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范文

2024-06-22

高产玉米范文(精选12篇)

高产玉米 第1篇

选育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SN21×SN22

特征特性“宿糯1号”在安徽省宿州地区夏播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为77天;幼苗叶鞘紫红色, 叶片绿色, 叶缘淡紫色, 花药黄色, 颖壳淡红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232厘米, 穗位高102厘米, 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红色, 果穗筒型, 穗长19厘米, 穗行数16行, 穗轴白色, 籽粒白色, 百粒重 (鲜籽粒) 32克。经鉴定, “宿糯1号”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 抗弯孢菌叶斑病, 中抗大斑病、茎腐病, 感小斑病, 高感玉米螟;其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

产量表现“宿糯1号”于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鲜穗849.1千克, 比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增产31.7%。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2篇

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播种。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任何良种都对温、光、水、热、日照长短等自然资源及土肥等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在品种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种植习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推广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三、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N肥与P、K肥配合,肥效时间长,为丰产夯实基础。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一般以条施效果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氮肥(尿素)15~20千克,磷肥25~30千克,钾肥15~20千克,锌肥1千克。配方施

肥,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高种植质量

1、适时播种:我县一般川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山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区,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天播种。

2、合理密植:根据生产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等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一般紧凑型玉米亩种植4800~5500株,半紧凑型亩种植4200~5000株,披散型亩种植3500~4000株。早熟玉米亩种植5000~5500株,晚熟玉米亩种植3500~4000株。

3、提高种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主要措施。播种时应做到划线播种,株行距一致,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一般4~5厘米,若土壤粘重或土壤含水量高,应浅播,盖土厚度2~3厘米,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深播8~10厘米,盖土厚度6~8厘米,播后踏实盖土,减少土壤水份蒸发。种植方式宜采用宽窄行(双行单株)种植,即宽行80-9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视密度而言,一般20~30厘米。使用药肥包衣种子。

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1、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①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间苗定苗: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

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追肥中耕: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然后进行追肥中耕(地膜玉米除外)亩施尿素20千克,钾肥5千克,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④防治虫害: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甲敌粉2.5千克加细土15千克制成毒土,撒施玉米心叶内。

2、穗期管理: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杆、大穗、粒多,相应的措施如下:①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30千克,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10厘米,直径3~4厘米),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大培土。②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份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份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③防治病虫害: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危害叶片,茎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用50%可溶性巴丹500克,加细土或煤渣粉30~40千克拌匀即可。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2~3次。

3、花粒期管理:此期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①巧施粒肥:所谓巧施应看大田植株长相而定,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叶色浓绿,无早衰退淡现象的田块,则可不施,以免延长生育期。若穗肥不足,植株发生脱肥现象,则应补施粒肥。粒肥施用的原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5千克或碳铵10~15千克,打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与0.4%0.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亩用溶液70~100千克。②灌水与排涝:土壤水份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才有利开花授精,若天旱及时灌水,若田间持水量超过80%,注意排水。③隔行去雄: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

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4防虫:玉米后期主要是蚜虫危害,应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适时收获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即成熟可收获。

七、玉米垄作覆膜沟灌栽培技术

玉米垄作覆膜沟灌技术是高台县农技中心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来的一项高产、高效、节水技术,该技术通过起垄、覆膜,在垄侧种植玉米,实行沟内灌溉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该技术可分为两种技术模式:即全膜垄作侧播沟灌、半膜垄作侧播沟灌。

全膜垄作侧播沟灌是指将土地平面修成垄形,对田块进行全地膜覆盖,防止水分无效蒸发,减少地下渗水,玉米在垄侧播种,灌溉采用沟灌技术,通过种植孔和渗水孔渗透湿润土壤,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漏损失,保持土壤疏松,为玉米根系健康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半膜垄作沟灌是指将土地平面修成垄形,用地膜覆盖垄面与垄侧,在垄侧种植玉米,玉米生长期按照需水规律将水灌在沟内,不会破坏玉米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导致田面板结,为玉米根系健康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技术要点

(1)种植规格:

1、半覆膜垄作玉米:垄距110厘米,垄底宽70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高20厘米,垄沟宽40厘米。垄侧各种一行玉米,玉米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21厘米,亩保苗5700株,用100厘米超膜覆盖。

2、全覆膜垄作玉米:垄距120厘米,垄底宽80厘米,垄面宽40厘米,垄高20厘米,垄沟宽

40厘米。垄侧各种一行玉米,玉米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亩保苗5500株,用140厘米超膜全覆盖,接合处在垄沟。

(2)精细整地

夏秋作物收获后,即时平整土地,深耕(25厘米)灭茬,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

(3)施肥起垄

1、起垄前耙平土壤,除去杂草及玉米残根,结合耙地地面喷施玉米除草剂,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0克兑水30公斤。

2、起垄前根据农田走向划行,半覆膜垄作,大行宽70厘米,小行宽40厘米;全覆膜垄作,大行宽80厘米,小行宽40厘米。

3、起垄时亩深施(15厘米)尿素20公斤,磷二铵20公斤,硫酸钾2.5公斤,硫酸锌1公斤。秋施磷肥的地块,磷二铵减量。机械作业施肥、起垄、覆膜一次完成,但要检查地膜结合处是否压实压严,防止漏水漏气,并每隔2米要打好压膜腰带。

(4)适期播种

在4月5-15日及时播种玉米。品种选用,垄侧种植,每穴播2粒。

(5)田间管理

1、覆膜后要经常检查,防止地膜有破洞、风揭现象,随发现随盖好,保证生育期内地膜完整。

2、查苗定苗。玉米出土时有错位的苗应及时放苗,到玉米5叶期一次性定苗,每穴留一健壮苗,空穴处两侧可留双苗。

3、疏通水道、打孔。灌水前整理疏通垄行两端进水通道。首次灌水用5寸铁钉每隔50厘米扎开渗水孔。

4、灌水追肥:全覆膜垄作玉米发育早,在株高50厘米左右灌头苗水,全生育期灌5-6次水(拔节、大喇叭口、抽雄、灌浆、乳熟期),每次灌水量在60-70方/亩,以不淹垄为好,灌水时根据苗情追施氮肥。追肥以前轻中重后补足为原则,拔节肥亩追尿素5-8公斤,抽雄前后追尿素15公斤/亩,灌浆期冲施碳铵30-40公斤/亩。

4、病虫防治及根外追肥:玉米生育期主要病虫害有: 玉米疯顶病、丝黑穗病、红蜘蛛、蚜虫等。

防治方法:玉米疯顶病:播前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恶霜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以种子量的0.3%拌种;

玉米丝黑穗病:用20%粉锈宁乳油10毫升拌玉米种子25公斤或3%敌委丹悬乳剂300克拌种50公斤,堆放2—3天后播种。

红蜘蛛、蚜虫:发生初期(7月中旬)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20%灭扫利2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3篇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85-1

1 玉米的生长特点

1.1 生育期

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是一种适宜高温短日照条件生长的作物,其生育期一般在80-130天左右,其中:早熟品种70-100天,中熟品种100-120天,晚熟品种120-150天,我县多种植早、中熟品种。玉米生长各时期长短不一,一般播种到出苗7-10天,苗期(发芽到拔节)25-40天,穗期(拔节到抽穗)30天左右,粒期(开花到授粉毕)10天左右,成熟期30-40天。出苗至抽雄占全生育期的60%,抽雄到成熟占40%。

1.2 温度

玉米是高温短日照作物,整个生育期温度不能低于15℃,以22-25℃为宜,全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2200-2500℃,早熟品种1800-2000℃,中熟品种2200-2500℃,晚熟品种2500-2800℃,其中出苗到抽雄的积温占全生育期积温的40-45%,抽雄到成熟占56-60%。

1.3 需水量

全生育期需水250-400m3/亩,其中:播种至出苗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1-6.1%,出苗至拔节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8%,拔节至抽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0%,抽雄至灌浆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3%,成熟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6%。

2 玉米品种

品种是关键、是基础;栽培技术是措施;产量是目的。根据株型长势分(穗上茎叶片夹角度的大小):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根据用途分:普通玉米、特用玉米。 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优质玉米、高油玉米、青贮玉米、笋玉米、高淀粉玉米等。 根据生育期长短分:早熟、中熟、晚熟。根据品种特性分:丰产型、稳产型、抗逆型。根据籽粒的性状分: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等。

3 栽培技术

3.1 选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密植半紧凑型杂交品种。

3.2 育苗移栽

育苗有泥块育苗、营养袋、机制营养钵、纸杯育苗等,其方法是,准备营养土:将30-40%的腐熟过筛农家肥、5-8㎏复合肥均匀拌在60-70%的疏松肥沃的细土即成,每亩准备5500-6000个营养钵,之后整齐紧密摆放于平整的苗床上,苗床一般宽1.2-1.5米,长则根据所需而定,四方筑埂,埂高于苗床20㎝;每个营养钵下种1-2粒,下种深度2㎝左右,播种后上面均匀覆盖一层2㎝厚的细农家肥,或松毛,充分浇水至营养土都吸水湿润,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60%即可,喷一次农药百树得杀灭地下害虫,预防虫害,盖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紧压实,待5-7天后80%以上幼苗钻出土面时,揭去薄膜和松毛,喷百树得防治地下害虫,10天左右幼苗长到2叶一心时即可搬入大田移栽。

3.3 种植规格

平田水浇地1.6米开墒,每墒种两行,行距80㎝,单株条播时,株距16.5-20㎝;塘种方法,塘距40㎝,每塘留苗两株,则每亩基本苗4500-5000株,山坡地1.8米开墒,种两行,行距90㎝,株距18-20㎝,塘距50㎝,每亩基本苗为3700-4500株。

3.4 科学用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

3.4.1 施肥时间 底肥移栽前10天开沟施并覆土,苗肥一尺高(4叶左右),穗肥正齐腰(10-11叶左右),粒肥出毛毛(出天花)。

3.4.2 施肥量 底肥亩用腐熟厩肥有机肥1500公斤左右,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25~35公斤,氯化钾5-20公斤,增施硫酸锌1公斤,占总肥50%,苗肥亩用尿素5-6公斤对清粪水1500公斤,占总肥30%,穗肥亩用尿素15-25公斤(或复合肥15~25公斤),粒肥亩用尿素5公斤(或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0.5公斤对水25公斤,叶面喷施。

3.4.3 施肥方法 采取化肥深施二寸远,三寸深,不伤苗,不伤根,追上肥,蹬一蹬,化肥一斤顶二斤。

4 中耕培土

其作用是除去杂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玉米是根系较发达的作物,根由初生根、次生根和支持根组成,近地5-6节在不同生长期依次长根,故不同时期中耕松土培土有助根的生长发育,一般苗期和拔节期提倡松土后适当拢根培土,喇叭口期施肥后起沟堆根培土,以增强根的吸收能力和防止玉米倒伏。

5 人工去雄,辅助授粉

5.1 去雄时期和具体作法

同一块地当雄穗抽出1/4时,开始去雄,待大部分雄穗已经抽出时,再去2-3次,在晴天上午进行,一般去同一块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5.2 授粉时间

在雄穗开花盛期,大部分雌穗花丝抽出后进行,以雌穗花丝长3~5厘米,选择晴天无风或微风天,于上午9-11时,在当天露水干后进行授粉,阴雨连绵天气,应在降雨时间,不分上下午,利用雨后仍能很快开花的特性,抓紧授粉,但一定用干毛巾将花丝的雨水试干再授粉,应隔1-2天授粉一次,连续进行3-4次。

6 防治病虫害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苗期地下害虫,生长中后期蚜虫、玉米螟虫、玉米锈病、大小斑病、灰斑病。虫害生产上用有机磷农药拌毒土撒于叶心防治玉米螟,用百树得防治地下害虫,防蚜虫药较多,用代森锌和粉锈灵防治大小斑病、锈病。

7 适时收获

玉米一般到完熟期时,籽粒硬化有光泽,虽茎叶还未枯黄,但可以采收,如不及时收获,因田间雨多湿度大,易导致霉烂。、

参考文献

[1] 何达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年01期.

[2] 安瑞春,屈淑元,高玳珍.玉米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85年02期.

[3] 李武权,周武文,成剑锋,郭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5年10期.

作者简介:张淑梅(1966-),汉族,就职于抚松县兴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大田作物。

高产玉米——新科19 第4篇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K380×H863

特征特性“新科19”夏播生育期99~101天;株型紧凑, 全株叶片21片, 株高285~292厘米, 穗位高117~119厘米;幼苗叶鞘浅紫色, 第1叶尖端椭圆形, 芽鞘浅紫色;雄穗分枝密, 花药浅紫色, 花丝深紫色, 苞叶中;穗圆筒形, 穗长16.6厘米, 穗粗5.2~5.5厘米, 穗行数16.4行, 行粒数33.1~33.5粒;黄粒, 白轴, 籽粒半马齿形, 千粒重302.2~352.8克, 出籽率88.2%~88.9%。经分析, 本品种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国标1级,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国标2级, 饲料用玉米国标1级, 高淀粉玉米部标2级。经鉴定, 该品种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 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 感弯孢菌叶斑病, 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新科19”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667平方米 (4000株) 产量为699.0千克,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7%, 居19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9年参加续试, 平均667平方米 (4000株) 产量为591.4千克,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7%, 居19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9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667平方米 (4000株) 产量为601.8千克,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7%, 居10个参试品种第2位。

高产甜玉米栽培技术 第5篇

近年来,我县甜玉米推广种植面积比较大,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甜玉米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育苗

1、选择优良品种: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且商品价值高的品种。目前,甜玉米的品种也比较多。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于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切不可盲目听信宣传广告。如鸡街、兴街、新马街、莲花塘及柏林的部份地区属低热河谷区,选择品种时,应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适宜的品种有:石糯一号、甜糯888、华珍、峰蜜、好滋味、美味花超等在本地都是表现很好的杂交种。

2、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在我县,甜玉米的栽培以冬春栽培效益最好,如鸡街、兴街、新马街、莲花塘及柏林的部份地区属低热河谷区,可选择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播种;冷凉地区如西洒、蚌谷、董马、法斗等地,可选择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总之,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有效避免低温、霜冻对生长发育的严重影响,要确保培育壮苗。

3、育苗方式为减少成本投入,有效避免低温、霜冻对苗期的影响,确保移栽后的大田苗全、苗壮,获得丰产,生产上应采用塑料小拱棚育苗移栽的方式。常用的方法有穴盘育苗、纸袋育苗、营养块育苗、苗床点播育苗等。

4、播种:我县种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场上出售鲜嫩果穗,这与种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同时,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种植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种植一亩大田,用种量约0.8~1.2公斤。播种前应晒种2~3小时,可催芽点播,也可直播干籽,但包衣种子应直播干籽。由于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一般籽粒较瘪、粒小,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因此播种时宜浅播浅盖,盖严为止,确保苗齐苗壮。

5、苗期管理播种后浇足出苗水,翻盖小拱棚,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苗龄20~25天,3叶1心前移栽,移栽前7天,应通风炼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大田移栽

1、选地、整地、施基肥。选择有排灌条件,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为宜。一般要求采取隔离种植:为保证甜玉米的食用品质,在选地种植时,要与其它普通玉米品种严格隔离,目的是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响品质。隔离方法生产上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以空间隔离为好。

(1)空间隔离:要求在种植甜玉米区外围300~400米范围内不栽种其它玉米品种。

(2)时间隔离:若不能进行空间隔离,则应采取时间隔离(错开播种期)的方法来避免与其它品种的花期相遇,2个不同品种的播种期间隔时间一般为20~25天。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甜玉米,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总之,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或普钙30~40公斤作基肥,可撒施也可条沟施用。田块要求深耕细耙,整地精细,土细墒平,沟直沟通,以创造一个深、松、细、匀、肥、湿的土壤环境,为甜玉米获得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2、种植规格和方法:种植规格因品种、地力而定。早熟植株紧凑、矮的品种可密植,如石糯一号、美味花超等品种,一般为1.2~1.3米开墒双行种植,株距为25~30厘米,亩种植3700~4100株;中晚熟,植株高的品种可稀植,如甜糯888、峰蜜、好滋味、改良花超26等品种,一般为1.3~1.4米开墒双行种植,株距为25~30厘米,亩种植3400~3800株。

3、移栽:移栽可打塘或开定植沟移栽,采用地膜覆盖定向栽培,膜幅以1.2米~1.5米宽为宜,移栽后浇足定根水,确保成活率。

三、大田管理

1、移栽后的管理:幼苗移栽后应及时查苗补缺,保持土壤湿润,防止低温冻害。苗期水分管理以人浇为好,以便提高地温,利于幼苗生长。移栽成活后,幼苗长至顶膜前,选择晴天的上午或傍晚,用刀片在幼苗正上方划十字小口通风透气炼苗,以防高温烧苗。安全渡过霜冻期后,应及时将幼苗从膜内拉出。

2、肥水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育期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轻施苗肥”、“ 重施孕穗肥”和“稳施催穗肥”。“轻施苗肥”就是在甜玉米定植成活后,结合中耕灌水施苗肥,苗肥切忌过量、过浓,提昌轻施、薄施。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钾2~3公斤,普钙20~25公斤或者尿素5公斤,复合肥20公斤兑水浇。“重施孕穗肥”就是在大喇叭口期,亩用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普钙30~40公斤或者尿素15公斤,复合肥25~30公斤充分混匀后塘施或开沟条施,也可兑水浇施。“稳施

催穗肥”就是在果穗出现时,亩用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5公斤,普钙30公斤或者尿素10公斤,复合肥20~25公斤充分混匀后距植株约10厘米穴施。水的管理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避免过干过湿。灌水时切忌淹墒,要速灌速排,以灌浅沟水为佳。

3、中耕除草:在甜玉米的整个生长期,应结合浇水施肥,中耕除草1~2次,提土培根以防倒伏,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应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一)病害 甜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和锈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密植;③加强田间管理;④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肥料。(2)药剂防治:①大斑病和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1500倍,60%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防治,连喷2~3次。②锈病:在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粉锈清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二)虫害 甜玉米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虫、地老虎、根蛆、蚜虫等。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水旱轮作;②中耕除草,清洁田园。(2)药剂防治①地老虎和根蛆在发生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等灌根防治;②玉米螟虫在大喇叭口期和初穗期用BT乳剂500~1000倍液、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③蚜虫:用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防治,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5%卡死克4000倍液等,任选一种,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即可。

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第6篇

【关键词】 玉米 高产高效 施肥

在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动下,玉米施肥技术有了一定的改善,施肥配方更趋于合理。但随着玉米价格和种植玉米积极性的提高,化肥用量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不计成本地盲目投肥和重底肥轻追肥的现象突出,这就造成了肥料浪费和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玉米生产效益下降,同时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通过几年的田间试验和农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伊通县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1. 施肥原则

根据不同品种和肥料种类来确定施肥方法,合理搭配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养分的多少来确定追肥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增施有机肥与氮肥是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恒量控制。

2.施肥总量

根据玉米养分需求,中等肥力地块一般ha产量10000kg时,ha施用N180~200kg、K2O 75kg、P2O5 75kg。对于磷、钾肥管理来说,当土壤磷、钾含量缺乏时,磷、钾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磷、钾含量;土壤磷、钾含量适宜时,磷、钾肥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现有土壤磷、钾水平;当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时,磷、钾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适量减施磷、钾肥控制土壤磷、钾含量。

3.施肥方法

3.1 底肥 全部的磷、钾肥和氮肥总量的40%做底肥。一般每ha施复合肥500kg(施用种肥的地块可选用低磷复合肥),施肥方法:沟施于老垄底12~15cm处,做到与种子隔离7~10cm,以免烧苗。

3.2 种肥 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玉米苗期长势越好后期产量越高,而适当控制玉米前期生长防徙长,更有利于抗倒伏创高产。因此我们建议在土壤缺磷地块或冷浆地块,适量施用种肥,ha施磷酸二铵50kg即可。对土壤磷素丰富的地块不建议施用种肥。

3.3 追肥 氮肥总量的55%~60%做追肥于展叶(小喇叭口)期施入。玉米追肥可采用机械垄沟追肥、犁沟施或人工手提式点播器定量穴施,施肥后要覆土,避免“垄面撒、大犁盖”等不科学的粗放追肥方法。

4 效益分析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7篇

一、整地技术

春玉米前作收获后应立即灭茬,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冬前深耕。这样经过冬春冻融,有利于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冻死虫蛹,减轻虫害;有利于积蓄雨雪,减少地表径流,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土肥相融,提高土壤肥力。春玉米耕深一般以25~35厘米为宜,具体耕作要因地制宜,凡上沙下黏或上黏下沙、耕层以下紧接着有黏土层的,可适当深耕,以便沙黏结合,改造土层,如果土较薄,下层为砂砾或流沙,则不宜深耕;上碱下不碱的,可适当深耕;下碱上不碱的,要适当浅耕,不要把碱土翻上来;土层深厚、地力较高、施基肥较多的地块可深耕一些,反之,应浅耕。

二、播种

1. 选用良种

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多是单交种,以生育期长短分中晚熟和中早熟两类。优良杂交种的布局,要注意早、中、晚熟搭配,高、中、低产田选配得当。一般确定1个当家品种,1~2个搭配品种。并引进、试种1~2个接班品种。

2. 种子精选

包括穗选和粒选。穗选即在场上晾晒果穗时,剔除混杂、成熟不好、病虫、霉烂果穗后,晒干脱粒做种用。粒选即播前筛去小、秕粒,清除霉、破、虫粒及杂物,使之大小均匀饱满,便于机播,利于苗全、苗齐。

3.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晒种选晴天晒2~3天,利于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减轻丝黑穗病。浸种可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出苗快,苗子齐。方法有冷水浸种12~24小时;50℃(2开1凉)温水浸泡6~12小时;用30%或50%的发酵尿液分别浸泡12或6~8小时;或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8~12小时,均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4. 适时播种

在选择了优良的品种和种子之后,适期播种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一般认为,当土壤温度至少有5~10天的时间已达到10℃~12℃时,可以播种。播种时理想的土壤含水量为70%~75%。在土壤墒情较差,播种期间干旱时间较长的年份和地区,需进行灌溉或坐水种。此外还可调整播期,使玉米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抽雄前15天至抽雄后的15天内避开季节性的干旱。中早熟品种适播期较长,可根据气候、土壤以及综合生产形势选择播种期。

5. 提高播种质量

玉米播种方法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条播每公顷用种60千克左右;穴播用种22.5~37.5千克,一般每穴播种子3~4粒。

玉米播种技术要求深度适宜,深浅一致,覆土薄厚均匀严密,播后适时镇压。在比较干旱、土墒不足时,利用抗旱播种技术。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在4~6厘米。

三、合理密植

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每亩可达4000株左右。晚熟植株繁茂品种可适当稀播,每亩3000~33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一些,每亩可在4000~4500株左右。就同一品种而言,密度高低则要由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来定。

四、合理施肥

土壤中氮、磷、钾速效养分的含量是施肥的指标。在一般情况下,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耐肥性较弱;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耐肥性就比较强。此外,紧凑型品种有较强的耐密性,需肥量较多。

玉米施肥量由玉米计划产量对营养元素的需要数量、土壤能供给玉米各种速效养分的数量、施入肥料的有效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能被玉米吸收的利用率所决定。施肥方法:

1. 种肥

种肥以化肥为主,也可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在土壤缺氮,基础用量少的情况下,使用氮素化肥作种肥;在缺磷的土壤上,以磷肥作种肥,应采取集中施用方法,便于吸收利用,还可以提高磷肥利用和增产效果。

种肥的施用量,优质农家肥每亩250公斤左右。如使用氮素化肥作种肥,每亩施肥纯氮15公斤左右。用磷素化肥作种肥,每亩用五氧化三磷1.5~3公斤。

种肥施用时,一定要注意和种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更不可以与种子混合一起播种,避免烧籽而影响出苗。最好是沟施或穴施,这样既可以和种子隔开,又可以充分利用肥料中的有效部分,做到经济用肥。

2. 追肥

追肥一般用化肥,尤以速效性化肥为佳。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家畜、家禽的粪便作追肥,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玉米追肥时的时期主要是苗期(攻杆肥)、穗期(攻穗肥)和粒期(攻粒肥)。

攻杆肥:宜早不宜迟。

攻穗肥:在玉米拔节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8篇

玉米栽培大多数土壤都适合种植, 高产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 疏松, 保肥, 保水和肥力较高的土壤, 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 虽然玉米对茬口的要求不严, 但以豆科作物为好。为了玉米高产, 轮作倒茬是必要的。

2.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 秸秆还田;秋翻地、秋耙压, 秋起垄。也可4月上旬一次性旋耕起垄。

3. 施肥

(1) 为了改善土壤。为玉米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和增强抗性, 应多施有机肥, 结合起垄施基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每亩3000公斤, 允许使用根瘤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和中量元素肥料。 (2) 施肥米施肥量和方法应。第一种方法, 底肥:复合肥 (45%) 每亩17.5~20公斤加二铵5公斤加硫酸锌1.5公斤 (缺锌地块) , 追肥:尿素每亩25公斤。第二种方法, 底肥:复合肥 (45%) 每亩22.5~25公斤加硫酸锌每亩1.5公斤 (缺锌地块) , 追肥:尿素每亩25公斤。

4. 种子选用

种子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审定适合大石桥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生育期应选用125~130天的玉米杂交种。

5. 播种

(1) 当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 我市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20~30日, 选取籽粒大小一致的种子。点播、每穴播种2~3粒;精量播种, 每穴1~2粒。一般播种深度3~5厘米, 墒情差时可适当深些。盖土薄厚均匀一致, 播后进行镇压。 (2) 保证播种质量。播种时应注意土壤墒情与温度, 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时, 容易引起烂种, 一般覆土3厘米。 (3) 病虫害防治。首先要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 一般采用玉米种子包衣剂拌种, 苗期要防治黏虫。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6. 种植形式

清种或比空种植, 等距垄作, 行距55~60厘米。

7. 种植密度

因品种、土壤肥力、肥水管理水平和产量目标而异。株型紧凑的品种、栽培水平高的适当密些, 稀植大穗型稀些。一般种植密度为2800~3200株,

8. 田间管理

(1) 前期管理。查田补苗:三叶前后进行, 严重缺苗断垄时要及时补栽。定苗:幼苗长至4~5叶时定苗。留苗要整齐一致并且健壮。去掉弱苗、病苗和小苗。对轻度缺苗的以临近借苗为好, 尽量不要栽苗。除草:人工除草时应及时除草和铲蹚, 一般二次铲蹚结合追肥进行。采用化学除草效果好。每亩使用33%二甲戌乐灵 (除草通) 乳油150~200毫升, 加水30公斤。在出苗前5天喷施于土壤表面;或用每亩50%的乙草胺100~160毫升, 加水30公斤, 在播种后、出苗前喷于土壤表面;或每亩用48%的麦草畏 (百草敌) 水剂25~40毫升, 加水30公斤, 在玉米4~6叶期喷施;或用烟嘧磺隆在4~6叶期使用。 (2) 中期管理。追肥: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和产量水平确定追肥数量, 一般追施尿素20~25公斤/亩。中耕培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防止倒伏。 (3) 后期管理。抗旱排涝:有条件的遇干旱要及时灌水;降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涝。去除病株和空秆:在玉米黑穗病的黑粉病瘤破裂前将其及时去除并携到田外深埋、割倒各种末结穗的植株以利于通风透光。

9. 病害防治

(1) 地下害虫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500毫升, 拌种40~50公斤, 堆放3~4天, 可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或每亩用50毫升辛硫磷乳油100毫升, 加水500毫升, 拌细沙土20公斤, 撒入沟内。 (2) 黏虫防治。农艺措施:诱蛾灭卵, 用谷草、稻草、干玉米叶等制成草把。插在田间诱蛾产卵, 集中消灭。人工捕杀轻度发生时可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并可兼治其他害虫。 (3) 玉米螟防治。农艺措施:选用抗虫品种, 处理越冬寄主, 在5月中旬以前用100克/平方米的白僵菌对寄生有玉米螟的秸秆封垛。生物或生物药剂防治:在玉米产卵初期和盛期对一代玉米螟进行防治, 每次放赤眼蜂每亩1.5万~2万头;或在喇叭口期 (用于可以摸到雄穗时) 每公顷用B T乳油2.25~3.0公斤, 加水喷雾或制成颗粒撒施在玉米心内;或用含40~80亿/克孢子的白僵菌菌粉1份, 拌颗粒10~20份制成颗粒施用;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其他生物药剂防治。物理防治:杀虫灯诱杀成虫。在成虫羽化期开始, 每晚9时到次日4时开灯。化学防治: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份, 以1∶50配制成颗粒剂撒在玉米心内;或用3%的克百威配制颗粒剂;或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灌心。

1 0. 收获

怎么种植玉米才高产 第9篇

1. 整地

豆茬地, 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秸秆还田地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

2. 实行玉-豆-杂或玉-豆轮作

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翻后及时耙地。

3. 秋起垄, 进行垄底深松, 深施肥

深松30~35厘米, 施肥深度15厘米以上。

二、选种及种子处理

1. 精选良种

种子必须从正规部门选购, 索取品种简介, 以便查阅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并检验发芽率。

2. 种子处理尽量使用包衣种子。

三、科学施肥

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4立方米、过磷酸钙40~50千克或磷酸二铵20~3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 如果土壤缺锌可增施硫酸锌1~2千克, 基肥应一次性施入。

四、播种

1. 适期早播

当土壤耕层内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7~8℃时, 是玉米播种的始期。播种最佳时期一般在5月1日~5月10日。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 以3~5厘米为宜;墒情差, 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墒情好、气温低可适当浅播, 以3~4厘米为宜。

2. 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 种子和肥料间距应保持在侧5厘米深3厘米。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 减少光反射, 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 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 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 所有叶片都进行较旺盛的光合作用, 制造较多的干物质, 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株距0.25~0.3米, 每亩定苗密度为4000~4500株。

六、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

在放苗过程中, 若发现有缺苗断垄时, 可及时催芽补种。补种时必须提前3天先浸种催芽, 并于补种后3~5天查看补种处的出苗情况, 且出苗后偏施适量速效肥以促快长。

2. 适期定苗

在幼苗3~4叶期根据田间苗势确定适宜的间、定苗时间, 长势强壮、苗旺可适当早间、早定, 苗势弱可适当晚间、晚定。

3. 合理施肥

玉米施肥一般要求施足底肥, 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10千克尿素, 攻大穗;授粉灌浆期追施3~5千克尿素, 攻粒生。追肥应采取开沟条施或暗施。

4. 化学除草

玉米播后苗前、玉米幼苗时进行药物除草, 在无风条件下玉米行间定向喷雾, 以免产生药害。

5. 病虫害防治

(1) 苗期用2.5%的“敌杀死”1500倍药液防治地老虎、黏虫、灰飞虱等. (2) 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千克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3) 用40%乐果1500倍液防治玉米蚜虫。 (4) 防治大小斑病用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

6. 化控防倒

当留苗密度大于4500株/亩时, 须在可见叶6~9叶时 (拔节期前) 喷化控剂金得乐、玉黄金等, 缩短基部节间长度, 增强基部节的韧性, 促进根系生长, 防止玉米倒伏。

七、收获

适度密植促玉米高产 第10篇

近年来, 为进一步挖掘旱地玉米的高产潜力, 资中县明心寺镇根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结合浅丘陵地区玉米栽培管理状况及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一套适度密植促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即行窝距为78cm×47cm单行, 实行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密植做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 最终获得高产。

一、科学选种

选用优质、高产、高抗、耐旱、生育期适中的杂交良种, 籽粒保满, 无病虫, 包衣或是在播前用药剂拌种;植株高度以2.4~2.7m最佳, 植株偏高 (高于2.7m) 的品种, 在9~10叶 (喇叭口) 期需喷施1次玉米矮壮素以调节株高;株形紧凑或半紧凑。

二、适时早播

实践证明, 早播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早播的方法:覆膜栽培播期可比露地玉米播期提早7~10天, 最早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间作套种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天播种。浅丘陵地区春玉米可在3月上、中旬进行。

三、培育壮苗

根据大量示范证明, 育苗可采用“321” (软盘育苗或肥团育苗) 操作法。“3”指育每亩大田苗需3担清粪水;每担清粪水加尿素3两 (150g) ;所需营养土中, 有机肥占30%。“2”指每窝栽 (播种) 2苗 (粒) , 2叶时开始移栽;“1”指在移栽时, 栽的深度不少于1cm。

四、合理栽培

1. 揭膜炼苗

苗龄在一叶一心时, 就要开始揭膜炼苗, 同时按每桶水用50~100g尿素施送嫁肥1次, 在两叶期就可以选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移栽。

2. 选地整地

要选择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 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以上, 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旱地 (干田) 或缓坡地。

3. 施好基肥

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3种, 一般以穴施效果较好, 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按行窝距为78cm×47cm单行打窝, 再亩施氮肥 (尿素) 15~20kg, 磷肥25~30kg, 钾肥15~20kg, 锌肥2kg, 清粪水50担, 施后对穴盖土4~5cm厚, 最后以窝为中心盖好地膜备栽。

4. 栽苗即起即栽

栽时把窝上的膜破个小口, 以放得进营养团就可以了, 栽后再亩施清粪水30担, 促使生根成长, 最后在小口处放少量泥土, 把膜压成碗状, 便于保温和下雨时集雨水在玉米植株上。

五、加强田间管理

1. 保苗

移栽当天, 施敌杀死等农药1次防治土蚕 (地老虎) , 隔7~10天再施1次, 确保玉米苗不被损坏。

2. 及时补苗

栽后3~5天, 对大田及时进行补苗, 对被损坏、没有成活的窝及时进行补窝, 确保大田达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

3. 适时揭膜

玉米地膜覆盖有抗旱、增温、保墒、保肥等优点, 但也要把握好揭膜时间, 不然会对玉米造成“烧脚”, 影响玉米生产。用3个标准来确定揭膜时间:一是气温达35℃时;二是玉米在喇叭口 (10叶左右) 时;三是到芒种季节, 对玉米地进行起垄 (准备栽苕) 时。其中达到任意一个标准, 就要立即揭膜, 才有利于玉米生长。

4. 肥水管理

揭膜后, 在离玉米植株5cm左右 (近了易肥烧伤玉米脚, 得纹枯病) 用锄打一小窝, 施1次攻苞肥:亩施尿素25~30kg, 磷肥20~25kg, 钾肥5kg, 锌肥3kg, 清粪水40担, 保证玉米后期所需大肥水。

5. 注意防治玉米螟

可于喇叭口期每亩用杀虫双水剂0.5kg对水40kg喷灌心叶, 或Bt乳剂300~4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同时经常到田边检查, 一旦发现玉米植株上有病虫 (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等) 时, 要及时施药防治;对大田内的杂草, 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在玉米棒形成阶段, 要防止大田内鼠害, 确保可粒归仓。

六、适时收获

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 果穗苞叶枯白, 籽粒变硬 (指甲不能掐入) , 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 玉米即成熟可收获。

以上栽培技术, 经过多年农户大面积种植, 实践证明, 亩产比常规栽培增产8%~15%, 值得推广。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力强、株型紧凑和半紧凑、耐密性好、增产潜力巨大、穗大粒多、蛋白质含量高的大穗型优良品种。

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苗质量,因此播种前要精选种子,除去杂粒、小立、秕粒、霉变、破碎及病虫粒。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实现1次播种保全苗,播前应在晴天晒种2~3d。通过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种内酶的活性、杀灭种皮上的病菌,确保苗全、苗壮。播种时做好种子包衣处理,以防地下害虫为害。

3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早播能够充分利用早春低温干旱的环境,促使地下部分迅速生长、根系发达、节间缩短,提高玉米吸肥、吸水及抗倒伏能力。早播能够增加玉米的光照时间、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增产。当5㎝低温稳定通过10~12℃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20日前后播种。

4 合理密植

要因品种、因土壤、因肥力状况合理密植,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种植密度要因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异,平展型、晚熟品种、平肥地宜稀,一般保苗4.2万~4.8万株/hm2;紧凑型、早熟品种、坡薄地宜密,一般保苗5.25万~6.00万株/hm2。改传统的大垅栽培为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小行距40㎝,适当增加株距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能提高玉米的抗病抗倒能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玉米边际效应强的特点,从而达到玉米高产的目的。

5 除草

一般在浇出苗水后使用化学除草剂,一般每667㎡用40%玉丰悬乳剂165g或40%乙阿悬乳剂180ml。严禁点燃麦茬,以防燃烧后的麦灰与除草剂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

6 科学管理,合理施肥

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有足够的肥料做保证,要施足底肥,促进苗齐、苗壮,为后期丰产打好基础。按亩产700千克产量指标,总需肥量为667㎡施纯氮20~25kg、五氧化二磷4~6kg、氧化钾4~5kg。在施肥方法上,实行分次施肥,底肥攻穗肥、攻粒肥合理搭配。一般每667㎡施磷酸二铵10~15kg、钾肥8~10kg、锌肥1kg做底肥,边施肥边盖土,以提高肥效。用玉米播种机随着玉米播种一起测播下去。

7 合理灌溉

7.1 拔节期

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因而需多浇水,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7.2 大喇叭口水

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不能缺水,地皮干就得浇,此期如果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遇。

7.3 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为需水高峰期,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则应立即浇水,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7.4 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就要灌水。此期应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意排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苗期

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黏虫。

(1)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为害,被害玉米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叶片和心叶进行喷施防治。

(2)黏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为害,发生时能将叶片全部吃光。可用5%氯氰菊酯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空洞。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可用药剂拌种进行防治,播种前1d,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0L,混匀后均匀喷洒在20kg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8.2 心叶末期和穗期

(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秆、为害雌穗和雄穗。防治应在心叶末期进行,采用“三指一撮”法,每667㎡用1.5~2kg的1.5%辛硫磷颗粒剂或克百威颗粒丢心,防治效果明显。

(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大小斑病。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g,加50kg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纹枯病和大小斑病的防治在大喇叭口期前,每667㎡用50%多菌灵或15%三唑酮100~150g,对水50kg喷雾防治。

9 隔行去雄

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后可以节约养分供雌穗发育,保证籽粒饱满;其次,去雄可以减少雄穗遮光,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三是可以将部分螟虫带出,以减轻虫害;四是在作业时可起到人工授粉的作用,以减少秃尖、缺粒的现象。隔行去雄一般可增产5%~8%。

10 适时收获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12篇

一般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与抗倒伏能力好的杂交玉米品种,如郑单958、苏丹10号、登海9号、登海11号等。

2 适时早播

春玉米在早春气温稳定在10~12℃以上、开始露地时播种,一般为3月底4月初播种,可选生育期在110~120d的中晚熟品种。泾县地区夏玉米一般于5月底6月初播种,可选生育期在100d左右的中熟品种,秋玉米多在7月上、中旬播种。选生育期80~90d的早熟品种。玉米播种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2粒/穴,用种量22.5~37.5kg/hm2。

3 精细整地

耕翻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结合耕翻,将基肥全层深施。播前的整地,要求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保苗。在遇旱时,提倡只耙不耕,以保持水分,为防止遇雨受涝,应开好三沟。

4 肥料运筹

重施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全部钾肥、磷肥作基肥,播种时再施少量氮肥(占总氮的20%)作种肥。基肥和种肥一般穴施或条施。余下的氮肥作追肥,苗肥少施、早施和偏施;拔节肥应稳施;穗肥重施;粒肥早施、轻施。

全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为主,K次之,P较少,一般N∶P∶K近似为3∶1∶3。每生产50kg产量的玉米,需纯N 1.11~2.11kg、P2O50.25~0.75kg、K2O 0.76~2.00kg。

5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主要依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春播的宜稀,夏秋播的宜密;水肥充足田块宜密,水肥不足田块宜稀。泾县一般春播玉米4.50~5.25万株/hm2左右,夏秋播玉米5.25~6.00万株/hm2左右。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6.1.1 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2 250mL/hm2对水750kg/hm2进行封闭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6.1.2补苗与间定苗。一是补种,在玉米刚出苗时将种子浸泡8~12h,捞出晾干后抢时补种;二是移栽,在玉米3~4叶时拔密移栽。一般在三至四叶期进行间苗,五至六叶期定苗。

6.1.3 及时排灌与追施苗肥。

玉米苗期遇旱,应及时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苗期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以防“芽涝”。苗肥占总氮肥量的10%,可用尿素30~45kg/hm2,一般在定苗后拔节期进行。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要求不浇或少浇水,采用勤锄、深锄,以促进发根,达到控上促下、蹲苗促壮的目的。

6.1.4 防治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地老虎、粘虫、蚜虫、灰飞虱等。播种时施用3%克百威颗粒制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洒。用40%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防蚜虫、蓟马、灰飞虱等。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防治粘虫。

6.2 穗期

6.2.1 中耕培土。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灌。

6.2.2 追肥。

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以大喇叭口期追施为宜。本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40%~50%,以深施盖严、提高肥效。

6.2.3 排灌。

玉米穗期气温较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特别是抽雄的前10d左右,对水分要求更高,为需水临界期。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玉米抽雄至开花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0%左右,若此期缺水,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所以要及时灌溉,采取沟灌为宜。若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易导致减产,因此遇涝要适时排除。

6.2.4 防治病虫害。

穗期主要病虫害是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2.5%辛硫磷颗粒剂15~45kg/hm2拌细沙75~90kg/hm2撒于玉米心叶内进行防治。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6.3 花粒期

6.3.1 巧施粒肥。

一般在抽雄开花前后追施速效氮肥,约占总追肥的10%左右。一般施尿素45~75kg/hm2,打穴深施。也可用1%~2%尿素与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用量为1 050~1 500kg/hm2。

6.3.2 排灌。

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利于开花受精。若天旱要及时灌水,田间持水量超过80%要注意排水。

6.3.3 去雄。

去雄应在雄穗抽出心叶约1/3~1/2时,以手捏得住、稍微用力即可拔出为宜。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靠地边的2行和地头的2株不宜去雄,以免影响传粉。去雄株一般占全田总株数的1/3左右,最多不超过全田株数的1/2。去雄时间以晴天9~16时为好,伤口容易愈合。

6.3.4 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 增加穗粒数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时进行, 应边采粉边授粉。

6.3.5虫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等, 应加强防治。一般用2.5%敌杀死1 000倍液喷洒雄穗防治玉米螟, 叶面喷洒5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粘虫、棉铃虫, 抽丝期亦可用敌敌畏500倍液蘸点花丝防治玉米螟、棉铃虫。

7 适时收获

玉米在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且有光泽的完熟期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2) :182.

[2]汪才莲, 杨立英, 刘兆生, 等.双季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09 (7) :1574-1575.

[3]张建立, 翟建锋, 康建民.气象因子对夏玉米高产创建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7) :103-110.

上一篇:WTO环境贸易分析下一篇:保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