绕着标准答案来展开, 显然不利于学生展开深入的思维与探究,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要提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 既基于文本, 同时又向外延伸, 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自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展开思考与思维, 从而将学生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实现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同时也更加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8篇

1.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亲近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师生交往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提问要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的基础上, 亲切些, 和蔼些, 富有感染力, 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给学生有一种亲近感, 使学生能把回答问题当成平时的交流。教师提问的语气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的情绪, 教师简单的语言及烦躁的情绪, 会使学生紧张, 导致他们思维停滞, 逻辑混乱。如能亲切和蔼地说“你的思考方向是对的, 再仔细想一想”来稳定学生的情绪, 或稍加以点拨, 或者尽可能用征求、商量的口吻, 使学生感觉教师是在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就能让学生自如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不会感到紧张。

2. 课堂提问的对象要全面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 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 所以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课堂提问成为全体学生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的载体。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 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 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 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的提问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有“露一手”的机会, 例如让学困生多回答“是什么”, 中等生多回答“为什么”, 优等生多回答“有什么不同”, 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都是教师的注意点, 从而获得自信。课堂提问由谁来回答,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 根据实际情况来让学生回答, 才能使课堂提问做到学困生吃到, 中等生吃饱, 优等生吃好。

3. 课堂提问的目标要明确

课堂提问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的目的包括: (1) 促进知识理解和掌握, 明确隶属关系, 完善知能结构, 熟练技能方法; (2) 创设问题情境, 点拨启迪、化静为动, 促进学生思维活动, 发展思维能力; (3) 促进思维定向, 指明思维方向, 集中学生注意力; (4) 输出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 调控教学进度, 调整教学方法; (5) 落实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 大面积全员化提高教学质量; (6)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表述要准确精炼, 切忌提问时盲目、随意, 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想问谁就问谁, 或不分主次, 面面俱到, 这样的提问会适得其反, 不但收不到提问的效果, 反而会导致学生思维紊乱。课堂提问要给以必要的数学信息, 否则很可能引起学生的“跑调”。例如教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 通过让学生折三角形、圆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 进行提问:“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 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概念。课堂提问要避免“对不对”“是不是”这类的提问, 有些课堂气氛热热闹闹, 其实都是学生在揣摩教师的心思, 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 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教师根本无法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取信息, 也无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

4. 课堂提问的尺度要把握准

教师的提问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略有提高, 才能引起学生适度的认知困惑, 也就是说要遵循“跳一跳, 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则。问题过易, 引不起学生兴趣, 学生会产生厌倦或轻视的心理;问题过难, 学生会产生害怕或回避的心理, 望而却步, 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教师提问时, 既不能亦步亦趋, 一步一问, 过小过繁, 也不能所提问题过大、过难, 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回答, 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 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使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后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出恰当的思考时间, 以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 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5. 课堂提问的过程要双向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提倡师生交流、互动, 而课堂提问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而学生的提问正是学生思维的展示与暴露, 是给教师最为直接的教学反馈。课堂提问不应是教师的特权, 学生同样是提问的主体。要让学生质疑问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促进智慧的成长。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问, 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任何一个哪怕是低级、幼稚的问题, 要挖掘其问题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同时一定要制止学生中的冷嘲热讽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 对学生的表扬和正面评价越多、越及时, 激发学生提问的效果就越好。作为教师, 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疑团, 要经常表扬学生提出的好问题, 这样做会促进与带动更多的学生, 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6.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激发性

孔子语:“疑虑, 思之始, 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设问使学生产生疑问, 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问”, 在“问”中学, 在学中“问”, 由“问”可以引发出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例如, 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 用手托住枪杆 (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 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两三句话, 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 这种形式的提问, 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追求提问的艺术, 深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 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一种理想的追求。

7.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提的问题, 都应具备创造性, 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 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 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 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教师在提问时应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问题“巧”一些、“放”一些, 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 获得更可能多、新、奇的答案。例如在教学“根与系数关系”之前, 教师先让学生解出方程x2+5x-6=0的两个根, 求出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提问:“我们不解该方程能求出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吗?”经过思考, 学生明白要想不解方程, 求其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必须寻找新的规律。教师再提示从数字方面去思考, 这样, 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开放性问题强调学生获得解答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 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地位,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克服“灌输式”教学倾向的“解药”, 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上一篇:古代边塞诗发展下一篇: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