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切入四法

2024-05-26

阅读教学切入四法(精选9篇)

阅读教学切入四法 第1篇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于阅读时间的那排是有技巧的。有些教师喜欢用早读的时间讲课, 这是从根本上不重视, 要想让阅读发挥作用, 就应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不要干涉他们在阅读上的自由, 让学生自己安排阅读的内容, 让早读成为学生阅读的天堂。不干涉学生的早读, 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在每堂早读课的最后5分钟, 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自己推荐一篇值得读的好文章, 不必限制范围, 这是最让学生开怀的时刻, 因为可以显示他们读了多少书。而在课堂上, 有经验的教师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介绍什么课文的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等, 这基本上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材的标准答案之中, 把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这样就让学生失去了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性, 没有兴趣和时间去阅读。对于教师而言, 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能自由阅读的环境, 要让学生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 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和感觉, 读出味道和情趣。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体会到自由阅读的感觉, 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品读课文, 使得阅读完全成为学生的个人行为。学生只有主动阅读, 才能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感受。

二、学会质疑, 大胆提问

学生在经过仔细地阅读之后, 自然会产生许多感受, 也会有许多问题要提出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对于开发思维而言, 就必须依靠问题作为向导, 当学生对事物产生了疑惑, 就会激发其求知欲, 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 不会只局限于课本上所提出的问题, 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对课文的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同时会引导学生从不重点和不相干的问题中解脱出来, 围绕能启发心智的问题展开提问。有了问题, 自然学生就会主动寻求解决, 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要急于让学生展开讨论, 让他们急于得出答案, 而是让他们先静下心, 再仔细去阅读课文, 让他们带着问题在阅读中思考和寻找答案,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当然, 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阅读和奥中要重视学生个人的感悟, 让学生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问题发挥自己的见解。这样, 学生就能锻炼学习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 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 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这对话对于教师而言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因此, 好的教师是不应该用自己的分析去代替学生的分析, 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的选择,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教学中,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 如有的学生基础差, 连字都认不全, 自然无法连贯地阅读课文了;而有的学生基础好, 能自己总结课文的意思, 对文章整体把握性强;还有的学生能自己分析课文结构, 对课文进行全方位地赏析, 知道哪些地方是精华, 哪些地方写得不准确。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 让基础差的学生学会阅读, 让基础好的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让能力强的学生以借鉴的目的学会对文章进行正确的分析。教师在选择文章时, 要力求文章具有可读性, 要选用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美文, 争取让学生能从阅读中获得收获。

四、养成阅读习惯, 拓展阅读面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 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语文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 要让阅读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习惯, 要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 养成多读书和爱读书的好习惯, 要培养他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让他们每读完一篇课文, 就能自觉写完一篇心得和读后感。对于教师而言, 首要的认为是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读书和爱上读书, 能自己主动去找好书来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注重阅读课本, 而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小, 最后变得不喜欢阅读。所以, 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从阅读中吸取知识的营养, 提高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第2篇

——兼谈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

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关键在“导”,“导”的艺术就在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切入点)。这个“入口”,实际上就是问题。一般说来, 所提供的应当是理解方面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计富有启发性、富有潜在量的问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例如,千古名篇《琵琶行》含有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似乎哪一个点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入口”:

如果从故事情节入手,可以设计“琵琶女的故事是真实的吗?”课堂活动的预设,可设计正方反方辩论,正方:确有琵琶女演奏一事,白居易乃有感而发。反方: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白居易乃借此抒发天涯沦落之恨。可以想象,师生互动会热闹得很,而且正反两方的结论都可以言之成理,符合于多元解读。

倘若从音乐描写入手,可以设计“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解决问题的途径,可对音乐描写的段落划分层次,比照弹者与听者的身世:诗歌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欢快愉悦,与琵琶女和白居易年轻时人生得意的情况相似;随之,“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好像他们的人生到了低谷,遇到了艰难坎坷;而最后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好像在发泄心中的怨恨。再引向历代对“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也很深入。课堂活动可组织学生讨论,不也很有自主学习的味道吗?

但是,这些设计,总觉得不够完善,问题的思维度和涵盖面都不够。“琵琶女的故事是真实的吗?”主要涉及的是“知人论世”,学生在“是”与“不是”的判断前提下提供论据,而且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互动很可能会游离于文本之外;“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提供的平台促狭,仅仅是琵琶女的自述与琵琶曲的描写,而对白居易来说,只留下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诗人情感的依附。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在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上,没有找到独特的视角,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设计,只是完成了教学而已,却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所应该达到的高度。

在选择切入点时,一个好的问题,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要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预设的问题,含有解答问题的途径,并且往往需要学生表明自己的立场。②要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在问题的导引下,学生能有效地进入文本,在文本的支持下能够做出多种回答。③必须有很强的包孕性(问题里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所设计的这一问题,能够多步骤、多层次地把自己深刻的结论转化为学生的思考过程——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琵琶行(并序)》一课的教学,山东枣庄八中特级教师孙晋诺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爆发点,设置的问题是“白居易为 而泣”。教学实施的效果显示,这个问题确实是高效能的。笔者在评此课时给予充分肯定:一是问题的指向明确,从情感入手。二是想象空间廓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为音乐,也可以为境遇。三是包孕性强。“座中泣下”时的自然环境描写——“茫茫江浸月”,暗含了古代诗歌写作技巧的一串问题,涉及诗歌中的景与情、烘托与铺垫的关系;“青衫湿”的情感爆发,引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体现知人论世的品诗原则;从白居易对音乐的描写及人生命运而有感之“泣”,则带出了“千古第一音乐诗”的解读。就课堂所展示的,学生多角度对这一“泣”字的理解和阐释,将上述《琵琶行》所含有的四个脉络,几乎全部涵盖。学生通过多个角度的切入,感悟各自的内心体验,教师则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完成由“知”到“悟”的提升,使学生解除了文本与我之间、课堂与人之间的障壁。真是一“泣”牵动全篇,一“泣”带动全课!

我们的思考是,只有置于一定问题情境下的探究才是真实的,也只有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不能只是为了解决一道人为编制的验证习题,验证的指向性很强,用以求证某一个知识点,验证的结论通常是已知的而且是封闭的。倘如此,既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也不能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和魅力。要重视文本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关联,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对于阅读教学,教师的责任就是,选择的切入点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由“知”到“悟”的提升。

【附一】

泣湿青衫为哪般?

——《琵琶行(并序)》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为学生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自学,读背全诗、进行语感空白、框架空白、对话空白训练。对话的话题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

而泣。对话结果写在“学得日记”上。

第二课时 师:俗语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堂堂司马,一代文豪白居易为何“泣”下最多,竟至于“青衫湿”?

冷静:泪,是心灵最好的释放。白居易用泪挥洒着心中的万千思绪。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孤寂凄凉之泪因“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而流;哀怨愁苦之泪为“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而流;怜悯感动之泪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而流;一滴泪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一滴泪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真挚情感。白居易的泪为琵琶女而流,为江山社稷而流,更为自己的人生而流。

话音一落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师:我因我的学生而骄傲(生笑),冷静同学观照全篇,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泣”字作了全方位的阐释,且理解准确,语言表达富有文采,令人赞叹,请冷静同学再慢一些重复一遍,让全体同学把她关注到的诗句画下来,并把关键词语标在一边。

学生听记

师:读诗如品茶,细斟慢酌兴味长。冷静同学说作者“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你能感受到这儿的离别之伤吗?

刘娟:一个“惨”字有一种凄凉欲哭的感觉,而“茫茫江浸月”的情景则让人觉得朋友马上要分别了,心里空落落的,犹如这一望无际的江面,令人茫然、迷惘。

师:啊,听你的解释我真的想掉泪了,这两句诗蕴含着------欲哭之情、迷惘之态(板书)。这小节诗里还有伤离别的情景吗?

高玉舒:有,“浔阳江头夜送客”,夜里送客就有一种悲凉感,再加上“瑟瑟”的风声就尤其萧瑟了。

师:这儿作者塑造了一种悲凉的离别氛围-------悲凉之感(板书),那“举洒欲饮无管弦”说明了什么呢?

生:寂寞

师:这儿还有一股-------落寞之意(板书)。老师把这一条原因概括为:触动于秋江月夜的离情别绪。(板书)

短短的几句诗里却蕴含着悲凉之感、落寞之意、欲哭之情、迷惘之态,怪不得一读开头就弥漫着泪光的影子,请冯云珠同学给大家读出这种诗意之美来。

该生读得声音低沉有味。

师:哪位同学再来谈一谈你的对话结果。李冉:白居易为什么哭呢?试想一下自己,我们伤心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显露给别人,2 但两种人除外,一种是知心好友,另一种是陌生的知己,而琵琶女恰属后者。其次,我们可将其身世作一对比,琵琶女天生聪慧,“十三学得琵琶成”,妙龄时期更是“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她的弹奏技艺的确高超,从第二段的琴声描绘可知。可见她在当时的长安城红极一时,而现在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从红遍长安到无人问津,这怎能不让一个琵琶才女伤心呢?而白居易恰与其相似,他16岁写出传世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29岁中进士,又进翰林院,天资极高,事业极盛,但却仅仅因为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一再遭贬,犹如眨眼之间从山颠坠入万丈深渊,此时他恐怕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吧,不然也不会“往往取酒还独倾”,所以白居易说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就不真实,他真的恬然了吗?不,这恰好相反,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恬然”,都已事隔两年,又怎么会“青衫湿”呢?痛的最高境界是“无声”。

白居易内心对这个事实是无法接受的,不然也不会“卧病”,不会有“黄芦、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一切都真实地写出了他内心的苦痛、哀愁,他用“恬然”来伪装自己,他表面上越是恬然,内心实际上越痛苦,这才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那如自己的身世一样凄凉的京都琵琶声让他的自我保护系统彻底瘫痪了,让他们“主人忘归客不发”,让他再也忍不住而将内心憋了两年的愁一次涌出。

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老师也不禁为之激动不已,停息半分钟,让学生在激动中平静,给自己留有一个整理思路的机会。

师:(用激昂的语调)我为我的学生而自豪!我认为李冉同学的发言就是一篇精致的鉴赏美文,请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她的主要观点。请刘超同学概括其要点。

刘超:首先他是为一个陌生知己而泣,其次是他与琵琶女命运相同,琵琶女唤起他掩埋在心底的悲伤,因而哭。

师:您听的很准确。结论明确清楚,我们要向李冉同学学习的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她读书的思维路径。她的回答表现出四大特色:把篇中的小序与诗歌联系起来阅读,意义理解更完整;结合原诗及老师提供的背景材料把白居易与琵琶女的人生际遇对比考察,遵循了知人论世的读书规则,准确地把握了本首诗的表达方式及主旨;把白居易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统一起来,分清了作品中的虚与实、表与里,具有穿透力;恰当地引用诗句使其表达如行云流水。

师: 结合李冉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白居易“泣”之最多的原因归纳为--------悲悯于坎坷一生的天涯歌女。痛心于谪居生活的坎坷多难(板书)。那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本诗的第三、四节,注意体会这两种情感。

学生读书。

请继续发表你与众不同的见解。

侯茹:我认为白居易之“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作者被贬居浔阳,“终岁不闻丝竹声” 旦暮“杜鹃啼血猿哀鸣”,而山歌与村笛又“呕哑嘲哳难为听”,这种生活对于喜爱音乐如狂,认为“一声传耳里,万事离心中”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折磨与无奈,给他被贬之后的抑郁心情雪上加霜,这里没有音乐陪伴他,没有人理解他,于是诗人只有“取酒还独倾”,面对春江花朝秋月夜独自感伤。就在这时,琵琶女出现了,她的琵琶声使诗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给作者带来了他渴盼已久的、难得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琵琶女的身世让作者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可能原以为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不幸,没有人能懂自己的痛,自己就像被上苍和社会抛弃了一样,就在他的心情极度压抑的时候,琵琶女给了他温暖的安慰和希望,所以要情不自禁用哭来诠释心中的感动。

师:请同学们注意侯茹同学是哪些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 刘芳:从白居易对音乐的喜爱及人生命运这两个角度。

师:白居易确实喜爱音乐,正如侯茹同学所引的他的诗“一声传耳里,万事离心中”,3 白居易不仅喜听,他还善演奏音乐,比如他的《朝课》一诗中有这样几句:“小亭中何有?素琴对黄卷。蕊珠讽数篇,《秋思》弹一遍。从容朝课毕,方与客相见。”(板书)他每天把弹琴当作一必做的课业,因此,他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他的《琵琶行》也被称为“千古第一音乐诗”,那么诗中什么地方能表现出侯茹同学所说的“给他带来了他渴盼已久的、难得的享受”,以至于“泣下沾襟”呢?这首诗真的能被称为“千古第一音乐诗”吗?请大家思考讨论。

李育:从第二段对弹奏琵琶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写弹琵琶的过程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师:您用了两个非常专业的词语。哪句是“扬”? 李育:“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师:哪句是“抑”呢? 李育:“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师:哪句是“顿挫”? 李育:“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师:你对这段琵琶曲的旋律描写把握得非常准确。“形象生动”又从何言之?

李育:他用了很多比喻来写琵琶声,比如“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莺语滑、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如裂帛”,让人觉得非常逼真。

师:李育同学对这段音乐描写感受细腻深刻。白居易一辈子写了三千多首诗,有关音乐的几百首,他还写过这样的诗句。

(板书)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五弦》)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泄玉盘千万声。(《五弦弹》)

两相比较,哪里写得更好呢? 生纷纷说:《琵琶行》上的好,那还用说。师:为什么?要言之有据。刘抗:“大声粗若散”“ 小声细欲绝”都是直接说出来,不如“嘈嘈”“切切”象是听见一样;“鬼神语”不如“私语”有一种温存缠绵的感觉。

高源:“冰泄玉盘千万声”,冰泄在玉盘上声音很刺耳,应该是“哗啦哗啦”的声音,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那么优美动听。

师:是啊,同学们体会极深,这几句都是作者先前写的,无论从喻体的使用还是声音的摹写上都无法与《琵琶行》相比,“千古第一音乐诗”可谓是名不虚传。那么,仅仅是因为琵琶女的技艺太高妙了,他被这种音乐陶醉了,为这种美妙的声音而“泣”?

课堂沉静,进入沉思。

师:请冯云珠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冯云珠:琵琶声里含着情,前面说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

师:你能读出这一曲琵琶里的“平生不得意”的内涵吗?试着与他们的人生轨迹连起来思考。

冯云珠:前面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间关莺语花底滑”是非常欢快的调子,这跟琵琶女和白居易年青时人生得意的情况相似;后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好象他们的人生到了低谷,遇到了艰难坎坷;而最后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好象在发泄心中的怨恨吧!

师:是啊,这曲琵琶不是用来消遣的娱乐品,一声一弦之中饱含着由得意到失意到对不平命运的呐喊,因此才使这命途多舛的白居易为之泣下沾襟。原来他还感动于-------蕴含命运的一首琵琶曲(板书)。你给大家读一下这十四句描写音乐的诗句,注意体现“平生不得意”的情感。

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情韵。同学们给以掌声鼓励。依据板书结合冷静同学的发言对泣湿青衫的原因归纳,并总结统观全篇从不同角度读书的方法。下课。

(此为枣庄八中孙晋诺老师教学的课堂实录,经授课者同意收录于此。)【附二】

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评孙晋诺老师的《琵琶行(并序)》的教学

“突出知识探究”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探究,就势必与问题相联系。因而,堂课教学有没有高效能的问题,有没有相应的问题情景,有没有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山东枣庄八中孙晋诺老师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这个“入口”(切入点),实际上就是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富有潜在量的问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例如,千古名篇《琵琶行》涵有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似乎哪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入口”,比如,从故事情节入手,可以设计“琵琶女的身世与白居易际遇的比较”;从音乐描写入手,可以设计“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但,怎样切入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呢?一个好的问题,要能够多步骤、多层次地把自己深刻的,而不是浮浅的结论,转化为学生的思考过程。

《琵琶行(并序)》一课的教学,孙晋诺老师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暴发点,设置的问题是,“白居易为

而泣”。教学实施的效果显示,这个问题确实是高效能的:一是问题的指向明确,从情感入手。二是想象空间廓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为音乐,也可以为境遇。三是包孕性(问题里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强,就课堂所展示的,冷静同学的多角度对这一“泣”字作的阐释,引出“茫茫江浸月”,暗含了下一个问题,诗歌中的景与情、烘托与铺垫。李冉同学“青衫湿”的发言,引出了知人论世的品诗原则。侯茹同学从白居易对音乐的喜爱及人生命运而有感之“泣”,则带出了“千古第一音乐诗”的解读。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纵观孙老师的课堂教学,以一个问题将上述《琵琶行》所涵有的四个脉络,几乎全部涵盖,真是一“泣”牵动全篇,一“泣”带动全课!

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所说的“问题为本”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生成了多少问题。就这一点而言,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恰是“问题情景”的最重要的层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程往往比结论重要”。人们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存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答疑解惑,巧妙地诱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师生的共同提升)。孙老师第一课时的“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自学,进行„„对话空白训练”,是不容忽略的。没有这个“对话”,没有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第二课时的“对话”是不可思议的。

故此,“实录”所展示的教学流程并不是完整的。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的前积累、前理解是不相同的,在进入文本后,必然顽强的表现出他的阅读个性。因而他们解读文本的“视界融合”状况高下不一,甚至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是表现为阐释角度的不同。试想,全班学生中,除了课堂上文情并茂的几种解读阐释,就没有一个对《琵琶行》叙事的真实性质疑?就无人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白居易乃借此抒发天涯沦落之恨”?倘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该认真反思了——我们在哪里把他们的逆向思维抹杀了?

关于课堂教学,华东师大叶澜老师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孙老师的课,的确十分精彩,然而,也就在这堂课中,我们很难看到学生思维活动的流程,展示的更多是解读的结论;诸如课堂上对音乐及其内涵的探讨,我们没有听到一点杂音,看不到任何碰撞,5 有的只是惊人一致的“水到渠成”。换句话说,我们很想了解在读者(教师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中,理解的内涵,是如何通过“对话”,得到不断扩充和丰富,不断完善和深刻的;很想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果提供了第一课时的实录,也许会更完整些吧。

阅读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四法 第3篇

一般来说, 小学生还不太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因为只有发现问题, 才有探究的需要和源头。例如, 阅读《白杨》一文, 可以抓住“高大挺秀”一词, 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词语层层发问, 步步深入。学生有的提出:“高大挺秀”用在此处说明什么?有的提出:爸爸所说的“秀”在文中指什么?也有的提出: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的“秀”吗?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介绍的?还有的提出:爸爸由白杨的“秀”想到了自己的子女, 他借白杨表白了怎样的内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表现了不同的思维过程。抓住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阅读, 相互交流, 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还能深入体会文中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精神。这种问题式探究学习, 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相互弥补知识缺欠, 相互借鉴思维模式, 从而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比较式探究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注意引导学生推敲课文的语句, 启发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 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各层意思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 进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例如, 阅读《凡卡》一文, 理解课文为什么要写凡卡“学徒生活”和“乡下生活”这两方面时,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写“学徒生活”时, 文中强调了四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常挨打;写“乡下生活”时, 文中强调了两点:自由自在、快乐幸福。经过综合分析和比较, 学生明白:凡卡对学徒生活没有指望了, 生活悲惨到极点, 甚至连狗都不如, 他迫切希望爷爷带他到乡下去过快乐的生活。这样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这两方面是相互对比, 相辅相成, 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更加突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这种比较式探究学习, 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演示式探究

语文课本中的有些课文, 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操作演示的方法, 丰富学生的感知, 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想、去问, 主动探究, 进而获取科学知识。例如, 阅读《乌鸦喝水》一文, 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试验用具:一只装有很浅的水的杯子, 一只制作的乌鸦模型, 一袋小石子, 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把自己想象成乌鸦, 进行演示探究, 切实体会乌鸦喝不到水和想办法喝到水两种情况下的不同情感反应, 进而明白其中所含的科学道理。这种演示式探究学习,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通过做实验把语文和科学结合了起来, 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想象式探究

新大纲强调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续写、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思维的蓝天中自由飞翔。例如, 阅读《凡卡》一文, 可以抓住含蓄的结尾,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打开想象的闸门进行续写。学生有的续写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爷爷没有收到信, 没能带他回乡下, 在老板的百般折磨下, 在饥寒交迫中可怜地死去;有的续写了凡卡生活的痛苦——他继续在老板家做学徒, 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常挨打, 生活连狗都不如, 非常孤独凄苦;还有的续写出了凡卡生活的幸福——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骗过了老板, 回到了乡下, 和爷爷一起过上了快乐自由的乡村生活。这种想象式探究学习,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第4篇

《孔乙己》自1919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之后,便以其“明晰的结构、深切的表现、简劲的文体、清澄的抒情、机智与诙谐”而历来被专家学者们所关注,就连鲁迅本人也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孙伏园毫不讳言地说在所写的诸多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更是教学的经典,《孔乙己》自被发表以来,就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可见其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之大。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等方面都是十分成功的,同时又是多层次、多线索交叠来构成全文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带动全文的分析,进行有小说味道的课堂教学。对于本篇目的教学,各位一线教师都作出了很多努力和创新。通过中国知网,笔者整理出16篇优秀的教学案例。现选取典型的两篇教学设计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析,看看优秀教师是怎样以巧妙的切入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设计一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2.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1.把握人物形象;

学会运用文章语言解读人物和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3.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

4.感悟孔乙己怎样在笑声中走完了自己的“半”字人生,其原因在于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社会的凉薄。1.导入新课;

2.同学们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同学之间相互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

4.分析讨论小说结尾“大约”与“的确”的矛盾性,进一步探讨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

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分析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教学内容 1.字词教学;

2.通过小说语言来认识人物形象;

3.小说主题。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

3.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

通过以上对课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设计都选择了巧妙的切入点,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架构起整篇文章的解读。设计一以一个“半”字入手,引领学生感受孔乙己的“半”字人生,认识人物形象,继而把握文章的主题。设计二从“孔乙己究竟有没有死”这一角度来切入,将文本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来与之对话。通过与学生的相互探讨和分析,带动全文的赏析,这样一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环境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主题的揭示都一一牵动了起来。通过对优秀课例的学习和思考,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一、以小说线索作为切入点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孔乙己》这篇小说大致有“偷”、“笑”、“手”、“脸色”等线索。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来发现,并对这其中的一条或几条线索进行品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整体、连贯的印象。以便更好地对文章人物和情感进行把握。

比如“偷”,小说由孔乙己偷书,引出了众人对孔乙己的嘲笑,在笑声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另外,“偷”也是孔乙己挨打,最终悲惨死去的直接原因。

咸亨酒店时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笑声有酒客们揶揄的笑,有掌柜的嘲笑,有小伙计的哄笑,也有小孩子天真的笑。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在“笑”声中表演,最后在“笑”声中死去。隐藏在“快活”的笑声背后的是孔乙己的人生悲剧。

此外,孔乙己的“手”又是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小说中,孔乙己用“手”蘸酒写字、偷书、写服辩、代脚“走路”的变化贯穿着故事的始末。从孔乙己“手”的功能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悲惨的一生。

孔乙己的脸色不得不说又是另外一条重要的线索,他的脸色由“青白脸色”到“涨红了脸”,再到“灰色”,最后是“黑而且瘦”,脸色的变化是孔乙己性格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孔乙己悲剧命运发展浑然一体的具体表现,具体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有力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二、以对孔乙己认识的层次作为切入点

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向我们展示了从出现到消失的生命历程,因此,通过小说展现出来的这种历程,对孔乙己的认识也是有层次的。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对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加深认识。

第一个层次,可以从身份、外貌和神态上对孔乙己进行直接认识。孔乙己是在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属于长衫客。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胡子花白。他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对别人的挑衅不屑置辩,在被别人说偷书时,又有一副颓唐不安的模样。

第二个层次,是从习惯、性格上对孔乙己的进一步认识,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是好喝懒做,经常偷东西,以致经常挨打,他性格迂腐而又有着读书人的清高,他生活在极其冷漠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到无情的嘲弄,然而不时又流露出善良的天性。

第三个层次,从典型人物性格塑造上深入认识孔乙己。他是个读书人,却“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他的存活价值连十九个钱都不如,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他可笑可怜可悲,最后只能在笑声中凄然消逝。

三、以小说的语言作为切入点

小说的语言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的基础,也是形成小说阅读特色的基础。当然,品味语言的关键是要品味、要咀嚼、要回味。这种品味和体悟是要有语感基础的。品味小说的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真去感受。

首先,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动词。比如“排”这个字,就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得意之色。而这个“摸”字,则是写出了孔乙己生活的困难和拮据,他“摸”出四文大钱,实属尽其所有,倾囊沽酒。而一个“罩”字又将孔乙己与孩子们逗弄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从这些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词中,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其次,我们还可以关注小说中采用的艺术手法。在本篇小说中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最多的艺术手法便是对比。

总的说来,文中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对比。如长衫客和“短衣帮”,又如通过掌柜对三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二是人物描写中的对比。比如小说在营造喜剧气氛和人物悲剧命运的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诙谐之中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病态。再如孔乙己和丁举人的对比,他们一个是科举制度的失败者,一个是成功者,而失败者却死于成功者之手。此外,从众人对丁举人和孔乙己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等方面,也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最明显的一处是,孔乙己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场时,在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把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孔乙己的形象,获得更深层次的品读和思考。

寻找恰当、巧妙的切入点相当于顺利地牵起了“牛鼻子”,“牛鼻子”牵得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找准文本切入点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以这个“切入点”层层深入,步步探析。

参考文献:

[1]许淑贞.也谈“排出九文大钱”[J].安徽教育,1997,(7).[2]孙建军.从“手”入手,文旨变中透[J].新课程导学,2010,(10).[3]李玉山.《孔乙己》中的两个“半懂不懂”[J].语文知识,1998,(8).[4]赵浩鹏.咸亨酒店里的笑声――析孔乙己的悲剧[J].语文世界,1998,(12).[5]邓玉霞.喜剧的氛围,悲剧的内容――重读《孔乙己》[J].语文教育与研究,1998,(9).[6]许佩卿.《孔乙己》的对比艺术[J].语文月刊,2000,(5).[7]冯明毅.质朴精炼,含蓄深刻――谈《孔乙己》的语言艺术[J].理论月刊,1999,(7).[8]王仙.试谈《孔乙己》的线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1).[9]吴仕钦.孔乙己与“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2).[10]杨权应.《孔乙己》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06,(14).[11]李镇西.《孔乙己》教学实录[EB/OL].http://,2005,(9).(曹珊珊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阅读教学切入四法 第5篇

1. 从题目入手找准切口。

文章的题目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而拟定的。题目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的丰富信息。因此, 从题目入手, 找准切口, 不失为一种良策。

例如, 苏教版五年级 (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读此文章可先从题目发问: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多处”具体指哪些地方?题目中为什么要突出“儿童”?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本, 作者就会告诉你: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只拣儿童多处行”, 就能找到春天。儿童是春天的使者。儿童和花儿一样, 在春天的感召下, 欢畅活泼。作者满怀喜悦迎着儿童的涌流, 挤进颐和园去。文章着重写了座无隙地的知春亭畔和春光烂漫的玉澜堂院落, 最后以花喻人,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向往, 对儿童旺盛的生命力的礼赞之情。

又如, 苏教版五年级 (上册) 《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看到题目, 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这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这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 效果要好得多。

2. 从议论句入手找准切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作者在记叙中往往有一些流露作者观点的句子。这些句子常常起着点示哲理、启人之思的作用。在文本阅读时, 抓住这些句子就抓住了理解文本主旨的关键。

如苏教版六年级 (下册) 《山谷中的谜底》。作者在对东坡雪松着意描绘之后, 篇末点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于外界的压力, 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 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 作出适当的让步, 以求反弹的机会。”在教学中,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 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 而东坡只有雪松呢?从而引出雪松松枝富有弹性的特点去感悟生活中的道理架桥铺路。然后, 从理解结尾那几句话入手, 把握文章的主旨, 使学生的感悟与文章点示的哲理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以上教学过程, 不但使学生从写作方法上理解卒章显志的结尾技巧, 而且使学生从阅读的角度理解以主旨句为突破口阅读文本的方法。

3. 从语言的陌生处入手找准切口。

在对文本的阅读中, 常常发现一些令人陌生的语言。而正是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陌生的语言却蕴含着作者别样的情感, 饱含着深刻的意蕴。

如苏教版三年级 (上册) 《学会查“无字词典”》文章结尾写道:“看来, 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 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 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这里的“无字词典”是对“有字词典”的化用。这一陌生的词语对一个刚读了二年书的小学生来说, 不知如何去理解。这时, 教师就要以此为切口,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去感悟“无字词典”的内涵。如对“骄阳似火”的理解, 按字面义就是: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而文中的“爸爸”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看, 烈日当空, 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这段话告诉我们, 理解词语, 不仅要理解词语的字面义, 而且要结合具体的环境去理解词语的语境义。而这语境义在“有字词典”上没有写, 要靠我们联系实际去揣摩。那“无字词典”就是广袤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又如对“惊涛拍岸”的理解, 可以从对眼前景象的观察, 去想像令人惊恐的大风浪, 再从令人惊恐的大风浪去联想险恶的环境。而这种观察、联想与想像就是一本“无字词典”。可见, “爸爸”要求孩子学会查“无字词典”, 就是要学会观察, 学会联想与想像。只有这样, 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的细心观察, 才能启发学生沉睡的潜能, 放飞学生的联想与想像。从而, 强化学生对“陌生语”的认识。

4. 从行文的空白处入手找准切口。

“空白”, 是指作者在运笔行文的过程中, 有意无意地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省略的部分, 即“笔所未到, 意有所忽”之处。这也是留给读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空间。在对文本阅读时, 要引导学生发现空白处, 或进行合情合理的想像, 或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 或进行由表及里的开掘,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找到与文本对话的窗口。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练习6”。故事讲的是:有一天, 哥哥外出, 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点水, 多卖了二两银子。弟弟满以为得到哥哥的夸奖, 不料, 哥哥急得双脚直跳, 说:“唉, 我们最值钱的东西, 叫你二两银子给卖掉了!”果然, 后来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 导致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流着泪悔恨地说:“我明白了……”这里的省略号是一种有形的省略, 明白了什么呢?需要小读者根据上下文去想像, 去补充。这一处省略号值得小读者去玩味。笔者在教学中, 让学生以“我明白了”为提示语, 通过创造性复述, 丰富“明白”的内涵。这样, 学生就能领会作者的不言之言。

5. 从炼字择语的细微之处找准切口。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 语言无高下美丑之分。一个普通的字眼, 往往能收到奇妙的表达效果。正如陈望道先生所言, 语言只有联系语旨、语境才能判别它的价值。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咀嚼, 潜心品出作者炼字择语的良苦用心和表达作用。

例如, 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23课《学与问》。文中第2段写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态, 对大自然奥秘不懈探求的情怀。这里,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一句中的“缠”字, 很值得小读者去想像, 去思考, 去提炼。找准了这个“缠”字, 就找准了这一段阅读的切口。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从“缠”的动作去想像“缠”的情态, 从“缠”的情态去想像“缠”时的心态, 从“问着问那”的具体话语中去丰富“缠”的内在含义。从而, 使学生对“缠”字的语境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6. 从文中的抒情句入手找准切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些课文抒情性很强。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显示心灵的深刻而细腻的旨趣和丰富的情感。倘若抓住文本中关键的抒情句, 那么就可以走进文本 (作者) 的情感世界。

如苏教版五年级 (上册) 《黄果树瀑布》。本文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象,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文章以“黄果树瀑布, 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开篇, 接着描写了黄果树瀑布喧嚣的声势、奇突的景象、非凡的气势, 最后由绿树环合的徐霞客的塑像生发丰富的想像, 结尾以“沉醉”作结, 情景交融, 达到了“人文合一”的至上境界。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开篇的抒情句, 以“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为感情的切入点, 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的角度感受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的美妙绝伦。从而,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文章的形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第6篇

一、从文题入手

题目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文章的题目是“文眼”。我通过抓住题目在文章中的特殊作用,作为激发学生深入课文进行阅读的切入点,收到极好的效果。

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我从题目直接切入: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罗布泊过去是一个美丽的仙湖,现在已经消失了。我根据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即时完成第一步:请同学们快速寻找描写过去罗布泊样子的语段,感受昔日罗布泊的仙境美景;再寻找描写现在罗布泊样子的语段,感受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惨象。学生就相关问题快速阅读,在交流中理解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作了鲜明的对比用意,显示了巨大落差,造成文势的跌宕。再进行第二步: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然后进行第三步: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三段,作者用具体事实,引用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请同学们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很积极地寻找、整理,不需要预设。整堂课从题目这个切入点开始引入,自然流畅。老师只是引导者,通过自己设计的小问题,在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有效的桥梁,让学生始终在与文章、作者对话,整堂课干净利落。这样切入恰好与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一致的。

二、抓住关键字词

《邓稼先》全文六个部分,篇幅较长。如果每个部分全都细讲,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自己先阅读了整篇课文,发现课文中作者引用的《中国男儿》这首歌词就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其中“奇丈夫”的“奇”字,我认为很适合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切入点,直接就这样导入:《中国男儿》这首歌歌词中哪个词可以用来概括邓稼先的一生?学生回答:奇丈夫。我说:找得真准,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邓稼先“奇”在何处。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邓稼先的五个“奇”。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做好圈点评注,说说这篇文章的“奇”。这样,以一个“奇”字为切入点,并能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全篇课文的精读,重点段落的品析,不拘泥于某一部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事实证明,这样的切入使学生对全文的研读很有条理,逐层深入,增强了自主探究的深度、广度。

《范进中举》是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中一篇影响久远的经典小说,属于讲读课文。我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中举到底对范进有多少“好”?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很容易地找到中举前后的巨大反差。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启发,最后引导学生领会:吴敬梓就是借范进的嘴说出自己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对科举制度无情的批判。范进是科举制度的代言人,“好了!我中了!”就是代言词。这句话说得越响亮,科举制度越黑暗,对科举制度的讽刺越深刻,也越能揭露出封建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

三、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插图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老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直观、生动的课程资源。在“读图”时代到来之际,何不用插图为我的阅读教学服务呢?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这种现成的教学资源。

《老王》一文的教学,我就从“看图话说老王”开始。

我先用课件展示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说:今天我们要认识这一位普通的人,他叫老王。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呢?面对学生各种描述,我转入课文的阅读。我说:面对眼前的老王,大家有那么多的猜测,现在让我们一起循着杨绛的笔触,感受真实的老王,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在具体的图画与抽象的文字的对比阅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到最后,直指老王对作者情义:不是普通的交往,而是如同亲人般的生离死别。怪不得杨绛在文章最后含而不露地抒发出对老王的“愧怍”。巧妙挖掘插图资源,对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竟然有如此妙不可言的作用,使学生感知到汉字无与伦比的魅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五定” 第7篇

一、目标指南, 切入“定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指南针, 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要求, 既有总目标也有学段目标, 且对每阶段阅读教学都有详细的教学建议。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 研读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真正理解编者意图, 明确每个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本校本人的理解, 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 切入设计才会有方向, 才不会东拉西扯、南辕北辙。教师应选择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点切入, 在切入过程中也应时刻关注目标的定向作用。

“整体把握全文”是新课标中很重要的教学要求, 某教师在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切入点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目标。此文在文章结构、字词等方面要求不高,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能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激起同情之心, 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怜悯心, 进而珍惜美好生活。朗读是学生体会感情、把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 教师考虑此文情节简单, 语言极富感染力, 故直接以朗读切入。开始,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她读得入情入境, 深深打动了孩子们, 有的孩子甚至热泪盈眶。随后, 她以各种方法指导孩子们反复朗读, 在朗读中, 孩子们既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也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同情心和爱心。当教师问学生是否需要讲解时, 学生都摇头说:“不需要了, 我们懂了”。此切入紧紧抓住目标的定向作用, 用时少, 见效快, 使学生很快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正所谓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有时候目标本身就是最好的切入点。[2]

二、学情导航, 切入“定位”

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认为:“研究教学设计, 必须站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起点上, 给学生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有效途径。”[3] 关注学情, 找准学习起点, 是有效切入的关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很多启发, 弄清学生认知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 搞懂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 选择最近发展区里的点切入, 必将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促进有效教学。下面是名师谷春艳《小熊住山洞》的教学片段[4] , 体现了学情对于切入的“定位”。

师: (出示“森林”二字)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 你发现了什么? (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木”字, 且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不认识“森林” 二字, 从观察字形切入可以让孩子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 体现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生:林是两个木, 第二个字是三个木 (二木林, 三木森)

师:演示课件, 从“森林”两个字变成两棵树, 再变成五棵树, 而后扩大为无边无际的森林。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 逐渐增多树木的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了木、林、森林的意义。)

师:你们看, 这一大片森林是谁的家?

生:花草、树木、动物就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呀。

师:大森林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 孩子对故事比较熟悉, 这样引入自然亲切, 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好的童话世界。)

……

谷老师通过文字、图画、音乐等极富有感染力的媒介, 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和跳跃式教学方法切入《小熊住山洞》的教学, 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 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中,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她时刻关注学情, 从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背景出发, 使孩子们跳起来摘到了桃子。

三、文章指路, 切入“定点”

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 掌握文章基本理论知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文学理论的文章不但可以直接指导我们阅读和写作, 还可以帮助教师解读文本, 提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文章学基础》《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比较文章学》等专著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了研究。有的从大处研究文章与思想、语言、社会交际的关系等;有的从小处研究标题、构段、表现手法等;有的从关系出发研究文章与文学、美学、思维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值得借鉴。对于文学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明显的文本,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应尽量考虑文章学知识, 给切入定点, 如按照文章的线索、题眼、中心句、顺序、修辞、题材、体裁、过渡段等切入。

《莫高窟》是西南师范大学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第14课。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莫高窟的概貌, 第二部分详写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 第三部分点出莫高窟的地位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重点在第二部分, 而第二部分中过渡段“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既是结构上的连接点, 也是内容的核心, 是全文的中心句。某教师就以此句切入, 通过“栩栩如生”和“宏伟瑰丽”二词学习彩塑和壁画, 使整个教学浑然一体, 线条简洁, 重点突出, 教师讲解起来轻松,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 很好地运用了文章学的切入方法。

四、生活渗透, 切入“定情”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程标准表明阅读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情境, 使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阅读与生活联系紧密, 切入点设计应联系学生生活情境, 引起情感共鸣, 使学生感到亲切易懂。

《最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文章。此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章的主人翁是老师和学生, 而所述之事是生活中最熟悉之事, 所传之情是学生最习以为常的亲情。三年级学生对于亲情的认识不深, 但已具备基本的感受爱、回报爱的能力。文章中孩子的反应可能就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缩影, 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 没有给父母生日祝福。某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切入, 在偶然的一次课里, 充当文章中的老师, 问学生生日时是否收到父母的礼物或者祝福;自己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有没有送生日祝福和礼物给他们。学生自然扮演文章中学生的身份, 把文章内容演一遍。在演的过程中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忽视父母而引起的内心自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 孩子们的体会会进一步加深。当教师让学生回答课后习题“为什么说孩子们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时, 孩子们的回答就是他之前沉默时的感受, 轻松自然, 真实有感染力。

五、教师把关, 切入“定性”

很多学校都热衷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优势互补, 常常能设计出优秀的教案。但一些教师却对其表示怀疑, 因为他们认为集体备课常常忽略了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 让教学失去个性。某教师曾说 “教师本人的设计更能融入教师生命情怀, 更富感染力, 他人的教案最好作为参考。”切入点选择亦然, 无论多好的设计都应该考虑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 由教师自己把关, 个性化地切入。比如根据不同教师的所长和风格, 《三峡情》这首诗歌可以有不同的切入方法:歌声优美的老师可以唱诗入手;朗诵能力强的人可以朗诵切入;善于创设情境的可以进行情境创设;诗歌理论把握得当的可以抓文中“如梦的景”“如痴的情”等中心字句……教师要熟谙自己的教学风格, 考虑自己所长所短, 实现个性化的选择。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切入点只是工具, 最重要的是通过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 使教师、学生、文本能进行对话, 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选择切入点, 以上“五定”是良方。

参考文献

[1]付煜.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研究——理论探索与实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刘仁增.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 2005 (12) :11-14.

[3]时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7.

谈小说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第8篇

一、从对标题的解读切入,构 建对写作思路的认知

小说的标 题或点明 中心 ,或是行文的线索, 或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点出故事发生的背景, 或以上兼而有之。如“美国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 的小说《麦 琪的礼物》,讲述了一对贫穷的夫妻在圣诞节来临时各自卖掉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换来对方向往已久的礼物 , 最终得到 了更珍贵 的礼物———不因贫贱而黯然失色的真挚爱情。 “礼物”既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又点明了小说的主题,在教学过程 中可以从 解读标题 入手 , 剥茧抽丝,层层深入,理清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感悟小说主题:理解标题中“麦琪”的含 义 ,寻找小说 标题中的“礼物”,探究标题“麦琪的礼物”的深层含义。

二、 从对创作背景的认知切 入,构建对创作价值的理解

小说创作的意图和小说的创作背景密切相关。文学作品的宗旨是反映现实,贬恶褒善,表达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美好愿望, 其创作初衷 往往有很 强的现实 针对性,绝不是作者随意的妄想虚构。《麦琪的礼物》 也不例外 , 小说中主人公德拉, 几乎就是作者妻子的影子,德拉与吉姆辛酸的爱情, 几乎就是 欧·亨利与妻 子甜蜜辛 酸生活的写照。从认知小说的创作背景切入阅读, 能帮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小说主人公为准备圣诞礼 物作出的 “别无选 择的选择”,深入体会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所交织的辛酸与幸福,也能更深刻地思考小说结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含蓄讽刺。从而使学 生认识小 说创作的 现实价值 :对真挚爱情的讴歌, 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和渴望。

三、 从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切 入,构建整体感知

小说是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文学体裁, 它最吸引读者的莫过于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 选择从梳理故事情节切入阅读, 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选择。欧·亨利的小说情节构思往 往以奇取胜, 以出人意料的结局产生意外的震撼,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欧·亨利式结尾”。阅读欧·亨利的小说, 可以从梳理故事情节入手,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实现对小说 主题的探 究。《麦琪 的礼物》这篇小说采用双线并行的构 思方式, 明写德拉为圣诞礼物发愁、含泪卖头发、幸 福买表链 、紧张等丈夫送礼物的过程, 暗写吉姆卖怀表买发梳的过程, 为了让礼物充满惊喜, 他们事先互不知情,从而导致出人意料的结局。教学时可以德拉为主线, 梳理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再让学生发挥想象以吉姆为主线编写吉姆卖怀表买发梳的故事情节,通过二人行为的比较,感悟主人公“心心相错”的 行为背后 “心心相印”的真情。

四、 从对人物形象的赏析切 入,构建对主题的理解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小说通过对人物外貌、言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由一个人物为缩影, 折射某一个阶层或某一种社会现象,从而反映社会现实。一般小说教学中大都会选择从赏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入手, 感悟小说主题。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塑造了两个主人公形象。 小说明写德拉暗写吉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语言, 着重抓住德拉的一元八角七、德拉决定卖发时痛苦流泪、卖发过程中义无反顾的表现、 回家后紧 张等待吉 姆等片段 ,通过对德拉外貌、动作 、语言、心理 等描写片段的赏析, 去感悟女主人公内心的善良、纯情。最后再品读他们互赠礼物后的片段描写,从他们看着没用的礼物不是互相埋怨而是幸福拥抱的描写中感受他们互相包容的博大心胸,从而感悟到小说“真爱高于一切”的主题。

选准阅读切入点促进有效教学 第9篇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让学生学会自由表达。学生通畅表达必须建立真情实感之上, 有了表达的欲望, 习作才会成为学生的自愿, 才会成为快乐的事情。很多文本在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很有特点, 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习作小练笔的训练点,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破解这些优秀的、典范的表达方式, 就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如《燕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师:怎么单独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燕子的头、肚子、耳朵呢?生:可以改为:“一个轻巧的头,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雪白的肚子,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生:还可以写上“细小的爪子”。生:有点罗嗦呀。师:怎样写呢?师:请同学们再次读第一自然段。生: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特征的。体现不了特征的, 可以略去。师:说的好, 我们也来用这一方法写写身边的小动物。生:一顶红红的鸡冠, 一个高高昂起的头, 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 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学生不仅利用写作方法会说, 还会评, 这真是一大进步。) 在此片断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一开始故意质疑, 设下圈套, 让学生自己探索, 自己钻出圈套, 教师适当点拨, 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教师再巧妙地创设说话情境, 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做到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实现了用语文的目标。

二、选准例句切入点, 让美句积淀起来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新课程强调, 文本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独特感悟。独特的感悟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引领, 调动内潜的活跃思维和融入真实的情感。语文教学中, 要抓住文本中最能引发学生感悟的地方, 组织学生广泛讨论, 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灵动碰撞, 在相互启迪中产生智慧。学生感受人文教育的同时, 吸收文中的表达方法。

三、选准情境切入点, 让想象丰富起来

小学生善于想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 选找教学突破口, 引导学生品味文本。学习用语文, 加强语言训练成为了语文课的主旋律, 教学时精巧预设, 挖掘教材中精巧的语言训练点, 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就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如《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对丹顶鹤的颜色、形状、姿态等做了细致的描写, 又用侧笔通过作者美丽的遐想, 进一步表现丹顶鹤的美。教师就充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带着问题积极动脑、动手探究, 用心地去品味、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 激发学生情感, 拓展延伸, 诱导学生想象、欣赏、创造美的。

师:丹顶鹤除了颜色美, 你还发现它哪儿美?生:丹顶鹤的腿长, 脖子长, 嘴巴也长。师: (指丹顶鹤全身图) 看, 这长腿, 长脖子, 长嘴巴, 显得多么好看呀!真像身材苗条的芭蕾舞演员呢!师:除了这, 它还有哪逗人喜爱?生:我觉得“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 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 都显得那么高雅”这里很逗人喜爱。师:那你知道“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是什么样的吗?能到图上来找一找吗? (出示词语“引吭高歌”, 指读) 师:这么美的句子, 你最想听谁读? (一生读, 其余学生闭眼感受) 师:我们一边做动作, 一边读这句话吧! (全班齐读) 师:不单这两种姿态的丹顶鹤非常高雅, 还有许多呢!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师: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丹顶鹤分别是什么样的?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翩翩起舞、散步、翱翔、哺育孩子、捕食……) 师:丹顶鹤的姿态多种多样, 真是太高雅了。你可以根据板书, 用“丹顶鹤不论是, 还是, 都显得那么高雅。”这样的句子来夸夸它吗?生:丹顶鹤不论是在翩翩起舞, 还是悠闲散步, 都显得那么高雅。生:丹顶鹤不论是在水中捕鱼, 还是在说悄悄话, 都显得那么高雅。

此片段中, 教师选准了想象的训练点,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为学生创设表现的舞台, 将学生置身于角色中,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寓教于乐, 既让学生积了语言,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又美美地读了课文, 再一次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学生不但体会到了作者想象的精妙, 也让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 自然流露出了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和热爱之情。

上一篇: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