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后勤管理

2024-06-20

我国中学后勤管理(精选6篇)

我国中学后勤管理 第1篇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滞后

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是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行政干预的计划机制是高校后勤运行的主要机制, 各项管理制度的缺乏或不健全。高校仍是以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为主, 没有完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因此便出现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种种问题。

1.2 供需矛盾突出

近几年扩大招生, 高校规模发展迅速, 对房屋管理、衣食住行、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经费严重不足, 物价涨幅较大, 自身造血功能太弱, 各种设施配套不足, 没有及时更新, 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 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1.3 服务职能退化

高等教育面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为教学服务的高校后勤, 从整体上看改革步伐趋慢。由于与教学科研争经费, 分散学校办学精力, 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 其本身的服务职能已逐步退化。在现行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 资源利用率低下, 运行机制不灵活, 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 师生们对后勤服务不尽满意。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导致校园环境社会化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 高校已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许多社会服务机构进入学校, 校园内商业网点增多, 经济活动量增加。高校后勤社会化后, 校园内餐厅、舞厅等营业场所全部承包经营, 有些承包经营者只求生意兴隆, 赚钱心切, 无视学校治安管理规定和各项制度。

1.5 经营与管理处于两难境地

没有经营, 就不需要管理, 有什么样的经营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管理与其相适应。管理既为经营服务, 又驾驭经营。管理从经营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经营, 帮助经营活动从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经营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价格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 专门研究营销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正确掌握营销学, 对食堂的生存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经营追求的是效益, 要开源, 要赚钱;管理追求的是效率, 要节流, 要控制成本。经营是扩张性的, 要积极进取, 抓住机会, 胆子要大;管理是收敛性的, 要谨慎稳妥, 要评估和控制风险。忽视管理的经营是长久不了、不能持续的, 而忽视经营的管理是没有活力的、僵化的。

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不同之处

2.1 美国

就美国而言, 在膳食系统经营方式上, 一些办学历史长、规模大、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高校采取“自办食堂、学生宿舍”的模式。如康乃尔大学的食堂是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 按规定实行收支平衡, 不以赢利为目的, 在经营中只将各项成本综合计算, 不加商业赢利性费用。另一些高校则通过竞标形式引进校外服务业, 学校与被引进方签定操作性很强的协议条款, 此类餐厅约占全美大学餐厅的40%左右。

2.2 加拿大

政府采购是加拿大政府机关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后勤管理部门实施服务保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多伦多大学的房地产 (校产) 由后勤部门管理, 但主要是产权产籍管理, 楼宇物业管理及维修除少数自管外, 大都以招标方式外包给专业公司。近十年来, 将楼宇物业管理由自我管理逐步改为公开招标委托社会管理。加拿大政府机关和高校运转所需要的各项后勤服务, 如公务交通、餐饮服务等, 政府机关和高校管理部门对后勤服务管理是合同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单位职能运转保障的需求签订并监督保证相应服务合同的实施。

2.3 英国

英国高等学校规定, 一二年级学生全部住校, 三四年级学生自找宿舍, 多科性工艺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多数学生走读, 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总体而言, 其住宿比例一般仅在10%~30%, 个别院校如基尔大学学生达40%。美国高校学生住校率较高, 如条件较好的斯坦福大学有90%的本科生和50%的研究生住校。

2.4 法国

法国学生后勤事务全部由一个专门提供学生服务的机构——大学事务中心来承担。大学事务中心的组织分为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 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是各地区事务中心的领导机构, 全国共有28个地区事务中心, 向各高校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类服务, 以经营宿舍和食堂为主, 在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前提下, 自主经营, 同时接受政府补贴, 学生宿舍、食堂及其他服务设施均由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建设, 属国家所有。

3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长处借鉴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还要结合实际, 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3.1 加速后勤社会化进程,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

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这样, 可以使学校集中精力办好教学、科研等事务, 也可以使有限资金集中到教学科研之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校后勤体系具有供给制、福利制的性质和小而全的特征, 普遍采取封闭式和自我配套的服务运作方式。高校就像一座小城市, 学校不仅在“办学”, 而且在“办社会”。这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小社会”带来了“铁饭碗”、“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后勤系统缺乏活力, 效率不高, 国家和学校都不堪重负, 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把高校的后勤服务变成社会服务, 从而把高校的后勤服务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 运用价值规律, 实行等价经营、有偿服务、按质论价、自负盈亏。最终把学校的后勤服务系统成建制地从学校剥离出去, 使高校后勤走向社会, 融入社会。

3.2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改变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加以处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与各校实际问题, 制定相应的灵活的政策。对后勤部门的管理, 各大学一般设置后勤管理处, 作为校方代表,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属事业编制, 代表学校管理、监督、指导、协调各服务经营实体, 保障各后勤服务实体正常运转。后勤管理机构下面可以设技术质量管理科, 负责监督、检查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工程质量和预决算等, 并行使制裁、处罚权力;设立资产管理科, 负责房地产和行政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等;设立财务科, 负责后勤管理部门的计划统计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有关专项工程的计划审核和经费仪用等等。后勤管理处也要进一步转化职能, 明确学校、后勤管理者和经营者三者的关系, 减少行政干扰, 按经济规律办事,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和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务多样化、服务管理企业化、消费市场内外一体化的新体系。

3.3 组建专门面向高校的后勤服务集团, 走集约化、专业化道路

由于高校后勤事务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和业务纽带, 再加上实行“两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在办学资源的配置上有较大权力, 因此, 可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宏观调控下,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内后勤服务生产经营的集约化, 建立类似于德国、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或“大学生服务中心”。这一“中心”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充分体现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 并兼顾市场性。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市场竞争能力总体上不是很强, 地方实行的准社会化、具有垄断性和过渡性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以保护学校后勤实体的利益,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人, 学校后勤实体改革的完成, 后勤服务市场的成熟,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能力的增强, 后勤服务资源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优化配置, 融入区域内社会第三产业的集约化过程, 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4 结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我国尚没有既定的范例可循。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 把目光投向国外, 通过比较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找出可资借鉴的共同规律, 吸取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后勤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于纠正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某些错误认识, 以便少走弯路是十分有益的。但必须在坚持改革既定方向的前提下, 因地、因校、因时制宜, 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模式, 最终实现企业化、社会化的目标模式。

摘要:简要分析了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对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启示。

东庙中学后勤管理制度 第2篇

为了加强我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以管理来保护好学校财产,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教导处及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原则上必须使学生对损坏公物要有认识过程,并能自觉做到照价赔偿。各班对损坏公物要有记录,期末交总务处核对并留档。如有管理不善,在考核中相应扣分。

二、建立《教师使用公物分户账》。教师寝室、办公室等使用公物要办理出借或登记手续。调离本校,总务处要逐一检点回收。丢失或损坏要赔偿。私自转借公物,而检查或移交时仍未归还者,双方按赔偿价的80%罚款,限期收回公物。拒不回收者,由校单方作价,从工资中扣除和考核中相应扣分。

三、教师水费、电费要自负,学期结束按实际情况从学校发放的补助金中扣出。

四、教师房间门锁和办公室抽屈、灯泡等,使用后如有损坏,一概自负、自配,移交房间,必须如数交还。调离、辞退、退休的不得私自转让,由总务处检点好后,才可办理有关手续。

五、节约用电,及时关灯。夜间教室内无人而不关灯,或白天光线正常而开灯者,每次对有关班级扣除1分。

六、对于教学使用的录音机、磁带、投影仪、电脑等电教器材的管理,为确保用于教学,尽可能发挥其作用,制定如下规定,如违者扣除0.1分(负责管理工作老师的考核)

1、由教导处登记造册,落实班级、科室、或个人保管,开学初登记,学期末,由总务处、教导处、仪器室,一道验收、入柜,不按时上交扣0.1分,如拒不上交,由校方做决定。

2、落实后,凡非课堂教学,不得提出教室外,遇班级室外活动或其他特殊情况,经教导处批准方可。

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及时送交总务处检查,由总务处安排修理,而擅自修理、损坏零件要赔偿。

4、保管不善而丢失,或非在课堂使用而摔坏、明显地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要酌情赔偿,凡自然损坏可免于赔偿。

5、凡在课堂教学中损坏,必须取得班级的书面证明,经查明原因后,可少赔或免赔。

七、班级公物管理、使用、损失、赔偿与奖励有关规定:

1、开学就绪后,总务处将公物与班级办理交接手续,直接承包给班级管理,期末检点回收,对管理好的班级要给予表扬,损坏的照价赔偿。

2、属于班级责任损坏的公物,原则上要及时修还,总务处负责不定时检查,若发现问题,须向有关班主任指出修还时间,逾期不修还的,总务处予以修理,其损坏额计入班级。

3、教室的玻璃、门窗、桌椅、墙壁、图、电、门环、插闩、风勾等,每学期按自然损坏额计算,教学楼每个教室16元。公物损坏在期末总务处检点前,班级可自行落实修理,不修理的抵销校负自然损坏处扣除2分。卫生洁具、畚箕、门、锁、粉笔擦等使用一学年,在规定的使用期未满前,已丢失或不宜再用的,原则上由班级自购,如托学校补购,经费计入校负损失额。倘使用期满,经总务处鉴定,如原物仍好,可由原班级留下继续使用。

七、食堂人员搞好室内卫生做到清洁整齐,保持餐具、饮具清洁、定期消毒处理;加强食品管理保证饮食卫生,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防止食物中毒;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就餐,不提前,不超时。

八、学生宿舍管理:内宿生必须服从班主任和值日老师的管理,寝室不得使用蜡烛、电器、电源插头;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时回寝室,按时起床,就寝铃响过后立即熄灯,并保持室内安静。搞好室内卫生,不互窜寝室,不擅自调换床铺,严禁留宿任何外来人员。

九、定期对校舍电线、电路、开关、插头进行安全检查,学生要做好饮食卫生,不买过期变质食品,实验管理员要经常检查药品,严格管理易燃、易爆、极毒药品、严格实验要求和操作规范。

十、定期对固定资产盘查,做到账、卡、物相符。

东庙中学

浅谈中学后勤工作标准化管理 第3篇

关键词:中学;后勤工作;标准化;管理

中学后勤管理我们是将学校人员、财政、物资管理发挥到最大程度的部门,后勤管理围绕学校教育与经济,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实现学校事业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中学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这是由于学校上层对后勤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往往将后勤承包给外来人员所导致的。其次,国内高中学校普遍缺乏合理化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的松懈,很多工作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再次,目前很多学校利用后勤管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服务学校教育事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自身管理:高度的责任感,管理“细心化”

精细管理,要追求后勤管理标准化。如在完善食堂配套设施建设时,应优化功能布局,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饮食质量,使学校食堂逐步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第一,进一步严格准入制度;第二,对米、面、油、肉等大宗物品的供应实行资质备案制度;第三,加大监管力度。中学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接触面广、人事复杂、工作难度较大等特点,学校领导缺乏对后勤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加上缺乏相应的评估奖惩制度,导致工作人员事业心不强、责任心不足。只有不断优化外部环境,实行精细化管理,校园才可能时时干干净净,学生宿舍才会整整洁洁,学生食堂才会清清爽爽,学生生活才会开开心心。因此,中学后勤队伍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提升工作人员主动、快捷以及灵活处事的素养。所谓“主动”,就是要求后勤人员面对物资准备、教学建设、生活安排等方面做好积极主动的计划与安排;所谓“快捷”,即提高做事的工作效率,对事物的处理做到不拖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所谓“灵活”,指的是后勤工作人员在熟知学校各项政策、法则的同时,在面对突发问题时能够合理权衡利益轻重,从而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制度建设:坚持管理“严格化”

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是我校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后勤管理工作也应坚持一个“严”字。中学后勤管理工作要实现管理制度的严格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完善各种制度。如学校教学用具、教研材料的购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并由统一部门进行购置,坚决杜绝不法分子从中获利。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财产管理,各个部门都需要安排各自的资产负责人,并定期向学校上层报告资产使用情况。与此同时,学校物资赔偿制度的建设对于财政制度的施行具有重大的辅助作用。其次,过程管理要严。后勤工作涵盖财务财产、后勤服务、食堂、员工、住宿、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工作琐碎,凡事必须有准则、有程序、有监督、有负责,持之以恒,严格到底。如卫生打扫与维护、住宿生内务整理的日评比制度、学生购物、冲卡、就餐的排队制度必须天天坚持。最后,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也尤为重要。学校后勤部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成长状况,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给予充分的重视,完善应对突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应急措施。

三、优化创新:增强服务效率,管理有“爱心”

中学后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日常各项事务,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从而实现管理的优化创新,对学生的管理亦要体现“以人为本”。首先,要耐心细致地为师生服务。如及时公布学生每周的菜单,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确保菜的质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做好免费饭菜的供应,真正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其次,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辅导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管理好寝室,还应该从微观上管理好寝室,细致入微地看护好各个细小的环节。如对学生平时进出寝室、上下楼梯、上下床铺等安全问题要时常关注;对住宿生感冒发烧、吃饭、喝开水等问题要想方设法及时解决。

四、绿色管理:打造节约型学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学校是宣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阵地。节约的美德、环保的理念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师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应通过后勤工作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以身作则付诸绿色环保行动来培养全体师生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进而提高全体师生的素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后勤工作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德智体的培养有着很大的联系,作为为学校教学服务的后勤工作,需要早日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的目标,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从业素养,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增强后勤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提供必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湘霖.当前中学后勤工作的若干思考[J].华章,2012(14):248.

[2]刘建芳.小议如何加强中学后勤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2013(4):114.

农村中学后勤管理 第4篇

一、农村中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1.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陈旧的管理思路,无法跟随现代社会和学校发展的步伐。

2.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未能受到学校管理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导致管理人员不足和管理知识匮乏,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的消极和懈怠。

3.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不健全,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相对较差。

4.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存在服务形象差和工作行为散漫等行为。

二、提高农村中学后勤管理效率的策略

1.提高对农村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

后勤管理部门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不仅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提供物资的重任,还肩负着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重担。作为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管理和服务的培训。校方要在师生之间大力宣传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师生尊重后勤管理员工的劳动付出, 并以此调动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持久性。

2.建立并完善全面的、系统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后勤管理都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在约束员工工作行为的同时,规范师生在校的日常行为,使学校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发展。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以学校的实际为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后勤管理要在规章制度的规范和指导下,以科学、民主、实际的工作方式处理学校后勤工作中的一切事务,使后勤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度可循。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使各部门、各职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化、秩序化、规范化。建立完善、全面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做好学校育人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3.重视后勤财务管理和用途方向,管好学校的钱财和物品

后勤管理掌握着学校的资金,掌握着学校的公用经费。作为后勤财务管理人员,要贯彻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学校的财务制度。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做到账目清晰,无死账,无坏账,做到每一笔支出都有目的、有计划、有文件、有收据,做到每一笔钱都是用在实际需要上。后勤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学物品的采购,还要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在发放物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明确物品数目和类型,明确物品的出入库记录,做到勤俭节约,严格管理,使学校能够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下正常运转。

4.树立正确的后勤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

传统的农村中学后勤管理观念和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中学发展的需要,已经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者,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形成正确、科学的后勤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摒弃陈旧、落后的工作思想,在发展中求共存,在实际中求进步。以正确、先进、 科学的思想观念指导员工,调动员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实现管理工作在质上的真正转变。

5.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综合素质

农村中学的后勤管理,要注重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注重后勤管理队伍的培养。必须注重员工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后勤管理员工的工作行为,强化员工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强化员工正派、公道的办事行为。作为后勤管理员工,要时刻树立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发挥自身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刻苦性,保障后勤管理各方面工作的到位和实效。

我国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化探寻 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科学化

在中小学的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校其他部门和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石。近年来,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学校管理也对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之下,后勤工作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造成了影响。为了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强做好后勤管理的工作,为学校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一、中小学后勤管理特点和必要性

后勤管理,即是采取一定管理手段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等方面的功能来展开管理活动的过程。如今,后勤管理涵括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学生宿舍、学校饭堂、学校物资采购及其供应管理、学校医疗保障服务与卫生管理、学校的财务管理与基建维修等等。而中小学后勤管理具备5个特点,即专业性、全面性、时间性以及偶发性。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整体性、教育性、方向性以及效益性等原则,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内容,争取实现开放育人:第一,提高学校后勤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以其良好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学生;第二,优化学校的环境,为学生提供美好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第三,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提升,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第四,加大教学设施基建与维修管理。

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是学习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本物质保障。后勤工作可以为师生正常学习的物质基础,本质上延续了其公共服务属性内涵,同时也维护了社会宏观层面上的公平维度。

(2)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建设内容。在满足师生的生活需求之外,后勤管理工作更是通过给学生渗透德育理念,发挥其育人作用。

二、目前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

后勤工作在学校管理中是很重要的部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努力,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后勤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其本质作用。

1.师资问题

在学校后勤管理团队中,工作人员很多是非专业人士,素质相对而言都比较低,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一般情况下,都能服从学校管理,完成后勤管理工作。但是,还有部分工作人员态度不够端正,没有主人翁意识,重在谋取个人利益,不能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虽然劳动意识较强,但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在水电、暖气及网络维护等方面技能不够专业,导致后勤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

2.管理问题

后勤工作不能尽善尽美,除了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外,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后勤岗位上存在着重复设岗、一岗多人、分工不明、职责混乱等多种问题,制约着后勤工作的开展,严重者甚至给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阻碍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

1.校领导加强后勤管理重视,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的混乱很大程度上是领导不重视后勤工作造成的。因此,首先要让领导意识到后勤管理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不仅给师生开展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环境,也利于实现学生的高素质水平。所以中小学应该对后勤管理的相关机制进行改进与健全,让学校的后勤管理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根据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相关行为,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

2.定期对后勤管理者进行培训,提升其整体素质

在后勤管理过程中,有关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后勤专业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有经验、有知识的管理人员能更规范和科学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其次,对在职后勤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方面进行培训,打造出理想的后勤管理团队,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

3.实现后勤管理反馈机制的创新,增强透明度

一方面,对于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严格考核,将信息公开内容加入到绩效考核中,严格执行针对后勤工作者的流动监察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电子公开模式,统一安排后勤工作岗位,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此外,将后勤工作内容公开,加大师生反馈工作力度,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督促工作人员改正。

四、结语

做好中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学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希望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完善后勤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通过引入专业人士,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科学、规范地做好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更好更快的运行和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家耀.关于中小学后勤管理文献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5:131-132.

[2]汪卫平.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及改革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28:16-19.

我国中学后勤管理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后勤,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一、研究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意义

随着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高校后勤由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逐步转变为以高校为投资主体的、以高校教学、生活为服务对象的, 面向社会的企业。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模式:学校设立后勤管理处, 集中管理学校后勤事项, 同时设立若干后勤实体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学校只设置后勤集团, 所有相关服务都由集团承担;学校同时设立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 两种方式并存。无论哪种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着某些基本职能, 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这些职能体现了管理过程。其中的人事, 亦即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方法对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要, 是非常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 是将组织内的所有人力资源通过适当的获取、激励、使用和发展的所有管理过程的活动, 即用科学的方法使企业的人与事达到适当的配合, 从而有效发挥人力运用, 促进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工作分析、制定人力需求计划及人员招募、甄选求职者、引导培训新雇员、薪酬管理、绩效评价、沟通、培训等。

三、高校后勤人力资源

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目标管理, 保障高校全局工作正常运转的管理过程。不管是高校领导者还是高后勤管理者, 只有弄清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之后, 才能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创新和发展。

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开始由高校办后勤向社会企业为学校提供物美价廉的后勤服务转变, 但同时, 高校又分流了各部门富余职工到后勤企业之中, 因此后勤企业必然带有教育、企业的双重属性。但前者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后者追求的是经济效益, 如此一来, 后勤企业难以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国内外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国外的高校后勤员工包括通过高校后勤部门招聘的正式员工、勤工助学的学生以及某些服务性质企业的员工。国外高校后勤部门管理人员普遍学历较高, 文化质素高, 服务意识强。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较高, 服务与管理模式比较成熟, 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以前国内高校后勤人事长期隶属于学校, 统管统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国内高校在后勤人事管理方面也有所变化, 后勤有了一定的自主人事管理权。具体表现包括:采用合同制管理临时工, 企业与职工可以进行双向选择, 实行工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等。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高校后勤要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需要面对一系列问题:

1. 用人机制不完善

(1) 我国高校后勤聘用职工构成了基层劳务的主力军, 他们人数众多、工作量大但待遇较低。据调查, 我国高校后勤聘用职工承担了90%以上的体力劳动, 人力成本却只占后勤用人成本30%左右, 个人工资收入还不到正式工工百分之二十。

(2) 聘用职工基本没有晋升空间, 也难得享有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出于成本的考虑, 后勤企业很难为聘用工制定适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3) 很多高校后勤企业为尽量减少用工成本, 不愿意与聘用职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聘用职工的基本权益几乎得不到有效保障。

2. 资源配置结构欠合理

(1) 在内部晋升管理上, 大部分高校后勤默认资历优先而忽视职工的实际表现, 绩效评价标准执行不够。

(2) 后勤企业管理者实行“任命制”, 决定了企业领导要对上级机关负责, 这一管理体制只能形成“一对一”单线联系式的负责, 这种负责不可能是全面的。后勤领导者只要搞好与学校领导的关系, 其任职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3. 培训机制有待完善

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后勤部门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确保员工从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都可以紧跟发展趋势。但高校后勤部门基本不会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 直接分配到工作岗位, 更不用谈后续岗位培训, 结果员工业务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办事效率低下。

4. 薪酬与绩效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劳动报酬分配不合理:职工收入不是按付出的劳动决定, 而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级标准执行, 贡献大的不一定比贡献小的收入多, 过分强调行政级别、职称职级, 这种做法违反了“按优取酬”的原则, 不利于调动职工工作热情。

五、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思路

高校后勤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优质后勤服务保障。发挥高校后勤的服务功能首先要注重抓服务职工队伍的建设和队伍文化的塑造培训, 努力培养一支不断进步的服务人员队伍。

促进聘用工与临时工的劳动用工合法化。《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提供倾斜性保护, 双方都应在法律范围内, 尽量做到防范风险。高校后勤规避风险的有力措施是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做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培训可以促进职工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使他们真正地与高校后勤融为一体, 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促进职工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通过全面的培训, 可以使员工们的素质增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其重要性, 拉开适当工资水平距离, 增强工资的激励作用, 同时保证后勤实体和员工的利益。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和实施绩效考评可以促进高校后勤标准化、科学化建设, 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后勤服务的企业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并更好地服务于后勤事业的发展, 进而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剑平.薪酬体系与机制设计[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济.历史性的跨越新征途的展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期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 2003, (1) :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6

[4]鞠传进.高校后勤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的思考[G].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9:1813.

上一篇:复合氯诺昔康下一篇:大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