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心理范文

2024-06-24

英语学习心理范文(精选12篇)

英语学习心理 第1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动机,动机激发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 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因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 所以, 学生首先要有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从主观上产生学习动机, 才能在行动上付之实施。研究表明, 学习动机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相当多的学生在七年级英语学习兴趣浓, 在八年级英语学习兴趣减弱, 在九年级出现厌学英语之态势, 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针对这个客观现实, 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下面从研究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入手, 探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学生从英语学习兴趣浓到厌学英语的表现及原因

1. 心理具体表现:

(1) 关于英语学习的认识。随着年级的增长, 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对那些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才有用;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 认为即使努力学英语也追不上别人;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当农民, 不需要学习英语。

(2) 学习意志薄弱。有些学生缺乏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 更别说碰到较长英语阅读题目。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弱, 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3) 考试心理障碍。有些学生往往在英语考试中表现为:心理惧怕和焦虑造成审题马虎, 发生各种审题错误, 甚至漏做题目;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 手在做下一个题目, 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 因而造成笔下失误。

2. 原因剖析:

(1) 社会因素:很多家长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认为读书不如早辍学经商挣钱;还有很多社会现象的影响, 如大学生高分低能、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等等。

(2) 学校因素:填鸭式教学盛行, 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情感;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练得过少, 教师一讲到底包办教学, 学生静心听讲, 其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况, 缺乏积极主动思考, 忽视知识的形成和能力培养。

(3) 教师因素:英语教师大部分时间用在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作业等事务上, 而很少有时间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教学理论, 他们不懂得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健康辅导, 对学生没有学会期待, 没有学会尊重学生, 没有赋予学生梦想和希望。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信心, 学习动机越来越弱, 思想消极。

(4) 学生个人因素:初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 系统性更强, 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 有些学生在小学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知识把握不好, 中学又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 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 长此以往, 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网络。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动机。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1. 教师要学会激励学生。

学生学习越好的学生, 就越愿意学习, 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容易转移和分散学习注意力, 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其实, 学习进步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奖励, 还有家长和老师的夸奖、赞美, 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强化作用。

教师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比如, 学生喜欢足球、下象棋或者与校长合影等, 英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学习很努力的情况下, 或者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情况下, 组织学生踢足球、下象棋或者与校长合影等。每当学生学习有一些提高时, 就可以这样做, 经过多次的反复, 学生就会喜欢上英语学习。还可以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和采用小步子策略, 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太难,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学习, 应先于教他读书求知。“要学什么, 是知识还是技能?用什么方法学习?”还有学习内容的结构、难度、重点、要点以及恰当的方法, 都要让学生认识与理解。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 有了较为积极的心理准备。如名词复数、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规律是初一英语上册的重点;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分析能力、推断能力、概括能力是初中英语的重点中的重点。

3. 教师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学校的学习与社会的学习的不同点, 就是它的间接性。学生看不到学习对他们有什么直接意义, 学习的需要是在他们进入社会以后, 才会慢慢感觉到的, 但为时已晚。学生从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他们满足自己的目前需求目标, 有助于为他们提前取得一张进入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英语教师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英语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 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通过这些激励措施, 英语学习意义就会被理解, 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激发出来。

4.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责任。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自主学习并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一直由教师包办学生的学习, 不仅对提高教学效率不利, 也很容易将学生天生的求知欲也给压抑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 合作与竞争学习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上, 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英语小组, 以组内英语学困生的进步作为对英语小组评价的主要依据。从而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责任, 有效推动他们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促进他们走向成功。

5. 教师要创造平等的激励机制。

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包括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考试, 摸清学生的底子,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段时间, 再组织考试, 比较学生的进步。在公平的学习竞赛中, 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兴奋, 能够被问题的解决所吸引, 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我提高的满足感, 并且不让自己的能力、背景、天赋和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成为学习竞赛的障碍。公平竞争把奖励颁发给那些为了自我提高而奋斗的人, 而不是那些战胜了他人的人;肯定了学生的努力, 而不是夸大能力;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 而不是培养顺从的学生, 公平竞争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绩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 教师要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 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 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生从英语学习获得的成功感, 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因此,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讨论和测试的机会, 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 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 感觉到自己的力量, 增强自信心。新时期的青少年是可塑性很大的学习活动主体, 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 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倡导启发式教学, 采用合作与竞争的学习形式, 使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参与, 大胆实践, 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 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7.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 有些学生虽然学习英语也有积极性, 且他们并不比其它学生少下功夫, 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 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 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英语认知过程与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会学。”英语教师应以英语如何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 让学生熟悉英语思维活动的特点, 尽可能让他们把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为此我们用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指导他们建立“及时背”的学习卡片, 随时记下单词的合成、转化, 派生词和反义、近义、同音词;如何用读音规则来拼写单词;怎样形成语感能力 (先听录音, 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等。

8. 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 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 表现出厚爱, 而冷落了学困生, 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学困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 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 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 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 尊重每个学生, 关心每个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时, 机会要尽量均等, 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 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 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 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 变得生气勃勃, 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 但随着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 学生对“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的观念、合作交流的认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仅靠古板的不科学的育人方法和经验是不能行的, 也是不符合育人规律的。当前,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也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英语学习心理 第2篇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教师心理状况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于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及如何健康快乐地生活都有很多启发。现将我的学习心得简单作以下概述:/r/n

1、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对于平时的教学过程,大家往往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对于这个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引导者却关注太少。如果教师的心理有问题,那他的教学很难收到效果,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更会因为自己的不恰当的想法和情绪发泄方式而伤害学生,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对学生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为了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成熟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r/n

作为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智调节自己的心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学当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乐观地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平时多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知道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以及治疗的方法。/r/n

2、掌控压力,提高修养。/r/n

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也需要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现今社会的房子问题、婚姻问题等比较棘手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中,面对生活的紧紧压力,如何缓解和释放呢?!/r/n

克服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心理 心理障碍 兴趣培养 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往往体会到学生学习英语有这样的变化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如何防止这种分化现象的产生?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从实情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及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1.存在矛盾心理: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决心要努力学习。一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矛盾心理。2.存在怕羞心理:有的学生怕读错,怕讲错,因而不愿意开口,羞于向老师提问。3.存在畏难心理:在学习中,学生一旦会遇困难或考试受挫折,就会退阵下来,灰心丧气,便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4.存在自卑心理:由于自身基础差,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5.存在逆反心理: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关心,不尊重学生自尊心,错误的问题处理方式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使他们对老师有恐惧厌烦感,由此对外语产生“反感”。

以下着重谈谈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和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相信学生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卢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因此,即使是对成绩,表现双差的学生也不要失去信心。教师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应在智力条件一般的数量较多的学生教育上。如果能持之以恒对他们实施严格地训练和正确的鼓励,他们也会有突出的成绩。

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同时,还必须承认个体学生的差异性。所谓差异性,从心理学角度上講,“是指人们之间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潘菽语)”反映在外语教学上,即每个人的吸收与反应能力总有快有慢,理解与记忆里总有强有弱,表达与创造力总有高有低。因此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取的一样的成绩。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反应快,掌握的也牢固;有的学生开始学得慢,很吃力,但后来却能突飞猛进。切忌简单地用强迫手段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进度。

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这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对任课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热爱和崇敬。这种“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在中小学生尤为突出。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不讥讽差生,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努力创造条件让各种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加大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最好的动力。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与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教师应力求用自己的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1.加强备课,尽量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2.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外语时,目的性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出于一般好奇心。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加大,这种好奇心会随之而去。要保持这种好奇心,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利用课文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新的情境,做有知道的复述和写作,组织英语节目演出等。当他们真的感到英语有用,有成效,有“用武之地”时,就会更主动自觉的学习。随着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学习效果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自然能得以持久。

五、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剔除的记忆原理和遗忘曲线规律,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工作

一方面分散教学难点,反复操练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尽量将瞬时记忆变成长久记忆,将机械记忆变成理解记忆。这就要求教师满腔热情的设计复现练习,做到新旧内容有效结合。

总之,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教学双方,师生双方在心理上和谐一致,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与教育紧密结合为一体。只有如此,才能使因形势变化和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也才能提高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希永,瑞博.心理教育概论[M].开明出版社.2000.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 第4篇

关键词:恐惧,微笑,兴趣,创新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普遍较低,教学技术和手段单一落后加之沉重的应试压力,使得英语教学难以从根源上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以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对英语学习也逐渐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有了厌学的情绪。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成为世界各国人必学的一门课程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位英国作家说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 因为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恐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要想克服学生的英语学习恐惧心理, 笔者首先要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

微笑是温暖学生心灵的阳光。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跟学生建立真挚亲密的感情联系以情言情,以情感人!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要用微笑来面对每一名学生!教师还要做到勤于观察学生, 勤于了解学生,勤于与学生交谈,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安全感,这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一种激励的作用。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所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以真情来感动学生!他们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其次是分层次,交互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 其实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层教学。有些学生英语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不恰当的学习,使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跟不老师与同学的步伐。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考虑怎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设计得难易得当。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先回答,然后再让基础较弱的学生补充或者回答,两者都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于相对简单的练习,例如学习生字,联系组词等,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回答,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体验成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交互式教学重视探讨式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够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的有趣易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学习内容,而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去查找问题,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是加强听力的学习!

听力是英语学习之始也是交流之本。 人类交流的目的就是准确地传达信息, 让对方明白。而交流最通俗便捷的方式就是 “听说”, 它的准确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后天性行为, 英语学习当然也不例外。我们都说“听说读写”是学习的基本要素。那么 “听”就成为英语学习的开始, 也是重重之重,只有在听的过程中听懂了才能模仿标准的发音从而做到准确地理解、学习以及表达。也只有“听” 清楚了才能避免错误发音的现象发生。

而且在各种方法中“听写”是被数以万计英语学习者证实有效的。那么怎么提高听英语“听写”水平呢?应该所有人都会回答说要多听多练。那么纯英文的歌曲、新闻、电影等将成为英语学习除课本之外的良师益友。因为学生大多对枯燥的课本感到厌烦,但是对于有视听的素材就会感兴趣的多。也许你已经看过很多欧美大片,但是不是每次都是只看字幕没怎么细致的听一下他们的英文发音呢?也许你看得很少,怕自己听不懂,根本跟不上他们的语速?也许你对外国电影就根本从不接触?不管你是哪种请你记住,不管你英语水平怎么样通过看电影都是提高英语读写水平的一个有效手段。所以看电影学英语时请根据个人的英语程度和学习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影片。也许有很多人会质疑:我的英语听力很一般,如果不看中文字幕,我能听得懂吗?我要说的是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由完全听不懂到可以听懂一点,由部分听不懂到完全可以听懂,这需要学习者持之以恒地听和学。英语基础较弱的,一开始可以先从爱情片和喜剧片下手,这种题材的电影轻松幽默, 可以提起观影的兴趣! 再者准备一份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而且又感兴趣的听写素材,比如说纯英文的歌曲、新闻( 能听懂大意就好), 反复地听并将自己所能捕捉的所有信息都用笔记下, 然后查看听力原文,对照自己的听到并记录下来的结果查漏补缺并将查阅到的不懂的单词, 在理解的层次上再进一步进行听力练习, 直至能完整的表达听力材料的所有信息。

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加倍的勤奋, 就既没有才能, 也没有天才。如果把英语学习比作三尺冰冻, 那么持之以恒地“听”就成为融解这冰冻的一把旺火。

最后是教师的英语教学手段要创新!

英语学习心理 第5篇

(2011—2015年)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为了能按时保质完成本轮的中学教师继教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这本教材中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环境适应、人格建构、阳光心态、自我激励等11个方面的知识,方便我们学校非心理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为了更好的学习好此学科,特拟本轮的中学教师继教“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

二、学习形式

(1)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2)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3)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4)认真总结,认真体会,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三、学习思路:学习期间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和创造,要从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走出来,要主动的把自己教学经验与同事分享,合作探究,采取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种方法教学和学习。实现自己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高效率学习,高质量学习,真正把继续教育变成自己的终身学习,为追求个人发展创造最大限度的资源条件。

四、个人达标计划: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3、学习结束认真总结,认真体会,积极撰写中继教学习心得体会。

4、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合格中学教师。

一句话,我一定在新的一轮学习中战胜一切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修养,为我县的教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心理障碍与初中生英语学习 第6篇

学习英语时,学生通常有种“语言焦虑感”,即,在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时,感到自已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意思,而引起紧张、害怕的感觉,进而记不住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听不懂录音带上或教师讲的英语,不能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用英语表达思想时显得力不从心等。因此,无法有效参与课堂活动,对英语学习束手无策,甚至产生“抗体”,看见英文字母或英语教师就头痛。这种感觉使他们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心理压力大,学习效率低。

绝大多数初中生是在缺乏英语的环境下学习英语,而听、说、读、写,环环相扣,许多学生新鲜感一过,学习跟不上,就会产生诸多心理障碍:

1.缺乏自信,胆怯害羞。

具体表现在:怕说错,不敢举手,怕读错,不敢开口,怕没面子,不敢请教。上课时怕老师提问,注意力不集中等。2.产生逆反心理。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内容增加,词汇量增大,对听、说、读、写等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困难越来越大,心里对英语越来越抵触,思想负担也越来越重。加上个别老师对他们指责、批评,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英语反感,对英语教师反感,对英语课反感,甚至在心理、行动上采取反抗态度,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3.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厌学甚至放弃情绪。

部分学生觉得英语枯燥无味,加上意志薄弱,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成绩位列末流,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学生有以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应怎样消除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不可能每个学校都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2.培养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克服羞怯心理。

首先,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利用实物、挂图、模型、幻灯、简笔画、唱英语歌、课前五分钟会话表演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挖掘“闪光点”,激发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已加以赏识。”学困生一般对学习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其优点往往被缺点所遮掩。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那些不起眼的闪光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困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越学越有信心。

再次,采取激励措施,经常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你读得非常流利”,“回答很准确”,“别紧张,再想想”,“别气馁,继续努力”等,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和健康心理。

3.融洽师生关系,消除逆反心理。

情感温暖和理解是学生们最缺乏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谈,给学生以信心和鼓励,做学生的好朋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给予每名学生公平的爱,不歧视学生。使他们从心底感受到温暖,产生学习的动力。二是耐心对待学困生,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并给予耐心的辅导。三是用善意的批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注意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措辞温和一些。

4.锻炼学生的毅力,消除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

一是严格要求学生。放松学生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意志;相反,秩序渐进地从严要求学生,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意志。一进入初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过好语音关、单词关,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记单词。

二是指导学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同时,注意思维方式和记忆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问题,鼓励求异和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开放教学评价,建立英语学习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的、积极的反馈,他们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加以保护和引导。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始终坚持开放式的鼓励性评价为主。

浅谈初中生英语学习心理 第7篇

一、从学生方面讲

有的是方法欠佳造成。大部分学生初一才接触英语, 开始的A、B、C吸引着他们, 但慢慢地随着单词量的增加, 他们越来越觉得单词难记, 英语难学, 又没有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英语自然而然变成了包袱;有的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造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人民过上了比较富裕的日子, 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 他们尚意识不到父母的艰辛, 意识不到是给自己学知识, 仅是完任务似的读书;也有的是兴趣爱好不同造成的, 有的学生喜欢思维比较强的学科, 像数学、物理等, 而不喜欢靠死记学习的英语。

二、英语知识结构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容易受母语的干扰, 另一方面是词汇量, 语法内容的增加。

(1) 英语的语调分升调, 降调和平调, 而汉字有一、二、三、四和轻声五声调。有些学生常常借助汉字发音来念单词, 比如把“book”念“玻克”有的干脆把汉字注在单词下面, 如:“Thank you very much”注成“三口油给你妈吃”时间一长, 由于学习内容加深, 要求提高, 学生便不适应英语学习。

有些学生因为受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 常用汉语的语序来说英语, 比如:“桌子上有一本书”就会有人译成“On the desk have a book”。正确的译法是: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英语词汇中名词的“可数”或“不可数”的概念, 动词的“延续”和“非延续”之分, 与汉语都不尽相同, 比如, “我这本书买了两年了”。常有学生说成:“I have bought the book for two years”而正确的该是“I have had the book for two years”, “I bought the book two years ago”或者“It's two years since I bought the book”。

(2) 对初中学生来说, 记单词是一大难关。词汇量不足, 成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绊脚石, 由于方法不当, 有的学生只靠机械记忆, 按单词的字母顺序死记硬背。这样, 单词遗忘快, 花费的时间又多, 给英语的各种实践带来了很多困难, 渐渐地就听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说:“我怕英语”、“我讨厌英语”之类的话。

总得来说, 学生在运用英语时常常用“中文思维+英文形式”来套用所学的词汇, 因而出现了许多不正确的句子。由于母语的影响, 又造成英语学习的脱节直至失去兴趣。

虽然如此, 初中生英语学习依然有求趣, 求知欲强, 但意志薄弱, 求胜心理方面的共同特点, 教师应很好地把握这些特点, 想法设法提高教学效率。

1. 求趣心理

初中生产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因大致相同, 大都是因为对新异知识的好奇, 但知识一深入就会有一些学生逐渐冷淡以致放弃学习, 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 同时把教学方法由呆板的语言知识说教, 变成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多创造情景, 重视听、说训练。比如, 利用实物、多媒体等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 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 运用简笔画对课文情节进行描述, 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40分钟的课内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的机会, 课后给差生做语言操练活动等。同时, 教师要自觉地置身于学生之中, 加强师生交流,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吸引学生, 把学习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要学”, 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 胜利完成各项任务。

2. 求知欲强, 但意志薄弱

初中学生生理上趋向成熟, 也逐步明了学习意义, 而本身知识的肤浅, 使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遇到困难, 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就采取应付或逃避的态度, 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因此, 初中学生必须克服“马到成功”的急躁心理, 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坚持不懈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作出成绩, 磨练意志。

3. 求胜心理

初中学生由于身心迅速增长和发展, 他们的成人感也迅速发展, 喜欢以成人自居, 好表现自己, 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 都希望自己成绩优异, 在他人之上。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评价, 那么他们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承认, 学生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 他们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 从而情绪稳定, 不安心理因素程度下降, 英语学习劲头日趋高涨。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教师更应了解初中生英语学习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优化英语学习。

(1) 激发好奇心, 鼓励提问题。好奇心能够促使人去思考自己未知的东西, 激发对这些未知东西的强烈兴趣, 从而成为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是鼓励学生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断地创造有变化而且能激起新奇感的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中心理因素的积极调整 第8篇

1.我们要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 紧密结合中国国情, 充分借助我们的母语———汉语, 来解决英语字母的发音问题。英语和汉语拼音一样都是字母文字, 我们汉语拼音见到就能拼读出来, 听到就能写出来, 不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因为我们的汉语拼音音形是一致的。其实英语单词也是音形一致, 在英语内部有一套表音系统, 一直以来这套系统被众多中外英语专家学者喻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今天, 我们就要把这套表音系统提炼出来, 供大家一同学习。只要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英语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原来比汉语还好学。英语共分为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传统的全词教学法,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语音教学法。全词教学法主要是通过音标这套注音系统来教授学生怎么发音, 学起来也比较死板。只能是老师读一遍学生再跟着读一遍, 然而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性, 而且除了老师课堂上讲的以外, 其他的单词都不会读。慢慢地, 学生就会对英语失去兴趣, 觉得学习英语太难了, 从而就会产生一种放弃的心理, 这种例子很多。但是, 语音教学法就有所不同了, 它是建立在中国人学英语的基础上, 立足于中国国情, 主要是培训孩子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学起来也就自然而然轻松了好多, 恐惧心理引刃而解。因此, 教师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从客观方面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

2.在对九年级学生是否对英语学习存在心理障碍的调查中发现, 37%的同学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 不存在心理障碍;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也是同龄中比较优异的;34%的同学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不是很感兴趣, 本人认为这部分学生主要是被动学习, 他们会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但比较机械, 他们的成绩只能是中等或中等偏上;另外还有21%的人讨厌英语, 他们甚至于不愿拿起书本, 觉得这是负担, 并让他们觉得沉重有巨大的压力感, 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被动而且是逃避。不能完成作业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他们所产生的这一心理可能会影响一生。从上面不难看出, 英语学习效果与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因此, 要搞好英语学习, 首先必须解决好心理问题

此时, 教师更应加强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说, 老师在课堂上怎么引导学生就是创造性思维呢?如果老师把课上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有兴趣把课听完, 下了课还能回味。在教学过程中, 我尽可能用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介绍将要学习的新语言, 学生开始听得有些吃力, 就要辅之以表情、动作等, 帮助他们理解;用演示图片、实物等方法缩短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在组织“现在进行时”的操练时, 既可借助动作, 也可借助简笔画进行教学, 效果较好。在新目标九年级第十二单元中有一篇阅读:You’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这篇阅读文章中的单词相当生涩难懂, 如“abbreviation, homophone, emoticon”等单词, 它们都属于语言学范畴的,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 太过抽象。因此, 在教学中我就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几个单词。对于“emoticon”这个单词, 我就借助简笔画为学生做示范并让他们猜测含义, 将抽象化为具体。并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 画出不同的表示“emoticon”这一词义所覆盖的涵义的表象。在对其他几个单词的处理时, 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一目了然。我始终认为增强学生勇气, 提高他们自信心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是克服恐惧心理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具,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活跃、主动地学习, 也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情感态度与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约翰·迈耶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 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 而是情感因素。前者占20%, 后者占80%。在人成功的要素中, 情感因素的培养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他提出情感因素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因素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 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学生传授知识, 那么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新东西。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潜在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多地运用情感因素, 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调控感情的能力, 这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当学生有了积级的态度后, 他们学习英语的心理因素自然也就得到调整。老师对学生心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许多研究表明, 老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 老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老师的激励会使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老师的热情鼓励会使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创造性、老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负相关。教师对学生所赋予的表扬可以使学生建立自信, 从而能够对学生积极学习产生有利因素。但是, 相反的, 教师的情感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如语气鄙夷, 不屑回答, 目光厌恶等等。这会产心理负振荡, 即消极心理因素的共振, 学习者的学习积性逐渐丧失, 越学越自卑。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良性心理共振和恶性心理共振又被称为心理正振荡和心理负振荡。要调节这种因素, 就要消除不利心理因素的影响, 就要找到心理负振荡的起振点, 找出对学习者不利的心理因素, 通过克服不利的心理, 来使心理负振荡做减幅振荡, 直至消失。

三、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课堂听、记、背的任务太多, 这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 甚至厌学情绪。

2.家长或监护人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要么漠不关心, 要么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

3.有些学生担心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 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 家长对他们失望, 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

4.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 没有耐心, 而且方法使用不当。如此下来, 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日积月累, 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 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克服焦虑感, 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某些学生因理解力差掌握知识慢, 所以知识基础较同年段的同学差;有的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太愿意学, 甚至不想学, 又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如此对于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面对困难时候, 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 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 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自信, 让他们意识到“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我认为这是消除后进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关键。我曾经收集了一些学生的问题纸条, 如“不知为什么, 我每天也都很认真地去背单词了, 但过不了几天我又把先前所背的单词全忘了, 我在想我是不是有健忘症。”“老师说的语法, 课外我也看了不少语法书, 但到现在为止, 我知道的却是寥寥无几, 我不知道词与词这间怎么搭配。”面对这些带着焦虑的学生, 我总会让他们先安静下来, 别急。然后问他们会说汉语吗?他们肯定说能。接下来逐渐深入, 在思想上安慰并鼓励他们。兵法上讲“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你是否了解英语, 你是否想过英语到底是什么, 你又为什么要学习掌握它。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把它当做一个堡垒, 一个敌人, 一门无法逃脱的必修课而已。甚至只是成绩单上一个耀眼分数?其实, 英语只是一种语言, 一种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根本没有必要将它肢解为语法、写作、听力等等。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习汉语的。那时候你学了什么语法了吗?你根本不懂主、谓、宾、定、状、补啊!说到单词, 再想想小学时候写过多少田格本吧。你之所以记住了这么汉字的写法用法, 是因为你在不停地接触它们, 使用它们。英语也是这样, 背的多了, 用的多了自然就会了。另外就是不要紧张。不能有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 要常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 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 爱上自己的英语课, 从而能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流利第一、基本正确”即可, 不必当场指出学生的错误, 可以采取过后纠正或暗示的办法, 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我就给以鼓励的眼神, 让其在鼓励下能大胆的回答问题。在增进与学生感情的同时, 积极在课堂内外创设各种情境。如听英语笑话, 英语新闻演讲、小品、唱英语歌、做游戏, 还可以是猜谜, 速认速记比赛等等。而课后还必须让学生做到每日听磁带, 听课文朗读磁带的同时也是在复习课文, 它帮你更好地熟悉课文内容, 培养语感。为什么我们在作题时, 经常会莫名地选中一个感觉上正确、但又无法清楚解释其所以然的答案, 这是因为大量正确语言输入信息在你脑海中形成的潜意识, 即语感。有句话“Good habits lead to great success!”要让学生坚持听, 说, 读, 写。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是时代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实践证明, 帮助学生克服听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完全可行。英语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能力的过程, 同时也是磨砺其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在英语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 学生的焦虑感越强, 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 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感情,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的好成绩。消极的感情不仅会阻碍英语学习,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起步阶段, 对事物的认识更多是感性认识, 因此情感的投入显得更加重要。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自卑心理, 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Foreign Langr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王芳.《教学组织管理技能》

浅谈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干扰 第9篇

诸如英语词的概念与其物质外壳的关系, 有与汉语现象一致的地方, 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一张书桌”的组词的汉译英a desk, 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相一致的, 学生学这类组词无多大困难。但在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与外壳英语两种语言现象不一致时, 如“一袋大米”, 学生往往容易犯a bag rice这样的错误, 又如把“不久”译成no long, “前几天”译成before some day。至于“一本英语书”用a而不用an, “几本书”用book而未加s的现象, 也是相当普遍的事情, 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在句子结构上, 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 但在不一致时, 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如“这不是书”, “书在桌子”上就容易译作“This is not book”“Book on desk”之类。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词等尽被“忽略”, 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 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从科研的角度看, 学习英语实质上, 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 进而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一、我们先谈一下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 在中小学阶段, 还谈不上培养语感, 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 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就要遇到语感问题, 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 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 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 因此, 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 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 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 works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 仍然忘了加“s”, 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 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运用, 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又如:“We saw a bear dancing on the stage。”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图画, 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舞蹈, 从而形象鲜明地铭记这个句子, 而有的同学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 sb doing sth”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 并且记忆也不深刻, 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因此, 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 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 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二、我们再谈一下有关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 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先行学习 (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 , 往往影响后续学习 (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 , 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 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 是英语教改中的重要课题。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就是正迁移, 反之就是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 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 认识迁移是有条件的, 有规律可循的, 对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此, 学习英语, 在对待与汉语语言现象相一致虽不尽一致而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 应充分利用其正迁移, 在对与汉语语言现象不一致的地方, 包括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英语语言, 应设法防止负迁移, 以期收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英语学习的不良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第10篇

一、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1. 好奇心理。

原来只开设算数、语文等中文课程, 开设英语课程后, 学生觉得新鲜, 说几句英语, 能得到别人羡慕的眼神。所以, 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好奇和优越的感觉。

2. 无用心理。

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写一篇语文作文都很费劲, 词语不连贯, 语句不通顺, 更何况是英语。当今找工作的形势是研究生多多益善, 本科生研究研究, 专科生不要, 中专生没门, 自己将来不上大学, 不出国, 所以学不学英语无所谓, 学好学不好没关系。

3. 实用心理。

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出国打工的话, 自己虽然没有英语基础, 但经过短期培训, 照样能够掌握一般用语。“一年土, 二年洋, 三年奔小康, 四年盖洋房, 五年六年做老板”, 有一种临时抱佛脚、现用现学的实用心理。

4. 畏难心理。

有些学生不是“攻城不怕坚, 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而是一遇到考试不及格, 单词记不住, 语法不会用, 对话听不懂, 就垂头丧气, 打退堂鼓, 甚至对英语不想学, 不愿学。

5. 矛盾心理。

一部分学生稍有成绩或初战告捷时, 往往会“翘尾巴”, 认为英语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随着课程的增多、内容的加深和要求的提高, 一旦学生遇到挫折, 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五分钟热度”消失殆尽,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此时学生又对英语感到厌烦, 甚至厌倦而不想学。

6. 自卑心理。

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对或当学习跟不上, 成绩上不去时, 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脑子笨, 产生自卑心理, 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

7. 逆反心理。

一些学生由于某些事没得到同学的理解、老师的支持和家长的鼓励, 甚至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或公正的处理, 于是就和老师、同学产生对立情绪, 产生对老师、对同学、对英语课的反感和厌恶, 有时甚至恶作剧, 或给别人难堪。

8. 应付心理。

由于个别学生对英语不重视, 丧失自信心与进取心, 当其他学生使用英语对话、做英语练习时, 他们就处于观望状态, 把自己当成局外人, 一轮到自己说话、做题, 要么抄袭别人, 要么敷衍了事, 把英语学习当成应付差事, 不去用心。

9. 厌烦心理。

一些学生由于小学基础差, 初中跟不上, 自觉考学无望, 出国无门, 于是对英语课充满了厌烦心理。此类学生上课有时看课外书, 有时搞小动作, 有时小声说话, 有时玩手机, 这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 干扰教学秩序。

1 0. 侥幸心理。

个别爱面子的学生, 成绩不好, 一怕同学瞧不起, 二怕老师批评, 三怕家长责问, 四怕名次靠后, 总想耍小聪明, 平时作业靠抄, 考试答案靠抄, 希望侥幸得个好成绩, 自己显得神气, 对家长、老师也有个交待, 岂不知, 纸里包不住火, 到头来害人害己。

1 1. 怨恨心理。

此类学生自己学不好, 又妒忌别人学习好, 这也是当前学校流行的一种通病。个别学生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自己学不好, 别人也别想好, 他们动辄对学习好的同学讽刺、挖苦、孤立、打击, 更有甚者, 撕书、毁坏东西, 不找自己的失败原因, 却怨天尤人, 生怕别人比自己好。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可能还有很多。不管怎样, 教师必须全面掌握, 认真分析, 冷静分析, 区别对待, 正确转化, 使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心态, 达到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二、克服不良心理, 转化消极因素, 打好英语基础

分析矛盾, 在于解决矛盾, 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 则在于对症下药, 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为了让学生同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 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一切从爱出发。

爱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是贯穿于教师工作一生的一条红线。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才能真心对待孩子, 实际帮助学生进步。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能有私心和偏心, 要体谅学生的难处, 耐心、诚心地做好学生的工作, 舒缓他们的压力, 鼓励他们进步。教师要看到学生积极的一面和正确的一面。对于学生的不好想法和不利做法要采取规劝等待的做法。教师一旦打开了学生求知的闸门, 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好的学生更好, 差的学生迎头赶上。

2. 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一剂药治一种病,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错误心理, 教师要采取不同的做法, 才能收到成效。例如, 我曾经利用实用心理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我县到突尼斯进行援建工程的有两个施工队。其中一个施工队的队长懂英语, 跟技术员交流很方便, 所以, 工程进度很快。另一个施工队的队长不懂英语, 交流起来很困难, 处处依靠翻译, 结果直接影响了进度。通过这样的对比, 使学生直接得到了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事事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 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要从现在做起, 学好知识, 特别是英语。一番话语使学生开了心窍, 他们开始下工夫学英语, 学习成绩也开始有了提高。

3. 发现优点, 启动学生心理潜能。

教师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出发, 多角度观察、分析学生, 善于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4. 引导反思, 深化学生的心理医治。

反思就是人们通过各种内心活动来了解和检查自己的行为, 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行为的结果经过反思, 无论好坏都有强化作用。好的结果使人产生保持这种行为, 继续争取好结果的思想, 对行为动机是正确化。坏的结果, 使人产生要抑制这种行为, 避免再出现不好后果的思想, 对行为动机是负强化。因此, 教师要善于医治学生不良心理的实际和需要, 采用目标激励法、信念激励法、责任激励法、参与激励法、情趣激励法等方法, 促使其认真反思, 认真总结经验, 既看到自己的进步, 又看到自己的不足, 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以便鞭策自己。

学习英语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第11篇

学生怕学英语,从内心厌恶英语学习,这种心理状态是学生在长期的困惑和挫折条件下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健康情绪,表明学生内心的自信心、自强意识与自卑、自弃心理之间发生矛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情绪的不稳定,如不及时消除这种心理,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一、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外部主要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真诚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过分严肃,造成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紧张,这就必然会诱发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而对学生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的则是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其后果只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容易诱发学生消极被动的心理。

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跟不上新课标英语教学的需要,忽视英语教学创设听说训练的语言环境。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厌烦心理也就随之产生。

2.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西文化本来就存在很大差异,从语言学习角度来说,英语词汇量大,语法生涩难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品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要学好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中国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面临周围没人说,别人说自己又听不懂的尴尬困难,如果缺乏毅力,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就会形成想学好又怕吃苦的心理矛盾,灰心丧气,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

3.学习环境方面的原因

有些学生经常取笑同伴的发音和错误,贬低对方,容易诱发学生的自卑感,受到嘲弄的学生很难再有学习和应用英语的勇气。此外,在创设情景方面,部分教师忙于完成课程内容,不注意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脱离使用语言的环境,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学的是死的语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4.学习动机不明确,意志薄弱

大多数学习吃力的学生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习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学习被动。初学时只是带着新奇的心理勉强还跟得上,后来生词增多,语法变复杂,就容易一蹶不振,成绩越来越差。同时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总希望知识一学就会,不需巩固,而英语学习恰恰以大量的记忆为基础,这就成了最大的致命伤。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课前很少预习,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不及时进行巩固复习,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检查,作业质量不高,甚至采取抄袭的手段来交差。听课时抓不住关键内容,笔记只会记不会用,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如何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

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畏惧和厌恶等心理障碍,教师应该努力帮助他们去消除。应该抓住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主要的语境和媒介。如果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会重拾自信心。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少责备、少挑剔,要经常鼓励他们参与教学,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与学生坦诚相见,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对学生要循循善诱,同情谅解。

2.优化课堂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不断适应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3.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加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增强信心:一是利用实物、挂图、幻灯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二是运用简笔画,对课文情节进行传神达意,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留下清晰的印象;三是在课文整体教学中播放录音带,使学生学习正确的语速及语调。英语强调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听说的训练,其用意就是要消除学生害怕使用英语交谈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差生”的转化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途径之一,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对同一学习活动可以提示多种方法,如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归纳、对比、联想以及如何防止遗忘的方法等,并对不同方法进行介绍分析,让学生选择。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新的方法,从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另外,还可做系统的跟踪调查,对不同的效果进行讲评。

总之,英语教学必须优化英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最终提高自己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光.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 [J]教育导刊2006

英语学习心理 第12篇

美国语言学家德怀特·鲍林杰认为:“心理测验经常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语言为精神失调提供最初和最容易辨别的症状”。不难看出, 语言的学习与学习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人们对于个人心理需求进行研究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 国外学者主要从第二语言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者个人心理需求, 这与中国的国情已经不相符了。

国内外语界著名学者刘润清教授、束定芳教授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了解学习者个体心理需求对于实施教学的作用及对改进学习者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影响, 充分肯定了个体需求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 他们或以本科院校学生或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至于高职院校学生这一区域, 国内知名学者专门研究其个人心理需求的文章几乎是空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职生熟练应用英语语言是大势所趋。然而, 由于高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对于学生个人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也就成为我们现阶段甚至将来必须关注的课题之一。学生个人心理需求一般包括如下方面:英语学习环境、目标、动机、态度、方法、策略以及对于自己、教师的评价、对于教学材料、教学方法、作业批改、学习效果的看法等。我们主要就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动机、教师教法、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调研方法以问卷抽样调查为主, 访谈为辅。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及听说读写译等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从四个方面精心设计了8个调查问题 (见表1) 。

学习目标的心理需求从学习目标来看, 近70%的学生想通过三、四、六级考试, 毕业后好找工作。这反映了目前学生对于考级过于看重, 也说明了为什么有许多高校在考级的前一个月停课, 专门进行考级辅导。由于企业招人总喜欢拿四、六级证书设置障碍, 而且有的高校也要求学生必须过级 (通常是专科院校过三级, 一般本科院校过四级, 重点院校或专业过六级, 英语专业过专业四级或八级) , 否则不给予毕业或发学位证书, 因此, 学生也只能拼命过级。

提高英语基本技能的心理需求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从调查中发现, 95%的学生最希望提高的技能是口语技能, 其次听的技能, 再次是翻译技能。之所以如此, 可能是与交际有关:众所周知, 语言与计算机一样, 都被认为是工具, 特别是语言, 为交际工具;而良好的口语、听力及翻译能力为交际提供了保证。比较起来, 学生认为, 写作与语法显得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问题学习任何一种语言, 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问题是, 我们务必要弄清楚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这样语言教学才有针对性。调查发现, 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前三位分别是词汇、口语、听力。词汇量小是中国学生的通病, 由此导致因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而不敢开口, 口语提高也就变得很难。可见,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的主要方向就明确了:在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技能心理需求 (1) 口语水平心理需求。调查中发现, 七成多的学生专科毕业时希望能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 而希望能说出地道英语的学生还不到两成, 同时, 也只有一成的学生希望同学之间可以用英语自如地交谈或通过英语口语考试。由此可见, 能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是高职学生口语技能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使之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邀请外国人担任口语教师, 同时, 举办有外国人参加的英语角。然而, 绝大多数学校也只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才安排外教,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毋庸置疑, 了解学生口语水平心理需求对于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阅读水平心理需求。关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心理需求调查, 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 那就是:50%的学生希望专科毕业时能阅读国内出版的英文读物, 而希望能阅读英文原版读物或能阅读英汉对照读物的学生比例都在20%左右, 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希望能够阅读文学名著简写本。从访谈中获悉, 原来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原版读物或简写本都是外国人写的, 很难读懂, 而英汉对照本还不如看完全翻译过来的中文本;国内出版物是中国人写的, 那么, 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构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3) 写作水平心理需求。从调查中看出, 30%左右的学生希望专科毕业时能写出一般性的应用文体或者能写出专业相关的文章摘要、报告和论文, 或者能写出无语法错误的简短作文, 只有10%的学生希望能够像英语国家人士那样应用自如地写文章。从访谈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学生其实只希望能够在考级中作文过关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可有可无, 因为他们认为英语写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几乎用不到。这样对于写作教学的教师来说, 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布置什么样的写作任务就得认真考虑了。 (4) 翻译水平心理需求。词典是学习英语的必要工具, 没有词典要学好一门语言是有难度的, 特别是对于翻译技能训练来说尤其重要。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30%的学生希望能借助词典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35%的学生希望能借助词典对专业相关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指望和需求:自己能将英语国家原版读物准确无误地译成汉语或能将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准确无误地译成英文。 (5) 听力水平心理需求。听力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口语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因此, 在调查中不难理解的是近40%的学生希望能基本听懂外国人士的谈话或讲座。而希望能听懂教师及学生间的英语谈话或能基本听懂中国英语或英语国家广播及电视节目的学生比例不到20%。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几乎都是“中国式英语”, 很容易听懂, 就不是学生心里之所需, 而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语速过快, 不易听懂, 因此也不是学生心里之所需。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高职学生对教师、教法、作业批改等方面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也设计了8个问题 (见表2) 。

教师的态度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 或者大学生, 甚至研究生, 教师的态度是决定学生是否对该教师的课程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鼓励促进学生接受你, 经常批评促使学生抛弃你。所以, 调查结果中不难理解88.33%的学生喜欢老师经常鼓励, 无人喜欢老师经常批评。因此, 关爱与鼓励学生是课内或课后促进师生关系的永恒主题。

教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 知识渊博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 在学生眼里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却不是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受领导看重, 但在学生眼里教学经验丰富却不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学生看来, 只有教法灵活新颖 (66.10%) 才是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纠错方式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那么, 是直接纠错好呢, 还是间接暗示好呢?从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 (54.24%) 倾向于教师直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然而, 在访谈中我们却又发现, 在学生与外教进行交谈出现错误时, 外教很少直接纠正, 而是间接暗示, 让学生自己纠错。基于此, 我们认为:口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尽量用间接暗示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己纠错, 这样可以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其他情况下尽量多用直接纠错。

鼓励方式 学生喜欢教师的鼓励, 什么样的鼓励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呢?从调查中发现, 近一半的学生喜欢教师把“与我交流”作为鼓励的方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太少, 缺乏沟通, 关于这一点也从我们与学生的访谈中得到印证。把“与我交流”作为学生最期待的教师给予的鼓励, 不得不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大悲哀, 因为与学生交流本来就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授课语言 关于英语课堂的授课语言, 57.63%学生希望教师用英语讲课, 但必要时用汉语。换句话说, 多数高职学生对于教师全用英语或全用汉语或英汉各半授课是不认同的。关键是教师要掌握什么是“必要时”, 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

授课方式 71.19%的调查对象认为, 精讲精练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师授课方式。这里的“精”是关键, 要做到“精”必须要求教师对于授课内容非常熟悉, 要有一个整体把握, 同时, 要把整体和个体融会贯通。

课堂上的练习 毫无疑问, 英语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调查中发现, 近50%的学生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练习的反应是“一般”, 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 甚至有33.9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 课堂练习的布置要谨慎, 绝不能把一大半的课堂时间花在练习上。

批改作业方式 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我们在访谈中发现, 有的教师指出错误但不订正, 有的给出分数或评分等级, 但在问卷抽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接受这样的批改方式, 他们 (52.54%) 希望教师指出错误且订正。同时, 有近32.20%的学生希望教师能给出简短评语, 其实, 就是希望教师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出错误且订正, 对于一般教师来说是可以做到的, 但多数教师并未给出简短评语。这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需求调查与研究仅仅是个开始, 下一步就是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需求, 如何在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于自主英语学习的认同感。这里就涉及一个在语言教学中“协商”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活动中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 与学生就教与学的方方面面进行“协商”, 这是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 Dwight Bolinger.语言要略[M].方立, 李谷城, 等,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 (英) 哈默.怎样教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股票市场失灵经济环境下一篇:可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