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绩效范文

2024-09-13

套期保值绩效范文(精选9篇)

套期保值绩效 第1篇

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期货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OLS模型、ECM模型、BEKK-GARCH模型、ECM-BGARCH模型, 对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估计, 同时对样本内和样本外各模型的套期保值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决策提供参考, 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指导意见。

一、数据选取及统计特征分析

由于铜、铝的现货价格数据较易获得, 而国内其他期货品种的现货价格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 另外, 期铜、铝是比较成熟的交易品种, 而且也是目前国内交易最为活跃的品种, 价格和国际充分接轨, 套期保值者参与程度高。因此, 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铝为研究对象, 样本区间统一为2004年1月4日至2009年4月30日, 扣除掉节假日, 共1051个样本观察值, 并将前900个观察值作为样本内数据来估计铜、铝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而将剩余的151个观察值作为样本外数据用来评价套期保值的效果。

由于各合约期货价格是不连续的, 为了得到连续、真实的期货价格, 本文选用沪铜三月连数据、沪铝三月连数据作为期货价格, 采用天琪期货公司披露的长江1#铜报价、长江金属A00铝报价分别作为铜、铝现货价格。本文对所有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均做对数化处理。

从表1可以发现, 铜和铝期现货价格序列之间表现出了极大的相关性, 相关程度均高达98%以上, 这也保证了通过铜铝期货市场来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有效性。期货价格变动的标准差大于现货价格变动的标准差, 即期货价格变动的波动要大于现货价格变动的波动性;所有价格变动序列的偏度都为负, 峰度都大于3, 说明与正态分布相比, 价格变动序列均呈左偏趋势, 而且所有价格变动序列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J-B统计量和P值表明各价格变动序列拒绝正态分布的原假设, 均呈非正态分布性质;从图3、图4看出, 铜和铝的期现货价格收益率序列出现了多个异常的峰值, 并且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波动集聚现象, 说明铜和铝的期现货价格收益率序列具有突发性和显著性, 波动性具有条件异方差效应。

二、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 在建立模型之前须对各价格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本报告选择含常数项而不含趋势项的ADF检验对各价格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具体的检验结果在表2中给出。

注:S表示对数化后的现货价格, F表示对数化后的期货价格, △表示一阶差分。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铜铝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 一阶差分后均是平稳序列, 因此铜铝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序列均为一阶单整I (1) 序列, 满足协整检验前提。

为了验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含常数项而不含趋势项的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零假设r≤0被拒绝, 而零假设r≤1不能被拒绝, 说明铜、铝的期货和现货价格序列之间均显著地存在协整关系。

三、ARCH效应检验

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 大多数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方差具有时变性, 即ARCH效应。本文利用ARCH-LM方法检验残差序列中是否存在ARCH效应, 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 拒绝残差序列不存在ARCH效应的原假设, 证明其残差序列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

注:括弧内表示相伴概率P。

四、ECM-BGARCH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 并配合残差独立性检验, 通过比较认为ECM-BGARCH (1, 1) 是较适合的模型。编程估计的结果如表5。

注: (*) 表示相应的变量在1%的水平。

五、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ECM-BGACH模型估计了中国铜铝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比率, 并对套期保值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论如下:

1. 相对于不进行套期保值, 进行套期保值能明显地降低收益方差, 能够有效地对冲现货的价格风险, 说明用期货套期保值是有效的。

2.考虑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协整关系, 构建的模型不一定明显改善套期保值的绩效。动态方法中考虑协整关系的ECM-BGAR CH模型效果较好。

3.从品种来看, 在整个样本期, 铜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优于铝市场。从样本范围来看, 铜市场样本内的套期保值绩效要优于样本外的套保绩效, 而铝市场样本内的套期保值绩效反而要弱于样本外的套保绩效。

因此, 对于以铜铝金属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来说, 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来降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在选择最恰当的套期保值策略时, 应该充分考虑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间的协整关系及期现货价格波动的异方差性对套保比率的影响, 从市场的具体情况出发, 合理地采取较优的套期保值策略, 但复杂模型的效果不一定优于简单传统的模型。

摘要: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对降低投资组合风险非常重要。本文采用ECM-GARCH模型对我国铜、铝期货市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和套期保值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铜期货, 用时变的套保比率进行套保效果要弱于用不变的套保比率;但对铝期货来说, 动态模型在套保效果上要优于静态模型。

关键词:套期保值比率,ECM-BGARCH,套保绩效

参考文献

[1]Cecchetti S G, Cumby R E, Figlewski S.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futures hedg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8, 70 (4) :623–630.

[2]Baillie R T, Myers R J.Bivariate garch 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commodity futures hedge[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991, 6 (2) :109-124.

[3]Kroner K F, Sultan J.Time-varying distributions and dynamic hedging with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J].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3, 28 (4) :535-551.

[4]王骏, 张宗成.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绩效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5 (11) :20-25.

套期保值流程 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套期保值的申请与审批 第三章 套期保值交易

第四章 套期保值的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附则

郑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办法

(2003年2月27日第五届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05年8月2日第五届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通讯会议修正 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促进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员、投资者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套期保值的申请与审批

第三条 套期保值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第四条 需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应向其开户的经纪会员申报,由经纪会员进行审核后,按本办法向交易所办理申报手续;非经纪会员直接向交易所办理申报手续。

第五条 申请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和非经纪会员必须具备与套期保值交易品种相关的生产经营资格。

第六条 申请套期保值的会员或投资者,必须填写《郑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申请(审批)表》(表格从交易所网站下载),并向交易所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近2年在交易所的交易实绩;

(三)企业近2年的现货经营业绩;

(四)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来源分析、确定保值目标)。

第七条 卖出套期保值另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由会员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文字说明并加盖公章:

(一)原材料生产企业保值商品的消耗定额、生产能力、当年的生产计划、原材料购销计划(合同)及上一总产量的证明材料;

(二)原材料加工企业、流通经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保值商品的现货仓单或拥有实货的其他凭证(购销合同或发票等)。

第八条 买入套期保值另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由会员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文字说明并加盖公章:

(一)原材料加工企业保值商品的消耗定额、加工能力、生产经营计划或生产商品的购销合同及上一总产量的证明材料;

(二)原材料生产企业、流通经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保值商品的购销计划(合同)证明材料。

全年各合约月份套期保值额度累计不超过其当年生产能力、当年生产计划或上一该商品经营数量。

第九条 套期保值的申请必须在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的第1个交易日之前提出(不含该交易日),逾期交易所不再受理该交割月份合约的套期保值申请。

第十条 交易所对套期保值申请,根据按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套期保值品种、交易部位、买卖数量、套期保值时间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历史经营状况、资金、套期保值历史交易和交割等情况是否相当进行审核,确定其套期保值额度。套期保值额度不超过其所提供的套期保值证明材料中所申报的数量。

第十一条 交易所收到套期保值申请后5个交易日内进行审核,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对符合套期保值条件的,书面通知其准予办理;

(二)对不符合套期保值条件的,书面通知其不予办理;

(三)对相关证明材料不足的,告知申请人补充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交易所审批套期保值由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进行。

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由交易所领导、交割部、交易部、结算部、稽查部、市场部等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套期保值交易

第十三条 获准套期保值交易的交易者,必须在交易所批准的建仓期限内按批准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或在3个交易日内对历史持仓进行确认。

交易所批准的套期保值建仓期限最迟至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第10个交易日。在规定期限内未建仓或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套期保值交易额度。

套期保值建仓或持仓确认后,由计算机自动对该持仓合约做特殊标记(TB)处理。

第十四条 套期保值额度自交割月前一月第11个交易日起(含该日)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五条 对于会员或投资者既有投机持仓又有跨期套利持仓和套期保值持仓,平仓时,先平投机持仓,再平跨期套利持仓,再平套期保值持仓。

第四章 套期保值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六条 以套期保值名义建仓而接收的仓单于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自动注销。

第十七条 交易所对会员及投资者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时,会员及相关投资者应予协助和配合。

第十八条 套期保值交易的持仓量在正常情况下不受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量的限制,但在市场发生风险时,为化解市场风险,按有关规定实施减仓时,按先投机后套期保值的顺序进行减仓。

第十九条 会员及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有欺诈或违反交易所规定行为的,其已建仓的套期保值持仓按投机持仓处理或予以强行平仓,并按《郑州商品交易所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如何正确认识套期保值 第3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质量考核

企业是套期保值的行为主体,套期保值是企业众多经营工具中的一种,企业对套期保值的使用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考虑。由于原材料采购定价和产品销售定价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使得企业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企业为了控制风险敞口。实现利润和经营目标,需要对冲上述价格波动风险。以铜冶炼企业为例,企业在国内采购铜精矿后,到炼出精铜,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那么从采购到完成销售这段时间,铜的市场价可能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的销售实现价格远远低于其采购价,发生损失。如果亏损不至于伤筋动骨,其结果尚可承受。如果出现2008年雷曼银行破产后引发的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那么巨大的亏损很可能直接将企业拖入破产境地,因此套期保值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不言而喻。那么如何理解套期保值呢?首先,套期保值的操作标的是衍生金融产品,一般指期货合约,衍生品的价格依附于其合约标的资产的价格,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时,衍生品的价格也会作出相应的波动。因此,交易衍生品要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特别是衍生品合约的设计大多使用了杠杆此制,相对于其所标的资产,收益和风险会同时放大。即如果发生有利于投资人的价格变动,基于投入的合约保证金而言,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相反,如果发生了不利的价格变动,则相对于合约保证金而言,其面临较大的损失。价格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中最关键的信号,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衍生品市场也不例外。因此,在衍生品交易中,衍生品的买方和卖方总有一方盈利,一方亏损。就套期保值所处的期货市场而言,期货头寸的持有者出现盈亏都十分正常。其次要明确套期保值的意义,必须从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的起因和源头进行分析。如前所述,企业原材料采购定价和产品销售定价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是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希望可以找到这样的工具来实现在原材料采购时就同时确定产品销售时的销售价格;或者是在明确了未来的产品销售价格时就同时确定原材料采购价格。更明确的说,就是企业希望对冲在确定了成本费用时的产品销售价格风险,或者是在确定了收入时对冲原材料采购价格风险。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其出于保持持续稳定的生产、维护健全有保障的原材料供应及产品营销网络、保护企业形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往往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预算,在无法确定未来价格的情况下,组织年度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活动这典企业对于对冲价格风险的需求就更为迫切了。

一、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不同需求

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明显的周期性,由于大宗商品的短期产出弹性较小,以大宗商品为标的的商品期货价格有着很强烈的顺周期特征。即经济增长时,商品价格涨幅要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而经济衰退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幅度也要大于经济衰退的幅度。因此,从价格波动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周期性比经济的周期性更加强烈。经济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趋势明确的阶段和趋势不明朗的阶段。趋势不明朗又可以具体分成真实的趋势反转阶段和趋势中间的间歇阶段两种类型。在趋势反转阶段类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种极端市扬行情类型,即整个经济呈现一种系统性的恐慌,近乎于崩溃的状态,雷曼兄弟破产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这种极端行情类型的典型例子。在明确的单边上涨趋势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的企业,往往会倾向于将全部现货较高比例进行套期保值,而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期保值的企业,则会倾向于将较小的比例进行套期保值。在趋势不明朗的时,无论是买入套期保值还是卖出套期保值的企业都会增加现货的套期保值比例,以减少不确定行情下的风险敞口。等到趋势明朗了以后,再重新调整现货的套期保值比例。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但企业原有的各类风险管理工具可能失效。鉴于场内期货市场的安全性,这时企业将比任何时候更加依赖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来对冲价格风险,进而通过对价格风险的控制,来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他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即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企业对套期保值的需求是最强烈的且也愿意为套期保值支付更大的代价。企业是用可预测的、可控的和可能的最大损失去对冲可能的无法承受的损失,对企业而言,这时套期保值已经不是单纯的对冲价格风险,而是对冲系统性的恶劣环境下的企业停产和破产的风险。

二、套期保值的界定

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对套期保值进行界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第一,企业的现货头寸和期货净头寸在方向上必须是相反的;第二,从对冲现货风险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期货净头寸不能超过企业的全部产能或经营计划。如果企业的期货头寸违反了这两个约束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使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也不再被认为是套期保值,而是事实上的投机。在始终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从生产的经营目标出发,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资金实力、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以及对未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走势的预测,确定企业全部现货中用来套期保值的比例,并实施具体的套期保值操作来对冲风险。在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内,企业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情况的最新发展,动态的调整被套期保值项目的数量且灵活地实施具体的套期保值操作。只要套期保值的期货净头寸没有违反两个约束条件,则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任何具体期货操作,均应视为套期保值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就不同企业类型而言,其套期保值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那些以持续生产为导向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其生产的连续性是其关键性的经营目标之一,由于其停产或改变生产计划的一次性成本非常高,使其在市场价格接近其成本时,往往出于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会将其生产计划或全部产能的较高比例甚至全部进行套期保值,而在市场价格远高于其成本线、生产的连续性获得了充分保证时,企业为了获取尽可能高的机会利润,往往会按其生产计划或全部产能的较低比例进行套期保值甚至完全不进行套期保值。因此,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这类企业套期保值行会在套期保值数量或比例上有所改变。贸易型企业和以赚取加工费为导向的生产型企业,套期保值的目的为锁定贸易价差和加工费,在不考虑对方违约的情况下,贸易合同和加工合同所确定的数量即为套期保值的数量,且基本不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因此,其套期保值的数量往往是非常明确的且合同有效期内很少发生变动,套期保值体现出动态性特点。

三、套期保值的错误认识

第一种错误认识是认为套期保值仅仅是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投资,期货头寸的损益决定了套期保值绩效的好坏。实际上,离开了现货需求,单纯的谈期货才是投机,套期保值必然是要求有现货背景的。第二种错误认识认为套期保值所产生的期货和现货综合清算的总损益一定是盈利的。这种看法忽视了企业有些时候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在于规避出现自身不能承受的损失,这时进行的套期保值就相当于以自身能够承受的价格购买了一份保险,而为这份保险支付的价格不是以企业是否能否盈利而是以企业是否能够承受或持续经营为考量标准,这时对企业来说减亏就是盈利。第三种错误认识以会计准则中对套期保值的认定标准来认定企业的套期保值行为。如果企业严格依据现行会计准则来对套期保值的认定办法来实施套期保值,而不是出去更好地完成经营目标来进行套期保值的相关政策和操作,无异于将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之本置于会计处理之下。

参 考 文 献

[1]罗旭峰主编.套期保值策略[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4-01

[2]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会.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套期保值绩效 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各类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其中农产品占比较大。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以农产品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异常剧烈,价格风险尤为突出,这给我国的实体经济以及众多农户、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国农户及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当然,相比国外,我国农产品期货起步较晚,发展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很多涉农企业开始逐步运用农产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巨大损失。可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整体表现出的套期保值绩效偏低,抑制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因此,如何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绩效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也是促进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一、套期保值基本理论及绩效评价方法

(一)套期保值机制

套期保值(Hedge)是指参与主体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借用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特点,双向买进或卖出的标准化交易行为机制。其用类似对冲基金的方式来互相弥补两市场的盈亏,从而达到一种期、现市场盈亏对冲的功效。

(二)套期保值模型的介绍

1. OLS模型。

假设一定时期内,现货回报率与期货回报率呈线性关系,即

其中ΔSt、ΔFt分别表示采用套期保值的现货和期货的对数收益率,β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2. VAR模型。

OLS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残差e序列自相关的缺点,VAR模型则能够很好地克服OLS模型的不足。模型如下:

其中c为常数项,β和θ分别为待估参数。随机误差向量εft和εst独立同分布,则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可表示为两者协方差与期货残差项方差εft的比值:

3. ECM模型。

虽然VAR模型克服了OLS模型的不足点,但是VAR模型是通过增添模型信息量来消除残差的自相关性,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消除影响,可建立如下模型,即ECM模型。

其中,c为常数项,α、β和θ分别为待估计参数,而Zt-1=St-1-(a+b Ft-1)就是误差修正项。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依然可用式(3)表示。

4. GARCH模型。

日常生活中影响套期保值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单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过于理论化,因此需要运用GARCH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去估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hss、hff分别为估计均值方程得到的误差项εst、εft的条件方差序列,而hsf为两者的条件协方差序列。

(三)套期保值绩效指标的构建

一般而言,套期保值的实现程度都是由套期保值有效性来判定的。套期保值的效果越好,那么套期保值后收益的方差越小。因此,要达到风险最小,则需要通过估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来测定套期保值的效果。

由于在实际的期货交易操作中,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序列存在明显的方差时变性,故传统的OLS模型、VAR模型和ECM模型并不能很有效地估计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参考众多文献资料后决定在OLS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由Engle(1982)提出的GARCH模型来提高套期保值绩效值估计精确度,构建的具体模型GARCH(p,q)公式如下:

其中Ωt-1为t-1期的信息集,δt2为t期的条件方差,p和q分别为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阶数,h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同时,本文构建的绩效指标是基于Linen(2002)提出的套期保值绩效评估方法构建的,主要是用套保交易前后两次收益方差的差值大小来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var(u)和var(h)分别代表套保交易前后的收益方差。理论上,var(u)值在交易过程中是不发生改变的,因此,Eh的大小就完全取决于var(h),同时Eh与var(h)呈现反向变动关系,且其值范围在0至1之间。若Eh的值越接近于1,则代表套期保值的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

二、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绩效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的农产品主要涉及小麦、玉米和棉花,三种农产品的现货周数据与期货周数据均由安信证券提供。样本的基础数据见表1。

表1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本文选取三个期货品种的周数据。受农产品期货自身特点的限制,在运用农产品期货数据进行分析时很难得到一个完整有效的时间序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文采取期货市场中就近原则来构建出一个连续的期货价格序列。

(二)数据分析

本文先运用Excel对三种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进行了最基本的图例分析,以探究期现价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趋势。其中X、Y、M分别代表小麦、玉米和棉花,“1”代表其期货价格,“2”代表其现货价格,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 小麦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比走势图

图2 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比走势图

图3 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比走势图

从以上三幅图中不难看出:期现价格之间的走势基本趋同。其中相关性最好的是棉花,其值为0.973035;相关性最差的为小麦,其值为0.67985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小麦和棉花的期货价格标准差均高于现货价格标准差,玉米期货价格标准差小于现货价格标准差。三个期货品种中,小麦和棉花的期货价格均值高于现货价格均值,玉米期货则与它们恰好相反。

表2 期货和现货价格描述性统计表

从表3中能够发现三种农产品的现货价格收益率均值均大于期货价格收益率均值。同时,从峰度和偏度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三个数据序列都呈现出尖峰厚尾的形态特点,再结合J-B检验值,即可判定三者都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需要进行ADF检验。

表3 期货和现货价格收益率统计分析表

(三)平稳性检验

为了保证模型的有效性,求出最优套期保值率,有必要对已有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定序列是否平稳,避免发生“伪回归”现象。笔者用Eviews5中的ADF模型来对所有序列进行平稳性的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中我们能看出原有的数据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差分后趋于平稳。

表4 变量平稳性检验

注:检验模型中的c表示带有常数项,t表示带有趋势项,第三个参数1、2表示滞后阶数,依据AIC准则进行选择。

(四)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计算。

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原则,根据公式(1),对三种农产品现货和期货数据序列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见表5。

表5 最优套期保值率统计结果

本文在模型介绍时已经提过,回归系数β是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由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种农产品中,棉花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为0.211471;玉米的套保效果其次;最差的为小麦,甚至出现了负值,为-0.042636。负值的出现虽然和现有的理论背道而驰,但是考虑现实因素对小麦期货的影响后就不难发现,小麦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确实呈现反向变动的关系。

2. 样本套期保值绩效分析。

由表6易知,三种农产品的套期保值绩效水平均不高;棉花最高,为10.6096%;玉米其次,为1.4088%;小麦最低,为0.6271%。

表6 套期保值绩效比较

3. 基于GARCH模型下的套期保值绩效实证研究。

上文通过传统的OLS模型求出了三种农产品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值。虽然实证研究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结论大致相同,但是这种模型下得出的套期保值绩效值仍然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因为无论是OLS、VAR模型,还是ECM模型,都属于静态的套保绩效估计模型,前提假设都是方差为常数,这一点在实际期货交易中存在的概率极低。实际期货交易中的方差可变性必然会导致套期保值比率估计的不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将基于GARCH模型进行研究。

首先基于上文OLS模型得出三种农产品期货的残差序列,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三者的残差序列是否存在ARCH效应,以此来判定是否可以采用GARCH(p,q)模型来测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检验结果见表7。

表7 ARCH效应检验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三种农产品期货的残差序列ARCH检验的P值均小于5%,这表明三者的残差序列都存在ARCH效应,能够使用GARCH(p,q)模型来进行估算。

由公式(6)、(7)、(8)和(9)我们可以知道,必须求出期货和现货对数差分后的残差序列,才能够得到最优套期保值率的具体数值。因此,我们必须先对Δlnx1和Δlnx2进行单方程的GARCH估计,分别求出各自的残差序列ex1和ex2,并通过Eviews5.0求出两个残差序列的相关系数ρ1,根据公式(9)求得相应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h1,进而求出其套期保值绩效水平,结果见表8。

表8 GARCH模型下小麦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值

同理,对序列Δlny1和Δlny2也进行单方程GARCH估计,分别求出相应的残差序列ey1和ey2,并通过Eviews5.0求出两个残差序列的相关系数ρ2,求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h2,进而求出套期保值绩效值,结果见表9。

表9 GARCH模型下玉米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值

同理,对序列Δlnm1和Δlnm2也进行单方程GARCH估计,分别求出相应的残差序列em1和em2,并通过Eviews5.0求出两个残差序列的相关系数ρ3,求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h3,进而求出套期保值绩效值,结果见表10。

表1 0 GARCH模型下棉花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值

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表8、表9和表10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小麦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差,为0.654974%,棉花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为14.202789%。与传统的OLS模型检验结果相比较,三种农产品的检验结果都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水平依然偏低。基于GARCH模型下的套期保值研究得出的结论应当更为精准,毕竟它与OLS模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考虑了方差的可变性,否定了方差不变的假设。因此,基于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更符合实际期货交易中的情况。

三、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文首先对小麦、玉米和棉花三种期货的周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GARCH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实证分析的结果,分别得到小麦、玉米和棉花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其中套期保值比率最高的为棉花,其数值为0.759531,小麦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最低,为0.048542。结合图1、图2和图3,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出三种农产品期货和现货价格变动的趋势与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一致性。

1. 依据测算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我们得出三种农产品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

棉花的套期保值绩效最好,为14.202789%;玉米其次,为11.681093%;小麦最低,为0.654974%。与国外相同农产品的套期保值效果相比,三者的套期保值绩效都很差,小麦甚至都没规避任何风险,期货工具对于农户和企业家意义不大。

2.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大约能够规避80%的风险,人们参与期货交易的热情也很高,套期保值的工具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然而,我国期货市场所呈现的情况却与欧美完全不同。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套期保值品种最多只能降低约14%的风险,有的甚至为零。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对期货知识的宣传缺乏普遍性,企业主和农户对其认知不足,参与不够充分,因此直接造成市场主体的缺失;第二,相比国外的期货市场,我国已经上市的期货品种过少;第三,我国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期货市场。

(二)政策性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相较于美国高达80%的套保绩效而言,我国的套期保值绩效仍然处于一个低水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加大对期货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户和企业主的参与积极性,完善整个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

农民是农产品期货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之一。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农民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意识也总体偏低。因此,为了提高期货市场的活力,加大对期货知识的宣传是首要的工作。农户参与期货交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源,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稳定地获得收入。

对于单个农民而言,资金和承担风险能力都比较缺乏,无法有效地参与套期保值交易。所以,为了降低参与的门槛,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这项举措能够大大地提高农户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完善期货市场的结构;另一方面,能够让拥有少量资金的农户也有能力参与套期保值交易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2. 增加我国期货品种,建立规范的合理有效的期货交易制度,逐步扩大其规模以及增强其流动性。

套期保值功能发挥得是否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中期货品种的多少。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期货市场在不断发展,但是期货品种的创新依然匮乏。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增加期货品种能够有效地改变我国现存品种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同时,规范期货交易制度对于创新机制的提升和期货风险的规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3. 建立规范化的大宗商品上市交易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期货业的监管力度。

我国一个新的期货品种上市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与评估,复杂的工作流程使得不少品种错失了上市的最佳时机。投机行为的出现使得期货市场泡沫激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市场定位,同时要规范化操作,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简化大宗商品的交易制度,建立高效的品种创新机制。国家也应当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规范化、专业化的期货上市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4. 政府要积极优化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市场在高效运行的过程中偏离人们最初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市场失灵。政府的参与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最优措施。在保护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适当地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改善宏观环境,促进期货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

套期保值应用浅析 第5篇

一、套期保值应用概念理解方面的误区

由于套期保值在我国引进和实际操作的时间不长, 应用中在概念理解方面仍存在以下误区:

(一) 误区一:开展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事实上, 套期保值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现货经营与期货交易的风险对冲和转移, 从而规避由于价格、汇率波动而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套期保值的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 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企业要依靠套期保值额外赚多少钱, 而在于价格、汇率等变动中规避风险, 实现自我保护。如果企业没参与套期保值操作, 一旦出现价格、汇率等不利于企业的波动, 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如果将套期保值从开始到结束的期间假设为一个会计期间, 其成本和利润都是固定不变的, 也就是说, 套期保值会计只能调节盈亏的期间分布, 并不能造成实质性盈亏。

例如, 甲集团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近年来, 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 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下跌, 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为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管理产品价格风险, 甲集团决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具体操作如下:2012年3月23日, 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为4 650元/吨, 期货市场价格为4 620元/吨。为防范螺纹钢价格持续下跌给集团带来重大损失, 甲集团在期货市场卖出期限为3个月的期货合约10万吨作为套期保值工具, 对现货螺纹钢10万吨进行套期保值。6月20日, 螺纹钢现货市场价格为4 570元/吨, 期货市场价格为4 550元/吨;当日, 甲集团在现货市场卖出螺纹钢10万吨, 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10万吨螺纹钢合约平仓。

通过此套期保值 (空头) 操作, 效果如下表:

甲集团在现货市场亏损800万元, 但在期货市场盈利700万元, 盈亏相抵后, 此项套期保值为甲集团减亏700万元, 很好的规避了价格变动风险。需要强调的是, 因为市场价格瞬息万变, 有时价格出现对企业有利的变化, 一些企业禁不住获利巨大的诱惑, 会追加某一方向的资金配比力度, 结果导致原本平衡的保值头寸出现偏重某一方的情况, 这样做, 即使方向赌对, 取得了获利, 也改变不了投机的性质。因此, 在具体操作中, 企业必须在有实际需求的前提下,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方案, 遵守“种类相同、数量相等、交易方向相反、交割时间相同或相近”的操作原则, 不超量保值、不做市场投机、不片面追求期货市场盈利。只有如此, 才能使一个市场上的盈利额与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额相等或接近, 必须只求保值不求“赚钱”。

(二) 误区二:套期保值业务都应盈利。

首先, 应当正确对待现货 (被套期项目) 或期货 (套期工具) 的亏损。套期保值包括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核算, 被套期项目的亏损并不是套期保值运作的整体亏损。一种理解往往忽略了套期保值项目亏损和套期保值工具盈利的对应性、对冲性, 而把被套期保值项目账户的亏损错误理解为套期保值亏损。由于影响期货市场的因素复杂多变, 套期保值的期货部分 (套期工具) 也未必每次都是盈利的, 某些时候, 期货也会产生亏损。但从现货、期货两市的整体上看, 都可以通过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 盈亏相抵后, 目标利润总是相对固定的, 这正是套期保值的精髓所在。对于一个时间点或一个时间段期货账户出现的浮动亏损, 不能简单认定为现实亏损, 而因此放弃套期保值。评价套期保值的效果应该坚持:第一, 从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盈亏相抵后的净值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第二, 从较长时间段评价套期保值的效果。第三, 只进行短期套期保值。第四, 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衍生工具。

其次, 正确对待现货和期货市场盈亏相抵后的亏损。通常, 企业都期望通过某些经营方式和财务管理方法为企业带来正收益或获取最多的正收益, 套期保值作为一种财务方法, 自然也会被寄予同样的期望。目前仍有一部分理解认为:做套期保值业务就一定能保证在现货市场亏损的状况下期货市场能够盈利, 且现货市场的亏损和期货市场的盈利相抵后一定能取得正收益。然而, 套期保值并非投资, 不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 而是为规避风险采取的行为。因为与投资的动机不同, 对套期保值是否有效所采用的判断标准也不相同。如上例所示, 甲集团通过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 最终为企业带来的净利为-100万元, 但因避免了更大的亏损-800万元,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700万元与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800万元的比率为87.5% (700/800) , 这一比率在80%至125%之间, 仍可以认定该套期高度有效。因为套期保值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 减少亏损, 即是从另一个方面为企业的健康积极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套期保值的方法选择

在套期保值业务中, 企业所要关注的被套期风险主要是由市场价格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主要包括价格波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 因为生产经营购销中涉及的外币较多, 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更应引起普遍关注。

如表所示, 按照套期保值关系, 可以将套期保值业务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由于境外经营净投资的主要风险是外汇风险, 该风险将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波动, 因此也按照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对于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 会计准则规定既可以采用为公允价值套期, 也可以采用现金流量套期进行处理。在公允价值套期中, 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在现金流量套期中,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被套期项目变现时才转入当期损益。由此可知, 对于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而言, 采用何种套期方法对当期利润会产生影响。根据以上分析, 企业应该按照各自的业务类型和合同状态选择适合各自的套期工具, 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经济利益诉求遵循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账务处理。

三、提高套期保值水平的建议

(一) 加大套期保值知识宣传, 积极推进期货市场建设。

据统计, 目前国内市场可供企业套期保值的工具相当匮乏, 中国金融期货市场至今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品种上市, 商品期货市场三大期货交易所 (上海、大连、郑州) 目前只有19个交易品种, 外汇方面仅有银行代理全球远期外汇交易, 在国内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甚少。很多企业尚未听说过套期保值, 即使听说过, 自己的公司是否可以使用套期保值方法, 如何操作仍面临着重重问题。但在全球进程加快, 信息瞬息万变的当今, 如果对价格、汇率等变动带来的影响听之任之, 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更大的投机。而套期保值无疑是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一项有效方法。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套期保值知识的宣传, 积极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 使企业在建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同时, 能够有完备的市场环境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二) 正确认识套期保值, 在企业中自上而下建立起风险防范意识, 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四个方面:风险意识、风险识别、风险测量和风险控制。企业所有员工, 尤其是管理层应首先重视价格变动、汇率变动等带来的风险, 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 并正确认识套期保值的目的, 建立一套经营风险的监督体系和权利制衡机制, 设计符合市场实际的套期保值方案, 及时追踪和披露风险, 在决策、授权、交易等操作程序上规范运作, 发挥各级操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 保障套期保值交易顺利进行。

(三)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寻求第三方专业支持。

目前国内一些金融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时间较长, 积累了丰富经验, 管理层熟悉期货, 支持套期保值工作, 而其他行业的管理层由于对期货市场和套期保值了解不多, 严重妨碍了套期保值在企业的运用。因此, 企业应该在充分认识套期保值重要性的基础上, 积极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内部决策人员、操作人员、财务人员和风险控制人员分工明确, 相互制约。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 积极向专业机构和第三方学习专业知识,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促进企业发展。要着力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让财务会计人员参与到套期保值工作的各个流程, 从而了解业务实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判断力, 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随着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经营的环节越来越多, 范围越来越广, 利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的需求将越来越高。企业应加快培养一批既熟悉国际国内金融市场, 又能灵活运用各种分析工具的复合型人才, 为规避经营风险做好人才方面的储备。除此之外, 还可以引进海外有经验的风险管理人员帮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四)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认识套期保值的重要性, 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积极总结和交流审计过程中的经验, 提高职业判断水平。作为专业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套期保值等非常规项目持有应有的谨慎态度, 予以特别关注。有的套期保值事项或许因为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盈亏相抵后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不大, 而在众多的被审计事项中并不引人注目。但鉴于套期保值业务事项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各流程和环节操作是否规范, 披露是否充分, 是否隐藏着操作和财务风险, 在审计时均应重点关注, 并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另外, 由于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套期保值业务比较单一, 因视野和专业水平的限制, 进行会计处理时, 也希望得到有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的帮助。因此, 注册会计师对套期保值专业知识的传播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而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审计中对套期保值业务的关注, 也会促进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对套期保值业务的重视, 进而总体推动套期保值业务专业知识的推广和核算水平的提高。S

参考文献

[1].刘立强, 张艳丽等.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2.

论套期保值的合理运用 第6篇

一、关于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 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 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 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是, 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 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 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 经过一段时间, 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 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 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期货市场毕竟是不同于现货市场的独立市场, 它还会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而期货价格的波动时间与波动幅度不一定与现货价格完全一致;加之期货市场上有规定的交易单位, 两个市场操作的数量往往不尽相等, 这些就意味着套期保值者在冲销盈亏时, 有可能获得额外的利润或亏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经济体系的环境越来越复杂, 套期保值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在经济生活之中, 作为规避风险的一项有效措施。例如一些商品, 本身的交易量较大, 又容易受到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 会出现一些周期性的价格波动。这种波动或许是季节变化产生的, 或者是供求关系产生的, 但总体来讲, 这类商品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为了规避这种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企业可以用套期保值的方法来降低这些波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但是, 在运用套期保值的方式时, 应该充分认识套期保值交易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套期保值交易进行灵活的操控, 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以下笔者将会就如何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方法来降低套期保值的风险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套期保值与套期保值会计的关系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商品价格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 借助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保值工具 (如商品期货合约) , 利用套期保值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抵销被套保项目 (如材料采购、产成品或库存商品) 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动。套期保值本身并不产生收益, 只是通过套期保值工具将被套保项目风险进行了全部或部分抵销。

套期保值会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将套期保值的浮动盈亏和平仓盈亏都作为被套期保值项目账面价值的调整。套期保值产生的盈亏应当与相关价格变化对被套期保值项目的影响相配比, 在同一期计入损益。这样, 二者对损益影响相互抵消, 将使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或收益水平”的经济实质得到反映。

与传统会计准则相比, 套期保值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动态反映企业财务变化状况, 增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透明度, 有利于公司决策层和监管当局的监督管理。

三、套期保值会计的前提条件

(一) 在套期保值开始时, 企业对套期保值关系 (即套期保值工具和被套保项目之间的关系) 有正式指定, 并制定了关于套期保值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保值策略的相关制度。该制度至少载明了套期保值工具、被套保项目、被套保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套期保值必须与具体可辨认并被指定的风险有关, 且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二) 该套期保值预期高度有效, 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保值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 套期保值有效性可以进行可靠计量。

(四) 企业应当持续地对套期保值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确保该套期保值在套保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四、套期保值会计运用

(一) 公允价值套期会计

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 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价值变动源于某类特定风险, 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例如:2011年1月1日, 某生产企业持有库存产品的账面成本为2000万, 公允价值为2500万。如果现在马上出售, 可获利500万;该企业预计将在2011年6月30日出售, 考虑到那时出售时公允价值下降, 企业将失去该项获利额。为规避库存产品公允价值变动风险, 企业决定对这项业务进行套期保值, 因库存的产品已经存在, 所以采用公允价值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在期货市场上, 选择卖出与库存产品在数量、质量相同或相当的衍生产品期货, 假设期货市价为2200万。2011年1月1日, 该衍生产品的公允价值为零, 因这时期货价格尚未发生变动。2011年6月30日, 甲公司将库存产品出售, 公允出售价格为1500万, 对比原公允价值2500万, 减少收益1000万, 同时甲公司将期货合约买入平仓, 假设买入平仓期货价格为1200万, 对比新仓期货价格2200万, 获得收益1000万。由于甲公司采用了套期策略, 规避了存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 其存货公允价值下降没有对原先预期毛利额500万产生不利影响。套期净损益为零, 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无效套期损益”, 属于完全有效套期。回避了因价格下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 现金流量套期保值

在既满足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又确认此套期有效的前提下, 套期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并单列项目反映;如不满足上述条件, 即属于无效, 套期部分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例如:2008年1月1日, 某钢铁DEF公司预期在2008年6月30日将销售一批钢铁, 数量为100000吨。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DEF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Y, 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期货合约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量、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 并且期货合约Y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08年6月30日。

2008年1月1日, 期货合约Y的公允价值为零, 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1100000元。2008年6月30日, 期货合约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000元, 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25000元。当日, DEF公司将钢铁出售, 并将期货合约Y结算。

DEF公司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 即通过比较期货合约Y和钢铁预期销售价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DEF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

假定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DEF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元) :

1.2008年1月1日, DEF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2.2008年6月30日

套期工具—期货合约Y (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确认钢铁的销售)

(确认衍生工具Y的结算)

(确认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调整销售收入)

(三)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报告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处理方法基本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在开始套期时,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正式指定套期关系 (即工具和项目的关系) , 并以书面正式文件的形式记录了关于套期策略、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关系的相关内容。在企业具体实施时, 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通与调整, 已达到运作过程和会计准则更高的契合度, 更好的帮助企业发展。

1.企业自主决定

根据各公司经营性质的不同, 就决定了各公司之间对待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态度不同, 这就使得不同公司在进行期货交易的时候有投机和套保的差别。这样, 就使得会计在套期保值交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对较宽松的选择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要, 运用不同程度的套期会计进行不同的会计操作。这就使得会计在对待套期保值交易态度不同的企业中, 处理的方式不一致, 形成的财会信息也就没有平行比较的必要。

2.会计准则的限制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 具体量化限制了套期保值交易的有效性评价, 评价规定了由于期货市场的波动造成了期、现市场之间的实际抵消超过了量化标准的规定, 就迫使企业将正常套期保值交易作为不适用套保会计方式一类进行处理。因此, 在各企业的不同市场正常运作中, 将会计准则应用到其中须要一些必要的措施, 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投资重点, 进行相应的变通, 已达到准则使用度和企业投资目的完美结合, 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规避现货与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五、评价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套保会计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在会计准则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套期预期进行要高度有效, 且该套期符合企业确定的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策略, 能够进行可靠计量该套期的有效性, 并保证对该套期有效性评价的持续效果, 确保在被指定的套期关系会计期间内, 该套期高度有效。

(一) 认定困难

目前套期保值交易来说, 难题是企业认定其是否具有有效性,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期货市场, 但就期货市场开放和活跃的程度来讲, 国内市场还远远不够, 市场体系不够成熟, 评估机制也不够完善, 企业自身缺乏相关专业人员, 在认定具体套期保值交易的有效性时, 大多数情况需要聘请相应的金融专家。企业更缺乏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动态跟踪的评价制度, 致使企业难以保证在套期指定会计期间内, 套期关系的高度有效, 并对有效性持续地进行跟踪评价。

(二) 量化标准

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评价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条件, 即在套期保值操作的开始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 该套期保值的预期, 可以做到对在指定期间, 被套期变化引发的风险而产生的现金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等不可预测结果起到抵消的作用。这种抵消作用所达到的抵消结果应控制在上下波动20%左右, 最多不超过25%。但由于期货产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随季节以及市场行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 并呈现一种周期性, 所以使得一般情况下期货市场的变化幅度要超过规定的量化标准。这时, 企业就只能认为在会计套期指定内, 判断为不再有效, 从而停止采用套期会计的方法。在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上进行分别账务处理, 则可能带来在现货市场出现一定的盈利, 但是在期货市场出现亏损的情况, 形成投资收益的大额负数, 进而影响整体收益, 这些会直接导致利润表波动较大。

六、结论

套期保值原理分析及会计处理 第7篇

一、套期定价理论依据与投资策略

1. 套期定价理论依据。

套期定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 套利者的交易行为将使得风险相同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一致。最简单的套利行为是:找到两种相同的证券, 买入便宜的卖出 (或卖空) 昂贵的。套利者买贱卖贵以寻求利润的行为将最终使得证券价格得到调整, 从而套利机会消失, 市场达到均衡。套期定价理论表明:市场趋向均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套利者通过其交易将多种因素决定的利润机会抵消的过程。在套期过程中, 根据套期定价理论, 若两个证券具有相同的影响系数, 则其预期收益率水平应相同;若不同, 投资者将争相购买收益率高的证券而卖出 (或卖空) 收益率低的证券。

我们知道Roll-Ross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变化;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变化;不可预期的工业生产水平的变化;不可预期的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之差的变化 (即违约风险溢价) ;不可预期的长短期债券的收益率之差的变化 (即利率的期限结构) 。Roll-Ross模型可以表示为: (E) Rj (均值) =b0+b1 (F1j U△通货膨胀) +b2 (F2j E△通货膨胀) +b3 (F3j U△工业生产水平) +b4 (F4j U△债券风险溢价) +b5 (F5jU△长短期债券息差) 。

这里我们首先讨论期权。在到期日之前, 期权的市场价格一般高于其理论价值。即使期权的基础股票价格低于或等于行权价, 期权的价格也可能为正。由于期权的价格不可能为负, 其高出理论价值的幅度部分地取决于离到期日的时间的长短, 距离到期日的时间间隔越长、利率水平越高, 则期权的预期价值越高。

另外, 期货的定价理论为持有成本理论。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有:与期货对应的现货资产的价值;距期货合约交割的时间;获取相应的现货资产的融资成本;现货资产的现金收入及期货合约在交割期的特性等。持有成本理论就是用持有现货所必须付出的净融资成本来解释期货价格形成的理论, 即将期货价格解释成相应的现货价格加净融资成本的理论。假设某投资者用借来的钱购买现货资产, 同时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 保持现货资产直到期货合约的价格等于现货资产的价格加上购买现货而融资的成本。如果期货合约的价格低于上述现货价格与融资成本之和, 那么套利者对期货的争购就会推动期货价格上升, 直到期货的价格等于现货价格与融资成本之和为止。

2. 套期投资策略。

在众多的衍生工具中, 期权是最富有创造性的, 其非对称性的盈亏特征, 能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幻莫测和投资者的不同预测心理。一方面, 期权交易通过本身的组合可衍生出各种损益;另一方面, 期权交易也可与现货 (即期) 交易、远期交易或期货交易进行组合, 并由此改变了投资者最初的头寸状况。不管市场行情是看涨还是看跌、不管市场行情是发生急剧变化还是趋于稳定、不管在预期市场剧烈波动时对变化方向是有把握还是没有把握, 只要期权交易的组合策略得当, 随时随地都存在盈利赚钱的机会。以下我们诠释最基本的几种投资组合策略。

买进保护性质的看跌期权:即投资者在买进现货或期货的同时, 买进该种资产的看跌期权。这适用于投资者预期牛市将出现但又希望规避万一价格下跌而造成损失的情况, 因而可以通过买进看跌期权对现货或期货的多头头寸进行对冲。

卖出经过抵补的看跌期权:即投资者在卖出现货或期货的同时, 卖出该种资产的看跌期权。这适用于投资者预期市场价格将在长期呈弱势但近期较稳定的情况, 因此通过出售看跌期权来赚取一部分期权费收入。这样, 若看跌期权的持有人行权, 投资者可以用其交付的股票弥补股票的空头头寸。

买进保护性质的看涨期权:若投资者预期股价将大幅下跌可以卖空股票, 但若股价上升则又无法避免损失, 为此可以在卖空的同时买入看涨期权。此策略是买进保护性质的看跌期权的反向策略, 以看跌期权头寸的盈利抵补股票多头头寸的亏空。

同价对敲:即同时买进 (或卖出) 期限相同、行权价相同的看涨和看跌期权。这适用于当投资者预期股价将变化但不确定其方向 (上升还是下降) 的情况。

当投资者预期股价变化不大时:预期股价小幅下跌时, 则构建看涨期权熊市价差;当预期股价小幅上升时, 则构建看涨期权牛市价差。看涨期权牛市价差即投资者同时买进和卖出两个看涨期权, 买进的看涨期权的行权价较低, 付出的期权费较多;而卖出的看涨期权的行权价较高, 收取的期权费较少。看涨期权熊市价差即买进的看涨期权的行权价较高, 付出的期权费较少, 而卖出的看涨期权的行权价较低, 收取的期权费较多。总之, 当股价向其预期方向变动时可盈利, 否则损失也得到了限制。

蝶形价差涉及三个行权价不同的期权:买入 (或卖出) 两份行权价居中的期权并卖出 (或买入) 行权价较高 (或较低) 的期权。

区间头寸即卖出一份看涨期权的同时买入一份行权价较低的看跌期权。这适用于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多头头寸, 并希望对股价可能变化的风险进行对冲的情况。

投资组合保险是指为保证投资组合的最低价值, 在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之间进行动态调整。这对于风险厌恶或对股市未来走势不明晰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不仅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而且可以享受股市上涨的收益。

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1. 以公允价值套期。

例:2007年5月1日, 某电缆制造业上市公司与某供应商签订合同, 承诺在7月1日以7 600美元/吨的价格购买2 000吨铜 (预期价格会上涨) , 当日价位7 550美元/吨。为避免价格下滑, 该公司采用期货套期, 在期货市场上以7 600美元/吨卖出了2 000吨铜的标准合约;假如7月1日市场上的铜价为7 400美元/吨。则会计处理如下: (1) 5月1日:借:其他应收款1 520万美元 (0.76×2 000) ;贷:衍生工具———期货远期合约1 520万美元。 (2) 在套期交易时:借:衍生工具———期货远期合约1 520万美元;贷:套期工具———期货远期合约1 520万美元。 (3) 7月1日:借:被套期项目40万美元[ (0.76-0.74) ×2 000];贷:应付账款40万美元。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万美元[ (0.76-0.74) ×2 000];贷:套期工具———期货远期合约40万美元。

这样用套期利得既弥补了被套期项目的损失, 也锁定了履行确定承诺购买铜的成本。一般来讲, 应将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 待预期销售交易实际发生时, 再转出调整销售收入。

2. 以现金流量套期。

例:某企业2005年2月1日向某银行取得8 000万美元的3年期贷款, 其贷款年利率为LIBOR+0.05%, 规定每年付息一次, 本金到期一次偿还, 当日的LIBOR为4.5%。为了控制利率变动带来的现金流量风险, 该公司又与国内一家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名义本金为8 000万美元、期限3年的利率互换协议, 协议规定将每年支付LIBOR+0.05%的浮动利息互换为每年支付4.6%的固定利息, 以此将浮动利率应付利息锁定为固定利率应付利息, 从而规避利率浮动带来的风险。2006年2月1日LIBOR为4.7%, 根据借款合同, 应付利息为380万美元[8 000× (4.7%+0.05%) ], 应付利息为368万美元 (8 000×4.6%) 。其会计处理如下: (1) 2005年2月1日:借:银行存款8 000万美元;贷:长期借款———本金8 000万美元。同时, 借:衍生工具———利率互换1 104万美元 (8 000×4.6%×3) ;贷:应付利息1 104万美元。 (2) 指定套期关系时:借:套期工具———利率互换1 104万美元;贷:衍生工具———利率互换1 104万美元。 (3) 2006年2月1日, LIBOR为4.7%, 套期利得为12万美元 (380-368) , 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变动额=380×[1+ (P/A, 4.7%, 2) ]÷ (1+4.4%) -360× (P/A, 4.4%, 3) =53 (万美元) , 远大于套期工具累计利得12万美元, 所以应将套期工具利得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借:套期工具———利率互换12万美元;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万美元。 (4) 2006年1月31日支付贷款利息 (预期交易发生) , 套期利得从资本公积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借:利息支出 (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等) 380万美元;贷:银行存款380万美元。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万美元;贷:投资收益12万美元。同时, 财务核算将不再作为套期工具的金融资产转出:借:衍生工具———利率互换380万美元;贷:套期工具———利率互换380万美元。 (5) 结算利率互换协议利息时:借:应付利息368万美元;贷:银行存款368万美元。借:应收利息380万美元;贷:衍生工具———利率互换380万美元。借:银行存款380万美元;贷:应收利息380万美元。2007年和2008年的会计处理方法大致一样, 这里不再赘述。 (6) 2008年1月31日偿还本金时:借:长期借款8 000万美元;贷:银行存款8 000万美元。

3. 以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套期保值中的外汇期权 第8篇

关键词:外汇期权,套期保值,外汇风险

外汇市场是国际间输送资本的血管系统, 调节着国际间的资源配置, 也是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浮动汇率制使市场成为决定汇率的主体, 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汇率, 从而使外汇风险的产生成为了可能。由此可见, 浮动汇率制是外汇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

2005年7月21日,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变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这在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优化内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企业和银行面对的外汇风险。而且在当前时期, 中国正处在非常复杂敏感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之中。人民币自汇改后持续单边上扬, 热钱大量涌入, 造成国内资本价格过高, 泡沫增多;美国经济疲软向外输出通货膨胀, 全球范围内物价上涨, 中国CPI上涨维持在8%左右的高水平;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仍在扩散, 近期越南金融危机也影响着人们对亚洲经济的信心。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下, 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更好地发挥外汇市场的作用, 防范外汇风险、保证我国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一、套期保值

外汇市场本身具有提供外汇资金融通、调节外汇供求、形成外汇价格体系与防范外汇风险等功能。由此可见, 套期保值是外汇市场内生的固有作用。

套期保值, 又称“套头交易”、“抵补保值”, 就是运用衍生证券等金融工具来减少或消除与某项资产价格相关的风险。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许多的衍生金融产品。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相比, 它们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成本优势和高杠杆性以及使用的灵活性。人们往往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达到防范风险、锁定收益的目的。

二、外汇期权

现实生活中的套期保值工具种类繁多。自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CBOE) 将标准化股票期权引入之后, 金融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货币期权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

(一) 外汇期权简介。

外汇期权又称货币期权, 是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外汇的权利的合约。按合约的执行日期可以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前者能在期权有效期内任何时候执行, 而后者只能在到期日执行。值得注意的是, 期权赋予其购买者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 而不负义务;而对期权的出售者来说, 他只有履行合约的义务却没有任何权利。这样, 期权的风险只存在于出售者一方。由于双方权利义务的这种不对称, 期权买方需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报酬, 叫做权利金 (期权费) 。外汇期权的产生归因于两个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剧烈的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它既具有即期外汇买卖的灵活性, 也具有远期外汇买卖的安全性, 因而颇受国际金融市场的青睐。

(二) 外汇期权使用原理。

外汇期权有两种基本类型: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1、看涨外汇期权。

它的持有者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购买标的外汇。当预期想要购入的外汇在未来会升值时, 可以买入看涨外汇期权, 支付期权费f, 执行价格为X。在到期日 (本文皆以欧式期权为例) , 若外汇到期价格StX, 则执行期权, 此时投资者的净收益为St-X-f。

2、看跌外汇期权。

它的持有者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出售标的外汇。当预期想要出售的外汇在未来会贬值时, 可以买入看跌外汇期权, 支付期权费f, 执行价格为X。在到期日, 若外汇到期价格St>X, 不执行期权, 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者损失全部的初始投资f;反之, 若外汇到期价格St

(三) 运用提示。

外汇市场的套期保值工具, 还包括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合约、互换等多种形式。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可用来防范特定的外汇风险。在使用这些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时, 有两点需要注意:

1、要区分套期保值与投机。

运用套期保值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减少利率、汇率变动可能引起的风险损失, 使最终结果更加确定。而投机则是对资产价格的未来变动下赌注, 运用衍生证券获得额外的杠杆效应。进行套期保值, 必须坚持以风险控制为目的, 选择合理的工具及其交易数量, 避免过度投机。

2、充分认识套期保值工具自身的风险性。

该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套期保值工具只能转嫁风险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它只是将风险转嫁给愿意承担该风险的另一方, 而使自身的风险得以降低和控制。二是套期保值工具作为合约产品, 本身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在选择运用时, 必须充分了解和比较不同工具之间的风险差异。三是当市场出现意外走势时, 套期保值工具可能不但不能防范风险, 反而会放大风险。有鉴于此, 运用套期保值工具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对推出人民币期权的期待

中国外汇衍生品最早起源于1997年, 当时由于汇率相对比较稳定, 所以交易不太活跃。真正的外汇衍生产品的发行, 应该是从2005年7月21号正式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渐趋灵活, 随着汇率浮动的增加, 市场主体对于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货币管理要求有所提高。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外汇衍生产品主要是远期和掉期的产品, 期权和期货产品还没有出现。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 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近年来, 香港、新加坡等地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 (NDO) 市场有相当大的发展。而在2006年8月28日, 全球最大的金融期货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亦已推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的期货和期权交易。无论是离岸人民币产品交易日趋繁荣带来的外部压力, 还是国内汇率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内在需要, 都日益体现出推出人民币期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首先, 推出人民币期权产品将表明政府在争夺人民币衍生品定价权方面的决心。掌握本币产品的主导权和设计定价权, 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参与全球化进程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在衍生品市场上掌握主动权, 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低成本利用, 并且可以由金融产品话语权进而获得相关现货商品的定价权, 逐渐摆脱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不利地位。只有适应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要求, 我国才能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分享金融全球化成果, 利用金融技术获得更多国家利益。

其次, 人民币期权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它也是构造其他较为复杂的衍生产品的基本组件, 在金融创新中应处于优先地位。为了实现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产品多元化与市场活跃的目的, 应尽快完善包括人民币期权在内的基础产品体系。

无论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 还是商业银行开拓包括外汇理财在内的中间业务, 都需要规避和分散汇率风险。而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落后对于新环境下企业和银行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加快推出人民币期权等产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推出人民币期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目前推出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仍不高, 外汇交易规模有限,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行业自律组织和交易文化也欠缺。

浅析套期保值会计的运用 第9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深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金融危机等, 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 一些大宗商品、基础原材料, 特别是农产品由于季节性因素季产年销, 受自然和市场需求等未知变化, 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为解决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经营风险, 企业有必要逐步认识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功能, 并积极参与到期货市场, 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来回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锁定生产经营成本, 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使企业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以保证持续发展。但由于套期保值业务的复杂性, 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实际操作与账务处理方面的问题。

2006年2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确认、计量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以规范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 也有利于提高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

一、套期保值业务与会计处理问题

套期保值的原则为买进 (或卖出) 与现货商品或资产在种类上相同或有较强的相关性、数量相等或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并且选用的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与交易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实际买进或卖出现货商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 以期在将来某一时间通过平仓获利来抵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企业同时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 使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 从而在两个市场建立对冲机制, 通过期现两个市场共同完成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业务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时, 会计准则对其适用条件做了严格的规定。以下将探讨企业在实务操作中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各项条件。

(一) 是否运用套期会计方法

会计准则规定在套期开始时, 企业对套期关系 (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 有正式指定, 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

1.企业自主决定运用套期会计方法。

由于各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策略不同, 根据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可能利用套保或投机方式进行期货交易, 因此对是否运用套期会计以及对套期关系的指定具有了可选择的空间, 这样将影响到套期会计的客观性。对相同的业务不同企业有的可能不采用套期会计方法, 有的又按照准则运用套期会计方法, 使得同一项业务在不同企业间的会计处理不一致, 所生成的财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2.会计准则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价限制。

会计准则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价做了具体的量化限制, 如果期货价格波动造成期现两个市场实际抵消结果超过了规定的量化标准, 企业只能把可能正常的套保归结为不适用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方法。

(二) 对套期有效性的评价

会计准则在套保会计风险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关要求, 进行的套期预期高度有效, 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计量, 并持续地 (即过去有效和将来有效) 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1. 对套期有效性的认定困难。

目前对企业来说套保有效性的认定是个难题, 虽然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至今已近二十年, 但国内期货市场的活跃和开放程度仍然不够, 缺乏成熟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评估机制, 企业相关人员专业水平欠缺, 很多时候必须聘请金融专家来认定套期保值是否有效。企业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动态跟踪评价制度, 难以保证套期在套期关系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并持续地对有效性进行评价。

2. 套期有效性的量化标准。

会计准则对评价套期有效性制定了量化条件, 即在套期开始及以后期间, 该套期预期会高度有效地抵消套期指定期间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实际抵消结果须在80%至125%的范围内。但由于季节性、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 期货价格波动幅度往往超过了量化标准, 企业只能判定在指定的会计期间内套期不再有效, 停止采用套期会计方法, 分别现货交易和期货投资进行账务处理, 这样可能出现现货市场盈利、期货市场亏损, 由此确认的投资收益出现大额负数, 影响当期损益, 并导致财务报表利润较大的波动。单纯从套期的实际抵消结果的量化范围来评价其有效性, 忽视了就整体而论以及长期来看套期保值的效果。

二、对套期保值会计运用的思考

(一)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及选择套期会计方法的内部控制

企业要想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并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 合适选择套期会计方法, 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生产经营风险控制制度。

1. 了解期货市场的运行特点。

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前, 应当了解资本市场, 尤其是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运行特点, 国外和国内期货市场的自身特点。了解相关套期保值品种的自然及市场属性, 积累并分析基本面信息, 对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各品种具体市场有一全面、整体地把握。

2.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从事期货交易相关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培训, 了解并熟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学习期货技术分析理论, 掌握相关金融会计准则, 探讨研究会计准则的重点与难点, 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和会计计量, 减少主观判断对财务信息的不利影响。

3. 建立健全期货交易内控制度制度。

企业应当科学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 重视相关交易制度及规则,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保值管理及交割制度, 完善套期保值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建仓方式与监督管理。明确套期保值业务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要求, 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跟踪管理, 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把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与企业领导人员的绩效考核切实结合起来, 使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最终确保企业公允地反映各项套期保值业务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 评价套期有效性的考虑

1.建立合适的有效性评价体系。

企业应长期跟踪分析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期货市场, 从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性评价体系。对套期保值有效性进行评价时, 考虑各交易品种的具体市场因素, 在不严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评估套期保值的实际抵消结果。

2.加强分析套期保值执行效果的能力。

上一篇:呼吸气体监护下一篇:沟通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