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性范文

2024-09-21

经济特性范文(精选9篇)

经济特性 第1篇

随着城市经济不断渗入和城市用地不规则扩散, 毗邻城区的农业地带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逐步崛起, 并越来越居突出地位;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迅速向规模较大的城郊型农业基地发展模式转化。正是在这种上接城市、下联乡村、城乡经济大交融的作用下, 城市边缘区经济显示出城乡经济混合交融的过渡性区域经济特征。首先, 城市边缘区经济上接城市经济, 与城市经济保持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城市副食品 (特别是鲜活副食品) 、部分劳务、服务、城市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和城市大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改善, 都要依赖边缘区的协作与努力。而边缘区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庞大的城市市场、先进技术、信息以及管理经验输入, 需要依靠城市从宏观上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 形成城乡一体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和经济联系网络。其次, 边缘区经济下联乡村, 与乡村经济直接沟通。从产业结构、土地使用方向和人口就业构成上看, 农业在边缘区经济结构中仍占有较大的份额,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浓厚的乡村习俗, 特别是外缘区与农村十分接近。

一、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功能

特有的区位优势, 直接导致城市边缘区经济功能的分异, 并由此而形成有别于城区与一般乡村地区的经济功能。

1、城市蔬菜、副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蔬菜、副食品, 尤其是鲜活副食品, 具有消费量大、易腐变、难储运等特点, 故在生产布局上要求接近市场, 缩短运距, 少储快投, 增强保鲜。城市边缘区毗邻城区, 交通快捷, 自然成为大城市蔬菜、副食品的优先发展地带。特别是我国各地经过多年“菜蓝子工程”建设, 城市边缘区普遍成为大城市蔬菜、副食品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

2、城市工业扩散与发展的热点地带

我国许多城市工业出现了与乡镇工业结合, 向城市边缘区迅速扩散的趋势。在城市工业大规模扩散与带动下, 城市边缘区乡镇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亦发生深刻变化, 区域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 城市边缘区正成为我国工业布局与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热点地区。

3、大宗物资、商品流通集散中心

随着城乡及跨地区物资、商品流通市场的开放搞活, 城市边缘区凭借其交通枢纽位置和“开敞空间”等优势, 通过开办各种批发市场、货栈、集贸市场、期货与现货交易、二手货交易以及举办各种展销会, 可以确立其在城乡物资、商品流通集散的中心地位。

二、城市边缘区的经济特征

受城乡经济双向辐射作用,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城市边缘区经济, 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急剧分异和重组的发展过程, 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边缘区经济特征。

1、以非农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结构

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 城市边缘区产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一方面, 为满足城市对蔬菜、副食品消费的基本需求, 城市边缘区大农业、甚至是比较收益较低的种植业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份额, 即使是在城市化水平较高、比较收益差距很大的城市内缘区也不例外。另一方面, 较高的比较收益直接诱导城市边缘区大量劳动力由农业溢出并转向工业、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等多个部门, 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并逐步在乡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2、乡镇工业发展快、起点高, 对城市工业依托性大

借地利之便和城市大工业的直接辐射带动, 城市边缘区已成为乡镇工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与一般乡村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不同, 城市边缘区乡村工业发展大多依托城市大工业起步, 不少乡镇工业从建厂初期就得到城市大工业的资金、技术、设备及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还有不少企业是作为大厂的一个车间而逐步发展壮大。

3、就业机会广, 谋生手段多, 兼业和流动就业人员比重大

城市边缘区是多种行业、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模式的混合分布地带, 又是经济结构变动最为迅速的地区。首先每年都有大批新建、扩建项目落成, 并不断地提供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其次, 由于大批新建居住区的商业网点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不全, 也为城市边缘区农村溢出劳动力或外来谋生人员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另外, 由于合作、联营、个体经营的用工制度灵活性大, 形式多样, 故农村居民或一业为主, 兼从它业, 或是在职业选择上表现了追逐比较利益, 频繁调动工作, 表现出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

4、人均收入高, 收入差距大, 爆发户多, 贫困户少

由于兼业机会以及乡村经济的分配制度较城市经济更为灵活, 因此城市边缘区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城区和一般乡村地区。与国外城市不同, 我国城市旧城改造缓慢, 大部分经营性总公司、合资公司、独资公司分布在边缘区, 不少家庭收入较高, 无论是人均收入、家庭财产, 还是消费水平、住房条件都与一般职工家庭和农户形成强烈反差, 因而边缘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一般乡村地区, 因此绝对贫困户很少。

三、城市边缘区经济类型与经营模式

城市边缘区经济成分有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合作经济中, 存在联办、联合、入股以及传统的“村组”等多种形式;在经济部门中, 农、工、商、建筑建材、运输、服务等三产业俱全;技术进步程度存在着多层次状况;经济模式有融合经济、股份经济、大户或大户集团经济等。概言之, 边缘区经济明显地表现出城乡经济混合交融, 多种经济类型与经营模式并存的过渡性区域经济特征。根据乡镇经济结构特征和发展水平划分, 我国城市边缘区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主导经营模式。

1、农、林、牧、副、渔 (大农业) 综合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于远离城市的外缘区, 也是一般农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主要特点是自然经济占很大的比重, 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农业自然资源结构特征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与二、三产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然而该模式在城市消费需求市场的冲击下, 随着大农业内部结构逐步合理化和农副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为城市消费市场服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综合开发逐步占主导地位, 并成为城市外缘区经济区别于一般农区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

2、农、工、商综合经营模式

这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 实行农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等联合经营的模式。其特点是:打破了农业、工业、商业原有组织关系, 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加工和销售直接联系起来;人、财、物力的合理调配和集中使用, 不仅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 而且也增加了农业积累, 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它的形成标志着城郊经济开始由自然的封闭式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 由单一的农业结构转向多种经济的组合结构, 从而有力地推动着城郊经济的发展。

其经济组织形式大体包括以下发展阶段: (1) 单一的专业经济联合体; (2) 多向性的经济联合体----畜牧水产公司; (3) 大农业总公司。在发展的第三阶段, 农村出现了各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农业经济增长与社会化服务协调并进, 使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相协调, 从而实现农村社会服务整体化、农村经济运行优化与组织优化三者的结合, 同时建设外向城市型农业, 又必须进一步地加强优质化、标准化和新潮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3、工、商、农综合经营模式

这是一种以城市为依托、工业为主导、以工商促农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工商业发展处于优势地位, 工业技术构成高, 经济效益好;农业则在工商业财力、物力补贴支持下, 向着“工厂化”、高效精细化、特种珍稀化方向发展。

该经济组织形式大多集“农、工、商、建筑、运输、服务”为一体, 多种经营, 全面发展。以村为单位组建的农工商联合公司, 一般都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等部门。

4、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

这是一种开放式的, 以营销为主导,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背景, 以技术开发为特征的完全商品经济型模式。其特点是, 活跃的商品经济活动紧密地与外经外贸活动结合在一起;“两头在外, 技术先导”, 工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摆脱了资源约束型结构。虽然这种模式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城市边缘区时间不长, 但正显示出特有的优势, 为城郊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茶行业主要经济特性概览 第2篇

二、发现并总结本企业本部门的问题?

三、做出解决方案和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本岗位的工作内容?

五、本岗位的工作计划?

———————————————————————————————————— 茶行业了解概览

 市场规模:数据显示年销售额在5000亿级别的规模。

 竞争角逐的范围:在中国主要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以北京、广州竞争最为激烈,在二三线市场上竞争稍微弱一些。

 市场增长率:未知。

 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成长期。

 行业中公司的数量:行业公司的数量很多,百强企业多多少

 客户:基本以消费者批发零售为主要形式,会有单位的集体采购。

 整合程度:混合性整合,大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向后整合种植,生产基地、加工,也有

进行向前整合,茶会所等。很多大企业直营店混合加盟店,在经营模式上,茶衍生品和服务正在得到整合。

 技术/革新:因为本身茶的特性,生产技术标准性不够,变革缓慢。产品本身的变化较

少,各大类产品构成和特点基本完善。

 产品特色:标准化程度较高。不同品牌的产品基本上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

 规模经济:一般。各个公司的生产成本基本是一样的,但如果用多节卡车装运并向同

一客户运输和大规模采购原材料,则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 行业的集中化程度,最大的茶叶公司年销售额在10亿级别的规模,国内行业小企业很

多,集中程度很低。

 行业盈利水平:未知。

 进出壁垒: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很低。

 品牌:行业中的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不多

 渠道建设:南北各有一个茶叶集散地,北京的马连道和广东的一个,二三线市场的集

散地正在发展,零售店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

本企业的了解

本企业经营理念与思路:秉持“创新、共赢、发展”的思想路线,坚持“生态种茶、科技制茶、科学说茶、规范卖茶”的经营理念本企业以“连锁经营服务”为核心,“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为基本点,战略定位为连锁经营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

公司拥有3个大卖场,在福建寿宁有种植基地,云南游普洱茶基地,江苏宜兴有茶茶具基地。是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和服务商、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生产商和零售商,从2006年起连续在中国茶业百强企业中,福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加盟连锁企业有300多家。

本岗位的工作了解

概括而言,岗位主要职责是协助总经理,处理好运营各环节的协调管理,包括客服、配货、直营和督导性工作。具体的一些工作和计划见工作报告内容。

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想法

经济性贬值的特性及判断标准 第3篇

在资产评估或房地产估价中,对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实物可以从市场法和成本法分别获得评估值。理论上,不同的评估方法(也包括收益法)所获得的评估值应该是相同的。实际情况是两种不同评估方法所获得的评估值往往存在差额,特别是常用的成本法与市场法之间这种现象异常明显。

本文在阐述评估原理和技术思路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探讨经济性贬值的特性,并据此提出经济性贬值存在与否的理论和实用判断标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中:

3.  功能性贬值DF

二、经济性贬值的特性及判断标准

笔者从成本法和市场法两个角度出发,为便于讨论,采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对经济性贬值的特性及判断标准进行探讨。

(一)经济性贬值的特性

成本法公式(3)的前提条件为采用更新重置成本,故不存在功能性贬值DF,即DF=0。这是笔者控制的第一个变量,且评估理论和实践都是可行的。

同时,由于修复费用资料较难获取,且可修复实体性贬值的计算本身较难实行,即使可以获取并计算,相比其他贬值而言数值通常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简化讨论,假设不考虑可修复实体性贬值,即可修复贬值率为0,这是控制的第二个变量。

(三)经济性贬值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1.  经济寿命对经济性贬值的影响

我们知道,理论评估值与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的更新重置成本、经济寿命以及已使用年限有关。

当公允市价V(或实际成交价ν)、更新重置成本和已使用年限一定时,如政策法规等因素导致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经济寿命缩短,不可修复贬值增大,P'减小,经济性贬值相应减小。

所以,政策法规因素导致经济寿命缩短会减少经济性贬值;反之,经济寿命增加会增大经济性贬值。

(四)经济性贬值的实用判断标准

评估实践中,价格较低的电子设备、办公家具、通用设备等资产的理论评估值与实际成交价基本相符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笔者2011年4月曾对上海某葡萄糖有限公司的机器设备产权转让项目进行评估,按一般资产评估程序对机器设备得出初步的理论评估值为314万元,后因该公司与二手设备公司达成转让协议未出具正式报告,但获悉实际成交价为190万元,理论评估值比成交价溢价65%。该公司的机器设备主要为专业化工设备,单一买家、协议成交且未考虑经济性贬值。按公式(4),其经济性贬值DE'=314-190=124万元>DE。

上述三个判断标准常用的是第1、3两种情况,涉及公开市场与非公开市场,即成交的充分性,因此,在评估实践中依据资产通用性、价值大小特点并结合成交充分性有以下简化实用判断标准:

(1)资产价值低、通用性好,在二手市场中成交充分的,经济性贬值不存在或忽略不计;

(2)资产价值高、通用性差,在二手市场中成交不充分的,经济性贬值存在,应考虑经济性贬值。

(五)经济性贬值形成原因与特性的关系

我们知道,机器设备经济性贬值的形成有一个共同点,即外部因素的市场、成本和政策法规等导致企业内部的机器设备产出减少、寿命缩短而产生经济性贬值。从经济性贬值特性角度来看,其形成原因正好是经济性贬值特性的两个决定性影响因素经济寿命和公允市价的外在表现。因而,经济性贬值形成原因与特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本质相同。

机器设备产出减少经济性贬值计算对应的是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寿命缩短经济性贬值计算对应的是理论评估值公式。这些经济性贬值形成的原因虽是外部的,但经济性贬值计算结果却是根据企业内部生产能力资料采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获得的。笔者以为,利用企业内部资料评估外部原因形成的经济性贬值表面上看是可行的,却是本末倒置的,具有主观局限性,无法正确量化反应经济性贬值的外部性。

机器设备经济性贬值的特性既着眼于外部形成原因又落脚于外部二手市场成交价,即从二手机器设备市场获得成交价资料计算得到的经济性贬值结果,可以正确量化反映经济性贬值的外部性,具有客观全局性。

三、建议

笔者以为,理论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采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评估经济性贬值是本末倒置的,并应搞清经济性贬值的特性;而评估实践中,建议利用经济性贬值的理论和实用判断标准确认其存在性,在无法采用两个方法获得的评估值差额确认经济性贬值时仍可采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计算经济性贬值。

参考文献:

[1]刘玉平,郭春娥.不动产 机器设备 珠宝首饰 资源资产评估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业务管理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准则2007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浅谈小麦经济价值及栽培特性 第4篇

关键词:小麦,经济价值,栽培特性

1 小麦的特点与用途

小麦耐寒、耐旱、耐贮, 适应性强。冬小麦在冬季有积雪的情况下, 可忍耐-30℃的低温而不致被冻死, 春小麦在1~2℃时就可发芽。由于具有这种耐寒特性, 小麦生产可以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小麦无论是在风调雨顺年份还是在冬春季比较干旱的年份, 经过灌溉等措施, 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小麦的用途广泛。籽粒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 麦麸是家禽家畜的优质饲料, 秸秆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可供编织、燃料、造纸等用。因此, 发展小麦生产对于轻工业和畜牧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麦生育时期的生物特性

小麦的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几个主要生育过程。根据小麦生长发育以及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 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时期, 即幼苗期、性器官建成期、籽粒成熟期。

2.1 幼苗期

通常指小麦出苗、分蘖、越冬、返青, 节间伸长前的一段时间。这是小麦长叶、生根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的营养生长时期, 所以幼苗期是培育壮苗, 决定穗数的最重要时期, 也是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时期。一般凡幼苗期经历时间较长的地区, 如适时播种, 肥水等条件合适, 小麦的叶片、次生根和分蘖数目发生较多, 同时也有利于幼穗分化较多的小穗原始体。

2.2 器官建成期

指起身、拔节、抽穗至开花的一段时间。这期间, 小麦长出全部叶片和节间完成穗分化的全部过程, 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也是小麦巩固穗数、培育壮秆、争取穗粒多的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经历时间长, 结实器官分化的时间也较长, 如果肥水充足, 一般能分化出较多的小穗, 有利于结实粒数的增多。

2.3 籽粒形成期

包括开花期到成熟期。这个阶段营养生长基本停止, 主要是进行生殖器官的生长, 也称生殖生长阶段。这是决定结实粒数、籽粒重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如果该阶段经历时间长、灌浆时间也较长, 肥水条件适宜则籽粒饱满, 千粒重料高。

3 小麦阶段发育的生物特性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种细胞组织的形成, 是和它的阶段发育紧密联系的。所谓阶段发育, 是小麦一生中, 可以分为若干个发育阶段。各个发育阶段中, 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发生质的变化, 而小麦植株的某些器官, 就是在这种细胞内部质变的基础上形成的。小麦各个阶段的发育, 都需要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 如水分、温度、光照、空气和营养等, 但往往以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如果缺少这个因素, 就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发育, 从而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最后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3.1 引种

在引种新品种时, 首先必须考虑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北方的冬性品种引至南方种植, 由于缺乏春化阶段所需要的低温条件, 常不能抽穗或抽穗延迟, 不能正常成熟。而南方的品种北移, 其春化阶段很易通过, 一般表现为早熟, 但冻害较严重。在同纬度引种, 一般较易成功。

3.2 品种布局

小麦品种的耐寒性与春化阶段有密切关系。冬性品种, 半冬性品种耐寒性强, 可以适当早播, 冬性品种宜安排早茬种植, 半冬性品种宜安排在中茬口种植。而春性品种, 由于春化阶段短, 幼苗的生长发育较快, 如播种过早, 通过光照阶段快而拔过早, 易受冻害, 因此可适当晚播。

3.3 合理密植依据

分蘖多少决定于春化长短, 小穗小花数的多少决定光照阶段发育的长短。延长春化阶段可以增加分蘖, 达到穗多。延长光照阶段则有利于增加小穗小花数, 形成大穗。北方华北地区的冬小麦, 由于冬性较强, 到春天才能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 光照阶段开始晚, 进行快, 故分蘖期长, 穗分化时间短, 通常穗数较多, 穗型较小。南方麦区多种植春性品种, 冬前完成春化阶段发育, 进入光照阶段, 但冬季气温低日照短, 光照阶段发育进行很慢, 时间长, 故分蘖期短, 穗分化期长, 通常穗数较少, 穗形较大。

3.4 为抗灾补种提供依据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自组织特性及启示 第5篇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自组织理论,而是一组理论群。它主要包括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理论、艾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曼德布罗特创立的“分形”理论和洛伦兹等创立的“混沌”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揭示了系统演化的内外部机制、途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等,对了解系统演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运用自组织理论对各种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人工系统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例如,Friedrich Cramer研究了生物系统的混沌与秩序[1],Guido Buenstorf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2],D.G. Green等研究了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机制[3],Hua Lin等研究了植物群落的自组织性[4],孙志海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人类社会进化[5],叶金国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了技术创新系统[6],沈俊用超循环理论研究了公司财务系统[7]等。然而,很少有人运用自组织理论对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特性,并揭示其启示。

1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自组织特性

1.1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的一切特征,主要有:

1)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系统。它是由温室作物生态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经济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8]。这些子系统独自存在、独立发挥功能,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耦合,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温室生态经济系统需要从其外部输入肥料、太阳能、电能、资金、技术等,输出各种产品,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经济、科技、商务等各方面的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2)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非平衡复杂系统。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非平衡主要在于其经济非平衡性,要了解经济非平衡性,需要事先阐述经济平衡性的含义。从静止的观点看,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平衡性是指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诸力相互抵消、合力为0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相等,一切部门的边际资金利润率相等,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相同要素的利润率相等,消费者用于任何一种温室产品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是非平衡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开放度的增大而远离平衡态。不同温室生产组织发展规模和生产率存在的差异便是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表现。

3)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着非线性作用机制。普利高津强调“耗散结构只能存在于非线性系统中,对于这样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存在多值解”[9],哈肯也强调“控制自组织的方程从本质上是非线性的”[10]。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和内部、各个生态经济要素和因子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无论作物生态子系统,还是经济管理子系统,抑或环境控制子系统,本质上都是非线性系统,其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以非线性相互作用而组成系统,而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更以作物生态、经济管理与环境控制子系统之间强烈的非线性作用相耦合。同时,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非线性的,无论是温室作物生态系统和环境控制之于自然环境,温室经济管理经济系统之于第二三产业、之于社会政治经济系统,其关系都是非线性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本质关系,是形成耗散结构和产生协同作用的必要条件。

4)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内外存在着大量的涨落。涨落是随机的,可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也可由环境的随机变化引起,如国家或地区对温室生产的扶持政策临时变更、气温骤变、害虫瞬时爆发、控制设施的突然失灵和价格随机变动等。涨落具有两面性,它既是对处于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趋于稳定的动力。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机制以及大量的随机作用等,在系统内外必然产生一系列随机波动,从而导致系统的实际瞬间状态对于系统原有的宏观平均状态的一定偏离。温室生态经济系统非线性机制的作用,系统内一个微小的涨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放大,迅速遍及整个系统。涨落也是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自组织性的必要条件。

1.2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竞争性与协同性

竞争是协同的基本前提与条件,竞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是系统演化的最活跃动力。在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中存在各种形式竞争,如作物生态系统中存在优势生物、非优势生物的种内与种间对水、肥、阳光、二氮化碳等的竞争,温室管理系统内的各种管理思想、方法、目标和措施之间的相互交流、批评等形式的竞争,温室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差异等。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存在各种形式竞争的原因在于其子系统之间或各子系统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事物发展不平衡。同时,子系统之间或各子系统组成成分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与反应不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质量也存在差异,因而必定存在和造成竞争。而竞争的存在和结果可能造成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更大的差异、非均匀性和不平衡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是在于该系统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行动、集体行为,即协同。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是该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

按照哈肯的观点,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在于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而不是外部指令。各子系统通过竞争与协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从而产生序参量,一般情况下,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序参量包括利润、产出量、价格、生产成本等。在温室生产的不同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序参量是会变化的,序参量的数目也可能变化,如示范性园区的序参量不同于农户小型塑料温室,前者由于能获取政府补贴,序参量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后者则主要为经济效益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温室生产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即为序参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物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力,在单位面积生产出尽量多的优势生物的生物量,抑制非优势生物的生物量。由于系统内外存在随机涨落,一些涨落对作物生长构成伤害,如高温、低温、营养不良或营养过足等,因而环境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但环境控制的指标除了考虑作物要求外,还需考虑调控成本,只有环境控制系统付出的成本低于作物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值才是可行的,这就需要经济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经济管理系统还在安排、组织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如安排反季节生产,这样可以提高产品售价,增加收入。

1.3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超循环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超循环特性如图1所示。

一般而言,温室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即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尽量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物生态系统在生产者的精心栽培下生产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提供高品质产品。为了产出质优产品,环境控制系统必须在生产者的悉心控制下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控制在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同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为了不使利润减少,需要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因此基于生产者经营管理的经济管理系统的分析决策成为了必要,而决策的根据则是环境控制系统付出的成本与作物生态系统所能产生收益。所以,3个系统之间形成了互为因果的耦联关系、耦合结果,使得3方都能得到其他方的催化支持,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支持各自的发展。

1.4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分形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分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温室作物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繁育和生长在生物体功能和遗传信息等方面的自然分形;二是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状态和变化过程的社会分形。如温室作物生态、经济管理、环境控制系统及其子系统发展中的周期性趋势成分;温室投入与产出增长的总过程与阶段性发展的相似性,呈现分形增长特征(可以从量变与质变规律中得到启迪)。在我国,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分形元是温室生产者,它是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对缩影,是构成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它虽然与整体相似,但并不简单等同于整体,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的复杂性将远远大于分形元—温室生产者本身。

1.5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混沌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存在大量混沌性现象,其中包括管理混沌。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是规范化、最优化和数学化。但实际上在温室管理里根本不可能做到最优化,这是因为温室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不可能完备,行为选择只能在几乎无穷的方案可选择极为有限的个别方案。例如,温室经济管理系统中市场供需预测子系统对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预测、产量和产值分析子系统对产量、上市期和产值预测均基于有限信息基础上作出的。因此,根据生产成本、生产量、产品需求和产品价格做出环境控制和栽培技术的决策等具有混沌特性。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混沌特性并不说明未来不可预测,或基于预测的管理决策不可靠。只是揭示该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特性能够放大微小的差异,导致系统长期行为的不可预测,因而预测能力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同时,混沌并非随机,其固有的确定性表明短期预测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并得到比传统的线性随机模型更好的预测效果。

2 启示

2.1 加强能量利用问题研究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性和管理混沌性要求加强能量利用问题研究。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和人工辅助能,与农田蔬菜生态系统相比,人工辅助能在温室能量来源中的比例要高。这是因为一方面进入温室室内的太阳能会因温室覆盖物的影响而衰减;另一方面,为使温室作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生产者会投入更多的电能、机械能和燃料。当前温室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工辅助能投入过大,能量浪费严重,温室中的投能水平一般是农田的8倍以上,而产量只有一般农田的2~3倍,能量的产投比低。因此,必须加强投能结构和投能技术研究,提高人工辅助能转化率。

2.2 加强肥料利用问题研究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性和管理混沌性要求加强肥料利用问题研究。我国温室作物大部分采用土壤种植方式,大量施用化肥成为一种重要的增产手段。但是,施肥量过大有极大害处:首先,由于温室中用肥量大,再加上在覆盖物下不能得到雨水的冲淋,土壤内的大量盐分随水分的蒸发向上运动,在土壤表层聚集,产生土壤的富营养化,造成土壤板结,导致死苗减产。其次,过量的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会导致肥料浪费和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损失的养分也加剧了对环境污染。再次,施肥过多还会影响温室作物的品质。氮素化肥是蔬菜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蔬菜的生长量和品质与氮肥使用是否合理关系密切。作物过量吸收硝酸盐可导致其在体内积累,最终造成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必须加强肥料施用量与作物产量和品质量化关系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

2.3 加强经济效益问题研究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竞争性与协同性、超循环性、分形性和管理混沌性要求加强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在我国园艺设施中,玻璃温室和大中型塑料棚室比重也不断提高,很多地方已形成了温室种植的工厂化生产。但是随着园艺设施向高档化发展,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如玻璃温室投资成本在600~800元/m2,PC板温室造价在700~1 000元/m2,钢架结构塑料连栋温室造价在60~100元/m2之间,日光温室造价在40~150元/m2不等。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温室投资回收期明显变长,许多温室还出现了亏本经营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温室结构优化研究、种植结构优化研究和管理调控优化研究,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温室生产积极性。

2.4 加强温室技术创新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要求温室加强温室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乃至温室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技术创新。按照熊彼得的观点[11],结合温室生态经济系统本身特点,加强温室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引进新的温室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和实现新的组织管理等。

参考文献

[1]Friedrich Cramer.混沌与秩序—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M].柯志阳,吴彤,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Guido Buenstorf.Self-organ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ener-getics of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1):119-134.

[3]D.G.Green,S.Sadedin,T.G.Leishman.Self-Organiza-tion[J].Encyclopedia of Ecology,2008(1):3 195-3 203.

[4]Hua Lin,Min Cao,Paul C.Stoy,et al.Assessing self-or-ganiza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A thermodynamic approach[J].Ecological Modeling,2009,220(6):784-790.

[5]孙志海.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和模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沈俊.公司理财系统优化的超循环理论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446-448.

[8]李萍萍,毛罕平,朱伟兴.现代温室种植业的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1):7-8.

[9]湛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0]H.哈肯.协同学[M].徐锡申,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经济特性 第6篇

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及地表水为低温热源,是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末端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通过输入一定量的电能,实现把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在冬季供暖时,热泵系统把热量从地热源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和生活用热水;夏季制冷时,热泵系统把热量从室内取出来释放到地热源中去。

1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1 根据利用的地热源的种类分类

(1)地下水热泵系统:通过凿深井抽取地下水作为制冷机组的冷却水,利用换热器使地下水吸收或释放热量后,通过回水井将其回灌至地下。由于地下水处于地表深处,温度常年比较稳定;冬季温度比地表空气温度高,夏季温度比地表空气温度低。因此地下水可以常年作为供暖空调系统所需的冷热源,不断地提供热量或冷量。

(2)地表水热泵系统:利用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等作为冷热源,将制冷机组的循环系统管道潜藏在水面下,与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为空调系统提供冷热量。

(3)土壤源热泵系统:把制冷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埋在土壤中,使冷却水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给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和热量的。

1.2 根据埋管方式的不同分类

垂直埋管形式是在地层中钻直径为0.1到0.15的钻孔,在孔中设置U型管并用灌井材料填实;钻孔深度一般为40米到200米。水平埋管形式是在地面开1到2米的沟,每个沟中铺设4(或6)根塑料管。蛇形埋管方式是在地面挖沟再铺设一根蛇形管段。下表列出了三种埋管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2 土壤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的优劣势比较

尽管土壤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地表水、地下水)都是以浅层地表的恒温场作为冷热源,但由于获取热量的方式和设备的不同,使得这两种系统又有各自的特点,对两者作出了对比,如下所示:

3 地源热泵系统较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优势

为建筑物提供供热和空调的热泵系统,除了前面介绍的地源热泵系统还有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以室外空气为热源,供热时,从空气中获取热量,经热泵提高温度后给室内供热。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地热源的温度与热特性常年保持恒定,波动幅度很小,系统性能稳定;而空气源热泵系统会因外部环境的波动而使系统运行不稳定。

(2)地源热泵的主机设置非常灵活,不需设置冷却塔,减少占地面积和对建筑物美观的影响。

(3)地热源热泵系统不存在结霜的问题,不需要额外增加运行费用用以提供除霜(系统逆运行)的能量。

(4)地源热泵系统更加的环保。系统只是向地热源释放(获取)热量,不会向周围环境排放废热和废水;此外还可以一机三用: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常年供热水。

(5)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费用更低。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费用是空气源热泵系统的30%到40%。

(6)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冬季寒冷地区的使用存在技术障碍。

4 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前景分析

在目前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每年我国的建筑能耗都占全部能耗的30%以上,因此减少建筑能耗迫在眉睫。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将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热量提供给建筑物制冷或供热。其运行的能耗为清洁能源电能,不会向周围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地源热泵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空调系统(锅炉—制冷机组系统)效率更高,能耗更低,运行更稳定,没有噪声。

随着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地源热泵系统的造价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业主会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他们制冷供热的首选。地源热泵系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设备和设计、施工技术也将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节能特性、运行经济性以及发展前景做了简单介绍。通过纵向分析比较埋管形式不同的地缘热泵, 以及将地缘热泵与现今应用广泛的空气源热泵进行横向比较, 从而阐述地缘热泵系统环保、高效、经济的特点, 及其在当今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形势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源热泵,热泵,供热制冷

参考文献

【1】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陆亚俊, 马最良, 邹平.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1

经济特性 第7篇

本文概括地将医疗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般的普通医疗, 一类是需住院治疗的大病或者特殊病症的治疗, 简单称之为大病医疗。一般也列入医疗产业的救助性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防疫等暂不作为这里的研究对象。所谓的普通医疗, 我们认为它的特点是对患者的症状较轻, 患者痛苦不重, 而且认为经过一般性的短期的治疗身体可以恢复原状的这样一类疾病的治疗。所谓的大病医疗指的是对症状比较严重, 患者具有明显痛苦或不适, 需要住院或者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花费较大的这样一类病症的治疗。

一、对普通医疗的分析

对普通医疗的分析可以概括为普遍性、重复性、治疗手段的通用性从而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普遍性是指所治疗的病症在许多患者身上存在, 而且在一般的医院的医生会面临大量的这样的类似的患者;所谓重复性是指就患者个人来讲会重复发病,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也许因为季节周期的影响, 也许因为情绪周期的影响, 患者会重复同样的病症;所谓治疗手段的通用性是指针对这些病症医学上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对治方法, 或者说已经具有了成熟的通用的治疗药物。这些病症或医疗最多应用于基层医院。

如果试图概括普通医疗的经济学特征, 也许可以概括为外部性特征。因为基层医院在诊疗这类病症的时候所使用的手段, 使用的药物会迅速成为患者的基本知识, 随着时间的延续会成为患者的常识。在城市的基层医院的医生由于长年接触这类病人, 其知识范围逐步被患者所接受和掌握。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逐步减少。医院和医生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一些通用的诊断设备和医疗技术, 比如验血、测量血压、透视、注射以及外伤的处理、基本药品的选择, 或者对于一些急性病症的处理等等。

普通医疗的市场结构特点是竞争性或垄断竞争。普通医疗或基层医院的最大的优势是距离的优势1。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医院会面临来自许多方面的竞争, 一个是自我医疗和药店的竞争, 许多患者在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后会自行诊断病情并在医院购买药物处理病情, 从而减少去医院看病的次数, 二是来自保健宣传和保健品的竞争, 患者在了解自身易患病的情况后会积极采取保健措施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比如选择保健品或者预防保健手段, 三是来自其他基层医院和更高一级的医院的竞争。更高一级的医院像省部级的三甲医院也具有普通医疗的功能, 也具有区域内的距离优势, 也形成了竞争。

综上所述,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基层医院的收入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竞争性或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基层医院盈利能力减少或者缺乏盈利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不少城市的基层医院经营不景气甚至被兼并或破产的原因。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 但我们可以大体预计普通医疗的需求和开支就个人来讲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经济学上属于必需品的范畴, 一些基层的医院能够在竞争中存活的原因多是因为其在某些医疗领域建立了一定的优势, 或者存在大量的周边农村的患者来源。

二、对大病医疗的分析

对于大病医疗的分析可以概括为疑难性和个别性, 治疗过程和结果的不可逆转性带来风险增加, 对于医院管理优势和医疗水平综合优势的依赖, 医生与患者之间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大医院对于患者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的市场结构。所谓的疑难性是对于患者个人而言的, 对于医生来讲往往针对患者个人的情况制定个别的治疗方案。

大病医疗对于患者而言最大的特征是风险增加。因为治疗过程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由于疾病和患者本身的不确定因素, 医生一旦确定了对治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就不可能像一般产品或服务那样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换。误诊或者治疗方面的失误对于患者来讲往往是难以接受的, 而且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更加重了患者在这方面的担心和疑虑。这就使得患者更加依赖大型的医院和高水平的医生。从患者本身的经济学角度来讲, 医疗的高质量所带来的效用——风险减少要高于其对于医疗价格的考虑。

对于大病医疗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征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生掌握患者所无法具备的专业的医学知识, 医生所设定的治疗方案, 医疗过程的经济开支, 药物的使用和护理等因素都基本属于医生或者医院单方面掌握。这就为医疗的引致消费和过度医疗打开了方便之门。患者由于处于信息劣势, 医患双方很难通过互相博弈产生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 只能被动地接受。在经济学角度来讲, 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结果是市场无法对于服务提供者的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 从而使得医生本身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大病医疗的市场结构特点是城市中的大型的综合医院对于城市和周边的郊区或农村形成区域性的垄断。由于上述的大病医疗的风险增加和信息不对称的特征, 患者在大病治疗首选的医院是区域内水平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或者是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特长的专科医院。对于患者来讲医院距离不再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 对于大病医疗市场的垄断使得城市或区域内的大型综合医院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结果是隐形的医疗价格提高使得城市和农村的中低收入阶层出现了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 对于患者来讲大病的成本不仅仅局限于医疗费用本身, 还包括付出的时间, 工作方面的损失, 家庭承担的压力以及交通、食宿、排队等各种付出。与普通医疗相比较, 大病医疗占患者支出比重较大, 如果没有较好的医疗保险支撑, 对于收入较低阶层来讲是较大的负担。虽然大型综合医院本身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讲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构成了对经济的损害。

三、比较与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原有的三级医疗体制下的省级、市级和基层医院来讲, 主要从事普通医疗的基层医院虽然价格低廉, 却由于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 再加上医疗条件不高而经营困难。而从事大病医疗的大型的省级三甲医院虽然价格昂贵却仍然人满为患, 供不应求, 多数医生忙于普通医疗的患者使得大病医疗的资源供不应求。这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都属于资源配置不合理, 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医疗对于经济来讲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服务行业, 还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医疗体系健全而且有效率的时候, 人们对于未来的疾病所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 收入当中用于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储蓄的比例会降低, 从而会增加人们对于现期的消费;对于已经得病的人群来讲会减少看病的成本,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效率。

从经济学上来讲对医疗产品进行上述的区分有以下好处:

第一, 所谓的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其实主要是针对大病医疗而言的, 但是由于城市中普通医疗与大病医疗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 造成了普通医疗和大病医疗都出现了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对于基层医院来讲由于市场的价格较低, 只能通过增加收费项目, 提高药品价格来维持基本的运转, 这对于患者来讲形成了收费与心理预期的差距, 即看病贵。对于大医院来讲, 由于大量的患者排队等候医疗, 同时各种收费要高于基层医院, 形成了看病难。

第二, 通过分析我们也发现, 普通医疗的外部经济性是由普通医疗本身特点决定的, 它带有公共物品的特点, 需要政府加以支持;而大病医疗的供给紧张则是由于其垄断地位并因此而挤占基层医院的生存空间而产生的。良好的基本的医疗保健是一个社会当中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标志, 对于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的治疗以及病前预防和病后的护理的基本手段的使用, 都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必须消费品, 如果这些基本内容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或者需要到大医院去治疗一些基本的病症, 那么这种基本需要的门槛就会提高, 从而减少了人们就医的可能性, 从而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这对社会来讲是一种福利水平的降低, 同时也会降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第三, 普通医疗和大病医疗之间也具有互相转化的情况, 当普通医疗短缺或缺乏的时候, 一些简单的病症往往会转化为大病, 而一些大病在较为完善的普通医疗那里也可以得到提前的预防, 从而避免大病的出现。因此两种医疗是相辅相承的, 互为补充的。所谓的普通医疗和大病医疗之间的界限有的时候是不清晰的, 这里的区分仅具有经济学分析上的意义, 但是经济学的分析和划分对于我们理解具体的医疗问题和医疗解决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镇医疗将成为扩大内需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理解医疗产业的经济特点的基础上, 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医疗产业的绩效将成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层次的问题,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不仅应该加入一些医疗行业的深层知识, 而且经济学应该把更多的医疗现象纳入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陆云霞.武汉市门诊病人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3, 10 (3) .

[2]周红, 饶克勤.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1999.

[3]张红玉.利益冲突下的医患矛盾成因及其化解[J].商业时代, 2007, (2) .

经济特性 第8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收费原则

在近些年以来, 在经济发展的不断推动下, 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其高速公路的经济作用在整个的国民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高。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大动脉的高速公路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经济和社会创造了很多的基础条件的同时, 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速公路是一种新型的收费还贷服务性业务, 可以有效地保证高速公路的快捷、安全、通畅无阻, 这样才能推动高速公路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促进交通行业的进步, 要做到这一个方面, 就必须在工作力度上有所提高, 同时发挥其整体的运行能力, 疏导交通枢纽, 真正发挥其作用,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1我国高速公路的经济特性研究

近些年以阿里, 我国高速公路取得长足的进展, 这不仅仅体现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建筑速度和建造质量上, 更是体现在我国高速公路独特的优势上, 但是在最近几年, 我国的社会舆论对高速公路的经济特性产生歧义, 特别是对收费公路的收费里程长。收费标准高等一些政府做法难以理解, 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公路本质上的公益性等进行诸多方面的剖析, 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以下就根据本人的经验探讨如何理解高速公路的经济特性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希望能够帮助人民更好地理解高速公路的收费情况缘由。

我们只有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出发, 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高速公路的特性, 也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实现我国高速公路经营的经济理论基础的认识, 高速公路是一种专供汽车行驶的, 分车道行驶的专用公路, 是公路具有一切体征的特殊性, 但是与其他的公路性质不同, 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特殊优势。

(一) 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密集性

高速公路与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一些产业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都是属于建设资投资高度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在我国,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的收费上具有独一性, 也就是在供给上的排他性。据统计, 在西方发达国家, 公路建设投资基本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左右, 由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很高, 所以对国家公路设施投资投入大量的资金, 目前我国每公里的高速公路的平均造价就超过了2000万元。这样的话, 每公里的高速公路造价就超过任何一种运输方式, 所以, 对于建造高速公路这是一项资金浩大的项目工程, 是一种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高速公路上的收费常常在交易中的费用高的让人无法接受, 这样就难免发生这种很尴尬现象发生。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合理性, 这就必须要能够注重对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而这些, 会造成高速公路的投资商将变得更加的高昂。

(二) 效益的差别性

高速公路与普通的公路不同, 高速公路与普通的公路具有明显的差别性, 也就是在对于相同的汽车所能完成的运输工作量, 在使用高速公路的同时, 可以比普通的公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中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汽车的行驶成本的降低, 高速公路的行驶成本可以有效减少油量的使用以及相关的维修费用和轮胎的磨损状况等。其二, 在行驶时间上大为减少, 其中便可以包括货物运行时间的减少, 和资金的周转上进行不断加快和人工时间费用的减少等。行驶的公路里程在不断缩减,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些都是普通公路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通过以上的比较, 高速公路的收费就成为了可能了。

(三) 高速公路发展的超前性

公路交通运输业一直国民经济的命脉之一, 也是国家基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经济的先导性基础产业。从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上看, 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无一不是从公路建设上开始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高速公路建设和汽车行业是在同一时期进行的, 这两者共同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高消费发展的阶段产业,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各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规划。

2高速公路收费原则的确定

(一) 在我国长期的市场价经济体制中, 我国地方政府长期缺少对基础建设投入, 财政投入的比例也是很小的, 但是, 从近些年以来, 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这些就集中表现在对公路建设的投资上, 公路的性质从本身山就是公共产品, 但是它并不是纯正的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 公路的投资不一定是政府, 也可能是私人和企业进行投资兴建的, 换一种角度上说, 公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一定的商品性。目前, 我国对公路采用“双轨制”, 也就是针对不同级别的公路进行收费,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高速公路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商品性行为。从而产生了公路上的有偿实用性。

(二) 当前, 在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能够坚持效率优先, 还要能够照顾到公平性, 这不仅是体现在高速公路的建造过程中, 还是要体现在国民生产过程中。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收费时, 注重效益优先的收费原则, 并能够以此为出发点, 不断强化相关的收费制度和措施, 建立一套严格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制度, 让高速公路的收费细化, 从而可以让高速公路的收费在阳光下运行, 更好地实现高速公路的收费经济的有效性。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上, 主要是采用的收费还贷的方式进行,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要能对基础设施进行大力建设, 大量建设高速公路, 就必须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就在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进行重新的审定。

(三) 我国高速公路的收费机制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收费模式, 收费模式上还是比较混杂, 存在的相关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不利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用, 可以对收费站点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 从而能够减少站点数量, 对收费站进行统一规划, 降低还贷风险和压力。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融资力度, 从而实现区域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促进高速公路技术的进步, 能够一切都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建构。在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是政府的其他部门向银行贷款或者是组织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从国家行政法角度讲, 二者的根本性质方向就是一致的, 也就是属于政府的公共收费。

(四)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收费时, 要能够注定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收费标准确定, 通过对山区和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的兴建上进行不同的收费标准, 这样可以有效实现高速公路收费上的分配效率的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公平性。在另外一方面, 高速公路的收费不仅有利于提高高速高速公路的效益, 更可以不断拉动内需来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此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市场上的调节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现行的中国公路收费理论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应当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 要能够尽可能提高高速公路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合理分配高速公路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能够使得价值流正常运行。为此, 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交通状况, 对于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布局的相关合理性, 能够有效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城镇化进程建设, 不断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从而更为科学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整合我国高速公路的资源, 从而能够更为科学有效的改进我国公路运输格局,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南, 郑永生.航电枢纽项目投融资问题与对策探讨[J].交通财会.2007 (12) .

经济特性 第9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绿色环保成为建筑业追求的主题, 预拌砂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作为改善砂浆性能的外加剂得以广泛应用, 但因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使该类产品的名称较多且不统一, 如:砂浆保水剂[2]、砂浆增稠剂[3]或稠化粉[4]、砂浆增塑剂[5]、砂浆添加剂[6]、砂浆外加剂[7]等。本文统称为砂浆外加剂或外加剂。

据了解, 目前预拌砂浆中使用的外加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单组分保水增稠材料配制的外加剂, 它以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中自行使用的比较多;另一类是用增强、塑化、缓凝等多组分材料复合配制而成的外加剂, 以科研单位研发的居多。本文研究中所用砂浆外加剂分别取自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自行配制的和科研单位研发的砂浆外加剂各两种 (共4种) , 研究了其对预拌砂浆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

1 试验

1.1 砂浆外加剂

根据目前预拌砂浆的生产情况, 选择的四种外加剂, 分别为预拌砂浆生产厂商自配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HPMC) (记为T-1)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 (HEMC) (记为T-2) 、北京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BNE5321外加剂 (记为T-3) 、苏州某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SY系列预拌砂浆保水剂 (记为T-4) , 四种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1.2 其他原材料

水泥:江苏某公司生产的P·O 42.5级水泥, 标准稠度用水量27.8%, 比表面积374m2/kg, 初凝198min, 终凝271min, 胶砂流动度201mm, 安定性合格, 3d抗压强度26.5MPa, 28d抗压强度47.2MPa, 3d抗折强度5.4MPa, 28d抗折强度8.1MPa。

砂:长江砂, 堆积密度1490kg/m3, 细度模数2.86, Ⅱ区中砂, 连续级配, 含泥量0.23%, 表观密度2640kg/m3。

粉煤灰:江阴某电厂Ⅱ级灰, 45μm筛余20.2%, 烧失量2.4%, 需水量比101%。

水:普通自来水。

1.3 砂浆性能试验

按JGJ/T 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分别设计M5、M10、M15三种强度等级的砂浆配合比, 按照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拌合成型试件, 搅拌时间不少于180s, 测定掺入不同比例不同种类外加剂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凝结时间、收缩率、抗冻性、拉伸粘结强度、抗压强度等性能。因三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试样表现的特征类似, 本文仅以M5强度等级的试样为例进行分析。

1.4 物相分析

砂浆成型后于标准养护条件 (20℃±2℃、相对湿度90%以上) 下养护至28d, 测定强度后的试样用无水乙醇终止水化, 抽真空干燥, 磨细至粒度约为5μm, 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水化产物分析, X-射线衍射仪为美国热电生产的ARL XTRA型, Cu靶, 管电压45k V, 管电流35m A, 扫描速率为10°/min。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将四种砂浆外加剂分别按砂浆质量的0.025%、0.050%、0.075%和0.100%掺入拌合物中, 混合均匀, 按国家标准测试所得砂浆的各项性能, 研究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对砂浆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

2.1 稠度、保水率和凝结时间

掺入不同品种不同掺量外加剂砂浆的稠度、保水率和凝结时间等的测试结果见表2。

表2的数据显示, 空白样的保水率不满足现行标准中预拌砂浆对保水率的要求 (≥88%) [8]。外加剂的掺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砂浆的保水率, 大幅度降低稠度损失率, 其中2h稠度损失率见图1。

注:每组柱状图从左到右分别为T-0、T-1、T-2、T-3、T-4

试验结果表明, 四种外加剂均具有良好的保水及增稠效果, 而且作用效果相当。外加剂掺量的变化, 对砂浆保水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同种外加剂, 随着掺量的增大 (从0.025%~0.100%) , 砂浆的保水率增加了5%~7%, 其2h稠度损失率则降低了27%~36%。

四种外加剂的几种不同掺量都满足了现行标准中各种预拌砂浆对保水率、2h稠度损失率的要求, 但外加剂的掺入均推迟了砂浆的凝结时间, 且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 砂浆的凝结时间也越长, 其中外加剂T-1、T-2和T-3在掺入量达到0.100%时, 砂浆的凝结时间已达到9h以上, 超出了现行标准中规定的干混砂浆凝结时间3~9h的范围[8]。故外加剂的掺入量不宜过大。

2.2 收缩率

四种外加剂对砂浆 (M5) 试件收缩率的影响见图2。

四种外加剂对砂浆试件收缩率的影响效果基本一致, 但其掺量不同对收缩率的影响程度则有所不同。图2 (a) 显示, 当四种外加剂的掺量为0.025%时, 对砂浆试件28d收缩率基本没有影响;当掺量为0.050%~0.100%时, 28d收缩率降低幅度较大, 但在此掺量范围内, 收缩率的降幅并不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与空白样相比, 28d收缩率降低了39%~51%。

由图2 (b) 可见, 外加剂掺量为0.050%时, T-1和T-2的早期收缩率略低, 掺T-3和T-4的早期收缩率略高。3d收缩率中, 最高的T-4比最低的T-1约高出42%, 但其收敛很快, T-3和T-4在28d时已分别完成90d收缩率的75%和79%。试样的90d的收缩率值则比较接近。

2.3 抗冻性

按不同比例掺入四种外加剂的砂浆试件成型28d后, 经过-15℃~-20℃冻、15℃~20℃融, 25次循环后, 测得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见图3。

由图3 (a) 可见, T-2、T-3和T-4的掺量不小于0.050%及T-1的掺入量不小于0.075%时, 其砂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明显降低, 约比空白样降低12%~29%。但降低幅度并未随着掺入量的继续加大而明显提高。

由图3 (b) 可见, T-3和T-4的掺量不小于0.050%及T-1和T-2不小于0.075%时, 其砂浆试件的强度损失率明显降低, 约比空白样降低8%~19%, 在此掺量范围内, 其降低幅度变化并不大。

2.4 拉伸粘结强度

图4为外加剂T-1、T-2、T-3和T-4分别以0.025%、0.050%、0.075%和0.100%掺入砂浆拌合物后, 砂浆试件14d龄期的拉伸粘结强度测试结果。

由图4可见, 与空白样相比, 外加剂的掺入量较低时 (0.025%) , 砂浆的14d拉伸粘结强度提高了10%~25%;掺入量为0.050%~0.075%时, 砂浆的14d拉伸粘结强度提高幅度减小, 分别提高了5%~15%。而当掺入量达到0.100%时, 砂浆的14d拉伸粘结强度反而降低了5%~25%。

注:每组柱状图从左到右分别为T-0、T-1、T-2、T-3、T-4

2.5 抗压强度

图5 (a) 为外加剂T-1、T-2、T-3和T-4分别以0.025%、0.050%、0.075%和0.075%掺入后, 砂浆试件的28d抗压强度。图5 (b) 为四种外加剂以0.050%掺量砂浆试件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

由图5 (a) 可见, 外加剂T-1、T-2掺入0.025%和0.050%时, 砂浆试件的28d抗压强度比空白样高5%~7%;而掺量达到0.075%和0.100%时, 掺入T-2砂浆试件的28d抗压强度几乎与空白样一致, 掺入T-1试样的28d抗压强度反而低于空白样5%。T-3和T-4在掺量为0.025%~0.100%范围内, 砂浆试件的28d抗压强度均高于空白样。低掺量 (0.025%和0.050%) 时强度增长幅度大, 约为13%~20%;高掺量 (0.075%和0.100%) 时强度增长幅度反而有所降低, 增长幅度约为7%~11%。

由图5 (b) 可见, 四种外加剂按0.050%掺入, 对砂浆7d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T-1、T-2、T-3和T-4依次比空白样提高0、5%、10%、15%;对砂浆28d抗压强度影响较大, 其中掺入T-3和T-4的砂浆试件比空白样提高了20%;对砂浆90d抗压强度影响也比较大, T-1、T-2、T-3和T-4依次比空白样提高6%、12%、17%、25%。

2.6 砂浆水化产物分析

图6为养护至28d砂浆试样的XRD图谱, 由图中的特征衍射峰可知, 掺加四种外加剂的砂浆试样中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 氢氧化钙 (CH) 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AFm) 由水泥水化形成, 碳酸钙 (C) 可能是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碳化形成, 石英 (Q) 主要来自于砂浆用砂。

2.7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据了解, 外加剂T-1和T-2的市场价约为25000元/t、T-3和T-4的市场价约为17000元/t。对照现行标准中砌筑砂浆 (薄层砌筑砂浆除外) 、抹灰砂浆 (薄层抹灰砂浆除外) 、地面砂浆的技术要求[8], 将分别按0.025%、0.050%、0.075%和0.100%掺入四种外加剂的砂浆与空白样的技术经济指标相比较, 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较为经济的掺量为: (1) 用于降低收缩率, T-1和T-2为0.050%、T-3和T-4为0.050%~0.075%; (2) 适用于拉伸粘结强度, 0.025%; (3) 用于提高抗压强度, 四种外加剂均为0.025%~0.050%。

注:*为凝结时间超标[8]。

3 结论

(1) 砂浆外加剂具有明显的保水增稠效果, 当掺量为0.025%~0.075%时, 能满足多种类型砂浆对稠度、保水率和凝结时间的要求。掺量过大, 会导致砂浆的凝结时间过长。在工程施工中, 如果砂浆的凝结时间太长, 将减缓施工速度, 甚至会影响到砌体工程或抹灰工程的质量。

(2) 砂浆外加剂的掺量在0.050%~0.100%范围内, 能有效地降低砂浆收缩率, 在此掺量范围内收缩率的降低并不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而低掺量则对收缩率的改善无明显效果。

(3) 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并不随砂浆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反, 过量的掺加砂浆外加剂可能导致其拉伸粘结强度的降低, 当砂浆外加剂的掺量为0.025%~0.075%时, 对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有所提高, 高掺量 (≥0.100%) 有可能导致拉伸粘结强度不合格。

(4) 四种外加剂的掺量在0.025%~0.050%范围内, 均有效地提高了抗压强度, T-3和T-4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T-1、T-2。掺量加大, 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反而降低, 甚至无增强作用。

(5) 外加剂中, 多组分T-3和T-4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单组分的T-1和T-2。

参考文献

[1]黄利频.预拌砂浆技术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 2007 (3) :8-11.

[2]李春荣, 管小军, 鞠丽艳.AF砂浆保水剂的研制[J].房材与应用, 2001 (6) :25-27.

[3]李燚.无机增稠剂在干混砂浆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 2012 (22) :90-91.

[4]赵立群, 樊钧.稠化粉在砂浆中的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国际建筑干混砂浆生产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2004:77-81, 121.

[5]雷艳春, 贺军贤, 鲍迎水, 等.高效砂浆增塑剂配制水泥砂浆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1) :57.

[6]徐志芳, 卢迪芬.用于干粉砂浆中的添加剂[J].广东建材, 2007 (12) :32-35.

[7]叶慧丽, 潘钢华.干混砌筑砂浆外加剂的研究[J].材料工程, 2006 (S1) :259-2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经济特性】相关文章:

大众煤矿12081工作面底板特性测试及其特性研究09-11

速度特性05-09

信道特性05-10

艺术特性05-13

管路特性05-15

频率特性05-17

老化特性05-20

方法特性05-25

调速特性05-25

文学特性05-31

上一篇:桂林民俗文化旅游下一篇:大树移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