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2024-07-23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精选12篇)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1篇

1 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老建筑保护的关系

目前, 世界城市化规模空前, 已经达到60%左右, 中国在这个大浪潮中脱颖而出, 成为城市化社会中的重要成员, 正走在现代化道路上。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其含义被扩展, 城市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首先城市代表良好的公共实施基础及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另外, 人们认识到原有工业化发展模式对周围自然环境及生存环境的破坏。精神内在力量不足, 人们需要通过原有城市的痕迹寻找精神本源, 注重传承及归宿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城市经济成为了国家或某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且占据主要地位。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 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既提倡共性, 同时也宣扬个性。城市该如何经营成为新课题。老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属于城市中文化品位与个性化的体现, 更是城市过去与现在的缩影, 最终使得其成为了城市历史地图中的标志物。历史文化遗产本身成为了文化资产, 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2 我国城市老建筑保护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对老建筑的保护提出综合性要求, 目前我国老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根本问题是老建筑历史价值的判断问题, 直接影响人们在保护与利用老建筑时候的态度与处理办法,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相关事业的发展。老建筑是有历史价值的, 一般旧建筑并能与其化为等号, 再利用老建筑时, 必须让其继续保持原有特性, 这样才能将原有的历史价值保存下来, 甚至发展到更高层次。我们对老建筑是以保护为终极目的, 利用只是一种手段。我国对老建筑的保护管理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 让老建筑与城市更好的融合一直是不变的主题。

3 建立城市老建筑价值评价中的综合价值观

20世纪60年代开始, 城市发展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 欧洲城市还兴起了城市历史保护运动。从起初的表面保护已经演变成历史延续性的综合保护, 城市发展脉络也越来越清晰。相关资料道出了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关系, 明确指出保护应该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 保护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另外, 科学发展观对老建筑的保护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文化资源概念也被再一次扩大, 将资源循环利用及文化历史遗产也纳入到文化资源概念中, 对老建筑功能价值有了新的角度认识, 改变了原有城市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观念。老建筑不应脱离人们的生活而孤立存在, 它需要参加到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中来, 以其自身文化历史优势获得复兴发展。

4 城市开发建设与老建筑保护中的多渠道资金建设

我国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 实施的是以国家文物部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所有资金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资金不充裕, 只能对少数重点老建筑实施精心博湖, 使得许多老建筑不能作为文物建筑被保护, 不断出现拆除等情况。现代城市已对老建筑的保护提高到新层面, 老建筑保护已转变为效益驱动型, 这也是有效解决老建筑保护资金的重要途径。与之对应的相关管理规范也逐渐被提出, 但仍有不足之处, 仍需加强与完善, 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建筑。

5 建立健全城市老建筑分等级多层次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城市历史老建筑项目越来越多, 在发展的同时, 新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主要体现在: (1) 以赢利为目的开发与再利用是否适合所有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 (2) 关于保护历史老建筑的方法与措施有关部门究竟是如何选择的, 是不是利于发展与保护, 且不拘泥于原有思路; (3) 发展依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长远来看是否行之有效。

建立健全城市老建筑分等级多层次的保护与再利用体系已成为重点内容, 必须将其提上日程, 在实际工作中, 应更加注重实际, 且多种手段结合, 以保证发展的可控性。管理方法要适合部门实际情况, 在他们的辅助下, 做出最合适的决策。逐步形成向公益使用型、公益改造型、保护性开发型、开发保护型等多方面发展。

老建筑保护需要国家法律作支撑,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文物专家等予以监督管理, 适时地给予必要意见, 以保护老建筑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张弛有度, 避免因过度展开造成的对老建筑的伤害, 因为有些伤害将无法复原, 那就得不偿失了。

6 结语

总之, 历史老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过渡的重要产物之一, 即使经历百年、千年也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魅力, 它应在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保护与再利用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及自身情况,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让老建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 包括新建筑的崛起、旧建筑的翻新及历史老建筑的再利用, 如何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共同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成为重要课题。老建筑与新建筑、旧建筑的历史意义与价值是不一样的, 老建筑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 如何让其继续发光发亮使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探讨城市老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 希望日后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将其所代表的精神力量不断散发出来。

关键词:城市老建筑,保护,现代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然.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 2013 (04) .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然后分析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几个层次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城市文化;特色城市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续发展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一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什么今天许多人仍然喜欢去朝拜中世纪的城镇,仍然热衷于去看那些古城堡、古遗址,主要不是因为它们美,而在于能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在中世纪的城镇里,清晨公鸡长啼报晓,屋檐下鸟巢内的鸟儿叽喳而呜,城边修道院的报时钟声,广场新钟楼发出的和谐钟声,它们宣告一个工作日的开始。人们随意哼起歌曲,从修道士单调的咏唱到街上歌手们歌词的反复回荡,还有学徒工们和家庭女仆的信口低咏。唱歌、跳舞、表演,这些仍然都是即兴自发的活动。”现在看来,那种情景虽然不很出奇,甚至还很平淡,但却古朴自然,那种情趣、那种和谐,充分显示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那个时代平静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贡献和作用就在于它能保存、留传和发展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隋,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尽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但外观不许作一丝一毫改变。这一方面是俄罗斯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与珍爱;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用。德国规定,凡80~1以上的建筑都必须无条件的保留。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绍兴的沈园,是一座非常小的园林,亭台水榭也不出众,而800多年来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至今游人不绝。它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凡读过陆游的《金叉头凤》和《沈园》诗词的人,走进园林里,都会有深刻亲切的.感受,陆游和唐琬凄怆的爱腈故事打动游人心弦,激起心灵的共鸣,“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晾鸿照影来”,给园林增添了浓郁的文化点染。

城市特色反映着城市社会现实,是构成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的和物质环境的总特征。城市特色不光局限在美学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意义。一个城市的特色,标志着它的社会能力和水平;城市的存在,表明它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历史上有些城市衰落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城市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变化后条件的要求,丧失了生存优势的结果。例如,沿古运河的城镇,过去很发达,现在衰落了,不是运输方式改变了,就是河道不通了,原来的商埠变成了荒芜的村落。

城市文化气质与内涵既可以从社会精神文明方面来考察,又可从物质环境协调优美、交通井然有序来考察。尤其是建筑风格更容易表现城市的个性,凝聚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貌,是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尔,以完好保持城市轮廓线而闻名,高耸在天际线中的众多的圆屋顶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遗迹),在傍晚时,犹如飘浮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一样。在上海,从外滩看浦东黄浦江的两岸建筑,强烈地表现了上海城市的个性。失去了外滩,也就没有上海的历史和上海的特色。

三、我国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建设性的破坏

有的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不切实际地进行大拆大建。实质是打着开发建设的旗号,进行的历史大破坏,其结果是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文化韵味。城市要发展,势必要拆迁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但是不能不加考究就把一些历史建筑用推土机铲掉、用大铁锤毁掉。有的名城一边在大搞“故城寻梦”活动,一边在大拆旧城,让人一筹莫展,不知何处“寻梦”。

(二)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

在北京,常常遇到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胡同该不该拆、要不要保护。从根本上提高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于减少胡同居民,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拆除违章建筑,改善胡同建筑的内部设施。人们希望修整与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而不在于毁灭胡同。到处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似乎是一派新气象,其实文化底蕴很差,千城一面,千楼一面,千街一面,失去城市的固有个性与文化。

(三)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因为文化遗产是稀缺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造性,它的价值是难以用金钱来估量的,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和监督机制来加强对遗产的保护。

四、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层次和基本要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体分三个层次:

(一)保护城市文物古迹

保护文物古迹,要特别注意保护它的历史环境。只有保存了历史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二)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条件是有真实的遗存物,要尽量多保存原真的东西;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保护历史街区的原则是要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在于看它承载的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且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有历史特色,具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

现代化进程中傩戏保护与传承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傩戏;童子戏;保护;传承;发展

在我国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驱鬼除疫的宗教仪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又逐步融合佛、道、民俗、艺术等文化形式,通过祭祀、舞蹈、戏剧、杂技、面具等形式,形成了为人们驱鬼避邪、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1]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成熟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并融合各种地方戏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目前傩戏在四川、贵州、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农村山区还有遗存。

江苏南通地区的“童子戏”即是我国傩文化遗存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溯源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起源于本地古老的消灾祈福民俗仪式上童子和童子会,童子上圣仪式全部使用南通的方言俚语,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戾突异、高亢悲怆,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怪、神仙灵异有关,因此很自然地吸引了相当一批观众。明代中叶以后,以“童子戏”为主的通州民间巫觋活动已经十分活跃。到了清代,童子会已遍及城乡,这在文人作品中时有描绘:“万宝秋成祝满仓,村村赛鼓觋巫忙。”(《海陵竹枝词》),到了民国年间,巫人活动已由单纯的家庭祭祀、祈福消灾向民间戏剧活动发展,参加演出的巫觋动辄数十人,观众成千上万。建国后,在破四旧的政治背景下,童子艺人都去掉了傩仪表演,演出时只保留了其中的戏剧部份。而到了改革开放、信仰自由的新时期,在农村地区,行傩之风又逐步盛行起来,并讲究各项仪程具备,傩戏与傩仪又重新合二为一。经过岁月的沉淀,南通“童子戏”迄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资料,曾被中外学者、专家赞誉为戏剧“活化石”, 2008年6月“童子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做好傩戏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延续当地的人文脉络,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006年以来,武安傩戏、池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恩施傩戏、鹤峰傩戏等傩文化类项目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傩戏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大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傩戏的未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概括起来,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境:

1.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变迁让傩戏的生存土壤日渐贫瘠

纵观各地傩戏的起源和蕴藏其中的精神内涵,都是出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对神明的敬畏。在原始农耕时代,在自然灾害与病痛面前,人类无法有效认知,往往只能强烈地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恐惧。为了使这一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人们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这时就选择了可以人神沟通的巫术作为对抗外界的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昌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现时期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类的力量甚至可以改造自然、改变世界,早已没有了需要通过傩戏去娱神、获得神灵庇佑的需要。另一个对傩戏传承形成重大冲击的原因是城镇化步伐的快速迈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我国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原来的地域划分在不断地重组与融合,各地方的人群融入新城镇,地方语言的纯粹性也就无法保证,为了沟通方便,普通话已经是新移民的标准交流语言,年轻人和孩子们一般都不会讲家乡土话了,而地方语言环境恰恰是傩戏的重要载体之一。方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以致傩戏、傩文化在原有语言环境中的很多具有独特韵味的腔调和唱法在接受的层面失去了曾经的艺术魅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童子戏”演出时,接近六成的现场观众表示“有些听得懂,大部份要靠猜”;三成的观众表示“完全听不懂唱的啥”;只有一成的老观众表示能够完全听懂。对于一种扎根于此的地方文化而言,其语言传播环境已岌岌可危,傩戏与当地居民的亲和沟通力正在减损,听都听不懂就更谈不上喜欢和欣赏。甚至还时常有童子戏在城镇小区里演出遭人举报,被投诉太过喧闹挠民的尴尬。

2.傩戏艺人不断老去,后继乏人,传承困难

民间傩戏的传承主要有师徒相授及家族传承两种,已有千年以上传承历史的“童子戏”如今流行于南通市通州区中西部农村地区,近年来通过全面普查,已经确定了胡夕平、丁杰君、陈张林、东永清等19位有代表性的童子艺人并列出他们的传承谱系,目前整个通州从事童子戏的民间艺人总数大约在300人左右,且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现有代表性传承人为省级1名,南通市级4名,原国家级传承人胡夕平在获得命名后的第三年即以83岁的高龄逝世。全面熟练掌握童子技艺的核心传承人正在不断地老去,而接受了现代文明熏陶, 愿意继承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我国其它地方的傩戏也同样面临新老艺人青黄不接的难题,如不想方设法,终有一天会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3.傩戏表演的受众面在不断缩小, 无法吸引年轻群体

随着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综艺演出、演唱会、电影电视、还有互联网新媒体的全面普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取代了傩戏原有的娱乐功能,正不断压缩着傩戏的生存空间。如今在民间约请傩戏艺人进行祈福还愿酬神演出的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而在现场凑热闹观看“童子戏”演出的主要对象也多是街巷阡陌中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对这种原生态的傩戏演出大多持取笑的态度,认为是一班乡野村夫又在搞迷信活动了,加之傩戏的唱腔和表演较程式化,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如今在我们南通地区童子演艺活动的萎缩已在所难免,目前仍在表演完整文武场“童子戏”的已越来越少。

4.保守主义促使宝贵的原始资料逐渐流失,傩戏专业研究难以为继

傩戏一般都是无本演唱,师徒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徒弟往往需要跟着师傅跑场子,通过实践慢慢磨炼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师傅再根据徒弟的临场表现给予点拨,徒弟参加演出的机会越多,技艺精进的速度就越快。文革后的一段时间,随着傩戏演出机会的迅速减少,为了防止傩戏技艺的失传,傩戏艺人中也开始有了手抄本的记录。例如在我们通州地区童子艺人间传颂的《十三部半巫书》,它是伴随着南通童子戏问世而出现的宝贵的文学资料,包括《闹荒》、《袁樵摆渡》、《陈子春-唐僧出世》、《请星迷路》等十四个互有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故事,由排列整齐的七字句、十字句两种句式的唱词组成,童子艺人进行文场演出时经常会表演其中的经典剧目。“十三部半巫书”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风雨,前些年在非遗普查时,我们发现了保留下来的“十三部半巫书”手抄本,通过搜集整理,得以编撰出版了完整的《十三部半巫书》,为童子戏的研究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唱本资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存在保守主义的傩戏艺人,把童子戏仪程记录和唱词唱本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肯轻易示人,还存在着行业垄断的自私心理,而和他们的子女沟通时,往往窃以为奇货可居,向我们漫天要价,致使合作无法达成。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专家学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基础研究,有时还会因原始资料的缺乏而放弃研究课题。这种保守僵化的状况,使傩戏的保护与传承无奈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傩戏被归为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戏剧类”,其实它却融合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信仰与习俗等内容,是一种跨类别的综合文化现象。它的传承历史溯源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为我们提供了宗教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绘画雕刻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确实有“活化石”的作用。例如在主要研究南通童子戏的戏剧发展脉络时,我们可以看到从略具戏剧因素、戏剧美的原始戏剧雏形到成熟的世俗戏曲,不同的演艺形式在童子戏中共存共荣,颇有汉代百戏杂陈的遗风。剧目《抬判》整个过程用杂技类的肢体语言来表述,是百戏;剧目《座堂审替》中包公的四个随从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分别戴龙、虎、狗、马四式纸糊套头面具,是脸子戏;包公捉拿归案的罪犯是一个纸扎人,演的是偶戏。《开门请神》中,童子打扫厅堂场园,迎接天上地下列位神仙,牵马安轿,引座请茶,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线,是不开口的哑剧。另外,光说表不吟唱的《郑三郎上西天·痴八侯看门》,是科白剧。《跑铁·古人刀名》中,三五童子,数说历代战将的兵器和战绩,采用的形式类似于歌舞戏……单研究傩戏的这一小项就可以提供给戏剧研究者如此多的信息量,从一斑窥全豹,傩戏的确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傩仪始终是与傩戏相互伴生的一种形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其文化内涵不走样、同时又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2]笔者认为可以将“静态保存”与“活态传承”结合起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立足当下,切实做好傩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开展抢救性记录工程,建设傩戏博物馆

傩戏是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它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冲击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加之因为演出机会少,规模小,导致傩戏艺人的技艺也日渐生疏,传承走样,而且不断有宝贵的第一手文本资料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被带至九泉之下。对于日渐濒危的傩戏,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尽快启动、开展抢救性记录工程,国家文化部在去年适时发布了“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3]我们要在专家学者的参与指导下,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等手段,对傩戏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如曲谱唱本、服饰道具、神帏疏表等等,在建立了不变种源、完善全面的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博物馆、非遗展陈馆等直观向民众展示傩戏魅力的窗口,这里即有实物的展陈也有现代声光电的传播,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参观,并努力把它建设成集展示、研究、交流为一体的傩戏基地,促进傩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鼓励传承带徒,扶持民间的傩戏演出队伍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傩戏不仅要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要让它活在动态传承当中。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以保护项目为基础,积极落实配套补贴,以改善、提高傩戏艺人的生活水平,鼓励、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升“傩戏”传承人形象,形成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良好保护机制。并通过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动,扶持民间的傩戏演出队伍,为傩戏艺人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增强民间艺人的传承信心。2008年,在通州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区文广新局主管,我区成立了通州童子戏剧团,新核定编制10人,每年由政府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以继承保护地方传统戏剧、发展和繁荣地方文化,对镇、村“童子戏”团队进行艺术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使“童子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实实在在的传承和保护。为适应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新成立的童子戏剧团在保留童子戏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元素,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发展,编排了《钟馗戏蝶》、《范老爷判婚》等新编剧目,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钟馗戏蝶》这一节目荣获了第九届山东博兴小品·小戏艺术节银奖,《范老爷判婚》这一整场演出也已成功演出了50场以上。

3.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扩大傩戏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实施静态保存和活态传承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突出傩戏中宣扬勤劳俭朴、尊老爱幼、行善积德的美的部分,展示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在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通过文艺演出、集中宣讲、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加以宣传,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傩戏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傩戏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04年10月“童子戏”作为中国傩戏的代表赴韩国参加了亚洲传统艺术节和第八届东洋艺术节。2008年5月,再次受邀赴韩国晋州参加东亚西亚面具舞庆典,演出了《开门请神》、《祭鸡净地》、《太平大喜》、《钟馗傩》这些具有浓郁民间原始傩仪风味的节目,受到了参加庆典活动的东南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热烈好评,再次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008年7月,我区主办了首届“童子戏”发展研讨会,邀请了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童子戏”的挖掘、保护、开发及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研讨。近年来,我们还多次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区实地考察调研,配合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拍摄童子戏专题片,进一步扩大了“童子戏”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4.结合生态文化旅游,促进傩戏的可持续发展

傩戏在我国的湘鄂渝黔苏地区分布极广,而这些地区又同样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傩戏的生存发展完全可以和这些旅游资源相结合,那高亢粗犷的傩戏唱腔、神秘悠远的傩仪表演、色彩丰富的傩戏剪纸、精雕细刻的傩戏面具等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宝库。目前各地都在加大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傩戏等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是切实可行的双赢举措,这样既增强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又让傩戏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群众,获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我们甚至可以把各地的傩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合作交流,打响中国傩文化深度游的品牌,向国内外游客与专家学者进行推介,就如当年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展现的那样,傩戏的魅力是没有国界的。

傩戏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共同参与,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立足现实,去芜存菁,在“傩戏”这一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中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成份,让它融入现代社会,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得到传承与发展,群策群力让傩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罗巧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2012,6.

[2]蔡武.要剔除非遗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01,12.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4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哈尔滨,价值,碰撞与整合,保护与利用

历史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结晶, 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结构与功能也不断的发生变化, 而历史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建设也必然会发生价值碰撞。那么, 使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保持生命力, 并能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哈尔滨建筑以俄罗斯式、新艺术运动风格、折衷主义为基调, 形成了哈尔滨建筑的美丽风格和独特文脉。所以, 更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涵义, 使它更好地为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才能使其活力“再生”与延续。

1 哈尔滨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遗产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 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重要的有形文化遗产, 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

哈尔滨是摆脱传统建筑文化根基的近代新城市, 它的历史建筑文化在近代中国独具特色。从1898-1949年的半个世纪中,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形成了包括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多种形态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门类不全的工业建筑在内的一整套的建筑类型。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 从样式上看, 可以说是建筑样式宝库, 它们多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 以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和俄罗斯民族风格为基调, 也有少数的日本近代式和中国传统式建筑。特别是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拜占庭样式建筑是中国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中华巴洛克”作为中国特有的宝贵建筑样式也更为典型。一些重要的、标准较高的建筑都是由专业工程师或建筑工程师设计, 近代化水平较高。

哈尔滨历史建筑遗产, 反映出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的印迹。从其城市建筑的表征上可以看出, 哈尔滨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吸收了西方、俄罗斯、和日本的先进建筑文化, 不同特征的文化碰撞、整合, 构成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性格与城市文化。

2 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现代价值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情感的角度、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 更应立足于现代社会, 清楚的认识到它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要元素, 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特色的资源。哈尔滨市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具有可行性, 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社会文化方面: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是历史信息的载体, 保护它们对于人类认知自己的历史、保持和推动历史的可持续发展, 十分必要。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与活力的体现, 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要素, 并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资源经济方面:通常建筑的物质寿命总是比其功能寿命长, 利用现有建筑的基本设施, 可免除拆迁、新建、公共设施再投资和土地征收等大量费用, 而且建设周期较短。同时, 再利用是对历史建筑资源潜力的现代开发, 也是一种节约的表现。

生态环境方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 大量的旧材料难以得到合理的再利用, 势必污染环境, 而改造再利用的开发方式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同时减轻在施工过程中对城市交通、能源的压力, 也避免了新建建筑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3 历史与现代的价值碰撞与整合

可以说, 保护本身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保护这种方式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保护性设计不仅要研究建筑遗产在历史上是怎样使用的, 而且要分析怎样更好的为今天的人使用。在城市发展建筑设中必然会遇到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发生价值的碰撞, 只有找寻到两者的平衡, 才能处理好保护与发展间的辩证关系。

在哈尔滨城市的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 由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市场经济发生了一定矛盾, 在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文化效益的关系时, 经济效益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 一些质量较好, 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不断的被进行不合时宜的改建甚至拆除, 能够说明哈尔滨历史的证物在日益消失。然而, 哈尔滨的历史建筑多为近代建筑, 其中很多至今保存尚好, 其使用功能对于现在的城市仍然基本适用。对这一类别的历史建筑的保护, 我们应该允许在基本保持建筑物原样的基础上对其某些部分加以适当的改造, 将其纳入现代生活的轨道, 实现其价值的推陈出新。一般来说, 通常哈尔滨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的实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历史建筑主要作为参观、游览之用。对其建筑进行严格保护, 使其全部历史信息传递下去, 其建筑功能得以延续或赋予新的功能, 并利用其历史建筑本身及现实功能作为参观游览对象, 起到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例如:

哈尔滨极乐寺:1923年6月始建, 作为黑龙江省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 在宗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立为研究佛教思想在黑龙江的传播、发展, 佛家的流派、分支, 佛寺的格局及建筑特色都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物证。极乐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建筑经过改造赋予新功能, 对那些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而出现严重功能性衰退的历史建筑, 保持原有建筑外貌特征和主要结构, 内部改造后按新功能使用。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这些建筑本身生存的活力, 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的效益。

例如:

华俄道胜银行:始建于1902年, 是哈尔滨最早的一座银行建筑, 现为黑龙江省工商联合会办公楼。这是一栋具有法国文艺复兴特色的优秀建筑, 蕴含着重大历史背景, 被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历史建筑功能得以延续。对那些没有出现严重功能衰退、保存较好的建筑, 将其功能性质延续下去, 其改造的重点主要是室内设备的更新、建筑外貌及结构的保护修缮, 以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例如:

吉黑邮务管理局, 建于1922年, 是管辖着吉林、黑龙江邮政的办公大楼, 现为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办公楼。这座建筑外形具有巴洛克特征、兼含有法国古典主义因素, 自解放后邮电管理局接手后, 每隔三五年便对其进行一次修葺, 但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依然保持原有风格。为哈尔滨市I类保护建筑。

4 结语

不难看到,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可以在不伤害其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同时, 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 是可以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的。但是,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还必须注意的几方面:

对历史建筑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保护, 并采取不同保护、改造与利用的方式, 使其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需要立法政策与公众参与、开发商的理解和合作, 来进行综合权衡和整体考虑。

在市场经济面前, 用心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 保护与发展, 历史与现代之间关系, 寻找彼此结合的平衡点来达到和谐统一、“双赢”的关系。

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 应该放到整个城市的系统发展当中去。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建筑的价值与触媒作用, 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总之,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势在必行, 而又任重道远, 且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1]侯幼彬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赵莹.城市建筑设中的近代建筑建筑保护再利用-以哈尔滨为例[J].城乡建设, 2000 (03) :36-37.

[3]王建国、戎俊强.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J].时代建筑2001 (04) :10-13.

[4]记者.《追踪哈尔滨保护建筑》系列报道[N].黑龙江晨报.200073-084.

[5]曾一智.外面改色里面拆除保护建筑违法施工被叫停[N].黑龙江省新闻网, 2008630.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5篇

代水资源保护的启发

逯孝强

(聊城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市 252000)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中国古代有着内涵丰富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想。本文主要从对中国古代对水资源的认识、水资源利用与古代哲学思想、古代均水理念的演进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归纳,以对当代中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认识;水资源利用;古代均水理念;思路方法 中国古代对水的认识、利用及其均水理念

1.1 中国古代对水的认识

对于水的认识最早的文章出自《管子·水地篇》,其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者也。”[1]这里虽然没有直接鲜明的说出水的本质,但抽象概括出了水是生命的根源的本质,形象的说明了水在大地中的流动就如同血液在人体内流动一样,阐明了水的重要性。清代张宗法在其农学巨著《三农纪》中认为“水者,天地之气也,在内为气,出表为水。”[1]他初步揭示了水循环的规律即“水与气的循环”,这种对水循环规律的揭示本身就包含对水资源本质的认知内容也对水的本质进行了揭示。《周礼·地宫·稻

[2]人》中提到了水资源的除草功能,“凡稼泽,夏以脸草荃夷之。”即用水把田间杂草淹死,到夏天多雨高温季节,在田间以水沤烂杂草作肥料。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还提到了水资源的肥田、杀虫作用,“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2] 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2.川谷导气。《国语·周语下》中说: “ 夫山, 土之聚也;戮, 物之归也;川, 气之导也;泽, 水之钟也。夫天成而聚于高, 归物于下, 疏为川谷, 以导其气。”[1] 在此说明天地自然中川谷导气的作用。自然界的山之所以高, 蔽之所以深, 川之所以流, 水之所以聚, 是因为它们在水土整体中发挥协调的、统一的作用。自然界的水土构成一个整体, 水土的演替运动不仅是自然界存在的形成, 而且是自然界维持其秩序和平衡的原因。对天地人系统来说, 更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有所谓“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 民乏财用”。《国语·周语上》 由此可见,川谷导气, 水土演替是夭地人宇宙系统的交汇处—地球表层系统运动形式。在川谷导气思想指导下,(禹贡传》中太子晋提出了治水平土的几项原由:(l)象天,(2)仪地,(3)和民,(4)敬神(未知因素),(5)咨之前划,(6)观民之究害。并指出: “ 不堕山、不崇蔽, 不防川、不窦泽。”因为“ 山, 土之聚也, 蔽,之归也;J 日, 气之导也;泽, 水之钟也”。川谷导气还包含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萌芽。《吕氏春秋·圆道》中说: “ 云气西行, 云云然, 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 上不竭, 下不满, 水为大, 重为轻, 圆道也。” 高诱注: “ 小者, 泉之源也, 流不止也, 集于海是为大。水浊而重升作为云是为轻。”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我国气候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 海洋水蒸腾, 再由东南季风携带至大陆, 形成降雨, 降雨形成地面通流, 再顺着西北高, 东南低的地势, 流入海洋。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水资源的认识时间久远,且思考深入,有着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这些思想也为古代对水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奠基作用。

1.2 水资源利用与古代哲学思想

思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决定因素,它根据客观世界(包括自身)的信息,使人类能够认识和主动影响客观世界,水作为一种极其重要而变化频繁的环境与资源因素,它哺育了人类,又以旱涝灾害折磨人类,所以水及其变化给人类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是人类思想最重要的素材,人水关系是随着社会演变而变化,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人类发展史。对水的利用关键在于使阵发性的降水转变成可连续供水的水资源,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降水在天,蓄水在地,治水在人的哲理,天地人也就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

我国古代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古代洪水传说虽多,但唯独中国才有夏禹治水的故事,这表明实践对思维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治水的方针上,夏禹采取顺水势而导之的方针取得成功,说明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有力保证。农时是阳光、气温与降水都宜于作物生长的时段,治水与精耕细作是保水肥、抢天时和争地利的方法,体现以人治地,以地补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水分循环和液态水是阴阳冲突与和谐的产物,它是适宜的温度、气压与水分的地理差异存在的基础,体现中庸之道的哲理。水过多成洪涝,过少成旱,只有风调雨顺,才是好年景。水平被看作是平衡的标志!古代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一批水利工程,就是利用水平的原理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自流调控的设计理念。

老子认为水的性质表现哲学的柔,他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意思是:水养育万物,却能下而不争,所以体现柔性哲理。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就是说,水最柔弱,又最能攻坚强,它物是无法替代的。古人用“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以说明水的双重性。“柔弱胜刚强”立论巧妙,表明柔性思维蕴藏无限策略的玄机,正是老子从水性得到的启示。

1.3 古代均水理念的演进

中国古代的均水理念,对古代用水纠纷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均水理念的目的是合理分配水资源,避免水事纠纷的出现或扩大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行政命令为基础,政府把供水份额分配到各个地区,由用水户自[3] 由使用根据《汉书·倪宽传》记载,早在西汉倪宽管理关中六辅时就有“定水令,以广溉田”等通过制定法令来分配水资源的理念。《汉书·召信臣传》中又有关于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的记载,这是通过设置界标的方式来分配水资源。可见,此时的均水理念已经产生,其不仅保障了民众基本的水资源使用权,还成为解决用水纠纷的基础。但是,均水理念还要考虑用水的实际,尤其是用水顺序问题,各朝代对不同用水其优先性有所差异。《大唐六典》则规定了“凡水有灌溉者,碾石岂不得与争利”的用水顺序,即灌溉优先于水磨、航运。宋朝对灌溉用水的顺序进一步明确化,《庆元条法事类·农桑门·农田水利》记载“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若渠堰应

[4]修者,先役用水之家。其碾碾之类塑水,于公私有害者除之。”也就是说,灌溉用水的次序是先下游,后上游先灌溉水田,后灌溉旱田。当水利设施出现问题之时,由用水人家去修。如果发生水碾、水磨之类的机械造成了水流不畅或堵塞者,影响了灌溉,就应当予以拆除。元朝的分水、量水、节水原则是以渠水所能灌溉田地的多少为总数,分配到每年维修渠道的丁夫户田。清朝时水量的分配以“水程”为单位,水程是水流的时间限定,在过水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水使用量的多少也就确定了。并且用水管理实行“水册制”,即对涉水用户进行用水登记。

可见,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立法、学者著作,从这些涉水立法和著作的内容来看,均水理念都得到了体现,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现代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启发

水问题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甚至可能成为自然因素中唯一长期严重制约中国发展进程的瓶颈因素[5]。古今水资源保护历史表明,水资源关系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和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内容;水资源利用涉及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具体方面。,中国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这些严峻形势的形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他们的具体活动又受其水资源保护理念的指导。所以,在一些涉水主体水资源保护生态意识欠缺的情形下,他们的行为难免会表现出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利益,从而致使水生态环境在水资源不当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受到影响或者破坏。

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研究趋势大致仍将继续向两个方面发展: 一是水环境保护方面, 一是水资源保护方面。古人不仅揭示了水是生命的源泉这一本质,而且还提及善用水可以培育、滋养万物的功能和不当用水会造成水体破坏、水体污染等后果,这些认识对当今的水资源保护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首先,它可以从历史的视角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资源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价值,同时也促使人们审视自己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也就是说,通过对人为因素是引起现有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因认识,进而来改变自身不当的水资源保护思想观念,并引导他人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理念。其次,它为政府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既是天地人系统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纽带,就不能看作各个用户的消费品,而是它们的共同财富;水不是孤立的一种资源,而是资源共同体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水资源绝不限于地表径流与地下水,而要在土壤水、节约用水与一水多用的题目上大作文章,才能克服危机。

治水是我国历史早期的一件大事,它教会人们为利用自然而改变自然,它创造古代文化。当代水害教会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去完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促使人类反思,并建立新的发展观。当代的及时的与全面的信息为此奠定了基础,人类的文化也必然在危机中实现又一次飞跃。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此加快了进程。

参考文献:[1]赵敏.中国古代的治水与治水思想[J].商丘师学院学报,2003,19(3):47-48. [2] 蓝 楠,朱 琳,高凌云中国古代管水理念及其现代水资源保护的教育意义.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10,15:第28卷,第5 期 [3] 才惠莲.中国水权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5):47-49.

[4] 邵培仁.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8,(3):66-68.

[5] 程红光,杨志峰.城市水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18-319.

[6] 王庆芬,唐诚,高鲁燕.浅议我国水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修复途径[J].山东水利,2009,(11-12):109-112.

[7] 丁渠.我国古今水事纠纷解决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59-61.

[8] 张家诚,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M], 北京:地震出版社.[9] 李并成,明清时期河西地区# 水案$ 史料的梳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0] 德惠,牛明方,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法典,<<水部 式>>[J],吉林水利.[11] <<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8中国水利史稿)上册,(北 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2] 李恩军.我国古代对于水资源的保护[J].环境教育,1997,(4):46-47. [13] 关欣.我国古代先贤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及实践[J].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08,(1):1-9

现代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现代农业;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龔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

[3] 雷玉桃.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13).

[4] 李世杰,窦鸿身,舒金华.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修复的探讨.中国水利,2006.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7篇

1 合江县植保现状

合江县是典型盆周山区农业县,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09万hm2, 粮食总产50.38万t, 其中水稻种植3.57万hm2, 玉米种植1.12万hm2, 高粱播种0.602万hm2, 豆类播种0.599万hm2, 薯类播种1.684万hm2。2010年以来, 合江县紧紧围绕泸州市委、市政府“156”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以优质晚熟荔枝和真龙柚特色农产品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改变, 截至2013年底, 全县荔枝种植1.63万hm2, 计划到2016年发展到2万hm2;真龙柚种植面积0.84万hm2, 计划到2016年发展到1万hm2。

2 植保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植保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全县植保监测设备仅有1台已用多年的虫情测报灯, 主要用于两迁害虫以及常规病虫的虫情测报;其他地区无监测设备, 监测范围相当有限。监控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础设备不完善, 随着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控制难度增大。植保体系建设保障性差, 先进的器械、设备得不到更新, 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

2.2 乡镇植保员配备不足, 技术力量薄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合江县乡镇始终未单独设立植保专员, 只设有对接农业系统的人员, 这些人员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大、中专毕业生, 对病虫调查、防控等专业知识较为缺乏;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比例小, 人员及知识结构严重断档, 并且他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完成行政分工任务, 这直接导致县级植保植检站成了推广植保技术、开展病虫防治及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工作的主要基层单位。而县级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仅有6名, 全县有6.48万hm2耕地, 人均服务面积1.08万hm2,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难度较大。

2.3 专业化防治队伍缺乏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病虫防控能力提升、农业安全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专业化防治队伍是统防统治的关键。由于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 农村留守多为老人、妇孺, 且文化程度较低, 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很难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据统计, 截至2013年底, 全县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不足10支;已组建的专业化队伍植保知识缺乏, 无国家植保员资格或初级职称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多, 业务水平较低。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无人牵头组织, 设备配置不足, 体制不健全, 无明确的管理章程和服务协议, 运作相当困难, 难以形成合格的队伍;同时, 服务性收费难, 经济效益有限。

2.4 植保植检意识淡薄

合江县是四川的农业大县, 有水稻制种基地, 荔枝、真龙柚等苗木繁育基地, 农用种子、苗木调运频繁, 邻县、市有稻水象甲、菜豆象等检疫性病虫害发生, 县内部分地区曾出现柑橘溃疡病, 植物检疫防控系数较大。在市场检查中发现, 部分商贩不知道经营苗木需要办理植物检疫相关手续, 甚至不知道植物检疫机构的存在。由此看出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不足, 从业者植物检疫知识缺乏, 植物检疫意识淡薄。

3 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监测防控、预测预警体系

3.1.1 加强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建立健全监测防控、预测预警体系的前提。要摆脱过去依靠气象部门预测或凭经验预测的手段, 需建立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重大病虫害观察场, 不断添置更新植保仪器设备, 如电子显微镜、解剖镜、频振式杀虫灯、测报软件、微机等, 更新测报手段, 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不断提高植保测报的准确性, 及时为大田防治指导、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1.2 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不断提高监测防控、预测预警的准确性的同时, 还要抓住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是建立健全监测防控、预测预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本地广播电台、手机信息、互联网等发布信息, 及时传达预测预警信息;适时召开不同形式的防治现场会, 有效传达重大病虫害防控信息, 以期达到及时防控、准确防控、有效防控目的。

3.2 建立健全植保专业化队伍体系

3.2.1 建立基层专业统防统治队伍

专业化防治组织是通过互助组或合作社的形式, 利用当地植保部门的技术信息优势, 使用先进的植保器械, 进行规模化病虫害的对路农药防治专业技术队伍, 这种组织不仅能有效减少用工费用和劳动力, 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大趋势。基层专业化队伍是统防统治的参与者, 更是落实者, 只有组织好了基层队伍, 才能保障统防统治顺利实施。创新植保服务机制, 完善运作规程,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先进的防治药械, 多渠道争取资金, 在全县各乡 (镇) 组建不少于1个基层专业化防治队, 逐步带动整村、整乡 (镇) 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3.2.2 建立县乡联动植保专业队伍

所谓县乡 (镇) 联动, 就是由县级植保机构牵头, 联合各基层专业化队伍的领头人, 组织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植保专业化队伍,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农业科技书屋学习以及田间实践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队伍的素质, 再反哺基层专业化队伍, 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最终建立由政府、县乡联动专业化队伍、基层专业化防治队伍、农户共同组成的重大病虫专业化防治应急体系。

3.3 建立健全植保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集成应用体系

3.3.1 加强“拿来”技术的集成运用和推广

随现代经济的发展, 各科研院校、农技推广系统等机构不断研究, 探索出许多科学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技术, 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技术, 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 以及性诱剂、以螨治螨、稻鸭共育等创新病虫害防控方法, 这些先进的技术, 我们都可以直接“拿来”用, 适宜地区发展的深入推广, 不适宜的通过改进转化为“本土”技术。

3.3.2 加强“本土”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部分现成技术并不一定适应当地的病虫防治, 基层植保人员可结合实际农情, 以最优的社会效益为目标, 大胆开展新型植保技术试验示范, 探索一条适合“本土”的农业技术, 总结归纳, 形成文字, 加以推广。

3.4 建立健全植保植检宣传平台

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 第8篇

一、现状分析

1. 严苛的保护影响利用

近来,随着社会各界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遗产保护的预期越来越高。一种呼声是希望所有具有人文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都能够采取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要进行极为严格的保护,建筑功能要以展示为主,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开放;另一种呼声是要求全面恢复建筑原有的、最初设计的使用功能,并恢复到原住民的使用状态。

这对于大多数的近现代建筑显然是不适用的、不切实际的。依照国际惯例,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具有高度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如珍宝式的国家级文物等。这类建筑采取极为严谨细致的保护手段使其保持本来的风貌或现存的状态。保护的意义远大于利用,并且严格控制建筑的维修,对于维修材料、工艺技术的要求几近苛刻。但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由于用途和使用负荷受到限制,一般来说也就很难带来高额的经济回报。要确保建筑的有效保护,就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维护。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很难拿出大量的资金维系这些保护项目,因而这种保护模式只适用于极少数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建筑。原住民的问题实现起来就更困难了,很多近现代建筑,尤其是各国租界中的居住建筑,当时是达官显贵、遗老遗少、寓公、军阀的住宅等,应该说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这种人员构成与现今的社会形态是不相容的,历史也不可能重演,因而要这些近现代建筑恢复到原住民的状态是无法实现的。

2. 过度利用危及保护

一部分近现代建筑的所有者,只重视建筑的使用价值,忽视了建筑珍贵的历史、人文价值,随意对建筑进行拆改、超负荷使用,影响建筑保护甚至损坏建筑。一是为了实现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对建筑进行过度改造,损坏原有风貌,如为了实现大开间,将原有的木结构改为砖混结构,改变了建筑的结构形式;为了对外经营,将原有的外檐窗改为对外敞开的门,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立面布局,甚至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屋顶、露台搭设违章建筑,改变建筑形态;二是将居住建筑改作办公或经营使用,或者独户使用的居住建筑改为多户伙住,增加了荷载而且过度使用。

二、理论研究

2005年《维也纳备忘录》界定了“当代建筑”,将建筑遗产保护提升至城市设计的必要环节,强调城市发展下遗产再利用的重要意义:历史建筑、开放空间和当代建筑可以彰显城市特色,从而极大地提升城市价值。当代建筑可以吸引居民、旅游者和资金,因而是强有力的城市竞争工具。历史遗迹和当代建筑共同构成当地社区的资产,应为教育、休闲和旅游服务,确保这些遗产的市场价值。这里强调要对建筑进行保护使其彰显城市特色,同时也要有效利用确保其市场价值。建筑的保护利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保存

保持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或其被发现时的原始状态,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古迹的持续破败。主要措施包括结构加固、防止建筑的风化、虫蛀、腐蚀及其他人为破坏,使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尽量维持现状。这种保存的案例多见于博物馆式保护的文化纪念物。

2. 修缮

修缮是通过对建筑的考证、价值评估,精确地记录建筑遗产在特别时期的形式、外貌及特性,并移除后期添加的无历史意义部分,以重新组合古迹损毁、遗失或散落的部位及构件为手段,使建筑恢复至过去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使用状态。修缮在原则上鼓励建筑再利用,因此在最少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合理改善给排水、机电等设备,且合乎当代建筑法规在能源效率、无障碍空间、卫生健康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3. 再利用

再利用是指修改现成的资源,使之合乎当代建筑功能的标准,并且具有适用于新的使用功能的可能,是复原修护的延伸。因此,建筑再利用时,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修改空间格局的方式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以符合新的使用功能;可以通过调整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

三、建议措施

1. 完善政策定位

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利用政策。对于珍宝级的建筑,采取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但财政不能完全负担维护、运营费用的建筑,可采取沿用原用途、业态的限制性利用的方式;对于价值一般的普通保护性建筑,对利用模式的限制可适当放宽,在满足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其进行功能完善,改变使用用途。

2. 引入资金支持

近现代建筑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其结构安全性能、使用功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要确保建筑的安全、正常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缮、改造。由于这些建筑的特殊性,其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也高于普通的建筑。为了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在政府投入资金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介入,以充分发挥建筑所具有的历史、人文、经济价值。

3. 鼓励试点先行

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事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政策层面、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等多个维度。应该鼓励一些机构进行大胆的尝试,在管理部门的规范、指导下,在不破坏建筑的前提下,选取试点进行尝试,以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4. 强化宣传引导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9篇

一、西部民族文化的弱化与异化

在历史上, 由于地域性造成的相对封闭与分割, 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但是, 随着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受到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作为整体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 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加速变迁, 西部民族文化固有的脆弱性进一步恶化。正如安格尔所指出的那样, 许多地区不同的文化在语言、风俗、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已经开始消失。尤其是在那些群体小、居住分散且被较富裕的、人数众多的汉族包围着的地方, 更是如此。有些打着经济转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号进行的所谓民族文化发掘, 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民族文化的繁荣, 而是民族文化的严重异化。

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商品化。一些能够带来经济和旅游效益的民族文化被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各种开发, 表面的热闹下面其目的并不在于文化的保护, 而在于经济效益的考量。而且旅游旗帜下的民族文化仅是作为吸引旅客猎奇心理的噱头而发挥功用, 其弘扬与表现的大多是文化的表象和附着, 而非肌里和本真, 有些在发展的名义下已经遭到人为的毁坏和改动, 尤其是民族文化原有的宗旨和内涵已经大大偏离原有的精髓。有些景点有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俊男靓女, 在反复表演着只有在特定节日才会有的一些民族礼仪和民族文化, 如民族歌舞、祭祀仪礼等, 将这些脱离了民族本初语境的便于视觉化演示的东西随意加以表演, 商业化味道非常浓厚, 给人的感觉是缺少自然和真实的民族本真生活情境的浸润和熏陶。而一些负载民族文化深层价值的文化因素如文字、宗教等, 由于其本身的形而上特质, 难以进行视觉化表演从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因之带来人为的很难逆转的价值淡化。

其次是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最为典型的是旅游商业演出, 尤其是故意追求落后与原始文化的展示。旅游商演的一个基本准则, 就是“为游客服务”, 一切以游客喜欢与否为定夺, 背后透出浓浓的“为人民币服务”的商业味道。有些地方旅游开发商出于迎合旅游者感受异质文化的猎奇心理, 把只有在婚礼上才有的活动搬上舞台, 失去了原有婚礼的意义。当然, 这些表演都是盯着旅客的荷包而欢歌雀跃。这些例行、同质的程式化表演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民族文化原初语境中本真内涵, 大大贬损了民族文化价值和形象。

第三是民族文化的淡化。走出传统奔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外交流的频繁化和深度化。在传统年代西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与外来文化接触少, 步入现代世界后随着交流的扩大, 不但有汉族、外来少数民族, 而且有异国民族, 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情形就大不相同。但是文化传播的普遍规律则是, 区域之间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传播无论采取哪种形式, 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地区为主导。外来文化的示范效应带来的本土文化的妥协, 甚而有意无意的迎合, 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有人文景观的逐渐消解, 民族社会文化特色的淡化;或者是形成文化自卑心理, 不加区分地自我矮化进而放弃传统文化。优势文化迅速同化少数民族, 从而扼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层次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创造继承的各种支配社会行为的风俗、传统、态度和符徽, 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和系统。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 并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心态层面等各个层面予以体现。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首先要合理研判何者是民族内里的本真文化, 何者是民族外显的附着文化。

相对恒稳的本真文化是渗透于一个民族骨髓的内里文化, 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气质, 是与民族本体共生共存的。相对流变的附着文化是外在的, 有些是内在文化的体现, 有些则只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因时制宜或因地制宜的进化性适应, 只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这种附着文化就会动态演化。不能因为我们原来住过洞穴、树巢就永远住下去, 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现代有巢氏;当看到蒙古包越来越少, 越来越多的人搬迁到明亮的高楼大厦里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脱离民族传统的不经之举。有的人认为只要是少数民族文化都应该保护、不能够改变的想法, 认为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就意味着文化的静止与停滞, 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就应该将之处于所谓“落后”状态。极而言之, “这实在是对于少数民族的不人道, 是民族文化话语权方面的专制与霸权主义, 缺少人文主义关怀。”

就物质层面的文化而言, 带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居所文化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程度不同的变迁, 甚或出现趋同现象, 其实这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寻常现象。西服和洋装在中国的普遍流行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这并不代表汉民族文化的消失, 有句话说得好“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制度层面的文化而言, 民族婚姻家庭与社会组织的变化也是因应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大势所趋。就行为文化而言, 民族节日文化、语言文化等必然会随着交流的扩大和深化发生或主动或被动的回馈性变化。就心态层面的文化而言, 民族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变迁尽管缓慢, 但也在时代大潮中因应着时代的问题和困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应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结果, 它不代表民族文化的整体消失, 只能证明民族文化的强盛的生命吸纳力。因此,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原来所认定的一些民族文化, 分辨哪些是体现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本真文化, 哪些是外显的附着文化, 哪些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都曾经历过的阶段性文化。

分清文化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 它关系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首先, 对那些体现民族内里精神和气质的本真文化, 我们要重点保护。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如民族认同、民族信仰、民族道德、民族自信等, 它是民族聚合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民族本真文化是与民族本体息息相关、生死以之的, 它是一个之所以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标志。对这类民族文化, 我们理应重点保护。可以通过完善法律、加大宣传、设立机构、确立标本等多头并举的方式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保护工作, 但最重要的还是给民族本体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给予该民族自主发展的权力。我国目前所施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疑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其次, 对于外显的附着文化要区别对待, 适度保护。其一要善待民族文化特定艺术样式的文化传人, 保护好他们就是在切实保护民族文化。其二要区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要发扬光大, 对其糟粕则要剔除。其三要对积淀民族文化的民族文物和记载着民族“活的生活场景”具有文化标本意义的物质生活器具善加保护。其四要对体现民族特性的有生命力的行为类非物质文化样式妥善保护;其五要形成少数民族文化自我更新机制, 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

第三, 建立实体保护模式。组织相关人员对于各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和社会普查, 收集、整理材料, 并运用文字、图片、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 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进行遗产申报, 作好商标注册;对特色服饰、手工制品、宗教器物、生产生活用具等, 分门别类地记录收集于当地博物馆、风情园、民族村和主题公园之中。

摘要: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与异化, 要辩明哪些是民族内里的本真文化, 哪些是民族外显的附着文化, 再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弱化与异化,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郝瑞.从族群到民族——中国彝族的认同[C].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冯天喻.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10篇

我国在人文方面与东盟国家联系密切, 而且在文化上有共通的地方, 尤其是在体育文化领域方面, 不仅交流逐渐增多, 还有了一系列的民族体育赛事。 我国对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十分的重视, 自从1991 年与东盟对话的开启, 我国与东盟在众多领域上都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广西是多民族聚集区之一, 有着优厚的地理位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广西地区发挥自身独特的体育优势, 开展了体育事业, 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特点, 成功的举办了各种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地推动了广西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趋势下, 还承办了许多民族特色的体育比赛, 广西也逐渐的成为我国与东盟友好交流的“桥头堡”。这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还为传承我国体育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广西作为主办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的主要省份的优势

2.1、地理位置优越

广西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既有陆地的接触又有海上通道的地方, 是经济区域沟通交流的重要枢纽, 还拥有通往越南最便捷的陆地通道, 极其便利的交通路线,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先锋部队”, 拥有这一特点的广西为举办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占据相当大的优势。

2.2、体育资源丰富且交流频繁

广西与东盟都具有体育资源丰富这一特点, 据调查显示, 东盟国家大约有六大类、三百多种民族体育项目, 广西现在所拥有的民族体育项目也是有二百三十多种, 并且有相当多的节日、庆典, 每个节日都会举办不同的活动, 其中不乏有民族体育运动的项目。此外, 广西和东盟之间的体育交流也很频繁, 从1986 年起, 双方就开始进行体育活动互访, 各派出自己的代表团到对方国家进行考察、训练和比赛等等, 再后来, 不只有运动员代表, 还有政府要员进行访问, 并举行研讨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 广西面对东盟之间的体育运动交流具有很好的前景。

2.3、文化有相通之处

广西邻近中南半岛, 从古以来就有移民和通婚的现象,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据科学认证, 广西的傣族与缅甸的掸族是同一个来源但称呼不同, 而有的民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这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个地区的关系。基于这个之上, 广西和东盟各国的文化习俗还特别相似, 例如:舞狮、抛绣球、斗鸡等民族体育活动在东盟各国也常常见到, 这种在历史上的渊源与文化上的共性更使得广西与东盟地区的关系交好, 也利于两个地区之间对体育运动的认可。

2.4、相关政策有保障

广西在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后进行充分利用, 出台了关于保障广西民族体育项目的一系列政策, 有关于如何壮大广西的体育事业, 还有关于对民族体育的保护措施, 将体育文化交流穿插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当中, 使得两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稳固, 还在边境地区建立了武术交流基地、 民族体育项目的研究中心等一批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在与东盟建立的民族体育比赛的交流中占据了主动权, 不仅获得了许多经验, 也推动了民族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5、对民族体育有很好的传承

为使广西在面对东盟的民族体育赛事能有更好的姿态, 广西通过合理的规划逐渐的在各个地区实现了对民族体育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在21 世纪以来, 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民族基地, 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规模, 对于自治区级的来说, 有11 个, 对于较小一些的地级市来说, 就建立了相当多的基地, 比如说:广西百色所在的12 个县都建有民族体育基地, 另外, 还确定了10 个传承民族体育的示范基地, 还在学校中开展了“迎接民族体育”的活动, 在学校中宣传自己的特色体育文化, 不仅使得体育文化得到宣扬, 还在下一代的心中刻下独有的体育文化的烙印, 同时还审批了14 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示范型学校, 组织了相应的保护民族体育活动的联盟。

3、加强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体育赛制交流的措施

3.1、加大政府及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

广西要想在民族体育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就要充分的利用上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还要积极的响应相关的政策并且能够真正的落实下去, 弘扬文件里的精神, 对帮助民族体育进行传承的人进行奖励和资助, 给他们建立起人身保障,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保护区中实行相应的措施, 建立一个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社会环境, 以保障民族体育项目能够得以传扬和继承。还要大力的拥护政府的核心地位, 借着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合理的对民族体育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规划, 政府也要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扶持力度, 加大资金的投入,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挖掘自身体育资源的特色, 提高比赛质量

在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承下, 要对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加大宣传的力度, 对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要及时的踢出去, 抛弃那些没有价值的内容, 要以科学为标准, 保持严谨的态度, 充分的利用起现在的高科技和创新技术, 将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带出新特点、 新内容来, 形成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体育文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健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机制, 维护这些非物质式文化遗产, 还要维护那些传承人的合法利益, 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制度, 加强其工作建设的科学性。比如: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平台、信息库、体育产品的在线销售等。

3.3、完善我国对外交流体系

加强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促进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创建和谐社会并营造出良好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所以深入广西与东盟地区的民族体育赛事的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 广西应当完善那11 个自治区级民族体育训练基地, 实施合适的外交政策, 不断地提高民族体育的水平,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项目的训练, 并进行反思与改进, 在这个基础上, 建立起民族体育交流的机制, 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所缔结的友好关系居我国首位的优势, 加强两地之间的交流, 还可自主的发起体育比赛活动, 使得两地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趋于常态化。

3.4、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应当是其文化遗产, 我们要利用现有的科技, 对具有民族性的文字、器物、图像等进行保护和继承。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文化保护的宣传。在这个基础上, 将原有的文化与现在的人文、特产、美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 对民族体育事业进行开发, 将民族特有的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 通过市场运作机制, 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系, 甚至也可以创立一个自己民族特色的品牌。 还可以利用处于东盟贸易区边缘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 以及税收优惠的政策, 设置具有观赏性的体育项目或者活动, 开发具有光明前景的运动品牌, 在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的承办中, 将活动和比赛办好。在这些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民族竞技体育的水平, 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民族体育事业向更高一层发展。

4、小结

众所周知, 体育活动总是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类的习惯、生活。体育比赛更是展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中国—东盟的民族体育赛事中, 不仅可以带动广西的体育事业,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模式, 也可以满足当地人民对于体育消费的要求。总的说来, 广西依靠其特有的地理优势, 抓住这个机会, 并且在这当中掌握主动权, 就成为连接我国与东盟之间的重要纽带, 这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广西自身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们还应该向前看, 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改正出现的不足, 吸取他国的优秀经验, 在以后的交流中将更加的出色。

摘要: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 有着良好的交往历史, 而民族体育赛事的交流则是其中一种方式。文章以广西为例, 探讨了广西作为主办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的主要省份的优势, 提出了加强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体育赛制交流的措施, 希望能对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保护性开发与现代化推广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延超.民族体育赛事项目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选择[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 2014.

[2]尹继林, 李乃琼.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交流研究[A].2012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探索论文集, 2012.

[3]尹继林.中国—东盟体育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01) .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接地保护措施;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013-02

随着楼宇建设以及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以智能楼宇为代表的现代高级楼宇开始出现,在其发展生成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智能化技术。现代化智能楼宇可以用“3A”来描述其特点,分别为OAS、BAS以及CAS,即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以及通信系动化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接线等的需求,就必须要进行接地保护,所以本文进行相应介绍,希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特点分析

1.1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主要内容

在现代智能楼宇电器设备自动化方面主要包括电源线、网络通信线和信号线几方面,具体的安装技术以及内容,见表1。

1.2 现代智能楼宇電气设备安装技术难点

在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中,往往要涉及到大量的管路以及线路铺设等,具有较大的工程量,并且其中会涉及到专业配合点等相关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之前就必须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以便能够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下面就相关技术难点进行简要说明。

①在电线线路管道铺设中,尤其是在电梯间以及走廊内,经常会发生与水管、风管等的交叉,这样就造成一定的困难,必须注意进行不同管路以及不同用电类型的布局,科学布线以及铺设管道。

②在竖井内的主线槽施工中,应该注意区分电槽的电性和类型,合理进行安排。

③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往往接地保护也是进行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需要进行注意。

④一般电气设备的安装会涉及到金属结构,也会涉及到混凝土结构,面对这些结构应该特备注意,选用合理的焊接方式,尤其是混凝土中采取膨胀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

⑤在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相应的支架,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注重其美观性,最后还应该保证支架间距离的均匀性。

2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点分析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包含众多方面,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电气竖井内电气管线设备安装、楼层板面电气安装施工、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安装施工。

2.1 电气竖井内电气管线设备安装

在电气竖井内电气管线设备安装中,主要技术主要集中在母线槽安装、桥架安装、分支电缆的固定、配电箱安装、孔洞封堵五个方面。

2.1.1 母线槽的安装技术

在母线槽的安装过程中,第一步确定相应的留孔位置,并在固定层留孔位置上安放相应的槽钢,注意角尺以及水平尺和钢卷尺的综合利用,保证位置等的准确性。第二步把母线槽进行相应连接,并且注意区分不同线路,利用绝缘栓进行孔洞连接和固定。第三步为槽钢装备相应的弹簧以及专用附件,在操作过程中使用镀锌螺栓,并且在链接过程中综合使用平垫片和弹簧垫片,对主要采用技术及内容BV-(500 V)2.5 mm2铜芯聚氯乙烯(PVC)绝缘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有的系统采用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强干扰环境中和远距离传输时宜选用光缆母线槽起到支撑作用。第四步是进一步确定母线槽中相与相、相与零、零与地间的绝缘值,保证其能够超过20 MΩ;保证无误后进行相应封堵,并用支架固定。最后选择合适的铜线把母线槽外壳连接到竖井内,并为其建设相应的阻水圈,注意高度要超过5 cm。

2.1.2 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四步来进行。

弹线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装——电缆桥架敷设安装——接地铜排连接。

2.1.3 分支电缆的固定

在桥架安装好之后,进行分支电缆的固定,首先应该确定合适的距离,一般1.5 m为适宜距离,每隔一个适宜距离固定一个电缆卡箍,在固定过程中要做到固定的严密性以及牢固性,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缆发生下垂以及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2.1.4 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的安装首先固定箱体,一般把箱体固定在混泥土墙上,有时候固定在砖墙上,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配件,为保证牢固性一般选取膨胀螺栓。固定之后还应该加上相应的钢进行进一步固定。如图2所示。

2.1.5 孔洞封堵

孔洞封堵处理不当,会引起烟囱效应,在孔洞封堵中一般采用10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并且填一定的阻火包,同时也要进行防水,一般采用阻水圈。

2.2 楼层板面电气安装施工

楼层板面电气安装施工首先进行预埋处理,预埋应该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保证管路与配电箱正确连接,提高连接质量与观感标准。

2.3 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安装施工

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主要使用的当前的新技术以及新手段,主要体现在自动化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网络通信技术方面。在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中采用大量的先进的设备,例如以温度控制器为代表的自动化仪表,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内部的设备进行集中的管理、监控以及控制,并建立起完善的系统。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并且注意相关的安装条件和安装的标砖,严格按照相应的说明书以及装配图进行,精心操作。在现代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与部件主要是传感器和执行器,因此在建设中应该尤其注意。

3 电气接地保护安装技术要点

电气接地保护作为电气安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接地保护的研究中主要从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以及安全保护接地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3.1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主要針对的是天气问题。天气状况的良好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运行。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就必须配备相应的防雷措施,一般针对不同的设备以及不同的仪器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手段,随着技术发展,一般会在建筑内部配备相应的智能系统,进行防雷保护,与防雷设备相结合。这里进行一组意见提出:接闪器采用针带组合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 mm×4 mm镀锌扁钢在屋顶组成≤5 m×5 m(或4 m×6 m)的网格。通过这样的系统既能够很好的实现防雷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电磁干扰的作用。

3.2 工作接地

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工作中,有必要进行工作接地处理,尤其是大功率的电气设备。一般你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方法进行,可以有效的防止零序电压的偏移,从而很好的实现三相电压的基本平衡。

3.3 安全保护接地

为了保护人身的安全,并且保证设备的安全,往往会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接地。在现代智能楼宇的建设中,对于楼内的电气设备以及部件均需要进行保护接地处理,一般采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实现,例如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杆塔等。

4 结 语

现代智能楼宇的建设在不断进步,相关技术也给予了重大的支持。在这种形式下,需要相关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的不断努力,明确相关的安装技术以及安装要点,将会进一步提高建设的效率,提高工程的质量,有效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岩.智能楼宇电气安装技术与接地保护措施刍议[J].科技风,2011,(4).

[2] 李晓.惠州电大智能楼宇综合布线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 杜中海.智能建筑及其电气保护[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 申赐强.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的研究和使用[J].河南科技,2015,(4).

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12篇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 这种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使得经济和环保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社会学是一门对环境体系和社会体系的联系进行研究的学科, 而生态现代化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如今, 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生态现代化凸显出了其重要作用, 因此对其与经济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

2 我国生态现代化实施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的经济逐渐转型, 走上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体制道路, 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 如对于企业利用废弃物品作为生产材料的予以减税、将生态项目列为重点保护等, 这些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我国在2011年的环境保护产业总值逐渐升高 (>10000亿元) , 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在增加 (约为2.7%左右) , 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之多[1]。虽然这种增长速度较高, 但是在具体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因此环保技术不高, 社会意识不强。政策制定后执行力较弱, 没有全面发挥出作用。我国一直遵循着科学发展观, 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推广工作, 在发展经济时考虑了人口、经济结构、土地开发等, 规定企业在经营和发展时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等问题。

3 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现代化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际不符

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有了生态化的趋势, 然而较先进国家仍旧有很大的差距。生态现代化最初被英国、法国等国家采用, 而其国家具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其实是生态现代化后对于社会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是我国由于处于发展中, 且与西方国家的制度、政治背景等方面不同, 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问题的制约使得相关理论不能更好地为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服务。

3.2 生态现代化水平低

生态现代化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 因此其需要创新性和高水平实施。其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和节约资源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关部门也开始了对这种实施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的技术较低, 并且受到了先进国家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影响, 很多西方专家认为在建设、施工、石化、运输等方面应实施低碳技术, 其包含了很多技术 (>60种, 重点技术40多个) , 在使用这些技术时我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2]。

3.3 经济不够成熟, 影响生态现代化发展

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在发展, 目前处于世界的前3名中, 然而由于人口较多, 因此GDP仍旧非常低, 在世界人均GDP的排名中为100多名。其对人们建立环保意识有着很消极的影响。虽然我国人均能源使用量在近10年来逐渐减少, 但是总数依旧升高, 由20世纪90年代的9.9亿t增长到了2011年的32.5亿t, 这对于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 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现代化、环境保护关系的对策

4.1 加强研究适合我国的相关理论

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因此对于很多方面的分析不够充分。生态现代化的理论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 比较适合其发展。我国应结合具体的中国国情, 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生产经营特点、经济类型、发展规模等等[3]。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生态现代化理论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和意义, 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提供可靠科学且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4.2 提高生态现代化水平和技术

生态现代化对于技术的要求严格, 这就预示着政府及管理部门应提高相关技术。我国应加强对环境的监督和评价方面的技术, 重视相关的监测站的技术员工、机器、基础设施、投入金额等, 提高工作人员检测污染源头和环境的能力, 制定合理科学的监测方式、制度、内容等, 使得环境监测进行得更加顺利, 为生态现代化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并提高生态技术和水平。

4.3 扩大经济规模, 降低能源消耗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保证经济增长、扩大经济规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发展经济时, 应充分考虑到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以实现生态现代化。目前, 提高人均GDP较为重要, 不仅能够帮助我国更好地提供生产力, 还能协调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高水平的生产力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环保意识, 这能够带动生态现代化的发展, 使其发展道路愈加顺畅。

5 结语

如今, 我国逐渐加强了对生态现代化的重视, 因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施生态现代化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需要充足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正确的实施方式, 这激励着相关技术的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监测能力, 加大理论研发力度, 提高生态技术水平,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避免破坏大自然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走上生态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于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因此对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加重视。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在增强, 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推广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经济的特殊性, 会存在着阻碍。基于环境社会学视角对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生态现代化进行研究, 以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态现代化,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0.

[2]金娟.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1.

上一篇:新措施下一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