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重塑范文

2024-07-26

现代化重塑范文(精选8篇)

现代化重塑 第1篇

一、塑造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人员, 图书馆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读者的借阅环境, 当前大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编制, 或者是国家公务员编制, 图书馆员的工资来源于国家或者事业单位直接拨款, 因此很多图书馆员在工作过程中, 抱着轻浮的工作态度, 对读者态度恶劣。形成了读者爱借不借的工作态度。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性机构, 目的是为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公亚峰 (2003) 尊重每一个读者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核心。读者是需要获得帮助及服务的群体, 图书馆工作中拓宽与读者的情感及业务沟通渠道, 以真诚的态度去了解、收集他们的各种需要, 依据本馆的实际能力予以解决或向读者作诚实的解答, 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读者置身于温暖的关怀之中。图书馆员工作态度, 表现了对社会公共群众渴望知识的漠视。而对于学校图书馆, 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正处于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阶段, 而图书馆员的态度, 直接打击了大部分学生对进入图书馆, 获取学习知识的热情, 影响了学校人才教育目标。转变图书馆员工作服务态度, 构建和谐人文服务环境, 坚持“以读者为本, 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最大程度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促进公众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图书馆员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读者服务”工作理念, 以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和工作热情为基本理念, 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每一个读者提供微笑服务,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实现读者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塑, 不仅仅要求图书馆员在理念上进行转变, 还有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不断提高, 不断加强图书管理工作水平, 学习现代图书管理技术, 总结图书管理经验, 以方便读者为根本工作原则, 对读者存在的搜索、咨询等问题, 提供第一时间的回答和帮助, 发扬工作热情, 创建人文化的服务环境, 塑造人文情怀氛围。周丽 (2003) 图书馆也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及时更新现有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 这是全面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重要环节。建立以激励为主的管理制度。依靠馆员, 尊重馆员, 调动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图书馆实行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环境塑造

图书馆建筑环境塑造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员工作水平和读者学习状况。窦春丽 (2010) 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以事或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图书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是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它要求管理过程中以人而非事或物为中心, 通过重视对馆员。读者的发展与图书馆的长远目标相结合, 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目标和功能。首先, 对于读者来说, 图书馆的读者多是自学的公众和学生, 以充实自我知识为根本学习目的, 自学效率直接受到图书馆建设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图书馆建设环境, 能提高读者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图书馆建设环境塑造上, 要坚持“以读者为本, 以馆员为本”设计理念, 从读者要求出发, 综合考虑读者心理和生理需求, 建设设计满足读者学习环境的理想要求。因为, 图书馆建设设计选址应该是在环境寂静, 光度、温度较好的位置。图书建设过程中, 考虑读者参阅要求, 应该设立休息的雅座, 茶水供应室, 在图书借阅室外设立读者存包区;另外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 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服务设置, 满足读者借阅和馆员工作需要, 例如, 建设自行车或者汽车车位, 满足读者或工作人员的车辆停放需求;考虑到读者图书复印和打印要求, 应该配套在图书馆内部设立复印室, 方便读者外出后对知识的获取。曹海荣 (2003) 服务环境是一个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利用信息资源而设立的设施及营造的读书氛围, 包括馆舍的建造风格分布利用情况, 必要设施的设立布置情况如桌椅的舒适度、装饰物与图书馆氛围的协调性清洁卫生情况现代化程度等等。图书馆服务环境要力求让读者感觉舒适、方便。以人为本图书馆建设环境的塑造, 还要求在图书馆内部走廊或者墙面上悬挂一些具有启示或者鼓励作用的名言名句、图画、人物像等, 塑造读书氛围, 在一些地方, 设立提示标签或者指示标签, 方便读者第一时间找到所需区位。

三、平等开放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塑造

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建设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在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面前, 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公平索取资料和知识的权力, 在规定的范围内, 借阅多少, 能不能借阅, 借阅期限, 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而不应该根据资历, 社会地位、职称等实行差别对待,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塑造, 是一个平等和开放的人文环境。只要借阅册数, 借阅时间和借阅权力在规定的范围内, 不论职称和资历差异, 都统一对待。李国珍 (2006)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是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馆员在为弱势群体服务中必须要尊重、善待弱势读者, 不能有歧视心理, 不能有等级差别, 不能有强制服务。以人为本尽职尽责做好馆员工作。关爱弱势群体是人性自我完善的需要。取消不平等的图书馆借阅规定, 取消阅览等级制度, 淡化身份差异对借阅权限的影响。平等和开放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塑造, 还要求图书馆服务对每一个读者都是平等的, 服务活动都是开放的。改变重视精英教育, 轻视平民教育的传统观点, 图书馆设置和馆藏内容, 不仅仅都倾向于方便专业研究, 还要求其设置和收藏为大众服务, 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在图书馆规章制度上, 避免仅仅向专业研究人员精英团队开放的不合理规定, 实行对社会公共完全开放, 统一平等对待的管理制度;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所有读者坚持平等对待的态度, 对每一个需要借阅的读者, 一视同仁, 不能因为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就态度恶劣, 对社会研究者就笑脸相对, 极尽奉承。王华芳 (2001) 图书馆不仅要在借阅图书的数量取消不平等的规定, 还应取消图书的所谓阅览等级制度, 在图书面前不应有教授和学生之分, 淡化身份界限, 取消人为壁垒, 所有图书对不同人群平等开放。图书面前人人平等, 图书馆没有隐私, 人人都有获取所需资料的权利。同时, 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个读者的心理要求和学习热情, 对不同类型的读者划分三六九等, 看到小说借阅者就以为是不学无术, 浪费学习时间, 心里加以讨厌。对于理论研究者, 就自以为是热爱科研, 心里加以褒扬。

四、实现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和平衡发展

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图书馆藏形式极大了缩短了读者对书籍的索取时间, 庞大的图书管理系统方便了读者对资料的第一时间获取, 科技发展促进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 促进了数字化图书馆形式的开发, 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形式。图书馆科学精神的发展, 同时也造成了对人文精神的塑造, 例如, 过分依赖电子资源的搜集, 纸版材料困乏, 为加快图书馆的改造, 把有限的资金过分投资于图书馆设置建设, 或者是过分追求技术的研发, 而忽视了馆藏资源的购买和收集, 造成资源不足, 读者需求难以满足。现代化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塑造, 要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平衡, 实现融合式发展。孟晓青, 陈向东 (2004) 随着图书馆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图书馆学研究将实现从“人—书”关系向“知识信息—人—社会”关系的跃进, 是对人文图书馆学的继承和发展, 人文图书馆学仍是它的合理内核之一, 特别是在当前技术崇拜风气盛行的条件下, 强调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传统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图书馆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加强图书馆人文精神塑造, 必须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科技的发展促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把科学技术发展应用于现代图书馆服务管理中, 以满足读者服务需求为出发点, 以科技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肖希明 (200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图书馆的工作、管理和思维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的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要求在实践活动层次上, 图书馆要将以读者服务为本的精神贯穿于图书馆各业务工作环节, 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宗旨来开发新技术, 运用新技术, 让新技术成为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有力杠杆。陈清 (2009)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有助于图书馆职能工作的有效开展, 有利于图书馆员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馆员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有助于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信息需求, 有利于工作过程中图书馆员和读者的良性互动, 从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重塑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 必须构建人文精神的服务理念, 塑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环境和平等开放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实现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平衡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图书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曹海荣.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3 (3) .

[2]王华芳.略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J].现代情报, 2001 (1) .

[3]陈清.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初探[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2) .

现代化重塑 第2篇

“去伪存真”,浅谈重塑现代经典殡葬礼仪的重要性 ——正确审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影响、改革川地不良丧葬习俗,回归中国现代经典礼仪文化殡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教化的作用。礼仪文化又是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行为。而丧葬礼仪是礼仪中最为独特,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因为丧葬礼仪是关于死亡的仪式,是人们既感到恐惧,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重大仪式,其中既夹杂着恐惧和敬畏心理,更有着对新生的渴求和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不朽。世界各民族都在其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丧葬仪式,而其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最为繁缛、最为隆重和最有特色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它的根,虽然在表面上我们阻断了某种行为和习惯,但在民族的心理上我们不可能轻易地了断。具体地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殡葬道德观念、殡葬道德原则和死亡观的总和。在时间上,大体是从先秦至清未的历史时期。中国殡葬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史是延续的,殡葬伦理是传承的。加强对中国传统殡葬伦理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殡葬伦理思想,进而推创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现代经典殡葬礼仪文化。在古代中国,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礼俗不尽相同。经过几千年漫长的积淀和发展,已然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丧葬礼俗。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发丧送葬的形式上,如:披麻戴孝、扬幡招魂、亡灵超度等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礼仪形式。而在遗体的处理上,主要是:殡殓入棺、土葬,土葬是旧中国殡葬的主要形式。同时,在坟墓选择上,也是大费周章,极为讲究风水方位。传统时期的中国人相信灵魂是存在的(这也是导致盲目迷信的一个重要原因)。灵魂是存在的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共同信仰,它也是原始宗教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就灵魂学说与殡葬文化融合并与之发展来讲,恐怕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也不如中国人在这方面发挥的“周到详尽”了。世界上大多说民族(包括中国)都认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活着,但并不没有跟活着人断绝关系,它仍以各种方式与生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所举行的一系列的殡葬行为活动都是给活着的人看的。这一点,在中国就表现得尤为明显。

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延续了近两千多年,脱胎于奴隶社会的传统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得到了最大的完善。并为思想家所论证、为法律所强化,因而成为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成为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古人利用这种封建传统文化发展出了丧葬礼仪中的等级的观念。主要就表现在殡殓、送灵、安葬和祭奠等方面。同时,葬礼过程中的礼仪表现出不同等级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仪式繁简的差异。传统的殡仪文化包括:对丧户的心理安慰、葬具、殡葬服饰、坟墓与风水、扫墓以及殡葬语言以及殡葬文书等。近代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后,就开始对中国传统的礼制(包括传统殡葬文化)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废除封建跪拜礼,以鞠躬礼代替(详见1921年民国颁布的《礼制》)。此制一经公布,社会上立即竞相效法。但是,鞠躬礼在推行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一段相当曲折的过程。人们一方面认为鞠躬礼“诚为简便”(就像现代的很多“一三一”悼念形式);另一方面又嫌“寻常庆吊三鞠躬,礼神谒圣亦三鞠躬,未免礼无差等”(似乎显得不够诚意,且未形成礼制异同规范)。可以说,自民国建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殡葬礼制仍深受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新旧时代的交接和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旋窝当中,许多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礼制(包括殡葬文化)发展,一直是迷茫、矛盾和挣扎的。新国成立后,党中央就开始了对中国殡葬的改革。1956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首先提议,所有的人死后都实行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当时的国家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151人都表示同意,并且在倡议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1989年9月筹备组建了中国殡葬协会。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与殡葬事务有关的活动。主要是配合政府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维护殡仪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国内外的业务培训与交流。另外,受政府委托,中国殡葬协会成立了“中国殡葬运尸网络服务中心”,并在全国设立了31个办事处和承运点,负责国际间尸体运输凭证的发放和对承运人的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殡葬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赢得了全行业的认可及广大会员的支持与拥护。从此在中华大地上拉开了殡葬改革的帷幕。

现如今,虽然我国的殡葬事业正如火如荼的向前发展,殡葬改革也取得良好的成效,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思想根深蒂固,若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尤其是殡葬行业,其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而我国的殡葬文化在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对人们的殡葬习俗观念影响极深。我们面临的阻力非常大,所以,中国的殡葬改革事业任重道远。中国历史悠久,地缘广阔,各族、各地域的文化风俗不同,所产生的殡葬习俗也是存在差异的(已有相关著述,兹不论)。本人仅就在四川地区所见所闻的殡葬习俗作一些浅显的论述:

就四川边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殡葬文化而言,一般讲究速葬,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原生态”,不至于那样的铺张浮华,在丧葬习俗上也远不如聚集在平原腹地并占绝对人口优势的汉人的影响力巨大(兹不详述)。在成都平原及周边汉人聚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当然,全国其他地区也依然不同程度的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殡葬习俗,如:黄淮平原地区)。前些年,许多乡村的居民,当家里有人去世后,本家的主要负责人会马上通知左邻右舍,有的还会鸣放鞭炮,以便告诉附近的人自己家里已经有人仙逝,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了。家中的亲人帮其穿好寿衣,在房屋正堂搭建灵堂,在停放死者的灵位下点桐油灯,即长明灯,会安排家中专职人员看守,让其不灭,以便为逝去的人在黄泉路上指引方向。

接到消息的亲戚朋友来到家中的时候,家里的儿女会迎上前去,在亲戚朋友面前跪下。这叫放信,因为只要一跪来者便知道是这家亲人去世,同时会简单的说一下家中亲人去世的详细情况。外地的儿女接到消息后,一般不论多忙都会立刻赶回家中,否者会被认为不孝,而一旦落上这个罪名,将来在家族和邻里面前是一辈子抬不起头的。回到家中的儿女,一进家门立刻鸣炮,并来到堂屋中的死者灵前下跪,不停的哭丧,会有加重年长着为其在头上缠白布,俗称包孝帕。直到边上有人拉起。家中直系近亲都到齐后,会召开家庭会议,确定死者的埋葬日期,以及各人的分工安排,费用分担等。正常年老死者所用棺木一般是提前预备好的,并会提前确定自己百年后的埋葬墓地。同时还会请当地的僧侣或道士前来确定埋葬的日期。死者去世的当天开始,每天必须有子女在灵前守夜,好让死者在黄泉路上不会感到寂寞,同时灵前的香也是不能停的,因为这象征着后人香火不断,儿女兴旺,点香火的一般是死者的晚辈,双膝下跪,同时边上还会为死者烧纸钱,好让其一路上不缺钱花。

丧主所请的那些看风水的僧侣或道士除了要看风水选墓地,还要告诉家主闭棺,发丧,下葬等的具体时间,这些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闭棺时间为坐夜的第二天凌晨0点,这时儿女都会跪在或站在祖先棺材的附近,为棺材里面塞钱纸,防止死者在棺材里睡不安稳,同时为死者棺材里塞钱的人,都会给后代带来财源。闭棺的时候,有的人属相是不可以观看的,因此要避开,所有在场的小孩这时不能睡觉,大人要将小孩叫醒。闭棺也是所有在世的亲人看死者的最后一面,只要棺材封棺以后,绝对不能打开,这也是对死者的尊敬。

一般在早上的时候,棺材会从正屋里抬到门前,这时所有的儿女子孙都必须跪在棺材的前面,女的大哭,悼念死者以前对世人的友好。然后根据算定的时间发丧,发丧的顺序也有规定。一般前面亲人拿花圈,接着由长孙向天空抛撒纸钱,长子拿祖先遗像,次子那祖先逝去功德牌,三子端祖先的香火,其他亲人背钱纸,鸣鞭炮,接下来就是由众人抬棺材,再接着是所有的打锣的人也一起送丧,拿遗像一定要端正,表情严肃。抬到坟墓后,就开始下葬,棺材抬到坟墓时,所有的儿女子孙再次跪到地上,看着入土下葬。跪在坟前,用手挖土把内井掩埋。接着由抬棺材的人,用铁锹埋葬死者。埋葬后的三天,每天必须在坟前鸣炮,烧香,烧纸钱。七天后,再一次坟前鸣炮,烧香,烧纸钱。以后每逢清明,过年来扫墓,孝敬祖先。尽管已早有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殡葬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行业混乱,缺乏监管,故依然存在不少偷偷土葬的现象。)

现在,许多居住在四川城里的市民,一般举行葬礼活动时,仍然选择在小区街巷口搭办灵堂。整个小区从门口到灵堂摆了近百十多个花圈,门口桌旁有人在登记、签名、送钱,旁边就会有人写一个名条贴在花圈上,并举着花圈引导你到灵堂去烧香纸以示念怀,然后就有人引导您到旁边的会场上的桌子上去休息、打牌,而且会大摆宴席吃饭,晚上还在广场上摆堂会、请人搞戏曲演唱,人很多,很热闹,一直闹一个通宵。(本人的家乡——黄淮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从小便耳濡目染,很是熟悉。村里有人去世,本村庄德高望重者就会召集、安排乡邻帮忙治丧,每家都会给丧主慰问金,丧主则大摆宴席,与乡人大吃大喝一两天,极为铺张浪费。在逝者安葬的头天晚上,也会高薪邀请当地有名的唢呐班进行表演。有:唱歌、跳舞、杂技、魔术等五花八门的节目类型。更有甚者,为了吸引观众,邀请来一些女子大跳艳舞,简直不堪入目。而时人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乐在其中,实乃殡葬礼仪文化的一大败笔,腐败不堪。幸而最近几年殡葬方面的管理提升,这种现象才有所收敛。但现在很多人对丧葬礼制依然知之甚少,且很少怀有敬畏、诚心之意,在国人心中,中国的经典丧葬礼仪文化早已荡然无存。所以,传承中国经典礼仪文化,推动中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已然迫在眉睫!)第二天去殡仪馆火化,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凡去的人,每人给一个红包…… 还有好多人竟穿着红衣服去,让人很是费解(用这边人的话讲,四川人生性乐观,对生死看得淡。一个人去了,无论他生前有多少痛苦、欢乐,死了都一了百了了。于是亲朋好友一起送他一场,一起为他热闹热闹,葬礼是他人生最后也必然是最后一场演出与盛宴。对亲人而言,悲他的离去,孝子孝女自会到灵前痛哭,受了他的恩德的人自会到灵前焚香以示敬意,于他有仇有怨的也到灵前说几句作个了断。但是活人之间大可不必互相悲悲戚戚,所以大家该打麻将打麻将,该喝喝,该吃吃,该说笑说笑)。送火葬场是最后一程,能去的都去(他们认为死去之人看到大家这样热闹,也会高兴。回来送香皂、毛巾等,是回礼,讲究的四川人逢有红白喜事寿宴大节,亲戚朋友送礼临走决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一定要回赠些东西才够礼数。丧事回礼香皂、毛巾,意为火葬场是不洁之地,送给大家去去秽气)。一般,逝者到殡仪馆火化前是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在殡仪馆所进行的一系列仪式是殡葬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全国大部分殡仪馆发展、建设都相对比较滞后,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混乱、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如:在葬礼方面,一味追求简单、稳定,不愿发展创新,总是沿袭以往的“一三一”模式,实则领悟到殡礼的内容和意义,也很难起到悼念追思、慰藉和教化生者的作用,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和人文气息的殡葬礼仪是无法使家属心有动容和感激的。越是这般,殡葬工作人员越是消极应对。长此恶性循环,不仅使得工作人员缺乏先进的殡葬服务理念和行业创造精神,恐怕也会招致家属的不满,这对我国的殡葬事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另一方面,有些殡葬礼仪设置的太过繁琐,其中还有一些迷信色彩融入其中,这样也是需要剔除的。现代殡葬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移风易俗,传承经典。发展创造出现代新式的经典殡葬文化,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本人也曾了解过一些营业性殡仪馆,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打着各种幌子私自开设许多殡葬商品服务项目,而其真正的服务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果服务上不去,商品却是漫天要价,从而招致许多家属不满,臭名远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中国的殡葬改革事业,阻碍其良好、健康发展。还有一些殡仪单位和殡仪工作人员,和一些大型医院、福利单位和公安交通等工作单位私交,或找一些所谓的“串串儿”、“中间人”,通过一些不合理的手段进行“抢尸”、“拉活儿”,以获得分酬。有的甚至利用非法手段进行业垄断,私自牟取暴利,这不仅严重扰乱了殡葬的市场秩序,而且极不利于提升我们的殡葬服务和管理水平,以至于严重降低了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度,这对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打击,以改善中国的殡葬发展环境。)遗体火化完毕后,亲属来宾就可以前往陵园墓地为逝者安葬了。

丧主一行人等到达陵园,办理好相关手续就可以前往墓区安葬亲人了。(根据川地风俗,丧主会给来墓地的亲友每个人一个红包,大概也是讨个吉利的意思吧!由于现代很多人对我们自己的殡葬文化所知甚少,再加上许多地方的陵园公墓缺乏相关的安葬礼仪文化方面的服务。所以,一般丧主在进行殡葬活动时都会高劳酬请来一些所谓的“阴阳师”或“串串儿”——大部分都是混吃混喝的江湖骗子,这也使得了丧主极为迷信那些所谓的“阴阳师”。特别是在墓地丧主进行安葬逝者时,那些“阴阳师”都会全程主持参与,显得尤为活跃。安葬逝者之时他们装模作样的点起香蜡和纸钱,嘴里默念着一些恐怕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串词儿,捧起一些五谷杂粮乱撒一通,显得尤为专业。反正是极尽讨得丧主欢心。丧主高兴了,那些“神棍”自然就少不了红包拿。但是,这个墓区环境就会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给陵园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很大阻力,且他们肆散这种迷信活动,无视我国的殡葬法律、法规,也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人也在陵园工作近两年时间了,见识了不少这般愚弄之事。曾亲眼见识到一位“串串儿”带着一些家属来公墓选墓地。来到墓地拿出罗盘,左转转右转转,最后跟家属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坐西面北向,对你们的后代子孙好的很嘞!”有些家属听到说“坐西面北”,当时就迷惑了,不是“坐西朝东”向么?这是另有家属就说了,“别乱说!老师自有它的道理!……”我在一旁听得是啼笑皆非,无语而返。在学校时我们曾学过一些风水学的知识,对罗盘自然比较了解,那位“神棍”连拿罗盘的姿势都没搞懂,其他自不必言说了。事后我向人了解,那位所谓的“阴阳师”压根都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居然在这一代混得风生水起,也不得不佩服其能耐。这种现象绝不止一例。之所以出现这种可笑而可悲的场面,正是因为不少时人文化缺失,对自身的历史经典文化概然不知,才使得那些“神棍”利用家属丧亲时悲伤无助的心理,借机钻了空子。同时,陵园公墓方面,缺乏相关的安葬礼仪文化服务,使得许多家属不知所措,对公募单位缺乏信赖感等,这也是造成家属迷信“阴阳师”,令其装神弄鬼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地方,有些“阴阳师”或“串串儿”私下和某些公墓单位或公墓业务人员私下操作,通过坑蒙诱骗等手段高价向丧主出售相关服务产品,然后双方“互惠互利”,按“业务量”分红以牟取暴利。这和以上我们所谈到的情况极为类似,严重破坏殡葬市场的发展秩序。这也是网络等媒体爆料的“殡葬暴利”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殡葬市场在人们心中的信誉度,如不加以节制和打击,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

本人在陵园也曾为一些集团老总和一些影视明星的至亲策划、主持过大型的安葬礼仪活动。时人多追求装饰场面和奢华的阵势,此次,整场仪式下来也得到了丧主的肯定和赞誉,但就其仪式内涵本身来讲,所产生的影响却收效甚微,远没有达到预期值。为了筹备那场安葬仪式,公司特意筹备了一个月的时间,为了策划整个仪式,本人也是煞费苦心。其中光是草皮地毯就铺了数百米,鲜花花艺、插花花架和路引,更是不计其数。葬礼当天,会场布置、墓地装饰、礼仪乐队和护灵队伍等,场面浩浩汤汤,气势宏伟壮观,真可谓“赚足了面子”!但是,就礼仪内容本身的文化意义,又有谁会理会呢!一个人生前是什么样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那么逝后就可以选择用符合其身份、地位的殡葬仪式来悼念和追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们的现代殡葬观、人生价值观。关于殡葬礼仪文化制度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已经有比较系统详细的规范了。孔儒思想一向特别注重“礼乐法治”的建设,提倡“克己复礼”,所以,在殡葬方面也有具体的礼仪规范制度。如《礼记·檀弓》载:“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也就是说,在举行祭奠仪式时,即使礼仪形式非常豪华,但是举行祭奠之人不够恭谨,内心毫无敬畏之意,那么,还不如心怀诚意地以简单的形式举行祭奠仪式呢!所以,心怀敬意才是举行礼仪大典的前提。也只有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殡葬礼仪才会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才会更好的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再如,《论语》载: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等云云种种。这都是在告诫时人:在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情势下,在礼乐法制的范围内,规规矩矩,小心谨慎,诚心诚意地举行殡葬仪式,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社会秩序的,促进社会健康、良好的发展。比起外表浮华而内心不诚的礼仪形式,心怀敬畏之心的礼仪形式自然就显得更为合礼得体了。正所谓“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夫礼,使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然后民德以归厚焉!这些足以说明:摒弃虚华,立足经典,坚守俭以行礼,诚心敬礼的原则才是现代殡葬礼仪发展的有生之路,这也是当今社会必须应予以重视的中国文化精神!)等到亲人安葬完毕之后,整个殡葬活动算是告一段落了,以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亲属:做“七”、祭奠、居丧等活动了。

丧主在整个殡葬活动中可以说几乎是倾尽全力,动用的人力和物力先不说,光是财力花销就接近十万元(这样,丧主还仅是获得一般水平的殡葬服务),有的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着实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实在得不偿失。中国人从古至今向来都有崇尚“隆丧厚葬”的习俗,为了缓和外部舆论压力,以及为了挣得“面子”,不少民众也是不得不“随波逐流”。既然如此,为什么依然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如此而为呢?

首先,体面的丧葬活动具有争荣显贵的功能。即具有为死者及其家属争得面子、尊严、声誉的功能。人都怕因丧事办不好而丢了面子。那些有钱有势者,想借办丧事露露脸,以此维护、提高自己的声望;那些贫寒之家也不愿因丧事而落个寒酸的名声,往往举债也要撑起自己的面子;那些在死者生前不尽孝,名声不好的人,更想借把丧事办得隆重些、豪华些而改变自己的不良形象。

其次,体面的丧葬仪式具有明身份的功能,因其都是根据死者的身份来操办的。我国自商、周以来就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社会等级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人的社会生活,而且影响到了丧葬文化,什么身份的人享受什么样的丧葬待遇,不是有明文规定,就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通过丧葬仪式,死者的地位高低、贫富贵贱等情况便清楚地显现出来。再次,丧葬仪式具有定荣辱的功能。死者一生是光荣,还是耻辱,可借此而得到评判。此种功能,在封建社会最为明显,那些有功于社稷的达官贵人,死后,皇帝、官府往往给予明文褒奖,赠以文正、文忠、文襄、忠武等美谥,隆礼厚葬,有的还专门立庙建祠加以祭祀,充分一表现出其一生的荣耀;而那些作奸犯科、声名狼籍的人死后,往往降等埋葬,授以炀、谬、丑等恶谥,剥夺生前的一切荣誉,充分表现出其一生的耻辱。在现代,此种功能虽不如古代那么显著,但仍然存在。如有卓越贡献的人去世后,国家领导人要参加葬礼,报刊上要发表纪念文章,追述其一生的光荣。现代人死后,在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或安葬仪式上,往往要由领导或家庭中有德望者讲话或致悼词,以对死者的一生作出评价,此显然是对死者进行荣辱定位。(当然,合理、正确的殡葬礼仪与其他的礼仪一样,可以厚风淳俗,劝善戒恶,鼓励人们为而正义事业奋斗。同时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维持社会的稳定。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显然,那时就已十分重视以丧礼来教化民众,历朝历代为此还制定了相当完整的礼仪制度。此种功能,今日仍十分显著。但是,在传统的一些丧葬礼仪功能中,“争荣显贵”、“明身份”等功能,是殡葬礼仪文化的糟粕,对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应当予以摒弃才是。)

以上殡葬行业及活动中出现的情况不止是发生在某一个地方,类似境况全国各地都有出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多且较复杂。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殡葬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人们的避讳心理,从而造成普通民众对殡葬文化行业知之甚少;

2.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延续时间长,人们传统思想和社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这也为封建迷信活动提供了契机); 3.自民国以降,中国新旧世代交替,西方文化对我东方传统文化冲击比较大,国人面对东、西方文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处于迷茫和矛盾当中的。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文革”运动,全然否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民族经典文化造成极大破坏。再加之我国文化教育发展不健全,相当一段时期没能够重视传统经典文化,以至于今日时人对自身的经典文化概然不知(对传统经典殡葬礼仪文化更是如此),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并制定出弥补措施;

4.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扩大,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当然,经济收入差距也随之拉大),同时西方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对国人有着不小的影响,以至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糟粕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自身文化精神空虚的情况下,盲目媚外,这也助长了一些“有钱人”的奢靡之风; 5.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相关配套的文化、法制建设却发展缓慢。人们的殡葬理念发展滞后,国家殡葬法律、法规发展不健全,殡葬行业管理混乱等。

当然,还有诸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风俗存在差异,各民族发展存在差异,人口众多(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公益福利建设跟不上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殡葬改革、发展事业有着一定的阻力。

现在,我国殡葬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在殡葬方式以及礼俗方面相较于建国前期和初期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经典文化缺失、殡葬理念滞后、殡葬法律法规不健全、殡葬市场混乱、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行业垄断等(前已提及,兹不论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多。据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居世界首位。仅2009年短短一年,老年人口就增加了725万。来自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的权威信息显示,正是从2009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至900万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较当前增长1个亿。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数据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殡葬业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也为提升我国殡葬礼仪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之下,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我国殡葬业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改革现行不合理、不适宜的殡葬文化制度良好有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已刻不容缓。所以,未来的中国殡葬业任重道远,作为新生代的我们,肩上的责任可谓不轻。但我们也必将跟随时代潮流的推进,深度挖掘自身传统经典文化,放眼四海,迈向现代文明。中国殡葬业目前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同社会需求方面的距离,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倡导新型的殡葬消费模式,将需要相关部门、殡葬业同仁和全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未来应当在殡葬活动中倡导一种将物欲与占有欲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的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文化要求在物质上,提倡丰富而不奢华的适度消费,丧事办得庄严隆重而非炫耀铺张;要求在精神上,以优良的精神文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引导人们通过健康向上的殡葬文化追求来实现对逝者的怀念。那么,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新时代下的现代经典殡葬礼仪自然将会应运而生。

尤其是四川地区)而言,现代殡葬服务理念和现代殡葬礼仪等方面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今天我国力行殡葬改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四川地区)更需要有一支年轻、充满朝气,有着现代殡葬服务理念的专业礼仪服务团队。

我们新时代下的殡葬礼仪团队将要求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每位家属竭诚服务。以丰富、细腻的情感与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礼仪形式展现出生命意义的真正内涵,努力地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关怀和尊重,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充满爱的人间,以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尚的服务为每一位家属带来最温馨的呵护。仪式中的每一朵鲜花、每一盏烛灯和每一断音符,都勾勒出逝者伟岸的身影和安详的笑容,都诉说着生者因为哽咽而未能成言的哀思。让逝者纯澈轻盈的灵魂在天堂自由翱翔。在这个特殊时刻,新式经典的殡葬礼仪将会打破传统的黑白恐怖的氛围,亲人在此相聚回忆往事、诉说真情,让孝心和爱心蔓延,让生命还原属于它本来的色彩。我们新时代下的殡葬礼仪团队将立足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进而展现生命关怀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让每一个服务细节尽显真实与庄重。从心怀感恩的心,带领着家属静静地诉说对逝者的思念与祝福,进而让告别、追思变得更加美丽,让生命得以延续,让亲人之间的爱在这里得以升华。我们相信,这是在为家属准备一场特殊的“亲人相会”的仪式,用美丽的鲜花和礼具装饰环境,用优雅、舒缓的音乐营造和谐的气氛,用温馨的礼仪来诉说对亲人的思念,让家人再次回忆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再次思考我们的人生。重拾这些美好的记忆,传承亲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殡葬礼仪来说,主要包括:“殡礼”和“葬礼”两方面内容。现代“殡礼”的一系列活动,主要集中在家中和殡仪馆内进行(包括:家奠礼、遗体SPA、追悼会、骨灰告别等仪式);而“葬礼”的一系列活动,主要集中在陵园内进行(包括:接灵→护灵、安灵追思、骨灰安葬仪式、祭奠仪式等)。所以,整个殡葬礼仪包含的内容和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其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就整个四川地区来说,在“殡礼”方面,虽有一些殡仪馆向客户提供了一些相关礼仪的,但服务类型单调、服务水平较低,对家属的感情触动和对社会的影响都是比较微弱的;而“葬礼”方面,就更令人失望了,据本人所知,整个成都及周边地区,仅有个别陵园向客户提供了安葬礼仪方面的服务。故而,现代殡葬礼仪在川地的发展现状就此可见一斑了。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时不我待,中国的殡葬改革、发展事业同样迫在眉睫!我们急需发展、建设的现代经典殡葬礼仪,不仅要在“殡礼”上拓展创新、提升服务,而且要在“葬礼”上继承开发,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做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兼!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涉及、加强“殡礼”上的殡葬文化服务,而且将要拓展到“葬礼”的殡葬文化服务上来。这需要相关部门、殡葬从业者及同仁,还有社会及人群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殡葬事业才能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殡葬礼仪是传统文化礼仪和现代文化礼仪相结合的产物;是推陈出新、丰富文化礼仪的必然趋势,它必然将会以一个全新的文化概念走向人们的视野,从而颠覆人们以往的殡葬思维理念。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殡葬改革、发展事业任重道远,现代经典殡葬礼仪的施行也将不会一帆风顺。所以,作为新时代殡葬事业的继承者和主力军,影响和改革中国殡葬文化事业、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经典礼仪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与现代的重塑 第3篇

新乡土建筑是以传统乡土建筑为灵感源泉,通过当代的设计手法来阐释建筑所处地域特有的乡土文化,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在当代建筑中,新乡土建筑可以看作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体。它在如何解决传统与理想融于永恒而变化的现实问题上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这“答案”也是人对这对矛盾体进行长时间探索出来而并非一成不变的设计倾向。具有历史文脉的意识不但要我们理解过去,而且还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现存性,传统也不是墨守的继承,而是需要有历史地域意识,再与当今人类生活发展的程度相匹配。即使开放程度很高的地区也不可能完全失去本民族本地域的胎记;同时,最保守最落后的地区也不可能没有全球化的痕迹。而正是这对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体给予了人类对该事物的创造行为和实践,再一步地激活城市化进程。

新乡土建筑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建筑设计风格,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强调地域文脉存在性和适应现代建筑时代感的设计倾向。乡土性和时代性是一对矛盾体,乡土指的是各地域的特有的人居关系脉络形式和场所空间秩序筑;而时代则阐释潮流发展中的新科技、新技术、新概念,体现“国际化”、“形式化”。新乡土建筑是在某地域土生土长,生根发芽出来的,而不是一味将欧美本身的地域文化或建筑硬生生的搬到国内。

在当建筑界也摆脱不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各地域建筑同质化影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也些许错失了方向,淹没了建筑的地域风貌。几乎每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中总有以高层“玻璃房”来诠释其“现代化”,反之则不顾一切地搬用传统符号以满足部分人去传统建筑的“追求”。该如何维持具有地域性的建筑文化是建筑业界的一大困局,“新乡土”激活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对矛盾体。在这一方面上,我国的老一代建筑师齐康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作出了乡土建筑与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新乡土建筑”的转变式回应。武夷水庄酒店,设计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这也是新乡土建筑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福建地区特有的民居“武夷风格”特性风貌,当地传统的木构民居露明结构的举架粉墙、挑廊垂柱等做法在运用现代构图方式去诠释乡土,源于民间建筑风格,又出于一种新的创新,是新乡土建筑的一种创造。 在功能空间布局上吸收当地传统建筑的民居聚落感,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作用,又通过现代建筑空间语言来凸显时代性。齐康在对于新乡土建筑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风格的转化,严格地说是贯彻乡土建筑的设计态度,保护建筑中的

传统。

另一位新乡土建筑的代表人物是王澍,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对他在“新乡土”主义的极力探索给出的最好诠释。王澍极力与世态“抗争”,致力于调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现代主义建筑,其作品更具体化了他所领悟到的地域意识。作为新乡土建筑的国内代表,王澍在建筑思想中就体现出其的地域情结。因为建筑总是在某一地点或地域开始计划建造,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域是建筑的属性。地域性的建筑可以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更新,是传承历史文化和响应现代生活的出发点。宁波博物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五散房等作品的设计由来从废料的运用开始,建筑师通过重生这些老建筑“DNA”的方式,充分挖掘该待建项目所处地域的细节特征和建筑的可再利用性。“竹条模板混凝土”、旧砖弃瓦在屋顶和墙面上重获新生、试验“瓦爿墙”和混凝土技术的结合,这些都是王澍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和材料来探索乡土建筑转化具有现代意义的“新乡土”建筑。其中,宁波博物馆是王澍最得意也最典型的新乡土主义建筑,无论从现代环保生态概念还是乡土材料技术的应用上,都可以看到积淀下来的地域文化和建筑肌理,或者说,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传统植入当代建筑中。整个设计以现代创新建筑的形式,将宁波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工艺集大成之,充分体现出现代建筑的“功能、艺术、经济”三大要素,又不失乡土气味和民族气息。

如今国内的新乡土建筑代表尤为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这些建筑却是以“遗产化”形式的存在,当代设计作品的形式已经越来越偏离了我们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传统。而新乡土建筑的产生是引领大家继续探索全球化带来的高科技与传统建筑文化理念这对矛盾体系的动力,抓住地域差异性这个建筑本身属性,研究各地域尚存的弥足珍贵建筑“原体”,具有“寻根”上的“归宿”意义。

马街书会的现代性重塑 第4篇

一、马街书会在形式、内容上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特别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 马街书会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1、说书表演载体逐步现代化。

书会曲目发展到现代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等40余种。在以前, 说书艺人只是通过三五结队摆摊有时会有一两台以传统曲目为主的大戏组成, 所用的工具也很简单主要以二胡等民族乐器再加上扬声器组成, 有文章记录过这样的情形“他们把自己的交通工具—几辆自行车—并在一起当成一张桌子, 并把扬声器、暂时不用的乐器放在这张‘桌子’上。王树德和他的徒弟就站在‘桌’前演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表演载体样样俱全, 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艺人表演, 也可以看到拥有现代化技术的大型舞台表演。

2、说书内容与时俱进。

说书内容由封建社会单一的倡导君臣、夫妇之道、朋友之道、为孝之道的思想, 逐渐转变为以进步思想为主要内容同时兼容其它思想的开放式的交流平台, 娱乐中心。改革开放以前, 说书演员唱《杨家将》《花木兰》等忠君报国, 孝顺父母内容的比较多, 而现在唱这些内容的说书艺人明显减少, 唱《好会计》《雷锋在火车站》《好媳妇》《学习英雄孔繁森》等一大批歌颂新风尚和英雄人物的曲目增多。这说明了说书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马街书会为吸引更多的艺人, 改变近几年来艺人减少、断层的趋势, 笔者注意到2013年将一对一联邦补贴政策实行规范化管理, 也就是将宝丰县的主要单位, 包括政府、一些较大企业、重点中学等, 与说书艺人结成对子, 定点专门帮扶。不仅节省了政府开支, 也使这些艺人成为宝丰县各个单位的代言人、宣传员, 宣传法律、国家政策、倡导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学校教育等等, 收效较好。这就使说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二、现代公民教育作用凸显

新中国成立之前, 在正月十三正会这天有很多人前来火神庙上香, 祈求辟邪无灾。改革开放后前来上香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减少。很重要的原因是庙中“宗教”保守而庙外“现代”开放。这与书会的教育功能有关, 总得来说庙会的功能主要有娱乐、文化传播、经济发展、规范社会教育民众等,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书会的娱乐功能日显。寓教于乐是马街书会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特点。

马街书会在公民教育功能上的优势也很明显,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潜在教育对象越来越多。

2009年宝丰县文化局局长樊玉生说, 据不完全统计, 2月7日 (农历正月十三) 上午前来赶会的民间说书艺人达1000多人, 搭起了书棚180多个, 前来赶会听书的群众已有20多万人次。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书会的时间是正月十三, 过完春节天气转暖;地处应河之滨, 再加上近年来周围高速公路的修建等, 交通极为便利;马街书会2006年被国务院审批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称为“中国十大民俗”“中国第一书会”“中国曲艺之乡”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除了周边的民众还有许多外省的说唱者、参会者, 更吸引了如姜昆、刘兰芳等文化名人前来献唱。

2、说唱内容与人们生活相结合, 潜移默化, 教育效果好。

说唱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 结对子的形式更加强了说唱内容的专业性, 针对性。尤其是对法律的宣传,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 规范了法律行为。说唱表演作为一种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 说唱的内容更易于人们的接受吸收。

3、群众尤其是周边农民对马街书会的习惯性依赖。

近年来, “写”书的人减少了, 艺人们“亮书”的后劲不足, 到会的艺人从总体上来看呈减少的趋势, 但是每年到会的人数仍达数十万次, 不得不承认, 群众喜欢马街书会, 需要马街书会。

三、书会影响国际化

早在1995年, “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举办, 国务院侨办、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摄制组拍摄《十三马街书会》专题录像带被送往各驻外使馆, 马街书会迈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1997年2月, 农历正月十三,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依阿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欧达伟博士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冈崎, 法政大学副教授铃木靖, 日本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大野香织由美对马街书会的盛况进行考察学习。随后的数年里, 笔者都能发现在书会当天有为数不多的外国人前来游玩。2013年马街书会更因其参加人数多规模大而被评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世界纪录。随着全球化的加强“人们不断升腾着对特殊性文化的关注”, 民间文化, 区域文化影响逐步扩大, 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文化认同。马街书会的国际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下, 影响力逐步扩大的结果, 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 马街书会作为留存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免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它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保护马街书会过程中, 政府是最基本的保护主体, 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主体, 使本来就具有教化意义的书会, 更具有了公民教育特色, 影响力也不断加强。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时代潮流,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马街书会也因其现代化转型而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商业过多问题, 草根艺人减少等, 这也是必须在书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严优.马街书会的民间说书艺人[N].百科知识, 1997 (11) .

[2]程红根.河南宝丰“马街书会”不断推陈出新[N].新华网, 2008-02-20.

[3]屈义植.马街书会的发展与传承[J].青春岁月, 2011 (10) :63.

现代化重塑 第5篇

一、红色经典人物与现代传奇英雄

杨子荣, 我们只从小说和京剧里看到的英雄角色, 属于红色经典人物的一员, 此类影片中的人物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大、全”2, 我们所熟悉的刘胡兰、江姐等在红色经典影片中均如此表现, 这些影片产生于文革之前, 而在文革期间影响最大的当数八个样板戏, 其中就有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那个年代的英雄是完美的, 这符合那个特殊的时代和观众审美, 而现代的英雄形象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随着世界文化相互融合和学习, 电影思想的交流, 现代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者, 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 西方英雄形象对于我国观众也已经深入人心。

《智取威虎山3D》中的杨子荣, 有着好莱坞式的英雄形象, 有着很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在好莱坞大片中,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孤胆英雄, 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拯救地球。在该影片中, 杨子荣一人打入威虎山内部, 智斗八大金刚与座山雕, 并最终完成任务, 这是典型的美式英雄、徐克的侠义风范。

众所周知, 徐克的武侠片与众不同、脍炙人口, 他有自己对武侠的理解, 想象力丰富, 结合现代电影特技打造新式武侠英雄, 无疑, 影片中的杨子荣也是徐克电影中又一个新的武侠形象。既有侠客的胆识和过人的机制, 也有鲜活的普通人的性格, 会唱京剧、喜欢唱二人转等, 都是贴近生活的一面, 这样的英雄有血有肉;其次, 这样的英雄深受观众的喜欢, 究其原因, 从60后到90后,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英雄梦, 这和年龄无关, 即是一个传奇, 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记忆。

二、当代电影手法重塑

1. 角色造型

角色造型是影片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角色造型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化妆造型, 二是服装造型。两者是一个整体, 互为补充, 密不可分。在创作过程当中, 既有明显的分工、互相独立, 又在美术设计师和导演的总体统筹下合二为一, 目的只为完善和充实人物造型。影片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为载体, 因此, 角色造型除了须考虑上述因素之外, 还应遵循地域文化和受众的观赏习惯。

角色造型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 造型可以将观众的情绪进一步带入故事当中, 身临其境的体会故事情节。影片中徐克对于主要人物的造型我认为非常饱满, 以往的艺术作品中对于杨子荣、座山雕和八大金刚的造型因为各种原因趋于平面化, 在本次的创作中, 徐克准确把握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基于很强的美术功底, 和造型师一起绘制出每个角色的造型图。

从该影片的剧照可以看到, 主要人物的角色造型颇具“徐克风”, 属于影视角色造型中的写意造型设计。首先, 此次造型遵循小说当中对角色的定位, 杨子荣一派英雄气, 一出场就可以看得出来, 浓眉大眼、络腮胡、眉毛上扬, 豪气外露, 在上山后, 服装有所变化, 身披皮大氅、脚穿高筒靴、头戴皮帽, 一举一动透露着侠义风范, 孤胆英雄在他身上映射无疑;其次, 座山雕, 梁家辉在采访中说他的造型是徐克自己专门给他画的“座山雕”图, 由此可见, 徐克的绘画功底非同一般。座山雕作为匪首, 既要有过人的本领, 也得有统领众土匪的气质, 三角眼、竖起的发梢、鹰钩鼻、沙哑的声音、神出鬼没的踪迹和眼神等, 梁家辉诠释的十分到位;再次, 八大金刚各有特点, 在原著小说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 都是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性所取, 但是在影片当中, 为了凸显英雄杨子荣, 其他人均是辅助杨子荣的角色, 因此, 他们不是重点, 甚至几个角色连台词都没有, 但是根据造型, 每个人都能够体现, 如“炮头”老大, 明显是带头大哥、“翻垛”老二, 白净、善思, 视为军师等, 其余角色造型也是惟妙惟肖。

2. 细节处理

细节是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 该片对于细节的把握不止停留在演员造型、动作等肤浅层面, 而且深入剧情、深入人性、深入到那个特殊年代。在栓子闯入小分队的休息区时, 他把小分队当成土匪, 将高波送他的饭打翻, 面条撒了一地, 而下一个画面却是高波俯身去捡地上的面条, 虽然这个画面和剧情并无联系, 但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 粮食十分珍贵, 因此, 徐克对此细节的把握十分符合故事的时代背景。在杨子荣等人乔装进入勇奇家中, 鸿义等人在和勇气交谈, 而下一个画面转为杨子荣翻看村民的米缸和锅, 并为村民留下粮食, 这样细节的处理符合红色主旋律影片的剧情, 也符合红色人物。栓子对小分队态度的转变也被导演做了很多细节处理, 在高波为救他受伤后, 栓子在雪地里一粒一粒的捡拾玉米, 栓子与高波分吃玉米, 都是导演对剧情和人性细节的处理, 将人物通过细节刻画的更加鲜活, 将剧情通过这些类似的细节更加丰富。

3. 特效运用

关注徐克的观众都知道, 徐克十分迷恋电影特技, 在徐克的电影中, 可以看到逼真而且极具想象力的特效设计, 如《新蜀山剑侠》中唯美的奇幻世界、《倩女幽魂》中的树妖和僵尸、《新龙门客栈》中的沙漠城堡等, 都是数字特技的视觉盛宴。在《智取威虎山3D》, 徐克在很多场景中依然运用了更加成熟的电脑特技来辅助影片故事发展。打虎上山片段, 逼真的东北虎和张涵予成熟的表演完美结合, 这场戏由两部分组成, 前后共制作了三个多月, 一部分是张涵予在摄影棚内的拍摄, 一部分是电脑特技制作的东北虎, 两者经过后期合成, 完美的结合的在一起, 使得以往只是依靠背景图片和简单动作来展现的经典片段, 通过3D技术实实在在的呈现在银幕上, 酣畅淋漓。

4. 布景

电影布景是为影片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 它是由多个单元所组成, 处理手法也多种多样。布景的功能, 在于营造一部影片场景的气氛、氛围和风格。因此, 布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影片的艺术水准。随着电影美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今的电影布景已经融合多专业、多因素, 绘画、设计、社会、资金等对一部电影的布景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影片外景在东北森林实地拍摄。开头以航拍全景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白雪覆盖了漫山遍野, 3D效果更加逼真, 让人不寒而栗。全片是一片雪的海洋, 时时刻刻都体现出那个年代在东北发生的让人震撼的真实事件。

《智取威虎山3D》取材于小说, 除了小说里的人物, 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威虎山寨是什么样子, 这就需要导演即结合小说, 有自己对剧本的独到见解, 也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徐克从布景道具、演员妆容及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状态, 都加入了新的想法和设计。在徐克的世界, 杨子荣和座山雕分别是英雄和枭雄, 而威虎山则是类似阎王殿的一个地方, 正如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一样, 碉楼耸立、倚靠天堑、易守难攻, 内景阴森邪恶、令人胆寒、杀气四溢, 俨然融入了徐克式的武侠风格, 战斗英雄杨子荣聪明秀出、胆识过人, 枭雄座山雕凶狠强横、野心十足, 结合时代背景, 对正面和反面角色描绘的丝丝入扣。

5. 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是影视画面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电影特写镜头的出现和运用, 丰富和增强了电影艺术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 使电影能够表现的内容更加深刻和广泛。由于电影的艺术特性和观看环境, 大量的特写镜头成了必不可少的画面语言, 导演往往会通过特写镜头传递浓郁的情感和画面以外更深层次的信息。徐克影片《智取威虎山3D》中, 特写镜头依然占了很大的比重, 203捡起没有燃烧完的窗花并且注视, 从这个小小的窗花, 可以看出徐克对于细节的描写, 透过窗花特写可以知道土匪对当地村子的破坏之严重, 而203面部特写更能反应出他对剿匪的迫切心情。

电影从内部叙事发展、时空变换到外部观看环境, 都需要特写镜头进行讲述、描绘、点缀和引导,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 特写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强大, 简单的几个特写镜头组接就可以完成一系里剧情和动作, 在杨子荣闯入威虎山的片段中, 杨子荣与八大金刚、座山雕的一系列的对话、动作都由特写完成, 众人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 气氛也随着剧情的发展紧张起来;特写镜头可以帮助影片制造悬念, 在《智取威虎山3D》中, 座山雕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特写镜头, 导演刻意不让观众过早的看到座山雕的完整形象, 数次的出现均是脚步特写, 吊足观众胃口。

三、受众心理

检验一部影片的成功, 主要有两个因素:票房和口碑, 这两个因素均取决于受众。《智取威虎山3D》既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由此可以看出, 该片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对徐克对当代英雄的成功塑造。该片的受众范围涵盖了60后到90后的不同年龄段, 怀着对战斗英雄的崇敬和怀念、带着对徐克导演的敬意、思索武侠与红色英雄的结合, 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在影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受众心理是传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接受需要、接受动机、心理效应、心理倾向构成了受众的心理特点, 而传播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互动与制约的双重关系, 当传播内容满足受众时, 受众与传播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智取威虎山这个故事本身就可以满足几代人的心理需求, 而徐克在影片中所塑造的杨子荣加入了自己对英雄的见解, 既有中国武侠的影子, 也有好莱坞式孤单英雄的烙印, 而这些恰恰符合年轻受众的英雄审美观。

对于受众来说, 真正的动机来自受众本身, 而传播者只需要挖掘受众自身的动机即可, 笔者认为, 该影片对于受众的观看动机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 智取威虎山故事本身, 这个故事不但广泛流传, 更是深入人心, 而且, 经过几十年的传播, 主人公杨子荣在人们心目中已神话, 且不论事件本身, 在小说中, 作者已经将此角色提高到一定的历史地位, 引起受众的向往、崇拜;第二, 徐克, 被称之为华语电影“鬼才”, 中国当代武侠电影和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 颠覆了传统武侠电影的理念, 从美国学成归来, 带来了好莱坞电影的特色。徐克电影中的侠客, 结合了好莱坞英雄的性格特色, 他用之不竭的想象力, 对电影精益求精的态度, 让他的电影在华语影坛独树一帜, 吸引了不少受众。

综上所述, 通过现代电影手法和徐克对电影独特的解读方式, 红色经典故事智取威虎山成功改编, 可以说, 在商业上面大获全胜、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让观众眼前一亮。经典故事的选择、现代电影手法塑造、受众心理的把握, 都是该影片成功的关键, 在角色造型、细节处理、布景、特效运用和特写镜头这些关键因素的处理中, 体现了鲜明的“徐克风”, 并且达到了精良的水准, 由此看来, 电影须跟随时代, 不断更新电影艺术和制作理念, 以符合现代电影观众审美!

摘要:红色经典电影1翻拍, 难以突破原剧本的框架、难以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和票房, 向来不被众多导演所选择, 电影怪才徐克却偏向虎山行, 选择传统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作为创作来源。但是, 电影《智取威虎山3D》口碑 (横跨老中青三代) 和票房 (突破8亿) 双赢, 让观众看到了心目中的英雄, 也看到了不一样的红色经典影片。

关键词:红色经典,传奇英雄,现代电影手法,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王天宇.《徐克-心中一直有个杨子荣》[J].走向世界, 2015.1.

[2]刘晓静.助推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三位外援[J].当代电影, 2015.1.

[3]牛梦迪, 李雷.看红色经典如何叫好又叫座[N].光明日报, 2015.1.

[4]廖悦.红色经典的改编与翻拍——以电影《智取威虎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5.1.

[5]侯李游美.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J].当代文坛, 2015.1.

现代化重塑 第6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理念,传统建筑重塑,设计风格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门的开放, 国外的建筑思潮纷纷涌向了国内, 为国内建筑设计界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建筑重塑问题, 也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许多建筑设计师都在这个追捧个性的时代的影响下追求艺术个性, 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一点, 艺术不是无源之水, 更非空中楼阁。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这些传统古老的建筑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给了我们无穷的设计灵感, 甚至代表了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格。作为新时代的建筑设计师, 要学会汲取传统建筑的精华, 要尝试将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建筑重塑中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 历史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在我国9 600 000 km2的土地上, 到处可见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师要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去解答我们的传统建筑美, 取其精髓, 让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建筑重塑中闪光。

一、国内外传统建筑设计风格概述

纵观世界建筑史,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 这是由巨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大体说来, 世界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七大独立的体系。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古代中国、古代欧洲、古代伊斯兰建筑体系。随着历史的变迁, 欧洲建筑体系、伊斯兰建筑体系以及中国建筑体系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欧洲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就是以古朴高雅著称的古罗马建筑, 如世界闻名的古罗马竞技场。古罗马建筑设计风格雄浑凝重, 构图和谐统一, 形式多样。罗马人赋予了建筑新的艺术手法, 创造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如层次感强烈、变化多端的皇家浴场等。在许多典型的古罗马建筑作品中, 内部空间的处理效果甚至超过了外部形象的处理。古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设计作品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属性方面的要求。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柱式同拱券组合的样式, 如券柱式和连续券。这种组合在功能性、美观性方面都有所突破, 凯旋门就采用了券柱式构图。在21世纪的今天, 设计理念虽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古罗马建筑张扬的艺术个性依然是许多设计师追捧的对象, 对当前建筑设计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

伊斯兰建筑体系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先知寺成为了伊斯兰教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经过多年的扩建, 早已成为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该寺气势磅礴, 布局严谨壮丽, 内部与外部装饰精致华美, 主体空间和外围广场可容纳1 000 000人做礼拜。寺院内部的大理石立柱雕梁画栋, 豪华宽大的礼拜殿气氛庄重肃穆。装饰图案大多由阿拉伯经文、植物纹和几何纹构成。

中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不论是气势恢宏的宫殿, 还是雅致清幽的园林小阁, 无不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北京的故宫, 不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群之一。故宫气势磅礴, 东西长760 m, 南北长960 m, 占地大约720 000 m2。建筑设计金币昏黄, 内部空间运用合理。艳丽的天花藻井、斗拱、吉祥图案随处可见, 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 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

除了上述的三大建筑体系, 在全球各地还有着数不胜数的经典建筑。他们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 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藏。这些古老的建筑, 不但是历史馈赠的宝物, 也为我们现代人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享受, 带给了设计者许多灵感。国外先进的建筑理念固然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设计理念,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传统建筑体系曾经的辉煌。是一味引进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 还是注意保持民族风格, 这一直是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 值得我们深思。在与世界先进的建筑设计接轨的大趋势下, 我们要注意做到传统建筑的重塑, 保持和张扬我们的民族性。但是也要注意将现代建筑的流行性、合理性、进步性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相融合, 这必将产生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建筑精品。

二、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建筑重塑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1. 注重解读传统建筑的装饰“语言”

传统建筑重塑不是要求我们设计出与传统建筑风格一模一样的作品形式。21世纪的今天, 新的条件、新的技术、新的功能纷纷涌现, 人们甚至有了新的审美情趣。材料的更替, 功能的改变, 让现代建筑的表现形式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汲取的不是传统建筑的外衣, 而是要探索传统建筑的灵魂。不是去把建筑的外观形式简单地照搬, 而是透过传统建筑的“外衣”去解读它想要告诉我们的话。传统建筑也需要合理的翻译和解读, 需要被翻译成现代语言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筑装饰风格是基于三个主要目标的混和, 即建筑装饰的文脉、建筑装饰的不同功能、使用者的特殊。传统的木质建筑集聚了古典美,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它在钢筋混凝土上重现, 而是要加以提炼概括、抽象演化。强调其精华的部分, 摒弃那些与现代技术和科学产生冲突的成分, 将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转换成现代的表述方式。让传统建筑的文化“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从而使传统和现代和谐地融会在一起。

2. 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建筑设计如何创新都不应该脱离人们的生活, 因为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需求、为了解决生活现实问题而存在的, 建筑的功能应该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从古代到现代, 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筑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在把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应用到传统建筑重塑过程中时, 应该要考虑到功能的改变。从传统建筑中提取构建的建筑装饰语言再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去的同时, 要着重考虑与功能的匹配和统一。采取适当的处理手法, 使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互相统一协调。在创作中需力争同时满足功能和形式的双重需要, 重视使用者的要求和偏好。避免出现为符号而符号, 一味追求形式, 故弄玄虚, 丧失建筑基本目的的现象。

3. 注重部分与整体的协同关系

所谓的整体与部分, 指的是建筑的装饰、构图、色彩、风格等要服从整体建筑造型要求。建筑的整体构思, 建筑语言是整体建筑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建筑是以其整体而不是局部 (如构件等) 作为符号发挥其符号功能的, 因而它的“含义”是整体呈现的。如在现代建筑中采用传统“古典语言”中的词汇, 槽口、线脚、窗框、门洞等细部, 你不可能单从这些建筑语汇中就断言这是传统建筑。建筑各个部分的语汇应该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法组合起来, 它的整体将反映和依靠各部分组合的方式。在将现代设计的要素如高科技的装饰材料运用到传统建筑重塑中去时, 要考虑是否与整体建筑协调。不能仅仅从表面协调和堆积, 这样容易失去整体感。要尽量突出建筑主题, 对于影响建筑整体的细部应该尽量的淡化。注意传统语言的选择应以整体效果为重, 不要过分夸大传统的细部。要结合时代特征, 联系历史文脉, 强调协调性和美感。要防止以建筑语汇单体的个性代替整体美感的做法。

三、结语

结合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 汲取传统建筑的精华, 使高科技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造型比例、空间设计理念等方面纷纷与传统建筑的设计精华完美结合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这是一个漫长且需要摸索的过程。只有坚持先进的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 才能让中国的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文化特征, 才能使中国的建筑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于永建.浅析现代建筑总体设计的理念及方法[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2 (10) .

[2]刘怡涵.中国传统建筑及其现代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 2008 (04) .

[3]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梁蕊.传统建筑手法在西安民乐园万达广场设计中的体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5]苗青婷.西安“新唐风”建筑的文化理念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6]李照.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纬一街改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7]苔瑞·伯尼斯.更新换代——保护我们城市的建筑传统[J].现代城市研究, 2005 (Z1) .

现代化重塑 第7篇

爱默生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散文作家之一, 兼哲学家和诗人。他将超验主义引入到了新西兰, 并成为了19世纪上半叶新西兰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尽管爱默生并未将“超验主义”这种理念应用于自身的信念与理想, 但它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二、爱之道

1. 亲情之爱

爱默生在《补偿》中表述“我们曾视好朋友、妻子、兄弟、情人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他们的死对我们来说是无比惨痛的损失, 但后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却成为新生活的向导。”[]爱默生的这部分论述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爱默生8岁时, 他的父亲去世, 他的4个同胞有3人在未成年时去世, 还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他的第一任妻子死于肺结核, 他再娶之后, 出生的大儿子又在5岁夭折。应当说, 爱默生的一生都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这给他精神上带来了很大创伤。然而, 由于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 他仍然著述立说。

继而, 当他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时, 在《补偿》中, 他又给出了原因“因为死亡通常操纵着生活方式的变革, 它结束了人生中势必要结束的一段婴儿期、青春期, 改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职业、家庭或生活方式, 并创造出更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新环境。它能够甚至促使我们结交新朋友、接受新的影响, 事实证明, 这些对未来岁月是至关重要的。”[5]由此可见, 爱默生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 他接受生活给予他的不幸, 他将这种不幸转化为了前进的力量。

时观眼下, 我们间或发现亲情的流失。有人因为与父母发生财产纠纷, 有人与父母在生活观念上有冲突, 结果导致长期不和。但我们应当相信, 亲人的爱对于我们而言, 比任何人都显得紧迫和重要, 唯有它会不计报酬地支持我们。在两百年前爱默生生活的时代, 人们无法迅速获知亲友平安的消息, 无法医治亲人身上的诸多病痛, 亲情就显得无能为了。而现在, 当我们可以享受上科技带来的通讯便利时, 能够消除诸多疑难杂症时, 我们就应该想到, 多运用这些即时通讯工具, 对我们的亲人多一份牵挂和关爱, 使他们身体健康,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给于我们最大的恩惠了。

2. 友情之爱

在现代的生活中, 真正的友谊已经难能可贵。爱默生在《论友谊》中有段描述极为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每个人独处的时候都是真诚的。一旦有另一个人走近, 伪装就开始了。我们用恭维、闲谈、消遣, 或者用事务, 来逃避或挡开同伴的接近。”尽管时代不同, 国度不同, 然而爱默生的论述却一针见血。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真诚的友谊, 却又怕受到伤害, 只因为我们曾经受到伤害, 怕再次受到伤害。

爱默生认为“朋友就是我可以与之坦诚相待的人。”在这里, 爱默生提出了坦诚相待这一观点。他继续解释道“在朋友面前, 我可以出声地思想。”这是朋友之间坦诚相待的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朋友怀着同样的期望, 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 支持我们, 然而, 我们却总是觉得自己真诚, 却受到了伤害, 而往往对方也认为自己的真诚受到了伤害。那么, 到底是谁不真诚呢?有一种最大的可能就是, 沟通环节出现了障碍。由此, 我们对朋友产生了误解, 很快也与朋友分道扬镳。在现实生活中, 原因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往往有其他因素牵涉其中。爱默生也感叹友谊的可贵, 他说道“我终于到达这样一个人面前:他如此真实、平等, 以至于我可以脱下最里层的防护衣:装假、礼貌、谨慎, 这些人们从未脱去的东西。”

最后, 爱默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广泛使用的真理“朋友应该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他要求的不是我的聪明才智, 而是我这个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位以及不同的社会地位, 应该如何成为朋友呢?从爱默生的观点来看, 我们认为, 通情达理的人, 也就是善于理解他人的人会更容易成为朋友, 他会对理解别人的苦心, 体谅别人的难处, 而不是苛刻地要求朋友的聪明才智。

3. 爱情之爱

爱情是人类世界永恒的命题。爱默生在《论爱》中有这样一部分描述“少男少女们心底的悸动描绘着清晰的爱之美景, 因此我们要在还未老去之前来品味沐浴爱河的芬芳。”这是我们年少时的爱情。少年对于爱情, 总是心存希望, 充满幻想。年少时的爱情最值得人珍惜, 最令人欣赏。这源于“青春的幻想美妙, 不掺杂丝毫成熟哲学的世故味道, 因为它的陈旧迂腐只会让一切幻想凋零。”

步入中年时, 人们的爱情变得成熟、稳定和理性。对于爱情和伴侣, 我们有着现实的要求。这些现实要求是保障爱情进行的基础。我们也承认, 即使很多爱情没有稳定的现实基础, 但只要有爱, 那么现实基础必然就能够被创造出来。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痛苦, 但是它必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兑换成幸福。爱默生在《论爱》中有这样一段陈述“步入中年走近晚年之时回忆往昔, 虽然那欢乐已然淡去, 甚至有了几分痛苦畏惧, 却依旧怦然心动, 因为他领悟了爱情的真谛, 如是说:‘唯有为爱情所经历的苦痛才可以完全兑换成人生的幸福。’”

“如果我爱你, 这爱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是很多恋人都会产生的疑惑。爱默生在《论爱》中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然后他继续阐释道“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爱并非出于对方的意愿, 而是超越了它。我们爱的不是这个人, 而是她的魅力, 而这种魅力她并不知道自己具备, 而且从来都不知道。”在爱默生的眼里, 爱超越了物质, 超越了对方的意愿, 源于对方某种个人魅力的吸引。而且, 爱情的产生并不一定要有充分的物质作为基础, 但是爱却可以创造出坚实的物质基础来。

在爱默生眼中, 爱情的目的并非为了婚姻, 但是显然婚姻能够维系和巩固爱情。在《论爱》中, 爱默生这样表述他的观点“这样, 我们学着掌握这么一种爱情, 它没有性别之分, 没有彼此之分, 不偏不倚, 处处只求美德与智慧, 只求増善益智。”可见, 在爱默生眼中, 爱情是多种多样的, 也并非所有的爱情都是为了婚姻, 而且爱情没有性别之分, 只求增善益智。尽管爱默生眼中的爱情我们很难达到,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我们向它靠拢。

三、财富之道

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与此同时, 也应该是生产者。”这既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社会关系的描述, 也是我们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应该肩负的使命。

1. 财富观的确立

爱默生在“论财富”一章中论述到“人生而应当富裕, 或者说只要发挥自己的能力, 按大自然的规律做事, 人就能自然而然地富裕起来。”这句话向我们每一个人都传达了富裕的希望。我们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歌德说过, “只有那些理解财富的人才能发财。”我们很多人寻求财富, 然而却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爱默生在“论财富”中指出, “一个人想要被人尊重, 就不仅要偿还债务, 还要为社会公共财富的积累做出贡献。他要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社会认同, 就不能仅仅为了维持生命而简单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我们任何一个人进行财富积累时所必须树立的观念, 要先助人, 提供某种优质的商品或服务, 加上经营智慧和辛勤的努力, 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

2. 财富的积累

第一, 要根据自己的性格脾气来决定消费的水平, 把钱花在应当花的地方;第二, 根据自己的才能, 系统地计划自己的消费;第三, 遵守来自乡间的风俗和天然形成之规;第四, 尽量追求你熟悉的、与你相配的东西, 而不要指望异想天开的收获;第五, 服从大自然的规律。

在坚持运用这些措施时, 我们应当努力付出。在《补偿》中, 我们应当追求“给予与索取的绝对平衡, 即凡事都有价的原则一一如果没有定量的付出, 你只能会得到你不想要的东西, 不付出, 根本就什么也得不到。”

在付出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有效率地付出, 让各方面有能力且有时间的人为我所用。爱默生在《补偿》中有这样一部分表述“最好让熟黯航海技术的人做你的舵手;雇有能力的管家为你烹饪、缝纫, 操持家务, 请精明的经纪人为你理财、办事。这样就等于成倍地扩大了自己的存在, 或者说把你的影响渗透到你的财产中去。”这一论点充分表明, 我们可以雇佣别人的智慧和专长为我们服务, 以节约出我们的时间, 让我们自身全力投入另外一些价值更大的事情上去, 从而取得更令人惊叹的成就。另外一方面, 由于“凡事都有两重性, 劳动和生活一样, 不能进行欺骗。”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诚信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 一旦在我们与别人进行合作时, 我们就应当把优良的信誉视为第二生命, 以保持良好合作, 迎来更多的生意。

3. 财富的美德

爱默生在“论财富”中指出, “经济问题又和道德密切相关, 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决定性的道德问题-----人的独立性能否得到保障。”浓缩成为一句话则是“贫穷使人道德沦丧。”

爱默生认为, 财富具有精神的特质, 也具有道德功能。[1]P143成功获得财富, 可以使人自信自立, 而出现个人财务危机者, 则生活可能陷于困顿, 以至于走上歪路。财富因为所属者的道德品质及应用途径而获得了道德功能。当我们用财富来帮助孤儿、失学儿童或者捐赠一座图书馆时, 我们的财富就具有了美德。金钱本身不具备任何属性, 它表现出何种属性, 取决于它掌握在谁的手里。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提到, “物质与更高的善相联系。”他进一步阐释, “人们所谓的富裕, 并不在于他是否能不断地重复动物般的自我满足, 而是通过新增长的力量, 亲身体验到高级生命的愉悦, 并踏上通往最高境界的道路。”通过这一解释, 我们可以了解到爱默生认为的富裕应该是物质与心灵的同时富裕, 物质上的富裕源于精神上的富裕;而精神身上的富裕可以创造更多物质上的富裕, 由此, 与人类的至善至美相生相随。

四、健康之道

当我们在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时, 同样, 我们也承受了它带来的挑战与压力。现在, 我们大多数人群每天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 这份压力, 不仅源于学习、工作以及就业, 更加源于自我内心的追求。当我们在享受成功的时候, 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在承受着巨大压力。

爱默生非常喜欢亲近自然, 他的一生与死亡相随, 却仍然凭着自己的信念活到了80岁。他喜欢大自然, 作为一名大自然的热爱者, 他在《论自然》中表述到, “自然的热爱者, 他内在和外在的感觉仍然是协调变化的, 及时进入成年, 他仍能保有童时的心灵。”而且, “若你身体健康, 大自然的空气就是绝佳的甜果汁饮料。”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表述到, “赐予我健康和一天的时光, 我将蔑视君王的虚华!”他将健康与时光等同起来, 可见他对健康的重视。在媒体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可以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的人, 这些报道经常夸大事实, 对我们有误导作用。因为我们人体的机能并不是按照那样的作息时间设计的, 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养生之道以及医疗保健常识, 在保护我们生命健康的同时, 为自己和家人创造足够体面的生活。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爱默生的思想非但没有因为时代和国度的不同而失去光彩, 相反, 恰恰因为它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 令它重新焕发了光彩。纵观爱默生的一生, 他对自然有着执着的追求, 他热爱自然, 赞美自然, 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对应关系, 自然是精神的存在环境和背景。而这种自然的范畴并不仅限于可以生产物质的土地, 还有我们精神上对于至善至美的回归。只有当我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然回归, 获得了爱、财富和健康, 才符合爱默生所认为的自然法则。

摘要:由于流媒体的应用与科技的普及, 人们越来越忙碌, 而成果并不显著;人们外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然而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疏远;人们追求财富与爱的时候, 却以自身的健康为成本。本文以爱默生关于爱、财富和健康的思想为切入点, 探索现代都市生活下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旨在通过爱默生思想的自然之道, 促进人们内在与外在世界的美满。

关键词:爱默生,爱之道,财富之道,健康之道,自然法则

参考文献

[1]爱默生.爱默生人生十论[M].亦非译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5.

[2]爱默生.吴瑞楠译.论自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0.

[3]李东亮.论爱默生的双重自然观[J].新余学院学报, 2012, (04) :48-50.

现代化重塑 第8篇

关键词:廊坊现代景观,地方文化,凤河景观

1 引言

当前许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不考虑本土特色, 盲目趋同, 呈现“千城一面”, “众景一面”的现象。为了不让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城市景观消失, 避免现代西方风格的景观模版、现代主义的大尺度非人性化的现代建筑群体造成城市形象特色的衰退与消亡,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在地方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活, 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城市现代景观元素中, 既继承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又使城市现代景观更具生命力。

2 凤河景观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2011年9月, 廊坊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龙凤文化之乡”。“龙河、凤河”双河的地理文化资源是廊坊龙凤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龙河、凤河均为永定河水系, 发源于燕山山脉。龙凤双河流经廊坊, 南北呼应, 相拥入海, 成为廊坊重要的地域标志和文化标志。东汉末年, 曹操东征路过此地, 看到龙凤双河, 留下“此乃天灵人杰、龙飞凤翔之地”的名言。

代表廊坊文化特征的龙凤双河中的“凤河”目前河岸景观效果不佳, 岸坡缺乏绿化, 河道笔直, 河流与自然环境完全被切断。

2.1 凤河景观改造原则

作为一条自然河流, 凤河的景观改造应该力求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 营造自然的河流形态。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 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一条自然的河流, 必然有凹岸、凸岸, 有深潭、有浅滩和沙洲。所以无需人为的强行拉直河岸线, 河岸线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这样可以为各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境, 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并且可以减低河水流速, 蓄洪涵水, 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而且曲线尽显水的自然形态, 体现水的流畅柔美。

在进行河岸的构建时, 无需整齐划一, 完全采用混凝土材料。可根据河流流经区域的环境适地选择多样的河岸类型, 与整体风景相融合。如流经村落的河段, 就可以采用自然地土岸形式。土岸渗水性强, 利于缓流水系的岸畔植物的培植, 利用植物的生长根系加固岸线, 使岸线与水面呈现自然连接的关系, 与村落的自热气息相吻合。另外, 还可以采用山石河岸, 山石河岸无污染, 可营造山地的地貌特征, 适当种植植物, 改观山石自身颜色单一性, 丰富整体景观色彩。在人流可能比较集中河段, 为满足人们的亲水需要, 设置弯曲自如的卵石河岸, 卵石河岸具有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轨迹线宽窄随意, 亲水性很强。

2.2 凤河沿岸景观设计构想

设计丰富多样的凤河水体沿岸空间, 以满足人们不同程度的亲水性的要求, 包括散步、驻足、休憩等轻度的亲水行为和交流、游戏、感受等深度亲水行为。沿岸不同形式的场所和设施将给这些活动的发生提供可能, 伸出水面的亭子、架空的水上步道与汀步、悬挑出水面的平台、面向水域的广场、伸入水中的码头和水边的林荫道等等的加入, 都将对人们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外弯型的滨水岸, 即陆地凸向水面, 形成放射状的视野, 是观景的好场所, 同时也是视觉和活动的中心, 可以设置小广场和活动平台。内弯型的滨水岸, 可以看见岸地内的全貌, 景观的视觉联系很强, 景观形象丰富, 空间的领域感较强。我们要根据地形条件, 设计适当的岸线形态, 将沿岸各类动线与驻留空间有机的组织在一起, 使得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把握这一空间的变迁。

另外, 凤河水景区各景点、景区的名称亦可以“凤”命名;也可在适当的位置, 如在草地中布置反映廊坊地方文化主题的情景雕塑以及其他休闲构筑物;在河岸两边, 设置具有“凤”文化特色主题的标志物。总之, 将凤河水景区内融入能体现廊坊本土文化风格的景观元素, 实现现代水景与廊坊地方文化的和谐统一。让畅游在河流景观中的人们, 在欣赏城市河流优美景观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凤河景观营造的文化氛围。

3 结语

凤河不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 也是廊坊龙凤文化的代表之一, 是廊坊人们通过长期的历史生活积淀下来的文化表象。这条积淀着深沉文化传统的河流, 激发着廊坊市民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追求真理, 发扬文化。应该利用景观元素将其发扬光大, 为更多人所认识。让更多人在了解凤河的同时, 也能体会到廊坊的地域文化特色, 同时感受到廊坊虽是一座新型城市, 但也包含着浓郁的历史韵味。

参考文献

[1]张艳双.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表现和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9.

[2]郭希彦.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谢敬颖.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4]安育中.浅谈廊坊龙凤文化[EB/OL].[2010-12-13].http://www.lfnews.cn.

上一篇:飞车论文下一篇:微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