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者论文范文

2024-05-06

脑瘫患者论文范文(精选12篇)

脑瘫患者论文 第1篇

脑瘫: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 , 简称脑瘫, 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 并可有癫痫发作, 发病率约为1.2‰~2.5‰ (每千活产儿) 。

语言康复护理:主要通过语言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恢复患者的语言交际技能。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评估主要语言发育评估包括构音器官运动检查和构音评定两部分, 前者根据构音的生理解剖学机制, 分别进行呼吸系统、喉、咽、鼻、口的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检查, 包括运动模式、运动力度、幅度、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等, 后者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复述方式进行单词水平音节水平和句子水平的构音检查, 以及元音、韵母与辅音、声母的构音类似动作检查。言语清晰度下降伴有构音器官运动异常则诊断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国内对脑瘫患者的治疗现状:国内对脑瘫的治疗近年来有很大的突破, 主要体现在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对患者来说, 保持一个很好的认知水准在当前条件下是可以做到的, 曾经有脑瘫患者在高考中取得604分的高分 (1) 。可见在国内脑瘫患者的认知康复是可以施行的。现如今针对患者表达方面的康复大约分为三类:

唇、舌功能训练操:以语言发育神经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学、语音学、语言病理学等基础理论为依据, 由简至繁进行第一、第二套唇舌功能训练操。

构音障碍训练:包括放松疗法、呼吸训练、发音器官的运动训练;发声训练、持续发音、做克服鼻音的训练、训练患儿控制音量、音调与韵律、交流辅助系统等。

仪器训练:仿照正常儿童的构音与发音模式进行训练。应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语音工作站、启音、启智与音乐治疗仪等。

从语言学角度, 通过分析患者在语音层面上存在的缺陷, 进而分析其构音障碍存在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现今从语言学层面通过描述构音缺陷从而分析脑瘫患者语音症状的国内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脑瘫儿童辅音声母构音度分析》 (王琳, 2010) 、《痉挛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发音特点》 (杜志宏, 2006) 这两篇文章着重从医学层面、生理层面描述脑瘫患者的构音障碍。相比于上述文章, 笔者运用语言统计的方法, 对该患者的发音状态进行评估, 找出其构音的主要问题, 为之后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二、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针对脑瘫患者的语音分析。通过词表朗读达到对患者语料的采集, 同时通过大众对其发音质量的评价, 旨在寻找到患者存在发音缺陷的音节, 方便日后对其的治疗与康复。国内对脑瘫患者通过发音评价进行的测试尚属少见, 此项测试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日后进行进一步康复活动提供帮助。

三、被试基本信息

被试:女, 12岁。早产儿导致的先天性脑性瘫痪, 临床症状为行动不利, 左脚先天性残疾, 有癫痫史。认知水平基本正常, 约为小学三年级 (正常入学年份应为五年级) 智力水平。能够进行简单的言语表达, 进行单句的正常沟通且交流内容基本符合逻辑。本次测试针对其构音障碍进行测试。医学专业人员分析, 该患儿脑性瘫痪的主要构音障碍为痉挛型构音障碍, 临床表现症状为说话费力, 音拖长, 有不自然的中断现象。

四、测试过程综述

根据前人对脑瘫患者认知水平的研究, 同时咨询了相关专家, 最终选定了“交谈材料”作为测试集合。交谈材料是针对智力发展存在障碍的患者制定的, 每一个测试集合由若干张图片组成。测试者通过复述图片上的内容, 从而了解其语言水平。选择测试材料的原因一来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患者的语料, 所得到的语料大多属于长篇语料, 能够最大限度地选择所需要的字符, 二来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认知水平, 使得之后的研究能更有针对性。最后, 使用图画而非文字对被试语法、语义研究有帮助, 有利于接下来的深入研究。选用四格的测试内容可以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图片表达的含义, 同时图片相比于文字更有益于被试阅读。

使用“交谈材料” (2) 进行测试。具体测试工作为将“交谈材料”测试集合中图片使用A4纸打印并塑封, 测试时让被试阅读测试材料, 让其对测试材料上的内容进行复述, 同时使用录音材料对被试的读音进行记录, 得到被试对读音的记录集合。对每一个集合均进行录音, 得到最终的测试语料。所得到的语料为自然语料, 不同于直接对照词表朗读, 所得到的语料内容更贴近生活。由此所得到的测试结果更贴切, 消除测试者刻意朗读的干扰。

通过PRAAT对得到的语料进行切分。开启PRAAT软件, 将音频导入。通过语图里的频谱图进行切分。将完整的语料区分成单个词组或单字。将语音转写为文字, 进行自动分词, 得到单个字。将获得的语音测试集合其中的对方进行筛选, 选其中成篇章的语流段落。并对该篇章进行切分, 得到单字。以供后面对音节的研究。这里选择了3篇语音进行切分, 共得到汉字1000余个。

针对语料进行语音的筛选与分类, 从切分对得到的单字根据元音与辅音进行分类, 这里所选取的样本均为单元音[a][o][e][i][u][y]。因为单元音与二合、三合元音相比, 更具有准确性。在语流之中切分的准确率更好, 也更清晰, 且被试的构音障碍较大, 选取复合元音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将过于低下, 以至于所得结论意义不大。故选取发音相对清晰, 能够基本听清且区分度明显的单元音进行测试, 对每个元音选取五个单字, 元音共计三十个字。

辅音根据声母的个数进行分类, 共计二十一个声母, 同理选取五个单字进行测试。得到两份调查资料交由不同的人群进行测试, 选取语言表达正常, 听力正常的普通人进行测试, 被试根据对某个字发音的确准率进行打分, 区间为一至五分, 完全听不清为一分, 非常清晰为五分, 得到测试分数。选取其中有效的分数进行计算分析, 从而得到患者存在发音缺陷的部位并分析原因。

设立对照组:根据具体字表, 由生理年龄与被试相同的正常儿童进行朗读。由普通人进行测试评分。所得到的结果为对照组。

五、测试结论

分析结果基于下表和图1, 其中通过对被试的分析得到在声母一定时韵母的评分体系。

由表1数据可得: (1) 该患者的发音得分普遍偏低, 正常人的测试得分趋近5分, 患者的得分绝大多数在2.5分上下浮动。最高得分 ([g]3.25分) 。因此, 患者的发音很不清晰。之后进行的矫正仍需很大努力。 (2) 该患者的最低得分与最高得分相差达到了近1.5分。正常对照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得分差在0.5分以内。意味着该患者在某些音节的发音存在较大问题。之后的矫正应当以这些发音标准的音作为重点的训练对象。

以下测试结果分析从辅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发音部位不同所进行的统计。

根据发音部位分类, 共分为如下七类, 所得到的结果如下:双唇音 (bp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cs) ;舌尖中音 (dtnl) ;舌尖后音 (zh ch sh) ;舌面音 (jqx) ;舌根音 (gkh) 。

由图可知: (1) 唇音的发音效果要好于舌音。双唇音与唇齿音的平均得分比舌音高了近0.3, 可见患者通过双唇与牙齿的发音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而发音不标准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其肌肉无力。 (2) 舌尖音的发音效果要高于舌面音。舌面音jqx的发音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舌面与口腔不能有效成阻, 在医学上是由于舌肌的病变导致, 使得舌面肌肉不能与口腔底端贴合, 从而发音模糊。 (3) 舌尖中音在舌尖音之中的发音结果最好。舌尖中音的发音平均值超过了总体的平均水准。主要原因推测是音节爆破感较强, 听者容易感知, 故而得分偏高。基于此, 之后的训练以舌音为主要训练对象。

从发音方法来说:共分为如下五类 (边音[l]较为特殊, 只有一个辅音属于此类)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s)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边音 (l) 。

由图2可知: (1) 根据发音方法进行的分类结果, 各辅音的发音得分相对趋近, 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在0.5分以内, 符合正常人的测试结果。 (2) 鼻音的发音得分最高。这是由于发音并不依赖口腔, 因此得分相对偏高。由此可以推测, 之后的训练以口腔为主。 (3) 塞音的发音要强于擦音。从得分来看, 塞音, 塞擦音, 擦音的平均得分呈现递减趋势。由此可得, 塞音的发音要强于擦音。从发音原理分析, 患者的发音可能存在天然成阻的地方, 由于口腔与舌肌肉不良, 导致唇舌的有效运动范围有限, 因此发音存在问题。

对其中的塞音与塞擦音根据送气与否进行如下分类。

由图3可知, 不送气音的发音情况与送气音的发音情况相比有明显的缺陷。无论是塞音还是塞擦音, 送气音的发音情况均高于送气音。对照图3, 塞音与塞擦音的得分均高于擦音。据此推断, 患者的送气音发音存在很大的缺陷。由此验证上文假设, 患者口腔因为肌肉松弛因而运动幅度有限, 发音时会有天然成阻现象, 在之后的测试中, 对于这部分由于生理机能出现问题, 从而导致发音缺陷。除了语音上的矫正外, 还需要用医学手段进一步诊治。元音的测试结果如下:

由图4可知, 相比于辅音的发音情况, 元音的发音的准确率要比辅音的问题更加平均, 发音的准确率在2.5~3.5之间浮动。但总体的发音准确率较之常人明显偏低, 即元音的发音情况并不容乐观, (1) [u][y]的发音相比于其他元音发音更准确。 (2) [i]的发音存在很大的缺陷, 发音的正确率低于2.5, 也就是发音基本属于很难听清的类型, 需要强化练习。

由图5可知: (1) 圆唇的元音发音情况要强于展唇, [o]是特例。总体上圆唇的发音情况要比展唇更好, 由于患者的痉挛性脑瘫, 圆唇的发音在不是很标准的情况下能够理解, 而展唇需要嘴角向两侧展开, 相比较困难。 (2) 开口呼, 合口呼, 撮口呼的发音要比齐齿呼要有优势。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这三者的发音容易被听懂;二是发音相对省力, 故而发音较容易。

六、结语

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分析:对于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该患者语音康复的训练, 康复的方法基于传统的唇舌训练康复操, 而本测试具有针对性, 对患者存在发音缺陷的词进行进一步训练, 主要通过对词表的重新构建, 设计出适合其康复的词表, 能够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二是根据现在建立的患者语料库, 将标准读音与患者的读音一一匹配, 帮助患者在第一时间听到自己的发音与标准音存在的区别, 同时也能使其他人更好地理解其发音的含义, 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康复具体流程:根据此调查结果进行康复训练集合的准备。根据发音情况, 进行康复字表的设计并对被试进行康复性训练。学习发音时, 应该从模仿声母的发音开始, 当熟练地掌握声母的发音后再连上一个韵母, 即模仿音节的发音, 再模仿生字、单词的发音, 从测试所得, 声母发音的标准度低于韵母。因此从模仿单纯的声母的发音开始是矫治吐字不清的一种适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矫治吐字不清患儿的发音很有帮助。

教儿童练习发音时, 对于一些错音可以让儿童用视觉模仿父母或教师的正确发音的口形加以矫治, 如“x”的发音、“i”的发音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得以矫治。

测试存在的不足之处: (1) 该测试选取的人群没有对性别年龄进行分配, 基于大样本的分析会有一定的损失。 (2) 该测试基于语流之中的语音, 相比于静态的语音在切分精度及评估难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 这是为了弥补自然语言的发音不足而对测试结果的牺牲。 (3) 测试中对于复元音的测试, 为了使结果更统一将其并入了单元音的测试之中。这对测试的结果会有一定的损害。 (4) 测试中得分计算模式采取的是二次取平均值, 得到的结果基本准确, 但存在由于部分元音样本量过少 (O的样本仅为10组) 所导致的准确率存在问题。

摘要:脑性瘫痪的语言学研究在中国是一项新兴的研究课题。脑瘫患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障碍, 康复相对困难。作者通过对脑瘫患者语料的收集, 以及对患者发音情况的评估, 寻找到其发音器官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 同时提出康复方案。

关键词:脑性瘫痪,语音分析,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实验音系学教程.北京大学石峰.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第1版.

[2]范篆玲.徐动型脑瘫儿童康复个案分析.

[3]改善语言使用环境对脑瘫儿童语言能力的理论探讨.

[4]杜志宏.痉挛性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发音特点, 2006.

脑瘫患者论文 第2篇

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脑瘫科于2014年7月14日医院活动期间,一位与服务中心张主任联系的患者韦性刚到院治疗。医院脑瘫科护士于18:00铺好病床,21:18由司机吕师傅和门卫郭师傅送病人到二楼病区。

患者只能靠双手支撑走路,双下肢在地下艰难磨蹭行走,膝关节以下的皮肤已经磨破,而且满身都是泥土和灰尘。脑瘫科室医生付海英、值班护士付玲云见到此场景,丝毫不在意患者身上的异味及全身不堪的衣物,立刻热情的迎接,将患者扶到病床。

值班人员看到韦先生嘴唇干裂,想到患者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治疗,一定是渴了、饿了、太辛苦了。由于时间太晚食堂已经没有饭了。付医生主动到楼下的超市买了面包、火腿等食物,护士也热情的给患上递上热水。患者看着眼前医生刚给他买的食物、护士小心翼翼的吹着的热水,满眼都是感激的泪水。

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在接下来的几天,我院脑瘫科护士主动为患者端水、打饭、清洗全身。他们说:“只想让患者在医院安心的治疗,不愿意看到其他患者嫌弃韦先生,我们没有做什么大爱无疆的事情,只是多做些力所能及帮助患者的小事。”

韦先生被这些医护人员的举动感动了,治疗了那么久,从来没有哪个医院能这么亲切的对待他。他觉得这里是一个充满爱的医院,这里有一群满是爱心的医护人员。

脑瘫治疗新理论 第3篇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二、 脑瘫发病原因

脑瘫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任何原因造成胎儿及小儿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伤或中毒,都可以引起脑损害,从而导致脑性瘫痪。

主要原因可用8个字来概括:早产、难产、窒息、黄疸。

三、 脑瘫的病理表现及临床分型

目前认为脑瘫患者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软化、纤维化。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可见广泛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大脑皮质和髓质发育不良,可有脑软化、囊性变、脑室扩大或脑穿通畸形。依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和特征而一般分为痉挛型脑瘫、手足徐动型、共济运动失调型、强直性瘫痪、肌张力不全型(又称迟缓型)和混合型;按瘫痪部位分为:单瘫,偏瘫,双侧瘫,三肢瘫,四肢瘫,截瘫和双重性偏瘫。

四、 临床诊治新理论

小儿脑瘫严重损害婴幼儿生活质量,危害病患儿的全面身心健康成长。鉴于小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在3岁以前,治疗原则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越大,可避免不良姿势的形成、避免因肢体畸形而造成终身残疾,早期治疗还有利于患儿性格及思维能力的良好培养和教育,理想治疗时间应该从6个月之前的婴儿期开始。尽管理论上在病患儿大脑发育成熟之前及时治疗,应该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的康复技术和手段单一,疗程较长,康复效果缓慢,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康复专业人士一直在不断致力于最新康复理念和康复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

顺兴脑病医院系新型脑病康复专科医院,拥有省内一流的脑科专家及康复专业人士,引进先进检查设备,设置了专门的康复功能治疗及锻炼室。在长期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独特的脑瘫康复系列疗法:康复为主、药物为辅、手术支持的三位一体疗法,具体采用针灸醒脑开窍、穴位药物注射、头针、电针、推拿按摩、经络氧疗、康复运动疗法、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等多种并行的先进疗法,同时还积极开展康复护理(RN)、家庭康复教育、康复矫形指导及社区康复;并采用中西医药物配合治疗,特别是我院自行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脑瘫壮骨健胶囊及治疗癫痫的三种新药特药,同时针对病情和用药的不同还配有专业中医专家分型诊治,经临床验证对脑瘫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另外对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将由神经外科专家实施对症手术治疗后,再配合康复以取得最佳疗效。

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经过我们专业的治疗,住院部和门诊的患儿不论是在智能上还是肢体功能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五、康复导向

作为省内首家专业脑病康复医院,我们的服务宗旨是:用专业的团队、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术、科学的方案,获取更大的社会效果,更好地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我们具备负责诚信的从业道德和一切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我们科学、系统、专业的康复治疗将会使更多的病患儿摆脱脑瘫的困扰,最大限度恢复智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自尊,回归健康、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我们坚信:选择专业的康复机构,就是在选择正确的健康之路。

医 院 简 介

兰州顺兴脑病康复医院是甘肃省内首家集预防、普查、科研、治疗、康复于一体的脑病专科医院`,实施药物、手术、康复“三位一体”的综合诊疗,治疗病种包括脑瘫、偏瘫、脑积水、脑血管疾病、癫痫、小儿多动症、头痛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医院拥有甘肃省内脑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团队,斥巨资引进了一大批现阶段最先进的脑病诊疗设备,同时设有康复诊疗中心、脑系外科诊疗中心、神经内科诊疗中心等专业诊室,针对不同患者、具体病状制订个性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诊疗中心以脑瘫、中风偏瘫为主要诊疗对象,采用系统治疗和个性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在科学全面的诊断评定基础上,综合运用药物、手术、康复“三位一体”的最新治疗方案。

脑系外科诊疗中心形成了以原甘肃省人民医院脑外科主任罗克政教授为核心的技术专家团队,引进了先进的检查、手术、康复设备,采用手术、药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脑神经内科诊疗中心由省内外多名权威专家主诊,针对癫痫、头痛失眠、抑郁、小儿多动症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展开药物、康复综合治疗,并配合医院自行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特药实行分型施治。

兰州顺兴脑病康复医院作为脑病康复事业的先行者,立志高远,以康复事业为己任。本着“更好地为更多的患者服务”的办院宗旨,我们将奉行专业、专注、专一的行业精神,力求在脑病治疗领域做到更专业、更规范、更权威,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脑病治疗悲观理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脑病患者摆脱病痛的困扰,早日回归健康人的正常生活。

兰州顺兴脑病康复医院

地址:兰州市和政东街3号

电话:0931-4632666

语言沟通在脑瘫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第4篇

1 礼貌性语言交流

护士的礼貌性语言首先体现在称呼上, 在与患者交谈时, 免不了以称呼作为见面礼, 护士用些礼貌语, 敬语。谦语称呼患者, 给患者带来一种亲切, 温暖, 信任的感受, 这样为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护士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美德和修养, 这样才能使护患之间的礼貌性语言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2 暗示性语言交流

语言具有暗示和治疗的功能, 语言对神经系统的特殊刺激物, 它能影响人的健康。暗示性语言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而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变化, 良性暗示性语言交流, 可排除患者心理障碍, 使之树立信心, 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 起到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脑血管意外患者最关心的是预后, 护士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说:"这种病我们经常治疗, 像你这样年龄。我们治疗的很多, 预后较好"此类暗示性语言, 能够消除患者顾虑, 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作为护士要掌握语言暗示技巧, 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 还要具备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敏锐的观察分析事物能力, 对患者体贴入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 安慰性语言交流

语言是开心的钥匙, 是治病的良方。安慰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对患者来说: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能致病, 对脑血管意外瘫患恢复期, 一般病情都较重, 病程长, 患者既希望长期住院治疗, 延长生命, 又顾虑病情拖延时间太长, 家庭经济负担重, 因而内心矛盾重重, 情绪容易波动, 担心医护人员或家人厌烦自己。这时我们就用温暖的语言安慰患者, "有病慢慢治, 即使不能治愈也可以好转, 只要好转, 生命就有希望……"。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内心解答, 加强巡视病房次数, 多陪患者谈心, 关心体贴患者, 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树立信念, 由绝望变希望, 使患者心情舒畅, 消除精神压力, 积极配合治疗。要掌握与患者之间安慰性语言交流的运用, 必须培养我们护士自身的爱心.耐心和同情心, 做到真正急患者所急, 想患者所想。

4 情感性语言交流

通过以上三种语言交流, 在护士与患者之间就会逐渐建立起一种共同战胜疾病的情感信念。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语言是护士感情的外在表现。护士的情感, 关注最多的莫过于脑血管意外患者, 脑血管意外患者多处于焦虑, 恐惧, 多疑, 悲观, 消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护士应多与他们谈心, 时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做到换位思考, 了解患者的心理, 理解和同情他们。如"今天感觉好些了吗?您哪儿不舒服?"给患者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良好的护理道德, 高尚的情操, 充满情感的语言给患者同情, 安慰鼓励使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得到改善, 激发潜在生存意识。要做好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就要求我们护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责任感, 使命感, 使护士与患者为共同战胜病魔而达成共鸣。

5 伦理性语言交流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 是感情交流的媒介。语言的表达要符合伦理学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温柔中不失维护自尊的庄重, 体现出"白衣天使"的温文尔雅。恰当的语言可获得患者发自内心的信任, 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而出语不逊则会导致严重后果。与患者交谈吐字清晰。用语恰当。幽默的谈吐能使患者轻松。分散对痛苦的注意力, 要掌握与患者之间语言交流的伦理性, 要求护士语言必经符合伦理道德的原则规范, 处处体现我们白衣天使的无暇与神圣。

脑瘫患儿活动资料 第5篇

“情暖脑瘫儿童 爱心共圆梦想”

关爱脑瘫儿童公益服务

长沙县志愿者协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长沙县志愿者协会简介

长沙县志愿者协会是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以共青团长沙县委为业务主管单位,设有理事会、秘书处、宣传部、外联部、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等职能部门,现已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0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朋友8000多人次,湖南日报、湖南经视、湖南卫视、时尚频道、教育频道、湖南红网等省级主流媒体和网站作了重点推介。

协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服务理念,以雷锋工作示范站为平台,以小“橙”大爱公益图书馆、志愿者结对服务基地为服务载体,扎实开展了文明劝导、社区艺术节、湖南脑瘫儿童关爱项目、随手捐衣项目、保护松雅湖湿地鸟类环保项目、慰问抗战老兵、小“橙”大爱义卖、“一路向北”爱心助学、东盟十国贸易会议志愿者服务等大型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响应了习总书记的激励话语:“用我们的青春激情,打造最美“公益名片”。

协会打造了一支以品牌策划专家、项目经理、核心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带头人为核心的精英团队,志愿者人数发展到5000余人,现已获得“随手公益优秀团队”、“长沙县十佳爱心团队” 等荣誉称号;在团市委举行的首届青年社会组织项目大赛中荣获第二名;被评为长沙市第六批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本协会QQ群520989搜索志愿者综合排名全国第一。会长吴腾飞和志愿者胡志勇被市文明办授予“长沙市优秀志愿者”,被团市委推选参与“长沙好青年”五四点赞活动,被点赞230万次获得全市第二名。

【协会公益形象大使】

1、“九·三”抗战阅兵湖南省唯一女兵刘依依;

2、“中国好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湖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阳鹏;

3、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的女孩、青奥会火炬手、亚青会火炬手古丽米热•米提吾拉。

“呵护花蕾,绽放梦想”脑瘫儿童关爱行动

脑瘫村简介

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现约有脑瘫儿童2万人。因为家庭的康复知识普及不到位、儿童的早期筛查工作难、大部分残疾儿童生活贫困、财政投入有限等原因,致使很大一部分脑瘫儿童不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

在长沙城北,这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万家丽北路,地处长沙市和长沙县的交界点。“城西”是病友们对它的统称,包括脑瘫患儿租住的小区和民宅,离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有2里地。每年湖南数百名脑瘫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租住于此,这里已然像个村落,它是希望和绝望聚集疯长的地方,病友称它“脑瘫村”。

在这片街道上,人们见惯了推轮椅、行色匆匆的大人,夹着脚模、流着口水、斜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在此购买生活必需品,然后回到蜗居,生火做饭,给孩子做康复、洗澡,再带着孩子回到医院,面对器械和疼痛。

实施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健全残疾人工作“两个体系”的重要举措。省残联、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制定了《湖南省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湘残联字〔2013〕47号),将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来自各个地州市的600个脑瘫患儿家庭均租住在长沙县内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附近,长沙县志愿者协会作为团县委下属的主要公益组织,发挥人脉资源广、社会影响大的独特优势,依托协会精英团队,以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为志愿服务基地,针对患儿家庭承受的体力、心理、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联合医院、企业开展了家庭生活、心理疏导与咨询及经济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工作,推进协会与社区、医院的良性互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长沙县志愿者协会已经为脑瘫患儿家庭捐献现金和物资十万,因脑瘫儿童大部分不会嚼咽,我们每个星期带着果汁机给脑瘫儿童榨果汁,补充她们的营养。

协会通过构建健全的“协会—社区—医院”共建的志愿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志愿者和亲子家庭开展亲情体验、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将进一步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力量源泉;通过多方联动和参与关爱行动,能为脑瘫儿童家庭其提供经济上、心理上和道义上的支持与帮助,推进协会与社区、医院的良性互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带着梦想与感恩前行

——志愿者与脑瘫亲子家庭欢度元宵

元宵佳节,长沙县“亲亲宝贝”的店内掌声雷动,热闹非凡,汤经理和志愿者们都把最打眼的地方腾了出来,把最好吃的东西拿了出来,把最温馨的微笑挂在嘴边,因为这里有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省各地的12组脑瘫患儿亲子家庭。

志愿者宋强老师与“九·三”阅兵式女兵、志愿者刘依依同台献艺

患儿亲子家庭在“亲亲宝贝”免费照亲子照

志愿者亲子家庭在“亲亲宝贝”照亲子照

来自长沙师范学院的志愿者杨顺年老师在耐心指导和点评孩子们画画

患儿亲子家庭在“晒”自己的画画作品

母女俩在细细品尝志愿者们同心协力制作的爱心汤圆

母女俩在细细品尝志愿者们同心协力制作的爱心汤圆

县文明办主任王宏伟祝福患儿们早日康复

慰问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纷纷拿起手机抢拍感人场面

九三阅兵式女兵、志愿者刘依依和患儿亲子家庭浓情互动

志愿者们和获奖的患儿家庭合影留念

患儿家长们纷纷为协会赠送锦旗

脑瘫患儿的生活与成长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小“橙”大爱·元宵喜乐会自然成了大家心仪的聚会活动。

这一天,县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放下手头的活赶来服务; 这一天,县文明办主任王宏伟“抛下”家人赶来陪患儿; 这一天,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杨顺年如约赶来指导孩子们作画; 这一天,我省“九·三”国庆阅兵的唯一女兵刘依依浓情高歌; „„

店内的感人画面代替了往昔的洽谈场面,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催人泪下,一个个陪伴的故事触动心扉,一首首感恩的节目精彩连连,这是一幅令人感动而温馨的画面!

头一次接待这么多特殊顾客,汤经理和她的同事们分外高兴,接地气才能聚福气成了她们全新的经营理念;头一次近距离地陪伴患儿亲子家庭过节,熊连华和她女儿等志愿者亲子家庭读懂了珍惜当下的生活理念;头一次陪伴两组亲子家庭包汤圆,女兵刘依依等志愿者人间温情的体验写在了日记本里;头一次分12批逐个教小孩子画画,长沙师范学院杨顺年老师把陶醉写在了脸上„„

这些让人温馨的画面,被亲亲宝贝的摄影师一一定格成了永恒,留在大家心里的是无比的欣慰与感动。

“我们是来自湘西大山旮旯里的,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曾让我一次次灰心失望,但今天大家的爱心再次点燃了我们全家的希望!”

“虽然我的命运不好,但今天看到这么多有爱心的人陪我们过节,这是我和孩子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

在主持人鲍文娟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小袁、小杨等患儿的家长争相上台演绎感恩心声,大家用雷鸣般的掌声为生命喝彩,为可亲可敬的妈妈们“点赞”。

活动现场自主“结对”的爱心亲子家庭、志愿者和患儿家庭的“协同作战”能力咋样呢?画画、包汤圆等现场比赛活动成了最好的“试金石”。

探讨声、加油声,声声入耳,苦事、乐事,事事关心,眼前刘依依、王锦阳、朱婉嫣等志愿者们最关心的是帮患儿家庭把爱心奖品拿到手。火热的爱心竞技场面浓情上映,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直到主持人和现场评委老师共同揭晓激动人心的比赛名次,大布娃、书包牛奶等奖品一一“亮相”时,大家才“收心”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在欢乐之余,都把最暖心的纪念留给了患儿家庭,一句句勉励的话语、一个个金灿灿的橙子、一件件全新的衣服、一份份温馨的慰问金、一张张感恩的照片成了永恒的纪念。

虽然他们康复之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有梦就会有希望,有感恩就会有动力。冯琴琴、文珍香等志愿者们与患儿家长一一握手后,直到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消失在朦胧的视野中„„(文胜武)阿里巴巴员工与长沙县志愿者共赴感恩之旅

3月初,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拟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组织策划者高燕认为,单纯的思想宣导难以让伙伴们入脑入心,何不组织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爱心活动?

阿里巴巴员工、协会志愿者和患儿亲子家庭合影留念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一条新闻资讯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她的眼球:长沙县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小“橙”大爱义卖活动掀起了长沙全城义购热潮,湖南经视、湖南卫视、湖南时尚频道、新浪网湖南频道等十几家主流媒体和网站竞相报道。“吴会长,我们是阿里巴巴的员工,想和你们协会一起开展一场爱心活动。”3月7日,高燕开门见山跟吴会长聊起了公益话题。

目前,协会最大的心愿就是帮扶租住在长沙县的来自湖南各地的500个脑瘫儿童家庭,于是“春暖脑瘫儿童 爱心共圆梦想”的感恩之旅纳入了协会的重要活动日程。

“我们公司最终确定46名员工参加感恩之旅活动,请予安排。” “我们协会将安排策划人员、志愿者和慰问向导与你们对接。” „„ 一条条策划信息,就像一股股暖流,在指尖流溢。大家因为是同心协力关爱脑瘫儿童,尽管时间很紧,但双方都配合得很默契,所有策划方案和活动执行细案做得很精细,活动如期顺利开展。

3月10日上午9时30分,一辆爱心大巴从长沙市区驶向城西安置区加油站,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46名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员工带着满满的爱心和感恩的心灵,逐一走访慰问脑瘫患儿家庭。

“小孩子今年5岁了,我们带他在长沙做了三年康复治疗,可现在还走不稳„„”小杨来自湖南吉首矮寨镇,他妈妈说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时,不禁泪流满面。听说这次是志愿者们和阿里巴巴的员工一起来看望小孩,她更加坚定了康复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有爱就会有“家”。小杨全家六口居住在不足8平米的临时搭建的棚屋里,房间里阴暗潮湿,旧柜子也是好心人赠送的,还有三个大点的小孩在读小学,林资洋、杨晓林、周慧桃等员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跟家长介绍开网店的知识和方法,探讨提高他家的谋生能力,并纷纷捐款慰问她们,祝愿小杨早日康复。

小刘6岁了,来自长沙宁乡县老粮仓镇,至今走不稳路。她妈妈腰肌劳损,患有肾结石,爸爸靠在工地临时做点事养家;大女儿在读小学五年级,还有两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急需照顾。眼见这对患难夫妻两头都要照顾,大家鼻子酸酸的,都在商量着帮她家度过难关,心理疏导、爱心慰问、谋生出路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大家分组慰问了9户脑瘫患儿,带着关爱与感恩的心灵踏上了回城之旅,《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声在爱心大巴里久久回荡。

“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活动结束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员工高燕深有感触地说,等忙完手头上的紧急工作,周六我们将为脑瘫患儿发起募捐,力所能及地为这些特困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爱心“责任田”任重道远,协会和阿里巴巴的爱心员工将会探讨脑瘫儿童的后续帮扶计划。(文胜武)

脑瘫知识简介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一、病因

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二、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三、治疗方法

1、综合康复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①手术;②矫形器;③水、电、光、声疗法;④语言、交流的治疗;⑤运动功能的治疗;⑥ADL训练。

2、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螺旋藻片(胶囊)。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

3、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4、运动疗法

儿童脑瘫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1)儿童脑瘫运动疗法的共同目标 ①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②使用双侧身体。③在卧、坐、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④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⑤预防畸形。

(2)各型儿童脑瘫的训练目标 ①痉挛型 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②手足徐动型 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按痉挛型的目标做。③共济失调型 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稳定的抖动,尤其是双手。

湖南省0-7岁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技术规范要求

(节 选)

一、诊断依据

根据《脑瘫儿童康复指南》(中国妇女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脑瘫之定义。

(一)脑性瘫痪定义:胚胎形成缺陷,或者妊娠到分娩、出生后一岁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

(二)脑性瘫痪诊断的核心要素:1.发育时期形成;2.非进行性(系指脑损伤非进行性进展);3.永久性。其他相关条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姿势反射与异常运动模式。

(三)体征:运动发育迟缓(系指运动能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异常姿势(包括姿势异常、稳定性差、在运动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握拳、双上肢内旋、外展、双下肢内收、交叉等)。

(四)影像学检查支持脑损伤。

二、实施基本原则

(一)坚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全面康复,持之以恒。

(二)倡导医教结合,中西结合,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结合。

(三)推行因病施治,实施“训前规范化检查评估+个性化康复训练+辅具配置”综合方案。

(四)强调家长参与,终身管理与社会协作。

三、疗效评价标准

一个治疗疗程(100天)结束后,根据《湖南省0—7岁儿童脑瘫70项康复评定量表》进行末次评定,项目实施康复疗效有效率达到90%以上。并按分值判断为显效、有效、无效。

(一)有效:每个领域较初次评估提高1—3分,或7大领域总分提高1—41分,或单个项目提高1分;

(二)显效:每个领域较初次评估提高4分以上(含4分)、或该领域初评值已达到满分经过康复以后继续维持满分、或7大领域总分提高42分以上(含42分)、或单个项目提高2-3 分。

(三)无效:评估分数无提高或较初评结果降低为无效。

(四)康复治疗期间,因并发相关疾病(如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或患者自身原因中途终止康复训练者,不纳入疗效评价考核指标,应及时向家属解释并履行告知义务。

四、操作技术规范 1.医疗康复

1.1.物理治疗:参照卫生部《康复技术操作规程》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

(1)头部控制功能训练

(2)上肢功能训练

(3)下肢功能训练

(4)站立和行走训练 1.2.物理因子治疗

根据功能情况选用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传导热疗法、超声波疗法、电磁波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痉挛肌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功能性电刺激(FES)、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

1.3.水疗:治疗师在水中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水疗温度最低20℃,一般为34~38℃。

1.4.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像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训练患儿进食、穿衣、转移等训练,并在患儿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1.5.语言治疗

以言语训练或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1.6.中医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以调疏肝解痉为原则,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并辨证加减。

(2)推拿治疗:以疏通经络、调补脾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艾灸、头皮针、穴位注射、中药治疗等。(4)中药熏蒸治疗。1.7.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开展高压氧治疗、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项目。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肌肉松弛剂、抗癫痫药,多巴胺类药、抗胆碱能药等。

3.常见并发症处理

3.1.外伤:具备外伤、气道阻塞、烫伤等各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能力,并具备及时转诊相关综合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能力。

3.2.继发性癫痫:各类抗癫痫药物的选用。

3.3.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4.精神障碍:精神药物使用等。3.5.其它合并症:如烧伤、烫伤等的处理。4.康复工程技术

脑瘫宝宝早发现 第6篇

自我判断脑瘫危险因素

1.胎龄<3/周或>12周;

2.出生体重<25008;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3.异常黄疸;

4.Apger评分0~4;

5.产时感染:

6.高危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哺乳困难、肌张力低下、拥抱等原始反射弱。

如果出现了以上情形,妈妈要引起重视,进一步观察宝宝。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其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

预防脑瘫这样做

出生前准妈妈认真做好早期产前检查,防止发生先天性疾病。妊娠期间发现胎儿异常及早终止妊娠。此外准妈妈还要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等。特别是在妊娠10~18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时期,此时更应注意防止感染。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麻醉药、镇静药,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的照射。

出生过程中导致脑瘫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预防早产、难产,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伤害,是预防脑瘫另一环节。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

出生后预防宝宝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疾病,若有异常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脑瘫宝宝预警信号

新生儿期:当宝宝仰卧时,双下肢过度伸直,而且两上肢屈曲,手握得很紧。活动减少,尤其两手很少活动。下肢不易分开双腿,换尿布困难。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1~3个月: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宝宝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4~6个月:宝宝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

7~8个月:宝宝仍不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宝宝的双下肢呈屈曲状,膝关节处不能伸直;强扶成前倾体位后,父母一松手,宝宝又向后倾倒。扶宝宝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宝宝的髋及膝过度伸直,甚至交叉成剪刀状。

8个月:宝宝不会爬,或爬行时只有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12个月:宝宝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经常会出现异样表情。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

面对脑瘫患儿,父母应当如何做

当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时,妈妈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就医,尤其是高危儿(难产儿、早产儿、出生时窒息),有无异常表现也要定期就诊。若能在生后3个月内超早期或出生后6~9个月内早期发现,并开始长期正规治疗,协调障碍程度较轻的患儿可基本治愈。此外,可以对宝宝采取强化主动运动的训练方法,如按月龄增长做相应的抬头、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运动,促进运动发育。应在正规医院康复师的协助下,进行训练:

0~2个月

俯卧抬头。早产儿满40天开始俯卧练习,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时,俯卧位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宝宝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宝宝俯卧于妈妈身上_妈妈可与宝宝对话鼓励宝宝抬头。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宝宝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个月

俯卧抬头训练。继续让宝宝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

翻身。用玩具诱导宝宝翻身,帮助宝宝翻身时可一手握住宝宝的手,另手在其肩部轻轻地向对侧翻身,每日至少练习7~8次。

平衡训练。将宝宝仰卧位放置在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每次3~5分钟。

手口协调性训练。仰卧位,让宝宝两手抓双足放至口,练习手口眼协调性动作。

抓握训练。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诱发宝宝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进行抓握。每日进行7~8次。

5~6个月

坐位训练。宝宝双下肢分开、躯干前倾,双上肢前方支撑坐,也可练习靠坐。每日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俯爬。家长可在其前方用玩具逗引,后方抵住宝宝足底帮助向前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练习7~8次。

主动抓握训练。宝宝坐位,将玩具放在身体前远近不同的位置,让宝宝练习从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够取玩具。每日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7~8个月

手膝位爬。用手膝位支撑的姿势进行爬行训练。要求每日爬50~100米。

拾取动作训练。立位扶宝宝的双膝防止膝屈曲,在宝宝前面放上玩具,让其练习弯腰拾取。弯腰的幅度从高到低。从易到难。此动作每日练习2~4次,每次10~30个。

双手捏取的动作。到7个月左右宝宝能够使用拇指,此时可以给他一些小的玩具,让其练习使用手指,让宝宝从大把抓握到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起使用,训练精细动作。

9~12个月

扶站、蹲起、独站和独行练习。并根据宝宝情况,请医生帮助制定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及方法。

母子健康温馨提示

1.脑瘫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许多专家认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脑瘫患者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试验前准备

选择2010.12-2011.6武警总医院收治的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脑瘫患儿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3岁10例,4-6岁10例;北京武警总队第二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3岁10例,4-6岁8例;均符合2006年长沙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的诊断与分型标准[3]。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 且得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方法

干细胞移植组患儿术式分两种:①腰椎蛛网膜下腔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取左侧卧位,5%利多卡因局麻下,7号腰穿针缓慢刺入蛛网膜下腔,缓慢拔出针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注入干细胞混悬液2mL,还纳针芯,拔针,术毕;②双额脑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一般1-3岁脑瘫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头围发育尚未完全,采取4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为一疗程,手术间隔3-5d一次。4-6岁患儿头围≥50cm,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行2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及一次双额脑立体定向干细胞移植术[4,5]。

1.3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介绍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用于测量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状况随时间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 是脑瘫康复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变化,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工具[6]。GMFM评估共包括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A卧位与翻身、B坐位、C爬与跪、D站立位、E行走与跑跳5个能区。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主要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 5 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

1.4 统计学分析

A组进行移植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进步程度对比。对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内患儿的GMFM总分及各功能区评分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BM-MSCs移植对CP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影响。B组在康复治疗之前经过一个月的洗脱期后进行GMFM评分,对在进行康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GMFM总分、总百分比及月百分比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将AB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0例接受干细胞移植+康复锻炼组患儿中有17例患儿完成本次研究,3例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本次研究。20例接受康复锻炼组患儿中有18例患儿完成本次研究,2例患儿因个人原因退出本次研究,资料不全。

2.1 干细胞移植组+康复锻炼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干细胞移植+康复锻炼组患儿干细胞移植治疗后1个月GMFM-88评分与移植前相比A、B、C功能区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GMFM-88总分也有明显提高(P<0.01);移植治疗后3个月GMFM-88评分与移植前相比,A、B功能区得分继续改善(均P<0.01),具有显著差异。D、E功能区3、6个月时也有改善,较移植前有所差异(表2),但提高分值区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治疗后6个月A、B功能区得分有显著改善(均P<0.01);C功能区(P<0.05),GMFM-88总分也显著提高(P<0.01);实际分值一个月时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3个月呈上升趋势,且(P<0.05),6个月时(P<0.01),与移植前比较显著提高(见表1)。

注:与移植前比较,*:P<0.05,**:P<0.01。

2.2 单纯康复锻炼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注:与移植前比较,*:P<0.05,**:P<0.01。

单纯康复锻炼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GMFM-88评分与移植前相比,A、B、C功能区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GMFM-88总分也有明显提高(P<0.01);移植治疗后3个月GMFM-88评分与移植前相比,A、B、C功能区得分继续改善(均P<0.01),具有显著差异。D、E功能区较移植前有所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移植治疗后6个月A、B、功能区得分有显著改善(均P<0.01);C功能区(P<0.05),GMFM-88总分也显著提高(P<0.01);实际分值1个月时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3个月呈上升趋势,且(P<0.05),6个月时(P<0.01),与康复锻炼前比较显著提高。

通过两组总分各时间段与治疗前改善值差值的的比较可以看出,单纯康复锻炼组总分的改善较干细胞移植+康复锻炼组高,考虑是由于康复锻炼组患儿的GMFCS分级平均较轻,基础分值较高所导致的。 通过平均改善差值的分值比较可以看出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康复锻炼组比单纯康复锻炼组分值提高要高出2分左右。

3 讨论

小儿脑瘫的原因可分为产前因素,产时因素及产后三种因素,产前因素如早产、宫内窒息等,产时因素可有难产,出生时窒息史等,产后因素可分为黄疸、感染、外伤及出血等,其病理变化的特点为由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脑细胞正常代谢障碍,细胞膜钠泵和钙泵功能降低,离子渗透性增加,产生的脑水肿,缺氧时间越长,脑细胞水肿越明显,其功能障碍越严重。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脑白质的发育障碍。目前治疗脑瘫的方法有很多,但能收到切实疗效的方法少之又少,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段进展,细胞移植已在国内外用于多种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后遗症等等,同时也为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干细胞移植及康复锻炼两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行干细胞移植后患儿,术后一个月粗大运动变化最明显,GMFM实际分分值提高3-4分左右,术后3、6个月仍有提高,但提升程度较前变缓。从临床实际变化观察,A区有8例患儿治疗后竖头较前平稳,B区12例患儿翻身独坐等动作完成较前轻松,其中上肢精细活动也有变化,表现为持物较前平稳,上肢活动幅度较前增大,考虑为行干细胞移植后患儿肢体肌张力较前降低后肢体活动灵活而出现的上述变化,与国外报道的干细胞对肌张力调节作用相符[7]。康复锻炼组患儿由于康复锻炼的疗程一般为2-4个月,故从3个月开始与治疗前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表现为肌张力降低,独坐翻身等动作较前完成轻松,3个月治疗结束后GMFM总分平均提升4分左右,但从后期疗效观察,6个月时提升并不明显,平均提升分值在1分左右,同时本次入组的康复锻炼组患儿GMFCS分级较干细胞移植组患儿程度轻,而干细胞移植组患儿平均GMFCS分级在ⅳ-ⅴ级的患儿居多,由此可得出康复锻炼对脑瘫患儿短期疗效较明显,对重症脑瘫患儿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从长期疗效观察,经过洗脱期后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继续并不理想。在D、E功能区的改善方面患儿跑、跳等方面运动改善并不明显,同样考虑与收治的患儿本身症状较重,短期内提升困难有关,故D、E区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着重排除年龄及不同脑瘫分型的影响,故两组研究对象均选取年龄在六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在重症脑瘫患儿粗大运动改善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康复锻炼组,而康复锻炼组在短期内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提升明显,长期

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组患儿术后有3例术后出现发热,但不超过38℃,给予物理降温后缓解,考虑为术后吸收热所致,余治疗期间未见异常反应,术后3、6个月随访中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说明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总之,干细胞移植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是安全、有效的,是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兴治疗方法,如果传统康复锻炼结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相信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会更加明显。

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康复锻炼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进行单纯康复锻炼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3、6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步程度。结果 干细胞组17例受试者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康复组18例完成临床研究。A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GMFM总分及A、B、C功能区得分均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5);B组患儿接受康复锻炼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均接受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该组患儿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儿粗大运动可有明显改善(P<0.05),二者比较干细胞移植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分值较单纯康复锻炼组明显。结论 BM-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改善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以术后一个月改善最明显,术后6个月仍会继续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干细胞移植后行康复锻炼相比单纯康复锻炼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效果更明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瘫,康复,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参考文献

[1]Olson SD,Kambal A,Pollock K,et al.Examination of mesenchymalstem cell-mediated RNAi transfer to Huntington's disease affectedneuronal cells for reduction of huntingtin[J].Mol Cell Neurosci,2011,49(3):271-281.

[2]Jadasz JJ,Aigner L,Rivera FJ,et al.The remyelination Philosopher's Stone: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therapies for multiple sclerosis[J].Cell Tissue Res,2012,10:78.

[3]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4]Harris DT.Cord blood stem cells:a review of potential neurologicalapplications[J].Stem Cell Rev,2008,4(4):269-274.

[5]Petrini M,Pacini S,Trombi L,et al.Ident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of mesodermal progenitor cells from human adult bone marrow[J].Stem Cells Dev,2009,18(6):857-866.

[6]Kesar TM,Sawaki L,Burdette JH,et al.Motor cortical functionalgeometry in cerebral pals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isability[J].Clin Neurophysiol,2011,6:78.

宫内感染与脑瘫 第8篇

1 宫内感染

1.1 病原体

宫内感染包括羊水、胎膜、脐带、胎盘和胎儿的感染。宫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细菌, 且多为阴道内的寄生菌群, 常见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临床上常见的宫内感染病原体包括:阴道加德纳菌、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大肠杆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A、B、D族链球菌等, 多数是毒力相对较低的条件致病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如经典的TORCH感染, 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提高和及时规范的诊治, 对胎儿发育的危害已显著降低。

1.2 感染途径

宫内感染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 可通过下列途径感染胎儿:①由下生殖道上行感染;②血行经胎盘扩散;③由腹腔经输卵管逆向播散;④侵入性操作, 如羊膜腔穿刺、经皮胎儿血取样、绒毛取样等。其中以经阴道、宫颈的上行性感染为主要途径。

2 宫内感染与脑瘫

无论早产儿或正常体重儿, 宫内感染均为脑瘫的高危因素, 并且是目前脑瘫病因研究的热点。脑室周白质软化 (PVL) 是大脑白质的一种损伤, 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表现, 可以导致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和 (或) 脑瘫。临床以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在新生儿期, 神经超声影像所显示的PVL是脑瘫最为重要和确定的危险因素。既往有资料研究了在足月儿和早产儿脑瘫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互关系, 指出绒毛膜羊膜炎与脑瘫密切相关, 并且与囊状PVL相关, 说明绒毛膜羊膜炎是脑瘫及PVL的危险因素。且大量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如Gibson等通过给孕兔注射一定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引起宫内感染, 发现幼兔有脑损害。严格来讲, 宫内感染可分为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首先, 绒毛膜羊膜炎引起母体系统性炎症反应, 在临床上表现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 即发热、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等, 但在早期难以察觉。随着感染的进一步蔓延, 将影响胎儿, 引起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 (FIRS) , 在生化水平上表现为胎儿血浆白介素-6 (IL-6) 浓度升高。一旦发生FIRS, 胎儿或新生儿的发病率将明显增加。如Grether和Nelson等研究认为, 临床或组织学诊断有绒毛膜羊膜炎的存在均与继发的脑瘫显著相关 (OR分别为9.3和8.9, 95%CI分别为2.7~31和1.9~40) 。而当FIRS存在时, 继发PVL或脑瘫的风险将增加到11倍。

3 宫内感染致脑瘫的可能机制

3.1 诱发早产

75%脑瘫的病因尚未明确, 但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是脑瘫的危险因素。而大量证据表明感染是早产的主要原因, 占早产的40%以上, 因而导致脑瘫的发生。

3.2 发热

胎盘是胎儿的主要散热器, 能将胎儿产生热量的85%转运至母体, 并使胎儿温度随母体温度而调整。当存在绒毛膜羊膜炎时, 胎盘散热功能不良以及母体发热, 可使胎儿温度明显增高, 而脑温的轻度增高即会增加缺血缺氧的脑损伤作用。发热可能通过增加新陈代谢率和能量消耗, 加重机体酸中毒, 诱导过氧化物产生和自由基释放等机制引起胎儿脑损害。

3.3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脊髓膜炎

B族乙型链球菌是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 胎儿可通过母体的下生殖道垂直传播或阴道分娩时导致感染。同时早产儿、胎膜早破的时间过长以及母体泌尿生殖道大量微生物定植等均使新生儿患病率增加。

3.4 引起胎盘功能不全和产时窒息

绒毛膜羊膜炎可通过引起绒毛水肿, 胎盘早剥, 母体发热致胎盘氧耗量增加等导致胎盘功能异常。动物实验发现, 孕羊羊膜内或静脉注射内毒素后, 可引起胎盘灌流量减少伴继发的慢性低氧血症, 胎儿血流重新分布, 肺过度灌注, 而脑氧供应量明显减少。同时感染产生的大量毒素和细胞因子, 可影响子宫收缩, 引起产程异常导致产时窒息。临床发现, 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更易发生子宫收缩迟缓、第一和第二产程异常而使剖宫产和母体出血增多。研究发现, 若宫内感染和产时窒息并存, 则新生儿脑瘫的发病率较单纯的围生期窒息显著增高。

3.5 细胞因子致脑损伤

宫内感染可引起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 研究发现患有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的妇女分娩的新生儿脐血IL-6水平>11 pg/ml比例为62%, >18 pg/ml比例为54% (该值常被用来判断FIRS存在与否) 。炎症产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或由于血脑屏障的不成熟, 以及损害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使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进入脑内, 引起脑白质损害, 即PVL。这种白质损害可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包括①直接作用;②刺激其他细胞因子和损伤介质如一氧化氮合成, 相互协同作用, 导致神经元死亡;③激活血管内皮细胞, 刺激其凝血活性, 抑制其抗凝血、纤溶作用, 影响血管内细胞黏附、凝聚、血栓形成, 进而通过多重反馈组成的级联反应引起一系列病理状态;④促进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以N-甲基-D-门冬氨酸 (NMDA) 受体作为中介, 导致神经元死亡;⑤诱导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增生;⑥引起发热;⑦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4 诊 断

明确诊断宫内感染性脑损伤, 要具备以下标准:胎盘感染的证据[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和 (或)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脐血和胎儿血中炎症介质水平增高, 中到重度脑病的证据和 (或) 脑损伤的证据。宫内感染常常是亚临床的慢性感染, 无典型的临床症状, 因此, 早期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行革兰染色、白细胞计数, 检测其中的葡萄糖浓度、白细胞酯酶含量、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进行羊水培养。亦可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和母血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羊水培养是产前诊断亚临床型感染的金标准。宫内感染脑损伤的新生儿期表现不特异, 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类似, 如反应低下, 意识障碍 (嗜睡、迟钝、昏睡、昏迷等) , 肢体肌张力减弱,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故可行进一步辅助检查, 如B超和磁共振检查。B超检查对出血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对缺血缺氧性病变和弥散性的脑白质病变一般认为敏感性差, 多选用磁共振检查。

5 预防和处理

加强孕前保健, 及时治疗阴道炎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与宫内感染和早产密切相关, 故对有早产史同时患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应给予积极治疗, 可选方案:①甲硝唑500 mg口服, 每天2次, 共用7天;②克林霉素300 mg 口服, 每天2次, 共用7天。

痉挛型脑瘫治疗新进展 第9篇

随着围生期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提高, 但脑瘫 (cerebral palsy, CP) 的发病率没有明显改变, 仍在1.5‰~2.5‰左右[1]。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2]。主要分为以下六型: (1) 痉挛型 (2) 不随意运动型 (3) 强直型 (4) 共济失调型 (5) 肌张力低下型 (6) 混合型。其中, 痉挛型脑瘫患儿占脑性瘫痪患儿总数的60%~80%[3]。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主要表现为上肢肌屈肌肌张张力增高、下肢以伸肌、内收肌张力增高。上肢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掌屈, 手握拳, 拇指内收, 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膝关节屈曲, 足跖屈形成尖足。当腋下扶站时, 患儿双下肢交叉、步行时成交叉剪刀步态、尖足等特征性姿势, 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 可出现关节畸形、挛缩及废用性肌萎缩现象。因此, 应积极采取有效规范的治疗方案, 以缓解痉挛, 降低肌张力, 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

2 痉挛型脑瘫的治疗

自1852年Little首次报道CP以来, 160多年间对其病因、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已有相当的研究, 但仍未发现特效疗法, 缓解痉挛的方法有物理治疗、口服肌松剂、神经阻滞术、鞘注巴氯芬、肌腱松解术及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等[4], 这些方法都是作用于牵张反射弧的某个环节, 使牵张反射活动减弱, 从而降低肌张力。但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整体康复, 多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包括功能训练、理疗设备 (痉挛机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经颅磁疗、脑循环、超声SUT等) 、中医针灸治疗、中药水疗、矫形支具、器械、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 现对于痉挛型脑瘫的治疗发展作一综述, 以便温故而知新, 增进对于痉挛型脑瘫治疗的认识, 从而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现就各治疗方法, 综述如下:

2.1 药物治疗

(1) 左旋多巴

口服左旋多巴是较早应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改善痉挛CP四肢瘫和痉挛混合型患儿的运动功能[5]。巴氯酚、安定、丹曲林钠也用于治疗痉挛型CP, 但由于这些药物具有非脊髓选择特性, 在改善患者痉挛症状之前往往产生镇静的副作用, 且依从性不好, 停药后痉挛症状反而加重。李林、林萍等[6]曾在进行巴氯芬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中, 共50例患儿参加治疗, 其中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就有25例, 占25%, 且存在肝功异常的不良反应。故目前已较少使用此类药物治疗。

(2) 氯苯氯丁酸

自1984年英国的Penn和Kroin[7]首次报道大剂量单次鞘内注射治疗1例脊髓损伤引起的肌痉挛获得成功后, 氯苯氨丁酸鞘内注射已广泛应用于肌痉挛的临床治疗。但是氯苯氨丁酸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镇静, 它与用药剂量相关, 也有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特别是影响辨析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急性停药后可能出现撤药症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痉挛状态的反弹, 并可伴随痉挛、幻觉、意识紊乱、癫痫发作 (包括癫痫持续状态) 等。故未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药物治疗首选。

(3) A型肉毒毒素 (botulinum toxin A BTX-A)

BTX-A是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生产, 并于1997年2月被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的新药, 肉毒素以神经毒素和血凝素和非血凝素蛋白的复合体形式存在。肉毒神经毒素为双链结构, 其中的轻链是锌钛链内切酶, 能裂解1或多种专司囊泡融合的蛋白质, 从而在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产生肌肉麻痹效应, 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和肌肉痉挛型疾病。目前已经广泛用于2岁以上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抗痉挛治疗, 且已有大量的文献证实, BTX-A在儿童痉挛型脑瘫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8]。马彩国等通过研究发现[9]:BTX-A靶点注射可明显改善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痉挛型运动障碍患儿大运动功能, 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各功能区的发育。而颜华等[10]也证实:BTX-A注射配合功能训练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肌肉痉挛, 纠正尖足畸形, 扩大踝关节活动范围, 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发育, 提高疗效。BTX-A的副作用包括注射点疼痛、上感样症状、皮疹等, 一般比较轻微, 无需特殊处理。该疗法具有定位清晰、操作简便、痛苦少、见效快、费用低廉、疗效满意、缩短康复疗程的优势, 目前已广泛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抗痉挛治疗。

(4) 中药治疗

李恩耀等[11]在常规康复治疗上, 加用愈瘫汤内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痉挛型脑瘫, 与对照组相比, 总有效率91.4%。说明, 中药对于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具有确切的疗效, 值得借鉴。

2.2 康复训练

(1) 躯体训练 (physical therapy PT) 主要训练患儿各大肌群肌力, 拮抗痉挛肌, 以患儿各年龄段应完成的功能为训练目标, 特别是下肢的功能, 利用机械的、物理的手段, 针对脑瘫所致的各种运动障碍及异常姿势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目的在于改善残存的运动功能, 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 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张效玮[12]在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 总结出:Bobath球疗法可 (1) 缓解肌痉挛, 缓解患儿屈肌痉挛, 促进全身伸展模式; (2) 反射调节:抑制紧张性颈反射、俯卧位促进抬头、促进脊柱伸展、促进躯干旋转、促进肘支撑、进行手支撑训练; (3) 增强平衡感觉:增强卧位平衡感觉、增强坐位平衡能力、促进立位扶持站立平衡; (4) 增强局部肌肉力量, 从而全面增强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上田法通过各种手技缓解四肢各种异常模式, 使肌肉的过紧张大幅度降低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使关节的ROM在主动和被动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大, 从而矫正异常姿势和肢位, 抑制原始反射, 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汤健[13]等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引入上田疗法, 运用颈部法、肩-骨盆法、肩胛带法、上肢法、下肢法等治疗痉挛型脑瘫, 取得良好的疗效, 说明上田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比单一的Bobath训练法效果好, 这与目前提倡的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效果确切的观点是一致的。Vojta认为, 移动运动是人类在种系发生中存在的正常运动, 是一切正常运动的基础, 脑瘫患儿由于脑在发育中受到损伤, 使移动运动功能的发育受到影响, 表现为延迟或停滞。所以Vojta通过诱导的方法, 重新诱导出移动能力, 干扰脑瘫患儿异常姿势的形成, 通过训练使患儿恢复人类基本的移动功能。基于此种观点, 冯喆等[14]运用Vojta法中的R-K法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 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爬行能力。在实际诊疗中,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 多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2) 作业疗法: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为以后的职业培养工作能力; (3) 语言训练:包括发音训练、咀嚼吞咽功能训练, 提高语言表达及语言理解能力, 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4) 矫形器训练在功能训练中, 常常需要一些辅助器和支具, 矫正异常姿势, 例如行走矫形器可促进足踝骨骼的生理排列, 并可降低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及反射抑制的作用。

2.3 外科手术治疗

痉挛型脑瘫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矫形手术等, 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且较成熟的方法, 明显优于其他疗法。1978年意大利Fasano等率先报道采用电刺激方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elective Poster Rlizotomy SPR) 治疗痉挛型脑瘫, 而我国乃至亚洲地区首先报道是由徐林等在1991年报道并改进手术方法及电刺激方法, 使得SPR在国内得以广泛开展。SPR解痉机理[15]是通过电刺激选择性切断部分肌梭传人Ia类纤维, 阻断脊髓反射中的γ-环路, 降低过强的肌张力, 从而解除肢体的痉挛。另一方面, SPR切断了部分脊神经后根中的传人神经纤维, 解除下肢痉挛的同时, 也减少了通过高级中枢的传人神纤维的数量, 减少了由传人神经向高级中枢上传的冲动, 从而减少了运动神经元的放电, 降低了高级中枢的兴奋性。王博等[16]认为SPR手术只能解除肌痉挛, 而不能解决由于肌挛缩而造成的关节畸形, 肌挛缩畸形只能靠腱松解去加以克服解决, 故将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Limited s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LSPR) 联合有限度的腱松解术 (Limited soft tissue release, LSFR) 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 取得较好疗效。

虽然国内外学者的实践证明[17], SPR术是目前解除脑瘫痉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并不是万能的方法, 必须的遵循其严格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徐罗刚等[18]就总结出详细的SPR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4 中医康复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

我国现代康复治疗起步较晚, 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 但我国传统的中医康复治疗, 则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治疗过程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刘振寰等[19]运用中医推拿疗法对改善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踝关节活动度及综合痉挛量表 (CSS) 评分的作用, 取得良好效果, 说明中医推拿疗法可以达到缓解肌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能力等作用, 且有简、便、廉、验等特点, 可作为临床康复或家庭康复中的一种辅助疗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刘启雄等[20]在推拿、康复训练、理疗、体针等基础上增加头针治疗, 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枕上正中线;选取四神聪、百会、太阳、率谷、廉泉等, 总有效率达到93.2%。

刘振寰等[21]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脑性瘫痪的诊疗方案, 对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等物理治疗与语言治疗、作业治疗, 配合针灸、推拿、中药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 以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按摩VCD为教材, 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 认为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 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更显著, 且脑瘫康复要做到三早, 则效果会更好。年龄越小效果越佳, 病情越轻、并发证越少效果越好。

2.5 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 应用切割肌纤维法对于痉挛主要是切断少许痉挛的肌纤维, 使症状在短期内缓解。目前已知的文献, 最早见于任月林等[22]报道, 其认为针刀“针”的触激脊神经起到了解痉作用, 缓解了痉孪状态。针刀“刀”的切割作用有助于矫正畸形, 平衡肌肉力量, 稳定不能控制的关节, 从而达到缓解痉挛及纠正畸形的目的。而随着研究的进行, 其认为[23]:痉挛型脑瘫所存在的痉挛状态, 都是电生理线路功能紊乱所致, 使肌肉受到异常电流刺激即产生强烈痉挛, 这种持续、疲劳的痉挛性收缩, 引起骨骼肌纤维代谢负担加重。而针刀脊神经触激术超常规、强触激脊神经对脊髓神经亦可造成侵袭作用, 实际上就是调节了电生理线路, 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受到抑制, 从而使肌张力降低。有效的抑制了神经对肌肉的传人冲动, 消除或减轻了肌痉挛, 对肌紧张起到了松弛作用, 同时加快了局部血液循环, 加强了代谢产物的释放与分解, 对肌原纤维的损伤起到了修复作用。张天民等[25]在弓弦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小针刀对单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整体松解配合石膏外固定, 重建新的生物力学平衡, 对缓解肌肉痉挛、矫正关节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2012年, 任旭飞等[24]根据针刀微创具有解除痉挛、挛缩的功效, 建立了切割纠畸术、肌肉刺激术、神经触激术 (脊神经触激术与周围神经触激术) 三种操作技术, 从而丰富了针刀治疗的技术体系, 使针刀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痉挛型脑瘫手术治疗的原则是神经性手术如SPR、周围神经行选择性切断术等解除肌肉痉挛在先、矫形手术如肌腱及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在后。早期行SPR能降低以后某些矫形手术如踝或足手术、股骨截骨术和骼腰肌松解术的手术率。骨科矫形手术一般在SPR术后1年进行为宜。同神经外科“神经根丝切断术、选择性腰骼神经后根切断术”相比, 而针刀具有相同的效果, 却对神经并无损伤或损伤更小, “只见疗效、不见刀口”, 也没有矫枉过正的顾虑。

痉挛性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 由于肌肉-骨骼发育系统在损伤的脑功能的支配下往往并发脊柱侧弯、骨盆旋转, 导致患儿步态异常、脊柱骨盆力平衡失调, 总结目前痉挛性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脑损伤、上运动神经元、单关节局部痉挛肌肉的治疗, 虽然有整体治疗思维, 但是缺乏脊柱骨盆力平衡整体调整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研究[26]。今后努力的方向应是:以中医筋伤“筋骨并重”及整体观理论为基础, 探讨脊柱骨盆平衡疗法对脊柱骨盆周围核心控制力的影响, 为脑瘫的综合治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脑瘫患儿提高步行能力、早日回归社会而不懈努力。

摘要:脑性瘫痪是一个世界难题, 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治愈脑瘫, 如今治疗脑性瘫痪, 多采用中西医结合、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 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康复治疗, 其方法包括康复训练、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训练, 又有针刺艾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中药封包、中药水疗、中药口服、小针刀等传统中医治疗, 还有营养神经药物, 如胞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小牛血清白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氢溴酸东莨菪碱、川芎嗪注射液、A型肉毒毒素等, 也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矫形手术等手术治疗。而痉挛型脑瘫, 占脑性瘫痪患儿60%~70%, 故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讨, 意义重大。

中医治疗脑瘫患儿临床研究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7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5例, 女62例, 年龄2~6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70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蜡疗、针灸、口服中药、中药熏蒸、洗浴、推拿按摩、穴位直射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2.1 中药蜡疗

将钩藤、地龙、当归等中药磨成粉末, 与医用石蜡混合, 根据患儿病情及患病部位敷于相应痉挛部位。将巴戟天、杜仲、秦艽、桑枝、僵蚕、地龙等中药敷于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升高部位, 可有效缓解痉挛。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痉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3]。

1.2.2 针灸治疗

选取合适针头, 局部严格消毒, 患儿取仰卧位, 选取太冲、解溪、合谷、足三里、太溪、曲池、太冲、人中、额中线及顶颞前斜线上段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快速进针, 捻转后留针30~60min。若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现象, 应立即停止治疗, 以免出现断针或弯针, 对患儿造成伤害。每15min行针1次, 1次/天。

1.2.3 中药

中成药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气虚型脑瘫患儿, 归脾丸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型脑瘫患儿, 六味地黄丸主治先天亏虚、肾精不足患儿, 河车大造丸适用于肺肾阴虚型脑瘫患儿, 玉屏风散主治肺气虚弱型脑瘫患儿, 龙牡壮骨冲剂对脾胃虚弱兼阴虚型患儿非常适用。临床需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型对症下药。

1.2.4 中药熏蒸

肌张力增高和肌肉痉挛是脑瘫患儿牵张反射的一种表现。在中药熏蒸作用下, 骨骼肌局部温度上升, 肌梭的传入、传出纤维兴奋性减弱, 从而使肌张力下降, 肌痉挛得以缓解。中药熏蒸治疗是利用温热和药物的双重效应松解肌肉痉挛, 降低肌张力, 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为肢体康复锻炼创造良好的基础。

1.2.5 中药洗浴

采用伸筋草、透骨草、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川牛膝、当归、白芍、木瓜、杜仲、狗脊等, 以水煎煮, 先用药液之热气对患儿进行熏蒸, 待水温降至30~40℃时, 洗浴30min左右。该法亦是利用药液的温热和药物的双重效应松解痉挛, 降低肌张力[3]。

1.2.6 中医推拿按摩

患儿取坐位, 分别对其哑门、百会、后顶、天柱、点风池、太阳、络却等顶枕部位和枕部脑区进行按、揉、摩, 刺激患儿脑部运动区。然后患儿取俯卧位, 对其大椎至腰俞的多个穴位进行点式按压和叩打, 用掌部对膀胱经一二线及腰骶部督脉进行推揉, 加快患儿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按摩时间为15~45min, 每天1~2次, 具体情况根据患儿体质和年龄决定。

1.2.7 中医经络导平治疗

经络导平治疗仪是根据中医经络和阴阳学说, 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 利用最新的电子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中医治疗设备, 主要用于治疗运动及感觉性障碍疾病。“导平”即“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的简称, 是使用高电压脉冲电流, 通过对脑瘫患儿肌体中运行的生物电子进行刺激导活, 从而通调经脉、平衡阴阳。经络导平治疗仪采用高压电脉冲代替针灸、推拿等刺激患儿穴位, 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特定的平衡疗法, 并对有关经穴进行调节, 促进体内阴阳平衡。

1.2.8 中西穴位注射疗法

中西穴位注射疗法又称为水针疗法, 是将药物注入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能发挥针刺、穴位及药物的多重功效。根据药物剂量及针刺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 取患儿足三里、风池、内管、肾俞等主穴, 将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注入穴位, 12mL/次, 每日选取1~2个穴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 选择痉挛治疗仪、脑功能治疗仪等进行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完成治疗后, 分别对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简易智能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分。通过填写医院自制调查问卷了解脑瘫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康复信心等情况。

疗效评判标准:无效:项目评估有效值<0.3;进步:项目评估有效值为0.3~0.5;显效:项目评估有效值>0.5;康复: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简易智能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积分与正常儿童无差异。总有效率=进步率+显效率+康复率, 有效值= (出院评分-治疗7个月后评分) /入院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7个月的积极治疗, 对照组中4例康复, 19例显效, 18例进步, 治疗总有效率为61.19%;治疗组中20例康复, 26例显效, 21例进步, 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 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n (%) ]

2.2 患儿家属问卷调查结果

在治疗满意度方面, 对照组家属满意率为76.11%, 显著低于治疗组 (98.5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康复信心方面:对照组患儿家属持乐观态度且有充分信心的比例为43.28%, 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儿童脑性瘫痪是全球公认的顽疾, 患儿可出现语言、智力、行为等多方面功能障碍。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 儿童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5/1 000~5/1 000, 且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作为治疗脑瘫患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中医康复疗法利用针灸、按摩、洗浴、中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采用辨证施治调动患儿的自主恢复能力, 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康复体系, 弥补了专科常规治疗的弊端。

本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71%, 显著高于对照组61.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明中医治疗脑瘫患儿能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预后良好。此外, 在专业治疗的基础上融入中医传统疗法能明显增强家属对患儿康复的信心, 大大提高治疗满意度,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该法康复率仍较低, 仍需寻找更高效的康复手段, 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实现真正的康复。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70例采用中医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个月的积极治疗,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7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 能明显改善预后, 促进患儿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瘫,引导式教育,中医

参考文献

[1]程华尧, 蔡桂莲.中药水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7) :46-48.

[2]郭晨霞.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医药与保健, 2014, 22 (3) :25.

脑瘫宝宝家庭训练操 第11篇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胎儿、婴幼儿期脑受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的障碍,活动受到限制,如有的宝宝5~6个月不会翻身、不会伸手够物;7~8个月不会坐,或坐的姿势不正常,不能扶着站立;9~10个月不能扶着迈步,不能爬。宝宝一旦形成脑瘫,2岁以后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症状,预防肌腱挛缩、骨关节变形等继发性损伤,但很难完全康复到正常。

宝宝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脑瘫?

脑瘫是宝宝在婴幼儿期因为脑损伤引起的,那什么疾病可能引起脑损伤?最常见的就是早产儿,因为出生时脑发育和身体发育都不成熟,早产宝宝更容易出现脑损伤,脑瘫宝宝将近半数都是早产儿。另外,颅内出血、严重低血糖、脑膜炎等也可能引起脑损伤,导致脑瘫,还有少数脑瘫宝宝是先天性疾病引起的。

早期干预,父母参与很关键

脑瘫的早期干预很重要,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一个原因是婴儿早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6个月时,大脑重量增加为出生时的2倍,在这个时期,大脑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通过干预可以使受伤的大脑得到功能代偿。另一个原因是家庭生活几乎是婴儿生活的全部,脑功能的发展是先天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有脑损伤的宝宝,父母是否参与干预是预防脑瘫的关键。

家庭早期干预——做体操

早期干预是在促进宝宝情感、认知和语言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1~6个月可以做按摩和被动运动(体操)。家庭在早期干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在家可以做的促进宝宝主动运动发展的方法。

1~2个月引导宝宝俯卧抬头

在吃奶前1个小时,空腹、觉醒的状态下进行,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是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宝宝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天训练4~6次。还可以和宝宝面对面训练。让宝宝俯卧在妈妈身上,固定好宝宝的上臂和手关节,让他保持支撑位。为促进宝宝更好地抬头,妈妈可以和宝宝说说话,给他唱唱歌,引导宝宝伸手抚摸妈妈的脸。拉坐促进头竖立宝宝2个月以后开始训练,握住宝宝的前臂,把他慢慢拉起来,使他的上身上抬45°~90°,慢慢前后活动。

3~4个月翻身

用玩具诱导宝宝翻身,帮助宝宝翻身时,妈妈的一只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另一只手在宝宝的肩部轻轻向对侧推,直至宝宝变为侧卧位,完成由头、颈、躯干到骨盆的翻身过程。每天至少练习7~8次。平衡训练拿一条被单,让宝宝仰卧在被单上,爸爸妈妈分别抓住被单两头左右摇荡,这样有助于缓解宝宝的肌肉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此外,平衡训练中还包括在俯卧位头部上抬以保持中立、用肘支撑进行左右重心的移动等动作的训练。每天进行2~4次。手口协调性训练让宝宝仰躺着,帮助他用双手抓住双脚,举至下巴处。抓握训练无论宝宝仰躺着、用肘支撑趴着,还是靠坐在妈妈怀里,都可以进行抓握训练。训练时,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宝宝的头保持在中立位,引导宝宝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抓握玩具。开始时,可将玩具放置在宝宝容易够到的地方,以后逐渐变换位置。每天训练7~8次。

5~6个月俯爬

开始做俯爬训练时,可以让宝宝先趴着,用前臂支撑住身子,家长用手顶住他的足底,使宝宝产生向后蹬的力量,使身体向前移动。每天练习7~8次。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开始时,让宝宝的双下肢分开、躯干前倾。双上肢在前方支撑。手掌负重、手指伸开。如果宝宝坐不直,爸爸妈妈可以用手从他的腰骶部沿脊柱向上轻推,给予适当刺激,让宝宝坐直。每天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继续做抓握训练每天练习5~6次。每次10分钟。

6个月后

按照宝宝的运动发育规律促进宝宝进行爬、站和走的运动发展。

相关链接脑瘫康复机构北京博爱医院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试验基地宝篮贝贝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心(有高危儿早期干预方法、脑瘫康复、智力发育落后的一对一特教和孤独症特教等),咨询电话:4006010262

参考书《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高危儿卷)》训练光盘《婴儿科学健身法》、《0~2岁运动落后和姿势异常的家庭科学康复法》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小儿脑瘫患儿, 其中男25例, 女21例。年龄3个月~5岁, 平均年龄 (2.1±0.9) 岁, 具体年龄分布:3~6个月8例, 7~12个月16例, 1~3岁12例, 3~5岁10例。病情程度:重度26例, 中度12例, 轻度8例。临床分型:共济失调型7例, 不随意运动型8例, 肌张力低下型7例, 单纯痉挛性15例, 混合型9例。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辅酶A、脑蛋白水解物、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脑细胞活化剂治疗, 2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配合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以系统的康复锻炼, 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患儿受肢体运动障碍等病情影响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 对此, 护士应当主动和患儿建立互信关系, 生活给予精细的照顾, 心理上给予充分支持和鼓励。此外, 强调、培养和建立家属对患儿情绪及心理的支持及支援系统,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指导家属多和患儿进行正确、有益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和鼓励。

1.2.2饮食护理对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不足时进行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 同时多给与患儿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指导患儿学习进食动作, 对饮食困难者进行饮食训练。告知患儿及家属忌食爆米花、皮蛋等影响脑部发育的食物。

1.2.3语言障碍干预语言障碍康复锻炼以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患儿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因此, 在进行康复护理时, 护理人员要注意交流时为使患儿更加容易理解, 要面对患儿, 使之能看明白一举一动, 听清楚一言一行, 说话时要用简单的句子配合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为巩固和强化语言康复效果, 要鼓励家属和患儿多进行语言交流。

1.2.4肢体康复为改善肌力, 促进患儿肌肉和关节活动, 对瘫痪的肢体要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 并保持其功能[2]。例如, 进行剪刀步、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及各痉挛关节的经络疏通按摩对促进四肢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指导家属进行阶段性按摩法、指压法、易筋法、屈伸旋转法、弹拔法等是常见的基本手法。为促进患儿康复, 家长要以持之以恒的信念坚持各种训练, 以使患儿能得到系统、长期、有效的康复训练。

1.2.5感知刺激婴幼儿的脑组织可塑性强, 代偿能力强, 因此对其进行感知刺激和动作训练非常重要。 (1) 声音刺激:依据患儿病情及年龄进行摇铃、播发音乐、家长呼唤和说话等刺激, 有助于帮助患儿感知声音, 准确找到声源, 并能锻炼耳、眼协调能力; (2) 视觉刺激: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气球、会动的东西等吸引患儿注意力, 以开发其视觉功能; (3) 触觉刺激:可通过游戏或玩玩具等方式进行, 如通过抓布娃娃、小球等游戏训练握、抓、扔、拍等动作。

1.2.6安全护理由于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感觉及肢体运动障碍等, 故日常康复锻炼中容易受到头部、面部和四肢损伤, 因此, 关注患儿的安全护理及安全指导非常重要。病房及家庭中锋利或有棱角的物品要远离患儿, 保证患儿不能触及。进行室外活动时要加倍看顾以免患儿机体损伤。

1.3疗效判定标准[2]系统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评价, 以患儿语言表达、肢体活动、智力发育等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为治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为有效;与入院时相比无任何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 (治愈+有效) /总例数×100%。1.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小结

婴幼儿期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脑的代谢最快、代偿力强。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大脑生长迅速, 异常运动及姿势尚未定型, 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等有效修复脑细胞, 再进行运动、感觉等康复干预能够促进脑细胞发育和髓鞘的形成[3]。因此, 脑瘫患儿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它能有效抑制原始反射, 矫正各种功能异常, 促进患儿脑部功能的改善, 效果显著。本文中, 实施了系统的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充分证明了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意义, 值得重视。

摘要:目的 研究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4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23例。对照组进行心理、饮食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39.1%、总有效率为91.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65.2% (P<0.05) 。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值得重视。

关键词:脑瘫,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娟, 贺晓梅, 孟晓慧.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时的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3) :141.

[2]陈颖.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4) :81-82.

上一篇:手机游戏广告效果下一篇:服务型行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