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工程部门范文

2024-09-16

医学工程部门范文(精选7篇)

医学工程部门 第1篇

医疗卫生事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先进的医学装备在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 医疗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已是评价医院诊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974 年, 南京军区总医院成立了我国首个医学工程部门, 发展至今已经有近40 a的历史。然而, 历经长时间发展, 我国医学工程部门的学科地位整体上未得到充分认可[1], 工程技术人员的待遇也未能实现稳步提升。因此, 当前医学工程部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医学工程部门的转型发展, 深入发掘学科内涵, 加强学科队伍的人才建设, 提高学科地位及工作人员的待遇。

1 医学工程部门早期发展受阻的原因及现状

1.1医学工程部门早期发展受阻的历史原因

20 世纪90 年代, 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要求各行各业自食其力, 找出路、谋发展, 医疗卫生系统也被纳入其中。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 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考虑直接的经济效益问题。而医学工程部门这个依附于临床医学、起步晚且发展不完善的学科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之各级医疗行政管理部门中, 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领导少之又少, 对该专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当时医学工程学科本身也缺少相关规范管理的法律依据。因此,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 相对滞后的医学工程部门注定会受到重创, 甚至连其存在的必要性都遭到各级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的质疑[2]。

1.2 医学工程部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维修工作难以开展, 举步维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大部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相对较少, 维修任务也相对简单, 基本上普通技工或一般维修人员即能完成。进入21 世纪以来, 医疗装备的数量和科技含量的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电路板及表面零部件焊接封装等各种高新技术及整合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医学工程部门仅以维修作为主要职能的传统工作模式面临巨大的困难, 维修工作举步维艰, 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再加上一些厂家特别是国外厂商对医疗设备进行技术封锁和保护, 使得一些医疗装备即使查找出故障, 也因原装零配件专用性强、普通零配件兼容性差而无法更换, 因此, 维修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1.2.2 学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自身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在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人员中, 医学工程专业出身的人员比例较小, 而具有研究生以上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更少, 一些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负责人都是非专业出身。部分现有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正规培训, 知识结构零散, 知识面狭窄。在这样的基础上, 要实现学科队伍建设、深挖学科内涵、充分体现学科价值变得难上加难。因此, 医学工程部门迫切需要引进素质高、能力强、知识面广的通用型人才, 以适应现代医疗装备快速发展的需要。

1.2.3 技术人员工作繁重、待遇低、职称晋升难、积极性不高

(1) 医学工程部门的编制人员相对较少, 而医疗装备的日常维护及计量质控等工作任务繁重, 再加上这些工作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劳动价值难以被凸显。因此, 医院管理层对医学工程部门较少予以关心重视, 使其在劳务补贴方面形成与临床科室差距较大的局面, 工作性质和成效都被低估, 从而导致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降低工作效率。

(2) 目前, 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还缺少一个正式的“名分”, 需要挂靠在其他工程类专业名下, 以致医学工程专业的职称晋升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例如笔者今年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中级职称, 因职称评定机构的所有待评专业中没有“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 因此, 只能挂靠在“生物化学工程”专业名下。还有部分工程人员的职称是主管技师或副主任 (主任) 技师, 而非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这两大难题困扰着绝大部分现有的工作人员, 若不能得到医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妥善解决, 势必严重制约学科队伍的人才建设, 出现专业人才流失或部分人员进取心不强等不良后果。

1.2.4 医学与工程结合不够紧密

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医疗装备是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的根本, 也为技术人员提高维修技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条件。然而以维修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决定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平时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较少, 只能在使用科室报修时才会被动接触各类医学仪器。因此, 其对各类仪器设备操作和性能的熟悉程度并不高, 更不易形成对某台或者某类医疗装备的深层次研究。

欧盟国家的医院非常重视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工程, 他们通过建立医院设备质量保障体系来实现对医学装备的现代化管理[3]。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目前国内的多数医院相对于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先进国家的医院, 在医疗装备管理上的整体水平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总之, 要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实现合理的、系统的设备预防维护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任重道远。

2 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机遇出现转机

多年来, 医学工程部门虽没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也从未放弃过努力, 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寻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途径, 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也逐渐引起了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医院管理层的关注和重视。新的医疗纠纷处理条例中医疗事故“倒置举证原则”的设定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等举措, 表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医学工程部门所做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医学工程部门要抓住良机, 顺应医院的建设发展, 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 保障医疗装备安全运转, 满足临床服务的需要, 提升自身的学科地位。

3 医学工程部门实现自我转型发展

要实现学科的自我转型发展, 首先要明确其管理理念、学科技术和学术内涵, 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医学部门与工程部门紧密结合的应用上, 该应用是以医疗产品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为临床诊疗服务提供更高端的技术和方法, 从而保障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无论是从纵向或横向上都延伸了疾病治疗的深度和广度。它既属于医院资产, 又是现代临床医学的技术资源, 已经成为医院现代临床医学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医学工程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赋予了该部门管理与技术工作上新的内涵。

3.1 转型后的主要工作职责及范围

凡医院开展医疗、教学或科研活动中所需的医疗装备、耗材或相关软件等, 可指定由医学工程部门统一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和实施工程技术方案;开展医院医疗资产论证、采购、供应及物流管理调配等;负责医院在用医疗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管理与监督, 做好医疗装备的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负责对医疗装备使用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监测和收集医学装备出现的可疑不良事件并及时上报反馈;保障医疗装备使用的安全, 使之处于完好的待用状态, 并保证所获数据、图像等临床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与医务人员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 共同研究开发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等。

3.2 医学工程部门实现自我转型的三大转变

3.2.1 由单一的医疗装备资产管理转变为 “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工程保障管理体系

《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 (试行) 》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试行) 》中指出, 医学工程部门负责本单位医疗装备及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因此, 医学工程部门要更多关注医疗装备的工程技术、管理规划、规定标准、安全可靠运转等工作, 传统被动抢修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疗设备管理的需求。转型实现后, 要动态掌握设备有效生命周期中的运行信息, 记录原始数据, 建立设备档案, 制订周期检定计划方案, 通过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M) 防止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故障的发生率, 保证医疗装备处于完好的待用状态,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应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 医疗装备的物理测试符合规定:是指医疗装备的实际应用与购置前论证报告的功能一致、配置合理等;临床诊疗环境如供电、中心供氧、电离辐射及电磁辐射防护等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 医疗装备的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安全、多种医疗设备及配套设施集成的系统平台的安全或者是通过系统获得的相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安全, 是否存在伪影或伪像 (arti-fact) 、病毒或数据错误与丢失等。

(3) 医疗装备的完好待用状态:是指在医疗装备的物理性能测试符合规定的基础上, 实现医疗技术资源完整, 保证医疗设备的附件齐全。如:设备的计量质控符合规定、完整的PM原始记录与相关技术资料、医疗装备的应用与安全风险评估能够满足临床应用与安全要求等。

3.2.2 由单纯的事务性管理扩展到工程技术性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层面是以临床医疗为根本、以医疗技术和诊疗过程为主线, 运用多种医学装备集成的平台或系统, 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高科技的医疗技术服务, 是完善与提升医学装备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机械通气平台是由多参数患者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输液 (注射) 泵、供氧系统与空压装置等多种医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的一个系统, 是用于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的系统平台。通过该技术平台可获得心电、血压和呼吸等生理参数, 医护人员可通过临床信息的变化来评估患者缺氧状态的改善情况。再如建立骨科手术室需要小C臂、麻醉工作站、高频电刀、多参数患者监护仪、手术灯、手术床等基本的医疗设施设备;需要临床信息分析系统和配套的网络环境设施;需要维持恒温、恒湿的稳定状态环境和空气净化装置;需要与手术室配套的基础设施保障, 如电生理仪等所需的专用隔离电源、保护接地、供氧装置和网络接口等。这些系统或平台中所需要的医疗装备、基础设施等都要相互配套, 因此, 论证采购、系统集成、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都属于工程技术管理, 而非单纯的医疗装备事务性管理, 应该由医学工程部门负责制订工程技术计划方案, 并组织具体实施和相关工程管理, 由医院和使用科室负责实施监督。

3.2.3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科研能力

医学工程部门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科人才, 除了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 还需要培养现有的工作人员, 明确学科的管理理念和基本理论, 熟练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建立继续教育的在职培训和考核标准, 逐步建立起“临床工程师”制度, 培养研究型医工结合人才和应用型临床工程师队伍, 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方面要关注、重视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结合应用研究等。而自身实力较弱的部门可与大学院校或科研机构相互合作, 提高科研能力:医学工程部门提供科研需求信息, 院校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取二者之长, 互补其短, 可实现二者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医疗装备今后将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逐步实现装备的数字智能化和集成网络化。这对医学工程部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 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医学工程部门要抓住发展时机, 加快自我转型, 实现自我完善,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学科队伍建设。同时, 工程技术人员也要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 了解医疗装备的发展趋势, 及时掌握医疗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4], 用自身的努力和工作业绩来确立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戴顺平, 陈泓伶.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1) :61-63.

[2]沈正海, 陈绵康, 鲍俊成.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临床医学工程发展之我见[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3) :113-115.

[3]喻洪流.最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必备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印度医学教育监管部门 第2篇

印度的医学教育监管部门是印度医学委员会MCI(Medical Council of India),隶属于卫生与家庭福利部,是在1934年基于印度医学会法案而建立的。该法案最初于1933年颁布,已于2001年重新修订。根据该法案最新条款(2008年版),MCI的主要职能有:

建立和维护本科及研究生医学教育的统一标准。

提供对印度本国或外国医学机构医疗资格的相关审查标准。

负责医生的执业注册。

处理与他国医师资格互认等双边事务。

医学院的招生制度

医学院招生对于印度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十二年的基础教育并且在此期间修读完物理、化学和生物,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医学院选拔考试以多选择题形式为主,除了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录取的一个依据之外,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选择以及所报考学校的招生名额。

公立医学院的招生过程比较透明公正。至今为止,约85%的医学院选拔考试采用邦内联考试题;余下的15%则采用全国联考考试题,学生可任意报考别邦的医学院。其学费主要以教学活动的成本费用为依据,由邦政府统一制定。相反,私立医学院的招生政策则不那么公开,大多由学院内部决定。为了保证一定的收益,私立医学院招生数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并且这些学生的学费显著高于公费生。对学生的选拔往往还将其在学费外给予学校的费用资助情况作为依据。此外,对于留学生,医学院的学费也较高。

在印度,大多数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倾向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或从事临床相关工作。学生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轮转实习才有资格参加研究生选拔考试,考试也以多选题形式为主,竞争相当激烈,而且也需支付高额费用。

本科教学及课程改革

医学工程部门 第3篇

关键词:有效;运行工程师;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10.00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10-001-02   收稿日期:2012-03-16

质检部门的生产运行工程师主要负责生产厂相关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的检查、验收、办理入库手续与出具质量证明单等质量监督验收管理工作,及时传递不合格品的质量信息;负责对产品的包装、标识、包装重量进行现场检查;负责原料、成品质量合账等统计与填写;负责周报、月报的统计与编写和上报。以上这些工作职责要求运行工程师不仅要掌握业务范围内装置工艺知识,还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分析原理、质量指标,更要掌握数理统计等专业知识、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据笔者近五年来在运行工程师岗位的工作经历和经验,认为掌握以下几点可以有效提高运行工程师工作效率。

一、提高沟通技巧,加强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等人员的沟通

运行工程师日常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和各生产厂相关人员有工作往来,需要协调处理一些问题,如安排分析临时样品,与工艺运行工程师协调工作等等,这都需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处理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提高沟通技巧呢·首先向同行学习;其次查阅有关提高技巧方面的培训课程从中去学习;另外从相关沟通案例中去学习,将所学应用于工作中,随着岁月的积淀,沟通技巧就提高了。

二、掌握装置工艺知识、应急响应处置等安全知识

运行工程师需要深厚的装置工艺知识来判定异常质量数据与工艺异常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了解各装置的简单工艺知识,工艺关键控制点等,那么就要学习一下工艺调度手册了。

基层车间的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应急操作卡的报警程序都提到了运行工程师的职责,那么只有掌握应急响应处置等安全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出回应,有效控制事故。

三、掌握异常数据的判别知识才能更好地制止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的报出

在查阅LIMIS数据时,除了关注不合格数据,生成报告单外,还应能够通过异常数据的判别发现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如何进行异常数据判别呢·异常的分析数据存在几个问题,如数据不全,测试值太大或太小,数据之间缺乏相关性,数据不规范等,在碰到异常数据时,要认真进行如下分析:取样问题,操作计算错误,数据录入错误,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如仪器设备工作状态不正常,测试环境不符合要求,试剂纯度不满足要求,玻璃仪器精度不符合要求等等,与分析人员一同查找原因,判别异常数据,制止不真实数据或不合理数据的报出。

四、利用办公室Excel软件进行质量数据统计

办公室普遍使用的Excel软件在质量数据统计中应用广泛,可以用其绘制质量控制图,帮助工艺区别造成质量波动的异常波动和正常波动,以便及时调整消除异常波动。

在Excel软件中,描述统计分析主要是指表现数据特征的综合数据分析,也就是数据集中趋势、数据离中趋势和数据分布形态的分析。Excel中主要由均值、中位数和众数这3个指标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其中,均值指的是算术平均数,由“插入函数”中的“average”来完成;中位数是由“插入函数”中的“median”函数来完成的;众数是由“插入函数”中的“mode”函数来完成。数据的离中趋势是由“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两个指标来反映的,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分别是由“插入函数”中的“stdevp”函数和“stdev”函数来完成的。数据分布形态的分析主要由偏度和峰度来反映,前者描述的是数据的对称程度,后者描述的是数据分布的高低。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分别是由“插入函数”中的“skew”函数和“kurt”函数来完成的。点击“插入”下拉菜单中的“函数…”项,从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以上提到的各个函数。另外,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输入“=各个函数名”来快速计算各个要求数值。

如何用Excel软件绘制质量控制图·在Excel文件的“插入”下拉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在 “图表类型”列表中选择“折线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数据点折线图”,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单击文本框后面的方框按钮,然后选择从单元格J3到单元格J13的数据。然后单击“下一步”,打开“图表选项”对话框,单击“标题”页面,在“图表标题”中输入“质量控制图”,在分类(X)轴中输入“样本数”,在分类(Y)轴中输入“样本均值”。打开“网格线”页面,去掉网格线;打开“图例”页面,去掉图例。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图表位置”对话框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得到所需的质量控制图。

以上是excel软件统计在质量统计的运用方法之一二,其他的运用方法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去摸索归纳。

五、质量数据的波动的原因及分布的统计规律性

质量波动分两类 ,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波动,正常波动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数据波动,散差的数值和正负符号往往保持为常值,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带有方向性,出现差异大的差数。

(一) 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

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

1.偶然性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5M1E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2.系统性原因。

当影响质量的5M1E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

(二)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

对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误差接近零的产品数目要多些,具有较大正负误差的产品要相对少,偏离很大的产品就更少了,同时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的产品数目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质量数据规律性的分布,即以质量标准为中心的质量数据分布,它可用一个“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对称”的几何图形表示,即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医学工程部门 第4篇

关键词:医学工程科,数字化医院,技术平台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应用到临床,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强大引擎。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高科技诊断、治疗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等方面都带着数字化的标签,同时,也决定了医学工程必然要在新的、高科技的医疗环境下与信息技术产生联系。美国临床工程学会创始人Yadin David教授对医学工程的高速发展深有体会,他说:“医学工程知识的推陈出新相当快速,谁能掌握技术的脉动,谁就能使技术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而最近的变革则主要集中在临床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1,2]。数字化医院是目前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药械供管机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仅仅是医院信息技术部门的事情,如何从医学工程的角度充分认识和了解数字化医院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发挥医学工程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其中,转变工作思路和模式,成为医学工程人员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数字化医院的概念

数字化医院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1995年,新西兰建成世界上第一家数字化医院,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数字化医院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关于其概念,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不确定。基于对目前医院信息化不断完善的功能和不断发展的业务系统的理解,我们认为,数字化医院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将数字化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语音信息、数字化设备诊断信息以及卫生材料信息全程纳入到网络体系中,建立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遵循医疗数据信息一系列国际标准与规范的现代医院管理与运行的新模式[3]。该类型医院不仅将医院的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使信息得到深度的挖掘利用,而且通过网络技术将医疗服务推向社会,使之在广度上也得到发展。

2 数字化医院的特征

数字化医院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4]:

(1)医疗设备数字化。使来自影像、检验、病理、内镜以及监护等各种设备信息数字化并能够无损采集、存储、处理以及标准化传送,并和全院共享。

(2)医疗方式网络化。以患者信息为中心,以医生工作站和全电子历为核心,实行全院乃至全球资源共享,实现网上查询和远程会诊。

(3)医院管理信息化。优化医疗、护理等业务流程,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以及实现远程医学系统和医学文献系统全面建设和融合。

(4)具备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网络化的数字处理特征。

(5)支持社区和家庭化医疗服务。医生可以实现对患者跟踪诊断和治疗,患者可以及时与医生联络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取得保健指导。

(6)具备知识库、智能化和辅助决策功能,从而实现数据挖掘辅助。

3 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模型

第一代:实现了基础数据电子化收集,代替手工模式获取该信息。

第二代:采用电子病历来完整地记录临床的各类时间和信息,并实现基本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代: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到整个医疗服务和工作流程中,并使用标准的医学词汇来规范医学概念。

第四代:成熟的临床决策支持、疾病追踪管理系统,最新的临床研究知识库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服务。

第五代:智能的信息系统。高度成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真正基于循证医学的医疗过程和及时有效地提供远程医学服务的功能。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迈进,我国则处在第一代向第二代转化过程中[5]。

4 数字化医院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涉及到几十个信息子系统,须进行各种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根据目前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其建设需要医学信息及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多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6]。

4.1 标准编码技术

数字化医院无论是数据采集、传输还是数据分析处理都使用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因此它的数据处理非常快速和频繁。为保证此功能,就需要有共同的医疗信息标准才能方便高效运行。编码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具有统一原则的编码系统将有利于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处理,提高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7]。

目前,在医院信息领域已被广泛采用的编码标准有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该编码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欧洲早期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主要用于疾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及医院临床诊断与手术操作的分类、检索、统计等方面。就我国而言,在多数编码标准由国外机构制定的情况下,应加强国内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并适当采用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国际编码标准。

4.2 数据交换技术

数字化医院具有信息子系统众多、数据流贯穿于多个系统、各个系统的数据应用各异,以及不同科室、部门常常需要提取对方数据等特征[8,9]。如何让具有不同编码、数据格式,甚至分属不同数据库的数据能顺畅地交换传输是数字化医院的重要任务。

(1)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提供了使用、管理医学影像资料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为实现和丰富医院管理模式和远程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医院可在更广的范围内以Web服务的形式建立各级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2)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标准是美国放射学会和全美电子厂商联合会建立的一种标准,用以规范医学影像及相关信息的交换。DICOM是建设综合医疗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存档传输系统所必须遵循的国际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所形成的图像能够统一存档与通讯。

(3)目前,国外已经制定并使用了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作为医疗信息交换的主要方法。HL7是198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规范医疗机构用于临床信息、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电子信息交换的标准。该标准特别适合于解决不同厂商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实验室系统及药学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问题,同时通讯协议的设计保留相当的弹性,使得一些特定需求资料的处理维持相容性。

4.3 信息集成系统技术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各个信息系统间功能上存在交叉和连接,这使得对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与使用也越来越复杂,同时造成信息的整体整合力度不够。IHE的基本目标就是确保提供给医疗人员患者诊断信息是正确的,在现有消息通讯标准(如DICOM、HL7)的基础上,IHE定义了一个框架来实现对整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IHE在实现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医院工作流程的集成,是实现数字化医院向高级层次发展的重要技术。

4.4 自动识别技术

(1)Zigbee是IEEE802.15.4标准的扩展集。该标准将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标准,是IEEE无线网络工作组的一项标准。Zigbee技术的传输距离可以从标准的几米到100 m,利用其可组成一个庞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其优势在于低功耗、低成本、网络容量大、时间短和安全等,适合应用于需要安全可靠、低功耗、低成本以及对数据速率要求不高的无线通信系统,而这恰好符合医院内应用复杂、要求设备成本低、电池供电、地形复杂、监测点多以及需要较大的网络覆盖等特点。

(2)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3)Zigbee和RFID的融合是将Zigbee技术应用于RFID。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RFID有源标签,采用Zigbee网络技术,使得支持Zigbee的RFID阅读器和节点设备自动形成自组织、自恢复的无线网络。基于Zigbee与RFID技术的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系统并结合医院现有信息系统软件的管理,可以应用于住院患者应有的身份识别与生命体征信息的适时采集,以及医院重要物资的跟踪管理。

5 数字化医院建设给医学工程带来的启迪和思考

5.1 为建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目前,医院内部的医学工程部门在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医学计量与质控检测工作,而对在用设备的效益分析还停留在科室统计层次,必须经由医学工程科集中汇总,还无法真正实现信息的联网与共享,也不可能做到从整体角度尽可能全面反应设备运行的情况。风险管理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也只能通过传统模式将信息分为植入耗材、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几个类别层级上报,这样的管理模式往往导致应用质量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为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带来极高的风险。

随着工作任务和信息处理量的加大,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科学管理需要临床医生、临床医学工程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具体为规范记录原始数据信息,并将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信息通过数字化医院的标准规范的技术平台实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

5.2 为医学工程利用和整合临床科研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技术平台

科研工作对医院医学工程科很重要,也是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学工程科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医院医学工程专业有其特殊性,在科研学术方面有其自身的要求。开展临床医学工程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与技术能力,以解决临床诊断与治疗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医学工程部门加强科技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凝练,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在医院数字化平台建成以后,临床的各种资料、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和分析,还可以依托院内网站发布项目合作信息,不仅可以为没有科研课题的人员提供科研实践机会,也使课题研究的人力资源获得了有效的保障。利用数字化医院所提供的全世界范围的信息共享能力,医学工程的科研人员还能及时了解哪些临床问题可以通过工程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即使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不能完全解决临床的需求,也可以作为中间人和翻译人,将临床的需求用工程学的语言描绘给其他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起到桥梁作用。

5.3 为医学工程转变职能、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医疗检查仪器化、医疗过程信息化和医学信息综合化,而数字化医院是集信息、知识和高新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系统技术平台,数字化医院构成主体设施及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传统的医学工程保障是以医疗设备为主线,围绕人员、台账、资金与物品而展开的管理模式,其已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化医院对医学工程保障的要求。例如,面对医院内各种医疗设备(如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输液泵、监护仪、心电图机、通风净化设备、智能床等),应将它们应用集成到信息系统内,以构建一个大规模的医疗传递系统,将来自于不同临床设备的数据集成交换,从而便于比较和分析这些临床数据,进一步给出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最终保存在电子病历中。这就需要医学工程科提供一种集医疗、护理、医技、医学工程、医院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协同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医学工程学科职能发挥的好坏也将直接关系到医院运行效率、技术发展和经济利益。

在大多数医院里,医学工程科与信息科虽然都是从事工程或信息技术保障工作,但是2个部门由于工作范围和性质的原因,缺少沟通和交流,而数字化医院则强调由医学工程产品(如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用软件)和信息工程产品(如计算机、网络与相关软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图2所示,形成网络环境下的临床数字医用技术平台,这就给了双方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加深对彼此在技术、资源以及技能上重叠和差距的理解,对医疗技术方案的全面理解和实施产生良好影响。

6 小结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医院模式的探索与建立对于医院的管理和运作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它能充分高效利用各种医疗信息,提高医疗技术和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增加了临床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学习和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围绕着保证医疗质量和提高医院效益为核心的保障目标,加快保障、管理、服务、体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成为数字化医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喜雨,季克峰,徐红.医院数字化建设之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39-40.

[2]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2.

[3]郭雪清,王揽月,黄正东.数字化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2):33-34.

[4]程江波,吕鹏,王卫东.数字化医学工程保障体系及信息系统设[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6):33-34.

[5]朱弋,阮兴云,王艳丽.医学工程科建立数字化多媒体档案查询管理中心的设想[J].医疗装备,2007,20(9):27-28.

[6]蒲斌.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引进运用、维护与保养[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76-77.

[7]张鸿雁,时利民,赵勇,等.对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院,2005(9):128-131.

[8]金新政,陈敏.医院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2-115.

医学工程部门 第5篇

1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之医学装备管理

卫生部卫医管发[2011]33号文件指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是各地开展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其主题是“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它要求医院把评审作为医院管理持续改进过程,对照标准充分发挥医院自我评价的作用,促进医院内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持续改进活动,其中评审标准的医学装备管理除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及卫生行政部门规章标准的要求,按照法律、法规,采购合格产品外,还强调了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培训、安全使用,强调临床使用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

2 医疗设备管理之现状

2.1 重视采购管理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保障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方面,国家颁布了诸多关于生产厂家、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督查,各医疗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在具体执行中,因为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医疗机构非常重视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及产品的合规性,由多部门组成招投标小组,职能分离,互相监督,所采购的产品一般均能达到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要求。

2.2 轻视使用管理

医疗机构多年来受“重采购,轻管理”思维方式的影响,医院对医疗设备应用考核少,忽视医疗设备后期的使用管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投入不足,日常工作以应急维修为主,维护保养、计量设备管理不到位,极少开展设备的质量控制及培训使用;诸多因素导致设备后期保障程度不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整体价值和地位低下,学习及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专业技能提升缓慢,部门与人员逐渐被边缘化。

2.3 管理重心转移

随着人们对医疗安全需求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增强,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等情况,催生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法规及规范,尤其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提出新要求,强化医疗安全、强化设备安全使用等理念的推广,给医学工程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医学工程发展带来机遇,也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从简单医疗设备维修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医疗设备管理者。为此,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健全机构及人力,重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地位,营造他们学习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法律法规的氛围和环境,利用设备原厂技术优势,定期培训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处理应急问题的技能,提高设备保障程度,使设备更好地服务医疗。医院也应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调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积极性,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具有较强管理技能的医学工程专业队伍,为医疗工作保驾护航。

3 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方案

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运用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方案。

3.1 使用培训

加强医疗设备使用培训,保证正确使用设备,保证医疗安全。加强日常医疗设备使用培训是医学工程人员的一项新任务。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工作原理、设备正确操作、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突发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培训时机包括新设备使用前培训、新进人员培训、教学医院各种进修人员培训等,不间断地开展培训,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培训的方式,在培训中不断总结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的新问题、解决的新办法,使培训形成常态化;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上机操作,大型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

3.2 常规巡视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到使用部门督导检查使用人员有无不规范操作行为,检查设备有无安全隐患,科室有无违规用电器、隐患是否消除等。

3.3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

做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是设备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是美国国内实施医疗机构评审的专业组织,也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最大的医院评审机构。该委员会要求,医院要为在用设备实现有效、安全、可靠的运行确定适当的维护策略。就是依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设备故障对病人安全影响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制定医疗设备管理计划。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以此为根据制定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规范、流程,制定设备预防性维护和安全性能检测的周期并严格执行。

3.4 设备质量控制

依据ISO14971医用装备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应用”推荐的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评定各种重症急救设备风险分值;确定质量控制对象,根据需检测的医疗设备种类购买相应的检测设备。如医院不具备条件,可请有认证资质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制定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定期对质量控制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3.5 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是确保在用医疗设备安全可靠的又一重要技术手段。需要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成立以分管院长牵头的计量管理委员会,设置医院专职计量员(需具计量资质人员方能担任)和科室计量管理人员,按照中国计量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专职计量员负责全院计量工作的协调和监督,与计量主管部门紧密配合,按期送检,把强检和非强检(实际工作需要)需要的医疗器械都纳入医学计量的动态监管范围内。具备计量资质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配置计量专用检测设备自行检定。计量委员会应定期组织全员学习,宣传计量法,树立医学计量法制观念,强化计量管理意识,遵守国家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规定,不定期召开委员会,商讨计量检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使计量检定工作不断完善,达到国家管理要求。

3.6 设备外包及维保监管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医疗设备专业性、故障率、维修难易、医疗工作保障要求、维修市场社会化成熟程度确定设备是否购买维保;明确购买维保的范围;对故障率低、准确度要求高的设备可只购买单纯性维护保养;全包设备尚应包含出现故障时响应时间、设备开机率的保证参数等。监督维保方对维保条款的执行情况,考察维保方是否达到维保合约,通常情况下维保款项应分期支付。

3.7 信息化管理系统

引进医疗设备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设备管理效能,建立设备从引进、使用、维修维护、计量检定、质控校准、报废处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通过信息系统管理,切实执行设备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

4 结束语

为保证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该项工作对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促进医学工程科部门职能转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自我发展更新的动力,面对这一挑战性工程,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只有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使其真正有益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益于医院医疗水平提高。

摘要:加强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借助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契机,完善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是新形势下医学工程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

关键词:质量管理,医疗安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曹德森,吴昊等.医学工程保障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3) :5~8

[2]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Sentinel event statistics.Available at: 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SentinelEvents/Statistics.Accessed March 21st,2006

医学工程部门 第6篇

1 健全职能,加强宏观管理

按照医院管理学规定,医学工程部门应该完成设备和器材的购置论证、招标、融资、安装验收、使用监管、维修保养、付款、成本效益分析、质量监控、报废处理等业务。实际上,从绝大多数的医院看,医学工程部门基本上只能完成设备和器材的购置、保管发放、安装验收和维修保养工作,对于融资合作、成本效益分析、质量监控等职能,发挥的不好。这几年,计划采购中心、卫生经济管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相继出现,医学工程部门的传统业务受到很大影响,至于原来就没怎么开展过的融资、成本效益分析等职能,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宏观管理,主要就是解决配置和效益的问题。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到位,就常常造成一方面医院急需购买贵重设备,另一方面现有设备效率低下,效益平平。医学工程部门对于宏观管理经常走两个极端,一种表现是只抓融资和购买贵重设备器材,不做本单位的临床技术评价和成本效益、售后服务等论证;另一种是只做具体的维修、保管等工作,不考虑医院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这两种做法,对医院都是有害的。宏观管理不能空对空,一定要有具体的数据和科学的论证。医学工程部门应该完成自己肩负的职责,从宏观管理的角度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 优化人员组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学工程部门一般把部门内人员简单分为管理和维修两部分。管理组负责采购、保管、发放、记录等;维修组负责安装、验收、维修保养等。两部门之间往往脱节,缺乏沟通,一线维修工程师参与不了采购过程,资料和培训得不到保障,积极性发挥不出来。采购人员对设备的质量、售后服务等又不太了解。对于融资、进口设备办理、临床技术评价、成本效益分析、档案、财务、信息等,没有设专职负责人,结果是工作标准低、不细致、很多工作都是应付了事。表面上看的确是一方面人手紧,另一方面人浮于事。实质上是人员安排不合理,积极性发挥不出来。

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参与管理,采购管理人员也必须参与具体维修、安装工作。在部门内部,人员应当定期调整,使工程技术人员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部门负责人应重点抓好宏观管理,督促各项目负责人的工作,不应该过分插手采购、付款等事物,或者越俎代庖。人手不够用,可以采取兼职的方式合理配置。缺乏的人才,可以通过引进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

3 强化信息职能,做好医院参谋

在目前体制下,价格信息各单位之间是相互保密的。作为医学工程部门,应该掌握市场信息,为医院的重大决策做好准备。不经过充分的论证考察,就盲目招标采购,往往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会助长不良风气。

医学工程部门必须掌握国内外医疗设备市场的动态,做好医院的参谋。充分掌握设备的价格、选型、厂家的信誉、技术优缺点、质量、售后服务、零配件的供应、代理公司实力等信息。做好医院参谋,还应当掌握,特别是针对大中型设备,哪些应该优先配置,哪些应该合作,哪些生产厂家的设备可以重点考虑,设备的质量、技术排名情况,根据医院和科室的技术实力,应当配置什么设备,哪些设备和型号即将过时,哪些是新技术,哪些是华而不实的噱头,真正的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医院的快速良性发展。在采购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工程部门要想发挥主角的作用,就必须把信息收集作为医学工程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参观、进修学习、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上述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医院领导的参谋。

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工程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还将日益突出。同时,医学工程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完善传统业务,开创新业务,满足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摘要:根据现阶段医院发展的特点,本文提出医学工程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职能、信息、人员等重要环节的建设。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学工程人员,医疗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体系的构建[J].医疗设备信息,2007(8):91-92.

[2]王景明,等.医院管理新模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史长宁,王卫东,陈渝,等.军队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发展与模式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4):396.

医学工程部门 第7篇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总结我国中医院评审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国中医药医政函(2012)95号印发最新《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1]。此标准是各地开展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2]。 该评审标准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综合服务功能2部分。其中对医学装备管理作为专门的章节加以要求[3]。马鞍山中医院(以下简称 :我院)在2013年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对照评审标准中关于医学装备管理条款,介绍我院为迎接评审所做的具体工作,希望能为准备和正在迎接评审的二级医院提供参考和启发。

1 中医诊疗设备配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目录(20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2001版第一批、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文件在自查过程中根据配置标准核对,我院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已达14类,共计38种,符合三级中医院要求。另外做到病例中医生开的医嘱、病人做中医诊疗设备检查和治疗的清单、票据等“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相应的证明材料复印件齐全。

2 重点专科建设中诊疗设备的配置

此条款是属于重点专科建设组,参照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评审验收专家手册》、《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列出医院医疗设备资产表、中医诊疗设备的图片、中医诊疗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本、中医诊疗设备的操作规程、中医诊疗设备的使用及经济效益报表等材料。根据《配置标准》,我院对缺少的专科中医诊疗设备,如中医光疗和中医热疗设备,经汇总后紧急调整年度预算,进行了招标购买。

我院中医诊疗设备年度财务预算的制定均参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科主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填写购置申请表,在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上对中医诊疗设备给予优先考虑,对于能够预估到的临床使用频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的中医设备采取调配方式解决,从源头上控制中医设备的配置。

3 采购制度管理

根据评审要求,根据《政府采购法》、《中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马鞍山市政府采购相关表格、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2010年我院就成立了“药品器械采购管理中心”,分批次将医用耗材全部实行了招标采购并颁布了采购目录,采购量金额较大的耗材(年采购量超过10万元和批量采购超过10万元)委托市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招标采购,逐步进行网上公示,规范了各项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将所有的网上公示连同网页打印出备份来待查。按照要求,我院完善了设备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人员职责,如《医用耗材采购制度和流程》、《医疗设备操作及调配使用及调配管理制度》、《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管理制度》、《医学装备购置决策程序》、《医用耗材领用管理办法》和《医疗设备报废报损制度》等。设备科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会议并留存照片和记录;收集整理了近3年来医疗设备预算、5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清单、购置论证表、可行性论证报告、政府采购论证意见表、政府采购公示及中标公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和上级主管部门(单价3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财政局批准文件(单价3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等资料。

4 大型设备管理

评审前,设备科对大型设备管理缺乏主动性,导致很多原始资料不齐全。根据评审要求,我科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文件汇编》、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和批文、影像科所有大型设备使用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书、大型设备单机成本核算资料及效益分析、所有大型医用设备的图片、档案目录、操作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以及引进大型医用设备前的论证评估报告和决策流程整理成册 ;将采购流程中临床科主任填写的购置申请表、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评审汇总后的年度设备预算、报经上级主管部门立项、参数论证等资料收集汇总成册备查。

5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用设备的调配与管理

设备科制定了《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制度和预案》、《医疗设备操作使用及调配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流程图、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启用程序图、各种急救设备预案及处理措施、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卡片(唯一资产编码标识)、状态标示卡、大型设备张贴操作规程的图片、医疗设备每日操作的登记本(记录在使用过程中正常完好状态及出现的异常故障情况)、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变动的调拨单(实行资产管理的跟踪)、设备维护巡检记录表、设备科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的记录、工程师定期对重点急救设备的安全控制指标的检测表 ;并整理了常用应急备用医疗器械的清单和图片及不同供应商签订应急物资设备紧急调配的协议书等资料。

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为完善急救装备的管理,设备科工程师和临床科室协作,做到每月对此类设备安全巡检1次并记录在案,要求临床科室对每台该类设备设定责任人,每天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要求设备责任人每天通电开机自检,例如飞利浦除颤仪自检报告单均贴在使用记录本上并签字 ;设备科先后联系厂家工程师组织了6次对呼吸机、除颤仪、注射泵、输液泵、监护仪、麻醉机、给氧设备和负压吸引装置、洗胃机等设备操作使用的专题培训并考核,留取影像资料备档 ;列出全院该设备的清单、型号、厂家工程师电话、所在科室等信息发放至每个责任人和科主任,将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启用程序图、各种急救设备预案及处理措施、操作规程、设备科工程师联系电话等资料做成过塑卡片悬挂或张贴在设备旁,便于在出现紧急情况下多渠道应急解决,提高应急效率;设备紧急调配制度规定,对调配设备按设备金额和借用时间计算费用给借出设备的科室,使得闲置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设备科和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及兄弟医院签订紧急调配协议并调取部分医疗设备存放在 “急救设备调配中心”,专职工程师负责日常开机校准等工作 ;每季度联合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总务科等部门进行1次紧急调配演练,要求在20 min以内调集呼吸机、除颤仪等,并考核医务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对医疗设备应急程序的知晓度,留取影像资料。在工程师和临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我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待用状态100%,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好评。

6 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评审标准中要求查阅评审周期3年内的医用耗材管理资料,这是迎接评审准备材料最多的一个条款。原先我院在科室领用耗材的管理上是根据科主任或护士长的申请需求来发放,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各科室存在攀比现象。通过这次评审,设备科完善了《医用材料领用管理办法》、《外来器械及灭菌植入物的管理规定》、《医用耗材采购制度和流程》等规定,同时对科室领用耗材成本和科室收益动态监控,异常数据变化及时提醒,使得科室主任渐渐自觉遵守制度。

设备科收集汇总并整理了上级主管部门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目录、每月的耗材采购计划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登记表、植入物医疗器械验收管理书、内植入物条形码、生产厂家和供应商的三证、仓库温湿度登记表、出入库电子汇总表和手工账本、医疗耗材验收记录、《医疗废弃物管理责任书》文件、医院医疗垃圾、焚烧处置合同、医疗废弃物转移联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文件、各科室不良事件监测员名单、部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信息反馈表、每季度的不良事件反应分析评价表、监测记录表等资料。

设备科原先对于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不够重视,临床碰到损坏、破损和使用不良的医用耗材也没有上报,现根据新的评审要求,采购员每月去临床科室沟通,询问并收集相关材料,填写病人、耗材等信息,将全院的护士长和科主任都列为不良事件通讯员,指导通讯员填写不良事件报表,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监测信息,还被评为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先进单位。

7 体会

在评审标准细则中,每一个评审项目中的检查内容和扣分标准都有明确的定义,便于医学装备管理人员纠正不足,不断适应医学装备的发展及临床诊治变化的持续要求。在迎评过程中要明确评审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对评分办法和扣分标准,不论分值大小,考虑到的、能够做到和应准备的材料一定要落实 ;评审材料紧紧对应每一条内容,按照医院创建办制定的统一标识序号分门别类 ;材料中红头文件部分最好提供原件,记录类部分最好提供原始手写复印件,原件备档抽查,平时留存好图片资料(会议、演习、设备耗材实物等),材料应实事求是 ;评审中一定要积极配合专家的评审工作,对有不足或异议的地方,要抱着虚心请教的方式与专家进行沟通解释,听取从专家角度对条款的理解,有利于后期的持续改进[6];迎评前设备科工程师要和临床主任、护士长沟通医学装备管理范畴的规定和职责,以便在抽查的过程中更好地配合 ;与其他科室有交集的条款,提前索取复印件备查,切记不能因临时找材料影响评审进展。

等级医院评审对医学装备管理部门的发展是一次机遇[4], 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医学工程在医院的作用和地位[6];另一方面,医工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使其能按照要求充分发挥设备科的管理职能[7,8],准确把握理解评审标准的精髓,紧扣评审内容、方法和扣分标准,以实现等级医院评审的预期目标,使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最新一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手册细则的解读分析,结合平时实际工作和迎评过程中的准备工作,总结我院以等级评审为契机,强化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

上一篇:网络运行安全下一篇:广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