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教学范文

2024-06-06

课后教学范文(精选12篇)

课后教学 第1篇

一.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解释词语, 惊异:惊奇和诧异;悲哀:伤心。 (让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请同学读一、二两节, 说说“我”为什么惊异? (同位同学可讨论)

生⑴:故乡的风筝时节, 是在温暖的春二月, 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惊异”的是北京在冬天就有人放风筝了。

生⑵:故乡的风筝时节, 杨柳发芽, 山桃吐蕾, 而北京是“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惊异”的是北京在这样的季节就放起风筝了。

生⑶:我认为应当把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放在一起就更好了。

师:很好。读下面的课文, 说说“我”悲哀的原因。

生⑷: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悲哀。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⑸:“我”因无法补过而感到“悲哀”。

生⑹:“我”因得不到弟弟的原谅而感到“悲哀”。

生⑺:我认为弟弟有点麻木, 哥哥明明做错了, 却不去反抗, 可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弟弟感到“悲哀”。文中“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有过这样的事吗?”便是证明。 (掌声)

师:你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特别是第四个同学的发言更是精彩。他的发言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说中国有两类人:一类是做稳了奴隶的人, 一类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看来弟弟属于 (学生齐声说) “做稳了奴隶的”那一类。

师:看看“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⑵:引起下文。

师:请同学们读三四两节思考, “精神虐杀”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生⑻:“我”糟蹋了弟弟苦心孤诣偷做的一只风筝。你看: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 又将风轮掷在地下, 踏扁了。那不可一世、恼怒成凶的样子, 实在可憎。

生⑼:完全不顾弟弟的反映, 傲然走出, 留他绝望地站在屋里。“我”是凭力气、兄长的优势在欺负小弟弟, 瞧“我”那份蛮横劲, 令人讨厌。

师:作者在爷爷, 父亲死后, 家道中落, 遍尝人间的世态炎凉。母亲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 继续让他们兄弟读书, 希望衰败的家能够中兴。“我”本身深受封建社会教育的影响, 也希望小弟弟能够认真读书, “我”认为玩风筝, 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生⑼:经老师您一说, 我倒是能理解哥哥一点了。哥哥是恨铁不成钢啊。

生⑻:可以给弟弟讲清楚道理嘛, 不能那么粗暴、狠毒。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呀。

生⑽:哥哥根本没有看弟弟的表情, 更没有考虑弟弟的感受, 第四节“小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 害怕得脸都变颜色了, 而且在发抖。哥哥如果看看弟弟的惊吓之状, 也许就不会那么粗鲁的毁坏弟弟的风筝了。

生⑶:第三节有“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 不但不爱, 并且嫌恶它, 因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哥哥当时也不大, 能够理解, 只是稍微过分点。

生⑾:七八两节也有交代, 等我知道错了, 是想补过的, 只是晚了, 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没办法。去讨弟弟的宽恕, 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全然忘却了。

生⑿:小弟弟大概十岁内外罢, 多病, 瘦得不堪, 然而最喜欢风筝, 自己买不起, 我又不许放, 他只得张着小嘴, 呆看着空中出神, 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小弟弟对风筝的喜欢达到了如此痴迷的地步。一个“最”字及弟弟看风筝时的痴呆神态、动作足以说明。弟弟又小, 又多病, 而且又瘦得不堪。又是自己动手做的风筝, 弟弟是一个多么令人同情怜爱聪明的儿童。那么残暴地毁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的风筝, 毫无疑问就是一种精神的虐杀。与虐待而致人死亡没什么两样。对弟弟是多么大的打击。比肉体的打击重多了。也可能毁坏了弟弟的聪明才智。最后留弟弟一人绝望地站在屋里。即使弟弟能原谅哥哥, 哥哥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要是我, 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法补过, 又因弟弟麻木的全然忘却, 得不到原谅, 那哥哥的心情只能沉重着, 别无它法。这就是一种惩罚, 一种精神的惩罚。与其这样, 还不如躲到哪儿藏起来, 也许心情会好一点。 (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精彩发言的肯定, 说得有理有据, 令人叹服。

师:最好躲到哪儿去呢?

生⒀: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师:讨论讨论, 为什么?

生⒁:也许是看不到风筝, 看不到春天, 才能忘却对小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 摆脱悲哀吧。

生⑴:不是也许, 哥哥就是不想看到风筝, 看到春天, 只有这样, 才能忘却精神虐杀的一幕, 摆脱悲哀罢了。

师:那为什么悲哀又无可把握呢?

生⒂:是哥哥没想到的。

师:哥哥没想到什么, 能说得详细点吗?

生⑹:想补过, 错过了时间。如果弟弟真的原谅了, 自己的心情也许能好受一些, 而弟弟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 精神被虐杀而不知, 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是哥哥没有想到的, 因此无可把握。

生⒄: (前一同学刚坐下, 一生急忙站起) 哥哥当年不知道错误, 而现在知道了, 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痛恨, 哥哥永远无法补过, 而感到心头悲凉。因此,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师:看来, 哥哥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 精神上也得到了惩罚。

师: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弟弟, 哥哥良心还会受到了谴责, 精神上还会受到了惩罚吗? (请讨论、思考后再回答)

生⑷:不会的。躲还来不及呢。

生⒅:同样会的。我妈妈让我读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 我还知道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的人物, 所以一定会的。 (掌声)

师:同学送给你的掌声, 证明你说得正确。同时也说明鲁迅先生确实是个伟大的人物。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到这里已下课五分钟了。课前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五十分钟, 是我没想到的。我为同学的踊跃表现和精彩发言而感动。课上的精彩之处, 有的地方是我有意预设的, 有的地方是生成的。如:说说悲哀原因的时候, ⑸⑹两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到了, 第⑺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了, 但我没想到学生能说出来, 而且语言又是那样的准确和深刻。特别是理解“精神虐杀”的一幕时, 第⑿个同学的发言, 是后来生成的, 很是精彩。同学们给他的掌声就是证明。还有临结束课文时, 第⒄个同学的发言使我想提问的不需再提问了, 他轻而易举的就给解决了。更让在座的听课老师吃惊的是:这是在普通班上的课。我上该课时, 主题定位很单一, 就是“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说到底, 就是“我”自己受到一次精神的惩罚, 良心受到谴责。最后一个问题, 是我课前没有预设的, 也是后来生成的。第 (18) 个同学的发言也很精彩。同学送给他掌声说明:一是他读了别人没有读过的书。二是他说出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致的答案。

“体操”教学的课后教学反思 第2篇

以往的体操教学都有学生反应枯燥,没意思,整堂课教体操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也慢慢降低了。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在这一学期一开学我也没有说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只是跟学生说看哪个同学 能像老师一样,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动作任务。如果完成好的话就可以参加下面的游戏活动,如果没有完成就没有机会了,在教法上我改用激励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分小组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广播操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做,回家也经常练习,大课间也在认真的做,面对学生的进步,我深感成功的快乐。

在具体动作 的教学上,我反复的试做动作,并力求用简单明了的话让学生明白每一动作的要求,并要求学生自己喊口令,一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二来也让学生明白什么口令就是什么样的.动作。为提高动作速度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的课后反思 第3篇

美国明尼芬达州的罗斯福高中是一所具有82年办学历史的优秀校,罗斯福高中主张:反思+实践+研究=教师的成熟,可见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进行课后反思呢?

一、反思目标是否全面落实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要善于创设化学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空间。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二、反思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如果教学重点、难点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出现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讲,或误将“难点”知识当成了“重点”讲,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不可有容易或是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的想法,这样才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化学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化学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努力成为—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将教学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缺乏鼓励。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反而越来越差,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五、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体。

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失败点

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恩、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七、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 第4篇

第一, 课堂教学中的“四精”, 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1. 精选, 要突出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组成的, 在教学中, 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1) 转化的思想。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未知为已知, 化陌生为熟悉的有力手段, 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

(2) 分类讨论的思想。掌握分类思想, 有助于理解知识, 整理知识, 消化知识, 使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 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 具有直观性强, 易理解, 易接受的作用;将直观图形数量化, 转化成数学运算, 常会降低难度, 并可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刻的程度, 所以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 不仅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而且加深了对数学实质的认识。

(4) 加强纵横联系。在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同一学科进行施教。应善于从学科的交叉, 学科的对比与学科的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而且同一学科之间也应经常进行交叉教学。

2. 精讲, 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精讲”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 分析过程要强化。由于教学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因此, 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建构主义强调主体的感知, 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积极吸收新的信息, 亲身经历并构造自己对数学的悟解时, 才能内化为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 教师上课时不应是在教学生学数学, 而应该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其次, 教“活”与教“实”的关系。数学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的教学方法去“盘活”课堂因素, “激活”课堂气氛。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着力解决一个“实”的问题。数学中许多基本概念, 重要的数学公式, 关键的函数图像及性质, 居于核心地位的定理及一些必备的常数常量等, 是必须要求学生记忆的, 否则学好数学就无从谈起。

再次, “目标”和“过程”的关系。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发、导向、调控的作用。

最后, “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数学知识, 技能与能力是互相促进的。数学能力是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 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得到提升和发展的。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又会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加速对数学技能的掌握。其中数学技能是从数学知识的掌握到数学能力形成的中间环节, 并且对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 必须重视数学技能训练。

3. 精练,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 “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技能的训练计划设计时, 必须注意:练习不应机械重复, 应向学生说明练习 (训练)

要领的目, 并要坚持的与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掌握训。训练练的课应得当要有速, 联系方式要多样度和质量的要求, 化时, 并要及间分配堂要精心选编合理布时反 (馈2) 与分强层化练。习。置对, 练不能过度搞习作业老师教次“题的海学战生术”都。分层练能尝到学习习可成使功不的同欢层文昌○学

4.乐, 增强精评他们, 的学习信心要突出教与。

学的互动中学与性发现。言问, 题教检师, 查对要学练仔生习细的中观作暴察, 业露认情出真况来聆, 的及缺听时陷学生发邹福课第二, 课后作业中的和不足要及早矫正补偿。新“四必”, 即后评必补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作促作他业 (必们1) 收及有, 时发不完必仅成收是。作教业教师, 师的必让指须学令经生, 常懂更督得是业学生自己不可推卸的任务。同时对

基础差一些的学生, 可以适当降低

要求, 切实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作业少而精, 但要及时收起来批改。

(2) 有收必批。作业如果没有及时批改, 教师就不能得到信息反馈,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够了解, 然后继续上新课, 定会有一定影响。久而久之, 学生也容易对作业不重视, 敷衍了事, 甚至不完成。因此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从中收集错误加以分类, 寻找错因, 对作业中有独特、简捷的解题方法的同学, 应加以肯定和赞扬。对作业中有进步的应及时鼓励。

(3) 有批必评。教师必须认真讲评作业, 要求突出重点, 对大部分同学出现的错误, 应加以仔细剖析, 集体讲评。对个别同学作业中的错误, 则宜单独讲评。

要正确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分析, 作出有针对性的评判, 具体地说, 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采取以下方法: (1) 解题错误的产生总有其内在合理性, 解题分析首先要对合理成分做充分的理解。 (2) 要通过反例或启发等途径暴露矛盾, 引发学生自我反省。 (3) 要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 具体分析错误的性质。 (4) 作为对错解的对比、补救或纠正, 给出正确解法是绝对必要的。

《社戏》课后教学反思 第5篇

学生从“回望”一词中读出了“我”的留恋,我追问学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学生联想自己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波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仅仅是“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更是因想看社戏而产生的种种经历和体验!反观自己,我们谁不曾有过费尽心血却拥有怅然若失。但决不肯轻易抛弃的情感经历?鲁迅先生的一个“回望”能勾起我们多少似曾相识的回忆啊!

小伙伴之间的淳朴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愿望,小伙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驾得如“大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淳朴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孩子啊,他们难道不是比城里穿名牌、比阔气的小新新人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少年之美吗?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学生在我讲到此处时都相视莞尔,课后布置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鲁迅先生写出了孩子之间的纯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和厚道,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的通感:我们难忘的,留恋的其实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新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

教学“乘法估算”的课后反思 第6篇

上“估算”课是要学生掌握估算技巧,懂得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不必准确计算;或先估算一下结果的大致范围,利于使精确计算结果更加正确。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课的课题是“三年级乘法估算”。它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大致范围。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设计和执教,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反思一下课中的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己主动调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

本课由好朋友明明伴随我们学习为主要线索:从去明明家参观牧场,到明明给同学出题目,从明明让同学帮助估算,到明明最后用动听的家乡音乐答谢同学们。整节课设计了孩子们和好朋友明明一起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数字里解放出来,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的课堂。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习,有利于突破难点,在紧张和快乐中度过40分钟。

二、关注生活,体现有效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因而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生活化,选取密切学生联系的生活数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符合生活,更加联系生活,让学生对学习时时保持亲切感。

进行本课的设计时,对于明明家的牧场里的问题、明明从学校去旅游的坐车问题、明明家小货车要运牛奶去城里、明明的李老师要去买篮球,以及我——今天的授课教师——从郇楼来到合沟中心小学骑的是什么车的问题,都是生活中孩子们可以遇到或者可以理解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跟他们的生活比较近,也易于他们理解。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帮助明明解决了问题,在帮助别人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凸显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

三、合作学习,共享成功

新课改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对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合作学习不仅使自己获益,而且让更多的伙伴获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数学中的猜想、估算比较适合应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努力去探究、交流,获得知识的能量,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嘴参与。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它要求学生们能够互相尊重,能互相信任与支持,能自我反思,能有条理地陈述、总结、反馈等。

本课我注重多次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小组里互相猜一猜,运用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探讨。开始是对三种估算方法的全面掌握,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后来延伸到合理地选择估算方法,最后能运用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要多加应用,当然也要注意它的合适性、有效性。

四、立足教材,适当延伸

我们知道,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成为教材的奴隶,让教材完全控制我们,束缚我们的思路。我们要树立“用教材”的新的教材观,从死教书转向“活用教材”,灵活和创新地使用教材;要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能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安排教学顺序,把教材进行灵活使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我把“想想做做”的第1题提到了前面,因为是认真详细看的教材,我开始还是有点犹豫的:第一题的4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吗?它没有具体的要求,所以我就让学生在开始就板演练习,然后用今天学习的估算的方法来验证一定它的积。这样的处理,节约了课堂时间。第二,将“想想做做”的第3题进行适当的扩展,除了像题目里这样的估算方法,学生还可用第三种方法进行估算,体现了用合适的方法估算这一教学目标。第三,适当扩展和增加学习内容。如:前面几道复习题、整十数口算,为下面的估算打下计算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整十数相乘比较容易得出得数;增加的两道改错题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估算的作用,为顺利进入新授埋下伏笔;增加了两道解决问题,突破如何合理选择估算方法,符合现实生活。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未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败笔,虽然是因为条件所限,但它还是一个不足的主要方面,如果用课件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好。

2.对学生的情况估计不足。因为是给陌生的学生上课,学生较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后反思 第7篇

一、反思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差异点

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蓝图, 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流程, 它受到课堂教学中诸因素的制约, 教师必须灵活掌握, 或做内容上的微调, 或做方法上的变更。清代画家郑板桥说:“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光、月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中间, 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其实, 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段话对教师颇有启示意义。如果说教学预案是“眼中之竹”的话, 那么实施教学预案就是“胸中之竹”, 而灵动的变化则成为“手中之竹”。

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之间是不能完全划上等号的, 这中间关系到实施过程中的灵动变化。有些教师的上课得心应手, 就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将“胸中之竹”灵动的变为“手中之竹”。虽然“竹”的形象未变, 但“竹”的神韵异彩纷呈。因此, 即便同一个教案, 执教的技术与艺术不同, 效果也就各有千秋。而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点, 就是要寻找预设与效果的落差在哪里, 寻找“驾驭”的异同在哪里。

二、反思自身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个人的教学, 也需要一面镜子, 那就是他人的评价。诚然, 这面镜子不能变形, 变形了, 评价也就走了样。对于他人的评价, 也要作客观分析。看他的评价是否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是否切中教学的要害, 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 在教后反思时, 要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那么, 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有哪些呢?其一, 表现在教学理念上, 看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其二, 表现在教学目标上, 看目标的定位是否切合教学实际, 目标与效果是否趋于一致;其三, 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安排上, 看是否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其四, 表现在教学形式上, 看师生互动是否默契, 合作学习是否卓有成效, 学生的思维是否得以激活。只有在这些结合点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 才能有效地将他人的评价化为自己今后教学的良策。

三、反思教学效果和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教学质量的高低, 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课堂教学效果是指实施教学预案之后所实现的预期目标的程度。具体衡量的标准, 一是知识与能力, 二是过程与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 根据课型实际特点各有侧重。对教学实际效果的界定, 传统的观念侧重于知识与能力, 侧重于教学的过程, 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 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相悖的。因此, 检验教学实际效果应以三维为指向, 做到“形神兼备”。在实际操作中, 有形的可以通过多种检测手段检验优劣, 无形的则要与三维目标中的参照物比较得失。

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就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效果的优劣得失, 扬长补短。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教案虽好, 但效果欠佳。这主要是因为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与先进的教学预设落差过大。这就要求在重新设计时放缓难度, 做到既不降低教学要求, 又要使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也有些学生虽成绩较好, 但平素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当学习方式变革之时, 他们一时不能适应。这时, 教师更要注意导而有度, 导而有序, 导而有效。因此, 在重新设计教学预案时, 要在新老方法的交替中架桥铺路, 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可见, 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一要考虑教学预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原则, 二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学习方式与实际水平的适应性原则, 从而使经过实践后的教学预案更具先进性, 更具可行性, 更具有效性。

四、反思设计的有效性与学生情感体验的融合点

有效的教学设计, 除了体现设计的先进性、操作的可行性外, 还必须体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任何先进的教学设计, 任何灵巧的教学方法, 最终都必须落实在“有效”上。而有效的教学, 终究要通过学生的心灵感悟、情感的体验而获得。因此, 教学反思中必须寻找设计的有效性与能力发展、情感体验的融合点。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叙事散文。那段对“背影”的描写, 朴实无华, 情真意切。然而, 有些中学生却体会甚微。为了加强情感体验, 在二次执教时, 我一改先读后写的方法, 变为先写后读, “未读背影先有情”, 即先写自己亲人的背影, 关爱自己的背影, 艰辛劳动的背影, 工作后疲劳的背影……再读朱自清的《背影》。由于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效果就迥然不同了。可见, 教后反思, 不仅可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 还可以使教学预案日臻完善。

巧用课后练习, 提高教学效率 第8篇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练习题, 这些练习往往都用简洁的内容表现教材训练意图, 并根据全套课本的训练重点,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全面训练, 内容丰富, 知识点、能力点的安排, 由浅入深, 逐层递进, 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更注重文本内容的学习, 而忽略了课后练习。

其实, 如果我们能透彻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 细细推敲, 将课后练习引进课堂, 与课堂教学进行完美的组合, 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对照练习, 确定教学目标

造成语文高效低耗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上课时心中无数, “脚踏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因为上课之前教师无法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准确定位, 不知道教什么, 不知道该怎么教。要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就应该把握教材, 精准解读。而课后练习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 决定了它具有一般练习题所没有的功能。不少课后练习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 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又暗示了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因此, 教师课前要钻研好课后练习, 紧扣内容的重难点, 发现知识的生成点, 确定技能的培养点, 从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二、课内结合练习, 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中我们会进入这样的误区, 为了孩子能扎实掌握语文知识, 就进行大量的练习, 逼迫着孩子进入茫茫的题海, 结果在这样的苦学中, 孩子的最重要的学习兴趣黯淡了。这样的现状, 令人痛心。练习要不要?要, 但是应该少而精, 应该融于课堂之中, 课上教什么, 课后做什么, 让学生学得轻松, 有效!在课堂中, 我们就要运用好课后练习, 扎实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 在课堂上进行语文的扎实训练,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教材进行准确定位, 依据教材特点, 抓住重点, 学会舍弃。可讲可不讲的不讲, 该必须要讲的实实在在讲。我们要紧紧扣住文本, 引导学生品一些词, 理解词义、展现画面, 有机拓展,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并能灵活运用;读一些句, 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并明白这样写究竟好在哪里;嚼一段典型段落, 学习写法, 并迁移运用;读一篇文章, 了解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是怎么准确表情达意的;练习复述、表演课文, 培养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短暂的40分钟内, 自由翱翔在文字的世界内。语文课堂就应该这样, 实实在在做点语文应该做的事情, 让课堂回归语文, 让学生有滋有味学习语文。

1. 抓词句, 扎扎实实打基础

词语和句子的感悟、积累是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共同任务。课后练习中的词句训练均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结合课文特点, 紧扣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在阅读教学中, 应结合课后练习中的词句理解课文, 揣摩语言。

《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写天边的流云时, 作者运用了“银灰”“橘黄”“血红”……这些词语来描绘流云, 流云色彩的变化多端, 美不胜收跃然纸上。色彩与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 使色彩具有生命意义, 并承载了丰富的情态内涵。而本课课后练习的第四题就抓住了这些词语, 要求学生说说它们都表示什么颜色, 每读一个词联想到什么?并要求学生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这一练习, 先结合画面理解, 当各色流云等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时, 任何凭空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了。然后学生通过朗读这些词句来认识、理解、感悟, 再通过朗读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神奇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荡着, 美丽的语言也在孩子心间生根长叶, 将来必会怒放出一片绚烂!而让学生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语, 则就是词语的积累。此刻, 自然界缤纷的色彩已经在孩子面前展开, 文字在他们面前变得缤纷、芳香。

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关于句子的练习比比皆是。无论是《西湖》一课的比喻句教学, 还是《拉萨的天空》中“摘抄喜欢的句子”;无论是《小露珠》后面的造句练习, 还是《石榴》一课的“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都是在做语文的事情:通过造句、摘抄、比较等最朴实但也最实效的方式, 让学生学习如何组织语言、有效表达, 如何将句子说生动、写灵动!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题, 却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孩子们学习语文, 运用语文。这样的课后练习是用心良苦的, 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捕捉课文中最值得关注的语言点, 由此生成、引发!

2. 品段落, 踏踏实实学写法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学生在阅读中应该具有的能力。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就针对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设计了相关习题, 以求通过对典型段落的学习, 帮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应该注重引导。

《北大荒的秋天》课后练习第5题为: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这一自然段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段落。而这个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教学这一段时, 我紧紧扣住了这一课后练习, 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中心句, 然后让学生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原野的热闹非凡?”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文字, 通过品读“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 感受声音的热闹, 体会丰收在望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通过“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感受颜色的热闹, 体会秋天气氛的热烈、人们情绪的高涨。然后指导孩子对这些句子反复诵读, 领会“热闹非凡”的意思, 并通过朗读将“热闹非凡”的场景表现出来。最后通过先齐读中心句、再分组读分写三种景物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总分”结构。

3. 重思考, 认认真真明主旨

认真研读教材, 不难发现, 课后练习一般均设计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问答题。编者的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中从整体出发,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人物形象和优美语言, 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4. 练表述, 实实在在训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而这个要求在课后练习中同样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后练习中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要达到的具体程度有着清楚明晰的阐述, 如:“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看谁讲得最生动。”这一类课后练习经常出现在叙事性较强的课文后面, 如《蒲公英》《哪吒闹海》《卧薪尝胆》等, 编者设置这样的练习, 不外乎就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叙述顺序, 把握文章的线索,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并且能用上阅读时所掌握的重点词语来复述课文, 以达到积累和丰富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课堂上,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可讲可不讲的就大刀阔斧摒弃, 课上挤出时间扎扎实实交流, 实实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第9篇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 作为对象来进行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如果说备课, 上课是元研究的话, 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对教学过程后的研究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 又是教师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 也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2 教学反思思什么

2.1 思“得”

将教学过程中预设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的措施;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 详细得当地记下来, 供以后教学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如: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七单元“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前, 考虑到刚好要过圣诞节了, 课程设计为:让学生说出中西方的一些节日, 在这一过程中简单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节日来历。然后问学生:“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of these western holidays?”和“How will you spend your Christmas Eve, go out, stay at home or at school?”, 然后给学生听文章中提到的歌曲“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和“Silent night, Holy night”, 使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伤感和思乡的情绪, 以此引出“Christmas is a family holiday”。再以西方人在家做什么引出歌曲“Merry Christmas”, 并教会学生。这样的话, 整节课都处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学生很喜欢, 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

2.2 思“失”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 而是要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调整方案, 使教学更合理。再者即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作出反思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的教训。所以教学反思应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如:在第一次上六单元“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时, 自我感觉挺好, 而学生却情绪低落, 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课后, 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文章感兴趣, 乐于参与和拓展呢?而后, 我大胆地作了如下处理: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讨论“which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in this Olympic Game?”和“Do you think which kind of sports the hardest is?。在第二个问题时有人就提到了“铁人三项”。然后再让学生讨论“if you are athletes, which kind of sports wil you choose as your training items?”, 这次就几乎没人提到“铁人三项”, 这时教师马上提问“why don't you choose the triathlon?”等学生说完原因后老师以故事形式引入文章“But a gir who is attractive 17-year-old,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results is crazy about it, she is----Melanie Sears.”经过后来的实践, 我的课堂“活”了, 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很好地体现。

2.3 思“学生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如教师能及时甚至提前了解, 并改进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解惑, 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例如, 讲“定语从句”前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 结果大多学生却是一脸茫然。课后, 我经过了解才明白, 学生对句子结构分不清, 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定语。这就是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实际水平了解不准。因此, 在那次的反思中我写到: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做到“低起点, 小步走”。

2.4 思“再次教学”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等。对这些得失, 进行归类与取舍, 考虑再教时应如何做, 写出“再次教学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教学反思的方式

3.1 教案点评式

教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是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计划, 所以待教学完毕后, 教师可在教案后对教学过程中感受、认识和问题等作出评点分析。这种点评式的小结, 将理论实践与分析结合在一起, 使教案更充实丰满, 因此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 也一直是我所采用的形式。

3.2 重点记载式

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教学中的热点, 难点或易忘的知识点, 进行专门记载。这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加是一个巨大的储备库。

3.3 前后对比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备好的一节课, 效果却不如人意;认为很容易的问题, 反而卡壳;而备课中认为的难点, 效果却出乎意外的好。类似这样的问题和情况, 如能及时把课前、课后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如:任务的确定, 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方法的选择加以比较并进行记录和思考, 对减少教学中的失误, 提高课堂授课能力和水平, 是有重要意义的。

4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行动分为备课-教学-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其中, 计划与反思最为重要, 因为教学实践是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反思是在计划及实践基础上的再学习活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因此教学反思应先从教案入手解决问题, 它要求我们从教学中观察, 弄清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方式改进。

除此之外, 还要避免“闭门造车”的误区, 应跳出自我, 通过听课, 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他人长处。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方法上的差异, 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 如果教师经验欠佳, 又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那么课后结合自己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反思、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摘要:讲完一节课, 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一些意外问题思考一下, 做个简单小结, 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很有益的。因此学会反思, 不断反思,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新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方式

参考文献

[1]吕洪波.教师的反思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21-120.

[2]王录梅, 冷泽兵.教学反思的概念、价值及其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3]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6) :32.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7.

课后练习也是教学资源 第10篇

课前, 作为备课的参照。常说备课要“备”教材, “备”学生, 学生通过教学应能达到的认知或能力方面的目标, 应是我们备课时首要考量的。课后练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提示, 有助于我们抓住重点, 有的还能提示教学方法。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第14课《一路花香》后有题:读了这则寓言, 你明白了什么?同学之间讨论讨论。本题不仅仅“问”了认知目标, 还提出了目标达成的途径和要求。这实际上也是教学构架的提示。备课时, 自然就应思考如何组织讨论, 什么时候讨论是最佳时机, 怎样通过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等。变课“后”的问答为课“前”教学设计的参照。《公仪休拒收礼物》 (苏教版四年级下) 一文是一则独幕剧, 这对中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但是课后练习第五题:排演《公仪休拒收礼物》, 就为教学提供了一条易于操作的思路。依此组织教学, 就能化难为易, 使学生学得有趣, 由此学的过程也就成了能力训练的过程, 真不失为备课的好参照。

课始, 作为阅读的导向。一些理解型的习题, 在初步感知课文时就先让学生“做”, 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想, 以便深入探究, 比放在课后来处理有价值得多。比如, 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第20课《珍珠鸟》后有习题:4.默读课文, 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 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后第4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 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这类练习, 或关乎全篇, 或以整体观照局部而设问, 如真放在课后, 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应付, 充其量只能检查学生“听”的情况。但放在课前, 便能在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自主研读文本, 主动思索探究, 成了引领学生阅读的向导。

课中, 作为精读感悟的抓手。像上面这类练习也可放在精读中, 先让学生思考, 再师生共同感悟, 能提炼思的精度。有的课后练习如“读一读, 抄一抄”, 假使仅让学生读一遍二遍, 再“抄一抄”等, 意义自然不大, 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而品之, 揣摩其在句子中的深义、表达作用, 就能加强学生“记”的效果, 又知道该词的语用功效, 真正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并以此为契点, 深入挖掘文意。还有的涉及词语理解, 体会妙用的,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第8课《泉城》后有道习题: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说说同是写泉水的流动, 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将这问题直接引入教学中, 让学生在语境中思考体味, 自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思维, 从比较中品出作家用语的精妙, 也便于学生从中摸索一条通过揣摩词语更深地走进文本的途径。而且, 我们知道, 课后练习的选题角度一般都很巧, 有的能从平凡中提出一个思考点, 这既是思考的对象, 又是质疑方法的指点。比如人教版六年级 (上册) 第26课《月光曲》后有题, 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说一说听着琴声, 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把这问题引入精读中, 就能促发学生思考盲姑娘是怎么看到“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 同时也是一个“样例”, 提示着如何“质疑” (如, 盲姑娘看不见, 怎么猜出来人就是贝多芬等) , 从而带动学生探究, 把精读引向深入。

课后, 作为阅读拓展的起点。苏教版三年级 (上册) 第11课《第八次》后设题, 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人教版五年级 (下册) 第14课《再见了, 亲人》后有“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 展开想象, 再写下来。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后有“选做题”: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 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等等。这类练习安排在“课后”作阅读拓展, 确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关键是要以此为目标, 在课内做训练引导, 以助其迁移。其中前两题是让学生预测下文, 或作续写, 都要求以原文为基点, 基于对课文中人、事的理解把握, 做适当的拓展。后一题更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把在课内学习的诸如以个性化的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向课外拓展, 这样才能借“练习”开拓学生思维, 发现“精彩”, 增加积累, 在拓展中习得学习方法, 获得阅读能力。

我的一点课后教学反思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4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分别是:《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和《说“屏”》。由于五篇课文中有两篇都和“桥”有关,所以,教材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为“说不尽的桥”。然而,我本人就自己教过的两级学生的教学效果来看,让学生收集资料后介绍各种各样的桥,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架一座桥。

第一次教学时,我采用了传统的“说桥”模式。即先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设计”“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等各子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资料,教师参与安排指导。然后用2课时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分别把各自收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中“中外名桥”小组还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名桥图片,两堂课安排得满满的,但却把很多学生听得直打哈欠,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次教学时,我采用了“架桥”的方法。在将要教学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时,学生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用石头架桥的游戏,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一文,我们也想自己架一座石拱桥,咱们学校离河边近,能不能让我们到河滩上去架桥玩?”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有创意,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到了那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后门外的河滩上,4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用片石架一座拱桥,架好后看能不能站个人上去。这个单元学了《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从课文中知道了中国石拱桥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三个特点,如果试验成功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活动开始了,学生们兴趣高涨。各小组找来片石、废砖头等材料开始架桥,第一次有很多小组都失败了。后来,他们采用了少数成功的小组的经验:先找两块大石头做桥墩,在这两个桥墩之间用细沙石磊起一个小土堆,然后用片石在小土堆上从两边桥墩向中间砌桥拱,拱合拢后,再用手掏掉拱下面的小土堆,这样,一座石拱桥就架好了。第二次,大部分小组的石拱桥4个人站上去都没跨,学生们忘乎所以地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杰作,欣赏着石拱桥那优美的弧线,直观的体验了石拱桥超强的承重能力,理解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以上就是“说桥”和“架桥”两种不同的方法。相比之下,“架桥”方案明显优于“说桥”。不仅教学效果更好,而且我认为“架桥”方案更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了综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内容综合”方面强调:“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综合”。“架桥”的方案中,“拱”涉及到数学上的弧形和物理上的力学方面的知识,是让学生对这两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

二、体现了实践性。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我国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架桥”的方案中,学生在学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后,自己动手架一座石拱桥,正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个理解运用的过程。

三、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笔者非常赞同学者庞维国的观点。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架桥”的方案从提议到实施全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架桥的过程,4人小组里的成员,有着细致的分工和充分的合作。4个人中,有捡片石、废砖的,有安桥墩的,有磊小土堆的,到了架拱这个环节,则要4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可以说,合作是架桥成功的前提。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架桥”方案的提出是学生自主确定活动计划的过程;架桥是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的探索过程;架桥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对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充分理解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过程。正确的架桥方法是学生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这正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课后教学 第12篇

最近, 笔者在一次集中听课时, 无意中发现上课的四位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出现的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 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的方法。也许是巧合, 但仔细想想, 再回忆曾亲历的各种突发事件, 我觉得这种方法几乎成了教师挡住学生突然发问这把利剑的不败盾牌。

我禁不住要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又过问了吗?“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 教师的承诺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激情提的问题 (也许是思而不得其解) , 我们难道就能这样“处理”掉吗?

目前, 在课改的大环境下, 这个问题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方法的普遍被采用, 会造成一种敷衍风气的蔓延。在这里, 我们不妨比较几个教学案例, 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应杜绝或尽量少用。

案例1:一名教师把某学生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讲评, 刚读几句, 一位学生喊:“这篇文章是抄来的。”课堂上立刻出现骚动, 教师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初衷, 镇定地问学生:“同学们, 这篇文章好不好?”“好是好, 可是……”教师再次强调说:“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好不好, 不管其他。”学生说:“好极了!”“好就请同学们读读, 看好在哪里?”教师接着说:“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的不多, 同学们可能也读的不多, 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好的文章, 在班上交流, 你们觉得怎样?”“好!”“那对今天第一次为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该怎办呢?”学生齐说:“谢谢!”当全体同学都心领神会时, 教师说:“今后我们轮流推荐, 不过, 如果推荐原文。请别忘了标明出处和作者。”

案例2:语文课上, 教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了课文《小珊迪》, 问学生:“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哪些段落?”一名学生出乎意料地回答:“一个也不喜欢。”教师尴尬一阵后不问情由地说:“这么好的课文你都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你的作文是不错, 不过, 这可是名家的作品, 难道你能比他写得好?同学们, 我们要虚心学习, 不要自以为是。”事后经了解得知, 这名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的理由是:小珊迪都快要死了, 还记得那一点点钱, 不现实。

案例3:在一节语文课上, 一学生问:“课文写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为什么只烧死邱少云一个人?如果是只烧死他一个人, 就不能叫熊熊燃烧的大火。既然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邱少云身上的手榴弹为什么没有爆炸?”教师一时答不上来, 便问其他学生谁会回答。有学生说“手榴弹可能是假冒的, 根本不能爆炸”, 也有的说“手榴弹里没有炸药, 当然不能爆炸。”对此问题, 教师难以合理解答, 只好说待课后查资料再解答 (这个问题没办法查到相关资料, 只有经过师生的进一步思考或者寻求同伴帮助解决) 。

通过这三个案例,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案例1, 教师变“抄袭”为“推荐”, 机智巧妙的转折, 是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的最好体现;案例2, 教师不负责任地随意表态, 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案例3, 教师的水平不足以支持他很好地解决这一突发事件, 操起“课后解决”这一盾牌, 显然也不是理想的解决办法。综合比较三个案例中的教师角色, 第一例中的教师, 是通过自己的智慧, 随机应对课堂发生的事件,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可谓智慧型的教师;第二例中的教师可以说是鲁莽型的;第三例中的教师, 处理问题缺少智慧、缺乏应变、缺乏创意, 可谓欠缺型的。显然, 只有教师通过自己非凡的智慧、敏捷的才思、渊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合理的应变、丰富的经验、充分的准备、耐心的引导和平等的合作而使问题在课堂上得以解决, 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理想方法。

有很多“课后解决”的事例, 都存在消极回避的共同特点。比如, 《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 在不同的课堂就出现过不同的突发事件。如一学生问教师:“假如小杨梅不是叶挺的女儿, 周恩来会让伞吗?”另一学生认为, 每个人都有珍爱自己生命的权利, 周恩来不应该让伞。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大多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走进误区,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只有维护学生的探究精神, 热情主动地进行合作, 随机应变地正确引导, 用自己在知识与经验上的资源条件, 机智地划定解决轮廓, 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 才能既限制事态的无序发展, 又引导学生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问题, 使学生走向成熟, 成就人生。这样才符合课改所要求的营造主动、创新、富有实践性的课堂特点。对于那些是因为学生的阅历所限而导致的思维误区, 则更需要作为知识源的教师, 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要求。因为教师的能力、知识、意识以及观念上的原因而导致的教师不足以满足课堂应变, 才不得已而“课后解决”的做法, 显然是不应该倡导的。

诚然, 人非圣贤, 教师也绝非完人。“课后解决”也不是一概否定的方法, 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一是当课堂上遇到学生提出了既有影响又有价值的问题, 师生都难以解决, 且一时又没有资料可参考, 在师生心理都可接受的情况下使用;二是教师有意要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刻、更广泛、更自主的学习。比如, 前面提到的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所发生的状况就有文章可做。这两种方法, 不仅可以解决课堂上发生的问题, 而且可以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课改所提出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的要求。

上一篇:条码技术下一篇:沉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