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推进范文

2024-07-15

分类推进范文(精选12篇)

分类推进 第1篇

首先, 要理清垃圾分类的主体及其职责。公众, 包括居 (村) 民、企事业单位、机团单位, 包括作为垃圾分类责任人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和经营管理者, 是源头减量与分类的行为主体, 在享有排放权力的同时, 应承担源头减量、分类储存、分类排放和缴纳排放费等责任与义务, 改变消费观念和习惯, 践行绿色消费, 减少各类垃圾的产生, 主动了解源头减量与分类方法, 正确实施垃圾分类, 履行源头减量与分类的监督义务, 逐步形成自觉、自愿、主动与合适排放垃圾的生产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责任人, 是所在区域公众利益的法定代表人, 对外将公众的垃圾排放权力转化成垃圾排放权利, 对内组织管理所在区域的源头减量与分类, 包括建立源头减量与分类的运行管理制度, 设立源头减量与分类指导管理工作专责岗位, 制定源头减量与分类方案, 设置分类排放容器 (堆点) , 负责分类垃圾收集与驳运 (一次转运) , 指导、引导、规范与监督分类投放, 计量管理分类垃圾、公众排放费收缴和垃圾处理费支付及管理。

社区居 (村) 委员会应当做好宣传工作, 指导、引导、规范与督促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和所在社区公众开展源头减量与分类工作。

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应当在所在物业区内开展宣传、指导工作, 动员、组织区内公众实施源头减量与分类, 监督区内清洁公司 (工人) 做好分类收集、驳运 (一次转运) 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源头减量与分类的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制定源头减量与分类、收运、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保障垃圾分类处理的资金投入, 落实源头减量与分类的管理目标。建设 (城管、环卫、环保) 、发展改革、环保、工信 (经贸) 、商务 (工商) 、农业、能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各负其责, 协同做好源头减量与分类的管理工作。

环卫行业协会、再生资源行业协会、饮食行业协会、旅行社行业协会、酒店行业协会等相关协会应当将源头减量与分类工作纳入行业自律规范, 引导、督促会员单位遵守相关规定。

鼓励志愿者组织、环保组织、团委、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发挥各自优势, 宣传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知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全社会、各阶层开展源头减量与分类工作。

其次, 推动源头减量和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分阶段推进, 且应坚持4项原则。

一是分类处理, 物尽其用。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确保分类垃圾得到分类处理, 并通过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垃圾分类,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促进垃圾分类长效化。建立健全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均衡发展垃圾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的分级处理方式, 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资源化处理水平, 力争物尽其用, 减少填埋处置的垃圾比例。

二是因地制宜, 社区自治。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自治内容, 根据社区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结合后续垃圾处理方式和处理能力,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确保垃圾分类办法及措施落地实施, 提高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实现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驳运。

三是分类奖励, 混排惩罚。合理利用经济激励手段, 树立垃圾排放成本意识。奖励垃圾减量、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 惩罚混合排放, 严惩偷排偷运。鼓励根据垃圾的污染性、资源性、社会性及其处理成本制定垃圾排放费标准, 条件成熟时实施垃圾排放费按类从量计费, 激励公众自觉自愿地开展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

四是捆绑服务, 注重绩效。坚持“谁管理, 谁负责”的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 有物业管理服务的区域垃圾分类由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负责, 没有物业管理服务的区域垃圾分类由经营管理者负责, 没有经营管理者的公共场所由其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垃圾分类责任人应负责组织、管理所在区域的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责任人可将垃圾分类的指导、引导、规范与监督等服务性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企业。鼓励垃圾收运企业及其他企业捆绑经营垃圾分类的指导、规范、监督等服务和资源回收业务。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绩效评估与核准办法, 根据绩效购买企业服务, 保障经营企业合理盈利。

此外, 应坚持“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执法监督计划。启动分类之初, 分类标准宜简单, 比如生活垃圾分类之初可考虑只将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开, 而且, 宜先在管理正规且便于管理的机团单位、农贸市场、商场、校园、酒店宾馆、物业小区等单位 (小区) 开展垃圾分类, 并建设相应的垃圾分类示范单位 (小区) 。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区域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和标准由粗到细。

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第2篇

“分层教学、分类推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现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并不是新的发明,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校就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与成功的实验。当时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改革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著名的CMSM研究表明:同龄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的差异和自身建构数学过程存在的差异。因此,针对学生数学认知个体差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分层推进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在不打破原有的班级编制的情况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并给予学生不同的学法指导,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从好、中、差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是(1):了解差异,分层建组。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和测试,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的小组。(2):针对差异,分层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采用复式课教学模式,改革课堂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而兼顾优、中、差生的“分”的方法,课堂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有均等机会,课内作业全班统一,课外作业分层设计、量力而行。辅导多形式、多层次,对学困生个别辅导。(4):阶段考查,分层考核。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核,以确保各层次的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5):评价激励,指明方向。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困生多采用表扬评价。在分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建立起师生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真诚的学习信心。同时要让学困生多动眼、动口、动手,培养其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各学科学生的分层并非固定不变的。一个低层学生通过努力可能发展为中层,甚至跨入高层。而有的高层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退为中层,甚至掉进低层。因此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上的分层施教是分层推进教学的中心环节。从表面上来看,在一节课40分钟里,同时对三个或多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按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显然不可操作,这也是分层教学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在同一堂课中既要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又要使差生“吃得了”,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张黑板、一套实验仪器的启发讲授式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在同一班级编制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必然占用课堂时间,由于个性特征的差异,学生所领悟的知识不同,必然存在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教师占用的课堂时间越多,分层教学的效果越差,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就越严重。但如果教师不作任何讲解、归纳,会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系统、不规范。可见,同步讲授与个别教学是一对性质相反的矛盾,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是分层推进教学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其实,分层推进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仍然必须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讲解来实现。但分层推进教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学,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腾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思考,使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完成各自不同的学习目标。

一般,根据三类学生的不同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几种不同的类型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任选其中一种进行学习。在学案中教师按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列出一些要点、知识背景,并设计配套的练习,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拾级而上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发展能力。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各个层次的学案的知识网络应十分清淅,所设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导向性、针对性、启发性和生动性,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各问题的跨度在适当,若太大,学生无所适从;太小,限制学生的思维。学案应能够使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如何去学。值得一提的是,直接告诉学生“你应该掌握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就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学习目标可以通过问题或练习加以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同步讲授和个别教学的关系,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合”要恰到好处。一般地,首先引入课题(“合”),可以用提问、展示实物、播放录像、实验等手段,也可以将有关学习情境和教材的性质(如问题的提出、内容框架、知识要点等)解说清楚。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下来学生按教学的程序进行自学、讨论或分组实验(有“分”有“合”)。教师巡回进行辅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点拨,及时地对学案中的问题用幻灯、多媒体或板书的形式进行解答。“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情况下,重复次数与学习的结果无关”,“及时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有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保证对新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在对某一层次的学生点拨的时候,对另一个层次不产生干扰,除了可利用幻灯或多媒体外,还可以把黑板分成两个部分,教师可以用板书的形式进行点拨,使学生得到成功鼓舞,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求知欲。

最后,教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难点、重点进行集体讲解和总结(“合”)。教师占用课堂时间的多少视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而定,总的一个原则是:教师的讲课应尽量精而少,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达到分层推进教学的目的。课外作业要分层进行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一些不同难度、不同题量的作业。课后作业题量要少而精,针对性要强,以巩固课堂效果,确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及时反馈信息和对个别学生进行补偿。

对三个层次的学生的考查可以用同一份试卷,也可以采用不同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试卷有利于更充分评价各层次教学的效果、更有利于分层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信心;采用不同试卷时,知识点相同、难度相差不大的题目尽可能相同,以利于集中讲评。不同层次学生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测试有利于对各层次的教与学进行比较;试卷应面对中等学生,可以使用稍加变化的题目,以利于B、C层学生考出好成绩,缩小与A层学生成绩的差异。

素质教育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同一个要求、同一种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同一种方法的教学。分层教学是体现素质教育与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必需树立科研促教的理念,特别是担任分层教学的教师应尽快适应由传统教法向分层教法的转换,根据各层次学生心理特点、学法特点,对有代表性的学生实行成绩跟踪,注意经验的积累、交流,并达成共识,有效进行相关内容的资源整合,逐步确立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途径以及管理体制、评价体系。

分类统整 分层推进 第3篇

“综合与实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新增加的一个课程领域,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统称为数学课程的四大领域。但是,稍作思考便不难发现,“综合与实践”与其他三大领域并不属于同一逻辑层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是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容体系来划分的,而“综合与实践”着重于上述三个领域,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其核心和重点是沟通联系,突出综合,强化实践。因而,从根本上讲,四大领域是“3+1”(3个基础领域,1个综合领域)的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比较隐蔽,也非常微妙,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本次课程改革的前十年(2001~2011年)中,相比其他三个领域的教学改革而言,“综合与实践”的步伐是走得比较缓慢的,以至于成了一块“硬骨头”,让教师们感到“头疼”。

翻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我们很容易发现,“综合与实践”领域得到明显加强。一方面,“课标2011年版”对“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实施要点做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课标2011年版”在最后所附的82道例题中,有14道例题是专门针对“综合与实践”的,与“课标实验稿”中只有4道例题相比,在数量上明显增多,且每道例题都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活动目的和设计要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何要加强“综合与实践”?除了对教学实践有更好的引导外,更来自于“综合与实践”在整个数学课程中的价值和地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人才培养的思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责任。长期以来,数学课程都是按照知识领域以“线性”方式螺旋上升编排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削弱。而“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课标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显然,这种综合素养表现为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这种综合素养,就是数学课程带给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现实审思

回顾“课标2011年版”颁布以来“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情况,学校、教师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活动,但总体上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1.理解上的失真。自主、多元、开放,关注生活,关注过程,关注体验,以问题为主导,以综合为特色,以实践为路径,是“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特征所在。综合与实践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由活动,自动生成。它有着一套自身的实践形态和运作逻辑。然而,教师们总是会被日常知识教学的强大惯性所裹挟,以至于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路移植到“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来,把“综合与实践”课上成知识常规课、科学探究课、手工制作课、体育游戏课等,改变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初衷。

2.组织上的失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很多教师无法把握课内、课外相互融合的度,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班级联欢会”一课,本课教学需要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相机穿插安排。活动整体设置、设计购物方案和结算购物费用主要在课内完成,调查商品价格和实际分组购物可以安排在课外完成。但有些教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课堂上,把原本需要学生课外调查的过程省略了,由教师直接出示商品价格替代学生的调查。这样的替代,失去了实践的价值。

3.指导上的缺失。“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一直缺乏“接地气”的实践指导,比较好的、有代表性、经典性的案例凤毛麟角。在公开教学、优课展示、名家报告中,这个板块一直“缺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与实施正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如何突破这些瓶颈?笔者认为,“空对空”的理论说教,或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操作都是不行的。我们不妨从课程内容入手,对教材适当做些分解,并进行分类,从而对每种类别的课程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新修订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安排了25个主题活动,笔者仔细进行了梳理,虽然课程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各异,教材结构有别,但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综合元素”,将25个主题活动进行分类统整,分层推进。具体来说,分为嵌入式综合课程、交叉式综合课程和链接式综合课程。另外,不少学校引领教师开发“综合与实践”校本课程,在“综合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因为内容比较开放,所以称之为“开放式综合课程”。(见下表)

三、实践建构

针对以上课程划分,笔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谈谈每类课程内容的内涵界定及教学策略。

1.嵌入式综合课程: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所谓嵌入式综合课程,是指对数学学科内知识与方法进行综合的课程。这种综合可以表现在某一领域内内容与方法的综合,也可以表现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之间的综合。如上表所示,嵌入式综合课程有13个主题活动。这类主题活动通常只需要1个课时,少部分主题活动需要提前做好课前调查、资料搜集等准备工作。“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是实施嵌入式综合课程的策略选择。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一课时,笔者紧扣“问题”这一主线,将本课分为“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测量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和“在思考中产生和提出新的问题”三个教学环节。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1】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同样的树叶为什么形状相似”和“不同的树叶为什么形状不同”)?

生1: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求出比值。

生2:还用到了平均数的知识。

生3:先通过测量树叶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比值的平均数,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师:对于刚才的研究,你想说什么呢?

生4:这些普普通通的树叶背后,还隐藏着神奇的数学知识。

生5:测量时要认真,计算时要准确,这样的结果才便于我们分析结论。

师:围绕这两个问题,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展开研究,我们发现:同一种树,树叶长与宽的比值的平均数非常接近;不同的树,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差异很大。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6:同一种树,树叶长与宽的比值的差异在哪种范围内呢?

生7:什么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最大呢?

生8:不同的树,有没有可能长与宽的比值也非常接近呢?

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明晰获取的活动经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再次质疑,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探究学习中解决问题并收获方法,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在更广阔的视域中找寻答案。

2.交叉式综合课程: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

所谓交叉式综合课程是指对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进行综合的课程。“综合与实践”课程,通常融多元文化、多门学科、多种资源、多方需求于一体,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这类课程要求高,难度大,教材中只安排了4个主题。“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是实施交叉式综合课程的一种有效策略。

交叉式综合课程以活动为载体,综合各门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这类课程的实施既要依托学科,又要超越学科。这就需要推倒学科之间的篱笆,打通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各学科知识和方法之间的有效综合。例如,六年级下册“制订旅游计划”一课,这部分内容是以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活动的。这一主题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芳全家制订旅游计划并做旅游费用的预算。第二阶段,为自己家制订旅游计划并做旅游费用的预算。第三阶段,全班交流制订旅游规划的收获。其中,第二阶段是耗时最长,也是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时期。在行程安排方面,需要综合运用与旅游景点有关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在游览线路方面,需要查找或咨询交通工具、交通费用等信息;在生活费用方面,需要统筹安排住宿、伙食、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在这个阶段,学生综合运用了数学知识、社会常识、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学科间的有效统整,更是课堂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3.链接式综合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所谓链接式综合课程,是指连接数学与生活的课程。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所在。

例如,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一位教师以生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切身感受生活中的数无处不在。

【案例2】

师:课前大家都到生活中去找了一些数,下面请你带上收集的资料,到前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

生1:我收集的是关于年龄的数。我今年9岁,我的爸爸今年36岁,爷爷61岁。

师:很大方的一个小姑娘,年龄中有数,谁接着来汇报?

生2:我在超市里找到的一些数,买一个游戏机需要60元,超市里一共有25种儿童牙膏,一袋葡萄干的保质期是12个月。

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找数,很好!还有吗?

生3:我是在马路上发现数的,从我家到学校上学,需要经过8个红绿灯,路上还有40、60、80的限速标志。

生4:我是在校园里找的数,我们学校一共有6栋楼房、18个班,校园里有4个阅读区,我们这栋教学楼的一楼有4个小垃圾桶。

……

师:谢谢同学们,找了这么多的数。看来数真是无处不在。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分别汇报了从家庭、超市、学校、马路等不同地方收集的数,通过汇报,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链接式综合课程让数学与生活联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

4.开放式综合课程:从地方中来,到地方中去

所谓开放式综合课程,是指根据社会新闻、地域文化、本土资源等进行自主开发的课程。这样的课程选题自主性大,灵活性强,需要教师和学生敏锐地把握时事资源,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并合理加以开发和利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地方中来,到地方中去”是实施开放式综合课程的路径选择。

根据题材的成因不同,初步建立了四类自主开发的综合课程。(1)时事催生类。以社会时事为热点题材开发的综合课程。例如,围绕近期全国各地生姜价格的变化,一位教师设计了《“姜你军”——关于生姜价格的调查》为主题的“综合与实践”课,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研究方案,自主开展活动,形成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中,学生运用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来分析“姜你军”产生的本质原因。(2)事件驱动类。雾霾现象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雾霾的分类标准、成因分析、社会危害等,学生通过录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3)地域文化类。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台湾长什么样子”一课,其题材就来源于读《畅游台湾》一书所产生的灵感。(4)人物资源类。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一位教师针对班上学生近视人数比较多这一现象,放手让学生统计并制作本班视力情况统计图,统计近视的学生是从哪一年开始的。通过调查统计、绘制统计图、分析结论,学生切身感受到保护视力、科学用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放式综合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可以说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和无限的开发潜力。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栏目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于是,研究本地特色美食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三年级的一个班级,有几个学生自主确定了“10元美味小吃”的小课题研究。两个人一组,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尝遍小区旁边和县城主要街道的小吃店,拍成了照片,撰写了文字,制成集文字、照片和绘画于一体的展板。

总之,“综合与实践”给小学数学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嵌入式综合课程”“交叉式综合课程”“链接式综合课程”“开放式综合课程”共同构成了“综合与实践”课程这棵参天大树,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智慧就是这棵树结出来的果实。分类统整,分层推进,可以让“综合与实践”这棵大树变得枝繁叶茂、花美果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第4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监管地位。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以文件形式提出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构想。2016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国企五项改革试点,国企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本文以新时期分类改革形势下的城投控股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历程和治理机制,结合国企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企治理的实际需要,对既具有商业性又具有公益性的特殊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一、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绩效。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使命定位出发,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进而制定适合于不同类别国有企业的考核和监督机制。自改革开放之初启动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阶段。该阶段重点是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承包制改革,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绩效:一是企业拥有更多自主权,激励机制的革新增强了国有企业员工积极性;二是全面开启政企分开的道路,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一阶段的改革使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其本质属性没有改变,仍是政府的附属物。

第二阶段是制度创新阶段。该阶段改革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了调整:一是加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二是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案,因地制宜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清晰的企业管理制度且政企分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第三阶段是战略调控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建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而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重点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股份制改革,提倡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借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前两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得到确立,政企和政资的进一步分离促使国有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第四阶段是分类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着力点是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推进分类改革。分类改革阶段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改革;二是重点强调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发展,并使国有资产监管方式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

2015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分类推进改革、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推进将使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向多元共存趋势转变;由“一刀切”的评价考核转向差异化的评价考核;由政府全面监管转向主要对资本进行监管,加速市场化推进过程。

二、城投控股发展历程及治理体系

(一)城投控股的发展历程及业务分支

城投控股是由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份制改制而来,1993年在上交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600649,简称“原水股份”。2008年城投控股收购了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环境集团”)和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公司股票简称由“原水股份”变更为“城投控股”。2010年完成对其子公司环境集团的股权转让工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美国废弃物管理公司,环境集团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城投控股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3年)为城投控股建立的起始阶段;第二阶段(1993~2008年)为城投控股主营业务成熟阶段;第三阶段(2008~2010年)为城投控股股权战略调整阶段;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城投控股通过资产置换业务板块分离,进入全面高速发展时期。

城投控股的三大业务主要有环境业务、地产业务、股权投资业务。环境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填埋和焚烧处理等;地产业务主要包括成片土地开发、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和现代科技园区开发等;股权投资业务主要包括金融股权和创业投资等。

(二)城投控股治理体系

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狭义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指所有者通过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及管理层所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与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透明度与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

从内部治理机制分析,城投控股治理体系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公司的信息披露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大股东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46.51%,第二至十位的股东依次为弘毅(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中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七组合、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可见,城投控股的股权结构比较多元化,股东包括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二是董事会构成,城投控股董事会共有11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有5名,董事会具有较好的独立性。三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城投控股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董事长主要负责监督业务活动而总经理主要管辖业务执行,属于不相容职位,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不应采用两职兼任制度,否则易造成内部控制问题。四是监事会构成,监事会的设置情况对上市公司尤为重要,城投控股监事会委员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选举产生,3名监事会委员包括1名监事会主席和2名监事会成员,该设置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城投控股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方向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研究概述

新一轮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全面推进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学者关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杨瑞龙(1995)提出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应采取国有独资的形式,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运用国有控股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则在一定的政府干预下实行放权放利经营。董辅礽(1995)总结出应该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将国有企业划分为非竞争性企业与竞争性企业,前者不以营利为目标,主要考核对社会的贡献,后者主要考评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盈利能力。蓝定香(2006)认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性质,把国有企业定位于公共领域与非公共领域,逐步分离界定国有产权在不同定位国有企业的比例。高明华等(2014)采用调研的方式,提出国有企业可以按照本身功能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与竞争性国有企业。黄群慧等(2013)通过研究认为,目前国有经济出现瓶颈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目标多元与定位不清,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并把国有企业分为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周娜等(2016)通过对比商业类与公益类国有企业,认为应该根据主业性质,把国有企业分类细化。李维安(2014)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明确国企的功能定位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设计不同的治理机制,分类治理机制的实施是深化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二)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方向

2015年年底,国家有关部委按照国有企业主要经营方向和战略定位,将国有企业分为两类:商业类和公益类。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其主业的性质又分为三类: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行业与自然垄断行业。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施策,包括分类推进改革、分类促进发展、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城投控股的业务板块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商业性,对于这类特殊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需要根据其业务板块的属性进行有效分离,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特殊国有企业要根据业务板块的商业属性与公益属性合理确定分类改革的方向。对于商业属性的业务板块,股份制形式方面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将国资委的战略定位由国资委监管转变为直接对企业持股,同时吸收其他各类资本,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控股方面,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考核方式上主要通过综合业务指标结合企业发展前景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对于公益属性的业务板块,股份制形式方面主要采用国有独资的方式,对于成熟型的公益板块业务可以通过区别于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导各类非国有资本进行投资决策;在考核方式上重点考察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品质,其次在考核国有资本增值保值的同时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入社会评价和企业社会责任考评机制。

四、特殊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设计

特殊国有企业因业务板块不同,所承担的经营目标和社会功能也不同,如何对特殊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治理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董事会机制设计、监事会机制设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三方面探索此类国有企业的分类治理机制,如右上表所示。

(一)董事会机制

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是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对于新时期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机制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特殊国有企业由于业务板块的特殊性,在不同业务板块之间不能采用统一的董事会设置标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说明董事会机制的建设:

1. 董事会组成。

董事会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单层董事会制、纵向双会制、平行双会制。我国企业董事结构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董事会结构中相对合适的三种董事的比例,对于避免因部门或个人利益导致的董事会分裂和不能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不同业务板块中独立董事的选举应体现出相应的差异。商业板块中独立董事应当不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产生利害关系,能够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并且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受侵害;而公益板块中的独立董事应以专业优势对企业成本和运行效率进行控制,切实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

2. 高管选聘形式。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都是采用行政任命的方式对高管进行委任。国有企业高管的行政任命方式容易引发高管角色的错位且易造成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是政企不分的重要表现,也是阻碍国企改革的因素之一。高管的思维方式和经营决策行为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理念,而且间接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形成。国企高管通过市场化的选聘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大中型国有企业不同业务板块的高管选聘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商业板块高管的任命应该完全采用市场化选聘机制,由于商业板块业务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市场选聘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管有助于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而公益板块的高管则可以采用公务员任命的方式进行选聘,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的公益属性。

3. 高管激励方式。

现阶段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主要采用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等方式。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人力资源不完备、国企高管考核激励机制僵化等问题,通过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选聘制度,为进一步拓展国企高管的市场化薪酬制度提供重要基础。商业板块中国企高管薪酬的确定应与其选聘机制相对应,按照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采用市场化薪酬制度的方式,其分配来源取决于处于竞争市场中的国有企业的利润;而在公益板块业务中,国企高管薪酬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国有企业实现公共绩效的程度,公共绩效的衡量主要以体现国有企业性质的社会公共评价和公众利益实现程度为准尺。公益属性业务板块的高管激励应采用职务晋升的方式,以防止高端人才的流失。

4. 董事会与党委会。

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董事会和党委会两个管理机构,处理好董事会与党委会的关系、切实贯彻“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对于新时期深化国企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董事会和党委会在不同业务板块中的作用应具有差异,如商业板块中,董事会对公司重大经济事项具有决策权,党委会对公司重大问题行使参与权,保障公司总体的运行发展趋势;公益板块中,董事会主要进行公共产品投资方案与预算方案的确定,并对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进行考核,党委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有企业的标志性机构,发挥党委会的作用就要充分保证广大公众的利益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加强党建文化的建设。

5. 专业委员会。

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一般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一般认为由独立董事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对于提高董事会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董事会提供决策建议的同时履行董事会赋予的各种职责。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现行阶段,对于商业板块方面,应该加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建设,而公益板块中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

(二)监事会机制

监事会是股东大会领导下企业的监督机构,主要代表股东大会行使监督权。但是在现实的公司运营中,往往存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职能重叠的情况,导致目前监事会在实际运作时出现权责不清、分管混乱的局面。在新时期国企改革中必须严格厘清两者的关系,没有设置监事会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备的独立董事制度,既设置监事会又设有独立董事制度的企业则要确保二者的权责划分清晰。

(三)信息披露机制

上市公司的主要披露对象是投资者,应建立以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为目标的信息披露监管理念,披露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相关信息。由于国有企业实际出资人的特殊性,在不同业务板块中的信息披露对象和侧重点应该明显不同。商业板块主要向投资者提供经营和财务状况的相关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由于公益板块的考核引入了社会评价,因此公益板块的主要披露对象除投资者之外,还应强调对社会公众的披露,主要对公益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成本控制途径进行披露。

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机制的设计需要根据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分析治理途径,其相对于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既具有个性、又具有特性,既要选择性地吸收商业类与公益类国企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又要充分发挥自身业务板块特性,制定个性鲜明的分类治理机制。

五、结论

本文以城投控股为例,探讨了特殊国有企业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分类改革方向与分类治理机制的设计。通过对城投控股发展过程和治理体系的剖析,提出此类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方向,即根据业务板块的不同属性实施不同的分类改革政策,并且构建符合其业务板块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董事会构成、董事会与党委会的关系、高管选聘、高管考评与激励以及专业委员会制度。可见,在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上既要强调国有企业在商业板块中的营利性,又要考虑国有企业在公益板块的社会作用和公共属性,同时在公司治理评价方面要制定符合各自属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治理准则。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方向和分类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2).

董辅礽.从企业功能着眼分类改革国有企业[J].改革,1995(4).

蓝定香.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J].经济体制,2006(1).

高明华,杜雯翠.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系再结构分类与分层[J].改革,2014(12).

黄群慧,余菁.新时期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3(11).

周娜,庄玲玲.新一轮国企改革功能定位:沪渝两地城投集团比较[J].改革,2016(2).

分类推进工作计划和措施 第5篇

分类推进工作计划 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为了选择更好的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要真正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二、坚持“三心”“两信”,做到理解尊重,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关键所在。所谓“三心”就是爱心、信心、耐心;所谓“两信”就是信任、信用。这是教师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后进生,要给他们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摸清学困生的致差原因,而且要知道学困生们并非什么都差,在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优点;我们不仅要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和睦可亲的关系,使学困生消除生疏感、惧怕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而且还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长处给予肯定、给予赞扬,并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以保持和挖掘他们强大的内驱力。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后进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

分类培养分层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浅探 第6篇

一、秉持“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即教师的教育过程既是指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时发生、同步发展的。教师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去教育不同时代的学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回避的。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任务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无外乎内外两个因素,强烈的自我发展渴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内因,学校的规划、引导、组织及营造的专业发展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外因。基于这一理念,我们一方面提供平台,鼓励教师主动发展;一方面开展活动,助其发展。

二、搭建“两个平台”

“两个平台”即教师论坛、同课异构,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提升上为教师搭建了平台。

一是开设教师论坛。每学年一届的教师论坛,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通过教师的教育思想碰撞、教育教学经验整合、教育教学智慧分享,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论坛每届一个主题,全体教师共同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讨论。论坛一般安排在学年末,学年初便公布论坛主题,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考、实践、提炼,并把自己的思考感受撰写成文章上交,遴选发言者时,也会考虑到老、中、青三个不同群体的代表性。

二是开展同课异构。由同一学科的名师和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课题,以展示不同的理念、设计、实施和效果,让大家在对比中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同课异构活动每学期每学科组织两次,提前一周确定执教课题、执教人、主评人等,届时同学科全体教师共同观摩。评课是同课异构活动的重要环节,首先,执教人介绍教学设计,反思实施效果,然后主评人全面评课,其他教师补充评课,最后由执教教师将教学设计、学科组评价意见、教后反思的电子文档发往学校专用邮箱保存,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材料。

三、启动“三项工程”

一是名师高端发展工程。这是为目前成就较高的教师创建的促进他们继续发展的平台,该T程中的领衔人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4-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制定发展规划,学校为他们提供保障措施(如建立名师工作室,订阅专业书籍杂志,外出学习参观等),并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共同体的专业生活使他们教学相长,领衔人在引领共同体成员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二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这是为教龄在6-15年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教师相对较多,他们本着自愿发展、优先发展的原则参与到该工程中,该工程中的领衔人也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由2-4名青年教师组成),设计了发展规划,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保障措施,明确了对他们的考核目标。这一群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名师高端发展共同体领衔人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带动“1-3-5 工程”中的青年教师,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带动了别人。

三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3-5工程。这是为5年教龄以内的教师设计的,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学校分别对入门、成熟、教学骨干制定了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由于他们既受到名师高端发展工程的引领,又受到中青年骨干教师优先发展工程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一开始就步人专业发展的正轨,“1-3-5工程”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起到引航作用。

四、开展“四项活动”

一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比。该评比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在展示、交流中提升青年教师的各项教学技能。比赛大大激发了青年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缩短了他们的成熟期。

二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该比赛每两年一次,主要针对45岁以下教师,检阅教师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比赛由说课、课堂教学、课后答辩三部分组成,把理论设计、教学实践和反思提升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凭借比赛结果向上一级推荐优质课参评人选。

三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每学期一次,引导全体教师围绕学校设计的主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结合具体案例撰写教学反思小论文,择优编辑成《教师教学反思录》,供全体教师参考学习。《教师教学反思录》既是教师教育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也是进行教师培训研修的鲜活教材。

四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措施,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学校的课题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名师设计主持的关于教育思想、教学策略、学习心理等领域的省市级大课题;另一类是普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后设计的校级“草根式”小课题。两类课题相互补充,形成了全校的课题研究网络。

五、实现“五个目标”

一是理念先进。全体教师紧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思想开展学习、教学、反思、研究等活动,在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领域,都能彰显丰厚的理论功底。

二是水平精湛。教师的教学水平领先,凡外出参加比赛的教师,大部分都能在省、市级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三是成果丰富。全校教师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学校编辑了十几册《教师反思录》,开发了几十门校本课程,在2011年教学成果奖评选和2014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有十几项成果分获国家、省、市奖。

四是模式科学。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分层培养,分类推进,尤其是“三项工程”形成的递进式的教师培养梯队,凭借团队的内驱力和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有效地发挥了该科学模式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是示范辐射。学校现有市级名师工作室7个,正在带领全市四十余名骨干教师从事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已涌现了大量的成果,名师工作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坚持分类指导,推进电子银行发展 第7篇

一、电子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作用

(一) 电子银行业务可以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电子化产品逐渐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电子银行产品功能日益丰富, 其安全性也逐渐提高, 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由于电子银行业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节约成本, 因此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使银行逐渐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从而有利于推进客户关系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银行客户的需求日益呈现综合化、集约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 客户对银行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客户的需求。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借助电子银行的技术和创新优势, 不断创新和拓展电子银行业务, 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个人客户的维持有了电子银行业务做帮手, 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低端客户可通过自助渠道办理业务, 但高端客户需要银行提供更为完备的金融服务方式-电子渠道。

(二) 电子银行业务可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有力手段, 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 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 客户选择银行的主要标准是方便快捷、带来收益和提高附加值等, 而电子银行的特性恰好满足了客户的这一需求。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逐步发展, 其逐步成为银行发展的核心业务。其成为核心业务的三个标准:银行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满足客户的主要需要, 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子银行业务对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 电子银行业务可以向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 如信息服务、资金交易、理财服务等。第二, 电子银行, 有利于带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项产品进一步发展, 同时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完成业务,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柜台服务方式。第三, 依托电子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多种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设计更高效的理财方案, 有利于改变商业银行传统利润增长方式。

二、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

(一) 坚持分类指导的方针

电子银行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个性化, 要扎实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的方针。分类指导, 是贯彻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目标要求。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分类要求、分类指导, 才能确保电子银行的发展能取得实效。

(二) 保证电子银行的安全

电子银行的安全是电子银行的生命线, 不同的电子银行业务形式, 根据其特点, 面临着不同的安全威胁, 决定了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的不同。网上银行的安全措施包括网银安全工具:网上银行客户证书、电子银行动态密码;以及网银的辅助功能:预留信息验证、手机短信认证、余额变动提醒。手机银行的安全措施:绑定签约客户信息与手机号码, 只有客户开通该服务时指定的手机号码才能登录并进行账务操作;手机银行所采用的是封闭的移动通信网络, 可有效避免黑客和木马的攻击;签约机制、登录密码及交易限额控制、超时退出等管控手段, 有利于客户安全使用手机银行;客户每次退出手机银行后, 手机内存中关于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将会被自动清除;在签约手机银行时, 客户可一并办理短信通知服务, 随时关注账户资金变动。电子银行业务是银行通过网络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其主要包括:

信息服务:主要向客户介绍银行可为其提供的投资理财咨询、存贷款利率、外汇牌价查询等产品和服务, 其是由银行一个独立的服务器完成, 银行内部网络与这类业务的服务器网络无链接路径, 因此其存在的风险相对较低。

客户交流服务:主要包括贷款申请、电子邮件、账户查询、档案资料的定期更新等。该服务使银行内部网络系统与客户之间有一定的链接, 为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银行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监测和防止黑客入侵银行内部网络系统。

交易服务:作为电子银行业务的主体, 其主要包括两大类别: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包括结算业务、信贷业务、国际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个人业务包括转账、汇款、代缴费用、按揭贷款、证券买卖和外汇买卖等。银行交易服务系统服务器与银行内部网络直接相连, 从业务本身和网络系统安全角度考虑, 其存在的风险较大, 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防护。

(三) 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确定差异化服务策略

随着客户和产品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为更客观有效地评价客户与银行合作的成效, 增强客户评定标准的直观性, 以客户的经济资本收益这一指标为核心, 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确定差异化服务策略, 银行应首先对现有客户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普查, 并依据行业性质、特点、对银行的贡献大小等将这些客户资源加以细分, 逐步建立客户分类管理制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 以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稳固银企关系。差异化服务是适应银行资源整合与重组业务流程的需要;是适应社会财富集中的特点与优化银行经营的需要, 更是分类指导, 整体推进电子银行跨越发展的需要。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可以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发展。

在全面推进电子银行发展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定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目标和新思路、新举措。必须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方针, 优先抓先进, 突出抓中间, 着力抓后发, 彻底改善电子银行的服务水准, 全面推动电子银行的有序发展, 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宝林.浅谈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战略[J].现代商业.2013年第26期.

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有效推进 第8篇

日前, 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简称“会信标委”) 成立大会暨2011年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上, 财政部发布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 联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银行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 两项扩展分类标准的发布, 标志着通用分类标准在监管和行业扩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对通用分类标准扩大实施和深入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是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等9部委于2008年成立的, 旨在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和智力支持。会信标委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财政部成立的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旨在建立健全会计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 推进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分类推进 第9篇

一、教师专业化培养面临尴尬

事实上, 不少校长在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 花费不少, 投入也很大, 却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此, 部分校长武断地将问题的症结归结于教师的观念落后、理念滞后、缺乏发展的自觉意识, 甚至埋怨教师不可理喻, “教研培训活动那么好, 为何有那么多的老师不感兴趣?为何有那么多的老师应付、敷衍?为何有那么多的老师不买账?为何老师们就不知道发展和提高呢?”诸如此类的困惑, 时常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

二、教师专业化培养成效不高的原因

当前教师专业化培养成效不高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固然有少部分教师惰性较大, 悟性不高, 觉悟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但在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方面, 学校所采取的措施, 所开展的活动肯定有不受欢迎之处。在“一刀切”、“大一统”、“运动式”的培养模式下,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针对性不强, 对教师的特点和基础把握不准, 对教师的专业需求厘定不清,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界定不准的问题。部分教师明明还没有形成“生命意识”, 就去强调“生命课堂”、“生命化教育”, 这无疑等同于让学困生去攻克难题, 不亚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失去了应有的专业引领性和人文激励性, 同时, 大大削弱了执行力度, 降低了活动的吸引力,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 根本的问题不在于老师的觉悟低、悟性差, 而在于“一刀切”的简单化运作以及“大一统”、“运动式”的机械化培养模式, 根源就在于缺乏对教师个体情况的详细摸排和正确分析, 没有做到准确分层、科学决策和有效推进。

研究表明, “学困师”占教师总数的5%~10%, 表现为事业心不强, 责任意识淡薄, 素养和学养较低, 工作热情不高, 职业倦怠感较为严重, 排斥新知识、新举措, “掰着手指混日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他们急需的不是先进的教学理念, 而是工作热情、进取精神和教育情怀。如果不唤醒他们内在的职业精神, 何谈教育艺术和教学创新, 何谈教师专业化培养?

80%左右的教师, 有较强的事业心, 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关心学生, 关注个人的教学实践, 有“上好课,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强烈愿望, 有一定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但是他们专业视野窄, 发展动力弱, 努力方向模糊, 专业理念、专业素养明显欠缺, 在实践中捉襟见肘。这部分教师理应成为培养的重点。

10%~15%的教师属于名师和骨干教师, 是各个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他们有理想, 有追求, 有能力, 有行动, 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经验还是专业素养都称得上是广大教师的楷模, 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这些教师的专业培养, 学校应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引领他们跳出学科束缚, 逐渐打通学科与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引领他们向科研型名师发展;二是为他们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带动教师整体发展。

因此, 笔者以为,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学校应首先承认教师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正视差异, 积极培育教师“合作、互利、共生、双赢”的心态, 牢牢把握教师各自的特点和需求, 因需制订不同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因需设计培训课程和开展活动。根据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发展潜能, 分层实施, 分类推进, 贴近教师专业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将工作做到教师的心坎上, 教师专业发展这本“经”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三、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专业化培养

1. 分层、分类制订教师发展规划。

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发展规划强调普适性, 体现了学校的统一意向, 渗透着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取向, 但忽视了对教师群体的全面分析和对个体的准确科学把握, 致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导向性、激励性。学校有责任对全校教师个性特点、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 分层次制订个性化的发展规划, 给不同层次的教师指定适合的发展目标, 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规划发展阶段、行动计划, 让每位教师充满期许。

2. 分层、分类推进“读书成长工程”。

读书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是毋庸置疑的。有的学校硬性规定了必读书目, 要写多少篇读书体会, 记多少万字的读书笔记等等, 认为只要如此就能迫使教师取得专业发展。但事实上, 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号倡导上, 停留在“一刀切”上, 读书就会被部分教师当作负担, 就会变味, 就会变成一种形式, 读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学校在推进“读书成长工程”时, 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不同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不同需求。针对新教师, 制订一个较低层次的读书计划, 可以选读与教学结合紧密的文章, 可以从读千字文开始;对于青年教师, 可提出一个较高层次的读书目标, 在关注学科专业文章和书籍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部分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 并加大督促、指导和检查的力度;对于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专业追求, 则可制订更高层次的、适度超前的读书计划, 精选和推荐前瞻性、理论性、学术性较强的前沿著作和文章;定期举办读书论坛、阅读沙龙等, 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此, 新教师不会将读书当作负担, 年轻教师觉得有奔头, 骨干教师觉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样, 读书活动才不会走过场、流于形式, 才能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分层、分类开展各类教学达标活动。

通过活动推进教师专业化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式, 但问题是我们在开展活动时, 硬性规定得多, 与老师沟通得少, 不少活动因得不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理解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教师之间的差异, 而是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此, 学校在制订各类教学达标、教学比赛等活动方案时, 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达标标准以及推进措施。如此, 活动才能得到最大多数教师的支持, 才能吸引教师的广泛参与、真情投入, 才能达成活动的预设目标。

4. 分层、分类实施教师发展评价。

分类推进 第10篇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而从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均衡和资源均衡尚停留在供给层面;同时, 由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受经济社会需求影响, 不少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仍然不高。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 总体上还是一种“低水平均衡”。

应该看到, 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 如果安于现状, 将陷入“低水平均衡发展陷阱” (1) 。可喜的是, 经过十年改革发展, 出现了一些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较高的省份, 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 需要加强分类指导, 因势利导地支持部分地区率先改革、先行先试, 带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走出低水平均衡发展陷阱, 在更高水平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成绩:国家政策导向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1998年颁布实施的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设立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其中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 经国务院授权, 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伴随着“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审批权下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持续快速发展, 并呈现出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特征。

1. 布局均衡: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 高职院校布局呈现东、中、西部区域均衡发展态势, 地级市的覆盖率明显上升。近十年来, 我国普通高校数量成倍增长, 其中高职院校数量的增长尤其明显。1999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 其中本科院校597所, 高职院校 (含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 下同) 474所 (2) ;2009年,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 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 高职院校1215所 (3) 。与十年前相比, 本科院校数量增加了82.5%, 而高职院校数量则增加了156.3%。

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有效改善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分布不均的现象。从近十年每百万人口拥有的普通高校数量变化看, 高职院校增长明显, 并呈现东、中、西部布局趋向均衡的良好态势, 中部与东部发展基本接近, 西部与东部发展保持同步;本科院校的数量增长相对较小, 而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区域差异。

通过对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历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分析, 可以印证上述结论:1999年, 东、中、西部每千万人口拥有高职院校3.5所、3.6所和2.7所;拥有普通本科院校6.2所、4.1所和4.1所。到2008年, 东、中、西部每千万人口拥有高职院校数量增长了1.71倍、1.56倍和1.94倍, 达到9.4所、9.2所和8.0所;拥有普通本科院校数量增长了0.11倍、0.23倍和0.21倍, 达到6.9所、5.1所和4.9所。布局均衡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特征, 为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奠定了基础 (见图1) 。

高职院校的布局均衡, 与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导向有着直接联系。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经国务院授权, 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 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或职业学院) 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包括高等专科学校) 的招生计划改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其招生考试事宜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极大激发了地方政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其成果是高职院校对地级市的覆盖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 这从另一角度反映出高职院校布局的区域均衡特征。我们分别从东、中、西部任选两个省份, 通过分析1999年和2010年各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变化和布局变化情况可以看到, 十年前, 在6个省份中只有两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对当地地级市的覆盖率超过本科院校;现在, 6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和对地级市的覆盖率上都已经全面超过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布局均衡和服务地方面向基层办学, 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见表1) 。

2. 资源均衡:

各地高等职业院校在布局均衡的同时, 区域之间的资源差异也在缩小。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 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师比等指标均呈现较好的均衡状态, 区域间资源相对均衡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

以2009年生均校舍面积为例, 东、中、西部高职院校分别为生均27.5、27.9和25.5平方米, 区域间比值为1.08∶1.09∶1.0。与高职教育相比较, 中职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区域差距较大, 3个地区的比值为1.25∶1.011.0;而普通高中的生均校舍面积区域差距更大, 区域间比值为1.32∶1.0∶1.0。

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区域间差异也相对较小。2009年, 东、中、西部分别为6453元、5049元和4900元, 区域比值为1.32∶1.03∶1.0;与高职相比, 中职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东、中、西部区域比值为1.77∶0.93∶1.0;基础教育的区域间差异更大, 普通高中的3个区域比值为1.940.96∶1.0;初中为2.26∶1.06∶1.0。

从东、中、西部地区学校的生师比看, 也是高职院校区域间较为均衡。2009年, 东部地区高职的生师比为16.99、中部为17.54、西部为17.85, 也就是从平均每名教师承担的学生数看,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比东部地区多不到1人。相比而言, 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域间生师比差异较大:中职学校东、中、西部地区生师比为23.18、27.75和28.91, 平均每名西部地区的中职教师要比东部地区中职教师多带近6名学生;3个地区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4.71、17.49和17.42, 平均每1名中西部地区的高中教师要比东部地区高中教师多带近3名学生;初中生师比分别为14.66、15.27、16.76, 平均每名西部地区的初中教师要比东部地区初中教师多带2名学生。从双师型教师所占教师比例看, 2009年中部与东部地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都在32%左右, 西部地区约29%, 差3个百分点;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的区域间差异达到5个百分点。

3. 入学机会均衡: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中西部地区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 促进了教育公平。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为154.9万人, 2009年达到639.5万人, 招生规模扩大了约3倍, 适龄人口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比例也扩大了3倍。数据显示①, 从招生规模上看,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 高职院校在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1999年, 本科招生数超过高职教育约1倍;2009年, 高职教育招生略高于普通本科。十年间, 东、中、西部普通本科招生数提高了1-2倍, 而高职教育招生数则提高了5-6倍 (见表2) 。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 而且促进了各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 促进了教育公平。1999年, 东部地区百名适龄青年中有机会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不到6人, 进入高职院校为3人;10年后, 东部地区百名适龄青年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了1.8倍, 达16.4人,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了5.9倍, 达到17.7人。同样, 中部地区每百名适龄青年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了1.45倍, 人数从4.9人增加到12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则增加更多, 达4.2倍, 人数从2.7人增加到14.0人。西部地区每百名适龄青年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了1.97倍, 人数从3.2人增加到9.6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机会增加的更多, 达5.2倍, 人数从1.6人增加到10.0人。

高等职业教育从十年前的资源严重短缺, 到目前与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一些人口大省, 受益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例如, 2008年河南省每百名适龄青年中约有14.3人进入高职院校, 比1999年的2.7人增加了4.3倍;约有8.7人进入本科院校, 比1999年的2.3人增加了2.8倍。山东省每百名适龄青年中约有21.4人进入高职院校, 比十年前1.4人增加了14.6倍;大约有14.1人进入本科院校, 比十年前5人增加了2.5倍。湖南省约有12.7人进入高职院校, 比十年前2.4人增加了4.2倍;大约10.4人进入本科院校, 比十年前4人增加了1.6倍。经过高等职业教育十年大发展, 各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与适龄人口规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② (见图2) 。

4. 人力资源储备和存量均衡: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促进各地人力资源储备均衡做出了贡献。1999-2008年,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 我国普通高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2500万本专科毕业生, 其中, 高职院校毕业生1315万③, 高等职业教育为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储备存量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随着人力资源存量储备的提高, 各地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均衡提升。

对比1999年和2008年各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④, 十年间, 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比例普遍明显提高, 高职教育毕业生占了更大比重。在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从业人员中, 有18个省份高职教育毕业生比重超过了十年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的比重。以浙江省为例, 1999年每百名从业人员中, 大专以上从业人员只有3人;而2008年仅高职教育毕业的从业人员就达到了5.6人, 超过了10年前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总量;如果再加上本科毕业的从业人员3.1人, 浙江省每百名从业人员中本专科毕业生人数达到8.7人, 其中高职教育毕业生占了多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促进区域间人力资源均衡具有重要的贡献。1999年, 在全国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3个省份中, 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员中有16.4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比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比重最低的3个省份 (平均0.8人) 高出20多倍。十年后, 在全国本专科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3个省份, 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员中约有24.5人是本专科毕业生, 其中13人是高职教育毕业生, 比最低的3个省份高出7倍多;而本科毕业生11.5人, 比最低的3个省份高出18倍。由此可见, 高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各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的同时, 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之间人力资源的均衡分布。

二、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

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 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供给和经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均衡”, 则是评价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看, 前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区域之间布局均衡、资源均衡和入学机会均衡的相关分析还仅停留在“供给均衡”层面;而且受经费投入不足和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等因素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也有待提高。因此,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还是低水平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水平普遍较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还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三是不少省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低水平供需均衡状态, 或者说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相对较低。

1. 经费投入的低水平均衡:

数据显示①, 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一方面与本科相比较为均衡, 另一方面其投入水平又明显低于本科。为便于比较分析, 在剔除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畸高的北京 (2008年本科近2.8万元) 和西藏 (2008年高职近2.6万元) 后, 可以发现各地高职院校的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相对比较均衡。如, 在高等教育投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 2008年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大约在1.8万元, 较低的省份大约在4000元, 高低相差3.5倍;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较高的省份大约在8500元左右, 较低的省份在2700元左右, 高低相差2.2倍。但是, 从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总体水平看, 2008年全国本科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平均为8115.64元, 高职则为4827.81元, 本科是高职的1.68倍, 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明显不足 (见图3) 。

2. 师资力量的低水平均衡:

按照普通学校教师的传统评价方式, 单从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生师比等指标来看, 各地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相对比较均衡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 目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十分年轻, 难以适应学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并正在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调研数据显示②:一方面, 在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反映出高职教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学校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师生互动、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在内的总体满意度仍然偏低 (见图4) ,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职教育教学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尚有差距,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而师资队伍建设将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

3. 供需匹配的低水平均衡:

如果说, 前面讨论的院校布局、资源、经费、师资、质量 (学生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职业教育供给;那么各地的供给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之间是否相适应, 值得思考。

通过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供需均衡评价模型” (以下简称“供需模型”) , 可以从供需均衡角度对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和判断。这个“供需模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价值标准、两套指标体系、三个评价层面、四种基本状态。

(1) 一个价值标准:能否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实现供需均衡, 是评价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所谓较高水平, 是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而言, 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都相对比较高。

(2) 两套指标体系:建立“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两套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地高职教育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进行描述。

所谓“供给强度”, 是一个相对指数, 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 对各地高职教育供给状况的赋值, 可以反映某省高职教育供给水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所处的位置。建立供给强度评价指标体系, 从规模、经费、师资、设备、质量等5个方面, 选择高职教育毛入学率、高职教育招生比例、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学生就业率、学生满意度评价等10个具体指标, 描述和评价各地高职教育的供给水平。以S代表供给强度指数, 通过供给强度指数模型, 测算出各地高等职业教育供给强度指数。模型如下:

其中:

i=1、2、3……10, 指10个评价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的核心指标;

j=1、2、3……31, 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Xij: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指10个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水平评价指标的全国平均数据;

Sj: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供给强度评价指数。

所谓“需求强度”, 也是一个相对指数, 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 对各地高职教育需求状况的赋值, 可以反映某省高职教育需求水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所处的位置。建立需求强度评价指标体系, 从人口、产业、就业等3个方面, 选择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城镇人口比重、人口学历结构、综合经济实力、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就业难易度、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商业业态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等12个具体指标, 描述和评价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水平。以D代表需求强度指数, 通过需求强度指数模型, 测算出各地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强度指数。模型如下:

其中:

i=1、2、3……12, 指12个评价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水平核心指标;

j=1、2、3……31, 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Yij=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水平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指12个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水平评价指标的全国平均数据;

Dj=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强度评价指数。

(3) 3个评价层面:在供需分析框架下, 从供给、需求、供需均衡3个层面, 对各地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各地高职教育的供给水平看, 供给强度较高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个, 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黑龙江、湖南、福建、陕西、江西、辽宁;从各地高职教育的需求水平看, 需求强度较高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5个, 分别是上海、山东、广东、江苏、北京、浙江、河南、内蒙古、黑龙江、天津、辽宁、河北、吉林、湖南、湖北;从各地高职教育的供需匹配水平看, 可以直观地划分为四种基本状态, 即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 把31个省区市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见图5) , 并以此为基础做进一步分析。一是供需双维较高型, 指高职教育的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个省份, 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其高职教育的供给和需求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二是供给单维较高型, 指高职教育的供给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需求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个省份, 即辽宁、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南、陕西, 其供给水平相对较高, 而需求水平相对较低, 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较快;三是需求单维较高型, 指高职教育的需求强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供给强度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模型测算结果只有1个省份, 可能反映出该省经济社会对高职的需求相对更加旺盛, 相比之下该省还需要加大高职教育发展力度;四是供需双维较低型, 指高职教育的供给强度指数和需求强度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个省份, 即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4. 基本结论: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总体上还处在低水平均衡状态, 但已有部分省份具备了向高水平均衡发展阶段突破的条件。在4种基本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地供需水平可以发现, 全国大部分省份高职教育的发展处于供需相对比较均衡的状态, 但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均较低;部分省份的供需水平相对较高, 具备了向高水平供需均衡阶段率先发展的初步条件。

首先, 从“供需模型”给出的4种基本状态看, 有17个省份的高职教育供需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供给水平和需求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只有7个, 这反映出我国高职教育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其次, 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的省份相对比较集中, 呈现低水平供需均衡状态。如果以供需强度指数差值“2”为供需均衡临界点, 有22个省份处于供需均衡状态, 占全国31个省份的71%;在22个高职教育供需水平相对均衡的省份中, 大部分 (17个) 又处在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第三, 供需相对比较均衡而且处在较高供需发展水平的5个省份中, 浙江的供需均衡状态相对较好, 供给强度略大于需求强度;天津和北京的供给强度相对较高, 天津更高一些;山东和江苏的需求强度相对较高, 江苏更高一些。

第四, 供需失衡比较显著的省份有2个, 即上海和广东, 都集中在供需高水平区域, 而且都是需求强度明显大于供给强度。反映出上海和广东高职教育供给强度虽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与这两个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相比, 仍显不足。以上海为例, 其高职教育需求水平位于全国第一, 而供给强度位于全国第三, 供需间的差距十分突出, 迫切需要加大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力度。

三、对策:分类指导, 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

经过十年改革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一些重要方面表现出区域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而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央要求必须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但是, 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如果安于目前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现状, 并且固化和维持这种低水平均衡发展的格局,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将限于低水平均衡发展“陷阱”。必须看到, 一方面, 全国大部分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在低水平供需均衡发展阶段;另一方面, 也有部分省份处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 其中一些省份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迫切需要进行分类指导, 打破低水平均衡局面, 以改革促发展, 因势利导地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

1. 结合区域发展特点, 加强分类指导。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东部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要有效利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时机, 壮大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各地应针对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 坚持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例如, 广东实施“腾笼换鸟” (以高技术产业代替劳动密集产业) 、“双转移” (产业与劳动力转移) 等一系列政策,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浙江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思想, 推动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互动格局, 并采取“淘汰落后促进腾笼换鸟战略行动”, 优化全省工业结构。为了适应地区发展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转向高水平供需均衡发展, 分类指导, 按照各区域的地方特点和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鼓励和扶持这些地区改革探索、率先发展, 以此带动全国高职教育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

从前述“供需模型”测算结果看, 我国各地高职教育发展已经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瓶颈制约, 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地加以分类指导。例如, 对于高职教育属于供需双维较高型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等省区, 要鼓励积极改革, 先行先试;而对于属于供需双维较低型的河北、山西等省区, 则要以加大投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 加快发展, 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见表3) 。

2. 引导具备高水平均衡发展条件的地区率先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积累经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 到2020年, 要形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其前提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 既要大胆探索, 更要稳步推进, 谨防出现盲目跟风、盲目攀高、盲目升格, 坚持推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此, 必须分类指导, 分区域、分专业领域进行探索, 逐步推进。建议按照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指标和教育供给指标, 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改革, 率先进行校企合作的制度探索, 以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推动高水平均衡发展。

3. 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行性指数, 分地区、分阶段, 选择专业推进试点突破。

按照区域高职教育的供需特点, 即在“供需模型”基础上, 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 进一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可行性指数评价模型” (简称“可行性指数”) , 通过15个具体指标, 从基础条件和需求环境两个角度测算出各地探索现代职教体系的“可行性指数”,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工作的“准入门槛”, 并遴选出适合先行先试的省份。

在“可行性指数”评价模型中, 首先要求适合探索现代职教体系的试点省份必须要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 包括3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完成情况较好,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二是中职教育发展较好, 普职比和生均经费指标要好;三是高职教育发展较好, 高职招生占适龄人口比重和高职生均经费要高。其次, 还要求有一个较好的需求环境, 包括5个方面:一是人口情况, 包括人口数量和城镇化水平, 这关系到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二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包括消费水平和人均GDP水平;三是产业发展水平, 主要看工业发展水平和商业业态的发展水平;四是就业状况, 要看工资水平和就业人口比重;五是社会文化环境, 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和“每万人互联网上网人数”反映当地人均的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和年轻人群数量, 可以从一个侧面评价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空间。

从“可行性指数”本身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看, 相关评价指标都可以从公开信息中获得, 具有较好的公平性。通过对各地指数的测算和排序, 并参照全国平均水平, 即可合理划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候选省份。

以F代表“可行性指数”, 其评价模型为:

其中:

i=1、2、3……15, 指15个评价各地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可行性的核心指标;

j=1、2、3……31, 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Xij=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指15个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可行性指标的全国平均值数据;

Fj=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可行性指数。

经测算, 全国各省区“可行性指数”的平均值为150分, 考虑到现阶段试点工作必须稳步推进, 以防出现盲目攀高和升格现象, 因此, 遴选省份的相关条件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建议将“可行性指数”170分作为遴选试点项目省份的“准入门槛”, 由此选出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基础条件和需求环境较好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6个省份作为第一批试点。

按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职教育供需状况, 确定探索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的省份名单后, 选择合适的试点专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比较可行的办法是, 由试点省份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确定试点专业及其试点院校推荐名单, 指导试点院校研究拟定“中高职贯通”和“4年制高职”等项目建设方案, 经主管部门确定后试点。试点地区选择专业试点的标准, 一般应该具有地区和产业发展强烈需求, 适应“走出去”发展战略, 具有高技术、高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如, 在长三角地区探索4年制的高职教育可选择与高速铁路相关的专业, 因为这里是中国高速铁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具有沪宁高铁、沪杭高铁及正在施工的京沪高铁等, 这里开行的动车组占全国50%左右, 还有动车组检修基地、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等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强烈要求。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走出国门, 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更高学历的高铁营运和维修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迫切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因此, 选择专业推进试点也是分阶段推进的一个重要步骤。

4.优化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职业教育项目的布局结构, 推动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和服务产业中均衡发展。

未来几年,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实施时, 要优化布局、扶持特色, 向尚未获得国家重点立项支持的地区、院校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重点支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紧缺专业、农林水地矿油等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专业建设, 尤其要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的相关专业,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和服务产业上的均衡发展, 更好地带动高职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5. 重点突破, 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提升。

不同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由低水平均衡走向高水平均衡, 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此, 推动各类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也是今后一个阶段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的要求, 建议各地打造若干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学院。为了带动高职教育的整体提升, 这些学院可能是正在建设的国家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 也可能是非示范的优秀高职院校。但是, 这些学院必须要有明显的特点和特色。如, 这些学院能够以强势发展的产业为依托, 能够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切入点, 办学和育人能够以知名企业为战略伙伴, 能够以编制或者掌握高水平的职业资格等标准为抓手, 能够以高水平技术服务为关键, 能够以强化国际化水平为重点, 能够以名师、高水平双师为灵魂, 等等。总之, 要以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就业作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 要进一步发挥示范 (骨干) 院校、地市级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等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引领辐射作用,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 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谈松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键, 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伊继东, 刘六生, 冯用军.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分类推进 第11篇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级分类

一、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实施现状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1994年正式确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至今,经过大量的探索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试体系和运行制度。公务员考录制度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自实施至今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性社会影响。当前在公务员考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招考环节存在违背“公平性”原则的考试资格限制;笔试科目缺乏针对性,笔试内容缺乏职业性;考试轮制单一,基本都实行笔试和面试二轮制;面试一般为模式化面试,缺乏科学的测评体系;考录的监督体系不完善,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公务员录用权力相对集中,基层公务员录用渠道单一。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实行中央和省级二级录用管理体制,2009年后多数省份采取“同步招考”的做法,这使公务员录用权力进一步集中。我国主任科员级别以下的基层公务员的录用,除了考试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途径。

其次,公务员考录制度多元价值诉求间的失衡。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科学、民主、公平、公开等。在理想状态下,应该追求制度多元价值之间相互協调和相互均衡,但在当下实践中,考试标准存在“科学”和“公平”的失衡,考试成为目的,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选拔人才这一根本目的。

第三,公务员录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公务员录用的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我国公务员录用的评价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职业性。公务员考试侧重政治性,而对应试者应该具备的知识状况、特定的技能等没有相应的考查;二是缺乏针对性。“以职选人”是公务员录用的基本要求,我国公务员不同职位所需人员的素质不同。故公务员录用仍然采用当下的考试模式缺乏针对性。

再次,公务员职位分级分类制度及招考法律体系不完善。公务员职位分级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录取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结构来看,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公务员机关的职能属性。目前我国各类机关设置基本上体现的是行政本位模式,导致各类机关性质和职位层级差异的相对淡化。此外,招考法律体系不完善,这使公务员录用考试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控制,也使得部分考生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二、推进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级分类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十八大三届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2014年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确定,以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为重点,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

从制度层面看,分级分类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在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从实践层面看,现代国家公务员系统都是由多类型、多层级职位组成的复合型系统。基于“以职选人”的要求,公务员录用考试应该符合各级各类公务员职位的需求和标准,实行分级分类考试能有效保障录用的针对性和职业性。

纵观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分级分类是各国的普遍做法。首先,在公务员录用中,普遍以公务员分类制度为基础。其次,公务员考试注重职业性和专业性。美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强调按照职位分类制度中的不同职系和职级组织考试。第三,考试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法国考作文、文学、地理与翻译等较高级难度和知识水平的科目。第四,注重公务员录用考试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日本《公务员法》对考试中的具体实施环节有明确的责任和处罚规定。

三、推进公务员录取考试分级分类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录用考试划分的标准就是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我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的公务员职位类别是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三种基本类型,但事实上司法类职位也是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的基本构成之一。因此,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基本类型设置应该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和司法类等四种主要类型。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切实落实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和司法类等三种类型。

2.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相关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

公务员考录制度分级分类有效的实施须以完善的法律为后盾。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相关法律规章的制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考试程序、考官的资格、考试内容、考试由谁来监督、如何监督,以及各类具体的违法行为以单项法规的形式出台,同时出台配套的各种实施细则。完善的监督体系的建立需要大众的参与和法律的保障,而政府内部的监督亦很有必要。

3.建立公务员分类分级录用考试评价体系

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的实质是对应试者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的测评,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职位,对拟任者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建立公务员分类分级录用考试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以职位调查为起点,通过分析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公务员职位典型样本,以工作分析建立公务员能力标准框架,经过对确定不同类别层次的公务员能力与素质标准。

4.在实践中探索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级分类

首先在公务员报考条件的设置上,为了区分不同类型人才,可以借鉴外国的做法,不同的职位设置合理的学历要求。

其次丰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和轮制,今后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类别层次的公务员职位用人需求和条件,分别采取“专业资格筛选-面试”、“技能测试-面试”、“履历筛选-面试”等多种形式。此外可探索建立一条“笔试一面试一笔试”的公务员考录模式,推行公务员录用考试资格考试制度。

第三加强笔试科目和笔试内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目前当前缺乏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笔试,造成了一些被录取者无法胜任工作的现象。因此应该细化目前笔试科目设置,针对四个大类的职位增设相关科目,笔试内容也应该增加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考查。

第四促进面试科学化,推广面试旁听制度。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面试考试过程中增加诸如笔记辨析、情景模拟、心理测试、经历评定等考试方法的应用。在面试中引入旁听制度,让公众参与到公务员的选拔过程中来,可以让公众更加了解公务员选拔的程序,同时也加大了对考官的监督。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公共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曹永胜.推进我国公务员考试分级分类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08)

[2] 陈娅慧.关于我国现象公务员选拔录用制度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06)

[3] 吴志华.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国家行政管理学报,2008(06)

[4] 曹永胜.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成效、不足与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2013(07)

[5] 安迎春.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社科纵横,2009(12)

[6] 曹永胜.王铮.近年来应该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

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2篇

实现“三化”要求, 首先必须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是科学处理垃圾的第一步, 是实现“三化”的前提。垃圾分类要求在前端, 即垃圾产生时就根据垃圾特性完成对垃圾的分类, 此时进行垃圾分类最为经济, 一旦未分类垃圾直接进入垃圾处理末端即固废中心的垃圾填埋场, 将大大增加分捡难度和分检成本。因此在前端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处理的“三化”目标首要条件。

一、杭州市垃圾分类及处理处置现状

(一) 垃圾分类要求。

杭州市作为住建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之一, 于2010年在主城区正式实行生活垃圾分类。2011年2月10日, 为响应政府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号召, 杭州市城管委出台了《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办法》。5月初杭州市妇联宣布在五城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所有家庭实施2011~2013年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13年, 分类试点小区中的所有家庭都要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投放准确率达到100%。杭州市生活垃圾分四类: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分别对应绿色、橘色、蓝色、红色四种颜色的垃圾桶。由杭州市固废中心、社区负责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管和方案实施。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投放的社区已达到880个, 占全市57.7%。杭州市城管委更提出明年围绕“扩面、提质”要求, 将垃圾分类投放小区覆盖率提高到75%, 并要求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引导和宣传工作, 加强垃圾分类教员、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 以提升分类质量。

(二) 垃圾分类现状。

实施垃圾分类后, 一些示范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 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如采取“垃圾实名制”、督导员和志愿者对垃圾分类进行督导, 规范制度等手段, 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达80%, 分类效果较好。虽然垃圾分类在一些示范小区初显成效, 但还没有形成以点带面之势。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对入场垃圾有机质含量的检测结果看, 实施垃圾分类初期, 由于宣传、督导力度大, 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较高, 分类效果非常明显。随着部分小区宣传、督导力度减弱, 分类投放准确率明显下降, 厨房垃圾中有机质含量仅60%~70%左右, 与其他垃圾中有机质含量差距在20%以内, 使得分类效果大打折扣。其他垃圾中的混杂率远超过其他3类垃圾桶中的混杂率。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认识不足, 贪图方便, 或对一些垃圾分类界限不清楚, 造成垃圾分类总体效果不佳。由于各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差异, 社区与物业管理协调问题, 小区人群素质差异等因素, 使得示范小区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难以简单推广复制。因此进一步推进推广垃圾分类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艰巨性。在继续总结示范小区成功经验, 坚持长效管理的同时, 针对存在问题, 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使杭州市垃圾分类达到预期目标。

(三) 垃圾处理处置。

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由环境集团负责分别清运, 到今年4月底, 杭州市的清洁直运已开通281条线路, 设置4, 104个桶车直运点, 日均清运2, 900吨垃圾, 主城区生活垃圾桶车直运比例达到55%。杭州市每天产生的6, 850吨垃圾, 一半送往杭州滨江绿能电厂进行焚烧, 另一半运往天子岭填埋场填埋。目前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对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填埋, 以充分利用厨房垃圾的高有机质, 进行产沼发电。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将考虑对进场垃圾进行二次分捡, 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质量, 提高厨房垃圾产沼发电效率, 同时正建立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园区, 进一步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目前可回收垃圾基本已进入废品收购渠道。有害垃圾由危废中心负责单独清运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行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在分类效果欠佳的表象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直接用于垃圾分类的资金主要用于宣传、发放可降解垃圾袋及少量的垃圾督导员津贴等方面, 较之于垃圾直运和填埋处理费用, 相差极为悬殊。垃圾监管职能部门在实施和监管垃圾分类过程中, 由于经费不足, 只能勉强维持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杭州市有处罚条例, 但缺乏取证手段而流于形式, 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则没有相关条例约束。仅仅靠宣传引导, 靠居民的自觉性的逐步提高, 而无惩罚措施和监督手段配套, 事实证明在现阶段是难以达到和实现垃圾分类的目标要求。最后, 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 立法不够完善, 对垃圾管理的范围、种类缺乏明确的细分, 对责任主体的界定也较为模糊, 也是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主要因素。据了解, 广州首开先河, 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条例》, 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并提出对拒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个人和单位处于一定罚款。虽然在可操作性上仍有很多争议, 但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根据杭州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政策引导和立法。

尽快完善杭州市城市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将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各环节纳入依法管理轨道。

(二) 增加垃圾分类的财政投入。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垃圾分类的经费的投入, 以稳定不断扩大的垃圾分类监管队伍, 增加、更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开展垃圾分类新技术研究等需要。

(三) 建立垃圾分类奖励制度。

对垃圾分类较好的居民, 采用多种形式给于一定奖励, 如改目前的可降解垃圾袋的无偿发放, 为奖励发放;对垃圾分类做的好居民按户发放垃圾分类津贴, 以调动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2009年底杭州市区总户数近127万户, 按每年增加1.5万户计算, 目前杭州市区总户数约为130万户, 每户奖励60元/年, 需760万元/年, 可由市、区两级财政负担。

(四) 完善垃圾分类惩罚制度。

垃圾分类在现有的宣传、引导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完善惩罚制度, 增加惩罚性措施, 促使部分不自觉的居民逐渐适应垃圾分类要求。修订和完善《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对不按垃圾分类规定的处以1元/次的罚款, 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处以5元/次的罚款。对于执法取证难的问题, 可采用垃圾实名制和视频摄像方法取证。

(五) 加强科技手段, 促进垃圾分类推广。

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侧重于宣传、引导、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及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强化, 如进一步推广此类垃圾分类模式, 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力支持和更为精细的管理, 有相当难度。在现有垃圾分类试点的基础上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 以解决垃圾分类投放及推广问题。如研制居民垃圾辅助分类投放系统, 利用计算机控制和信息等技术, 模拟现在人工监管的实名制方式, 进行垃圾分类监管,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解决分类垃圾错误投放问题, 减轻垃圾监管员的工作压力, 简化垃圾分类管理环节。同时改变目前垃圾房半开放的状况, 减轻垃圾房散发的不良气味, 减少蚊蝇, 消除拾荒者对垃圾房内垃圾的侵扰, 提高垃圾房及周边的环境卫生水平。

摘要:杭州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首先分析杭州市垃圾分类及处理处置现状, 接着指出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最后围绕如何实现对生活垃圾处理要求的“三化”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参考文献

[1].李清明.浅谈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2].晏楚.浅谈通信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J].魅力中国, 2010

[3].姜晓辉.浅谈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民营科技, 2010

上一篇:强化混凝处理下一篇:劳动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