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2024-06-05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精选8篇)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第1篇

一、重视精读

读是理解的基础, 理解是读的提高和升华。没有读就谈不上理解,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讲的不都是读书的重要性吗?《语文课程标准》 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 并对此做出了具体规定。可是仍有一小部分教师只注重对课文的分析, 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这样一来, 无论教师是怎样有声有色地分析课文, 学生感觉味同嚼蜡, 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让学生很好地朗读课文, 学生感觉不到课文的精妙之处。因此, 我认为应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要求他们精读, 从头到尾的细读, 对重点、难以理解的部分要反复读, 并且要做到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写感悟。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五下) 体会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时, 我引导学生先默读, 抓住描写黄晓文动作的词语反复体会, 然后交流。当学生从“扯、捆、扛、爬” 等词语中感受到黄晓文铮铮铁骨, 勇于奉献的品质时, 再指导朗读。 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得淋漓尽致。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和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写作技巧, 并在充分理解掌握的层面上从课文中提取知识信息, 以完成教学目标。

二、注重精讲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在讲解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针。著名教师霍懋征指出:“精讲”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讲精华。从内容上看是讲文章中本质的东西;从写作上看就是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就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要突出重点地讲。 2. 讲规律性的东西。就是要结合课文讲一些读、写中带有普遍意义的, 而对学生来说又是最迫切需要的基础知识。如《大江保卫战》 一文中, 课文的第二部分重点写了几十万解放军官兵, 为了保护大堤, 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护堤的场面描写;而后面又写了战士黄晓文在护堤中是如何战斗的, 这就是点的描写。这两处的描写, 是第三学段点面描写相结合的典型课文, 教师精讲, 学生再体会, 这样才能为以后写点面结合的作文打下基础。3.讲学生不懂, 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 且与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有关的, 就需要重点讲解, 否则的话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教学《丰碑》 (苏教版六上) 这课时, 学生提出: 为什么作者要写老战士冻死时“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样的问题与文章的中心内容密切相关, 就要引导学生仔细探究。

总之, 精讲时, 教师要大胆取舍教材、把握重点、难点, 教师要摘取内容精要, 语言精炼, 要言不烦, 讲在点子上;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善于点拨, 引导学生自己消化教材的精华。通过精讲使学生抓住重点, 深刻领会难点, 只有这样, 才能加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步伐。

三、注重精练

练是语文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但是练要有一定的限度、限量, 不能无目的, 无休止地练下去, 不能使学生练得疲惫不堪, 教师改得痛苦不堪, 搞大面积的“题海战术”, 结果收效甚微。练习要做到“精练”, 关于练习设计我个人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做到基础性尽量少而精, 能巩固当堂的内容即可。语文学习注重诵读、积累, 特别是在低年级课堂背诵成为我的主要练习方法。在教学时, 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所学课文的优美句子、经典段落甚至整篇课文。

2. 练应紧扣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 选择最能体现对该知识的运用和学习策略训练的典型习题,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精练。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一的读读背背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习:春节到了, 家家户户 ( ) , 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欢度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真是 ( ) 。我的爸爸、妈妈也从远方打工回来了, 一家人 ( ) ,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每个人都 ( ) 。要求学生用“喜气洋洋、欢聚一堂、张灯结彩和普天同庆”填空。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第2篇

贵州省罗甸县云干中学 王启弼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的教与学。根据地理学科教材特点,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或设计、制作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容易,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更牢固,从而使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动机及需要的分析,论述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心里需要,阐述了农村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学习动机、需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地理学科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事实表明,有较强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学生出于好奇,迫切的想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成为激发个体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教学质量提高这一杠杆的支点。

一、农村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子女多是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诱导。具体表现在:(1)学习上发生了转变,有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降低,导致学生对学习毫无压力,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2)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意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随着社会的发 展,家庭状况的转好,家长不但放低了对孩子的要求,而且过分地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娇气十足,依赖性极强,自理能力极差;农村的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也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从而变得孤僻、自卑、自闭和偏激;留守家庭的家长只顾及孩子们的温饱,而忽视了沟通和交流以及适当的引导的教育机会,任其孩子自由发展,以致迷失了方向,乃至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还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不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也不用为将来的生计而担忧,父母早已做好了安排。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影响,丧失了斗志。(3)厌学风气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学校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厌倦学习。有的逃学、有的旷课、有的在上课时无事可干、有的学生上课“昏睡百年”。这些厌学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农村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开展不够,学生只能学习一些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要是没有希望,心态就变老了,长期这样下去,他们对学习哪来兴趣?

二、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事实上就是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这跟奥苏贝尔的认知内驱力是一致的。现在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需要,有需要就会有梦想,学习行为是满足学习需要促成梦想的进程。

所谓认知内驱力,就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里派生出来的。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在农村中有60%的学生的好奇心,并不因为完成了某一学习目的而减少学习动机,也不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老师等,可以在没有奖惩或评定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在乎学习中自己得到满足。然而,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以学习需要为轴心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它会引取学习需求方面的减少,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所以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学过程应当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当然,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教学效果高低都有密切联系。学生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动,是学习动机推动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因。如有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而学习,有的为了兴趣(在农村中至少40%)而学习,有的为了得高分、评三 好而学习,还有的为了获得父母的称赞、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求知欲望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好奇虽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他们的好奇心会转变为求知欲。当新奇的刺激出现时,人们会引起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当然,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学生独立钻研精神的培养也是发展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对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自我有效感,较强的自我有效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有效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自我有效感。自我有效感强的表现就是有上进心,有上进心的学生乐于竞争。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和需要同他人(或群体)争胜的行为特征或心理倾向。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尤其是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学家斯金纳就非常主张通过奖惩对学习行为起强化作用。

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并没有直接地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做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地理教学符合学生认知需要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多媒体网络教学思路常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析→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流程。教师设计可以采用目标式教学,把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作为学习任务上传送。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围绕课堂内容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利用网页、网站及网络课件,相互协作、寻找结果、提出见解、展开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打开网络课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相关网页进行访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布置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多媒体网络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符合地理学科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网络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其作用如下: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而能自觉进行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坚持学习。学习兴 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演示“袋鼠”这一动物时,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外,有无其它的有袋动物?”有些学生举出“袋熊”和“卷尾袋鼠”。于是学生就围绕这三种有袋动物的异同点进行讨论,从而在相关背景下,锻炼与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这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又一范例。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

2.改革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提高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用户使用浏览器不仅可以看到这个仿真页面,还可以与之进行互动,利用这种动态可执行用户在检索到某些重要文献或教学 资料时,不仅能看到静止页面还可通过点击某个图标或热键而看到图文声并茂的彷真实验或算法执行过程的直观演示。在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钻研教学的专家,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作用。经过这一准备过程,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教书育人。3.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知识、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利用Internet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便是交互性,它使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说话者,不仅是事后的说话者,还是适时的说话者,从而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要求。

现在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使得许多学生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而对学习表现为积极健康的心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希望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有希望,人才会活下去;只有有希望,才能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该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的文章中曾经指出:“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然而,激发、点燃学生希望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信心,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这样,既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可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适应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参考文献:

应当重视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第3篇

中华文明沉淀几千年, 博大精深, 先贤们经历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种种教学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 这些方法并不是由谁来制定的, 而是由历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研究而来的。作为一名后继的语文工作教育者, 理当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它。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 把洗澡水连带婴儿一起泼掉的蠢事, 是不足为取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现行的教改其实并不矛盾,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这些传统的方法, 事实上, 小学阶段由于他们的特点, 相对较多地采用了传统方法,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较感兴趣。但到了初中, 功课的增加及其他因素, 学生花在读、背、写上时间就少了, 加上一些教师的不合理的引导, 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会每况愈下, 甚至有些学生只会做客观题, 对于主观表达题则是束手无策, 在做现代文阅读这方面尤为明显, 失分率较高, 作文更是“惨不忍睹”, 甚至很难准确地表述完整的事件, 思维混乱, 缺乏逻辑性。我想这与学生的语言表达素质低下是不无关系的。面对当前的语文教改, 该怎样运用这些传统的方法呢?

朗读。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正确、清晰、流畅、富于感情的朗读是阅读主体对作品的真切理解, 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指名个别朗读、齐读、美读、自由吟诵等, 应该不拘一格。笔者在教授郭沫若的《雷电颂》一文时, 并不是逐节逐段地进行讲解, 而是简单提示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后, 即组织学生进行反复诵读, 提示要把握住语气、语调、语速, 让学生自己仔细地品味文章的意境、形象、韵律, 真正读懂屈原那种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学生读出了激情澎湃的气势, 当然也体会了作者那份爱国的博大情怀, 这样, 该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很自然的落到实处, 而且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提高了同学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变色龙》是一篇小说, 人物形象在三要素中尤为重要, 我在教授时就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让学生揣摩把握人物的个性, 奥楚蔑洛夫那种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被学生读出一番味道来, 课堂气氛效果极佳。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 教学时, 师生均会感到枯燥乏味, 让学生认真朗读, 体会其语言及文体特点, 那种单调的气氛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活跃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产生了。

背诵。这是语言素材积累的根本方法。“厚积薄发”, 没有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说起。《课程标准》中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 (段) , 古诗文50篇 (段) , 这些都是语言的精华, 如朱自清的《春》,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学生们通过熟读将其背诵积累下大量的语言素材, 为鉴赏课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凭借这一基础, 就能分辨出用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文气的滞畅、表达的优劣。我们平时感到棘手的语感教学, 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可遗憾的是, 直到初中毕业, 仍有相当多的学生背不出来。笔者曾对一届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测试, 内容为初中阶段的名篇名句默写, 结果全对的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字写错了, 也有的出现串句现象。试想, 他们这些同学在语文学习中做了哪些努力呢?

练笔。这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语文课本要求的各种练笔并不多, 难以较大程度地提高作文水平。如七年级课本上册, 只有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 有六次作文训练, 而且它们分别要求实现各自不同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两周仅通过一次训练便要达到其教学目的是很困难的, 必须辅以一定量的课外练笔。然而, 有些学校连这些教学任务也未完成, 甚至一个学期才写四篇作文, 可想而知, 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的文章, 其难度可想而知。我在教学中, 每周至少花1~2节课时间用于作文教学, 收效较明显, 当然如果都这样做, 批改量将会增大, 但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批改作文呢?如小组换批式等, 另外, 日记、周记、写作兴趣小组等, 都是练笔的好途径, 老师应该对其加强指导。

写字。这也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写一笔规范、美观的汉字并非易事, 非经过长期的磨练不可。繁重的课外负担, 往往使学生们忽略了这一问题, 个别学生写的汉字简直就是“龙飞凤舞”。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 让优美的古老文字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当然不是十全十美的, 但它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实质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它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来弥补, 二者应当是相得益彰的。

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这个大观园中应该有这一朵奇葩在绽放!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现行的教改其实并不矛盾,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这些传统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背诵、练笔、写字仍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学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翻译 第4篇

在大学专业和非专业英语课堂上, 我们发现学生的翻译能力较差,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选词不当, 词不达意。有时虽然不是误译, 但中文表达不地道, 不流畅, 译文欠简洁性, 甚至有个别句子或短语为蹩脚中文, 使译文枯燥乏味, 缺乏美感。同时, 学生的汉语词汇量太小, 很多汉字写不出来, 甚至很多情况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二, 英汉句式混淆, 语序不正确。很多学生用汉语思维习惯理解英语表达习惯, 翻译出来的句子生硬, 不知道调整语序, 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第三, 文化差异方面的错误。学生很容易忽视英语国家与母语在文化背景、表达习惯和方式的差异, 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 所以造成了翻译中的很多误译和错译。

综上所述, 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英语水平和英语文化素养, 而且需要提高汉语水平和汉语文化素养。良好的汉语基础是发挥译文优势和提高译文质量的保证。大学生的这些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重英轻汉”有一定的因素, 但是, 中小学几年的英语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更是非常深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语言综合能力需要教师平时的潜移默化和训练。因此, 英语教师要重视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而且要从中小学英语课堂抓起。多年以来, 翻译只是大学英语专业生的一个课程, 小学, 初中和高中都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手段而已。其实, 通过翻译训练, 让中小学生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和思维习惯差异, 更好地加强和提高母语水平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 学生的语言能力 (包括英语语言能力和汉语语言能力) 才会在积累中不断提高。

2 重视翻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

张美芳[1]指出,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教学类型, 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翻译教学旨在训练学生理解语篇意义,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另一语言将意义表达给译入语读者或听众。在这种情况下, 翻译只是媒介, 而不是目的[2]。穆雷[3]指出, 在教学翻译中, 翻译是外语教学的附庸、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语言教学中采用的翻译方法不是以交际为目的, 而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 获得语言能力;而翻译教学则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经常把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也经常借助英汉互译来检测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甚至用汉语讲解英语语法等等。这些手段和方法属于教学翻译的范畴。教学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很多中小学英语课堂比较常见。但是, 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是将英语简单地转换成汉语, 为了翻译而翻译, 只能让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 教学翻译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传统的翻译方法主要是以词、短语和句子为单位的语言转换, 提倡忠实于原文, 一字一句地照译。这样训练出来的人才过去不能、现在和将来更加不能适应社会需要[4]。所以, 中学英语教学还应当结合教学实际, 需要进行翻译教学, 给学生适当讲解翻译理论, 训练翻译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一定的翻译能力, 这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需要, 也是加强, 巩固和提高汉语语言能力的需要。

2.2 中学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翻译

近年来, 各种流派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引入到了中学英语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观摩中学甚至小学的英语公开课和优质课时, 不难发现教师们全部是全英语教学, 几乎没有使用教学翻译方法。而且还有很多人把教师使用英语的多少作为一堂英语课好坏的标志。在这种全英语教学环境中, 自然而然会产生两个疑问。其一, 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目的语?这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是一个挑战, 而且从中考和高考成绩不难看出, 很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很成问题。其二, 英语似乎重于汉语?当前英语教学中, 随着学生英语表述能力的提升和对国外文化了解的不断加深, 一种“汉语文化失语”现象也随之出现[5]。中国式的英语与英语式的汉语非常普遍。甚至很多时候学生把两种文化混淆, 不知道有些文化现象到底来自英语还是来自汉语。“重英轻汉”的现象在中小学中, 甚至社会上已经比较普遍。

虽然Rod Ellis[6]认为母语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 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但是也决不能否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换言之,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翻译的作用。WolframWilss指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 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

翻译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前提是在词汇和语法练习后进入语篇分析, 让学生明白同样的思想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同样的表达方法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可以代表截然不同的意义[7]。中学英语课教学不应当忽略翻译的作用。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8]的特点之一就是:突出文化教学。包括语言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有机会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还应该了解说该语言的人们对学习本族文化的看法。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中小学生自然而然会用汉语思维, 用汉语的习惯解决英语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英语老师应当很好地利用这种定式思维, 正确引导, 让学生积极接受汉语文化的熏陶, 从而使得汉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王力先生早就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同时, 适当利用母语即适当利用翻译是相当必要的。因为这两种思维的相互转换和促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载体, 体会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 并且在让学生对汉语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 重视汉语文化的渗透, 保证学生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 构建坚固的思想文化堡垒, 抵御西方腐朽思想侵蚀, 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5]。

2.3 翻译教学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翻译不仅要具有对英语的正确理解能力, 而且还必须具有用母语准确地表达能力, 才能翻译出准确、通顺、得体的译文来。翻译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从中小学英语开始的, 而不是大学的专利。事实上, 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翻译技能和技巧训练, 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掌握, 还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

第一,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能力。在七年级学生的英语本上笔者发现了这么一些例句:There are some children on the playground.有的学生这样翻译:有许多孩子们在操场上。还有的学生这样翻译:操场上有许多孩子们。很显然, 第一个答案像英语句式的汉语, 学生对英汉句式的差异理解不到位。第二个答案强调了英语的复数用法, 却没有兼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通过教师的批改可以看出老师对以上两种答案都表示认可。这种情况应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英语教师的一般标准为:能理解意思即可。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翻译出来的汉语是否流畅, 句式是否准确, 语序是否正确, 就更别提美感了。如果英语教师重视对这两种语言现象进行比较, 通过设计多种翻译题型, 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引导学生多思考英汉语法上的差异, 激发学生对两种语言学习的热情, 学生不仅英语学习会事倍功半, 也能巩固和提高汉语语法, 发挥母语正迁移的效果。如, 在教授特殊疑问句时, 适当的翻译和英汉对比, 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文化内涵。《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9]”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中, 有大量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方面的话题, 如节日, 礼仪, 格言, 谚语, 习语等等。中英文化的差异, 要求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真正地学好一门语言。如, 七年级学生的练习题中有这样的句子“It rained cats and dogs yesterday.”类似cats and dogs这样的习语是一定要给学生翻译讲解并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的。只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翻译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和更完整地理解中英文化的内涵, 促进语言学习的整体进步。

第三,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对英语句子的理解一般都是逐词对应。对于后置的定语, 定语从句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翻译成流畅而恰当的汉语就更有难度。如七年级上期的学生会经常遇到与课文相关的如下句子:I know the boy with long hair and sunglasses.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中英文化中定语的用法以及对应的位置等方面的知识。类似以上句子的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 同时也能巩固汉语语法。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长句和句子结构的理解, 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并能提高理解能力。如果教师不讲或很少讲翻译方法与技巧, 学生的翻译能力仍十分欠缺。正如很多学生所说的那样:即使没有一个生单词, 也不知道句子的意思。学生搞不清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句子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 就会出现硬译或随意乱译的现象。所以, 中学英语教学中, 翻译应当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 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通过翻译训练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翻译技能是建立在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之上的, 仅靠反复练习不断实践并不能产生熟练的翻译技能。思维能力包括一个人的智力、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联想思考能力[10]。中学教师经常对学生翻译训练, 学生在区分, 修正, 比较的过程中, 加强了联想, 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发展。这种能力会更加促进他们的英语和汉语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3 中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

我们要重视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否则, 久而久之, 我们的一些学生要么“重英轻汉”, 要么“汉语文化失语”, 要么看到英语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学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目标和教育对象的不同,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时要注意一些原则:

1) 翻译技能的培养应当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 还要注意结合英语教学任务和英语学习任务,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2) 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英语转换成汉语, 然后再去理解句子或文章。而应当注重技能训练, 如直译, 意译, 删减, 调整, 流畅和美感等等。翻译是一项分析性很强的活动, 翻译中的理解与听力和阅读中的理解有所不同, 后者主要是为了获取大致信息, 前者要求进行双语间的对比分析、语义层次分析, 还须有一定的译语表达能力[11]。适当地讲授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 包括翻译的标准和翻译技巧等, 加强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19页)

3) 注重对比, 包括中英词汇对比, 句式对比, 语法对比, 文化对比等等。翻译教学中应增强英汉对比的内容。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尤其是相异之处, 十分重要。这样尚能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异 (而不是形式差异) 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文化历史原因, 翻译实践中, 他们就会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自觉培养译语意识、遵循译语表达习惯、排除原语干扰, 选用译语中最优化的表现方式, 传递原语信文, 提高译文质量[12]。

4) 注重灌输母语, 渗透母语文化。英语教学中, 不但要促使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 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加强对汉语文化的掌握和传播, 做到中西文化输入的平衡[5]。

参考文献

[1]张美芳.论两种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5) :39.

[2]刘和平.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 2000 (4) :42.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14.

[4]张美芳.外语教学如何迎接21世纪的挑战[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 :44.

[5]梁艳红.英语教学中渗透汉语文化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2 (10) :91.

[6]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51.

[7]刘和平.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中国翻译, 2000 (4) :44.

[8]杨静林.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对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12 (10) :154.

[9]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0]苗菊.翻译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4) :48.

[11]黄忠廉, 刘丽芬.翻译:CET-4不可或缺的题型[J]外语界, 1996 (1) :32.

古诗文教学应当重视诵读 第5篇

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典文化的浸润呢?笔者认为,使用诵读教学法是教师教学古诗文的必由之路。诵读教学法自古以来就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不仅适应了古代汉语的特点,还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在中国古代经久不衰,显示了其独有的优越性。

然而,现初中阶段,许多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诵读教学法,却常常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1、诵读时间仓促

在升学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的古诗文教学课堂都变得功利化,充斥在整个课堂上的“讲译”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即使是课前的预习性的诵读,往往也是两三分钟就“浅尝辄止”了,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的诵读练习如同“雁过无痕”。

2、诵读目的模糊

有时候,在古诗文教学课堂上,我们也会“欣赏”到学生的诵读表演: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小组读、集体读……各种形式的读法层出不穷,场面可谓极其热闹,可当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完诗文,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却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如此一味地泛泛而读,缺乏目的性地诵读,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3、诵读指导粗糙

在课堂上,能深情并茂、抑扬顿挫朗读的学生已为数不多,大多数学生怕开口、怕读错,或者机械地将生动的古诗文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活动。造成这一现象,无非是教师在学生朗读前既没有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又没有经行系统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后也没有及时经行评价反馈,这样的朗读怎能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4、诵读气氛沉闷

郎朗书声是调节课堂沉闷气氛的催化剂,然而课堂上,教师只会提出一些朗读的一般要求,如:解决古诗文中的字音、字形、字义,注意划分句读等,这样毫无深度的朗读要求,只是在课堂上追求诵读技术而不注重诵读艺术,只会让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愈加觉得诵读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古诗词其精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为千古传唱。如果我们能根据学情,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吟哦讽诵之技,必能让学生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

曾国藩说:“非高声诵读则不能其起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古诗文诵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保证诵读时间

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古诗文篇目教学之前,应当根据学生学情和教材特点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之后并达到纯熟的境界,学生才有可能去思考品味,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诵读学习能力。反复诵读也并非是一味读书,而是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教师完成精讲,摒弃繁琐的、枯燥的内容解析,提高课堂效率。

2、明确诵读意图

诵读古诗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内容有所感受、感知、感悟、体验、积累和鉴赏言语声音形态的自身魅力,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那么可以从五个不同层面上去诵读:

(1)初读,读得清朗

朱自清先生说:“诵读第一要口齿清楚,吐字分明。唱曲子讲究咬字,诵读也得字字清朗;尽管抑扬顿挫,清朗总是清朗。”由此可见,诵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读音正确,吐字清爽,能字正腔圆则更好。

(2)二读,读有节奏

现代诗人郭小川说过:“在语言艺术中,诗的音乐性最强。”诗词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音乐美应是诗词艺术的重要因素。通过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能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三读,读出情感

如何有感情地诵读诗词呢?首先是寻找表达方式,诗词当中如若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那诵读时应特别注意感情地抒发,其次联系作者生平,知人论诗,方能读出情感。

当然情感的把握并非只有这两种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读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走进文字,发现文字背后那说话人抑扬顿挫的风采,体会其隐含在其中深沉的情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4)再读,品读内蕴

反复的诵读即为此时的品读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学生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一起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角度,或选点,或铺面,经行品评欣赏,从作者的遣词造句之中品味古诗文中的精妙所在,感受其中力透纸背的力量。

(5)后读,熟读成诵

学生一遍遍地诵读古诗文,必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古典文化的意蕴和精神气质“化”入身心,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根,才能在用时随意驱遣,任意挥洒。

3、注重诵读指导

古诗文诵读过程并非是普通话训练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之时,应当重新界定标准,先降低“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要求,鼓励学生张开嘴,大胆诵读,再逐步强化“读出情感”的要求。纯粹靠机械生硬地朗读而来的情感只会令人“毛骨悚然”,古诗文诵读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精心地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自然在一遍遍读中慢慢升华出情感。

4、创设诵读情境

有些学生拿到一篇古诗文,并非是不会诵读,而是羞于诵读。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诗意的诵读环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例如教学古诗文中以山水描写为主、展现山水风景,表现独特感受的篇目时,教师可以配上一段古典音乐,加上相应景致的图片,便可以使抽象的诗文形象化、生动化,调动学生的诵读激情。

叶圣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独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意读也自然了解了,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总之,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学生学习古诗文,通过反复诵读中,能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过潜心涵咏,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诵读古诗文,必能凭添几分雅气,真正出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韵味。

摘要:诵读教学法自古以来就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然而,现初中阶段,许多语文老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诵读教学法,却常常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情况。改善这一现状可以从诵读时间、诵读意图、诵读指导、创设诵读情境入手。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第6篇

一、提高认识,改变教学态度

学困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很多教师采取了诸多教学策略,但是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刻分析这些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教学策略流于形式,没有在教学态度上做出相应转变,这就造成很多学困生转化难的局面。因此, 为了有效转化学困生,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从自身入手,提高认识,在教学态度上先做出转变。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意识

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学习缺陷,而往往是学习态度或者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问题。这也就给我们的转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唤起学生心底潜藏已久的进取精神,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甘愿低人一等成为学困生,教师要深度剖析学困生身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不断树立起学生迎头赶上的自信心, 为其主观意识的转变铺平道路。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第7篇

一、重视写字教学

翻阅学生的作业或者批阅学生的试卷时, 常有这样的感触, 现在的学生的书写是一级不如一级了, 但是静心反思一下, 作为语文老师的自己对学生的书写要求过多少呢?学生潦草的笔迹自己又该负多少责呢?也许有人会说写字教学不是初中的教学任务, 应当是小学注意的, 初中教学任务的焦点应当是让学生搞好学习, 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并顺利的升入高中。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教育是人的解放》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高三教师在自己最后一届毕业生中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考入清华北大的, 如果有考上的则自己掏腰包给学生奖励1000元钱。而这一届中真有3人考上了, 老师挚意要兑现自己的诺言, 而学生不肯接受并希望给老师送一份礼物。老师所接受的礼物不是其他, 而是他们高中三年的课堂笔记及作业。这位老师拿到学生的作业后仔细一看, 他们的作业一律都是字迹工整, 有条不紊的。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应当领悟些什么呢?

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记忆学科知识点或者是其他东西, 通过认真书写同样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如果一个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 又对学习有了责任心,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学习成绩会下降呢?

二、朗读能力要重视培养

现在听课常可以听到教师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 却很少能听到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课文朗读, 更不要说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读出与作者的共鸣了。虽然学生的朗读能力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了, 但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学生考试上, 通过“题海战术”等低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 而将朗读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教学方法给放弃了。

朗读的作用有: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 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而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 而朗读是内化的主要方式, 同样, 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可以这么说, 如果一位教师在语文课上放弃了对学生朗读的重视, 那么这堂语文课肯定是有缺陷的。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虽说现在中学生的知识面比以前宽广了, 但是他们的沟通能力却比以前差了, 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他们缺少同龄的伙伴, 而家长过多的关注是他们的物质需求, 对于他们的精神需要则关注得比较少, 孩子自小到大就形影相吊, 或与玩具为伍, 或与电视为伴,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意倾听, 他们的交际能力自然也就不会好了。所以, 在课堂当中我们如果让一个学生来补充一下其他同学的发言, 学生要么说得言不对题, 要么沉黙不语。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与同龄人交际还行, 与其他人交际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而一些心理学调查机构所做的调查表明, 中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基本上在语言交际方面都有问题。在职场上也一样, 语言交际能力差的, 一般来说也很少能获得好的工作。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引导学生重视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

在现在这个网络小说流行的时代,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被重视了, 这真让人感到遗憾。世界上的200多个国家当中, 唯有我国的文化是没有断层的, 五千多年一直延续了下来, 其文化沉淀是非常丰厚的。这些文化遗产涉及各领域, 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资源现在却大有被淡忘之势, 一些传统的东西已经消逝了, 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现在一些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正是想以此引起广大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视, 通过与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接触, 使师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进而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向学生介绍推荐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 有责任引导学生重视我们国家的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既是学生接受知识, 形成技能的过程, 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同样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 因此, 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培养, 让他们无论是在学业成绩还是学习习惯以及为人处世方面都能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是人的解放[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0.

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多读 第8篇

几十年的高考实践告诉我们, 高考是一场没有炮火硝烟的现代“立体战”, 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比拼, 也是信心和功力的较量, 还是策略和技法的角逐。要赢得这场特殊的战争, 就必须运用特殊的方式。笔者以为, 就语文学科的备考而言, 理当注重以下“四力”。

一、稳“定力”

众所周知, “定力”是佛家用语, 在佛家“戒、定、慧”三学中, “定”为佛法之中枢。佛学认为, 有“定力”之人, 能够正念坚固, 不随物流, 不为境转, 不被假象所迷惑, 不为名利而动心。当然, 我们这样说, 绝非“普度众生, 皈依佛门”, 因为佛界并没有什么“高考”。笔者说的“定力”, 其实就是由自信力、自制力、洞察力、辨析力、判断力、承受力以及功力、耐力、毅力等诸力构成的“合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 没有足够的“定力”, 肯定会被“浮云遮望眼”, 或人云亦云, 或亦步亦趋, 或举棋不定, 或左右摇摆, 或东鳞西爪, 难免失却自我。

尽管每年都有最权威、最规范、最具体的《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说明》) 作为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南, 但是随着我省自主命题不断改革和发展, 不难发现一种值得注意的奇怪现象正在快速弥漫———有些学校、不少教师的“定力”不是日益坚实, 而是日趋疲软, 不惜动用各种关系, 借助多种途径, 煞费苦心地到处打听和搜集一些关于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而且还神秘兮兮把这些所谓的命题“信息”视为“秘籍”和“宝典”, 不公开, 不交流, 不外传。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 高考命题不但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而且命题体现的是集体智慧, 而非个人意愿。换言之, 即使有人甘愿违规透露一点“信息”, 也实在是难以如愿以偿的。一是命题之前的个人设想肯定不会是具体的命题结果 (即考查试题) ;二是一旦正式进入命题状态后, 便再也没有“信息”传播的渠道。可见, 能够从命题人员那里获得的“信息”, 不是某种意愿、设想, 就是一些思考、看法, 不可能还有其他更多的内涵。而这些不确定的意愿、设想、思考、看法, 比起省教育考试院编发的《说明》 (包括“参考试卷”) , 不啻要朦胧和模糊多少。

据笔者所知, 就语文学科而言, 每年被有些人奉若至宝的“信息”, 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文本 (体裁) , 二是题型, 三是分值, 四是模式。先说“文本”, 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文本”, “文学类文本”是外国小说、中国小说, 还是当代散 (时) 文、现代散文;“文言文文本”是传记类、叙事类还是说理类。再说“题型”, 最关注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和“《论语》解读和批判”, 这些简答 (评析) 题会出现怎样的考查形式。接着说“分值”, 主要是“文言句子翻译”和“古诗词鉴赏”, 分值比重怎样, 如何赋分。最后说“模式”, 实际上就是写作命题采用什么模式, 是“标题作文”的“变式”还是“新材料作文”。

假如以上简述“基本属实”的话, 那么这些“信息”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言自明了。以上“信息”涉及的内容, 哪一点不在我们复习备考的范围之中?以“文本 (体裁) ”为例, 这些文本哪个学校没有反复操练和强化过?倘若是做过的就能掌握, 那么我们根本无需忧心忡忡;如果是做过了未必就能掌握, 那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看重。其他亦然。

无数事实表明, 任何学校要想取得出色的高考成绩, 依靠的不是漂浮的“信息”而是深厚的实力。在复习备考开始偏离“高考精神”的今天, 笔者以为, “定力”的有无多寡, 已经不是可以“暂且不论”的话题了。稳住“定力”, 就会有信心, 有底气, 有策略, 有步骤, 有操练, 有实效。任何时候都应当切记:高考没有“神话”。语文学科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复习备考, 努力增强知识积累、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的整体实力, 才可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稳操胜券。

二、强“实力”

高考, 不是人人可以都“酷一次”“潮一回”“秀一把”的, 没有一定“实力”, 高考会毫不留情地对你说“不”。或许在有些人看来, 语文没有数、理、化等学科那么专业, 因为汉字大家都认得几个。然而, 已经参加过高考和即将参加高考的“过来人”与“未来人”心里明白, 高考语文的几个分数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毋庸置疑, “强‘实力’”是语文学科备考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通过什么途径真正实现“强‘实力’”的目标, 却是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笔者认为, 实力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实力的外显, 离开实力而奢谈能力是不实际的。而强壮“实力”的前提应该是明确语文学科究竟需要哪些实力。根据目前我省的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内容, 至少需要强壮四大“实力”———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然而, 如果能够实现全面强壮这些“实力”的目标自然是最理想状态的功德圆满, 而备考实践表明, 试图借助复习来完成所有实力的提升也是不现实的。因而, 明智而切实的策略就是有侧重地增强实力, 用“实力”说话。

根据多年的考试情况分析, 笔者觉得, 可以将“强‘实力’”的重点定位于识记、语言表述 (简答) 和“小阅读 (论述类文本) ”等方面。应该说, 这几方面的“实力”都不是特别引人注目, 甚至还有些被忽视和淡漠。尤其是识记和“小阅读”, 没有多少人看重它们, 因为在整份试卷中占据的分值不大, 只有二十来分。而“语言表述 (简答) ”尽管涉及“语用”和“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三大板块, 分值也约占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分散在各个板 (题) 块, 近乎“游兵散勇”, 并不怎么显眼, 况且又跟“阅读”交织在一起, 彼此的分野模糊不清, “表述”自然被“阅读”遮掩, 答案的正误优劣, 大多从“读”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究, 似乎只要“读”不出偏差就行了, 跟“写 (表述) ”关系不大。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在高考阅卷中发现, 有不少阅读题失分, 主要还不是“读”的问题, 而是答案的“表述”存在诸多缺失。

增强“识记”实力, 不只是夯实了语文学习的基础, 加固了知识积累, 更重要还在于能够鼓舞“信心”。以“默写名句名篇”为例, 虽然只有区区几分, 却直接关乎考生的考试心态, 绝对小觑不得。假如“识记”实力较强, 默写填空解答顺利而踏实, 考试便信心大增, 自信满满, 这样的心态是正常乃至超长发挥学科水平的重要前提。而增强“小阅读”的实力对高考也相当关键, 尽管分值比重不大, 但由于以“刚性”的选择题为主, 非正即误, 不可掉以轻心。可是笔者发现,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 能够切实重视“小阅读”、把“小阅读”作为重点进行强化的学校和教师, 不是绝无仅有, 也是屈指可数, 导致考生的“小阅读”实力疲软, 明显影响了语文的整体得分。增强“小阅读”实力, 需要依据目前高考的设题特点和考查难度, 更新备考理念, 转变复习套路, 以“深度理解”为重点, 即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面信息的关注进入到文本的语里信息 (内在含意、思想等) 的理解和分析, 唯有经过这样的阅读指导和解题操练, “小阅读”的实力才能真正增强。至于“语言表述”的实力, 似乎大家都不敢怠慢, 但真正见成效的也不多, 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 增强“语言表述”实力的有效方法莫胜于进行多种仿真“操练”。不但要保证足够的量, 更要追求具体的质, 无论是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 还是古诗词鉴赏、《论语》解读和批判, 都要通过“操练”来增强实力。当然, “操练”之后的批改、评析、修改、重做等环节也必不可少。不但要重视“语用题”答案的修改, 也要落实“阅读题”“鉴赏题”等答案的修改和重做。内在实力的增强和外显能力的提升均离不开必要而适度的“重复”。

三、多“尽力”

高考复习之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常用“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 似不为过。然而, 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 备考复习每年都要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 “十八般武艺”早已统统耍尽, 感觉越来越不灵验, 而且在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之中, 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 说起来“意义重大”的备考, 逐渐演变为按部就班般的“例行公事”。出现这种耗散状态, 究竟“尽”了多少“力”, 实在难说。

如实而言, 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不少, 或许各校各班各人的情况不同, 不能整齐划一。然而, 根据笔者多年的听课观察和分析研究, 在可以借鉴几十年备考经验的今天, 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 就应当着重在以下若干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 多“尽力”于资料选择。备考不能徒凭口舌之劳, 仿真实战是必需的, 因而各种相应的复习资料必不可少。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料稀缺, 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 指导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显得至关重要。资料选择的“尽力”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 语文仍属于“老大难”的弱势学科, 常常处于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 不但学校普遍不重视, 多数学生也不怎么在乎。倘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现实。故如何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 确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资料选择的“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尽量选用优质资料, 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 也不要一味迷信所谓的“名师名校”, 务必坚持标准, 唯“质”是求;二是努力整合资料优势, 不少资料往往只有部分试题还不错, 多数试题则很一般, 故要“放出眼光”, 选取上乘试题, 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 多“尽力”于解题指导。如何让学生“懂得”并“把握”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始终是备考复习的主要任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很多, 也很灵活, 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或类似的。笔者以为, 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至少得体现如下要素。第一, 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 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 如2011年我省高考卷的第1题语音题的题干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跟常见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正好相反, 可是不少考生根本没有细看题干, 而是在思维惯性作用下, 想当然地选择了“正确的一组”。第二, 介绍解题思路, 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 如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3题, 先看题干“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明确归纳“共同主张”是关键, 而从提供的两段材料看, 内容都不是单一的, 正确思路就是“求同存异”, 重点关注“共性”话语, 即《论语》的“泛爱众而亲仁”和《墨子》的“夫爱人者, 人必从而爱之”, 两者皆有“爱人”思想, 这样“以爱待人”的“共同主张”也就水落石出了。第三, 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 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 显得十分必要。如古诗词鉴赏, 为顺应阅卷习惯, 通常可以运用“要点+理解 (解释) +赏析”这种基本模式及其若干“变式”。以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1题为例, “简析画线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 而画线句子是“春蚕既无食, 寒衣欲谁待”, 参考答案为“ (要点)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由描写转为议论。 (理解) 哀叹桑树被毁, 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 (赏析) 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当然, 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 以便灵活迁移, 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 多“尽力”于答题评析。从整个复习过程看, 解题指导还只是教师的一种“演示”, “演示”之后才是学生的解题“实战”。“实战”效果是否理想, 试卷 (练习) 批改的结果可以比较如实地反映出来。当然, 不必期待太理想的成绩, 因为平时的实战操练的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发现问题, 了解缺失的存在。解决问题和缺失, 便成为“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 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 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 评析答题情况, 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譬如写作审题出现的偏颇, 主要是“放大”还是“缩小”, 是“添加”还是“遗漏”, 是“拔高”还是“转移”, 是“沾边”还是“游离”。“警示性”是要点, 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 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 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如“善为国者, 赏不僭而刑不滥”中的“僭”应当译为“过分”, 评析时需将“超越”“代替”“差错”“虚假”等误译一一“警示”。“纠错性”是重点, 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 没有纠错, 评析就是“浮云”。纠错, 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 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 让学生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 “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 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重“给力”

每年春夏季的备考复习不同于相对宽松的日常教学, 用“时间紧, 任务重, 要求高”来形容似乎从来不会过时。以“效率”为首要目标, 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言之, “给力”就是效率高, 不“给力”便是效率低, 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 备考的主体是学生, 备考的终端是考试 (高考) , 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 (听课) ”“练 (操练) ”“考 (考查) ”等。因而, 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 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一) 听课“给力”

听课, 就是接收信息, 是学习主体在学校求知的主要方式。学生听课“给力”, 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 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然而, 听课“给力”不“给力”, 固然有学生自身的若干原因, 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授 (讲) 课是否真的“给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清楚, 复习授课似易实难, 既不能简单再现, 也不能机械重复, 重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的缺陷, 并通过精当的讲解,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而教师讲课“给力”的要领则在于课堂设计和课堂调节, 语文复习课特别要避免喋喋不休的“满堂讲”, 当以“点拨”为主, 既要得当, 又要透彻, 不要搞什么思考的“余地”, 但也不能处处先入为主, 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框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尽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多一些主动“发现”的快乐, 少一点“被接受”的苦恼。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 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 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 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文言文阅读, 大致读“懂”文本内容就是正确解题的必要条件, 不然, 赏析、断句和翻译等解答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二) 操练“给力”

备考复习的二级目标是“会”, 即具备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试题) 的能力。笔者一直认为, 应对高考, 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 并非输在“不懂”, 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 “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教学实践表明, 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 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操练“给力”, 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力求使课堂成为“操练”的主阵地。一般来说, 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 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 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 施以援手, 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如“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 由于每个题目的正确解答都得花费一定的时间, 一些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课外完成, 而课内则以校对和评析答案为主。其实, 此类“操练”安排在课内完成, 也许的确费时费力, 会影响一点复习进度, 但“给力”程度却非同寻常。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15题“请简要谈谈小说带给你的启迪”, 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题”。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 却也是基本定向定性的, 因为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是确定的。“启迪”是“小说带给你的”, 应当紧扣小说的主题或情节 (如杰克做出取消安排的决定) , 假如有学生谈到“事业与情感无法两全”“失去的才是珍贵的”等方面了, 就给予指正并结合文本做出合理评析。如此“操练”, 必然“给力”。

(三) 考查“给力”

上一篇:羊肺线虫病下一篇:扶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