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解析范文

2024-05-10

探索解析范文(精选10篇)

探索解析 第1篇

1.肥胖受遗传影响, 有一定的家族倾向

2.生活方式

3.缺乏锻炼

4.电视更是罪魁祸首

5.医疗和药物因素

患有甲状腺、肾上腺、心脏和肺部等疾病也可以导致肥胖, 治疗这些疾病的类固醇药也导致肥胖。

二、肥胖症的易发时期

导致儿童少年时期发生肥胖, 有四个较敏感的阶段:

1.孕后期

孕期30周开始, 胎儿细胞繁殖迅速, 对热量增加的反应敏感。

2.婴儿期 (尤其出生后 9 个月内)

此时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 易积聚脂肪。

3.青春早期

无论男女, 因身体需要为生长突增准备充足能源, 使下丘脑对饱食中枢的抑制作用下降, 食欲猛增, 容易因过食导致肥胖。

4.青春发育后期

此时期青少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慢, 热量总需求量下降, 单食欲仍很旺盛。某些不良习惯已养成, 易使膳食摄入热量超过身体的热量消耗, 久之引起肥胖。

三、肥胖症对儿童少年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2.对心理的影响

缺乏自信;影响智商;精力不足, 性格孤僻。

四、肥胖症的预防

1.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了解婴幼儿、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

要想身体苗条健壮、避免肥胖, 就要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 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

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 既能增强体质, 使体形健美, 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

为预防肥胖,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合理的饮食营养、每餐不要太饱, 既满足了生理需要, 又避免了能量储备;若睡眠过多, 热量消耗少, 也会造成肥胖, 因此, 不同年龄的人应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既要满足生理需要, 又不能多睡。

总之, 儿童少年是未来祖国的希望, 他们要建立起一种良好观念, 首先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肥胖不断盛行于儿童少年群体的当今时代, 可谓是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我们不得不对这一问题进行精细地分析与探讨, 使各界人士对这一事实有一个重视的态度, 并能够制订相应的措施, 从而局部性、大范围地解决这一问题。让儿童少年健康地去接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茁壮成长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优势, 将自己的个性发展提升到一个高度完善的水平, 带动整个健康领域的发展, 使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完美。儿童少年的健康是反映社会文明的指标, 所以, 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 为祖国繁荣富强储备大量优秀的、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探索解析 第2篇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相比城市,农村卫生资源总量存在严重不足,在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上,要使卫生资源总量很快有较大提升是有困难的。因此,如何使现有卫生资源能够更加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我们应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目前来看,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有效缓解并逐步解决农村卫生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基本情况

鸡西市辖三县(市)六区,有农村常住人口49万人,共有47个乡镇,459个行政村。基层分布乡镇卫生院50个(含8所乡镇撤并保留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以下简称卫生室)666个。2000年开始,各县(市)开展了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全市有32所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施一体化管理,其中,多数县(市)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只是在防疫、妇幼和信息统计、业务考核等方面担负着管理和指导等工作。部分虎林市、鸡东县在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中,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药品实施统一调配管理。总体而言,大部分开展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够完全按照“七统一”标准对村卫生室实施统一管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村卫生室经营性质多数为个体经营。虽然对村卫生所下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集体性质,但实际村卫生室多为个

人经营性质,缺少政府财政投入,基础建设薄弱。我市50%以上村卫生室为家庭式经营模式,室内多则3-5人,少则1人,区域内执业人员缺少横向调剂,人员分布不均匀。

2、部分乡镇卫生院在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中存在趋利行为,为保证卫生院经济地位和利益,收编规模大,效益好的村卫生室为医院分设机构,对收编的乡村医生实行绩效工资,但工资水平低于卫生院职工工资水平;对于经营状况一般的村卫生室,在核算其利润收入后,提留一定比例资金作为管理费用,增加了村卫生室的运营成本,容易造成乡村医生对一体化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3、部分乡镇为应付上级考核,流于形式,单纯追求覆盖面,由于自身发展尚且举步为艰,没有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操作,缺乏实质内容和内涵建设。如乡村医生聘任制履行手续不全;对村卫生室只管不投,有损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和一体化在农民中的良好形象。

三、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好处

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范围,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耗材、财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七个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在乡村一体化管理中,乡镇卫生院受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履行本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责,在向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同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

近年来,我市对在乡镇卫生院中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感受到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好处:

1、方便百姓就医。通过合理调配卫生室内人员,可以对缺少人员的卫生室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减少独立1人执业机构经常室内无导致病人等或找医生现象发生,可以有效避免危重病人由于延误治疗而造成的的后果,病人可以得到及时治疗。通过建立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激发乡村医生工作热情。同时,可以建立乡、村二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实现病人合理流动,满足百姓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2、有利于合理运用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一方面合理安排了人员,避免乡、村互抢患者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实现了医疗设备乡、村两级资源共享,条件好的村卫生室可以借助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诊治水平。

3、能够保证百姓用药安全。通过实施药品统购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和杜绝个别村卫生室私自到非正规药材营销单位购进伪劣药械以谋取暴利行为。

4、能够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统一管理后,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对村卫生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使村卫生室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5、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网服务功能。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网底,乡镇卫生院是枢纽,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二者联系更加紧

密,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团队阵容,增强了乡、村共同抵御风险和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协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救治等项卫生工作。

探索解析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文 初中 “三四五”

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能够与时俱进,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师生课堂双向交流,着眼于学生的生命主体教学。力求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一、“三四五”课堂教学的含义

初中语文“三四五”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是课堂的“三个教学步骤”、“四个环节”、“五个课型”的简称。细化来说,“三个教学步骤”说的是课前、课内、课后;“四个环节”说的是学习、探究、点拨、拓展;“五个课型”说的是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测试、专题探究。在长时间的实践探索中,“三四五”课堂教学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辟出了新的教育模式,突显出其较强的生命力。“三四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它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进行教育活动,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三个教学步骤”的实施

1.课前预习。预习课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除去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绍之外,要相对弱化教师的指导分析,保证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思考,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引的情况下有所感触,启迪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的独立理解和分析,挑选中文中的经典语句,完成预习作业。一些好的文章最好能够熟读或背诵,深刻理解文中情理。

2.课堂情境教学。有效的课堂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联系到一起,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深化学生记忆。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作者的情感,笔者尝试让学生课堂前先写一个小随笔,内容是“与父亲的故事”,课堂上以歌曲《父亲》进行渲染,读自己的随笔,让他们能够对文章的基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熟读文章体验爸爸的“严中有爱”,感受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体验,了解父爱的伟大。之后,在课堂上进行“父爱比较”的活动,与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作比较,让学生口头评价两位父亲的行为。通过生动细致描写的分析,积累感知具体形象,领悟作品主题的方法,感悟作品内涵,内化个人经验。

3.联系学生课后生活。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新学期的开始,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过度到正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展开一节生动的“探讨”课。说一说假期里的喜闻乐见,要求条理性强,叙述完整。然后针对某一现象对其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练习语言表达力,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强化学生的观察力。

三、“四个环节”的实施

“四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也可以说成是“先学后教再拓展”的一个过程,能够对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增强。由学生先独立学习探索,提出问题;然后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点拨;在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分析和探索之后,再进行拓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给教学关系一个新的定位,给予学生更深层次、高效率的认知。且这一过程中还能有效避免教师自我臆断情況的出现,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引导,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独立探索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信息,可以是互联网上的内容,或者是从期刊杂志上选取的文章等,在查阅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分析和重组,最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

四、“五个课型”的实施

“五个课型”说的是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测试、专题探究。

1.阅读是学生、教师、作者和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重点是阅读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以在设计中要重视前后内容的衔接和补充,处理好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搭建阅读成果的展示平台。学生独立选择自读方式,强化积累字、词、句,做好勾画。

2.写作是学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尽量选择半命题、自命题的模式,降低全命题写作的出现次数,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乐意写的,写学生有话可说的。降低写作技法方面的要求,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到作文的点评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3.复习是学生对之前知识的一种巩固,所谓“温故而知新”。复习课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构建知识结构,可以尝试编制图表使知识集中化、条理化,将短暂的记忆化为长效记忆,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便于学生复习。或者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将易混淆的知识对比记忆,强化知识的使用范畴。

4.测试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果的检验,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已掌握知识的范围。而测试材料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尤其是阅读测试材料,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正确导向,关注材料的内涵,促使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世界观。

5.专题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课堂,将社会、生活等与学习紧密联系,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考虑专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学生的实质水平出发,处理好难和易的关系,不要选择难度过大的专题,否则易失去信心。

总结:新时期,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初中语文“三四五”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初中语文“三四五”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实际情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是一种富有较强生命力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要不断进行总结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致力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开创初中语文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晓敏.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2]郭丽巍.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D]. 延边大学 2010

美国“探索与发现”叙事策略解析 第4篇

一、干预真实构建过程

在纪录片发展历程中, 直接电影“墙上苍蝇”式的创作理念曾对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 但“探索与发展”的创作者不像直接电影那样要努力抹去作者的痕迹, 而是明确抛弃窥视癖般的客观性, 积极参与对真相的挖掘, 干预真实的构建过程。

1963年11月22日,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南部的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尽管当年目击肯尼迪遇刺的亚伯拉罕·扎普鲁德曾拍下一段26秒的现场胶片, 但依旧不能解开肯尼迪遇刺之谜, 于是“探索与发现”将目标对准这一历史谜案拍摄了《肯尼迪之死》。影片没有刻意隐藏创作者的身影, 为了彰显难以接近的真相, 创作者不断提出疑问并针对疑点展开调查, 采访了肯尼迪遇刺时与其同乘一车的州长夫妇及肯尼迪的特别助理、秘书, 甚至联邦法官、空军一号驾驶员、苏联外交部长、苏联驻华盛顿大使、记者、普通百姓等等, 影片试图通过创作者对事件的一系列调查揭开肯尼迪遇刺之谜。这种对真相的接近不是亚伯拉罕·扎普鲁德式遇刺现场的客观记录, 而是由创作者通过调查与采访不断参与、引导、构建而成, 体现出鲜明的构建色彩。在《巨人之谜》《金字塔之王》中, 创作者更是不时跳进镜头, 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导游带领观众按他的路线和计划进入金字塔, 接近巨人遗迹, 探究它们的秘密。《木乃伊世界》中创作者干预真实构建的意味更为明显。木乃伊的制作方法无史料记载, 是历史之谜, 影片以创作者要亲自制作一具木乃伊开始, 按照希腊游客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木乃伊制作程序, 从制作材料的选取到祭司、防腐师、切割师的工作以及最后包绷带、放护身符的整个过程, 影片作者全程参与并不断进行现场解说, 镜头的简繁完全依赖于解说的详略, 更为重要是的创作者不断提醒观众这一制作方法是游客的记载, 是否和历史吻合要看下面他的观察, 其干预性和建构性不言自喻。

真实在这类影片中不再是靠纯客观的表象真实来实现, 而是依靠创作者逻辑推理进行建构, 他将自己对真实的探究过程完全展示给大家, 清楚明白地告诉观众我是如此考量并得出结论的。

二、重视现在进行时

“探索与发现”许多选题属于历史题材, 但由于现在进行时态具有天然的悬念感, 因而即便面对过去的内容, “探索与发现”在叙事上依旧尽力使其现在化。

首先, 面对过去的内容, “探索与发现”不是简单地展现过去, 而是采用过去与现在相交织的结构方式。即主要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 由被采访者现在的回忆再现过去。在这一点上, 《肯尼迪之死》如前文所述, 尤为注重使用同期采访及相关人员的口述。其回忆内容是过去的, 但回忆行为是现在的, 对历史风格化的搬演、相应历史影像的展现总是与现在有关人员的口述交错出现, 肯尼迪遇刺始末就在这种过去与现在的交织中逐步展现于大家眼前。

其次, 尽量避免采用表现过去的直接影像。《肯尼迪之死》中并没有肯尼迪遇刺场面直接影像资料的使用, 这一过程是在约翰康纳利州长夫妇、目击市民的回忆和描述中为观众所知晓的。偶有画面采用表现过去的直接影像时, 创作者也会为它配上风格化的解说或音乐, 使其产生新的意义。比如肯尼迪遇刺后混乱场面的展现始终伴随着回忆者语调沉痛的述说或低缓哀伤的音乐, 在此这一遇刺现场的影像记录已非单纯的直接历史影像, 而是被作者打上了现在的烙印, 作为现在的一部分而出现。

再次, 同直接历史影像一样, 搬演在“探索与发现”中也不具有单独完整叙事的独立意义, 它往往作为类似于故事片的闪回抑或是在作者剖析事件真相的过程中作为对解说的画面演绎而出现, 依存于创作者的现在剖析。《肯尼迪之死》中临街窗前刺客抚上枪支的大手、街上欢呼的人群、笑容满面的总统、拉动枪栓的手、拥挤四散的人群、跳落的弹壳等画面累积所构成的搬演与当事者现在的口述镜头交叉剪辑, 观众感受到的总统遇刺现场完全是在创作者现在的剖析中一步步呈现, 只不过这种呈现点缀了搬演画面。

三、间接折射事件真相

“探索与发现”在讲述历史事件时, 不管过去的事件有无完整的历史影像记载, 它们往往不会被完整地全部展现出来, 而是通过一些零星片断之间的“回响”来接近, 用非直接的复杂折射构成正在消逝的多层面的事界。

例如, 地球上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建筑与图样再三显示了巨人的痕迹, 那么地球上真有过巨人吗?针对这一问题, “探索与发现”的《巨人之谜》并未单一地从这些遗迹入手进行直接展现, 而是广泛采访与事件有关的人物、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从人类学家、全球幽浮协会、耶路撒冷与乌克兰居民的亲口所述到圣经的记载, 每条线索都构成了事件的一个侧面, 真相便在这种多层面的汇聚中得以彰显。另外, 在讨论远古巨人族是否为人类祖先这一问题时, 作者也并未直接考证两者关系, 而是转换角度, 从恐龙这类巨大生物的灭绝谈起, 详尽地叙述了地球环境改变导致大型物种灭绝、小型物种兴旺这一自然现象, 这样以来, 巨人灭亡、人类繁衍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就被折射出来。

同样, 有“扎特鲁德影片”这一遇刺现场完整影像资料的《肯尼迪之死》也放弃了对过程的单面镜像展现。它并未单一追踪肯尼迪遇刺是一个孤立的暗杀行为?抑或是一次有组织的阴谋活动?也并未断言是谁杀害了总统, 而是通过一系列采访捕捉到刺杀案疑犯、副总统约翰逊、在场市民以及苏联有关人员等所有与遇刺事件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人在总统遇刺前后的所言所行, 用这些众多、复杂、纠缠在一起的人物、事件从多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勾勒出一个更为立体的肯尼迪遇刺事件。

四、鲜明的故事化风格

“探索与发现”的影片往往带有明显的故事片味道。首先是重视悬念。《木乃伊世界》《金字塔之王》《复活岛之谜》《巨人之谜》等都采用设置悬念的叙述方法。《木乃伊世界之一:窥探历史》以对25个世纪前希腊游客偷窥并记载木乃伊制作过程的故事化搬演开片, 之后随即提出问题:“游客说的对吗?真的是这样吗?他从未目睹过程。让我们来亲自观察一下……”, 在悬念的引导下影片一步步展示出作者的观点。

其次, “探索与发现”注重类似故事片的表现蒙太奇。《肯尼迪之死》开片便是一段抒情蒙太奇的使用, 从画面上看, 肯尼迪与贾姬幸福地相拥而舞、春风拂面地抱起前来欢迎的孩子、庄严地做着演讲、亲切地向人群挥手等, 生动而鲜活, 然而打开耳朵, 会发现所有这些都被卷在低缓哀伤的音乐漩涡中, 二者对比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使观众陷入深深的哀悼氛围;紧接着, 肯尼迪中弹, 兵荒马乱的场面与和肯尼迪与民同乐的镜头交叉剪辑, 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人对肯尼迪遇刺的悲剧获得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体验。此外, 为了与要表达的感情相匹配, 那些引用的历史影像的运动节奏甚至被创作者进行了慢动处理, 带有明显的主观抒情味道。这都是鲜明的故事片风格。

注释

11.转引自张文俊主编, 《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 学林出版社, 2003年5月第1版, 第4页.

探索解析 第5篇

问题 已知椭圆+=1,直线l经过椭圆的右焦点F,交椭圆于A,B两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和•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假设存在点M(x0,0),使•为定值.

设A(x1,y1),B(x2,y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得+=1,x=my+1,整理得(3m2+4)y2+6my-9=0.

由韦达定理可得y1+y2=,y1y2=.

而=(x1-x0,y1)=(my1+1-x0,y1),=(x2-x0,y2)=(my2+1-x0,y2),所以•=(my1+1-x0)(my2+1-x0)+y1y2=(m2+1)y1y2+m(1-x0)(y1+y2)+(1+x0)2=++(1-x0)2=.

要使上式为定值,即与m无关,则应有=,解得x0=.

故存在点M,0,使得•=-恒成立.

反思 作为一道探索性问题,是否可以将条件减弱,使问题更具有一般性呢?于是提出下面问题:

问题 已知椭圆+=1,直线l经过x轴上一点P(p,0),交椭圆于A,B两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假设存在点M(x0,0),使•为定值.

设A(x1,y1),B(x2,y2),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p,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得+=1,x=my+p,整理得(b2m2+a2)y2+2b2mpy+b2p2-a2b2=0.

由韦达定理可得y1+y2=,y1y2=.

而=(x1-x0,y1)=(my1+p-x0,y1),=(x2-x0,y2)=(my2+p-x0,y2),所以•=(my1+p-x0)(my2+p-x0)+y1y2=(m2+1)y1y2+m(p-x0)(y1+y2)+(p-x0)2

=+(p-x0)2

=+(p-x0)2,

要使上式为定值,即与m无关,则应有p2-a2-2p(p-x0)=,解得x0=+1+=+1-p.

故存在点M+1-p,0,使得•为定值.

反思 运用类似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双曲线、抛物线和圆中都有相应的结论,而且椭圆和双曲线中的结论是统一的.于是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结论1 若已知椭圆+=1(或双曲线-=1),直线l经过x轴上一点P(p,0),交椭圆(或双曲线)于A,B两点,则在x轴上存在点M+(2-e2),0,使•为定值(其中e为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特别地,P为右焦点时,点M为(3-e2),0.

结论2 若已知椭圆+=1(或双曲线-=1),直线l经过y轴上一点Q(0,q),交椭圆(或双曲线)于A,B两点,则在y轴上存在点M0, -,使•为定值(其中e为椭圆(或双曲线)的离心率).特别地,Q为上焦点时,点M为0,.

结论3 若已知抛物线y2=2px,直线l经过x轴上一点N(n,0),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在x轴上存在点M(0,0),使•=n2-2pn为定值.

结论4 已知圆(x-a)2+(y-b)2=r2,定直线l:Ax+By+C=0,若直线l′经过直线l上一点N,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在直线l上存在点M(即为点N),使•为定值.此结论即为圆中的相交弦定理或割线定理.

上述这种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弱化条件来研究一般性的问题的探索过程,对于培养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很有作用.由于提出的问题都在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同学们被一个个的问题所吸引,都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来.这样,同学们的运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加强.

1. (2009年广东文科卷)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椭圆G上一点到F1和F2的距离之和为12,圆Ck:x2+y2+2kx-4y-21=0(k∈R)的圆心为点Ak .问是否存在圆Ck包围椭圆G?请说明理由.

2. 已知圆C:x2+y2=9,点A(-5,0),在直线OA上(O为坐标原点)存在定点B(不同于点A),满足:对于圆C上任一点P,都有为一常数,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

1. “圆Ck包围椭圆G”条件比较强,可以先求出一个必要条件,即圆Ck包围椭圆G的两个顶点(6,0),

(-6,0).而36+12x-21<0,36-12x-21<0的解集为空, 所以不存在圆Ck包围椭圆G.

2. “对于圆C上任一点P,都有为一常数”条件比较强,可先将条件放宽,找出可能的点,再验证.

假设存在这样的点B(t,0),当P为圆C与x轴左交点(-3,0)时,=;当P为圆C与x轴右交点(3,0)时,=.

依题意,=,解得t=-5(舍去)或t=-.

下面证明点B-,0对于圆C上任一点P,都有为一常数.

设P(x,y),则y2=9-x2,所以====,从而=为常数.

探索解析 第6篇

1 以经济政策为基础, 做好环保历史性转变

环境经济政策是以实现经济发展为目的, 协调环境保护为重心, 按照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调节市场主体, 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市场刺激和环境价值是环境经济政策的原理, 与传统行政手段相比, 环境经济手段具有多种优点, 它能促进新的污染控制技术、清洁技术, 节省费用, 调节资金配置, 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投入。目前针对我国污染形势, 环境经济政策对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环保历史性跨越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1.1 从历史发展新阶段看, 改善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保护发展和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增快,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 许多新的环境接踵而至, 大多涉及到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 仅靠单一的强制命令措施远远不能解决, 要想取到理想效果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行政手段, 如法律、经济、技术等进行干涉, 才能取得长期效果。因此, 根据新阶段新要求, 要想解决环境管理问题, 必须依靠政府发挥主导地位, 公众参与, 多层监督, 加强促进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实施策略, 建立综合性能高、预防性效果好的环境管理新模式。

1.2 创新减排新政策, 提升污染减排效率

从目前我国污染减排的情况看, 政府干预下的环境经济政策是落实污染减排控制的有效手段。我国的环境污染总趋势仍处于“爬升”阶段, 形势严峻。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经济发展还将依赖重化工阶段, 这必将加重环境污染的压力。随着我国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多, 多个中大城市相继污染报警, 提示人们污染的高峰逐渐到来, 能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压力越发增大, 使我国逐渐进入环境污染高风险期。根据相关法律政策, 目前的改善措施仍不足以促进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修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确保“十二五”环保目标的落实, 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1.3 建立良性循环, 确保环保机制顺利运行

根据目前的环境管理情况, 环保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环保体制, 健全公共环保财政预算制度。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目前的环境问题, 针对环保的投资也是逐年增加。根据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 我国对垃圾的回收以及污水的处理都进行收费, 但其征收体制和相关政策仍需改善和提高。我国环保投入机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政府职能不清, 市场与政府的分工不明确; (2) 治理环保投资欠缺, 难以满足环境形势的需求; (3) 投资效益低下, 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责划分不清, 环保公共预算体系不完善[1]。

1.4 创新环境管理政策, 提升国际竞争力

积极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是国际上环境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上环境政策主要分为行政手段 (如排放许可证) 和经济手段 (如税收和补贴) 。随着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也逐步向国际化接轨, 如CDM机制、碳税、排放贸易等。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环境政策分类是, 利用市场、创建市场、法规标准信息和自愿四大类, 而法规标准手段是适用于污染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实践表明, 综合性环境经济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污染控制技术和生产工艺, 抑制污染环境的行为, 同时可以有效缩减财政支出。借助环境经济政策, 并将其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能够促使污染排放大幅度下降, 发展和建立符合国情的绿色环保市场。

2 探索符合国情的环境经济政策, 积极推进环保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以行政干预为主, 也就是针对现有污染企业, 采取限期治理和关停并转的手段督促其整改, 但考虑到市场发展状况, 行政干预政策只是行政命令和法规制度的补充, 我国市场机制发展仍不完善, 全面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根据这种情况,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经济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抓住当前社会稳步发展的机遇, 把总框架与相关政策结合起来, 将国际经验与国内政策结合起来, 把可实施、能突破、需储备的方面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2.1 构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评估目前国内环境经济政策形势, 分析国际相关政策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保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框架体系, 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环境政策的改革创新提供技术导引, 并作为环境经济政策总纲来使用, 并且要对近期乃至中远期的环境经济改革做出安排。

2.2 完善环境公共财政制度, 提高环保投资力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根据目前形势, 加强环境保护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环境保护在我国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中应占有明确地位, 进一步划分好中央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事权的相关事项, 明确中央和地方环境公共财政支出的对象、范围和规模, 提高环保投入, 改善财政投入绩效, 优化政府采购制度, 寻求环保基金推行的可实施性措施。

2.3 探索独立型环境税制度, 奠定财税政策基础

对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符合中国环境发展的税收政策, 其中包括独立型的环境税制度和方案。本方案重点提出了包括企业所得税、进出口关税、消费税以及资源税在内的以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税收方案, 重点推进环境保护所要求的燃油税改革方案[2]。争取通过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获得改进, 为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财税政策基础。

2.4 改善生态环境, 开展区域生态补偿

改善我国目前损坏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 也是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的主要问题。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是提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框架体系, 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职责, 根据国家形式和功能区划, 提出适合生态补偿的具体政策法案, 并在建立相关试点的基础上, 提出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2.5 建立健全排污交易, 实现排污安全合理

作为目前国际上环境经济政策的热点之一, 排污交易制度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合我国目前污染形势, 就要提出合理有效的排污权制度法规,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 实时监控排污交易平台, 做到对排污管理的科学性和动态性。

2.6 促进环保绿色化进程, 引导建立绿色资本市场

绿色资本市场能够支持绿色能源、环保产业以及绿色产品的发展。创建绿色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消除环境污染, 防止生态破坏, 而且也可以带动大众参与环境保护, 有效提升社会投资力度。绿色资本市场包含的范围较宽, 目前主要是:改善绿色信贷的技术支持体系, 降低绿色信贷风险;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加深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与环境会计研究试点推广, 引导建立绿色资本市场。

3 加快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完善保障体系

针对环境经济政策, 不仅要确定研究重点, 还要统筹安排整个研究过程, 包括工作平台的搭建、研究队伍的构建以及近远期目标的制定和计划等。

3.1 构建协调统一平台, 联合开展试点工作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实施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来展开。根据这个情况, 建议实施“统分结合”的原则[3], 即在总体按照国家环境经济政策总项目框架的基础上, 下设若干小课题组, 通过各个课题组开展具体研究, 并提出合理的政策试点方案, 联合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

3.2 建设多学科支持队伍, 全方位促进环境改善工作

环境经济政策是一门复杂的研究, 其对应的层次既涉及环境, 又关于社会, 在选择研究人员上, 其涵盖了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资源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各学科之间应互相交流沟通, 多方协调。同时应设立专门的顾问组, 其人员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等相关人士组成, 必要时候应邀请国内外专家参与。

3.3 设立近期工作重点, 为宏远目标做打算

近期的工作重点应做到可实施性强、可操作性高, 并不是抽象的研究结果。近期工作重点需多关注以下几方面:环保所得税改革建议方案的提出, 资源税改革建议方案的完善等方面。

3.4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全面做到切实可行

坚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相结合策略, 保证环境经济政策顺利实施, 就要对各领域内的具体工作进行周密安排, 并做到逐步到位。政策的实施过程要分步分层, 各个环节都有做好监督统计,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做到不把问题留到明天, 不把困难留在最后。试点完成后, 记录完善修改建议, 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交改善后的环境经济政策方案。

3.5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广中国环境新水平

美国、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 在进行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都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其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充分利用好搭建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努力争取国际社会能对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行技术上和人力上的支持与投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应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1) 学习发达国家在进行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

(2) 在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环境责任保险等具体的领域进行人才交流, 加强合作;

(3) 加强在环境经济政策实施能力的建设方面的合作, 如网络系统建设、排污交易平台建设、实时监督监测系统建设等。

总之, 结合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将会推向新的起点, 环境经济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中定会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如何在不断维持经济发展中保证环境质量标准, 怎样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善经济策略、提升发展空间, 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在各方面的努力下, 我国已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但在政策体系的推广中仍然面临一些阻碍其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仍面临不少挑战。本文对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进行积极探索, 为在“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建设, 推动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建设,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大学解析几何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第7篇

一、课前认真备课, 精选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从某一个角度而言, 解析几何是通过代数的方式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所以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为了将几何的研究从立体的图形转化为能够被计算的数字层面, 需要将对应的几何结构数字化, 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坐标轴实际上就是几何结构数字化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中的转化关系, 将备课的内容充分完善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从根本上理解解析结合的概念来源。而且, 课堂教学时间通常是有限度的, 这意味着教师也很难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仔细、认真地给学生传递每个概念所代表的意义。因此, 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 也需要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 通过聆听和学习教师课前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 最大程度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例如:

1.对于一些包含重要内容与重点概念的解析几何章节,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准备更详细、更具有代表性的例题, 并制作相关解题推演方式以及解题方法, 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例题, 提高对于重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自己提出相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2.对于一些包含内容较简单, 内容较空洞的章节, 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前练习或是思考题目等, 让学生能够学会思维转化, 通过简单的例题能够联想到其他方面的知识, 将解析几何和高等代数中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

3.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突出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并且能够用小标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目了然, 同时采用既有分解又有综合的叙述方法, 使学生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中上一个新的台阶, 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二、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一般的大学解析几何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常一个教师需要同时面对几个班级的同学,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通常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学生的主体位置难以体现。为了实现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是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自己思考, 可能时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某些重要的结论, 让学生直觉地感受到这些重要概念的形成。例如, 在学习大学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数量积”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自己预习并划出相关重点, 参考一些网上资料, 自己做出相关的计划, 学习方案, 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取部分同学分享自己的课前准备内容以及相关学习计划,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最终提高学生对解析几何内容的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最终, 学生通过主动的类比、化归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学习, 强化了创新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 要抓住解析几何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内蕴的数学是想, 推行个案实验,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多媒体体辅助教学,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强化学习效果

在当前的大学解析几何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常都是通过书写板书等形式去展示教学内容和相关例题。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坐在后排的学生不能够清楚的看到黑板上的文字内容, 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板书以及课上书写相关板书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很多的图形案例通过课堂板书难以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所以, 教师在大学解析几何的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 能够将原本复杂难以想象的数字排列通过多媒体中的真实坐标轴以及曲线更加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另外, 教师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在书写板书上所花费的时间。例如, 在学习大学解析几何课程中的“空间几何”相关概念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出线性方程组所对应的几何图像, 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概念。目前,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解析几何这门课程时, 只是把时间花在了课堂, 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后主动预习以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册来强化自己对于解析几何中的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 不仅要考虑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也需要去思考并且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对应的基础内容, 在课后完成规定布置的课后习题, 最终提高学生在解析几何方面的思考能力以及答题能力, 实现全方面发展。

总结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策略和相关教学方法的制定,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解析几何学习课堂中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但是, 目前的大学解析几何课堂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 需要教师认真的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去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针, 并且不断尝试与改进。

参考文献

[3]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探索解析 第8篇

1 优化学习素材, 提高学习效能

首先, 我们根据学习和实习的经验, 汇总了解析几何知识在后继课程和实际中应用较多的“点”, 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强化”处理。将这些知识点在教材的有关章节中标注, 一方面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对这些“点”讲多、讲深、讲透, 并介绍它们在后继课程或实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醒学生在学习时重点关注。这样, 不仅让学生对当下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而且让学生对未来要学的知识有初步的感知并产生好奇心,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 向量的外积在物理学中表示力矩、磁力、角动量等;参数方程是学生不够重视且比较怕学习的部分, 但参数方程在数学分析等学科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用于求解各类积分, 参数方程还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学生以往常常忽视对空间区域的作图, 认为可有可无, 但会作图对求解重积分、曲面积分等是非常有用的。

再如, 目前学习的二维、三维向量在代数中会推广到n维;现在学习的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代数中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理论来讨论、二次曲面的分类问题可以用代数中的二次型的理论来研究。

其次, 对解析几何教材中在后继课程和实际中应用较少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弱化”处理。比如, 三向量的双重向量积等。

另外, 我们还遴选了几本含有“应用型”实例的参考书, 汲取不同教材中的精华, 归纳它们的特点, 为更好地学习该门课程开阔视野, 总结如何利用这些参考书配合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的经验。

2 提炼解析几何课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位哲学家指出:“即使是学生把教给他的所有知识都忘记了, 但还能使他获得受用终生的东西的那种教育才是最高最好的教育。”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教育中使学生受用终生的东西之一。我们根据在解析几何教与学中的经验, 挖掘出解析几何课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些思想方法可以使解析几何的教与学的高度得到极大的升华。解析几何中蕴涵着数形结合、化归、变换、类比、知识系统化等非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里仅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说明如下:

解析几何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典范, 其内容从始至终都贯穿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材的知识脉络基本如下:介绍了向量及其运算, 把空间的几何结构向量化、代数化, 从而把代数的方法引入到几何中来。又引入了坐标系, 建立了空间向量的坐标与空间点的坐标, 给出了向量各种运算的坐标表示, 从而使向量的运算转化为数的运算, 这样就把几何问题的讨论推进到了可以计算的数量层面;建立曲线、曲面与其方程的对应关系;在由平面和直线满足的几何条件建立起它们的方程后,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点、线、面间的几何问题 (位置问题、度量问题) ;由柱面、锥面、旋转曲面的几何特征推导出它们的方程;通过对椭球面、双曲面与抛物面的标准方程的讨论得出它们的形状和一些几何性质;从二次曲线 (面) 的方程出发, 通过代数运算, 找出适当的坐标变换, 得出二次曲线 (面) 的标准方程, 从而能在平面上 (空间中) 确定它的位置, 画出它的几何图形。[1]

下面, 举例说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如何用于提高解题效率。

例1已知两条异面直线l1, l2, 证明:连接l1上任一点和l2上任一点的线段的中点在两直线的公垂线段的垂直平分面上。

解题思路: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再写出l1, l2在此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 最后证明l1上任一点与l2上任一点中点的坐标满足两直线的公垂线段的垂直平方面的方程。

上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例2已知:x2+y2+z2=1, a2+b2+c2=1, 求证:ax+by+cz≤1。

上例是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

3 总结利用案例学习的经验

我们为解析几何的每个知识模块寻找了至少一个实际应用案例, 分析如何利用这些案例来理解相关知识, 如何建模并解决这些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所学知识的应用, 扩展知识面, 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3[2]激光测量中的直线与平面问题

由激光知识可知, 若图1中光轴为z轴, 则由点P的激光在平面π上点Pi (xi, yi, zi) (i=1, …, n) 的光强为:

式中的z0为点P的竖坐标。

由于平面π过坐标原点, 所以其方程可记为Ax+By+z=0 (3)

下面要求出A, B, z0, 为此我们要在平面π上确定若干点Pi (xi, yi, zi (i=1, …, n) , 为方便计算, 构造如图2中结构的边长为r的组合等边三角形, 将这些三角形的顶点作为Pi (xi, yi, zi) (i=1, …, n) 点, 要求出Pi (xi, yi, zi (i=1, …, n) 的坐标和A, B, z0共3n+3个未知量, 需要3n+3个方程。由P (xi, yi, zi) (i=1, …, n) 的坐标满足方程 (1) 和 (3) 式, 会产生2n个方程, 还需要3n+3-2n=n+3个方程。

图2的结构中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是边长r, 此结构中共有 (n-1) + (n-2) =2n-3 (n≥2) 条邻边, 由此可得2n-3个方程, 所以令2n-3=n+3有n=6。

因此, 通过求解如下方程组:

求解上面的21个方程得A, B, z0和Pi (xi, yi, zi) (i=1, …, n) 的坐标。

上例可以作为“直线与平面”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案例。

例4[3]飞机机翼的外形曲面

某型号飞机的机翼为直纹面, 图3表示两个平行截面之间的机翼外形。横截面的边界是两条参数闭曲线:

其中 (0≤v≤1) 为参数。当u1从0→1时, 上直线就连续地描出一张直纹曲面, 此直纹曲面的方程可以写为:

其中0≤u, v≤1为曲面的参数。

上例作为学习“直纹曲面”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案例。

4 总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解析几何的经验

我们探讨设计了一些该课程的数学实验项目。如运用Mathematica、Matlab等软件制作“解析几何”中的曲面和曲线图形, 通过动态演示形象地揭示几何概念的内涵, 清晰地展现几何图形的构造和特点, 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深化学习内容, 从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取得传统式学习难以达到的效果。

输入如下命令:[x, y]=meshgrid (-4:0.5:4) ;z=sqrt (x.^2+y.^2) ;surf (x, y, z)

运行结果为所求圆锥面的图像 (略) 。

本文是我们在实施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解析几何模块化进程中创新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该项目的特色是首先考虑到解析几何课程的特点, 再从学生自身学习的角度出发, 希望在总结解析几何知识在后继课程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 探索出解析几何课程的创新学习方法并付诸实践。

摘要:本文从解析几何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学习的角度出发, 在优化学习素材、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案例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给出了学习解析几何课程的创新学习方法。

关键词:解析几何,学习素材,数学思想方法,案例学习,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吕林根.解析几何学习辅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徐阳, 杨兴云.空间解析几何及其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蒋大为.空间解析几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汪晓银, 邹庭荣, 周保平.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马淑云, 王阳.解析几何教学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刍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0 (3) :87-91.

解析几何中定点、定值和探索性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定点,定值,探索

一、定点问题

例1已知椭圆C:y2/a2+x2/b2=1 (a>b>0) 经过点 (3/2, 1) , 一个焦点是F (0, -1) .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设椭圆C与y轴的两个交点为A1, A2, 点P在直线y=a2上, 直线PA1, PA2分别与椭圆C交于M, N两点.试问:当点P在直线y=a2上运动时, 直线MN是否恒过定点Q?证明结论.

解析: (1) 由题意知c=1, 可设椭圆方程为y2/ (1+b2) +x2/b2=1, 因为 (3/2, 1) 在椭圆上, 所以1/ (1+b2) +9/ (4b2) =1, 解得b2=3,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y2/4+x2/3=1.

思路点拨: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 (1) 引进参数法: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量, 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 找到定点. (2) 特殊到一般法: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 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二、定值问题

例2已知椭圆C:x2/a2+y2/b2=1 (a>b>0) 的短半轴长为1, 动点M (2, t) (t>0) 在直线x=a2/c (c为半焦距) 上. (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求以OM为直径且被直线3x-4y-5=0截得的弦长为2的圆的方程. (3) 设F是椭圆的右焦点, 过点F作OM的垂线与以OM为直径的圆交于点N, 求证:线段ON的长为定值, 并求出这个定值.

解析: (1) 由点M (2, t) 在直线x=a2/c上, 得a2/c=2, 故 (1+c2) /c=2, 所以c=1, 从而所以椭圆方程为x2/2+y2=1. (2) 以OM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x-2) +y (y-t) =0.即 (x-1) 2+ (y-t/2) 2=t2/4+1.其圆心为 (1, t/2) , 半径因为以OM为直径的圆被直线3x-4y-5=0截得的弦长为2, 所以圆心到直线3x-4y-5=0的距离所以|3-2t-5|/5=t/2, 解得t=4.所求圆的方程为 (x-1) 2+ (y-2) 2=5.

思路点拨:圆锥曲线中定值问题的特点及解法. (1) 特点:待证几何量不受动点或动线的影响而有固定的值. (2) 两大解法: (1) 从特殊入手, 求出定值, 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 (2) 引进变量法:选择适当的动点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变量, 把要证明的定值的量表示为变量的函数, 再把得到的函数化简, 消去变量得到定值.

三、探索性问题

例3已知椭圆T:的离心率, A, B是椭圆T上两点, N (3, 1) 是线段AB的中点,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椭圆T相交于C, D两点. (1) 求直线AB的方程; (2) 是否存在这样的椭圆, 使得以CD为直径的圆过原点O?若存在, 求出该椭圆方程;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 因为CD垂直平分AB, 所以直线CD的方程为y-1=x-3, 即x-y-2=0, 代入椭圆方程, 整理得4x2-12x+12-a2=0.又设C (x3, y3) , D (x4, y4) , 所以x3+x4=3, x3x4= (12-a2) /4, y3y4= (x3-2) (x4-2) = (4-a2) /4, 假设存在这样的椭圆, 使得以CD为直径的圆过原点O, 则x3x4+y3y4=0得a2=8, 又a2>12, 故不存在这样的椭圆.

思路点拨:解决探究性、存在性问题的常用方法. (1) 解决是否存在常数的问题时, 应首先假设存在, 看是否能求出符合条件的参数值, 如果推出矛盾就不存在, 否则就存在. (2) 解决是否存在点的问题时, 可依据条件, 直接探究其结果;也可以举特例, 然后再证明. (3) 解决是否存在直线的问题时, 可依据条件寻找适合条件的直线方程, 联立方程消元得出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判别式得出是否有解. (4) 解决是否存在最值问题时, 可依据条件, 得出函数解析式, 依据解析式判定其最值是否存在, 然后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解析几何课程中的多媒体技术的探索 第10篇

1 多媒体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各种多媒体软件层出不穷, 利用这些软件不同功能制作解析几何课程的课件, 可分为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网络型多媒体课件。

1.1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

在日常教学中多使用演示型课件, 常用的软件有Power Point、Authorware、Macromedia Captivate等。

1.1.1 Power Point。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 简称PPT.常用的版本是PowerPoint 2003,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用它制作课件, 可以添加表格和知识结构图, 添加图形。制作的课件中, 可以使用预设动画来设置对象的进入方式、强调方式、退出方式;可以使用自设动画设置运动路径, 如在吕林根主编的《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一节平面曲线的方程中, 教材的例4:已知大圆半径为a, 小圆半径为b, 设大圆不动, 小圆在大圆内无滑动的滚动, 求圆周上一点的轨迹;使用了自定义动画中的陀螺旋顺时针90°与圆形动作路径的组合, 实现了大圆中小圆的无滑动的滚动。

1.1.2 Authorware。

Authorware是一款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能够方便地引用已经处理好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实现创造者的创作思想形成交互, 制作成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5种动画运行的方式, 轻松实现显示对象的二维运动。利用软件本身的函数变量可以更方便于高级用户实现课件制作中的各种创意, 表达教师的教学思想。如在解析几何中常用的函数图像, 一般都得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绘制, 但在Authorware中使用自带函数line () 通过插入一个计算图标, 写入Set Window Text、Set Line (2) 等语句就可以实现绘制复杂曲线的功能。

1.1.3 Macromedia Captivate。

Macromedia Captivate是一款屏幕录制软件, 在制作教学课件中其特点:操作简单易学, 录制过程中自动加入操作指向描述;每一步操作录制为一个画面, 便于编辑, 可方便地根据教学需要加入文字提示、高亮显示;可插入PPT幻灯片、SWF和FLA动画、AVI影片和GIF动画;可制作出强大交互性的E-Learning教学课件, 选择、判断、填空、简答轻松制作。例如在精品课的建设中, 对学生自测部分, 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交互式的自主选择和即时评分, 也实现了精品课的作用和价值。

1.2 网络型多媒体课件。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多使用网页型课件, 常用的软件有Flash、Dreamweaver等。

1.2.1 Flash。

Flash是用于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的专业软件。它不但能导入常见格式的图像, 而且能导入专业级绘图工具 (如Macromedia Freehand、Adobe Illustrator等) 绘制的图形, 交互功能强大, 动画效果丰富多彩。无级放大的矢量图可以任意放大和缩小, 而不会出现马赛克现象。生成的交互式课件文件数据量小, 传输快, 用U盘可轻松搬运, 方便教师教学使用, 同时也便于上网发布和交流。

Flash美中不足是只适合制作矢量动画, 对影像文件的支持不够, 缺乏多媒体的集成控制功能, 无法实现多种媒体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Flash制作课件, 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第四章旋转曲面的这节中, 使用Flash可以更生动、更形象的展现旋转曲面的形成过程, 同时展示的过程更加细腻。

1.2.2 Dreamweaver。

Dreamweaver是一款“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网页编辑工具, 目前最新版本为Dreamweaver 8.0。它具有设计和开发网站过程中需要的网站管理、网站设计、页面制作、多媒体制作和动画制作等丰富实用的功能, 并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 在文档窗口中可以打开各种浮动面板, 同时还可以使用系统内置的多种对象进行操作。

从Dreamweaver 2.0到8.0, 其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如, 最大限度的外部编辑器扩充、更加强大的CSS支持、内建的图形编辑引擎以及无缝整合外部文件和代码等, 实现了更多的可视化操作;能够快速地创建极具表现力和动感效果的页面, 尤其对于动态网页的支持特别好, 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很多眩目的互动页面特效。另外, Dreamweaver 8.0还增加了代码编辑功能, 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代码编辑环境。例如在精品课的网站设计和课件的“片头”中, 可以把要表达的多方位的想法付诸现实, 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个好的开始。

2 几何画图软件

在解析几何课程的教学中, 常常需要在课件中插入很多的几何图形、函数图形和数学动画, 以增加课件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常用的软件有:国内的几何画板;国外的Maple、AutoCAD等。

2.1 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是数学软件, 全名是《几何画板——21世纪的动态几何》。它简单易学, 功能强大。几何画板动态探究数学问题的功能, 使学生原本感到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对空间图形的动态演示, 可以随着数据的改变, 形成动态演示图形, 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演变过程做出展示。例如在平面曲线的方程这一节的习题10:设OA=a为一圆的直径, 过O任意作一直线OB, 与圆上A点的切线相交于B点, 设OB与圆相交于另一点P1, 过P1及B点作相交于P点的直线使P1P⊥OA, 求P点的轨迹;用自带的画圆、直线的按钮和度量功能画出所需的精确图形, 同时使用了动作点的功能对B点设置了运动父对象和运动范围, 实现了P点轨迹的生成过程, 使学生对轨迹的求解思路有直观的认识。

2.2 Maple。

Maple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Waterloo Maple Software公司注册的一套为高等数学使用的软件包。它以良好的使用环境、强有力的符号计算、高精度的数值计算、灵活的图形显示和高效的编程功能, 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所喜爱, 并成为他们进行数学处理的工具。

Maple采用字符行输入方式, 输入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输入, 虽然与常见的数学格式不同, 但灵活方式, 也很容易理解。输出则可以显字符方式和图形方式, 产生的图形结果可以很方便地剪贴到Windows应用程序内。例如:要作出球心在原点, 半径为1的球面, 只要在Maple界面输入命令:

[>with (plots) :

[>with (plottools) :

[>display (sphere ([0, 0, 0], 1) , axes=boxed) ;

然后回车, 就可以得到球面的图形。

2.3 AutoCAD。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它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 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 以及数字仪和鼠标器30多种, 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 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例如解析几何中的旋转曲面, 按照下列步骤: (1) 在屏幕上用PLINE命令绘出多义线, 并绘出一条垂直方向的旋转轴直线。 (2) 打开绘图[DRAW]菜单中的曲面[SURFACES]的子菜单, 单击旋转曲面[REVOLVED SURFACES]命令。执行以下命令序列: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用拾取框选取多义线。选择定义旋转轴的对象://拾取直线。指定起点角度<0>://直接回车。指定包含角 (+=逆时针, -=顺时针) <360>://直接回车。 (3) 用DDVPOINT命令将视点设成30°和45°。

就可以看到最终的结果。

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探索解析】相关文章:

自我探索之能力探索12-02

电影解析05-04

解析分析05-19

网络解析05-20

安装解析06-11

措施解析06-13

解析原理06-30

认证解析07-03

特征解析07-08

现状解析07-19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下一篇:民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