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人范文

2024-09-10

成长中的人范文(精选8篇)

成长中的人 第1篇

在看不见的人的成长回答了整个黑人民族的质问:“我们是谁?”、“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向何处去?”,这是非裔美国黑人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困境。因此从成长小说角度来看,这部小说也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超越文化和人种的文学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森.同一性:少年和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杜波依斯.黑人的灵魂[M].维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感恩那些使自己成长的人 第2篇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父母生育了我,养育了我,同时也教育着我 从小到大,妈妈和爸爸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他们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使我长大成人小时候,我就像一只小鸟,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现在我长大了,不需要在那样依赖着父母。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有时候还可以照顾着父母。我的妈妈很唠叨,但是我知道这是她的习惯,而且对我有好处,所以我也就渐渐的习惯了她的这种唠叨。

几年前的冬天,天气很暖和。妈妈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都喝一杯白开水,妈妈说早上喝白开水可以有一个好胃口,还可以洗胃。她还常常也教我喝,但是我觉得很麻烦,常常都不喝。但是妈妈却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耳边唠叨着:早上喝一杯白开水的种种好处。时间长了我早上喝一杯白开水就成了一种习惯。快过年了,过年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爸爸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现在我是不是也因该为他们也做一点点事呢?

记得初中时的一个早晨我在爸爸妈妈前面就起来了,我打算为父母准备一杯早茶。但是哪一个才是爸爸妈妈的杯子呢?于是,我把爷爷奶奶的杯子也都倒了一杯白开水。爷爷奶奶喜欢喝茶。等爷爷奶奶看见我的时候我已经把白开水都给

倒好了,这时,奶奶才告诉我那一个是爸爸的杯子,哪一个又是妈妈的杯子。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起床后,我双手捧着水杯,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喜出望外,仰起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

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我心里也喜滋滋的。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对啊!是老师从我们走进校园开始传授我们知识,从我们无知开始,老师就一天一天不停的教我们做人。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在他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才!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帮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矗立;而我感恩我的老师,因为老师助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飞翔在未来的蓝天上。

人们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叶茂盛,姹紫嫣红,茁壮成长。

大地辛苦培育着花儿,花儿懂得感恩,向大地奉献出了自己的芬芳美丽。于是,世界上便多了一份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的勃勃生机;甘霖滋润着小草,小草懂得感恩,向甘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世界上便多了一抹在春风中摇曳的绿色。世界上的万物更是如此,春去秋来,只有心存感恩,世界万物才会生生不息。

我很尊敬我的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不但教给了我很多知识,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由衷的说一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体现。这样无私,伟大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伟大的老师们,我永远会记住您!最后送给老师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也许是给全天下老师们最好的诠释。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感恩的故事发生,如果用心去体会,时时都会有终生难忘的温馨。天天都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让我们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魅族 和专注的人一起成长 第3篇

伴随着台下观众充满激情的尖叫和欢呼声,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站在舞台中央,做出如上表述。

2013年9月2日,在北京水立方,白永祥向所有来宾展示的是自称为“更好用的大屏手机”。事实上,钟情于在北京水方立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白永祥,是希望在这个具有梦幻感觉的空间,多维度呈现魅族新款手机MX3的智能,让与会者感受魅族每一款新品都具有的科技梦幻。

“如果你是魅族的粉丝,你一定会愿意为每一款新品发自内心的尖叫。因为你所有的智能诉求,在这里都可以找到,MX3似乎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在发布会的当天,一位从安徽合肥亲临现场的“魅粉”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位看上去年约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对魅族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在魅族第一款手机问世时,打动他的是功能和设计,甚至触摸上去非常舒服的手感,都会让他爱不释手。有这样的一大群“魅粉”,白永祥在或大或小的发布仪式上,每次都会豪情万丈。

魅族的变与不变

在当天的发布会现场,主角是最新一代旗舰手机魅族MX3。这款经过精心打造的极致产品上,魅族完美地探索出了大屏智能手机与人手舒适握感的交汇点。

这种超宽屏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阅读和浏览体验,魅族 MX3 领先業界的2.9mm超窄边设计,配以世界顶级的 LCD 色彩补正显示技术,让影音播放 、深度阅读和文档处理更为愉悦。

即使是最新款产品,但台上、台下的白永祥,抑扬顿挫的声音更具感召力。他对魅族每一款产品的阐述,都有深深的感情融入其中。

魅族手机的问世,并非没有对手。消费者习惯用小米和魅族进行对比,通过使用感受分出伯仲。对此白永祥坦言,小米确实是魅族最重视的竞争对手,但魅族做不出千元以下的红米。魅族不会做这种产品,这不是魅族心中的产品,而是商业的产品。

在白永祥的心中,魅族一定不能跟风,不能以大跃进式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激进。魅族需要的是专注做平台,不要跨出平台一步,不要试图做互联网的其他产品。在白永祥看来,喜欢魅族产品的人和魅族一样,具有专注精神。和专注的人一起成长,为专注的消费者提供最专注的产品,这是魅族与消费者共同的愿景。

发布会当天的另一大亮点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魅粉”。原本喜欢多变求新的80、90后,却成为魅族的忠实拥趸者。如同追星一样,在早早得知新品发布会消息后,他们从千里之外跑到北京水立方,希望提前感受MX3带来的智能乐趣。

魅族打动他们灵魂的是理念和执著。魅族的理念是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外界干扰,魅族都不会变,一切都将以产品为导向,设计出以人为本的产品。魅族可以变化的是,必须要动态了解、掌握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需求,以创造消费者需求为己任。

每一次的出场,白永祥演讲不疾不徐,但都能带给消费者新的惊喜。

“魅族已经突破了手机的界定标准,未来想到魅族,就是一个智能的、多元的移动工具。乐视网、拉卡拉、支付宝、多米音乐等,都是魅族的重要合作伙伴,而这所有的功能,在保证技术安全的前提下,轻轻触动魅族,一切都会搞定。”白永祥对记者说。

通过完善的整合功能,在“Connect To MEIZU的平台战略”下,魅族联合了更多互联网重量级合作伙伴为Flyme 3.0提供系统级服务,不但整合了乐视网优势的在线视频资源,和多米音乐合作提供全正版300万首在线曲库和30万首无损在线音乐下载服务;独创性地在手机通讯录内无缝整合了新浪微博社交功能;更将联合支付宝和拉卡拉实现智能情景支付,再次开创业界先河;未来魅族用户还可以享受到百度和360的大容量云相册服务。

目前,魅族应用中心下载次数已突破 5.3 亿次,和豌豆荚的合作又将为魅族用户提供60万款更新、更全的应用。

曾经在MP3行业坐上头把交椅的魅族,进入手机行业以后,仍然可圈可点。北京数字华夏传播机构董事长姜培峰认为,魅族进入手机行业后一直稳扎稳打,不急不躁,而且不会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目标,这种企业具有一定的战略远见。有时候企业需要耐住寂寞,需要炼内功,而且要专注于一种内功。随着市场认知度不断提升,魅族的软实力具有不可复制性。

在过去的3年,魅族每年都实现了销量的翻番。接近魅族高层的内部人士透露,和同行业相比,魅族的成长速度或许不快,但魅族所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短时间的销量和占有率不是衡量的唯一指标。魅族想要做的,就是一个稳健、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企业普遍急功近利、投资人希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背景下看魅族,就会发现,魅族正在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不张扬、不跟风、不跃进、不以恶性手段诋毁同行。慢半拍不一定是坏事,这正给自己一个沉淀和反思的机会,然后,厚积薄发。

“查找手机等 Flyme 热门云服务也得到进化,不但让魅族手机安全度提升,让用户甚至可以远程全面控制自己的手机。MX3的大容量版本更将NFC功能跟 Flyme系统和服务紧密结合,使用近场通讯令科技生活更加便利。”在舞台中央,白永祥耐心讲解的声音正透过麦克向会场四周传递。在观众席上,身着“魅粉”服装的两个女孩正在私语:

“你说魅族在市场上能不能打败小米?我感觉魅族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企业,我就喜欢这种专注的企业。如果企业什么都能生产,有可能就是什么都做不精。我希望魅族在智能化领域中有自己更独特的东西,能体现出个性化定制。”

“很多产品不是以消费者的意愿为转移的,我们左右不了。但我喜欢魅族在于,他们能够很好地吸纳消费者的建议,并且能为消费者创造需求,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这就够了。”

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成长三部曲 第4篇

一、迷惘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南方、十七八岁的黑人青年,既没有名字又没有身份。在故事的开端,主人公丝毫没有独立的人格,由于受到白人教育的影响,总是考虑迎合白人的口味。他的迷惘来自他的年轻无知,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逃避和排斥。在中学毕业典礼上,他发表了《进步的秘密在于谦卑》的演讲。为了在白人俱乐部再次讲演,他参与黑人孩子间的格斗,忍受着被灼伤的痛苦,得到一个公文包的奖励,为此他欣喜若狂,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获取成功。进入大学后他得到了黑人校长布莱索的赏识,他羡慕布莱索拥有的权力与财富。有一次他开车送白人校董参观黑人区,结果布莱索以触犯了校规为由将主人公逐出校园,骗他到纽约去找工作,还给了他七封推荐信。

他在纽约不但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反而使自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当他知道布莱索推荐信的真相以后,他“感到麻木和虚弱……知道那痛苦就会到来的,心里明白不管我出了什么事,我将不会是原先的我了”。黑人学院的校长把他扔进了一个危机重重的贫民窟,在这里尝尽了被羞辱和被欺骗的苦涩。所有这些经历使他真正认识到了黑人学院校长虚伪的外表,此时他更加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忽视他的存在。这是他向发现自我迈出的第一步,主人公的一系列遭遇,正是他寻求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是他的梦想破灭的过程。

二、觉醒

当所有希望都破灭以后,他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而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则是在锅炉爆炸发生以后。他为了谋生到一家油漆厂去做工,黑人师傅罗科威却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对他抱有敌意,于是故意诱导他引爆锅炉,导致主人公受伤昏迷被送进了油漆厂的医院。在医院里他被当成医疗实验试验品而一度失忆,他头脑中开始思索“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他认为:“当我发现自己是谁的时候,我就会获得自由了。”“从医院走出来后,看不见的人”不再害怕了,不怕大人物、校董之类的人,因为“既然我知道不能指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就没有任何理由惧怕了”。现在他能够面对自己是南方黑人这一事实,不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耻。当他走在纽约大街上吃着山药时,“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自由感”,不怕别人笑话他是南方黑人。

离开医院以后,他住进了哈莱姆区,黑人玛丽细心照顾这个年轻人,他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玛丽代表着一种力量,更是黑人文化象征,给了主人公母亲般的关照,在生活中他慢慢融入黑人社会当中。当看到年迈的普洛沃夫妇被人从房中赶出,主人公主动为他们辩护,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于是便被吸收为兄弟会的成员,组织上给他一个新的身份。他感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幻想在兄弟会内实现自我。他全身心地投到兄弟会的斗争中,他的任务是把哈莱姆区的阴郁情绪组织起来,在这里他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坚信种族平等并立志将这种理想变成现实,主人公感悟到黑人的命运和,同时已从情感上彻底皈依了黑人文化。

三、顿悟

但实际上主人公仍旧受着兄弟会委员会一伙的摆布,他积极工作却受到委员会成员的责难。他逐渐看清了兄弟会的本质,他们牺牲哈莱姆区黑人的利益以保全整个组织。兄弟会只是把他当成工具,利用黑人的事业推行自己的路线。克里夫顿的死促使主人公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存在却又无形”。看清了这一切,他再次感到“我再也不是原先的我了”,重新获得的自我又逐渐失去。当兄弟会遭到黑人民族主义分子的反对,主人公却被看成是兄弟会的领袖,于是他被逼得东躲西藏,在杂货店乔装打扮了一下,谁知竟成了莱因哈特先生,获得了流氓、赌徒、牧师等多重身份。这就引起了主人公的困惑:“我究竟是谁?怎么一副墨镜和一顶白帽子就能使我由原来的我变成另一个人?”他不知道究竟所有的社会角色中,到底哪个身份才是真的自我。

最后在街头一场激烈的种族骚动中,主人公不慎跌进一个废弃的地窖。他停止奔波,隐身地下,烧毁各种虚假身份的证件,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我走了漫长的道路以后又折回来了,我原先曾梦寐以求,想爬到社会的某一阶梯,此刻却反弹到了原处……”从他生活的小镇到黑人学院,从油漆厂的医院到哈莱姆区,从加入兄弟会直至跌进煤窖中,所有这些经历使他强烈地感觉到整个世界无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他没有身份,人们对他视若无睹,别人只是把他看作一个黑人,他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他终于理解了祖父的临终话语,坦然接受寻找自我身份所付出的代价。在尾声中他庄严地宣告:“蛰伏期已经结束。我必须褪去旧皮,上来透透气。”这意味着主人公彻底与过去告别,勇敢地直接面对自己的人生。可见主人公的真正的自我本质,应该是以所有黑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其种族的彻底解放,为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去斗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四、结语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经历了痛苦而漫长过程,从对黑人文化的无知,到对黑人文化认同,再到最后的融合,这一过程的艰难形象地揭示出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主人公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正如拉尔夫·埃里森所说:“我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发展也就是从黑暗到光明、从无知到觉悟、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这也是通往自由的路。”

参考文献

[1]Busby, Mark.Ralph Ellison[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91.

[2]拉尔夫·埃里森著.伍绍曾等译.看不见的人[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

[3]卢亚林.拉尔夫·埃里森的历史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

成长中的人 第5篇

卡勒德·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 1965年出生于喀布尔, 后随父亲逃往美国。他曾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 毕业后在加州工作。《追风筝的人》是胡赛尼的处女作。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 描写了一个关于命运轮回的故事。书中角色刻画生动, 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该书出版后大获好评, 获得各项新人奖, 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法国的Elle大奖等, 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 在巴西、挪威等国登上排行榜首位, 并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一、背叛与救赎

主人公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名商人, 为人正派高尚, 非常有威望。家中的仆人阿里当年是阿米尔做法官的爷爷收养的一个小孤儿, 他跟阿米尔的父亲从小一块长大, 情同手足。阿里的儿子哈桑是个先天有缺陷, 长着小兔唇的孩子。哈桑也和阿米尔也从小一起长大, 由于两人都自小没有母亲, 甚至还由同一个奶妈哺乳, 因而他们成为童年最亲密的伙伴。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 就像自己的父亲对老爷那样的死心塌地, 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 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 他也是挺身而出, 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是, 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 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并且由于父亲对哈桑的偏爱, 阿米尔甚至把哈桑当成了争夺父爱的假想敌。这样天平向一端倾斜的友谊也为后来的背叛埋下了伏笔。

在阿富汗, 冬天一直都有赛风筝的传统, 并且按照惯例, 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12岁那年, 为了赢得父亲对自己的信任, 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统统打败, 成为最后那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的主人。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 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哈桑承诺阿米尔要追到:“为你, 千千万万遍”。为了保护胜利果实, 哈桑宁愿遭受被不良少年阿塞夫和他的哥们儿强暴的厄运。而阿米尔却选择了逃跑。当他从哈桑的手中接过那只蓝风筝时, 当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之时, 罪恶感理所当然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 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而真诚的目光。他希望洗刷罪恶, 他单纯地以为只要哈桑不在他的眼前晃动罪恶感就会减轻。于是, 比“背叛”更为可怕的事发生了, 他制造了偷盗假象“诬陷”哈桑。哈桑出乎意料承认了自己的“盗窃”行为, 执意离开以此谢罪。不言而喻, 哈桑的离去不但没有让阿米尔如释重负, 却加重了他的罪恶感。

由于战争的爆发, 阿米尔和父亲漂泊到了美国。阿米尔凭借个人的努力, 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 还靠着独立性赢得了自由的婚姻。阿米尔在异国他乡逐渐成熟起来, 借助理性、冒险精神、男子汉的气概和个人的努力, 阿米尔循着自己善良的天性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痛苦的赎罪之路。在反复的挣扎与矛盾中, 阿米尔渐渐有所感悟, 其实有着不光彩过去的并不仅只是自己一个, 他的未婚妻也有过离经叛道的往事, 自己大义高洁的父亲, 也会背判朋友。可不同的是, 他们都没有像阿米尔那样, 将罪恶感压抑在心底, 毫无作为地折磨着自己。未婚妻把过去坦诚地告诉爱人就已表明其实自己已从过去走出来;而父亲, 虽然生前也没有承认弟弟的身份, 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他对哈桑深沉的爱, 他们都选择了勇敢去面对那些不堪的往事。摆在阿米尔面前的选择是:要么继续过着以前那种暗无天日, 将沉重的旧日的罪恶感继续背负, 要么抬起胸膛, 走出往事, 勇敢原谅, 给自己机会去弥补生命的缺口。阿米尔决意冒着生命危险, 重返被塔利班占领的危机四伏的喀布尔, 去寻找哈桑的儿子。最终, 他战胜了怯懦, 九死一生, 搭救出了已沦为玩物的索拉博。那囚禁了他长达26年的心魔, 随着自闭的索拉博脸上露出笑容而烟消云散。历经漫长的成长之旅, 人届中年的阿米尔终于“长大成人”。

二、“风筝”的意象解读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 “风筝”作为一个符号自然地贯穿于文本始末, 营造了浓郁的诗性氛围。风筝作为一个核心意象在《追风筝的人》中象征着友情、亲情, 正义、善良、诚实, 以及勇敢、睿智等。对“风筝”的追寻, 亦即对美好人性的追索。除此之外, 风筝还是阿富汗这个国度的文化表征——一年一度的“风筝节”类似巴赫金式的狂欢节。从此种意义上说, “追风筝的人”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此外, 对于阿富汗这个饱受动乱、战乱之灾的国家来说, 国家的命运如同被拽在他人手中的风筝, 抑或是断线的风筝随风飘摇。以上这些是作者对人性的一些揭示, 能让我们在合上书之后对自己有所反思。由此可见, 《追风筝的人》能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乃实至名归了。

《追风筝的人》着力渲染了成长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 隐喻了阿米尔成长的受挫与新生, 抑或是成长的背叛与救赎。第一次追风筝, 是在阿米尔12岁时, 为了在风筝大赛中拔得头筹, 得到父亲的赞许, 阿米尔不惜以牺牲哈桑为代价, 拿到了最后那只风筝。然而, 他心里的那只“风筝”却坠落、丢失了。那次事件之后, 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 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 自己懦弱、虚伪, 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 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 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罪名, 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 选择黯然地离开。由于对哈桑的背叛, 阿米尔的内心充满了悔恨与痛苦, 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 也暴露了自身人性的虚伪和脆弱。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 阿米尔经历了挫折和迷惘。

第二次追风筝, 是在阿米尔将近不惑之年时。阿米尔最终找到了拯救自我的方法, 他历经万难救出了饱受苦难的索拉博。而此时的索拉博由于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完全自我封闭了。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起去放风筝, 风筝也同样带给索拉博微笑。“它只是一个微笑, 没有别的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 一件小小的事情, 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 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 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 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 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这一次, 他听到自己在对哈桑的孩子说着当年哈桑对自己所说的那句话:“为你, 千千万万遍。”累计多年的忧郁和自责终于在那一刻释放。在那一刻, 阿米尔明白与其终日忏悔, 郁郁寡欢, 还不如去为解脱, 为救赎而努力。在阿米尔的心中, 哈桑将永远是忠诚和善良的代名词。这个人物就像飞得高高的风筝, 让他渴望, 让他追寻。阿米尔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就等于是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 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他也获得了内心多年渴望的救赎。成长主人公阿米尔最终顿悟人生, 长大成人。

三、读者心灵的成长

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可以让我们读者感受自身心灵成长的东西。我们当中许多人大概都面临过与阿米尔类似的困境;在生命某个成长的阶段, 总会有过那么一次深刻的错误、缺陷、遗憾, 甚至难堪, 让我们耿耿于怀, 痛心疾首。即使有过千百回的反思、痛悟、自责, 也难说出口。阿米尔在面对自身人性的虚伪和懦弱时选择了逃避, 但他也为这一次的错误背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梦魇不时萦绕心头, 心理长期倍受折磨。最终, 阿米尔找到了心灵的出口, 完成了人生的成长。读到这里, 我们也许会回想, 在自己那懵懂无知的童年时代是不是也会因为某种内心的恐惧或懦弱而伤害过我们身边最好的朋友和家人呢?人性并不是一个纯善纯美的世界。而我们的力量来自于自我的忏悔和自新。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书中那个养尊处优、敏感内向、不愿与人分享关爱的童年阿米尔, 也是那个始终无法忘记童年友谊、始终保持一颗向善心灵、最终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的成年阿米尔。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悔恨和内疚,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勇敢原谅!原谅那些过错和伤害, 要振作起来, 建设性的对待未来的人生。也许, 从这个角度上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吧。那在半空中飘飞不定的风筝, 或许就象征着那迟迟不肯落地, 无法让我们安心的责难。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 奔跑。无论多苦多累也在所不惜。幸运的人或许可以找到风筝的落点, 不幸的人或许要劳其终身, 怎么追也追不到。《追风筝的人》给了我们暗示:只要相信它终有落下的那一天, 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终有一天, 风筝会被追到, 并且平静安稳的停落在我们的掌心。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 并对自己人生成长的认识和看法有所触动。《追风筝的人》着力表现了年轻主人公历经各种挫折、磨难, 得以顿悟, 最终长大成人的心路历程, 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参考文献

[1]张国龙, 陈晖.成长的背叛, 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5) :27-31.

[2]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

成长中的人 第6篇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性散文, 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爱的片段, 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莎莉文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浓浓爱意, 以及海伦·凯勒的勤奋和对知识强烈的渴求。

新课标对记叙文有着明确的要求:“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讲读课文, 预设1个课时, 我计划完成下列内容:1) 课前积累字词;2) 朗读课文, 感知内容, 梳理结构;3) 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初步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 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 有了一定学习基础, 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 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 老师》。在生活经验上, 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 有着和老师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 也各有千秋, 学生能够感知出来。不足之处:海伦·凯勒是一个盲孩子, 她的内心世界是黑暗的, 对于这些, 学生难以感知出来。

为此,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1) 感知课文, 品味重点语句, 感悟作者思想感情。2) 体会作者热爱生活, 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将教学重难点定为:1) 揣摩文中重要语句,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2) 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 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刚过去不久的国庆长假中, 央视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什么是“最好的时光”, 一位六年级学生说是学习之余睡觉的时候, 同时抱怨作业太多, 以后想当校长, 减轻学生负担。那么, 你呢?你幸福么?你觉得最好的时光该是怎样的?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海伦凯勒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啊,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人么?”?

明确:因为有了莎莉文老师觉得自己是, 因为她的陪伴和教育。

2) 为什么有了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呢?

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给海伦凯勒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呢? (请在原文中勾画重点语句, 结合你的感受来谈一谈)

明确:a.她是一个很有爱心、亲切、温暖的人;带给海伦凯勒“温柔和同情”;b.她是一个很有教育方法、很有耐心、负责的老师;带给海伦:自信、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3) 海伦凯勒为什么觉得这些就是幸福呢?为什么和同学们所认为的幸福不一样?

明确:因为之前的生活经历, 她一直处于无光、无声、无语的自己世界里。

4) 那么, 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还没有来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勾画出重点语句, 结合你的积累, 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引入第四段的学习。过去的海伦被愤怒、无助、黑暗困扰, 体会不到同情等情感, 甚至是没有爱, 但是安妮莎莉文老师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海伦凯勒带来了喜悦、求知欲、成就感等, 因此, 海伦凯勒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莎莉文到来的那天也被海伦认为是“最重要的一天”, 也因此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三) 归纳主旨, 拓展延伸

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 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 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 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用中国通俗的话说, 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四) 小组探究

海伦凯勒的成功有哪些因素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在莎莉文老师的陪伴和教育下, 海伦凯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五) 文章小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 展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愉快的生活经历, 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是里面一篇千把字的散文。海伦凯勒以其不屈的意志, 顽强的精神, 在文字背后形成巨大的生命感发力量。但是因为是一篇音译文章, 很多句子在中国人看来并不优美, 甚至很多句子不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 比如“水唤醒了我的灵魂, 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因此, 即使这是一篇散文, 我也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品析上, 而是放在海伦凯勒的精神上, 试图对孩子进行幸福教育和生命教育, 实现“文以载道”的要求。我当时的想法, 就是对比。对“幸福”理解的不同进行对比, 以此来解读文本为什么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会不同, 因为大多数孩子觉得放假比较幸福, 花钱比较幸福, 购物看电影等一系列享乐很幸福。这种幸福观是不大正确的, 和海伦凯勒的幸福观是截然不同的, 由此对比。首先由比较热门的话题:“最好的时光”、“你幸福么”导入, 再说海伦凯勒认为自己很幸福, 接着解读海伦凯勒为什么觉得幸福?在这个基础上, 再引发学生思考, 海伦凯勒的幸福观, 为什么觉得这样就是幸福?由此引入海伦凯勒的无助黑暗生活, 突出安妮莎莉文老师的重要性。也让孩子对生命和幸福观进行思考。整个处理是以“幸福”贯穿全课堂, 文章处理是从后面上到前面,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结合《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的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在读、悟、说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再塑生命”的含义,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初步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领会生命的意义, 感悟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生命,成长,教育,案例

参考文献

爱上一个作品中的人 第7篇

推开窗户, 外面是明媚的春光, 阳光暖暖地洒在每一个角落, 毫无保留的温暖弥漫开来。似乎每一条街道, 都有跳跃嬉戏互相追逐的阳光;而每一片天空都有蔚蓝无边的云层和飞鸟;每一股清流都有轻轻拂动的水草和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而安妮, 你为什么不能走出身处的重重黑暗, 到光明与温暖的地方去呢?

你所在的地下室只是一个昏暗的狭小空间, 它狭隘, 清冷的地方又怎能容得下你满载青春与朝气的豆蔻年华?大自然固然有无穷的魅力, 但是无法接近它, 欣赏它你又该有多么遗憾?当德国被纳粹支配, 荒谬的种族歧视迫使着身为犹太人的你一家流亡到波兰, 却还是无法逃开纳粹的铁蹄。这个沉痛而悲伤的时代, 没能给你一丝同情与怜悯, 直面的只有———生与死。

也许只有当人们面对生死抉择的根本问题的时候, 才算是进行了最严酷的人生考验。当时代本身就是一台绞肉机, 人们以虐待和肆意屠戮弱小为生的时候, 当文明退化腐朽只剩下目空一切的妄自尊大与无知偏执的时候, 这世界哪还有什么真理和道德而言?有的只不过是成王败寇的血腥胜利, 与胜利者书写的辉煌历史。

相隔了大半个世纪, 我能读懂你只是因为那本《安妮日记》。当时光荡涤着岁月的痕迹而将往事轻而易举地抹去, 却掩饰不了你那倔强而乐观的生命被无数人翻阅、了解。

每天都有被狂热的纳粹分子秘密处决的犹太人, 我知道安妮也会害怕, 但她会哼起儿时母亲所教的歌曲, 一点一点驱散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虽然隔绝在人世之外, 但你仍能感受到胜利与自由渐渐来临的曙光, 因为这世界———总是要有一个驱散寒冷的冬天, 也终将被光明晕染成轻快的颜色。但是安妮你, 却终究是没有等到那一天, 但如你所向往的, 千千万万的人都迎来了你每个夜晚梦中的胜利与自由, 那真的是光明、温暖的世界!

当篱笆旁簇拥着满眼的蔷薇, 紫罗兰吐着幽幽的香气, 葡萄架下是果实成熟的气味, 还有透过葡萄架铺了一地的阳光和地下躺着的慵懒的白猫。你只要站在院子里仰望天空, 就能看见晴空万里或是群星点缀。街上有熟悉的邻居偶尔亲切地向你打招呼, 每天都在要好朋友的围绕下结伴回家。我想这就是安妮生前一直奢求而一直不能得的未来吧。

爱上一个作品中的人 第8篇

何先生幼年的读书经历是很有趣的, 那时何先生上体育课还要喊“不竞争, 安能存”的口号, 而事实部队操练的口号竟然是“三国武将谁最勇, 长坂坡前赵子龙”, 原来严肃的中国近代史还有着这一面!

读着读着, 我就发现作品中的故事已经不仅仅是好玩了。

何先生于1939年进入西南联大, 此时的西南联大, 一群夺目的大师——钱穆、陈寅恪、叶企孙、熊庆来、周培源等, 还有一群优秀的学生———杨振宁、邓稼先、陈省身、何炳棣等, 无疑共同谱写着中国大学教育的辉煌篇章!何先生以一个亲历者, 向我们讲述了点点滴滴真实的故事———他们也过着和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几乎一样的生活, 凑学分、愁考试、写论文;他们同样会看电影、打扑克、谈天说地。同样的年纪, 相似的心境, 纵然时空变换, 我们也并不会感到陌生, 可就是为什么他们却一个个都在日后令人仰止呢?我找不到答案!但是, 这并不能抑制我对何先生的敬爱。

何先生是一个欣赏美的人, 同时也有一颗美丽的心。何先生曾在中文、土木、历史、外文四系就读, 但最打动他的却是《谈美书简》《浮士德》《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他陶醉于这些作品, 视他们为自己的精神润泽, 寻求一份安宁与感动, 或许, 这就是“读书不肯为人忙”的境界吧。

曾有人谈起这本书时说何先生“从未去占领任何的高地, 却让人心悦诚服的敬仰”, 的确, 何先生始终是宽容、不争的。在论及自己的同学、朋友时, 先生总是一次次发出真诚的赞美。整一部书, 何先生真诚地带领着我们一一见识当年老师们的个性与博学、同学们的睿智与热忱, 却极少谈及联大中的自己, 仿佛自己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 也仿佛他从未曾享誉全国, 有时候, 他好像只是一位普通的过客, 站在教室窗外, 对自己目睹的胜景情不自禁地欣赏、感叹。然而, 他于一己的清淡态度, 于外在的欢欣心情, 真令我感叹这是一位多么宽厚、友爱而温暖的智者!

何先生的口述, 能让一颗浮躁的心很快静下来, 你会感到这样一位老者就站在你的身旁, 声音温暖或清泠地为你述说着那个时代, 那些人物, 那些真实的经历, 让人感觉声如流水潺潺, 境如潭深澄澈。

何先生说:“幸福是圣洁, 是日高日远的觉悟。”

我想, 这也是《上学记》馈赠给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最好的礼物吧!

上一篇:交互记忆系统下一篇:第56号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