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设备范文

2024-09-09

电气控制设备范文(精选12篇)

电气控制设备 第1篇

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工程中, 如果电气设备得不到合理的应用, 很难想象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中, 由于电气土建不满足电气装置的要求, 出现很多困难, 为安装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由于电气设备质量的问题, 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 例如:发生在上海的“11·15”特大火灾, 造成58人死亡, 56人失踪, 70多人受伤。还有广东佛山“8·23”重大火灾事故, 15人死亡, 多人受伤, 造成3250m2的损毁面积。这样的严重后果, 即便找出事故的原因, 也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 针对这样层出不穷的现象, 做好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是必要的, 并且, 要适时的做好对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监督, 这样才能确保人身的安全。

二、影响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因素

(一) 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问题。

在电气设备安装中,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对安装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进行多工种交叉作业时, 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协调合作, 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设备安装的质量。同时, 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制约着安装质量, 没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 就不能深入细致的用心工作, 影响业务水平的发挥, 业务水平达不到技术的要求程度, 就会影响电气安装技术、质量、安全的工作。

(二) 施工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中, 不但要解决施工技术的管理, 还要解决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施工中,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施工的工作进程, 而且对电气装置的绝缘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电气安装的施工中, 要确保施工工具的质量, 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安装保障。这直接关系到安装工程的质量, 关系到电气装置能否正常运行。

(三) 电气装置自身的质量。

所谓:“好马配好鞍”。对于电气装置也一样, 具备先进的安装技术, 和有力的施工条件, 但是, 自身装置质量差, 这样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不但如此, 电气装置自身质量差, 为人身安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三、电气设备装置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尺寸不匹配。

在国内, 进行变压器的安装时, 多采用将变压器盘用螺旋固定在基础型钢座上, 而不是直接将其装于地面。基础型钢座在与接地干线进行焊接加以固定。但是, 在进行变压器盘安装时, 时常会出现变压器盘的尺寸与基础型钢座的基础尺寸不匹配的问题, 这样就要通过基础改造才能有效的安装, 否则, 设备不能合理的就位。

(二) 入口井布局不合理。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 工作人员会受到施工空间的限制, 所以在进行电缆的敷设时, 要先将电缆盘在入口井内, 才可以继续向前敷设, 但是由于一些入口井井底的尺寸较小, 不能容纳工作人员, 这样在进行电缆敷设时, 会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 一些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电缆的敷设, 不得不将电缆入口井进行扩大, 或者在井壁上凿洞, 然后将电缆拽出井外进行盘结, 这样既损毁了入口井的防水层, 在雨水较勤的季节, 会进行渗漏, 为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同时, 也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效率。

(三) 孔洞封堵不严。

在进行电缆敷设安装或者维修时, 将原有的封堵拆除, 工作之后, 没有相关人员将其封堵, 而且沟道出口及电缆孔洞多数都在地面以下, 所以常不为人们所关注, 这样在雨雪季节,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很容易被水浸泡, 或者出现雨水倒灌的现象。而且, 对于孔洞较大的地方, 小动物也容易出没, 这样极容易造成电气火灾的灾害。为电气设备在安全运行中留下了隐患。

(四) 运输通道的问题。

由于配电设备比较危险, 以免出现危险, 在高层建筑内, 通常将配电设室设置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或者是地下室, 所以, 在进行设计时, 只考虑安装时的运输通道, 忽略了在运作过程中配电设备故障进行维修时的运输通道。这样在进行维修时, 相关的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出维修, 影响了工作效率。

(五) 线管可燃问题。

现如今, 在工地上普遍使用一种半透明的再生塑料管作为线管, 这种材料的管子, 质地较软, 安装也省事省时, 但是, 这种材料的管子, 在敷设时容易被挤压, 最主要的是一旦点燃这种材料, 其就会像蜡烛般燃烧。而且, 一些厂商制造的塑料管其外壁没有做好连续阻燃的设置, 这样, 由于线管阻燃性能不良, 引起电气火灾。

(六) 铜线管切口毛刺未处理。

铜线管在进行切割时, 在切口处会留下锋利的毛刺边, 这种锋利的毛刺边在进行穿线时, 很容易将导线绝缘层刺破, 尤其是暗埋在混凝土楼板的接头处, 这样在穿线后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时, 在发现问题就很难整改,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 蒙混过关, 这样, 为今后使用的用户来说, 在安全方面受到了很到的威胁, 在电气使用方面也存在很到的隐患。

四、如何控制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

(一)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

对于电气安装工程, 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质量要求和管理目标, 制定了质量工作的总原则, 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 加强了各级质量管理的职能, 建立健全并完善了质量体系。这样的做法, 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 进行安装施工, 在进行图纸的规范要求下, 确保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

(二) 材料的质量管理。

在一些小区的建设中, 对于电气设备材料用量比较大, 而且, 对电气设备材料材料的规格和品种限定要求比较多, 所以,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在工作中正常运行, 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以此, 在进行电气设备材料采购管理中, 要求采购部门对电气施工图有效的理解, 然后根据图的设计型号和规格进行合理的采购, 采购之后的设备材料, 要交给当地质监部门进行有效的检查测试, 这样经过层层把关, 有效的筛选, 最终才取得取得安全合格的电气设备材料, 同时, 还要对安检后的设备材料做好防护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三) 加强图纸会审。

在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的过程中, 为了确保图纸会审的有效性, 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作为施工技术的负责人, 应从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便确保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相符合。在对图纸进行核对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筑物、设备基础预埋螺栓、埋地电缆、预留孔以及地下管道等, 为了避免在施工中留下安全隐患, 应在技术交底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设计进行操作, 以便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四) 强化过程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要想确保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应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 不仅包括对工程材料以及设备的验收, 同时也包括对焊接安装等环节的检验。做好工程交接前的质量控制, 可以避免在施工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五) 保证设备本身质量。

工程施工中的设备质量, 不仅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同时也影响着工程的顺利完工。因此, 确保施工设备的质量在工程施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无论是工程的材料、设备还是构配件, 都需要满足预期的质量标准。对于那些没有国家许可证以及没有产品合格证的产品, 应严格禁止流到到施工现场中。

五、结语

总而言之, 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 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 制约着经济的合理性, 更重要的是直接关乎着人身安全。所以, 在进行电气安装时, 要对在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积极的采取防治对策, 加强工序控制, 而且, 还要有效的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渗透。只有做到层层紧密, 才能消除安装工序中的隐患, 满足用户的需求, 确保人身安全。

摘要:在生活中, 经常会听到有关触电伤亡及电气事故所带来的灾害。这是由于在进行电气装置安装中, 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调试安装, 而且没有做好有效的监督, 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失和事故灾害的频频发生。本文将针对电气设备安装中出现的问题, 对如何控制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问题进行浅谈。

关键词:电气设备,控制安装,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赐鸿.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黄柱.浅谈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J].科技风, 2011

[3].雷文杰.浅谈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J].科技风, 2010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探究论文 第2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同,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仍然有很多人认识不到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一旦不能重视这个问题,则很难发挥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积极作用。

3.2强化产品测试,提高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要得到提升还要针对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技术手段针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测试分析,只有实现设备可靠性的测试,才能实现其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有以下几类: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由多种零部件组成的,出厂时要有专门的故障检测工序,这是针对其可靠性检测的一个首要环节。由于设备的组成是由零件组成,因此,其故障具有随机性,实现了出厂前的检测,也就实现了对其故障的早期确定,是一个必要措施。一旦在检测中发现故障,必须采取修复措施,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失效率,确保符合出厂指标要求。

(2)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生产往往批量较大,针对这种情况要开展实验室的批量检测,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可靠性,而且检测成本也有效降低。在实际检测时模拟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环境,在运行过程中测试其各种参数指标的可靠性,一旦有失效情况,要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进行统计。这种测试方法的弊端在于控制数据质量的要求较高,但是可以实现实验数据的控制,因其测试成本很高,所以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检验。

(3)在实际应用现场针对设备进行测试,检验其可靠性。这种测试实际上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实际应用测试,这种测试不需要再进行模拟环境的测试,可以将产品的性能发挥出最大程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测试中去了。

3.3掌握测试要点,增强可靠性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测试工作必须抓住要点,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开展测试工作,必须明确测试重点,实现测试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测试场所,这主要考虑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由于在不同环境下的测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合理选择测试场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必须以实际测试需要为准,合理选择测试场地,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测试需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测试要求,实现设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测试产品要认真选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类型非常多,在进行测试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般说来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设备进行测试

(3)测试过程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规范的测试流程对于实现测试可靠性具有非常关键作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测试是确保可靠性增强的重要工作,规范的测试流程是设备可靠性提升的保障。

3.4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零部件应该进行及时选择和更换

故障在日常运行中是时常出现的,这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过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为了确保设备可靠性的增强,在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针对出现故障的设备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但是必须要根据电路控制和实际环境的需要。零部件的选择要选取经过测试合格的部件,绝对不可以使用有瑕疵的零件,这对于恢复设备的正常性能非常重要,质量优异的零部件可以很好的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更好的可靠性,提升整个设备的生产效率。

4小结

如何解决电气控制设备干扰 第3篇

【关键词】干扰;接地;隔离屏蔽;保护

一、供电系统地设计

1.接地方式,设备内部有各种不同目的的接地,他们之间不允许简单的相互连接,以免通过接地回路发生干扰影响。常见的接地有三种:

(1)保护接地

设备金属外壳等的接地,以免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相应的接地线为保护地线PE。

(2)系统接地

其接地目的是为系统各部分提供稳定的基准电位,要求接地回路的公共阻抗尽可能小。相应的接地线为系统接地线SE。

(3)屏蔽保护及防静电接地。

电缆、变压器等屏蔽层的接地,目的是抑制电磁场干扰。相应的地线称为屏蔽及防静电地线FE。

2.增加屏蔽保护及防静电接地

原有低压配电系统即TT、TN和IT三类系统中的专用保护线PE是设备保护地线,就TN-S方式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变配电室总等电位铜排一点分开的供电系统,在工厂专用保护线PE常常与设备及控制盘外壳相连接,在设备与控制盘外壳带电时专用保护线PE有大电流流过,易干扰设备控制系统,工业计算机控制的变频装置、直流装置、伺服装置、机器人装置及数据保护装置等系统地不能接入专用保护线PE,所以要再增加屏蔽保护及防静电接地线FE,原有供电系统改为为三相六线制即L1,L2,L3,N,PE,FE。PE和FE在变配电室总等电位铜排有电气联系,FE单独敷设电缆线至控制柜、盘、箱。

二、系统控制盘内布置设计

1.设计原则

在设计制作系统控制盘中,在控制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加强抗干扰性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抗干扰设计中做到使系统或装置既不因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而误动作或丧失功能;也不向外界发送过大的噪声干扰,以免影响其他系统或装置正常工作。

2.干扰来源

对控制盘分析,干扰有几种情况:

(1)器件之间电磁干扰,接触器、变频器等发出电磁干扰;

(2)线间电磁干扰,中高频输出线等发出电磁干扰;

(3)供电电源,受干扰的不纯洁的交流工频电源。

3.盘面布置

首先对图纸有着详尽了解,对元器件进行分类:

(1)强电器件是一类,包括接触器、断路器、电压转换变压器等。

(2)弱电控制器件是一类,包括变频器、直流装置、伺服装置、机器人控制模块等。

(3)计算机系统是一类,包括PLC控制模块,微电压供电电源,输入输出转换接口等。

根据分类器件定制控制盘,原则上一类器件一种盘,这样控制盘之间通过箱体能屏蔽一些电气干扰,再为布线防干扰做了前期工作。

器件布置,有电气联系相邻的器件安装距离越近越好;行线槽选用宽度小、高度大的线槽,多利用空间位置;既要敷设高电压电线又要穿过微电压信号线采用双行线槽分开布线;器件和行线槽纵横错落有序,大电流器件周围布置大型线槽,尽量减少电线电缆交叉。

控制盘内除敷设三相铜排还要敷设N铜排、PE铜排、FE铜排,三排布置在盘面下部或柜体底部,三排要绝缘支架。

4.盘内布线

器件布置安装好后,下步进行布线连接。严格按图施工,分类布线,左进右出,上进下出。电机功率出线在一起,大电流输出线在一起,传感器引入线在一起,到就地控制箱出线在一起,去各盘之间对接线在一起。对于传感器引入线及微信号输出线,采用双绞屏蔽计算机线从器件端子到器件端子,屏蔽层单端接在盘内FE地排,能有效过滤高频、大电流及空中电磁波的干扰。

5.电源隔离及防护.

每个工厂都有自己变配电室,用电来至电厂配电后一条供电母线上。

各工厂启停设备(切换感性或容性负载)会造成供电母线电压的波动和脉冲噪声;

雷电对供电母线电压冲击更大,其电压高达5X106V,雷击至使工厂供电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瘫痪或损坏。

变频器、逆变电源、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力电子设备对电网谐波污染。

为阻止供电线路电压波动和脉冲噪声以及谐波电压对生产线或设备控制系统的干扰,加装抗干扰设备。变频器、逆变电源、无功补偿装置等前后加装电抗器和电子滤波器,它既可以过滤电网供电中脉冲和谐波,又可以抑制噪声对电网输入。加装稳压器,将电网电压较大波动控制在±10%以内,稳压器采用磁饱和稳压器。

给PLC控制器和仪表供电加装隔离变压器,带多重屏蔽的隔离变压器能有效地抑制浪涌噪声和中频噪声。现在多采用三重屏蔽变压器、一次侧屏蔽层接地,可有效消除共模噪声;二次侧屏蔽层接系统地或逻辑公共地;二次侧最外层屏蔽亦接系统地。这样可以使电网中的脉冲浪涌和高频噪声降低到原来的60%~70%。

瞬变噪声的抑制,在切换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时,负载中电流急剧变化,在电网中形成很高的脉冲瞬变噪声,这类噪声频谱宽,能量大,范围广,对PLC控制器及交直流装置危害很大。对感性负载如交直流接触器、继电器采用RC、RD、RCD、稳压管、压敏电阻等吸收网络;对容性负载加装限流装置如电阻、放电开关等。

三、系统控制盘与设备连线

1.连线原则

在连线布置上,应使主要的连接线与干扰源保持适当的物理距离;其次使微电压信号电缆与大动力电缆在其布线之间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

2.具体措施

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

(1)信号电缆和动力电缆垂直交叉或分槽布线;

(2)信号电缆与噪声电缆及动力电缆在控制盘端子板分两端安装;

(3)在所规定的电流、引线阻抗及布线长度下,尽量减少所用导线的截面尺寸;

(4)不要采用不同金属的导线相互连接;

(5)尽量减少或不设中间端子板或连接点;

(6)满足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及清洁度的要求;

(7)控制盘外壳、电缆管道、电缆桥架、被控制设备外壳之间用扁铁可靠连接,最后一点接入盘内PE(保护接地线),以防产生接地回路。

(8)信号电缆中使用双绞屏蔽计算机电缆,屏蔽层接入FE铜排。

四、结语

干扰源来自空间及电网,隔离、屏蔽、滤波、接地是抗干扰的主要手段,不同生产厂家的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差甚远,其原因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不同,通过完善的设计,合理的结构布置,科学的器件筛选,规范的配线工艺,以及严格的出厂检验和调试,才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达到控制设备稳定运行,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S].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第4篇

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带着问题去学习前辈的经验及学习书本的理论, 在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思考》书中得到一个有效的定义:“教学效率=教学产出的效果/教学投入×100%。教学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的实现”。因此, 对《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教学来讲, 又应该如何开展?

1 前置任务—自主学习

我国学者庞伟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的学习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因此,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 都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的有效的学习, 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 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要更快的了解到学习的内容, 基本上每节课上课前将课堂的内容通过任务是形式下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或查资料等形式收集相关的信息。例如:学习三相交流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电路。给学习前置的任务如下: (1) 寻找生活中运用三相交流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原理的设备。 (2) 实现三相交流异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需要哪些电器元件和工具。 (3) 了解各个电器元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作用、结构及原理。 (4) 分析、设计具有过载、短路、失压保护点动与连动控制电路。在完成前置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知识的答案, 充分发挥自己自学的能力, 同时对寻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筛选, 形成知识点系统的概括;所以说前置任务的布置是十分重要, 既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能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能将学生引导到知识内容中去。

2 创设情境—激发动力

俗语云:“无病不用求医服药, 不饿不去觅食充饥”。要想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产生厌恶, 要想让学生专心的倾听老师演讲, 必须让学生对你讲解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如此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动力呢?问题答案其中之一就是——创设学习内容的情景。

创设情景是《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题教学整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创设学习内容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如讲解三相交流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电路时, 引入以下情景:在工厂中, 如何使用起重设备安全有效的吊起重物。通过情景导入让抽象理论变成形象具体的生活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学习内容一步一步的深入,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学生学习产生疲劳, 学习热情一步步降低, 这时结合学习内容及学生课堂的表现需要再次创设情景。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电路故障分析学习中, 情景创设如下:近几年你们很多师兄去工厂应聘电气设备维修工作, 坚持下来的已经混得不错, 刚进去的时候没什么经验, 月薪两千左右, 几年后月薪去到五、六千了, 如果设备维护得好工作还是挺轻松的, 你们对这份工作感兴趣吗, 接下来我们学习工厂里简单电路故障分析, 老师又把“钱”放进你口袋了, 看你要不要。以上情景是创设缓和了学生学习的压力, 给学生大脑提供放松的空间, 同时再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要及时联系实际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动力, 从而让学习从心底上进行有效的学习。

3 小组讨论—分享成果

生本教育认为:讨论是学习常规, 合作是讨论的关键。郭思乐教授所描述那样:“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 几乎天天有合作, 堂堂有讨论, 人人有讨论, 只要是学习的需要, 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要有讨论必须先进行小组的合作, 当合作上升到一定阶段从而产生有效的讨论, 讨论是让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讨论的升华就是分享讨论的成果, 进行共同学习。

小组讨论时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 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真正符合教育全方面的发展需要。要进行有效的讨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 对所学的知识要提出做好功课, 如对知识点提出问题, 形成疑问。第二, 联系实际归纳好问题, 生成普篇性, 学生熟悉的疑问。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在教师前置任务条件下, 学生通过课本、上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应的资料等生产自己的见解。在此前提下, 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并要求学生在黑板在展示成果。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点动与连续运转控制电路中: (1) 列举出使用电器那些元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作用、结构及原理。 (2) 讲解、分析具有过载、短路、失压保护点动与连动控制电路的原理及控制过程。无论展现的成果是否正确, 这些都是学生有心血换来的劳动结晶, 学生一定会好好珍惜自己的劳动结晶, 从而有效的提供学习效率。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 把学生的学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活动, 让学生在讨论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形成有效的教学氛围, 影响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参与一起学习。在讨论的学习过程中, 有效进行学生的帮扶活动, 弥补老师“一对一班”缺陷。同时也弥补了老师与个别学生讲解过程中无法让学生弄懂知识点, 原因在于老师与学生年龄、文化差异所形成语言代沟。增加多元化课堂教学讨论活动, 分享教学成果, 还可以开展了PK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讨论更加激烈,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生态。

4 指导点拨—修成正果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无论在我们采取哪种模式的教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讨论、合作当中肯定会产生疑惑, 所以老师要充当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 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更加有效。如果老师不及时给指导, 学生的讨论就会遭遇瓶颈而难以拓展下去, 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让课堂无法开展下去。如在小组交流讨论中, 教师不仅要及时了解到每个小组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还要及时点拨出解决疑惑的方向;通过时刻关注学生完成的任务的情况和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 让学生对知识内容多角度提出问题和观点, 开阔学生学习思路, 有效掌握知识。

及时的指导、点拨引领电气课堂教学, 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地去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指导点拨的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中, 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 便可以有效解决课堂的重点、难点, 最后高效掌握知识, 对这节学习内容修成正果。如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连动控制电路中, 该电路点动功能的难点:复合按钮特点:“先断后闭”—按钮无论在闭合或断开必须遵守原来闭合的触点先断开, 原来断开的触点后闭合的先后顺序, 如果不弄清楚该特别是无法实现点动的功能。如何才能克服以上难点?如果老师不及时指导、点拨, 学生将在这个学习环节上一筹莫展, 深入的思考即将浪费大量的时间, 从而影响学习的进度, 最后难修成正果。

5 回顾总结—提高效益

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反思、总结的生活, 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人生当中也就是一门大课堂, 没有有效的回顾总结, 人生的课堂也是失败的。有效的回顾总结是有效的教学保证,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课堂的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回顾、总结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同对所学知识点的回顾, 理清知识点思路,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及时发现和总结自己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落实教学的目标, 提高教学的效益。

回顾总结是中职生必须具备一直学习能力。这中能力的实质就是全面而准确地理解知识局部乃至整体内容的要点。回顾总结,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系统梳理, 有利于学生在实际中的综合应用。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教学课程中, 由于理工科目实践性比较强, 上课时教师不仅仅要实操演示给学生看, 还要给学生上台演示的机会。这样一来上课质量还是比较好, 但是效果还不是让人特别满意。我发现我虽然演示了, 也给了时间学生去操作, 但是因为操作的内容比较多, 学生记住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了解到了这一层, 我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调整。首先把知识点分割成几个模块, 然后我边讲边演示, 接下来让学生去操作, 学生操作完再进行回顾总结, 让学生吃透。如此往复, 到全部知识点学完后, 继续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一周的回顾总结。按照这个办法, 学生的掌握情况大大提高了, 课堂的效益有很收获。

总而言之, 从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让教学立足于学生的本性, 让学生得到发展和完善。在教学中, 让学生回归课堂, 担当课堂主体,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 老师是学生心中的灯塔, 为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指定方向。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从而学习效率从量到质过程中达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大夏书系·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乃夫.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韩立福.有效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第5篇

对产品与零部件技术条件进行研究,在分析产品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研讨和保证产品性能和使用条件,以便能够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其次,设定产品结构形式和产品类型还要考虑产品的产量。

因为生产批量的规模直接受到产量的大小的影响,生产批量不同决定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类型,因而其生产经济性也不同。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的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元器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环境的技术条件、技术性能选择最适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并且选择的元器件要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2.2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时,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特点进行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不断的提高。

另外,产品的形式和类型的不同也影响着产品的经济性能,在设计时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一一考虑,遗漏任何一个方面对其设备整体的可靠性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要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就必须保证设备中的零部件、元器件有尽可能少的品种和规格,最好能够使用由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零部件或产品。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零部件采购时,应该要立足于设备的实际需要技术条件和加工精度要求,不能毫无根据地追求高精度,应该尽可能使用国产材料和来源多、价格低的材料。

此外,要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元器件的技术性能、技术条件以及质量等级等,不仅要满足能够适应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任务以及环境要求,还要能够留有足够的余量。

3结语

总之,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很多领域广泛的应用,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这样的现状,从设计之初就要提高其可靠性,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的选择时更是要选择适合的,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不断发展,继而促进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13:83.

[2]徐云炯.试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2:111.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探讨 第6篇

如何选择可靠性测试方法,可以从实践场地、试验环境、试验产品、试验测试程序等方面来推断。

1. 1试验场地的选择

场地的选择原则,即如果要考核可靠性水平不低于某一指标时选择最严酷的试验场地,如果是为了测定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则应选择工作环境最为典型的试验场地,若为提供可靠的可比资料,则应选择有相同或近似的试验条件场地。

1. 2试验环境及试验产品的选择

试验环境的选择:由于电控产品的工况差异很大,选择非恶劣的场地,设备工作在一般应力下,以保证测试的客观性。试验产品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包含品种多,产品属性有大型、中小型设备。有连续运行设备又有间断运行设备。

1. 3测试程序及组织工作

试验的测试程序:要有统一的试验程序,如实验起始结束时间,时间间隔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各种性能指标的记录,保障情况的记录,故障的排除等,都应有规格规范,并由现场试验人员严格执行。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可信性。试验的组织工作:要有高效、严密的组织机构,对试验数据收集、整理。对试验人员的选定,试验工作的协调,试验报告的分析,及至最后试验结果的判断工作,还要通过这个组织把现场工程师、可靠性設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联系在一起。其工作开展就是通过组织的管理机构,对现场的测试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现场可靠性测试方法

现场可靠性测试方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测试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可以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故障工作时间,做为评估和制定考核指标的依据。

2. 1现场可靠性测试目的

收集现场可靠性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为制定合理的可靠性考核指标提供依据,经过数理统计后得到可靠性数据指标。收集设备上元器件的可靠性数据,为后元器件的使用提出可靠性指标。对设备的寿命特性进行考察,可帮助确定出厂时设备进行的烤机时间。收集现场的设备维修性数据,进行维修性评估。

2. 2现场可靠性试验的条件

试验方法首先要求设备生产厂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工艺条件比较稳定和成熟,元器件进货渠道比较正规,制造的产品有品质保证,对于用户工厂,被测试设备的使用工厂,要求设备的工作条件符合产品的技术标准,最好是用户使用的电控及自2.3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

依据收集到的可靠性数据,按照点控设备可靠性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统计,计算有关可靠性特征,根据收集的数据通过统计计算表明,典型的国产电控及自动化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3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3.1 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 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3.2 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 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 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

系统监控, 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2.3 分布式监控方式

分布式监控方式采取多套控制设备(计算机)按功能或按地理位置监控电厂(变电站)的不同设备,这些控制设备通过网络或总线进行通信。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变电站、发电站等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近些年,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分布式监控系统应用于发电站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分布式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 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 总线连接,网络组合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部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分布式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电气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析 第7篇

1 加强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1.1 可靠性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核心

产品质量的特性概括下来, 主要包括性能、可靠性、经济性与安全性。在产品质量中可靠性占有主导地位。

1.2 可靠性是增加市场份额的有力工具

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复杂度的逐渐增高, 企业将可靠性技术作为在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一项有力工具。

2 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⑴工作环境、使用及维护不当是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低的重要原因, 电气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多种多样。气候条件、机械作用力和电磁干扰是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 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盐雾、大气污染等因素, 对控制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电气性能下降、温升过高、运动不灵活、结构损坏, 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2) 机械条件是指电气设备在不同的运载工具中使用时所受到的振动、冲击、离、速度等机械作用, 使得控制设备元器件损坏失效或电参数改变, 结构件断裂或变形过大以及金属件的疲劳破坏等。

3) 控制设备工作的周围空间充满了由于各种原因所产生的电磁波, 造成外部及内部干扰。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 使设备输出噪声增大, 工作不稳定, 甚至不能安全工作。同时, 操作人员在没有完全掌握控制设备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 导致对控制设备不能熟练而正确的操作, 并且不能对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都会导致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低。

⑵元器件质量低下是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偏低的一大原因目前元器件生产厂家众多, 参差不齐。元器件厂家间的恶性竞争, 导致产品价格低廉, 迫使企业不顾及元件质量进行采购, 导致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偏低, 并且降低了使用寿命。

3 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策略

为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就需要以控制设备的特点为依据, 从控制设备设计阶段、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护和气候防护等入手, 并采取合理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⑴在控制设备设计阶段, 首先要对产品与零部件技术条件进行研究, 对产品设计参数做仔细分析, 在确保产品性能和使用条件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其次, 产品结构形式与类型要以其产量为依据来设定。此外, 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操作维修性能, 减少控制设备的使用费用和维修费用, 产品结构也要通过全面构思后再进行周密设计。

⑵从生产角度来看, 要尽可能减少设备中元器件与零部件的品种和规格, 通常要采用专业厂家所生产的通用产品或零部件, 使用来源多、价格低的材料, 或是国产材料;无论是设备还是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都要符合当前技术条件要求, 不能盲目的追求高精度。其精度等级与产品性能指标相适应的条件下可以降低, 也可以简化其装配, 尽可能减少选配和修配, 尽可能使装配工人的体力消耗减少, 这样才能利于自动流水生产。

⑶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元器件要以电路性能的要求以及工作环境的条件为依据进行选用, 元器件无论是其技术性能、技术条件, 还是其质量等级等都要符合控制设备运作和环境要求, 并且要保留足够的余量;所有电子元器件都需要以不同的要求为依据, 并经过必要的可靠性加以筛选后才能使用到产品中去 (除特殊情况外) 。对于一些关键元器件, 要通过用户对生产方的质量认定后方可使用;从品种、规格、型号和制造商之间的差异对同类元器件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 从中选择较好的元器件。此外, 还要主要留意对使用过程中元器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的数据加以统计, 已备以后选用时有依可据。

⑷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护。对于半导体分立器件, 需要考虑其散热:对于功率小于100 m W的晶体管, 通常不会使用散热器;要在散热器上安装大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为使肋片沿其长度方向要垂直安装散热器, 利于自然对流。

⑸电子设备的气候防护。电子设备还会受到潮湿、霉菌、气压以及污染气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其中的潮湿因素影响最大。一般采用密封、灌封和浸渍等措施来对电子设备加以保护。

4 结语

综上所述, 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广泛知识领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设计上给予充分的重视, 采取各种技术措施, 同时, 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流程操作、及时保养, 才会有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9 (17) .[1]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9 (17) .

[2]张伟林, 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21) .[2]张伟林, 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21) .

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浅析 第8篇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阶段, 对整体工程质量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该项工作涉及较多层面与操作环节, 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具有一定难度。通常来讲,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设计规划状况、施工阶段管理状况、电气设备系统自身质量水平、安全因素, 安装阶段中应用的线材状况、规格型号、具体种类等均会对电气设备安装质量产生影响。倘若安装电气设备环节操作不当、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干扰设备应用处理效果, 无法确保变压站、整体系统线路的可靠安全。如果不严格加强管控, 便有可能令该类问题进一步放大, 最终形成质量隐患, 导致难以控制的安全事故。不但会危及应用人员的安全, 也会影响安装单位的形象与声誉, 由此可见做好电气设备安装及其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2 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对策

2.1 电气设备安装前期质量控制管理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加强施工图、主要应用设备器材以及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首先, 电气设备安装所应用的施工图纸应符合应用方核心需要, 保障各类功能的可靠稳定。因此, 审查管理尤为必要, 需要针对变配电系统、管路系统、配电装置、防雷接地等项目进行重点核查, 明确系统设备规格以及质量标准, 具体线路的质量水平、敷设处理是否过关。同时, 还应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前提下开展, 做好各方员工协调管理, 确保他们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认识施工图纸。

电气设备安装阶段中需要应用到较多设备材料, 因此应做好前期采购管理。施工方应由现场状况以及具体标准, 了解图纸设备规格、样式、型号, 并结合预算分析做目标明确的选购管理。在确保整体设备系统质量达标、数量一致的基础上还应联合质监单位做电气设备核查检验, 确保整体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进度以及质量。运输器材阶段, 应确保细致认真, 预防导致变形与挤压的问题, 同时加强防潮防水处理。

另外, 应全面衡量施工单位具体水平与员工素质能力, 考察单位资格以及员工从业证书、项目计划、各项进度规划, 安全管理等对策, 保证施工方总体建设能力与水平。

2.2 电气设备安装中期质量控制管理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期阶段应加强现场监督控制, 同时做好工艺说明, 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首先, 现场施工监督管理环节, 监督人员应全面细致的了解掌握规划图纸内容, 把握设计意图, 对各个施工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方能对各个单位、各个工作与重点环节同部门完成技术交底, 确定精密细致的工作方式、各项技术规定内容以及质量保障管理内容, 为提升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应制定并落实三检管理制度, 依照我国制定的安装施工质量评估检验标准做好施工建设环节、处理水平的全面核查评估。针对不能符合质量标准, 要快速做好修正以及全面整改。对应用环节各项配件、加工生产部件、系统设备进场应用, 应做到细致认真、全面检查, 预防引入不合乎标准的产品设备。各项隐蔽项目工程处理完毕后, 应做细化严格的全面自查管理, 待设备系统质量符合要求后, 应派驻专业员工做细致检验核查, 注重产品安全保护管理, 保证其质量始终完好无损。

另外, 中期质量管理中针对应用的各项施工工艺、处理工序应做好细化分解说明。例如, 强电施工处理工作中, 强电系统各项处理工序应为:进行配管、安装管内线路、安装电缆桥架并做好线路辐射、安装照明设备与配电设备, 完成配套电柜以及控制开关系统的安装、装设必要的避雷针装置以及接地处理系统。

2.3 电气设备安装后期质量控制管理

完成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后还应加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后期质量检验以及在线跟踪管理。工程项目竣工之前, 对于各类设备系统均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打扫, 确保施工场地不存在任何杂物, 不残留任务污物。再者, 应确保摆放面板干净整洁。对于各类标记应做到标示清楚、内容完整、表述准确。另外, 完成施工作业后有关质量检测机构应对各个具体项目做好测试验证, 并及时完整的记录各项测试结果, 制定有关工作报告。

针对电气设备调节安装应做好严格细致管控, 特别是做好配电箱管理控制。为令应用阶段中电气设备动力十足、各项照明系统负荷有效工作, 便应确保电箱之中各类系统、器件的可靠正常。项目具体安装操作阶段中, 配电箱之中的元件以及总量、类别较为丰富多样, 因此应细致认真做好安装调节。安装小型电气设备环节, 应避免采用小重锤直接敲击设备, 进而有效预防设备在大力敲击下造成破损或是变形问题。

3 结语

总之, 为全面发挥电气设备系统综合应用价值, 我们应继续加强电气设备安装与质量控制管理,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为提升项目工程总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毅.浅谈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J].工程管理, 2011 (09) .

压缩机类设备的电气控制浅析 第9篇

我单位聚烯烃催化剂所用压缩机为8FS10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电气控制原理见图1, 原理简介如下:主回路为7 5 K W防爆电机延边三角形启动, 启动时KM1和K M 3吸合, 延时6s后K M 3断开, K M 1和K M 2吸合。首先按下允许启动按钮 (强制启动) S B 0, 如冷却循环水压力正常, K A 2得电并保持, 压缩机组具备开车条件。当手柄至于手动位时, 当按下启动按钮S B 1后, K M 3得电, 常开接点闭合, 主接触器K M 1得电并自保;当按下运转按钮S B 2后, KA3得电并自保, 同时断开KM3回路;或延时6s时间到后, KA3得电并自保, KM3回路断开, KM2回路接通, 主机转入正常三角形接线运转。当转换手柄打至自动时, 如冷冻盐水温度高于高限, 则K A 4闭合, 自控开停机。能量转换手柄有5个位置, 分别为自动1、自动2、1 0 0%、7 5%和5 0%, 分别控制能量电磁阀的开关, 使压缩机卸载或满载。原冷冻机在控制循环水流量时, 用的是循环水泵接触器的常开接点, 即图中红线所示。但在实际运转中发现接触器发生接点粘连, 或者接触器虽然吸合电机运转但循环水泵有故障时 (如有杂物造成泵堵转或因特殊原因如检修联轴节脱开) , 会造成压缩机无循环水运转, 带来较大危害, 于是改用循环水主管的压力接点, 该接点从DCS控制柜的继电器中取出至压缩机组, 直接反映循环水压力, 更为可靠准确。另外, 由于活塞式压缩机在停机后, 高压腔压力虽然降低, 但仍比低压吸气腔高许多, 当下次开机前如不是自动卸荷启动, 会因压差造成曲轴转动困难, 我们增加了旁路电磁D F 5, 在停机后旁路电磁阀自动打开, 平衡高低压腔的压力, 确保下次正常启动。

改造后新型冷冻压缩机组选用的是SRSB-130S封闭螺杆压缩机, 它的主要特点是电气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有完善可靠的保护系统。借鉴老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控制特点, 在控制中完善了电源保护、电机保护、油位油压差保护、压力保护、温度保护、断水保护及流量保护等, 并在开停机中均采用卸载起停, 以确保操作规范化和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全电脑PLC智能化控制结合中文触摸显示操作屏, 提供检修、手动和自动三种运行方式, 并可在任一方式下方便地观察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机组的运行故障随时记录, 方便查询。P L C采用的是欧姆龙的C P M 2 A型, 接线图见图2、图3。

我单位空分车间压缩机LW-40/8无油润滑氮压机, 排气量40m 3/min, 电机型号Y450-10, 电机功率250KW, 由于原电气线路老化, 我们对其进行了改造。以前老式接线多用继电器实现, 但存在运行中故障率高、接点多易粘连等问题, 改造后采用的是三菱公司F X 2-8 0 M R型P L C。自动保护简述如下:主电路设有润滑油压力、润滑油温度、循环水压力正常, 排烟风机运转, 放空阀开启, 且主机未因连锁故障停机, 上述条件均满足后方可开启主机, 即允许启动空压机;而当各级轴承温度超高、大齿轮温度超高和电机前后端轴承温度超高、润滑油压力低、电机振动超高和手动停机等任一条件满足时, 连锁动作, 空压机停车;它们的触点都引到P L C输入点上。A C-S T P给出接点至故障分闸中间继电器, 当上述各点中, 只要有一个参数出现故障就跳闸并给出相应的报警, 故障灯分别通过二次仪表输出点引至控制台上。连锁停车信号A C-S T P一经发出, 或手动操作放空和排气压力过高这三个条件满足其中任意一个为逻辑1时, 放空电磁阀SV1015失电, 从常闭状态转为打开, 确保机组排空;在空压机机正常运行时, 如润滑油压力≤0.12Mpa, 则备用油泵自行开启, 如润滑油压力≥0.21Mpa, 则备用油泵停止泵油。依据上述工艺条件, 列出逻辑图3、图4后, 按程序语言输入PLC后即可。通过运行证明, 逻辑正确、运行平稳、无保护连锁拒动或误动现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压缩机电气控制的重点随压缩介质的不同、工艺的不同及设备运行的不同要求, 反映在电气控制上也会各有不同和侧重, 另外, 随着P L C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广泛应用, 控制重点也转入程序的编制和工艺的分析确定。

参考文献

[1]王兆义.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准备工作,质量控制要点,送电调试

对高低压设备安装项目的管理, 工程师必须高度重视, 既要按设计文件实施, 又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1 安装前对准备工作的检查

在安装前, 工程师要检查进场道路是否畅通, 必要时要求总包单位修建简易运输通道与各安装点连接, 施工场地布置应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工程师还应检查安装单位的施工机具安排状况, 督促安装单位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试机、检修、保养及补充, 以确保机具数量齐全、状态良好、不影响安装。高低压安装工程的主要施工机具有:吊车、工程运输车、小车、链条葫芦、电动卷扬机、交流电焊机、冲击电锤、冲击电钻、电缆输送机、直滑车、转弯滑车、环形滑车、电缆放线架、液压钳、断线钳、高压验电器、对讲机、万用表、2500V兆欧表、10A电流表、500V电压表、接地电阻测试仪、高压试验设备、相序表、15kV·A试验用变压器等。工程师要注意:对于测量用的仪器, 按规定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年检, 年检合格才能用于测量。

2 安装时质量控制要点

高低压设备安装应在土建施工基本完成并经中间验收之后进行, 以保证安全和质量为原则。安装时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质量预控工作, 质量控制点可设置如下。

2.1 环网柜

瓷件无裂纹, 绝缘件无受潮、变形、剥落及破损;各元件的紧固螺栓齐全, 无松动;设备接线端子的接触表面平整、清洁、无氧化膜, 载流部分其表面无凹陷及毛刺;操作机构的接触器、继电器、各种开关动作准确可靠, 接点接触良好, 无烧损或锈蚀, 分、合闸线圈的铁芯动作灵活, 无卡阻。

2.2 变压器

器身各部分是否位移;紧固件、夹件是否松动;防松绑扎是否完好;高低压引线绝缘包带是否破损;铁芯与夹件间绝缘是否良好;铁芯是否一点接地。

2.3 低压柜

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动作应准确、可靠;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 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动作准确, 接触可靠;抽屉与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接触良好。

2.4 电缆敷设

电缆外观无损伤, 绝缘良好;电缆采用保护管敷设时, 管道内无积水、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 不得损伤保护层, 同时采用无腐蚀的润滑剂;在电缆安装及固定后, 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8m, 并且电缆两端均按设计要求留有足够的备用长度;电缆终端头制作时, 应选择晴好天气, 温度和湿度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终端头的型式、规格、结构、所用材料、部件均应符合技术要求。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完毕后, 须做耐压试验, 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2.5 母线槽安装

插接母线槽的各段应标志清晰, 附件齐全, 外壳无变形, 内部无损伤;母线槽的端头应装封闭罩, 引出线孔的盖子应完整, 各段母线槽外壳的连接应是可拆的, 外壳之间有跨接线, 并可靠接地。支座安装牢固, 母线按分段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母线与外壳应同心, 误差不超过5mm;段与段连接后, 不应有机械应力。

2.6 其他设备、材料的安装

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和厂家产品说明书进行。送电前的检查、测试工作设备安装完成后, 在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 由工程师组织验收, 并在送电前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检查工作, 二是测试工作。

3.1 检查工作

a清洁卫生检查:配电室地面清洁无杂物;高低压设备已经通过除尘, 上下内外无杂物。

b标志检查:相序标志齐全;高压柜盘面标志齐全;低压柜盘面标志齐全;变压器已编号;已挂警告牌;已挂电缆牌。

c.螺栓紧固情况检查用力矩扳手:变压器高压侧接线端子螺栓已紧固;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端螺栓已紧固;变压器低压密集母线与低压柜连接螺栓已紧固;低压进线主开关上下螺栓已紧固;环网柜至变压器电缆终端头已紧固。

d.检查接地情况:高压柜外壳已可靠接地;变压器底座已有两个点可靠接地;低压柜外壳已可靠接地;配电室门已可靠接地;接地网干线已有两处以上与自然接地体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已测量;密集母线外壳已可靠接地;电缆桥架已可靠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已可靠接地。

e.按审图意见书及设计图的要求检查复核下列各项:10k V系统主结线与设计;0.23/0.4k V低压主结线与设计。

f.试验报告的检查:高压柜、低压柜、变压器、10k V电缆应具备权威部门的试验报告。

g.二次回路检查:低压计量柜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接线正确无误;低压计量柜电流回路使用单股2.5mm2铜线;低压进线柜操作回路接线正确;联络开关操作回路接线正确;联络开关与主开关闭锁回路正确;电容补偿柜二次回路接线正确。

3.2 测试工作

a.绝缘电阻测量:尽管出厂时做过绝缘电阻的测量工作, 送电前也必须由工程师现场监督测量变压器高压侧绝缘电阻 (包括变压器高压绕组、变压器至高压柜电缆、高压柜熔断器) 、变压器低压绕组绝缘电阻测量 (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低压侧密集母线、低压进线主开关上触头) 、低压主母线绝缘电阻测量 (包括低压主开关下触头、柜顶主母线、分支母线、出线开关上触头, 并作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使用500~1000V摇表) 1#:1变压器低压进线主开关操作回路 (假设有2台变压器) 2#变压器低压进线主开关操作回路、Ⅰ段-Ⅱ段母联开关操作回路。

b.开关未带电前的操作试验:高压柜的手动开合闸试验;低压主开关、电动开合闸试验;母联开关电动开合闸试验。必须注意:利用外加220/380V临时电源到低压柜柜顶主母线时,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外加电源反送至变压器。

4 送电调试

上述工作到位后, 就可进行送电调试工作, 为确保送电安全, 送电时需严格按程序执行。首先拆除所有临时接地线, 确定10k V电源进线确已带电, 然后手动合闸环网柜向变压器充电当变压器带电后, 注意变压器的声音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 应立即停电。最后合上低压主开关向母线充电, 此时应利用低压柜上的电压切换开关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常并记录线电压。同时用相序表检查相序是否正确, 如相序错误, 应立即停电调整, 一般可在变压器高压侧调换电缆接线, 任何两相互换即可。若电压平衡、相序正确、信号灯正常, 便可合上母联开关向下段母线充电。如果是多变压器、多母线段的设计方案, 还要检验互锁性, 即由1#变压器向Ⅰ段母线及Ⅱ段母线充电, 2#变压器低压主开关确保不会合闸;当1#变压器向Ⅰ段母线充电, 2#变压器向Ⅱ段母线充电, 母联开关不会合闸。送电调试合格后, 停止向变压器送电。随后监理工程师应协助甲方报供电部门申请正式送电。

在工程竣工后向物业移交时, 工程师还要组织安装单位向物业电工介绍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这样才能使工作有头有尾。

5 结束语

系统地、重点地结合电气工程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习施工验收规范、操作和质量标准, 达到熟练掌握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目的。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过程还要与设备的采购、监造、验收等阶段相结合以增强管理的力度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浅探[J].国外建材科技, 2002, (02) .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设计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控制设计;探析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027-02

时代的不断进步,各项科学技术也日益蓬勃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日臻完善,越来越符合工业发展所需。电气设备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动控制,使得自动控制技术适用性更加广泛,将复杂的控制系统转化为简单的控制操作。电气设备方面的自动控制技术运用,代表着整个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许多条件下,PLC等高科技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控制设备,以实现电气设备的功能性、可靠性、易操作性。

1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功能

在现今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运行越来越趋近于自动化,世界朝着无人化工厂的发展。当今各行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不管是技术发展、产品生产还是军事管理以及人们生活当中,自动控制技术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的原理中自动控制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减少物力财力的支出、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提高安全系数、信息传输快,设备反应快。

电气自动化基本功能:一是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出口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与操作。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出口断路器的线路是高电压,人为操作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这方面逐渐由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化为自动控制操作。二是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发电机的励磁方式有:欠励磁、过励磁、正常励磁三种。正常情况下发电机主要工作在欠励磁条件下。其中包括启励、灭磁的相关操作、控制手段的相互切换、增磁、减磁操作、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入和退出运行操作。三是发电机组变压器组的保护场内高边保护励磁变压保护与控制同样需要自动控制技术的参与。四是电气设备的并网。开关的并网有自动准周期并网方式和手动周期并网方式。发电厂中的电源电压监视操作,监控和高压环境下的控制也逐渐被自动控制设备取代。

2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的原理

关于电气设备自动控制原理的分析,首先要从控制方式而言:自动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开环控制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来依次发出信号控制对象,开环控制系统不讲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当前控制系统[1]。闭环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装置、执行装置、比较装置、反馈装置等部分构成。闭环控制系统需要将控制对象通过传感器接受将物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反馈结果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之后经过执行部件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使其最终状态与预期接近。在实际运用中闭环控制方式要比开环控制方式应用更广泛。

3 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流程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信号可分为控制信号、回讯信号。控制信号又称为数字控制信号,是采用自动制系统通过控制信号来对电气设备运行进行控制。回讯信号同样属于数字信号,是电气设备控制中心输出的信号对反馈电气设备信号的控制。主要目的是将信号来往控制系统与电气控制中心的信号进行分离[2]。这种信号主要用于指示作用也可以作为连锁信号在逻辑组态中工作。根据信号发出的类型可以将自动控制信号分为保持型型号以及脉冲型信号。回讯信号一般是保持型信号,控制信号根据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准启动、实际启动信号、停止运转信号以及连锁停止信号[3]。如果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中只有一个保持信号,当保持信号处于闭锁状态时,才允许启动电气设备,当信号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气设备将停止工作。电气设备要依据具体的准启动实际启动信号、停止信号的状态等确定设备的运转、停止等工作状态。

4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的作用时不容忽视的,很大程度上来说第七自动控制技术是依赖于电子信息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电气设备中得到启迪,开始研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用于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投入电网方面。60年代初自动控制技术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动控制理论,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以及管理得到大幅度改善,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渐被各大型企业工厂所关注并尝试运用于生产。20世纪70年代,通芯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前期的自动控制技术已无法满足电气自动化设备复杂控制的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这个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大大加快了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电气控制技术发展已日臻完善。当前我国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我国电气发展现状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渗透到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公司管理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不断简化电气行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业务处理数据和员工信息数据的更新的繁琐过程。实现了及时、高效准确的监控生产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电气设备更新,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自动化技术是购买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设备检修和维护上得到较快发展。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通过电脑人机操作界面,灵活抗旨系统,易于集成,现行操作平台使得维护和检修更加直观和简单。

5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发展前景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控制技术的局限。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突破传统,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应注重于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站在全局的角度结合市场信息和技术现状实现技术最优化,功能最强化。加强技术创新,将新技术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不断改善我国电力行业自动控制现状,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6 结 语

电气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以来,大大简化了电气设备的复杂控制过程,使得电气控制更加准确、及时、安全。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得设备运行的功能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王桂彬.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2).

[2] 李婷.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闸门电气自动控制设计简述[J].红水河,2010,(12).

电气控制设备 第12篇

1 烟草设备电气控制问题概述

烟草生产设备与一般的生产设备有所不同, 由于香烟的体积较小, 因此生产设备的部件都相对精细, 并且生产空间要与香烟的体积相适应, 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烟草设备电气控制出现问题经常很难得到解决, 无论是故障的检测, 还是故障的维修都带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首先来说, 较为狭小的内部空间并不利于直接的检测, 而可以利用的检测仪器又相对较少, 常规故障检测应用的传感器在烟草电气设备的检测上根本无法使用。其次, 生产设备内部紧凑, 各个机械元件之间配合度较高, 很难进行故障的定位, 并且故障问题还会相互波及, 造成问题的扩大。所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烟草设备电气控制一旦出现问题, 检测人员经常会使用多种故障诊断法进行检测, 以确定最终的问题所在。

2 卷烟机常见电气控制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机组启动问题

现代烟厂应用的卷烟机都设有故障显示器, 其可以对一般的故障进行定位, 帮助维修人员更好的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并给与维修。其对故障的判断一般都在启动阶段, 如果发现故障出现则停止启动。但是卷烟机的故障显示器并不是对所有的故障都可以显示, 某些电气控制问题虽然造成启动的停止, 但是显示器却难以给予显示。这主要可能与触点有关, 有关人员需要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进行检测。具体来说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周围环境恶劣, 触点缺乏保护, 灰尘过多就会造成触点灵敏度的下降, 因此影响机组运转。针对这种问题比较好解决, 工作人员只要定期对机组进行维护, 重点搞好触点的清洁即可。

除了上面的问题外,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与上面相反的一种情况, 就是机组可以正常的启动, 但是显示器却出现了故障提醒。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与触点有关, 是常开触点失灵持续连接造成的。这种问题也比较好解决, 只要断开连接就可以将问题进行解决。

2.2 输送带传输问题

输送带关系着材料的输送以及产品的输出, 在生产过程中输送带出现问题, 生产将难以进行。常见的输送带问题就是输送带的运行无法调控, 出现持续运行、超速运行等现象。造成输送带难以控制的原因主要与电路系统有关, 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的过程中, 应先对输送带的电路进行排除, 应用万用表对电压进行反复测量比对。并注重查看是否有线路故障或者元件的损坏。一般输送带出现问题大多都是因为椌硅出现问题引起的。解决这种故障一般带有一定的针对性, 只要对受损元件进行更换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

2.3 机组停机问题

卷烟机在进行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组故障, 其中机组骤停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种故障一般不会提前产生警示信息, 都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 并且重启后又能恢复运转, 带有着一定的反复性。

这种故障的出现与拼接检测器有关, 可能由水松纸或者保护套出现问题而引发机组的停机。就水松纸而言, 其故障主要集中在违规安装或者质量不合格。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修正安装错误, 或者对水松纸进行更换。而就保护套而言, 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保护套破损, 造成水松纸外露导致接触静电的产生。这种问题的解决带有一定的技巧性, 无需停止机组, 主要对前螺栓进行加长, 并修正水松纸的位置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

3 包装设备常见电气控制问题及解决办法

包装设备的常见电气控制问题有很多, 但是经过整合可以将所有故障问题划分为两个大类型:一类是检测功能问题;一类是元本身问题。

3.1 包装设备检测功能方面的问题

电路板信号灯常亮是包装设备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故障, 在实际生活中一旦遇到这种问题直接拔取电线, 重新插回即可, 但是容易出现反复性。这种故障经常会发生, 主要源于复位功能失灵。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检测, 查看电路是否正常, 各器件有无损毁。一般这种情况出现, 逻辑器件或者触发器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 所以发现这些器件有问题给予更换就可以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要注意是对器件进行更换, 还是将整个电路板都更换掉。

除了电路板信号灯出现故障外, 包装设备有时在完整度检测方面也会出现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接近开关功能的失效。因此只需确定具体的问题开关, 并给予更换就可以解决问题。

3.2 包装设备元件本身问题

包装设备中的元件问题主要有机械骤停、复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诊断主要围绕触点和元件展开就可以。解决的方法也以更换问题元件为主。

4 常用卷包设备检测与诊断技术

卷包设备并不是烟草生产的核心设备, 但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电气控制问题。因此需要应用一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卷包机的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而实践证明这些被应用的检测和诊断技术, 对于提升故障维修效率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4.1 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技术, 其可以在机械运行的过程中对机械运行的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机械正常的运行指标进行比对分析, 进而判断机械是否存在问题。

4.2 关键部位振动监测

设备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振动, 这种振动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以及稳定性, 如果设备的振动出现异常, 那么设备就有可能出现故障。关键部位振动监测应用的就是这种原理, 通过对关键部位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 并分析其是否处于正常范畴之中, 以达到检测诊断的目的。

4.3 异常噪音检测

设备在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噪音在所难免, 但是通过实践证明正常设备与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有所差异, 并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因此可以借助噪音的变化来判断机械的故障。异常噪音检测主要就是以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噪音为检测对象, 通过测量噪音的频率把握噪音的变化, 一旦噪音超出正常范围, 那么机械设备就有可能出现故障问题。该种检测虽然不能对设备故障进行精确定位和诊断, 但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法, 在设备诊断中极为常用。

4.4 油样分析

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 有些经常接触的区域会使用润滑油减少元件之间的摩擦。油样分析法主要就是在设备上进行油样的提取, 并应用现代科技采用光谱技术对油样中的物质进行分析, 以此判断元件的磨损度。这种方法可以预防元件的过度损毁, 在元件出现问题之间进行及时更换, 保障了设备的运行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烟草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烟草设备的电气控制问题越发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 因此烟厂管理人员应对烟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气控制问题进行有效的掌握, 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以及核心故障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烟草生产质量的提高, 并为烟草技术的改革, 生产规模的扩大等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丽杰.关于烟草行业卷烟品牌培育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崔宁.浅析烟草设备电气控制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09) .

[3]戴建国.深入探讨卷烟工厂电气设备控制中常见问题[J].低碳世界, 2014 (07) .

[4]师小琴.烟草设备电气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24) .

上一篇:诉讼文书下一篇:幼儿童话故事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