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范文

2024-06-04

中国江西范文(精选12篇)

中国江西 第1篇

天津沦陷, “启新”也就沦陷了。日寇、汉奸对“启新”虎视眈眈。如何搞定“启新”?派汉奸先去试探, 当然还要带上一张四千元的支票。头一个要拉拢谁呢?他们选定了工厂的关键性人物, “启新”厂的总技师 (总工程师) 王涛先生。然而日寇汉奸选错了人, 王涛拍案而起, 怒斥汉奸, 撕碎支票, 扬长而去。沦陷区的“启新”还能有什么作为吗?!王涛毅然南下, 随国军为国效力去了。

王涛 (1905—1985) , 中国水泥工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字松波, 江苏崇明人 (现属上海) , 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矿业系, 自1926年供职于南京龙潭中国水泥公司、投身于中国的水泥工业起,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 王涛先生集学者、专家、企业家于一身, 呕心沥血, 奋斗一生, 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王涛并不是在“启新”出道的, 1926年在天津北洋大学矿业系毕业后, 他首先来到的是姚锡舟的中国水泥公司, 在德国工程师克斯满手下做一名化验室技术员, 其间学习了熟料烧制和水泥制备方面的知识。在中国水泥公司收购太湖水泥厂的过程中, 他被派往参与拆迁工作, 又熟悉了水泥设备的电器控制和机电设备安装等方面知识。这段时期的经历为其以后成为著名的水泥专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 王涛通过了江苏省官费留学的考试, 赴德国皇家水泥研究院进修, 师从世界著名的水泥化学专家库尔教授, 研究水泥凝结硬化机理。这个领域在当时还是水泥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对于改进水泥性能、研制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王涛以其独特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补充发展了水泥凝结硬化理论, 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1932年他和导师库尔教授将研究成果合著写成《水泥水化》一文, 先是发表于德国水泥行业权威杂志《水泥》上, 后又发行了德文单行本。这篇论文在当时水泥化学领域受到高度重视, 为以后各种水泥化学著作中经常引用的经典文献, 王涛的名字也从此出现在水泥化学的各种论著中, 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世界著名的水泥学者。在王涛留学期间, 华商水泥公司的刘鸿生总经理曾访问德国并拜访库尔教授, 刘鸿生希望库尔教授为其介绍一位德国技师, 而库尔教授却推介了王涛。库尔教授风趣地说:如果你不能得到王涛, 将是你企业的损失;如果王涛被别的公司聘用, 将使你的公司面临困境。但由于王涛学业尚未完成, 他最终没有成为华商的技师, 王涛先生就这样与刘鸿生擦肩而过。

1932年6月, 三年留学期满, 王涛回到中国水泥公司, 依然在德国技师克斯满手下工作, 任副总技师。这一次王涛可不是学习了, 而是想一展身手大干一番。但由于克斯满的水平和中国水泥公司的规模等种种原因限制了王涛的发挥, 使王涛萌生去意。恰在此时, “启新”的陈范有发现总技师金森并不胜任, 遂向董事会提出解聘金森, 另行聘任总技师的意见, 并推荐了王涛, 获得董事会的同意。1932年11月, 陈范有请王涛来“启新”考察, 王涛写出了中肯的考察报告《参观唐山厂的概述及意见》一文。考察报告不仅肯定了“启新”厂的有利条件, 更多的篇幅是指出“启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董事会认为王涛所提问题切中“启新”要害, 显示了作者的才华, 也衬出金森的不足。于是“启新”将金森解职, 王涛成为中国水泥企业第一个国产总工程师。而此时, 王涛还是一个年仅28岁的青年人。

在启新洋灰公司任职期间, 王涛尽展才华, 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 他集中权力, 统一指挥, 建立起以总技师为首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而生产和技术几乎是工厂一线的全部工作, 所以王涛已经是实际上的厂长了, 而厂长却“退居二线”, 成了支援一线的辅助力量了。

为了改进工艺, 提高质量, 研制新品, 王涛从德国购进高温炉、显微镜、颗粒分析仪、高压渗透仪等仪器设备, 建立起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经过试验分析和加强管理, 解决了洋技师没有解决的水泥速凝结块的问题, 大幅度提高了马牌水泥的质量。他在国内首先推行50kg纸袋包装, 废弃了笨重而且耗资多的腰鼓形木桶水泥包装。他与袁克桓、陈范有一起建议并主持建设了江南水泥厂。

2 王涛与钱塘江大桥

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 “钱塘江观潮”是一个美妙的旅游项目, 而实际上钱塘江是一条险恶之江。在这样的江上建设大桥与“启新”的总工王涛有什么关系呢?这还要从茅以升与王涛的师生情谊说起。

1926年王涛毕业的时候, 茅以升刚刚来到天津, 在北洋大学工学院任院长, 因为王涛的学习成绩是全校第一, 所以茅以升院长亲自为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

1933年, 浙赣铁路正在兴建, 要与沪杭铁路衔接, 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是著名的险恶之江, 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的影响, 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约束, 若遇台风袭击, 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 变迁莫测, 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因此, 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 工程技术界也认为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茅以升先生看到祖国江河上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 颇为痛心, 决心为中国人争气, 架设中国人自己的大桥。于是辞去舒适的教授工作, 接受浙江省的邀请, 担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职务, 寝馈于斯, 志在必得。

茅以升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 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经过五年的努力, 大桥终于在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至今依然屹立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 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同时还是一座抗日之桥, 是在抗日的战火中饱经风霜的传奇之桥。

1937年, 大桥快要竣工之际,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了!钱塘江大桥还未交付使用就先经受了抗日战火的洗礼。8月14日, 三架日军飞机来工地轰炸。

工程未完, 战火已烧到了钱塘江边, 在此后的40多天里, 建桥的工人们同仇敌忾, 以极大的爱国热情, 冒着敌人炸弹爆炸的尘烟, 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 1937年9月26日清晨, 第一列火车从大桥上通过。至此, 装载大批军火物资的列车开始陆续从这座大桥上运往抗日前线。

此后, 上海的抗战形势一天比一天吃紧, 11月12日, 上海终于失守。11月16日下午, 南京工兵学校的一位教官在桥工处找到茅以升, 向他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绝密文件, 并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十分严峻的形势后说:“如果杭州不保, 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南京政府的文件上, 要求炸毁钱塘江大桥。而炸桥所需炸药及爆炸器材已经直接由南京运到江边了。

1937年12月23日, 日军开始攻打杭州, 当天下午1点多钟, 茅以升终于接到命令:炸桥。下午3点, 炸桥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他站在桥头看着桥上的黑压压涌过来的难民, 心头涌起对日寇无比的愤怒。傍晚5时, 日军骑兵扬起的尘烟已然隐隐可见, 茅以升命令关闭大桥, 禁止通行, 实施爆破!

随着一声巨响, 大桥被从六处截断。这座历经了无数个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 耗资160万美元的现代化大桥, 仅仅存在了89天。

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 愤怒、激动的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 此桥必复”;并寄情赋诗一首:

斗地风云突变色, 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 不复原桥不丈夫。

当然, 茅以升的誓言实现了, 抗日战争胜利了, 钱塘江大桥修复了, 那么, 王涛和“启新”的马牌水泥在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的传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我们知道, 大桥的建设是离不开水泥的, 在茅以升上任钱塘江大桥施工处处长的时候, 王涛已经在国际水泥界初露头角, 在水泥化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并且是“启新”这个中国最大水泥公司的总工程师了。茅以升就与他的学生王涛取得联系, 要求王涛为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钱塘江大桥解决桥墩海水侵蚀的难题, 研制抗海水水泥。

王涛当然责无旁贷, 欣然受命。他组织人员取样分析实验, 对波特兰水泥熟料化学成分进行调整, 研制出一种能耐海水侵蚀的水泥。大桥建设开工后, 王涛又多次亲临工地, 现场指导, 终于获得成功。“启新”的马牌抗海水水泥终于成为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最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主体。

如果说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话, 那么, 王涛主持研制的“启新”马牌抗海水水泥则一定是中国水泥化学的一个里程碑。

3 从大冶到辰溪

回到本篇开头, 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天津沦陷了。此时的王涛已经是大名鼎鼎的启新洋灰公司的总工程师, 是中国工程师协会唐山分会的会长, 住花园洋房, 月薪千元, 还有分红, 但优厚的物质条件并没有阻碍他选择民族大义, 他毅然撕碎汉奸的支票, 义正辞严, 怒斥汉奸, 同时也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他将妻子孩子转移到上海后, 就只身一人登上西去的火车, 秘密离开唐山, 经天津上海等辗转于1938年5月到达临时政府所在地武汉。

日寇的铁蹄掠过华东, 占领上海,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 日军占领徐州, 6月占领安庆, 武汉告急。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的翁文灏得知王涛到达武汉, 即紧急召见, 并于1938年7月7日下达了政府命令, 将大冶华记水泥厂向内地迁移。

耗资巨大, 历经千辛万苦建设起来的水泥厂整体搬迁, 谈何容易。

王涛虽然已从启新辞职, 但他依然是中国公民, 政府的命令需要他无条件地执行。他拿着向国家资源委员会筹措的60万元法币来到工厂, 一边向启新董事会请示, 一边向工人说明情况, 得到了董事会和工人的支持。董事会授权王涛管理该厂, 同时申明, 今后倘与公司失去联系, 可以权宜行事。于是王涛派大冶华记水泥厂的总工程师张宝华前往湘西勘察甄选厂址。

张宝华, 浙江省平湖县人, 生于1885年6月1日。张宝华少时极好学, 靠奖学金在上海南洋中学求学, 1904年毕业, 在浙江乌镇、四川成都和隆昌等地中学任英文、数学老师。后以任教三年的积蓄自费留学, 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机械系, 因生活困难一年后于1910年回国。适逢清华学堂 (即后来的清华大学) 以庚子赔款资助留美学生, 张宝华应试录取为第二期留美生, 于是重渡太平洋, 考取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 1912年毕业后在美国西部州立水泥厂工作一年。

1913年张宝华回国, 受聘于直隶启新洋灰公司, 1914年启新洋灰公司接管了湖北的大冶湖北水泥厂, 将该厂更名为华记湖北水泥厂。张宝华受启新洋灰公司的指派来到了华记湖北水泥厂, 在生产管理部门担任化学师。当时该厂由德国技师主持全厂的技术工作, 1918年德国技师离开后, 由张宝华担任副总技师负责全厂技术工作。从此, 张宝华一直奋斗在水泥工业技术的岗位上。

接受指派后, 张宝华即赴湘西进行实地考查, 最后选定离辰溪六公里的梨子湾为新建厂厂址。从此, 王涛和张宝华, 这两位中国水泥工业技术的先驱者开始了亲密无间的一生的合作。

拆迁机器设备的工程开始了, 那是怎样的工程啊, 争时间抢速度, 与炮弹子弹比赛谁更快。子弹在飞, 工人在拆机器, 那就让子弹飞吧, 工人们心急如焚, 恨不能让机器飞。24天, 完成了一套旋窑生产线的拆卸。张宝华先生往返于湖南辰溪和湖北大冶石灰窑两地, 筹划并制造了专用浅水木驳装运船, 设备装船, 数十条木船沿长江进入洞庭湖, 穿行洞庭湖抵达常德, 进入滩多水急的沅江, 迎着湍急的水流逆流而上, 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到达新工厂。遗憾的是, 日寇的疯狂超过正常人的想象, 大冶也沦陷了, 还有一条生产线没有运走, 落入敌人之手。

在辰溪, 王涛和张宝华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 冒着敌人的炮火, 历时近两年的时间, 到1939年12月, 终于完成了建厂的任务。拆迁新建的工厂取名为华中水泥厂, 王涛任厂长, 后增资改为华中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在抗日战争期间, 在西南大后方, 只有“华中”、“重庆”两家水泥厂担负着抗日战争的水泥生产任务, 为抗日战争立下不朽功勋。

4 从辰溪到昆明

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以后, 大举南侵, 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顽强抗击, 粉碎了日军的企图, 但是战局的发展变化还是让政府不得不考虑工厂内迁。于是华东地区长江一线的民族企业纷纷迁往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腹地。国民政府也迁往重庆。这样一来, 大西南基础建设和军事防御工程骤然增加, 水泥需求量亦骤然增加。而云南此时还没有一个水泥厂, 市场上水泥奇缺, 所需要的水泥全靠从外省调运过来, 交通极为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 云南爱国工商业者向王涛发出了邀请, 邀请王涛来昆明建设水泥厂。

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时王涛已经是华中水泥厂的掌门人了, 而云南天高地远, 如何还能一肩双挑呢?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王涛先生做到了, 他义无反顾地做到了, 因为那是为了抗战, 为了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

王涛应邀到昆明作了实地考察后, 认为昆明的地理环境、矿山资源、电力、交通运输等条件都不错, 具备建设水泥厂的基本条件。经王涛详细考察, 最后确定了昆明附近的昆阳县, 滇池西岸的海口镇为水泥厂厂址。解决了厂址还有资金问题, 在昆明富滇新银行总经理缪云台的支持下, 由富滇新银行、中国、交通、新华等四家银行投资, 和华中水泥厂共同合资建设经营。四家银行实际投资法币300万元 (约合80万美元) , 先后购买土地78亩, 石灰石矿山178亩。1939年5月4日, “昆明水泥厂”创立会在昆明富滇新银行召开, 由华中水泥厂和四家银行合资的昆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缪云台先生任董事长, 王涛先生任总经理。从此, 王涛先生一身二职, 频繁地往来于昆明和辰溪之间, 开始了更为紧张的同时建设经营两个水泥厂的工作。

公司成立后, 由于战争的封锁, 进口的设备进不来, 设备在国内没有现货, 又没有厂家承制。王涛和流落在大后方的中国水泥厂、江南水泥厂的两位工程技术人员裘燮蕃、胡庆泉一起, 决定自己设计半机械化立窑水泥厂, 经三人密切合作, 反复研究, 设计出一台ϕ2.5m×10m的钢筒体立窑, 同时完成全厂的工艺设计。设计完成后, 王涛利用原来的业务关系, 向丹麦史密斯公司订购水泥磨机一台, 在上海定做钢筒体立窑一座,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硝烟中, 历尽千辛万苦, 于1940年10月运到昆明。1940年12月, 昆明水泥厂建成投产, 1941年1月开始营业。这条立窑生产线是一窑一磨, 磨机轮流制备生料与水泥, 年生产能力为6000t水泥。

当时生产的水泥, 通常以黄金和大米计价, 除少部分供应市场外, 主要供给修建滇缅铁路和公路, 修建呈贡飞机场、杨林机场、昆明机场的跑道, 修建昆明市内的五华山光复楼、南屏街、护国门和胜利堂等工程。云南水泥厂的建成结束了云南没有水泥的历史, 开创了云南水泥工业的新篇章。可以说, 云南水泥厂为抗战、为云南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先生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中写道:昆明水泥厂的建设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它是中国国产普通立窑和土立窑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水泥史上采用国产设备建设立窑厂的里程碑。

5 从昆明到赣中、到贵阳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这是一百年来中国的首都第三次被外国侵略者占领。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 大量的民族工业企业也损失惨重, 迁往大西南的大山深处。然而, 无论是战争还是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和生产产品的工厂, 而建设工厂、机场、道路、市政设施无一不首先需要水泥, 所以在战争中, 政府也必须首先规划水泥生产企业的建设。于是1941年1月, 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江西省建设厅和华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决定筹建江西水泥厂。

很显然, 这是国家投资兴建的工业企业, 之所以在大山深处, 之所以与华中水泥厂合作, 盖因当时抗战的特殊时期所致。王涛深知国家难处, 虽已双肩挑满, 再加一担也在所不辞, 王涛又兼任了江西水泥厂的总经理, 为江西的水泥工业而战。经过考察, 选定在江西省安吉县的天河镇, 计划建设两条立窑生产线, 设计能力年产水泥5000吨。1942年5月, 江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43年2月建成投产。值得一书的是, 江西水泥厂是第一个全厂设备国产化的水泥厂, 同时也是江西省第一家水泥企业, 它结束了江西省没有水泥的历史, 同时也成为抗战的工业企业大军中新的一员, 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4年初, 王涛还应贵州省政府的邀请, 接办了贵州水泥厂。

抗战八年, 王涛先生在大西南的大山里, 为抗战为中国的水泥工业不懈地努力着, 在中国水泥工业还处于空白的省份, 办起了一个又一个水泥厂。他常年穿梭于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地, 身兼数职, 心中装着国家和水泥, 是名副其实的“水泥大王”, 是中国水泥人的骄傲。

下一集, 我们还将继续讲述中国“水泥大王”王涛先生的故事, 讲一讲王涛先生和“华新水泥”。请看下集《中国水泥史话 (8) ——王涛与华新水泥厂》。

参考文献

[1]王燕谋.中国水泥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3]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等.启新洋灰公司史料[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63.

[4]吴大国, 等.华新厂志1946—1986[M], 1986.

[5]刘振权, 等.中国水泥厂志[M], 1986.

[6]陈克宽, 陈克俭.“洋灰陈”传略[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1.

江西绿色崛起 共筑美丽中国梦 第2篇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彰显出政府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

如何发挥好江西的生态优势,在实现经济新跨越的同时让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筑美丽中国梦?这些话题成为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绿色与发展共赢

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谋求发展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绿色崛起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以生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由消耗型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型。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南昌市委会主委龙国英认为,绿色崛起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经济概念,而是要回归到整个社会生态的和谐,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本质上来,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龙国英说,近年来,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南昌市“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昌市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系统开发和综 1

合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绿色化”、“生态化”,这正是绿色崛起应有之义。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罗胜联认为,绿色崛起是一个涵盖自然、人、社会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只有以最小的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崛起。

速度与质量并进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好中求快

绿色崛起是发展中的崛起,强调发展方式的良性健康,因此,绿色崛起不仅需要速度的提升,更要重视质量的提高,实现好中求快。全国人大代表、省林科院总工程师江香梅说,生态建设是绿色崛起的根基,是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大规模山上造林、平原绿化的基础上,自2012年11月开始,我省大力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重点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森林乡村创建、通道绿化提升等“六大”工程建设,绿化面积大大提高。

江香梅表示,我省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处领先地位,但亩均蓄积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因而在稳步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将森林资源的“蛋糕”由大变厚,既实现“量”的成倍增长,又实现“质”的大幅提升。要本着“扩量、提质、增效”的目标,着力推进由山下造林向山上造林转变、由荒山荒地造林向低产低效林改造转变、由单一木材

2效益向多效益转变,从而构筑起江西生态建设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罗胜联认为,我省要真正实现绿色崛起,关键要靠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抓项目必须下真功夫。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制定“负面清单”,坚决不引进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罗胜联认为要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进,关键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环境与人文共生

打造绿色特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青山,绿水,蓝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生命线。当前,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人们对空气污染投以更多关注目光。全国人大代表喻春梅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势在必行。她说,路权优先是公交优先的根本保证,城市道路设施应该向公共交通倾斜,同时对非公共交通进行限制,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将公交优先车道和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和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认为,水是生态之基,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在如何做好“水生态”这篇文章上下功夫。孙晓山说,如今,我省正在推进两大工程,一是积极论证

3鄱阳湖水利枢纽规划,这是为了解决现在由于枯水期提前或枯水期拉长,造成鄱阳湖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水不平衡而建的枢纽,对水进行调节,使江和湖、人和水尽量接近自然;二是中国水都鄱湖明珠,以后南昌市所有湖泊都将连通起来,使它一年四季保持比较好的生态水位,而且都是活水。

江西样本:中国基层村民自治求解 第3篇

坪塘村距离105国道永修段六公里,距江西永修县城30公里。山路颇为崎岖泥泞,磕磕绊绊走了许久,永修县民政局副局长梅永生下了车,把怀里的一摞书,交给了坪塘村委会主任胡清国。

梅永生翻开这本名为《草根覆地》的画册,指着扉页里胡清国的照片说,照得挺好。胡清国憨厚地笑了。

这本画册的副题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摄影图片集”,这是“中国一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成果之一。

始于2001年5月的“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如今已经进入尾声,五年来,中国共计有七个省成为该项目的试点省份,共计投资1470万欧元。该项目既是中国中央政府和欧盟欧洲委员会在基层民主和社会治理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致力于村务管理工作的国际合作项目。

五年过去了。这本画册记载了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坎坷历程,许多像胡清国一样的村主任,成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中坚力量;许多类似坪塘村这样的小村庄,从村民自治中受益匪浅,但对于中国60万个村庄,这只是一个开始。

江西成为首批试点

2002年8月29日,“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与江西省民政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江西省成为该项目在中国的第一个试点省份。根据谅解备忘录,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江西省村务管理领域的教师、政府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帮助。

江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副处长虞烈东介绍说,之所以选定江西省为第一个试点省份,是因为江西的村民自治工作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江西省搞培训有一定的基础,“我们有民政学校和江西民政厅培训中心,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也比较好,欧盟和民政部考察团对这里很满意。”

2002年9月,该项目在江西省全面铺开,工作重点是培训村务管理人员以及一些相关研究与交流人员。

江西省以省民政学校的师资为基础,迅速组建了以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处长蔡建武、副处长虞烈东为首的师资队伍。这12位教师,多次参加了上一级的师资培训后,成为江西省培训项目的主讲教师。

很快,江西的培训班就投入了运作。先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确定受训学员,然后召集他们分批至江西民政学校上课。这个不大的院落,一度挤满了从各地来南昌接受培训的村干部。许多人对这样的免费培训感到好奇。

培训班分为两种:村务公开培训班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培训班。前者的讲授内容包括: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村务公开的监督举报和违规处罚;村务公开的配套措施;解读中办发[2004]17号文件;党支部和地方政府对村务公开的领导与指导;村务公开的操作程序;村务公开的内容以及一些案例分析。后者内容则包括:选举的基本程序;选举的原则和概念;选举的补充程序;以及案例分析。

蔡建武称,在江西的项目实施中,还结合了“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即村委会承担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部分管理、服务任务,使之成为完善村民自治的载体,并以此繁荣农村基层文化。

外来的“和尚”自己的“经”

虞烈东作为培训教师之一,对“欧洲先进的培训方法”赞不绝口。“我们以前也做过类似的培训,但是灌输式的,比较简单。这次的培训方式新颖多样,除了课程,还有讨论、电视片、课堂游戏等,是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效果很好。”

项目办也多次派员前往江西授课,专家组组长周裕耕(Juergen Ritter)甚至亲自上课堂,与这些素不相识的中国农村干部讨论争辩。一名受训学员回忆说,“这个老外很有趣,他的中文也很好。”

虞烈东强调,“整个的培训还没有离开我国村民自治规定的范畴,完全是在我们国家村民自治的范围之内,还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和以前相比,只不过是授课技巧上有所改进,丰富了一些。”

“但是课程讲的内容和实际生活中还有一定的差距。理论总是理想化的,去指导实际工作,可能还有些距离。中央级的培训也教了技巧,每次去的人都不同,按照总体的课程设计来训练自己,再去上课。”虞烈东说。

概括来说,村民自治的内容无非“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江西省培训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受训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四个民主”。

虞烈东称,根据部分调查和回访,大多数受训学员在回到村庄后,都能够按照培训的内容去操作。在江西省第五届、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这些学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骨干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省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

该项目在江西实施三年中,江西民政厅共举办24届培训班,培训2999人次,其中民政部门干部600余人次,乡镇干部200余人次,村干部2000余人次。为此,项目办与江西民政厅共投入资金35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项目办投入约252万余元人民币,全部用于学员的生活、交通与教学,人均花费796元人民币。

虞烈东觉得这个钱花得很值。

“学员对江西农村民主建设的积极作用,用金钱难以衡量。”但他同时表示,“我们并没有照搬西方的任何政治理念。我们只是把中国村民自治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实施。这个项目定位比较好,我们是用欧盟援助的錢,办中国自己的事。”

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永修县民政局副局长梅永生先后在北京和南昌参加了欧盟项目办以及江西省民政厅的培训。随后,他作为永修县的授课教师,为永修县基层农村干部讲授村民自治的相关课程。

永修县隶属于九江市,位于九江与南昌的中间地带,有136个自然村。永修的少数村干部参加了在南昌的村务管理培训,即前文所述的中欧项目培训。其他村干部则在本县就地培训,这一块并不属于中欧村务培训项目,资金及场地都是自己解决,代课老师主要是参加过省级培训的民政部门干部。

梅永生认为,经过北京、南昌的培训之后,他在永修的培训,在一些思路和方法上借鉴了前者。“但是他们那种培训方式,用到我们这个层次上,就不太适合了。条件不太具备,主要是硬件设施与资金缺乏。”

因此,永修县的培训依然沿用了传统的培训方式,即“灌输式课程”。与以前的基层民主培训相比,并无太大区别。梅永生遗憾地说,“如果条件具备,我非常乐意在县级培训中使用欧盟的项目培训方式。”

中国江西 第4篇

——我为扶贫事业添光彩

□扶贫项目管理处曾毅佳

作为一名扶贫人,我也有梦,我的梦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面对38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面对全省380多万贫困人口,面对全省3400个贫困村,我能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努力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水平,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保持清廉本色,多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我在审核今年的扶贫产业项目计划时,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让一个违反政策、违背贫困群众利益的项目蒙混过关,确保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当我在起草罗霄山片区扶贫规划的时候,我克服困难,边学边干,力求做到科学全面、统筹规划,力争为罗霄山片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我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贫困群众离脱贫致富的梦又近了一步,我为贫困群众的中国梦又做了一份贡献。

放飞梦想

□后扶基金项目管理处付丹

作为扶贫移民工作者,“加快贫困移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多年来始终坚持的梦想。我们在扶持移民积极创业,稳定人心、促进生产、改善贫困移民生活上一直在努力,就为使移民点呈现出一派花果满山、鸡猪满圈、鱼鸭满塘的喜人景象。此时此刻过去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春雨绵绵,我们冒雨爬上水库堤坝;夏日炎炎,我们出现在施工现场;有的时候在乡村驱车一天跑上一、两百公里也成为常事,有的同事在盘山公路上吐完接着上车,只为深入了解贫困移民现状。在基层,有位干部身患尿毒症还仍坚持在扶贫移民一线工作。这些发生在小说、电影里的情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扶贫移民人身上。正是因为我们明白,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梦想是完成理想永不放弃,梦想是每个人最伟大的财富。

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追逐中国梦

□计划财务处刘福东

扶贫干部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本最低、办法最好、见效最快的扶贫方式。实践充分表明,移民搬迁扶贫是根本解决条件恶劣地区群众贫困问题的新途径。

首先,移民搬迁扶贫在政治上具有先进性。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兴衰史,流动人口是造成社会不稳定,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造就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移民搬迁扶贫顺应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搬迁群众进到城市城镇,集中优化人口分布;安置搬迁群众落户工业园区,方便群众就业增收。帮助贫困群众过上了“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事、患者有其医、幼者有其教”的安居乐业生活,从源头上减少了流动人口,为社会稳定积聚正能量。

其次,移民搬迁扶贫在经济上具有节约性。一直以来,说到行业扶贫,大家习惯于说其它部门为扶贫投入多少,做了多大贡献。但我要说,移民搬迁扶贫为其它部门作了很大贡献。移民搬迁扶贫通过集中优化人口分布,为交通、卫生、教育、电力等其它部门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这些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益。

再次,移民搬迁扶贫在文化上具有融合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人为地将城市和农村割裂开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割裂,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移民搬迁扶贫,通过集中优化人口分布,培育城市文化,引导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为文化的统一性积聚正能量。

无论是移民搬迁扶贫,还是扶贫帮扶到户,最终都要落实到实干上。作为一名扶贫和移民办干部,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江西的扶贫和移民事业添砖加瓦,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做出应有的贡献。

快乐梦想

□监察室王喜昌

人因为一颗心而活着,心因为有方向而执著,方向又因为有梦才能飞翔。我们从时代里走来,将给这个社会留下些什么呢?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扶贫移民民生事业的一份子,德政工程的见证者,这里是我们的人生舞台,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有一起追逐梦想的同志们,从青春到年迈,为贫困地区群众和移民安置区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奋斗不息。

扶贫和移民工作者的“中国梦”

□库区基金项目管理处徐忠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是具体的,是由一个个人、一个个群体的梦想构成的,最终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所承担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上。而作为扶贫和移民工作者的最大梦想,就是如何帮助贫困和移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实干舞动贫困农民和水库移民的脱贫致富梦

□社会扶贫与对外联络处余宙

新一轮扶贫开发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在多年扶贫之后,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基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下这些硬骨头,我们必须直面种种现实难题,比如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返贫压力增大等等。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新一轮扶贫攻坚增添的强大新动力,坚定了我对打好这场攻坚战的必胜信心。我们看到,中央和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拉开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序幕,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意见的出台吹响了我省扶贫攻坚的嘹亮号角,扶贫攻坚推进会、督促会的密集召开,“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农村扶贫帮扶到户等重大战略的部署实施,更是在全省上下掀起前所未有的扶贫开发热潮,将扶贫攻坚不断推向深入。我们看到,办党组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积极顺应“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对新时期扶贫开发作出了战略性调整,出台了搬迁扶贫“进城入园”试点、以自然村为建设对象的村庄整治、以扶贫资金为“粘合剂”集成新农村建设等改革新举措。实践证明,这一系列决策完全符合中央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扶贫战略部署,深得贫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已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四化”同步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

梦想在前方,路径已明确。作为帮助贫困农民和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筑梦人,我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振精神,立足本职,主动融入扶贫移民事业发展大局,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把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为推动新时期扶贫和移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梦我的梦我为扶贫移民事业添光彩

□综合处柯科

中国江西 第5篇

——“林业十条”助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回大地,江西大地上处处萌动着绿色生机,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正愈发清晰。

今年3月18日,江西省政府下发《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十条措施》,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森林灾害防控、大力开展油茶精准扶贫、加快毛竹产业发展、加大林下经济发展扶持力度等10个方面,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连日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深入江西各地,时时处处感觉到,“林业十条”正在为江西实现绿色崛起不断释放新的动力。

“长”与“短”相统一,让大地山川绿起来

江西森林覆盖率高,但森林质量不高,如何补短板?“林业十条”提出,要在“良种良法”骨干示范基地、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古树名木保护和乡村风景林建设等方面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走进遂川县龙泉林场的苗圃地,只见一排排湿地松在绵绵春雨中吐露新芽,林场职工正在播种育苗。这个国有林场在去年改革成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后,立即着手建设了120多亩的省级保障性苗圃基地,引进杉木、湿地松、楠木和木荷等良种,通过轻基质育苗等技术进行育苗,每年可生产良种苗500余万株。场长助理焦学坪说:“我们利用技术优势繁育的良种壮苗,全部用于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带动周边地区造林良种使用率超过了90%。”

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是首批国家储备林示范林场。早在2012年,林场通过新造和改造,营造了1200亩国家储备林,以培育杉木大径材为主。目前,新植林木平均树高2.8米、胸径2.2厘米,成活率超过90%。到2015年,林场国家储备林造林面积达到了5000亩。

目前,江西省已划定国家储备林140多万亩、后备林18万多亩,涉及10个设区市38个县(区)的159个存储主体,其中绝大多数为国有林。

江西有12万余株古树名木,如何保护好这些宝贝?各地纷纷出招:上饶市对存档、推荐和网友“点赞”的古树名木开展了“十大树王”评选活动;吉安市对重点工程占压区的古树进行抢救性移植保护,统一收储、集中管理;鹰潭市在古树名木集中群落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小区,对分散的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下一步,要做好古树名木的普查挂牌和养护复壮,建立电子档案,挖掘文化资源。”江西省绿委办专职副主任俞东波说。

在江西,有村就有风景林,它不仅是乡村的一道独特美景,也是提升森林质量、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的亮点。走近上高县锦江镇的大塘村、垴上村和新华江家村,乡村风景林内层林叠翠、鸟鸣虫吟,村民们在这里享受着宁静的乡村生活。像这样的乡村风景林,在全省16.69万个自然村中保存完好的有3.15万个。

“林业十条”对提升森林质量的财力支持也明确,每年有2.5亿元用于低产低效林改造补助,3000万元用于良种繁育及良法推广补助,100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以及乡村风景林建设补助。

“多”与“少”相统一,让老区群众富起来

江西山多地少,农民致富的希望在山、精准脱贫的出路在林。“林业十条”提出在油茶精准扶贫、毛竹产业和扶持林下经济发展方面要“多予、少取”,让绿水青山变成林农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丰城市白土镇岗霞村,近年来火得很,村里83岁的老人雷本江更是成了“明星”。

一说起油茶,雷本江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原来村里也种油茶的,人种天养没有什么效益。现在我选育了8个优良无性系高产油茶品种,种在了自己的10亩林地里,经过精心管护,平均亩产茶油超过50公斤。”

在雷本江的带领下,全村的500亩高产油茶林全部进入了盛产期,油茶收入占到村民收入的80%以上。岗霞村成为省定点油茶采穗圃后,依靠雷本江传授的芽苗砧嫁接技术,年出圃油茶苗2000多万株,产值3000多万元。小小的岗霞村,把油茶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丰城市的丽村镇栽种了近2万亩高产油茶林,探索出了“五统一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套种和分户收益。目前,“五统一分”经验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开来。

一望无际的毛竹林绿波荡漾,一根根鲜嫩的竹笋成了抢手货。遂川县大坑乡下长隆村毛竹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林吉生怎么也没想到,用合作社模式经营毛竹能带动这么多村民致富。这个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62户,经营毛竹面积1.13万亩,通过毛竹低改,每亩毛竹产量增加50根,社员人均增收300多元。

目前,江西省有7家单位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余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林下养殖,已养殖野猪、梅花鹿等2.17万头,养蜂5800多箱;全南县发展厚朴等林下药材,林农人均年增收600元以上;金溪县对贫困户种植芳樟等进行财政补贴,新增香精香料林基地1万亩。贵溪市双圳林场的茶叶加工、香菇种植和生态旅游成了林下经济的“三驾马车”,副场长周光南告诉记者,职工在林下经济方面的年收入超过3万元,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无论是资金上还是规模上,“林业十条”全力扶持林业精准扶贫。在资金上,省财政安排8000万元发展油茶产业、6000万元发展毛竹产业、30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在规模上,力争到2020年,新造油茶林300万亩、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低产竹林改造500万亩、竹产业总产值超过750亿元,林下经济种植规模超过500万亩、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参与农户达到55万户。

“点”与“面”相统一,让生活环境美起来

“林业十条”承载着江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畅想和希望。省财政对各地森林城市创建、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实行以奖代补,为美丽江西孕育更浓密的绿色。

继南昌、宜春、新余、抚州、吉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后,今年鹰潭和九江也加快了“创森”步伐。走进鹰潭市,只见森林围城、碧水穿城,一江两岸风景醉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2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15.91平方米。九江市围绕“山水文化城、森林新九江”,正在打造“人在森林城市中,城在青山绿水间”的美景。通过“创森”,让全省群众远离雾霾,生活在“森林”中,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绿在扩展,美在延伸,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不断涌现。步入遂川县衙前镇茶盘洲,只见楠木参天、竹林幽幽。这个全国生态文化村,以其独特的绿色之美吸引着游客来这里休闲观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个小山村。谈起变化,遂川县林业局局长肖卫前说:“原先这里看到的是一车又一车的木头运出去,现在看到的是一车又一车的游客走进来。”

“林业十条”首次明确将林地、湿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林业生态红线管控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和加强森林灾害防控。

新余市在全国首开先河,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渝水区区长成为首个“生态审计”对象。这一举措促使当地领导干部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

目前,全省纳入中央和省财政补偿范围的5100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提高到每亩20.5元,补偿资金达10.2亿元,并全部实行了森林保险。

“林业十条”还鼓励林权抵押和林地流转,推动森林资源资本化,鼓励国有林场加快经济转型。

各地在深化集体林改中进行了探索。贵溪市采取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形式,促进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武宁县出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管理办法,规范发证程序和林地经营权流转。为打通林权交易“最后一公里”,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林权流转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省、市、试点县、乡、村五级林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全省已流转山林2056万亩,培育林业专业大户3364户,建立家庭林场1362个、民营林场644个、专业合作社2208个,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0家。

完成改革后的国有林场,正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赣州市整合国有林场资源上市融资,力争打造产值超过30亿元的大集团;永丰县官山林场开展楠木、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树种培育,成为全省首批国有林场后续发展示范林场;遂川县龙泉林场完成从砍树到看树的华丽转身后,计划用9.8万亩森林参与碳汇交易。林场场长王金生说:“以前我们是‘卖木头’,现在改为‘卖空气’,不用砍树还能赚钱。”

中国江西 第6篇

大赛评委会主任、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温青在致欢迎辞时高度概括了大赛的价值和意义:“江西高校诗歌大赛,不仅是我社期刊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喜事,更是江西诗歌界的一件好事。江西诗坛因为每年的谷雨诗会而使4月成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诗歌月’。我认为,在今天举办2012江西高校诗歌大赛启动仪式,更为‘诗歌月’添加了无限的生机与深厚的内涵!高校诗人是未来诗坛的中坚力量,这次大赛不仅是全省高校诗歌创作的‘大阅兵’,更是为‘江西诗群’输送新鲜力量的‘孵化器’!”

之后,中国联通南昌市公司副总经理、南昌市政协委员何永华致辞;江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夏汉宁代表评委会发言;大赣网总编辑夏侯俊杰介绍了大赛情况。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袁冬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作协副主席颜敏,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骆兵,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洪华,南昌市作协主席、江西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安安,南昌市作协副主席、江西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杨建葆,南昌市作协副主席、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邓涛,《家庭百事通》主编冷辑林等出版人、作家、评论家发言。

南昌大学节南山诗社社长方光辉代表社团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江西师范大学朝扬文学社社长邹仲卿,江西财经大学青春文学社社长刘合梁、副社长彭启人,南昌航空大学杂心草文学社社长吕长斌,井冈山大学南风诗社社长刘理海,江西渝州科技学院《人才报》主编王世鹏,南昌大学博雅文学社社长蒋亚兰,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劲草文学社社长朱军群,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缘之韵文学社编辑张玉学,南昌职业技术学院星月文学社社长耿瑞,东华理工大学启明星文学社编辑部部长萧士臻,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秋水文学社副社长赵睿智,南昌理工学院腾飞文学社社长欧阳群剑,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舒放文学社代理社长喻翔,南昌工学院春晖文学社副社长陈莉娟,江西经济管理学院蓝风文学社社长陈鸿,江西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繁星文学社社长李奥凯,江西旅游商贸学院旅商青年文学社副主编邓美英,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萌梦文学社社长蔡乃洪,江西教育学院红杏花文学社副社长李书群,江西建设职业学院星光文学社社长时平凡等20余所高校代表。

启动仪式受到了10余家媒体的关注。《信息日报》特稿部主任毛江凡,《经济晚报》总编室主任万驰,大江网社区中心主任宋光亚,《江西晨报·江西文化志》执行主编曾悦之、记者谭长燕,《南昌日报》编辑、记者徐蕾,《江南都市报》记者邹晓华,《江西工人报》编辑、记者熊承华,《南昌晚报》记者张瑞哲,《东方女报》编辑、记者沈燕,南昌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孙玉,中国江西网记者吴敏,央视网编导、记者范武清,大赣网记者张见性、吴军华等新闻界代表出席。

中国江西 第7篇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副秘书长沈贵、尹发权,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党双忍,陕西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张晓黎等领导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学会和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林学会秘书处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书记处对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交流学会工作经验,表彰年度先进单位。

会上陈幸良秘书长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为林业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

中国江西 第8篇

经过省际赛区晋级的“江西机王”———瑞昌市碧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范小敏在总决赛中沉着应战, 稳定发挥, 最终排列全国第12名;我省第4名晋级总决赛的广丰县农机手吕忠炉, 因出现小失误, 遗憾未能进入全国十强, 最终排列全国第27名, 而且他在玉米收割机“钓鱼”比赛项目中, 超常发挥把北方机手甩在了身后, 获得单项第2名的好成绩。瑞昌市碧野农机合作社农机手陈建通过网络答题晋级总决赛, 与通过省际联赛晋级的余江县邓家埠水稻原种场永祯合作社农机手王光明、周水平和横峰县农机手洪平一并获得“全国300强”称号。江西省农机局获评“最佳组织奖”, 并在总决赛开幕式上领奖。

农业部农机化司调研员刘小伟和江西省农机局副局长万江华在北京出席了总决赛开幕仪式, 并亲切看望了我省参赛机手。同时, 省农机局和九江市农机局高度重视此次中国农机手大赛活动, 派出专人全程为机手参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且瑞昌市、余江县、广丰县、横峰县农机部门及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大力支持机手参赛, 为参赛机手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 让机手安心、全心投入比赛, 通过机手的努力角逐, 为江西争取了良好荣誉。

中国江西 第9篇

关键词:毛竹产业,发展对策,宜春市,江西

宜春市位于江西西北部,辖袁州、奉新、万载、上高、宜丰、靖安、铜鼓、丰城、樟树、高安10个县(市、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毛竹生长,是我国毛竹主产区之一,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复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市毛竹林面积26.2万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2.1%,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宜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毛竹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把毛竹产业作为全市重大产业之一,并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扶持政策。目前,全市毛竹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产业发展走在全省的前列。尽管如此,但仍然存在毛竹林质量不高,竹林经营机制不活,企业加工能力弱,竹材利用率低,产业化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产业的发展潜力和自身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解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全市毛竹产业,是加快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和“森林宜春”建设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1 毛竹产业发展现状

1.1 毛竹资源现状

按照毛竹产区区划,江西共区划为3个毛竹产区,宜春全市处于第一毛竹产区,为全省的中心产区。其中,宜丰县毛竹林面积全省第一,奉新县、铜鼓县、靖安县毛竹林面积在全省也是位居前列。2006年,宜丰县和奉新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成为全国30个“竹子之乡”之一。

目前,全市毛竹林总面积为26.2 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2.1%。活立竹总量为3.87亿株。按立竹度划分,全市1 500株/hm2以下的毛竹林面积13.2万hm2,1 500~3 000株/hm2的面积12.7万hm2,3 000株/hm2以上的面积0.3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50.5%、48.5%和1.0%。全市毛竹平均立竹度为1 476株/hm2。按龄组结构划分,全市幼龄竹(Ⅰ度竹)为4 014.8万株、壮龄竹(Ⅱ、Ⅲ度竹)为33 725.6万株、老龄竹(Ⅳ度及以上)为965.2万株,分别占总株树的10.37%、87.13%和2.5%。按林种划分,全市生态公益竹林面积为9.0万hm2,商品竹林17.2万hm2,分别占总面积的34.4%和65.6%;生态公益竹林活立竹14 291.3万株,商品竹林24 414.3万株,分别占总株数的36.9%和63.1%。

1.2 加工利用现状

宜春市十分重视毛竹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经过多年培育,毛竹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形成了一批以竹地板、竹胶板、竹模板、竹家具、室外园艺产品为主的竹材加工龙头企业。

2009年全市共有竹材加工企业253家,年加工毛竹3 691万根,惠及农户20万户。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毛竹产区的万载县、宜丰县、奉新县、铜鼓县和靖安县。毛竹加工企业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涉林的省级龙头企业70%是竹加工企业。奉新县、铜鼓县、宜丰县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竹加工产业基地”称号。

近年来,通过培育与扶持加工企业,宜丰、靖安、奉新等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相对高、生产规模较大的竹产品加工企业。以康达、飞宇为代表省级龙头企业,创造产品品牌12个。“通贵”竹地板、“定江”竹地板、“春红”竹地板、“竹涛”竹地板、“盛福”竹地板和“鑫华昌”竹地板为2010年中国竹地板十大品牌。目前,全市竹产业的主导产品———竹胶板,加工生产已扩大到江西省内10多个毛竹重点县及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福建等省,成为江南竹地板行业的重要加工集散地。

1.3 产业产量与产值

2009年,宜春市生产毛竹原竹2 209万根,鲜笋产量为6.51万t。毛竹产业产值为22.17亿元,占林业总产值(总产值为100.73亿元)的22.0%,毛竹产业在全市的林业产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竹林经营总体粗放

目前,宜春市毛竹生产基本处在传统粗放经营阶段,整体林分质量差,林龄结构不合理,平均毛竹胸径偏小,竹材、竹笋产量低。据调查,全市集约经营的竹林面积不足5%,一般经营的竹林面积占25%,粗放经营的竹林面积占70%左右,大部分毛竹胸径小于9 cm;全市毛竹林平均立竹度仅为1 476株/h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 808株/hm2),与浙江安吉县(3 150株/hm2)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由于部分地方林农认为毛竹是自然会长,存在“只采不育”的做法,导致毛竹林分质量严重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越采越少、越采越小、接近衰败”的状况。

2.2 加工整体素质不高

宜春市竹加工企业大多是1990年代投资建设的,普遍存在规模小,零星分散,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不高,加工工艺落后,原材料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粗加工、中低档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设备更新慢,工艺水平低,管理守旧,与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多数以竹筷、竹帘、竹模板、竹地板等为主导产品,高端产品少,特别是精、深、细加工产品非常有限。传统的竹加工产品如竹工艺品、生活用品、竹地板、竹胶板等,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力弱。在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上,如竹纤维、竹炭、竹保健品等开发项目基本处于空白。同时,竹叶、竹尾梢、竹枝,甚至竹材加工剩余物的加工利用企业很少,还没有形成竹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2.3 市场品牌认知度低

虽然宜春市的竹加工产品已形成了竹地板、竹胶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大小品牌,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高,与浙江大庄、广东威华等品牌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没有几个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同时,加工企业对产品创新不够,研发力度不够,全市外向型、开放型企业发展步伐不快,还没有形成传统的木竹制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系列。

2.4 生产投资机制不活

在毛竹资源培育环节,宜春市以林农分散粗放经营为主,缺少集约经营大户和企业,还没有形成依靠市场、自主投资的运作模式;农户联营、连片承包等规模化经营还未形成,未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竹林培育模式还未形成规模,同时竹农获取科技、市场等方面信息的渠道不畅,使得在基地培育、科技应用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加工环节,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加工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新科技开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缺乏自主品牌,生产长期处于“跟进”和“模仿”状态,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缺乏竞争力。

2.5 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宜春市对资源培育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投入不足,忽视现有毛竹低产林改造,低产林改造奖励和补助太少,仅限于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农户自主投入少。同时,全市存在竹产业招商引资机制不活,地方发展竹产业的观念还没有更新,地方保护主义和小农思想以及本位主义仍然存在,打破这些障碍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才能促进竹产业招商引资和产业的健康发展。竹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资金严重不足问题,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产品大量囤积,企业陷入困境。

3 毛竹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3.1 总体目标

宜春市通过加快建设毛竹丰产林基地,重点培育产值过亿元的竹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建材装饰材料、竹工艺品、绿色食品、生活用品、制浆造纸、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主要竹加工利用产业,力争全市毛竹林平均立竹度达到2 250株/hm2以上,其中丰产竹林稳定在3 000株/hm2以上,带动百万竹农增收致富,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毛竹产业体系,打造江西乃至全国知名的毛竹产业经济带。

3.2 发展布局

结合毛竹资源现状和区位条件的特点,综合考虑栽培历史、群众经营管理毛竹的基础,以及综合加工利用发展程度,进行产业发展布局。全市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两大区。

3.2.1 重点发展区。

区域范围包括奉新、宜丰、万载、铜鼓、靖安5个县。发展方向:以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为重点,提高竹林生产能力;以毛竹精深加工和新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提高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培育、扶持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延长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创建核心品牌,努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2.2 一般发展区。

区域范围包括毛竹分布面积相对小和加工企业发展弱的袁州(含明月山)、丰城、樟树、高安和上高5个县(市、区)。发展方向:以毛竹资源培育为重点,扩大毛竹林面积;适度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发展区提供加工生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补充。

4 具体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制定科学规划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毛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合作,强化服务,支持毛竹产业的发展。支持林农、企业发展多形式的毛竹合作社及其相关协作组织,通过协作组织平台,加强毛竹资源培育、加工利用、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要根据自身毛竹产业发展特点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各地特别是毛竹产业重点县制定相应的毛竹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4.2 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机制

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下发加快毛竹产业发展政策,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助和奖励林业科技推广、企业新产品研发、示范基地建设等。认真落实林业税费及相应优惠政策,创造推动毛竹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进一步放活经营机制,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引导毛竹林地资源流转,鼓励有实力的大户和企业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经营竹林,同时,支持毛竹经营户以资源入股加工企业,促进毛竹资源培育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创新企业发展保障机制,建立竹产业发展风险保障基金,用于低产毛竹林改造、竹产业新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充分利用毛竹高碳汇能力的特性,加快毛竹碳汇基地建设,探索碳汇林业发展,开辟提高竹农经济收入的新渠道。

4.3 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引进、内联、重组、兼并、收购、改造、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大力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引导组建竹产业企业集团,实现强强联合,统一质量标准,做强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支持淘汰规模小、档次低、高耗材、低效益的竹加工企业。

4.4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

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支持,建立毛竹产业发展基金,整合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用于发展毛竹产业。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毛竹资源培育及龙头企业精深加工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的利率,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贴息扶持。

依靠大专院校和省市科研部门的技术力量,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切实改变当前竹加工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发展格局,尤其是要在竹纤维、竹医药、竹食品以及工艺品的引进和开发上取得突破,实现竹产品向“精、深、细”方向发展。立足区域优势和特色,依托加工企业,开展毛竹产业现代科技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县、乡、村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毛竹高产培育实用新技术,达到以点示范、辐射带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业区划办公室.中国毛竹生态经济区划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邱元龙.龙岩市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1997,24(3):68-72.

[3]周正廷,程瑶,胡睦荫,等.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竹子研究汇刊,2006,25(2):43-46.

[4]吴锦华,董晨玲,林海青,等.永安市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1):97-100.

中国江西 第10篇

江西省科协领导调研指导百场科普报告进社区活动

8月14日, 江西省科协李雪南副主席深入南昌市青云谱区徐坊街道玉河社区, 调研指导“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百场科普报告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

李雪南副主席一行现场观摩了科普报告。报告由青云谱区科普讲师团成员、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医刮痧师、中医康复理疗师黄洪芙以“夏季疾病的防治”为题, 面向100多名社区居民进行了授课。

中国江西 第11篇

合作办刊后,《江西教育》教研版的页码将增加到96页,《江西教育》杂志社与江西省教研室各自承担一半的编辑任务。为保证刊物的质量,江西省教研室和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的主要领导担任教研版的编委主任、副主任,两个单位相关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及江西省各设区市、省直管县教研室主任担任教研版编委。

10月9日,《江西教育》教研版首次编委会在江西省教育发展大厦召开,编委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江西省教研室副主任钟秀利主持。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贺林香,《中国教育报》驻江西记者站站长、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徐光明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江西省教研室主任余芳霖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贺林香对到会的各设区市、省直管县的教研室主任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驻江西记者站站长、江西教育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徐光明就《江西教育》教研版的办刊理念、方向及栏目设置等作了详细的阐述。交流环节中,各设区市教研室主任积极踊跃发言,在“如何办好《江西教育》教研版”这个问题上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

余芳霖在本次会议总结中,对全体编委成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高度重视好这项工作,要重视好合作的方式、机制、任务。要展示教研风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素养。二、认真落实好这项工作,要抓紧学习业务,明确各方面职责,抓好落实。三、积极推进好这项工作,要推好稿源,把好质量,做好宣传。余主任希望省教研室各部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在《江西教育》教研版这平台上发挥好各自的优势。

魅力江西精彩中博 第12篇

省委书记苏荣亲自担任该届中博会组委会的名誉主席,他强调“我们将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努力以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城市形象,向来自全世界、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示江西人民积极进取、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力争把第五届中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

省长吴新雄要求,各地、各部门须紧紧围绕“八好”要求-“邀商洽谈好、接待安排好、重大活动好、安全保障好、宣传引导好、硬件环境好、协调配合好、整体形象好”,做到六个“到位”-“项目对接洽谈工作、接待工作、重大活动安排工作、硬件保障工作、宣传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均要落实到位”,力争为推进全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本届中博会的活动安排分为“重大活动”、“专题研讨及推介活动”、“投资贸易展览”三大板块,江西在此三大板块的筹划中均充分把握了作为东道主的优势,尽展赣鄱风采。譬如“重大活动”中的开幕式焰火文艺晚会,导演组表示,晚会以红色、古色、绿色为主线,着重突出江西元素,力争达到八个字的目标——国家水准、江西特色。

“专题研讨及推介活动”,本届中博会将着重体现“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三大特色,着力打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促进中部崛起、优化产业结构”三大品牌。这与苏荣书记前不久于《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昂起绿色崛起的“龙头”》中提到的三个基本观点——始终突出生态这个特色、正确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作江西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一脉相承。

“投资贸易展览”,本届中博会江西展区将重点突出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让鄱湖闪亮、候鸟成群的赣鄱风光尽抓四海宾客的眼球。此外,本届中博会志愿者的服装以蓝色为基调,融入了青花瓷的色彩与造型,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暗嵌并推介了江西特色。

中博会的召开,为推动中部六省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而据前四届中博会的历史经验,我们不难发现,东道主成为最大赢家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在家门口举办的第五届中博会,将大有裨益于江西展现魅力、提升形象。为迎接本届中博,南昌从关系城市容貌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在各城区开展了一次为期200天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容攻坚战。江西在本届中博的三大板块均注入了强有力的江西因子,且务求图片精美,实物精品,文字精炼,论坛、晚会精彩,以充分施展赣鄱风魅。

本届中博会的举办,还将大力促进江西的崛起和开放。本届中博的受邀嘉宾达1.5万名,其中境内嘉宾约1.17万名,境外嘉宾约3300名,50多位副部级以上政要、近百名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高管、100多名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管。这样的超豪华阵容连同8404个推介项目、6792亿美元的总投资,为江西的崛起和开放带来了绝佳机遇。本届中博,江西共报送招商项目2247个,总投资1228亿美元,在中部六省中名列第一。

在2010中秋与国庆的间隙,江西迎来中博盛会,荣幸之至。它仿若又一个节日(中博节)汇聚着八方宾客——

四海神州阔

节聚他你我

南来北往客如梭

秋月(中秋)落兮五星(国庆)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江西】相关文章:

江西靖安05-27

江西贵溪05-28

江西宜丰06-04

江西奉新07-01

走进江西07-01

江西遂川07-18

江西德兴07-24

江西电网07-27

江西音乐07-28

江西科技馆05-12

上一篇:水平井分段压裂新技术下一篇:财税生态补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