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实体经济

2024-08-11

房地产业实体经济(精选11篇)

房地产业实体经济 第1篇

在“互联网+”时代,早上的一个新闻,下午就有人能码出.5000字的评论放在门户的头条,万千评论就如同苍蝇叮血般迎面砸过来,无论是什么能量,都极速产生放大效应。这就好比货币的乘数效应,流通的加速增加了货币的使用效率,杠杆不断放大,1块钱的真理被特定的这个时代重新估算为1000元在迅速流通。如果我们把金融资产的增加值当成啤酒杯中的泡沫,泡沫和啤酒本身一定存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惟其如此,口感才能保证,相得益彰。但是如果金融资产的增加值让我们只看到泡沫,看不到清醇的啤酒,那么口感肯定特别差。当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德国在搞工业4.0,中国在搞中国制造2025。全世界都在一个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进行新一轮产业升级、制造业革新。在这个风口或者说临界点,全世界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也到了一个革新的临界点,也就是说,金融资产的增加值以及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必须做出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必然要求实体经济,特别是代表着最新发展成就的智能化制造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次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让很多使用了过多投资杠杆的人强行平仓,一夜从中产变无产。在繁华虚幻的金融市场中去捞一把,这是很多人的沖动。但是如果站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发现,单纯去金融市场淘金,这股淘金热是虚幻的,这种热潮更加需要万千创新者,更加需要创新体制的革新在实体产业上结出丰硕成果来支撑。

在不断进入“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原本不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开展的经营管理活动现在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系统,甚至到了须臾不可离的程度,就好比城市不能离开电力一样。当然,这种依赖,一定是建立在充分安全的基础上的,一旦系统因为各种不可抗因素崩溃,那么这个企业就可能再无回天之所以,越是重要、越是依赖,越需要在该系统上进行大量的投入,这就好比美国的NMD以及目前正在争论的太空武器化。你甚至都不知道这样投入的前景是什么,但是只要内心有被摧毁的恐惧,你就必须不断投入,结果可能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企业运营随着流程改造、效率提高的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更频繁地进行更新升级、进行更大的投入。但是,必须深入思考,这种投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服务客户,更好地运营,而所有这些目的,本质上是依托实体,比如依托物流,依托供应商,依托原材料,依托生产工艺,依托品质保证,依托管理制度等等,我们今天所说的“互联网+”本质上不是在谈互联网本身,而是互联网生存环境下的创新和应对,任何实体产业要发展、要创新还必须坚持两线作战,即线上和线下相互补充,不要去搞相互替代。谁都替代不了谁。为什么德国电子商务搞得比较差,也没有出现阿里巴巴,但是德国的工业还是那么强呢?

再说一个例子。911恐怖袭击之后,很多公司的信息系统瞬间瘫痪,但有一家证券公司在袭击发生之后,即刻恢复了管理信息系统并开始处理各类交易。显然越是依赖互联网,越是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可持续性。这家证券公司比很多公司都看得高远,考虑到了很多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远见,只看到互联网+,那么投入越多,有可能竞争力越弱,崩溃的越快,根基更加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在这轮互联网+的热潮中,大部分脱离实体、实业和实际的尝试者必然失败的深层缘由。

同样还要举个二战的例子。德国当时闪电攻击苏联,并扬言短时间内让苏联灭亡。以当时德国精良的坦克以及作为支撑的工业体系,这种预言一点都不过分。但是为什么德国偏偏没有实现呢?我个人的观点是,苏联当时是工业化偏弱的国家,公共道路等基础设施根本没有建立起来,结果德国先进的战车进入苏联之后,在泥泞的苏联土地上寸步难行,而且更糟糕的是德国人遭遇了难以想象的严寒,这些无法预知的困境帮了苏联大忙,让苏联得以幸存。我们现在说国家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多么多么发达,其实反过来想:如果在战争时期,如果没有充分的预案,这些先进的设施和交通也可以为敌人攻击你提供相当的便利。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强调互联网安全的原因,而且提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所以说,看似便利、便捷的新技术、新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到其风险,充分考虑到如果这些优势消失的话,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还能否迅速地恢复起来、运转起来。我们把互联网+提到这么高的高度,其实本质上更需要呼唤的是支撑互联网背后那些硬件装备的核心产业到底掌控了多少。这种需求必然会为我们自身的产业革命、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业革命的引信一定是实体产业。创新说到底不是喊喊口号,其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套制度、营造一个氛围,保护创新、激励创新、落实创新。在我国,关于创新保护、创新激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坚信,也许现在就是产业革命的前夜,而所有争论只是一个漫长的序曲罢了。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第2篇

──阎庆民副主席在2013年全国股份制银行

行长联席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3年9月26日)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今年是第十二次联席会议,我谨代表银监会对本次联席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本次联席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算上今年,联席会议已经是第二次在山东省召开,上一次是在青岛。在此要感谢山东省对联席会议的大力支持,以及对银行业改革发展和银行监管工作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鲁的各家股份制银行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希望各家银行继续用实际行动支持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建设!

回首联席会议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1991年的“全国商业银行年会”,乃至1989年的四家股份制银行联谊会。经过大家25年的共同努力,联席会议已经发展成为大家交流沟通、战略合作、共谋进步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成果。联席会议对股份制银行在建立战略联盟、规范业务经营、应对入世挑战、信息科技创新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联席会议也见证了股份制银行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成长。25年来,股份制银行总体保持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数量稳定增长,经营区域极大拓展:从原来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的4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变成了现在的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网点不但遍布全国,而且延伸到了海外。二是资产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截至今年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达到26万亿元,已经占到了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8%。三是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股份制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战略部署,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保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2005年到2012年间,股份制银行平均利润增幅达到47.7%,在全国银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总和为1538亿,已占到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0%。五是资产质量总体较好,抗风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多年来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资产占比在银行业中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截至6月末,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而拨备覆盖率则达到了286.3%。六是积极探索差异化经营,品牌建设卓有成效。股份制银行具有敏锐的市场触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自身优势,一直在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打造出了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形象,例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卡和网上银行,民生银行的商贷通等等。七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股份制银行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了企业公民的责任,在扶贫、环保、教育和救灾等多个方面积极回馈社会;特别是将环境保护的责任与银行业务相结合,广泛推行绿色信贷,有力推动了企业节能减排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股份制银行取得的这些成绩和对经济做出的贡献都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认真改进。例如,部分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存在缺陷,董事会决策有效性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亟待改进。有些银行资本约束机制不健全,资本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新资本监管要求达标的压力较大。有的银行在信用风险管控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区和行业的信用风险出现集中暴露,借道融资以及通过非标业务投向平台和房地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继续努力改进。大家要充分借助联席会议这个平台,开拓思路,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当前,股份制银行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情况有所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日本经济在超宽松政策作用下有所回升,但刺激效果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欧元区则尚未走出债务危机的阴影,经济仍处于衰退阶段。新兴经济体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增速也总体趋缓;近期印尼盾、印度卢比出现大幅贬值,国际资本流动引发的外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处于预期的合理区间;而且第三季度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信号,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完全有信心的。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总量方面,外需不足和内需预期不稳影响了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方面,个别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压力依然很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仍面临着经营困难的问题。

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股份制银行要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认真配合落实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自身的战略转型,取得更大的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加强服务实体经济

中央要求,金融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是促进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要求出发,努力盘活货币信贷存量,优化增量,提高使用效率。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银监会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机构准入方面,强调均衡设臵和优化发展,鼓励银行到中西部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及受灾地区新设网点,为此开辟了绿色通道;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包括支持发行投向小微企业的专项金融债,提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以及探索设立社区银行。盘活资产方面,正在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到交易所上市交易,争取尽早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发展。股份制银行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用好各项政策,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重要的位臵上。一是要树立正确的资金运用方向,确保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各家股份制银行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合理融资需求;要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的要求;要做好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支持释放城乡居民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二是要严格执行贷款用途管理规定,规范贷款资金使用。坚持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防止挪用、转借或者改变用途,避免资金空转,防止资金违规流向限制领域。三是要加快推进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股份制银行要积极创新,开发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尝试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方式;积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同时要注意规避偏向体内空转或者追求监管套利的金融创新。四是要合理确定服务价格。一些金融机构存在收费偏高、质价不符等行为,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各家银行要重点治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和高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七不准”和“四公开”规定,凡不符合规定的收费一律取消。

二、贯彻落实各项政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李克强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7月15号,马凯副总理专门主持召开了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8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实施要求;银监会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马凯副总理讲话和上述文件精神,落实各项政策,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臵上。

近年来,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了“两个不低于”。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受到客户结构调整滞后、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风控手段跟不上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各家银行仍需继续努力,突破各种约束,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要确保今年能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根据国务院的要求,银监会正在细化“两个不低于”的考核措施,将总体目标和具体考核要求分解到每一家银行,定期考核,按月通报;同时将银行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情况与市场准入、发行专项金融债等差异化优惠政策挂钩。为此,各家银行要对小微企业单列信贷计划,为小微企业留出足够的可贷资源,同时要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层层落实,并在财务费用、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要求,银监会将牵头组织实施督查工作,督查各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落实情况。按照现在拟定的工作方案,督查工作将于10月下旬开始,各家银行要积极配合,在当地银监局的组织下提前开展自查工作。

二是要积极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小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面向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可以开发产业链融资、商圈融资或者企业群融资;针对小微企业传统押品不足的特点,可以尝试无形资产质押、单据质押等保证方式。

三是要开发面向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技术。银行做小微业务,必须掌握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技术,唯此才能有效控制风险,才能实现双赢,才具有可持续性。比如,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更多地依赖于组合风险管理,应该依照不同的行业特性或者区域特征来开发有针对性的风险模型;又比如,银行要解决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估思维,要研究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行业组织、商贸市场、供应链等渠道去掌握小微企业的信息。线上线下的风控技术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三、高度重视防范风险,保证稳健合规经营

刚才讲的是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接下来再全面谈一下股份制行必须高度重视的几项风险管理工作。

一是信用风险管理。在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各家行要高度关注信用风险问题,按照年初提出的“双控”要求设定防控目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制,严防不良贷款大幅反弹。

二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当前,随着金融创新逐渐加快,同业、理财业务快速增长,负债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期限错配也更加突出,给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各家银行都要充分认识流动性风险特征的深刻变化,全面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一是要抓紧研究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论,完善监测工具,要做到及时、充分地反映全行业务特别是同业和理财等新兴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二是要丰富流动性风险的防控手段,更加重视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避免过分依赖外部融资。三是要重新认识流动性、安全性在“三性”平衡之中的重要地位,厘清流动性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流动性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

三是同业或负债业务的合规风险问题。理财业务方面,个别银行对“8号文”的监管要求落实不到位,例如非标投资没有完全比照自营贷款进行管理;通过做大分母、账户转换等方式来达到非标资产的比例要求,并没有真正消除风险。银监会将进一步细化“8号文”关于理财业务规模控制、期限错配、风险防控方面的监管措施,大家要切实规范理财业务,认真开展自查和接受检查,认真规范登记理财信息,做好事前报告。同业业务方面,部分银行对同业业务的会计核算不规范,既不入账更不进表,风险管控严重缺位。对此各家行要高度重视,尽快健全和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制,必须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创新。

四、应对金融业新变革,积极加快战略转型

我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放开以及金融脱媒等多重变革,长期来看银行将面临利差收窄的局面,股份制银行更是首当其冲。汇率市场化也正在推进当中,股份制银行应该认真应对,积极推动战略转型。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战略转型方向。股份制银行战略转型要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方向相一致;要符合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的要求;要顺应人民币国际化、人口老龄化、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时代浪潮。

二是要确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随着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单纯依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差异化经营才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根本出路。股份制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最具特色的群体,已经在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上占据先机。大家要进一步摒弃拼规模抢市场、一味求大求全的思维定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着重于培育特色业务,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

三是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要在经营管理模式、目标客户甄选、业务流程改造等方面精耕细作,围绕核心市场与客户群,真正做到“量身定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五、适应资本监管新规,努力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新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稳健性,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新办法的要求,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达标规划,从经营战略、风险管理、资本管理、业务转型等方面推进具体实施工作。

一是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经营目标,充分发挥资本管理对业务发展的支撑和约束作用,控制风险资产过快增长。同时,结合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建设。二是要审慎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提高利润留存比例,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缓解信贷增长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三是各行要以此为契机,加快业务转型,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努力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将新监管标准和理念与日常经营相结合,较为成熟的部分银行可以“先行先试”,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和资本工具创新,提升风险计量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志们,12家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历程表明,我们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经得起各种考验。金融支持“中国梦”既是股份制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更是与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家要再接再厉,把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防范风险、转型发展以及新资本监管达标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并深刻认识到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充满信心地应对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应把第三产业纳入实体经济 第3篇

第一,我们要改变“发展实体经济就是要拉动就业、提高GDP”的观念。从国际上看,Made in China意味着廉价品。我们要改变这种观点,不要一说发展经济就要投资工业。发展工业不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唯一出路,应该考虑把服务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纳入到实体经济当中。

第二,我们还有一个误区:只有拉动内需,才能保持增长。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海外发展,应该鼓励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规模快速走向海外,去占领国际市场。

我特别强调民营中小企业积极地走出去,民间资本走向海外,吸收高水平技术,洋为中用,这种方式比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拼命挣扎有效得多。

第三,要设计有效的品牌战略,这个工作现在做得很不够。

房地产繁荣的根基在实体经济 第4篇

从宏观层面看, 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城市化的原动力, 进而决定房地产行业的长期走势。但是我们需要看清的是, 城市化不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手段, 更不是房地产长足发展的需要, 而是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正是经济活动和人口布局的变化, 带来巨大的物业需求, 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一旦一个经济体或者一个城市失去经济和收入增长的活力, 那么也就意味着房地产成长周期的终结。

从微观层面看, 城市中居民每时每刻都在付出生活成本, 从房屋租金、基础设施费用、餐饮交通、教育医疗到基本的娱乐活动, 因此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在一个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和幸福度。如果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迟缓不能带来产出效率的增加和人民收入的提高, 那么即使房价不再是一个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 楼市需求依然难言乐观。因为失去实体经济增长支撑的就业和收入是难以支持人们在城市中消费和生活的, 那么住宅和商用物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需求基础。相应的, 经济机会的减少必然带来企业收益的下滑, 经营规模不再有扩张的可能, 那么写字楼和工业地产的需求也将随之走低。

中国房地产商品化时间尽管不长, 但是实体经济状况对行业的影响依旧十分明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商品住宅的投资属性和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 房价走势与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受到的扰动比较大。相反, 由于租金与居民当期收入和企业效益的关联性较大, 租赁价格波动不能脱离主流收入水平, 因此能够更真实的反映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联系。

不仅在中国, 实体经济发展前景决定房地产行业趋势的历史经验比比皆是。日本、韩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均在人均GDP (或人均GNI) 上升最快的时期, 持续时间约分别为20年和25年。

实体经济为什么总是干不赢房地产? 第5篇

但在两次经济转型的机会中,实体经济总是败给了房地产。为什么房地产总能胜实体经济一筹呢?

1、房地产能快速实现城镇化

中国尚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房地产快速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房地产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大量城郊接合部和农村集体土地被盖成了房子,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2、房地产比实体经济来钱快

通过发展房地产,政府手里的土地能快速变现。但土地的快速开发,使得土地成本逐渐增加,制造业已经无法和房地产争地,再者,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实体经济获得融资的成本也在不断推高。高企的土地成本、融资成本使得中国产品成本高于国外成本,唯一的优势只剩下劳动力成本,实际上这点红利也在逐渐消亡。

3、房地产利润秒杀实体经济

这点毋庸讳言,从土地市场,到新房市场,到存量房市场,各方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实体经济呢,这几年的官方数据已经证明一切了。

4、炒房比创业方便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创业的前提是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取第一桶金。就在此刻,零首付仍然没有绝迹,“国家的钱不借太可惜了”。现在实体经济状况这么差,不赚房地产的钱不就是傻子吗?即使去创业,也得先在房地产上狠赚一笔。

5、实体企业也开始炒楼

前几年,有多少耳熟能详的企业在干实业的同时也在投资房地产呢?五粮液、苏宁、格力、长虹电器、七匹狼……

6、房地产能让老百姓自觉把钱掏出来

相比实体经济,房地产让老百姓掏钱太容易了,不但是现有资金,未来几十年的钱也得扔给房地产。这样一来,老百姓更没钱购买普通商品了,实体经济流通性越来越差。

房地产业实体经济 第6篇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 各个国家都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政府努力防范的是, 让实体经济避免遭受重大损失。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一个结合点, 向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事实上, 此次金融海啸的最初源头就是地产业的次贷危机。

美国:买了房却被逼到墙角转身不容易

如果探究这场危机的根源, 无疑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金融体制自以为完备, 但却演化出复杂的衍生工具, 且无法对其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 那些投资人曾经坚信自己不会成为撒旦的目标, 可当灾难来临时, 却发现已经被逼到墙角无法转身了。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房产投资人的债务会随着土地价值的缩减而不断扩大, 股价贬值和现金头寸紧缩犹如两记重锤, 不断敲打曾经乐观的美国人。以前, 他们好像一直在美梦中, 当早晨醒来看到报纸上的房地产指数, 才被惊醒, 发狂地撕扯自己的头发。

自次贷危机以来, 美国国内到处都充斥着卖不出去的房产。房价跳水不说, 开发商和银行手中的这种不良资产很多还处在了有价无市的地步。在需求方面, 由于大部分美国本土买家过早扮演了房产投资人的角色, 已经没有兴趣再进入房地产市场了。而银行也收紧了住房贷款尺度, 即使贷款者信用良好, 仍需要执行至少20%的首付。如此一来, 美国本土买家

日本:房产商抛售房产地产价格下跌

对日本地产来说, 今年是个不折不扣的灾年。所有老牌房地产公司都在默默祈祷自己的股票不要下跌的太猛。每个人心里都希望第二天没有关于自己公司的新闻见诸报端, 因为坏消息的几率明显大于好的。

毫无疑问, 美国次贷危机没有放过这个始终跟在身后的小弟。相比此前外资在东京等大城市购买土地和楼房的繁荣景象而言, 现在大家采取的措施基本都是收缩、再收缩, 唯恐避之不及。

日本国内的银行也不例外, 开始收缩资金, 甚至根本不给房地产商见面的机会。不过黑暗中总算有一点光线, 金融厅专门为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况开设了“金融顺畅热钱”。可在操作层面上

俄罗斯:走自己的路楼市或较快复苏?

来自美国的这股旋风不仅给了小弟日本当头一棒, 也让老对手俄罗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近年来, 俄罗斯的经济和贷款额齐头并进、迅猛增长, 建筑行业也快速成长。但遗憾的是, 这种美景并不是建立在对房地产未来的长期稳定需求基础上的。房地产商以投机营利为目的进难以申请到银行贷款, 目前房贷申请数量仅及2003年同期的1/3, 回暖看来相当漫长。

和这个行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房产经纪人协会预测, 今年的二手房销售将会下降6.4%, 到2009年, 可能才会有小幅反弹。而对于一些专业投行来说, 可能前景更为悲观。FBR投资银行的分析师Michael Youngblood甚至给出了2009年同比下跌20%的论调, 金融服务公司Fiserv也认为房价将继续下跌至2009年底。

相对于这份惨淡而言, 有另一部分人似乎发现了商机。10月20日, 美林集团在上海交大安泰举行了一个小型招聘会, 目标直指中国富豪。美林相信, 中国富豪手中的闲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美国开发商的困境。美林的投行部总经理Jason Cox显然对这个计划很有把握, 因为美国的房产现在实在太便宜了, “中国人的参与将是未来最大的增长点”。

可这个“底”是否“抄”得起来呢?还有待进一步睁大眼睛观察。

还是束缚着手脚, 一再贻误战机。更有甚者, 最近, 日本银行的工作重点是收回贷款, 这样的紧缩招数更狠。

继ZEPHYR背着900多亿日元的债务申请破产保护以来, 某某公司负债百亿日元倒闭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勉强维持不倒的房地产商也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开始不计成本的抛售手中的房产, 带动周边地产价格全面下跌, 一片萧条景象。

11月17 18日, 东京举办了一个“亚洲国际房地产投资展览会特别会议”, 它属于“亚洲国际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MIPIM Asia) ”的一部分, 有23个国家的400多位国际投资者参加, 或许这算是给日本疲软的房地产市场打上的一剂强心针。

入这个行业, 他们的资金大多是贷款所得, 并寄希望于贷款的增加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可是现在, 房地产商赖以生存的这两个条件已经改变了。

首先, 在金融危机下, 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大大增加, 这逼着开发商过早的出售房屋以偿还银行贷款。其次, 作为房市重要的推动力量, 抵押购房贷款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俄罗斯储蓄银行宣布, 将接受贷款购房申请的期限延长至18个工作日, 而其他十多家大型银行干脆宣布暂时停止发放抵押贷款, 有的银行则上调抵押贷款年利率以减少业务量, 这直接导致购买力下降。人们把钱紧紧攥在手里, 胆战心惊的祈祷着不要贬值, 并小心翼翼的寻找其他保值投资方向。

莫斯科房价数年来一直暴涨, 即使在全球房价普遍走软的情况下, 莫斯科房价也逆势上涨。到今年9月份, 这种趋势转向了, 莫斯科也加入房价下跌的队伍当中。分析人士认为, 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9月份, 莫斯科房屋平均起价首次下跌了0.5%。一些专家认为, 莫斯科房

德国:蝴蝶在飞焉能独善其身

在这场搅乱世界的危机中, 德国似乎游离在外。德国确实有超然的本钱, 与生俱来的严谨让他们在危机到来时处之泰然。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支柱, 德国人长期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经济环境中, 德国房地产具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政府根据国家人口特征制定了完备的房地产发展规划来保障市场供给, 以居民每年新增购房量为基础对房地产进行开发。

德国政府住房政策的一大重点是, 向低收入家庭倾斜, 大力推行“社会住房”和“住房金”等辅助政策。除此之外, 德国政府实行房贷固定利率机制, 将房贷分为商业贷款和家庭储蓄两部分, 其中储蓄房贷利率始终低于市场利率且固定不变, 抵押贷款固定利率期限平均为11年, 如此长的周期对房贷市场起

法国:地产商下调预期银行严控房贷

2008年初, 绝大多数法国房地产的业内人士都在谈论“软着陆”。那时候房地产的买卖和租赁价格还在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缓慢回落, 这让众多业内人士心怀乐观, 可事情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想象。利率上调、苛刻的房贷条件、居民实际购买能力下降,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法国人对房地产的乐观变成了悲观。2008年中的统计数据显示, 新房的销售和房屋新开工数量同比都有较大萎缩。

面对这种情况, 法国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巴黎大学经济学教授穆亚尔认为, 金融危机给法国带来了严重的房地产危价近期有可能下降5%25%, 理由是最近俄罗斯股市大幅下挫, 卢布走软, 资金外流。另外, 地产商向银行贷款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已经有一些地产商偿还不起债务, 破产并被银行收回抵押房产。市场如此艰难, 使得一部分开发商冻结现在正在施工的房地产项目, 甚至很多即将完成的项目也搁置下来。

如此多的不利因素, 终于使政府行动起来了。莫斯科市政府就已经向房地产开发商作出在必要时出手救市的承诺。其中包括财政拨款用于救助资金, 政府出资购买商品房用于社会福利, 协调金融机构延长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期限等等。

种种迹象显示, 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 俄罗斯在沿着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稳步前进, 或许它能比别的国家更快地恢复过来也未可知。

着稳定器的作用。

当然, 这种自给自足的房地产模式也并非没有受到国际环境的侵蚀。境外资金大量进入, 一度超过本土资金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 政府也采取了限定最高房价、房租和增加税收等方式, 限制房地产投机的利润空间, 对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德国社民党甚至提出一项议案, 反对政府继续引进国外资金投资房地产的计划。

然而, 随着世界越来越平, 蝴蝶效应逐步显现出来。由于欧美的贸易依赖度较强,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也势必给德国经济带来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对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无疑会造成不小的拖累。德国主要经济智库之一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IFW) 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房地产危机将危及德国的经济前景。

机, 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 房价很快就会开始下跌。

另一些分析人士从广大法国家庭的经济状况考虑认为, 单独经济体目前并没有过度负债, 还不能过分夸大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困境, 国内形势依然坚挺。

这些嘴大的理论人士毕竟感觉不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切肤之痛, 市场最能说明这场席卷全球危机的严重性。法国的房地产公司无一例外的都下调了预期净利润, 而银行方面在房贷的盈利甚至呈负值发展, 于是更加严格的控制放贷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 房地产经纪公司Century21总经理埃尔维·布雷利还曾预计, 法国房价将在两三年内有2%以下的增长。

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则认为, 鉴于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法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肯定超过2%。市场的选择不会因为几个貌似权威人物的言论而受到大的波动, 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消费者信心指

英国:危机30年一遇英人攥紧血汗钱

年初的英国《金融时报》, 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 “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 2008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将出现总体下行趋势, 并抑制消费支出的增长”。随后的地产走势证实了这个推断。作为国际事务上的忠实盟友, 英国和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又一次共进退。

英国整体经济受抵押贷款市场的影响, 而抵押贷款利率的波动又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后来, 又演变成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英国人紧紧攥着自己的血汗钱, 惶惶不知所措。随着房地产价格持续下滑, 众多抵押贷款银行紧缩房屋贷款政策, 这直接导致英国遭遇了3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房地产危机。当危机还处于萌芽时就有人放言, 英国可能是损失最惨重的, 因为英国有更多的利率可变按揭贷款。

现在, 这个老牌帝国正在为它的超前意识付出代价, 超过4万户家庭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而被银行要回了房产。经济停滞、失业

西班牙:房市低迷房屋租赁市场火爆

西班牙房地产这些年发展非常迅速,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有点像中国。

西班牙的建筑及相关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了18%。当然, 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也吸引了一大批野心的投机家, 这些投机家拉动着房价不断上涨以维持暴利。但突飞猛进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给一般民众带来太多好处。

西班牙家庭的产权观念非常重, 租赁房屋在这场危机到来之前仅占据房地产市场很小的份额, 这也促使房价不断攀升, 造成地产商和购房者和谐发展其乐融融的假象, 直到地产泡沫破裂。

西班牙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马田萨-法迪萨公司”的申请破产, 彻底使西班牙人认清了这场危机的残酷性。受利率上调和信贷紧缩影响, 西班牙房地产业的交易量和价格双双大幅下滑, 如“马田萨-法迪萨公司”一样, 众多房地产商因为不能筹集到周转资金维持企业运作, 纷纷处于破产边缘。无奈之下, 西班牙地产业人士都企盼政府会向美国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一数的波动。研究机构BIPE/Em-prunits预计, 大跌就在眼前, 甚至将会延续到2012年。

提早对最坏可能性进行应对, 应当是法国目前考虑的问题。

率增加、CPI面临上升的压力。挣扎着偿付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人数比年初骤增了3倍, 寻求关于如何解决抵押贷款问题的市民数量上升到了7位数。

危机推倒了经济萧条链条上的多米诺骨牌。负面消息充斥着大街小巷,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丧失了对市场的信心, 保持经济活力的流动性资金越来越多地被撤走。今年年中, 还出现了5年来首次英国房地产资金净流出, 也是房地产投资基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市场到了这个地步, 一些抵押贷款机构也纷纷溜之大吉, 没有很好的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巴不得把自己撇干净。

值得一提的是, 房价下跌还影响到了布朗政府的声誉。工党在地方政府选举、补选以及大伦敦市长选举中遭到惨败, 68%的英国民众对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失去信心, 制订应对经济衰退的新政策成了政府的当务之急。

样对自己伸出援手。

西班牙政府倒是对房地产市场做出了一些动作, 不过最大的一招是计划斥资80亿美元清理违法海景房, 使已经购买海景房产的第三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既然指望不了政府, 房地产商们只有积极自救以适应市场变化。为摆脱困境, 各个商家纷纷推出优惠促销措施以吸引买家眼球。这些措施包括现金或实物奖励、代付部分银行抵押贷款等, 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可对于危机发生的根本而言却没有丝毫触动。政府的错误调控和过渡放贷终归还是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 受损害的永远是被蒙蔽的普通投资人。

房地产业实体经济 第7篇

(一) 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 部分开发发商高负债经营导致信用风险。随着开发贷贷款门槛提高以及升息周期的到来, 房地产产开发资金链条一旦断裂, 就会导致不良贷贷款产生。

(二) 过度竞争, 发放房地产贷款过程程中存在操作风险, 房地产跌价潜藏巨大的的市场风险。房地产贷款是各银行的优质资资产, 部分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变相相违规做法, 降低贷款标准, 减少审查步骤。。同时, 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较快, 供应结构构不合理, 容易导致市场泡沫。而房价的持持续走高既有住房市场本身供求不平衡的因因素, 也有流动性过剩的投资需求高涨因因素。一旦还贷能力出现问题, 极有可能发发生连锁反应, 诱发大量投机性抛盘, 导致致房价在大涨后大跌。

(三) 未经批准, 擅自开办转按揭贷款款和加按揭贷款业务。这两种业务的贷款成成数一般随房产评估价值浮动, 极易放大住住房信贷规模, 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 加剧剧了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成份。

(四) 住房贷款管理薄弱, 假按揭贷款款蕴含道德风险。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周转困困难, 冒充购房人通过虚假销售 (购买) 方式, , 套取银行贷款。在住房贷款的发放过程程中, 部分银行贷款“三查”制度形同虚设, , 授信尽职调查流于形式。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影响

目前,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 根据“大道定理”,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康庄大道”, 在这个时期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 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 再加上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购房置业, 使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发展。但是,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却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购房需求旺盛。2003年以来, 由于通货膨胀上升的因素, 实际利率为负值, 使得购房者持有房屋的成本相当低, 刺激了投资性购买的需求。其次, 国内住宅的租金收益率 (毛租金住宅市值) 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投资性购房者完全寄希望于房价的不断增值。再次, 股票市场“5.30”暴跌后, 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预期收益率下降而把资金配置在房地产投资上。但是, 购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按揭。截至2008年国个人住房贷款2.95万亿元。一旦部分购房人的收入下降, 贷款成本增加, 还贷能力出现问题, 极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 导致房价在大涨之后发生大跌, 潜在风险演变成现实危机。

2、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资金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 企业资产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房地产贷款比例偏高, 加上房价的飙升, 使房地产产业的风险大量转向发放贷款的银行业, 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银行自身持有的房产抵押价值将降低, 进而影响到房地产的信贷投放, 而这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 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3、国内商业银行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放松了对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标准。

4、政府对房贷市场的监管较为宽松。住房贷款的发放过程中, 部分银行贷款“三查”制度形同虚设, 工作人员甚至与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共同虚构贷款合同, 虚抬房价, 骗取银行贷款。

5、“热钱”涌入, 加剧投机现象。在人民币升值和利率看涨的诱惑下, 国际“热钱”会想方设法绕过资本管制涌入中国市场, 使已具泡沫成分的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更为严重。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显示出种种诱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现象, 如果不加以防范与控制, 我国有可能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三、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为了防范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我国必须从商业银行和政府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商业银行方面, 着重应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房贷市场的风险。各家商业银行为了短期利益而放松对贷款人的标准。目前, 房地产开发贷款加上房产预售过程中银行按揭贷款, 导致信贷资金在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占到60%, 银行成为房地产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各商业银行应该审慎对待房产市场风险, 避免盲目放贷。

2、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美国次贷还有信用等级的划分, 而我国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还没层级, 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不够或审查难度大。银行应加紧做好低端的、基础性的工作, 对贷款的风险、信用状况等做到完全了解,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

3、合理应用金融创新, 注重审慎经营策略。过度的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衍生可通过财务杠杆的扩大效应招致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国的房贷市场中存在一些“自我证明贷款”和“零首付贷款”现象, 住房贷款的证券化也开始出现, 如“转按揭”, “循环贷”和房屋“净值”贷款等, 这就加剧了风险。因此, 商业银行要合理应用金融创新。

4、建立房贷损失保险机制。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房贷风险的最大承担者, 房贷风险保险机制可以保证还款人在违约时由保险公司代为偿还, 从而减少和转移银行的损失。

摘要:2007年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继续扩展, 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的国际传导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 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次贷危机,实体经济,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汪利娜,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 2007, (10) 1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第8篇

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 (生息资本) 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 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 但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金融创新快速发展, 交易方式多样化, 有价证券无纸化日益明显, 使得马克思年代提出的虚拟资本不能涵盖具有虚拟资本特征的各种资本凭证。

成思危教授指出, 虚拟经济的存在是由存在资本的收益性决定的, 如果没有社会允许并保护的资本的收益性, 那就永远不会有虚拟经济。指出所谓“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简单地说, 就是以钱生钱的活动。刘俊民教授认为资产定价行为方式的差异性是区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标准。广义范畴的虚拟经济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 而不是成本和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 是除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 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 (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 、郊野、广告业等等。狭义范畴的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 仅指所有的金融活动和房地产。这样定义使得即使发生在实物领域但以资本化定价方式来定价的经济活动仍是虚拟经济理论要研究的内容。虚拟经济在当今国际上有三种概念, 分别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用计算机模拟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马克思对把各种以有形的, 或具有刚性的要素禀赋的资本称为实体资本。也就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产业部门。

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李宝伟、梁志欣和程晶蓉提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联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资产定价的微观基础进行分析;彭卫民和任啸认为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虚拟经济中的长期资本又会以某种方式与产业资本融合三方面体现了虚实经济的关系;刘东认为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转将对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虚拟资本最终转化为真实的社会财富是其最终目的, 其发展必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保持协调关系;王爱俭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 指出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发展、可以创造货币、具有财富效应以及推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发展等;伍超明用货币循环流模型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刘金全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得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地“溢出效应”,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王谢勇对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 得出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缓慢应该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何宜庆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虚拟经济不可能独立存在, 它发展的全部意义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只有实体经济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的最终需要。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无非是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正面作用包括促进资本集中, 为社会化大生产筹集资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企业制度, 规范股份制的现代化企业。负面作用包括过度投机, 很容易形成资产膨胀;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并形成泡沫经济;过度投机和泡沫经济会催生金融危机。

既然虚拟经济可能产生这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遏制它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 除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之外,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是非常大的。从构成GDP来说, 在虚拟经济领域的工作人员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劳动者是一样的, 他们对经济的增长贡献都要被统计到国民经济中, 构成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尤其到当今时代, 虚拟经济在总量上正日益超过实体经济, 在维持经济稳定的重要程度上也不次于实体经济。即使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如此重要作用, 我们也不能对其发展完全自由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比如对某类期货实物存在需求泡沫会使此类物资价格暴涨。放大对此类物资需求的假象大量资金投入扩产。当泡沫达到一定程度时, “热钱”就会套现撤离致使需求泡沫破灭, 使得投入无法收回又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理, 当大量资金涌入房市、股市等推动资产价格膨胀, 资产价格膨胀很容易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 泡沫达到相当的程度时金融危机随时都能爆发。

3 虚拟经济→资产膨胀→泡沫经济

资产泡沫是指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 当资产膨胀到一定程度时, 这种虚拟经济下投机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就会有资产泡沫的产生。一个经济体内股票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可表明该经济证券化的程度。当股票资产的上升远远超过实物经济时便称作资产膨胀, 而资产膨胀的结果就是经济中的“泡沫”增加。很多研究指出虚拟经济不能过度膨胀否则会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泡沫经济。

从以上小标题中可以看出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刘骏民指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存在密切关系, 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泡沫经济只是由于过度炒作虚拟经济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形成的。陈文玲指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有时是若即若离的, 当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过度膨胀时, 就形成了虚拟经济的经济泡沫但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是很不确切的, 只是过度虚拟部分才形成经济泡沫, 绝不能抑制虚拟经济的发展。李晓西和杨琳在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过程中, 引入了泡沫经济形态的中介作用, 指出由于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产品名义价格与基础价格的严重偏离, 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经济上文中已经很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含义。泡沫经济是由于资产价格大幅度、持续上升造成“虚假经济繁荣”的过程。当资产价格越高, 那么担心其下降的投资者就会越多, 价格膨胀到一定程度速度就会减慢, 只要存在诱使投资者离开的事件发生, 泡沫就会破灭, 银行呆坏账上升, 银根紧缩直到经济衰退甚至长期萧条就是典型的“泡沫经济”。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 2003, (1) .

[2]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 2004, (8) .

[3]李勇昭.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学术, 2009, (8) .

[4]彭卫民, 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

[5]刘东.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理论前沿.

[6]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李晓西, 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

试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第9篇

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 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 迅速超越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列强,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滞胀”之后, 美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现信息技术革命从而维护其最大经济体地位, 这同样与其拥有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发达的虚拟经济是分不开的。而与美国同属于移民国家的阿根廷却没有如此幸运。1913年, 阿根廷的人均GDP将近4000美元, 而美国也不过人均5000美元左右。此时, 阿根廷不仅以优美的探戈舞姿和彪悍的高乔牛仔闻名于世, 而且还因其富庶和经济发展快而享誉全球。在欧洲的许多城市, 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 常打这样一个比喻: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然而在不到100年之后, 阿根廷与美国已经无法相提并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有着“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的阿根廷之所以会如此, 就是因为阿根廷缺乏高效的金融市场, 自始至终未曾重视发展虚拟经济, 闲散资本无法有效地为经济提供支持, 从而丧失了一次次工业化机会, 导致民族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效率低下。具体而言,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 提供融资支持。

工业大生产时代, 就是资本大集中时代。伴随着产业技术革命, 资本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如何能够高效地集中资本, 往往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虚拟经济的发展, 就可以将大量闲置和零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实体经济中, 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支持, 从而满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 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 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而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完成其实就是虚拟经济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闲散资本借助于现代金融中介 (包括市场和机构) 能够瞬间完成资本大集中, 从而大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19世纪后半叶, 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美国钢铁工业迅速崛起,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便一举超过了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 并且资本市场为美国后续的重工业化也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从而确立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

2、转移实体经济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作为虚拟经济构成重要要件的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 自成立或创设之初, 就均有分散实体经济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一方面, 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形式的多样化, 为实体经济部门和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多种选择, 且资本市场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集中, 促进资本加速周转和结算, 大大缓解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摩擦, 降低了交易成本, 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由于虚拟经济能够转移实体经济风险, 这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科技产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 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投资高科技产业虽然意味着高收益, 但同样也会带来高风险。然而, 通过风险规避和风险分散机制, 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高科技投资, 从而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什么硅谷会诞生于美国, 就是因为美国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联动的一整套风险规避和收益共享的机制。英特尔公司、苹果公司、微软公司、雅虎公司、谷歌公司等之所以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与美国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3、有利于产业升级, 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衡量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 则说明虚拟经济越发达。实践证明, 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支持。据世界银行统计, 战后的50年间, 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大约为3.5%, 远高于战前50年和有资料统计以来的平均水平。在这个3.5%的年均增长率中, 因生产率提高而引致的比重不断扩大, 其中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金融通过促使科技进步贡献了0.032个百分点, 占总增长率的0.9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一支重要力量。

4、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 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 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 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 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 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 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 也会因过度膨胀导致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在金融市场中, 虚拟经济也容易造成不能真正实现市场价值的金融泡沫, 这是与其自身特点和世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首先是由于资本证券化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有价证券的出现为泡沫经济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 期货、期权等虚拟性极高的金融衍生工具也形成多种投机工具, 使泡沫经济发生的概率空前增大。其次是由于新兴市场的过度开放。20世纪70年代以来, 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开放迅速。由于其国内实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虚拟经济的过多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吸纳能力形成了强烈反差, 大量国外短期资本不是流向实体生产领域, 而是投机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加速了泡沫经济的膨胀乃至破裂。再次是由于虚拟资产的价格形成机制易于引发金融动荡。虚拟资产的均衡价格就是虚拟资产预期收入流的贴现值, 其形成基础并非是传统经济学的成本要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 使投机成为可能, 特别是货币商品常常脱离基本的汇率平价而成为货币投机对象。而且,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对独立性, 能够脱离实体经济而快速扩张。当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 就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崩溃。虚拟经济是金融链条中最为脆弱的一环,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易于产生世界性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比如, 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实体经济投资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而虚拟经济投资则背离这一规律, 取决于投资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当虚拟经济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大大高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时, 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流出, 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的不断累积, 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供给则相对减少, 形成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

伴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虚拟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以一言概括之, 尽管虚拟经济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 我们也不能一概否认虚拟经济的作用。我们应看到虚拟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看, 还是从实证层面来看, 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 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 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 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 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而言, 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 应该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虚拟经济规模还是很小, 发展模式还是比较落后。所以应该加快发展, 尤其是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 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 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 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 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 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长足进步提供基础性环境。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 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 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 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在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 必须秉承

“适度性”的原则, 不能放任虚拟经济过快发展, 使其远远超过我国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与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在短期内具有发散的趋势, 但从长期来看, 虚拟经济并不能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 还是应该向实体经济收敛。当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时, 其收敛方式将会是金融危机的形式;而当虚拟经济规模在实体经济所能承受范围之内, 其收敛方式可能是金融波动的形式。因此, 我国发展虚拟经济必须秉承“适度性”原则。

5、在发展虚拟经济时, 应该加强监管政策和措施的修订与完善。

美国的教训告诉我们, 监管体制不严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 我国更应该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远.现代信用资本主义与周期性金融危机[J].教学与研究.2009, (6) :69-74

[2]冯琦.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 (7) :77-80

[3]杨丽.浅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J].才智.2009, (13) :29

浅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关系

一、前言

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虚拟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一些反常的经济现象。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驾驭虚拟经济。

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概念界定

1.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研究虚拟经济要从虚拟资本入手。虚拟资本是由马克思提出的一种概念,指收入的资本化,虚拟经济是以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为特点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以虚拟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具有独立性。虚拟经济的概念与实体经济相对,是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2.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销售和为此提供劳务形成的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等实体部门。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有形性,以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为国民经济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具有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民综合素质的功能。实体经济由实际资本的运动构成,描述整个经济的具体生产过程。我国的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美国英国等国则以虚拟经济为主。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源于借贷资本的形成。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信用货币随之产生、借贷资本随之形成,实体经济实现高度市场化和信用化,企业发行股票、债卷等有价证券,进而形成虚拟经济和虚拟经济持有、交易等一系列活动。所以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虚拟经济诞生的初级阶段,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较明显的依存性。从生产的逻辑顺序来看,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负效应

虚拟经济活动对实体经济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其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可以为实体经济吸引资金投入、提高实体经济运作效率、揭示实体经济运作情况、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而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增加市场投资风险、降低市场运作效率以及引发泡沫经济等。

虚拟经济的主体,股票、债卷和其它金融产品可以吸引社会中大量的闲置资本重新投入到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中,以其较高的流动性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提供融资支持,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需要。虚拟经济的产生可以分散实体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还能增加地方政府税收。企业金融产品的价格是企业实体经济运作状况的间接反映,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价值,处理经济信息不对称问题。虚拟经济的发展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实体经济增长,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运作效率。

虚拟经济没有实体经济中的人力资源、技术等限制,容易快速发展,形成虚拟经济膨胀。虚拟经济膨胀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远超其内在投资价值,从而产生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破灭,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大量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倒闭,致使企业取法资金供给,阻碍实体经济紧急发展。另外,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会严重干扰市场资源的有序配置。大量流动资金为追求高额回报投入金融市场,影响企业实体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造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回报金融投资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其增加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市场投资动荡,影响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民众加入股市、扩大投资消费,一旦金融市场产生大幅度动荡,将导致消费紧缩,实体经济面临着发展停滞和发展倒退的风险。

3.两者的相互作用

虚拟经济的产生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虚拟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正面、负面的影响,所以二者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点在股票上有明显的体现。企业发行股票是进行融资的主要手段,股票价格上涨,企业能筹集到的资金就会上涨,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股票价格的继续上涨。如果股票价格下跌,企业能筹集到的资金就会减少,为筹集到更多资金就需要出售更多股份,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被兼并的风险,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企业处于危险境地,股票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协调发展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但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独立性,这源于虚拟经济增值的独立性。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虚拟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我国的虚拟经济也在快速发展,逐渐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虚拟资产产生,而且没有被投入到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中,容易引发对实体经济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必须对虚拟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充分认识,积极消除负面影响,引导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吸取外国因泡沫经济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妥善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规范资本市场的运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金融运作透明度。积极推进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发挥虚拟经济的正面效应,让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五、结束语

虚拟经济的概念与实体经济对立,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其产生初期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其快速发展又表现出高度的独立性,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正面和负面影响。要妥善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43-54.

[2]张岩.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关系研究[J].人文杂志,2014,03:30-37.

[3]兰日旭,张永强.历次经济危机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量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2:15-22.

[4]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04:53-57.

刍议经济危机与实体经济 第11篇

所谓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不足, 导致产品大批积压, 形成了供需双方之间的极大的失衡, 造成了由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的脱节。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无计划, 市场失衡造成的。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基本上发生在实体经济阶段, 即从货币到产品、从生产到货币的生产流通阶段。而这次经济危机, 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性, 它发生于实体经济之外, 主要是金融、信贷和证券, 美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它庞大的消费是依靠对全世界资本的占有维持的, 全世界大多数的投资银行、信贷、融资证券实体都设在美国, 而美元又作为世界货币与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直接挂钩。因此, 美国的一切经济危机都可以通过不良资产打包、证劵化输出给全世界, 来化解本国的金融风暴, 也就是所谓“美国赔钱, 世界垫付”。

二、经济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环境, 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 除了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外, 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 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虚拟经济不是神话, 而是现实。因此, 它不是吊在天上, 而是立足于地下, 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 还是它的发展, 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 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 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经济假繁荣。因此, 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并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发展虚拟经济, 使二者互相适应, 互相促进。而不能相互脱节, 虚拟经济在最初阶段仅仅是作为实体经济的一个主要环节, 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 刺激实体经济的市场和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 而伴随金融产业、信贷机构和证劵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完备, 逐步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 并开始以一种按照实体经济规律难以解释的规则影响实体经济的市场, 甚至操纵实体经济的运行。所以说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 必须对应地进行很好的处理, 不然就会影响到它的正常发展。例如:抵押贷款主要用于房产的建筑, 并通过房产买卖得到收益来实现。

(二) 经济危机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 实体经济要运行, 要发展, 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因此要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其次是向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 通过这两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 会更加现实, 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 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世界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影响相对缓和, 虚拟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国家有强大的宏观调控力度和广度。然而, 对一些发达省份, 由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对明显, 多数企业倒闭、裁员, 失业率倍增等。应该看到虚拟经济对于地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即有效的盘活沉淀资金, 刺激创新。同时,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 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 它将“消失”得更快, 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 特别是使它能够发展。然而, 虚拟经济毕竟是要依靠实体经济的有效运行才能够得以维持。否则, 巨大的泡沫加上高额的金融风险必须带来经济危机的隐患。有些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 就向银行贷了大量的贷款, 发行股票和债券。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出现经济危机,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或者遇到市场紧缩, 迫使很多企业破产倒闭, 实际资本创造的利润得不到实现。这样, 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危机。

三、遇到经济危机时政府的职能

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 我国历来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干预。一般来说, 对于市场经济自身运用得相当完善的地方, 政府无须干预。在这些方面, 政府的职能有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无事可做了。恰恰相反, 政府的作用是纠正市场的固有缺陷。市场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为了弥补市场的这些缺陷, 政府就需要担负起相应的经济职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的消极面, 控制市场的总体运行, 防止自身发展造成危害。而此次金融危机是市场失控导致的结果。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无法解决, 这时中国政府首先推出投资4万亿元重点解决民生项目、农村问题等措施, 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证了我国GDP以不低于8%的速度增长。其次,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筹集资金在各个层次上拉动内需。比如, 电器下乡、银行一再降息, 刺激广大人民群众消费, 从根本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各地方经济的不利影响。可见, 我国的政府干预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角色, 在经济发展屡遭困扰的情况下, 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美国经济危机所引发了全球性金融海啸肆虐, 造成了欧洲、日本、中国等经济区域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相比较, 它的特殊性在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至干涉。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阐述经济危机对于我国地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政府在其中的定位以及它的职能,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危机,实体经济,政府职责

参考文献

[1].胡江.政府的干预.东南大学大学人文学院MPA人文中心, 210096

上一篇:监测指标体系下一篇:幼儿教育活动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