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大幕拉开

2024-07-23

国企改革大幕拉开(精选5篇)

国企改革大幕拉开 第1篇

如果说救命是抢时战,而灾后经济重建无疑则是持久战。后者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但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已经表明,重建工作正在有效进行。

免税202亿支持重建

针对此次大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和财产损失,5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时出台了《关于认真落实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对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进行税收优惠。具体如下:

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实际发生的因地震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同时,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将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所得税方面,因地震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地震灾区的捐赠,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房产税方面,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和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

契税方面,因地震灾害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具体的减免办法由受灾地区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资源税方面,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地震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减征或免征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纳税人因地震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方面,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此次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国减免税收预计超过202.3亿。同时,随着抗灾工作的深入,各级税务部门还会出台增值税、营业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700亿财政资金支持重建

这一财场政突资如金其支来的持地重震建震惊了亿万人民的心,也将政府的应急救援能力置于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焦点。

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于5月18日开展的“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结果显示,3340名受访者对5.12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民间组织迅速地行动了起来,积极、全面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97.9%的民众对政府的抗震救援行动表示非常满意,认为抗震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信息披露充分透明。这不仅反映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也反映出中国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尽心尽责的态度。

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及时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并提出了坚持救灾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工作方针,一手要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一手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会议决定:

第一,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抓紧抢修灾毁基础设施,重点抢护发生险情的水库、水电站和堰塞湖,严防次生灾害造成新的损失。中央财政安排250亿元,加大对抗震救灾的资金投入。

第二,及早谋划和适时开展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在国务院领导下,尽快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

第三,在全国开展支援灾区全民节约活动,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支出,压缩出国团组。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暂停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

5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也组织召开会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主持会议。会议要求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中央有关部门要指导受灾地区在深入调查、综合评估、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及早规划和适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890亿贷款助灾后重建

汶川贷大款地助震灾发后生重刚三建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已决定加大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投入,增加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对川内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头寸再贷款等需求,经电话请示分行后可特事特办,不受限额限制。同时,经央行总行同意,成都、绵阳、阿坝等四川省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这项举措旨在增加上述地区有关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从而加大对四川地区的信贷投入,提高抗震救灾自救能力。据悉,对某几个城市的一类金融机构暂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根据中国银监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5月2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向四川灾区发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65亿元。与此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向四川受灾地区签订授信协议总额达826.6亿元。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向总行提出申请,拟向四川受灾地区提供260亿元额度的灾后重建贷款,以及不低于10亿元的抗震救灾应急贷款。工行将向灾区提供约200亿元的综合授信。建设银行将安排救灾贷款3.6亿元,主要用于蓉生药业、生研所等机构药品生产及都汶高速公路建设。农行四川省分行拟与成都市签订200亿元授信协议,支持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地恢复生产;拟向绵阳科技城授信100亿元,支持绵阳灾区重建。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已向成都市交通投资公司、成都市农业投资公司、成都市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等企业专项授信53亿元,用于解决对灾民生活、公共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恢复等灾后重建的资金需要。

据悉,这些贷款将用于政府在灾后实施城市道路、排水、桥梁等市政设施的建设,以及灾区人民的危房拆迁改造等多方面。

同时,各个银行都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帮助灾区恢复重建。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支援抗震救灾,保证各项金融服务措施及时到位;第二,开辟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加大对受灾地区和灾后重建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第三,考虑灾区受灾个人和企业难处,特事特办,在信贷和还款期限方面给予放宽和照顾,对受灾影响信用卡客户采取息费减免措施;第四,及时组织研究对受灾地区和灾后重建项目的特色新产品。

240亿善款涌向灾区

据亿民善政款部涌报向告灾,区截至5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共接受国内外捐赠款物总计290.55亿元,其中实际到账捐赠款物合计237.2亿元,已向灾区拨付75.19亿元。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46.314万顶、被子241.9347万床、衣物344.4526万件、燃油39万吨、煤炭80万吨。

香港企业捐赠中,最有个性的莫过于两个人:

一是世界华人首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董事长李嘉诚,5月19日宣布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再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再捐1亿用于灾区教育,加上之前已捐助的人民币3000万元,总计1亿3千万;其子李泽楷捐款人民币2000万元;旗下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捐出港币500万。

这位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22名,财富逾130亿美元的超级富翁的慈善理念是:“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堪称“楷模中的楷模!”

二是恒基地产董事长李兆基,此前以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和中华煤气公司的名义向四川灾区捐款1000万港币;以李兆基长子李家杰为会长的百仁基金向灾区捐款810万港币,其中李家杰以个人名义捐款500万,李兆基次子李家诚、徐子淇夫妇捐款200万,5月19日,李兆基再由私人基金捐1亿元。

李兆基作为为香港超级富豪,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上市公司,拥有极为庞大的资产,也曾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华人。

李兆基谈起个人财富问题时,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此次灾难,国内企业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和爱心。

据5月19日发布的“2 0 08胡润慈善榜”《5.12抗震救灾民营企业捐赠报告》显示,800位《2007胡润百富榜》上榜企业家,已经有112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目前高达8.74亿元。其中包括:百富榜前百位企业家中有45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目前是6.37亿元;百富榜前十位企业家中有8人向灾区捐款,总捐款数额目前是1.6亿元。

尽管这些上榜企业家捐赠的这8.74亿元只相当于民政部接收捐款的9.8%。但胡润仍表示:“这仅是地震后第一个星期的捐款数额,我相信中国企业家们还会有更多的慈善捐助。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企业家如此大规模的群体慈善行为,反应之迅捷令人惊叹。”

此间,比较戏剧性的是,房地产企业在此次赈灾捐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掀起了灾后“补捐潮”。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房地产企业的反应不可谓不快,特别是上市公司首当其冲。第一时间里,世茂房地产宣布提供1000万元资金援助;上海复地联合复星集团主要关联企业捐赠1000万元及相关物资;泛海控股、瑞安房地产等等也捐款1000万元。

而“二次捐助”的开发商也不少。除了在地震发生当天捐款220万元,后又公告以1亿元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的万科;还有在地震当天捐款200万元,又在22日宣布定向为灾区的教育恢复项目捐款2000万元的SOHO中国;先捐款500万元人民币,在进一步了解灾情后又加捐1亿港元的雅居乐;从300万元追加到1100万元的中海地产;先捐300万元,再捐2000万元的碧桂园;第一次捐款60万元,后增至2800万元,并拿出100套都江堰的带装修别墅给孤儿们的合生创展和珠江地产……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首次捐款10万元的浙江绿城,其董事长从国外回来了解情况后对下属“破口大骂”了6个小时,然后开始补捐,首笔不少于3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23日,国内房地产界捐款总额已达9亿元。

灾区重建从过渡住房开始

从重5月建1从2日过起渡,住从房四开川灾始区陆续撤出的数百万灾民被安置在成都、德阳、绵阳及周边城市,他们多数居住在临时帐篷或简易棚中,虽然短期内的生活起居料无大碍,但在抗震救灾展开一周后,灾民中长期的生活安排已经开始引起多方关注。

为缓解四川受灾群众过渡性住房紧缺的状况,5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由姜维新部长召开了“解决四川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住房建设会议”,专题研究布置解决四川地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住房建设问题。

会议决定,在三个月内,全国20个省市的建设部门主要负责人将组织完成四川重灾区建设100万套灾民过渡安置住房,以解决300万人的临时住房问题。由四川省负责确定布点、选址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地质部门进行前期地质堪察。鼓励生产厂家无偿捐赠,若不行再与企业协商。

同时,据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介绍,目前由四川省发改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牵头协调,由全省受灾市(州)政府以及大多数直属行政部门参与的“5·12”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

刘捷表示,“正在讨论此事,但规划才刚刚开始着手做。”他同时强调,因灾情损失及影响都仍处于评估阶段,目前还拿不出一个定性的东西。不过,四川省政府近期已明确指示,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同时要尽快启动灾后重建工作。

据介绍,四川省“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由七个专项规划构成,分别是:城镇和乡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社会事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农业生产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矿企业与服务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地质灾害与生态环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七个方面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编制规划的基本原则分为六点,分别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支持、自力更生;创新思路、分类指导;明确责任、分段落实。

据透露,总体规划由四川省发改委统筹规划,七个专项规划均由相关单位直接负责。省内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属有关部门须于5月31日前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的规划纲要,6月30日前由省发改委会将其整理汇总为“5·12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并上报国务院,经其审批后将在第一时间实施。

5月22日,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此间召开的“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灾后重建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大灾以后的临时性安置,第二阶段是过渡性安置,第三阶段是永久性安置。

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完成过渡性安置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部署,四川省建设厅将在3个月内基本完成100万套活动板房的搭建。活动板房的搭建实行“省外援建,省内自建”原则,每个重灾区的活动板房建设都有对口省市支持,目前各对口支持单位已相继到位,并正在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民间机构及佧业是重建的主力

对于灾后重建,新西兰、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民都间有机比构较及成功企的业经是验重,建值得的我主们力借鉴。

1、制度性约束确保赈灾资金高效使用

日本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救助法》、《受灾者生活支援法》和《严重灾害特别财政援助法》等,各级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对灾区重建负有责任,必须根据法律和防灾计划重建灾区。在资金方面,国家负担重建灾区的全部或部分费用,负责分配费用的大臣根据都道府县知事的报告、地方公共团体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配,分配时必须做到公正、稳妥和迅速。大臣在决定灾区重建费用时,必须考虑到灾害可能再次发生,并提供对有关设施进行改良的费用。在制定分配费用标准时要向中央防灾会议报告。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地方公共团体的灾害对策基金和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

美国新奥尔良地区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之后,政府拨款重建家园,为了确保赈灾资金有效配置,美国政府和国会联合临时出台应对机构,确保资金的合理支出。

2、民间机构及企业成主力

1999年台湾“9·21”地震后,在灾后重建中,持续性提供服务的有,南投县23个小区家庭支持中心、台中市的3个“国宅”服务中心;这些是当地政府委托相关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心。而纯民间组织有,如CCF则针对低收入户、单亲家庭,展望会则针对原住民、儿福联盟针对失依儿童等;这些民间组织,或独立或结合社会资源,从事特定受灾人口的跨区域服务。这就有效保障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实际救助的效果。

灾后重建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商机,在步入灾后重建阶段的一些基础设施、路、桥、学校、医院,以及房屋建设工程等,不但推动主要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商机,也带动了下游产业链的商机,比如钢材、水泥、化工产品等一应建筑材料的供应商。这里面考验的当然是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道义的博弈,如果企业能够抱有人类崇高无上的人道主义情怀,全力投入到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中去须舍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顾大家利益或社会利益。1995年发生地震的日本阪神,在灾后经济重建中,很多企业支援大批物资现金,很多慈善机构团体组织义工和志愿者到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灾后经济重建,主导力量在于民间慈善机构、团体以及企业的鼎力相助上。

3、发挥保险的市场化机制

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震保险制度也是值得慎重考虑的。

在日本,地震保险作为房屋火灾保险的附加险存在,房屋所有者有权选择购买与否,但由于日本地震频发,地震保险的实际购买比例较高。与之相对应,新西兰地震保险是强制购买的,当房屋所有者购买房屋火灾保险时,必须同时购买地震保险。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道路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地震巨灾险保费为每户每年60新元左右,由保险公司代为征收后再交给地震委员会。日本的直接保险公司根据法律规定,出售附带地震保险的家庭财产保险,然后将地震保险业务全额分出给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后者将一部分业务以非比例超额再保险的方式,转分保给政府,一部分作为自己承担份额保留,因而形成了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共同分担责任的结构。初级巨灾损失100%由参与该机制的保险人与再保险人承担;中级巨灾损失由参与该机制的保险人与再保险人承担50%,政府承担50%;高级巨灾损失由政府承担95%,被保险人承担5%。

日本和新西兰经验表明,在政府提供地震再保险的情况下,合理的地震保险制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灾后重建的效率,对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都有很好的正面效应。

重建呼唤协同

5·12日汶川大地震吞噬了数万人的生命。但是灾后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了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乃至国际友人的有效援救,人们众志成城,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了众多宝贵的生命。透过这场灾难的抢救过程和国外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明白:除了政府机构,还需要许多组织共同来应对这种特大型灾难。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不损害每个组织的规则和法律责任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组织间关系深入、维持长远的合作联盟“协同群体”。

“协同群体”的建立是近几年才产生的一个现象,它的形成与当代社会的复杂性、相互依存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是分不开的。“协同群体”充分利用了普遍存在的信息技术如共享服务器、卫星电话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使人与人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重间建直呼接唤很协容易同跨越国家和组织的界限进行沟通、共享信息和相互协作。而这些途径和方法在10年或15年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协同群体”是由公共的、私营的和民间的各类机构所组成的公共领域,以解决共同面对的重大事件或突发问题。虽然在一个特定的“协同群体”内的组织很有可能在其他领域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在共同群体内共同采取行动,建立持续的伙伴关系来解决那些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无法靠他们自身的能力去单独解决的。

根据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研究和分析,有五个核心要素是“协同群体”产生有效成果的重要因素:共同参与、共同的切身利益、联盟、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前两个因素是建立“协同群体”的先决条件,而后三个因素是发起者们为了维持“协同群体”的运作所创造出的“协同群体”的特征。其作用更多的是在于成为一个邦联,而并非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组织单位。“协同群体”内的成功领导人,都是那些懂得如何通过共同参与来干预和影响别人,并且懂得没有任何人拥有单方面控制权的人。

在建立社会灾害应对能力的过程中,“协同群体”发挥着颇有价值的作用。一个有效的“协同群体”能通过全体合作方间的通力协作实现其目标。比如灾后重建。

诚如是,针对此次地震灾害中的受灾企业,如果能身处“协同群体”之中,不是可以通过组织成员间资源的相互整合及业务上的合作,尽快实现自救和重建吗?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今日将拉开大幕 第2篇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今日将拉开大幕,7月1日起,河南9.2万个事业单位的214万人面临“换身份”,工资和“官帽”将不成正比。曾有研究生为获编制当清洁工,在编工资是临时工的3倍。

映象网讯(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河南事业单位改革近日将拉开大幕。这些天,不少事业单位的人都在密切关注改革的动态。改革的重点是从“固定用人”到“岗位用人”,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所以,他们的工资多少将不再比照“官帽”大小。

【省人社厅】

正在制订实施方案

“事业单位改革已经酝酿论证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解决了事业单位的管理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问题。”省人社厅厅长杨盛道表示,其实《条例》规定的许多条款现在都在实施,比如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绩效工资等,但以前都是碎片化分布在有关规章和制度里。“现在出台《条例》,系统全面地将各方面规定纳入进来,让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更规范、更便于操作”。

这次改革,凡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列入事业机构管理序列的事业单位都要动。事业单位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岗位管理。这将涉及全省9.2万个事业单位,214.7万名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科技、城市公用事业等社会公共领域,将由“固定用人”向“岗位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根据2010年我省制定的《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

行)》方案,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单位分为行政类,公益一类、二类、三类,和生产经营类。岗位又分为三类,每一类分若干等级,实行最高级别控制和结构比例调控。

杨盛道表示,《条例》7月1日就要施行,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正在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此项改革,牵涉单位几万个,200多万人,既要抓紧时间,又需要慎之又慎。”

【回顾】

提出事业单位改革 已经21年

“1992年根据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1993年开始改革事业单位问题,至今已经21年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常务副院长樊明教授介绍。

2002年,由国务院转发人社部文件,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签订合同,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到现在为止,已经推行了12年,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90%,为事业单位创造了能走向社会的基本条件。

“实行岗位设置、岗位管理,使得大量事业单位拥有了用人自主权,现在的编外用人,就是临时工,也是当时开始的。事业单位自己有经费,加上灵活的聘用制度,以合同作为依据,实现聘用的市场化。”当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文化单位已转企 医、校改革停滞4年

事业单位改制,在河南是2010年开始推行的。

2010年,全省146家出版发行单位,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公司和郑州、开封、洛阳等5个试点市及所辖县(市、区)的56家电影公司、电影

院,省属和5个试点市的7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故事家》、《传奇文学选刊》、《传奇故事》等3家非时政类刊物共214家文化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但对于其他像学校、医院、科研机构、农林水等事业单位的改制,则停滞不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副院长说,比如我们依照有关规定,提拔了科长,提拔后应该按照科长的级别拿工资,但需要人事部门定岗。如果和人事劳动部门沟通不畅的话,这些干部就不能定岗,就拿不到工资,“另外,还牵涉到财政部门,因为学校的工资开支都是财政拨款”。他表示,中间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所以,改革就停滞了。“当然,这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

【说法】 财政压力巨大等成为改革四大主因

“现在的事业单位,有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制、临时工等多种身份,管理和执行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实行统一的聘用合同制,将改变这样的状况。”郑州人民医院领导说。在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看来,事业单位是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延伸或化身,有些四不像,可以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关,也可以具有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双重职能;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公司。

“这种身份的混乱导致社会认知模糊不清,老百姓往往简单地把事业单位看作政府,而事业单位也往往将自己看成是政府的一部分。”他表示,“身份认知混乱、职责分工模糊、财政压力巨大、养老双轨制等造成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四大主因。”

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

◎1992年 全国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2000年

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2002年

明确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

◎2006年

将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提上日程。

◎2009年1月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

◎2009年9月

提出从2010年起,在全国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201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规定: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

◎2014年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将实施,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参加社保。

根据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将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变化等,定期调整公益类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对于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

根据2010年我省制定的《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方案,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分类

改革内容

公益类事业单位 只涉及财政经费调整,不涉及人员变动

行政类事业单位 认定较严格,要同时满足行政类三个认定条件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实施转企改制

事业单位岗位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

◎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具有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单位,管理岗位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以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及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数量应达到该性质单位的一半以上

相关阅读:河南214万事业编制人员7月起面临“换身份”

5月15日,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布,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河南9.2万个事业单位的214.7万工作人员将面临身份转换。

【调查】 在编不在编 差距有多大

虽然事业单位人员与国家公务人员有所区别,不过,因为各类事业机构资产都属国有,活动所需经费也大都来自政府拨款,因此,不少人仍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于国家公务人员来看待。曾几何时,研究生为了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而不惜去当清洁工。而现如今,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一场改革风潮。

差距

在编工资是临时工的3倍

在郑州一家社科类研究机构工作的张平,不是在编人员。“我们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管发多少文章,参加多少学术活动,在工资上基本不会有所反映,主要都是岗位工资。”张平介绍,这样,许多人员都不热衷科研、学术活动,而是在外边找个科研课题,或者找个编制城市规划、商业规划的活,日子过得很滋润。“妻子笑话我,说我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迟早会被淘汰的”。

张平的弟弟在城管部门工作:“我们是事业单位,说起来非常令人羡慕,其实我只是临时工。虽然和有编制的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但他们的工资是我的三倍多。我都有10年工龄了,比刚毕业的学生也就多个百十块钱。”

沙特拉开经济改革大幕 第3篇

迫在眉睫

根据麦肯锡驻沙特办公室的报告,如果沙特能够推行强有力的经济改革,到2030年时沙特GDP将比2014年翻一番,财政盈余400亿美元;如果不进行改革,沙特将陷入经济困境,2030年财政赤字将达到1700亿美元。尽管这份报告在沙特引起较大争议,但沙特经济和社会正面临严峻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沙特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沙特的失业率处于11.7%左右,其中女性占60%,男性占40%。而在沙特目前的人口结构中,有高达70%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数十年内,沙特需要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人口指数增长所需的大量社会福利。与此同时,沙特中央银行的数据则显示,油气部门收入占到沙特GDP的55%,财政收入的92.5%,出口贸易的97%。而国际油价目前已经跌至30~40美元/桶。油价下跌导致的财政储备缩水,已经开始对沙特国内经济和货币汇率产生影响。据保守估计,沙特每月的财政赤字高达100亿美元以上,而且这并不包括其在也门的军事开支和其他对外军事援助。

在过去半个世纪,全球能源价格发生过多次较大范围的价格波动。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石油价格下跌,沙特曾大量举债。而后中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提升,给沙特带来了油价的黄金十年。但是随着近年来页岩气、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能源格局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沙特的决策者逐渐意识到国际油价不会重返三位数,依赖高油价的财政体系和经济结构不具备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将讨论已久的经济改革付诸实践。

八大举措

作为此次经济改革的操盘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彭博社长达五个小时的专访中,着重阐述了此番改革的愿景和具体措施。比如:

一是减少福利补贴,提高水费、电费、油气费等。长期以来,沙特政府给民众提供了较高的社会福利,比如目前沙特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仅为0.26美元/升,为全球第二低。而削减财政补贴,每年将为沙特增加300亿美元的收入。

二是增加税收。沙特人长期享受政府的免税政策,使政府的非石油收入所占比例一直较低。未来沙特政府将开征5%的增值税、奢侈品税、烟草税、向外籍劳工征税和建立类似美国的绿卡体系。这些非石油税收每年将为沙特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而沙特的“绿卡”计划及一项允许雇主为超额外国员工支付费用的计划,预计每年也将为沙特带来100亿美元的收入。持有绿卡的永久居民,沙特将不再实施保人制度,持卡人可以在沙特购置房地产及从事工商业及相关活动,但需缴纳宗教税、增值税和保险费等税费。

三是出售阿美石油公司股份,设立“公共投资基金”。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沙特计划出售其不超过5%的股份,加上沙特政府拥有的70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以及在西方国家的大约6000亿~7000亿美元的地产、金融投资等,组建规模达2万亿的“公共投资基金”。该基金将超过挪威主权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

四是实行“沙化”政策。沙特将通过限制入境签证来减少外国劳工,并颁布法律法规提高沙特人在私有部门中的比例,其目的就是提高就业率。此外,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还提到将增进女性就业,这不仅将促进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五是经济多元化。由于沙特人口结构较为年轻,沙特试图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并对中国等东亚国家抱有很大的期望。沙特希望通过此举减轻对油气产业的依赖,在促进经济多元化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

六是私有化。沙特政府希望减少不必要的公共职能,开展从医疗、教育到国有企业等多行业的私有化,并希望私营部门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沙特政府计划设立特许学校和私人医保制度,并考虑对20多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私有化,其中包括国有航空公司、电信公司和发电厂等。

七是调节中下阶层的补助。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认为,沙特高昂的福利补助中,只有20%流向了中下层民众,而税收改革将主要针对其余80%的民众。相反,政府会给底层民众提供更完善和健全的社会福利和补助。

八是增加旅游和朝觐收入。沙特将通过提高旅游和朝觐人数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朝觐收入曾是沙特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朝觐人员为沙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大障碍

总体而言,这次沙特政府向外界展示了维持财政平衡和实现经济改革的决心,但是也将面临不小的障碍。

一是改革的权力基础。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是沙特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他年仅30岁,是萨勒曼国王与第三位妻子所生的大儿子。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也是近几十年来沙特最位高权重的年轻王室成员。自2015年萨勒曼成为沙特国王以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先是接任国防部长,而后被任命为王储继承人,成为沙特的三号人物。他既主导了沙特对外的军事行动,如空袭也门、建立国际反恐联盟等;又兼任了沙特经济和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决定国内的经济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是沙特最具实权的政治人物之一。然而这项改革不仅将触动多个阶层的利益,也将深远地改变沙特人的生活状态和方式。无论是社会的高层还是中低阶层,对于福利的减少以及税费的增加都有怨言。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支持者萨勒曼国王虽然登基时间不长,但他曾长期担任利雅得省省长和王室的召集人,权力基础比较稳固。不过,萨勒曼国王已经80岁高龄,精力有限,对大政方针的直接参与较少。而作为年轻的第三代王室成员,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虽然年富力强,但并没有什么执政经验,在近5000位王室成员中威望也不算很高。因此,这样一对老少搭配的组合,是否有足够的权力基础和手腕去推行这样宏大的改革,非常值得关注。

二是观念保守和技能匮乏。许多沙特人长期享受政府的补贴,习惯将工作外包给外籍劳工,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或者不像外籍劳工那样吃苦耐劳。因此,提高进入沙特的门槛、大量使用本地劳工取代外籍劳工,长远来看未必利于沙特经济的发展。

三是资源诅咒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沙特曾多次承诺进行改革,但都虎头蛇尾。可以说,丰富的石油资源既是沙特的财富,也是其经济改革的诅咒。近半个世纪以来,石油产业一直是沙特经济的命脉,对此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而其他非石油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亟需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将考验沙特执政者推进经济改革的决心。

(作者为清华大学博士生、沙特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研究员)

拉开大幕的人 第4篇

有缘人自己会寻找

2009年3月的一个黄昏,长发披肩、双手抱着厚厚一叠教案的闵洁正穿行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传达设计学院办公楼后的回廊内,迎面擦肩而过的校领导陡然冒出一句话来:“闵老师,世博会门票设计说明会你咋没参加呀?”“世博会门票设计?”闵洁细长的眉毛往上一挑:这可是中国首次举办“世博会”,门票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它功能的本身,它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它是一张中国的名片。尽管只在方寸之间,但要传递的信息和要素很多。所以这次设计不仅仅是排版设计,必须是展现国际化语境。

从来对各种设计赛事不在意的闵洁,头一次来了莫大的兴致。虽然从同事电脑上拷来资料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但闵洁仍然没有回家,而是坐进四楼办公室,沏上一杯浓浓的咖啡,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开工了。

接连设想了两个方案,但闵洁都不满意。望向窗外,尽管已经是午夜,但夜上海依然繁华。一点点,一条条,一块块,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月亮,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手指、像箭头,五颜六色,变化万端,俨然是造型和色彩的海洋。

这些一闪一闪的点状、块状图案不正好与我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吗?就像电梯楼层显示器、广告牌、电子屏幕、电子游戏产品,它们不仅代表了高科技和新技术,也体现着现代生活的节奏。这些图案的跳动和闪烁无不显示现代城市生活的繁荣。

这组灯光像个3字,那组灯光像个7字……闵洁伸出手指头遥遥比划着。一个大胆而奇特的创意如同灵光乍现:世博门票种类繁多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我正好可以用数字3和7表示7次票和3次票的含义、两个数字内外结合就可以成一个“天”字、运用图形语言对票种进行分类,可以跨越文字识别的障碍……再通过运用“圆、点”这些抽象元素,不是正好可以把城市的概念融入创作,表现现代信息社会和数码时代的特征,点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吗?

一丝得意浮上她的嘴角,转身回到电脑前,一套别具一格、巧夺天工的设计方案一气呵成:箭头代表指定日、太阳代表平日、月亮代表夜晚、3和7等数字代表次数;黄色代表太阳、紫色代表夜晚、蓝色代表规范、绿色代表亲和、红色代表欢乐,并以此加以分类;运用版式的横竖及细节处理来区别票种,不仅美观,而且便于门票的查验,跨越了文字识别的障碍,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很顺利地,闵洁的设计方案在上海世博局监察审计部的督察下从国内外海量方案中脱颖而出,顺利入围6强。

此后的5个月,漫长的评选过程,严格的审批,让一批一批的参选作品被淘汰,闵洁的设计方案一次一次通过,她的心态却从来没有变化,“从一开始我就不在意是不是被选中,可能我这个人性格就是这样。”闵洁说,她已经不记得得知方案被采用时的心情了。直到现在,说起门票设计方案最后被采用,闵洁连连说这是自己和世博的缘分。

给家做张名片

程叔雏家住闻喜路爱建新花园,一个约十年历史的普通上海小区。程家住在一楼,大门边,“世博人家”001号标牌分外醒目。程叔雏还有一个身份,是由爱建新花园15户“世博人家”组成的“世博村”村长。

去年6月底,社区报《临汾之音》上登出了临汾街道面向全体居民公开征召“世博人家”的消息。程叔雏家所在的楼道是临汾“十佳星级楼道”,当晚就召开了楼组会议,当场有包括程叔雏家在内的4户人家报名。后来这4家都入选了第一批“世博人家”,程叔雏家在101室,幸运地成为了“001号”。入选“世博人家”后,程叔雏腾出了面积最大的主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重新装修,买了新的家具和电视。尽最大的能力招待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也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吧。

在程叔雏的理解当中,“世博人家”不同于一般的家庭旅馆,提供住宿的功能是次要的,关键是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体现海派文化特色。所以楼道里的这几家“世博人家”都有点小绝活:102室的刘可英老人做“虎头鞋”是一绝,家住顶楼的陈洁一家的两大亮点是“茶艺”加“烧烤”,而程叔雏爱好摄影和图片制作,自家门口世博展板上贴的都是他的作品,他正在为每一个参加世博会的国家都制作一套纪念邮票。

作为上海首个世博人家家庭临时住宿服务试点的社区,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目前已有47户世博人家。临汾小区的“世博人家”达到了15家,前不久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世博村”,程叔雏被推选为村长,还有一个村支书、一个副村长,组成了“三人领导小组”,他们希望带领大家把各家的特色资源整合整合,更好地加深海内外游客的印象,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作为试点,去年临汾社区的几户“世博人家”也接待了一些外国游客“练练兵”。一位日本客人在程叔雏家住了一晚上,他会讲点中国话,沟通没有问题,大家交流的很开心。程叔雏的一位邻居家三代同堂,因此没有条件接待,但他特地跟程叔雏说,他擅长包饺子,客人的早饭他包了。不仅是入选的世博人家,许许多多的上海居民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上海增光。

以前程叔雏还参加了社区的摄影爱好组,经常去外地旅游、采风,现在没什么时间了,但老朋友们都挺理解,说世博的事最重要。世博会召开以后,我们这个“世博村”也越来越忙了,还有很多工作要抓紧完善,现在每周的英语班已经开课了。程叔雏的爱人说他是“六十岁学吹打”,但程叔雏说,他也没指望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但是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学会基本的口语,能和到社区参观、住宿的外国游人进行交流。毕竟,一百多年来上海才轮到办一次世博会,“我今年65岁了,有生之年,大概也只有这一次机会,努力一点,拼搏一次,不仅是为世博做些事情,也是人生重要的财富。”

后高迪时代,谁来主宰?

全世界只有不到10%的注册建筑师是女性,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是其中之一。而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设计师正是这位西班牙当代最具传奇色彩的女建筑师。

西班牙国家馆的建筑造型酷似一个“大菜篮子”,44岁的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一袭红衣、神采飞扬,摄影师记者对着她拍个不停。这已是塔格利亚布的第七次中国之行。她读大学时曾游历中国,而前几年,她作为少数几个外国建筑专家参与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场馆和游泳馆设计方案的评选。为评委的还有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以及CCTV新总部的设计者库哈斯等人。这一次,她从评委变成了获胜者。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建筑就像品尝美食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城市的精华吃进肚子。”

起初,塔格利亚布对西班牙馆的设想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地方,外部看起来很开放,内部又有明确分区”的建筑。本着这一目的,她与同事设计出了一个类似椭圆形的大厅和四个圆形小厅组成的模型。随后发现,模型很像是个篮子。

“这给了我们启发,国家馆就像个篮子一样,只不过篮子里装的是水果、食物,而建筑里面装的是人。”她说。独特的外形给了建筑师更多的想象。篮子一般由藤条、柳条编织而成,这是西班牙人擅长的传统工艺。在东方文明中,用植物编织的器物也占据相当的地位。

于是,用藤条、柳条编织物作为建筑外墙的想法产生了。“藤编的篮子,在概念中可以包容很多东西,不同文化的人可以在里面交流对话。藤,也是中国和西班牙的传统材料,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桥梁。”塔格利亚布的设计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内部看来,西班牙馆是一座地道的绿色建筑。在总面积达8000平米的大厅内,主要的装饰材料是竹子和半透明的纸,顶部的太阳能板则为建筑提供能源。相对于之前揭晓的未来感十足、外表通体发光的“方块”世博会英国馆,西班牙馆显得“原始”许多。在这里,你看不到一条直线,只有蜿蜒的曲线和高低起伏的表面,仿佛走进达利超现实主义的时间长河。

谈到设计,塔格利亚布总是十分虔诚。这次设计西班牙馆,她大胆采用藤编作为建筑材料,有人认为这使西班牙馆展现出女性独有的包容性和气质感,也将成为建筑史上第一座用藤编作为建筑材料的设计,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创举。而塔格利亚布却说:“有时候男建筑师也会做出很妖娆妩媚的建筑来,反之亦然,女人也会做出很刚硬、‘很男人’的建筑。”塔格利亚布认为,“篮子”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篮子”诞生在古代工匠手中,是那时人们优质生活的一种象征。而今天,在塔格利亚布的手下,“重塑篮子是一个找到传统,并对传统进行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不妨将此看作未来城市高质量生活的开端。”

中国馆的白天鹅

去年的冬天格外冷,凛冽的寒风在世博工地上更加肆虐,湿冷的天气使得人们不愿靠近建筑工地。

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馆内部举行,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送走了最后一位参会人员,她才回到办公室暖和一下。她很不起眼,但有各类活动或者参观嘉宾时,她就一直在中国馆外围的门口站立着。朱颖,一名普通的世博工作人员,接待只是她的工作之一。

掐指算来,她加入世博队伍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看着中国馆拔地而起,心里有很多说不出的感动。接待虽不是她的本职,但是她一直用心在完成。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出入工地了,主要是一些各类视察、活动、发布会等,有时一天能连续出入多次。”她向记者这样描述这份工作,衣着整洁、热情大方、态度和蔼、言谈得体、处事稳健、精明干练……这些接待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都在她身上一一体现。如果将时光的画面定格在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第一次有点胆怯,非常不自信,与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没有两样。”她这样风趣地说。

接待只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她还要进行文件等各类资料的整理。由于场馆处于建设中,繁杂的工作很多,加班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刚刚接到接待任务的时候有点担忧,虽然平时也跟别人接触,但是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际操作中。为了尽快熟悉此类工作流程及要求,她利用工作之余,购买书籍进行充电,为更好地完成工作打下了基础。

“掌门”眼中的传奇

上海世博会纪录片《上海传奇》的特约摄制导演是贾樟柯。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如何诠释一部上海纪录片,这是摆在贾樟柯面前的一大问题。对此,他显得很有信心。“对于上海,我并不陌生。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对上

海近现代史很感兴趣,我从大学开始就有了学习和积累。所以,尽管《上海传奇》是对上海百年历史的梳理,但我有很好的基础。”

谈到对上海的印象,贾樟柯笑着说,自己对上海最初的印象全部来自于物质。“比如说妈妈上街买回一包糖,这个糖是大白兔糖,爸爸抽的烟是上海牌。我对上海的印象全部来自于这些物质。”

贾樟柯表示,在计划经济物质紧缺的时候,上海对内陆城市来说,代表着工业化、现代化和洋气,“我觉得再也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密集聚集了中国的事件,所以我把这个城市叫做《上海传奇》。”

关于影片本身的形式,曾有方案建议从万国建筑群一直拍到浦东,通过建筑反映城市,“最后这个方案被我否定了,因为不管上海过去的建筑怎么辉煌,也不管今天上海的建筑是怎么快速建立起来的,这个城市最珍贵的是什么?还是记忆。城市空间里留下的是人的活动痕迹。”

于是,影片形式最终定为口述历史。这一方式和他的另一部电影《二十四城记》一样,不同的是,《上海传奇》所拍摄的人物全都是真实的人物。

在过去的100年间,上海的风云际会,《上海传奇》将重现无数风流人物的传奇经历,而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当事人或者他们的后人就成为了这部纪录片成败的关键所在。

贾樟柯的采访对象超过100人,其中有些超过90岁。他们包括政治家的后代、文学家、艺术家,还包括100年前就预言上海将在浦东举办世博会的晚清作家陆士谔的孙子。

“对我来说,我一下子发现一个新的东西,在100年的时间里,上海或者是中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城市现代化。”贾樟柯说,随后影片不再只局限于上海,而是将香港和台湾也囊括进来。“在目前的文化氛围里面,我们是只关心此刻的民众精神状态。但201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科技都聚集在这里,呈现出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可以通过世博会带给民族精神面向未来的想像力,开始不只生活在今天,而且也想一些未来。”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贾樟柯曾经花了1个月的时间徒步上海,为的就是寻找这座城市的独特感觉。他说:“拍这部电影已经不可能像以往拍片取景一样,开个车看看就行了。上海密度太大了,每个区的风格都不一样,只能用步行的方式。”

贾樟柯这样形容他眼中的上海:“上海是座码头,上海人的思维方式也很独特,虽然很国际化,但是很多地方也很保守,国际加传统就是上海人的独特性。之前听很多人说上海人很精明,其实我认为不是精明,是理性,这点是我非常欣赏的。”

在被问到用什么关键字来推荐《上海传奇》时,贾樟柯缓缓而谈:“上海到今天都是一个码头,一个驿站,这个城市的一切都在传达四个字:聚散离合。这座城市的故事就是一个聚散离合的故事。其实我很排斥‘传奇’这两个字,但没有办法,上海就是传奇。”

部分稿件提供/上海侨报《世博周刊》

光谷拉开全球引资大幕 第5篇

政府重视

此次活动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是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举荐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举荐国际化高端领军人才、举荐原创性领先成果,通过这“三举荐”,全力助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因此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武汉市委副书记涂勇表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城市定位在国家层面已经得到认可,城市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示范区建设的日益推进,国家对“东湖示范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诸多领域都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

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则透露,武汉市正在以“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定位抓紧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争用十年时间,使东湖高新区在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培育国际化企业家,研发和转化科技成果,做大做强高科技企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也表示,此次活动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为湖北省引进国内外智力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招财进宝,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联系,继续沟通。

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东湖示范区也十分重视引进国外的治理和技术,近年来不断从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国家引进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对加深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次活动,也签下了不少与国外合作的项目。

此次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地产商的目光。湖北现代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守本作为武汉地产界的大佬,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自2003年起,游守本的企业着力在东湖高新区开发的“现代森林小镇”、“森林花园”等系列房地产项目,此次活动中,游守本又出了一个大动作:与加拿大及东湖高新区三方联手开发的新楼盘项目。

现代城建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姚慧告诉《鄂商》记者,此次现代城建集团联合国外财团引进资金,结合东湖高新区具体政策,将在半年后着手运作,“加方投资集团是专做国内投资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充足资金的好时机,此项目将三分,各占一方。”

发展与创新

2010年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起步之年,也是推进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东湖高新区进行了第四次扩容,光谷已经拥有了总共518平方公里的区域,拥有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的巨大变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面对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具有实力的企业接踵而至。

目前,光谷在全国各地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不断推进先行,先开展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措施,逐渐成为引领中部,辐射全国,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鉴于海外人士也将目光投向了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湖开发区信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据了解,东湖开发区信贷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此次东湖行活动,与东湖开发区签约了5000万的项目,用作对东湖高新开发区的企业的扶持与帮助。

在投资环境上,光谷着力营造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投资环境,此次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对武汉,特别是对光谷的投资环境有着特殊感情的人,福建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添旭就是这样的一位商界精英。

毕业于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的陈添旭直言对武汉特别有感情,此次回武汉进行投资也是看中了武汉的科研资源和投资环境。

“目前对武昌电控只是一个初步的整合,希望在短期内选定一些项目”。而光谷的巨变也让他颇为感叹:“上世纪80年代时,这边还是一片荒野,现在的光谷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中能电气在今年3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继而在八月份并购武昌电控,意图染指近期火热的高铁市场,“公司希望能将武昌电控作为轨道交通的主打子公司来进行运作,主要以扩大再生产为主,我们也计划在武汉设一个研发中心。”陈添旭充满信息地说。

能源产业一直是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致力于研发、制造锂一次性电池的企业,此次活动中,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东西湖区人民政府签约8000万元,主要进行锂电池和汽、柴油发电机等生产项目。该公司在董事长阮红林的带领下,生产出了“最薄的电池”,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气胀”难题,已经填补了几项电池领域的空白。阮红林称,今年公司年产值有望突破600万美元,作为能源企业,对于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说:“我们所进行的电池生产均按照国家要求操作,不会造成污染。”

阮红林经营能源科技多年,自从在咸宁起家做电池能源,至今已有十年,他说:“其实做电池生意的门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只要掌握了技术,并且保障高质量,尽量避免打价格战,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通过我们看到中国。”而自主创新正是此次“东湖行”所倡导的主题。

上海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在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对武汉的发展信心,他说:“湖北要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有了,‘十二五规划’和中央政策都剑指中部崛起,地利也有了,武汉的城市交通日益完善,然而人和,湖北需要更多的真正的企业家。”王均豪强调了“真正”。

上一篇:微波干燥论文下一篇:美国的社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