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范文

2024-07-22

发病症状范文(精选8篇)

发病症状 第1篇

1 猪健康与发病的临床症状区别特征

1.1 猪健康临床症状特征

被毛光亮, 皮温正常, 鼻盘湿润, 皮肤无红斑、损伤, 有移动性, 易捏起, 但老龄或过肥的不易移动;食欲都非常旺盛, 粪呈灰色圆柱状或软糊状, 尿黄色澄清;行动表现迟缓, 精神饱满, 尾端卷曲, 好走动, 常以鼻端拱地找寻食物, 并从喉咙发出哼哼声, 当捕捉时再高声鸣叫, 以示抵抗为其特征。

1.2 常见发病猪临床症状特征

1.2.1 猪气喘病:

以咳嗽、气喘为其特征。

1.2.2 猪瘟表现有:

倦怠、喜卧懒动, 潜伏铺草下, 耳根、颈部、下腹部和四肢内侧有暗红色出血点, 有粘性眼, 有时呈跛行。但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败血症, 慢性是纤维性坏死性炎症。

1.2.3 猪口蹄疫:

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其特征。

1.2.4 猪传染性胃肠炎:

以大小猪都可发生的, 以腹泻、呕吐为其特征。

1.2.5 猪痢疾:

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其特征。

1.2.6 仔猪红痢表现有:

出血性下痢、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其特征。

1.2.7 猪结核:

以逐渐消瘦, 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关节肿胀为其特征。

1.2.8 猪肺疫:

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 咳嗽, 并发喘鸣, 鼻有泡沫或流脓稠液体, 咽喉部肿胀, 胸壁压之有感痛和常有犬坐姿势, 下腹部有大片紫色斑点。

1.2.9 猪丹毒:

其特征是高热, 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 俗称:“打火印”。慢性病例, 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及关节炎为其特征。

1.2.1 0 猪细小病毒:

特点为受感染的母猪, 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及病弱仔猪, 偶有流产, 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2 牛健康与发病的临床症状区别特征

2.1 牛健康临床症状特征

站立时头和背平直, 四肢负重均等;在伏卧时有人接近立即起立, 此时先起后躯, 伸展躯干, 摇动皮肤, 但老牛、疲劳和患病的牛则表现不活泼, 反应迟钝;眼球明亮有神, 被毛有光泽, 注意四周事物, 往往发吸啜音, 而反刍;抚摸时可感到皮温正常, 皮肤柔软而有弹力;露出黏膜呈蔷薇色, 食欲旺盛, 粪呈暗褐色稠糊样, 尿呈黄褐色而澄清。

2.2 常见发病牛临床症状特征

2.2.1 牛口蹄疫:

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溃疡为其特征。

2.2.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受害器官主要是肺、胸膜和胸部淋巴结, 以浆液渗出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其特征。

2.2.3 牛肺疫:

咳嗽、高热, 呼吸促迫, 脊椎知觉过敏, 胸侧压之感痛, 有时四肢和下腹部浮肿为其特征。

2.2.4 牛流行热:

高热、流泪、泡沫样鼻漏, 呼吸困难, 产乳量急剧下降为其特征。

2.2.5 气肿疽:

肌肉丰厚部位发生炎性肿胀, 压之呈捻法音, 并多伴跛行为其特征。

2.2.6 放线菌病:

舌、下颚骨肿胀为其特征。

2.2.7 牛恶性卡他热:

持续发热, 口腔黏膜发炎和眼的损害, 多伴有严重的神经扰乱, 病死率很高为其特征。

3 羊健康和发病的临床症状区别特征

3.1 羊健康临床症状特征

羊毛富脂肪, 密生而无脱落, 皮肤一般呈淡粉红色, 露出黏膜呈蔷薇红色;性情温顺, 行动活泼, 头抬的很高, 经常注意四周情况, 如捕捉时则迅速逃避为其特征。

3.2 常见发病羊临床症状特征

3.2.1 羊口蹄疫:

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溃疡为其特征。

3.2.2 羔羊痢疾:

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

3.2.3 蓝舌病:

发热、消瘦, 口、鼻和胃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 因病羊舌呈蓝紫色而得名为其特征。

3.2.4 羊传染性脓疱病:

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其特征。

3.2.5 羊疥癣:

被毛缠结、痒痛、发疹, 有水泡、脓泡或痂皮;无毛部潮红, 落屑, 伴有发疹化脓为其特征。

3.2.6 羊快疫:

发病突然, 病程短促, 真胃黏膜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其特征。

4 禽健康与发病的临床症状区别特征

4.1 禽健康临床症状特征

全身羽毛洁净、紧密、发亮, 掀起被毛皮肤呈黄白色, 略带微红;冠、髯鲜红, 温热而有光泽;眼睛光亮有神;口腔、鼻孔和咽喉头洁净无黏液或污物附着, 按压喉头气管外侧无咳嗽现象;胸部、腿部肌肉丰满, 四肢关节无肿胀;嗉囊内充满食物或无食物, 无液体;泄殖孔润泽, 张缩适度, 周围干净无粪污沾着。

4.2 常见发病禽临床症状特征

5.2.1 鸡新城疫:

呼吸困难, 下痢, 神经机能紊乱, 黏膜和浆膜出血为其特征。

5.2.2 鸡马立克氏病:

周围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 各内脏器官、眼球及皮肤出现同样病变并形成肿瘤性病灶, 消瘦, 一肢或两肢发生麻痹为其特征。

5.2.3 禽白血病表现为:

以造血组织发生恶性无限制增生, 全身许多器官产生肿瘤性病灶为其特征。

5.2.4 传染性喉气管炎:

呼吸困难, 气喘、咳嗽和咳出有血液的渗出物, 喉和气管的黏膜肿胀, 出血和糜烂为其特征。

5.2.5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鸡咳嗽, 喷嚏, 气管发生音为其特征。

5.2.6 传染性法氏囊病:

侵害鸡的法氏囊为主及其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大量坏死病理变化为其特征。

5.2.7 禽脑脊髓炎:

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 特别是头部震颤为其特征。

5.2.8 鸭瘟:

体温升高, 两腿麻痹, 下痢, 流泪, 有“大头瘟”之称为其特征。

5.2.9 小鹅瘟:

发病症状 第2篇

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较稳定,但是临床上还有不少的患者出现病情爆发的现象,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控制病情恶化,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的症状有哪些?

深圳肝病医院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的症状有很多,比如肝区不适、隐隐作痛、乏力、食欲不佳、厌油、腹泻。偶尔会有低热,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浮肿、腹胀等。这往往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恶化的征兆,需要及时到正规肝病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患者忽视这些症状,任由病情发展,那慢慢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会恶化为肝硬化肝癌等。

对于那些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要大意,不要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症状就说明病情较轻,一定要3-6个月做一次详细的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检查和治疗一定要选择大型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深圳肝病医院是深圳最好的肝病医院,其拥有高水准、高标准的检验科,配备国际先进的乙肝诊疗设备,肝病的各项检查都十分精确。且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专家会根据慢性肝病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控制病情的需要,同时参考患者的经济和用药习惯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针对性地对肝病患者复发的情况进行治疗。

另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的。只要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定期检查和保养,那完全可以达到终身不发病,也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分析与防治要点 第3篇

摘 要 纹枯病作为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感染的病害之一,不仅具有复发性、蔓延性等特点,更具有感染性强等特征。在简单介绍水稻纹枯病病因和发病症状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措施,为水稻种植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特点;影响;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1.4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17

1 水稻纹枯病概述

1.1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一般常在高温高湿气候下产生[1],该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同时,因为其常在高温高湿气候下发生,因此水稻纹枯病多发生在南方地区。我国种植水稻由来已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虽然我国劳动人民在长久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变化,水稻纹枯病对各种传统的防治方法开始产生一定的免疫性,将传统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使用在现今的水稻种植中,已经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就当今的水稻种植而言,应当研发出新型的防治措施。

1.2 水稻纹枯病症状

作为一种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它除了具有反复发作性和蔓延性广的特点[2],水稻纹枯病发生时期可由稻子的育苗期到结穗期,可以说是贯穿水稻的整个生长时期,同时,水稻纹枯病病发部位可由水稻的根苗到叶梢,因此,水稻纹枯病的病发症状因每个时期和每个部位而不同,具体表现症状如下。

一是在水稻栽植时期,前一年掉落在田间的耐寒菌核和菌丝会继续生长,水稻栽植之后这些菌核和菌丝会附着在水稻的根系,随着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菌核菌丝开始抽丝生长,由水稻的表皮气孔侵入到水稻中,最后在水稻的叶梢边缘病发暗褐色或灰绿色斑点,并逐渐扩展蔓延。

二是水稻生长时期,水稻叶梢感染纹枯病之后,开始在水面产生灰绿色或暗褐色水渍状斑点,斑点扩散后长成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间黄色或灰白色的斑块,天气潮湿时斑块可变成绿色或墨绿色。当多个斑点融合,就形成了水纹形斑块。初始纹枯病在水稻的叶梢边缘感染,由小斑点变成大斑点,最后蔓延至整个叶梢、叶片,叶片变黄,最后枯萎。

三是叶片纹枯病斑块形成和水稻叶梢相似,最初在叶片边缘感染,斑点呈现墨绿色水渍状,斑点蔓延生长,引起整个叶片枯黄变萎,最后影响水稻正常抽穗。

四是水稻的穗部病发纹枯病是从穗颈、穗枝梗开始病变的,初始呈现青黑色湿润状,蔓延后穗粒开始变为黑褐色,病变穗粒不饱满充实,变为秕谷,严重者可致使整个穗部枯萎。

1.3 水稻纹枯病影响

当水稻患上病害,不仅影响产量,更影响水稻质量。当水稻病变纹枯病,叶片的感染影响水稻正常抽穗,穗部的感染影响水稻秕谷率上升,最终也就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而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资源之一,水稻质量和产量的下降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者更影响社会安定发展。因此,研究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是当前重点。

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2.1 因地制宜选择水稻品种

在水稻栽植中,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环境选择相对应的水稻品种。如广东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当地四季湿热,且面临海洋,深受海洋暖气流影响,常年属于高温高湿气候,这样的气候下水稻易患纹枯病,因此,应选择天优3618、广8优169等杂交品种水稻或粤农丝苗、合美占等常规稻品种,此类水稻不仅抗病性强,更高产优质。表1举例几种水稻的优点和适宜地理环境。

2.2 水稻栽植前消灭纹枯病菌源

水稻纹枯病菌源大多来自去年患病的水稻成熟收成时掉落在田间,菌源附着在稻草上过冬,第2年初春时再次生长,再次感染新栽植的水稻。因此,为了预防新栽植的水稻感染纹枯病,应当从菌源解决起。在水稻栽植前,可以采用灭菌剂对稻田进行灭菌。此外,更可以将传统中的稻草覆盖改为无纺布覆盖。要尽量的除去田间杂草,防止纹枯病菌源附着在田间杂草上。

2.3 科学栽植水稻

水稻栽植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栽植,需要定穴、定苗、定量。不少研究均证实,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还与水稻的栽植密度有关系。一般认为,水稻栽植密度越小,纹枯病发生率也高,且由于水稻间密度小,容易相互感染,蔓延速度快。同时,由于水稻间密度小,每一株水稻的光照差、气体流通差,易降低水稻的免疫性,容易感染纹枯病。因此,为了防治水稻纹枯病,应当合理栽植水稻,合理分配每一株水稻的距离。

2.4 合理灌溉

总之,水稻的灌溉除了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更需要考虑水稻的不同生长周期需水量。同时,早稻和晚稻的需水量也不同,表2列举晚稻的需水量。

表2 晚稻不同生长期需水量 单位:mm/d

晚稻生长期分蘖期孕穗期乳熟期黄熟期

需水量4.855.585.924.82

2.5 不同时期使用不同药剂

当水稻叶梢或叶片感染纹枯病,且叶片感染率已经达到0.5%,则需要进行喷药处理,一般选用20%的三唑酮乳油675~900 mL/hm2对稻田进行喷雾防治[3],每隔5 d喷洒1次。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纹枯病对所用药物产生免疫性,需要轮换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喷雾。在水稻的抽节和育穗期,当纹枯病病发率达到15%,则可以进行施药防治。当水稻已经进入成熟期,则需要药剂处理。在药剂选择上,选择井·蜡芽、井冈·嘧啶苷等,使用剂量为1 125 L/hm2。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和国外水稻种植技术相比,我国还落后一大截,特別是在高科技术的投入使用方面,国外已经实现了科技化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而中国部分地区仍然需要人力处理。因此,在水稻种植方面,我国应当加大力度研究。在本文中,笔者简单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病因和特征,并简单介绍了防治措施,但水稻纹枯病的具体防治方法,应当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水稻的生长周期。只有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适合的防治方案,才能达到防治纹枯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丽平.水稻常见病虫的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177.

[2]秦息林.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5,9(3):27-28.

[3]栗少林.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方案分析[J].农家科技,2015,5(3):98.

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分析与防治要点 第4篇

1.1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 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 一般常在高温高湿气候下产生[1], 该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同时, 因为其常在高温高湿气候下发生, 因此水稻纹枯病多发生在南方地区。我国种植水稻由来已久, 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虽然我国劳动人民在长久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变化, 水稻纹枯病对各种传统的防治方法开始产生一定的免疫性, 将传统的水稻纹枯病防治方法使用在现今的水稻种植中, 已经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当今的水稻种植而言, 应当研发出新型的防治措施。

1.2 水稻纹枯病症状

作为一种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的病害, 它除了具有反复发作性和蔓延性广的特点[2], 水稻纹枯病发生时期可由稻子的育苗期到结穗期, 可以说是贯穿水稻的整个生长时期, 同时, 水稻纹枯病病发部位可由水稻的根苗到叶梢, 因此, 水稻纹枯病的病发症状因每个时期和每个部位而不同, 具体表现症状如下。

一是在水稻栽植时期, 前一年掉落在田间的耐寒菌核和菌丝会继续生长, 水稻栽植之后这些菌核和菌丝会附着在水稻的根系, 随着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 菌核菌丝开始抽丝生长, 由水稻的表皮气孔侵入到水稻中, 最后在水稻的叶梢边缘病发暗褐色或灰绿色斑点, 并逐渐扩展蔓延。

二是水稻生长时期, 水稻叶梢感染纹枯病之后, 开始在水面产生灰绿色或暗褐色水渍状斑点, 斑点扩散后长成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间黄色或灰白色的斑块, 天气潮湿时斑块可变成绿色或墨绿色。当多个斑点融合, 就形成了水纹形斑块。初始纹枯病在水稻的叶梢边缘感染, 由小斑点变成大斑点, 最后蔓延至整个叶梢、叶片, 叶片变黄, 最后枯萎。

三是叶片纹枯病斑块形成和水稻叶梢相似, 最初在叶片边缘感染, 斑点呈现墨绿色水渍状, 斑点蔓延生长, 引起整个叶片枯黄变萎, 最后影响水稻正常抽穗。

四是水稻的穗部病发纹枯病是从穗颈、穗枝梗开始病变的, 初始呈现青黑色湿润状, 蔓延后穗粒开始变为黑褐色, 病变穗粒不饱满充实, 变为秕谷, 严重者可致使整个穗部枯萎。

1.3 水稻纹枯病影响

当水稻患上病害, 不仅影响产量, 更影响水稻质量。当水稻病变纹枯病, 叶片的感染影响水稻正常抽穗, 穗部的感染影响水稻秕谷率上升, 最终也就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而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资源之一, 水稻质量和产量的下降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严重者更影响社会安定发展。因此, 研究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是当前重点。

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2.1 因地制宜选择水稻品种

在水稻栽植中, 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环境选择相对应的水稻品种。如广东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区, 当地四季湿热, 且面临海洋, 深受海洋暖气流影响, 常年属于高温高湿气候, 这样的气候下水稻易患纹枯病, 因此, 应选择天优3618、广8优169等杂交品种水稻或粤农丝苗、合美占等常规稻品种, 此类水稻不仅抗病性强, 更高产优质。表1举例几种水稻的优点和适宜地理环境。

2.2 水稻栽植前消灭纹枯病菌源

水稻纹枯病菌源大多来自去年患病的水稻成熟收成时掉落在田间, 菌源附着在稻草上过冬, 第2年初春时再次生长, 再次感染新栽植的水稻。因此, 为了预防新栽植的水稻感染纹枯病, 应当从菌源解决起。在水稻栽植前, 可以采用灭菌剂对稻田进行灭菌。此外, 更可以将传统中的稻草覆盖改为无纺布覆盖。要尽量的除去田间杂草, 防止纹枯病菌源附着在田间杂草上。

2.3 科学栽植水稻

水稻栽植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栽植, 需要定穴、定苗、定量。不少研究均证实,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还与水稻的栽植密度有关系。一般认为, 水稻栽植密度越小, 纹枯病发生率也高, 且由于水稻间密度小, 容易相互感染, 蔓延速度快。同时, 由于水稻间密度小, 每一株水稻的光照差、气体流通差, 易降低水稻的免疫性, 容易感染纹枯病。因此, 为了防治水稻纹枯病, 应当合理栽植水稻, 合理分配每一株水稻的距离。

2.4 合理灌溉

总之, 水稻的灌溉除了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 更需要考虑水稻的不同生长周期需水量。同时, 早稻和晚稻的需水量也不同, 表2列举晚稻的需水量。

2.5 不同时期使用不同药剂

当水稻叶梢或叶片感染纹枯病, 且叶片感染率已经达到0.5%, 则需要进行喷药处理, 一般选用20%的三唑酮乳油675~900 m L/hm2对稻田进行喷雾防治[3], 每隔5 d喷洒1次。但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防止纹枯病对所用药物产生免疫性, 需要轮换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喷雾。在水稻的抽节和育穗期, 当纹枯病病发率达到15%, 则可以进行施药防治。当水稻已经进入成熟期, 则需要药剂处理。在药剂选择上, 选择井·蜡芽、井冈·嘧啶苷等, 使用剂量为1 125 L/hm2。

3 结语

近年来, 我国水稻种植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和国外水稻种植技术相比, 我国还落后一大截, 特别是在高科技术的投入使用方面, 国外已经实现了科技化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 而中国部分地区仍然需要人力处理。因此, 在水稻种植方面, 我国应当加大力度研究。在本文中, 笔者简单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病因和特征, 并简单介绍了防治措施, 但水稻纹枯病的具体防治方法, 应当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合水稻的生长周期。只有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套适合的防治方案, 才能达到防治纹枯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丽平.水稻常见病虫的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 1 (2) :177.

[2]秦息林.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 2015, 9 (3) :27-28.

发病症状 第5篇

一般健康兔的鼻腔内都携带有数量不等的病原菌, 但不会发病, 当笼舍潮湿、拥挤、污秽、通风不良、环境、气候突变, 营养不良, 瘦弱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极易诱发, 并很快扩散, 危及兔群。春季温度变化大, 诱发性鼻炎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经呼吸道感染, 幼兔发病率较高, 有死亡现象。成年兔不注意也经常发病, 虽死亡率低但极易转为慢性鼻炎, 很难治愈, 直接影响生产。

2 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 食欲下降, 偶尔听到咳嗽、打喷嚏声等, 随之从鼻腔内流出水样鼻涕, 常易被误诊为感冒, 并出现用前爪挠鼻现象, 其鼻液又由清水转为粘性, 最后发展到脓性, 使其挠鼻更加严重, 使得鼻孔周围皮肤红肿、发炎、乃至脱毛, 形成结痂、污垢、导致呼吸困难, 病情加重, 身体衰竭, 继发感染其它病型 (如结膜炎、角膜炎、皮下脓肿、子宫积脓、睾丸炎等) 而死亡。成年兔一般表现为慢性鼻炎, 鼻腔内常有水样分泌物或黏液性鼻液流出, 病兔打喷嚏常用前脚擦鼻, 严重时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 并在鼻腔周围结成硬痂, 堵住鼻孔, 造成呼吸困难。由于病情较长, 病兔食欲减退, 逐渐消瘦, 生长缓慢, 有个别兔严重感染肺炎而造成死亡, 成年兔虽死亡率低但极易转为慢性鼻炎, 很难治愈, 直接影响生产。仔、幼兔病初表现呼吸困难, 不食或少食, 经2~3 d后病严重而死亡。病初鼻黏膜充血, 鼻窦和副鼻窦黏膜红肿, 鼻腔充满白色浆液, 脓性分泌物, 轻度至中度黏膜红肿, 黏膜增厚等。

3 治疗措施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兔身体抗病能力, 在保证兔舍温度的同时, 利用中午时间适当通风, 增加舍内新鲜空气, 注意环境卫生, 做好消毒工作, 注射巴波疫苗, 在饲料中要投放喹乙醇。同时减少饲养密度, 对患有鼻炎的病兔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传染, 患鼻炎的兔不能留为种兔, 要淘汰处理。

发病症状 第6篇

1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俗称基烂、水烂、穗烂, 是葡萄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1]。分布范围广, 主要引起烂穗, 发病严重时穗粒落地, 产量大减。

1.1 发病症状

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 对新梢和叶片也有一定威胁。一般果梗、穗轴最早发病, 出现水渍状病斑, 随后渐渐扩大, 造成果粒软腐、病粒易脱落[2]。被害果表皮出现灰白色分生孢子器。枝蔓发病后出现水渍状褐色分生孢子器, 随后病斑干枯, 造成表皮纵裂剥离木质部, 其上叶片枯黄死亡, 或造成病部上端长出瘤状愈伤组织。叶片发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缘, 初为水渍状淡褐色病斑, 同时着生灰白色分生孢子器。

1.2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发病初期及秋季落叶后, 及时清除园内病枝、病果、病穗、病叶等, 集中深埋销毁, 此法可有效减少越冬病菌数量以及再侵染几率;对近地面果穗进行套袋;合理进行叶面追肥、增施有机肥, 增强树体抵抗力;合理修剪, 及时摘心、疏叶、绑蔓、除梢, 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发病[3,4]。二是化学防治。早春发芽前向树上和地面施药消灭越冬病菌, 可选用5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200倍液、3~5°Bé石硫合剂、5%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展叶后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

2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在华中、华东和华北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 病叶早落, 严重削弱树势。

2.1 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对花蕾、新梢和幼果幼嫩部分也有一定威胁。发病叶片及嫩梢正面产生淡黄色半透明小斑, 渐渐扩大变绿, 后期变成淡褐色, 但嫩梢病斑较叶片稀少。病斑边界不明显, 纵向扩展较快, 数个小斑逐渐汇集形成大病斑, 背面出现黄白色的霜状霉层, 颜色逐渐变褐, 逐渐枯焦、干裂、卷曲, 甚至造成叶片提早凋落、新梢枯死[5]。幼果发病时初病部为淡绿色, 后病斑逐渐变为深褐色, 出现霜状白霉, 略带凹陷, 随后发硬枯缩。果实半大时受害症状类似, 且易造成果实提前凋落或干缩挂在树上, 但不产生霉层。

2.2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合理增施磷钾肥, 若土壤呈酸性可施生石灰, 增强果树抵抗力;要及时清除病叶、病枝、病果, 并进行集中烧毁;雨季应及时排水降湿;生长期间加强果园管理, 及时剪除多余枝叶, 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发病[6]。二是化学防治。每隔10 d施1.0∶0.7∶ (200.0~240.0) 倍的波尔多液进行病害预防。一旦发病及时施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7.12%铜高尚悬浮剂300~400倍液、50%克菌丹5 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50%大生600倍液、25%甲霜灵800~1 0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 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 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在华中、华东和华北地区。

3.1 发病症状

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 也会威胁到穗轴、果梗、绿色幼嫩组织, 于葡萄近成熟期发病最重。初期为靠近地面的果穗尖发病, 果面上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 后颜色渐渐加深, 扩大为略带凹陷圆形大班, 甚至会扩展至整个果面, 造成整个果粒软腐、干缩、脱落。2~3 d后, 出现排成同心轮纹状黑点状分生孢子盘[7]。湿度较大情况下, 其中流出红色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果梗、穗轴一旦受害会影响果实成熟, 叶面受害会造成枯黄脱落。

3.2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冬季修剪时应彻底清除穗轴、副梢、僵果、卷须、枯枝病叶, 并集中彻底清除深埋销毁;加强果园管理, 除草, 雨天加强排水, 以减低湿度, 及时绑蔓、摘心、疏花疏果, 有利于通风透光, 可降少发病。二是化学防治。应在果树发芽前喷3°Bé石硫合剂+0.5%五氯酚钠2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福美砷100~200倍液等, 以达到消灭越冬病原的目的;并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每隔10 d喷1次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或800~1 000倍液, 应做到交替用药, 以确保药效。

4 葡萄褐斑病

葡萄褐斑病又名斑点病、叶斑病等。发生普遍, 在雨水多的年份和管理粗放的果园可造成严重危害。分为大斑病和小斑病。

4.1 发病症状

葡萄褐斑病分为大、小褐斑病2种, 均主要危害叶片。大褐斑的病斑不规则或近圆形, 直径3~10 mm, 中心带深、浅间隔的环纹, 外围或带黄绿晕圈, 严重时小病斑汇集形成直径逾20 mm的大病斑[8]。湿度较大时, 病斑正反面散生深褐色霉状分生孢子。病斑最后干枯破裂, 导致提前落叶。与大褐斑病相比, 小褐斑病的病斑直径略小, 为2~3 mm, 且大小一致。1片病叶上可着生多个病斑, 且分生孢子着生于病斑背面。

4.2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 及时摘心、除副梢和老叶、绑蔓、疏花疏果, 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病害;合理增施有机肥, 喷施磷酸二氢钾3~4次, 增强树体抵抗力;秋冬剪除病叶、病枝, 彻底清扫落叶, 集中深埋烧毁。二是化学防治。早春未发芽前, 喷3~5°Bé石硫合剂;6月展叶后每隔10 d交替喷施1次代森锌500~600倍液、1.0∶0.5∶200.0的波尔多液、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

参考文献

[1]薛德乾.近年来葡萄白腐病重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8) :114-115, 120.

[2]金立平, 胡新胜.400班氟硅唑乳油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J].河北果树, 2011 (5) :46.

[3]董阳辉, 徐佩娟, 王艺平, 等.葡萄白腐病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 :107-110, 114.

[4]孙亚萍, 徐兆波.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在葡萄白腐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 :182.

[5]王海燕, 郭素云.河南省葡萄炭疽病和霜霉病年发生规律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1) :30-32.

[6]吴丽容.福安市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211.

[7]武龙, 肖卫华, 崔向红, 等.电位水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 :56-57.

发病症状 第7篇

关键词:SBI,好发病部位,临床观察,侧脑室前后角旁

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 因无临床症状, 不足以引起患者及医生的注意, 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与病史及神经系统体征无关的CT或MR检出的脑梗死即为无症状性脑梗死[1]。其梗塞灶直径小于15 mm, 由于深部动脉梗塞引起的小的囊腔[2]。随着血管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率越来越高[3], 其好发病部位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在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内科及急诊科随机搜集无症状性脑梗死70例患者, 均为中老年人, 年龄最小45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6岁, 其中男38例, 女32例。既往均无脑梗死病史。通过头颅CT检查对无症状性脑梗死好发病部位进行了相关观察。

1.2 方法

7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2天行头颅螺旋CT平扫所见 (层厚为5 mm) , 统计梗塞部位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通过对7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梗塞部位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见表1。

3讨论

对无症状性脑梗死70例发病部位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 侧脑室前后角旁发病率最高, 比例占观察患者的半数以上, 其次为放射冠与基底节, 而脑叶等其他部位少见。

脑组织中某些部位是某种神经功能比较集中的地方, 如内囊、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脑干等, 这些部位脑组织如果出现很小的病变, 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言语不清等症状, 因此这些部位生成小的梗塞灶临床症状及神经体征早期即已出现, 不会表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但另有些脑组织的功能是负责神经传递或辅助于某种特定的神经功能的, 如侧脑室前后角旁及放射冠等, 均为皮质下白质神经纤维, 多聚集成神经纤维束起神经联络作用, 无重要的中枢及锥体束经过, 这些区域出现小的梗塞灶病变, 梗塞灶直径小于15 mm, 由于该部位深部动脉梗塞引起的小的囊腔, 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太明显, 就会出现无症状性脑梗死。本结论对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部位机理有一定借鉴价值, 对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积极作用。

侧脑室前后角旁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最高尚需临床大样本的检验, 其地区、人种差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发病部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杨正广.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 26 (6) :90.

[2]王晔, 王文昭, 王德生.无症状脑梗塞的脑血流及影像学.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 3 (1) :39.

[3]刘建辉, 冀凤云.无症状脑梗死43例影像学及临床分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11 (3) :19.

发病症状 第8篇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时间,临床症状,预后

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 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 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变, 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 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影像学检查的普及, 对HI发生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受到学者的重视。我们通过对46例HI患者的临床观察和CT扫描资料的分析, 旨在探讨HI发病时间对临床症状、头颅CT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3月—2010年10月, 我科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46例HI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19例, 年龄36岁~78岁 (平均年龄58岁)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25例,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28例, 糖尿病7例, 血流变异常8例。46例患者中临床初步诊断脑栓塞30例, 脑血栓16例, 治疗过程中26例病情加重, 包括12例采用抗凝、降纤、扩血管治疗的患者。均进行第2次或第3次头颅CT检查后确诊为HI, 有20例是常规复查头颅CT时发现的HI.

1.2 方法

分析46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 我们按HI的发病时间顺序将46例患者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 即脑梗死后7 d内发生的HI为早发型, 脑梗死8 d后发生的HI为迟发型。根据不同类型,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的演变过程、治疗经过及病情转归进行归纳总结。HI一经确诊, 立即停用抗凝、降纤、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 以脱水中性治疗为宜, 以免出血加重, 导致临床症状恶化。即给予甘露醇、速尿防治脑水肿, 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 调控血压, 防治感染、上消化道出血,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对有凝血功能异常者适当给予止血剂、新鲜血浆, 同时给予支持治疗。

1.3 诊断标准

(1) 根据临床表现, 有脑梗死, 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脑栓塞的可靠依据, 一般神经功能障碍较重, 或呈进行性加重, 或在病情稳定好转后突然恶化。在应用抗凝剂、溶栓药或进行扩容、扩血管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 甚至明显的意识障碍。 (2) HI的头颅CT扫描特征:在原有椭圆形、扇形、楔形或不规则的低密度梗死区内混杂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点状、斑片状、环状、条索状或团块状的高密度影像。 (3) 有引起脑栓塞的原发疾病, 如:冠心病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冠心病频发早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4) 排除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等颅内出血性疾病。

2 结果

2.1 HI的临床表现

根据HI的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的改变及发病时间的不同, 将46例HI患者分为两型。 (1) 早发型即重型31例, HI发病时间在脑梗死后7 d内, 原有症状、体征增重或持续不缓解, 有瞳孔改变及严重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抽搐、中枢性高热等危险症状, 同时多伴有严重的心脏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 5例死亡, 预后不好; (2) 迟发型即轻型15例, HI发病在脑梗死8 d后发生, 部分患者在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发生, 发病后原有症状、体征无明显增重, 无1例死亡, 预后好。

2.2 HI检出时间及CT特征

本组46例患者, 首次CT检查均诊断为脑梗死, HI在脑梗死后7 d内检出31例, 占67.3%, 8 d后检出15例, 占32.7%.本组46例患者共行107次头颅CT扫描。

根据本组HI患者的CT扫描所见将其分为两型: (1) 血肿型, 即原有梗死区内的继发性高密度影像呈片状、团块状, 其范围>2.0 cm×2.0 cm, 病灶周围出现明显水肿, 有占位效应。 (2) 非血肿型, 即原有梗死区内的继发性高密度影像呈点状、斑片状、条索状或环状, 散在分布, 每个范围<2.0 cm×2.0 cm, 脑水肿较轻。

2.3 HI发病时间与临床症状、CT扫描和预后的关系

见表1~3.

由表1~3可以看出, HI发病时间对临床症状、CT扫描和预后均有很大影响。表1显示, HI发病时间在7 d内治疗临床症状加重明显, 病情无明显缓解, 提示发病时间越早, 病情越重。表2显示, HI发病时间在7 d内头颅CT以血肿型为主, 提示发病时间越早, 脑水肿越重。表3显示, HI发病时间在7 d内治疗总有效率为61.29%, 8 d以后总有效率为93.34%, HI发病时间在7 d内预后差, 病死率高, 8 d以上预后好。

由此可知, HI发病时间距脑梗死时间越短, 症状越重, 预后越差, CT扫描以血肿型为主;反之, HI发病时间晚, 则症状轻, 预后好, CT扫描多为非血肿型。

3 讨论

HI是脑梗死后缺血区发生出血的一种疾病, 分为栓塞性出血和血栓性出血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塞所致, 后者为血栓形成后所致。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 临床报道HI占脑梗死患者发病率的10%, 本组46例HI患者占我科同期收治脑梗死患者的6.8%, 统计发生率偏低, 原因可能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或未及时复查头颅CT而导致部分病例遗漏有关。病理研究发现, 栓塞性HI发病率为24%~71%, 非栓塞性HI发病率为2%~21%, 故对脑栓塞患者要特别警惕HI的发生。本组46例HI患者, 脑栓塞30例, 占65.2%.

目前对HI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 (1) 闭塞血管再通。脑梗死后, 栓子破裂、迁移, 而血管再通, 但由于远端血管已发生缺血性坏死在血压的作用下使血管破裂出血, 形成出血性脑梗死。 (2) 侧支循环形成。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后, 由于脑水肿使脑梗死周围组织毛细血管受压而发生缺血坏死和内皮损坏, 随着脑水肿的消退, 侧支开放, 易发生坏死的毛细血管破裂, 引起梗死周围点状或片状出血。 (3) 与梗死面积成正比, 梗死面积越大, HI发生的概率越高。 (4) 抗凝、降纤治疗可增加HI的发病率[1]。

H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发病时间的迟早直接影响病程经过和临床预后。文献报道, 脑梗死后早期发生HI的原因与栓子迁移有关;晚期发生HI的原因与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2,3]。我们在临床观察到HI的临床症状与发病时间有密切关系, 早发型的HI常有临床症状突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 而迟发型的HI常常临床症状不增重, 甚至好转。同时我们还观察到HI的CT扫描分型与发病时间有关, HI发病时间早, 尤其是脑梗死7 d内发病的多为血肿型, 而发病时间晚, 8 d以后发病的多为非血肿型。此外, HI的预后也与发病时间有关, 早发型的HI预后差, 神经系统后遗症多, 有一定的病死率;迟发型的HI预后好, 神经系统后遗症少。鉴于脑梗死7 d内发生HI的症状重、致残率高、有一定病死率的特点, 故在此期间, 对有可能发生HI的脑栓塞患者或有中线结构移位的大面积梗死及血压未控制的患者, 应慎用抗凝及溶栓疗法[4]。

头颅CT扫描是诊断HI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扫描时间的选择对HI检出率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复查CT扫描的时间不宜过早, 依病情变化或脑梗死后1周左右最佳。此外, 追踪CT扫描是发现和提高HI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对脑栓塞或伴有占位效应的大面积梗死患者或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应行CT追踪扫描, 以便做到早期诊断, 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新德.神经病学[M].第8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426.

[2]蒲传强.脑缺血再灌注的利与弊[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 36 (4) :244-246.

[3]李俐涛, 尹静.出血性转化的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5 (2) :152-1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发病症状】相关文章:

狂犬病发病症状范文06-21

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分析与防治要点09-10

发病模型05-04

发病影响06-14

发病现状07-23

发病因子08-03

临床发病特点06-09

发病季节论文06-11

发病机制07-06

发病原因分析05-14

上一篇:重庆图书馆论文下一篇:缩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