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利用范文

2024-07-22

林业资源利用范文(精选12篇)

林业资源利用 第1篇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 国内林业能源运用获取开放以及运用, 不过因为资本以及措施的状况, 留存着运用功效不高、生产技术滞后、运用数目不够情况。增强林业发展是提升国内林业能源运用的根本, 推动林业获取发展, 才可以使林业能源所收获的经济利益更多。所以, 增强对林业的策略撑持强度, 增加对林业的投入, 是确保林业发展的重要要素。经过机制的改善能够对国内林区能源运用形成主动作用, 不过因为林区相关机制的不健全, 林业能源运用水准还能够有很大的提高范畴, 林业行业还需更强的发展, 林业生态呵护还需增强, 要顺利完成国内林区较为发达, 林区行业系统以及较为完善林业生态系统营造的宗旨, 要从机制以及策略两部分进行保证。

1 林业资源合理利用是加强林业发展的基础

1.1 林业资源利用的现状

国内林业能源产权主体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清楚, 这和经济制度改变以及经济构成的多样化进度紧密相连。在以往的计划经济制度下, 林业能源的产权是公有的, 传统时期的产权构造以及经济构造较简易, 不过在那种制度下, 对林业能源运用的产权以及利益的拥有留存着争论, 特别是对单位以及个体来讲并非非常分明。

从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产生的程序, 林业经济构造以及产权构造呈现多样化现象, 对资产全以及经济行为中的收益配置已十分明确, 产生在国家、公有、单位以及个体间不一样的比例。因为在利润的激励以及市场制度的影响, 产权不太清楚的林业能源就沦为各类利润主体相互抢夺的目标。现在各个区域存在随便处理林业能源产权、行政权代替产权的状况, 这种状况是林业能源在林业发展中不足的详细表现。所以,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没有明确的产权, 市场制度就不会对林业能源起到主动的影响。每一个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都将产权管辖当做政府的关键性能, 国内林业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 一样要增强对产权的管理。

1.2 林业资源合理利用

增强林业发展强度是对林业能源运用不仅有现实以及历史的含义, 其关键是从林业能源产权性能上体现出来的, 林业能源产权的性能关键体现在对产权主体的鼓励、限制以及对林业能源分配改善部分。因为林业能源产权联系本质上就是利益之间的联系, 在物质益处的带领下, 林业能源产权的拥有者肯定要受到林业能源产权的影响, 争取在完成林业能源产权主体物质收益时, 能够尽可能少的消耗林业能源。尽管产权未必会使产权主体最优地利用林业资源, 但是产权可以激励主体利用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有利于林业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利用。同时, 林业资源产权关系易演变成责任关系, 即约束产权主体对自己林业资源产权的保护。一旦界定了林业资源产权, 就有了林业资源产权的法律保护, 林业资源产权就会主动保护林业资源产权不受破坏, 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物质利益的驱动还会促进林业资源产权的流动, 林业资源通过市场配置, 可以转换到最善于利用林业资源的人手里。由此可见, 无论从发挥保护和利用林业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上, 还是从促进林、世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上, 加强林业发展一定会对林业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2 市场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开发

2.1 市场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利用不仅是传统的林木种植业, 还包含经济林的培育业、花卉培育业等新型产业, 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森林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森林面积、人均蓄积量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林地单传面积产出率高。采用集约经营方式扩大森林资源培育规模, 满足国内的工业原料需求;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种植野生植物、养殖野生动物, 提高林地的利用率:鼓励任何形式的投资者建设特色的经济林基地、竹林基地、花卉基地等。森林资源培育要为林业产业提供原材料保障, 也要为生态建设提供资源基础, 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加大造林力度, 保障生态公益林的采伐与更新配套, 促进林地利用率显著提高。在保证森林资源数量的同时, 要实现质量最优, 这对于提高人民对林业资源的需求, 保护环境,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至关重要。

2.2 加强进行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确保林业产业构造的改善, 这是林业产业构造探索的一种最佳状况。在提升林业提升经济利润、提升生态利益以及社会最佳收益的宗旨下, 符合林业各个行业的和睦发展态势。林业行业构造改善不光包含以往影响下的产业构造科学化以及商业化两部分。林业能源的稀少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树木材料的刚性需要的冲突越来越尖锐, 在这种状态下, 林业行业要争取和生态环境均衡, 这需要林业机构在运用能源时, 要呵护好人类生活以及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根本, 慎重留意经济行为带来的不良的生态以及环境的结果。林业产业构造改善还包括林业产业构造的生态性, 因此建筑的发达的林业行业系统, 不仅要确保林业行业融合, 发展速率相等, 国内现在的林业行业中广泛使用高新措施, 加强林产品的制造深度以及附属价值, 并且不能轻视开展低能源、高生产率、低废物排出的林业第二行业, 使用林业中空闲的能源, 多层次建造运用林业能源。

2.3 林业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

国内的林业行业是创建在林业能源根本上, 林业行业范畴的扩张和林业能源是紧密相连的, 不过林业行业范畴扩张不会无尽扩张, 也不会停止, 要坚持一定的强度, 要和林业能源的量相当, 必须在不损坏、适量耗用林业能源的根本上, 开展林业行业。要把能源耗用量管制在能源承受能力范畴内, 确保林业能源的自身改革、自身复原。

3 结束语

增强林业发展和林业能源的运用, 是对国内不一样林区、林业各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公有林区首先要开展第一产业, 特别要增快开展木浆竹浆造纸行业、家具加工、林产化学商品生产业, 朝着高功效、高品质、低排出、低耗用的方向发展, 争取轮回发展、呵护环境、措施改革构造调节以及对外开放的准则发展, 在开展林产化学商品生产行业时, 还要着重推动产业单位的合并重新组合, 扩展单位制造范畴, 特别是森林旅游行业。要凭借公有林业改革, 在开展程序中要坚持能够运用自身获取的林地, 以使用承包、集资、合股、入股、租赁等股份方式, 用企业化的形式、市场化的经营, 开展各式的旅游品种以及旅游业务, 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争取使林业能源可以为民众供应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安峰.加快林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论新疆林业资源与林业发展占林农业[J].2011.

[2]李应明.破解林业发展瓶颈-浅谈会泽县林业发展思路[J].中国林业, 2010.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分析论文 第2篇

森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的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并不乐观,有很多地区还面临着严重的森林破坏以及森林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森林保护意识和开发意识的宣传,要广泛宣传林业资源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干部群众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得领导干部群众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防止一些破坏林业资源的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宣传讲解,从而使得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3.2加强森林保护

3.2.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的执法力度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是否得到落实,与森林利监管部门的管理执法的力度有很大关系,相关部门应该要积极发挥执法职能,使得林业资源的管理能够受到相应的重视,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各种林业资源破坏和浪费问题的解决,尤其是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的整治,对于违反条例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地惩罚,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理,杜绝各种破坏行为再次出现。3.2.2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森林部门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全程监控,比如对于一(下转第112页)些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要加强监管,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要统一规范,制定一套标准、可行的管理方案,对各个部门以及职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和落实,使得森林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森林资源可以发挥出相应的生态保护作用。

3.3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充分的优化配置,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能够惠及更多的百姓,解决林业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的现象,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在加强对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强林业经济的开发有助于提高林业资源的附加值,从而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保护,也能使得经济水平得到提升。随着当前我国对林业经济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产业进行了研究,从而更加注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利用山林区资源,实现林地的有效开发利用,使得林业资源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林业建设,对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调节,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森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当前很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发展,注重林业经济效益的时候更应该要重视生态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林业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的重要内容。林业资源的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也不够。对此,要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的完善,要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林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政秀.关于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

[2]其日.浅谈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2).

林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 第3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 综合利用

0 引言

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洛隆、昌都、八宿、左贡、芒康、察雅等县,E95~99°,N28~34°)位于藏东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区山川骈列、南北纵贯、山高谷深,特殊而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及中药材等林业资源;全区人口29.9万人,土地总面积6.31万km2,林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以实地考察(1996年)和收集的材料为依据,从林业、经济、生态等方面对该区林业的综合发展进行探讨。

1 林业资源现状

1.1 林业用地 全区的林业用地面积据统计为217.8292万hm2,占昌都地区林业用地面积的71.0%,其中林分和疏林面积分别为86.4564万hm2和16.5843万hm2,占昌都地区林分面积及疏林面积的73.1%和73.7%;灌木林面积为89.9325万hm2,占昌都地区的70.5%。采伐和火烧迹地及宜林荒山荒地分别为3.85万hm2和21.35万hm2,分别占昌都地区的62.3%和65.9%;经济林和苗圃面积分别有5904hm2和9hm2,各占昌都地区经济林和苗圃的97.8%和100%。全区(6县)森林的复盖率为16.20%。

1.2 活立木总蓄积量 全区的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898亿m3,其中林分蓄积量有1.3592亿m3,疏林蓄积量为1368.852万m3,分别占昌都地区活立木总蓄积量和林分以及疏林蓄积量的73.3%、73.8%和69%,其总量仅次于资源丰富的西藏林芝地区而位居第二。

1.3 经济(果树)林资源 本区经济(果树)林的种类主要有苹果、梨、桃、葡萄、杏、桑、李、柑桔、柚子、文冠果、核桃、花椒等。在左贡县玉曲河中游以下到处可见到野生的山杏、野桃及野核桃等。据调查统计,全区经济林面积为5904hm2,占昌都地区经济林总面积的97%多。1995年主要水果和干果的总产量为946.4t和767.5t,分别占昌都地区总产量的98%以上,人均占有水果6kg,显然,这里是西藏除尼洋河、帕龙藏布流域外的又一重要经济林产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1.4 野生动、植物资源

1.4.1 植物资源主要包括药用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单宁(鞣料)植物和珍稀植物资源等。此外,本区的野生药用、食用菌类资源较多,常见的药用菌有猴头菌、灵芝菌、茯苓等;食用菌有营养美味的松茸、鸡油菌、猴头菌、黑木耳、草菇、獐子菌等。

1.4.2 本区是西藏野生动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据资料和调查统计,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野耗牛、野牛、云豹、雪豹、长尾叶猴、滇金丝猴、白唇鹿、苏门羚、藏羚羊、盘羊、红腹角雉等。属国家二类及三类重点保护的动物有棕熊、水獭、猞猁、兔狲、马鹿、麝、藏马鸡和黑熊、石貂、豹猫、岩羊、血鸡、鹦鹉等。

2 林业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2.1 森林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平和垂直分异突出 本区的森林面积、蓄积量及经济林等均占昌都地区的70%以上,仅次于资源丰富的林芝地区而位居西藏的第二位。但是,据实际调查和遥感信息分析,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其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部、西南部及北部的芒康、左贡和昌都县等地。据统计,以上地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区森林面积与蓄积量的64%和73%,其它地区分布的森林资源仅占30%左右。

2.2 资源可及率低,林龄结构不合理,资源质量一般,但生态效益显著 据遥感和实地调查资料,本区的森林绝大多数分布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段,可及率仅为22%左右;从林龄结构来看,成、过熟林的活立木蓄积量达9889.72万m3,占全区总蓄积量的73%,而中、幼龄林的蓄积量为3639.44万m3,仅占27%左右。森林资源的自然枯损率为0.9%,年枯损量达134万m3(按总蓄积1.4898亿m3算),这样的林龄结构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2.3 森林资源消耗现状分析 根据资料及典型调查分析,全区近年来的森林资源年均总消耗量为39.99万m3。其中薪材耗量为22.646万m3,占56.6%;民用建筑用材为7.4274万m3,占18.6%;内销和外销木材为9.9139万m3,占24.8%。全区森林资源的年总生长量为186.719万m3,由于可及率为22%左右,故年可采量为46.5万m3。可见,森林资源年消耗量与年生长量基本保持平衡,略有盈余。但昌都县和察雅县的资源年赤字已分别为31560m3和8685m3

3 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

3.1 指导思想 林业的发展应以营林为本,充分依托科学技术,贯彻保护性开发的方针,适应市场需求,调整林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谋求协调、平衡和有序的发展,保持林业作为本区支柱产业的地位。

3.2 原则

3.2.1 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森林资源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功能性,森林的防护作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关系紧密,则相辅相承与促进。本区地处深切割的横断山区,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森林的生态效益尤为突出,其影响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故林业发展要处理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发展生态型林业。

3.2.2 永续利用的原则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的可能与速度取决于利用程度,强调三大效益并重,一般应掌握采伐量要少于生长量,还必须及时更新和扩大森林资源,才可避免森林的逆向演替,才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3.2.3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及科技兴林的原则森林资源为包罗广泛的生物资源,在横断山区,林下(内)资源的经济价值超过木材本身,而且其防护作用和生态作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为此,在经营森林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开发林副产品,经营好周期短、效益好的经济林,对资源充分利用,才能获得长、短结合的成效。

4 对策与措施

4.1 健全林业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科技兴林 全区从行署到县林业局仍属农牧局管理,与目前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的建制不衔接,建议理顺关系,适当增加林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林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当从内地吸引一些科技人员,引进与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使林业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以科技兴林的目的。

4.2 加强林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资源增值 加大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如松茸、虫草、贝母等)二次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益和力度,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向贸易、效益型转变,才能使资源增值。

4.3 节省薪材,扩大经济收益 全区薪材的消耗量(22.65万m3)占资源总耗量的56.6%,不解决能源性森林资源消耗问题,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故当务之急和最有效的措施是推广可节柴15%~20%的“省柴灶”,如按15%算,每年至少可节材3万m3,收益900万元;其次是培育速生丰产的薪炭林增加薪柴;三是以电和太阳能代柴。总之,节材可增收。

4.4 选择优良林分,建立母树林及种子基地 育苗的种子与造林苗木大多数从内地运进,不仅容易带来病虫害,也难以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各县都选择一些优良树种(地理种源)及其林分,建立一定面积的母树林或种子园以及采穗圃,采集(收)种子和满足苗木繁育以及造林更新对苗木的需要。

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探讨 第4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木材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怎样确保有限的森林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再减少, 在当前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因此, 必须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然后落实行动, 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两大部分, 其中林地资源主要是指用于生产和再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 这部分土地资源包括:林地、宜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林地、苗圃地等。林地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 它既是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又是林业资源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是不可或缺且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本文所说的森林资源主要指的是林木资源, 另外还包括森林中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

2 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 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 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m3, 森林蓄积137.21亿m3。除港、澳、台地区外, 全国林地面积30378.19万hm2, 森林面积19333.00万hm2, 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m3, 森林蓄积133.63亿m3。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hm2, 天然林蓄积114.02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 人工林蓄积19.61亿m3, 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当前我国林业资源在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2.1 科技含量低,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我国的林业资源开发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普遍存在林业产业科技含量低和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 当前我国从事林业工作的科技人员中, 有大约3/4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林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即使是一些技术人员也大多是初级技术人员, 还达不到一些发达国家50%。大多数以林业资源为原材料的生产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偏差, 技术装备较落后。另外, 这些生产企业只是处于生产链的低端, 只负责原料生产、初级产品和低档产品的粗加工, 从而导致其经济效益与国外市场相比相差很大。

2.2 不能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三大效益

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 它同时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其中它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林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直接木质产品, 提供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上。合理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工业生产、建筑建设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的需要, 还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善人们生活的质量。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防治荒漠化、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灾减灾等方面。林业的社会效益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 增加人们的收入, 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往往过度注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过度开发森林资源, 从而导致生态失衡。这不仅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林业的社会效益, 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林业的机制、体制效益不尽合理, 不尽完善

由于难以将保护环境和森林资源的观念落实到行动中, 林业资源的保护仍然是一句空话。其中, 最主要的原因是:①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相脱节, 最终在某种程度上放任了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② 没有建立森林采伐的制约机制, 以致当经济利益与森林资源发生矛盾时, 林业企业往往只重视当前的利益, 从而使得森林资源的紧缺更加严重;③ 由于林业生产的风险大、获益小,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使得从事林业生产加工的企业较少。另外, 林业资源存在着产权不明的状况, 导致分配不平均, 经营主体利益得不到保障。

3 林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措施

3.1 进行科技创新,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 能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已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难题。在这种压力下, 科技创新变成了唯一的出路, 因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平衡的矛盾。对于林业科技的创新, 首先要在国家政策上予以鼓励, 加大财政投入;其次, 要培养更多的林业科技人员, 提高林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引进学习国外的良好科技成果, 提高林业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最终提高我国林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采用科学的方法, 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

针对林业资源三大效益的不协调发展, 要进行科学规划, 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因为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 可以采取生态效益优先的方针, 把维护生态平衡放在林业开发利用的首位, 这样才能在获得生态效益的同时,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使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1) 做好造林设计, 对林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同时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设计栽种不同的林木品种, 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的制度, 并认真执行, 坚决遏制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的行为。

(2) 从事林业开发利用的人员坚决遵循客观规律, 尽量做到保持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 而不是过度采伐之后再进行人工造林。

3.3 深化林业科技机制、体制改革

(1) 引进市场利益机制, 由于一般的民众不能参与到森林营造当中, 因此人们对森林的概况和所面临的问题都不甚了解, 关注度也不高, 使得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不能够深入开展。如果能加大普通百姓的参与度, 将林木的建造与民众的利益结合起来, 分配到集体乃至个人的经营范围内, 营造主体的积极性, 森林的管理工作将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2)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明确产权归属, 合理分配资源, 缩小收益差异;或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增加社会保障, 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3) 完善森林交易市场, 减少乱砍滥伐的现象。

(4) 改革和完善森林管理体制, 增设评估和监管机构, 防止不按规程作业、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的现象发生。

(5) 采取森林采伐限制机制, 预防只顾眼前利益过度采伐。

(6) 完善奖励机制, 加大奖励力度, 从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方面进行评估奖励, 使得林业经营者的目光从经济效益更多地转变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 而不是只重视企业的利益。

3.4 加强林业的信息化管理

在当今社会,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了一个行业的科技发展水平, 而且还反映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实力。林业生产的发展也不例外, 它也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走向信息化。我国过去经历了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信息化技术的介入能够使林业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得到更加迅速有效地开展。运用现代化的森林检测方法, 所得数据更加准确, 相关人员也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森林资源的现状, 进而研究方案、采取措施、解决难题。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可以使林业工作人员力量更加集中, 工作效率更高, 节约了劳动成本, 有效地缓解了各环节脱节的现象, 加快林业的发展。

4 结语

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钻研, 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 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力量;也需要森林企业的配合, 兼顾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更需要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 从自身做起, 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己任, 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工作, 使普通民众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也加入到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中来。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生活产品, 我国的林业事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国家的影响力才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辉, 徐继成, 李延军, 等.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吉林农业, 2010 (12) .

[2]朱玉林, 陈洪.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林业循环经济研究[J].生态经济, 2007 (6) :108~110.

[3]许红梅.东北森林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优势[J].理论前沿, 2008 (13) :45~46.

[4]王洪峰.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农家之友, 2009 (6) :67~68.

浅谈林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第5篇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1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1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1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1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3

(一)增加林业资源„„„„„„„„„„„„„„„„„„„„„„„„„3

(二)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3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3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4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4

六、结束语„„„„„„„„„„„„„„„„„„„„„„„„„„„„„5 参考文献„„„„„„„„„„„„„„„„„„„„„„„„„„„„„„7

浅谈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内容摘要】森林资源保护是新时期促进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是实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森林资源保护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是环境中人类可以利用并能产生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从广义上讲,即森林生态系统中一切为人们认识,并具有一定效益的物质,均属于森林资源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从这一规定可以理解为森林资源主要是指各种林木、林地以及野生植物、动物资源。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工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林木资源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并且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森林资源保护的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明确提出 1 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还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森林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保护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制定统一的保护措施。虽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行政法规都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有关要求,但是具体的执行措施,特别是监督机制尚不够健全。木材凭证限额采伐制度执行难度大,在一些偏远的林区,森林年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林区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林木上,从而超限额、违规采伐限额较为严重,林区面积较大,在监管上又存在着漏洞,所以一部分林农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

(2)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

(3)林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专业人才,在众多员工中,大多员工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这就直接影响到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

(5)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6)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林地保护和绿化祖国不能只靠几个部门、靠少数人来实现。必须进行全民动员,对群众的宣传应该广泛利用电视、粘贴标语、广播、村规民约、召开村民大会和报纸等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宣传绿化的意义和我国的林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进行一周集中宣传,让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森林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7)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8)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9)提高森林保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及《森林资源管护合同》。认真贯彻落实“六定、两落实”制度(定四至、定面积、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定期考核、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对每个村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组长进行包片划分管护区域,护林员对林业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也是加强森林保护的有效对策。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

(一)增加林业资源

要不断提高森林的质量,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森林资源的内涵。采用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与技术,根据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补植来保证目的树种的更新,并提高林地的利用率;通过及时抚育和对不符合经营目的的林分进行改造,以调整树种成分、改善林相结构和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坚持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在树种安排上以培育短轮伐期和生产中小径材的树种为主,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大径材和珍贵树种,做到短、中、长期兼顾。

(二)打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加护林设施,加强护林保护;督促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护林员有权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护林员的聘用要经过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开会集思广益后选出有责任敢担当的人员来管理全村的林区,根据各村实际如实增加护林员的数量,聘用后,林业主管部门以及村委要强化监督和管理护林员,建立健全各项约束护林员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护林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 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经业务、懂法律、敢管理的队伍,不仅要熟悉林业的基础法律法规,还要强化林业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提高执法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充分了解各项政策法规。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机制,落实人员。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根本、农户为关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着力将责任落实到农户和山头地块。

(2)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利用标语、倡议书、巡逻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贵州省森林防火条例》等的宣传,使护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严格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在森林防火期间要坚持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4)完善应急预案。乡镇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乡镇要建立一支30人以上、村级要建立一支20人以上、组要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积极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5)强化火源管理。制定林区火源管理制度,重点林区设卡把关,加强巡山护林,杜绝违规用火,定期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深入林区明察暗访森林防火工作,促使各项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1)、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资源有限的国情下达到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其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木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多层次的,包括原木和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它不仅可提高木材价值,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且又是对森林的直接保护。

(2)、开发非木质森林资源。

非木质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木质林产品丰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非木质林产主要包括纤维产品、食用产品、药用植物产品和植物中的提取物以及非食用性动物及其产 品。

(3)、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按照经济和生态效益优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林木、林地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行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经结合。由于岗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难以满足生态需求,在这些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足是突出的、主要的。应破除传统林业经营思想,按照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双重功能和社会结构性需求,根据“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原则,采取分类经营的策略重新构造森林经营新格局,是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对策。“分而治之”,就是对森林资源采取划区分片经营,靠少量林业用地集中进行木材培育,承担起全国所需的大部分木材的生产任务,从而把大片森林从沉重的木材生产负担下解放出来,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解决了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又为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并为林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基地。

(4)、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色、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特征为目的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高级旅游。生态旅游是强调社会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和自然保护密切结合的产物。森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又为其他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建立将森林培育、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生产部门。因而要理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搞活。同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经营,走林、工、商、特、农、草等多种组合型经营体的道路,解脱林区人口超负荷压力,把利润反馈给林业以扩大再生产。为此林业生产应针对原来单一生产及林木培育与加工之间产业分割的弊端,冲破旧经济体制的束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产工业为龙头,建立林工副贸结合和经营一体化的新型产业结构。

结束语

我国林业存在着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供需矛盾在总量和结构上日益突出,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环境服务功能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经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总而言之,自觉的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消费观,自觉争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积极踊跃举报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 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森林、呵护绿色、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创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的美好家园,为共建和谐新林区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林业资源利用 第6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促进林业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者,必须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更好地理清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1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林业资源保护成效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青黄不接的情况突出,大量适龄树木的砍伐速度与新生林木的生长速度不协调,使得后续力量不足;(2)林业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尤为突出;(3)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远的考虑,往往只采不育,加上很多林业单位管理模式的粗放、种植的品种单一、科学技术应用成效不高,导致林木的质量与产量日益低下;(4)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导致大量的林业资源被无情地浪费掉,例如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就导致了大量木材的消耗[1]。

2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完善,不断提高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惩罚力度,做到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促进林业资源保护成效的提升;其次,应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切实做好封山育林工作,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结构发展的均衡性,加强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切实做好野生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和绿地的保护,以更好地搭建防护林体系;再次,应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实行阶梯式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致力于防火、阻火林业带和林业工程的构建,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对火灾隐患的监测与治理,切实做好林业病害与疫情的监测,尽可能降低其给林业资源保护带来的危害;最后,应循环利用林业资源,做好林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二次加工与利用,同时致力于林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林业发展之中,使其成为林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以更好地实现科技兴林[2]。

3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林业资源保护现状以及如何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必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合理保护林业资源是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防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否则将会导致林业资源被破坏。但也不能对林业资源保护过度,否则会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进而堆积甚至浪费林业资源,对于林业资源的再生十分不利,所以,应确保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向性、实时性和适度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的合理化、长久化和规范化。

(2)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紧密结合林业资源的现状,科学确定未来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对于不同的林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当林业资源较多时,应加大开发力度;而对于即将消耗殆尽和资源较少的,则应加大保护力度;如有需要,应禁止开发,例如目前我国采取的封山育林政策就是对这一情况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很多林业资源得以再次开发和利用。在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还要结合开发利用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栽培相应的物种,以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例如加强经济林和防护林的培育,始终坚持适地、适时的原则,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结构与资源繁衍和保护结构的匹配。由此可见,应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以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针对资源的本身因物制宜、因地制宜的开发。以生态发展为原则,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以保护为前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多样化为原则,根据不同用途的林业资源进行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开采的资源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的政策。林业资源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维持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林业防护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促进和谐发展[3]。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林业工作人员,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认真分析当前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在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以林业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结合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进行林业资源的培育,从而更好地满足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6:170.

[2]陈新泉.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116.

[3]祝思明.浅析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18-119.

作者简介:

杨建龙,所在省市: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生年月: 1978.03.08,籍贯: 达旗,性别: 男,职称:初级,学历: 大专,研究方向: 林业资源保护和利用。

分析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第7篇

1 定边县林业资源现状

1.1 基本情况

定边县是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县域,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而且地下水矿化程度高, 树木成活率低。在解放前, 定边县被沙漠包围, 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绵延数十里, 白于山区丘陵沟壑纵横、树木稀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定边县开始了植树造林活动, 并出台了一系列植树造林措施, 加大了林业资金的投入。2012年, 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0.5%提高到了29.2%, 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约10%.昔日的沙漠、荒山已经成为了绿色蔬菜、沙地水果、花卉种植和经济林基地等。2013年, 定边县以“三年植绿大行动”为抓手, 重点加强了造林绿化、林业资源保护工作, 完成造林绿化项目22个, 造林约7 586.7 hm2。

1.2 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1 饲料加工

定边县南北山滩均有成片分布的柠条灌丛, 多达33 333.3 hm2, 每年可采产量约为2×104 t, 是喂养牲畜的主要饲料。定边县饲料加工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每年可生产1×104 t精饲料, 为该县牲畜养殖业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精饲料供给问题。

1.2.2 柳编产业

过去, 定边县境内的沙柳多分布在风沙地区, 野生野长, 沙柳株高2~3.5 m。早年间, 沙柳常被用于盖房子、编制房笆。20世纪60年代以后, 定边县人采集沙柳条编制小框、小篮等, 这种柳编产品现已被销往国内外。

1.2.3 纸质产业

定边县沙柳除了用于编制框篮外, 其树质特性还可以加工纸浆, 生产纸箱、纸板和纸管等。

1.2.4 加工板材

板材加工业在定边县历史悠久。定边县北部山滩分布了种植面积达66 666.7 hm2的沙柳、红柳和花棒, 其寿命在8~20年。每年, 要轮流合理平茬利用这些林木, 可采资源超过了13 333.3 hm2, 获得薪材5×104 t, 而且每年从为林木复壮零散伐下的根块、枝梢等中也可获取到2×104 t左右的薪材。这些薪材是加工人造板的主要原材料, 定边县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板材加工业, 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义

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 土地贫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县域内林业资源匮乏。新中国成立后, 地方党政机关十分重视林业生产, 建立了各级林业专门机构, 定边县林业至此才逐步发展起来。近些年, 随着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定边县退耕还林、开荒造林、封山禁牧、舍饲牲畜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使该地的林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生态环境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森林覆盖率上升, 明显改善了境内生态环境。定边县境内突出荒山荒坡造林、城镇道路绿化和森林资源管护等, 全面提升了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逐步实现了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和农民增收。

3 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在定边县林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 林业建设用资金问题成为了制约林业资源整体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强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增大林业经济效益, 为促进林业生产整体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而且还提高了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也是加强林业资源发展和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

定边县在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 缺乏合理的开发认识, 存在乱砍滥伐现象; (2) 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含量低, 一些加工企业因技术落后、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的情况十分严重; (3) 林业资源产业化水平较低。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定边县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4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加大林业资源培育

要不断创新林业机制, 积极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依托县区林木种苗培育中心培育出优质的林木苗, 为林业建设提供优良的苗木;加大封育力度, 认真落实造林任务。同时, 要充分利用定边县地方优势林木发展经济林品牌战略模式, 不断提升地方林业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增加创收林业。

4.2 发展利用林下资源

发展林下资源是充分利用现代林业资源的途径之一, 这对于调整林区经济结构和改善人们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定边县林下资源发展各种中药材、食用菌种植, 还可以适当发展林下养殖业, 将林下养殖作为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 增加林农经济收入, 并利用养殖业有机肥补给林木生长肥料;通过发展林下资源, 增强农民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的意识。

4.3 创设林业加工项目

根据地方林业资源的优势扩展招商引资渠道, 吸引外商投资, 兴建适合定边县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同时, 还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一些规模化、有潜力、有竞争力的林产品加工企业, 努力争取减免税收、提供资金、帮助贷款、解决场地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 促使林产业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带动地方林业产业发展。另外, 还要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型企业集约化发展, 逐步走向集中型, 形成链条产业化结构。

4.4 合理采伐林木

严厉禁止那些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的乱砍滥伐现象, 实行以间伐为主的林木资源采伐方式, 避免山头裸露、水土流失等, 要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风景风貌的前提下采伐林木。如果有条件, 可以成立伐木公司, 合理规划,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间伐, 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经济。

摘要:通过分析定边县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找出了定边县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定边县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保护,树木加工,定边县

参考文献

[1]代秀东.浅议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 :216.

谈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第8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有效利用

我国的林地面积处于世界前列, 但是人均面积却很少,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森林覆盖率低, 仅达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并且由于地势原因我国的森林分布并不均匀。我国森林资源的各项人均拥有量都处于世界的平均以下。

我国天然林区面积最大的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我国的木材总蓄积量为32.5亿立方米, 其中黑龙江省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从1949年建国以来, 东北地区为我国生产木材7.41亿立方米, 然而现今黑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由70%下降到仅为原来的一半。采育失调, 森林覆盖率下降, 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1 森林资源的保护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首先要着手做的事就是进行林地的分类区划, 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打下坚实的地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 并在林业相关部门人员不断的辛勤努力下, 完成了森林分类的界定工作。并且根据林业试点的要求, 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进一步调查摸底。

1.2 森林资源管护与培育

加强森林管护的责任制度, 订立《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与《森林资源管护合同》。按照高级指示完成林业任务。面对森林覆盖率降低,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 提出要建造非自然园林和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林业的“六定、两落实”, 并组织人员对每一季度的林业的防护作业并进行监督。进行对林业资源的修复建设, 将林区发展成为木材的生产基地, 防风护林进一步实现东北地区林业的快速发展。在针对林业资源上要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存的政策。在发挥东北地区的特色优势,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且不断增强林地的经济价值, 强化林地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 严格看守禁止违法采伐树木, 想要进入林区就要出示证件, 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加大民用材管理。开展林业转型, 将原有的木材生产向营林转移。充分利用东北地区林业特点加强林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行综合改革。

2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强化自然林业地区建设,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林区其他行业的发展。东北的林区是原生与次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野生动植物的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兴安岭北部是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 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 还有温带针阔混生林和阔叶林动物群。这些丰富的生态环境为东北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动植物。据统计黑龙江省拥有鸟类有320种以上, 哺乳类87种、鱼类105种。并拥有超过2000种高等植物、并拥有大量珍贵的中草药约20亿千克。许多植物已经被开发利用, 像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为野菜、野果、食用真菌等。这么多种类的植物也为东北人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步。采集栽培植物也是东北林区的一大副业。

3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 大家已经普遍认可了合理适用原则, 并且由于林业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珍惜。面对随时可能枯竭的林业资源我们要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并入法律程序。我们要积极提倡在节约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木材进行有效利用,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 加强社会的号召力, 鼓励全民保护林业资源, 例如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频率。同时, 我们还要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针对违规野外用火引发山林火灾、违规放牧导、采石挖沙取土、毁林开垦、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毁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要给予严格惩罚, 全民都要进行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明确管理模式、发挥最大化效益、合理利用资源确以此来保护林业资源, 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集约化经营建设提高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并邀请农林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4 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和管理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第9篇

1 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资源的后续资源不足

当前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过度开发和恶性开发的趋向,导致大量林业资源的流逝,使现有林业资源不能通过自行发展而得到恢复,产生青黄不接的实际问题,出现后续资源的不充足。

1.2 生态环境恶化

一些林业资源开发单位对于资源的利用只集中在砍伐和开采上,没有注意对开发区域的生态维护,导致环境出现恶化,造成土壤贫瘠、表面沙化、地表裸露等问题,使开发区域水土流失,灾害频繁,并对开发区域内的径流、气候造成影响,出现环境灾害频发的问题。

1.3 林业物种资源出现下降

第一,林业物种资源的绝对数量下降,对林业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将会严重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没有充分林业资源的支撑,林业物种的数目和各种动植物数量都会出现下降。第二,林业物种资源的质量下降,林业资源下降后,优质良性的物种会迁出开发区域,或者直接死亡、灭绝,即便生存下来的物种也会出现性状上的欠缺,不能更好地适应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需要。

1.4 林业资源管理缺位

很多林业资源开发工作片面强调砍伐,而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抚育和管理,导致管理出现缺位和粗放经营的问题,这不但会造成林业资源品种单一,而且容易造成开发区域土地贫瘠,单位产出量下降等实际问题。当前林业资源开发工作还存在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没有新型管理科学作为支撑,也没有规范管理体制,导致林业资源出现各种不利于保护和开发的问题。

1.5 林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当前对林业资源开发还只停留在初级加工和简单经营上,没有做到对林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没有较高的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导致出现林业资源极大浪费,这对于本来就缺乏林业资源的我国林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 林业资源保护的展望

2.1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的法律保护体系

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同时不断完善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更要加大惩处力度,对破坏林业资源的犯罪分子绝不姑息。

2.2 保护珍稀物种的繁衍

要对珍惜林业资源和物种加以关注,保护它们进化繁衍、生存发展,防止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破坏,对濒危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保障整个生态的平衡。

2.3 做好封育工作

保护水源涵养林、交通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城市景观林等重点的生态公益区域,建设更加合理、完善的生态林业体系。做好用材林基地、五大防护林体系工程、绿地、湿地和野生自然保护区建设,增加防护林体系的搭建。

2.4 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加大对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二次加工,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林业资源加工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契合点,使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向贸易、效益型转变,促使林业资源增值。

2.5 健全林业资源的管理体系

要提高林业人员素质,倡导对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在以“科技兴林”为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构建林业资源和林业工作的管理体系,形成对林业资源工作的支撑。当前最主要的需要是应该迅速增加林业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达到科技兴林的目的。

3 协调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3.1 坚持“双向”适度原则

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资源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林业资源得到合理保护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保护过度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造成资源的堆积与浪费,不利于资源再生。因此要做到“双向”适时适度,促进林业工作合理、长期地发展。

3.2 林业资源的匹配发展

林业资源的发展和保护需要调整当前林业经济结构和林业管理层次,要实现对用材林地、经济林地、防护林地的切实保护。同时也应该积极调整林业保护与繁衍的结构,使其更好地与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匹配,发挥管理、协调的职能。

3.3 做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探寻开发和保护的平衡点,建立一个平稳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态结构,维系一个既有利于当代经济的发展又造福于子孙后世的体系,从而推动林区工作健康、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思明.浅析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6-17.

浅议林业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10篇

1、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指导林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 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 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 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增强市场竞争力。

3、建立防护林体系

对于改善生态环境, 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及保护河流水和营造工农业生产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改善我省周边的生态自然条件, 保证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生态安全。防护林建设工程是森林发展中重点工程之一, 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 使我省的林种结构更趋合理, 使防护林庇护农田、牧地、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间接的经济效益更加可观。

4、坚持谁采伐谁更新原则

在分配落实木材生产计划的同时, 切实落实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保证措施。对更新造林达到要求的, 凭林业部门迹地更新造林、抚育合格证退回保证金。对采伐迹地未如期按要求更新和抚育的, 由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代行或委托林业部门组织更新造林抚育, 费用在保证金中支付。同时林业部门要依照森林法对未完成更新造林和抚育的采伐人实施相应处罚。并停止木材采伐指标的分配。

5、退耕还林工程

控制水土流失的根本途径是增加森林面积。我省每年因水土流失所携走的泥沙量高达4.56亿t。因此, 退耕造林工程的重要性可见一般、按合理的土地利用设想, 平川和丘陵坡地 (150 m以下) 用于农耕, 其余的土地 (除水面外) 应全部用于造林或种草, 营造绿色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工程应统筹规划, 分地区实施, 取得经验, 逐步推广。实施天然林保护用缓坡耕地改造, 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林在调整现有结构的基础上, 营造以经济林果和薪炭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林,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林不单单是林业部门的事, 需农、林牧协同攻关。解决农、林牧发展中的矛盾, 探讨林牧结合工程的生态技术, 重点解决树种优化, 抗旱造林技术和乔、灌、草复合配置技术。林木病虫害防止技术, 这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和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持作用。

6、实行伐区管理责任人和监管人负责制

国有林由国有单位落实技术人员为伐区责任人, 单位负责人为伐区监管人;集体所有林地由林木所有者落实伐区责任人, 当地林业工作站落实技术人员为伐区监管人。对因伐区设计弄虚作假导致滥伐林木的, 要同时追究滥伐林木当事人和设计人员的责任;对因伐区管理员不实施有效检查监督, 导致超范围。超数量采伐林木的, 要同时追究滥伐林木当事人和伐区管理员的责任。对责任人的处罚, 除通报批评和给予经济罚款外, 根据情节轻重, 要采取调离工作岗位、解除聘任技术职务、免职等行政处分。

7、规范林业行政执法

把林政许可管理与行政处罚职能分开, 组建林政管理稽查大队, 及时查处违章违法采伐、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和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政案件。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8、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对监督事业的思想认识, 重点解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问题。强化人员业务学习培训, 归纳整合了《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手册》, 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内容。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教育, 在监督人员中树立良好的风气。

9、重视森林资源深层开发

为了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经营和生态效益, 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 应重视森林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应重点发展对国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育、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休闲和生态旅游等突出影响和作用的林种。

在产业发展上,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改变过去单纯以营林和木材生产为主体的产业模式, 走以森林资源为依托, 选择对林业整体实力支撑力大, 带动性强、效益高和市场前景广的龙头产业, 建立林、工、副、贸相结合, 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结构。

1 0、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综述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产业步伐的逐渐加快,我国绿色资源面也在逐渐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发展,还有效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从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营林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对我国林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在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森林资源可以可持续的发展。下面我们就对我国当前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和林业造林方法和内容进行介绍。

1.林业资源现状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绿色覆盖面积也已经达到了全国总面积的20%,可见我国的森林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十分的严重,这不仅大幅度的减少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占有面积,还对全球的生态平衡系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使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近年来,人们在林业资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认识带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将许多先进的科學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林业资源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采用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相互结合的方法,来保障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林木资源发展空间大

从当前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的森林资源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就给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森林资源是人们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对林产品和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

1.2竹资源丰富

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竹资源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和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数据同时,在我国竹资源是最为丰富的林业资源之一,而且对竹类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也是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中当前的我国竹林面积已经达到了700万公顷以上,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1/3。而且从当前我国竹林资源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竹类产品无论是在质量、工艺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1.3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这也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林业市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人们已经将林业产品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比如建筑业、室内装饰以及家具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不仅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还有效的促进我国林类产品的发展。

1.4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理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履行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供应木材的重任。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必将导致木材供不应求、优质木材短缺、价格上扬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对林产工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1.5人造板工业落后

我国木材加工业.特别是人造板制造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加上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木材价格偏高和原料生产浪费严蕈等原阗,造成我国人造板事业与世界水平的明显差距。在缺乏必要的竞争条件,整体水平属于低效型结构的情况下,很难在加入WTO组织,保持我国人造板工业的稳定。

2.造林方法

2.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县,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付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2.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坟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绿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3.造林要点

3.1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珲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小,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3.2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4.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造林方法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幼林的成活率,还有利于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幼林在生长的过程中,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使其林业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苏剑才.浅谈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林业资源利用 第12篇

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因为它可以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Lars Sørensen以收割机举例:“目前使用的收割机比10年前设计的高性能收割机提升了15%的生产效率, 这就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之一。”同时他也指出精准农业的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初, 农业机械化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步。在本世纪精准农业代表基于信息的可用性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技术创新如纽荷兰的精耕管理 (PLM) 系统, 可以帮助帮助农民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设备、土地、劳动力和作物生产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投入。同样, 绘图和制导系统可以避免作业中的重复路线, 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压实, 保持土壤品质和维持作物产量。这些技术在保护农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Lars Sørensen指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未来之路与替代能源和农业企业过渡到能源自给间有着联系。”他向与会人员阐述了纽荷兰关于在不降低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增加能源的可行性, 并强调创新在这一领域的关键作用:“我们正在研究替代能源如来自第二代生物质生产的生物甲烷。期待在未来, 我们可以实现我们制定的能源独立农场的愿景, 该愿景旨在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纽荷兰甲烷拖拉机的使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上一篇:电视教学下一篇: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