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图范文

2024-07-25

技术路线图范文(精选12篇)

技术路线图 第1篇

美国能源情报署 (EIA) 研究则指出, 中国未来 (2030年) 能耗将达到64.04亿t, 建筑能耗达到12.93亿t, 总能耗高于IEA的预测结果, 而建筑能耗则低于后者。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BNL) 长期研究中国的建筑能耗, 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建筑用能占总能耗的比例还较低, 仅为20%左右, 未来将增长到30%。周南等指出到2020年, 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达到10亿t, 而城镇化是引起住宅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 建筑面积和设备拥有量的增长将带来非住宅类城镇建筑能耗的增加。

国内一些机构也作了分析:《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研究指出, 到2020年, 中国能源总需求将在23.2~31.0亿t之间, 建筑能耗在4.7~6.4亿t之间[6]。实际上, 2010年我国社会能源消耗已经达到了32.5亿t, 建筑能源消耗6.77亿t, 也已经超过其预期目标。还有文献指出, 未来中国建筑总量将达到910亿m2, 甚至1180亿m2, 相当于在目前建筑量的基础上增长1~2倍, 由此也将导致建筑运行能耗大幅度提高。

已有的这些研究试图预测中国未来能耗发展状况, 给出政策或技术方面的建筑节能建议。实际上, 未来建筑能耗水平取决于我们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的任务不是去预测未来, 而是从我国未来可以获得的能源总量和环境容量条件出发, 从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对能源的需求出发, 得到未来我国可以用于建筑运行的能源总量。以这一总量为天花板, 探讨如何分配各类建筑运行能耗, 从而为我们建筑节能工作明确具体的定量目标和约束上限, 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在这些用能上限的约束下, 实现城乡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筑环境不断提高的需求, 给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路线图。本文试图从这一思路出发, 给出了我们的初步研究成果。

一、未来我国建筑用能总量的上界

能源消耗总量受到全球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 从地球人拥有同等的碳排放和能源使用的权力出发, 可以得出未来全球人均碳排放量和化石能源利用量的上限;而从我国的能源资源、经济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从国外获得的能源量等情况来分析, 也可以得到我国未来发展可以利用的能源上限。从这一总量出发, 进一步结合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用能状况, 可以得出我国未来能为建筑运行提供的能源总量。本节分别从这样几个分析角度出发, “自上而下”地对我国未来可以容许的建筑能耗上限进行估计。这应该是我们建筑节能工作要实现目标的用能上限。

1. 碳排放总量的限制。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的使用, IEA研究表明, 由于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80%。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 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2010年, 世界能源使用形成的碳排放总量为304.9亿t, 中国碳排放占22.3%, 人均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要求我国尽快控制碳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

“碳减排”的目标是多少?IPCC组织指出, 为保护人类生存条件需控制地球平均温度升高不超过2K。为达到这一目的, 应逐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1) 到2020年, CO2排放总量达到峰值400亿t, 由于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约为320亿t, 按照目前的化石能源结构, 约为156亿t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根据联合国预测, 202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76.6亿计算, 人均化石能源消耗约为2 t。而目前美国人均化石能源消耗为9.8t, 为该值的5倍, 中国为人均化石能源消耗为2.2 t, 也已超过了这个值。

(2) 到2050年, CO2排放总量应减少到2000年的48%~72%, 这就意味着, 除非调整能源结构, 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 否则化石能源使用量还必须大幅度不断降低。

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 煤的碳排放系数是化石燃料中最高的, 更应该严格控制化石能源使用总量。根据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 如果未来中国人口达到14.5亿, 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应控制在29.5亿t;除化石能源外, 当前常用的能源类型还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根据中国工程院研究, 通过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未来核能有可能占一次能源的10%左右, 可再生能源占到20%左右。考虑到这些非碳能源的贡献, 从碳排放总量的限制推算, 未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上限应该是42亿t。

2. 我国可获取能源总量限制。

2010年,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2.5亿t。其中煤炭约占68%, 石油占19%, 天然气占4.4%, 核电、水电和风电占8.6%。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水电、核电、风电的发展受资源、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限制, 很难在短期内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要能源。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 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的2/3, 1/6和1/15。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能源供应量成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 受能源资源赋存量、生产安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土地沉降、技术水平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我国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年生产量有限;另一方面, 国内生产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要求, 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然而, 能源进口量受能源生产国、运输安全和能源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进口量很容易受到冲击, 因而不能通过扩大进口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我国用能量超快增长的发展势头难以持续, 必须进行重大调整, 必须对化石能源进行总量控制。根据中国工程院研究, 到2020年, 我国有较大可靠性的能源供应能力为39.3~40.9亿t。

如果考虑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制约的因素, 我国能源供应能力还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多数非化石能源, 水电和核电供应能力已经难以再扩大, 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然面临多方面未决的技术障碍。因此, 从我国能源供应能力来看, 2020年, 我国能源消耗量不应超过40亿t。

3. 中国建筑用能总量上限。

受碳排放和可获得的能源量的共同约束, 未来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应该在40亿t以下。这不是一个暂时的约束, 而将是长远发展要求的目标:从全球碳减排目标来看, 未来碳排放量要逐年减少, 化石能源用量也应逐年减少;我国能源赋存有限, 能源技术短期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因而难以支持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为履行大国义务, 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势在必行。

在国家能源消耗总量的约束下, 建筑能源使用也应该实行总量控制。目前, 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 而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30%~40%。是不是中国的建筑能耗也能占到总能耗的30%以上呢?

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来看, 工业 (特别是制造业) 是中国发展的动力 (2000以来,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在45%~48%) , 生产和制造加工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工业用能量约占国家总能耗的65%以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制造业还将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部门, 工业用能还将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主要部分, 逐年增长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近年来工业用能增长率持续在5%) 。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交通用能仅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左右, 无论从用能比例还是人均交通用能, 都远低于OECD国家水平。随着现代化发展, 交通用能比例一定会有所提高。

我国建筑用能 (不包括农村非商品生物质能源的建筑用能) 一直维持在社会总能耗的20%~25%, 在保证我国各部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不断提高工业用能能效, 维持工业用能在目前基础上增长不超过10%, 交通用能不超过目前的2倍, 未来建筑能耗最多只能维持在社会能耗的25%以下。

综合以上, 由于碳排放总量和能源供应量的约束, 我国国家用能总量用在40亿t以内;考虑工业生产、交通和人民生活发展需要, 建筑能耗总量应该在10亿t以内, 这一用能总量不包括安装在建筑物本身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电、风能等) 。

二、怎样实现我国建筑用能总量控制的目标

影响城镇建筑用能总量因素

建筑用能总量为:建筑用能总量=用能强度×总拥有量

用能强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用能, 总拥有量则是指总的建筑面积。所以要研究未来建筑用能总量, 就需要分别研究未来可能的建筑用能强度的变化和建筑总量的变化。由于城市和农村建筑使用状况, 环境条件等都不相同, 所以用能强度也不同, 于是还需要分别考虑城镇和农村的建筑用能强度和建筑总量的变化。到2030~2040年, 中国人口将达到高峰14.7亿, 城镇化率将达到70%, 城镇人口可能增加到10亿, 而农村人口将逐渐减少到4.7亿, 这是我国社会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大趋势。由此也将导致城乡建筑总量出现较大的变化。

建筑面积总量控制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的背景下, 城镇住宅和非住宅类城镇建筑面积将进一步增长。然而, 受土地和环境资源的约束, 未来建筑面积总量不能无限增长。另一方面, 建筑面积增长引起建筑能耗增加, 在能耗总量约束下, 为保障建筑能够正常运行, 建筑规模也应存在上限。

亚洲国家和地区与欧美等早期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人均建筑拥有量有很大不同, 其中既有土地状况的原因, 更有可从海外获取资源规模的原因。从目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看, 我国这样的大国很难依靠大量进口满足我国发展的各种资源需求, 而我们拥有的各类人均资源大部分又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房屋建设是高资源消耗型产业, 从资源环境条件来看, 我国未来的发展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模式, 而应该参照亚洲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模式。像日本、韩国、新加坡, 人均建筑面积都是在40 m2左右, 我国也应把人均量控制在这个范围。如果控制在40~45 m2之间, 按照未来14.7亿人口计算, 总的建筑规模应该约为600亿m2。

目前, 我国建筑总量已经达到453亿m2, 其中, 城镇住宅约144亿m2, 城镇公共建筑约79亿m2, 农村建筑约230亿m2。按照总量600亿m2的规划, 未来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应基本维持在当前24 m2/人的水平, 城镇住宅总面积将达到240亿m2, 可以增加量为90~100亿m2;未来人均非住宅类建筑面积达到人均12 m2/人,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总的建筑面积达到120亿m2, 可以增加量为40亿m2;农村人口减少, 建筑面积在目前230亿m2的基础上略有增加, 到达240亿m2。这样总建筑面积才有可能控制在600亿m2。

这样, 未来城镇民用建筑增加总量不超过150亿m2, 这一过程如果在15~20年完成, 则每年不包括既有建筑的拆除, 新增城镇建筑面积应控制在8~10亿m2以内, 这是从我国城镇发展与我国的土地与资源条件出发所得出的约束条件, 也是我们考虑建筑能耗总量时的基本出发点。

用能强度用能强度因建筑用能类型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产生用能强度差异的原因包括:城乡居民用能方式和用能类型的差异,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与住宅建筑使用方式差异, 南北地区冬季供暖方式和强度的差异。根据用能特点, 建筑用能可以分为北方城镇供暖, 城镇住宅 (不含北方供暖) ,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 (不包括北方供暖) 和农村建筑等四种类型。

(1) 北方城镇供暖用能, 指的是历史上法定要求建筑供暖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冬季供暖能耗, 包括各种形式的集中供暖和分散供暖。按照热源系统形式的规模和能源种类分类, 包括各种规模的热电联产、区域燃煤或燃气锅炉、小区燃煤或燃气锅炉、热泵集中供热等集中供暖方式, 以及户式燃气炉、小煤炉, 空调分散供暖和直接电加热等分散供暖方式。供暖能耗除热源用能外, 还包括水泵、风机等各类供暖辅助设备用能。

(2) 城镇住宅 (不含北方供暖) 用能, 指的是除了北方地区的供暖能耗外, 城镇住宅所消耗的能源。从终端用能类型来看, 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空调、照明、炊事、生活热水以及夏热冬冷地区 (非法定供暖地区) 的冬季供暖能耗, 使用的主要商品能源种类是电力、燃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城市煤气等。

(3)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 (不含北方供暖) 用能, 指的是除了北方城镇供暖用能外,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内由于各种活动产生的能耗, 包括空调、照明、电器、炊事、电梯、各种服务设施以及夏热冬冷地区 (非法定供暖地区) 非住宅类城镇建筑的冬季供暖能耗, 使用的主要商品能源种类是电力、燃气、燃油和燃煤等。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 第2篇

(2015版)》全文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 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 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 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 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战略任务和重点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促进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1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 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大力推动标准实施。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稳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 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专栏2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工业“四基”发展指导目录,发布工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军民两方面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 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重点项目。

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专栏3工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 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 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 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专栏4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 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3.航空航天装备。

航空装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 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7.电力装备。

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机装备。

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

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 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专栏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 益。

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分业分类施策,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

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制造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

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战略支撑与保障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创新文化和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行企业产品标准、36 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以及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

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

(五)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

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六)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39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种实(试)验设施。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七)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落实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船舶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

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八)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制造强国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技术路线图 第3篇

会议开始,陆长安在致辞时表示:“本次路线图的制定是我国印刷行业从战略层面认真总结以往发展历程,主动研究印刷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发展出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政策建议的一项系统工程。”

随后,吴峰在讲话中谈道:“《路线图》的制定是印刷行业的大事,其详细阐述了印刷产业‘十三五’规划的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产业需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研究成果丰硕,意义重大。”

接下来,曹鹏介绍了《路线图》的主要内容,首先通过数据和图表介绍中国制造业、印刷业的现状,并将国外优秀的印刷业转型案例的分析与在场各位分享;然后以印刷产业如何演进及分化、新兴产业,以及围绕《路线图》的主线,即印刷传媒、包装印刷、数字印刷、印刷制造、设备及器材和绿色印刷六大板块分别进行了详细解说。

精益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图 第4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4年的54.77%,生活在城市的人口由1.7亿增至7.5亿。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普遍规律,城市化率快速发展区间为30%—70%,我国仍处于这个区间,城市化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但过去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走了不少弯路,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今的城市化必须向以提升质量为主转型发展,再也不能简单追求城市化速度。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要科学、有序、健康、合理。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文、经济、生态环境等等。而城市化本身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系统,而且还受到外部环境甚至国家系统的深刻影响。因此,人们必须要以系统的视角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化能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能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协调关系。城市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子系统,精益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图就是在研究各子系统的状态和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从而激发各个子系统的活力,使整个系统达到动态平衡,形成一个有效的可操作、可监控、可检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路线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37.66%提高到2014年的54.77%,以年均增长1.33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2011年城镇化水平为51.27%,开始超过50%;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略超过世界总体水平,并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推进。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和就业比重是城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现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伴随着这一趋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继续下滑,第三产业比重相应提高。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9.2%,第二产业比重为42.6%,而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达到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市就业人口稳步提升,城镇就业率持续稳定上升,2014年该比重达到50.88%,首次超过50%。

此外,我国在城市供水、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建设、城市绿地和园林、城市设施水平、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市政设施及城市交通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其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市民化进程滞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存在一定差距,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同等待遇,给城市社会动荡埋下了隐患;城市化质量较差,“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等严重困扰着居民的工作与生活……

虽然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少,但这本就是不断摸索不断向上提升的过程,当务之急便是正视已经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从而推动城市建设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精益城市建设的内涵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中期发展加速时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依然会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及增长水平,从城市化质量上看,其发展质量也会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向内涵及功能的提升上转变。精益城市建设就是减少城市建设成本,降低城市建设代价,最终使得我国走向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那样的高质量城市建设之路。所谓高质量,是指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化率和城市的各个要素协调发展,高质量强调协调性[1],即人文关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和谐以及生态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此外,城市建设质量的考量不仅仅局限在单个城市,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考量一个区域甚至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全方位系统性均衡。当然,笔者只从单个城市的角度思量精益城市建设。

精益城市建设首先必须以人为本,其次要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包容,这也是精益城市建设的愿景。简单来说,高效是指城市建设要逐步消除浪费,以越来越少的资源投入创造越来越多的产出,实现集约增长;绿色低碳指城市建设要尽可能节能减排,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指城市建设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能满足后续城市建设;包容指城市建设的成果在居民间平等的分配和享受。

三、精益城市建设的建设活动

精益城市建设主要包括5个层面,即人文层面、经济层面、生态环境层面、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以及社会事业层面,本文主要从这5个层面来进行考虑。

(一)人文层面

精益城市建设中人文层面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城市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要使居民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并参与到城市建设的改进中,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这里的“人”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城市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人都应共享利益并共担风险。

首先,政府必须有序地引导城市建设,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切不可拍脑袋决策。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已转变成城市建设的主导,应顺应市场规律,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出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精益城市建设中来。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城市建设走向健康发展。政府还要负责制定相关法规,保证城市建设按规划进行。

其次,企业作为市场的主力军,城市建设需要其整合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各种基础信息,打造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为城市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并吸纳就业人员。城市应该凭借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不仅仅是因为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无奈之下才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者是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城市建设应该主要凭借城市的“拉力”作用而不单单是农村的“推力”作用。

最后,居民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城市建设活动必须征求民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另外,城市建设的推进要充分尊重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意愿,通过他们自愿、自主、有序“进城”,保证“进城”后的农民可转变为城市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因此,精益城市建设要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二)经济层面

精益城市建设中经济层面的核心思想是高效,即集约利用资源以便产生更高的生产与流通效率[3]。城市建设使城市获得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将有力推动经济增长。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城市应该积极发挥聚集效应,坚持走集约式城市建设之路,企业也将从规模效应中受益,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融合。在大城市中,市场机制会对生产要素产生更高回报,吸引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一大“拉力”,进而导致市场规模扩大、运输成本节约,土地的更有效利用、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基础设施成本更低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更完善,以及技术、知识、信息传递、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从而产生更高的生产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要有综合的产业结构,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4]。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特别要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控制高耗能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壮大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市场需求,推动服务业转型发展,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先进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还有很大潜力,需要快速发展服务业。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化,特别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且产业的丰富度比较厚、产业链条比较长、增长潜力比较大、就业的承载能力比较高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以城市为创新载体,依托科技、教育、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推动城市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吸引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人员就业创业。

(三)生态环境层面

精益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层面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城市建设要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赢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首先要认识到,虽然生态系统处于动平衡状态,但若对其强加破坏,扰乱了其基本规律,导致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建设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平衡。精益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层面的目标是使得居民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放心饮用安全健康的水,愉悦地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为此,在大气方面,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全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首先要从源头上开展大气污染减排工作,清退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减少直至杜绝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企业量。大气污染物的排出必须达标控量,企业需积极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城市机动车总量,并逐步淘汰老旧“吞云吐雾”机动车,全面推广新型能源车。构建城市绿色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本市的电力、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水文主要涉及四件大事: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节水、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其中,防洪要根据所在河流或者地区的地理形式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以此构建城市防洪系统。城市防洪还可与城市供排水、发电、灌溉等相结合,为城市建设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开发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可供给量,使其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节水方面,大力开发节水新技术,探索节水高科技,根据各行业、生活以及生态特征,分别确定用水标准,使之逐步与世界最优标准持平;扩大水资源覆盖面积,加大水资源综合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水资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警觉,根据城市污染状况合理布局建立污水处理厂,大力开发生物治理等治污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及其再生水生产能力。

统筹安排城市绿化建设活动,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绿地功能。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增加城市森林资源总量,提高城市森林建设质量,加快生态公园建设,完善城市绿化隔离带,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搞好市容环境卫生,总体提供令人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基础设施建设层面

精益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的核心思想是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覆盖面比较广,需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形成有机联系的集城市供排水、供电、集中供热、燃气、通信、建筑、综合交通、防灾等于一体的连接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特别是对于诸如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暖、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城市“里子工程”,要加强其建设、改造和检查,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争取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在城市供排水方面,加快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保证水质和水量,并保证城市排涝,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在城市供电方面,由于火力发电占据着大部分市场,所以要在提高发展火力发电技术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采用太阳能、风能、核能、水力等绿色能源或垃圾进行发电,在保证城市供电的同时保护环境。在城市集中供热方面,目前我国主要利用以煤炭为能源的热电厂和锅炉房进行城市集中供热,对煤炭的依赖性比较强,应不断对热电厂进行技术革新,并充分根据各地区综合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天然气、油、生物能、地热能等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城市燃气方面,要逐步降低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积极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供气能力,大力开拓天然气市场。城市通信方面,应建设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于一体的信息通道,基本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在城市建筑方面,应优化建筑空间结构,提高节能设计标准并采用新兴建筑材料进行节能设计,存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尽可能提高建筑质量,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在交通方面,要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化城市道路及桥梁,并积极开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为人们出行绿色低碳化提供支撑。城市防灾方面,加大消防、防震、防汛、防空等的建设力度,增强城市防灾应灾能力,保证城市运行安全。

(五)社会事业层面

精益城市建设中社会事业层面的核心思想是包容,即居民可以均等享受经济活动的建设成果。社会事业层面主要涉及到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要统筹城市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均衡协调发展。

文化体育方面,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对文化体育的需求。另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每个城市都应保护其文化特性,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街区等,一定要保持其整体格局和风貌,充分利用文化底蕴,积淀出独树一帜的城市魅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5],要优先发展教育,至少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并提供高端优质的教育服务。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并保证生病就医率达到100%。完善涵盖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达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使社会保障成为普惠制的公共政策[6]。

四、精益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

精益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包括人力、创新技术、体制机制,以此保证精益城市建设的实现。(1)人力。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能为精益城市建设创造价值的人力应放在首要位置。(2)创新技术。精益城市建设要充分创新利用各种新型技术,如遥感技术、新型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节能建筑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市政公用工程技术、城市环境卫生现代化技术、城市公共交通技术、信息工程应用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智慧城市技术、水处理技术等等。(3)体制机制。体制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充分释放制度红利。户籍制度应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迁徙;土地制度实现土地增值的合理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本保障全覆盖;财税体制的改革能为农民市民化并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提供大量的财力支持;创业创新政策的完善可以鼓励创业,推动产业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收入分配体制应合理有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逐步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有社会管理制度、统计、医疗、教育、文化、利率制度体制等都需创新。

五、精益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图:描述城市如何实现精益

精益城市建设要形成以人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三方面基础信息为支撑,涉及人文、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五个建设层面,最终要以人为本,(下转104页)(上接97页)实现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包容的精益城市建设体系。其中,愿景描述了精益城市是什么样的,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建设活动确定了五个关键流程,为市民创造并传递精益城市价值主张,是实现愿景的必要途径。基础信息确定了对实现愿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城市建设质量持续向上提升,实现尽善尽美的最终源泉。基础信息目标描述了如何将人力、体制机制和创新技术组合起来并与建设活动协调一致,以支持精益城市建设战略。

精益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结语

精益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几个问题:精益城市建设的愿景是什么?如何建设?建设精益城市需要什么?精益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图建立了基础信息、建设活动、愿景之间的有机联系。精益城市建设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提升的过程,最终追求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樊纲,武良成.城市化发展:要素聚集与规划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0.

[2]王玲杰.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测度与协调推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221.

[3]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百国城镇化实地考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13.

[4]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6].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5]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7):3-16.

技术路线图 第5篇

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更新版综述(一)

四十多年以来,半导体工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重要的改进趋势以及每种趋势的典型范例如表A所示.绝大部分的改进和提高都是由一个重要特征决定的,即:制造集成电路的最小尺寸可以不断地呈指数性地迅速缩小.

作 者:王洪波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集成电路英文刊名:CHINA INTEGRATED CIRCUIT年,卷(期):18(6)分类号:关键词:

百度的最佳技术路线 第6篇

跟Google和雅虎不同,百度没有进入英文搜索市场。这是一个只在中文搜索市场运营而取得的成绩。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度的业绩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广大。

报告显示,在中国,百度的市场份额继续上升,达到了75.5%之巨。看上去,在中文搜索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但是,我认为,百度必须要考虑更长远的问题了:搜索引擎是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在拥有巨大市场优势的前提下,百度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让市场优势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前几天稀里糊涂地参加了百度的一次内部讨论,听到李彦宏即将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公布的一些未来技术路线的信息。出于保密的原因,无法完全分享这些内容,但我觉得,有些方向性的信息还是可以提前分享的。

李彦宏曾经说过,在中国市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必须要借助规模优势。这是对中国这一庞大的内生市场的评估。百度已经充分地借助了这一优势。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百度是为数不多的依靠技术起家的公司,而其他多数公司,则主要依靠某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但在好几个重要的领域内,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们已经足够强大了。

在IT业,一般存在着两种技术开发思路。一种是从技术端出发,走开创性的技术路线,如IBM,它提出的很多想法如“云计算”、SOA,都首先是一种技术思路,其次才是商业模式; 另一种则是从应用端出发,完成技术储备,但又注重现实利益,强调技术为市场所用,如微软Windows的演进路线。

这也可以说是当初“贸工技”与“技工贸”讨论的一种深化与变体。实际上,这也是在技术、商业、投资等市场资源储备基础上,中西方国家的技术公司会面临的必然选择。

按照这次讨论会上得到的信息,百度可能会在将来提出一种自己认为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思路,即基于搜索引擎的、以满足用户前端应用为目标的一种技术开发路线。它也可能会提出一种说法,名称可能会类似于“云计算”,但不会那么虚幻,不必经过漫长的脑力激荡,而是一目了然,并且谁听了都一目了然。

同时,这一路线的呈现方式可能是某个最基本的产品,既不是“凤巢”这样的后台系统,也不是“阿拉丁”这样的纯技术设想。对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界来说,由于以前没有过这样的提法,也许会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我在听完这个设想之后,想起当初全球手机市场曾经发生的技术变革。在三星超越摩托罗拉之前,手机终端市场竞争的核心是通信技术。在三星崛起之后,竞争的核心开始变为用户体验与设计,换言之是技术的座次退后了,而用户需求提前了。不是技术来引导用户,而是用户来引导技术发展。这并非三星一家的意识,而是市场的自然演进。现在,诺基亚在这么做,苹果更在做。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 第7篇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优化能源结构关键技术

2006年,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 煤炭占69.7% (约23.7亿吨标准煤) 、石油21.1%、天然气3.0%、核能0.7%、水电及其他5.5%, 其中煤炭比例远远超过全球28%的平均水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2006年,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近2500多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60多亿吨, 也已经逼近第一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90%是由于燃煤引起的, 因此, 要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是关键, 应重点发展以下4项关键技术:煤炭液化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 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

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节能关键技术

工业是第一耗能大户, 建筑和交通能耗也在逐年攀升, 预计建筑用能比例将由2000年的16.2%提高到2020年的25.0%~26.7%, 交通用能所占比例将从2000年的11.1%提高到2020年的16.3%~17.1%。因此, 如何降低这三大部门的能源消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应重点发展以下7项关键技术: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 流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 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建筑节能与能耗输配系统, 绿色照明技术, 大功率高压电机变频技术, 环保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

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关键技术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 但电力生产、输运和使用效率不高, 导致能源浪费。以电力输运为例, 我国已探明煤炭储量的82%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可开发水电的67.5%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 而70%的电力消费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要大幅降低能源浪费, 应抓好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各个环节。应重点发展以下5项关键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 煤炭高效发电技术, 粉煤发电烟气处理技术, 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与调度技术, 超导输电、特高压等提高输电能力的技术。

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

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 以及以氢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二次能源对未来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是替代化石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点发展以下3项关键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 能源作物及其燃料制造技术,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每项关键技术不是一个单项技术, 而是一个技术群, 由若干项发展重点组成。例如, 煤炭高效发电技术包括:煤炭气流床气化技术, 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高效超临界 (超超临界) 燃煤发电技术, 重型燃气轮机技术等。

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

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

在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中, 重要性排在前列的技术有: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 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等 (见表1) 。

在上述关键技术中, 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7~10年。研发基础较好的技术有: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 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与调度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等;研发基础较差的技术有: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及其燃料制造技术, 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从发展路径看, 自主研发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与调度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大功率高压电机变频技术, 绿色照明技术, 超导输电、特高压等提高输电能力技术, 建筑节能与能耗输配系统,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环保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 粉煤发电烟气处理技术。联合开发技术: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 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及其燃料制造技术, 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 流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 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高效发电技术。

按照这些关键技术在市场上首次应用时间, 综合考虑技术研发基础、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技术发展路径, 以时间序列绘制出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图。

国家科技计划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支持

遥感卫星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第8篇

1 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遥感卫星事业目前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技术层面上,“高分二号”的空间分辨率虽然已经进入亚米级,但美国早在1999年就已发射全色分辨率1m级别的遥感卫星,法国、以色列、印度等过也在多年前就步入了亚米级的遥感卫星行列,尤其是美国2014年发射的World View-Ⅲ的空间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31m,遥感技术水平的差距仍然巨大。在应用层面上,我国遥感行业应用层次、深度和广度都不够。长期以来,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却比较缓慢,国内遥感应用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应用产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不强,尚未建立起以市场导向和用户为中心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卫星遥感应用产业的产业链。

总体来看,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在发展布局上缺乏统一的战略发展规划,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商业化进程上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商业化路径,未能展现与自身的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能力相一致的水准,与其他主要航天大国差距显著。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实现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跻身国际强国之列,是我国的遥感卫星产业所要面临的新挑战。

2 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发展趋势

2.1 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结合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遥感卫星产业的战略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步出发。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强国行列。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规划,到2020年,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我国要进一步巩固在遥感卫星领域的大国地位,并提高遥感卫星产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遥感卫星产业达到世界强国的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在中国制造业进入世界制造前列的同时,遥感卫星产业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2 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的遥感卫星发展情况,我国的遥感卫星产业要在有效载荷性能、遥感卫星应用功能和遥感卫星整体上进行改进。

(1)遥感卫星及其载荷的传感器性能不断提高

美国发射的World View系列的空间分辨率已至0.31m,发展自主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2]针对国产遥感卫星技术的薄弱环节,应采取差异化技术路线和竞争策略,避免与强手的正面竞争,争取在细分市场形成自主核心优势。中国未来的商业遥感卫星运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国内外军民用航天遥感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策略和技术方案,寻求自主高分商业遥感卫星系统性能、成本、效益和风险的最佳平衡。

(2)遥感卫星的应用功能不断拓宽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卫星视频在未来将会得到商业遥感市场的青睐,成为主流产品发展方向。新兴卫星遥感企业在传统卫星图像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卫星视频产品扩展。例如天空盒子成像公司、地球直播公司、英国萨里公司,这些载荷或卫星的在轨运行标志着卫星地球视频拍摄技术从技术验证向业务应用过渡。

(3)遥感卫星将向着商业化方向发展

借助市场和经济手段,更好实现高分遥感卫星产业上下游相关部门资源的整合,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完成星座组网和后继星接续,进而建成体系完整、稳定服务的自主高分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4)遥感卫星将向着小型化、星座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小型化可减少资金投入、缩短设计研制周期;星座化和系统化可以使遥感卫星集成使用,使其功能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未来的卫星将迎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的新时代,将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组合,大、中、小卫星协调发展。未来的遥感卫星系统将采用遥感卫星星座网络,降低卫星系统的运营成本。小卫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卫星设计和运营理念,催生了诸多创新应用模式,更多的公司介入到卫星商业领域。天空盒子、行星实验室、O3b网络等公司颠覆了原有空间遥感、空间通信等领域,将卫星应用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根据卫星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由于具有功能密度大、技术含量高、研制和发射成本低等特点,小卫星是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的首选。

3 遥感卫星产业发展技术路线

3.1 技术创新路线

要针对从遥感数据向信息转化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升我国遥感数据智能化、自动化、定量化处理与分析应用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服务能力,制定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构建自主软件平台和试验验证平台,加强产品测试与服务认证,建立规模化、网格式的遥感数据与产品服务中心,优化整合产业技术创新链,提高自主遥感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全球视野下的我国遥感应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文章结合《中国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

3.2 遥感卫星数据开发与应用路线

在遥感卫星数据开发与应用上,要通过市场需求牵引和国家科技投入为导向,提高多级遥感数据产品快速处理软件研发能力,提高多类型数据协同处理与综合应用能力,构建覆盖全国的航空遥感数据获取能力,高精度空间信息产品加工与服务能力,建立新型遥感数据获取、处理与信息服务模式,增强自主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遥感数据开发与应用技术路线分为创新机制和支撑体系,其中创新机制包括数据标准研制、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以及数据产品生产,支撑体系包括平台开发、业务化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和产品测试与验证,结合当前我国遥感卫星数据开发与应用情况提出遥感卫星数据开发与应用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史伟国,周立民,靳颖.全球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现状与发民[J].卫星应用,2012(3):43-50.

技术路线图 第9篇

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产品越来越丰富,价格越来越便宜,消费者呈现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并且受到自身资源的制约,需要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合理投入到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技术研究当中。因此,何时发展何种技术就是一个必然的抉择,技术路线图正好可以满足企业的这种选择需求。应用技术路线图,可以促使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分配资源,把握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直观展示市场需求与技术之间关系的技术管理与规划工具,其概念发端于美国汽车工业,又称技术路径图,可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战略、能力、产品、服务、知识资产、流程等规划当中。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已经先后应用了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涉及多种领域知识、多个主体参与、多个线程并行控制的战略规划方法[1] 。Galvin认为“技术路线图是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未来发展的看法,该看法集中了该领域的集体智慧和最优秀技术驾驭者的想像,并且一般通过绘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可成为这一领域可能发展方向的指南”[2]。Petrick和Echols认为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技术规划的方法,能够揭示将来技术发展方向,并且使得企业能够适应未来高度不确定性需求而能作出选择权衡[3]。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既强调技术路线图是利益相关者形成共识的群体决策过程,又强调技术路线图包含了技术发展方向的结果。

作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群体协同决策形成共识的过程,在技术路线图开发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路线图。依据开发和应用的不同主体,技术路线图分为国家技术路线图、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企业技术路线图[4]。广泛用于国家的技术战略发展、产业的共性技术研究、以及企业的技术路径规划等诸多方面。自从技术路线图产生以来,加拿大、日本、美国、韩国、欧盟、中国等都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和范围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活动。

作为战略规划和流程管理工具,技术路线图具有前瞻性、集成性、动态性和形象性的特征[5]。面向企业的产品规划应用,其有助于识别企业未来成功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以及执行和发展这些技术所需的项目或步骤[6]。现今,国内外对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入,还未形成比较一致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原因在于技术路线图的应用范围广泛,多种多样,即使制定流程的宏观阶段相接近,但是由于应用领域和范围的不同,微观步骤很难取得一致性;同时,制定过程中引入技术和方法的不同,需要配合特定情境进行制定流程的设计。规范的制定流程,能够提高技术路线图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结合实际,面向企业层面,构建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分析制定流程的关键,建立支持该制定流程的原型系统并应用于船用阀门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

1 企业技术路线图类型和制定流程分析

1.1 企业技术路线图类型

面向不同的应用层面和范围,企业技术路线图展现出多种类型。从对技术的整体性关注程度,早期的摩托罗拉称之为少数报告的方法的技术路线图可以分为新兴技术路线图和产品技术路线图。其中,新兴技术路线图用于跟踪某个单项技术的发展,产品技术路线图则提供关于产品线过去、现在、未来的完整图景。依据驱动力的不同,技术路线图可分为市场驱动技术路线图和技术驱动技术路线图[7]。从引入创新的角度,技术路线图可分为持续的技术路线图和破坏性的技术路线图[8]。基于使用的目的,技术路线图可分为战略规划、能力规划、产品规划、长期规划、知识资产规划、程序规划、流程规划和整合规划等各种应用类型。各类型的表达既有多层次格式,也有单层次格式;既有条状格式,也有文本格式[9]。依据创新环境的开放性,可分为传统技术路线图和开放式创新技术路线图[10]。此外,按照功能和知识源两个维度,还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类[11]。亦存在科学技术路线图、产品/资产组合管理路线图等不同类型。

各种类型的技术路线图在绘制主体、展现形式、公开程度、功能作用等方面各有侧重,制定方法、制定流程不一而同。区别体现在:一方面是对技术路线图的需求不一样,制定路线图的领域不同,应用范围不同;另一方面是技术路线图的构成层次具有较大差异,应用形式多样。因此,技术路线图的表现形式繁多,企业应依赖于既定的目标、应用范围和信息沟通的格式来选取合适类型的技术路线图。

1.2 企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分析

在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基于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应用层面出现了各种宏观步骤类似、微观步骤差异化的制定流程。

面向技术规划和技术管理,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商业战略发展部将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分为前期的必要准备、技术路线图绘制、后继工作和技术路线图使用三个阶段。面向中小型企业应用,英国剑桥大学技术管理中心的Robert Phaal等人提出了T-Plan方法。可以分为标准流程和自定义流程,标准流程是面向产品规划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使得企业的产品计划和技术发展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自定义流程是面向企业其他策略和规划需求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标准流程在关注产品特征和技术的同时,也能够配合和适应企业的服务、制造流程、员工技能发展、财务等其他层面的路线图制定需要。按照T-Plan方法,企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可以归纳为准备、制定和滚动实施三个阶段[5]。刘欣欣探讨了企业制定技术路线图的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开发、整合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目的是为后续路线图实施推进搜集和发布必要的信息。开发阶段的重点在于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整合阶段的重点应放在技术路线图与组织商业运作过程的融合上[12]。刘传林等通过分析国家、行业、企业层面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给出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应包括路线图准备、路线图分析、路线图绘制和路线图更新四个阶段[1]。张灿影等认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传统技术路线图规划流程中没有考虑外部技术利用,通过引入TRIZ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管理和规划工具,提出了基于TRIZ的开放式创新技术路线图绘制流程,包括准备、需求评估与问题界定、制定对策、绘制和更新四个阶段[10]。

从上述给出的各种制定流程中,分析得出技术路线图制定的流程一般要包括如下五个阶段:准备、分析、绘制、评价和更新。其中,制定流程的核心是分析阶段。分析阶段的具体步骤划分取决于所制定的技术路线图的使用领域和目的,这也体现出了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的灵活性。分析阶段的成果决定了技术路线图最终的核心层次结构和所要展现的内容。例如,表1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路线图的核心构成层次和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核心构成层次为基础,企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的不同阶段又包括若干制定步骤。由于构成层次的差异使得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步骤体现出一定差异。

注:基于文献[13]整理。

企业技术路线图的应用广泛和技术路线图类型的多种多样,使得具体制定流程及其各阶段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存在差异。分析的过程存在着迭代和探索性,由此形成了不同层次结构组成的路线图。

2 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模型

尽管技术路线图的潜在价值明显,也存在企业从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和应用当中有过受益的案例。但是,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包括极端复杂的各种活动,制定结果如何融入企业当前的业务过程也会面临众多困难,因此,规范的制定流程将会使得企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变得有章可循,有利于将制定结果应用到企业当前的业务活动之中。

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极大地缩短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时间,保证制定质量和降低制定成本,建立企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模型对其技术战略规划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依据前文分析得出的技术路线图制定的五个阶段过程,结合T-Plan等规划方法,构建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路线图建立流程、信息库构建流程和路线图维护流程。

1)路线图建立流程

路线图建立流程即是对路线图的建立过程的描述,是一个自顶向下的实现过程。建立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内外部需求分析、研发目标分析、产品特征分析、技术分析、研发需求分析和技术路线图绘制七个阶段。

前期准备是路线图制定的起点,需要确定技术路线图制定的负责人和协调员、界定技术路线图研究范围和边界、明确技术路线图制定的参与者、组建工作团队、建立专家库、确定日常管理原则、制定技术路线图制定的工作方案、进行基础理论培训、给出技术路线图规划的时间节点,并分析需要收集的情报信息。内外部需求分析是将产品性能的各方面都列入分析范围,确认面向市场的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需求,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加以分组和排序。研发目标分析是根据内外部需求确定的企业研发产品要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即可满足企业内外部需求的实现。可在成本、环境影响、尺寸、材料、操作、盈利性、循环利用等方面确定目标,以及可定量表达的目标要素,进行分组和排序。产品特征分析是根据研发目标找出满足这些目标的产品特征,根据产品特征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组,进行重要性评价与排序,评估各产品特征对研发目标的影响。研发技术分析是找出实现产品特征的替代性的技术方案,并根据技术的不同类别或不同领域把技术进行分组,对技术进行重要性评价与排序,评估各技术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从得到的技术中筛选出技术壁垒和技术难点。研发需求分析需要确定突破技术壁垒和技术难点的研发项目,对研发项目进行优先级别划分,确定顶级研发项目的技术发展模式、研发主体、技术研发时间节点,并进行风险分析、影响利润因素分析。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绘制出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

2)信息库构建流程

信息库构建流程主要是依据前期准备阶段的规划要求,开展技术路线图制定的资料准备,进行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编码和存储,为后续各阶段分析提供信息支持。主要包括专家信息、原始资料、案例等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制定的各阶段调研资料和成果信息。

根据制定的技术路线图的所处领域,进行专家资料的收集和筛选,确定可以支持该次技术路线图制定的领域专家,收集专家信息,放入信息库当中。存储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环境、产品发展状况、技术现状、可用资源状况等方面资料。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团队需要检索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论文、专业、政策等各类数据库,收集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资料。同时相关信息可以请顾问、专家进行提供。需要收集已经存在的相关技术路线图案例,分类整理放入信息库之中,以备作为制定技术路线图的参考资料。

3)路线图维护流程

路线图维护流程是根据已经初步建立的技术路线图进行评价、修正,并给出可行的实施计划,根据企业的实施结果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不定期或周期性更新的过程。

路线图的制定只是领域内的少数专家参与得到的结果,必须经过评价和修正,才能获得企业内更多人的接受,这样才能有利于制定出企业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满足其技术发展战略需要的路线图。可从技术选项的可达性、合理性、完备性、理解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技术路线图支持企业的技术选择和投资决策的制定,依据制定的可行的路线图实施计划,将技术路线图应用到企业的计划发展规划和各项产品技术活动中。同时,跟踪新技术的发展。技术路线图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变动、企业能力变化、专家意见等,进行不定期或周期性的更新,保证技术路线图能够跟得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

3 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实现的关键

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支持不同制定阶段的使用需要,即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使用。下面重点阐述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关键。

3.1 产品特征提取

产品特征提取是技术路线图产品特征分析阶段的核心工作。产品特征的确定是从客户的角度建立产品发展的未来愿景,起到连接前端内外部需求、研发目标和后端研发技术、研发项目的桥梁作用。产品特征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度,也决定了企业应该进行何种技术的选择,以支持产品的实现和商业化。

本文提出一种产品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资料获取和处理、聚类、关键词语抽取和建立概念类属。

1)资料获取和处理。从信息库中检索得到产品特征的调研问卷和前期准备阶段收集的访谈、档案等相关资料。对调研问卷的预处理是将领域专家对各题项中未被选择的答案剔除,将同题项的内容分别归入一个单独文本文档,然后与长文本形式的产品特征相关资料文档形成初始数据集。

2)聚类。采用模糊均值文本聚类挖掘方法[14]对初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算法全局搜索的特点,用遗传算法求出数据集文本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利用类的概念向量,建立概念向量矩阵,使用迭代概念向量矩阵完成初始数据集文本的聚类划分。

3)关键词语抽取。对聚类后的每个类内文本进行关键词语抽取,形成各个产品特征组成要素集合。首先通过N元语言模型方法切分形成初始词集;然后计算初始词集各个词语的C-value值[15],进一步提取特征项,将语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项归类;由于特征项之间存在语义关联,将满足阈值的特征项作为产品特征组成要素集合的内容。

4)建立概念类属。通过应用质性研究的开放编码方法,将各个产品特征组成要素集合的关键词语内容归纳建立概念类属,构建产品特征。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领域专家参与,并且会存在一定反复,才能保证得到预期的产品特征及其组成要素。最终得到的产品特征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如表2所示。

3.2 技术发展空间搜索

由产品特征出发,采用技术进化分析来确定技术的发展路径和轨迹,以及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而确定发展的技术的过程称为技术发展空间搜索。这是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的研发技术分析阶段,基于研究边界和框架,产品特征要素,需要分析确定技术领域和技术壁垒,判断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壁垒与技术难点的确定是根据领域专家的判断,对相关专利、技术文档等资料进行进化分析后提取的多项技术加以归纳、筛选确定的结果。这些技术的确定,尤其是未来需要发展的技术,对于技术路线图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企业明确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选定可行的技术研发方向,将可利用资源集中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研究。

根据技术进化理论,任何技术系统的进化和生物进化一样,处于特定的进化路线上,可以进行技术预测[16]。在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引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17]的技术进化分析方法。基于TRIZ的技术进化定律和进化路线,由产品特征出发,本文建立技术路线图制定的技术发展空间搜索过程,如图2所示。

首先,根据分析得到的产品特征组成要素,并考虑性能指标要求,结合企业产品线上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帮助确定企业现有产品的具体子技术领域。根据技术所处的子技术领域,检索相关专利,开展技术发展历程分析,确定技术发展的历史链条。然后进行技术进化定律匹配,这里可以选择一条或几条进化定律。进一步在所选的技术进化定律之下,进行技术进化路线匹配,明确企业当前拥有技术在进化路线上所处的状态;根据技术进化路线,分析发现进化方向,判定企业可能移动到的新技术状态,确定需要发展的技术。如船用阀门产品的产品特征之一是安全性,对应的特征组成要素之一是闭合紧密,而执行闭合功能的关键结构当中的执行机构部分即是子技术领域之一,通过检索执行机构部分相关专利,开展技术进化与路线分析,可进一步确定需要研发的技术。

3.3 综合关联评价

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同时考虑内外部需求与研发目标、研发目标与产品特征、产品特征与研发技术各要素之间随着时间变化的相互关联关系,从而确定出内外部需求、研发目标、产品特征和研发技术的各要素具体组成的优先顺序关系。这种优先顺序关系决定了技术路线图中各要素的先后位置关系。因此,建立要素关联分析表,如表3所示。

其中:i=1,2,3,…,n;j=1,2,3,…,n;k=1,2,…,m。

下面以内外部需求和研发目标关联分析为例,阐述综合关联评价的实现过程。Vj(j=1,2,3,…,n)代表内外部需求要素,也对应表示前期计算获得的重要值,Ui(i=1,2,3,…,n)代表研发目标要素,Wkij代表第k(k=1,2,…,m)个专家针对研发目标与已确定的内外部需求要素的关联性所给出的判断值。判断值采用采用多级指标形式表示研发目标在支持内外部需求上的贡献度,包括非常强、较强、强、无关、弱、较弱、非常弱七级,专家判断研发目标要素与内外部需求要素的关联程度,并进行量化表示。Gki是第k个专家在第i个研发目标要素Ui上的累加评价值。Gi是m个专家在第i个研发目标要素Ui上的综合关联评价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上述公式获得关联评价值之后,按照关联评价值大小依次确定研发目标要素与内外部需求要素相关联后的优先顺序。根据研发目标要素与内外部需求要素关联后的优先顺序,可以得到在特定的内外部需求下研发目标的重要程度。

3.4 技术路线图制定信息库建立

技术路线图制定信息库是以主题形式进行信息的组织,形成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能支持和反映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信息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它是基于数据库管理进行路线图制定的专家信息、原始资料、案例、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等内容的集合,是路线图制定的基础资源和面向路线图制定的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技术路线图制定信息库的建立要进行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分析和设计。需要对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它是实现路线图制定管理的基础。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流程,技术路线图制定信息库的建立包括如下阶段:数据管理标准建立、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系统体系结构确定。

1)数据管理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数据元素是对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产生的信息流中的数据信息的析取归纳。数据元素归纳的质量是建立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应保持名称、标识的一致性。信息分类编码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路线图制定过程所存储的信息对象符号化。用户视图是数据元素的集合,如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输入的报告、打印的分析文档等。

2)需求分析是对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的各个职能域、制定过程和制定活动的分析,以确定概念和逻辑模型。概念数据是主题数据的概要信息,概念模型是对技术路线图制定用户的信息需求的概括。逻辑模型是概念模型的进一步演化,由一组基本表组成,例如,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使用的市场需求要素信息表,其数据包括项目编号、市场需求编号、市场需求要素、德尔菲值、专家打分值、重要值、评价值、优先度和时间节点等。

3)系统体系结构建立是实现信息库系统、子系统和程序模块的过程,在特定的数据库产品环境下实现技术路线图制定信息库系统体系结构的建立。

4 支持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实现的原型系统和应用

基于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的流程和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原型系统,其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内外部需求分析管理、研发目标分析管理、产品特征分析管理、研发技术分析管理、研发需求分析管理、技术路线图绘制管理、问卷管理,专家管理、系统管理等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技术路线图项目的创建、修改、维护,进行路线图制定的流程规划,工作团队组建管理,研究范围和边界管理,收集的情报信息的管理等功能。内外部需求分析管理子系统实现产品发展分析、产品地位分析、技术现状分析、资源现状分析等结果的存储和管理,以及需求要素的统计、筛选和存储管理。研发目标分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研发目标的统计、筛选和存储,与内外部需求的相关分析。产品特征分析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产品特征排序、重要值、时间节点的管理,产品特征和研发目标的相关分析。研发技术分析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技术统计、技术进化分析结果存储、技术壁垒和技术难点的统计、筛选、排序管理,技术与产品特征的相关分析。研发需求分析管理子系统实现研发项目的统计、筛选、排序管理。技术路线图绘制管理子系统实现研发需求技术路线图、技术发展模式路线图、综合技术路线图等的绘制管理。问卷管理子系统实现问卷设计、问卷统计等功能,支持各个制定阶段的问卷使用。专家管理子系统是对全程参与或阶段性参与技术路线图制定的各类专家信息的增、删、改的管理。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对制定系统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环境设置,如基于用户-角色-权限的系统访问控制设置、功能定制、系统日志、信息库备份的管理功能。该技术路线图制定系统采用B/S/D结构,基于Java EE架构,采用面向对象的MVC设计模式,运用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框架设计的WEB应用系统。在系统中集成和封装各分系统。

基于前文提出的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所开发的原型系统,初步应用于某船用阀门企业SJZV的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该企业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分成三个期段,近期(0~2年)、中期(3~7年)、远期(8~10年)。制定各阶段结果的主要要点如下:内外部需求包括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力,交货及时,高密封性,节能,满足新型舰船需求的绿色环保阀门产品;研发目标包括满足尺寸小、密封性能好、操作简单、低压密封需求,研发高可靠性与耐久性阀门,高经济性阀门;产品特征包括安全性,阀门表面特性,防海水各类腐蚀性,自控性,远程遥控,节能;研发技术中的技术壁垒体现在关键件高密封性,材料利用率,阀体新材料,阀门遥控,工艺技术,可靠性与耐久性方面。关键技术包括阀门关键零件密封性设计,阀门精加工技术,阀门先进检测技术,超低碳不锈钢研制,海水电磁阀新材料研制,阀门自动化遥控技术,阀门防内泄技术,摩擦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低磨损技术,温度自动控制技术,被调介质的控制技术,手动/自动转换技术,温度传感器技术,高压力调节技术等。为了突破船用阀门技术领域的技术壁垒和关键技术难点,实现该企业船用阀门产品发展目标,调研和研讨确定出船用阀门研发项目。通过头脑风暴,对船用阀门研发项目进行优先研发需求分析,确定顶级、高级、中级研发需求。针对研发需求,开展资源分析,确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研发主体。根据技术发展重要性,研究确定船用阀门研发项目的技术发展模式,包括自主研发、中外合作、技术引进等形式。图4是研发技术分析管理子系统中的产品特征与研发技术壁垒的关联分析界面。

基于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模型和原型系统的支持,顺利实现SJZV企业的产品规划技术路线图制定。基于该技术路线图,能够有效支持企业的技术战略规划,明确技术发展方向,更准确把握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要。

5 结束语

企业的产品规划不仅涉及产品范围规定、产品价格策略制定、未来市场表现分析,更涉及企业的现有和未来技术发展分析。技术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技术路线图在企业制定产品规划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审视内外部发展环境,明确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路线图 第10篇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下称 《计划》),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下称《路线图》)。

据了解,《计划》明确了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术装备、 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我国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建成与国情相适应的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能源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国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列举了包括“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等15项重点任务。而《路线图》则明确了上述15项重点任务的具体创新目标、行动措施以及战略方向。

丰田车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路线 第11篇

关键词:动力电池 储能装置 安全 专利分析 技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32-02

车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近年来由于动力电池引发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事故频频发生,车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能否安全行驶。动力的安全隐患主要有短路、电解液的泄漏[1]、气压过高,因此针对上述安全隐患对电池单体和电池包的设计尤为重要。

申请专利的宗旨是公开换取保护,丰田公司的重要技术会通过专利申请进行保护,通过对丰田申请专利情况的分析,筛选其重要专利,通过专利引证情况,以及专利文献中揭示的技术发展脉络,该文梳理出丰田公司在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发展脉络,且其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安全隐患,从电池组的防短路、吸能/增强强度、可靠连接、气压均匀和排气等方面,分析了丰田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以便全面了解技术发展脉络,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信息基础。

由于镍氢电池在电池内部导电路径熔化或短路产生火花引燃电池内部气体,从而导致电池内部隔板变形,上盖和中盖破裂,还会引起电解液泄漏。锂电池在过充的情况下(甚至正常充放电时),在负极堆积形成枝晶,刺穿隔膜,形成内部短路,将导致大电流产生,电池内阻消耗大量能量,产生巨大热量,内部气压均将升高,因此动力电池的防短路设计非常重要。在防短路方面,丰田技术主要涉及到对壳体以及辅助部件的材料选择、金属连接件设置方式,隔板结构和短路检测及控制。2003年前的专利申请包括:采用树脂制的框体,且将连接相邻端子的连接金属件保持在树脂制框部中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可以防止车辆相撞时车体的金属壳体变形时,连接端子与金属壳体相接触,能消除短路的可能性。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包括:采用绝缘性的树脂制的辅助支承部件,以及绝缘性的填充部件设置在各单体电池之间或电池组与壳体之间。200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包括:将弯曲卷绕处的隔板设置为具有弯曲部,以及通过检测电池内部的压力异常判断短路故障等。

在吸能/增强强度方面:丰田主要改进吸能部件的设置方式和结构。2003年前的专利申请包括:车体发生碰撞时,电池箱在车体内部的移动约束和断电控制;实现单体之间电连接的断开的结构;电池组设置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整体吸能部件上,使电池组件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变位。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包括:将单体电池设置在具有弹性部的保持框体中进行吸能,使下部电池组框体的刚度大于电池组框体的刚度等有关框体结构的改进。200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包括:在电池模块之间设置吸能部件;通过加强部件提高电池装置与车辆的固定强度,将电池组与车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发生分离的支架等。

在可靠连接方面,丰田技术主要涉及到对单体电池之间的电极端子的电连接进行改进。2003年前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对连接电池端子的螺钉松紧程度的压力自动检测,以提高电极端子连接的可靠性;电池组的连接模块为由连续设置的相互可发生相对位移的单位连接体来进行连接,即使各电池模块的连接端子位置有误差也能方便地固定连接模块,和在电池箱底部设置锥形突起来将各单体电池进行固定。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在电池模块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多个在竖直方向上突出的多个弹性部件的保持隔离件,且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夹持保持隔离件的第一和第二隔离件支承部件,且保持隔离件弹性保持在第一和第二隔离件支承部件之间。200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在电池端部设置供电池端部插入的插入腔的保持装置,从而可以利用适当的约束力保持电池的端部。

同时为保证单电池一致性,还需尽可能地做到单电池间气压均匀。在气压均匀方面,丰田技术主要涉及到对采用外部紧固结构和内部连接方式进行改进。2003年前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在电池组的两端设置整体端板,并用通过连接杆将置于两端板之间的电池组和端部整体连接固定。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将多个长方体形状的电池槽形成为一体的一体电池槽,各个电池槽内分别容纳有由电极组件构成的单电池,并使其两端配置的端板互相联结夹紧,从而避免全部单电池内压差异,或避免部分单电池、单位电池因内压升高造成输出和寿命变差;以及对连接电池组约束力的检测方法和在电池箱内部设置弹性部件以改善压力的均匀性。2009年以后在气压均匀方面的专利申请较少。

锂离子电池内部各组成部分都有可能成为其所排出气体的产生源,这些气体需要通过一定装置释放出来以不至于造成电池内压过大而引起其他更大伤害如爆炸等。可见设置气体排出的排气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当内部压力或温度大于预置标准时,排气结构打开,开始进行卸压,以防止内部气体积累过多发生形变导致壳体爆炸。USABC的测试项目就包括液体泄漏与气体的产生的体积和速度[1]。在排气方面,丰田技术主要涉及到在电池中设置排气阀,电池组中设置排气管以及通过对排气阀的结构、位置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2003年前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在电池中设置释放内压的安全阀,将排气阀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到电池组的外部,以及通过冷却风扇与排气管道连接,加速气体的排出。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提供压力释放辅助部件配合压力释放阀使用;在正负极上设置利于气体排出的小孔,从而进一步通过排气阀排出。2009年以后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蓄电模块具有第一阀及第二阀,第一阀响应于发电元件壳体内的压力上升达到第一阈值而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第二阀响应于发电元件壳体外部的压力上升达到第二阈值而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电池具备非复位型的安全阀,且安全阀具有在开阀时断裂的阀部、包围该阀部的阀周围部和防止飞散单元,防止飞散单元配设于阀周围部形成安全阀部的一部分,可以防止在开阀时阀部断裂而成的断裂部向电池的外部飞散;电池具有安全阀,且安全阀具有裂开槽,在裂开槽局部形成有比其他部分宽度宽的测定槽,测定槽设置于裂开槽的多个部位;将电池组的排气管道设置在电池组的绝缘保持部件上,简化排气管道的结构。

根据对电池组的防短路、吸能/增强强度、可靠连接、气压均匀和排气5个方面在机械结构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路线方面的分析可知:在防短路方面,从电池组外部壳体绝缘材料的选择,发展到电池组内部辅助部件的绝缘材料的选择,并进一步发展到对短路的检测和监控。在吸能/增强强度方面,从电池组设置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整体吸能部件上,发展到在电池模块之间设置吸能部件。在可靠连接方面,从连接稳定性发展到连接的便利性。在气压均匀方面,从外部均匀紧固发展到在电池箱内部设置弹性部件来改善压力的均匀性。在排气方面,从传统的对排气孔的结构设计发展到将排气通道与电池组的盖体结构或壳体结构进行整体设计,从而简化排气通道的结构。

参考文献

技术路线图 第12篇

科技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让人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就决定我国科技发展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民生科技的概念比较宽泛, 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且广, 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 全面研究民生科技的技术路线需要系统布局。但由于数据和材料所限, 我们仅选择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重大疾病防治问题和医药卫生问题进行了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健康的第一保证,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务院要求,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法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但总体来看, 我国的食品安全处于较低水准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改观,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还很严重, 食品成品合格率不高, 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没有得到控制, 生产经营企业工艺和设备落后, 技术水平较低, 检验手段不齐, 相关法规、条例、标准执行的自觉性和力度不够, 食品安全事故和事件还时有发生。“瘦肉精”、“红心鸭蛋”、“大头娃娃”、“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 不仅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重大疾病问题。重大疾病问题是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障碍, 将重大疾病防治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但重大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并没有得到减轻。2004年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约有4000多万, 糖尿病患者2000万, 结核病患者人数超过450万, 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 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这些重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而且治疗中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重大疾病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

医药卫生问题。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作为保护人民健康的第一要素, 医药卫生承担着千家万户幸福的重任。但目前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还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除去体制方面的原因外, 这和我国医药卫生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在药品行业, 创仿结合、以仿为主的药品开发方式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医药企业产品、技术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会长期存在, 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产品重复等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国内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已被跨国公司占领。另外,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不合理,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何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面临极大挑战。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技术

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面协调。从技术而言, 在综合中国技术前瞻研究系列报告的基础上, 我们选出对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10项关键技术。

食品制造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 开发新型食品, 加强对传统食品工业进行改造, 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安全、健康、方便、快捷的要求, 形成从土地到餐桌的产业链条。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 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控制农业环境污染,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重大及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快速诊断。选择几个重大及感染性疾病、具有重大威胁的新发传染病, 包括动物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疾病, 开展其发病规律、致病机制、疫苗研发和有效药物筛选的研究, 发展快速诊断技术, 实现及时救治与预防。

重大疫情、职业危害快速救治及康复技术。加强对疾病及影响疾病变化的社会、自然因素、生存环境的卫生安全状况等情况的监测和综合分析, 在此基础上, 研究如何尽可能对一些重大疾病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预报, 以及在重大疫情发生后如何能做出快速反应、对事件进行快速处理的技术。

重大疾病新型诊疗技术。从国家目标和国民健康需求出发, 选择人口与健康领域重大医学科技问题和重大疾病防治问题, 加强生物技术和中医药技术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开发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新技术。

人体状态监测与疾病诊疗技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现代医学发展已经开始由疾病医学模式转向健康医学模式, 人口健康领域的主要任务也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这就要求我国尽快着手, 以预防技术为主线, 加强人体状态监测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

生物制药关键技术。生物制药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几年,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加强了对生物药物产业的投资, 以期抢占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我国应利用目前的优势条件, 优先发展生物技术药物 (包括疫苗) 及制备技术, 高通量筛选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安全技术药效评价技术。

中医药研究技术。目前, 我国中医药临床实践所应用的诊疗技术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研究开发的现代中医药诊疗技术没有被行业认可并得到推广, 缺乏中药复方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何按照中医学理论观念去发展中医现代技术是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关键。

药物发现及制备技术。目前, 药物发现和制备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 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充分发挥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开发新的药物发现及制备技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目前, 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向功能成像方向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综合化将推动远程医学、急救医学和社区医学的发展, 影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所产生的虚拟技术, 将成为信息时代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的新型手段。

发展民生科技技术路线图

按照“需求-任务-技术”的分析框架, 从民生科技需要关注的三大问题出发, 结合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农业、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领域开展的技术预测调查结果, 我们对涉及民生科技的技术进行归类, 列出了以上10项关键技术所包括的技术发展重点。这些发展重点包括:

保障食品安全的发展重点:食品生物技术, 高效分离技术, 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农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与溯源信息采集, 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技术标准研究, 农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与溯源信息采集。

重大疾病诊疗的技术发展重点:传染病突发规律、预防、治疗及分子机理研究, 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快速诊断、检疫新技术, 重大及感染性疾病快速检测与诊断试剂, 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传播技术, 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远程控制系统,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技术, 人体功能状态监测分析技术及装置, 临床检验和分析技术及仪器。

医药卫生科技的发展重点:经穴诊疗技术,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技术,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 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养植技术, 天然药物原料制备技术, 中药制药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安全及药效评价技术, 个体化诊疗及药物研究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技术, 药物新剂型及给药系统的制备技术, 药物靶点发现与确证技术, 药物研究RNA干扰技术, 抗体制备技术, 高通量筛选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 (包括疫苗) 及制备技术, 数字化X射线影像技术及设备, 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及设备, 新型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及设备。

利用我国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农业、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领域开展技术预测调查的相关评价指标和数据, 按照这些技术的市场化时间, 综合考虑技术重要性 (指数0-100) , 技术研发基础 (指数:≥80好、80>中≥70、差<70) , 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发展路径 (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等要素, 绘制了我国民生科技技术路线图 (见图1) 。

从图中看出, 目前除中医药研究技术和生物制药关键技术的研发基础较好以外, 其他技术的研发水平都一般。就技术差距而言, 我国上述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7年左右。

根据专家评议, 在民生科技中, 重大及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快速诊断, 重大疫情、职业危害快速救治及康复技术, 数字化医学影像, 药物发现与制备,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等需要联合开发。重大疾病新型诊疗技术、中医药研究技术、人体状态监测与诊治技术需要以我为主进行研发。生物制药关键技术需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从技术首次市场应用来看, 这些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多集中在2014~2016年。其中重大及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快速诊断的市场化时间可能较早, 专家估计在2013年即可市场化应用。

建议

目前, 我国的863计划和支撑计划在食品安全、重大疾病防治和医药卫生等方面都进行了布局。在研究中, 我们认真分析了截至2007年863计划和支撑计划在这些方面部署的技术项目, 并和我们提出的10项关键技术所包括的发展重点进行一一比对, 结果发现急救医学技术及设备和药物新剂型及给药系统的制备没有找到对应。考虑到这两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提出应加强研究开发力度, 重点发展:

(1) 急救医学技术及设备。重点发展心脏急救自动体外除颤技术及仪器;呼吸机关键器件及无创呼吸急救设备;具有完善急救功能的病人运送设备和工具;毒物、化学物现场快速检测分析系统。

上一篇:口头实践论文下一篇:卫星数字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