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范文

2024-07-11

梧州学院范文(精选8篇)

梧州学院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服务,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它的建设和发展要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它的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窗口服务部门———图书流通部, 是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服务部门, 是图书馆面向读者的第一线, 是联系读者与文献的桥梁与纽带。图书馆流通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发展的核心, 也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读者服务满意程度决定了一个图书馆的整体水平。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需要改进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流通读者人性化服务工作。流通部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信誉。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 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 使得图书流通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发挥其职能的作用, 成为图书流通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图书流通工作中存在问题

1. 藏书结构不合理。图书馆藏书结构没有按照图书分类法规划书库, 没有围绕学校的专业教学设置书库。图书馆的发展严重滞后, 影响了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不能真正为读者、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 服务方式单一, 服务手段滞后, 图书馆的管理还定位在“借、还”图书工作上, 没有突破和创新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服务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 长期制约着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3. 对读者阅读的需求缺乏了解。馆员没有深入到读者之中, 了解读者阅读需求, 缺乏工作主动性。

4. 缺乏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 资源无法共享。

5. 馆员专业素质较低, 服务水平差。由于工作岗位的设置, 有一部分馆员是从其他部门调进图书馆的, 他们缺乏专业知识, 没法进行文献信息的处理工作和文献信息传递工作, 使读者服务工作始终徘徊在低水平。

二、深化读者服务工作, 做好流通书库藏书管理

1. 图书馆应紧紧抓住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契机,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藏书管理建设, 改善藏书结构与读者学习的条件, 努力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

2. 按照图书分类法, 根据学校的自身特色和教学学科的设置, 合理组织图书馆馆藏, 建设图书书库。馆藏建设既要考虑应用性, 又要突出专业性和应变性。只有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高校图书馆馆藏, 才能真正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

3. 加大对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投入, 增设网络咨询服务点, 满足读者的有关需求。

4. 加强读者网络知识培训, 开设“文献检索课”, 增加网络理论知识的讲解。重视读者调研和读者意见反馈, 可以通过读者调查表、邮箱、面对面交谈和读者借阅图书统计分析等方式, 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和特点。

5. 藏书被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要求书库馆员要经常巡视书库, 指导读者正确使用“代书板”, 督促读者自觉遵守开架书库的规章制度, 随时整架、排架, 将乱架率降到最低, 确实做好为读者服务的工作。

6. 保证新书和还书及时上架。书库馆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学生归还的书籍进行及时分类上架, 否则直接影响到其他读者的借阅和图书的流通。另外, 书库需要经常购进新书, 丰富馆藏资料, 新书入库后也要及时上架, 使新书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流通, 到达读者手中。

7. 加强图书倒架工作。倒架工作是保证书库图书新陈代谢、激活图书的有序流通, 提高图书的有效利用率, 使书库更加整洁有序。一方面新书入库后需要倒架上书;另一方面书库剔除旧书也需要倒架;再者, 为使图书馆书库流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产生较高的利用率, 也需对图书倒架。

8. 提高流通部馆员的素质。馆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 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 应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我们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实务的作风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馆员每天的工作看起来简单, 其实不然。流通部的工作既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又具有学术性的脑力劳动。为广大读者提供准确的、快捷的图书检索服务, 馆员必须熟悉图书馆馆藏以及掌握图书分类知识、文献书目索引知识。另外, 馆员在学好业务知识的同时, 也应多学习, 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博览群书, 汲取知识, 丰富文化素养,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要提高馆员的信息管理能力, 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馆业务知识, 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网络通讯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现代化操作技术, 能够运用外语在网上进行信息检索。馆员应信息意识敏锐, 精通信息管理专业知识, 具备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能力, 熟悉信息语言和技术, 这些素质对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起着重要作用。

三、以读者为中心开展主动服务, 提高流通服务质量

1. 利用E-mail主动向读者发送图书馆新信息, 流通部利用校园网有利条件, 通过E-mail和校内网与读者建立联系, 主动向他们提供新书资料和图书网上续借服务, 这种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方式, 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加强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2. 建立图书馆主页以接受读者反馈信息。流通部在校园网图书馆主页上有自己的读者信箱, 读者对流通部的服务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在其中留言。

3.“借阅合一”为读者提供便利条件。我校升本以后, 新建了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我们对书库布局做了调整, 分别建立综合类书库、中文书库、计算机类书库、经济类书库, 同时还实现了“借阅合一”的服务方式, 在开架库区两侧提供学生阅览座位, 学生可拿着书到学生阅览区阅读,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敞、明亮、自由、舒适的读书环境。

4. 建立“导书员”以便于流通管理。流通部从实际需要出发, 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图书的开架借阅造成了读者对有些图书找不到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在各书库开架区入口处设有“导书员”, 指导学生查找图书并且接受学生对图书借阅的问题咨询。

5. 建立“业余管理员”体制。我们在学校内招聘一批学生, 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 充当“业余管理员”。

参考文献

[1]孙月玲.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 2012, (19) .

[2]黄忠惠.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研究[J].中国报业, 2012, (4下) .

[3]李玉梅.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再认识[J].贵图学刊, 2004, (1) :67-68.

论梧州学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第2篇

记得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论述过:“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阅览、参考的机构,它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其工作内容以及社会的职能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性。只有保持和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图书馆自身才能不断地健康发展。所以讲,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同样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有效地保持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遵循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做到理念的创新、服务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创新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形成一种互相适应、互为动力的配合机制。是人文环境、经济资源、社会的综合发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生共荣。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以梧州学院图书馆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含量日益成为衡量人力资源质量优劣的核心指标。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梧州学院图书馆近年来仍存在人力资源贫乏的状况:

从表中分析,图书馆的人员高级职称结构上,高称职、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还是占全馆人员比例少,低职称和非专业人员仍占有一定比例。全馆高级人力资源较为贫乏。

高校图书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则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机构,引进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就是要坚持以馆员为根本,把馆员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馆员的成长和发展等人性化因素作为管理追求的目标,充分发挥馆员的个性,重视馆员的价值,以此来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1 公开招聘,吸纳人才

“人才自荐、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通过公开招聘,可以拓宽人才范围,可以吸引大批人才参与竞争;通过严格考核,可以了解应聘者知识结构、业务小平和组织才能,从中发现最优秀的人才,为建立一支精良的干部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图书馆先后招聘中文硕士研究生两名,图书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名。

1.2 特色化的人力资源开发

高校图书馆特色化的人才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科研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显得特别重要。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把人才培训作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要持续开发的核心,全面对馆员进行理念转轨,知识更新,专业提升等等优化培训,建立一套健全的人力开发培训机制和培训计划,努力促进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再生。强调通过教育的人性化使馆员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使馆员的培养教育看作是他们应享受的基本权利,通过建立再教育理念,使馆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工作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发挥馆员个性,健全馆员人格,使馆员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养和团队文化的熏陶。

我院图书馆先后有一名馆员考取博士研究生,五名馆员获取在职研究生学历、两名馆员在就读研究生班。

1.3 以人为本、增强馆员的凝聚力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把管理重心从“书本位”转到“人本位”来,图书馆领导要主动关心馆员的工作、学习、生活。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以增进馆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图书馆团队的凝聚力。

2 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

要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注重人力资源方面的提高和培养,还要体现服务模式的创新,这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读者的信息需求,我们必须在读者服务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拓宽流通和阅读渠道、读者服务咨询渠道、读者教育渠道和建立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和个人图书馆,通过更换先进的系统,图书馆服务,推动图书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3 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价值不再以其所拥有的馆藏规模来衡量,而是以它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所有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来衡量。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制定图书馆的合理藏书体系

藏书发展政策是指图书馆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资料做出选择和保存决策,是图书馆规划藏书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要合理制定我院图书馆的藏书体系,首先要确立图书馆发展方向、藏书发展目标、资金增长等信息。第二是藏书发展政策提供了具体的标准与规范,使藏书发展有章可循,使藏书种类的平衡发展与一致性。第三是促进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我院图书馆现有两个分馆,合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促进各馆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利资源共享和提高协作的作用。

3.2 科学入藏文献资料

我院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日趋优化,内部层次日趋多样化,设置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科专业。这意味着图书馆藏书不仅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要提供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的教学用书和参考资料。因此,采编部人员必须要根据我院学科设置、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藏书重点、藏书发展、藏书规划,科学地采购图书。采编人员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1)处理好专业藏书与综合藏书的关系,重点突出我院教学和科研领域图书的收藏。突出专业化藏书特点,强化专业性能,形成完善科学的专业藏书结构。收集国内外新科技、新成果的科技图书。(2)处理好藏书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一定的藏书反映了馆藏满足读者需要的潜在能力,但藏书能力调低的综合结果又是由读者满足率来反映的。读者满足率的提高,既要有藏书量,又要有藏书量所含的情报容量。(3)处理好纸质图书与非纸质图书关系。要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把握好两者的收藏比例,加大对电子文献的收藏,增加与之相应的设备投入。开发专题数据库,满足读者的各种文献资源的需求。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它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当今的社会快速发展中,高校图书馆面临着的机遇和挑战。所以,高校图书馆应从长远目标,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把握时代的脉搏,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有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散论[J].现代情报,2002,(8):20-21

[2]陈红.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馆员素质的提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1-12

[3]顾永时.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2):29-30

梧州学院 第3篇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Software Engineering 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 开课系(部):计算机科学系

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 面向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课程目标:说明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软件工程过程、软件设计活动和软件设计的各类模型、掌握软件周期中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各类文档的书写,比较不同软件工程模型的特点和掌握现在流行的软件设计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设计软件的能力和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各种软件模型的特点和设计方式。

2.掌握传统方法学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过程。3.掌握各类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软件工程学概述(2学时)教学基本内容:软件工程各类软件过程介绍 教学重点:软件过程

教学难点:敏捷过程和极限编程(二)可行性研究(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可行性研究阶段任务。教学重点: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 教学难点:数据流图(三)需求分析(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用户访谈和实体-联系图基本设计思想 教学重点:实体-联系图与数据表的映射方式。教学难点:分析建模

(四)形式化说明(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有穷状态机和petri网设计 教学重点:如何将软件形式化

教学难点:petri网(五)总体设计(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总体设计的设计过程和原理,总体设计的启发规则、层次图和HIPO图,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教学难点:总体设计启发规则(六)详细设计(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详细设计的人机界面设计、过程设计工具讲解,详细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教学重点:过程设计工具

教学难点: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七)实现(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编码规则、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软件调试、软件可靠性估计

教学重点: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教学难点:白盒测试技术

(八)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面向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建模、动态模型、功能模型、对象模型,三种模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三种模型

教学难点:对象模型,面向对象建模

(九)面向对象分析(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需求陈述、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

教学重点:建立三类模型 教学难点:建立三类模型

(十)面向对象设计(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启发规则,系统分解,设计问题域子系统、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类中的服务,设计关联,设计优化。

教学重点:面向对象设计的各类系统划分和设计 教学难点: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类中的服务

(十一)面向对象实现(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程序设计风格,测试策略,设计测试用例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面向对象软件过程中的测试用例 教学难点:测试用例设计

四、教学方式

对各种软件工程过程从理论过程和实际运用过程来讲述,并进行比较。加强通过

实例的方法来介绍和讲解软件活动周期内各阶段任务和活动,利于学生学习掌握。课堂外可布置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理解软件过程以及了解现在流行的软件过程。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成绩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及平时检测占总成绩的30%。

推荐使用教材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朱福喜.软件工程原理及应用 [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执笔人:莫智懿

审核人:

梧州学院 第4篇

关键词:数字艺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2004年被纳入高校新增专业后,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而梧州学院作为独立院校,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自主的办学方式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梧州学院应该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网络、影视、动画等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从业领域包括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游戏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就业范围极具广泛性。

二、梧州学院数字艺术相关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置盲目。数字艺术专业设计是一门新型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定位模糊,盲目地将理科知识与艺术类课程全部叠加在一起,因而无法灵活贯通,甚至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并阻碍了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教学体系不完善。数字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现代高科技软件的辅助,还需要仔细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广泛吸收中外经典艺术成分,充分学习传统艺术作品的可取之处。但是高校对于两者的结合做得不到位,过分注重软件的操作,忽视了传统艺术理论与艺术规律。当今绘画软件的简单化、智能化以及人性化促进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步伐,但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感悟教育匮乏。当前的数字艺术设计过程由传统的手工绘画为主变为电脑设计教学,而教学重心也由传统的觉悟感知转变为创意设计[2]。对于艺术的觉悟感知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艺术点拨非常重要。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实现了传统艺术无法超越的现实。艺术的数字化有助于提高创作水平,但对学生的艺术感悟和心灵熏陶几近消失。

(四)缺乏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学校更加强调技术与理论的培养,忽视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环节。学校仅有的实践环节多流于形式,考察参观、认识实习,都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反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完善数字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分向化教学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特效、影视广告后期制作等内容,在行业发展和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学校应该扩大口径、夯实基础,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属的两个专业,教学模式即是在大一时用两个学期打通培养而成的,第三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特点考核,分向培养,教学计划亦更具有针对性。

(二)实施双语教学。数字媒体艺术创意在国际上也是新兴产业,因此我们需要与国际接轨,开展双语教学,增强学生的外文应用技能,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培养出的人才可以运用英语阅读和交流专业资料[3]。同时,可以聘请具有教学经验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经验的外教讲授专业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数字媒体艺术对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实践和创新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应具体到课程考核上,注重该模块的教学。例如:增加实践类的相关课程,将考核方法转变为作品考核;适当允许学生组队,锻炼其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建立校外实践培育基地,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增加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更快地适应职场。

四、结语

面对国内外迅猛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重视高校对于数字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以理性目光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革新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出符合本校本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夏少琼.独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23):179+231.

[2]纪涛,孙冬梅.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140-141.

[3]郭蔓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06):16-17.

梧州学院 第5篇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创建于2010年10月, 是广西首个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总建设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截止到2013年7月, 大学生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并核发营业执照的微型企业已经有39家, 培育了微型企业雏形42家, 涵盖教育、传媒、广告、设计等行业。如以经营电脑维修、电脑技术培训与购买指导等业务的“E佳电脑服务中心”, 2012年创造营业额达到了35万多元;由“人民公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神冠杯”第二届广西高校教职工羽毛球锦标赛标识及志愿者标识, 被确定为该项赛事的永久性使用标识;“蜂巢多媒体动漫设计公司”为Li Liang开发商制作iphone游戏“小鬼连连看”、为英国启助集团设计iphone手机游戏UI、为中国中铁一局制作架桥机演示动画等项目;梧州市纽斯信息服务中心与国内某知名快递公司成功签署合作协议, 并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 为本校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兼职岗位……创业实践平台培养了一批大学生创业精英, 在创业发展区微型企业的相关部门工作的学生超过450名, 参与中心项目的学生超过600人, 参与中心管理的学生达200多名。仅2011年, 梧州学院的各类微型企业共吸收和解决了35名毕业生就业, 并吸纳了200余名毕业班学生参与各项工作。自投入运行两年来, 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 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

(一) 培养目标重点向大众转型, 着力培养创业综合素质

梧州学院突破传统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的局限, 构建“三步曲”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步, 面向所有学生传授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在覆盖上, 以毕业生为主的创业教育转向所有年级学生, 传授创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开设创业类必修课、选修课, 培养其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第二步, 面向有创业想法或有创业意向的同学, 重点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由院团委和学工部门共同牵头, 举办创业项目培训、创业计划竞赛活动,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举办各类技能大赛等活动, 着重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第三步, 对有创业潜能的创业精英, 注重培养创业实践能力, 提高创业成功率。优先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的创业项目免费入住创业实践基地, 使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凝聚在一起, 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带队指导, 提供咨询服务、管理与经营公司, 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使公司得到真正的运营与实施, 让学生能搏击于商海。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教会学生获取创业所需配置的各种资源, 开展创业教育目的以兴趣为导向, 而不是带很多功利性的一些思想。创业实践以社会责任的培养为目的, 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创业成就梦想。

(二)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发挥创业基地功能作用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挂牌成立了梧州市青年创业协会、青年创业俱乐部、梧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梧州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中心由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伦理、展览启迪和公共服务支持等六个板块组成, 中心既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同时, 又是一个综合的实验室。通过课程体系、模训体系、实践体系和行动体系的‘四位一体’, 扶持大学生创业、催生小企业。凡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在校大学生填写《梧州学院创业项目申报书》, 通过创业项目评审通过, 可入驻发展中心。获得免费经营场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 减免开创企业工商、税务费用, 并且不定期免费获得创业专项指导和培训。

(三) 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 构建与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提供创业政策资助。帮助学生在创办微型企业中能享受到更多国家优惠政策, 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 给创业学生带来专业的培训。学校邀请企业家做创业咨询和指导, 工商、银行、税务部门的负责人过来指导如何申办营业执照、申请贷款以及税收减免。二是完善创业实践体系。建立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岗位基地、大学生创业园, 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平台, 筛选可行性创业项目,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 得到创业的真实体验与锻炼, 从而在创业实践中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 得到创业技能的提升。三是加强创业文化体系。以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为契机, 突显创新创业精神, 通过开展成功创业大学生经验交流会, 传播创业思想, 形成有利于引领学生想创业、敢创业、创好业的行为文化, 营造创业教育环境和创业文化氛围。四是建立创业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创业各环节, 特别是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创业群体或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创业者所拥有的知识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市场前景、技术的可靠性、市场风险等进行评判与反馈, 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减轻创业的风险, 减少创业的损失。

(四) 实现资源整合, 企事业单位联动助推大学生创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牵头作用, 与学院通力配合, 在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措施、工商营业执照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政策扶持。其次, 联合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梧州分公司举办的“创业与发展”校企项目对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梧州分公司与梧州学院合作成立的“移动应用商场”是“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着百万青年创业的进一步实施, 利用移动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机会。此外, 学院举行了梧州市民营企业家走进梧州学院创业讲坛、邀请梧州创业青年代表举办了2013“我的中国梦”——广西创业青年典型报告会、举办了优秀女性进高校创业专题讲座, 旨在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创业, 提供实习基地、创业培训和指导、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实现了创业教育从传统方式的知识传授和模拟实践向全真实战、真枪实干,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的根本转变, 实现了校企合作与互助。

(五) 加快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提升创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中, 提升创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增设实践性强的教育课程和特色实战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案例分析, 根据本地的创业实际情况, 开设了《创业管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与人生》、《理财、投资与创业》、《创业学》、《创业实训》等课程, 开发创业教育校本课程《创业一本通》, 让学生了解有关创业及管理微型企业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熟知创业的方法、过程和规律[2]。同时, 加强创业实践课程内容学习, 注重创业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职业知识等的培养。

(六) 遴选优秀的创业教师, 健全创业导师团队伍

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等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 选出主任、副主任、业务组长、咨询师、服务调查反馈人员, 并聘请相关有经验的人员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创业导师聘任主要是通过公开招聘、公平竞争, 遴选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的创业导师的要求。一是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二是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获得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和颁发的SYB合格证书或相关创业导师证书;三是具有技术专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四是从劳动、工商、税务、财政、物价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中选聘熟悉创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五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六是具有创业辅导经验和特长的专业人员等。此外, 提升创业导师素质, 引入创业培训机制。加强岗位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 建立创业俱乐部, 聘请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的导师对他们进行辅导, 召开导师经验交流会, 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改变“照本宣科”的方式, 力求激发和培养创业兴趣和意识[3]。最后, 对创业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导师进行绩效评估制度, 加强对指导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优秀创业导师的宣传报道, 将大学生创业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评定表彰、薪酬、奖金的分配等挂钩, 为创业导师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树生, 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 2009 (2) :84.

梧州学院 第6篇

案例材料来自于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对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实地调查;写作基于三种经验材料:一是对参与该中心创业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二是调查日记;三是有关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新闻报道。

一、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概况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于2010年创建, 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 投资200多万元。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政策、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 构建大学生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 营造开放、包容、自由的环境, 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基地, 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其发展理念是:通过课程体系、模训体系、实践体系和行动体系的“四位一体”,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其具体操作方式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创业、创办微型企业, 使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综合与集成。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主要由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领导沟通、社会伦理、作品展区和服务支撑六个板块组成, 每年能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发展成长机会。该中心每周举办一次“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其主要内容是邀请工商、税务、金融以及企业成功人士到校与我校创业大学生分享经验和提供各类创业咨询和指导。截止到2013年11月底, 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有记录的创业项目有146个, 已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有75个, 其中, 微型企业72家, 个体户3家。自建立以来, 该中心得到了来自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梧州市政府等领导的肯定和鼓励, 先后接待了区内外60多所高校领导专家的考察指导, 被光明日报、新华网等30多家国家、地方媒体报道140余篇, 部分创业典型案例还入编了自治区教育厅统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已经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2013年12月成为首批“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方式创新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目的在于为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能力提供有效的平台。但是梧州学院的实践表明,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在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同时, 也能有效地支持高校教学, 成为支持校内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有效力量, 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方式。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区别于其他校内教学机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保障方式, 其理由可归结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所具有的以下基本功能。

1. 教学质量检验平台。

当前,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通行做法是:一是在校长的领导下, 由教务处牵头, 由组成一个由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和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评估专家组;二是评估专家组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学生评议、检查教师教案等方式了解师生对教学质量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三是评估专家组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对学校教学质量状态做出初步的评价,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诊断, 并以报告的形式向校长和教务处提出改进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这种教学质量检验方式突出了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评估专家组的价值, 是典型的以“管理为本位”的检验方式, 难以全面深刻反映大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切身感受和客观评价。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将从课堂所习得的知识用于创新和创造, 大学生在这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或切身体验更能体现大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实际运用, 也更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实际状态。

案例1:梧州学院大学生A某在该校“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经营一家以电脑维修、电脑技术培训与购买指导等业务的微型企业, 2014年营业额达到40万元。谈到创业与学校教学的关系时, A某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 认为创业其实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最彻底的检验。一向学习优秀的他自认为搞个电脑维修点是小菜一碟, 但是创业过程中发现, 课堂知识根本不够用, 加之学得不牢, 不少电脑故障问题要向同行请教才能解决, 搞得自己很狼狈。他得出一个结论:教学质量关乎创业质量。

2. 教学质量问题反思平台。

在以学生本位的语境下, 高校在反思教学质量问题时倾向于从学生的视角, 主要从教师的态度、经验、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展开的, 而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反思教学质量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有关教师教学规范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一年一个样、教学方式年年换的现象, 但是高校教学质量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则为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反思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有效平台。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在性格上的缺陷、知识上的短板、学习态度上的不严谨等, 也可以反思教学内容的不足和教学方式的陈旧等问题。

案例2:在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经营设计业务的大三学生B某, 他认为创业的经历和教训给自己反思学校教学提供了基本素材, 他指出学校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传授, 忽视了理念和文化知识教学, 他以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为例, 课堂上老师教授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室老师传授具体的设计知识, 但是设计者的理念往往限制了设计创意, 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设计的物品的款式、图案设计、色彩配置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甚至触犯客户的禁忌, 因此, 他建议应完善专业内容设计将学生的理念和文化教育提高到与理论和技术知识同等的高度。

3. 教学质量发展平台。

高校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实践教学。因此, 教学质量建设的内容也是围绕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来展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而实践教学则试图通过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是实践证明,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无法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 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因此, 从这意义上, 我们需要拓展新的教学平台, 需要创新推动教学质量发展的平台。而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一个新的创业平台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延续:一是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也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二是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更好层次的实践活动, 也是对此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案例3:来自某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C某与其他三个同学合伙经营一家购物中介微企, 他认为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的创业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会了如何将课堂上所学的管理知识运用于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之中,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如何协调好既是合伙人又是企业职员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这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自我反思;同时, 创业也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过程中, 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和创造机会才能使自己的企业生存下去, 他总结道, 创新启示并不只是形式和方式上的创新, 根本上是在已学课堂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围绕着如何优化高校教学保障方式的问题, 以梧州学院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例, 具体从教学质量检验、教学质量反思和教学质量发展等三个方面, 阐述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新方式的内在逻辑, 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检验平台, 体现了“学生本位”的理念, 弥补了传统以“管理本位”的高校教学质量检验制度的不足;二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反思高校教学质量反思平台, 弥补了教学质量问题诊断过程中的学生缺位;三是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发展平台,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 创新了教学途径, 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平台, 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纵深发展。

结合以上结论, 本文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可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纳入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范畴, 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优化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新方式而纳入到保障体系的范畴;二是加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建设,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将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方式推广建设;三是加强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建设,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检验制度、教学质量反思制度和教学质量发展制度等。

摘要: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作为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方式在教学质量检验、教学质量反思和教学质量发展等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山水园林美丽梧州 第7篇

2009"-2012年, 梧州累计投入资金24.5亿元, 通过实施城市生态林建设、公园绿地提升建设、绿化亮点建设、绿色构架建设四大工程, 落实蓝天、碧水、宁静三项行动,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并于2014年1月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绿量大幅增加, 园林景观品质不断提升

依托梧州独特的山体、河流、湖泊、湿地建成城市绿色长廊、城郊森林和城中园林, 城市绿量大幅增加,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39.16%和36.24%。通过在新城区建设新公园、在老城区兴建小游园、对老公园升级改造, 建成6座综合性公园和37处公园绿地,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62平方米, 群众出行500米就能享受怡人的绿色环境。

道路绿化自然成景, 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一路一树种、一街一花色以及成片、成块、成线的原则, 建成一批绿色廊道、景观大道和鲜花大道, 打造四季有花、色彩优美、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绿化景观体系。

彰显城市特色, 打造独特园林景观

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和现有建筑, 加强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 打造独具特色的立体绿化景观。

持续改善城市生态, 人居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梧州绿道网规划建设 第8篇

一、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发达国家为解决环境恶化问题, 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态和人文资源, 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而提出的。第一个真正意思上的绿道规划开始于1867年Frederick Law Olma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绿道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 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绿道 (Greenway) 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 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 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二、绿道构成、分类及层次

(一) 绿道构成

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人工系统则包括以下几大内容。

发展节点: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要游憩空间。

慢行道: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 (残疾人专用道) 和水道等非机动车道。

标识系统:包括标识牌、引导牌和信息牌等标识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出入口、停车场、环境卫生、照明、通讯等设施。

服务系统:包括休憩、换乘、租售、露营、咨询、救护、保安等设施。

(二) 绿道类型

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不同, 绿道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生态型绿道: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溪谷、海岸及山脊线建设, 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护和培育生态环境, 保障生物多样性, 可供自然科考以及野外徒步旅行。生态型绿道控制宽度一般不小于200米。

郊野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 通过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等形式, 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道控制宽度一般不小于100米。

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内, 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而建立, 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活动提供场所, 对梧州市区域绿道网起到全线贯通的作用。都市型绿道控制宽度一般不小于20米。

(三) 绿道层次

绿道规划的层次与区域规划层次一样, 从大到小分别包括全球层次的绿道网络、国家层面的绿道网络、区域层次的绿道网络、城市层面的绿道网络、社区层面的绿道网络等五个层次。

三、梧州市绿道网规划建设

(一) 梧州市绿道网建设策略

一是划定绿道控制区, 实施严格的绿道建设行为的管制, 使之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相结合, 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 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交通建设相结合。二是策划多样化的主题游径, 形成品牌效应, 与提升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相结合。三是以特色节点为依托, 深入挖掘地方资源特色, 充分挖掘、突出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四是以绿道为触媒,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绿道产业带, 积极培育绿道新型业态;开发创新生态农业,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梧州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六大优势

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广佛肇梧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开发建设, 为梧州市建设绿道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梧州自身具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三大内因优势, 为梧州市绿道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梧州市绿道网建设指导意见

绿道网建设应与苍海片区、粤桂合作试验区等项目建设相结合, 与新规划新建设的项目和“三旧”改相结合。新规划道路也应按照绿道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实施, 市区内道路人行道大于4.5米的按绿道标准实施。划定绿道控制区, 实施严格的绿道建设行为管制, 控制宽度为生态型大于200米, 郊野型大于100米, 都市型大于100米。根据绿道的不同类型特点, 明确绿道建设实施主体。都市型由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市政局等部门负责实施;郊野型由林业、交通等部门负责实施;同时引导鼓励企业参与绿道建设。

(四) 梧州市绿道网规划框架

规划目标:通过对梧州市城市开发建设及用地现状分析, 提出梧州市绿道网规划的目标是:以绿道串联梧州山水人文景观, 构筑生态网络、疏通生态廊道, 将城市融入森林, 打造宜居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 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市民出行方式的目标。

规划定位: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构成的网络状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这些绿色开敞空间通过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将梧州市具有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 同时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并对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实施空间管制, 融合环保、运动、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 在构筑梧州市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 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游憩空间。

总体规划架构:一是构建梧封区域绿道网。以苍海核心区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两大核心, 构建梧封区域绿道网。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和粤桂特区一体化, 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惠及民生的梧肇绿道网体系, 优化提升两地人居环境, 定于2013年4月26日, 由民革梧州市委员会封开县委、县政府, 梧州市市政局主办的梧肇绿道网规划建设调研会在梧州市苍海会展中心举行。会议就推动梧州市成为自治区绿道网建设试点城市;以绿道建设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两广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全面对接两广经济、交通、绿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梧州市园林城市的品质等主题展开讨论。初步确定梧封 (肇) 区域绿道网规划框架为: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中心, 以“一江两岸”为主线, 构建100公里岸线绿道、环西江两岸山体慢行绿道、西江流域水上绿色航道。形成“一心、一道、三环”的景观架构。以绿道为载体, 实现梧封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同城一体化。同时规划苍海核心区为梧州绿道网核心, 并作为广西绿道网零起点。辐射周边250平方公里的公园、文化旅游景点、体育设施、城市景观节点、农村生态农业园等, 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丰富城市旅游资源, 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二是规划建设梧州市绿道网。2010年, 梧州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设梧州市绿道网的构想, 并编制完成了《梧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 (2011—2020) 》。目前, 梧州市已建成玫瑰湖环湖绿道4.2公里, 为广西、广东两省的绿道实现无缝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规划梧州市绿道网为“一核、七环、三带”的架构。规划梧州城市绿道总长约197公里, 分别设为1号线至7号线;规划设置兴趣点共30个。其中都市型绿道约95公里, 郊野型绿道约50公里, 生态型绿道约52公里。梧州市目前已建成了玫瑰湖环湖绿道。作为广西绿道零点的环苍海湖绿道正在建设中, 将成为连接广西区内绿道网和两广绿道网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

三是打造梧州市“村村通”村镇旅游绿道网。目前全国绿道网建设风起云涌, 正在实施“百里百村”绿道网建设。2014年7月, 民革梧州市委员会提案打造梧州市“村村通”村镇旅游绿道网, 充分利用广西名村名镇建设契机, 在梧州市绿道网建设的基础上, 以村镇旅游绿道网串联各名村名镇, 全面展示村镇的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和产业美, 彰显村镇的自然文化魅力。以“名村名镇”旅游绿道为载体, 建立村镇绿色交通网络, 缓解村镇旅游交通压力, 实现绿色出行, 带动村镇生态旅游发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响“名村名镇”生态旅游品牌。

梧州绿道网建设,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也是全面构筑梧肇 (封) 同城一体化格局、推动粤桂合作试验区发展的强有力载体。实施绿道网建设, 是实现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建设宜居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要内容, 也是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 是实施区域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空间战略。梧州市要构筑城市总体布局具有山—水—城景观特色、绿色指数不断升级的宜居城市, 打造城市森林—绿色经济—幸福家园—西江明珠生态名片, 就要依托绿道网建设, 使之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 实现“健康之路、发展之路、和谐之路、幸福之路”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大学安全下一篇:数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