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范文

2024-07-16

二本范文(精选12篇)

二本 第1篇

合并后的招生批次设置包括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批、零志愿批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本科艺体批、本科提前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特殊类型招生、本科普通批、高职 (专科) 批等。本科普通批可填报10所院校, 共60个专业, 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填报的高考志愿, 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在去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基础上, 上海2016年试点高校增加到9所, 采用“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学业考成绩”方式录取学生。除复旦和上海交大由教育部单独批复外, 其余7所高校综合评价只招收上海市生源, 招生计划不超过上海来源计划的20%。获得这些高校入围资格的考生, 可填报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批2个院校志愿。

对于志愿填报时间, 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批、特殊类型招生、高职 (专科) 批为高考之后填报志愿, 本科普通批等其余批次为高考前填报志愿。

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批次后, 上海今年首次设立“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 用于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和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特殊要求的高校 (专业) 等招生, 发挥原“一本线”的功能。如复旦和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方案提出, 录取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不得低于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

二本-一本录取结束二本录取开始 第2篇

原文地址:一本录取结束二本录取开始作者:晨雾媒体综合报道:

一本录取结束二本录取开始

晨雾/

北京晨报:

一本扩招9%创新高

增招学校达65所净增加1589人

晨报讯(首席记者罗德宏)伴随多所重点院校在京纷纷扩招,北京一本录取在扩招人数和比例上均创近年新高。记者昨天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虽然今年高考生锐减两成,但一本扩招人数为1589人,高于去年和前年;一本扩招比例也创纪录地高达9%。

来自考试院的统计显示,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共148所,计划招生17506人,实际录取19095人,比计划增加1589人。其中,文史类计划招生3072人,实际录取3538人,比计划增加466人;理工类计划招生14434人,实际录取15557人,比计划增加1123人。

从录取情况看,本批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比较好,实际录取比原计划净增加1589人,增招的学校达到65所,占43.9%。今年大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分布比较均匀,在京部属重点院校生源情况稳定,外埠知名高校的生源情况仍然较好。

■相关新闻

二本录取今日启动

晨报讯(记者施剑松)北京高招本科二批录取工作今天正式开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传统二本招生大户都表示今年不会降分录取。

据悉,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截至本月22日。昨晚开始,本科二批录取开始投档预录工作,今天部分高校将完成二批一志愿的录取。北京联大招办主任张伟告诉记者,今年该校的本科二批提档线与本市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相同:文科474分,理科441分。

往年若二本控制线上招生没有完成当年招生计划,部分高校会采取降分录取,即录取的最低分考生为线下考生。张伟表示,联大今年不会降分录取。他介绍说,联大今年招生总计划数与去年相比持平,为应对北京生源减少,联大将在京减招400人,并将这部分计划转移到外地招生。但北京和外地的实际录取分数和完成计划数还要看考生的报考情况。如果北京生源理想,联大会适度扩招。

北京城市学院招办主任曾玉红昨天下午表示,今年该校提档线也确定为北京二本控制线,计划在京招生245人,其中文科78人,理科167人。是否扩招尚不明确,要根据投档后上线的生源情况而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今年计划招录470名二本文理考生,其中文科110名,理科360名。该校招办负责人表示,目前估算的文科控制线在480分左右,理科为470分左右。

信息来源:-07-16《北京晨报》

北京日报:

一本扩招1589人二本今起录取

昨天,本市高招一本录取顺利结束,超过4成的一本高校在京扩招,实际录取人数比计划增加1589人。昨晚,二本录取开始投档,今日正式录取。

●超两成考生上重点高校

经过一次补录,148所高校的17506个招生计划不仅都“名花有主”,而且还增招了1589人,实际录取人数达19095人。文史类实际录取3538人,增招466人;理工类实际录取15557人,增招1123人。

148所一本院校中有65所高校在京扩招,比例高达43.9%。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大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分布比较均匀,在京部属重点院校生源情况稳定,外埠知名高校生源仍然较好。

今年本市高考考生六年来最少,仅有8万余人,一本高校录取率近23.9%,超去年近四个百分点。今年高考,每100名考生就有至少23人能上一本。

●预计二本补录不止一次

昨晚,北京农学院等二本院校开始投档,大规模正式录取将从今日开始。高考成绩文科达到474分、理科达到441分的未被录取考生将竞争1.5万余个二本计划。

由于考生数量下降,再加上一本扩招幅度增加,预计今年二本、三本院校招生压力骤增。据分析,由于去年高考后很多考生担心无法适应今年的新高考而少人复读,这使得二本、三本院校录取情况良好。今年考生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复读也再无去年的担忧,这就使留给二本、三本院校的生源选择范围有所缩小。

预计二本正式录取将在周末完成,随即将公布剩余计划,组织线上未录取考生补报志愿,进行补录。预计今年二本补录将不止一次,并会降分补录。

●不上一本就复读考生增加

伴随着一本名校录取的结束,咨询复读的高分考生也逐渐增加。从13日开始,本市知名高考复读机构就迎来高分考生的咨询高峰。在精华学校报名复读的600分以上的考生已达到20多个,其中最高分已超过650分。新东方铭师堂为580分以上考生开设的“精品班”,30个学位也几近满额。

不仅如此,精华学校、铭师堂等复读大户的招生量均比去年增加了50%。为吸引准备复读的高分考生,多家复读机构还开出600分以上免学费、580分以上学费打折的优惠条件。

虽然复读生有所增加,但伴随着考生数量的下降,留给复读机构的“蛋糕”也越来越小。预计今年复读市场全市最多也就6000多人,比两年前的1.2万人复读下降了一半,复读机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本报记者刘昊RJ063

信息来源:2010-07-16《北京日报》

京华时报:

一本录取结束近半高校扩招

本报讯(记者李琦)昨天,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高招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参加第一批录取的148所院校中,有65所高校扩招,占43.9%,共扩招1589人。

据了解,北京市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录取工作于7月10日至15日进行,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共148所,计划招生17506人,实际录取19095人,比计划增加1589人。其中,文史类计划招生3072人,实际录取3538人,比计划增加466人;理工类计划招生14434人,实际录取15557人,比计划增加1123人。

从录取情况看,本批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较好。

信息来源:2010-07-16《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

本科一批录取结束本市实录19095人

本报讯(北京青年报陈凯一)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消息,本市高招一批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参加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共148所,实际录取19095人。

据了解,在7月10日至15日期间,北京市20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录取工作顺利进行。今年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共148所,计划招生17506人,实际录取19095人,比计划增加1589人。其中,文史类计划招生3072人,实际录取3538人,比计划增加466人;理工类计划招生14434人,实际录取15557人,比计划增加1123人。

从录取情况看,本批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比较好,实际录取比原计划净增加1589人。在录取高校中,增招院校65所,占43.9%。今年大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分布比较均匀,在京部属重点院校生源情况稳定,外埠知名高校的生源情况较好。

信息来源:2010-07-16《北京青年报》

各批次提档线情况,请查阅:

2010北京高招提档大看台(随时更新)

晨雾点评:

你离二本有多远 第3篇

华北

北京 外地部分院校减少招生计划

参加二本录取的院校共299所,位于北京的院校各个满载而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院校的录取分数甚至高出二本控制线数十分。而部分外地院校的生源明显不足,有些院校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不得不降低20分“屈尊”录取,少数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减少了招生计划。

求学点拨

北京市现在高考录取率为80%左右,考生如果选择在北京上大学,录取率只有60 %左右,但是考生们迈出去,就会有很多的优势。不但分数低,还有降分录取的可能,更能提高就读学校的量级,专业选择余地也很大。特别是对于高考成绩在二本控制线附近的考生,基本能保证不落到下一批次。

天津 外地农林院校生源偏少

今年天津首次在二本录取阶段实行平行志愿。从报考情况统计,报考本市院校的考生比较集中。综合性院校及财经、外语、师范、政法、电力、医学类院校成为考生选择的重点;地处偏远地区的院校,农业、林业类专业以及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生源偏少。许多生源不足的外地院校采取了降分录取的政策。

求学点拨

从招生计划数和招生院校数来看,外地院校占较大比例,考生却“扎堆”报考本市院校,造成这些院校录取分数的“猛蹿”。根据规定,在二本录取阶段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经招生院校同意,可以适当降分,由市高招办提供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供院校审查录取。因此,未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应积极报考外地农林院校,争取得到二本院校的录取机会。

河北 征集志愿无一所院校降分

全国许多省份二本征集志愿时,均有少数院校降分录取,而河北省在征集志愿时,除两所理工类院校压二本控制线投档外,其他所有院校的投档线均高于二本控制线。在二本征集志愿中,还有40余名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约占退档数的三分之二。

求学点拨

“再次的二本也比三本强”,这是河北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共识,他们在填报征集志愿时更加求稳,这也使得在征集志愿时,多数学校的录取分数不降反升。征集志愿时少数考生选择不服从调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视过高,盲目乐观;二是准备复读,却又不想错过读二本的机会,因此填报志愿时比较挑剔。

山西 普通师范生受冷遇

山西今年是第一次实行知分填报志愿,二本A、B类院校第一志愿投档后,部分院校招生计划尚有缺额,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大多是师范类院校,如贵州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等。

求学点拨

由于大城市里好学校的各类师资已接近饱和,很多学生又不愿到老少边穷地区教书,直接导致了目前除免费定向师范生外,一般院校的师范生越来越受冷落。再有就是师范生如果想应聘到其他行业,“师范”二字又成了他们求职途中的一块绊脚石。

东北

黑龙江      院校生源不均衡 三轮征集仍缺额

二本一般院校常规录取时,部分财政、建筑类院校录取分数接近或高过一本控制线;而有的院校则经过三轮的征集志愿仍完不成计划。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设两个志愿,单独划线,并在二本一般院校录取结束后录取,这部分19所院校共录取了9367名新生,占二本录取总数的20.4%。

求学点拨

二本是本科录取的“大头”,没有了一本的名牌效应,考生在选择二本院校时更注重专业和院校资质,地域选择性也更强。考生需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合理定位,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目标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许多专业都贴近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和出国都很给力。

吉林    占尽本科半壁山 “征集园”里也淘金

在吉林省二本A段第一次征集志愿中,不乏一些实力派院校,如河北经贸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集美大学等;而参加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院校多数是位于中小城市的师范类院校、民族类院校。

求学点拨

参加征集志愿的高分考生应优先选择那些省属重点大学,一来这些学校能让你更好的接受通识教育,二来进校后也可以转专业或辅修专业。一部分院校由于生源不足,可在二本控制线下降分征集志愿,这为那些不达二本线而又想上二本,且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个良机。

辽宁   财政经济受追捧 偏远地区少人顾

二本A类多数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分布在批次控制线上20分以内,且文理近半数院校的初次录取线都与批次控制线平齐。财经、政法、外语、外贸、建筑类院校继续受追捧,京津沪、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内沈阳、大连两地院校依然是考生竞相报考的热点地区,而偏远地区、中小城市的院校生源稀少。

求学点拨

那么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落在二本控制线上20分以内,意味着只要考生分数过批次线,一志愿填报就能被录取。但是招生院校门槛的普遍雷同,降低了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报考难度。

京津沪等发达城市确实有引人注目的理由,但有些二本院校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不久的,有些院校投放的专业计划并不是其优势学科。与此相比,一些老牌二本院校,特别是原部属院校的“性价比”更高。

华东

上海 悲催的“恋沪情结”和

“文科爱好者”

二本征集志愿全是外地院校,可见上海考生“恋沪情结”之严重。对于低分段的考生,倘若只报考了上海院校又不服从调剂,最后可能仍将面对是否报考外地院校的痛苦抉择。更需注意的是,如果这部分考生不幸参与专科志愿的报考,排名将只按照“语数外”进行,原有的“二本优势”也将失去。当下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因为惧怕物理、化学等科目而选择了文科,造成文科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匹配现象。

求学点拨

对于上海考生来说,虽然凭借地域优势,更加容易考取理想的大学,但高考竞争的压力依然巨大。对于二本征集志愿这趟本科的“末班车”,考生和家长眼光要放长远些,不要因“恋沪情结”被迫读专科或复读。考生在文理分班时,也应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山东 高招录取大小年现象严重

需谨慎报考

今年是山东二本、三本合并为新二本的第二年,合并之后的新二本批次录取总人数接近15万,极易出现院校扎堆报考或无人问津的情况。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代表的11所院校投档线超过一本,而以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为主的272所院校却遭遇“零投档”。

求学点拨

新二本资格线划定太低,致使7万考生在填了三次志愿之后以“炮灰”告终。建议二本资格线上30分以内考生不要抱太大希望,可提前准备专科院校和专业的志愿填报。此外,山东是院校录取大小年现象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而院校大小年又毫无规律可循,并不遵守今年是大年,明年一定是小年的规律。对于2013年的考生来说,对11所投档线超一本的二本院校更要谨慎对待。

安徽 理科考生占优势

录取率是文科两倍

省属院校生源较前两年有所好转,全部完成计划,文史类所有院校均在线上完成计划,没有学校降分;理工类有5所院校降分。理科二本录取率是文科二本录取率的两倍多。这是由于安徽省几乎每年高考文理科的报名人数都接近1∶1,但招生计划却是1∶2造成的。

求学点拨

省属院校生源好转意味着报考省内院校竞争压力增大,一些两三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院校,现如今已变得大红大紫。对于想要报考省属院校的考生,需要对目标院校近几年录取数据认真比较,对录取分数激增的院校谨慎选择。而文理科的高考报名、录取比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要知道排名相同的文理科生,在高考录取时被大学录取的几率是不同的。

浙江    二本学生更加缺乏“走出去”意识

高分考生普遍看好京津江浙沪院校。财经、师范、医学、农林类院校较受青睐;而部分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以及偏远地区的院校生源相对不足。这是由于省外院校数量多但招生计划少,而省内院校数量少但招生计划数多造成的;此外,这还与考生家长对本土学校情况、毕业去向等更为了解,以及最近几年江浙院校开设的许多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专业首先在二本批次招生有关。

求学点拨

“恋家情结”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极易使院校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考生扎堆报考终会有人落榜。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不要只将目光锁定在省内,当考生分数不具备竞争力时,报考外省的冷门院校不失为避免落榜的良策。

福建     二本考生选热门专业不受地域影响

福建考生比较喜欢财经、建筑工程、医学类的专业。除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院校受追捧外,地处西北、西南地区的财经类院校同样受到考生青睐。省内福州、厦门两地的公办院校投档线接近一本控制线;独立学院的报考情况则受到所依托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地点等因素的影响。

求学点拨

当分数没有竞争力又对热门专业青睐有加时,考生们往往会选择偏远地区的院校,然而今年的录取情况恐怕要让不少考生失望了,贵州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院校的在福建二本的投档线都接近一本控制线。因此,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合理评估自己的竞争实力。

江西  二本征集志愿时将降分投档

江西在二本录取阶段共有26所院校投档线超过一本控制线,其中文史类院校11所,理工类院校15所。在二本院校投档时,外省多数院校按照1∶1.05的比例投档,省内院校的投档比例均为1∶1;对于二本控制线上录取不满额的院校实行降分投档,公办院校最多可降20分,民办院校最多可降40分,民族预科班最多可降80分。

求学点拨

通过院校投档比可以看出,如果考生报考省内院校,只要考生达到了院校的提档线,在体检等各项指标均合格,且服从调剂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被院校退档。此外,二本录取不满额的院校可降分投档,这也意味着即便没有达到二本控制线的考生仍有被录取的机会。

江苏     财经金融类专业升温 医学冷热不均

今年江苏省二本录取中,苏北地区院校的投档分超过往年,西部地区、偏远地区院校的一次性投档满足率也较往年有所提高。即便如此,仍有200所左右的二本院校没有招满,几乎占到投档院校的一半。今年文科有5所院校,理科有9所院校投档分高出一本省控线,相对去年有所增加。就专业而言,财经类院校升温,南京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院校的投档线均比同地区学校高出一大截。

华中

湖北 在汉院校分数

普遍高于武汉市外院校

省内二本院校投档线分层明显,在汉院校,如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就比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汉外院校的投档线高。命名为“大学”的院校,如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其投档线普遍比以“学院”命名的院校高。京广沪等发达城市的院校分数线相对较高,而位于西北等偏远地区院校多是“踩线”投档。

求学点拨

在二本录取的省外院校数量众多,但招生计划都很少,考生不敢报考;另一方面,考生对多数省外学校缺乏了解,加之地区发展状况、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大家都拼命在家门口扎堆,抬高了分数线,也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

湖南 校名沾财经 考生就热捧

录取分数高高在上的二本院校,大部分都是财经类院校,如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省内院校湖南商学院坐上文理科“第一把交椅”。

求学点拨

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将来要到外贸、金融等行业工作,要求从业者性格开朗外向,善与人沟通,逻辑推理能力强,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特别是对数字的敏感度要强。

河南     1/4的学校平行一志愿生源不足

今年河南省二本生源分布相对均衡,各层次、各类别院校的报考人数都有所增加,志愿扎堆、志愿空缺的比例减小。但也有1/4的学校平行志愿生源不足。省内多所院校投档线创新高,其中,文科超出二本控制线30分以上的有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理科超出二本控制线50分以上的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乡医学院。

求学点拨

出现生源不足的原因有四点:一是部分对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收费较高;二是部分院校地处偏远地区,考生不愿意报考;三是部分院校无明显特色;四是在录取过程中,由于部分考生体检受限或专业不服从调剂,退档人数较多,导致部分专业缺档。

华南

广东     省内院校生源足 二次录取竞争大

今年二本A类志愿第一次录取时,绝大多数院校完成了招生计划,尤其是省内院校几乎全线爆满。往年“冷门”的院校也一改“颓势”,东北、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的院校生源较去年有所改善,如西北政法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广西财经学院,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理科类、齐齐哈尔医学院理科类等,都可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

求学点拨

今年个别招生计划少或位于中心城市之外的院校第一志愿生源略显不足。而在这部分院校中,不乏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条件优秀的院校,考生应该大胆填报。同时,在这些学校上大学,学习成本较省内院校要低,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而言,也不失为较好的选择。

广西 征集志愿投档分数被拉高

由于今年广西考生成绩出现明显的扁平化现象,中间分数段考生较为集中,因此考生分数差异性降低,院校和专业志愿不易区分,考生志愿扎堆,因志愿无法匹配而产生缺额计划的现象更加明显。此外,在征集志愿时,高分考生都能踊跃填报,使得投档分数线被拉高,许多院校出现了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高于第一次投档分数的现象。此外,二本录取结束后,一本线上未被录取的理工类考生仅余 247 人,一本线上未被录取的文史类考生仅余 59 人。

海南 财经医学类院校受追捧

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类、财会类、建筑类、医学类院校一直受海南考生的青睐,如文史类的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理工类的安徽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等。而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部分院校,生源就不是那么充足了,一些中小城市的院校由于知名度和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考生对此类学校的认可度也相对较低。此外,地区性的师范类院校和农学类院校依旧不受考生青睐。

西北

新疆   填报志愿与征集志愿模式不同

新疆二本计划招生人数比一本多近8000人。二本征集志愿与少量零批次、一本同时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及平行志愿投档。征集志愿每一个批次设六个院校志愿,每一个志愿可选择报考三个专业。二本征集志愿没有分数限制,也就是说没有达到二本控制线的考生也可以填报二本征集志愿。

求学点拨

新疆填报二本征集志愿没有分数要求,为没有达到二本控制线的考生提供了可能被二本录取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二本填报志愿与二本征集志愿填报的模式不一样。二本志愿是非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而二本征集志愿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因此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注意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

宁夏 文科录取率仅为3.17%

二本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中,宁夏的文史类招生计划,不管是横向与数理工类的招生计划数比,还是纵向与其他地区文史类的招生计划数相比,比例是失调的,录取率只有3.17%。

二本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征集志愿过程中,对考生不设位次要求,达到二本线的考生均可以填报二本征集志愿。

求学点拨

招生计划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招生计划数的增减与报考人数的增减,在志愿填报中,都是必不可少需要考虑的因素。

青海 省内院校预科生生源充足

省内院校完成了1040人的预科招生计划。二本院校录取结束后,共超额完成计划223人。同时,青海省教育厅与日本南山大学达成的合作协议,今年继续在全省范围内选拔2名应届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日本南山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学习(本科四年),国家承认学历,达到二本控制线的考生均可以参与报名。

求学点拨

全国各省或多或少地有预科生的招生计划。而对于对民族省份的少数民族考生,预科生的招生计划数量要多得多,而且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其次,很多国外院校,与国内各个省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有出国留学愿望的考生,要及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增加被向往大学录取的可能性。

陕西  多所二本升格 一般院校变名校

有两所高职院校升到二本录取,带来了近2900个招生计划。2012年二本文史类征集志愿剩余1075个计划,比2011年多200多个计划;理工类剩余1727个计划,而2011年理工类剩余2242个,2012年理工类二本进入征集志愿院校和计划数减少很多。由于原来的二本院校有部分今年升到一本招生,导致二本原来的较为有名气的院校变成二本“名校”,录取分数会提升。

求学点拨

二本的招生计划数虽然增幅较为明显,但是,由于处于这一分数段的考生也较为集中,加之二本院校升至一本和高职升至二本,都会使二本的录取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今年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院校的录取分数比2011年就大幅升高。

甘肃    12776名考生通过征集志愿圆梦二本

二本共征集两次志愿,通过征集志愿共有12776名二本控制线上滑档考生和部分线下20分考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二本征集志愿中,文史类与理工类的剩余计划数有1600余人,剩余计划数并不算多,但是,考生对征集志愿院校和剩余专业并不买账,导致两次征集志愿、降分录取才得以完成招生计划。

求学点拨

各个省中,各个批次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相对招生计划数都不会多,同时剩余的专业竞争力都较为尴尬。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合理地安排好首次志愿,尽最大可能性地避免落到征集志愿环节,因为到了这个环节“高分低录”的结果已经不可避免了。

西南

四川 考生青睐财经科技类院校

从院校类别来看,金融、建筑、科技类的院校均在一志愿满额,且投档线大多超过二本线20分以上。二次征集志愿时,大多数是民族班计划。同时,二本征集志愿可以填报四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志愿。征集志愿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

求学点拨

四川省首次填报和录取时,由于是非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大小年”的现象。

重庆 高校净增计划多

全国有434所院校在重庆投放二本计划,文史类有55所院校增加了1062个计划,11所院校因生源原因调减计划17个,净增计划1045个;理工类有60所院校增加了1374个计划,24所院校因生源原因调减计划251个,净增计划1123个。

云南 考生扎堆北京上海

浅谈二本工科高校的发展问题 第4篇

目前,有许多省属的二本高校,它们正处在由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阶段,为了尽快完成这个阶段,他们大力引进人才,鼓励大家申请基金类项目,奖励科研人员。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过火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规律,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现在一些二本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1. 重科研轻教学。

为了尽快完成由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有些二本高校很重视科研,在年终考核和年终奖励方面都大力向科研方面倾斜,对教学方面却重视投入得不够。其实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没有教学这个平台,科研也很难长期健康地发展。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本科生的培养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承担着给国家培养基本建设人才的任务,而且对培养合格健康的良好公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许多名牌大学如耶鲁大学等都很重视本科生的培养,因为这对一个国家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科生的教育最能体现出教育者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程度,最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意义。本科生教育除了技术方面的训练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更健全的人格和理念,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担当和适应各种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无论是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这一块是决不能放松和忽视的。

2. 重视纵向基金类项目,轻视横向项目。

现在一些二本高校很重视基金类项目,不停呼吁教师申请基金类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实际上并非所有教师都适合做基金类课题。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或特别钻研的话,是很难申请到或完成这类课题项目的。而横向的、生产性的项目一般教师均能胜任,而这些项目对教学的帮助更大。因为基金类项目一般只有研究生才能参与,而生产类项目本科生也能参与,所以这些项目对本科生的培养和教育更加重要,也正好解决二本高校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不太正规的问题,而这也正是二本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本学校要真正上档次,实现教学的正规化,必须要解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正规化的问题。建议二本学校的领导要多和生产单位联系合作,尽量争取到一些横向的、生产性的项目,让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时更多地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工作中,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尽量和他们参与的实习项目有关,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更全面完善的培养和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二本高校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基金类项目,而是横向的、生产性的项目。

3. 行政化倾向过浓。

有些大学的行政化倾向很浓,而一些二本高校尤甚,过分行政化的结果是在管理上出现外行管内行的现象,由行政部门制定的一些教学管理措施或太严或太松,因此都无法长期执行下去或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教学管理措施还是要由教授委员会制定或行政部门制定后由教授委员会审议修改再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再正式使用,这样制定出的政策才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能长期地执行下去,也才会达到制定政策的初衷并且收到应有的效果,建议二本高校要尽快成立教授委员会,监督和指导与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使用,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这对学校长期健康地发展是非常有利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学教育要尽快回归教育的本质,以培养出更健康、更合理、更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

4. 做工作避重就轻,喜欢一蹴而就。

由于过分行政化,管理部门习惯按行政的那一套思路来做工作,做事过分重视短期效果而忽视学校的长期发展。做事避重就轻,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抓得很紧,而对真正重要的工作却重视不够。如教学工作主要应该抓前期工作,如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课堂效果、作业批改、答疑等,而现在有些学校却只抓后期的考试监考工作,对前期的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另外,做事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喜欢一蹴而就,当有检查时就临时突击,仓促应附,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这样即使勉强应附过关,也很难导致学校长期的建设性的成长。因此,高校的领导者要把眼光放远一点,要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做工作不是为了应对各种检查,也不是为了和别的学校攀比,而是使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化,长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良好人才。

5. 教学工作量计算不甚合理。

一些二本学校将授课学时定得很紧,尤其是一些实习和课程设计学时,如果事情认真做的话根本不够。另外,出试卷、改试卷、批改作业、答疑等都不算工作量,这样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也是有严重影响的。建议要将学时适当放宽,该给教师的工作量一定给够了,然后再对教师的工作做严格要求,如至少每个学年要对试卷、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重要工作成果作抽样检查,以便对教师的工作起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帮助他们养成平时良好的工作做事习惯,不要等检查来了又突击式地应附。也避免将教师捆绑在教学上,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对教师个人和学校的长期发展都是有利的。

6. 考核条件经常变化。

学校每年都要做年终考核,但考核条件经常变化,一会儿强调科研,一会儿强调教学,教人无所适从。就大多数二本高校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大部分教师的年终考核还是以教学为主(少数专职科研人员除外),科研工作做参考或比重不要太大,要根据教师近几年来的教学工作量来考虑科研工作所占的比重,因为一个教学工作量较重的教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从事科研工作,短期内不可能有重要的科研成果。即使对专职科研工作的教师,由于科研工作有周期性,也不适合每年都做考核,建议最好2~3年考核一次。

7. 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够合理和完善。

现在一些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理念是比较混乱的。目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应以专业为主,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选课、选修双学位、多开一些选修课或可以跨学校、跨专业听课等措施让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以专业培养为主。课程设置得还是要具体针对性强一些,最好不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因为有些学校要么授课学时定得不够或教师准备不足,教师上课时主要以某一个专业方面的知识讲授为主,对其他专业的知识要么没时间讲(学时不够),要么没能力讲(准备不足),这样对同时听课的其他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甚至是有害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四不像”,既无很广的知识面,专业基础又不牢固,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二本高校,还是要强调专业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要制定得具体和针对性强一些,要强调核心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并且尽量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开上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以帮助他们打下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好地应对毕业后的工作实践。

8. 一些政策和发展思路制定得不甚合理。

二本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引进国外和国内高校的一些先进经验,以免少走弯路,更快地完成自己的发展过程。但在引进别人的先进经验时也要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要引进一些不合适的经验或引进时不做调整全盘照搬执行。另外在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时要考虑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要从现实出发,不要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和别的高校进行攀比。要先把学校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做好,如教学和管理工作等,尽快实现教学和管理的正规化,然后再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要重视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有些阶段是不能超越和跨跃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9. 学校定位和发展理念不甚清楚。

目前,大多数二本高校的定位应该还是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那么它的主要任务还应该是教学。但大多数二本高校却将科研看作主要任务,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方面均以科研为主,平常对教学工作也重视不够,缺少对一些教学项目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或教案准备工作方面的评比奖励和促进作用。对教学质量也重视不够,对主要教学成果如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考试试卷平时很少考核验收,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到上级来检查时再临时制定一个标准突击应付。这样使许多人养成平常做事不认真,到有检查时再临时抱佛脚的习惯。这样对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养成甚至对学生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对学校的正规化发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建议二本高校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放在教学上,尽快实现教学的正规化,多开展教学方面的学术研究,重视教学质量建设,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结语

二本学校由于基础弱、底子薄,而目前又处于赶帮超的阶段,出现一些过火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过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对学校来说,任何时候教学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即使强调科研,也应该教学科研两手抓,绝不能过分偏颇一方。尤其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轻视教学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教学不仅是科研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发展基础,这个基础是决不能忽视的。因此建议一些二本高校还是要将学校在短期内的定位及发展理念搞清楚,不要盲目地攀比和跨越,还是要将现阶段该做的事情做好,打好各方面的基础,为以后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储备潜力和资源。

摘要:目前很多二本高校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阶段,由于转型急迫,学校定位和发展理念比较混乱,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长期发展需求,这是非常不利和危险的。建议二本高校要明确定位和发展理念,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和合理的发展战略,使学校更好地履行国家和社会赋于它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二本高校,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定位,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家勇,朱玉华.耶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77-80.

[2]赵庆年,祁晓.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职责[J].高教探索,2012,(5):5-10.

二本 第5篇

一般二本建议考研学校

1、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

2、西南大学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3、东华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纺织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4、郑州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主、南、北、东四个校区占地5700余亩,设51个院系、116个本科专业;有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职工57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5.1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9万余人,留学生2500余人。

二本考生如何选择考研院校

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多了解一下院校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招录比、推免人数和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

报考人数也是大家要了解的重要信息,从这一项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竞争对手有多少,如果报考人数过多,招生人数又不多,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就要尽量避免报考。

录取人数可以让我们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推免人数也是一项关键数据,因为很多好的学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

复试分数线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对比自己的实力,看看自己是否能有机会进入复试。

三、二本考研的意义

首先,通过考研可以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换个喜欢的专业,人生多个选择。虽然能力比学历更重要,但必要的敲门砖还是需要的。而且,很多985高校的本科和硕士招生人数是相当的,除去一部专业分直接工作,一部分出国,所以通过上研使学历和学校上一个档次是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其次,学习是一个伴随我们终生的事情。研究生和本科培养目标不同,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不管在国内还是出国,通过研究生学习,我们的视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科研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升。

和自己比较,是纵向比较;和别人比较,是横向比较。考研的意义在于,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个纵向比较一目了然。

二本院校如何培养出一本学生 第6篇

摘 要:二本院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本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成员。然而,相比重点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业成绩不容乐观,同时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是什么原因造成 “低能”成为二本院校的学生的代名词,如何从教师的角度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二本院校的教育现状、应对措施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其教学水平、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在多层次水平上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教育现状 发现人才 鼓励后进 师生互动 活学活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二本院校毕业生因先天不足和/或学艺不精,不能胜任岗位需求,因而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这更加剧了二本学生的就业压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是我们高校教师应当探索与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二本院校的教育现状

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在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生源优势不足,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下降是多数二本院校面临的问题之一。校园里平日学习气氛不浓厚,考前突击,考场上“小抄”满天飞,并伴有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态度。这种情况无疑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环境,也消磨着多数在入学时充满理想的学子的意志。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高校扩招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在快节奏、高要求、多学科的高校教育机制下,他们由于底子薄,接受能力差,遇到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滚雪球状的课业重担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直接后果就是出现“多科成绩不合格、补考、重修”周而复始的“厄运”侵袭。这种困境自然消磨着他们的意志,进而消磨着他们的学习热情与进取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使其产生了对前途的迷茫,从而懈怠学业,进而致使校园学风日下。

原因之二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顾及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而不得不对教学进度和深度进行调整,这样就无法在有限时间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影响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正常学习,使之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充分提高,从而达不到高校教育中的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推动综合国力进步的这一教学宗旨,从而造成这些学生将来不堪的就业以及“读书无用论”的种种抱怨。

二、应对措施

如何改变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教育困境,改变二本院校培养不出高、精、尖人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在教师中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笔者认为其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因势利导,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善于发现人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可见,教育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发现人才并促其成材。

教师应在照顾到大多数基础一般的同学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和考试中充当“伯乐”,去发现学生中的“千里马”,因势利导,发掘其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讲就是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学生群体,通过多提问、辩论等方式激发其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多让他们思考和解决一些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能力。比如,笔者在参加一次全国教学交流会时遇到一位某省级高校的老师。据她介绍,他们学院的生源一般,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效果一般,但她却在短短的2年内向几所国内著名院校输送了多名优秀研究生,有许多学生虽然没有进一步深造,却也成为企业的研发骨干。她的经验其实很简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能力。据她讲,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下,其实有许多优秀学生的潜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们在与优秀高校擦肩而过后,自信力受挫,很容易在后面的学业中不思进取,甘于平庸。但细心的老师能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潜质,在教学中多给这些学生独立思考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他们重拾自信,在后面的学习中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而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引领下,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也会被点燃,从而呈现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尤其突出的是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老师会发现许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充分发掘出来了,新的实验思路和分析方法体现在他们论文中,体现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优秀的毕业论文也成为这些优秀学生叩开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敲门砖,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信和创新会伴随他们克服一道道科研难关,成就他们的科研梦想。

2.善于鼓励后进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们不可能在同样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统一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发展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灵活掌握教学方式,在保证优秀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适当照顾差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基础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和优秀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时,自信力也随之消失。教师应留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及时与他们沟通,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梳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之以法,使他们弥补不足、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业水平,从而学有所成。笔者曾经遇到过几位所谓的差生,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课堂成绩常常排在班里后几位。经笔者了解,他们其实是很喜欢机械专业的,也想在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教材知识相对理论偏多而实践内容偏少,给他们以枯燥难懂的印象,学习热情也被慢慢磨灭,造成他们的专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差生。进一步谈话使笔者了解到他们的特长是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很多所谓优等生所欠缺但实际工作中又必需的可贵个人素质。于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加入了许多实际应用的例子,提前带领感兴趣的同学到实习工厂参观和实习,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双赢: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课堂学习有了针对性,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而实习工厂也从这批学生中发现了他们未来的人才,提前和一些同学签订了工作协议。目前几位学生已经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有的学生已经被吸收进入企业管理层。因此,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就会促进后进生成材。endprint

3.师生互动

知识的传播需要媒介——师生交流,而互动可谓促进师生间交流的催化剂。首先,教师需及时捕捉学生课堂上的识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大纲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轻松、快速、准确领悟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生活中很少、甚或根本未曾接触过的抽象的文字性描述,对于多数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考虑到这点,笔者在给机械专业的学生讲授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这门课中的塑料及其成形工艺这一内容时,为了将教材中抽象的文字描述和静态的工作原理的图片展示转换为具象的操作流程,采用精心搜集、整理典型的工艺制备过程的所有视频资料,组织同学们课下提前收看视频,使其对这一成形工艺方法建立起形象、直观的认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帮他们整理思路,细致点拨重点、难点、疑问之处,再借助生活中触及的塑料制品的实物造型引导他们设计选用合理的工艺手段来畅想方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给老师反馈学习效果,形式上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回答问题或提交作业等传统的交流方式。许多即时通讯方式都可以派上用场,微博、微信、QQ群、贴吧、E-mail等多种通讯手段都可以作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例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一位学生在工厂实习时,遇到一个机械传动故障,而恰巧带他实习的师傅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及时解决。该学生灵机一动,用手机拍下了机器异常运转的视频,通过QQ和笔者进行了交流,笔者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解答,问题及时解决了,工厂避免了机器停产的损失。该生受到了厂方的表扬。其实该生在校时学习态度并不积极,但通过这次事情,他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多项技术创新,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并被选派到国外深造。

4.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教育目的旨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教师在探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学生的基础因人而异,因而这种引导也应对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其中要付出很多辛苦。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强调传授学生学习方法,而不仅限于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比如,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机器的工作原理或是做一些机械设计的小改进,而学生也往往能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去思考或请教老师,动手能力也有长足长进。在笔者的启发下,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锁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去年笔者偶然间路过一家汽修厂时遇到了之前带过的一位学生。他向笔者介绍了自己合伙与人经营的汽修门店,对笔者在学校的互动式教育表示了衷心感谢。正是在学校,笔者的引导使他将课本知识逐步变为对汽车机械的浓厚兴趣,进而开始憧憬在汽车领域发展,在不断进取中,把自己的职业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三、总结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改善二本院校的教育环境,改变二本院校培养不出一本人才的现状,增强二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的职业精神,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践行的准则。

二本 第7篇

1 强化课堂教学过程

要搞好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与学, 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结合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特点, 通过综合比较化工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教材, 我们选择了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潘永亮教授主编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材, 该教材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 主要包括工程力学基础, 化工容器及设备和机械传动装置三篇内容[2]。由于总教学课时压缩到只有40个学时,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选择, 重点突出前两部分的教学, 适当增加典型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的案例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课程的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该课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学生在教学过程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在第一堂课组织了学生关于这门课程的讨论。首先由化学工业的概念及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 引入一个甲醇工业实例。学生们都知道化学工业实际上就是由原料到产品的过程工程, 这里面既包含了化学过程又离不开物理过程, 化学反应是实现化工产品的核心过程, 但是没有物料的传递和产品分离这些物理过程, 化学工业就不能够实现, 而实现这些化学和物理过程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有化工设备, 结合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都能够举出系列的单元操作过程以及所涉及的单元设备。然后提升到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设计的问题, 大家都联想到化工原理涉及到的课程设计, 通过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可以把设备的基本结构尺寸都得出来。但是除了满足工艺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设备安全运行,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陷入了思考。简单的回答就是要使设备不至于在正常操作压力下失效或者爆炸, 这无疑与设备的材料和壁厚有关系, 更进一步, 如何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 对设备材料进行选择和设计出合适壁厚就是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内容设计和层层深入的讨论, 达到了使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第一篇静力学的教学中, 重点突出构件的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方程建立以及未知力的求解。为了达到理论联系专业实际, 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中常见构件的结构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会受力简化和分析。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实例, 如最常见的立式塔设备和卧室容器以及用来支撑管道和容器的构件,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例题和学生一起分析求解力学平衡问题, 既使学生感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利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能力。在材料力学的教学中, 对构件的四大基本变形:直杆的轴向拉压, 剪切, 扭转和弯曲, 我引导学生分别从变形, 物理关系和静力学平衡关系进行分析, 同时从内力到应力再进一步推出强度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引入实例使学生掌握利用强度条件进行构件的强度校核, 尺寸设计和最大载荷的核定三类强度计算。这一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 而且涉及到的公式定理最多,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打消学生普遍消极的学习态度。我们同样采用引入工程实例的方法, 比如材料力学内容讲授之前, 我们引入上坡载人的自行车链条为什么容易打滑, 动力系统的传动轴为什么是空心的, 一张白纸放在一个支撑物体之上为什么容易弯曲而为什么沿着长度方向对叠几次就不弯曲了等系列问题。很显然学生无论是采用中学物理知识还是刚学过的平面力系的相关知识都无法回答以上问题, 这就让学生认识到材料力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而在具体的强度计算教学过程中, 我们同样引入工业中的实例, 如大型反应釜的搅拌桨拉压和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设计, 我们以此设计相关的强度计算例题和学生一起分析求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化工容器及设备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这一部分首先涉及到的是化工设备常用材料, 该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了解为主,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用化工设备材料的牌号和材料力学特点和耐腐蚀性能, 然后设想多种不同工程因素下面的化工设备材料选择问题要求学生作答, 这种带问题的教学方式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训练了学生工程思维。内压薄壁容器的设计首先涉及到回转壳体的经向应力和环向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生通过前面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利用平衡关系求解的能力, 所以这部分教学迎刃而解。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薄壁内压容器设计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内压容器壁厚设计, 现有内压容器的强度校核两个方面分别引入实例, 具体到某一标准和规范的取值时, 要求学生对照标准练习查阅,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化工设备的详细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此外对于外压容器的设计同样涉及到需要通过算图查找参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采取与内压容器相似的案例教学方式, 要求学生多动手。在充分保证通过课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 通过有重点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很好的解决了少学时和教学目标的矛盾, 同时通过充分结合化工行业特点设计情景例题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达到了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2 强化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与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这需要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过教学过程, 我们除了通过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引入大量化工设备实例外, 为强化理论教学, 达到教学内容当场消化的效果, 我们还采用增加了随堂练习的方法, 比方说静力学平衡受力分析和求解, 四大基本变形的强度计算和压力容器的设计计算, 我们都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与化工专业相关的课堂练习题, 难度都不大, 但是对于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 通过采用多个学生黑板演算和结果评比,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氛围。除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外, 我们在教学安排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 通过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修订, 将学生的生产见习安排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 分别进入双氧水厂和石化企业进行感性认识, 同时配备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指导, 使学生了了解了工业中化工设备的具体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这为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强化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另外一方面途径是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当中增加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的内容, 该课程课程设计可以和化工原理的课程设计同时进行, 在完成单元设备的工艺设计基础上适当增加课时进行相应的设备机械设计, 使两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很好的衔接。在部分毕业设计中, 我们也要求涉及到工艺设计的同学全部增加化工设备的机械设计。对于这两个环节的实践教学, 我们同样组织有工程经验的教师以最后答辩的形式进行总结, 通过学生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再加上与教师的交流, 学生普遍反映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融会贯通, 最终达到了工程师基本功训练的效果。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集工程力学、化工机械常用材料、化工设备与容器、机械传动等多方面知识点于一体的课程, 同时又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工科教师要搞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应从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搞好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由于力学涉及的公式多, 逻辑性强, 实践证明该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板书教学突出基本公式的推导和案例的演算, 可以使学生能够较好的跟上教学节奏, 再补充化工设备的多媒体图片演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而在板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对于教学基本功有一定要求, 如何将板书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也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其次, 作为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工程技术课, 教师需要积极寻找机会去相关的大型化工企业或者是压力容器设计企业进行实践, 学校应尽可能的为教师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通过参与企业的合作开发设计, 或者以申报课题的方式开展合作研究, 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和思维, 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新素材[3,4]。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有所提高, 同时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希望按照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摘要:根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经验, 结合地方二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作者从课堂教学过程、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和教师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二本院校,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张亚新, 努兰·苏力坦汗, 徐向红.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不断提高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新疆大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 2012, 125 (3) :46-50.

[2]潘永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吕海霞, 张华星.独立学院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12, 123 (1) :95-97.

二本 第8篇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 导致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下降, 尤其对于普通二本院校来说, 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 (1) 一些本来学习积极性就不高的学生, 当感觉听不懂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 (2) 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和平时成绩的考核, 课后作业抄袭完成, 到真正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 (3)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 对于所学的知识, 感觉内容繁杂, 理不出头绪; (4) 平时学习目的不明确, 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 考试时靠突击过关, 其实根本没有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 对《理论力学》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便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直是任课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 对普通二本院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绪论部分。绪论部分包含了《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三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本门课的基本认识和将来的学习态度。因此, 在绪论的讲解过程中, 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 适当引入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工程实例, 并结合这些工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该课程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 对于土木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引入阳台的固定端约束、桁架的应用等工程实例。而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引入曲柄连杆机构、振动频率分析等一些常见的工程实例。

2.静力学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应满足的条件, 同时也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等效替换和简化等。简单总结, 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就是“力”。针对静力学中与《大学物理》重复的内容, 如物体的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内容可以略讲或直接给出结论。而对于新介绍的一些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约束类型、力系的等效替换和简化以及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等则要重点讲解。例如, 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介绍一些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圆柱铰链、径向轴承、止推轴承等约束的受力分析和通过列平衡方程进行约束力求解。而对于土木类专业的学生, 则可以讨论一些与建筑结构相关的约束, 如桥梁和楼板的静力平衡计算以及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等, 尤其是桁架的内力计算为将来《结构力学》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

3.运动学部分。运动学部分只是单纯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而不考虑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因此, 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就是“运动”。运动学中与《大学物理》重复的内容如点的运动学和刚体的简单运动等可以简略地讲, 重点应放在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上。其中在点的合成运动中, 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在不同参考系下, 进行点的运动轨迹分析的能力, 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而对于刚体平面运动的知识, 应注重刚体平面运动最终简化为平面图形在其自身平面内运动的推导,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的运动如何简化为面的运动这样一个思维的转变。

4.动力学部分。动力学部分研究的是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部分的研究内容是“力+运动”。该部分内容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动量定理等在《大学物理》甚至于高中物理中都已经有过介绍, 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而对于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以及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可详细讲解。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属于分析力学的范畴, 提示学生达朗贝尔原理提供了一种求解动力学问题的新思路即将动力学问题在求解形式上转化为静力平衡方程来求解, 而虚位移原理则是应用功的概念来求解静力学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负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而按照高等学校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不能让学生成为“复印机”, 一遍遍地复制老师所讲的知识, 自己不主动动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怎么得到的结果, 而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一些方法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 激励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采用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可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可以将一些课程内容制作成PPT和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如在静力学中, 对于圆柱铰链约束的介绍, 可以制作成两个带孔构件和一个螺栓链接的动画过程, 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约束的构成以及约束力的推导。而在运动学中, 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过程, 以及运动过程中点的轨迹, 对于那些想象不出来运动形式和轨迹的学生, 这种动画的演示能够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但与此同时应该避免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换屏较快, 学生跟不上讲课速度的弊端, 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重要的公式推导以及例题、习题的讲解还是应该以板书为主。

2.探索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全新教学模式。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采用课前预习即每堂课的结束前, 留出5分钟时间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作业, 并以思考题的形式提出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 初步了解基本概念、知识难点和重点。然后课上讨论提出的问题, 结合本次课的理论知识, 启发、引导学生去求解问题, 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 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3.任课教师对教案的准备。教案是教师将知识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载体, 不能是单纯的PPT的打印或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抄录。每次课前, 教师应该按照大纲要求书写一份本次课的教案, 提炼出本次课内容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在授课过程中, 有意识地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并结合学生的专业, 选择一些与工程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题、习题。

4.建立良好的辅导答疑制度。鉴于理论力学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学科内容的抽象性, 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 会明显感觉吃力。因此, 建立每周两次的辅导答疑制度, 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以及课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排除疑问。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速度和理解深度。尤其对于那些平时课堂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不能做到放手不管, 而是每次都指定几人专门去找老师答疑, 督促他们学习。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对于《理论力学》这门课的考核方式都是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加权求和。而一些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 一般都是通过上课出勤和作业完成与否来评定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存在弊端的, 并不能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建立细致的考核制度以便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建议采取如下的考核方式: (1) 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考核标准, 计入平时成绩。每周在上课时随机收取一次作业本, 根据作业的完成质量给定平时成绩。 (2) 将课堂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考核标准。每两星期举行一次短小精悍的课堂测验, 可在10~15分钟完成, 重点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上。 (3) 增加期中考试。在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的基础上, 在每学期的期中阶段增加期中考试, 采取和期末考试一样的闭卷形式, 将期中考试的成绩以加权平均的形式计入总成绩。

四、结语

《理论力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过程, 为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课程的要求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摘要:《理论力学》是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针对由于其课程抽象性和理论性极强, 解题方法极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觉吃力, 进而降低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结合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现状,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刘云庭, 王俊英.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 2003, 25 (3) :67-68.

[3]沈火明, 葛玉梅, 张明.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6) :23-25.

[4]王晓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教学模式——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5 (4) :58-60.

[5]赵德敏, 钮瑞艳, 刘建林.以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导向——谈《理论力学》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9 (36) :99-100.

二本 第9篇

关键词:普通二本大学,差异教学

目前, 在我国的高考招生时, 按录取的批次把大学分成了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四类。一本大学主要是指教育部直属或其他主要部属以及部分全国重点大学。普通二本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一本大学是高考考生们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一本大学招生数量较少, 录取分数线高, 能考入一本大学的考生都是高考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学习基础好, 自觉性高, 能力强。而普通二本大学则不同, 由于近年来, 普通二本大学的逐年扩招, 使进入普通二本大学学习的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由于招生数量大, 自然考生间的分数差距就比较大, 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较大;第二, 由于普通二本大学在高考录取时, 调配的可能性相对比一本大学录取时要高, 这也就意味着某些学生被调配录取到了自己不满意的专业, 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的差异;第三, 普通二本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自觉性与自我约束能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面对普通二本大学学生间的这种较大差异, 要想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模式去要求课堂上的所有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差异, 承认他们间的差异, 尊重差异, 开展差异教学,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并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 差异教学是一种好的理念

差异教学的基本原理在于:如果教师们的教学能够和学生们的需要相匹配, 那么学生们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们的需要是不一致的, 因此教学相应地也是有差异的。换句话说,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具体情况。

差异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大量的学习选择去调节学生的学习差异, 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

2 把差异教学原理应用到C程序设计课程中

2.1 制定差异教学中的学习标准

学习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 必须先根据学生们先要学什么作出决策, 确定学习标准。而教学活动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在差异教学法中, 学习标准是被普遍描述的。比如, 在讲授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章节时, 学习标准就被普遍描述为:让学生学会使用条件判断设计出程序可能出现的几条不同工作路径, 使程序具有智能化。

学习标准虽然是普遍性的, 全班性的, 但是, 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 还可以另外给他们一些拓展性的指导。

2.2用差异教学法开展教学, 设计差异教学活动矩阵

差异教学活动矩阵是一种组织和规整教学活动的框架。在矩阵中列出了学习内容与学习思考的类型。教师们可以利用矩阵去协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所有的思考、练习当中去。下面以C程序设计的for循环为例, 设计差异教学活动矩阵, 如表1所示。

在开展此内容的教学时, 每个学生都要求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上面矩阵中字面学习活动要求的学习内容。对于关联学习活动、转换学习活动与拓展学习活动,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可以在课后独立思考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

差异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设计工具, 它允许在活动类型中留出一定的弹性。矩阵不一定要在每个单元中都包含一项活动任务。矩阵中所包含的学习活动应该是有不同难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在设计矩阵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任务时, 一方面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要面向全体同学, 即全面性。努力做到二者和谐统一, 积极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

2.3 差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在差异教学课堂中, 评价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能力状况以及学生所选择的学习活动任务的不同来确定, 要确保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是根据他们所接受的教学进行的。要将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学生,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总之, 在差异教学活动中, 评价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 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特点, 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普通二本大学的招生数量远远超过了一本大学的招生数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 研究、探讨一种适合于普通二本大学的、好的教学方法, 搞好普通二本大学的各项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 本文谈论了在普通二本大学利用差异理念开展差异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给学生可选择性, 用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去调节学生的学习差异, 有效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 让学生能发扬个性, 挖掘潜能,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广.C程序设计教程[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 .

[2]肖映铭, 谢景政.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8) :67-69.

二本 第10篇

1 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给本科学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 笔者发现“二本”院校这门课的教学存在如下比较严重的几个问题:

1.1 学生数学基础差

二本院校的学生以高考第二批次录取的本科学生为主, 同重点高校的学生相比, 这些学生高中的数学基础就比较差, 来到大学后由于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 造成二本院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 例如红河学院商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不及格率一会居高不下, 甚至有的班级高达80%。计量经济学强调强调定量分析, 数学基础差必然影响对这门课的学习。

1.2 厌学情绪比较重

由于计量经济学中有大量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 课本上几乎全是数学符号、内容枯燥, 加之学生数学基础差, 很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产生恐惧心理, 厌学情绪比较强烈。笔者的教学班级曾经出现有学生长期不来上课, 经询问是因为觉得太难太枯燥, 干脆放弃这门课的学习。

1.3 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讲授都是采用教师讲解课本知识点, 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学科显得比较苍白, 导致的结果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学生普遍对学习这门课有畏惧感, 亟需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4 实验教学时间不够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学好计量经济学就掌握了一种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强有力的工具。在当今信息时代, 实际工作中的计量分析都是采用计量软件完成。但是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多且教学时间有限, 所以只能给学生很少的上机实验机会, 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了回归模型等方法, 但是动手能力差, 不知道如何结合实际问题应用, 或者不能理解实际模型输出结果经济含义。如何解决调整教学大纲, 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 使学生真正掌握计量经济学这一有力的工具, 成为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关于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2.1 压缩教学内容, 增加上机时间

计量经济学内容很多而且难度较大, 但是教学时间有限, 红河学院这门课教学时间18周, 每周3学时, 总共54学时。利用这54学时讲授完教学大纲的内容已经很紧张, 所以教师能给学生上机实验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据笔者了解, 这是目前中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本”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非研究型的人才, 所以笔者建议修改教学大纲、压缩教学内容, 例如主要讲解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对于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内容少讲或者不讲。多出的时间可以用来给学生上机操作, 练习使用如SPSS、SAS、EVIEWS、MATLAB等软件,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增加手工计算的练习

计量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经济学科, 但是使用了大量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的内容, 包含了非常多的公式。课本所附的案例几乎都是用计量软件电脑计算, 学生不知道详细的计算过程, 这对于学生理解计量模型、搞清楚公式中每个随机变量的含义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笔者的长期教学实践, 给每一章节都设计了特别的案例, 让学生手工计算, 然后对答案。这些案例的特点是没有任何经济背景, 纯数字性的, 并且数据非常简单。根据笔者的经验, 这种手工计算的练习的效果非常好, 非常受学生欢迎。

2.3 以案例带动教学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讲授都存在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学生普遍对学习这门课有畏惧感的现象。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经验, 对计量经济学采用案例带动教学的模式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笔者的理解, 所谓案例带动教学的模式, 即是教师在每一章第一节课都设计一个和学生专业有关的案例,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问题的顺序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 从大家熟悉的定性分析转向不熟悉的定量分析, 从而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 如中央银行如何制定利率、标准普尔公司如何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等等。在讨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时候, 鼓励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把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的检测、模型的预测传授给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与经济、管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激发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决心。

2.4 改革成绩考核制度

目前对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考核多采用传统方法, 笔者教学的班级平时成绩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 最终成绩为三者的加权平均, 并且期末考试为闭卷。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产生的后果如下:一是, 期末考试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大量的有关公式, 加重了学习负担, 但是这些公式在实际研究分析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记忆;二是, 平时成绩的权重过小, 导致有些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 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分析项目参与意愿不高, 很多同学甚至敷衍了事。笔者建议加大时成绩的权重, 给学生以压力,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分析项目, 这样才能真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计量模型,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另外, 期末考试时把常用的公式附在试卷上, 不需要学生死记公式。S

参考文献

[1]郭学能, 石群.关于“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以红河学院为例[J].经管理者, 2013, 3.

[2]杨华.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J].统计教育, 2005 (2) :27-28.

[3]王锋.本科计量经济学6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 21 (2) .

[4]罗艳梅.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计教育, 2007, 11.

二本 第11篇

二本批次的分数线将会相对降低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对考生来说是好消息,取消三本,拉低了二本线,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15分的考生。这些考生,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被二本院校录取,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部分同学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三本院校的影响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一般都是三本院校,而一本和二本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三本合并到二本,对三本院校还是极好的。相应的,高考分数本来不高,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这下就有机会读公办的二本院校了,这种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应该就是这群考生。

志愿填报增加难度

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和家长一下子面对七八百所大学,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院校扎堆不可不防

院校扎堆报考将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况,一些城市区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将冲击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

如何填报志愿

1.我们以江西省为例。首先要搞清楚,江西今年的考生多少分就能填报往年的二本高校呢?

(1)把江西前三年的分数线列表如下:

(2)以理工类为例,算卅一本、二本、三本前三年的平均分,这个分数就作为2016年一本、二本、三本的预测分数线。

①前三年理工类一本、二本、三本的平均分:

(517+526+540)÷3=528分

(456+471+490)÷3=472分

(406+438+456)÷3=433分

②前三年理工类二本线的平均分比前三年理工类三本线的平均分高出的分数为:472-433=39分。

③前三年理工类一本线的平均分比前三年理工类二本线的平均分高出的分数为:528-472=56分。

(3)2016年高考理工类考生,可以报原来二本高校的分数是:比一本线低56分,或者比三本线高出39分。

同理,可以计算出,2016年高考文史类考生,可以报原来的二本高校的分数是:比一本线低45分,或者比三本线高出33分。

江西艺术类,体育类第二、三批次,待2018年合并,所以艺术类和体育类的考生,仍旧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2.江西今年二本批次填报6个志愿,志愿安排大致为:

(1)本批次前三分之一的考生,全部填原来的二本高校。

(2)本批次中间三分之一的考生,填4个二本高校,2个三本高校。

(3)本批次后三分之一的考生,填2个二本高校,4个三本高校。

3.拉开档次,按高校实力大小排序。

(1)六个志愿,由好至差排列。

(2)采用“冲、稳、保”的原则,志愿一、二、三,冲;志愿四、五,稳;志愿六,保。

如何区分二本高校和三本高校

总的来说,是通过查资料鉴别,如果是独立学院,那就是三本,具体说,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三本高校的名称多数是:××大学××学院,如南吕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等。

2.三本高校多为民办或社会团体办学,收费相对来说较高,如三江学院、南通理工学院等。这些学校的校名看上去就像三本高校。

3.近几年,三本高校为了争夺生源,也纷纷改名,从校名看,根本认不出是三本高校,如:湖北商贸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

4.二本大学,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实很多三本院校前几年就放二本批次招生了,如长春光华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等。

挑战:分数线难以预估、院校多无法选择

三本并入二本后造成的挑战主要是由于志愿填报政策的改革,使得之前的分数线失去了参照,让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更加茫然无措。

要克服这两个挑战,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理性池分析和深入地思考。首先,在没有分数线可参照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保守政策,重点参考全省市的排名,科学评估考生的高考分数,把分数换算成排名后再去做自身定位。其次,在选择变多的情况下,考生和家长需更加周全考虑,从个人性格、人生职业规划、地域性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合适的院校和专业。在此,推荐好志愿智能决策系统。

课堂内外好志愿智能决策系统以“行业前景引领专业选择”为核心理念,以“高考位次辨别大学门槛”为数据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以心理(性格)测评匹配专业、孤立地以分数高低选大学的不科学模式。向考生推荐近年就业较好、收入较高的行业,依据考生行业意向、高考位次,锁定目标高校和专业群,哪怕是二三本合并,在没有分数线的参考情况下,也能通过位次来合理地选择大学和专业。

二本 第12篇

一、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英语已成为一项必备技能时, 英语专业毕业生正悄然面临挑战。因此, 英语专业教育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还应该体现出区别于大学英语教育的专业特色。纵观国内外语学术期刊, 作者发现大多数外语教学研究及论文都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各个层面, 以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语言能力训练。有关英语专业高年级知识类课程的研究很少, 对于英语专业本科段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和深圳大学刘毅教授都认为我国外语专业教学过于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专业训练是导致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识的结构、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其他文科学生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 这一问题值得英语教育者关注。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 2000年,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纲》将英语专业四年的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即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课及相关专业知识课。在前两年的时间里, 英语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基本上全是为了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后两年, 学生除了继续学习专业基础课, 还陆续学习专业知识课, 即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英语文学、英语诗歌赏析、英美社会与文化等课程。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 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语言意识, 发展理性思维, 开阔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此外, 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言语修养、交际能力也要靠语言学帮助解决。

二、中国大学《英语语言学》课程教材使用状况

《语言学教程》由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等主编, 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对原教程进行了修订并出版了修订版。目前该教程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语言学课程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语言学教材之一。该书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言和验验血领域中各个分支的基础理论, 包括了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文字学、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基本内容, 也包括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和西方语言学流派等方面的内容。2001年此书进行了修订, 内容较新, 体现出了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许多新成果。2011年, 该书再次经过修订, 部分内容进行了增补和删减, 适用于本科生学习。该教材是目前我国高校外语院系一本较好的语言学教材。

三、现存使用的教材与二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及学习情况不相匹配

1. 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语言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学术性很强的课程, 有些语言理论抽象程度又比较高, 涉及的专业术语又特别多, 给学生以艰深、难学的印象。而且该教程用英语编写、英语授课, 又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了一定的语言理解和内容理解以及用英语表达和阐释上的难度。教师也感到不好教, 一般不愿意教授这门课程, 感觉用英语理解、讲解和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对教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比较高, 语言学教学的经验和相关教学信息也比较少。针对上述情况, 大多数高校基本都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这种单一模式。而且, 由于1999年后中国大学连年扩招, 高校学生数量剧增, 在教师数量增长与学生增长不成比例的情况下, 一个班的学生数量非常庞大。《英语语言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选修课程, 通常在一所非外语类院校都由一至两名教师负责讲授。一个班的上课人数多达三四百人。课堂上很难以课堂提问及学生参与讲解展开, 故学生参与度不大。这种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而放弃。

2. 教材一般都由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 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材更适用于重点院校的学生。

今年来,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大批之前的专科院校升为二本。二本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短暂的时间内我国的外语教育工作者还很难细化构思并编写出相匹配的《英语语言学》教材。因此,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套为二本院校学生“量体裁衣”而制定的语言学教材。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相应的教学、教材的滞后形成强烈反差, 尤其是二本院校语言学教学, 现阶段境况不容乐观, 尤其面对以重点大学为教学对象和以二本院校为教学对象, 该选哪一本教材成了难题。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经历, 5年之内笔者所任的二本大学《英语语言学》教材皆为胡壮麟教授编写的《语言学教程》。全书分为十二章, 共32个课时, 因此讲解时总是一笔带过, 很难深入剖析一些论题。

3. 二语习得理论。

根据语言学家Krashen的“监察理论”, 学习者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指语言输入不能太难, 一面给学习者带来挫折感, 也不能太容易, 使学习者缺乏挑战, 它应当稍微高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然而, 当今普通二本学生面临的是“不可理解的”语言材料, 大量生单词和术语使他们未学先怯, 饱受打击。这种消极的学习情况也证实Krashen“监察理论”的另外一个主要内容, 即情感过滤。Krashen认为, 学习者感情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速度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恰当的情感会对语言输入产生阻碍, 记叙学习将很难进行。目前二本院校学生正是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 “不可理解的” (incomprehensible input) 或者“无意义的语言输入” (meaningless input) 使学习者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也造成了记叙学习的动力缺失, 周而复始, 这种恶性循环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停滞不前。

教材是教学的内容载体, 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的英语语言学教材能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反过来, 英语教学的发展也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者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讲, 说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风向标或不为过。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前, 我国英语语言学教学正陷入这样一个“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尽管各种各样的教材层出不穷, 但客观地说, 至少到目前为止, 还未曾发现有哪部教材能经受住全面检验。因此一套以二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出发点的语言学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摘要: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针对当前国内语言学课程教材使用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一套以二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出发点的语言学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二本院校,教材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3) .

[4]关于“语言学引论”课程笔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2) .

上一篇:矿物加工实验室下一篇:教育观察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