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范文

2024-07-19

厚德载物范文(精选11篇)

厚德载物 第1篇

一、音乐对于道德的感化

其实音乐本身就来自于人民群众, 它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产生的, 也理应服务于群众,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熏陶人的品质、教育人的思想的。它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歌颂道德修养、歌唱和谐社会, 可以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杨经铭先生指出:“我们的道德教育常常缺乏的恰恰是审美意味:道德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缺少对历史和现实的应有的关注, 难以培养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要求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缺少美的润泽, 因而难以向个体内化;教育过程中难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而难以调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方法上填鸭式灌输多, 而艺术的启发教育和愉快教育少,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还指出:“美 (音乐美) 育是德育的基础”。

其实音乐的感化作用我们时时可见。比如当一个人在进取的道路上受到挫败的时候, 放一段贝多芬的《c小调 (命运) 交响曲》 (作品67号) , 精神就会受到鼓舞、受到振奋。再比如当画面配上音乐时, 表现力就会大大增强。每每选秀节目上某位选手要离开, 往往就会配上一段音乐 (让人感觉到伤感、难过) , 似乎加了那么一段音乐, 就有了感情的升华。这时的音乐, 会催人泪下。《西游记》里猪八戒背媳妇那段画面的配乐喜剧效果是大家记忆犹新的。歌曲《我心永恒》无论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还是配在其他表现爱情的画面上都显得那么生动唯美。长期在音乐熏陶下的人往往会心情受到影响, 久之性格都会受感染。音乐的这种对人的影响是下意识的, 是人的直觉的一种体现, 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受到感染。音乐直觉是人对音乐的一种本能反应, 它比文字的表达更有直观性。种种道理及文字被接受是必须要建立在语文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而人们在理解音乐之前就可以接受音乐了, 尽管它没有形成意识或明确的观念, 它是直觉、感性与意象的交织, 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因此, 以音乐来培养熏陶人的道德, 应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了。

“德”强调的就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对于情感、心绪把握得恰当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音乐与德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以和谐音程如三六度、和谐和弦如大、小三和弦或者五声性调式音阶纵向排列构成的和声体系谱写的乐曲, 不少都是歌颂高尚的道德情操或愉悦人心的。在这里, 音乐就成了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音乐是一种通过感性的方式来体现德, 实现理性的诉求。

二、音乐向“厚德载物”的承递

当代社会,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个别人的物质欲望极大地膨胀, 追名逐利不惜一切代价、一切手段。企业发展也好, 个人财富的累积也好, 都要经过长期的奋斗, 过程往往都是十分艰难的。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下, 有些人就会触犯道德的底线, 忽视了“厚德载物”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了德, 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 就越是无法承载, 最终人类将会受到惩罚。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素质结合起来, 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更加突出了文化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他还指出“社会文化更加繁荣,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进一步指出“加强文化建设, 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音乐无疑是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一种重要文化力量 (前文已经阐述了音乐对人的感化作用) 。它颂扬我们的社会主义,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快文化的发展。这些充分说明了音乐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它促进社会的繁荣, 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促进音乐文化繁荣, 音乐文化繁荣又反过来陶冶人的思想精神, 指导并作用于经济建设。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音乐, 应该显示出它独有的强大力量。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里都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的体现, 闪耀着世界各民族智慧的光辉。

总之, 我们在向善的音乐熏陶下, 会对人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有促进作用。用道德来承载我们当今社会所拥有的丰富物质, 让“厚德载物”以抽象又感性、直观的音乐来感染和带动吧!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 社会繁荣的环境里, 很多人不缺知识、不缺技能、不缺金钱, 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体制下, 为了追名逐利, 有些人就忽略了自己的德行。笔者看到当下的种种现象, 不由想到了“厚德载物”这个概念, 联想到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德行。我们说道理, 写文章来教育他人, 听者都要建立在理解文字、文章的基础上, 而音乐往往在被理解之前就被人接受。本文力图阐释音乐与“厚德载物”的关系。

厚德载物 大道直行 第2篇

30年,它从无到有

说到它“无”,是这个公司的成立之初连名字都没有,在辽宁省交通系统内部都称它为青年服务队,人员不过是60名下乡回城的知青,服务队顾名思义,就是在当时的勘察设计工作中干一些诸如扶杆、拽尺、运送设备等苦脏累杂活的力工队。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就是那些岁月,不但让这支队伍磨炼了坚强的意志与品格,而且坚定了他们要“从无到有”的发展信念。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进取,今天的“服务队”已经实现集体所有固定资产达4亿元人民币,在册职工人数为700人,拥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10层、面积2.7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的大名成为业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如今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业务范围从原来单一的勘察设计,向道桥施工、工程监理、交通工程、公路养护、橡塑材料、实验检测、招标代理、机电等方向全方位发展。紧紧围绕交通产业,公司通过组建、兼并、收购等大规模运作,先后成立了沈阳路通印刷有限公司、辽宁仁合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辽宁华通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辽宁奥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收购了辽宁五洲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现在,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已是一个下辖十余个子公司的现代化、集团化企业,业绩斐然、蓬勃发展!

30年,它积少成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历经多年不断地进取和发展,已测设完成等级公路4000余公里,高速公路近500多公里,设计完成各种结构形式的特大桥、大桥200余座,互通立交桥16座,隧道27座,工程预可研和可行性研究报告100余项。由南到北先后完成了福建漳州至龙岩、江西景德镇至婺源、沈阳至通辽、阜新至盘锦等多项国内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沈大、沈丹、沈山、盘海营等高速公路的部分设计,承建了沈大高速苏家屯互通立交桥、沈丹高速公路养护、京沈高速公路辽中段路面维修,从事了朝阳至黑水(辽蒙界)高速公路、丹东到海城高速公路、辽宁省滨海公路及辽宁省援建四川安县公路建设工程等监理工作等10多项大型项目:圆满完成了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辽宁省公路管理局及其它市交通部门委托的招标代理业务;全面参与了评定省内国、省干道及县级公路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沿线设施及沿线环境的技术状况检测工作。

尤其在国家级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中,“五点一线”的重点工程——辽宁省滨海公路的设计和工程监理上,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更是力拔头筹,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再次令同业刮目相看。原始量的积累成就了现在质的飞跃,随着一个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完美告竣,一条条公路顺利通车,一座座桥梁横跨天堑,今天的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已载誉满满。

30年,它由弱变强

“一个公司能得以可持续发展,不要像下象棋拼死博弈,要像一盘围棋步步为先。”这是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总经理李佳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公司由当初的一文不名到如今,已经持有了建设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设计甲级、工程测量甲级、工程勘察乙级、工程咨询乙级等多项资质证书施工方面达到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二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二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和交通工程专业承包等分项资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一类、二类(甲级、乙级),监理项目已经得到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甲级监理资质:辽宁省建设厅颁发的乙级招标代理资质,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当你看到齐全的资质,不容置疑同行业中的领先他们做到了。

厚德载物的当代思考 第3篇

“乾象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喻人的胸怀气魄, 意思是说, 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 包容万物, 滋养万物, 造福万物。通俗地说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 人应效法地, 以厚德宽容待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 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 思想价值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中国人一旦把“灵魂”弄丢了便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当代社会, 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物质欲望, 让现在的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 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 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贫富差距的对比更让人们迷失了心性, 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 那个大别墅好, 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 便心理不平衡, 非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在日益规范的市场机制下, 无论是企业的发展, 还是个人财富的积累过程往往十分辛苦, 人们欲罢不能, 但更欲速不达。金钱社会里钱就是一切, 钱是主, 人为仆, 人成了钱的奴隶, 人围绕着钱转, 人为钱服务, 就把钱看大了。钱大人就小, 钱就会把人压死。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教給我们不义之富贵, 就是不符合道义的, 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义之财。

进入21世纪, 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中稳态的东西, 超越时代而长久延续,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文化基础, 是安邦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和熏陶, 中国很难再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学习, 并坚持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带头示范。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 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4篇

怎样挤时间,大家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了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的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1/4.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句美国教授的话说:“就是这种精神铸造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给自己找压力,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有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的学习。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件教室上了两小节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 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所有的人得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程要学一学期的。但老师说得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都疯狂的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的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编了几个简单的程序,完胜开始正式编程,编到凌晨三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八点通过了验收。在此之间,我们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完成了。

需德兼备 厚德载物 第5篇

关键词:师德;需要;需要层次理论;成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11-04

师德,是教师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呼唤和社会期盼,是国内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影响师德生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内在需要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一、需德兼备:需要与师德

1.需要与需要层次理论

在心理学上,需要被定义为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是人感到匮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的“心理—行为”关系的起点。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大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最底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的需要,因此,没有满足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动机。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到,当基本需要越来越多地得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需要的不满足,会引发人格缺陷甚至精神疾病,也会容易产生道德问题。[1]

2.需要与师德的关系

在现实中,人们常常认为教师讲师德,就不能关心自己内在的需要,关心自己就不算是师德高尚。其实并非如此,道德也是人的社会和精神需要,而需要也是道德行为的动因。对教师而言,需要与师德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教师的需要影响师德。一方面,正当的内在需求会引发良好师德行为。教师要在职业发展中追求公平公正,自己就必须遵守规则,做到学术诚信;教师在教坛上希望获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敬、家长的满意,自己就必须将心比心,辛勤付出。所以,教师追求合理的内在需求,会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另一方面,若教师内在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出现师德败坏问题。一名教师每天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工资收入却不能负担家庭生活的支出,他就可能因迫于生计而放弃道德操守进行有偿家教;一名教师以校为家待学生如子女,但“差班”的教学成绩却始终不尽人意,他就可能会怀疑教师工作的价值,迫于教学压力而背弃师德,寻找“快速”提升成绩的办法。

同时,教师的需要也受师德的调节和影响。那些不道德的需要,总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甚至会触犯法律,就如媒体常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校长性侵未成年人等极端恶性事件,就受到了道德的严厉谴责。因此,人们会以师德作为标准去评价教师的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也会用师德来取舍、控制自己的需要。

二、德輶如羽:师德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随着媒体日益关注师德缺失现象,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毫无疑问,这给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冲击。古人云,“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施行仁德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其有无志向。对于目前师德问题发生的成因,其实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早已作出了很好的回应。

1.生理需要与师德

生理需要是需要层次中最底层的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不过,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2]。可见,教师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师德实现的基础。

可是,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中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就如领导们开会时所强调的:“选择教师行业,就选择了无私,选择了奉献。”“穷书生”这一形象,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刻板印象。教师也是普通百姓,需要养家糊口。但现实中,教师不仅要免费加班,有时寒暑假也要充公,教具自己掏钱购买,有些地方教师的工资甚至被地方政府违法克扣。虽说政府部门多次提出要提高教师工资水平,要与公务员看齐,实现“两相当”,但教师的荷包最多是“虚胖”,迟迟未见实质性增长。以广东中山为例,仅凭五六千的月收入,却要承担六七千一平米的房价,买个100平米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10年,可见教师生存压力有多大。但是,老师想要通过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合法的渠道却极少。新时期,大部分教师收入增长缓慢、住房压力大,如果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无法满足,出现“逼良为娼”师德败坏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安全需要与师德

安全需要也是道德产生的基础。所以,安全的、不受外部威胁的生存条件,是美德的保证。但是,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提到的,“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人们最容易丢掉的就是道德,更何况在道德教育的宣传中,经常过分强调人的‘无私道德’,这种道德是只为他人着想而不考虑自身其他安全需要的道德,最终使‘道德’变成了只说不做的东西,成了纯粹的高调”[3]。教师的安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关系到师德的实现。

行外人总是说,做老师很好,轻松,又有寒暑假。可是,老师们在平时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无偿加班加点、无休无止,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甚至牺牲吃饭睡觉的时间,这些付出,两个假期又岂能弥补?但在人们心中,这些牺牲都是教师理所应当的义务。如果说教师用生命去工作,一点都不夸张。但是,从“家长闹上门”“学生打老师”“班主任被学生捅死”等新闻报道中便会发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往往成为社会对教育问题不满的替罪羊,教师其实也因此而成为不折不扣的高危行业。如何为教师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氛围,保护“弱势”教师群体,是师德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nlc202309041412

3.归属和爱的需要与师德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接受和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4]这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很多老师说,让他们坚持教师行业的动力便是对学生的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高尚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爱,“爱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神圣爱。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能以爱之名创办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当今很多教师都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学生的成长上,给予他们父母亲般的爱,尽现良好师德师风。社会对师德的期望,其实更多是站在归属与爱的需要上。可见,班级学校归属与对学生爱的需要是师德产生的动力。

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中最重要且是最不容易处理的关系。处于萌动青春期的青少年文化五彩斑斓,教师必须从生理和心理上深入了解学生,教师的师德风范必须满足青少年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做到师德中的“自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归属,给与适当的爱。但也有不少教师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忽略了自己另一种社会归属身份,导致家庭关系不紧张,工作与生活失衡,进而影响教师的幸福感。

4.尊重需要与师德

也因为重视友情和爱情,人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付出爱,便有了道德行为。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做有益于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事情,敬业奉献,便能获得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尊重,其尊重需要也得到了满足。正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当前,我国师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部分教师都德才兼备、以身作则,但也有部分教师师德缺失,严重影响整个教师行业的名声,导致教师地位一直处于不高的水平。网络上笑称教授为“叫兽”,讽刺老师为“老湿”,连校长也成为“危险分子”的代名词,可见教师的尊重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师德追求的动力也因此减弱。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师德

马斯洛认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更成熟的,人性更丰富的),他们的基本需要已经得到适当满足,现在是以另外的高级方式受到激励,这可以成为‘超越性动机’”[5]。可见,自我实现者对道德有着强烈需求,能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就如最美教师张丽莉,不惜牺牲自己来换来学生安全,她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安全需要,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当然,不是说教师的自我实现都得舍己救人,但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潜能,都属于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范围。因此,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如教师个人发展前景、社会营造的教师职业发展环境等,成为了师德成长的牵引力。

三、厚德载物:师德成长对策

《易经》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而教师内在的各种层次需要与师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要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就要考虑教师的需要与师德之间的层层关系。

1.建设和谐师德成长环境,满足教师生存需要

“和”,正如嘴边的粮食,是生活需要的满足;“谐”,就像自由聊天的每个人,是言论需要的满足;“和谐”,便是个个衣食无忧、生活愉快。和谐师德成长环境的建设,可以从物质环境、身心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改进。

首先,应从生活、住房等方面提供相关保障,提高教师收入,减轻经济压力,如:真正实现与公务员相当的收入和待遇水平,让教师有机会以合理适当的方式多劳多得,为自己创造财富,等等。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积极健康的身心环境。身体是革命的资本,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师德实现的本钱。大家都说,教师如蜡烛,牺牲自己,点亮学生。教师常常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埋头苦干加班加点,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复旦教师于娟在感动万人的“抗癌日记”中提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6]人们疯狂转载这段话,却又依旧继续着自己原来忙碌的生活模式,这确实是很多教师的真实工作写照。因此,教师要树立健康的三观,修炼乐观的心态,提高幸福感。

最后,还需美化社会道德环境。社会要求教师如圣人般高尚无私,但诚信危机、腐败现象、违法行为等日益增多,连媒体和群众都对这些现象见怪不怪,这实在是难以让所有教师都做到“世自浑浊我自清”。因此,要让教师“出污泥而不染”,其实更好的办法就是去掉“污泥”,即重建社会道德信仰,依法处理道德缺失行为,净化社会空气。

当教师不再为生活条件而担忧,生存需要得到满足,自然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师德的实现也有了基础。

2.完善合理师德政策制度,满足教师社会需求

教师的工作归属感来自于学校人际氛围和管理制度。通常来说,在教育教学评价、薪酬绩效考核、人才选拔评聘等方面,由于涉及自身利益,教师之间肯定充斥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好则促进教师共同进步、相得益彰,坏则导致人际矛盾、关系不和。而影响学校教师利益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政府政策和学校管理制度。如今,教师资格不再终身,五年一考核,三部委又新出台师德考核政策,给教师划上了师德红线。在这些政策制度的高压下,教师的权益底线、自尊底线有没有得到考虑呢?教师是知识分子,因此,对于教师的管理更多应是一种服务。相关部门和学校所出台的制度应该体现教师的内在需要,能表达管理者对教师的真切关怀——不仅是校内工作的关怀,还有对教师家庭和生活的关怀。

此外,教师尊重需求的满足期待着教师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在日本,教师职业被称为“圣职”,连美国人也曾评论道:“教师在日本很明显仍然是在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一种吸引人的工作”;在朝鲜,优先照顾教师是一种社会风气;在德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终身任职;在英、法、德、日本、朝鲜等国家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地位都相对较高。[7]相比之下,我国教师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都算得上“弱势群体”。要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就应该学习其它国家,先从政策制度上体现。既然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入行资格、职称评聘等方面都非常严格,通过层层考核的人民教师也的确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超额付出,那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政策倾斜。

nlc202309041412

如果管理者能“接接地气”,了解教师的现实情况,构建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政策制度,满足教师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教师职业才是真正的“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师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师德成长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3.提高自我修养,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是师德实现的主体,是道德的化身。教师的自我实现,可以体现在职业抱负、自我价值、人生追求等方面,更可以体现在将师德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上。正如大教育家孔子,他以高尚的师德,对学生做到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自己做到学而不厌、克己复礼、以身作则,从而桃李满天下,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抱负和“以德而化天下”的人生追求,树立了“德智统一、以德摄智”文化下的师德典范。因此,教师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必然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将师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德育,是道德教育,也可以具体为以“师德”对学生的“感染教育”。最有效的德育是知行合一,是言传身教,是用自己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可以在职业发展上打造自己,多学习培训、多实践反思、多创优争先,积累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个人气质修养上提升自己,饱读诗书,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相信通过提高自我修养,成就了有儒雅之气,有昂扬锐气,有浩然正气,浑身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明师”,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就不远了,师德成长也有了牵引力。

参考文献

[1]蒋桂芳.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13.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470-471.

[3]李清雁.“反德育”现象的批判与省思.思想理论教育, 2012(4).

[4]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

[5]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292.

[6]于娟.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 5.

[7]侯耀先. 略述外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与培养[J]. 西部论坛, 2002(3).

[8]文晓巍,张蓓,孙志岩.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维度重构——基于需求理论的视角[J]. 中国农业教育, 2011(3).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东中山 52845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厚德载物 第6篇

如何让信息技术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是实验二小继续发展信息化特色的突破口和前进方向。

学校基本情况

包钢实验二小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西北部,与美丽的昆河咫尺为邻,是一所以“幸福和谐”氛围为载体、培养师生多元发展为宗旨的实验小学。学校原名“二冶三小”,是内蒙古首批重点小学之一。1988年,改名“二冶实验小学”;1993年,二冶与包钢合并后更名为包钢实验二小;2003年,包钢二十一小并入包钢实验二小成立新的包钢实验二小。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新建西校区,步入了两个分校办学的时期,为实验二小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共252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30平方米。学校墨香四溢,环境优雅,并坚定不移地行走在“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路上。学校拥有一支122人的阳光向上、积极朴实、睿智坚韧的年轻教师队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11人,专科学历10人,国家级、自治区级骨干教师3人,包头市名师3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1名。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让信息技术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打造学校品牌文化建设是实验二小继续发展信息化特色的突破口和前进方向。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学校校园网系统实现东、西两校区网络全覆盖,并具有两个校区间互联互通的直播功能。2学校建有120平方米的演播室和专业的新闻播音间,还有配套服务的导播间及备播间;东、西两校区各有一套高清的多媒体录播教室,及与录播室配套使用的教研活动室。授课教师在录播室讲课,听课教师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在教研活动室内听课,使教师的讲课过程不受影响。3学校建有两个计算机中心机房,三个学生机房,全天候向师生开放。4现有一个多媒体视频会议室,能容纳近200人,具备召开各级工作会议、远程培训、会议直播等功能。5学校51个教学班都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每位教师都配备了台式机。

演播厅

导播间

2.信息化教学设施

1为了避免学校现代化设施的闲置,学校成立信息技术中心,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断推动和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以及引导全校人员进行网络化办公。2学校建立了包钢实验二小网站,主页设有校园新闻、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德育园地、教育科研、校园公告、家校沟通等栏目,且有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更新。3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优质课堂的助推器。2001年,学校的现代化装备才刚刚起步时,每一位教师便在学校要求下,制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自己的第一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2007年,在人们对电子白板还很陌生的时候,我校引进了包头市的第一块电子白板。4学校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以科研为先导,开发出一系列典型课例,在历届NOC活动中,我校有五位教师获一等奖、四位获二等奖、两位获三等奖,多名教师的电教论文、录像课、课例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包头市级奖项。5学校建有小金鹿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孩子们通过这些平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故事。

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学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的理念,先后承担了几十个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两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语文教改实验学校”,随后被评为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电影课优秀实验学校,内蒙古心理健康课题实验优秀学校。数名教师先后分别被评为“全国语文教改实验优秀工作者”,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建校以来,包钢实验二小还先后晋升为全国写字教学实验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内蒙古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内蒙古现代教育优秀学校、包头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包头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包头市中小学“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原包钢教育处首届“名牌学校”。

学校以“培养学生求真扬善和雅”为总体德育目标,以“特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在实践中规范行为,真正实现“我心束我行”。绵延27年的“童心暖残心”敬老助老活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谱写了一曲曲爱的篇章。就此学校也被命名为全国“雷锋小学”。

时至今日,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人本化、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的办学宗旨,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集体智慧,切合国家向创新型社会转变的时代特征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教师搭建个人提升和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创建全面发展和发展创新的园地,为社会创办人民满意的教学,让广大师生在积极工作、健康学习的同时,体验归属感、成就满足感、享受幸福感。

厚德载物 第7篇

那是2006年6月的一天上午, 八旬余高龄的杨振铎大师在他的三位弟子———刘希英、药俊芳和大师侄女杨永红的陪同下, 来到我们文水县文华太极队。

因刘希英老师是我们文水县人, 故得益于她的引荐, 我们才有幸认识仰慕已久的杨振铎大师, 且一睹他的风采。

大师虽届耄耋之年, 但面色红润, 神采奕奕, 声若洪钟, 才思敏捷, 十分慈祥且平易近人。

他杯水未进, 且不顾旅途劳顿, 便在我们的活动室开始讲授杨氏49式太极拳。他从拳架、拳理、拳法讲起, 仔细讲解了每个动作的名称与要领及其攻防含义, 并重点讲了内三合与外三合。他说:“内三合与外三合是主宰整套拳术的灵魂。内, 指心、意、气, 三合, 即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谓之内三合。外, 指肩、肘、手, 三合, 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谓之外三合。”他一边示范一边讲:“只要内外相合, 上下相随, 行拳走架时才能周身中心, 姿势优美且舒展大方……”他又讲到单鞭之定式, 他强调:“一定要做到三尖相对, 即脚尖、手指尖、鼻尖, 三尖相应, 上下相合……”他反复为我们做示范。他那单鞭架势, 姿势优美而气势磅礴, 一掌推出去, 大有置人于千里之外之气势。每当忆及, 仍历历在目。

他示范49式预备式时讲道:“一定要神定意专, 气沉丹田, 全身松而不散, 缓而不滞……”他拉开与肩同宽的双脚站立, 我顿觉他脚底似生根一般, 犹如一棵挺拔的青松, 且正且直, 既沉稳又伟岸, 顿生一股气吞山河之气势, 直逼人面而来。

他一边演示一边讲, 一招一式刚柔并济, 腿脚轻灵敏捷, 收放自如, 踢腿拍脚, 虎虎生威, 手起脚落, 风生水起, 既蕴藏着杨式太极独特的大家气质, 又饱含着个人浓郁的典雅之风范。我们一个个队员屏声敛气, 聚精会神, 大师精湛之拳艺与独特的风范, 把我们带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神妙奇幻的境界之中。

午餐后, 他又为我们讲了杨式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独特风格与别具一格的拳韵之特点, 并一一做了示范。最后他说:“学练太极拳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道德修养, 虽然拳种各异, 但团结和谐乃是太极之宗旨”。我们听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午, 由杨永红他们三位老师带领我们在操场上分组学练49式太极拳, 从起势开始, 老师在前面一边示范一边讲, 我们跟着一招一式认真学练。师徒劲头十足, 迎着烈日, 汗流浃背, 直到日落黄昏, 才与大师一行依依惜别, 目送他们渐行渐远的车影 , 久久不愿离去。

从此, 我们爱上了杨式太极拳, 学练更加刻苦用功。杨振铎大师对我们太极队也倍加关怀, 他不断派来杨永红与其他老师们住在文水辅导我们练拳, 我们队也经常派队员进驻太原杨式协会辅导站学习、培训, 由此, 我们的拳技也不断提高, 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杨振铎大师的多次敦促下, 我们于2006年12月15日, 成立了文水县第一个杨式太极分会, 杨振铎大师应邀偕夫人胡瑞娣女士及其亲传弟子一行莅临大会。会上, 杨振铎大师致词, 他赞扬我们成立杨式太极分会意义广大, 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 发展壮大杨式太极队伍, 为推广全民健身、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做贡献。

大师弟子们也助兴集体表演了杨氏49式拳、剑、刀, 他们精湛的技艺博得了全场阵阵雷动的掌声, 将大会欢乐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会后, 大师一行与我们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让我们留下了永久而美好的回忆。

亲切的关怀

自从我们成立了杨式太极分会以来, 杨振铎大师对我们文水的这支杨式太极队十分重视, 常挂心间。

从2007年伊始, 大师就频繁地派杨永红带领刘希英及其他老师们, 进驻文水为我们传授拳技, 我们也经常派部分队员进驻太原杨式太极协会辅导站, 跟杨永红等多位老师学习拳技。在这期间, 杨振铎大师都会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辅导我们。他反复强调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贯穿始终, 并反复示范, 一丝不苟地纠正我们的虚实转换与衔接的细微之处。我们也认真刻苦, 勤奋学练, 起早贪黑, 惜时如金, 拳技也大有长进, 大师与杨永红等老师们不断称赞与鼓励我们, 使我们更加信心百倍, 学练更加刻苦用功。

四月初的一天早晨, 我们正在操场上互帮互学49式太极拳, 刘希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她说:“杨振铎大师希望你们抓紧时间刻苦训练, 一定要争取参加今年7月份在太原举办的第三届杨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 一定要抓住四年一届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群情激昂, 欣喜若狂, 当下决定组织中老年两个队参加比赛。

我们请刘希英老师转告杨振铎大师, 我们一定刻苦训练, 走出去观摩学习, 开阔眼界, 提高拳技, 同心协力, 一定要打出好成绩。

时隔三日, 杨永红老师受大师之重托, 带领刘希英、药俊芳和郭小凡老师一行四人进驻文水为我们培训。杨永红老师对我们讲道:“大家知道七月份咱们要举办杨式太极国际赛, 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具体筹划与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培训裁判、租赁场地、组织开幕式节目……, 时间紧, 任务重, 但大师一定要我们克服困难, 挤出时间, 为你们参赛加强培训, 他希望你们能在国际赛场取得好成绩。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 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刻苦训练。”

他们四位老师分成两组, 两个人负责一个队, 杨永红与郭小凡老师负责我们老年队, 将我们八个队员女前男后排列成阵。她说:“无论是戏曲、舞蹈、太极拳, 凡是集体表演, 都严格要求整齐划一。只有整齐划一, 才是集体表演的灵魂。大家一定要用眼角的余光相互照应, 才能充分体现举手投足整齐划一的壮观景象。”

我们听她的口令, 从起式做起。他俩十分认真地观察我们每个队员的每个动作, 出脚的方向与尺度, 掤的高低、捋的角度、挤的快慢、按的前后, 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动作都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全身, 每个式子的行拳走架与短暂之定式, 都要求拳姿优美, 饱满规范, 圆润潇洒, 舒展大方。一定要打出杨式太极拳的拳风与拳韵。他俩认真纠正, 反复示范, 我们反复习练, 直到符合他们的要求方才罢休。

整整三天, 披星戴月, 废寝忘食, 在他们的严格调教之下, 我们的拳技与整体划一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四五两个月中, 为提高我们的拳技, 能如期参赛, 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不辞劳苦, 三次往返太原与文水, 与我们同甘共苦, 起早贪黑, 汗流浃背, 即使我们一个个累得席地而坐, 他们还在为个别队员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不厌其烦, 耐心示教, 一一对比。

转眼到了七月, 距我们学练杨式太极拳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当中, 在杨振铎大师对我们太极队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下, 在杨永红、刘希英、药俊芳与郭小凡四位老师的辛勤培育下, 在他们殷切的希望与鼓励声中, 我们身怀熟练的拳技, 满怀信心地于7月13日下午出发, 赴太原参赛。

2007年7月14日, 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天。清晨, 杨振铎大师精神矍铄, 兴高采烈, 在杨军与五位晨练负责人的陪同下, 早早来到广场主席台上。

来自世界各国的太极队员, 同我们一道汇集在广场上, 听总指挥的口令, 排列成太极队形, 集体晨练杨氏49式太极拳, 整个广场上, 各种不同的肤色, 各种色彩鲜艳五彩缤纷的太极服, 伴和着悠扬的太极音乐, 伴和着轻柔舒缓的拳姿, 微波起伏, 细浪漫卷, 轻轻涌动着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微波细浪, 与绚丽的朝霞相映生辉, 整个宽阔的广场如同波浪荡漾的海面, 十分壮观;四周如潮的观众阵阵掌声雷动, 阵势恢宏观。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感慨万千……, 祖国的强盛之日, 就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之时, 每个中国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的笑容。

晨练结束后, 杨振铎大师与杨军找到我们, 亲切地询问我们的食宿情况, 我们一一作答。大师与杨军分别与我们部分队员合影, 留下了永久难忘的幸福时光。

上午9时, 隆重的开幕式井然有序, 锣鼓喧天, 歌舞升平, 精彩的节目, 热烈的掌声, 一派祥和, 一派浓浓的欢乐气氛。

杨振铎大师与有关领导及贵宾在主席台上就座, 省领导的讲话, 仍令我们记忆犹新。他热情洋溢, 高度赞扬了杨式太极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为国增光, 为世界和平与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有关方面的领导与贵宾也分别讲话, 热烈预祝这次国际赛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太极前辈与名家, 都单独表演了他们的拿手绝活, 博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下午, 我们怀着兴奋激越的心情, 参加了老年集体太极拳比赛。15日上午, 中年队也参加了比赛, 均获得了集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比赛结束后, 杨振铎大师在刘希英老师的陪同下, 来到我们的比赛场地, 热烈祝贺我们, 鼓励我们再接再厉。他深情地说:“2008年8月, 我们按上级指示, 要举办迎奥运、与奥运同步的大型太极拳比赛活动, 希望你们能够届时参加。另外, 太原新成立了好几个杨式太极队, 也需要我们的老师去传授拳技, 故没有太多的时间教你们学习杨式太极刀与剑, 计划2009年保证你们学会刀法、剑术。”我们为之十分感动 , 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杨振铎大师提议, 同我们全体队员合影留念。他那慈父般的恩德, 我们没齿不忘, 他那厚德载物的高尚情操, 时时激励着我们, 永远铭刻在心。

我们在比赛现场的两张照片, 是在杨振铎大师的特别关照下, 我们的摄影师进入比赛现场拍摄的, 还把我们两个队现场比赛的全过程, 都完整地分别录了像。时至今日, 仍在文水县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播放。每当目睹我们当年赛场的风采, 便会忆及大师对我们的亲切关怀与贤德眷顾, 使我们刻骨铭心, 永志不忘。

永久的幸福

2008年8月8号, 在这普天同庆, 举国上下一片沸腾的日子里, 我们应杨振铎大师之邀, 参加了迎奥运·与奥运同步的杨式太极拳比赛, 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10月2号晨练得知, 当天下午, 杨永红老师率原班旧部来文水教我们学习杨氏太极刀剑, 我们听了十分诧异, 杨振铎大师不是说今年没有空闲教我们吗?

下午, 我们在操场翘首以待, 不多时, 他们驱车而至, 我们蜂拥而上, 自有一番热烈的相拥与亲切的问候, 师徒情深啊!

稍事休息, 杨永红老师说:“大师对于你们学习刀剑之事, 常挂在心, 他让我们抓住国庆七天长假之机, 先教你们学剑, 日后安排学刀。”

她又说:“学习太极剑基本要领与太极拳情同一理, 触类旁通, 也是以腰为轴、沉肩坠肘、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始终贯穿于每个剑式之中。剑有十三字诀, 即劈、崩、点、刺、抽、带、提、撩、搅、压、截、抹、击。你们一定要牢记每个剑式用的是哪个字诀, 他的力点在剑身的哪个部位。”她随手操剑, 把每个字诀都示范了一遍, 做得十分漂亮, 讲得十分清楚。

她让药俊芳老师把67式剑从头到尾为我们完整的演示了一遍。只见她持剑开步, 轻灵自如, 每个式子饱满规范, 圆润潇洒, 剑闪寒光, 长穗翻飞, 腰为轴, 剑随身, 身剑合一, 眼神随剑指而动。大魁星, 舒展大方, 气势磅礴;野马跳涧, 身轻如燕, 敏如脱兔……剑光日光, 相映成辉, 令人眼花缭乱。一招一式都是漂亮的戏曲亮相, 令我等陶醉其中。

我们分为四组, 他们每人负责一组。郭小凡老师每教一个式子都先报名称, 再教动作, 讲清劈、崩、点、抹……力点在剑身的具体部位。每位老师也都是一边演示一边讲。他们教的十分认真耐心, 我们学的也十分专心, 直到日落黄昏。晚饭后, 我们又在操场灯光下一直学到十点多钟, 师徒方才互致晚安散去。

在他们来文水的6天中, 平均每天教我们11个式子。师带徒, 惜时如金, 我们基本能从头练到尾。7日黄昏, 我们满怀感激之情, 与四位老师依依惜别。

2009年春, 刘希英老师通知我们, 杨振铎大师让我们去太原杨式太极辅导站学习杨氏太极刀。我们又一次有幸目睹大师之风采。

他持刀站立, 稳如泰山, 顿生一股力拔山河之气概, 只见刀闪寒光, 彩绸飘荡, 干净利落。腾挪闪展意气扬, 弓步推刀有如万钧之势, 撼山之力, 威武雄壮, 势不可挡;玉女穿梭, 轻灵敏捷, 英姿勃发, 八面威风, 一气呵成。我们被大师精湛的技艺震撼了。每当忆及, 那情景清晰如昨, 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由杨永红老师一招一式教我们学习整整一下午, 大师在一旁不断地予以指导纠正。我们基本掌握了砍、剁、缠、拦……十三子诀的动作要领。既有大师的指导, 又有拳剑之基础, 我们学的十分轻松愉快。

中间休息时, 大师亲切的地对我们说:“距第四届国际赛还有三年多时间, 你们一定要刻苦训练, 希望大家都能身怀拳、剑、刀之技艺参加比赛。”

光阴荏苒, 岁月如梭, 转眼到了2012年。从2006年至今, 在这六年之间, 杨振铎大师多次派杨永红及其他老师进驻文水, 为我们学习杨氏太极拳、剑、刀做出无私的奉献, 我们才得以学到原汁原味的杨氏太极拳、剑、刀, 拳有势、剑有韵、刀有魂, 英姿勃发, 威风凛凛……

临近比赛, 大师又派杨永红及其他老师们来文水指导我们赛前训练。六月骄阳似火, 我们师徒在市政广场, 挥汗如雨, 整整两天, 杨永红老师以秒表计时, 让我们集体演练拳、剑、刀, 要求我们整齐划一, 能在限时内完成比赛。她又让每个队员单独演练, 让其他老师和队员们在四周当裁判, 纠正不足之处, 为个人参赛单打增强自信且不超时。

8月4日8时, 太原滨河体育中心外边, 锣鼓喧天, 彩旗飘扬, 队牌林立, 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国、肤色各异的太极队员, 个个兴致勃勃, 笑逐颜开, 同我们一道等待检录入场。

9时整, 开幕式上, 节目表演精彩纷呈。汾阳杨澄甫太极中心的“太极锣鼓”铿锵有力, 八面威风。“唐风琴社”琴声悠扬, 缠绵悱恻。“黄河腰鼓”打出了我们山西独特的风格, 似黄河咆哮、万马奔腾之雄壮, 如春风拂柳、私语窃窃之温婉。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令人难忘的是, 由杨军与儿子杨雅杰在队前领拳, 160余人、肤色各异的国际拳友, 排成大型方阵, 身着统一的海蓝色太极服, 集体表演杨氏49式太极拳。随着悠扬的乐声, 缓缓起势, 舒展优雅, 整齐划一, 酷似一片蓝色的海洋, 微波轻涌, 细浪荡漾。令人惊叹的是, 外国人竟能如此的潇洒而规范, 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8月5日, 我们集体参与的拳、剑、刀比赛完毕。

8月4日到6日, 参加个人项目的拳、剑、刀比赛全部完毕。

集体拳、剑、刀荣膺二等奖, 获得银牌。

个人项目取得5块金牌、14块银牌、19块铜牌。

从比赛到结束, 杨振铎夫妇一直在主席台上关注着我们。颁奖后, 大师夫妇与杨军来到我们的比赛场地, 热烈祝贺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师夫妇和杨军分别与我们合影留念。最令我们感动的是, 第一次合影时, 大师发现是部分队员, 他提议再次同我们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也正是这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幸福。

杨振铎大师高风亮节的品质, 超人的智慧, 博大的胸怀, 无私的奉献, 精湛的拳艺, 博得了中外广大拳友的爱戴与敬仰。他把发展壮大杨式太极事业, 造福世界人民, 视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成就辉煌。

厚德载物 第8篇

阿根廷作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时候说,“当眼睛看不见书的时候,只要一走进图书馆,仍然会产生浓浓的幸福感”,他在诗歌里写道: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1]天堂般的图书馆要求图书馆人在保存收集和传承文化科学的同时,承担一定的文化责任。高校图书馆人要自尊自强,爱岗敬业,公平真诚不带偏见地对待读者,用服务传递温暖,为读者营造学习的天堂;为大学生成为正直有责任感的公民而尽一己之力。

1 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文化责任

高校图书馆是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2000年,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学校图书馆宣言:学校图书馆在教学中为全民服务》,开宗明义将学校图书馆的使命确定为“提供信息与思想,传授给学生终身学习技能并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种使命要求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担当一定的文化责任。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积累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有的科技,文化成果。它在存储传递文献信息的同时也影响接触者的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历史上,图书馆就是一个思想的摇篮、先进文化的集散地。很多先贤哲人都与图书馆有不解之缘,从老子、梁启超、蔡元培、到毛泽东、鲁迅等,他们在思想上独领风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为推动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卓越的作用。目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全体公民为实现文化大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作为高校图书馆员———一个用精神财富服务于人的人,虽然比不上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鸿学泰斗有推动历史的卓越作用,但可以加强人文道德方面的修养,为莘莘学子传递知识,并且用我们的服务主持公正,传递温暖。

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就是它的国际竞争力,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帮助培养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员应尽的义务。馆员在服务中展示综合素质,把个性化隐性知识全面地显性化展示出来。馆员可以通过职业化工作程序,以及读书节活动,志愿服务管理,讲座,沙龙等,和大学生分享学习、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帮助没有生活阅历的学生,破解生活难题,拒绝不正当诱惑,远离功利,塑造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为走上社会做好积淀。使之成为具有人文精神,有本领,正直守信、有善良意识、有道德的中国公民。

2 高校图书馆部分“德失”现状

人的素质首推“品德”,有人说过,世界上最易破碎的东西有两样:青花瓷与人的良知。在经过历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大部分人的道德水准悄然下降,人的诚实善良,自尊宽容,经过文革的浩劫后再次被金钱社会打劫。社会上的金钱至上,见利忘义,趋炎附势,背信弃义,弄虚作假一定会影响到校园中来。这表现在一方面部分图书馆管理层对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违背,造成工作人员情感的撕裂。组织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懈怠情绪,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学术生态环境的恶化,显现出术业不端:学术成果剽窃,论文造假,学术贿赂,科研成果贴名挂牌。

而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职业服务准则的漠视,造成了馆员的道德滑坡、文化品位下降,行为失范,圈子文化和潜规则盛行,使图书馆人丧失自尊,从而也使图书馆服务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图书馆仰仗丰沛文化底蕴的高贵,附丽于知识学术的尊严不复存在,图书馆公平公正服务精神悄然丧失,成就了部分馆员随行就市的圆滑,追逐名利的踊跃。从而导致权力欲望对精神品格的取代;物质追求对人文价值的取代;职场游戏规则对道德操行的取代;以及世俗功利对终极理想的取代。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粗鄙文化盛行的时代,强者愈强,弱者愈鄙,图书馆员的尊严在不能建立公正秩序和正常价值取向的大环境中挣扎沦丧。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图书馆是无法践行图书使命的,态度决定行为,采编人员的失范会使读者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而不需要的书占据了大量的经费。读者服务部门的失范,如借阅规则的不平等;图书期刊上架延时混乱;馆员服务态度冷淡等会使读者利益受伤。没有良好的学术生态,会使馆员不事专业,明枪暗箭,无事生非,互泼脏水以至斯文扫地。这些现象影响了高等学府卓尔不群的形象和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图书馆人本身不能践行道德规范,实现道德理想,就不可能依照公平公正原则对待读者,给读者提供真正平等、公正而有尊严的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厚德载物奉献优质服务

善乃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德为良田,百代耕之有余。现时代的图书馆承载着道德,践行着道德。图书馆员自己更要加强道德修养,把个人品格与图书馆公德结合起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读者、乐于奉献。具有道德自律精神的图书馆人才能爱岗敬业,尊重读者,平等服务。图书馆的“德”包括公德与私德。

图书馆的公德与图书馆的精神相一致,即“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图书馆公德突出表现在图书馆整体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它体现在图书馆的办馆方针、规章制度、领导作风和馆员言语行为上。图书馆协会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修改增进,发表了新的图书馆职业道德守则,内容包括: (1) 馆员必须通过完善的馆藏资源、公平的流通及服务政策,以及不带偏见和礼貌的方式,为读者提供高水准的服务; (2) 馆员必须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其馆藏资料进行不适当的检查; (3) 馆员必须保护读者的隐私,包括取得信息、咨询及传输信息时的隐私权; (4) 馆员应以尊重、公平、真诚的态度对待同事,并共同维护职业良好环境; (5) 馆员应区分个人信仰与岗位职责的不同,不可因个人的信仰而影响图书馆的形象; (6) 馆员不能因私人利益而有损读者、同事及图书馆的利益。身处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科学学会 (ASIS) ,针对数据下载、隐私权、著作权、计算机犯罪、信息安全、知识与学术自由、职业与工作安全、跨国数据传输、公共与私人信息、保密与伪造信息等问题,制订相应的职业道德守则作为补充。[3]准则突出了“读者第一”的理念,强调尊重读者,为他们提供合法的公平公正的服务的道德核心。

图书馆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紧密结合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保障。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又说:士“志于道”,“据与德”,“依于仁”,最后才是“游于艺”。图书馆员要诚实善良,自尊宽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有相同的见解,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高校图书馆员责无旁贷要为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学术有专攻,有善良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努力。馆员言传身教,重德自律,才能在服务中传递正能量。让图书馆温暖美好,成为天堂。

图书情报委员会 (UC) 的《图书馆———社会融合的根基》,寄托了“天堂般的图书馆”梦想:图书馆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一种可获得性:一种善意的不张扬与中立,让人保留隐私、远离恐惧;一种社会和家庭都共有的价值观;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相交织的文明和公民意识;一种信任和尊重;一种自由和解放;一种平等和公正;一种机遇和选择。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是一个避难所,它安全,没有任何风险且对所有人笑脸相迎;它给予人关心、帮助和支持,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它是一个文明的场所,在这里人人互相尊重;它是对公众利益的坚实保障;它是一个让人远离抨击、远离竞争和受人非议的场所;它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它能供给人以学习的力量和变革的催化剂;它是一个自我发觉自我欣赏的场所;它还是一个汇集各种人、各种思想的场所,这些人的思想由社会产生,并将进一步回馈、塑造这个社会。[1]

图书馆是读者心灵的依赖,获得力量的源泉。读书养心,读书自赎。在道德遥遥欲坠的时代,图书馆员践行道德,以自己的服务为读者撑腰,垫背。图书馆员以知识,理性,道德的力量引领读者走向心灵自由的天堂。

参考文献

[1]李超平.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http://mzgw.bokee.com/1282126.html[EB/OL], 2004-12-14/2010-10-10.

[2]孙淑宁, 高孙淑宁, 丘东江译.学校图书馆宣言[J].图书馆论坛, 2001 (4) :108, 110.

厚德载物 第9篇

《周易》作为一部古哲学书籍, 是我国最早的占筮书, 相传是周人所做。数千年来, 《周易》的众多理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融入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就源于《周易》, 它寓意为人作为天地的派生物, 应该承天地之势, 从而像天一样刚强劲健, 同时人也应有大地承载万物的包容。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周易大传》中的‘刚健、自强不息’的观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精神的集中表示, 也就是古代文化发展的内在思想基础。而作为民族精神图腾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更是深深的融入到习武者的意识当中, 并影响着武术各方面的发展。下面我将从武术技术和武术人思维观念两个方面, 阐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武术的影响。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武术技艺的影响

1.1 自强不息对武术技艺发展的影响

武术中博大精深的技术体系里面包括众多的武术门派, 每个门派都拥有自己所擅长的技艺, 因此想要习武, 首先需要坚韧的毅力、自强不息的意志。从拳谚“十年太极不出门”中可见, 就算武术中的一个单独的拳种, 也需要多年的习练才能掌握精髓。

“一日不练, 自己知道;十日不练, 功夫知道;百日不练, 天下皆知。”自强不息一种意志和品德, 是习武者必备的素养, 它在武术中可以理解为自觉努力、坚持不懈。练习武术, 就要不断磨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刻苦耐劳、砥砺精进、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即自强不息。这种精神能够使习武者在锻炼基本功的基础上, 对武术技术产生深刻的理解, 从而不断研究探索, 创新发展武术。如宋代形成的“十八般武艺”, 久而久之, 自强不息便成为武术精神中的主旋律, 促进了武术技术形成博大精深的体系。

1.2 厚德载物对武术技艺发展的影响

《国语·郑语》中说:“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和实生物与与厚德载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都是强调是一种包容万物的心境, 以仁慈之心滋养万物。厚德载物这一思想对武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厚德载物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渗透到武术的各个领域, 不仅鼓励武术在不同项目中兼收并蓄, 取其所长, 更要求武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有利于武术技术发展的事物或者技巧, 并结合自身加以学习、运用和创新, 从而达到“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说:“阳不离阴, 阴不离阳, 阴阳相济, 方为懂劲。太极拳者无极而生, 阴阳之舟也。”这种阴阳互补、以柔克刚正是体现了贵和尚中, 从而实现了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告诫说:“技击之道, 尚德不尚力, 重守不重攻”, 这正是“厚德载物”的精神对武术这一暴力手段指明的发展方向, 让武术成为备以自卫、匡扶正义的手段。在“厚德载物”的影响下, 武术的最高境界也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少林《罗法行动短打》中说到点穴是为了“心神昏迷, 手脚不能动, 一救而苏, 不致伤人”, 而不是为了让对方致伤致死, 体现了以包容的心态去制止、感化。可见武术“将原本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 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首先, 武术通过不同门派之间的交流可以兼收并包, 提高技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武术拥有众多体系, 这也是武术开阔视野的学习基础, 不同体系的武术可以参照其他体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吸取其他体系的优点对自己习练的拳种形成互补性, 从而努力超越。如近一百年来, 习练形意拳的习武者, 大都习练八卦掌, 兼收并蓄, 达到互补。

其次, 武术也积极与其他项目进行融合, 永葆生机。如通过武技与气功的交融, “练形以合外, 练气以实内”的宗旨被广泛认同;同时, 厚德载物的思想是通往古代“天人合一”最高境界的一个路径, 习武者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推崇“道法自然”, 倡导虚极静笃, 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的启发下创立了众多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形态表现人物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象形拳。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对习武者思维观念的影响

德与艺是武术的两翼, 习武之人讲究内外兼修, 有德无艺为懦夫, 有艺无德为匹夫, 德艺双馨才是最高境界。在练就一身基本功的基础上, 习武者内在的修养对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内在修养包括练心、练意和武德的修养等, 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通过对武术人的意识渗透, 提高习武者的思维意识, 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 自强不息能够锻炼习武者坚毅刚健的意志品质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这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 这种精神可以映射到习武者的意志、武德等多个方面, 习武者在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中能逐渐养成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和竞争对手, 产生勇于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 形成顶天立地的君子形象。我们在当今时期更需要将以自强不息为基础的爱国精神、尚武精神发扬光大,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之间提高竞争力。

2.2 厚德载物能够培养习武者胸怀万物的博大胸襟

人们通过习武获得了强健的体魄, 但若借此作威作福, 肆无忌惮, 则无异于野兽, 成为乌合之众。厚德载物的实质是为了构建和谐, 从“天道”转化为“人道”体现的就是“和为贵”的理念, 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取向, 对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止戈为武”、“以武禁暴整乱, 止息干戈, 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学拳宜作正大之事, 不可恃艺为非”, 可见武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受“和则万事兴, 和则两利, 斗则两伤”的思想影响颇深, 厚德载物可以让习武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从而能够合理的处理好习武者之间的关系。

武谚道“艺无德不立”。为此, 习武之前要充分强调武德的修养, 要有心怀天下的气概, 要对不同的武术体系怀有敬畏之心, 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打压其他体系和门派, 要确保武术体系千姿百态的同时实现和其他体系的和谐统一, 从而形成稳定、和谐、庞大的武术体系。厚德载物首先体现在武术的传授过程中。俗话说, 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可以培养习武者广阔的胸襟, 树立正确的习武观念, 取百家之所长, 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武术体系, 从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境界, 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

3 正确处理武术中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关系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但我们若持于狭隘性的“自强不息”, 用残酷的战争来彰显, 导致拼死相搏、针锋相对的现象, 给社会带来战祸连绵, 生灵涂炭。在技术上, 对自强不息的狭隘理解, 容易形成“为我独尊”的宗派之争, 这让武术走上了恶性竞争的路径。为此需要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对武这一暴力手段进行约束。

厚德载物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是达到万物和而不同的境界的指导方针。但过度的包容却容易淡化了竞争意识, 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如中国历史中出现的“去武行文、废武尚德”现象, 同时也弱化了武术以暴止暴、以暴制暴的作用, 对武术的发展带来危害, 让华夏儿女对于外来侵略过度的容忍, 这种对“厚德载物”践行的过犹, 导致了国家的衰退, 民族的软弱。

正所谓“有武无文则蛮, 有文无武则弱”, 综上可见,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在某些方面也包含着二元背反。武术源于中国, 属于世界。因此, 应合理协调配合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二者的关系, 从而让中国武术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此, 我们可以朴素的认为, 自强不息意味着“动”而厚德载物意味着“静”, 达到“动静合一”才能释放更大的能量, 因此我们讨论的是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孰是孰非, 而是如何实现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珠联璧合, 从而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智慧都充分彰显, 熔铸出仁厚又不失锋芒的人格既要拥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 同时发奋努力、孜孜不倦, 铸造“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由此不仅对于武术的发展意义, 对华夏中国的未来发展也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 (第六卷)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425.

[2]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4) :17-20.

[3]蔡仲林, 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第10篇

现如今,多少人忙碌得恨不得脚下生出风火轮,身上长出翅膀来,可是在飞奔或飞翔中,您是否走得太匆忙了些,而忽略了一些值得坚守的东西呢?阅读这些经典语录,以兹为鉴,我们一定获益良多。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经典语录: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经典语录: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国务院总理

经典语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朱 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经典语录: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彭德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经典语录:一个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耻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

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经典语录: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陈 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经典语录: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于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仇 和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经典语录: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快慢与好坏,全在于一把手的德才與魄力。

任志强

华远集团总裁

经典语录:用对的方法想问题,问题很简单;换个角度看事情,处事很容易;换个心态看人生,人生就精彩;将心比心待他人,生活更美丽;懂得变通来处事,生活才随意。

李彦宏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经典语录:有时候心理因素可能比外界的因素有更大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

江南春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

经典语录:世界的美,往往存在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无数次扬弃之中,机会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它,在参与的过程里欣赏它。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

经典语录:我和李阳的不同就像刘邦和项羽的不同,他有个人英雄主义,我没忘团队。

刘强东

京东商城CEO

经典语录: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会让你感到很快乐,并且能够拥有很多朋友;经常用消极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则会让你时时处于绝望和孤立之中!努力发现他人优点;努力发掘自己的缺点!

方润华

香港协成行集团主席

经典语录:我点燃火柴,从中领悟一个人的生命本身是燃烧的过程,在燃烧过程中发出的光和热,就是人生中的成败与功过。

黄如论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经典语录:一个人不要做后悔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悔恨。做后悔的事是不成功的,让别人悔恨就没有市场。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经典语录:即使蜈蚣有千只脚,每次也只能走好一段路,做事要踏踏实实。

陈一舟

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经典语录: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来之不易。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在对市场和公司自身能力的判断时特别容易失误,这个时候,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要得意,因为胜利的时候,失败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王建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经典语录:网络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缩短了物理距离,使得天涯若比邻,它还极大地增加了怀有共同想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机会,我们可以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一起共同工作。

张朝阳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经典语录:在信息源都不充足的时候,所有人都处于信息饥渴状态,网络也同样,在底层建设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只能先来做底层搭建。

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经典语录: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干,一切都是干出来的。

吕志和

香港嘉华国际集团有限董事局主席

经典语录: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对工作没有计划。

许荣茂

世茂集团董事长

经典语录:世间本无秘诀,真正的秘诀是做足“功课”。

严 彬

华彬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经典语录:企业到了一定的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王健林

万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经典语录:如果要想成功,想比别人更领先或者让别人无法追上你,必须创新。在经营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运作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最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张 跃

远大集团董事长

经典语录:如果创业是一场网球竞赛,金钱就像是你打网球的计分牌。如果你只看计分牌而不注意球的话,你就会接不到球或者球就没有力度,那么你就不可能成功。对于创业的人来讲,这一点很重要。

李兴浩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总裁

经典语录: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是你的才华,关键是你能统占整合多少资源,然后达成一个整合的目标。

王 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

经典语录:万科把自己放在高峰,这样才能有做大事的胸怀。同时也要把自己放在低谷,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

林聪颖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经典语录:一个企业有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始终把企业定位在“半山腰”。

彭小东

实战派著名营销管理专家

经典语录:销售是以微笑开始,专业结束!企业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

马克·扎克伯格

网站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經典语录: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更加开放、联通。通过让人们分享想要分享的内容,与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无论他们身在何方,我们都力图实现这一点。

方李邦琴

美国报业大亨

经典语录:你的肩膀能够担一百斤,你就成功一百斤,你的肩膀能够担一万斤,你就成功一万斤。一句话,能挑重担的人就是成功的人。

吉姆 ·罗杰斯

量子基金创始人

经典语录:聪明的投资者,要学会在担心和恐慌中买进,而在贪婪和歇斯底里状态中卖出。

鲁 迅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经典语录: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萧楚女

中国作家、革命家

经典语录: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冰 心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经典语录: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老 舍

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小说家

经典语录: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余秋雨

当代著名散文家、艺术理论家

经典语录:天天等待着上级的指示、群众的意见、家人的说法,然后才能跨出每一步,这是精神尚未断奶的标志。

汪国真

现代著名诗人

厚德载物 第11篇

数圣始终以“诚实守信、客户至上”为服务宗旨, 恪守“独立、客观、公正、为客户保密”的原则, 通过诚挚、周到、全面的服务, 为广大客户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圣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不断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 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转化为数圣事业发展永恒的动力。数圣拥有一支精锐的人力资源团队, 业务素质较高、职业道德优良、具有较深专业造诣、年龄结构合理、教育背景良好, 并具有非常强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在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 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数圣目前拥有多名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高级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 并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数圣的业务范围分为财务、评估以及工程管理三大业务板块。

财务板块包括:财务审计、涉税服务、财税培训。

评估板块包括:房地产评估、资产评估。

工程管理板块包括:工程咨询、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项目管理。

数圣拥有员工280余人, 总部设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北环路90号院, 分别在通州、平谷、房山、海淀、怀柔、河北成立了分公司。

数圣荣誉

1.北京竞数圣税务师事务所2015年被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评为AAAA级税务师事务所。

2.2016年, 北京竞数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在行业创新发展中业绩显著, 荣获突出贡献一等奖。

3.2016年, 北京竞数圣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被评为“北京市高等级税务师事务所”。

4.2016年, 北京数圣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甲级资质认证。

数圣文化

使命: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奋斗!

目标:帮助客户创造超值价值、培养业内精英、为社会输送人才, 成就成功人生, 打造业内一流品牌。

所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上一篇:舞蹈骨干的培养下一篇:盲检测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