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善问

2024-07-21

让学生学会善问(精选7篇)

让学生学会善问 第1篇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得上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什么样的教学才算得上是方法最优的教学?我打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 答案一目了然。

一直以来, 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 学生答, 似乎是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 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 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 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 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 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更说不上创新了。

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思考的活动在课堂内占据统治地位, 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求知、好学的需要成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精神需要呢?

这里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望求知的火焰。

这就是说, 问题意识, 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 并产生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提问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问

教师与学生角色平等, 要变“满堂灌”为师生互动, 允许学生“出错”,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用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 给予充分肯定的赞赏。

二、拓展渠道, 让学生会问

当学生未养成提问的习惯, 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 再进行小组内提问题。另外, 教师也可以设计好问题, 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初步认识、掌握了发现问题的方法, 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另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抓典型、树榜样的办法, 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 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使学生由被动提问转向主动提问, 并养成习惯。

三、锻炼和纠正学生质疑时的语言艺术

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要不怕问住老师, 老师更不能怕学生问住自己。要让学生知道, 教师不是“万能”的, 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了的。但学生在提问时, 要讲求艺术, 特别是语言艺术要让学生以“我认为”“我补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开头发言, 在学生中流行起来。

四、精心组织, 让学生善问

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 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让学生学会善问 第2篇

让孩子们乐问、敢问、勤问、善问-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初探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在情景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求的理念,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了解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而认识数学的价值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一项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 者:黄成智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教育局教研室,广西钦州,535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421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教学 激发兴趣 创新能力 提问能力

让学生会问、善问 第3篇

一、熟读课文,从关键处质疑

“己心之悟,最是至深。”学生个体对课文的感悟,无论层次的深浅,都是真实、极具个性的,思维也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活跃的。因此,让学生熟读课文,再质疑显得尤为必要。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疑问自然生成。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之时,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质疑:

1.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课题质疑,可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按一定的思路阅读课文。如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我这样引导:“同学们,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指谁?”“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到底谁才是最弱小的?”……学生种种质疑激发起探究课文的兴趣,更使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2.对关键语句语段质疑。在对课文的反复朗读中,学生必然能够感悟到重点语段。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重点语段入手质疑,往往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为文本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九寨沟》一课教学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句话中,为什么将九寨沟说成是人间仙境呢?它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3.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质疑。如《“科学怪人”》一课的教学中,为什么文章开头讲“说他怪,也确实有点怪”,结尾却强调说“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文章这样安排是何目的?

当然,学生在预习课文和熟读课文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提问,如从标点、修辞、名句、时代背景等去提问题。

二、联系生活,在对比中质疑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阅读教学同样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入情入境地去读、去说、去感悟、去体验、去质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文描绘的世界和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相联、对比,从而提出疑问,能更好地感悟文本中的人物、事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教学《“科学怪人”》一文时,可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卡文迪什的生活对比后问:“你们对卡文迪什的生活有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吗?”“客人来访,主人必须以礼相待,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可是卡文迪什竟然无心理会客人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他不懂这最基本的礼节吗?”“衣着整洁,不仅是自己美观,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可在英国那个对衣着很考究的国家,卡文迪什竟然很少有几件衣服是纽扣齐全的,这是他的生活习惯吗?难道他很穷吗?”……

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碰撞”,自然生成疑问,也正是这种疑问推动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感悟,卡文迪什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深深刻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开发思路,于想像中质疑

想像是创造的源泉,也是创造质疑的源泉。通过想像来质疑,有助于开发思路,拓宽质疑角度。如学习《嫦娥奔月》一文后,我让学生想像嫦娥来到月宫后的生活,引导质疑。“嫦娥飞到月宫后,她的生活幸福吗?”“后翌一定很痛苦吧,没有了嫦娥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八月十五又要到了,此刻嫦娥在月宫干什么呢?”……这样,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结合课文进行探讨,开拓思维广度,培养扩散思维的能力。

四、逆向思维,在批判中质疑

让学生学会善问 第4篇

一、培养学生“敢问”的策略研究

(一)调查研究学生不敢问的原因。

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首先要了解他们无疑可问的原因。我们采取了调查研究,出了一份问卷,在各年级各学科,以无记名方式让学生回答,这样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说真话。

虽然是一次简单的调查,但所得的结果非常详实。手捧汇总后的资料,我们不禁思绪万千。小学生尚属儿童期,他们仍珍藏着一颗对万物强烈的好奇心,仍然在不停地问着“为什么”。但他们当中许多人有心理障碍,怕问错了会遭老师批、同学讽;苦于学习有障碍,不会找疑点,无疑可问;苦于师生沟通有障碍,老师的“威严”使他们退避三舍。学生无疑可问,责任在于老师。

(二)要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使学生问题意识获得肯定和支持。

2. 对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要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 有了以上解决的策略,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以证明它的有效性。

例如我在上武进区级数学公开研究课———《角的认识》(苏教版四数第七册)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在上课开始,先出示一幅简笔画,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交流,说一说从这幅简笔画上,发现了哪些“线”?这些“线”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因为他们觉得奇怪,数学课老师开场怎么出示了简笔画?而且还要观察图上出现了哪些线?这些“线”又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都观察得特别专注,讨论得十分热烈,各种问题油然而生。

在新授结束后,我又问:“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能用一个问题来考考同学和老师吗?考倒了他,你就是优胜者!”只见一双双圆溜溜的眼睛忽闪忽闪着,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低头沉思,有的学生低声交耳……一只只有力的小手高高举起。有的大声叫着:“我来!”有的迫不急待地站起来……

其中有一位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一张桌子4个角,锯掉1个角,还剩下几个角?”有的说还剩3个,同学们哈哈大笑;有的说5个,同学们大都认为对了。可是提问的同学说:“你们答得都对,又都不全对!”一石激起层浪,许多学生心想:“不对?难道还有别的答案?”(提示:主要看怎么样锯?锯法不同,答案就不同。)

活跃的课堂氛围解放了思想的束缚,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节课中,共有16个学生提了30多个问题。

课后评议时,老师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不禁思索:“为什么这堂课,能激起学生提问的欲望?”因为教师以简笔画引入新课,新颖有趣,使学生产生疑问;因为以竞赛形式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争胜欲”,使学生愿意参与提问;因为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使学生敢于提问;因为学生的问题难倒了大家,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表扬,使学生下次还想问。

为了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我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我允许学生不经举手就站起来发言。同时,我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如对课题提问、对人物言行提问等。

一系列教学策略的运用使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学生焕发出充满灵性、朝气蓬勃的天性,他们敢想、敢说、敢问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爱上了质疑,几乎每天必问、每课必问、有疑必问、不问不快。

二、培养学生“善问”的策略研究

敢问,只是基础,我们更要培养学生会问,如何问。因此,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我们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善问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

让学生“善问”的策略研究,即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水平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经研究我们采取了下列策略进行实践。

1. 示范法

(1)老师所提问题要有鼓励性,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或集体的探究活动。

(2)老师所提问题要有开放性,即要允许学生作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

(3)老师所提问题要有序列性,即应当是递进式的、有层次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

(4)老师所提问题要有提示性,即对学生答问要能起指导或引导作用,给学生指出回答的方向或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思考。

(5)老师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以学定教”,即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问题;二是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抓手,不要过大、过空,使学生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2. 点评法

学生每提一问,教师就加以点评:“这是从××角度思考的。”以引导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3. 展示法

当有高质量问题出现时,教师加以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使其他同学从他成功的思维过程中学到思维方法。

4. 嘉奖法

当出现高质量问题时,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之问”的范例,促使其他同学将自己的问题与范例对照,在比较中纠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5. 比较法

将有价之问与无价之问同时提出:“你认为哪个问题提得好?为什么?”在比较中明理导行。

6. 筛选法

课始和课中阶段对学生的问题作筛选,选出一至两个中心问题。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在进行着“有价之问”的指导。

(二)教学方法

除了采取上述策略进行实践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提供科学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教师通过电教手段、实物展示等直观手段,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2. 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大课堂中发现问题。如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发生?我可以怎么样去弄明白?

让学生从小养成多思善问的好习惯 第5篇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是发明创造的起点。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养成多思善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好习惯就得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面较窄,害怕答错、怕羞的心理使他们不敢提问。那么,学生内心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将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他们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腔热情地鼓励孩子们敢说敢想的积极性;说错了允许重说;说得不完整时可以想好了再补充;即便是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是漫无边际,甚至离题万里,也不作轻易否定,而是耐心地提示孩了换个角度再想想。

二、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要有疑就问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较有挑战性或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的素材或信息,从而让学生提有关数学性的问题。形式营造问题情境。从而使他们领悟所学知识,感受信息过程,进而激发他们质疑:根据信息,你会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在教师充满鼓励的引导下,学生马上就会提出充满个性的数学问题。

面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我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灵活处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简单而又与本课内容无关的问题,教师可一点即过,让学生向行处理;对于那些突出本节课重点、要点、难点的新问题,教师要把它一一罗列出来,重点讨论、重点解决;教师处理问题时,把握要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三、切中学生质疑的途径,要一题多问

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只有找准质疑途径,学生提问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为学生的本性就是爱问,尤其是爱问那些古怪的和抽象的问题,最喜欢问个为什么。当然实践操作更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方法和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一道题形成多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伴随着问题而得到提高。在此操作过程中,学生感悟了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领略了猜想与验证的欣慰,并找到质疑的途径,深刻领会一题多问的实质。

四、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要一问到底

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帮助学生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尤其要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立足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引导孩子们善于从同伴的提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教师的答疑中悟出辩证性的道理。我们要多启发、多诱导、多鼓励、多表扬,以赏识的眼光、爱戴的心理、赞叹的语气去关照、鼓动他们大胆提问,反复提问,一问到底。让他们敢于提问、乐于提问、急于提问,精心培养他们多思善问、一问到底的好习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善问”的目的。

五、拓宽学生“会问”的渠道,要投石问路

在培养学生“会问”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问题意识。只有尊重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与学生平等相处、合作探究,真诚地和学生进行内心交流,学生心理状态处于安全的情况下才“善问”“敢问”“会问”。这种投石问路的有效学习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诱发了深邃的数学问题,拓宽了学生“会问”的渠道。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数学问题。学生生来的好奇心决定他们好问的天性,这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数学课堂上把时空还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养成多思善问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大昌汗九年制学校

引导学生善问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第6篇

但细观语文课堂, 大部分学生的提问要么不着边际, 要么都仅是停留在表面, 敷衍了事, 流于形式。不知问什么, 怎么问成了当下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困惑。

那么, 如何让学生善于提问,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只有善问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问的学生。”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问在恰当处, 疑在关键处”, 使学生真正融入文本, 积极参与学习, 这样才能创设高效厚重的课堂。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究竟应如何引导学生善问呢?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 引导善问

“看文先破题”, 有的课文的标题不仅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且还能“顺藤摸瓜”, 弄清课文要义。所以, 教师要善于抓住题眼, 引导学生提问, 然后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疑, 为文本的深入学习作好有价值的铺垫, 形成积极活泼的阅读期待, 让学生在自主提问并急于探究中进入课文不失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 我在板书课题之后, 分别在“理想”和“风筝”词语下面加上了着重号, 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 当你们读到这两个词语后脑子里会产生什么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举手, 有的提出, 理想和风筝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有的问:“老师, 为什么要说成是理想的风筝?”带着这样有趣的共性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课文, 并马上找到了文中的主人公———刘老师, 并初步感受到他、风筝、理想之间的关联, 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文章主旨, 不知不觉提高了高年级学生抓题眼而统领全文的阅读能力。

二、从重点字词入手, 引导善问

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往往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 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这些重点字词入手, 去进行深层挖掘, 探究阅读, 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又能提高学生感悟遣词精练与巧妙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如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它送来的缕缕幽香, 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教学时, 我在句中的“钻”字点上了着重号, 然后问:“同学们, 你觉得这个字可替换成什么词?”此时, 有的学生说, 可以用“升”;有的说, 可以用“进”。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钻”字让学生谈感受, 为什么文中作者不用“升”或者“进”呢?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得出, “钻”字其实是通过隐喻, 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 而且语句也变得生动形象了。学生感悟颇深, 对优美生动的词语有了敏锐感, 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在这样的善问中不断提升着。

三、从关键语句入手, 引导善问

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的慧眼, 通过反复品读玩味, 进行质疑解疑, 使学生回味无穷。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 在感受着月夜母亲为我哼唱民谣时, 我相机多媒体出示:“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同学们, 你们喜欢这句吗?”话音刚落, 有些小手便高高举起了:“老师, 我特别喜欢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一句, 但又说不出好在哪里。”“老师, 我觉得芳香一词用得特别好, 它给我舒心和陶醉之感。”“老师, 我觉得这句话中的两处比喻非常特别。”“老师, 读着这两处比喻, 让我感觉母亲的嗓音是那么甜美, 读起来好舒服。”在引导学生充分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 在学生自己质疑解疑的过程中, 他们对母亲甜美的嗓音有了更加感性具体的认识, 进一步感受到夏夜的美妙和母爱的伟大。

四、从空白处入手, 引导善问

每一篇课文, 都有给人思考回味的空间, 这就是文本空白。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文本空白, 给自己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达到读深、读透的目的。以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 课文倒数第三小节是这样写的:“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 缓缓地摘下军帽……”“同学们,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呢?”通过联系上文, 逐步引导学生提问:此时彭德怀内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是啊, 同学们问得真好!深爱着大黑骡子的彭德怀此时内心是不平静的, 他似有千言万语要对大黑骡子说啊!”在接下来练笔的过程中, 学生的质疑和思维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 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五、从特殊的标点符号入手, 引导善问

文章中有些标点符号不仅揭示了不同的用法, 还能从中感悟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 《海伦·凯勒》一文中出现了双引号的三种用法, (1)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 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的世界。这三句话一齐出示, 学生很容易产生有价值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词语要分别点上双引号?”“它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这些词语上加双引号好在哪里?”这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并且层层深入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从这些看似平常处去发现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从课文的插图入手, 引导善问

插图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 有意识地利用这一资源, 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提问的意识, 也不失为一种引导善问的好方法。如《爱如茉莉》一课, 学生在观察插图后会自然地想道:妈妈嘴角边为什么挂着恬静的微笑?作者映子为什么被病床上的场景怔住了?映子会有哪些感触呢?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 活用教材, 让学生学会质疑, 才能使学生学活知识, 触类旁通, 从而达到提高质疑质量的目的。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善问勤思的摇篮 第7篇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创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 激发参与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 学习的注意力较差, 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运用多种艺术手段, 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 使之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唤起情感的共鸣。

2. 创设参与条件, 让学生学有机会

课标指出,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 按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速度去谈谈、想想、议议、写写。因此,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 克服应试教育那种只抓尖子, 放弃差生的弊病, 给每个学生以信心和希望, 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除应实施因材施教, “一把钥匙一把锁”, 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倾注不同的影响外, 还应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允许学生以发挥“天赋”潜能的优势去带动综合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融入参与情感, 让学生学得愉快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 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 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不信任的、对抗的课堂气氛只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 从而增加精神上的疲惫感, 使学生厌学, 甚至逃学。教师应对学生倾注爱心, 经常地、有意识地让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群体中, 与学生一起共享获取知识的欢乐。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树立主人翁的思想。

二、变“会答”为“会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教师问、学生答,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答, 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会问、乐问、善问。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1. 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恩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 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倡导多思善想勤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2. 变式教学, 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 没有呆板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结构、教学程式、教学方式。“定式的教学”会使学生形成定势的思维方法, 难以培养学生运用新的思维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 从解题入手, 有的可以从中间讲起, 有的可以从结尾往前推导, 有的可以单篇讲授, 有的可以两篇或多篇比较分析。变式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消除思维定势。

3. 鼓励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临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 根据故事情节,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合理“添油加醋”,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教《小摄影师》一文时, 我针对课文结尾“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这句话,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并组织讨论:高尔基同志为什么不见记者, 却希望来的是个小男孩?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呢?然后, 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情节。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 同时, 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变“学会”为“会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 则终生受益无穷。”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人, 更是不懂得自己学习的人。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学全部过程中, 向学生提示学习规律,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 课前自学, 疏通思路

我教《大海的歌》一文时, 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在书本上圈、点、划、批。 (1) 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认新词, 借助字典联系课文, 理解词语, 不懂之处做个“小记号”。 (2) 细读课文, 弄懂每个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指出疑难问题。 (3) 再读课文, 理出文章思路。学生通过预习, 遇到疑难处展开思索, 讨论思路得以疏通, 不知不觉地置于自我思索、不断发现的情境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都能自觉地预习课文, 并养成使用工具书, 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2. 领悟学法, 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 许多课文段落结构的表现手法相似。因此, 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 凭借教材特点, 采用“举一反三”之法, 教师只教一段, 其他段落让学生自学。这样,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同时,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索领悟到学习段落的方法, 培养了自学能力和迁移能力。

“举一反三”之法还体现在学生通过掌握学习一类课文的方法, “拄着拐杖”学习二类课文, “丢掉拐杖”独立学习三类课文, 使学生尝到“我会学”的甜头, 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自觉学习, 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建立适合学生自学能力形成的教学新体系, 把学生自己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初读课文进行探索性自学, 细读课文进行探究性自学, 熟读课文进行运用性自学,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中职数控车实训下一篇:上肢力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