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2024-06-02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精选10篇)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10年间收治住院分娩产妇20 012例, 发生产后出血528例, 占分娩总数的2.6%。患者年龄17岁~45岁, 孕产次G1P1~G7P5, 有并发症及合并症者325例 (妊娠期高血压182例, 前置胎盘71例, 胆汁淤积综合征20例, 肝病25例, 胎盘早剥23例, 血液病4例) ;阴道手术助产102例, 剖宫产98例, 死亡2例, 子宫切除3例;髂内动脉栓塞8例, 子宫背带缝合30例, 宫腔填塞15例, 盆腔血管结扎5例, 其中死亡的2例均未行系统产前检查。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405例, 前置胎盘71例, 胎盘植入6例, 副胎盘及胎盘胎膜残留23例, 软产道裂伤17例, 凝血功能异常或疑似凝血功能异常6例。

2 结果

本组528例产后出血患者, 其中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行髂内动脉栓塞治愈8例, 输注血小板等成分血治愈4例;其余514例均经我院治疗痊愈。

3 讨论

3.1 重视产前保健

(1) 使妇女获得保健服务, 尤其是对于偏远贫困落后地区, 要提高广大群众对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提高卫生保健提供者的服务态度, 提高民众素质, 使孕妇获得较好的产前保健服务, 尽早筛查出高危妊娠。

(2) 全社会要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 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 改善交通, 给孕产妇以绿色畅通的通道, 使高危孕产妇得到更好的救治。

(3) 重视、加强产前保健。首先要加强孕前及孕期的妇女保健工作, 对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疾病及并发症积极治疗, 使妇女在孕前及孕期的健康状态良好。宣传计划生育, 减少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 减少生殖系统炎症发生。孕期加强营养, 适当补充铁剂、叶酸, 避免和 (或) 纠正贫血, 提高对失血的耐受性, 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应该积极治疗后受孕, 必要时于孕早期终止妊娠, 妊娠晚期给予维生素K1, 可减少产后出血[2]。定期产前检查, 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 如羊水过多、子宫有瘢痕、畸形子宫、巨大儿、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妊娠合并肝病等患者, 要加强产前监护, 提前入院、备血, 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合并症、并发症, 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倡住院分娩, 分娩室应准备充足的子宫收缩药物, 建立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预案。

3.2 提高分娩质量

首先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产科团队, 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应用产程图监测产程, 合理使用子宫收缩剂及镇静剂。注意产妇饮食, 防止产妇疲劳, 避免产程过长和滞产的发生, 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第二产程中要根据胎儿的大小、会阴弹性掌握会阴侧切时机, 加强保护会阴, 阴道的检查及阴道手术应规范、轻柔, 正确指导产妇屏气及使用腹压, 避免胎儿娩出过快, 避免不合理使用催产素, 造成医源性急产。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积极管理第三产程, 主动地处理和缩短第三产程[3], 不要过早牵拉脐带, 胎儿娩出后若流血量不多, 可等待30 min, 若阴道流血量多应立即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 注意副胎盘遗留, 并注意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血肿, 早期发现血肿, 及时处理血肿, 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点。提高会阴侧切口及裂伤口的缝合技巧, 缝合时要止血彻底, 不留死腔。注意第四产程的观察, 准确测量出血量,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督促及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鼓励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 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如因医院条件不足需转院时, 一定要开放液路, 做出相应的紧急处理, 并由专人护送[4]。

3.3 产后出血的治疗

产后出血的积极救治是抢救产妇生命, 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步骤。一旦考虑到产后出血要立即寻求帮助, 启动应急预案, 积极抢救。抢救小组由医务科、麻醉科、手术室甚至泌尿外科、普外科和妇产科等组成, 分工明确, 及时而迅速地进行抢救。

(1) 抢救时首先要正确估计出血量, 判断休克程度, 然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止血治疗, 同时积极抢救休克, 补充血容量及止血是抢救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中心环节。

(2) 止血是关键, 要针对病因处理, 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预防感染。居首位的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 先无创后有创原则。加强宫缩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 首先要去除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 包括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同时根据具体出血原因对因治疗。其次按摩子宫:单手法及双手法, 这是最简单、快速、方便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 临床价值肯定。

(3) 运用药物促进子宫收缩:a) 缩宫素:作为促进子宫收缩的首选药物, 10~20 U肌肉注射或10~20 U静脉滴注, 必要时重复使用, 总剂量<60 U。b) 前列醇素:米索前列醇200μg舌下含化或600μg肛门置入, 如已接受600μg作预防的情况下可增加至800μg。c) 卡前列甲酯栓1 mg置于阴道后穹隆, 止血效果好。d) 地诺前列醇0.5~1 mg经腹或直接行子宫体肌层注射。e)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

(4) 宫腔填塞:用长1.5 m~2 m, 宽7 cm~8 cm的4~6层无菌不脱脂棉纱布条塞入宫腔止血, 此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简单易行, 并且实施迅速, 可快速减缓出血速度或止血, 为进一步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争取时机。术者用卵圆钳将纱布条送入宫腔内, 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 注意不留腔隙, 防止造成隐性出血。24 h取出纱布条, 警惕感染, 取出纱布前应先静滴缩宫素10 U。

(5) 背带式缝合子宫, 改良背带式缝合子宫, 方形缝合, 多处“8”字缝合等, 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此法成功率高。

(6) 结扎盆腔血管: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者, 经上述措施积极处理, 出血仍不止, 为抢救产妇生命, 先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 如出血无缓解或患者为前置胎盘则再迅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下行支。

(7) 介入治疗:髂内动脉栓塞或子宫动脉栓塞, 此法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难治性出血患者, 尤其是有胎盘植入、顽固性宫缩乏力、瘢痕子宫的情况下, 止血成功率高, 具有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的优势。在放射科医师的协助下, 行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 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动脉, 栓塞剂2周~3周被吸收, 血管复通, 但需注意产妇对造影剂过敏。

(8) 切除子宫:经积极治疗仍无效, 出血可能危及产妇生命时, 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应行子宫次全切术或子宫全切术, 以挽救产妇生命。

总之, 产后出血需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不能采用单一的止血方法, 要重视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联合运用。治疗原则应因人而异, 根据出血的原因、可采取的治疗方式以及患者对生育的要求, 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生育要求患者的生育功能。产后出血的救治贵在及时, 作为基层医院, 因条件、技术有限, 如患者病情危重或疑凝血功能异常时, 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联系上级医院尽早护送患者转院, 以免耽误抢救机会。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10年间52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 528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死亡2例, 转上级医院行髂内动脉栓塞治愈8例、输注血小板等成分治愈4例;其余514例均经我院治疗痊愈。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 及早有效、合理救治能降低甚或消除产后出血引起的孕产妇死亡。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治疗,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09-213.

[2]顾伯铭.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3, 9 (4) :196-197.

[3]庄依亮.积极防治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3, 9 (4) :194-195.

57例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第2篇

【摘 要】:目的:总结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产后出血病例实施一般护理加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实施一般护理加心理护理,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R714.4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55-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多发生在产后2h内,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2007年3月~2008年5月,我科产妇产后出血57例,我们对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积极预防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57例,年龄20~39岁,孕37~42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16例,出血时间2h以内的40例,2h以上的17例。产后出血量计算:容积法+称重法。产后2h以内平均出血量500~2500ml。

2 预防[2]

2.1 妊娠期 ①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或早孕时终止妊娠;②对高危妊娠者,如妊高征、肝炎、贫血、血液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孕妇应提前住院。

2.2 分娩期 ①第一产程:防止产程过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证产妇休息;②第二产程:严格无菌操作;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③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2.3 产后期 ①产后2h内,产妇仍然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因为80%的产后出血是发生在这一时间。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②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③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2];④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

救的准备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3] ①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②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尽可能选用大号针头穿刺。必要时行静脉切开,以确保能快速输液输血;③立即抽血,做血型,血交叉输血的一切准备;④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准确估计并详细记录出血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有无压痛,恶露量、色、气味;观察腹部或会阴伤口情况及护理;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动态,有利于正确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⑤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应战,有条不紊的配合医生抢救,及时记录医嘱,杜绝遗漏;⑥尽量使产妇精神愉快,生活舒适,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PVP-Ⅰ液消毒会阴1~2次。

3.2 心理护理[4] 一旦产后出血发生,产妇会表现出异常惊慌、恐惧、手足无措,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危,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但由于出血过多与精神过度紧张,有些产妇很快进入休克昏迷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以配合抢救。并要求主动热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疾病有关知识及诊疗措施向患者讲清楚,并随时纠正她们对出血的错误估计,以清除其顾虑和恐惧,提高患者同休克作斗争的信心。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抚摸或帮其擦汗等,即使是苛求,也不可指责。在病情的观察中,若出现好转趋势,应告诉患者,使其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

4 结果

所有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无死亡病例出现,总有效率100%。

5 护理体会

实施一般护理加心理护理,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紧急护理: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口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湿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②心理护理: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恐惧和紧张情绪[5]。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③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分钟,每天2次,定期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使滋生细菌的培养基减少。保持会阴清洁,1‰新洁尔灭擦洗会阴,每天2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④一般护理: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2.

[2]刘纯艳.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60.

[3]唐金兰.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M].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73.

[4]程晓红,胡燕.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25.

[5]苏玲凤,等.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5:31-34.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3篇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危急重症, 在我国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来势凶猛, 预后严重, 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 即使获救, 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席汉综合征 (Sheehan syndrome) 后遗症, 故做好防治工作十分重要[1]。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 其关键在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对某些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 (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者) 在选择性硬膜外或腰麻下剖腹产术后, 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 如常规采用传统缩宫素预防或治疗产后出血, 效果欠佳[2]。为预防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有效率, 降低产妇死亡率, 本文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孕产妇中, 随机选取40例作为样本, 观察了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中, 随机选取40例作为样本,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20例, 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 (25.47±3.30) 岁。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 (38.59±1.10) 周。对照组患者20例, 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5.39±3.28) 岁。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 (38.44±1.07) 周。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孕周等方面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肝、肾等系统重大疾病者排除。 (2) 高血压病史排除。 (3) 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 (4) 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10U子宫肌层注射+常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治疗。

观察组给予卡贝缩宫素治疗:婴儿娩出后, 立即予卡贝缩宫素100微克缓慢地在1分钟内一次性经静脉推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产时、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治疗效果。

1.5 疗效判定依据

视患者用药后子宫收缩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情况, 判定治疗效果, 给药30 min内子宫收缩好, 阴道流血少或明显减少者, 认为预防或治疗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如表1:

结果显示,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心率 (73.51±0.22) 次/min、对照组患者心率 (73.49±0.28) 次/min。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心率 (75.18±1.26) 次/min、对照组患者心率 (74.99±1.31) 次/min。两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表2: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产时出血量 (101.18±3.94) ml、1例患者存在恶心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 对照组 (180.47±5.88) ml, 1例患者恶心, 1例患者头痛, 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0%。两组对比, 在产时出血量方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治疗效果如表3: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2 4 h血红蛋白下降 (12.18±3.94) g/L, 预防或治疗有效率95%, 对照组 (25.47±5.88) g/L, 治疗有效率80%。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疾病,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 ml, 出血第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死亡率极高, 在偏僻地区, 该现象显著存在, 对产妇健康以及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 是提高产妇产后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3.2 产后出血常规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 检查宫缩情况、胎盘、产道及凝血功能, 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应从促进子宫收缩入手, 治疗产后出血。给予常规宫缩剂, 是临床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 缩宫素用药后, 药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促进患者子宫收缩, 减少阴道出血量。

3.3 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卡贝缩宫素为催产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 将其与机体垂体后叶分泌的无热催产素效果相比, 发现两者基本能够发挥同样的作用。将卡贝缩宫素应用到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 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子宫张力, 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阴道出血, 效果显著。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 卡贝缩宫素半衰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静脉推注时, 半衰期为40min, 肌肉注射时, 药物生物可利用度为80%。与常规宫缩剂相比, 卡贝缩宫素半衰期更长, 疗效发挥更加稳定。临床研究表明, 于胎儿娩出后1 min内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μg, 用药后, 产妇产后出血问题发生几率极大降低, 产妇分娩安全性显著提升。本文研究发现, 给予产妇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给药后, 患者产时出血量 (101.18±3.94) ml、1例患者存在恶心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几率5%, 患者24 h血红蛋白下降 (12.18±3.94) g/L, 治疗有效率95%。将其与常规宫缩剂对比, 在产时、产后出血量、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治疗有效率方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4 治疗安全性对比

本文研究发现, 采用常规缩宫素与卡贝缩宫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在安全性方面, 无显著差异。两种药物用药后,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心率 (75.18±1.26) 次/min、对照组患者心率 (74.99±1.31) 次/min。两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心率均较为稳定, 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 治疗安全性较高。

3.5 注意事项

产后出血发病原因较多, 当产后出血由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所引发时, 卡贝缩宫素无治疗效果, 临床应视产妇产后出血原因, 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 应将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 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 减小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 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许伟荣.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 2014, 25 (12) :1084-1086.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第4篇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产后出血产妇,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结果:本组42例患者全部治疗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65-02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24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者,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若抢救不及时,则可危及产妇的生命1。因此,應引起特别重视,医生在针对病因迅速止血的同时,护士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分娩后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42例,其中原发性宫缩乏力12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7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分娩后2h内发生者35例,占83.3%;分娩后2h后发生者7例,占16.7%。分娩后2h内发生者所占比例较高,此时产妇还没有转入病房。因此,助产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及早找出发生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一环。

1.2观察方法。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置聚血器于产妇臀下,测定出血量。

2护理

产后预防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宫缩情况。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分娩后2h内。因此,助产人员应严密观察宫底高度,子宫软硬度,膀胱是否充盈。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同时注意有无内出血的临床表现。②宫缩乏力性出血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记录出血量,若按摩不理想必要时按医嘱做好子宫次全切的准备。③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造成的为持续阴道出血,色鲜红。应及时准确地止血,并缝合裂伤,并观察缝合处渗血情况。④胎盘因素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应在无菌操作下人工剥离胎盘。胎盘滞留的,导尿后按摩宫底促使嵌顿的胎盘排出。部分胎盘残留出血量多时,需行清宫术。⑤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表现为出血不凝,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配血备用。并按医嘱给药。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产妇产后较疲劳,易入睡,往往忽视自身流血情况,助产人员应主动观察血压、脉搏、阴道流血量的多少,产妇的表情是否淡漠,皮肤是否湿冷,有无口渴、打哈欠、恶心、呕吐等。⑦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产妇产后在产房观察2h,如一般情况尚好,生命体征正常,阴道流血少量,方可将产妇送回病房。

3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重视预防,加强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妊娠,高危孕妇应提前入院;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产妇的营养与休息,注意做好产妇的保暖,防止产程过长,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作会阴侧切术,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缩宫素,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尽早哺乳,刺激子宫收缩,以减少阴道流血量,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准备2。分娩期第一产程应避免产妇疲劳。第二产程应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适时做会阴切开,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加强子宫收缩。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胎盘未剥离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整。产褥期在产后24h应协助产妇排空膀胱,观察子宫收缩的情况,记录出血量。嘱其早吸奶,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4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本研究显示占产后出血总数的69%;胎盘因素占19%,包括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引起的产后出血常见于经产妇或多产妇。软产道裂伤所致产后出血常见于急产或第二产程处理不当。肝炎患者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易致产后出血。妊高征时因血管周围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收损,凝血功能障碍,易出现胎盘早剥,导致产后出血。产妇产后2h出血量达到500ml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抽血、验血型、做血交配试验、吸氧、开放静脉通道,保证输血、输液的通畅,在血源未到前,如产妇出现休克征象,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代替,补充血容量,以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由于急性失血发生了头昏、目眩、心悸、气促等症状,大多因情绪紧张,担心自己的病情,这时护理人员要在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安慰产妇,要沉着冷静,切忌手忙脚乱,使产妇信赖医务人员,配合各项护理措施,利于病情好转。

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防止尿潴留发生。对不宜早下床或可能发生尿潴留的产妇,产后给予尿管固定,排出尿液,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4。对于因各种原因产程中进食少或呕吐的产妇给予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对于产后恢复很有益处。临床上常遇到子宫收缩欠佳的产妇,由于补充了一定热量的饮食,子宫收缩变好,出血也随之减少。

产后出血目前仍是产妇死亡的原因之首,因此,护士在协助医生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5,能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2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王泽华,程丽坤.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127

[4]陈云,杨辉.产后出血的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92-293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妇产科分娩的268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有胎盘粘连、巨大胎、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且需行剖宫产分娩。排除合并哮喘或重要脏器功能疾病以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按照产后出血防治方案不同将268例产妇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103例, 试验组产妇年龄19~34岁, 平均 (25.68±4.16) 岁, 平均孕次 (2.12±0.83) 次, 平均产次 (1.49±0.61) 次;对照组产妇年龄20~35岁, 平均 (25.98±4.33) 岁, 平均孕次 (2.18±0.86) 次, 平均产次 (1.53±0.54) 次。两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 在胎儿前肩娩出后于子宫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 同时给予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维持量。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及时采取常规子宫按摩、宫腔填纱布或子宫动脉结扎等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欣母沛, 即在胎儿前肩娩出后注射缩宫素的同时常规欣母沛250μg于子宫肌肉注射[4]。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失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 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血量采用常规容积与称重并用法。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用药后15 min产妇即出现明显子宫收缩, 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用药后30 min产妇出现明显子宫收缩, 出血量减少;其他为无效[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 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m L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产妇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产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产妇出现3例发热和3例腹泻、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产妇出现4例发热和3例腹泻、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0%,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所有不良反应均经常规处理后24 h内消失。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巨大胎等均为常见危险因素[6]。预防产后出血是改善母婴预后, 降低高危产妇死亡率的关键[7]。高危人群产后出血的常用宫缩剂改善宫缩乏力, 其中缩宫素为常用药物[8]。李丽等[9]的研究表明, 缩宫素能够促使产妇子宫上段进行节律收缩, 减少出血情况。但临床实践表明, 缩宫素由于半衰期较短, 难以达到预期促宫缩效果[10], 而加大用药剂量又容易导致受体位点饱和, 引起水中毒, 影响治疗效果[11]。国外大量研究报道指出, 麦角新碱对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有良好的疗效, 但目前国内该类药物数量较少, 不能广泛应用[12]。

前列腺素也是提高产妇子宫收缩止血的常用药物, 前列腺素F2a衍生物欣母沛具有钙离子载体作用, 可提高肌细胞膜钙离子反流量, 促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也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阻断了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过程, 提高了细胞浆钙离子水平, 促使肌原纤维收缩, 有刺激宫缩的效果[13]。刘桂容等[14]的研究表明欣母沛在刺激宫缩上有确切疗效, 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欣母沛价格较高, 在广泛临床应用上受到了限制。王生兰[15]对早期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和缩宫素止血效果不佳时应用欣母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早期预防性应用欣母沛更能减少产妇术中和术后出血,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因此, 临床应用欣母沛时需先对产妇进行高危程度评估, 发现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风险较高时, 可推荐早期预防性应用欣母沛, 达到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16]。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欣母沛与缩宫素连用可提高缩宫素宫缩效果, 降低患者术中及产后出血量, 较单纯依赖缩宫素效果更加明显。另外, 本研究中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轻微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迅速消失, 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安全性均较高, 在缩宫素基础上加用欣母沛不会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之, 欣母沛可有效提升缩宫素宫缩止血效果, 减少产妇术中失血量和产后出血量, 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高, 是防治高危人群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在治疗和预防高危人群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产后出血防治方案不同将本院妇产科分娩的268例高危产妇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103例, 分别给予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治疗, 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失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产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欣母沛可有效提升缩宫素宫缩止血效果, 减少产妇术中失血量和产后出血量, 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高, 是防治高危人群产后出血的优选方案。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第6篇

1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是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子宫肌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

1.1 按摩子宫止血法

检查产妇膀胱是否充盈,必要时导尿。(1)经腹按摩法:①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向下按压使子宫上升;②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放于子宫前壁,其余四指放于子宫后壁;③双手作均匀有力的、有节奏的按摩;④按摩过程中应间隔性地按压子宫底将宫腔内积血排出,有利于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收缩恢复正常。(2)腹部-阴道双手按摩法:术者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一只手经腹部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前屈;先挤出宫腔内积血;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有节律持续轻柔按摩15 min,促进子宫收缩;注意使用无菌技术;应用宫缩剂配合按摩,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

1.2 合理使用缩宫素

按摩子宫同时,产后肌肉或静脉注射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疗效满意。

1.3 纱布宫腔填塞法

常规消毒洗手,带手套;用灭菌纱布在盛生理盐水的治疗碗中浸湿挤干;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持卵圆钳将2 cm宽、6 cm长的纱条送入宫底,自宫底向外逐层填塞;填塞应紧密,不留空隙,均匀。最好用带尾纱布。

1.4 卡孕栓的应用

如在胎头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一枚,止血效果更加。卡孕栓的药理作用:为PGF2α的衍生物,对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特别是对子宫平滑肌有直接的收缩作用,舌下含服快速吸收,作用迅速,不受患者一般限制。卡孕栓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迅速关闭子宫创面血窦的出血从而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含服给药免除了患者注射给药的痛苦,减轻医务工作者的负担,省时省力,减少麻烦,适合于基层妊娠高血压患者。

2 软产道裂伤出血

2.1 孕前及孕期保健

孕妇注意营养,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正常饮食,保持愉快心情。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产妇精神护理,注意水分营养补充,防止产程延长、滞产、难产、产妇乏力等,避免宫颈水肿,对急产做好准备,合理使用镇静剂、解痉剂。

2.2 做好第二产程处理

正确使用腹压,新法接生,胎头胎肩缓慢娩出,防止胎儿娩出过快,掌握好会阴后--斜切开术或正中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对会阴伤口缝合做到进针缝合“轻、快、准”,避免形成皮肤黏膜水肿,不留死腔,组织对合好,起到止血效果,减少产妇痛苦。

2.3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胎盘娩出后,立即检查宫颈、阴道壁子宫收缩情况,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有无缺损,防止产褥期出血。

3 人工剥离胎盘术

胎盘剥离不全、滞留或粘连时,行徒手剥离取出。沿胎盘面向下、四指并拢作锯状剥离,切勿强行挖取整个胎盘剥离,将胎盘握在手掌中取出。

4 介入治疗

如含服卡孕栓仍不见好转,或宫颈裂伤严重,至后穹隆损伤阴部静脉出血不止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时,应用介入栓塞治疗。

4.1 经皮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IIAE)

操作较容易,所需时间短,但有导致异位栓塞的危险。

4.2 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

对病情危重首选IIAE,对一般情况较好的出血患者或插管技术相当熟练者可选用UVE。以减产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常选用UVE。介入治疗效果好,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性,由于操作是在医学影像设备指导下诊断治疗,具有较高准确性。一旦介入成功,止血部位准确,止血效果立竿见影,副作用小,康复快,保留女性生殖器,对患者有深远意义。介入治疗失败可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扎血管失败,很难再行介入治疗。所以医务人员应掌握好时机,快速、果断、准确进行危重患者抢救。及时应用介入栓塞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子宫出血,避免子宫切除。此法受到广阔患者认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产妇分娩后应在产房观察2 h,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如果失血较多,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产后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实行母乳喂养,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及时发现产妇异常,及时紧急处理。产科人员应及时掌握引起子宫破裂的原因,观察预防子宫破裂,特别掌握催产素应用指征,严格执行使用常规,密切观察记录宫缩情况,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避免产后大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

预防产后出血,也应做好孕早期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好早处理准备工作。这类产妇包括:产后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难产史、剖宫产史、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有高龄初产或低龄孕妇、有子宫肌瘤剔除史,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合并糖尿病、血液病、贫血,分娩期有产程延长、宫缩乏力、急产、难产,行胎头吸引术、产钳等助产手术技术,剖宫产胎盘滞留者,特别是应用宫缩剂者更需注意。警惕妊娠期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骨盆胎位异常、死胎等。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第7篇

关键词:剖宫产,难产,出血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 其手术并发症不为少数, 特别是剖宫产导致的产后出血临床上最为常见。本文就我院数年来剖宫产引发产后出血浅谈其预防及治疗。

1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 其次为子宫下段撕裂出血,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等。

2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措施

剖宫产产后出血重点在于预防: (1) 加强卫生宣教,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以减少流引产次数。 (2) 加强围产期监测, 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3) 掌握剖宫产指征, 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给母体带来危害。 (4) 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多取子宫下段横切口, 膀胱反折腹在膜下2cm, 提高娩头技术, 减少切口撕裂的环节。有效避免切口撕裂出血。如下段形成不良着宜取膀胱反折腹膜处。如下段切口处血管充盈怒张则避开血管, 行T形切口。如已临产, 切口宜偏上, 以防下段过度伸展切口宜向下或向两侧撕裂出血。 (5) 对有出血倾向者, 需血源充足, 术前应用维生素k1或立止血等。 (6) 对由于产程过长或紧张等不良因素可能导致产后出血或巨大儿, 先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 做好心里疏导, 备各项必备药品。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 (1) 胎儿娩出后立即予宫体注射缩宫素及静脉滴注缩宫素, 严重着含服米索前列醇400~600μg。 (2) 按摩子宫或宫腔填塞纱布。 (3) 胎盘剥离面出血, 行8字缝合+压迫止血。 (4) 迅速缝合子宫切口以保持子宫完整性, 利于子宫收缩。缝合切口的要点是两侧角部应确切可靠。 (5) 如子宫收缩乏力严重者则行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背带式缝合。上述无效者行子宫切除或子宫动脉栓塞以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 并可减少家属纠纷的产生。 (6) 及时补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 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 (7) 对术后晚期出血, 如出血不多予抗感染、止血等保守治疗, 无效者行剖腹探查。

总之,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关键。术中手术技巧及缩宫素适时适量的使用是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措施。同时做好孕期保健是前提, 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对于有潜在风险的产妇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 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 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 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 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 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产后出血的处理 护理和预防 第8篇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护理方法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 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 常导致产妇贫血、严重休克;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发生严重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席汉综合征) 后遗症;严重的产后血还会危及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已经成为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 有效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非常重要。

1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2009年在本院住院的产妇, 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3例, 其中在本院分娩37例, 院外分娩转入我院6例, 年龄19~40岁, 双胎3例, 剖宫产32例, 顺产7例, 吸引产1例。

1.2 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27例, 占62.8% , 胎盘因素11例, 占25.5% , 软产道损伤3例, 占6.9% , 凝血功能障碍2例, 占4.6%。

1.2.1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次生产、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生产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令子宫过度疲劳, 导致产后出血。

1.2.2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胎膜残留

1.2.3 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如血液病、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 都可影响凝血, 发生弥慢性血管内凝血。

2处理方法

2.1 尽快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必要时建立双静脉通道, 迅速补充血容量, 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2]

2.2 查找出血原因, 有效止血。首先需要明确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不同, 所应采取的救治措施也有所不同。[3]

2.2.1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对于宫缩乏力性出血, 加强宫缩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按摩子宫、注射宫缩剂、填塞宫腔、结扎盆腔血管等。软产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及时准确修补、缝合裂伤。[4]

2.2.2 针对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 若胎盘已剥离未排出, 应导尿排空膀胱, 用手按摩使子宫收缩, 并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若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伴阴道流血, 应人工徒手剥离胎盘。

2.2.3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 除了积极止血外, 还应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等, 如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积极抢救。

结果:43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

3护理方法

3.1 一般护理

需要严密观察病情, 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臀部下垫上有刻度的计血器收集阴道出血, 准确计算出血量, 采用计量、测量、面积、称重等各种方法计算阴道出血量;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发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手足湿冷等及时通知医生。、病情稳定后鼓励产妇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铁质的食物, 宜少量多餐, 及时补充营养, 促进身体康复;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可刺激子宫收缩, 以利恶露排出, 建议产后定期复查, 防止远期并发症。

3.2 心理护理

大部分的患者对产后出血会有恐慌心理,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做好解释工作, 安慰患者,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消除顾虑, 给予心理支持, 适当告诉患者其出血的原因和会采取的有效措施, 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

3.3 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 通风, 定期消毒, 保持床单清洁, 平整干燥, 经常更换卫生垫, 减少细菌滋生, 保持会阴清洁, 遵照医嘱用抗生素。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双鼻导管给氧, 流量为4~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氧疗情况, 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 呼吸是否恢复正常。

4护理措施

4.1 建立完善, 可行的产妇救护组织, 需要抢救是需马上到位。

4.2 重视各种急救药物和物品的管理, 做到定位, 定量放置, 专人负责。

4.3 加强人员的培训, 掌握孕产妇急、危、重症的抢救, 特别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 掌握产科危重患者抢救常规, 掌握各科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5产后出血的预防

5.1 进行产前检测

注意识别高危因素, 对高危妊娠孕妇列入专案管理, 定期检察, 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诊治, 适当时可以增加检查次数。加强分娩监护和护理, 注意产妇的休息和营养补给, , 防止产程延长, 产妇衰竭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若需使用降压, 镇静药时, 用药要适量, 避免过量, 以免影响子宫收缩。[5]

5.2 产时检测

①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 胎心和宫缩情况, 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 严密监测;②第二产程要注意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裂伤, 胎儿娩出后立即采取正确的方法测量阴道出血量;③第三产程避免过早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④注意识别产妇出血发生的原因, 胎盘娩出后, 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 h, 因产后出血的80%发生在产后2 h内, 故应重点监护。

5.3 产后检测

①叮嘱产妇注意安静休息, 协助产妇进食, 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量;②督促产妇4 h内排空膀胱, 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 ③鼓励并指导产妇尽早哺乳, 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 减少阴道流血量。[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

[2]胡美荣.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急救护理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9, 23 (3) :271-272.

[3]李翠珍.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全科护理, 2009, 8 (7) :1997.

[4]滕晓艳.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现代护理, 2008, 23:107-108.

[5]王若楷, 李法升, 刘长.现代分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第9篇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处理;新进展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妇产科产妇因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情况越来越少,绝大部分产后出血所导致产妇死亡的情况是能够有效避免的,但是要保证产后出血不会危及产妇生命,早期的诊断、预防及正确处理至关重要。相关学者认为,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要远高于最佳治疗。现代医疗理念认为应对产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及时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对防止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笔者自身观点,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展开探讨和分析,综述如下。

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临床将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视为引发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出血过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重视和做好产妇分娩后2h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因产后出血而引起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产后出血受体质、机体免疫力及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孕产妇均存在个性化差异,所以所有孕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的可能,而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则更易引发产后出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产妇产后即使出血量未超过500ml或1000ml,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2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1 健全抢救团队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抢救团队,加强对相关病例的重视,产后出血抢救中,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力,较强的法律意识,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以产科为主导,与血液科、ICU、内科等科室相互配合实施抢救。若孕妇为高危妊娠者,不应在一级医疗机构分娩[1]。当前,相关报道指出,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的临床操作技术水平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息息相关,对此,产科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预防、早期诊断及及时护理干预来降低产后出血对母体机体造成的损害及生命威胁。另外,还要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抢救队伍需不断演练与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效果,还能降低死亡率。

2.2 产后出血的预测

要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不仅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应通过一些客观方法对产后出血进行预测,以此保证产后出血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学者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量表对产后出血进行预测评分,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另有学者研究显示,对产前钙离子浓度异常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浓度10%的葡萄糖酸钙,可以预防产后出血[2]。张淑婷[3]等临床研究也充分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在产后出血预防方面也出现了新的进展,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将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测定结果作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测指标是切实有效的,两项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84.0%和92.0%,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若产前测定产妇血清一氧化氮>89.1pmol/L,一氧化氮合酶>32.5U/M,应注意存在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可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及防治准备。这一研究结论仅在剖宫产产妇中得到证实,是否适用于自然产产妇还需进一步研究[4]。

2.3 产前预防及护理

在产妇怀孕期间就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若高危评分>5分及存在一项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均需纳入专案管理,对妊娠期伴有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孕产妇,需及时给予治疗,不宜妊娠者需及早终止妊娠。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对1386例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产后出血的临床干预,采用针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制定的专用表,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并于产前行常规检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2.4 产时预防及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三个产程,这样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胎心、宫缩情况,了解产妇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严密观察产程并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产程延缓和停滞,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另外,由于孕妇入院后受陌生环境及分娩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较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對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了解产妇心理变化,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并给予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缓解或消除产妇恐惧、焦虑及不安的心理。同时,要保证满足孕妇基本需求,避免孕妇疲劳,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相关研究显示,第一产程给予10mg安定静脉推注,可有效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

2.4.2 第二产程:密切观察产妇胎心变化,注意会阴部位的保护,正确选择会阴切口位置及切口长度,避免引起产道损伤。在临床研究中,对于第二产程,需遵循相应的分娩原则,即胎头分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胎体娩出1min,可有效预防产妇产道损伤。在预防过程中,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胎儿均娩出后1min内给予10U缩宫素肌注治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而另有研究显示,在剖宫产产妇中给予常规预防性米索前列醇,其减少产时、产后出血的效果要优于缩宫素,且用药便捷、效果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药物。

2.4.3 第三产程:产后要准确识别胎盘剥离征象,在恰当的时机正确协助胎盘娩出,并观察胎盘胎膜的完整性。胎盘娩出后需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存在损伤,若出现裂伤,需及时处理。产后,要对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测量。对第三产程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子宫收缩,这样有利于胎盘娩出,减少宫缩乏力,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在产后给予产妇10U缩宫素肌注治疗,夹闭脐带,控制性地牵引脐带,并在处理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具体操作程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知第三产程的护理干预知识、操作技术,具备判断能力,同时保证必需材料和设备的完备。

2.5 产后预防及护理

通常情况,大部分产妇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以内,对此,医护人员必须在产妇产后2h内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同时,护理人员要每隔15min给予子宫按摩,将宫腔积血挤出;督促产妇排空膀胱,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指导和协助产妇早期哺乳,这样能够产生内源性缩宫素,从而减少产后出血。还有研究证实,产后2h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乳房或乳头刺激,可以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的急救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鉴于产后出血对产妇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应切实加强临床预防及护理,做好各阶段的预防及护理,及时发现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切实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从而保证孕妇生产质量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泽兰,彭足矣.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4):36-37.

[2]亚燕英.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284-285.

[3]张淑婷.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8):146-147.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时间内, 收治过的产后出血患者中的40例。患者年龄基本在21~37岁, 平均年龄为 (25.64±3.25) 岁;妊娠周期为35~42周, 平均妊娠周期为 (38.02±1.45) 周;初产妇有31例, 经产妇有9例 (产次在1~3次之间, 孕次在1~6次之间) ;阴道分娩患者有18例, 剖宫产患者有22例。将4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分娩时间顺序随机的划分成平均的两组, 即对照组患者20例, 观察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周期、初产妇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对比性, 但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具体包括有体征、症状监测, 药物护理, 生理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 (1) 产前准备:要对患者进行产前的体征监测, 对有异常情况的产妇要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对产妇的病史进行询问和调查,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以便出现出血症状时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治疗。加强对产妇产前的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同时, 还要积极的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当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 要及时的安抚产妇, 尽量降低她们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 以确保产妇能够在抢救过程中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3]。在整个的抢救护理期间, 要对产妇进行全程的心理护理干预, 增强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和信心, 通过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 使家属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行为, 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或避免出现医患纠纷等问题。 (2) 产中护理:要及时对产妇建立静脉通道, 并确保至少有两条可靠、通畅的静脉通道, 以确保发生产后出血时能够迅速的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在穿刺时, 要选择16~18号的静脉套管针, 从而降低患者的静脉损伤、生理痛苦以及导管感染率等[4]。同时, 每隔15~30 min对产妇的各项体征、症状 (包括神志、精神、面色、心率、体温、血压等) 进行检测, 并做好心电监护以及子宫情况的监测工作。此外, 还要严格的遵照医嘱进行宫缩剂或止血药的应用。 (3) 产后护理:医护人员要对产妇产后尤其是2 h内的生命体征、宫缩以及阴道流血等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 要立刻进行正确的处理[5]。同时, 对产妇进行相关产后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并严格做好无菌护理操作以及常规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措施。此外, 还要正确指导产妇进行科学的膳食搭配和生活护理, 从而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当P<0.05时, 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显示, 在18例阴道分娩患者中, 由于宫缩乏力造成出血的患者有14例 (占77.78%) , 胎盘因素有2例 (占11.11%) , 软产道损伤有2例 (占11.11%) ;22例剖宫产患者中, 宫缩乏力患者有16例 (占72.73%) , 胎盘因素有5例 (占22.73%) , 其他因素有1例 (占4.54%) 。40例患者总的产后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 (30例, 75.0%) , 其次是胎盘因素 (7例, 17.50%) 、软产道损伤 (2例, 5.0%) 以及其他因素 (1例, 2.50%) 等。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经统计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 0.0% (18/20) , 其中, 治愈患者14例 (约占70.0%) , 显效患者3例 (约占15.0%) , 有效患者1例 (约占5.0%) , 无效患者2例 (约占10.0%)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20/20) , 其中, 治愈患者17例 (约占85.0%) , 显效患者2例 (约占10.0%) , 有效患者1例 (约占5.0%) , 无无效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护理, 40例患者均已痊愈出院。详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的危害较大, 严重时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 必须要做好整个围生期的护理干预, 并加强保健知识的教育宣教工作, 从而更好的提高产妇分娩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确保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6,7,8]。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 本次抽取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 导致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 (30例, 75.0%) , 其次为胎盘因素 (7例, 17.50%) , 此外还有软产道损伤以及其他因素等。在围生期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 (观察组) 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明显高于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90.0%) , 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应当在产妇围生期全过程中积极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从而有效的对产后出血症状进行预防, 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提高产妇分娩的成功率, 进而确保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产后出血患者40例。将她们随机的分成两组,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 对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治疗, 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 统计分析显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 (共30例, 75.0%) , 其次是胎盘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经过治疗,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90.0%) , 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要及时的明确出血原因, 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治疗, 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出血发病率,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治疗,预防,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莫彦华.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11 (5) :110-112.

[2]李晓琳.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11, 12 (10) :470-471.

[3]关志芬, 苏嫱.5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9 (22) :203-204.

[4]朱燕红.产后出血9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2) :97-99.

[5]杨晓辉.129例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7 (31) :38.

[6]张金玲.170例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14 (1) :201-202.

[7]蒲丽, 钱志红, 凌莉.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24 (6) :28-29.

上一篇:肉制品加工企业下一篇:价值型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