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特征范文

2024-07-02

空间特征范文(精选12篇)

空间特征 第1篇

1. 苗寨空间形态的历史成因

从古到今, 世界任何一个地区的建筑形式大多都是受当地的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形成的。例如, 陕北、晋中地区的窑洞, 当地的人们直接在天然的土壁内开凿横洞, 洞内加砌砖石, 这种流传了千百年的修建方法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利用地形地貌的建造特点;相反四川阿坝州的羌寨, 却都是用当地的石头砌成的房子。

1.1 地形地貌环境对苗族民居建筑形式的塑造

黔东南地区在地貌上处于云南高原湖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梯状斜坡带, 地势高, 起伏大, 地形变化较为复杂, 地貌上呈阶梯降低;地质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 除北部有面积的石灰岩外, 其余多为轻变质板岩、石英砂岩、变质砂岩等。该地区的苗族民居形成就与其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密不可分。这里的建筑形式多以干栏式为主, 通俗点说就是吊脚楼或者是半边楼。因此, 当地复杂多变并且具有特色的地形地貌使得贵州凯里地区的苗族民居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建筑形式。

1.2 地域气候对苗族民居构造的影响

地处黔东南地区的苗族由于当地地形构造特殊, 于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天气。夏季:由于该地区雨量较大, 湿气重, 所以高坡处较凉爽, 但是低洼地带会出现较高的气温。而冬季, 由于高坡地带湿度较重, 因此冬季也比较寒冷。鉴于以上种种气候的客观因素, 所以, 该地区的苗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就采用了与气候相互协调、共生的“干栏式”, 这样的建筑形式能更好的处理房屋的隔热、通风、防雨、防湿等不利因素, 解决了潮湿地气对室内居住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 充分证明了苗族民居的构造形式除了受到当地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外, 还受到了地域气候的影响。

2. 苗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2.1 苗族民居村寨布局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分布着一个个布局具有鲜明特色的苗族村寨, 当地的人们在修建民居的时候考虑到这里大多是雨季和潮湿的地方, 因此, 在这里建造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建筑形式自然锁定了能够防潮、通风、防雨的吊脚楼。然而, 由吊脚楼组成的村寨都是靠山面水, 依次排列, 同时随着各户村落人口的不断增加, 新建的房屋又自然向周边展开, 又形成了新的村落与寨子, 若干个村落聚集, 就形成了镇。远远望去, 参差错落, 颇为壮观。

黔东南苗族地区人们对村寨的选址是非常考究的, 例如, 首先村寨的位子要选在有高大枫树的地方;第二, 即使当地是一个依山傍水, 人杰地灵的地方, 但是如果没有枫树, 那人们就会先栽种下枫树看看能否存活, 然后才决定是否在此建立村寨。可见当地人对枫树的崇拜和敬仰。

2.2 建筑的形式

贵州苗族居民为了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而创造了一种底层悬空式的建筑形式, 即南方干栏式建筑——吊脚楼木结构房, 现已成为当地苗木居民首选的建筑形式。光阴如织,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 苗族居民在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将南方干栏式建筑融入, 创造出了具备苗族风情特征的建筑——吊脚楼单体建筑和其他附属建筑。

苗族居住的建筑属半吊脚楼形式, 建筑与自然山体相结合, 底层后面部分与山坡结合, 用石头垒基平接地面, 利用4-5跟立柱支撑, 形成台基, 上面立柱建楼。底楼用相对差的杉树皮和木板做墙壁, 建造牲畜农具屋。二楼是苗家生活的起居室, 由杉木板分隔, 集中了堂屋、卧室、火堂、客房、厨房等, 整个楼层房间以中间堂屋对称排列, 三间五间不等, 内由一通道连贯;厨房和茅厕设在左右两边, 或是搭建一两处“偏厦”。堂屋比较宽敞, 属于吊脚楼的中心位置, 具有多种使用功能, 如娱乐、休闲、用餐、待客、交通枢纽等。三楼比二楼低矮, 从一楼室内楼梯进入, 是吊脚楼的顶层, 苗族人一般用来堆放杂物和储存各种粮食。吊脚楼的房盖是用青瓦或杉树皮建造的, 类似于汉族建筑里面翘角的歇山顶的形式。整个建筑只有固定椽子用了少许铁钉, 其他位置全部都由榫卯构筑而成, 属于典型的穿斗式木结构。干栏式苗居的退堂属于半户外的空间, 是室内空间至凹廊入口的过渡区域。这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区域对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有良好的作用——与自然环境结合空气清新宜人、沁人心脾, 光线更为充足, 夏天通风较快, 冬天则阳光明媚。

以上讲述的都是苗族的主体建筑, 除主体建筑之外, 居民还建有生活生产所需的诸多小房子, 如粮仓、晒棚、肥棚、禾晾、茅房等其他附属建筑。这些功能性的附属建筑如点点星光交映在群山绿水之上, 与主体建筑吊脚楼构成一幅完美的苗家画卷, 将建筑群落与大自然的美丽融合, 浑然天成。苗家寨门是对外形象展示的标志性建筑, 各寨都建有精巧别致的寨门, 独具特色, 更有胜者如雷山县郎德寨就不止建有一个寨门, 它分为上寨门、中寨门、后寨门;寨门作为苗族居民入口迎宾的交流场所, 与吊脚楼建筑形式相辅相成, 共同打造出具有苗家风情特征的魅力山寨。

3. 美学意义及其价值评价

在日趋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市中, 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态、绿色、节能的建筑景观形式, 就像黔东南苗族的村落一样。然而, 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里, 生态景观建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 人们渐渐开始走向郊区, 甚至回到一些原生态的地区去欣赏与大自然融合的建筑景观的美。

苗族民居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讲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山地城市, 更是值得人们借鉴的。黔东南苗族的吊脚楼这种上实下虚的悬空结构, 其架空层可大可小、可封闭可开敞、可高可低、可规则可变形, 使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需而用的形式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地形。吊脚楼依坡地而生, 既能最大限度地争取空间, 同时也不破坏当地的原始地形地貌, 建筑与自然协调共生。

4. 结语

在当今提倡环境要追求“城市个性”的时代, 苗族干栏式民居的这种建造方式科学又巧妙的使建筑与环境相结合, 既保持了原生态地貌, 与此同时也根据该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建造成了黔东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和村寨形式, 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方法。因此, 我们也应该在现代化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充分借鉴苗族村落的建造原则, 寻找出适合自己城市的建设思路, 这样才能摒弃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打造出既生态又具有城市特色的、高识别性的现代化城市来。

参考文献

[1]李先逵.干栏式苗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 :1-4, 63-64.

[2]崔惜琳.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色及其启发性[J].建筑知识, 2006 (3) :48-50.

[3]李先逵.创造现代干栏更新山城风貌[J].华中建筑, 1998 (2) :94-96.

浅析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特征 第2篇

浅析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特征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问的特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的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对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空间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作 者:谢林霞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期 刊:时代经贸   Journal:ECONOMIC & TRADE UPDATE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X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环境空间    特征   

论诗歌的空间叙事特征 第3篇

一、诗歌是集叙事与抒情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叙事总是倾向于时间,抒情倾向于空间。华莱士·马丁认为,“叙事对立于种种非时间性的规律”,而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的“情景交融、景情相生”也强调抒情的空间性。因此,在研究诗歌的空间叙事性时,与抒情划清界限至关重要。《罪恶的黑手》中有这样的一段:“早晨的太阳先掠过这圣像/从贵人的高楼再落到穷汉的屋上/黄昏后,这四周阴森得叫人害怕/神堂的影子像个魔鬼倒在地上”。这是一段空间描写,将“贵人的高楼”与“穷汉的屋”作对比,表现对穷苦人民的悲哀和同情;将神堂的影子比作魔鬼,抒发对殖民者的恐惧、厌恶、憎恨。因此,这其实是一段抒情,而不是叙事。但是,在整个诗歌的结构中,这是具有存在意义的,抒情化的空间描述作为叙事的“背景”而存在,虽然不与叙事直接产生关系,但让叙事所处的空间更加清晰。“贵人的高楼”与“穷汉的屋”作为意象并不属于空间叙事的一部分,而是属于整个诗歌构架中的成分。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搭筑空间的关键要素,有些意象则直接参加作品的叙事,成为叙事本身的一部分。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意象更多的是为抒情服务,而不是叙事。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此处的“意”指的是一种情感与思想哲理的复合体;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这一术语,认为“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那么在叙事中出现的意象是否对“叙事”这个行为本身存在意义呢?这与意象的种类有关。意象分为兴象和喻象两种,兴象指由客观物的某些特质而想象到主体的情思,是由世界“起兴”延伸到主体,喻象则是以主体为起点,将客观物染上主观的色彩,根据主体的心灵创造出特殊意义的“象”。当兴象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在诗歌中出现时,它对诗歌的叙事是不产生意义的。譬如在《罪恶的黑手》第一部分,“还有一队女人缀在后边/脂粉的香气散漫了庭院”,“脂粉的香气”是叙事的组成部分,“女人”意象同样也是教堂里发生的事情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些意象中能想到殖民者生活的奢靡、作风的虚伪,但这种意象更偏向客观物,是一个兴象,虽然产生了新的空间,但从中引出的“意”并非教堂中事情的一部分,也不形成新的叙事。当喻象作为叙事的组成部分在诗歌中出现时,它对诗歌的叙事则是具有意义的。“在这空场的中心/正在建一座大的教堂”、“四面高墙隔绝了人间的罪恶/里面的空气是一片静寞”,“教堂”、“高墙”属于喻象,它们在构成叙事的同时有着明确的所指,工人们正在建的“教堂”指的就是工人们正在受着压迫与剥削,“高墙”就是虚伪的文明对野蛮进行掩盖,这种意象更偏向于意象所指的“意”,写工人建教堂实际上就是在写工人在受压迫这件事,“小事”暗示着另一件“大事”,形成了新的叙事空间。当然,在兴象与喻象之间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的,意象是主客观的双向投射,是主体与客观物的融合,但在空间叙事的研究中,我们应更注重喻象,而不是兴象。

意象所搭筑的叙事空间是一种抽象空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抽象的叙事”。首先,抽象的叙事空间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在《罪恶的黑手》的抽象空间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事,中国的下层人民倍受压迫,殖民者高高在上靠剥削中国人民过优越的生活,但这件事不是具体的,我们不知道是谁在受压迫,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也不知道是在哪里,“抽象的叙事”所形成的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其次,抽象的空间具有普通空间所不具备的复杂性。在作品的抽象空间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受苦的人民,还能看到强国对弱国的欺凌、作者对殖民者的憎恨、对国家弱小的不甘、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抽象空间是物、情、理的多方面复合。

二、诗歌的叙事空间不是随便安排的,是有其内在的结构方式的。《罪恶的黑手》整个作品都在“教堂”所在的这个空间,它是一种固定空间,但这种固定空间是动态的、流动的。阿伯特在《剑桥叙事导论》一书中提出“行动制造了空间”这一观点,认为空间的存在因行动才有意义,随着行动不断变化,其所对应的空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叙事空间必然是动态的、流动的。以诗歌的第一部分为例,起初的空间是正在建造的教堂工地,而实际上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工人建造”这个行动,工地只是因行动而产生的空间。紧接着诗歌写到教堂建成以后街上过路的人,因此有了十字架和耶稣圣像;写到教徒走进教堂,因此有了钟声、石阶;写到牧师释道,因此有了讲台。每个空间仅对其对应的行动有意义,行动结束,其空间就不复存在,因此空间是流动的。不能否认的是,在叙事空间的流动中,是具有时间性的,因为不管是行动,还是我们阅读,都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然而在教徒从街上走进教堂,再走到讲台下听牧师的教义这个过程中,在我们从诗歌的第一行阅读到最后一行的过程中,除了时间的流逝,还有教堂丛里到外的空间建构,因此空间的流动也同样遵守着空间的规则。

除了“空间仅对行动有意义”以外,“行动制造了空间”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行动制造了一种抽象的空间“背景”。曾有研究者指出叙述空间与绘画的关系[1],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画框”作用,而我们在此不妨将目光投向“叙事空间与动画”,将“画框”看作“镜头”。在动画中,为了表现一个动作的强大气势,时常将空间背景消失,而代之以密集的线条;在人物的特写中,为了表现人物心理的忧郁,总是在背景中画上黯淡的渐变色。这揭示了“行动制造空间”的含义,在文学的空间叙事中也同样存在。在《罪恶的黑手》中,“大门顶上竖一面大的十字架/街上过路的人都走在它底下/耶稣的圣象高高在千尺之上/看来是这样的伟大、慈祥”,人们在十字架下走过,仰头看着高高的耶稣圣像,耶稣圣像的空间“背景”已经变成了万道金光。同样,在作品的第二部分中描述工人们抽烟、用土语调笑低级的诙谐、感激洋人给了他们饭碗,在这样的场景中,作者通过行动制造出一种卑微、辛酸、灰暗的空间“背景”来取代实际的工地空间。“镜头”随着行动而移动,空间“背景”被隨之填入“镜头”之中,时大时小,时而具象、时而抽象,或者两者之间的融合,由此实现了空间的流动。

诗歌中叙事“镜头”的移动并不遵循时间顺序。《罪恶的黑手》第一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时间跳跃:“这称得起是压倒全市的一件神工/无妨用想象先给它绘个图形”,作者借“想象”之名把工人的工地空间直接跳跃到建成后的教堂空间,这与作者对诗歌结构的安排有关。臧克家称得上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总是立足现实,归于现实,如果按时间顺序先写中国工人的悲惨,再想象殖民者虚伪奢华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凸显作品的现实意义。此外,整个作品的空间其实是不同时间下的空间的杂糅。在这种杂糅空间下,时间的先后其实无关紧要。在同样的空间中,中国下层人民所感受到的是紧张、凄苦的人间炼狱,而在殖民者的眼中则是神圣、优越的教堂,这两种属性截然相反的空间被杂糅在一起,形成了激烈的冲突,给读者形成心灵上的震撼。

诗歌是一种精炼的文体,与小说截然不同,但诗歌与小说同样具有很大程度的叙事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空间叙事上,诗歌表现着自身独特的叙事特质,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与意义。

参考文献:

书法艺术空间美学特征 第4篇

一、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

1. 中国汉字的空间特性

(1) 方块

方块的特性使得中国汉字具有了几何的发展属性, 但是由于其只具备一种方向的运行形式, 除了横就是竖, 运动趋向过于单一无法与效果相比。

(2) 形象性空间的塑造

最原始的汉字是通过自然的物象为基础, 线条勾勒形成, 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不断交流, 原始的文字表达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金开诚曾经说过, 物象符号才是象形文字真正的反映, 却不属于系统语言的载体。这些人还有很多, 他们用自身细致的观察和想象力创造出了很多关于文字形成和发展的观点, 避免了象形逐渐走向死胡同的局面, 在会意、形声、指事等方面避免了造错字的出现, 避免了象形文字因字形使用不当而误入歧途, 同时也使得原有的物象美表现因素消失, 在物物和物我之间反应了内在规律。

2. 线条空间的特点

对汉字空间在性格方面的研究, 对书法艺术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 在书法中, 线条是最基础的语言形式, 能为空间的性格提供很多重要的线索。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世界万物都具有空间性, 这种性质不分运动或静止, 这在书法线条上同样使用。积点成线表示不管线条的长度和狂读都是通过点进行运动和位移才形成线。而整体运动则表示推进轨迹的运动, 这具有二维空间占据的性质, 在通过工具写出线条中具有同样的性质。书法线条除外还可以通过另一种不容易被发现的形式进行运动, 从而表达其空间性格。蔡邕曾在其《笔论》中有过著名的言辞用以揭示书法的线条其与别的线条之间的差异, 同时也对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 也就是笔软的原因。墨线的奇怪之处在于, 它是由我国特有的书法毛笔来书写, 通过柔软与韧性的结合的结合将奇怪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孙过庭在他自己写作的《书谱》中曾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解释, 通过对比画之锋杪点之毫芒, 来表达线条内部本身具有的复杂情况, 这种比较特别的线内运动所构成的特有空间在具有三维特性的基础上还充分体现了边廓发生的复杂的变化。通常来说, 这种空间存在的感觉是很难被人们观察到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内部其实存在了线条边廓搜形成的平面, 放到平面艺术中, 不管是焦点或是散点的透视都是通过自身比较独立的以免来形成整体的结合。比如在中国绘画对石的表现中, 如果放在二维的空间中就会显现出干、湿、焦、润等多种各不相同的墨色, 再通过点、染等构筑方式对单元面进行构筑, 根据空间中透视的原理将其结合起来, 形成二维以及三维空间完整的塑造。而石分三面的寓意也就在于此。确定一幅书法长度与宽度同等情况下的线, 能对书法的展现有不同的效果。其中包括了水墨晕化以及纸张的效果实现, 也是对创作人在毛笔利用上的效果。这种效果的呈现是比较隐晦的, 所以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必须通过即成对象进行创作。姜白石曾说,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都是通过点画振动的形式挥运, 后者的表达就是店名了三维空间的存在价值, 所以在人们采用毛笔进行书写的时候, 书法之手要确保在虚空中进行与纸面平行的水平运动, 同时还要依赖于依据毛笔本身的特质与纸面进行的上下运动, 这种三维空间进行的运动就是形成了复杂边廓的动因。于是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产生, 其关键的作用使得文化内涵深厚。

3. 分割线条组成的空间

书法艺术的的构成不能只凭借线条和运动, 还需要线条组合的搭配, 这与一般的汉字意义不相同, 所呈现的是一种属于书法空间的美学感, 主要是以汉字为依托, 以线条的运动发生变化, 所以就能成功地将其分为各个单元空间。邱振中曾对这两个空间进行解释, 也就是将一件书法分成两个空间, 先围绕一个边形最小的空间, 即主动空间进行设定, 而其他的空间大多都是因为书法在写作过程中被动情况下形成, 因此也就是被动空间, 都经过了一定的流程而形成。主动空间里形状不同的单元空间很有可能导致张力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这种不平衡最终又会产生运动的状态, 尽管运动状态会因为空间之间的并存而逐渐被抵消, 但是随着线条不断运动, 空间和线条还是会相互流动。此外, 在被动空间中穿插了线流, 于是就与主动空间一起形成了空间流, 特别是在草书中比较明显。比如, 在《自叙帖》中, 不管我们观察作品的哪一方面, 都会因作品的展开而逐渐延伸, 就如同被空间与线条的结合吸引进去一样。

但是关于主动和被动空间之间的区分是通过人对汉字结构变化的原则和依据来划分的,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考察发现, 虽然在书写中形成了被动空间, 但是给人在视觉上呈现的反而是一种主动空间被被动空间包围的感觉, 这是将两种空间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成为了书法艺术中关于空间的表现方式。

我国的文字历史包括了契刻甲骨文、浇铸青铜铭文、碑版、摩崖、文书等, 这些演变不管是在材料、书体或是风格上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这些文字都是书法家表达内心情感从而对空间进行的组合与分割, 从一定程度上看,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利用两种空间方式不同而已。早期的文字书写, 大多都只关注线条和字, 这种关注只是下意识的。在字的单体结构还没有独立的时期, 下意识的对其进行应用可以带来一种特殊的效果。邱振中曾说, 在早期文字观念还不强的时候, 很多的字迹表露出的空间和字内空间都有着比较相似的情调。正因为如此, 在视觉上才会模糊了主动与被动空间之间的界限, 使之逐渐融合。在《遂内中驹死册》中有一些“记”“到”等字, 加入以上字体在空间中的融合处于下意识, 伴随书法的发展, 很多对空间感有一定见解的书法家更加注重其重要性, 作品中体现的是对空间追求的变化。

4.“象形”空间

此外, 在书法艺术上有一种根模拟重现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意向差别非常大的象形空间, 蔡邕曾经对这种书法意境进行了具有个人见解的描述, 尽管这些汉字与象形的起源并没有太多关系, 但它也并非属于一种表意, 而是通过自然物象在空间模拟当中作为依据。比如赵子昂在对“子”字进行书写时, 就是通过对画鸟的形态来书写, 而对“为”字进行书写时, 则依据鼠形数种, 也就是在灵感的发挥以及形式的美感方面为依据, 在无生命的形体上表现出某种具有生命的特征。宗白华曾经说过, 文字的书写与表达已经不只是一个符号的概念那么简单, 而是已经属于一种生命表现的单位象征。

以上的论述又让人们看到了自体在结构上的一个“维”的象征, 如果字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舞台的话, 那么线条在其中的作用就好比舞者对舞台的点缀, 有美妙的音符和有序的舞步, 在舞台上尽情展示生命的魅力。很多的书法家就是依据线条的表达突出“界”的概念, 从而打破了虚空, 因而就勾勒出了绚丽的空间。于是书法在空间上的意义就确定了, 很多书体在表现风格上的确定, 也不过是对于这种美学原理基础上的空间多加运用和创造。以上所论述的就是有关书法艺术在空间内的特征。

二、结语

书法艺术的美学象征独特, 因此有足够的吸引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空间美学的特征, 充满了深奥神秘的力量。本文对此展开了有效的探讨, 论述和详细分析了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 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的特征和魅力。

摘要:本文就书法艺术的空间美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详细论述了有关书法艺术的空间特征各方面的要点, 以期为书法艺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书法艺术,空间,论述

参考文献

[1]刘正强.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2 (01) .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第5篇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210096)摘要

:中国园林内舍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

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 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一气象一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

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

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关键词:中国园林;园林美学;空间;意境

一、中国园林空间的双层结构

如果我们把园林作为艺术品来分析,它的组 织建构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同时也是渐次生成的 三阶段:造园要素——园林景观——园林意境。在此过程中,空间的营构起了关键性作用。造园 要素通过恰当的空间布局,构置出疏密有致、层 次丰富、耐观耐游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透过与 虚空的融合,由虚呈灵,使物象转生为气象,进而 通过对审美想象空间的激发与开拓,促成心境契 合,气象化为意象,创造空远灵动、含蓄蕴藉的意 境空间。

所以,中国园林的营造要从构景与造境两个面加以考虑。构景重在“构”,是景物在空间中 的配置设计,重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遵循对称与均 衡、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疏与密、整与散等外 在形式规律。造境重在“造”,追求无中生有,虚实 相生,心与境偕,重在物与物、人与景的呼应感召,遵循形与神、质与灵、景与情的共生与融合,寻求 客观景象的气韵、意蕴和主体审美情趣、感悟的感 兴互发。这样,中国园林空间就形成一个由表人

里的双层结构空间:园“景”空间和园“境”空间。表面上是物态化的园“景”空间,而当游园者逐渐 深入就会演变为虚灵的园“境”空间。

二、园“景”空间及其美学特点

园“景”空间是一种实有物理空问,具体表现 为造园要素按一定目标安排、布置所形成的一种 空间关系。它通过各造园要素在空间中的错综 配合,协调呼应,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名园依 绿水,野竹上青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重过何氏园五首》),这些诗句描绘的就是

园中之景,展现出空间里景物之间的安排与置。园“景”空间是园林意境生成的物质依托,是

园“境”空间的物质基础。1.园“景”空间特点——隐曲

园“景”空间是将造园要素有机地融合、配置 在一起形成园林的物态景观,要注重物理空间中 的形式美规律。中国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白

天开”(计成)的自然天成之景。它要求展现出天然山水的错综变化、丰富多样,在不大的空间内

形成步移景换的视觉感受。这就决定了中国园 林的园“景”空间主要体现为“隐曲”的特点。中 国园林绝少有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入门以后 必有许多遮掩,或以假山作障,或以粉墙为隔,或 以绿树掩映,或以廊亭区隔,总之要把一座园林 分隔成若干区域。中国园林的代表——江南园 林,面积多不大,但往往觉其宽绰而耐游,游人徜 徉其间,目不暇接,回味无穷。这些特点与效果 均是“隐曲”的园“景”空间而使然。“隐曲”之“隐”,体现在园景空间上就是讲究 景物之间的掩映与阻隔,互借与互衬,形成“隐而 露”,“露却隐”的多层次园“景”空间。“小红桥外 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人的视线望过去 先是小红桥,越过小红桥是绿杨柳荫,透过绿柳 浓荫掩映才见小红亭。空间上的多层次设置,使 景物之间掩映配合,增加了景观层次,扩展了空 间感,达到空间景观有变化,有起伏,含蓄耐看的 目的。

这些景物既是景观,又是空间布局手段,一 举两得。园中各景物之间常常相互作为分隔、掩 映的手段和借景的对象,通过互相分隔、掩映、衬 托,巧妙地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游赏者的审 美感受,营造有虚有实,疏密有致的园“景”空间。本来有限的空间,因此变得层次丰富,变化生动,横生趣味,耐游耐赏。正如陈从周说:“园之佳者 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 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园林整体虽 小,但是愈分隔掩隐,就感到空间越大,愈隐曲,越有变化,愈有不尽之意。凭借这种空间构景手 段,中国园林以有限的面积造出无限丰富的空 间,达成了含蓄却丰富的美感特色。造成景隐境 界大,景露境界小的艺术效果。

如果说“隐”在空间上达成了园景的层次感 和丰富性,“曲”则在空间上达成了园景的流动感 和生动性。中国园林通常利用曲径、曲岸、曲廊、曲堤、曲水等曲折线形作为园景展开的脉络和骨 架,构造出曲折掩映的总体空间构架。因为曲涧 流水、曲蹊幽廊这些形式是最自然的曲线形态,体现自然物或人造建筑随地赋形,就势曲折的自 然特性。如此营构,从园林造景角度看,一是尽 展景物自然特性与形态,体现中国园林“宛自天开”的自然山水园特性。二是通过一脉曲水,流

贯全园,滋润草木,助长生气。三是随水曲折,缘 径置景,营造出有掩映、富变化的多层次景观,使 景观意趣多样化,扩大了观赏者心理上的空间感 受,形成耐游观的园景。“隐曲”之“曲”既是达成 隐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中国园林游览线的路径 的典型形态”,它“以其导引功能和种种优美的表 现形态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要”。它和“隐”一样 也是孕育诗情画意、幽境静趣的重要手段。2.园“景”空间的美学特征

“流动”之态:李渔《闲情偶记·居室部》说园 林讲究“故作迂途,以取别致”,钱泳《履园丛话》: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迂 途曲折,在空间上就是“流动”的形态。中国园林 空间不能作平铺直叙的单调展开,也不像西方园 林那样做规整的序列式或几何形铺排,而要像自 然流水一样,随地赋形,因势成流,让空间形成宛 转延展,曲折流逝的动态之势。园林空间要有划 分,但又不能流于支离破碎;要有组合,但又要显 得起承开合,变化有序。“流动”的形态,就作为 一根线索在各部分作着有机的贯通串联,使各种 构景要素在迂回曲折中形成既渐进流动而又整 体统一的有机空间。“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 水乱相缠”,“流动”之态生动而活泼,有开端,有 发展,有起伏,有高潮。它呈现出生命伸展的运 动感和韵律感,犹如书画艺术中的笔迹线条。造 园家把中国艺术中的线条之美精彩地呈现于空 间,表现在大地。在中国园林中真正实现了“用 一根线条去散步”的艺术妙喻。

这种“流动”态的景观展开,曲而有度,曲而 通达,引人人胜。游园者不是被动地观景,而是 循景而动,主动探索。园景流动向前,曲而幽隐,往往只露美景一角或一条线索,它逗引着游园者 的心,让他有兴趣深入到更新、更深的园景里面 去。这个过程,既是园景生动活泼地展现的过 程,也是游园者的兴致趣味生动活泼地不断生 成、展现的过程。

“悠远”之感:中国园林追求诗画意境,园景 设计类于山水画的布局安排。郭熙《林泉高致· 山水训》中,以“远”概括山水画意境特征:。山有 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 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

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 缥缈缈。”园林和山水画一样,也讲究“咫尺万 里”、“平远极目”所体现出的“悠远”之感。园中 曲折流远的空间延伸不仅是勾联同景的线索,更 拓展出层层转进,逐渐深远的多层次景观,令人 产生曲径通幽的悠远的审美联想。

中国园林往往通过借景,把平芜、远山、天际 等悠远之景,引入园中,极大地拓展视域,远化空 间。《园冶·立基》:“房廊蜒蜿,楼阁崔巍,动‘江 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无中’之句,适与平芜 眺远,壮观乔岳瞻遥。”这种极目所至的悠远感,令人产生深味不尽的审美联想。远势突破园林的有限界域,突破山水的有限形质,使人的目光

伸展到无穷远处,直逼天地宇宙深处。这种“悠 远”,引发观者向天际深远处无限接近,引发他对 宇宙生命的想象,由有限把握到无限,从而启发 审美者在园林欣赏中从“有”导向“无”,从“实”导 向“虚”,从视觉之观览,导向心觉之欣赏、体悟。由此,游园者就从景的观赏导向情的感发和 理的体悟,向上跃升通向宇宙大道的领悟,向下 深潜导向生命本体的体认。隐曲的空间不仅设 计出有掩映、富变化、多层次、耐游观的园景,更 重要的是这个空间的美学特性引导着游园者逐 渐由视觉空间向体验空间、想象空间转变,从视 觉之园向心觉之园转化。从而由“景”人“境”。

三、园“境”空间及其审美特点 中国园林意境的生成,其实就是物理性园

“景”向审美性园“境”转化。构园的成功与否,某 种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层转换的成功与否。园 “境”空间要利用前者物理空间,激发其审美效 能,将物态景观融合为一,展现生命气韵,将园林 景观和游园者融合为一,体悟其内在意蕴。促成 物象向气象,再向意象的审美转化。最终,大化 合生成园林意境。这一层面注重物理空间对心 理空间的启发、诱导、互动与交融,注重心理空间 中的审美规律。

这一层转化的关键也在于空间的利用与营

造——尤其是对虚空的利用与营造,要把园“景” 的物理虚空转化为充满气韵生动的生命灵空。1.园“境”空间的美学特性——空灵

对园林意境而言,虚空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 具体的实景。这里面体现着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 核心问题:虚实关系。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 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 利,无之以为用。”空,不是虚无,而是蕴生生机,伸 展生命的空间。《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而待 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虚”也就 是“空”,但绝非物理之空无。庄子在此把“虚”和 “气”、“道”、“心”联结起来,点出了中国虚空观的 内涵,对中国艺术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艺术核心奥秘在于对虚白、虚空的创造与利用。作画要上下空阔,四面疏通,作书治印 要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中国画的大幅空白,可 以是苍茫天地,可以是浩渺烟波,一任赏者心游 其间。这些空白不仅仅在形式上构成有无、疏密 的对比,更是整个艺术画面得以呼吸、成活生命 的场域与空间,也是鉴赏者驰骋审美想象的广阔 空间。空白中要呈现:“气”,即艺术对象的生命 气韵;“道”,即对象背景的宇宙生命;“心”,即艺 术欣赏者广阔的心灵空间。正因此三者共存于 空,才造成空则灵气往来,空则虚灵绵邈。气化 氤氲的生命也凭空生出。

园林空间营构的美学目标直指空灵。陈从 周说:“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 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有了空灵,就 能使园林空间突破实体界限的局限,具有几乎无 限的空间表现力和空间蕴涵量。比如,园林中通 天接地,引风生香。蹈虚蹑影的最佳空间就是水 面所营造出的虚空。“林无水则不活,没有水则 无空间感,易生填塞之感”。因为碧波本身就有 虚灵的空明感和浩淼的空远感,加上恰当的安排 布置,旁通近树疏影,远借苍山暮色,上引碧空浩 淼,顿时“一勺而有江湖之远”,狭小的园林空间 生出一种空阔辽远。天地生机,万千气象,遂由 此生。

中国园林的代表——江南园林在这点上深 得中国艺术之精髓,尽现虚空的无限魅力。江南园林对虚空的追求一方面是由于对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小巧细秀的特点所使然。“数 亩弊庐,寂寞人外”,“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小巧的特征使得江南园林如果只是因小就小,那 就只能小而愈小,使园子局促拘谨,灵气全无。这就迫使江南园林要在狭小的面积上营造出大 境界,在逼仄的空间中吞吐大自由。要做到这一 点,就要在“小”中再造“空”,“空”中显现“灵”。一有空灵,园子越小,境界越大。小的缺憾,反成 其优点。苏州网师园可谓此中典型。

通过巧妙利用虚空,物理性的园景空间转化 为审美性的灵性空间。客观物象现出生命的灵 性之美,游园者的审美观感也从形式美感的“澄 怀味象”逐渐上升到对悠远意蕴进行领悟与神会 的“澄怀观道”。

2.园“境”空间的审美功能

(1)园“境”空间的融合功能——情景交融的 整体关

构成园景的要素虽是分散、个别的,但意境 却是一个融和统一的有机整体。虚空具有强大 的融合性,能把天地自然中的各种物象融和在一 起,把物我融和在一起。

园林水面空间所形成的空潭灵境就是典型。中国园林极重水的运用,除了水是园林血脉这点 外,水在空间上的融合功能是其主要原因。水本 身的形态是单一的,总是一汪清波,低伏于洼地。但水面之上的空间却成为空潭灵境,让低伏的水 面站立、伸展出来,跳跃起生命。明月朗照,静影 沉璧,清风徐来,涟漪微动,天光云影,晦明变化,都与一汪清波交相呼应,这看似单调的水面露出 丰富复杂的自然面容。水面虚空把自然物候、天 光云影、草木鱼虫等自然元素和各种造园要素和 谐地融合成一整体,相互生发,交相辉映,生成种 种美景,既展现出水自身的多样之美,也充分挖 掘了其他物象的美的特性。譬如,承德避暑山 庄,虽名山庄,其胜景却是水:水芳岩秀、曲水荷 香、风泉清听、云容水态、镜水云岭等等三十六景近一半为水景。山石、风月、云霞、花木都是在水 面的衬托、呼应之下,融合成一个个独立而具整 体感的景观。

园境空间不仅把园景中的各种景观要素融

和在一起,而且把时间流程中的季相之美与空间融和在一起,使园景的三维空间中,渗透进时间 的维度,形成时空的融合。比如,园林中总是特 别注意配置最能代表四时季相流程的花木,“春 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 梅花破玉,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与之无 穷也”。(吴自牧《梦梁录》)抽象的时间在园境空 间就被转化为活生生的花木具象。圆明园“四宜 书屋”,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无 不宜。这就把流动的四时,融合于一个园境空间 中了。理想园境空间应该四时皆宜,并能适应四 季转换并凸现四时季相的不同特点。这就是时 空要素的融合。

园境的融合功能使各造园要素相融合,各景 观物象相融合,天时与地理相融合,时间与空间 相融合,生成一个圆融统一之境。这圆融统一之 境,既促生出自然的生命意趣,也感发、召唤出游 园者内心的生命意趣,两相呼应,交融汇一,由此 生成意偕景生、情景交融的情味美。

(2)园“境”空间的虚化功能——虚实相生的 朦胧美

虚空更有虚化性特点。首先,它使实景化

虚。实有的景物,通过空间阻隔、光影调和、烟云 渲染,由显而隐,若明若暗,应物成影,著上了一 层情韵,显得顾盼有情,摇曳多姿。中国园林重 视朝晖、夕照、夜月、薄雾等天时气象因素在空间 中的运用,它们和景观物象结合在一起,使物有 定相的实有景观,在朝暮时景的流程中转瞬即 逝,变幻万千,呈现出一种可变性和虚幻感。其次,虚空能化虚为实,无中生有。造园家 通过虚空与景物、时景的巧妙融合,在虚空凸现 出清风、暗香、月影、水色等远比实体景观更耐看 动人、更丰富变幻的虚化景观。烟云水月,出没 太虚,暗香浮动,风行水上,这些刻意营造的虚灵 之境,达到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境界。在虚 空这个无形的空间创造着最变幻莫测的形象,在 虚空这个无声的空间创造着最幻妙动人的音乐,在虚空这个无色的空间创造着最绚烂多彩的容 色。这成为中国园林的点睛之笔。

第三,虚空化抽象为具象。宗炳《画山水序》 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JII,质而趣灵”。它点明山水艺术的真正目的不在表

现山水的形质而是呈现和体味山水间的生命之道。所以,宗白华说:“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

举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融人万物内部,参 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这种抽象、无形的虚 灵之道,在园林中就是通过虚空来呈现的:化实 为虚、无中呈有、即实即虚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变 幻感和流动性。这正是宇宙空间灵气往来,生命 流动不息的具象显现,也是宇宙生命的节奏、律 动的具象显现,即是所谓“自然之文”的具象呈 现。它使隐身在物象背后的虚灵之“道”现身而 出,成为可观可赏的真实景观,使抽象的哲理性 意蕴化为形象直观,让观者直接把握。以上两个审美功能促使园中“物象”转生为 一种整体性“气象”。它既是实体景观,又超越了 实体,既依靠物理性园景空间,同时又超越手它。和前面的团景空间相比,园境因为心境的渗透已 突破物理时空的限制,而成为物理空间与心理时 空交叠互渗的一种特殊空间,它“在空间没有明 确的外形和边线,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起止,因 而有形又无形,可感受又不可规矩。呈现出一种 流动的、整体的、笼罩一切,渗透一切的形势、气 韵和氛围。”因此,静态景观就变得气韵生动,无 生命的景观就变得情韵脉脉。

(3)园“境”空间的超越功能——有限无限的 超越美

园景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意境空间却有无限 的特点。有限向无限的跨越,就建立在园“境”空 间的超越性之上。

园“境”空间的超越性,首先体现在对园景空 间的突破和超越,由一方园林之景转化为天地宇 宙之景。

前面谈到园“景”构造中“隐曲”的空间特点,但是在隐曲中又必须有露、有畅、有透。只有隐 曲,而没有露、畅、透,就会造成空间的闭塞、逼 仄,扼杀生气流动,就无法空灵。露、畅、透,就是 园“景”层面空间超越的手段。

中国园林是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系统。它

有界墙区别园内园外,但是对于园外空间,并非 一概屏除隔绝,而是区别对待。“俗则屏之,嘉则 收之”,如果是喧嚣尘俗,则加屏隔;如果是清景 佳境,则要千方百计收引容纳。园内同样如此,各处景观虽有一定独立性,并通过一定的空间屏 隔加以区隔,但在区隔的同时更讲究园内景观之 间的互借和收引。所以,中国园林封闭之中有开 放,屏隔的同时又是虚敞的。这种结构具备了空 间突破和超越的物质基础。另外,中国园林里的

亭、台、楼、阁、轩、廊等建筑也都是敞开性结构,目的也是既利用空间供人凭栏,又突破空间以收 聚万景,吐纳生气。

比如,颐和园“山色湖光共一楼”是个“地处 山麓水际的三层八面建筑,中实外虚,四面八方 有楼廊。可供多方位地凭栏观赏,从而近揽昆明 湖光,远纳西峰山色,细赏万寿山一带的壮美风 采。这个楼把偌大的空间都‘共’进来了。”这正 如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所说:“中 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 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 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 聚积的处所。”这里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具体景物,而是“广摄四旁”,激发游者极目四顾,突破园林 实体有限的界域,具有几乎无限的空间表现力和 空间蕴含量。它把天地宇宙,万千气象,全部搜 罗接引至园中,吐纳宇宙生气,而能显示整个宇 宙的生命。它不仅突破了园林内部的空间局囿,更超越了狭小天地所形成的思维空间和精神樊 篱,虚而待物,面向无限宇宙,让视觉感受和审美 想象获得充分自由,从而眼界为之一放,心胸为 之一宽。

第二,园境空间的超越性体现在对视觉之境 的超越,转生为心觉之境。

意境之核心,不在于物象再现或模仿的逼

真,而在于真切表现心灵。从张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欧阳修的“画意不画形”,到米友仁 以画为“心画”,再到郭若虚以画为“心印”,这一 条线索下来都是强调“意”即“心”,“心”即“境”。苏轼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 动,空故纳万境。”诗境之静,源于心境了却了一 切尘俗烦恼之后的平和宁静,诗境之空,即是《坛 经》所谓:“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但又无所不包” 的心境之空。可以说,怎样的心境就生出怎样的 艺术意境。同时,艺术意境的目标也就在于透 彻、显豁、真切地表现出心境。所以,园境最终的 目标是要化成游园者的心境,并通过心境达到影 响审美主体的性情修养,最终实现对道的体悟。

悠远的园景空间引领着游人的视线投向悠远天际,这就使人的感受与“天”、“宇宙”等自然 观念联系起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生命与力量。但是,视线的穷尽之处苍茫幽渺而深不可测,视 觉感官是无法真切把握和明确辨识的。同样,虚 实相生,即有即无,虚幻玄妙的园境空间,也超出

我们日常感官经验的基本规则。这样,就促使观者的视线从辽远的天际,从虚幻的视象,返归内

心,由观到悟,用心灵来体悟宇宙的生命之道,将 视觉之景转化为心觉之景。最终,达到思与境 偕、心境契合、以人合天的理想境界。园境空间 由有限通向无限的超越特性,满足了审美者精神 上向往自由解放的要求。

四、双层空间的相互关系

园境空间是园林空间营构的终极目标,强调 “气旁”、“神韵”、“意蕴”等虚灵情态的生化和激 发,耍遵循心境契合的审美心理规律。体现着整 个园林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在整个园林 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但是,园境空间的 一切特性和功能都是建立在园景空间之上。清人 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 绘,真境逼而神境生”。园境就是空景、神境,它 虽是园林营构的终极目标,但它是虚境空间,并不 能凭空产生,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园景这个实有空 间之上。所以,中国园景设计不仅要遵循形式美 规律,注意实体性造园要素所构造出的形式空间,更要重视实体空间内虚体性景象的营造与化生要注意运用天时、气象等自然流变要素去渲染实

景空间,营造空景和神境;要运用象征、隐喻等艺 术手法,匾额、楹联、题刻等文化手段去增强并阐 发实景中的文化意蕴,激发游园者内在的文化心 理蕴含,促成园景空间整合并向园境空间升华; 要遵循美感心理机制,注重园景空间对游园者内 心体验、想象、感悟的暗示、引导和激发。园林景 观表层空间形态构建的一切都是以激发游园者内 在的体验、想象、感悟为目标,为深层园境空间服 务。最终,要由形见神、由质趣灵,在景中见思致,象外出情趣,呈现出造化自然的生动气韵和宇宙 生命的气息律动;要促成心境契合,由观而悟,从 园境的虚灵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参 考 文 献

[1]陈从周.说园[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1 9.

[2]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03. [3]库克.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8.

[4]宋人画论[A].潘运告编.中国书画论丛书[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24. [5]明·计成.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老子本义[A].诸子集成第三册[c].上海:上海书店。1986:8. [7]庄子集释[A].诸子集成第三册[c].上海:上海书店,1986:68. [8]陈从周.说同[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40.

[9]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10]汉魏六朝书画论[A].潘运告编.中国书画论丛书[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288 [1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

[12]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30.

[1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19. [14]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0.

[15]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83—486.

美国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要素及特征 第6篇

关键词: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芝加哥千禧公园;华盛顿国家广场;纽约中央公园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3-46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1-20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城市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供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是为人所需、为人所用的人性空间,充分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与实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开发和管理体系。随着健康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开放空间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为每个居民提供舒适的环境、提供更贴切的服务,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园和广场是公众获得的开放空间的主要形式,而芝加哥千禧公园(1997-2004)、华盛顿国家广场(1871-1943)和纽约中央公园(1858-1878)可作为不同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共性的实施要素及特征的研究,归纳出美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

1美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

19世纪美国由一个大西洋沿岸的蕞尔小国,一跃成为横跨北美、濒临两洋的世界强国。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美国许多城市在短短几十年间发展成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些“速成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质量恶劣,公共空间几乎没有什么景观可言,大部分为未美化的市场或荒地。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越发珍贵、商业意识统治一切,少量的供人休憩的草坪和广场被逐渐侵占殆尽。拥挤的建筑物、嘈杂的环境、缺少绿色的空间以及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令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十九世纪后期,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掀起了建立城市公园运动的高潮,带动了美国政府对公园一个多世纪的投资和建设。这期间开发建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园成为今天美国大部分的公共空间。华盛顿国家广场(1871-1943)也是因受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而开始建设,是第一个大规模遵循城市美化运动原理进行规划的城市,并始终将城市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关键,最终打造出一座全新的为民众而存在的国家广场。

二战以后,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调控手段取代财政拨款为公众提供新的绿地,希望用较少的花费获得同样的效果。然而,随着公共绿地的建造和维护方面的投资持续缩减,开放空间的供给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求之间越来越趋向不平衡。

当今美国人又重新认识到这一点,公共投资途径又成为城市公园发展的主要的途径。2004年,美国芝加哥政府投资5亿美元在密歇根湖畔兴建千禧公园,以合理的布局、协调的尺度和多重的功能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公共空间设计领域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案例。

2美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实施要素及特征

2.1生态的景观营造

美国在营造开放空间景观时,更加注重对原有生态的保护和保留,力求最大程度地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堆砌不实用的园林小品和硬景,以植物为主要构景要素,使开放空间真正成为城市繁华处的一片绿洲。

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手法沿袭了英国花园设计的自然主义风格:郁郁葱葱的林荫路、波光粼粼的平静水面、广阔平整的大片草坪、自然裸露的黑色岩石,无一不使人们感到亲切舒适(图1)。

华盛顿国家广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乔木一草坪配置得简洁大方。从林肯纪念堂一路延伸,穿过华盛顿纪念碑,直到国会大厦的阶梯前有一片长达3km的大草坪。整个规划除了两边是橡树行道树以外,其余全部是草坪(图2~3)。

芝加哥千禧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和多样性的植物实现生态绿化,在露天音乐厅纵横交错的钢构天穹下有能容纳7000人的大草坪,在卢瑞花园有多达200种的宿根花卉和观赏草本,漫步其中总会让人意乱情迷、流连忘返(图4)。

2.2实用的服务设施

除了丰富的植物要素外,美国城市开放空间中均设计有足够多的服务设施,如坐凳、垃圾桶、灯具等,尤其是尽可能多地布置座椅。纽约中央公园有超过5000个座椅,充分满足人群的需要,且设计造型简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公园中的灯具都有编号来指示临近街道的号码,使人们不会轻易迷路。

而芝加哥千禧公园更是树立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科技典范,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通过提升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和舒适程度,满足人们集会、锻炼、休闲、观赏等需求。如皇冠喷泉不仅能带来清凉,而且也会给公众带来快乐(图5);云门以艺术性的造型吸引人群到来,用失真的倒影成像与公众开展互动,并带来无限的乐趣。如此普适性、互动性的设计使千禧公园变得更加亲近宜人(图6)。

2.3安全的空间感受

在城市开放空间的使用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2015年1月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也体现出对开放空间的人流安全考虑不足。扩大公共空间,增加观赏人流,是之前外滩改造的核心。改造后的外滩,也基本实现了原有的功能诉求。通过筑起了很高的观景台,比原先拓展了40%的公共空间,但却只设置了数目有限还带直角转弯的上下阶梯,明显对于人流量的考虑不足。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从安全性角度对各个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以保证人群的安全活动。

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合乎安全要求的设计是安全性的基础,而目前一些大型城市公园的衰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没有安全的空间感受,具体为:

1)私密性与开放性的平衡。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人们也有私密性的需要,需要可以静坐休憩、阅读学习、亲密交流的场所。无论是敞开自己还是关闭自己,都说明个人对环境有控制要求。而更多的私密空间往往带来安全隐患,如华盛顿国家广场为了减少犯罪,已经有意地减少了草莓树和灌木丛的数量。

nlc202309051753

2)利用率与安全的相互关系。上述三个公共空间基本所有区域都是开放的,甚至白宫之前都是允许对外参观的,并且总是人流如潮,而高的利用率也使人们自然有安全的体验;但当这些公园、广场也存在很多人迹罕至的封闭空间时,便让人产生不安全感。到了人流减少的时候,公园的维护会相对松懈,此时脏乱的环境会继续加深不安全的感受。

2.4通畅的外部交通

城市开放空间不应成为混凝土城市中的绿色孤岛,它应该与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园和开放空间,能够融合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它们在定义和加强城市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交通路线,可以让一个城市公共公园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不仅满足人的需求,而且也使之成为一个地标和一个城区的焦点。

中央公园在组织和协调内外部交通方面,已经成为典范。其坐落在曼哈顿岛中央,四周围满了街区,在横向3.5km的范围内就有52个街口,纵向不满1km内有4个街口,总数有112个街口对着公园内的环行路,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现在,中央公园的交通网络还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框架。

华盛顿广场的轴线系统,充分考虑了华盛顿的地形、地貌、河流、方位和朝向,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与林荫道绿地系统整体融合,形成紧密的联系网。

千禧公园在设计时同样注重空间和功能组织的复合性。与其一道之隔的格兰特公园内建有多处儿童游乐场、运动场和绵延几英里的绿道。千禧公园巧妙地利用BP钢构人行天桥与之连接,不仅增加了一处艺术景观桥和观景点,而且进一步扩展了公园空间,弥补了因场地所限而无法实现的运动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图7)。

3结语

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园、广场、绿道等公共空间的营造,并陆续引入国外一些新的开发和管理模式,但目前公共空间的整体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城市开放空间不再仅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地标,必须具有更多的功能性,除了美化环境、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外,还需因地制宜发掘其它功能。

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结合具体国情和地方特色,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做到真正从场地出发,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进一步强化生态的景观营造、实用的服务设施、安全的空间感受和通畅的外部交通这4个要素,更好地承载和实现各项功能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正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在一个多世纪前说的那样:“在这里,人们能够融合在一起,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老人还是孩子,每个人的存在都增加了其他所有人的快乐。”

太平程氏宗祠建筑空间特征研究 第7篇

过往针对徽州宗祠建筑艺术的研究文章较多, 如林济的《“专祠”与宗祠——明中期前后徽州宗祠的发展》、方春生的《徽州古祠堂的文化解读》、黄世福的《徽州宗祠文化的宗教性探析》等都是从人文方面入手, 对徽州祠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而单德启的《安徽民居》、朱永春的《徽州建筑》、长北主编的《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等, 则是从建筑专门史的角度对徽州宗祠的建筑艺术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统观过往研究, 基于详细测绘数据的建筑历史学考察所进行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

1.研究概要

本研究为黄山区古建筑系列调查研究中的一部分, 黄山区即原太平县, 历史悠久, 主要为围绕黄山的地区。原太平县始于唐天宝年间, 历史悠久。1949年成立太平县人民政府时, 太平县属池州专区, 后辗转归于徽州、芜湖区下, 1987年, 改革黄山旅游区体制, 撤销县级黄山市, 成立地级黄山市, 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 太平县、汤口镇、黄山风景区等划归黄山市[3]。此地属徽州文化向长江文化的过渡地带, 其建筑风格受传统徽州中心地带的歙县黟县影响, 但又有明显的差异。

程氏宗祠位于甘棠镇兴村, 始建于明代, 清咸丰年间前进遭火焚毁大部, 清光绪年间重修, 今仍保留有部分明代建筑特点。兴村东距城区5公里, 西距黄山大门焦村18公里, 是通往黄山西大门的必经之地[3]。祠堂现保存完好 (图01、图02) 。据相关史料记载, 程氏祖先原居北方, 为避战乱之苦, 举族南下, 后定居歙县黄墩。黄山区程氏后裔较少, 其祖先是歙县黄墩程氏分支, 程氏宗祠也仅此一处。程氏宗祠位于东经118°, 北纬30°, 祠堂朝向为东偏南6°, 为坐西朝东。从广域统观程氏宗祠的位置, 祠堂坐落在村北高坡之上, 西倚青山, 前绕绿水和村庄, 可谓背山面水, 符合风水选址的原则 (图03) 。祠堂立于石质基座之上, 前留广场, 宽约77尺, 深约88尺, 石料采自当地, 其中红色花岗岩为当地特有。祠堂居高临下, 屋顶高低错落有致, 并在宽阔广场的衬托下显得气势恢宏, 古朴端庄。

2.程氏宗祠建筑单体分析

程氏宗祠占地面积2037.36平方米 (含广场) , 面阔约67尺, 进深约173尺, 总平面呈规则的矩形。该祠有三进, 中轴对称, 第一进为前殿 (门厅) , 西承天井, 天井两侧为庑廊;第二进为明伦堂 (享堂) ;第三进为寝殿。前后三进大厅进深比值约为5:11:7.5 (图04) 。享殿体量最大。

程氏宗祠门楼为五凤楼, 木栅栏门, 门楼两侧有圆门直通大堂, 右侧门匾书“山峙”, 左侧门匾书“渊渟”, 喻端庄凝重的风度。正面墙壁绘有墨画, 有龙凤呈祥, 鲤鱼跳龙门, 凤栖梧桐等纹饰, 正面额枋、梁栿雕刻有郭子仪拜寿等戏剧传说故事, 以及三纲五常为主题内容的纹饰, 斜撑狮子戏球、人物纹饰 (图5) 。

程氏宗祠山墙面简洁大方, 硬山造, 均采用鹊尾式马头墙[4], 山墙面由前往后有升高的趋势。前厅处马头墙分做两档, 享堂处使用波峰墙, 寝殿处马头墙做四档处理 (图06) 。

从程氏宗祠的剖面整体来看, 前殿与享堂空间通过天井空间融为一体, 高差甚微可忽略, 且不设廊柱, 空间统一。寝殿空间升高约七尺, 由第二进天井连接前后, 地面抬高的同时, 屋顶高度也逐步升高, 享堂体量虽大, 而寝殿屋顶最高。程氏宗祠各殿硬山式山墙, 人字脊, 构架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 柱子收分明显 (图07) 。

此外, 内部多使用假屋顶, 此为徽州建筑的重要特征[5,6], 为使整个建筑屋顶从外部空间来看更整体、对称, 双层屋顶的使用在徽州祠堂中的运用相当广泛, 上下两层屋顶, 既符合外部的对称、美观性, 同时满足内部的功能性。

2.1前殿

第一进前殿, 七开间, 明间14尺, 次间、梢间、尽间两边依次为9尺7寸、9尺4寸、7尺4寸, 进深18尺3寸。明间、次间、梢间 (部分) 为八字形 (凹形) , 明、次两间范围内建木栅栏门。柱础有方形柱础、方墩形覆盆双层柱础, 均为花岗岩制, 两侧檐柱 (各四根) 为花岗岩质方形条石柱。地面为斜方格纹三合土制。两侧厢房, 外开宽约3尺门洞, 双拼木门, 可直通大堂, 平常正门不开, 即由此进入祠堂, 为皖南一般祠堂常见做法。

前殿七檩三步梁对金造, 前殿脊高约26尺4寸, 其中五凤楼升高处脊高29尺9寸, 入口处檐口高约23尺3寸, 天井一侧檐口高19尺2寸, 屋面坡度为四分半水。卷棚轩顶, 轩顶望砖建造时未施, 五架梁与童 (脊) 柱底施方形平盘斗, 卷棚轩金童柱与两侧立柱以叉手小月梁连接, 柱与梁之间多设有雀替, 檐柱与檩 (枋) 之间用斜撑支撑, 斜撑多雕刻动物图案, 雀替、梁栿、平盘斗多施以如意、蝙蝠、云草等寓意吉祥的纹饰, 梁架与月梁两端刻有象牙状梁眉纹饰[7]。

2.2前进庑廊、天井

前殿后即第一进天井, 天井两侧设五开间庑廊, 庑廊宽约7尺4寸, 临天井一侧, 立柱6根, 其中中间4根为花岗岩方形条石柱, 地面为斜方格纹三合土制, 柱础为方形花岗岩石材制。天井平面为宽43尺7寸, 深53尺6寸的矩形, 空间开阔明亮, 天井平面为正方形, 门厅后檐至享堂前檐甬道原为花岗岩条石砌铺, 两侧为泥土, 现条石不存。

前天井两侧庑廊为三檩抬梁构架, 单面坡顶, 三架梁上童柱架卷棚轩顶, 望砖未设 (图08) 。庑廊檐口高同前殿后檐高度19尺2寸。梁栿、枋上雕刻如意题材之纹饰, 柱梁之间设有雀替, 柱枋檩交接处用斜撑支撑, 斜撑多为狮子戏球纹饰。

2.3享堂

第二进享堂, 五开间, 明间17尺2寸, 次间、梢间两边依次为12尺7寸、11尺3寸, 进深39尺3寸, 被太师屏分为前后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前部由进深约10尺6寸的檐廊和享殿的中央空间共同组成, 采用减柱造, 两侧不设厢房, 空间宽敞、气势恢宏。穿过太师屏后迂回进入后部的祭祀空间, 后廊采用船篷轩顶, 檐柱为错柱造, 进深10尺3寸, 作为进入神圣的祭祀空间的缓冲空间, 在此处可以仰望祖宗牌位。享堂临两侧天井4根檐柱为方形花岗岩条石制, 柱础为瓜墩形、方形、方墩形, 均为花岗岩制。

享堂为九檩八步构架, 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 享堂脊高约29尺8寸, 前天井一侧檐口高约16尺, 后天井一侧檐口高约15尺, 屋面坡度约为五分半水, 举折明显。享堂中央空间为五架梁式, 宽17尺2寸, 为整体建筑最宽敞空间。草架轩顶, 中列为抬梁式结构, 边列为穿斗式结构。明间照壁皮门已失, 但额头尚存, 题“紫微高照”四字 (图09) 。前后廊为卷棚轩顶, 卷棚轩金童柱与两侧立柱以叉手小月梁连接, 梁头作梁眉, 轩顶施望砖, 卷棚内月梁为双狮戏球纹饰。享堂梁上童柱下设方形平盘斗, 脊童柱顶作蝴蝶木, 无雕饰, 柱梁之间施雀替, 柱、枋、檩交接处架斜撑, 其纹饰斜为仙人骑狮或狮子戏球图案 (图10) 。前廊进深较深, 承接空间较为开阔的前天井, 享堂及前天井常举行家族集会等活动, 因而空间开阔;后廊进深较窄, 承接空间较为狭窄的后天井, 狭窄的空间尺度符合祭祀空间神秘幽深的空间氛围要求。

2.4厢廊、后天井

享堂后紧接后天井, 两侧设三柱两开间厢廊, 柱间距8尺6寸, 三合土地面, 两侧原建有木梯作为享堂与寝殿的通道。天井平面为长方形, 花岗岩条石砌筑, 中间低于享堂平面1尺, 为平铺式, 无地沟。

后天井厢廊檐高同享堂后檐高度15尺, 两侧厢廊均为船篷轩, 施望砖, 单面坡顶。梁上童柱下设方形平盘斗, 柱梁之间施雀替, 柱、枋、檩交接处架斜撑。厢廊纹饰与前进天井基本相同。

2.5寝殿

第三进寝殿, 五开间, 明间15尺6寸, 次间、梢间两边依次为12尺7寸、12尺1寸, 进深约31尺9寸。寝殿地面高出享堂地面6尺6寸, 斜方纹三合土地面, 前临天井处制垂帘柱头石栏杆, 明间无栏杆 (图11) , 使得人站在享堂可望见寝殿内的牌位, 两侧梢间为后厢廊山墙, 墙中为宽3尺8寸门洞 (图12) , 设双拼门, 临天井处檐柱为方形花岗岩条石柱四根。

寝殿为硬山七檩六步架构架, 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 屋脊高26尺5寸, 前檐檐口高17尺1寸, 屋面坡度约为四分半水, 前披檐举折明显。草架轩顶, 中列为抬梁式结构, 边列为穿斗式结构。前有卷棚, 卷棚内月梁为双狮戏球纹饰, 轩顶上施望砖。其构架与享堂相同, 木构架雕饰纹样与享堂基本一致。

3.结语

程氏宗祠作为太平一地颇有代表性的大中型祠堂, 通过对其建筑空间各个方面的考查,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祠堂平面总体格局继承了原有传统的徽州祠堂的形制与功能序列, 保留了原有的空间精华。实可作为清代祠堂典范。

祠堂尺度较大, 当时自身条件、财力等情况较为宽裕, 先辈们因地制宜地熟练地进行空间组织, 从整个程氏宗祠的空间序列来看, 在短短的173尺的纵深长度内, 创造了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 由外部广场空间开始由入口灰空间过渡进入祠堂内部, 进入前殿, 在过渡到天井室外空间, 享殿前廊灰空间, 享殿室内空间, 享殿后廊灰空间, 二进天井室外空间, 寝殿前廊灰空间, 进入寝殿室内空间。空间变化异常丰富且富有节奏, 令人叹为观止。

程氏宗祠装饰题材的民俗化, 体现了祠堂建筑的世俗性。祠堂建筑不仅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 更是家族议事、家族集会的场所[8]。最后, 程氏宗祠在建筑细节处理上也充分体现着其建造的时代感以及工匠的创造性。

01.现状外部实景

02.现状内部实景

03.区位图

04.平面图450

06.侧立面450

07.剖面图450

08.庑廊轩下构架

09.享殿内部空间

10.享殿斜撑

11.寝殿副阶及石栏杆

12.厢廊山墙

参考文献

[1]林济.“专祠”与宗祠——明中期前后徽州宗祠的发展[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9 (10) .

[2]单德启.安徽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黄山区文物事业管理局.黄海徐风[M].合肥市:黄山书社, 2012.107-107.

[4]长北, 徐正鸥.江南建筑雕饰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沈超.徽州祠堂建筑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6]姚邦藻, 每文.徽州古祠堂特色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2) :16-22.

[7]常建华.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J].南开学报, 2003 (5) :101-107.

江苏清代省干湿空间特征分析 第8篇

竺可桢开启了我国研究历史气候的先河。竺可桢[13]在《我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我国历史时代气候记录阶段分为四部分, 分别是: 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和仪器观测时期, 这种划分使得对于历史资料的整理有了清晰地认识。王绍武[14]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500 年旱涝情况的分析, 认为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的几种旱涝分布类型, 和现代利用器测资料分析出来的旱涝分布类型高度一致, 完全可以衔接分析, 从而证明了方志资料中相关记载的可靠性。龚高法等[15]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一书中进行了详细叙述。关于古代历史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系统的观测资料。包括个人和官方的观测记载资料。天气日记、雨量观测资料、雨雪分寸记录和晴雨录。郑景云等[16]在充分分析清代“雨雪分寸”记载的观测方法及物理学含义的基础上, 论述了基于土壤物理学模型与水量平衡模型, 以及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田间入渗试验进行清代逐季降水量重建的方法。张德二等[17]利用清代宫廷档案“晴雨录”南京、苏州和杭州的逐日天气记录, 复原了18 世纪三地的年、季和月降水量序列; 论述了将“晴雨录”的逐日降水时数和降水类型的记载转换成7 级降水日数和逐步回归推算月降水量的方法及其科学依据。第二类是气象灾异的记载。对于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收集整理工作是张德二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8] ( 以下简称《总集》) , 该书吸取了前人总结的经验, 共收集到有关记录22 万多条, 并详考其出处、时间和地点。张丕远等[19]则以历史旱涝发生频率构建降水演化系数模型, 并以此研究了我国历史时期重大旱涝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分布机制。郑景云等[20]进行了使用旱涝县次来建立历史时期旱涝指数序列的试验; 尉英华等[21]研究了使用插值法建立历史旱涝格点资料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上述研究都是基于从大尺度范围角度考察历史气候特征, 局地的且精细化的研究历史气候的报道少见。因此, 区域性的且精细化的研究, 对于认清区域内的气候特征, 趋利避害地进行农业生产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概况与算法分析

1. 1 研究区概况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江苏省, 地处江淮平原, 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 基本以淮河为界。省内气候具有复杂性特点, 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气候在区域内呈现出的差异性导致省内降水的区域差异明显, 且江苏省不同区域对于气候变化的相应时间与程度明显不同。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旱涝灾害常发的地区之一, 以涝灾多发为主。之前, 一些学者对于江苏省历史气候干湿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22—24], 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站点资料进行的。然而, 由于站点分布具有随意性和不均匀性, 使得部分复杂的空间地理统计分析难以完成[21]。因此, 利用历史文献记载使用插值方法反演生成网格式降水量距平场, 并以此建立起干湿指数序列, 进一步分析时空分布特征。

1. 2 数据来源

采用的地图来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25]第八册, 行政区划划分的年份是嘉庆二十五年 ( 1820 年) , 当时江苏省包括江宁府、扬州府等12个府州。但《总集》一文中记载的旱涝灾害是将江苏省与上海市分开的, 因此, 笔者排除了松江府与太仓州, 另作为研究上海市之用。

所使用的历史文献资料取自于《总集》, 该《总集》系采用8 000 余种史籍中的气象记录经系统考订辑集而成。并将关于记载江苏省气象信息的资料进行提取, 经过筛选。如《总集》中记载有盱眙县, 但是在嘉庆二十五年时期, 此县归属于安徽省, 因此在此不予考虑。最后获得了52 个站点, 其分布情况见图1。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 涵盖了江苏省全境, 因此具有代表性。

1. 3 数据处理

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记载, 但是都是基于文字描述性的, 即定性描述。因此首先需要将其定量化处理。对于旱涝灾害的记载, 将其分为3类: 1 代表降水量偏少的年份, 0 是正常年份, - 1 代表降水量偏多的年份。采用三类降水量距平描述旱涝状况合理性: ( 1) 因其文献记载是定性的, 描述不统一性与人为因素存在, 因此划分的越细, 反而导致不确定性增大; ( 2) 研究历史气候就是研究当时冷暖干湿情况, 因此划分为3 类, 足以反映出历史时期降水情况, 也足以用于对模式结果进行检验。

历史记录检索。 ( 1) 初步搜索历史文献资料, 建立“典型词语表”并不断进行维护。表示干旱类的典型词语有“旱”、“大旱”、“不雨”等; 表示湿的特征词语有“雨”、“大水”、“霖雨”、“霪雨”等; 表示正常年份关键词有“大年”、“大有年”等。

( 2) 为了充分挖掘资料中关于记载干湿的记录, 还对于资料记载中其他与干湿相关的词语进行了甄别。对于“蝗”与“蝻”等虫灾, 李宗慈[26]认为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 是蝗灾与旱灾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处理此类关键词的时候, 将其定位旱灾。对于“饥”之类的关键词, 采用邻近距离赋值法, 即近邻处为那种数值, 就将其赋予那种数值。

( 3) 对于“河决”之类词语, 则分两种情况处理。这类记载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本地区降水量增加造成河口决口等灾害, 另一部分是由于“过境客水”造成的, 比如说河流上游降水增多, 造成下游河流水量增加, 形成灾害。判断方法是要分析该地区河流上游降水情况, 或者该地区邻近地区的干湿分布情况。比如: 1672 年, 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宜兴县记载为“秋七月, 山水冲没田庐, 人畜被漂荡者甚多。”反观其周边县级站点今年都为旱灾记载, 因此将其记录为“过境客水”引起, 不予以记载为- 1。

( 4) 一条记录中同时存在春夏秋记载时, 以夏天记载为主。但是当记载中记录庄稼、牲畜或者人等受到损失时, 以当季记载为主; 同时, 认为旱不会记载为涝, 相反涝不会记载成旱; 如果本年本站点无记载将其视为正常, 即记灾不记常原则。

1. 4 干湿等级序列可靠性检验

由于本文是通过《总集》记载来构建干湿等级序列, 因此, 首先需要对资料可靠性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是把初始赋值得出的同一地点的2 类数据进行对比, 一类数据是《总集》的记录; 另一类数据是《中国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27] ( 下称《图集》) 中所用的4 个站点旱涝等级序列的记录, 它将旱涝等级分为5 个, 在此1, 2 都表示为涝, 4, 5 都表示为旱。比较其两类数据 ( 1881 ~ 1911 年) 相同次数、不同次数, 验证资料的可靠性。

通过利用南京、苏州、扬州和徐州四个站点的两类数据, 进行可靠性检验。由表1 得知, 四个站点两类数据记载一致的旱涝等级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 不同的比例相对较小。在不同次数中, 《总集》中该站点无记录, 可将其视为正常, 而《图集》中将该站点记载为旱或者涝。对于《总集》中记载为涝, 而《图集》中记载为旱, 或者相反的, 只出现一次, 即南京1887 年《总集》记录为“恒雨”, 而《图集》将其标注为旱年。综上所述, 使用《总集》记载将旱涝分类为3 级是可靠的。

1. 5 K-means算法

聚类分析就是将物理的或者抽象的对象, 按照相似性原则组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属于同一个类别的个体之间距离尽可能的小, 而不同类别之间的聚类尽可能的大。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聚类分析方法。该算法已经在一些领域得到应用[28—30]。

该算法是指定类别数目K, 基于聚类目标函数, 采用的是迭代更新的方法, 使聚类目标函数值取得最小。该算法基本框架为[31—33]:

( 1) 给定大小为n的数据集, 令I = 1, 选取K个初始聚类中心Zj ( I) ; j = 1, 2, 3, …, k;

( 2) 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数据对象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且度量方式与范围不同, 会对聚类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 聚类分析之前要进行标准化处理[34]。

式 ( 1) 中, zif为标准度量值, xif为变量f的第i个度量值, mf为变量f的均值, sf为均值绝对值偏差。

( 3) 计算每个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D[Xi, Zj ( I) ]其中i = 1, 2, 3, …, n; j = 1, 2, 3, …, k, 如果满足式 ( 3) 。

则Xi∈Wk;

( 4) 令I = I + 1, 计算K个新的聚类中心

以及平均误差准则函数E的值

( 5) 判断: 若| E ( I + 1) - E ( I) | < ξ, 则算法结束, 否则I = I + 1, 返回执行 ( 3) 步骤。

该算法通过不停的迭代, E值逐渐减小, 最后达到最小为止。

2 结果分析

江苏清代省主要处于小冰期时期。小冰期时期温度偏低, 郑景云等[35]研究过去2 000 年中国东部干湿分异的百年际变化, 发现冷的时期,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偏湿。近些年来, 一些学者进行了冷暖变化序列的建立, 江苏省的冷暖变化趋势同我国及其世界其他地方比较一致, 可划分为三个暖期及两个冷期等几个不同时期。为了更精细化研究江苏清代省干湿分布特征, 对清代中每个年代进行分析。吕军等[36]研究江苏省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变化, 表明江苏省比较显著的空间分型为全省性大涝年、全省性大旱年、北旱南涝、南旱北涝以及其它分布型。

2. 1 空间聚类数据库

为了进行K-means聚类挖掘分析, 设计了聚类数据库如表2 所示。

2. 2 K-means聚类过程

( 1) 提取出数据[37]。从矢量化以后的图形库中提取出IP、ID、编号、X坐标、Y坐标、研究时段内各个年代平均干湿等级等信息写入聚类库。

( 2) 依据专家意见及前人对于研究区进行的研究, 确定聚类个数K。

( 3) 使用K-means算法进行空间聚类分析, 完成聚类规则的输出以及结果的可视化。

2. 3 空间聚类结果分析

根据江苏省清代旱涝分布情况, 选择聚类个数K = 2进行空间聚类, 结果分为两类, 第一类站点数较多, 第二类站点数较少。聚类分析: ( 1) 依据年代尺度中旱涝总数, 设置相应的权重值, 即旱涝总数为30 ~40 时, 相应的权重值为0. 35, 41 ~ 50 时, 相应权重值为0. 45, 以此类推; ( 2) 将分类中涝年次数除以旱年次数, 获取涝旱比值; ( 3) 获取分类站点数占总站点数的比值。涝旱比值乘以相应权重值在除去站点数比值, 获得涝旱权重比值。即图2、图3 所示。

从图2 中得知: 横坐标表示相应的年代, 即1 代表1644 ~ 1650 年, 2 代表1651 ~ 1660 年, 以此类推。纵坐标表示为涝旱权重比值。此比值越大表明相应的年代, 此分类中涝灾程度较重, 旱灾程度较轻。比值越低则相反。涝旱权重比值曲线在整个清代是起伏曲折的。特征: ( 1) 1731 ~ 1740、1831 ~ 1840、1841 ~1850、1881 ~ 1890 与1891 ~ 1900 年, 这5 个年代, 涝旱权重比值较大, 分别为6. 39、4. 72、7. 48、4. 57 与3. 53。这些阶段该分类区域涝灾发生较多, 且比较严重; ( 2) 1681 ~ 1690、1711 ~ 1720、1721 ~ 1730、1761 ~ 1770、1811 ~ 1820 与1851 ~ 1860 年, 这6 个年代, 涝旱权重比值较小, 分别为0. 33、0. 37、0. 43、0. 27、0. 25 与0. 37。这些阶段该分类区域旱灾发生较多, 且比较严重。

从图3 中得知: 相比于图2, 涝旱权重比值变化幅度较明显, 即旱涝权重比值变化幅度较大, 即存在涝灾严重区域, 也存在旱灾严重区域。横纵坐标意义与图2 一致。特征: ( 1) 1681 ~ 1690、1691 ~ 1700、1751 ~ 1760、1791 ~ 1800、1801 ~ 1810、1821 ~ 1830与1831 ~ 1840 年, 这6 个年代, 涝旱权重比值较大, 分别为30. 33、71. 5、43. 33、53. 3、47. 02、36. 4 与34. 94。这些阶段该分类区域涝灾发生较多, 且比较严重; ( 2) 1651 ~ 1660、1731 ~ 1740、1771 ~ 1780、1851 ~ 1860、1861 ~ 1870、1871 ~ 1880、1881 ~ 1890与1891 ~ 1900 年, 这8 个年代, 涝旱权重比值较小, 分别为0. 72、1. 55、0. 23、1. 58、0. 54、0. 24、0. 14 与1. 17。这些阶段该分类区域旱灾发生较多, 且比较严重。

对比图2、图3, 得知: 即存在第一类与第二类涝旱权重比值同时高、低的年代, 也存在一类高, 一类低的年代。1711 ~ 1720 年, 第一类涝旱权重比值为0. 37, 而第二类中为5. 63。1831 ~ 1840 年, 第一类涝旱权重比值为4. 72, 且第二类中为34. 94。1871~ 1880 年, 第一类涝旱权重比值为0. 55, 且第二类中为0. 24。1881 ~ 1890 年, 第一类涝旱权重比值为4. 57, 而第二类中为0. 14。分别以上述4 个年代为例, 介绍江苏省清代每个年代干湿空间分布特征。

从图2 与图3 可以看出, 江苏省清代涝灾发生明显多于旱灾, 江苏省是涝灾多发地。尽管如此, 旱灾也时有发生。图4 ( a) 与 ( d) 分别是1711 ~ 1720年与1881 ~ 1890 年旱涝分布图, 可以从这2 个年代中, 看出, 旱涝在次2 年代中都有分布且不同年代区域分布不同。图4 ( a) 中, 徐州府、淮安府中西部、扬州府北部与苏州府涝灾发生较多, 其他地区是旱灾发生稳定区域。而图4 ( d) 中, 海州西北部、扬州府南部和江宁府西北部是涝灾多发区, 其他地区是旱灾稳定发生区。图4 ( b) 与 ( c) 分别是涝灾与旱灾全省多发区。扬州府中西部、江宁府与通州东部在1831 ~ 1840 年涝灾少发, 但其他区域是该年代涝灾多发区域。扬州府中西部以及常州府中部在1871~ 1880 年是旱灾多发区域, 其他区域为旱灾少发区域。

3 结论

浅析公共行政空间设计的特征 第9篇

一、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功能划分

探究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产生的背景会发现, 它的国际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企业界发起的名为“重理管理”的管理革命, 其基本导向是在全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 重新清理、评价并大幅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程序, 从而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管理革命随后波及到了相应的行政公共部门, 引发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使政府部门进一步确立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其结果是创造了全新服务型政府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程序。它要求政府为公众提供的服务增强回应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改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习惯与性质, 并为公务人员的素质、政府内外各方利益关系的全面调整带来明显变化。而促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中国各城市建立的直接原因, 是各地方政府部门为应对中国进入WTO时代后对外开放与无缝连接的新形势, 通过行政中心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标准化的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营造优异的服务环境的需要。它是为方便投资者和百姓而设立的专门服务场所。

公共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方向决定了其内部空间的功能类型。这几年随着对公共行政服务空间的不断摸索与改进, 随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累积, 公共行政服务空间的建设已经日臻完善, 其包含的功用职能也在不断扩充。就目前来看主要体现出三个职能:一是地方政府本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许可审批事项及各种证照类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二是负责地方软环境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三是负责地方诚信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而室内设计的出发点也正是围绕着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的。比如一个典型的中等规模的公共行政中心, 内部区域在功能上一般划分五个部分:一是市民服务中心, 主要工作内容是受理婚姻登记、司法公证、劳动咨询、计生发证等服务以及市民求助;二是经济服务中心, 办理国内外投资者在本地区投资项目上的审批、工商企业注册登记等服务;三是行政办公区, 属于内部管理办公区域, 为后台辅助的办公空间;四是经济环境监察投诉区, 主要受理妨碍本地区经济发展、阻碍政令畅通、损害企业和个人利益方面的投诉;五是网络信息区, 为行政中心及各个进驻部门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其中, 前两个部分的进驻部门需要以开放的、柜台式的形式进行操作办公。

二、公共行政服务空间在室内设计方面的特点

从室内设计的专业视角去考察, 需要认识到公务行政办公空间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与我们所熟悉的工业时代办公环境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大相径庭。“阳光政务”是行政中心的努力方向。将原来封闭在一个个部门内部的复杂操作流程, 转化为简洁明了的针对性服务, 是政府部门观念和工作内涵的改变。因为其主要职能是交流、协作, 这就决定了公共行政办公空间在空间设置方面要便于“高效、规范、平等”的服务。这使得具有新理念的行政空间设计已经成为当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版块。如何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服务空间, 成为我们是否能够完善设计的前提。

在空间表现上重塑政府行政部门的形象, 是对公共行政中心的室内设计的要求。首先我们要了解服务中心本身并不是一个普通办公区域, 和企业的办公内容也不尽相同, 它代表的是政府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是社会考量本地区政府职能水准的窗口。传统的“局委办”各部门的办公空间设计, 都是围绕各自不同的内部工作而进行, 是典型的封闭式规划。在设计过程中的假定使用者是作为部门内部的员工, 其核心功用强调的是等级观念和办公私密性。因各个部门的独立与封闭, 导致了交流的繁复与工作流程的拖沓, 有效时间利用率低下, 结果是政府职能部门内部交流顺利, 但与外部的普通百姓的交流很有可能是困难和混乱的。这也是公务人员与民众的一种不对等表现, 无形中形成了所谓的“官僚”表象。这种设计方式和设计目标如果原封不动地搬到服务中心来, 势必会形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而新型的行政服务中心, 虽然具有政府职能的天然DNA, 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和内容都完全不同。它集中了近百个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 在行政中心的统一要求、组织、监管和协调下, 对进入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都做出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特别是通过并联审批, 切实简化了办事程序, 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如何有效地引导使用者快速地达到位置呢?首先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建立完全开放式的工作环境, 其次是完善导视系统的设计。

在服务平台方面, “平等”服务是其主要表达的内容, 其设计改变了部门封闭房间服务和窗口服务的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台”的形式, 用低柜服务台代替了原来的房间和封闭玻璃窗。这样的设计方式首先开放了空间上空, 使之成为通透明亮的大规划空间, 提供了人们真正需要的交流空间, 满足了人们的舒适心理的需要, 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办公空间而存在。这种平等的服务态度能给予群众以内心的关照, 为群众带来内心的享受, 使政务处理真正具有延续性的活力。“以人为本”并不是虚幻的概念, 而是一个真正具有现代特征的行政服务空间的基本特质。它要求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 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以期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从而营造出一种更为高效和谐的办公环境。具体到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求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条件, 把使用者、公务人员、社会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加以考虑。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决定了办公的形式, 根据办事人员的方便与否划分各种专业功能区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为来访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新的空间在标识指示上达到合理布局, 相对于普通办公空间要增加设置密度, 以一步一引导的统一的规范化指示系统, 代替各部门原来独立的不同形象指引, 不仅在立面上设置, 在行走地面及空间中也设置必要的导向提示, 以达到尽可能明确的导视作用。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变, 可以形成以外部人员为主要使用者的空间布局, 改变了原来的封闭状态。

三、具有活力和朝气的室内空间

一些客户认为, 室内设计不外乎是关于形式与色彩、艺术气氛的设计, 认为设计师注重的仅是外表的美观, 很显然这是片面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作为办公类室内设计的一个特殊分支, 同样具有为工作人员和使用者创造舒适、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这方面, 我们深刻地吸取了关于“室内节奏”的概念, 力争设计出具有持续力和活力的空间。对自然的重视, 是近年来人们观念转变的一个方面, 起源于生态恶化的警示和保护自然的迫切需要。在室内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 是当代设计师坚持的共识。尽可能地在大体量的行政中心空间内引入自然光线, 实现自然通风和节能设计, 运用绿色植物、水景等富有生气的装饰品调节室内氛围, 为所有的受众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对改善聚集了很多人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保障人群的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富有朝气是新行政空间设计的又一特征。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这里的环境看起来“不象政府部门”,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印象中的政府形象。公共区域的休闲座椅的安置、无线网络接入、咖啡售卖机的安置, 能够使公众的等候过程在享受咖啡的醇香中变得惬意放松, 这些都是人性化设计的表现。我们还要注意到, 公务人员与公众来访者并不是矛盾的双方, 而是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的使用者, 适当的缓冲休闲区域的设置可以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温和的背景。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 要在空间中尽可能多地设置休息及等候区域, 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这样的办公空间会因为区域的节奏而更有活力, 因为它提供了人们真正需要的空间, 提高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舒适度, 适应了现代公务空间个体性、群体性、开放性的新特征。正是这种关怀型的空间特质和活力四射的氛围, 使来访者从直观上感受到不一样的行政理念与踏实的公务作风, 让公众能够树立起对行政服务的信任感, 使后续的行政服务上的沟通与交流变得顺畅, 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从实际的功能和空间内涵着手, 为公众与公务人员提供平等的服务设施、明晰的导向指引, 以人为本, 帮助机构树立良好公务形象, 强调高效与便捷, 是公共行政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在设计过程中深入体会和运用设计手段, 提出与本地方特点相适宜的设计概念, 才能规划出一个功能合理、满足行政作业与服务需要的室内空间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申建军, 刘智勇.北京市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陈翔.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和方向: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

宜宾李庄张家祠堂建筑空间特征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李庄,祠堂,川南民居,百鹤窗

历史文化名镇李庄, 位于宜宾市区西20里的长江南岸之滨, 是宜宾市翠屏区第一大镇, 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美誉。

李庄这个地方, 人们各自的祖辈都从外地适川而来。因此复合形成了特殊的文化以及聚落景观, 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李庄成为川南的水运重镇和物资集散地之一, 市场繁荣, 商贾云集, 百姓生活较为富足, 人们修建了许多公共性建筑, 形成李庄“九宫十八庙”的格局。

李庄张家祠堂为李庄望族张家的宗祠, 建于清道光年间, 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充分体现了独具一格的川南民居特点。

一、总体布局:

张家祠堂位于李庄镇西的上河街, 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张家祠堂北面隔江相望桂轮山, 西北隔江面向三江碛, 视野十分开阔。祠堂上与东岳庙、下与王爷庙、禹王宫、南华宫、土祖庙、奎星阁相呼应, 处于视觉焦点。基地北低南高, 总体布局为两进四合院落, 是四合头的纵向扩展模式, 主院前设横向大院, 形成前后两院的套院格局。祠堂朝向坐南向北, 在风水上实现背山面水的格局。主院左侧布置一开敞花园, 间接联系前后。张家祠堂本是富裕人家宅院, 后被张氏一族买下作为本宗祠堂, 因此形成十分特殊的宅祠模式 (见图01) 。

二、平面布置

张家祠堂整体格局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 由垣墙、空坝和宗祠主体三个部分组成, 后由于功能需要垣墙内侧建成了数间教室, 将垣墙扩成门屋, 便形成了前后套院的格局。

宗祠大门开在西北角上, 为石砌门框平门, 为风水学上不与正房堂屋大门“犯冲”, 门屋偏于堂屋中轴线西侧, 与左右两侧房间进深相当。除入口外, 垣墙其他地方均无开口, 显示其对外的封闭性。先行需登上一较高石阶梯, 穿过较为狭窄封闭的门屋, 便到达前院空坝, 空间感受豁然开朗。门屋前遍植竹子, 与一般宅前种树不同, 竹子尺度与门屋相宜, 将整个门屋掩映其中 (见图02) 。

前院空坝宽大方正, 内部庭院缩小横长, 符合前部院落对外交往活动多, 后部院落家族内务私密性强的使用功能要求。前院略有高差, 分割为堂前空间与院坝, 堂前空间可作为正祠和内庭的过渡空间 (见图03) 。均铺以青石板, 整齐光洁, 院周点缀以盆栽花木。两部分之间以大石块砌筑花坛绿化, 合理配植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 景观层次丰富有序, 并从左中右设三列石台阶上下, 有隔有通, 环境宜人。

主院为“明三暗四厢六间”的基本范式, 除一侧的花园外, 主院呈严谨的中轴对称, 上为宗祠正祠, 正房五间带前廊, 由于功能需求并未独立出堂屋, 而是将正房三间连通为正祠, 不设房门, 成为四柱三楹格局。两厢各三间, 为东西舍, 东舍上题“东铭”, 西舍上题“西铭”, 其意取宋代哲学家张载撰写的《东西铭》文。厢房也不做内部分隔成为两侧厅格局。下为过厅厅房, 厅房上原有五十页窗门, 名为百鹤窗, 上等楠木精雕细刻, 具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价值。庭院四周房屋出檐廊围合成回廊, 正祠后檐也出挑半米。体现了川南民居多开敞通透的特点, 不仅有美观的装饰功能, 还创造了宽裕的半户外空间, 特别适应多雨的四川气候, 雨天不湿脚可走遍全宅, 炎热夏季也可迎风纳凉, 充分反映了气候对于建筑格局的影响 (见图04) 。

整个宗祠主体部分东西两侧均开辟狭长通道, 东侧通道与厢房正祠之间的通道相交, 可以通向东侧庭院, 西侧通道与正祠后檐空间相通。通道指向堂前空间, 并设门, 上有精美石刻, 与百鹤窗相搭配呼应。

主院东侧独辟一花园, 不做房屋围合, 倚靠院墙, 颇有江南园林小筑的意味, 抹角房前设门由小路经花园联系前院空坝, 即可不通过正祠及主庭院到达前院乃至街道, 在特殊情况下可不影响主院流线连通内外, 这在其他宗祠建筑中比较少见, 充分体现宅祠平面布局较传统宗祠随意自由的特点。

院坝呈四方形下沉, 铺有条形青石板, 角落留出排水洞口, 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见图05) 。张氏宗祠每年春分、秋分日举办祭祀活动, 张氏子孙在院中素衣整冠, 依班次向祖先虔诚行礼。由于正祠开敞的布局, 加之倒座敞厅、东西侧厅与庭院空间连成一片, 更突显出了庭院空间的重要性与统领感。正祠供奉列祖列宗牌位, 两厢以及倒座为佣人房及祭祀用品库, 这种形制在空间关系上是以庭院为中心来布置住宅四周的房屋, 然后根据礼制规范、家庭伦理、尊卑秩序来安排功能使用, 与民居中几个小家庭合住, 正房住长辈, 厢房住晚辈的形制是相同的。宗祠设总事、看司等职, 除每年两次祭祀活动人员较少, 功能较为单一, 因此并未设置其他生产生活辅助性空间及用房, 专职于祭祀活动 (见图06) 。

三、剖立面分析

宗祠主体以四合院式穿斗木结构建筑为主, 辅以少量片砖的砖木结构而成。由于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以及选址布局的合理性, 虽位于台地但并未设置偏厦、拖厢、梭厢等加大建筑面积, 不设楼层, 使得整个建筑立面简洁干练 (见图07) 。

基地南北略有高差, 张家祠堂因地制宜的布置在三台地上, 随地势逐台升高。祠堂正祠位于台地顶端, 略高于其他建筑, 与厢房相接处置两步台阶。正祠檐口较高, 其余三面房檐口相接, 为典型的“三檐平”手法 (见图08) 。

柱下端均为圆鼓形石柱础 (见图09) 。正房脊高4.22 m , 檐高为2.74 m , 侧房与过厅檐高2.37m。正房屋面为五分五水, 过厅屋面为五分水, 相对较缓但足以应对当地的降水情况, 屋顶脊饰上的中花增加了生动感。房屋两侧均出檐, 但出檐较浅, 可能与其坐南朝北向不做宽檐利于纳阳有关, 檐部出挑无撑拱构造, 由挑枋直接出挑 (见图09) 。

张家祠堂立面通透大方, 整体比例优美协调, 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建筑技巧与施工质量。门屋不做特殊处理, 与李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 屋顶用灰瓦, 墙面多用木材。

四、细部意匠

张家祠堂的百鹤窗位于过厅厅房, 门窗每扇长2m, 宽0.6m, 均采用整块上等楠木精工雕刻出不同形态的仙鹤, 四周配以繁复缭绕的云彩。每扇窗上刻仙鹤两只, 共计一百只, 名为百鹤祥云窗。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大为赞赏, 并将其与旋螺殿、奎星阁、禹王庙九龙碑并称为“李庄四绝”。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每扇门当初的雕刻工价为纹银四两, 相当于清朝时期一个正一品官员一月的俸银, 其造价和工艺要求之高由此可见, 足见当时张家家底的雄厚以及当地人民对本宗宗祠建筑的重视, 可惜现今仅存二十四扇 (见图10) 。

左右厢房布置整面窗门, 使得内外空间隔而不断, 简约的方格状窗棂统一立面, 既满足了使用功能, 又衬托出过厅百鹤窗的华丽, 相得益彰。过厅建筑格局与雕刻装饰较厢房高, 显示出对外的气派 (见图11) 。

屋顶脊饰朴素典雅 (见图12) , 正祠山墙为“五岳朝天”式封火墙 (见图13) , 高低错落变化多样, 过厅山墙突出屋脊, 为最基本的山墙形制。

五、结论

张家祠堂由于其特殊的宅祠模式而不同于其他的宗祠建筑。平面布局自由, 不要求绝对的坐北朝南向, 不拘泥于严谨的中轴对称, 这些都是其改为宗祠前家族住宅的形制遗留, 同时也体现了川人洒脱随意的特点。

张家祠堂充分体现了川南民居特点。川南地区多丘陵, 地貌起伏大, 环境的因素带来隔热、通风等问题, 因此人们在解决山地坡度、遮阴、防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筑空间特征、形制、格局也充分契合环境因素, 张家祠堂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台院布置平衡浅坡地形, 回廊围绕适应多雨气候, 立面窗门解决通风问题。

川南地区装饰风格较为清淡素雅, 简洁大方, 只有个别部位重点彩饰。张家祠堂建筑群简洁明快, 木结构十分合理, 没有繁复华丽的装饰, 建筑色彩低调典雅, 与周围民居建筑浑然一体, 但利用百鹤窗作为进入主体建筑的点睛之笔, 手法成熟, 独具一格, 厢房东西侧通道门上石刻精美, 独具匠心。整个建筑装饰重点集于过厅, 正对堂前空间, 突出对外气势。其余部分处理简约大气, 繁简得当, 充分反映川南民居装饰特点。

参考文献

[1]左照环.古镇李庄, 2011 (04)

空间特征 第11篇

关键词: ESDA;空间自相关;GIS;粮食产量;石家庄

中图分类号: F326 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466-0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等多方面有着较大影响。伴随着人口攀升、工业用粮需求提高和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和政策讨论的热点问题。Brown曾2次提出的“中国粮食供应威胁论”直指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使我国粮食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乡镇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单位,也是考察的常用对象,而如今的农村城镇化、新农村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多项政策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对我国乡镇粮食生产及其空间格局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有着很高的需求。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通过对地物或者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化,发现空间分布规律,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2- 3]。其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 [4]。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利用ESDA方法分析空间格局问题,例如:谢花林利用该方法研究环鄱阳湖地区43个县(市)农业经济空间差异性 [5];廖邦国等分析上海市区域人口分布问题 [6-7];梅志雄等借助ESDA和Kringing方法探索住宅价格空间结构 [8]。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县(市)尺度上的社会经济问题,利用ESDA技术探索粮食产量空间相关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深入分析到乡镇级别的实例更少。为此,本研究借助GIS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探索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县(市)各乡镇粮食产量空间分布规律及演化趋势,为分析乡镇其他属性空间格局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本研究着重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所属的藁城市、晋州市、无极县、赵县等地区乡镇粮食产量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区域为石家庄市上述4个地区46个乡镇,分析变量为乡镇粮食产量和单产,时间序列为2007—2012年(当年年鉴统计上一年数据)。各乡镇2012年位置分布及粮食总产量如图1所示,单位为t,分析单产时用到2012年研究区域内的常用耕地面积(单位:hm2)。本研究涉及的数据分为2类:统计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前者取自《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3年),后者为1 ∶ 400万河北省乡镇行政区划图。通过ArcGIS软件数据关联功能可以将统计到的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数据连接到地图属性中,GeoDa软件中的字段计算功能可对粮食产量数据做正态变换,计算公式为:y=lnx。

2 研究方法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ArcGIS和ESDA技术,对研究区域内粮食产量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乡镇粮食产量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时空特征。空间自相关指相同属性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关联性,是度量空间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首先通过ArcGIS软件数据关联功能将粮食总产量统计数据连接到行政区划图中;然后借助GeoDa软件获取研究区域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图来探索乡镇粮食总产量空间特征及演化趋势;最后,运用ArcGIS软件对粮食总产量和单产作分类处理,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 1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权重矩阵是以矩阵的形式记录地物单元之间是否相邻的重要表达方法,具体形式为:

其中:W是空间权重矩阵记号;n为研究单元个数;Wij表示第i与第j个单元的空间相邻关系。通常单元自身不存在相邻关系,因而Wii=0。空间权重矩阵是本次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有基于二进制邻近(contiguity)、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距离阈值(distance threshold)等3种类型 [9]。本研究是探讨乡镇粮食总产量的空间格局关系,分析对象类型为多边形,只要有共同的边界或者相同的邻接角落都应视为相邻,所以采用基于Queen标准建立二进制邻近空间权重矩阵。

2 2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同一变量在不同对象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在研究区域内相似属性的平均聚集程度 [10]。本研究采用空间统计学中的全局Morans I指标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研究单元个数;Wij表示标准化后的空间权重矩阵;xi、xj是属性变量x在单元i、j上的观测值,xi为变量的均值。

Morans I的取值范围为[-1,1],I>0表示空间正相关,且数值越大说明聚集性越强;I<0表示空间负相关,即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数值越接近于-1,属性变量的差异性越大;I=0表示相互独立,属于随机分布 [11]。通常利用统计量Z检验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

Z=[SX(]1-E(I)[][KF(]VAR(I)[KF)][SX)]。 (2)

式中:E(I)是Morans I的期望值,E(I)=-1/(n-1);空间VAR(I)是标准差。零假设表示空间单元不存在相关性,为随机分布。正态分布中,5%的显著性水平对应的阈值是1 96,如果|z|<1 96,则零假设成立,即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反之,说明存在空间自相关 [11]。

nlc202309041718

2 3 局部空间自相关

局部空间自相关描述每个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的关联程度,常用来分析局部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12],其计算公式如下:

(W2。26ZQ] Ii=[SX(](xi-x[TX- 5])[]s2[SX)]∑[DD(X]j≠1[DD)]wij(xj-x[TX- 5])。 (3)

式中:Ii取正值表示高-高聚集,取负值表示低-高或者高-低聚集。常用局部Morans I指数(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和Moran散点图方法描述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的横坐标表示变量在不同位置上的观测值向量,纵坐标表示该向量的空间滞后 [13],2条坐标轴将平面分为4个象限,分别表示空间对象之间的高-高(High-High)、低-高(Low-High)、低-低(Low-Low)、高-低(High-Low)关联性 [5,14-15](表1),它反映局部空间联系性及关联的稳定性。LISA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显示对象的空间聚集度。

3 实证分析

3 1 总体粮食产量空间差异分析

使用Anselin设计的GeoDa软件计算石家庄市46个乡镇2007—2012年粮食总产量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从计算结果可知,Morans I指数均大于0,并且除2009年外,其值从2007年的0 101 3增加到2012年的 0 216 7,总体呈递增趋势。2009年Morans I指数明显小于其他年份,这可能与当年发生的特大干旱有关,从而使局部粮食产量受到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通过分析表中Z值,可知Morans I值都远大于正态分布95%置信区间检验阈值196,即通过了假设检验 [16]。说明近几年来,石家庄市各乡镇的粮食总产量在空间上有正相关性,即粮食高产区之间相邻,地产区之间聚集,且聚集性逐步增强。

3 2 局部粮食总产量空间差异分析

3 2 1 Moran散点图分析

Moran散点图能定性区分每个空间单元与其周围地区的某种地理现象。近6年来石家庄市研究区域粮食总产量的Moran散点图如图2所示,散点图记录了每个乡镇单元所在的象限,统计结果见表3。通过图2、表3可知粮食总产量处于H-H、L-L类别的地区数量较多,二者总和占乡镇总数量的59%~72%,均超过半数,说明石家庄市乡镇区域粮食总产量在局部范围内存在空间依赖性,局部地区之间的发展有很强关联性。

3 2 2 LISA聚集图分析

运用GeoDa软件制作研究区各乡镇粮食总产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聚集图,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LISA聚集图可知:(1)研究区域内不显著的地区数量较多,特别是2007年,说明多地区局部粮食总产量相关性不强。(2)H-H聚集性的单元相对较多,说明局部存在空间同质状态,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即前大章乡、韩村镇、新寨店镇、赵州镇、北王里镇、高村乡、沙河店镇。L-L聚集性的单元只有1个营里镇,而且多年来一直未改变其低聚集性,说明营里镇及其附近乡镇的粮食总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自2008年以来,王西章乡(粮食总产量34 894 t)一直处于L-H状态,其邻近的南柏舍镇(61 666 t)、赵州镇(68 954 t)、沙河店镇(47 068 t)都是粮食高产区,表现的这种“冷点”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3)2007年H-H聚集性的乡镇只有3个,后来逐步增多,最后趋于稳定。高-低聚集性除2009年在东侯坊乡出现1次外,后来再无此类“热点”现象。(4)处于H-H或者L-L聚集的地区,在Moran散点图中,其纵坐标的绝对值比较大。图2中2012年散点图第1象限矩形框中高亮度显示的点对应于该年份LISA图中处于H-H聚集的地区,第3象限中黑色点对应于LISA图中L-L聚集的地区,即营里镇。

3 3 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分析

上文已经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粮食总产量的空间相关性,为进一步了解总产量和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对二者做分类研究。以2012年数据为例,粮食单产=粮食总产量/常用耕地面积,单产、总产量的单位分别是kg/hm2、t。使用ArcGIS中的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分析对象分成4类,结果如图4所示。观察分类专题图可知:(1)粮食总产量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角,呈现一种H-H聚集状态,与“32”节分析一致。(2)粮食单产高的地区总产不一定高,甚至偏低。粮食单产高的地区分布在中部的南董、廉州、南营、贾市庄以及北部的前西关、 里城道、大陈、南流、七汲、小樵等镇,除了廉州、小樵镇的粮食总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外,其他多属中等甚至低产状态。反之,对于总产量高的地区单产也表现了这种偏低现象。因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过于重视粮食总产量而忽视了单产的提高。

4 结论

通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分类,包括空间权重矩阵、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图等方法分析2007—2012年石家庄市46个乡镇粮食总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粮食总产量和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石家庄市46个乡镇粮食总产量存在空间依赖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特征。(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总产量H-H聚集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的西南角,且逐步趋于稳定。并且多年来营里镇一直处于L-L聚集状态。另外,王西章乡最近几年在粮食总产量方面一直较低,而其邻近的其他乡镇总产量较高,为“冷点”现象。

(3)粮食总产量和单产分类结果表明,总产量高的地区集中在研究区域西南角,而单产高的地区反而出现在中部和北部,粮食总产量高的地区单产普遍偏低,即粮食单产和总产量之间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协调现象。

参考文献:

[1] Brown R L Who will feed China[R] Washington DC:World Watch Institute,1995

[2]彭 立,刘邵权 三峡库区农村发展系统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239-249

[3]范 斐,杜德斌,李 恒,等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J] 地理学报,2013,68(10):1331-1343

[4]徐丽华,岳文泽 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3):222-228

[5]谢花林 环鄱阳湖地区农业经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299-303

[6]廖邦固,徐建刚,宣国富,等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学报,2008,63(2):195-206

[7]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 基于 ESDA 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J] 地理科学,2010,30(1):23-29

[8]梅志雄,黎 夏 基于ESDA和Kriging方法的东莞市住宅价格空间结构[J] 经济地理,2008,28(5):862-866

[9]吴玉鸣 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J] 中国农村经济,2010(6):25-37

[10] 王 千,金晓斌,阿依吐尔逊·沙木西,等 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差异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525-1535

[11]马晓熠,裴 韬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55-1561

[12]鲍洪杰,刘德光 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研究——基于Geoda095i统计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1,30(9):54-59

重庆市地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12篇

地价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价格,它不是对商品实体的购买价格,而是对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因此,地价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用公式表示为:地价=地租/利息率。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转移只发生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准入市场交易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因此,在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地价是指受到一定年期限制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在本次研究中的地价定义为:该地块的土地出让综合价金,即地块的实际成交价格,包括该地块的成本价、自行拆迁费用及还房费用等。文中也称地块价格或地价。

美国学者Anil Rupasinghu和Stephan J.Geotz(2001)从供给角度考虑,认为土地市场价格与土地供应政策、供应方式、供应量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影响重庆地价空间分布的因素多样,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土地需求和土地供应两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金融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和房地产政策,透过寻找政策时滞性对土地价格影响规律,大概把握土地市场的发展脉络,起到管窥见豹的作用。内部因素主要指(1)区位因素;(2)区域规划因素;(3)路网密度因素。研究发现随着区位条件的变化,地价在空间上的变化非常明显,区位因素可由商服繁华度、交通条件、生活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环境条件因素和容积率的影响来反映。城市交通是城市区域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交通的建设规划程度与城市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体现了区域将来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刺激土地市场的发展。路网密度是区域道路的密集程度,是反映区域交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的土地上,说明其基础设施完备程度较高,交通通达度和便捷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观因素对地价的影响。

上述各种要素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的组合影响着该位置的土地价格,使得土地价格在不同位置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二、研究范围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下游,是中国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30万,辖40个区县(市)。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内,重庆城市化率达到52%,每年提高1.5%以上,城市范围的扩展所带来的土地需求将促进土地市场的蓬勃发展。本次研究选择的地域空间范围为重庆主城区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大渡口区九个区的局部地区(如图1)。

三、地价修正

本文的地价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出让宗地情况。根据研究的目的,本论文选取了各样点的交易价格、交易面积、交易时间、用地类型、地块等级、容积率等对象来进行研究,样点总数为219个。在分析重庆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时所采用的土地价格为楼面地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了Arc GIS软件平台的空间地处理流程来进行控制,保证了数据预处理的速度和精度的要求。在推算过程中,考虑到地块的拍卖价格是更能够反映土地市场真实水平,在数据预处理的时候将所有出让方式为挂牌的地块楼面地价和单位地价都进行了修正。考虑到了不同的地块样点在时间和等级上的差异性,为保证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有效性,在推算中作了时间和等级修正。

1. 招拍挂修正

选取时间距待修正的挂牌地块样点半年以内的拍卖地块样点,两者的空间位置是同一区位条件下同等用途相邻的地块,距离不超过500米。计算选中的拍卖地价样点楼面地价的均值以及待修正的挂牌地价样点楼面地价的均值,求取变化情况△,带入以下公式,得到修正的地块样点楼面地价。

修P挂=P挂×(1+△/拍卖的楼面地价的均值)

2. 期日修正

由于地块样点都包含竞得时间,选择采用历年的地价修正指数乘与对应的地块楼面地价,这样可以近似的将地块楼面地价修正到任意时点。本次研究中,选用2006年12月为基准,即将所有地块的价格修正后为2006年12月楼面地价。

3. 等级修正

用地块样点的楼面地价乘与地价等级修正说明表中对应等级的地价修正指数,将地块价格通过等级修正统一到一个同等级别上面。经统计收集的资料中多为Ⅴ级,选用土地等级Ⅴ级为基准,即将地块的等级修正后为土地等级为Ⅴ级的楼面地价。

四、研究方法

1.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在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中,要求数据必须服从正态分布。通过分析样点的楼面地价数据,发现该数据集偏左,偏离幅度较大,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条件,在对其进行对数变化后,能较好的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因此,选用经对数变化后的样点楼面地价作为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利用QQPlot分布图进行检验,地价样点经对数转化后的QQPlot图近似成为一条直线,服从正态分布,通过检验。

2.空间趋势面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地价空间分布和变化,构建重庆市主城区楼面地价趋势图(图3),可比较直观地观察不同方向的地价样点分布情况:

从整个研究区域来看,重庆主城区地价的空间分布从东向西有逐步抬升的趋势,从北向南有先逐步升高再逐步降低的趋势,并且南部的地价略高于北部地价。

3.地统计插值

利用泛克里格插值,按选取的219宗地块交易楼面价格,获得地价空间特征分布预测图,并提取不同地价区间的地价等值线,绘制重庆主城区地价等值线图(图4)。

比较重庆主城区楼面地价区段的面积,结果表明:从研究区域10322万平方米的总面积上看,800元·m2以下价格区段的土地面积占27%,1000元~1500元·m2的土地面积占14%,1500元~2000元·m2的土地面积占3%,2000以上的土地面积占1%。其中,地价在800元~1000元·m2的土地面积最大,为56592016m2,地价在2000元·m2以上的单位区段土地面积逐渐降低。

五、结论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重庆主城区地价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离心性,地价呈现多中心格局。从图4中可以看出,重庆主城区的楼面价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位于主城中心的渝中区是整个城市的主体,价格接近1000元·m2,向北向南向西分别有3个高地价中心,向北的高地价区域为观音桥组团,跨越江北渝北两区,价格2000元·m2以上;向南的高地价区域为南坪组团,绝大部分位于南岸区内,价格2000元·m2以上,向西的高地价区域为大杨石组团,位于九龙坡区,价格1500元·m2以上。另外,由于收集到的地块数据的局限性,在研究区域边缘地带有地价抬升的趋势。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呈“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模式,该模式从区位条件入手,构建功能相对完善,紧凑发展的城市建设区域,多以期有机分散和疏解中心城区的职能,容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职能,并在组团内形成相对集约的发展。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区域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区域。其中,渝中组团是全市的政治、金融、商贸中心,嘉陵江以北的观音桥组团是全市远期中央商务区(CBD),南坪组团是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大杨石组团是重庆市发展和主城区拓展的重点地区之一。高地价区域与城市规划吻合,呈现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地价峰值区域出现在嘉陵江以北和长江以南区域,两峰值区域间形成明显的由东往西逐步降低的地价区域,到达大杨石组团后有一次抬升过程。

上述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地价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

摘要: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03年2007年土地交易资料,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确定样点数据统计规律;引入空间趋势面分析,探测数据空间分布趋势;利用泛克里格插值技术,建立地价空间特征分布预测图,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热点区域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揭示重庆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重庆出现多个高地价中心。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地统计分析,地价,重庆

参考文献

[1]严星,林增杰.城市地产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克忠.城市地价与地价体系[J].财经研究,1994(7):23~25

[3]杜德斌,徐建刚.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1997,52(5):403~411

[4]郑新奇,王家耀,阎弘文等.数字地价模型在城市地价时空分析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26(1):14~21

[5]徐燕,王晓梅.1994-1999年北京市住宅出让地价时空分布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0,(4):42~46

[6]蒋芳,朱道林.基于GIS的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北京市住宅地价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2):199~202

[7]许晓晖.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经济地理,1997,17(3):80~87

[8]陈浮,李满春,周寅康,等.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图式的地统计学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9,35(6):719~723

[9]王茂军,张学霞,栾维新.大连城市居住环境评价构造与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3,23(1):87~94

上一篇:时代助推下一篇:《身边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