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指导范文

2024-08-10

美学指导范文(精选3篇)

美学指导 第1篇

一、言辞鉴赏:精练之美

叶圣陶曾言:“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因为语言文字是包括文言文文本在内的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承载的丰富意蕴的艺术载体, 是作者思想情感与文学艺术才华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多维度沟通的纽带与桥梁。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文本之所以脍炙人口流芳百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拥有精美凝练的语言。故此,阅读教学文言文文本时,我们必须从文本的语言下手,深入体味文言文语言之精美,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感受文言文语言的无穷魅力。

以教学 《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我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的途径来感知与鉴赏这篇经典文言文文本语言的精美与凝练:1.请数一数,全文共有多少个字符?共交代了哪些事项?2.描写了哪些优美的自然景物?3.作者是用怎样的文笔描写月色下的庭院美景的?4.写到了几位人?抒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5.假如同学们也写一篇《记夜游》,大约要多少字才可以将叙述、写景、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月色下的环境描写,是否也可以如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般脍炙人口?

二、韵律鉴赏:余音缭绕

我国古代的很多诗文比如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用来歌吟传唱的,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之美。我国古代的散文, 因为受到诗歌音韵之美的影响, 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具备了音韵美的特质。比如,在语言文字的组合排列层面,要么整齐划一,要么错落有致,要么骈散结合等,在修辞层面,大量运用比喻、对偶、类比、排比、双声、叠韵等,以此增添文言文的艺术魅力:读者朗读起来,会产生一种铿锵有力或者抑扬顿挫或者一唱三和或者节奏分明或者和谐优美的审美体验。

例如刘禹锡《陋室铭》的前半部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上述语言,不仅字数相等,排列整齐,音节和谐, 而且句末押韵,诵读起来不仅感到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而且朗朗上口,极易朗读成诵。文章的后半部分也极具音韵之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孔子云:何陋之有?”因为骈散结合,读之,颇有抑扬顿挫、错落有致、余音缭绕之音乐美。教学时,我曾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反复朗读课文的途径体味其音韵之美,起到了极好的审美体验效果。

三、意境鉴赏:赏心悦目

王国维曾言:“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又说:意境就是境界,而“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可见,意境的构成包含下列两个方面:其一,自然景观必须客观与真实;其二,要具备景外之意,含蓄委婉,即要求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相统一。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文本,非常注重壮美抑或优美意境的营造,能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以《三峡》为例。文章开篇就着力描绘三峡两岸“略无阙处”与“隐天蔽日”连绵高峻的群山画面,其后着力描写三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湍急水流的画面,接着将三峡及两岸“清荣峻茂”山青水秀的画面切换到读者的眼前,最后再将画面定格在“属引凄异”的凄凉氛围中。如此,便给读者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与凄凉悲惨并存的意蕴丰富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执教 《三峡》这篇文言文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描绘的上述意象,鼓励学生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将文本中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情境,将自己置身于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与作者展开多维度的心灵对白,深切感悟作者寄寓于意象中的丰富情感,力求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获得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

四、品格鉴赏:美化心灵

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本,比如《记承天寺夜游》、《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愚公移山》等,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闪烁着耀眼的人格光辉的仁人志士或者英雄豪杰形象。教学上述文言文文本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鉴赏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闪光之处,与上述文言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汇,感受其高尚品格或者人格魅力,并引导学生以之为榜样,以此陶冶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千古名篇《记承天寺夜游》,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豁达开朗的艺术形象———苏轼。教学时, 我曾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假如你就是文学才华与政治才华皆显著千秋的苏轼,面对贬官与外放, 你是否甘愿做一个在美丽的月色下与友人闲庭散步的“闲人”?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塑造了一个知恩图报、自始至终效忠刘氏父子的艺术形象———诸葛亮。 教学时,我曾引导学生如是思考: 假如你就是《出师表》中的诸葛亮,面对昏庸无能的刘禅,你会做何种打算?此外,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时,我曾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1. 当我们的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是舍生取义还是明哲保身?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 中倡导的舍生取义精神,在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是否还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其理由是什么?

美学指导 第2篇

关键词:中国画;美学观点;现代设计;指导意义

0 前言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在思想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在中国绘画中,人们对于审美有着其独特的想法,并且这种国画审美的观点对于引导现代的人们在设计中的设计思维,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迪作用。

1 民俗画的成功对设计的启示

齐白石的画之所以能得到收藏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除了他在现代艺术史上无可争辩的大师地位以外,还有一些颇为隐秘的因素。比如齐白石作品的代表特征为红花墨叶,这种颇具喜气的图式十分符合民众的审美。齐白石常画民俗题材,如寿桃、鞭炮、寿酒等,题材大都吉祥如意,深得大众喜爱。这些不能简单地归之于迷信、庸俗,因为吉祥康乐的祈愿是人类万古共有的美好愿望,何俗之有?总之,称齐白石的作品雅俗共赏、举世公认,似乎是毫不夸张的评语。

画家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都是以大众的审美为标准来进行创作的,可见能被大众所接受是美的一个前提,如果大多数的人还没有理解这种美的内涵,也就不可能完全体现出它的美学价值,设计最终是要为人所使用的,一件产品的设计要考虑到是否能被大多数人多接受。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就认为,设计应该服务于人民的需要,而不应该为奢侈服务。在他看来,包豪斯的主要工作并不是改造资产阶级的设计文化,而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大众的需要是“一切设計行为的起点和目标”。

在设计中,如何使设计出来的产品为大多人接受,笔者认为设计师应具有齐白石那种为人民创作的精神,要面向大众生活进行创作,设计师应当考虑民众生活、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及关注弱势群体。这也正是说明了,设计是要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和为大众服务的,这也正是设计要以人为本,方便人们的生活,达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2 山水画的留白对设计的启示

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例如,齐白石所画的国画中,他画的虾活灵活现,生动形象,真实自然,而水却常常是大面积的留白,就那么寥寥几笔,简约而不简单,把那种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简约美,也正是对“真”的诉求。国画中有一句话描述这种艺术形式的空间布局比较经典,就是“计白当黑”,表明了白也就是空的地方和着的墨一样都是国画整体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空间中的留白是非常重要的,是提升艺术性的途径,有些尽管画得很不错,但是看起来不舒服,就是没有处理好留白,造成了画面整体上的失败。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这种简约美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并且被应用到很多地方。

在现代设计中,人们对于设计中所体现的美,也渐渐倾向于一种清新自然的简约风格。近年来,不难发现,在许多国际优秀的设计中,简约设计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有人说简约的设计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并不简单,简约是一种理念、一种风格、一种心情,同时也是一种美德、一种美学。

在设计中,简约是对功能最好的形态化诠释,最少的也就是最多的。在一个产品的设计中,形式上的简约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简洁,最主要的是实现是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简约化,达到快捷方便的目的,同时也是满足了对于材料的最少利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3 仕女画中的审美对设计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中,女性绘画题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仕女画中对女性美的界定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特征,也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中国古代仕女画不同时期的差异是因为不同时期的社会审美标准不尽相同,魏晋时期以飘逸为美,盛唐时期以丰腴为美,由此也在绘画中应用而产生了诸多风格不同、时代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法国哲学家丹纳曾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唐代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着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真实地刻画出嫔妃们的外貌形态,亦将她们因囚于枯燥的皇宫,生活懒散无聊的内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女子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

由此可见,美这个概念在每个时期都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因此,美的定义也是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正如汉朝的“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楚腰纤细掌中轻”,所以在汉朝以瘦为美是当时的一种风尚,但到了唐朝,却崇尚的是一种“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姿态。无论是汉朝的“掌中轻”的细腰,还是唐代那丰肥浓丽的女子,都是一个时期的美的象征,而如今,这些曾经是美丽的代名词早已渐渐远去,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了,美的标准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对于什么是美,也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了。

历史上,每个时期的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退或是改变,然而对于设计来说,怎样使设计的产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离人们的视线呢?这个时代是体现个性消费的时代,在设计中运用丰富的色彩、美妙的曲线、独特的造型、新奇的构造方式和使用方法、较浓的个性化色彩,会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达到影响人、感染人和使人易于接受的目的。这就需要在设计中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吸收每个时代的新的东西融入进设计之中。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由于产品的创造来自于设计师的创新性思维,所以在设计中设计师要具备高深的综合素质,并且在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古人的这种在国画中审美的观点仍有它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美的通俗,还是美的自然,抑或是美的发展,不仅印证了古人对于美的概念和理解,也体现了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必将让生活更绚丽多姿。古代的一些美学观点如美是通俗的,自然简约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对于设计而言,可以很好地指导在设计时面向大众。简约的设计风格和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有助于现代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国山水画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黄厚石,等.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美学指导 第3篇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阅读反应和创造性的理解是形成文学内涵的基础。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 文章的含义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定义的: 是读者而不是作者使其产生意义。 (Crosman, 1980:149—164) 即使一篇文章的每个篇章、 词、 句子均未改变, 其含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或更新。 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即“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 作品必须尽可能传达出所有内容, 包括画面、状态、精神等, 为读者对作品的能动性理解创造条件。

二、对比分析

从美学角度看, 张培基与张梦井的译文各有千秋, 整体上张培基译本更灵活、更接近原文, 更能表达原文的魅力、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本文对张培基和张梦井的译本 (TT1、TT2) 从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在动词的翻译方面进行对比。

接受美学理论最基本的特性是以读者为中心。 接受美学理论赋予读者崇高的地位, 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当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时, 译者既是原文读者, 又是译文的创造者, 要求译者对目标读者的接受水平、审美和语言习惯做出评估。 散文是对心灵的滋养, 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接受美学对翻译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特别关注散文风韵、 美学情趣、 精神内涵及美学意境的再现, 而其中动词的翻译对再现效果尤为重要。

如:“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

TT1:When you travel by car...

TT2:When your car is speeding along...

TT1 对动词 “ 扑” 的翻译更忠实地道。 对 “ 奔驰” 的翻译:“travel”, “is speeding”, 不难看出, TT2 传达出的画面更有质感, 读者更能准确理解原文, 原文的动态美也得到体现。 因此, 动词翻译是以目标受众对原文所传达的美学感受的体验为目标的。

“力争上游”

TT1:aim high

TT2:going-all-out

原文主要是指白杨树的形态———笔直的树干和树枝, 同时暗示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精神。 “going-all-out”尽管有正义的精神含义, 但不能给人传达力争向上之力, 也没有奋力向上生长的概念。 因此, “aim high”的表达更加形象、直接, 意义也更加丰富。 因此, 原文的精神内涵可以更好地被外国读者接受, 也就更好地领会到了原文的精神内涵。

“纵横激荡”

TT1:fighting heroically

TT2:the length and breadth

“纵横激荡”暗示到处都是勇敢抗敌的人民。 “纵横”只是一个泛指, 表示广泛的意义。 像TT2的逐字翻译会使目标读者难以理解。 TT1译为副词修饰的动词词组, 在读者脑中形成动态画面的同时也传达了英勇反抗的精神内容, 进而达到了接受美学的美学和意境要求。

“横斜逸出”

TT1:sideway growth

TT2:transverse branches

“屈曲盘旋”

TTl:twine and climb

TT2:spiral branches

这两个四字短语能让读者在想到或茂密或弯曲的树枝形态的同时, 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 如果目标读者无法同时感受或联想到这种美妙的画面就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由于语境的限制, 对“横斜逸出”的翻译, 虽然TT1没有直接使用动词, 而是灵活使用了由动词“grow”做词根的名词“growth”, 使译文读起来同样有生气和活力。 对“屈曲盘旋”TT1直接译为两个少音节动词, 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动活泼。 在处理这两个词组时, TT2都用了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词组结构, 虽然传达了原文意思, 但原文的意境及精神特点会缺失。

除了这些例子外, 对原文中出现的“看不起”“贱视”带明显感情色彩的词, TT2采用动词词组和多音节词“look down upon”“disrelish” 翻译, 这种略显拖沓的动词或词组无疑削弱了原文厌恶感强烈度, 导致原文感情冲击力丢失, 而TT1选择短小精悍的动词“despise”“snub”, 有更强的情感色彩表达效果。

三、结语

在散文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从宏观上把握原作的整体风格的基础上, 要达到整体意境、精神内涵、韵律、感情色彩等与原文相近的同时, 还必须从微观上把握动词的翻译, 充分理解和感受动词翻译对整体表达效果的影响。 因此, 动词的翻译必须同时兼顾美学、 精神等多方面内容达到译者的个人翻译风格与目标读者的美学要求相符合, 进而达到原文与译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Crosman, Robert.The Reader in the Text[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2]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3]张梦井, 杜耀文.中国名家散文精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4]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市场发展趋势下一篇:休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