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2024-05-28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精选12篇)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第1篇

1.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虽然当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重视, 但就业指导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安排就业指导的时间没有贯穿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仍然是“对低年级学生指导不够, 对毕业生则是一拥而上, 大搞临时突击”的状态。二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仅限于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方法等, 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三是没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 更谈不上对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

新的形势下, 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 甚至供不应求;而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 甚至严重滞销。原因是:高职院校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学专业缺乏职业针对性, 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没有科学预测, 有些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 造成院校之间同一时期的专业雷同, 相同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过量, 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3. 师资队伍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没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 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先进文化和前沿技术, 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同时, 一些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指导师。各院 (系) 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般是党政干部、辅导员, 他们还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专门的业务训练, 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往往对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困惑、迷茫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

4.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

当前, 很多毕业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有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 仍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选择单位时, 目标也都定在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个人发展潜力大的单位。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是造成毕业生应聘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吃苦精神不够。部分毕业生因家庭环境优越, 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愿到基层去, 更不愿去艰苦创业。三是就业信心不足。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认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 不敢在人才市场上与别人竞争, 从而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四是求职主体意识薄弱。这表现在求职过程中求职主动性不够, “等、靠、要”的思想仍普遍存在, 过分依赖学校、家长帮助推荐就业岗位, 自己却不积极寻求就业机会。五是自身就业定位不准。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全面认识, 盲目自信, 不从个人能力素质和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形势出发, 来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1.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首先, 高职院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 进行专题研究, 不断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 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坚持“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其次, 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 全方位地构建起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为副组长, 学生处、教务处、各院 (系) 书记为成员的就业指导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评各院 (系) 工作的重要指标,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 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 切实做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全力营造“人人关注学生就业、人人服务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第三, 重视“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 有着高度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2.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就业能力

重视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职业生涯理论的传授辅导, 以及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案例和就业形势政策的解读, 帮助毕业生正确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期间建立起民航行业关键岗位职业资格制度。学院不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民航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 为他们取得相应证书服务, 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改革培养模式, 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安排上, 时刻体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使80%以上的毕业生能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大大提高了就业率。

3. 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合作的研究和探索。如开展“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等。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初期就实行订单教育, 与企业、国外联合办学, 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等。例如, 学院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及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合办了“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专业, 与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合办了“飞机机电维修”专业, 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毕业生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制定由“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方向、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实训、隐性课程”等六大模块构成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4.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做好就业准备

通过举办模拟面试、职业技巧大赛、应聘艺术讲座等活动,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技能。同时, 切实加强对他们进行就业形势、就业准备等方面的指导, 引导他们调整择业心态, 降低就业期望值,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勇于到基层第一线工作, 为个人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5. 开展创业教育, 促进毕业生就业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院校应完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引导毕业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育他们深刻理解创业的重要性, 并开展“毕业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模拟大赛”等活动, 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环境和平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民航特点, 与深圳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通过制定创业制度, 构建相应的创业教育机制和目标体系, 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 强化他们的创业观念, 为他们的充分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6. 加强校企合作, 开拓就业市场

一方面, 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使学校更好地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就业推荐过程中, 与企业就岗位需求进行磋商, 进行岗位分析, 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另一方面, 要联系企业和行业协会, 开拓就业市场。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定位,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就业市场的开拓, 尤其是在新增设专业上, 做好专业目录并加强同企业长期的联系与合作, 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总之, 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实际, 要不断探索新思路, 采取新措施, 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适应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 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提出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就业形势, 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研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设置专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突出能力培养, 切实有效的提高当前毕业生就业水平。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工作,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芦京昌.高职毕业生职 (就) 业指导的现状及发展创新[J].西北职教, 2008, (3) .

[2]王艺荣.求职与创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难;认识;思考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

许多职业技术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不是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而是等、靠政府下指令,习惯于向上伸手,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学校的政策,企盼上级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市场经济条件的招生就业问题,使学校丧失生机与活力。而且有些学校以开办新专业为时尚,相互攀比,看谁开的多,只看社会需要,不顾自身条件,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结果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部分高职专业设置时名称不规范、特色不明显,例如有些高职院校设置英语、临床医学专业,都相应改名为应用英语、临床医疗技术,以此来体现高职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用原有的普通高校的体制,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战场,因此专业能力标准要有企业、行业主导来制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方针、区域专业设置的布局规划、政策的制订、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和实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建立及完善等。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专业设置不以快速变化的市场为导向,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是学校能否较好地服务于社会,能否发展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部长指出:“要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应及时地调整专业,适应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就现行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和根据而言,学生就业是与专业设置相统一的。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毕业后到所需求的具体工作岗位,从而补充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岗位缺口。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机制本身就已经确定了学生的具体从业岗位。专业设置之前,对经济发展信息的搜集,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设置的意向,再将意向逐一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与相关企业共同谋求和设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数确定招生计划,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开设课程。当市场需求量超过高校实际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就业压力相对较少;当市场需求量小于高校该专业实际培养人数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据统计,日本专修学校由于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毕业生备受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欢迎,具有很高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大大高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目前,我国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时必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市场的需求现状及趋势;二是考虑自身是否已具备开设该专业的条件。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反差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3年达到17%,2004年达到18%,2005年达到21%,早在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宣布“我国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最初是通过扩大原有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规模,后来是升格一批中等职业院校去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已有的资源水平上来培养急剧增多的生源,其质量水平下降将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可以用发展的质量观、大众化时期的质量标准来搪塞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是教育质量确实下降的事实。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从没有生存压力的优势群体彻彻底底地沦为充满竞争压迫和职业危机的弱势群体,而天生韧劲和抗击打能力的缺乏更使这种困难和压力无限放大。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入学人数剧增而教学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影响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由于原有的普通本科院校扩招再加上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那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雪上加霜了。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谓先天不足,是指创办之初的办学模式与办中专雷同,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后天失调是指在高等育大众化过程中受本科生的挤压,没有定好位,而是拼命争取升格以更趋同于本科院校模式,事实上挤压更厉害。因此,我国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要来设计自己的专业,在社会认同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最终成长为大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

因此我们不是想要高校扩招,而是教学质量的改善,是在质的层面上提升。才能正真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学校所学无法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然而,据我校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位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对近1000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在校所学知识陈旧。大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等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积极性,从而也抹杀了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其次,当前我们有些高职院校不管就业情况,不问社会需求,闭门办学的做法也还存在,有什么教

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尤其是不发达的省市开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不认真研究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一味追求生源与本科院校攀比,把自己变成本科压缩型,未与市场需求接轨,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有的学校教学课本和教学内容是多年一贯制,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学生动手能力弱,社会实践少,学生就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会出现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如电脑培训班的学员好就业的现象。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我们讲发展,从来都是要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经济发展是这样,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对那些社会需求不大、几经证明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果断实行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在教学中,高职专科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力度,应尽可能结合专业特点申报技能鉴定站,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充分体现现代职业人的特征。

四、市场需求与毕业生择业观的差异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的飞速扩大,在一段时间内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确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水涨船高,难免让学生都觉得自己毕业了理应有很高的位置和很多的票子,可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市场的秩序化、理想化和成熟化,企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早已悄悄转变了,但大学生还在用昨天的谱来唱今天的曲,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职务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形成“自愿失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从英国回来的经济学研究生,到惠普公司面试,公司给他4000元底薪,他不满意薪酬待遇,又去新加坡读了个博士,回来后还去惠普公司面试,结果底薪还是4000元。他就索性留在惠普了,但心中肯定是不太舒服,但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待遇就超过万元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择业观念,起薪和自己的希望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有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也是自己价值转化的过程。如果你能够转化,期望值就可以转化;如果转化不过来,可能就无法实现。大学生距离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一方面是专业知识上,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个人素质方面,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东西,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择业是建立在以市场价值观为导向的择业,从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你能为企业做什么,你能创造什么价值。

五、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凭运气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

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政策法规司.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参见http:///Desktop.aspx

[3]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

[4]刘志坚.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5]温云峰,石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05,(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李长安.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缺失[J].中国社会导刊,2006,(4).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计算机专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对高职院校而言,就业工作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纷繁复杂的就业形势,学校如何制定正确的策略和措施,调整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软件人才,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有多种原因,决不是简单地归结为“供大于求”所能概括的,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的原因。

1,社会方面

(1)近年来,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众多的企业面临着改革转制、减员增效、分流下岗。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同样面临着机构改革、定岗定编、人员精简等实际问题;同时,随着IT产业泡沫的破灭,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也纷纷裁员,并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且,经过近1O年的努力,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在这种不利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非名校学生找工作易遭遇不公。相对名校的强势,普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不公平对待,很多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等等,无形中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学校方面

(1)定位不准确,高职特色不突出。有些新开办的高职院校不知道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办学与市场的需求脱节,完全不了解企业、行业的需要,更谈不到按照岗位技能标准去加强实践教学并塑造人的职业观和职业责任感。没有凸显出自己的技能型特色,还未摆脱学科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最终导致其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能力适应性较弱等问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其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

(2)办学条件不完善。由于校内实训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受企业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以及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企业往往不愿接受学生实习,企业不能完全履行校企合作合同,无法保证学生的岗位实习。同时存在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合理和学历水平偏低;“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陈旧,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职业界与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脱节,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等严重问题。

(3)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一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并不令人满意,从而导致学生择业定位不准确,毕业生缺乏对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个人择业目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学生离开学校去求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现自己尚未作好就业准备,对职业性质的认识,职业技能的要求,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导致了择业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

3,学生本人

(1)存在就业悲观情绪和盲目攀高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同时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地考虑薪酬与地域等因素。绝大部分毕业生首次就业时,在择业地区选择上,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退避三舍,首选大城市,另外是沿海开放城市,乐于在良好的条件下就业,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和边远的地区去锻炼、去工作、去创业。在一份就业调查中,72%以上的毕业生首选地点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而且集中选择大企业。

(2)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忽略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锻炼和培养,表现出“以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配合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不够,责任感不强,过分看重专业对口,缺乏应有的诚信,随意毁约现象普遍存在,就造成了个别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持排斥态度。

(3)实践技能欠缺。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只满足于书本知识,不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提高,体现不出实际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校期间未能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存有混文凭的思想,导致毕业时既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没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在就业过程中,自然就缺乏竞争实力,或是初次就业后很快被用人单位淘汰。

二、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对策

1,认清自身优势,办出高职特色

目前,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智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以往的一般计算机应用操作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相反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就显得非常紧缺。因此,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时应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特色专业,并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操作技能,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开发综合化和模块化课程,探索项目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满意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

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把国际流行的IT软件培训方案直接引进教学过程,或将著名IT企业的资格认证融入教学。大力实行“双证”制度,高职院校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对于增强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尽快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通过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目前已与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实训场地和最新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订单式”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用人单位紧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这样既能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又能解决艰苦行业人才紧缺的矛盾。

2,大力增加经费投入,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专业训练和提高操作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增加实验实训设备,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另外,高职院校还必须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大量依托企业、行业参与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是国际上IT应用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也是增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办学活力的有效机制。

3,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求职技术。教育学生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倡导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IT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實行自主创业,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地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毕业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新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

浅析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第4篇

(一)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压力大

据统计, 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生将达到630万人, 在2009年611万毕业生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再加上去年未就业毕业生80万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二) 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一些高职院校在拼命争抢生源的同时, 却忽略了内涵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性不强, 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对于贫困生更是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另外, 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能够走出校门, 到就业单位进行考察, 了解某专业学生的真正就业压力和就业问题, 进行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这种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对就业仍是一脸茫然的毕业生们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三) 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

在公平竞争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 家庭、社会关系对与毕业生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好的单位, 用人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 要想获取到这类信息必须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再者, 同等条件下, 熟人比陌生人更容易得到竞争的岗位。那么面对这种状况, 那些贫困生们无论成绩多么优秀, 无论技能多么出类拔萃, 此时也是无能为力, 望职兴叹。

(四) 求职路上缺乏资金保障

近年来, 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与日俱增, 不少毕业生改变了以往选择安逸、竞争力小的就业环境,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的大中型城市。当然, 贫困生也不例外, 然而当面对摆在眼前的费用问题时, 大部分的贫困生放弃了这种想法。最基本的费用就要包括制作精美的毕业生简历费, 外部形象包装费、电话费、路费、食宿费、门票费等, 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 使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堪重负, 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五) 综合素质影响就业竞争力

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 教育观比较落后, 加之中国的应试制度, 便使得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单一, 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的应用水平、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当然, 大学三年的学习中, 这些方面也都有所涉及, 但是由于基础太差, 这方面的接受能力相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 在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方面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然这些综合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将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用人单位看重的。由此, 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高职贫困生毕业生就业心里特点

(一) 悲观心理

学习、情绪、经济等诸多压力, 时刻压得贫困学生们喘不过气来, 给贫困学生们的就业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沉重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情绪低落、心情苦闷, 一时之间找不到释放的出路和缓解压力的正确方式, 于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缺乏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整天昏昏沉沉。一方面责怪自己无能, 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 唯恐表现得不好被人笑话;另一方面因为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丧失了正常的自尊心, 导致对未来心事重重、惶惶不安, 甚至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价值, 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二) 自暴自弃的自卑心理

与中学时代不同, 步入大学后, 单单是学习成绩已经不能成为评价一名学生的惟一标准了, 这就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 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自卑导致一部分学生采取“自我封闭”, 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渴望, 更害怕与人交往。在求职过程中, 有的在择业竞争中失利, 而导致垂头丧气, 抱怨“出身”不好;有的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能否接纳自己, 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而逐渐形成一种灰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另外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多由借债或贷款供给, 一方面是要靠自己的薪水来偿还的巨额的债务, 另一方面是当前严重的就业压力, 使得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忧虑或没有信心。

(三) 挫折心理

贫困生的心理相当脆弱, 因此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 一旦受到挫折就更加害怕, 畏首畏尾, 甚至一蹶不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想要在经受打击后依旧能保持进取的勇气和信心, 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可缺少的。有的贫困生在遭受到求职失败后, 心里烦燥、精神不振、自卑, 这显然是心理承受力不强的表现。

(四) 就业目标模糊产生矛盾心理

确立理想的就业目标是科学地维护就业心理的前提,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稳定性与流动性的矛盾;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高期望值与低成就水平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自卑与自尊等诸多矛盾, 是即将毕业的贫困生, 在思想上准备不足、对自己和社会的需求认识不全面、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而容易产生的矛盾心理。

(五) 动机误区产生的功利心理

高职贫困毕业生在就业需求上的最大特点是现实性, 功利色彩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毕业生们在就业和择业时, 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 用高收入来衡量个人价值, 这也是当代毕业生择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次是家庭因素, 由于三年的求学之路使得多数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 家庭成员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希望通过就业能还清债务或者贷款, 从而改善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 不得不使得多数贫困生把高收入做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最后是个人因素, 据有关调查和统计资料显示, 贫困生大都来自于农民阶层, 小部分来自于城镇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择业的普遍表现——都市情结严重, 择业预期过高。受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 “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经常用来比喻那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 认为考上大学意味着摆脱贫困, 过上舒服的日子。三年的大学生活, 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差距——社会生活环境、工资收入、教育环境、工作条件、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培训发展等。所以, 他们向往在城市生活与工作, 在找工作的工程中, 哪怕是住宿条件比较差, 哪怕是每天几乎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不知道哪一天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也要把目光放到大中城市的高收入岗位。他们甚至宁愿在城市失业, 也不愿意下基层、到农村, 更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从事艰苦的行业。这种求职地域的局限性, 使他们凭借极少的竞争优势, 在求职队伍中挣扎, 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求职成本, 使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六) 价值取向偏差产生的盲目心理

就业难毕业生出现考证族 第5篇

就业难毕业生出现考证族

。目前,大学毕业生拥有证书的数量,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但在用人单位看来,证书不是被录用的关键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李伊,自入校两年多以来,先是考了普通话、国家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证,接着又自加压力,拿到了国际商务策划师证,目前正准备考驾照。

“这两年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李伊说,“除了上好专业课,其余就是没完没了的培训、考试,整天像是在高考。”

在当前就业压力之下,采取何种最有效的方法,从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在诸多的选择中,以“增强技能促就业”为目的的考证是大学生争相选择的道路。“多一门技能多一条路”已经成为眼下很多大学生的共识。

大学生是考证的主力军

记者近日在南华大学看到,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活动又纷纷拉开帷幕,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报名简章、报名宣传单贴满了学校的各个宣传栏,报名点排起了长队。计算机学院三年级学生邹仁慧说,班里不打算考研的同学几乎都在考证,她正在第二次备考软件资格证书,并表示如果这次还没通过,在毕业前还会继续报考。

在此前召开的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王焕军主任介绍,湖南省共组织鉴定43.06万人次,取证36.38万人次,分别比增长9%、14%,其中共有18万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占鉴定总人数的42%。

负责公共营养师培训的纽瑞孚培训中心负责人叶英告诉记者,自20在全省试点以来,已有多人参与培训和鉴定,其中学生就占到1000多人,并且绝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显然,大学生成了考证的主力军。

据了解,大学生考证有两大类:一是与专业对口的考证,这类考证绝大部分是在学校中进行,与学习相结合;另一类是面广量大的通用型考证,包括驾驶、秘书、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导游、营销师、房产经纪人等,

目前,大学生拥有证书的数量,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

一份来自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这些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专科生占50%,本科生占40%,研究生占10%。

多一张证,就多一张就业通行证

“多考一张证,毕业时就多一张就业通行证”,这句话说出了众多大学生的心声,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考证的直接原因。“我觉得大学生考证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必需的选择。近年来,就业越来越难。在应聘时,仅凭我们精心制作的求职材料和几分钟的介绍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一些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做支撑。”已经报名参加暑假国际商务策划师培训班的经管学院营销专业学生周宝恒对记者说。

来自就业市场的信号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南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药学专业的胡霓莎说,跟她一起考国际商务策划师证书的一个同学凭借这个证书被一家外企录用了。报考公共营养师的丁玉喜,也凭借其公共营养师证书,被一家较好的公司录取。这样因持有某种证书而找到工作是考证带来的真正实惠,也是学生考证热持久不下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确实比较倾心于持证多、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这无疑给大学生某种暗示。于是在校的大学生就忙着多考证、多参加培训,他们觉得,多一本证书、多一次培训,多积累一些经验,找工作就更有底气。

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黄昕向记者介绍,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他们更倾向于考取了一定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因为毕业证只是学历的一种证明,而职业资格证则是学生在技能领域所受教育程度的证明。

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昊青指出,很多企业来学校招聘人时,也把一些证书作为应聘的一个硬件要求。因此,面对人才市场的这种需求,持证上岗的观念便逐渐深入到大学生的脑海中。

考证太滥,就本末倒置了

大学生忙考证,负责授课的老师怎么看?部分高校的老师认为,学生考与职业规划有关的证书,作为求职天平上的砝码,可以提高竞聘能力。但现在学生拿证拿得有点滥了,有的甚至耽误了自己在学校的主业,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有专家称,“‘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他表示,如果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考证,不是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作为就业的“敲门砖”,这样的证书并不能实现学生所期望的作用。

而在多数用人单位看来,决定录用的标准要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湖南志发公司董事长黄志明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决定录用人才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文凭和证书不是关键,主要的是要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

湖南步步高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说,通过短期培训就拿到一个证,只能说明他具备基本素质,并不代表他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特长。决定这个人到底能不能留用,更得看他在试用期的表现,看他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敬业精神。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58-02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外因方面。

1.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几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为 700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而给2016年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 一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数持续上升。二是面临着其他就业人员的挑战。这些人员(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分流干部,转业军人)的就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毕业生所选择的目标有重叠而形成激烈的竞争,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三是用人需求向名牌大学、高学历集中。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提出必须名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追求名牌效应,这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四是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

2.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业,无外乎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很多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并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供给和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了错位。

一是制度缺陷。扩招政策的出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学生 “ 引进”来之后,没有设计好相应的 “ 输出”机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社会环境、政策、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二是专业设置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从发展的角度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在设置专业时,只从眼前出发,以招生为目的,致使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难以恰当对接。

三是人才培养单一化。受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影响,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是缺乏对接平台。传统的一些对接途径,诸如招聘会、就业网站、手机信息平台在就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和发展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个性化服务和跟踪调查方面,这些传统对接途径的弊端很明显。

(二)内因方面。

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毕业生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操作、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毕业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用人单位录用地方高校毕业生有所顾虑,甚至个别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

2.毕业生择业观念仍然陈旧,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仍然陈旧,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毕业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他们看好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愿意到大城市就业,把择业定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小型企业、民营单位和农村乡镇基层就业,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饱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这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人为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3.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

许多地方高校毕业生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缺乏主动性; 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情绪就一落千丈,悲观失望; 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有的毕业生虽然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说话结巴,应变能力差,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了,所以在“双选”会上也只能名落孙山。

二、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从源头上调整结构性矛盾。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政策。

一方面要从国家到地方逐级加强教育及就业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招考、教育和就业三个环节的有机联系,畅通国家、社会、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到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好 “ 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健全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nlc202309011146

2.调整供需平衡,力争使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一方面高校在调整学科结构和设置专业前,要科学预测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注意加强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搭建对接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畅通渠道。

一方面要建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传统就业对接平台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育第三方中介组织。第三方中介组织作为学校、学生、企业、政府信息沟通的桥梁,能够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招聘就业服务,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深化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要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按照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的原则设置专业、制订培养方案,努力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知识。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师范类学生应注重教师基本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活动。与此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活动管理,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和引导,使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此外,平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经济成分的单位和机构中从事社会需要的任何劳动岗位的工作都是就业,进一步破除旧的到国营、公办单位端 “铁饭碗” 的就业观念,克服片面的 “专业对口”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学会面对现实,对所在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要科学地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择业只能以自身资源(知识、技能)满足就业岗位需要。就业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切实注重劳动观念的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到人才需求空间比较大的、相对艰苦的地区和基层去建功立业。这样就业的大门才比较宽,就业的岗位和机会才会比较多。

三、结语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社会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们都物尽其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更好的繁荣社会,发展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忠武.大学生就业实用手册[M].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2]樊俊苹,程淑娟.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方红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4]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8).

[5]王军,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J].黑河学刊,2006(5).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 第7篇

一、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国在最近十几年特别重视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乘着政策的东风,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显著发展, 其显性表现就是办学硬件越来越好、 招生人数越来越多, 各所职业院校都开办了较多的学科和专业。

具体到音乐专业, 由于办学成本较低, 前些年艺考生较多, 所以音乐类专业教学点几乎是遍地开花。 现在来看, 这显然是教育领域的产能过剩。 而音乐作为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高职生的入学基础、 毕业时所能达成的能力往往均不如本科生, 加之社会对专科生的偏见、 学历高消费的时代误区, 导致了高职音乐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要么很难找到工作, 要么只能找到营销等类别的不对口岗位。 即便能够找到与专业关联度较强的工作, 也往往是待遇较差、 职业发展前景逼仄的岗位。

二、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除了前文已经分析的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 以及社会对专科生的偏见、 学历高消费的误区等社会原因, 我们还应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查找深层次的就业难成因。

1. 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缺乏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些艺术生的家境较好, 多为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家庭的特别呵护, 对社会、对现实、 对自我均缺乏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 他们在毕业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造成能力、实力与梦想的错位。 由于高估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懂得扬长避短, 他们在找工作时难免处处碰壁。 还有一些同学拈轻怕重, 留恋大城市、中心城市, 对脏累苦的工作一概回绝, 在工作中稍有不顺就“炒老板”, 导致其经常处于变相失业状态。 时间稍久, 这类同学越发不能够适应职场。 总之, 就业观念落后、缺乏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身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在不少高职生身上都有所体现, 是造成其就业不畅的主观因素。这一现象, 从侧面印证了高职院校大力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也折射了我们以往在这方面的巨大不足。此外, 还有一些毕业生严重缺乏自信, 为自己是专科生而自怨自艾, 同时又缺乏沟通交流能力, 于是总是过不了用人单位的面试关。 再有就是现在的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 习惯了在家依赖父母、 在学校依赖老师的生活, 他们在找工作时依然希望学校能给自己推荐理想的岗位, 期待家长通过拉关系、 请客送礼等手段为自己安排好前程, 诸如此类的心态使其既没有能力参与, 也没有动力参与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

2. 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 毕业生缺乏特色, 竞争力不强。 音乐教育是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长期积淀和用心打磨。专科学制短, 如果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努力程度不相上下, 专科生的专业素质通常确实不如本科生,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走差异化发展、 错位发展的路线, 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 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下工夫。遗憾的是,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走本科化、学术化的发展路径, 在教材选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一切向本科教育看齐, 在本科生、 研究生也同样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当下, 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 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何来就业竞争力? 在高职院校, “重专业技能训练, 轻综合素质提高”“重理论教学, 轻时间训练”等倾向比较明显, 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信息获取整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不强的毕业生, 即便能够就业, 在职场也难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三、提升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力的对策建议

1.认真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借助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形成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应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 通过市场调研和形势分析优化专业结构, 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借助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内涵发展形成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还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训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多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机会, 调整和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的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 有针对性地将此体现到教学活动中来, 多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高素质人才。

2.重视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仅掌握单纯的音乐技巧而没有丰厚的文学、审美等修养, 这样的毕业生难有作为。 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 职场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执行能力, 社会竞争的加剧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这些都需要学校在重视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重视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3.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帮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 我们就应当有的放矢地培养其职业意识, 通过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 帮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初探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三峰叠加,就业难,对策

高等教育事业是关乎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一方面, 由于从1999年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等等各种因素影响,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而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1、全球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

国际劳工部预计全球2009年失业率将上升至6.8%, 全球性衰退让全球失业人数将达到2.1亿至2.39亿人, 年底失业人数将增加5千万。青年大学生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因此全球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 全社会就业处于“三峰叠加”的状态

面临农民工返乡回流高峰、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增加高峰、大学生毕业高峰这“三峰叠加”的影响, 加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最终导致了就业难。

(2) 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据人民网介绍, 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 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 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 2008年以后, 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 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758万人,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3)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毕业生就业区域、行业、城乡等各个方面严重不平衡。一方面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另一方面毕业生挑挑拣拣思想严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社会经济, 高校, 用人单位, 学生自身等等方面阐述, 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 出现地区性就业矛盾。另外, 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例较小, 接收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足。扩招后,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需求严重不足。

(2) 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企业通常为了控制成本, 采取减员, 减薪, 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 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据预计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 2009年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合计有700万左右的大学生要就业。

2、高校迅速扩招, 只注意学科特征而忽视了与社会需求相

接轨, 课程设置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模式, 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前沿, 不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从而造成“有业不就, 无业可就”并存, “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的现状。

3、招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过分地追求学历, 要两年或两年

以上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另外对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工科的女生更是在求职时会遭遇性别歧视。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在高校毕业生中, 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期望值过高, 不是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而是凭空想象, 一步到位, 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 或者也有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就业习惯, 多种因素, 从而出现就业难。

三、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要化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题, 需要综合上述几个方面, 联系教育发展的现状, 通过各方的齐抓共管, 对症下药, 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1、政府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工程”, 中央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大环境要给予毕业生就业的信心, 政府要勇于担负起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 动员全国力量, 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和政策, 不断深化改革, 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体制性障碍, 并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这几年一直在操作的苏北计划, 支援绵竹计划, 支援西部, 选派大学生村官等等也颇有成效。此外, 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 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 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 指导高校改革, 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2、高校方面

从高校来说, 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优化专业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抓住教育规律, 又要体现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她是一所国家级的示范高职院校, 毕业生大部分就是以后的高级技工, 应用型人才, 因此就对于笔者学校毕业生就更应把黄炎培老先生的校训“手脑并用, 双手万能”作为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 一方面开展课程教育, 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开办模拟课堂, 也可以邀请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 解答毕业生在面试时可能会碰上的各种问题。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尽量向低年级延伸, 让学生在一年级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 明白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尽早作努力。

3、用人单位方面

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 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 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 完善用人机制, 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力争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4、大学生个人方面

(1)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应树立“行行可建功, 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坚决杜绝“宁要东部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幢房”的观念。如果像有些毕业生坚持“非高薪不干, 非大企业不进, 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 那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因此, 正确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

(2) 另一方面, 毕业生自身准确定位自己, 明确毕业以后该干什么, 能干什么, 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笔者经常跟同学说你要求企业给你3000元工资, 你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 给予与索取是相互的。这表明准确地定位自己也至关重要。

(3) 全面地充实自己, 只有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浪费时间, 多培养兴趣, 不虚度光阴,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的学生经常说课安排得少, 很闲, 笔者就经常纠正他们, 大学里要多锻炼能力, 主要要学会学习, 锻炼自学能力, 学会与人交往, 这非常重要。

(4) 此外, 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动向。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总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 这说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创业。据2000年统计, 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 也就是说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参与创业。因此, 在当今就业形势颇紧的今天, 各大高校应积极进行创业教育, 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大力扶持, 以最终促成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减压器。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更是很多同学积极探索这条就业新路。

总之,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 它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国上下一盘棋, 群策群力, 一定能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石峰.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之己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1) .

[2]秦卫东等.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 2010, (01) .

[3]段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 高教研究, 2003, (03) .

[4]赵文博.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 2010, (04) .

[5]范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04) .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第9篇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每年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网络、报刊等媒体也不时有报道。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 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据相关调查显示, 对个人前途与就业的忧虑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 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越临近毕业, 学生就业的压力就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心理压力。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 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综合起来,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觉得就业难, 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不愿意到偏远山区、农村工作, 不愿意到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工作, 甚至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却不愿意工作, 宁愿在家当“啃老族”;另一方面, 很多偏远地区人才缺乏, 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 部分企业在面对众多大学毕业生时觉得难以招到企业需要的合适人才。特别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减速, 国际更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和艰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影响就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不愿转变观念, 希望能够选择地域条件好、收入稳定、福利较好的事业行政单位、大中型企业, 而对于一些人才缺乏的边远山区和中小企业, 普遍不愿意去;导致很多人去竞争一个所谓的热门岗位, 而需要人才的企业却往往招不到人。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设置不合理。

(2) 大学的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 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 伴随着人数的扩招与考生对某些“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 一些高校盲目设置专业, 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调查;很多高校重复开设相同专业, 对某些专业性人才培养过多, 导致对劳动力供给大于社会需求。另外也存在高校有些专业设置老化, 不适应市场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需求在变化而高校专业并没有进行调整, 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为市场所需, 难以找到工作。

(3) 部分高校定位不明, 对自己究竟是定位于发展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不明确。因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是一项硬性指标, 科研成果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因此一些高校定位不明, 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和培养研究型人才, 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

(4) 大学教师的来源较单一, 缺乏实践经验, 着重于理论教学。从结构和质量上来看, 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型大学, 教师的来源应该多源化, 最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这样才能将理论很好的结合实际, 而我国许多大学的教师多数是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一直在学校的环境中成长和工作, 缺乏与社会、企业的紧密接触和实践经验, 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使学生感觉非常抽象, 根本无法满足对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

(5) 对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相关机构不健全。我国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 在经费不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目前在就业服务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而用人单位往往与高校联系不紧密, 不能及时向高校传达企业的需求信息与用工意向。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盲目强调学历、性别与证书等因素, 这也给在校大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学习期间一味追求证书等硬件, 而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3 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和择业观念。高校应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培训, 包括观念的转变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以便把所学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观念上, 鼓励大学生在就业时能走向偏远地区和深入基层, 从底层干起, 从社会最需要的岗位干起。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多做社会实践, 将所学知识与市场很好的结合, 并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等优势, 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 开辟就业的新思路。

(2) 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相关专业结构。要改变以前“热门”专业一窝蜂上的局面, 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做相应的市场调查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清楚全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在某些专业设置已经比较饱和时要避免盲目跟风, 以免造成相关专业学生在毕业时供求过多的情况。对于一些当前比较“冷门”的专业, 也不要盲目取消, 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招生人数, 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型人才。

(3) 在大学教师的配置上, 着力加强师资素质, 鼓励教师再学习, 再深造, 在资金、时间上给教师提供充分支持, 提高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同时加强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与互动, 让教师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运作管理等都较为熟悉。在教师的引进上实现来源多元化, 可以引入一部分曾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高校的队伍, 以便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或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为高校的兼职导师, 对学生实行传、帮、带, 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实践知识, 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4) 建立健全大学就业服务机构, 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与帮助。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 做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高校应对企业积极引导, 可以通过高校教师到企业讲课等措施对企业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工作, 使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更加务实与实在, 避免企业盲目追求员工的证书、学历, 而是依据本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招聘、用人, 真正做到适人适位, 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 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资金与人员支持, 切实提高服务机构的水平与效率, 实实在在能为大学生服务和提供就业的帮助。

(5) 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要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做好企业的劳动保障和福利措施, 在用人机制上给新进员工良好的培训和发展空间, 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不拘一格用人才, 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 以诚意、良好的管理和企业美好的未来来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6) 政府应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尽量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 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 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 既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 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 也有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浅议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第10篇

近期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 包括电子商务、动画、表演、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市场营销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就业工作, 分析就业问题, 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近年来, 从全国知名高校到普通高校, 就业问题一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 而就业率持续走低却是各类高校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较低, 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需要系统分析, 找到就业难的原因, 然后用我们现有的资源, 将就业难问题尽可能的改善。

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问卷参见附录) , 本次问卷共有21个问题, 问题主要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就业态度、为就业做的准备工作、对就业的期望、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就业指导和帮助等方面。本次调查为不记名调查, 调查样本主要来自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包括二、三、四年级的学生, 共有126名学生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采用网络形式进行发放和回收, 问卷回收后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从分析的结果中找到毕业生就业难的部分原因。

(一) 就业岗位缩减, 毕业生人数增加, 就业形势严峻

从整体形势来看, 近几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而就业岗位不增反减, 这就造成了当前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对于这样的大形势问题, 作为个体无法改变, 只有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出发, 通过改进自身来适应环境变化。

(二) 学校给予学生就业方面的帮助不足

当前学校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一系列指导, 包括提供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就业信息、联合企业来学校开招聘会等。但是整体来看, 学校对于学生就业的帮扶还有局限, 目前学校给予学生的就业帮助不能完全解决学生之需, 学生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 就业观念不正确, 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对未来的期望过高等问题随之出现, 这将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三) 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及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符

学生本身的问题是导致就业难的最重要且最根本的原因, 具体可以从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准备、期望与现实不符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首先,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的定位上存在偏差。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有先从底层做起, 逐步向目标奋进的就业态度, 但是在就业单位选择和就业地区的选择时, 仍然更加向往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或者国企, 不愿意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产一线。所以在择业时, 仍然偏重精英岗位, 忽视大众岗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进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 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应该偏向大众岗位, 这样的择业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目前就业矛盾更加尖锐化。其次, 缺乏创业精神。未来希望自主创业的学生少之又少, 大多数学生希望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 而缺乏创新、冒险的精神。当前国家及各地区给予了毕业生许多创业的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也是就业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 就业准备不足。

首先, 一半左右学生没有做过职业规划, 所以出现到大四就业阶段仍然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工作, 能做什么工作的问题, 甚至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得过且过的生活状况, 当面临就业问题时就难以解决。其次, 就业准备单一, 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实习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实习, 为未来就业提供准备, 再主要是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技能, 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应该系统科学, 而目前学生情况是一部分同学有做相关准备, 还有不少同学完全没有做就业准备, 即使做就业准备的同学也存在方式单一、不够科学的问题, 这就在就业过程中造成了学生能力和用人单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最终导致就业难问题。

3. 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欠缺。

首先, 学生进入大学后比较注重参加校园活动, 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不扎实, 在面对用人单位的考核时往往不能很好应对。其次, 学生不是十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最后, 部分学生能力和素质不平衡, 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可能缺乏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又有欠缺。综上, 学生能力素质必须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匹配, 若二者脱节必然导致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 而毕业生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尤为关注的, 也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即便如此, 当前的毕业生就业仍然不乐观。基于本文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针对学校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改进当前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一)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1. 全校范围毕业生开设创业管理课程。

目前很多地区的高校开展已经对在校毕业生开展了SYB (创办你的企业) 培训, 该培训的师资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培训和认证的SYB创业培训讲师, 这可以让我们的毕业生对创业相关信息有所了解, 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2. 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开展就业讲座。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与学生交流, 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传达给学生, 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尽可能缩小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和学生能力的差距。

3. 学校应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进行不间断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不应该到大四毕业前夕才开展, 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应该在大一入学之后就开始, 而且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应该在大学四年过程中持续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 在大一阶段应该对于就业观念给予讲解,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二、大三时期应该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此过程应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大四时期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面试相关技巧培训、就业心理疏导等方面就业帮助。

4. 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母校讲座。

往届毕业生在工作领域崭露头角, 邀请他们回母校为学弟学妹开展就业讲座, 交流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告诉在校学生应在学校锻炼哪些能力、提升哪些素质, 这样的方式往往比老师的讲解更加生动有效, 也更加能够让学生信服。

5. 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兼职机会。

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学生自己寻找实习机会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也比较困难, 学生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岗位, 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 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二) 学生通过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及观念的改变积极的应对就业形势

1. 转变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的变化需要长时间的引导, 对于新入学的学生可以在入学之处就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同时,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与学生沟通就业方面问题, 正确引导学生。

2. 夯实专业基础。

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未来工作的敲门砖, 也是最为基础的能力, 所以必须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3. 提升学生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来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 但是必须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平衡, 不能有所偏颇。

4. 学生应积极了解就业信息。

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应该尽可能的提早, 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 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了解相关信息, 然后据此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调整就业心态。

就业的过程是艰难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被用人单位多次否定, 进而导致学生开始自我否定, 甚至出现自卑心理。这时最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心态的调整,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目前的难题。

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 希望能对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姚裕群, 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经济, 2008 (03) :38-40.

[2]董姗姗, 王雪.我国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西部财会, 2012 (0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将现新高峰 第11篇

就业难的新高峰

“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既是福音,也是挑战!”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晓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会上顾晓敏提交了一份《关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和影响》的书面意见,她认为,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有积极作用。比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需先签合同再试用,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大学生就业因此有了法律的保障,过去存在滥用试用期的问题。很多企业利用实习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开始许诺干得好就录用,但干了一段后一个人都不留。这种做法在今后都是违法的。同时,只要被雇用就要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如实告知用人要求、工作岗位及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规章制度等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有直接关系的事实情况,这对大学生就业的权益也是一种保护。

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阻力同样不小,顾晓敏解释说,首先,《劳动合同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注重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该法将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因此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会比以前更加谨慎、理性,这会加剧本已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从目前上海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根据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反馈,企业对大学生招聘比过去要谨慎。其次,《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一些企业对于眼前“可招可不招”的岗位,可能会通过暂时从内部挖潜的方式来解决。第三,以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存在着重学历、重名牌大学背景的倾向。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会更注重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学历,这是因为企业必须雇用高素质、能力强的员工,才能符合《劳动合同法》,才能降低用人成本,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大学生找工作靠名气、靠光环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

依据这些分析,顾晓敏断言,今年大学生就业难将会出现新的高峰。

“新《劳动合同法》虽然会客观上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但这只是暂时的,从规范就业、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讲,是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的。”顾晓敏认为,因此,面对这个暂时性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例如政府对招聘大学生人数占员工一定比例的企业,应给予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招聘大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如大学生到上海中心城区以外的乡镇工作,可补助一定数额的津贴;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可根据毕业生的意愿,选择留在上海或迁往外地。

对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顾晓敏则认为,虽然上海已经设立人才发展资金,向本地创业的大学生开放,各区县也大多都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但大学生大多没有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实际创业人数不足1%,99%的学生必然到企事业单位工作。鼓励创业仅能作为一种补充,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一力降十慧

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新《劳动合同法》仅仅是客观上在就业难的问题上轻轻推了一把而已。

“面对各种各样的就业难题,动多少脑筋都不如大学生自己具有用人单位所认可的职业能力更为实际。”顾晓敏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她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教育部门要反思一贯以来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大学,包括中小学,都要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因为一个人好的素养的形成,从大学阶段开始培养为时已晚。只有从小学就抓起,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顾晓梅告诉记者,为什么以前许多大学生宁可被企业剥削甚至白白地付出劳动,还要在企业工作,一方面,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竞争者很多,好不容易进入企业,就有了留下来的机会;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大学生忍受这段难熬的日子,还是为了能够学到实际的职业技能,使自己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内成为不被忽视的有用之才,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是一个被动的职业能力学习的过程。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忽视了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这堂在学校内没有上的课,必然要在社会的大课堂上补上,而且是要迅速补上,不然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作为职业教育研究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研究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学而优则仕等思想以及国家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积累而引发的。现在很多人埋怨大学生就业思想有问题,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大学生为什么不能

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第12篇

一、多元纠葛:就业难问题的诱因

(一)高校扩招的制度诱因

迄今为止,高校扩招已10年。10年间,文科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高于理工科专业。1997年,全国文科类在校生119.6万人,理工农医科在校生197.8万人[1];2006年全国文科类在校生957万人,理工农医科在校生879万人[2]。致使文科类专业以这样规模和速度发展的原因主要为文科专业办学成本低。相较于理工农医等专业而言,文科专业对实验、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要求低。因此,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文科类专业扩招幅度大于理工农医类专业。加之家长和学生对专业、个人职业倾向缺乏了解,在报考的过程中,缺乏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盲目趋从于热门专业,结果导致毕业时的就业难。

(二)结构性失业的结构诱因

结构性错位问题是就业难问题的体制诱因。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是世界工厂的角色,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高校文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对技术知之甚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人才培养结构错位的结构性失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剧变和频变迭生,同时,教育的滞后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必然出现偏差,进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所能和社会的所需错位的结构性失业。社会剧变的幅度越大,频变的频率越快,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就越严重,可以说,结构性失业现象与社会剧变的幅度和频变的频率呈正相关。社会的剧变与频变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难题——按照何种质量标准培养、如何培养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所能与所需偏差变小。

(三)高校忽视就业指导的惯习诱因

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各部门都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运转。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高校培养类型、数量,都在国家计划体制下完成。高等院校的职责只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入口及出口工作则不属于高等院校的职责范围之内。自20世纪末以来,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但其职能只流于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中心的本体功能即就业服务功能在多数高校尚未得以彰显。高校忽视就业指导的惯习诱使学生“茫”于读大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却盲视了无边界生涯的时代要求。

(四)无根的骄子的自我诱因

对学生而言,他们在“精英”的隐喻和“惯习”的力量的合力作用下,自视为骄子。他们“在理智上没有独立的见解;没有确定自己方位的远大眼光;对经济和社会败坏的原因没有洞察力;对他们自己的未来没有摆正方向的方法”[3]。因此,并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而是处在“终日役役不见成功,苶然疲役不知所归”[4]的无根感中。在“无根”的心态下,大学生们盲从于考研、考公务员、考证,却迷失了个体的发展方向。这是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自我诱因。

二、无边界生涯:就业难问题的突困方向

由于技术的提升和进步,未来工作组织趋向于“无边界组织”,即“预想中的无边界公司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一个无边界公司将把外部的围墙推到,让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5]。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教育必须“先行”才能使得培养的人才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边界组织认为信息、资源、构想等一切资源都能快速便捷地穿越组织间的障碍,形成完全不同于原有的垂直组织体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无边界组织的背景下,国家上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无边界生涯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雇员在不同的雇佣单位就业的职业生涯,或者是指超越单个组织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

Sullivan(1999)对传统职业与无边界职业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无边界职业条件下,个体就业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岗位对个体的要求也将存在更大的差异,工作的变迁要求个体的技能能够同时通用于多种工作而不是仅适用于同一种工作[6]。即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要求劳动者能够在不同岗位、专业、职能、角色、组织之间流动。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尤其是通用技能(如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对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显得极为重要。从基本涵义角度来讲,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7]。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个人不仅需要具备职业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通用技能(终身学习能力、远见性、才智最优化配置)的同时,个人还需要具有能够在不同工作和组织间实现平稳的职业生涯过渡的个人弹性和适应性,以及能在不同群体与他人分享责任、经验和知识的合作意识[8]。Fugate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9]。Fugate就业力的模型是职业生涯识别、适应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10]。

就业能力所包含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雇员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适应能力。对此,霍尔(Hall)于2004年提出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矩阵[11]。(见表1)他认为适应能力和自我意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两个“元能力”(Meta-competencies)。适应能力与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职业取向。只有那些能预见并主动去适应变化的人才能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生存,即表现为高的自我意识和高的适应能力。其他的组合则表现为被动的、僵化的、缺乏意识和行动能力的职业生涯取向。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对人的就业力的要求和在现在的传统职业的组织边界森严是不同的。

就业力研究表明,在日趋所向的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适应力和自我意识以及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生涯识别力是教育过程中的所缺以及未来教育中的所能。在不考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因素的情况下,只有用有高自我意识才能性能良好的职业生涯识别能力,并和高适应力一起综合表现为高就业力。当下我国高校文科类毕业生面临的职场环境即是一种无边界的职场,综合各行业需要文科类毕业生所做的工作,综合看来实质上都是无边界的职员,专业性质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和职业生涯识别、自我意识、适应性比起来要微弱些,因此,日趋所向的无边界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所需面对的职场环境,是解决文科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困方向。即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能力以及适应性,以提高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力,以期能在无边界组织时代使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提升就业力: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

尽管就业难问题的诱因多元、复杂纠葛,最终以就业难的形式作为矛盾的表现形式。但面对现实,在制度诱因、结构诱因却非一校、一学院、一个人之力所能解决。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同时也是多元纠葛的矛盾主体之一的高校,其所能为即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就是加强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观目前高校文科类毕业生所遭遇之困境和未来无边界职场的需求特点分析,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缺乏的主要是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以及适应力。这将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尽管就业力的提升是隐性的、无形的,但高校可以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加强教学改革,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的增长。高等学校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改变加强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师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提升的意识。事实上,教育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只教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因此教学中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乃是本真的教育的本有之意。目前高校需要加强的就是还高等教育过程以教育本真之意,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之外,更要加强知识以外的其他方面如自我意识的提升。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等认识自己的问题意识的提升与锻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客观地认识他人,并能给与自己和他人以恰当的评价。

第二,完善就业指导中心职能,以多样服务促进职业生涯识别能力的增长。目前我国一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多流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事实上,事务性工作只是就业指导中心职能的一部分。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重点在就业指导,而非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指导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识别能力的增长,促使学生给自己作出适恰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核心工作。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螺旋进阶的复杂过程,需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因此,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是设计多样活动和课程促进大学生实时地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完善在就业指导中心设置部门职能并深入挖掘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的功能,方便学生在线进行职业兴趣测评以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开展多样实习、见习活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学生自接受学校教育开始至结束学校教育始终生活在校园里,对社会不了解。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适应性差是自然的事情,眼下学生适应性差除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强而导致了实习、见习工作遭遇困难,部分高等院校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变相地减少实习、见习的机会所致。事实上,只要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实习、见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工作岗位的状况、流程、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使得学生对相关工作加深了解,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则会有所增强。

第四,研发促进从学习到工作转化的项目,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高等院校需要明确的是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高等教育阶段,促进从学习到工作转化的项目应伴随高等教育始终。在项目中,应能综合运用到文科类毕业生较缺乏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能力以及适应性,从而使得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就业力;不断地运用发展性标准评价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如此使得学生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习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提升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适应性,进而提升就业力。

同时,大学生自己应从“无根”走向“生根”、“扎根”。大学生“无根感”源自于不知晓“我是谁”。提升就业力的根基在于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增强。所以大学生提升就业力的根本目标是从“无根”走向“生根”、“扎根”。其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知晓“我是谁”,即“人力资本”问题。其二,大学生要明晰自己的历史、背景,即“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明晰自己具备的外部条件如家庭背景,属“社会资本”问题。其三,大学生要明晰自己的目标,明确“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方向性前提,也是自我职业生涯识别的过程。只有明晰方向,才能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的就业力。才能改变无根的状态,在分析,提升自身的就业力的过程中逐步“生根”、“扎根”。

文科类学生所能就职的岗位间的差距和壁垒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要弱一些,这为提升就业力,为适应无边界生涯的职场提供了可能。提升就业力的措施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增强提升学生就业力意识的提升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能的完善。提升就业力是复杂而多变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加强就业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但就业难问题的形成却是由制度诱因、结构诱因、惯习诱因等多元因素纠葛而成;通过分析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的特点阐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文科类高校毕业生突困就业难问题的路向,进而指出在提升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各方责任主体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就业难问题,诱因,无边界生涯,提升就业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1997[EB/OL].ht t p://www.moe.edu.cn/edoas/websi t e18/40/i nf o11240.ht m.2009-2-12.

[2]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6[EB/OL].ht t p://www.moe.edu.cn/edoas/websi t e18/45/i nf o33545.ht m.2009-2-12.

[3][美]杜威;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3.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6.

[5]王松涛.无边界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2008,(4).

[6]汪晶晶.基于无边界职业化的就业力模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7]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

[8]Van der Heijden,Beatrice I.J.M.Prerequisites to Guarantee Life-long Employability[J].Personnel Review,2002,(1).

[9][10]Fugate.Mel,etal.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 Con-s 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1).

上一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下一篇: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