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规模范文

2024-06-07

集聚规模范文(精选6篇)

集聚规模 第1篇

一、我国纺织专业市场的行业发展演变方向

1、发展的最初阶段——集贸市场

集贸市场是纺织专业市场发展的最初级的阶段, 市场中的交易者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两者, 就是在街边等空暇场所进行, 其交易方式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 就是现场交易、现货交换、现金交易。整个市场主要以零售为主,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流动性比较强, 产品种类不多, 交易量也不大。这种地摊式的集贸市场是我国纺织专业市场发展的最初阶段。

2、发展的萌芽阶段——大棚式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济的发展以及贸易的增加, 其市场的形式逐渐摆脱了集贸市场的形式, 向大棚式市场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沿海城乡, 贸易的不断增加市场中逐渐形成了短期合约, 另外由于市场中的产品多是在家庭式作坊和小型企业中完成, 其市场的范围仅局限在农村当中, 难以销往大型城市。逐渐形成的大棚式市场, 大多数都是个体户, 此时已经出现场所固定的特点, 并且在整个的大棚式市场中交易数量和金额都在不断加大, 其商品的买卖形式也由零售逐渐向批发加零售的形式转移, 这种大棚式纺织专业市场是继集贸市场之后的第二代市场。

3、发展起步阶段——区域性批发市场

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纺织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加大。随着各种纺织专业市场进一步扩张, 其市场的内部由单层向多层建筑结构发展, 市场位置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地段或者是人流量较大的城乡结合部中。交易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市场中的商品种类更加齐全, 纺织品的种类、档次也更多, 市场的范围也有原来的周边农村向城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展。批发市场中的主体也变成了个体户、代理商、批发商, 甚至还有厂家直接在市场店铺中设置的直销点。市场管理方面也出现了简单的物业管理, 但是对应的服务仍然还在发展当中。

4、发展壮大阶段——现代化专业市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纺织专业市场开始逐渐规模化, 此时已经初具规模化集聚特点。整个专业市场得到的较大的提升, 不管是从建筑、环境、服务方面都日益完善。甚至已经开始出现恶性竞争、盲目扩建等问题, 这种商场式的专业市场是纺织专业市场发展中的第四代形式。

5、转型升级阶段——网络交易市场

2000年之后, 随着网络技术的加入, 其中营销手段、营销渠道有了较大的改变, 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给了纺织专业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服务方面, 要求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休闲娱乐一体化的购物环境, 从营销手段以及营销渠道上电子商务开始走进人们视野, 将市场拓展至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当中。另外, 借助交通的便利开展、资源优势开展各种展览会等, 目的就是打开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有了电子商务的加入, 整个纺织市场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不管是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逐渐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市场, 这种新型的市场将原有市场的深度与宽度都进行了有效的延伸与扩展。

6、全球化发展阶段——国际市场

我国纺织专业市场步入国际市场是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开始的, 也是针对目前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中衍生出另一种营销渠道。我国之所以会逐渐向国际化市场中延伸, 另一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逐渐增加, 在此时这种全球化背景下进入国际市场就成为了必然。在国际市场中, 销售渠道由国内向国外转移, 其市场形态也变成了远期合约交易为主, 市场中不再是个体经营户、批发零售商为主体, 而是由公司取代, 交易手段也发生了改变, 主要以电子交易为主, 物流成为了商品运输的主体, 其中空运、航运更是其中的主流。

二、我国纺织专业市场的规模化集聚特点

1、纺织专业市场产品规模化集聚

整个的纺织专业市场, 主要是以纺织服装产品为市场核心, 纺织服装产品除了各种服装、窗帘布艺、床上用品、服装服饰、家装家纺、皮草等, 还包含了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机器, 这些产品与设备共同组成了一个市场, 将供给关系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当中, 降低交易成本, 维持市场的稳定性, 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 这是一个专业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2、纺织专业市场产品品牌集聚

从我国纺织专业市场发展的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可以发现, 市场的门槛较低, 这种低成本的销售为我国当时的个体经营户、小型企业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平台。这也成为了我国纺织专业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批发形式的出现让部分企业产品流进市场, 逐渐的部分企业通过服装单品建立起了品牌, 之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品牌效应。纺织专业市场的规模化集聚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发展成为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成立与发展的基础, 并且让其在专业市场当中逐渐壮大, 产生出一系列的品牌。

3、纺织专业市场产品信息集聚

在纺织专业市场中, 各种品牌、各种形式的产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 其中含有的技术以及各种信息在市场中传播, 市场经营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选择相互竞争的关系, 逐渐的市场中形成了一个市场规则, 目的在于制约恶性竞争的发生。整个市场中各种商品信息、商品种类、商品规格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信息流, 在市场中传播、扩散, 为整个市场中的参与者提供了信息接受的来源。

4、纺织专业市场功能集聚化

市场的形成离不开市场参与者, 另外市场又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将商品生产者与消费着交流的平台, 整个市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人群、消费层次的需求。在目前的形势下, 作为一个已经逐步完善的专业市场, 之所以能够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主要来自于市场中的商品, 其数量众多、价格低廉, 以及与此匹配的相应的物流配送、品牌推广、商务办公、推广展示、设计研发、质量认证等一系列配套功能日益完善, 如同一个发达的根系一下逐渐向有关联的产业延伸与发展, 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其实, 也可以将其认为是一个纺织商品流通场所, 一个纺织服装商品的仓库, 一个商品流转站, 在这个市场当中各种功能聚集, 形成一个规模化的集聚特点。

5、纺织专业市场多业态集聚

整个纺织专业市场的功能聚集, 让市场的软件、硬件都得到了较大的转型与升级, 其中特别是在商场的业态形式上。各种新颖的商品市场逐渐涌现出来, 纺织专业市场吸收各种新型的购物形式与商业模式, 并进行包装与创新, 整个市场中呈现出多业态集聚的特点。不同的市场业态, 就能够进行从深度与宽度上的延伸与拓展, 能够帮助市场获得更多的增长空间, 并且还能够丰富纺织专业市场的业态结构, 使其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 深入了解我国纺织专业市场的发展与规模化集聚特点, 就能够发现其目前呈现出来的规模大型化、国际化、品种全、样式多、层次丰富、市场功能强大等特色。这是因为我国的纺织专业市场在面临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时表现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从而衍生出规模化集聚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尤晨, 林平忠.纺织专业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拉力模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03) :148-149.

[2]高阳, 顾庆良.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批发市场发展趋势探讨[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01) :152-153.

[3]杨强.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整合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11, 21 (07) :122-123.

[4]范重梅, 陈艳.中国休闲男装零售市场的消费结构和趋势[J].山东纺织科技, 2013, 17 (04) :259-260.

集聚规模 第2篇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新增浦东新区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青浦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金山区枫泾国际商务区、松江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崇明县陈家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5个新的集聚区;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基本建成25个集聚区,完成投资1200亿元人民币,新增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并累计引进各类总部机构达到500家,吸纳就业达到100万人,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月9日,本市召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发布《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据测算,到2010年底,全市集聚区完成投资总额约2194亿元,引进全球及中国500强企业408家;2010年实现税收476亿元人民币,年度税收亿元以上的楼宇约有150栋。目前,在“十一五”确定的20个集聚区中,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16个集聚区已基本建成,占到集聚区总项目的80%。

新增的浦东新区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青浦区西虹桥商贸商务集聚区、金山区枫泾国际商务区、松江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崇明县陈家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各具特色,在推动经济转型上各显神通。例如,在世博园区改建而成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内,眼下已有13家央企总部确定落户,世博轴商业街、高星级酒店群建设均破土动工,形态优化与功能转型同步启动,整个区域最终将成为浦东会展商务的新地标。

副市长艾宝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集聚规模 第3篇

一、绍兴产业集聚现状

绍兴的很多产业发展水平很高,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于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这些产业在绍兴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绍兴的主导产业。绍兴地区分析主导产业,而是应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比较,不能单纯以工业产值或者工业增加值来衡量。在衡量地区产业在全国专业化程度时一般使用区位商指数(LQ),这一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来说,LQ>1时,表明第i产业在该地的专业化优势超过全国,属于具有输出优势的专业化部门,LQ越大,输出优势越大。

根据《绍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对分行业工业产值进行查找,可以得出2000—2014年绍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商,及绍兴各行业年平均区位商和区位商年平均增长率。根据这两个指标可将绍兴行业分为以下四类:

1. 主导产业:

年增长速度大于2%,平均区位商大于1,专业化优势较大,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大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如表1所示)。

2. 支柱产业:

年增长速度在0%~2%之间,平均区位商大于1,专业化优势较大,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0%~2%之间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发展空间较小(如表2所示)。

3. 朝阳产业:

年增长速度大于2%,平均区位商小于1,不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大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表3所示)。

4. 其他产业:

年增长速度小于2%,平均区位商小于1。不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小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发展空间较小。

表中区位商年增长率反映了十四年来的平均情况。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十四年来,绍兴各行业呈整体增长趋势,但是,2007年是绍兴各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绍兴各行业除化学纤维制造业在2004年以后增长迅速,以及绍兴市的塑料制品业在经过前两年的下降后缓慢上升外,绍兴其他行业的区位商在2007年前后都开始全面下降。绍兴这些行业绝对优势依然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这种优势的差距在减小。

二、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空间基尼系数(G)、行业集中度(CRn)、地理集中系数(γ)、赫芬达尔指数(HHI)。

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其产值占整个行业的份额。以五企业集中度为例,其表达式为:

其中,yi表示规模列第i位的企业产值所占份额。

基尼系数最初用于对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测定。1996年Keeble将其用于测定行业在地区间的分布均衡程度,空间基尼系数以产业就业人数来衡量集聚程度,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的就业人数比重和该地区全部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两个指标,其表达式为:

其中,si为i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值越高,表示该产业在地理上差异越大,即集聚度越高。

赫芬达尔指数(HHI)表达式为:

其中,zi表示以就业人数计算的第i个企业的规模,即该企业就业人数占该行业总就业人数比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大。

地理集中指数是Ellison和Glaeser于1997年提出的,该指数综合了空间基尼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不仅考虑了区域差异,也考虑了企业规模的差异。

以上几个指数都是以某一产业为研究对象,用来衡量某一产业在某个区域内的集聚程度的,但不能综合衡量某一区域各产业的集聚程度。因此,基于以上几个指数的构造原理,本文提出“产业基尼系数”来综合衡量绍兴市产业集聚程度。

其中,ai表示某地区第i行业工业总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bi表示全国第i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i=1,2,……表示各个行业。该指标表示某地区各产业所占比例与全国的差异大小,即地区行业结构和全国行业结构的差异,该指标越大,则表示该地区某些行业集聚程度越高。

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对于绍兴这样多产业集聚的地区,用一个或几个产业的集聚程度不能反映整体情况,而这一个指标就可以综合反映该地区的集中程度。绍兴的产业集聚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集聚,本文选取制造业28个行业(不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数据计算“产业基尼系数”,结果(见图1)。

产业基尼系数表明,在2008年以前,整体的产业集聚程度的趋势是上升的,但在2007年以后,集聚程度逐渐降低。2009年绍兴工商联等部门对绍兴的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发现绍兴产业集群企业处于衰退中。另外,前文对部分行业区位商的分析也表明2009年前后部分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区位优势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产业基尼系数,表明使用产业基尼系数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是比较恰当的。

三、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测量

国内有很多学者讨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测量问题,部分学者建立指标体系从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方面衡量城市规模变化,也有学者以单一指标来衡量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单一指标主要是从“人口城市规模变化”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口方面的指标进行测量。所使用的人口指标主要有城镇人口比例、非农人口比例、从事非农生产人口比例等指标。

21世纪初,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绍兴县乡的编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改制后的地区农村人口迅速转变成了城镇人口,但是很多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居住相对分散,不具有城市人口的典型特征,因此城镇人口比例无法客观反映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

乡镇企业是绍兴产业特色之一,是地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职工,多是农业人口,这些职工仍然维持农村的生活方式,因此乡镇企业农村户口的职工不能反映城市规模增长水平。

非农人口统计标准是一致的,所以绍兴各年的非农人口比例具有可比性,可以从各年的非农人口变化中看出绍兴城市规模变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选取非农人口比例作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衡量指标。

四、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变化关系分析

许多研究都认为产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绍兴市的发展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代表。根据上文确定的用来衡量集聚程度与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指标——产业基尼系数与非农人口比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14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基本呈增长趋势(见图2),而产业集聚程度在2005年前在曲折中增长,而200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因此,2005年以前,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变化是共同发展的,而2005年产业集聚程度下降,而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继续稳步提高。

可以发现,城市规模变化的增长速度在2005年以后明显放缓,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增长速度与产业集聚程度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对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增长速度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分别对两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检验,可以认为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一般回归分析总是先验地定位变量的内生或外生性质,Granger检验则把两个变量看作是一对内生变量,考查两个变量在时间上是否有先导—滞后关系,若有,在统计上先导变量便是滞后变量的Granger原因。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见表4),在一阶滞后的条件下,城市规模变化环比增长率会影响产业集聚程度。

其中,Y为城市规模环比增长率,X为产业集聚程度。由于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因此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以产业集聚程度为因变量,以滞后一期的城市规模变化环比增长率为自变量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见表5)。回归系数是显著的,但是对残差进行分析后发现残差是不平稳的,这说明除了城市规模变化的增长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产业集聚程度。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近十五年来绍兴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变化的发展模式并非是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规模变化发展,而是城市的发展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动力。由于本文的城市规模增长水平选择人口方面的指标,因此讨论的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变化的人口集聚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发展,即绍兴城市发展是一种“因人兴业”的模式。

五、结语

城市规模变化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城乡比较利益实现的。城市规模增长时,由于城市的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比较利益会不断扩大,农村人口、资金等资源被吸引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加深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差距。同时,企业就会出现集群的倾向以共享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从而引导城市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2000—2007年绍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发展,集聚了大量人口到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主导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从而促进了绍兴产业集聚的发展。但2008年以后,绍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放缓,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绍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竞争激烈,创新不足,污染严重,亟须产业升级调整。

参考文献

[1]Northam,Ray M.Urban Geography[M].New York:Wiley,1979.

[2]Porter 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

[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尔泰,陈良璧,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花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6]鲁文彬.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研究[J].企业导报,2012,(4).

[7]王换娥.河北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集聚互动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8]王军民.江西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产业集聚区制度 第4篇

1、医务室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医疗卫生法规,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师的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防止和杜绝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值班人员的工作调换应有统一的安排,做到人人坚守岗位。

2、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以及危重病人,应及时负责联系转送到市、县级医院作近一步治疗。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接待病人要热心,健康检查要细心,诊治病人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简明扼要认真准确记录病人病历,病历资料要妥善保管。按处方制度认真书写处方。特殊病情作好交接班工作。

4、工作人员态度应和蔼,耐心解答问题,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保管和维护好医疗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力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5、在配药或打针时,思想高度集中,仔细对照药名和剂量,明确交待服法、用法,防止差错,杜绝事故。

6、保持医务室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医务人员上班要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操作时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传染。

7、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监测、预防。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产业集聚区传播、蔓延和爆发流行。8.认真做好产业集聚区工人的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工人的定期体检工作。认真检查,仔细填写检查结果,协助建立工人健康资料。9.严格执行按卫生主管部门和物价局文件要求制定的各项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将常用诊疗收费价和常用药品价公开,明码实价,不乱收费。

10.加强各种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驻产业集聚区医务室

集聚规模 第5篇

关键词:集聚化,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演变成争夺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集聚与新兴产业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确立。产业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成长,同时产业成长又能够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集聚[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充分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只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集聚世界先进技术,才能攀越国内外市场竞争制高点,并最终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无锡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无锡经济经历了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两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创造了全国瞩目的“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2010年无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758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上年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1 579.85亿元,同比增长48.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55.7︰4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但随着形势变迁,无锡市经济发展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已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当口,无锡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迫切要求由投资驱动向创新拉动转变;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硬约束日趋强化;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合作平台;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第四次世界科技新革命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当转型升级成为共识,无锡开始谋求新一轮加速发展,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这一行动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无锡市第一次经济转型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第二次转型是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源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跨越;而目前无锡市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型,核心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使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只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有可能形成与发达国家同发的优势,大大缩短差距,实现跨越发展。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达1.2万字的讲话,其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详细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发展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创新和应用以及新的市场开拓而出现的新产业或产业群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五大关键因素:持续创新的先进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有效的空间布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效延伸的产业链是发展的有效途径;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是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正确的产业政策是发展的主要手段[2]。

3 无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无锡市选择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考虑到四个因素:一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二是有利于创新型经济发展,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是带动性强,不仅能够扩大就业,还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新需求。四是符合无锡实际,立足无锡市特色优势和现实基础条件,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思路,依据江苏省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无锡市将传感网、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环保、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作为无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4 无锡市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无锡市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新兴产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传感网、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环保、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八大新兴产业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市场份额等多项指标都居于全国前列。

无锡市通过加强产业链整合,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建立错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虽然无锡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偏低,总体上还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量规模还不够大,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一些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三是市场开拓难度较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生产规模小,在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的成本要高于传统产品,其市场推广的难度较大,市场占有份额较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5 国际产业集群发展对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

发展的借鉴

5.1 产业集群发展实践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自1965年以来,美国100家最大的技术公司中,有1/3在硅谷。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与利用是硅谷的绝对优势项目;而且硅谷在生物工程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硅谷有着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群,上市公司有近80家,近200家生物工程公司不但已经为硅谷提供着近6万个工作机会,而且正在追赶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火车头”。

5.2 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发展成功的关键一般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一是集群内的产业集中、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相对较高,协作配套体系完善。二是集群内技术人才与大学和研究机构高度密集,且自主开发能力强大,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高。三是有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和新企业形成的商业环境,区域内信任度较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低。

5.3 产业集群发展借鉴

一是积极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衍生和集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衍生和集聚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二是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集聚效应产生。科技创业人才集聚功能开发是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硅谷地区的成功与其有效地吸引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创业密不可分,硅谷地区建成了面向全球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使得世界各国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都能自由地向硅谷集聚。三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密切协作。大多数高技术产业集群都是政府干预或引导的产物;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功能扩展和延伸,集群内的发展既不名副其实,也不具备比较优势;产业界的参与是高技术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四是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硅谷地区成功发展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催化剂[4]。

6 基于集聚化的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策

培育发展战略产业应把握发展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升级规律,坚持全局性、长远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原则。根据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选择不同的战略重点,注重现实产业基础,符合无锡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空间,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综合分析无锡市各新兴产业内涵,突出新兴产业的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战略要求,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产业基地和园区为载体、重点企业为龙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生产要素以及配套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有效集聚,重点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企业集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倾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竞争优势,建立和形成“8+X”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格局[5]。

6.1 加快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园的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目标,打造高新技术特色产品集群

围绕以新兴产业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进行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新兴产业规划区域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新兴产业关联企业到规划区域内集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产业集群配套协作,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功能强、集聚功能突出的工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优势领域,发展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成长性好的核心产品群和龙头型项目,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以产业链为纽带,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特色产品群,实现特色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互补,形成跨区域、跨基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细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竞争优势,同时坚持开放式配置产业资源,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壮大和发展自身。

比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高科技城的支持政策,加大对无锡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对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银行贷款进行贴息等方式,支持包括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内的集聚区建设,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和资源,引导市场向规划预期的方向和目标配置资源,加快形成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集聚区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全国新兴产业发展。

6.2 建立开放型的自主创新模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通过“扩大规模、引导传统产业跨行业发展、孵化器培育、资源整合和引进创新资源”等具体举措,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特色产业基地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重点支持基地内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处于全国同行领先地位、对基地特色产业具有很强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壮大规模和调整结构相结合,引导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培养一项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最好在国内培养产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产业的创新能力上[6]。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开放型的自主创新模式,提升跨区域、跨国界配置整合创新资源以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坚持重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领域争取重大突破,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系统、有序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6.3 开发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活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上,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以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为主渠道,特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作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全面加强与中科院和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的“一院七校”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在锡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各方面科研力量,开放性配置各类资源,通过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产业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开发中寻求突破。关注对特色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前瞻性技术攻关,创办形式多样、环境优越、服务配套的科技创业服务设施,孵化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储备性技术。

6.4 培育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的骨干企业

强化高端引领,在全国率先形成产业高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特色产业共性技术,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努力提高骨干企业在集聚创新要素和组织创新活动方面的能力和作用。围绕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招商,积极引在进高新技术产业中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国际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形成与产业链上下游高度相关、协作配套的生产和服务企业群体。重视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内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产品链上的节点性作用。要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通过技术改造、引进人才、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等方式,引导传统企业加速向科技型企业转变,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队伍。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动力,构建海外引才工作新体系。推出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的“后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人才的“泛530”计划,全面启动“无锡千人计划”。

6.5 创建高水平、跨区域的技术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完善城市创新体系,使创新型城市成为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源地,系统地推进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促进城市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发展[7]。根据江苏省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布局,积极创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各种类型的创新载体。

强化特色产业基地服务功能,建设一批直接为基地企业提供信息、测试、设计、培训等公共服务的服务平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整体需要,以基地已有的行业和企业资源为基础,加强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服务网络、专业性的数据库、专利检索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软件产品等特殊行业优化合理布局,建设一批与其相配套的产品测试平台和国家权威部门认可或授权的产品测评中心;对物联网、无线通信、光电子等行业群体,集中建设专门提供其软硬件设计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新材料行业,建立新材料综合测试服务平台和专用材料测试分析中心。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6.6 以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构筑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品牌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自主一次开发与引进吸收二次开发相结合的创新策略,推动更多自主品牌向无锡市名牌、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跃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为重点,依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基地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模式转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牵引,进一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努力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引擎驱动”,将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多模式融合”,构建创新集群,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约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技术创新前沿化、产业价值高端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高层次转型”,构筑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无锡市增长模式从“产值增长”向“内生增长”转变。

参考文献

[1]孟祺.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8):6-9

[2]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DB/OL].(2009-11-03).http://www.gov.cn/ldhd/2009-11/23/content_1471208.htm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DB/OL].(2010-10-18).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4]盖文启.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2):106-108

[5]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双倍增计划)的通知[DB/OL].(2010-07-27).http://www.wxstc.js.cn/web101/BA05/C/01/792698.shtml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集聚规模 第6篇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 但半城镇化等矛盾突出。201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 (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2014) , 与此同时, 2012年全国失地农民约有4000~5000万人, 每年以300万的速度增长 (王日晨, 孙红丽, 2012) , 2020年总量将超过1亿 (民进中央, 2009) , 大学毕业生年均约为700万 (教育部, 2013) 。城市作为承载人口的重要空间载体, 呈现人口快速膨胀的阶段, 尤其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自2003年开始新市民作为城市政府人口管理的新政, 在苏、浙等地率先展开,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服务管理外来人口的关键性政策, 在巩固城市总体发展质量和提高城市体量增长上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城镇化在稳步推进人口迁移和合理城镇面积增长的同时, 需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文明样式等的转变。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要将进城农民引入城市生活, 使他们逐步融入新型的现代市民社会, 实现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固有价值观念的深刻转变, 普及和传播城市文明, 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 (陈永泽, 2007) 。与此同时, 从总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分析, 规模过小的城市, 规模收益低。政府负担的外部成本高, 经济效益差;人口在10~100万人规模区间, 才有正的净规模收益。在100~400万人规模区间为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 (赵晓等, 2002) 。因此, 推进新市民化对于综合承载力良好的中小城市作为主力推进城镇化具有综合效益。

2“新市民”概念提出的宏观背景和沿革

2.1 学术层面对新市民概念的解析

农民工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江苏省南部, 1950年代大跃进后期, 苏南地区地少人多, 土地无法解决生计, 于是出现农民开始以自办乡镇企业和进城服务两种形式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城市建筑业和服务业等。改革开放确定农村人口有自由流动权后, 农民工人数急剧上升并超过1亿。农民工首先在小城镇出现集聚 (吴天宝, 常征, 2005) 。

费孝通在80年代初对江苏吴江小城镇商品经济由解放前的衰落到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兴起, 以及农业剩余人口在小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方式的探究 (费孝通, 1984a;1984b) , 这是我国开展新市民社会现象研究的缘起。而国内学术界首次将都市农民工称为“新市民”是在1986年, 当时, 杭州市区农民工约为12.3万, 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6.7%, 98%在生产第一线。吴克强等人对杭州市进城青年务工人员进行走访, 通过对其在该市生活和思想的调研, 初步揭示了新市民在居住条件、用工待遇、合法保障、择偶婚姻和城市融入等存在的问题 (吴克强, 郑涛, 1986) 。

伴随“三化”的快速推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三化”的贡献日益显著。但是, 在城乡二元制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背景下, 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代表的外来务工人员是生活在就业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 从事非农产业、生活就业在城镇, 但身份仍然是农民或非市民, 在人口统计方面, 居住半年以上按照常住人口, 但是却不能同时获得所在城市的居民身份, 融入城市、平等享受与市民同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较为困难, 以农民工人口为基础统计, 该人群规模在2.69亿以上 (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2014) , 分别约占全国和城镇人口的19.77%和36.79%。如果大量农民工长期停滞在农民工状态而未能新市民化, 不但会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且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隐患。因此, 解决好农民工新市民化问题, 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内需促消费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与新市民体制机制有关的理论包括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微观的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公平效率原则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1980年代开始, 关于新市民的研究开始出现, 并在2005年前后快速上升, 在2007年前后达到峰值 (约400篇) , 之后在200篇左右波动 (见图1) 。研究的主线从讨论新市民现象—概念界定—进城问题—制度改革建议—能力建设—城市融入等方面展开。针对不同地区和背景下, 在不同时期对新市民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结合中央政府对农民工和地方城市流动人口的政策规定, 自2004年以后基本对新市民有了较为统一的界定 (见表1) 。

结合表1, 新市民可归纳为:主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其他城市到流入地的务工人员为主体、大学毕业生、技术人才和高级知识分子) 和城市失地农民 (城郊、城中村和园中村) 等。

2.2 政府管理层面对新市民概念的解析

如前所述, 苏南的小城镇现象自下而上, 为国家政府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良好启示。1997年6月, 全国382个小城镇进行户籍改革试点;2001年3月,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发[2001]6号) , 明确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 促进小城镇发展和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在户籍管理层面, 对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已在小城镇办理的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 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或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

此后, 苏浙和广东等省包括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开始在政府层面研究并制定对外来人口等的管理。浙江省杭州市和江苏省常州市是我国城市推行新市民实践的先行者 (徐晖, 2003;张祥荣, 2003) 。常州市自2001年8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 新市民学校 (夜校) 是六种学习型组织的之一 (连玉明, 2003) 。2006年青岛市明确提出新市民的概念, 赣州市在此基础上, 将返乡农民工也作为新市民来界定 (见表2) 。

构建专门的新市民服务行政实体, 是浙江一些县级市创新政府治理的举措。2007年6月, 平湖市 (隶属嘉兴市) 在浙江省率先建立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平湖市新居民事务局 (隶属市政府) 。2007年8月, 慈溪市 (隶属宁波市) 专门为外来人员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2007年, 江阴已经实现新市民同城待遇的发展目标。将外来新市民和本市市民一起纳入城乡统筹就业、培训、保障、维权范畴, 从制度上保障新市民实现同城待遇。该市各企业用工条件实行本地、外地工同标准、同报酬、同保障, 同等接受岗前引导性培训和上岗后的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考评鉴定。该市95%以上的镇、办事处专门为新市民建立了统一廉租管理的新市民生活居住区, 新市民子女全部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而且完全享受老市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待遇, 近两年未发生一起向新市民收取借读费等违规行为。为了配套新市民工作的有效开展, 地方政府围绕新市民子女教育、户籍、社会保险和知识技能等实施专门的“新市民工程”, 苏浙实施的新市民制度, 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 中部省份及其城市及时借鉴, 如湖南省尝试将新市民包含原有的城镇居民、进镇农民、个体经商、投资者、迁居、移居以及在城镇谋求发展的各类人员 (许顺富, 2003) ;湖北省实施全省范围的“新市民工程”;以赣州为代表的城市在中心城区实施新市民公寓等 (见表3) 。

“新市民”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国解决城乡二元体制问题、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的目标与行动。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在充分受到尊重的基准上有序推进权利和待遇的保障与实现, 包括居住、就业、社区、文化、户籍和教育等。有人口管理部门将新市民总体上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

3“新市民”政策推进的总体特征

自2003年起, 国家约有98项政策提及农民工, 其中34项对指导农民工进城就业和权益保护提出了翔实具体的规定, 6项直接针对农民工提出政策要求 (见表4)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5号) 提出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 切实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国家劳动保障部 (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于2006年向国务院提出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获得通过, 并下设办公室, 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劳动保障部) (国务院, 2006) 。主要职责包括在国务院领导下, 研究拟订农民工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 为国务院决策提供意见建议;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研究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定期向国务院汇报农民工工作情况, 并及时通报各地区、各部门。2013年6月, 国家成立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为组织拟订和审议农民工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 组织推动农民工工作, 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统筹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办公厅, 2013) 。

尽管国家尚未出台以新市民为内容的政策文件, 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 (国办函 (2013) 36号) , 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地方性居住证管理办法已经陆续出台并施行 (上海:2013年7月1日;天津2014年1月1日;廊坊政府令2011年第15号2011年12月24日) , 由公安部起草的全国居住证管理办法已经提交国务院审定。

在居住证制度方面, 北京和上海均有良好的实践基础, 但制度以人才引进为服务对象。1999年, 《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 (京人发[1999]38号) , 于2001年改名为“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该办法针对的是申请引进人才的单位应优先在本市行政辖区内吸纳所需各类人才。对于本市紧缺的人才, 方可办理引进或《北京市工作寄住证》 (以下简称《工作寄住证》) 。其适用范围是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及其所属的研究开发机构。2002年,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等文件, 对人才引进、普通从业者和投亲等三类外地来沪人员进行区别分类管理。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长迅速, 目前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外来常住人口的密度与比重均居全国之首。

2010和2011在全国推行新市民 (化) 工程的提案被提交到全国人大, 近年来逐步发展为新市民积分机制体系的探讨;部分新市民比重较高的城市的地方两会已经普遍将新市民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点。江苏、浙江和陕西等18个省份于2013年制定居住证相关实施意见, 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落户。

4 代表性地城市“新市民”的政策发展特征与经验

由于尚未有关于新市民的国家统计数据, 而国家关于流动人口的数据不能全面反映新市民在城市的总量特征, 因此, 本研究涉及的新市民以所选择地方政府认定的新市民作为统计入口, 所选择的10个地级以上城市 (其中重庆为直辖市、成都为省会城市) , 总人口约为1.01亿, 其中户籍人口8.9千万, 新市民约为1.188千万 (占总人口的13.3%) , 由于所选择的城市为开展新市民基础和政府信息公开良好的城市, 全国关于新市民的总体水平将低于该比重。在省域范围, 截止2011年, 广东省领取居住证的新市民比例占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13.2%和43.3% (裴智勇, 2010) , 如全部转化为新市民, 比重将提高到26%;在地级以上城市中, 苏浙省份、胶东半岛和成渝地区的比重在20%左右, 如无锡和青岛;在苏浙县级市中, 总人口约为1.08千万, 其中新市民人口4.28百万 (占总人口的65.7%) , 江阴、慈溪和常熟人口超过200万, 常熟和太仓新市民总量均超过户籍人口 (见表5) 。该结论与国家相应的流动人口统计比例保持一致。苏南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 (如张家港、昆山、江阴等) , 流动人口的数量显著超过本地人口 (钱洁, 陈洪泉, 2013) 。江苏省太仓市2012年常住人口94.7万, 其中新市民47.7万 (50.37%) , 已对10余万流动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2013全面实现“居住证”制度, 并逐步在交通、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更多的“市民待遇” (庄超, 2012) 。

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八大区。

通过比对GDP及其相应的全国排名, 可见人口的规模化的经济集聚效应十分显著。吸纳新市民能力强的东部地级市GDP全国排名总体在前50左右, 中西部在前100左右;县级市GDP在全国城市 (包括县级市) 排名和仅县级市排名中, 前10名中有六个为表5列举的城市, 显示强劲的经济发展实力 (全国排名均在前200名, 县级前5在全国前100名左右) 。与此同时, 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并没有发生显著性下降。中西部地区学习借鉴东部经验和在全国范围推行新市民工程有其实践基础, 同时是有效避免部分中西部中小型城市出现经济社会不景气和城市活力下降而进行人口要素激励的方式。

5 结语

城市化使中国社会向新的市民社会发生变革 (赵晓等, 2002) , 新市民融入所居住的城市, 是当前政府职能部门面临的重大社会管理任务和亟需妥善解决的民生工程, 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持续保持动力的核心环节。当前, 地方中小型城市的成长, 应把充分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内生动力, 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 才能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只有把建设、服务南通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自觉行为, 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融入城市, 成为新市民。与此同时, 对于大城市的非传统“新市民”存在研究盲点。

新市民体系战略包括平稳推进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福利保障、住房保障、土地流转、城市融入、政治参与和民主权利等多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使农民工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 实现城乡文明的整体推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集聚规模】相关文章:

集聚要素06-28

社会集聚07-22

集聚培养08-06

集聚经济09-08

集聚理论论文05-06

产业集聚能力05-12

绿色产业集聚05-16

集聚与转移06-12

集聚生产要素06-24

集聚区建设06-28

上一篇: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下一篇: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