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范文

2024-09-18

突出学生范文(精选12篇)

突出学生 第1篇

第一,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 它要求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特见解、判断能力、能动性和创造性.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我们这里所指的问题, 不仅是寻常的, 他们还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 判断力, 能动力和创造精神.”而这里所提出的“探索性”的要求是必须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适应的.

例1 A离学校10千米, B离A有3千米, 试问:B离学校几千米?

说明这是荷兰弗赖登塔尔数学研究所所长德朗治1993年在上海数学会作报告时介绍的题目之一.这道题的特点在于没有指明A, B学校二者是否在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或三维空间上, 题目的样式非常简单, 简直像一年级小学生做的问题, 但是深入一想, 觉得内涵很深, 关键在于“数学能力”的正确运用.

分析 (1) 看三点在一直线上, 答案是7或13.

AB学校BA学校

(2) 如三点在一个平面上, 应B

该用圆表示A, B的位置, 此时的答A

案是区间[7, 13]中的任何一个数字.学校

学生如学过解析几何, 可以画

直角坐标系, 用坐标和距离公式来表示, 如学过参数方程、复数, 可以用参数方程、复数来表示, 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来求解

(3) 如三点在三维空间, 则需要用球面 (空间向量) 来表示.

第二, 问题的设计具有趣味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直接的联系, 有趣味性和魅力感, 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美, 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而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

例2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教师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设计的问题串可以是:

(1) 在同一时刻, 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有什么关系? (2) 旗杆的高度与人所站的位置有关系吗?为什么? (3) 还有其他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为什么? (4) 在没有影子 (如阴天) 的情况下, 还能测旗杆高吗?为什么?

(5) 如何才能想到多种办法, 灵活地解决问题?

在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中, 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活动中及问题提出以后, 教师可不急于回答, 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去解决, 教师只是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补充和完善, 课堂教学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第三, 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多种可能的解答.一个好问题常常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在代数几何甚至三角函数中求到解答, 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白通常有许多途径去解剖一只“数学麻雀”, 使学生明白解题不仅是简单的得到一个答案, 而是发现数学的关联和思想对于问题解决过程与优化教学流程而言, 用三种方法解答一个问题, 比解答三个问题而每个问题只用一种方法更有价值

第四, 问题的设计具有延伸性

具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可以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 也就是说, 希望给学生的问题能引出新的问题, 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成为丰富的数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因为, 往往一个好问题并不一定在找到满意的解答时就意味着问题的终结, 所求的答案或许暗示着可以对原问题的各部分作种种变化.如将问题从二维平面几何的问题变为三维空间的问题, 固定某一个变量而改变另一个, 将问题的特殊情况推广到较为一般的情形, 等等.

第五, 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也就是说, 不仅问题本身具有价值, 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思维模式也同样具有价值, 它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 也能为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提供良好的素材.而不是靠所谓的偏难怪题,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希望我们在具体设计问题能考虑到能不能将学生引向真正的, 诚实的, 有价值的数学, 回到数学的本原, 作为更有价值的数学思考.

第六,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问题的表达应当简单易懂, 容易接近, 即问题解决入口处不需要太多形式的背景, 特殊的知识和方法, 用不着去提供很多的背景信息, 学生也不会被复杂的背景限制.正如希尔伯特所说的:“这是对数学理论所坚持的清晰性和易懂性, 我想更应以之作为一个堪称完美的数学问题的要求.”

淡化自己,突出学生 第2篇

永川区何埂镇何埂小学李方珍

2009年11月20日,我有幸到重庆参加了“二十年·回眸记忆中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亲历了名师们演绎精彩课堂的动人场面。我不仅赞叹名师深厚的内功、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被张学伟老师执教《林海》时,让学生扮演老师到台前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从教16年来,我听过不少名师的课,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亲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众目睽睽之下的名师也有被学生抢饭碗的时候”——淡化自己,突出学生,把课堂作为学生的舞台。

说到“淡化自己,突出学生”,我不禁地想起了2009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我因感冒,嗓子沙哑,刚走上讲台说了几句话,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地说:“老师,我来讲,你休息!”“我讲生字。”“我教朗读。”„„附和声响成一片。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会心地点点头,当了两节课学生——一节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一节是讲评练习册。

学生为什么敢把我哄下台呢?这得益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淡化自己,突出学生,时时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处处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常常把课堂作为学生的T型台,让学生抛头露面,展示风采。

“淡化自己,突出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你看,不管是久经考验、拥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洋思中学,还是风靡一时、教室里三面都是黑板的杜郎口中学;不管是开创成功教育模式的刘京海,还是创建情境教育模式的李吉林„„他们之所以能课改成功,轰动全国,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淡化自己,突出学生。其中,最典型的恐怕要数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他不仅身兼多职,而且每年外出开会4个月以上,可他的学生不论是成绩还是能力都很好。

我们在教学中到底怎样做才能让“淡化自己,突出学生”的课堂熠熠生辉,朴实高效呢?

首先,授之以法,形成习惯,练就能力

为了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于2009年9月对我校四至六年级586名学生开展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走访和随堂听课三种形式,从学习内容知晓率、学习兴趣、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学习方法、质疑问难、课堂笔记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注意听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做得稍好。课前经常准备好学习用具的占62.12%,很少准备的只占4.1%;经常注意听老师反复强调的学生占54.10%,有时注意听的学生占42.15%,只有3.75%的学生从来不注意听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可另外几个方面经常做得好的学生却不足35%,最少的只有百分之几。如,“课堂上一直专心听讲,从来不与同学讲话或做小动作”这一项,经常是的学生只有9.39%,而且这9.39%的学生正好是阅读能力拔尖的学生。经常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只占7.51%,有时对语文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占79.18%,一直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3.31%。巧合的是这13.31%与经常不按时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学生人数相当。

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课堂学习习惯对课堂效率的影响十分明显。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授之以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淡化师者,突出学生的重要前提,又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我和同事们经过探究实践、反思总结,应重点教给学生学习字词句段篇、搜集资料、捕捉信息的方法:解决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具体如下:

1.学习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字理,分析字形;方法多样,巧解字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2.学习课文:精读课文,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悟中升华。一读正字音,读顺词语,读通句子,读熟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二读了解课文大意,明白主要内容。三读感悟精华,多种方法读,多种形式悟,悟字词意思,悟句子含义,悟课文主旨,悟人物情感。四读品味赏析,一品语言文字运用之精妙,二品文章的谋篇布局或写作特点,三品人物精神品质或形象特点。五读积累运用,拓展思维。此外老师还要教给学生略读课文、诗歌,说明文等多种文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会读一篇文章,而且会读一类文章,使其具备自学能力,更好的运用于阅读实践中。

3.搜集资料:勤查字典、正确使用网络、广泛阅读课外书。

4.课堂听讲:一听老师讲课,二听同学发言,三听组员交流,四听小组汇报。

5.课堂笔记:一记学习重难点,二记学习疑点,三记板书,四记心得体会。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把以上每种学习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化,教给学生具体的操作规程,再经过长久的训练使之固化,养成习惯,提升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才可展,大胆地彰显自己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完成教学中的角色蜕变,由前台到幕后,由主演变导演,淡化自己,突出学生。

其次,构建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特色

目前,虽然很多语文教师都接受了新课程理念,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离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差。通过两个多月的随堂听课,我发现不少阅读教学课仍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只有几只“领头羊”“撑市面”,其他学生不闻不问,仿佛木偶一般,常常如“赶鸭子上架”。特别是三、四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半数学生读课文不通顺、不连贯,更不用说读得有感情了。一提到关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时,学生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昂头立脖,茫然地看着老师,宛如一口缸,只等老师往里装。就其原因是这些老师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想怎么上就怎么上,随意性太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的特长确立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形成相关的变式,才能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在特色鲜明的课堂里,学生的心是安稳的,学生的行动是自主的,他知道自己该做哪些事儿,不该做哪些事儿。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以下五个因素:

(1)理论基础:指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2)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总是为某种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而不是完全通用的。

(3)操作程序: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为了发挥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5)评价:由于每种模式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因此,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直面三个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课堂实际,其中,课堂实际来自于学生实际与教师实际的综合。每一个教学模式的建构和运用都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学”放到第一位,而不是从教师“教”的需要出发,坚决克服单纯的任务观。

第三,具化评价,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老师们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但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为学生建立档案袋,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建立实效的系统性的评价,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动力。

这里所说的评价与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各有侧重,这儿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教学模式中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近一年的摸索,我建立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评价表》。评价要素有“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堂听讲、发言提问、课堂笔记、课堂作业”这几个方面。在六个评价要素中,每个行为能坚持五天表现优秀就可以存入“课堂好习惯银行”,如果六个评价要素连续五天都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获得一张“课堂好习惯银行存储套卡”,并被评为“星级好习惯好少年”,连续六次被评为“星级好习惯好少年”的学生就有资格参加竞选“好习惯金星少年”,并获得奖品。评价时间为每周一次小评,六周一次小结,每学期一次总结。评价形式有自评、组评、全班评、任课教师评。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全班学生办了以“课堂好习惯”为主题的手抄报,举行了以“课堂好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好习惯”主题班队活动。

将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与此处的评价有机结合,就能对学生的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监测。而且这种具有系统化层次性的长效评价,并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做出鉴定,划定相应的等级,更重要的是使教学活动的价值达到最大。通过

评价活动,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有效调节,还为教师淡化自己,突出学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突出学生 第3篇

一、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现

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

课题引导读。学生接触课题后,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据兴趣自由读。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尽情诵读。可独自读,也可约伴读,还可邀老师一起读。在读法上可以自由选择,感情朗读、角色朗读、边演边读等。在读时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条件,或加上多媒体,或配上音乐等,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朗读活动中去。

查效果汇报读。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并要求初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找出重点段落,标出优美词句;然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只有乐于去学才会收到事半功的效果。

二、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探究

学生随着读的深入,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会有这样那样不同的情感体验。此时,我们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自的问题。把空间还给学生,就必须努力克服过去教学中设计系列问题、逐步训练的做法,要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在预习及自读中提出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同时,我们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调整自己的认知策略,通过“读与思”,通过讨论、交流,达到自主释疑答难的目的。

(一)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让学生都敢于提问。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和蔼,面带微笑。现实中常常是这样,敢于提问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或是成绩差的,而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不是他们不能发现问题,而是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他们怕自己的问题提得不好,招来老师同学的嘲笑。教师此时做的就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持肯定态度,不否认,不讥讽,并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课堂上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题或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这些学生不但大声嘲笑,而且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的要求。这时发言的学生往往感到压力和失出自信。这不利于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养成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每天的第一节语文课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说话听话活动。学生自由上台发言,其他学生则注意倾听。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此时不仅是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非常轻松了。

(二)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

方法很多:①就问题提问。每教一篇新课文,我都要问学生,看了题目,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②就重点段提问。如《草船借箭》写借箭经过一段,学生朗读后就问:诸葛亮为什么选第三天四更的时候才去借箭?为什么要将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然后又调过头来?为什么要击鼓呐喊?曹操为什么叫弓弩手只管射箭不要出击?等。③抓重点词提问。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提问的良好氛围。比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展示,让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有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如教《詹天佑》一文,我不仅用课件展示詹天佑的生平、重点词句、与京张铁路有关的图片,还让学生上台亲自当一回总工程师,向台下的“记者”介绍自己设计的隧道图、“人”字形线路图,及这样设计的理由,并要回答“记者”的问题。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不仅学会了提问,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三、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我们善于激励学生当发现者,积极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每学一篇课文,自学后的交流应该是“说”最活跃的时候,他们畅所欲言,有的是对一个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的新发现,有的是对一些词语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是预习中从不同渠道获取多方面资料等。这些汇集在一起交流时,学生带着发现者的喜悦,在大胆、自豪地说,说话成了发现者成功的体验,交流成了学习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交流时,要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并敢于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也允许学生保留看法。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教师,敢于标新立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了创新精神。如教《草船借箭》一文,学完后我让学生说说最佩服的人物是谁。多数学生说了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这个答案无疑是“标准”答案。但也有学生提出佩服周瑜,说他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了都督。还有的说佩服鲁肃的忠厚、曹操的谨慎。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行。正是有了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想别人不敢想,说别人不敢说,并敢于就自己的观点,与别人据理力争,在争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点燃创造的火花。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第4篇

一、制订多层次的目标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初步的基础。教师要改变旧的思维方式, 教师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 通读、熟悉教材, 驾驭教材。针对同一教学内容, 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背诵课文, 可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全篇都记, 对于相对基础薄弱的则可要求其背诵一段或重点句子;在设置情景对话时, 语感好的可多用一些句子;复述课文, 亦可根据不同情况对待。

二、使用不同难度类型的学习材料

新课程要求扩大课外阅读量。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选择不同难度的读物, 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题材的读物, 而不应不加区别地让全班几十个学生总是使用同样的语言材料。一般教辅材料都会为学生设计练习或者讲解语法, 但是里面的内容安排就同老师上课一样, 书上讲, 学生学, 而很少有教辅材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语法框架, 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其他资源, 自己总结语法的条目, 然后再通过实践获得提高。这些英语教辅材料遵循固定的模式:总结每个单元或者模块的主要知识点, 然后出一些简单的练习, 核对完答案以后, 再出一些提高的练习。可能对于某些学生, 这样确实很有效果, 但是对于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未必奏效了, 因为他们基本上不会去读这些知识点总结, 即使读了, 也很难记得住。

三、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事教学工作的同行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同一项学习任务, 有的学生完成得快, 有的学生完成得很慢。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 一部分人就会感到无聊。因此, 很有必要把这部分空闲时间填充起来。假定给三分钟的时间复习单词以备听写, 而有的学生已经能够拼写全部单词, 这时可以让他们试着默写课文。默写课文比听写单词要难, 对他们就形成一种挑战, 就会使他们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中。

四、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

作业的作用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以帮助提高技能。因此, 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对该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该部分内容, 就没有必要布置一些抄写性的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也应注意调整,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特意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学生可随意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综合题。这样就激励、挖掘、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优生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 感到了学习有味道;中差生减轻了心理压力, 有了“跳一跳”也能“摘桃子”的机会;差生也能天天按时完成作业, 增强了学习信心。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论文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演示实验转化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针对课本上原有的一些演示实验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突出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加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1科学演示实验及其作用

初中科学新课程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并建立了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四方面的新的目标体系,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新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自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通过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为了配合教学内容的有效展开,教材中编排了需要教师亲自设计实施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初中科学教材中共有各类实验332个,其中学生实验42个,探究37,活动253个,而290个探究和活动当中又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新的目标体系看,科学演示实验常具有让学生全程参与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结论的得出,有助于主观的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操作要领、实验现象的分析等基本科学方法和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知的直观手段,让学生对相关的科学知识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2演示实验在课堂实践中的存在的不足

演示实验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在科学课教学总离不来科学实验,因此教师的演示实验能否有效的进行已经对新课程理念能否有效落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教师的演示实验相对于科学实验的整体而言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了它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演示实验的学生体验仅局限于学生的观察,主要是看和听,而不是亲自动手体验和实践,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不够深刻。同时也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演示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学生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由于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当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的亲自体验实践活动,这样有利于实验教学的真正落实,有利于课程新目标的达成。而对于一些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只能以演示实验展示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使其尽可能地克服演示实验的“硬伤“,使演示实验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3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演示实验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3.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存在可见度不高、不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等问题。在课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课本上一部分演示实验资源,通过教师的合理开发,往往可以重新设计成课堂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体验的过程中能更快的成熟。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课堂学生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到大气的压强一课时,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准备一套课堂学生自主实验器材:大小试管各一个(要求小试管刚好能插进大试管)、一个水槽(收集实验中下落的水)、一个装有水的烧杯;另外在准备一个试管,和试管相配的带有导管的橡胶塞。

实验一,教师让学生尝试用现有的器材,做一个把小试管插进大试管,然后到过来,小试管不会掉下来的装置(提醒:小组另一人做好小试管掉落后的接收工作);实验二,把另一试管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尝试用嘴吸试管中的水。实验开始后,会发现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其中,而且随着实验进行,会发现他们的眼神和表情时时在发生变化,有不相信的,有沮丧的,有喜悦的……最终,通过小组间的成功经验的交流,大部分小组能够做到往大试管中加1/3左右的水,再插进小试管,倒过来后,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来,还会不断的向上运动,同时也知道不往大试管管中加水,小试管会掉下来的。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他们的探究问题的欲望被激发了,相互之间都在问“为什么加了水小试管就不掉下来了呢?”这时,老师就会问“小试管向上运动这是什么原因啊?”学生会想到是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这时再问:“这个力是谁产生的?”学生就会发现只能是大气了,这样就能轻松接受大气压存在这一事实了。

后一个实验的结果,也让学生们很想不通,他们本以为会想吸酸奶一样的吸到水,可最终所有小组都没有吸到水,他们的求知欲再一次被激发了。这时老师可以总结:“你们证明了一个事实,这试管中的`水靠你们嘴的吸力是吸不到嘴中的。现在想想,这个装置和平时用吸管吸饮料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回答现在的装置是和空气隔离的,空气进不去。这时,教师再讲解平时吸饮料的真正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很容易就接受了而且印象深刻。

3.2改演示实验为“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可见度和完整体验

演示实验应具有一定的可见度,在课堂演示实验时,有些实验往往因后面的学生看不清而深感遗憾,有些不得不让学生课后逐个观看而消耗了许多精力。而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视频、照片等资源,可以有效的解决可见度低或由于时间、空间的原因不能见到整个过程而带来的遗憾和体验的不完整性。

例如:初中科学中的相关化学演示实验,往往都具有可见度低的缺陷,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分析利用投影仪提高学生可见度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化学实验演示实验都可以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的更加清楚,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如“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质量守恒定理实验”、“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实验”、化学反应变化中现象呈现,电学当中电表的读数等,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大大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还有一些由于时间过长的实验,一些学生的体验活动,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描述不清的,也可以通过录像、拍照,记录下当时的过程或瞬间,在课堂通过ppt课件辅助展示,可以大大提高演示实验带给学生的整体体验。例如,在观察蜗牛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用相机拍下在哪里找到蜗牛的,也可以拍下蜗牛进食前后的照片,这样学生一看照片就知道蜗牛喜欢什么环境,通过进食前后照片的对照,就知道蜗牛吃什么了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学生课外活动都可以用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再通过教师的整理,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大大提升。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资源,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能否把演示实验改进为学生更加喜欢,教学效果更加明显的学生体验实践活动。作为初中的科学教师,我们不能“只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们有责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演示实验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改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科学探究的勇气和用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2]毕田增,周卫勇.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突出学生主体,增加课堂活力 第6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成才的基础,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内在动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置于历史事件的场景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音乐、问题等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任何教学情境都必须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创设,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以及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并且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等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比如,在导入环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儒家思想。教师接着问:儒家思想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学生回答:春秋时期。教师再问:春秋时候的思想界出现一个怎样的局面呢?学生回答:百家争鸣。通过问题的递进,引出课题。再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比如,“百家争鸣”的含义。形成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呢?自行读课本寻找答案,再讲解具体知识点事,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比如,讲解孔子这个代表人物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视频播放,并配合音乐营造较好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走近文本教材。

二、搭建合作平台,加强学生交流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历史常识和事件,很少关注学生本身,特别是教会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更是鲜有问津,导致学生学得辛苦,但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中,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对问题思考。创建合作平台的形式有很多。比如,一帮一,优带差,学习小组,等等,从而真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真正融入课堂。

下面以高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将4~6人分为一组。组队之前,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基础等情况,力图做到优势互补。比如,让性格内向和活泼的在一组,让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合作学习,并且每一组里挑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内的学习活动及纪律。上课时,让各学习小组根据黑板上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等等。最后,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合理搭建合作平台,才能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考。

三、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从而真正让历史课堂成为彰显智慧、激活潜能的舞台。

下面以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比较熟悉,因此,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条件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呢?当时,导致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很多。比如,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等。学生不一定能够独立解决,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地剖析文本,寻找那个年代的相关辅助资料,如故事、活动、名言以二元体影像资料,等等,并与同学交流探讨研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注重质量,能够发散学生思维,特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积极获得知识。

四、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一个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统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借助不经意的善良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热情,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老师单一的点评、组内学员互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等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评价方式,比如,“成长记录袋”、“悄悄话信箱”、“学习奖励卡”等。

以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内容较多,知识点有些难度。不仅要了解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以及专制主义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而且要知道秦朝政府组织中的权力分配情况等问题。学生需要时间理解消化,因此,教师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看教材开展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随机点名检查学习成果,特意挑选了一位厌学的学生,有意识地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回答出来了。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他非常高兴,有满足感和被认可感。接下来的学习,他的劲头更足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价,让学习小组相互检查学习作业,并且对对方小组提出意见。因此,教师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评价的态度要真诚,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尊重学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第7篇

一、针对教学目标, 课堂容量 过大, 单线双线共同推进

第一次编制教学设计, 我只考虑到教学目标, 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习记叙文是如何安排线索, 重点掌握单线和双线结构。教学的第一部分, 重点掌握单线结构。首先是范文引路, 出示范文:请回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是如何安排文章线索的。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接着出思考题:作者几次写“背影”所用的笔墨不同, 这样的线索安排给你怎样启示?想以此题来引导学生学会文章单线的使用。讨论结束后, 学生当堂练习, 出示文章《母爱》, 出了三个题目:1.请画出下文中表示线索的语句。2.这是写人的文章, 文章加了线索后有什么好处?结合平时的阅读, 你觉得你以后写文章还可能用到哪些文章的线索?这一部分讲完后, 又是练习, 我出示了优秀作文《鱼尾纹》, 把其中的线索语句抽掉, 让学生填上相关的线索。教学的第二部分:学习双线结构之“现实—回忆”法。范文引路, 我找来《想起了爸爸》, 小作者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过程, 来回忆自己的爸爸。这篇范文就是利用了“现实-回忆 -现实-回忆-现实”的方法。学生活动“:画出文中写‘现实’的段落,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完后, 我又出示了第二篇范文作为学生当堂演练的材料。

这份教学设计草拟后, 备课组进行了讨论:一是选择《背影》作为范例不典型, 二是课堂容量过大, 学生要读四篇文章, 中间还要写部分内容, 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我认识到, 这个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情, 课堂上出示的文章确实多, 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看, 看起来热闹, 一节课讲了两种安排线索的方法, 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体现。于是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我舍不得我写儿子的那篇材料, 想教学设计要有特色, 我已经写好的文章就是双线结构。于是我修改重点, 放在了第二部分上, 把第一部分内容删去, 似乎解决了容量大的问题。总体思路是:先让学生读《想起了爸爸》这篇文章, 研究文章的线索是如何安排的, 在理解文章线索的基础上, 仅安排了当堂练习, 把前面准备用单线材料的文章《鱼尾纹》, 让学生加双线。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安排到一个班去试上, 发现看似简单的材料, 真正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 首先, 学生要理解两篇文章;其次, 要找到合适的线索就不容易;第三, 要写出线索的变化, 难度就更大了。经过这次尝试, 我认识到, 看似简单的题目, 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来写教学设计, 我深深地感到,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简单, 于是我又把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三次修改。

二、尊重学情, 突出学生主体 地位, 只讲单线结构

这次修改幅度较大, 认识到学生思维的规律是由浅入深, 授课时必须遵循。先从单线索讲, 再讲双线结构。于是, 我决定采用《母爱》作为范文, 要求学生找出线索, 并且能够说出, 本文除了用妈妈的白发为线索外, 还能采用哪些作为线索, 并且要学生说出线索是如何变化, 如“妈妈手的变化”由开始的“光滑”到后来的“粗糙”再到后来的“能勾出袜丝来”, 然后当堂的作业是《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 我把原文写外婆鱼尾纹的部分全部去掉, 让学生再复原, 不一定用鱼尾纹, 也可以用其他的。这次我请了语文组的教师去听课。上课时, 学生讨论“妈妈的白发”这条线索时, 换了很多, 如写妈妈身体的变化:头发、眼神、脸色、手、腰、脚、笑等, 还可以用感情变化为线索、物件为线索, 讨论很热烈,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当堂填加《鱼尾纹》这篇文章的线索, 从课堂完成的情况看, 学生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课堂重点是填加文章线索, 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鱼尾纹》这篇文章, 课堂训练的时间明显偏少。经过再三思考, 在备课组教师提议下, 对教学设计又作了第四次修改。

这次修改的重点是减轻课堂的阅读量,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 课堂上只用《妈妈的白发》这一篇文章, 先讨论这篇文章线索使用情况, 接下来就用这篇文章作为当堂练习的材料。只用一篇文章就给教师带来了挑战, 教师自己要写一篇范文, 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我把教学设计做了最后的修改后, 就着手自己先写线索范文了。教师的范文既要与原文内容上相符, 还要突出这节课的内容, 同时, 教师的范文最好还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于是我精心编制了线索, 以“母亲的手”为例, 在线索中既写出了手由白晳到粗糙的变化过程, 写粗糙时用了“仿佛能勾出丝袜的丝来”, 明显比学生把母亲的手比作“水泥板”贴切多了, 最后一次运用线索时, 我对母亲手上的青筋、斑纹等细节进行了简要地描写,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母爱。

突出学生本位,教师从教到导 第8篇

1 引导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是说我们作为教师要引导他们, 使他们能够自己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任务的完成最终是体现在学生成长目标达成度上。引导学生读书, 培养学习能力, 应该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也是每节课潜在的教学目标之一。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象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才使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的精彩。”—— (洛克)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 朗读、默读、浏览等常用方法, 要让学生在阅读前有一定的认识, 并以此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懒于思考, 把阅读当成一种消遣, 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边想边记, 因为我们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学生有空翻阅这些笔记或需要这些笔记中的某些知识时, 曾经的阅读会变得更有价值, 这样让学生切实把阅读看作是有用的事情, 扎扎实实地把阅读的事情做好, 完成在阅读中新知识的建构。

当然,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阅读-笔记-温故的循环往复中, 自然而然上升到了欣赏的高度, 或者说, 在长期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在不经意之间学会了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现代社会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实践的阅读活动, 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培养他们保持良好习惯的定力, 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再规划, 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标准化的技术工人。同时, 一个具备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职校学生必将从好的阅读素材中领会更多为人处世的行为标准, 不容易犯错。

这里要强调的是, 眼下学生在选择读书内容时往往缺少辨别能力。武侠、奇幻、低级漫画等大行其道, 学生读书虽多, 却既不注意书本本身的思想性, 也不顾正确的读书方法, 所以读得越多, 越是养成一些不好的读书习惯。时间一长, 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 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因此本人认为关键是要让他们了解:习其上者, 仅得其中;习其中者, 仅得其下。应当选择那些较好的阅读素材, 一般是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素材。同时, 教师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适当加以引导, 并帮助删选和推荐。

2 启发提问

师生的相互交流离不开提问。学生一般习惯上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专利, 这种情形下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到了工作中往往也会趋于被动, 缺少大胆的创新, 而社会需要的绝不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没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真的全都懂了, 而是不会思考、懒于思考、害怕发言。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具体说来,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 可以从语段语意质疑, 可以从文章的写作意图质疑, 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模糊处质疑, 也可以从老师授课时的语言中寻找疑问, 总之, 让学生勇于“挑刺”, 善于“找茬”。让学生在质疑中深入思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老师在学生的质疑中也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思路, 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学习兴趣,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把课堂变奏融入到正在进行的教学中, 真正做到灵活而导, 用个性化的方式适应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 我们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老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梳理、归类, 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切不可虚晃一招, 表面上看, 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个又一个, 但教师只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却往往回避回答, 更不去真正解决问题, 结果还是回到预设的教案中来。这种方式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反而让他们觉得课堂索然无味, 认为教师没有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这样容易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

3 诱导说话

学生在阅读和提问中有了自己的想法, 但由于中国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 学生往往不愿或不敢发言。我们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 对课内外语文知识加深理解和体验, 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 表达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说话。我们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 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 仔细倾听, 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 只在学生卡壳说不下去时, 才适当加以代述, 并且适当用微笑、眼神鼓励他们继续发言, 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理解作为结论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 充分信任他们通过学习一定有所收获, 尽管他们在表达上也许不尽人意。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时而旁敲侧击, 时而正面引导, 委婉地逼近问题的实质, 关键是, 最终问题解决的表述还是要学生来完成。

4 劝导自学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现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中, 我认为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相结合等方面。老师要在相信学生的同时, 进行指导, 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锤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阅读活动中, 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读书笔记。教师在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定下一个题目, 并提出要求:学生每周准备1~2条与该周讨论的问题有关的材料, 当每个小组将所搜集的材料综合后, 由小组长汇总后上交给学习委员, 再由学习委员对所有材料进行汇总。自习课上由学习委员组织讨论, 教师只旁听, 等学生得出统一的观点。职业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时排名后半截的学生, 由于不自信, 也极少有发言的机会, 所以, 刚开始就让他们面对许多人发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开始时, 最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逐渐增加小组的人数,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敢于在人数较多的环境中公开发言, 也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当一个同学发言结束后, 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中, 老师的作用只是在于为他们搭建展示表达能力的平台, 而他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 我们根据语文教学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以弥补课内的阅读量不足。具体是要求每个学生从喜欢的书籍中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好书, 适当撰写读书笔记, 以练字的形式每天上交两张作业, 再由教师每周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学习栏内, 以荣誉的形式给学生鼓励。

5 教导自评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 也是促进学生再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在班上不能一概只顾及自己的权威性, 还应该给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例如学生的讨论偶尔也可以组织成辩论的形式, 通过学生的评价表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再把评价表反馈到被评价人手中, 当然, 事先, 教师应当制定比较详尽的评价表格, 让学生从反馈来的表格中得到更有效的指导。评比还可以在读后感、专题演讲、手抄报等比赛中进行。

要补充的是, 评价表格所反馈的信息一定要在新一轮的学习中善加利用, 这也是自评互评的最终目的。这个前提就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反馈的信息, 这一点可以通过学生对评价表的总结反思来检验, 所以每次学生要针对评价表写一份总结, 找到自己此次表现当中的不足和应当继续发扬的地方。教师也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总结, 对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 帮助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并注意观察学生下次活动是否有进步, 或出现哪些新的问题。

总之, 在课改浪潮中, 构建“自主合作主动探究, 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每个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想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并取得实效, 就要认真研究课标, 谨记学科特点, 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 知识基础, 能力程度, 专业特点, 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以实践引导课改, 为此不断努力, 不断探索。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他主”的束缚, 老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而不是主宰者;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首先在于为师者理念的更新, 其次才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学生本位,自主学习,引导

参考文献

[1]方志宏.文学鉴赏 (第1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7.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4 (第1版) .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9篇

一、围绕主题, 串联学生的认知

当学生习惯于随着教师设计好的环节走的时候, 他们在知识系统的搭建过程中会少一些创新, 少一份深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研究的主题, 让学生尝试自我构建, 教师在其中充当“粘合剂”的作用, 将学生零散的认知整理出来, 把模糊的认识勾画出来, 帮助学生摆脱“亦步亦趋”的习惯, 完成有意义的探索。

例如, 在“小数的性质”教学中, 我本想出示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图, 让学生用画图等方式表示出0.3和0.30, 继而通过比较得出两个小数相等的结论, 从而引出小数的性质来。但是这样的“保姆”式教学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的探索流于形式。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另外的切入方式,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伊始, 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个“0.7”, 要学生回忆一下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结果学生从小数的读法、写法到意义以及和分数的关系等方面都说了一遍, 其中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了大家的关注:“0.7是7个0.1, 也是70 个0.01, 还是700 个0.001”。面对这样的说法, 我请学生想办法证明, 学生想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画不同的方格图来表示, 由方格图可以清楚地看出7 个十分之一就是70个百分之一;二是画出小数部分的计数器, 在十分位上拨出7 个珠子拿到百分位上相当于70个, 拿到千分位上相当于700 个, 这样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理解了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形”再转化为“数”, 学生很自然地得出“0.7=0.70=0.700”的结论。随后我请他们结合图再找一找相似的例子, 学生举出了多种不同的例子。面对这样一组“发现”, 在观察之后, 他们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通过探索很自然地完成了对小数性质的认识, 同时“画图证明”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深刻, 并为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小数的性质打下了基础。反思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后退了一步 (没有出示两个相等的小数) , 学生却进了一大步,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借助问题, 强化学生的认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而“解铃还须系铃人”, 面对问题时, 教师要调动学生用审慎的态度重新面对, 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形成正确的导向。在由错误到错误资源的过程中, 学生主体的认识会起到绝对的作用。

例如,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广告公司做了一块长12 米, 高60分米的平行四边形广告牌, 现在要在广告牌两面刷油漆, 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很多学生在独立尝试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一是忽视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单位不统一, 直接用12 乘60 得到720 平方米;二是忽视了“两面刷漆”这个条件, 计算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后没有乘2。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请学生认真读题后将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条件标出来, 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题, 发现了隐含在条件中的这两处“陷阱”。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进行了深入分析:将12 和60 相乘是不对的, 因为两者的单位不统一, 所以在这里要先将长度单位“米”转化成“分米”计算出面积之后, 再将“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 或者将“60 分米”转换成“6 米”, 这样计算起来更简捷。而犯这样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读题不仔细, 由此学生体会到读题理解题意的重要性, 表示在今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读题解题习惯。

这样的反刍过程会让学生对之前的学习行为有一个定性的认识, 他们不但能够意识到错误, 还能从错误中得到启发, 上升到意识形态。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也能第一时间调动起积累的错误认知经验。

三、构建平台, 激发学生的投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很广泛。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 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又或者是教师的评价手段等等, 每个教学细节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考虑以最佳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全情投入,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各个环节中构建学生学习的最佳平台。

例如, 课堂导入的环节就是一个重要的阵地, 当学生被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数学魔力所吸引, 从而产生好奇、产生探索欲望的时候, 课堂教学走向深入、走向高效的几率会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从中抽象出数学元素, 发现数学问题, 继而激发探索欲。例如,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 我就创设了“悬疑”来引发学生的猜测和探索:课件出示如图两个长方形, 各有一部分被一张白纸遮挡住, 请学生猜测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

一些学生根据可见的图案判断出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大一些, 立即遭到了质疑并反驳:“不一定啊, 如果第一个长方形下面被挡住的面积很大, 第二个长方形被挡住的面积比较小呢?”这样的质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初步感知跨越到深入思考。经过他们自己的假想以及激烈的交流后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 (1) 图中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判断; (2) 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 再让学生来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案例中的“悬疑”除了让学生对“面积”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之外, 还强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测能力,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去思考问题, 去探寻影响长方形面积的因素。这样的情境尽管简约, 但是直达主题, 让学生一下子被数学自身的“魔力”吸引, 产生学习欲望,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中。

突出学生 第10篇

一、对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已有多年, 纵观各级各类生物课堂不难发现, 陈旧的教学方式依然大量充斥于生物课堂教学之中。有些课即使有新课程的“形”, 却没有新课程的“质”, 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关注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 教师虽然重视了预设, 却忽视了生成的价值。在许多公开课中, 一问一答式的定向性问题大大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例如, 在2011年一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县级展示课中, 授课教师利用“日本核泄漏对环境带来的灾难”这一题材引入, 接着简单介绍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然后便以“如何做生态瓶”为线索组织教学。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预设, 从中能够生成许多与生态系统概念、成分、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而, 该教师并未真正明白“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 而是在学生初步回答的基础上连续提问, 如教师问“取水的话取什么水”, 学生答“池塘水”, 教师问“为什么”, 学生答“有微生物”……教学过程因此变得平淡乏味, 学生只是围着教师的简单问题转, 其思考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通过参加大量的观课和评课活动, 笔者深刻地认识到用好生成资源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由于生成资源源于学生, 贴近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基础, 因而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认知效果。那么, 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生成资源?

二、有效运用生成资源的实践体会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良好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因此, 要有效运用生成资源, 前提是要科学地、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从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教学生成的一般规律, 在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 为精彩的课堂生成做好准备。有了良好的预设, 就会有大量的生成, 关注并有效利用生成资源就成了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现以一些教学实例, 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留足时间是有效利用生成的关键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 为学生提供支架, 而学生需要进行具体的思考、分析、归纳, 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 两者之间的任务不能替代。而学生要完成这些任务, 所需要的时间是大量的。因此, 留足教学过程中用于生成的时间, 是有效利用生成、突出学生主体的关键。

例如, 在上述介绍的案例中, “如何做生态瓶”是教师的一个预设, 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服务,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对制作生态瓶方法的充分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出这一任务之后, 给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首先生成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 然后再呈现他们不同的方案, 并引导他们经历质疑、评价、修正等过程, 生成各种不同的设计理由, 从而获得生态系统必备的基本条件, 再通过比较、分析、归纳, 最终形成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型。这样, 关于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教学素材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 教师必须给学生留足充分展示、相互评价、说明理由的时间, 以突出“过程重于结果”的教学理念, 从而促进和丰富课堂生成, 并使生成资源服务于相关的教学之中。

再如, 在“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一课的教学中, 若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判断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上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的是让学生对稳态机理的了解, 从而感受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之美。因此, 教学中我们不能把生成扼杀在学生答出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最稳定或不稳定上, 而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造成不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差异原因的展开、分析和比较, 深化稳态与生态调节机制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同时, 增加了学生分析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充分关注不同生态系统成分、结构差异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稳态的机理, 以达到对稳态的真正理解。

(二) 关注异常是突出学生主体的重要手段

正常的生成源于教师的预设, 但对于不同教学环境下多元化的学生来说, 教师的预设并非绝对可靠, 这就导致正常生成与异常生成在课堂中的同时发生。若教师一味追求正常的生成, 就会抑制今后的异常生成, 使多元发展与合作共享成为一句空话。事实上,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异常生成往往是教师对学情把握的一个漏洞, 若能给予不断的关注和运用, 教师的课堂应变和驾驭能力就会日益加强, 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与时俱增。

例如, 在某市的一次生物教学研讨会上, 一位教师在“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课教学中, 当问及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第4组小鼠死亡原因时, 多数学生回答“有活的S型菌”, 还有少数学生回答“可能产生了有害物质”。但授课教师并未关注这少数的学生, 而是径自按自己的预设直接告知学生科学家从患病致死的小鼠血液中分离出活的S型菌的事实, 并通过“活的S型菌是怎么产生的”“活的R型菌转变成活的S型菌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导到事实上来。这样, 少数学生的异常生成也就在此戛然而止, 评价、分析、质疑、发散等过程也就无法形成, 实现过程目标即成为空话。此后, 笔者对同一课题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 在该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充分的展开, 以促进这些异常生成的发生, 当相应的教学素材生成后, 让这些学生说说产生这种想法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全班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质疑、评价等合作学习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小鼠死亡是有毒细菌细胞本身的作用, 还是R型活菌突变后产生了某种有毒物质所致。结果发现, 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积极性异常的高, 团队合作的自发性也是油然而生, 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再单一, 且整体思路都能围绕对照实验的变量控制法展开。在后来的测试中发现, 该班学生对这一知识 (技能) 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与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之间架构合适的桥梁, 而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组织教学, 正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支架的搭建。可见,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分限制教学生成的方向, 而需要适度的发散;教师不应只选择能使教学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生成素材, 而需要关注发散。

(三) 合理的任务分工是有效生成的基础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同时拥有多种智能, 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其中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这些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 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在多种表现方式。因此, 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任务分工, 有利于教学的生成。

例如, 在“生态系统”一课教学中,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 这些差异尤其表现在城乡差别上。城市学生一般对家庭养殖 (如金鱼、宠物等) 有所了解, 农村学生对自然生态更加熟悉。因此, 在相关内容学习的合作小组建构中, 必须考虑城乡学生的结合、男女比例的搭配、学生好动特点等的分配, 并使各个小组相对均衡,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别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讨论或提问。实践发现, 这种组合形式的小组合作效果比常见的前后桌随机组合的效果明显提高, 讨论生成的素材明显增加。通过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 笔者还发现学生对别人的经验好奇心很强, 他们非常乐意倾听别人的经验, 同时积极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 学生不但能在讨论过程中获取知识, 及取他人的长处,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主动合作、相互学习、团结友爱的品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关注不同学生间的任务分工, 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任务分工。例如, 在生物习题课的教学中, 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路, 教师的任务也不能转嫁给学生。通常,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作如下的分步指导: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哪些?学过哪些与这些信息有关的知识?在这些相关的知识中, 哪些知识最适合于解答本题?如何进行准确表达?如何进行整体检查……学生需要做的是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利用教师留给的充足的思考、交流、反馈等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有些题干信息需要让全班学生通过班级合作的形式寻找完整, 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说明理由。再如, 在对已学知识回顾时, 需要让学生回归教材, 回顾并梳理相关的知识, 再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帮助将这些知识整合成知识串或知识网, 建构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概念图。课堂教学的他环节都应该进行类似的处理, 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增加各种生成的机会, 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 从而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三、教学中运用生成资源需要关注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并非都是有用的, 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 合理处理生成资源。一般而言, 教师需要对课堂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和处理, 选择的首要依据是“目标性原则”, 即符合教学目标的生成资源应尽量使用。对于不符合目标的生成资源也不能简单否定,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解决相关的生成问题。此外, 我们教师还需要处理好生成资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当大多数学生的生成资源对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价值时, 一般要先用普遍的生成;但当个别学生的生成资源对教学的组织作用更大时, 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少数学生的生成, 且这种转变需要经常变换。再则, 教师还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生成动机, 不能在处理生成资源的过程中扼杀他们的思考积极性, 即使生成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的预设相距甚远, 教师也应加以鼓励和合理的指导, 这样鲜活的生命课堂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M·希伯尔曼 (陆怡如译) .积极学习·101种有效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突出学生主体 激活初中物理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生 主体性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即要通过课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此,物理教学应该是为每一个学生而服务的。但传统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重成绩而轻发展,故而教学也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效率不高。提倡在物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多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似乎已经成了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是学生的“师傅”,可为学生“答疑解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是“我讲你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多是被动接受。接受式的学生虽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性的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理解应用。因此,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还得转变观念和角色,多创造机会,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创设情境,以情境而引导学生去表达,以问题而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物理课堂中,不能依然抱着“以师独尊”的思想,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和思考,这样才能激活物理课堂。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此时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冬天结冰后车轮上锁链防滑、鞋子上有轮印,接着引导用手掌和桌面接触,在“不用力”、“用较小力”“用较大力”的情况下向前滑动,追问“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由此而启发学生思考,在实验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什么是摩擦力,从而引出新的探究主题。在物理教学中,除了上述情境外,还可借助实验、动画等而创设情境,以情境启发学生表达和思考,从而引入新的探究问题。

二、合作探究,多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

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讨论、交流“教”并不等同于“讲”,“教”更多指的是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启发和点拨。要在物理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能真正参与物理探究活动中,主动通过探究而获得物理知识的构建。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就需以活动、问题而引导学生展開合作,从被动地“听”、“记”、“背”转变为主动的提问、质疑、交流和讨论。如实验教学中,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原理,要选择哪些器材,如何安排实验步骤,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然后归纳总结,学生的体验会更丰富。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问题而引导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尤为重要的。先展示一个空烧杯,启发学生思考会不会对桌面产生压强,接着往烧杯中加入水后,问水对烧杯底和杯壁会不会产生压强?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用塑料袋装水来验证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然后引导学生实验,继续追问“如果塑料袋内装的是其它液体呢?”学生继续实验,以问题“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到“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的结论。如此,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的构建,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率更高。

三、关注差异,多引导学生反思和归纳

在物理教学中,以“境”激趣,以“问”促思,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去经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当学生构建起一定的物理知识后,应用就尤为重要。在物理课堂中加强针对练习,用练习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让学生从知识向技能过渡,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且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归纳所学生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在练习中,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很多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只会解题而不会反思,尤其是在出现错误时,不会反思错误的原因,对此,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纠错。如练习问题为: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N;B.200N;C.0N;D.400N。在该题的解答中,因弹簧称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故而不可能为400N;题干中明确指出“各用”,故而不可能为“100N”;弹簧称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也就能知道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在纠错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而进行判断。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练习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如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哪些公式、哪些概念,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等,都可通过例题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为“学”而存在,评价教师“教得好不好”,还得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境”激趣,以“问”导思,以“练”促学,把物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喜欢物理,能自主参与到物理探究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如此,物理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彩,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物理课堂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靖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华少年,2015年第12期56-56页。

[2].张培君:初中物理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17期33-33页。

突出学生 第12篇

数学科目系统性强, 知识内在联系密切, 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他们所学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时, 首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 来确定教学的探究活动。温故而知新, “温故”就是重现旧知识, 有相似性的那部分,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紧扣与新知识学习最密切的旧知识加以回忆和复习整理;“知新”就是建立新的知识的联系,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知识找准生长点。在讲分式概念时, 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为引出分式的概念做准备。 (1) 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 长为7 cm, 宽应为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 长为a, 宽应为______。 (2)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为20千米/时, 它在水流速度为V千米/时的江上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__小时, 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__小时。通过熟悉的知识 (分数、代数式) 作为探究情景, 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后续的学习铺路。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过程,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 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教学, 更要关注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 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函数概念, 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 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 也不应只关注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 而应选取具体事例, 使学生在探究函数的过程中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先让学生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变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方式表达: (1) 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 在t小时内驶过的路程是s千米; (2) 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的关系; (3)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关系; (4) 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提示的气温和时刻的关系 ( (1) (2) (4) 均为教材例子) 。然后让学生反复比较, 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 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唯一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函数的实例, 辨别真假例子, 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 至此学生能体会到函数“变”, 但变化规律如何?教师要继续引导探究实际事例 (如上例 (4) ) , 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 (1) 描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 (2) 判断:判断各点的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3) 求解:在判断出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 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4) 验证:其余各点是否满足所求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三、以旧带新, 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初中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 让学生共同探究。同时, 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 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 参与探究知识。此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 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学生敢创造, 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如, 在讲分式的问题中, 当我提出该如何称呼它时, 学生会说, 它们都有分数线, 我们管它叫分式吧, 那什么叫分式呢?这时教室沸腾了, 有的说含有分数线的式子叫做分式;有的说含有字母的分数叫做分式;有的说像分数那样, 并且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有的说形式与分数相同, 分子可含字母也可不含字母, 但分母一定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对于这五花八门的答案, 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 然后师生共同完善, 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提高创新能力。

四、分散知识难点, 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 但他们的基础很不平衡, 有些学生的基础扎实, 思维活跃;而有些学生的基础却不够扎实, 思维较慢。因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及教材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探究活动。因此, 在处理较难的教材时, 教师注意分散知识难点 (尤其面对较差的学生时) , 帮助学生探究。如, 在教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前, 有学生向我反映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他们最怕的内容。因此我教例题:“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 甲队单独施工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 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 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时, 设计了下列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甲工程队参与一项筑路工程, 三个月完成全部工程, 则一个月完成工程的___, 半个月完成工程的____。若设该工程由乙工程队做, 需x个月才能完成。则乙工程队一个月完成工程的____, 半个月完成工程的____。

学生通过上述题组的训练, 一方面可以巩固列代数式与解分式方程, 把列代数式与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分散本例题的难点,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降低了学生探究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难度, 突出了学生的发展, 重视了学生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效率。

五、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实验证明, 运用知识去解决那些比较一般, 没有具体情节的课题时, 往往比较容易, 而解决那些比较具体, 接近实际的问题时, 则往往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广泛用于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 尤其在布置运用知识的作业中, 不仅限于那些内容比较一般的文字题, 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 内容比较具体和接近实际的作业。这样做, 才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帮助学生认识探究的意义。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就是好方法。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倡导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 并通过合作交流, 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也是学生学好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 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较好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探究活动, 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下一篇:地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