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概念范文

2024-06-25

诗歌概念范文(精选3篇)

诗歌概念 第1篇

现如今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修辞学角度扩展到包括语言学, 哲学, 心理学, 认知科学, 语言心理学, 翻译学和符号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 (I.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I.A.Richards, 1936:98) 。在众多对隐喻研究的著作中, 1980年莱考夫 (lakoff) 和约翰逊 (Jahnson) 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 是隐喻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思索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莱克夫指出,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5) ;它是一种映射, 即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个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 (Lakoff, 1993:207) , 因此, 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因而Lakoff指出, 概念隐喻是我们对世界加以概念化的一个主要的、必不可少、习以为常的方法 (Lakoff, 1993:204) 。一旦离开具体经验的话题, 开始谈论抽象概念和情感时, 我们总是采用隐喻理解 (Lakoff, 1993:205) 。

所谓“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的, 是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产生的, 它是内在的, 是从一般日常用语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并且有语言的“繁殖” (generating) 能力的。 (谢之君, 2007:38) 。

2.诗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

1989年莱克夫和麦克·特纳出版了More Than Cold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一书。在这本书中, 他们引导人们去分析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中的功能。也就是说, 艺术作品的组成和存在, 尤其是诗歌语篇, 是不能没有隐喻的。

韦恩 (Wayne C.Booth) (1961) 也曾指出, 人们使用隐喻的原因之一是它有助于使用更少的字来表达更多的意义。在中国, 最典型的例子是下面这首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十一个意象, 也就是说, 正是这些隐喻意象才帮助了这首诗歌的完整和连贯。

的确, 在这首诗中很难找到一些逻辑上的和其他形式的衔接。读者只看到的是一些零散的画面, 如,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瘦马”等。但是, 这些零散的画面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诗歌语篇, 他们是团结的整体。也许是因为旅客的悲凉的情绪, 他在旅途中看到的仅仅是让他伤心的东西, 如“枯藤”, “老树”, 等等。但是事实上, 概念隐喻显示他的权力和功能, 以保持在这首诗的主题统一。因此, 概念隐喻的连贯功能存在于诗歌语篇的深层结构而不是表面结构。一些诗歌尽管在表面上缺乏衔接, 但他们却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3.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连贯中的分析

那么概念隐喻对诗歌语篇的连贯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将引用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进行分析。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节选 (Robert Frost, 1916)

3.1概念隐喻分析

3.1.1对应关系

隐喻往往可以理解为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投射。例如, 在Life Is A Journey的概念隐喻中, journey是源域, life是目的域。人们往往喜欢通过可以具体感知的事物来理解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隐喻基于源域和目的域的对应, 而且是一系列概念的对应。Lakoff指出, 投射是一套本体对应, 通过将一个认知域的知识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上, 从而上升为认识上的对应 (Lakoff, 1993:207) 。所以体现隐喻的语篇必须交待两个认知域。

在这首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没有走的路》当中, 描述了作者在林中的经历。在林中, 作者更愿意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路。因此, 在这首诗中, 不难找到一个概念隐喻, 那就是生活就是一条道路。通过下表, 可以看到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在这首诗当中的确存在着一个概念隐喻, 那就是LIFE IS A ROAD。这个概念隐喻贯穿整个诗歌, 同时也促成了诗歌的连贯。

3.1.2中心思想

每个人都是一个旅行者, 按照在他们的不断的旅途中生活中, 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地图选择的道路。从来不会有一个能直接到达他的目的地的道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想要通过他的诗《没有走的路》来表达他对于人生的态度。这首诗清楚地表明了弗罗斯特的信念, 那就是一个人选择的道路, 会使得他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并且过他想要的生活。诗中提到:“对不起, 我不能两条都选择……”, 意味着他是很难做出决定, 因为不可能经过每一条路径。事实上, 旅行者会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道路, 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也表明了作者的人格特点他愿意尝试全新的, 与众不同的道路。弗罗斯特, 也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感到自豪, 正是这条道路决定了他的人生。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作者通过运用概念隐喻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选择。在概念隐喻的帮助下, 整首诗成为一个连贯的单元, 并且概念隐喻也从开始到结束, 贯穿全诗。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笔者采用的概念隐喻来表达他对于这种充满了孤独和不确定性的人生的选择, 而这种选择又给了他一个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未来。正是概念隐喻帮助整个文本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3.1.3语篇分析

从语篇的角度来看, 整首诗都受控于的概念隐喻。很显然, 诗歌的每一个部分都围绕着概念隐喻展开的。而LIFE IS A ROAD, 这个中心又支配着整篇诗歌的结构。

这首诗的连贯是通过每一个小节“Road”这个词的反复出现来实现的。在诗中, 有两种不同的道路。一个是“平坦的”, 而另一种是“布满荆棘的”。这两条道路代表作者要面对的生活, 并做出选择。这两条道路在诗中反复出现的从开始到结束, 衔接每个部分使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 概念隐喻在实现诗歌语篇连贯方面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并且渗透到诗歌当中, 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结语

正如莱克夫所指出的,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5) , 而隐喻的这种特质在诗歌语篇中的应用更是随处可见。概念隐喻可以使诗歌中的意象更加深刻, 同时也能构筑这个语篇的连贯。在本文分析的这首诗当中概念隐喻和整个语篇已经合二为一了。通过隐喻, 整个语篇显得主题更加鲜明, 寓意深刻, 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的空间。同时, 也使得这个语篇上下连贯, 一气呵成。因此, 概念隐喻在这首诗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正是它让这首伟大的爱情诗像一首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 不断地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参考文献

[1]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gman, 1976.

[2]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任绍曾.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02)

[4]黄瑶.概念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及连贯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05)

[5]林宝珠.隐喻分析与语言教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4)

[6]任绍曾.语篇的多维分析[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3)

[7]苗兴伟, 廖美珍.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 (06)

诗歌概念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   诗歌概念

诗歌鉴赏阅读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诗歌遵从的是情感逻辑,而不是理智逻辑,是无理之趣,而且作者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暗示内心情感的波动。另一个是因为在诗歌教学中有几个意思接近且难以区分的概念。弄清楚这几个概念,并深刻理解他们的所指,对于加强诗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将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对比区分,以便于在教学中准确地使用这些词语。

一、托物言志

顧名思义,托物言志就是以“物”为寄托,借此抒发内心的志趣。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点是说物,包括景物和动物。例如,陆游的《咏梅》就是借歌咏梅花来抒发内心的志趣,而虞世南和骆宾王的《蝉》就是用动物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第二点是说志,这和情感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区别。情感往往是暂时的,而志向是持久的、执着的、不变的,更侧重于追求方面。首先,前者是情感、情愫、情绪;后者是志向和抱负,是一个人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前者是“景”,是眼见之物,或取诸自然之中,山水草木、飞禽走兽都能成为景,却未必是一个完整的“景物”,写作者往往攫取与情感相近的多个景物;而后者往往体现在某一个事物上,作者把它作为抒发志趣的载体,并不看作欣赏的景物。

例如,陆游写的《咏梅》,作者在这首诗里写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志趣,是作者生命中所坚持的道德操守,他找到了可以寄寓这个坚持的载体——梅花,然后对梅花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这束梅花生长在寂寥偏僻的地方,官道之外,又在断桥的边上,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算开得再香也不太可能有人赏识的了。这里隐含了作者仕途不显的诸多悲哀,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的。尽管“寂寞开无主”,只能在黄昏的凄风惨雨中独自哀愁,但它并不自怜自艾,它有自己的傲骨,有自己不妥协的地方,“一任群芳妒”,更有自己的坚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结尾句的悲壮冲淡了前面的凄惨,使这首词有了一种“九死而其尤未悔”的硬朗色彩。所以,托物言志更像是谋篇的艺术手法,而不是行文的修辞。

我们会发现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比如于谦的《石灰吟》、虞世南的《蝉》等,都是专一于某一事物上,多处入手,竭尽所能地挖掘出这个事物所隐含的特点,并找到与自己所要表达志趣的相似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词有相近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的诗句很难明确地断定它究竟使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

二、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首先要有景,景色映入作者的眼中,触动了他压在心中郁积的情感,唤起了他想要表达的欲望。触景生情有个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景物描写,然后引起了感情的抒发。例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金讲和期间,岳飞元帅在军帐中的深夜难眠的复杂心境。我们先看这首词如何抒情,首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是昨晚,深秋的蟋蟀在窗外不停地叫,就把睡梦中的人惊醒了。醒了就再也无法入睡,只好起来在庭院里独自踱步。所以,接下了岳飞就写起来后所见所感。在静夜里,人畜息声,月色不明,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日里所郁积的种种愁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了。这里情绪的涌起是有触发点的,那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我们就认为因为景物的特质而触发诗人内心情怀的就是触景生情。这里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人内心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一切便都涌上心头了。

三、借景抒情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会注意到上面引用的两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写实景,即作者眼前所见到的景物。因为作者见到某一景物了,就触发了与此景有关联的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并非如此,这两个词语尽管有表述上的不同,其生发情感的心理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先有情感,再凭借景物抒发出来。前者更体现了“借”的特点,所谓的“为情造景”,作者是用寻找或者营造那个景的方式来抒情,却不一定是眼前的实景。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柳色新”可能是所见,也未必是所见,诗人这里是要借“柳”这个词来表示离别的留恋之意。如杜甫的《望岳》,作者写了山的雄奇之后,再写内心的雄心壮志,他用一个“会”来写想象中的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里的“凌绝顶”和“众山小”不是眼见的,而是作者为抒雄心而做出的想象,正是“为情造景”,这是比较典型的“借景抒情”。

四、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没有前者积极主动,并不具备“为情造景”的虚设性。“寓情于景”更侧重于先有景,再把情融于景物描写中的过程,很多时候,“寓情于景”接下来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难以区分哪个先哪个后,而是情与景的彼此交融就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春天夜雨,对于心忧黎民的杜甫来说,一场春雨自然让他内心欣喜。这首诗不是“触景生情”,是因为作者看到下雨了就写它是“喜雨”,并没有因此景触发内心郁积的其他情绪。作者通过写雨来赞颂雨,来表达下雨带来的欣喜之情。他钟爱这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用了拟人化手法来写雨对大地的滋润,在写景的时候把个人情绪加进去了,所以,这可以称为“寓情于景”。

这几个概念尽管难以辨认,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在比较典型的诗歌中去仔细体会,还是能够发现它们的区别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诗歌中不断地加深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中的四组概念 第3篇

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的阴阳向背,以增强艺术效果。用在诗中则是对环境、景物或人的作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 以突出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杜甫的《登高》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陌上桑》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以闹衬托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的本意在写夜雪之大,大到什么程度? 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的感觉、视觉 、听觉等侧面描写来烘托雪之大的。如《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渲染与烘托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且常常并提。在使用时,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从侧面用笔。

2.对 比与衬托

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士兵之间的尖锐矛盾。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作背景来陪衬,所谓“绿叶衬红花”,是为衬托(也叫“映衬”“陪衬”)。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指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做主体的陪衬, 从而使主题形象更为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妃的美,此为正衬。

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主体, 从而使主体更形象、更突出的一种写作技巧。如以美衬丑、以乐衬悲等。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诗人心中离乱之苦。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为了突出两者,而反衬只是为了突出一者。表达目的是明显不同的。

3.联 想与想象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一绝》“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 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 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激之情。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可以说,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诗歌创作尤其如此,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想象了一幅感人的场景:自己在客栈孤灯独坐,想念家人。家里人也会同样坐到夜深,并且还在谈论着远行之人, 诗人丰富的想象说尽了思乡之苦之切!

4.情 与志

刘勰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就是说诗是由“情”而生,有感而发,“情”是诗的生命;诗由“志”明,是诗人志向和理想的集中表达,从而给人以启迪,以导向,“志”是诗的力量。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使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思索。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二者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后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不着一字, 读完后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描绘了北国雄奇的雪景,并由此引出了无数历史风流人物,表达对于他们的仰慕与惋叹,迸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千古绝唱,作品中充满了豪迈奔放浪漫主义激情, 表达了一代伟人崇高而旷达的胸襟。再如宋人陆游的《咏梅》,描绘了风雨交加中梅花飘零的景象,寄托诗人理想碰壁,孤立无援的处境,但又矢志不渝的决心。

情与志的区别:“情”———喜、怒、哀、乐、怨、忧;志———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歌概念】相关文章:

合取概念和析取概念09-15

时间概念05-06

概念模式05-08

概念功能05-09

城市概念05-16

应用概念05-24

概念语义05-26

概念研究05-29

概念地图06-06

物流概念06-11

上一篇:目标权重下一篇:基层检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