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2024-08-26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精选12篇)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1篇

当前, 我国的不良贷款数额过高已经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严重问题, 如何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 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金融环境方面, 认为宏观的金融制度不够完善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 只有从根本上改善整个金融环境才是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唯一出路。这种说法确实没有错误,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宏观金融制度的改善绝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变革才能逐渐完善。所以在我们能拥有一个完美的金融体系和道德体系之前, 仍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具体的贷款业务进行风险控制, 以遏制住不良贷款的继续产生发展。

目前的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理论还很薄弱, 由于国内银行业起步较晚, 加上缺乏技术创新, 多数理论方法是直接由外移植而来, 缺乏系统性和适应性。缺乏合理的理论引导使得银行风险控制不力, 进而导致我国信贷业务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对于银行应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问题研究不少, 陈晖、单国莉 (2006) 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分析银行贷款风险, 提出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是引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因。陈华 (2007) 从制度缺陷角度分析我国商业有银行道德风险, 论证制度的稀缺是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冯涛 (2007) 则用博弈的方法,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银行贷款风险进行研究, 指出惩罚机制的风险防范作用。

以上这些研究都在理论上提出了可以较好地克服银行贷款风险的方法, 而且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也都有所应用, 但不良贷款还是有增无减, 这是为何?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规避掉的风险,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由于实施成本过高而虎头蛇尾。因为按照以上的三种应对策略, 对同一笔贷款既要在事先了解足够的信息, 再经过严密的审核, 对内部信贷人员施以足够的奖惩机制, 并对贷款的走向进行严格监控。这事实上是一项成本过高难以完成的任务, 结果就是虽然有好的对策却无法彻底贯彻实行。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徒有对策却难以实行的现状?笔者认为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商业银行对各种贷款风险控制“一刀切”的做法, 将贷款风险分类, 按贷款风险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使得难以实行的风险防范方案变得可行。比如对于风险较小的企业, 银行根据以前的信用记录确定其风险较小后, 就没有必要对其过于严密地审核, 只需在贷款发放后加强监控就可以。这样就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在改变了“一刀切”的策略后, 就不需要对每笔贷款都采取所有的风险防范措施, 而是各有其侧重点地应对不同种类的贷款, 这样就可以使每笔贷款的工作量减少1/2到1/3, 使银行避免虽有控制方法却无实施能力的尴尬。

笔者认为, 就我国目前而言, 可以将银行贷款的风险分为以下三类区别对待:即高风险企业贷款、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这里的高风险和低风险企业的区分主要根据企业以往的资信状况和企业信用评级等级来区分, 而个人信用贷款则包括个人借贷业务与助学贷款等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贷款。

二、高风险企业的风险防范

对高风险企业的贷款, 应当主要采取加强信息搜寻和信息传递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防范措施, 防止其逆向选择, 将主要精力放在贷款前的审核上。银行借贷市场上企业的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的借款者, 往往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 而且最有可能拿到贷款的人。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是源于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借贷市场上众多企业风险程度各不相同, 当银行不能观测到项目投资风险或确定风险成本太高时, 银行就只能根据平均风险状况来决定贷款利率。于是低风险企业选择退出, 而只有高风险企业才愿意支付高利率获取贷款, 最终使贷款整体风险水平提高。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高风险企业防范逆向选择是第一要务, 因为风险越高的企业越会去寻求贷款。那么如何防范逆向选择呢, 当然是从逆向选择的源头: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

引发逆向选择的主要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 只要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就会自然消失。而信息不对称指的是, 当事人双方都有一些只有自己知道的私人信息。对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我们认为他有信息优势, 另一方则没有信息优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签约前有意隐藏信息就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从理论上看, 商业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必然存在的。因为银行搜寻及获取企业信息是有成本的;在贷款过程中为达成契约所进行的谈判、监督也是需要成本的;而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的信息筛选、信号传递和信息分析也是需要成本的, 故而银行和企业双方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即使是微弱的信息不对称, 也足以对银行和企业间的贷款博弈造成重大的影响, 银行可能就会将一个弱还贷能力类型的企业误判断为强还贷能力型, 进而做出错误的贷款决定。

那么, 银行应当如何减少对贷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呢?信息经济学认为, 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可以根据信息结构的差异, 采取不同的措施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比较常见的措施包括信息搜寻和信息传递。信息搜寻指委托人自己或通过专业的机构更充分有效地搜寻信息 (如专业评级公司对企业类型的分类) ;信息传递指委托人或代理人通过信号发送或信息甄别方式传递信息 (企业通过披露财务状况证明自己的还贷能力) 。银行又应如何进行信息搜寻和信息传递呢?一方面银行需要自己主动地去搜索贷款企业的信息, 另一方面需建立起企业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让企业在贷款计划中向银行披露自身的赢利水平、资源禀赋、经营管理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并在贷款发放后配合银行方面贷款责任人的工作, 主动告知贷款资金的流向和投资渠道。通过增加贷款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使银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有了足够的了解, 银行就可以很从容地判断是否对企业贷款, 使高风险企业贷款风险大大降低。

三、低风险企业的风险防范

对低风险企业的贷款, 主要应当加强银行内部人员控制, 在贷款发放后应保持监控其资金走向, 防止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在贷款审核和信息搜寻方面则无需投入过多人力。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这些低风险企业往往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以前的信用多属于良好类, 银行因此没有必要去获取更多信息来决定是否贷款, 而应该将精力放在贷款后的资金监控上, 只要保证这些低风险企业不用贷款资金去做较高风险的投资即可放心地发放贷款。因此对于低风险企业贷款而言, 最应当防范的就是银行内控出现漏洞, 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银行内部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员工与企业勾结, 帮助高风险企业伪装成低风险型, 从而轻易获取贷款;二是在贷款发放后, 银行员工的不作为不监控, 造成银行贷款资金被企业用于不恰当的方向。银行之所以会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职员和银行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银行员工是银行业务的代理人, 承担收集客户信息、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职责。而银行又难以了解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 于是只得采用以贷款数量判断员工努力程度的办法, 结果导致员工在发放贷款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在发放出贷款后对贷后管理工作置之不理、监管不力、不能主动发现企业存在的现实的或隐性的风险, 于是就滋生出了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要防止银行内部的委托人—代理人又应由何做起?对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靠对代理人实施足够的奖惩机制, 只要奖励所得足可使其提高努力水平, 惩罚所失可震慑其不敢越轨, 那么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自然不复存在。具体到银行, 可知其问题在于贷款是否偿还与内部人员自身利益不挂钩, 所以审核和监督不完善。对此可以靠建立起第一责任人体系来解决问题。

银行贷款的第一责任人体系, 要求对于低风险企业的贷款, 尤其是审核时并未仔细查验的优质企业客户贷款, 都必须拥有该笔贷款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除了要对贷款的发放进行最后把关之外, 还负有跟踪监控该笔贷款资金流向、保证贷款按期归还的义务。第一责任人应该对贷款采用跟踪检测的方式, 定期对自己负责的贷款进行适度调查, 对贷款的用途、效益和风险要一一检测清楚,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一定要防范于未然。而第一责任人拥有的相应权利为:可监控贷款企业的运作情况, 拥有对企业风险投资的监督权, 有权禁止企业将银行贷款投入到风险过高的项目中。银行则对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分阶段进行考察, 调动第一责任人监督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使用奖惩机制, 对于到期时企业不能偿还贷款的情况第一责任人应负相应的责任, 还将受到贷款数额一定比例的惩罚;而对能保证多笔贷款顺利偿还的第一责任人则实行足够的奖励。只要完善第一责任人体系, 银行就可以在节省大量成本的情况下, 控制住低风险企业贷款风险。

四、个人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

目前的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多为抵押贷款, 由于个人贷款额有限, 即便到期还不上来也可以用抵押的车、房来充数, 因此个人贷款相对企业贷款而言风险是较小的。但个人贷款业务中也有部分无抵押担保的贷款, 如国家助学贷款其还款情况就不尽如人意了。国家助学贷款是纯粹靠个人信用维持的贷款, 由于其无担保、靠信用维持的特征, 滋生出了大量的违约逃债事件, 其欠款不还的比例已经接近10%, 远远高于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千分之一的不还贷比例, 以至银行纷纷对助学贷款“惜贷”。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性贷款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局面, 其中缘由值得深究。所以在这里就以助学贷款为例, 分析一下个人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问题。

为何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会如此不理想?从博弈的角度看, 这是因为对于贷款学生而言, 不还贷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占优选择。从贷款学生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如果按约还贷, 其收益是获得信任, 成本为贷款还款;而违约不还贷, 收益是贷款资金, 成本为信用损失。而我们可以看到, 在目前的助学贷款发放后, 因学生不还款而实施的惩罚机制是少之又少的, 即因为失信而使大学生受到的实际损失其实是微乎其微。所以要改变助学贷款的现状, 就应当从完善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入手, 通过重视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和加强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的方法让个人信用“值钱”起来。

如何使个人信用更“值钱”?首先, 银行应当加强对不还贷大学生的惩罚机制:通过对个人助学贷款资料进行整理收集汇总后输入银行信用系统, 并连接到学校和企业, 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使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信用记录能够传递到其用人单位, 使其成为一个伴随终身的信用记录。而企业则根据其信用水平决定是否录用, 银行也以此为参考决定住房贷款的发放与否。同时, 学校也要从思想上对个人借贷者进行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意识。在大学里应当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门重点课程。学校要针对当前信用缺失的现实,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学生诚信教育中提到主导地位, 充分认识到“信”的理念在塑造学生人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惩罚机制和道德教育这样的双管齐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助学贷款还款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在改变对各种贷款风险控制一刀切的做法后, 通过将银行贷款分为高风险企业贷款、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三类区别对待, 分别采用加强信息搜寻和信息传递、建立第一责任人体系和完善个人信用机制的方法来控制其风险, 便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提高风险监管效率, 抑制住不良贷款的产生和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晖, 单国莉.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学数学, 2006 (6)

[2].陈敏, 刘海莉.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失信惩罚机制构建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2)

[3].冯涛.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博弈论分析.经济研究导刊, 2007 (2)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2篇

贷款营销及逾期贷款管理工作的汇报

2013年,XX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将以开展贷款营销及加强逾期贷款管理为重点,实现安全效益的经营目标。现将我行贷款营销及逾期贷款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贷款营销,确保实现安全效益的经营目标。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营销积极性,提高同业市场竞争力,我行制订了《XX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方案》,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一)明确考核方式

一是对全辖贷款营销实行专项考核与激励管理,考核对象为总行班子成员、各部室、各支行;

二是总行班子成员每人为一个营销单位,各部室、各支行分别各为一个营销单位,谁营销谁受益;

三是由信贷管理部建立台账,分别记录营销贷款明细,作为考核的依据;

四是营销贷款按月收息并计入台帐,次月奖励,奖励到贷款到期收回时止;

五是如贷款形成逾期,或贷款出现风险,则奖金收回,并按比例承担清收责任。

(二)明确营销重点 一是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主导产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带动能力显著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

二是积极支持产权清晰、销售顺畅、效益良好、信誉良好、前景广阔中小微型企业,大力扶持潜能大的优质企业。

三是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对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及高耗低效企业坚决不予支持。

(三)明确奖惩标准

1、营销客户为原有客户的,或者在营销期内客户还旧借新、借新还旧、重组贷款的,以及原客户在原抵押物未增加情况下发放贷款的,均不在奖励范围。

2、每个营销单位营销的单户贷款额在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以下的,一律不计奖励。

3、按营销贷款利息收入的70%计营销人员奖励份额,不计经办单位收息任务;按营销贷款利息收入的30%计经办人员收息任务,不计营销奖励。

4、营销原有客户新增贷款,按收息额的1%予以奖励;通过营销原客户新增关联客户贷款,按收息额的X%予以奖励;营销新增客户贷款,按收息额的X%予以奖励;营销其它银行优质客户贷款,按收息额的X%予以奖励。

5、以2013年6月末营销贷款占用额为标准,先奖励一批。各营销单班子成员营销贷款日均占用额度前3名且每人营销贷 款日均额度在400万元以上的,其它营销单位营销贷款占用额度前10名且每单位营销贷款日均额度在200万元以上的,奖励一家3口7日游,报销X元费用。

6、班子成员和各支行营销贷款收息额低于5万元的,罚班子成员、支行行长各X元;各部室收息额低于5万元的,罚各部门总经理X元。

(二)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做好逾期贷款清收工作。为从根本上遏制逾期贷款上升态势,实现安全效益的经营目标,我行制订了《XX农村商业银行到期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一是按时向借款人、担保人送达《贷款催收通知书》,确保债权不丧失。

二是实行动态监测考核,每月对全行逾期贷款情况通报一次,对存量、增量逾期贷款排名靠前的支行给予通报批评。对新形成逾期贷款排名前5位的支行行长进行诫勉谈话。

三是实行贷款到期报告制度,由综合员在贷款到期前10天填制《到期贷款报告表》,按旬分别向支行行长及信贷员报告一次。每少报一次对综合员罚款X元,每漏报一笔对综合员罚款20元。

四是坚持按期结息制度,对正常贷款到期挂息的,罚信贷员、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各X元。如30日内不能收回的,实行责任追究。五是对每月形成的逾期贷款,每笔罚经办信贷员X元。如果该笔贷款系其他信贷员转化重组,则罚现经办信贷员X元,罚支行副行长X元,罚支行行长X元。如果逾期贷款1个月内未收回,将按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六是对当月形成的逾期贷款,各支行必须在下月初5日内将逾期贷款明细表、汇总表以电子版形式上报总行信贷管理部,每少报、漏报、迟报一次,罚主管支行副行长X元,罚支行行长X元。对当月新形成的逾期贷款,经办信贷员要按户形成书面说明,落实清收计划。书面说明和清收计划由支行副行长负责在下月初5日内上交信贷管理部。

七是对涉及违规发放借名贷款、超权或变相超权贷款,以及跨区、跨片贷款的经办人、贷审小组成员、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各罚款X元,限30日内收回。如30日内不能收回,则对经办信贷员、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解除劳动合同,并将问题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是对新增逾期贷款的支行,在没有收回逾期贷款之前,不得发放新增贷款。

总之,XX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将按省联社、监管部门及XX市办的要求,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确保盘活存量取得阶段性效果、优化增量实现预期目标。

商业银行住房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住房;消费;贷款

一、国内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面孔

1.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2.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机制目前也是缺乏的

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在努力加强制度建设,但一直有缺陷凸显在内部管理体系中。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使商业银行,就是因为不充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3.优秀的产品同质化,营销方法需要提高

大量的同类产品充斥着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产品特色鲜明较少见到,出现了比较突出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营销时的策略,没有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从而无法提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和推广品种给那些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客户,发展消费信贷产品时,没有对成本效益的服务形成的足够重视,并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创新。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住房贷款类型和形成机制

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有被动,主动违约风险,故意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下面做具体说明:

1.被动违约风险和形成机制。被动意味着借款人出现某些客观原因,其形成违约风险不能支付,无法偿还导致的违约风险如期本金及利息住房贷款的能力。

2.主动违约风险和形成机制。主动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偿还贷款,因此选择终止自己在经济上更有利的一个违约风险,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借款人的行为。

3.故意违约风险和形成机制。贷款违约风险是指人为的恶意的的促成风險,其有还本付息能力,但故意违约并且主观使用住房贷款,骗取银行信贷资金。

4.提前还款风险和形成机制。提前还款风险的贷款人并没有在损失的风险按照合同还款期限的量,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或部分,然后到商业银行。作为借款人的理性处理方式,可能有提前还款行为和积极主动违约。

三、公共管理信用风险住房贷款

1.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市场防范风险

(1)建立风险预警数据库,访问来自各方面的数据,不断积累和完善收集的数据,并为模型发展的坚实基础。(2)适当的风险预警模型的发展早期预警范围,警戒线和指标权重,建立合理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3)建立要及时处理并解决显示潜在的风险作出快速反应和预控机制,风险预警体系。

2.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转移机制的发展

(1)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保险机制的建立。(2)促进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住房贷款证券化是指流动性低,但能产生住房贷款转换过程,有望成为现金流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3.要加快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经营机制和法律环境

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制约瓶颈是欠发达的个人信用信息产业,它的突破口是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一个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解决如目前假按揭愈演愈烈的态势,因为当一个人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信用将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住房贷款控制机制

1.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系统

(1)贷款严格管理之前,借款人。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信用是信用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之前调查。之前,发卡银行进行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需要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严格评估。之后,根据借款人的工作,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方面,为了全面评估,以确定消费者是否有在此期间一个可靠的收入,然后再设置个人信用评级,因为是贷款和贷款的数量授予决策依据。

(2)贷后注重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的管理。虽然此前的贷款,银行信贷对借款人进行了评估,但信用评估是基于变化的基础上,历史数据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和其他的社会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贷款人的职业和收入,从而进一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银行的能力,而且需要加强贷后管理的借款人,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密切关注贷款的还款。一旦借款人还款延迟,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立即进行调查,了解借款人的原因延误,但应立即集合,具体的输入文件通过。对于拖欠连续两个月的贷款,应告知借款人按照规定,要按照相关的罚息其手柄。对于贷款人拖欠三个月以上的,商业银行必须承担的保修保障。立即向法院申请处理长期拖欠银行贷款的贷款应消费对象,由拍卖和消费后,借款人所欠银行贷款所抵消。二是要加强对贷款的贷后评估。

2.控制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的相关对策

为了更好地控制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在建立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消费对象的风险管理措施。目前,中国消费者的个人住房贷款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十分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这种现状必须采取对中国的消费风险对策。具体做法如下:根据“城市房地产消费管理办法”第25条1.严格遵守消费登记,房产消费各方必须签订符合消费者保障法的相关规定书面合同,从日期在签订商品房消费30天的合同,消费者应该去参加聚会物业位置登记的消费者,从登记之日起生效房产消费合同的房地产物业管理部门。

(2)住房贷款证券化和二级市场的建立。目前中国的整体价格偏高,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住房贷款需求将逐年增加。因此,如何解决贷款存款的短长之间的矛盾将是中国面临的商业银行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资金无法保证,无法实现资金的正常和良性循环,风险住房贷款将无限增长。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潜在的风险是停运增加,这对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巨大挑战,并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银行会通过发行证券打包,这样通过分散风险来实现安全管理,最终降低住房信贷风险出售消费贷款,专门机构。

作者简介: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4篇

一、“软信息”与“软信息”贷款

(一) “软信息”及其特点

所谓的“软信息” (soft information) 是相对于“硬信息” (hard information) (1) 而言的, 是指不能或难于编码、难于用数值分量化、难于验证和传递的信息。“软信息”具有如下特点:

1.“软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与“硬信息”主要以数字编码形式表现不同, “软信息”主要以文本形式来表达, 具体主要表现为:观点、想法、传言、经济预测 (economic projection) 、市场评价 (market commentary) 、项目管理陈述 (statement of management’s future plans) 等。观点、想法、传言、预测、评价、陈述等形式的信息不仅内容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 而且很难准确表达所描述的信息主体的全貌, 因此“软信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2.“软信息”收集成本更高。

与“硬信息”可通过计算机、电话、网络等方式收集不同, “软信息”一般须通过信息收集者亲自、亲身与信息主体进行接触、交流的方式来收集, 这就导致了“软信息”收集的高成本。

3.“软信息”不便于比较。

“软信息”由于不是用数字形式表达, 因而很难在不同的信息间进行比较, 这给决策者使用“软信息”进行决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为不能比较, 信息主体的优劣就难于把握。

4.“软信息”易于丢失。

“软信息”由于是用文本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主体, 而描述性的文本很难准确表达出信息主体的全貌, 因而部分“软信息”实际上是以一种“印象”的形式停留在信息收集者的头脑中。在信息收集后的初期, 信息主体可能给信息收集者以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在初始阶段有的深刻印象会慢慢变淡, 因为“软信息”在慢慢丢失。

5.“软信息”不便于交流使用。

“软信息”作为一种对信息主体的总体印象, 在不同的使用者间交流时极易导致失真, 因而“软信息”不便于交流使用。

(二) “软信息”贷款及其特点

“软信息”贷款是指银行由于缺乏客户的“硬信息”而仅基于客户的“软信息”而给客户提供贷款。“软信息”贷款不完全等同于关系型贷款。关系型贷款指银行基于和客户历经长久形成的密切关系而提供贷款。关系型贷款中的“关系”的内涵包括:持久性, 即关系保持的时间长短;范围, 即银行与贷款人之间产品接触种类的广度;集中度, 即为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多寡。而银行“软信息”贷款却可能发生在银行与客户间没有长久的、广泛的、密集的接触基础之上。“软信息”贷款具有如下特点:

1.“软信息”贷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1) 由于“软信息”的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而且难于描述信息主体的全貌, “软信息”实际表现为信息收集者对信息主体的总体印象, 这种“总体印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基于这种印象提供贷款自然有较强的主观性。

(2) 当信息收集者不是提供贷款的决策者时, “软信息”须在不同的使用者间交流使用。由于“软信息”难于交流使用, “软信息”的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信息失真, 基于这种“失真”的信息而提供贷款也增添了该类贷款的主观性。

2.“软信息”贷款成本较高。

前文指出“软信息”具有较高的信息收集成本, “软信息”不便于比较从而给区分信息主体的好坏带来了难度, 因而会增加贷款决策成本;“软信息”易于丢失因而会给基于“软信息”提供的贷款带来更高的监督成本等, 上述各因素综合使得“软信息”贷款具有较高的成本。

3.“软信息”贷款风险较高。

由于“软信息”贷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而且银行对“软信息”贷款的监管更难, 因此从理论上说“软信息”贷款具有较高的风险。

二、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及其对关系型贷款的管理

(一) 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

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 ”的定义, 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经营, 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美国社区银行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将市场定位于服务社区并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全方位接触客户, 广泛积累客户及其业主的“软信息”, 并以客户的“软信息”为依据为其提供关系型贷款。根据我们前文对“软信息”贷款的界定, 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的实质是“软信息”贷款, 是“软信息”贷款在实践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根据前文的分析推论, 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应该风险更高、成本更高, 而且由于要避免因“软信息”贷款的主观性而带来的风险, 美国社区银行的业务量与营业额会受到影响。因此, 从理论上推测, 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绩效与经营业绩将会比较糟糕。

然而实际情况与上述推测大不相同。有统计表明, 在20世纪90年代, 美国61%的社区银行经营业绩不凡, 只有8%的社区银行处于非盈利状态。2008年,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社区银行的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均高于大银行。

(二) 美国社区银行对关系型贷款的管理特点

事实上, 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的业绩表现与理论上的“软信息”贷款相比之所以具有较大差异, 与美国社区银行对“软信息”贷款的管理是分不开的。我们认为, 美国社区银行的关系型贷款从“软信息”获取、储存, 到银行组织结构设计以及银行业务收费各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软信息”获取的生活化、关系化。

美国社区银行一般都将其市场定位于服务社区内的家庭、企业和农户, 通过雇佣社区居民为员工, 充分发挥员工与社区间的地缘、人缘以及其他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通过走进社区生活与客户互动, 增进与客户的关系, 进而把“软信息”收集生活化、关系化。

2.“软信息”的储存、处理“硬”化。

美国社区银行通过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 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等方式来强化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并通过为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及居民家庭建立信用档案的方式来“软信息”处理与储存的“硬”化。通过上述的对“软信息”的“硬”化处理, 美国社区银行就形成了其有别于一般“硬信息”贷款的独特的风险控制体系。

3.“软信息”传递环节的精简化。

美国社区银行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的“U”型结构, 该结构的特点是将银行按职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部门, 每一部门均由公司最高层领导直接管理。这种组织结构没有过多的中层管理, 信息传递链条大大缩短, 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软信息”传递中的失真问题, 并提高了决策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 业务收费的灵活化。

根据Basset和Brady (2001) 的研究数据,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 美国社区银行收取的贷款利率比大银行高0.75%至1.5%, 社区银行的存贷利差比大银行的存贷利差要高出0.15%至0.7%, 而且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费通常低于大银行, 如:美国大银行对简单的存折账户所收取的平均手续费比最小的银行高72%。上述的基于“软信息”贷款的特殊性而做出的灵活性收费使美国社区银行实现了较好的盈利。

总之, 美国社区银行利用“软信息”, 有效地将有能力、有意愿的客户甄别出来, 减少了借贷前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 提升了业务量;通过策略性的定价与收费, 降低了成本, 增加了收益;同时通过优化内部管理, 降低了贷后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有效地控制了贷款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信息”贷款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信息”贷款概况

有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对于贷款量的影响较小, 而我国大企业的关系型借贷对于贷款量的影响却很显著。由于关系型贷款的本质是“软信息”贷款, 所以我们认为, 从总体上看, 大企业是我国商业银行“软信息”贷款的主要客户, 而中小企业、居民只占我国商业银行“软信息”贷款的很小部分。这与美国的情况大不一样。

事实上,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规范、不透明, 难于提供合格的财务数据“硬信息”, 因此中小企业对“软信息”贷款需求要比大企业大得多。然而, 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 更注重对“硬信息”的考查, 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在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信息”贷款概况的原因分析

毫无疑问, 上述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信息”贷款概况与我国的宏观信用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但从微观看, 笔者认为, 我国商业银行的“软信息”贷款管理能力低是主要原因, 其具体表现如下:

1. 贷款观念陈旧、贷款审批过分依赖“硬信息”而不重视“软信息”。

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大企业的风险小、小企业的风险大”这样的陈旧观念。事实上, 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 而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刚经历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不少巨型企业倒闭就是很好的例证。基于上述陈旧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在“软信息”贷款方面更多的向大企业倾斜而忽视了服务中小企业。实践中, 即使有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两次贷款服务, 但由于贷款审批过分依赖“硬信息”而不重视“软信息”, 因此也很难稳定住中小企业客户。实践中, 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 并没有同某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保持长期的借贷关系, 时常更换贷款银行就是很好的证明。

2. 经营管理上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软信息”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高。

我国商业银行, 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1) 决策链条长, 决策效率低, 决策成本高; (2) 信息传递链条长, “软信息”在传递中失真现象严重, 增加了“软信息”贷款的风险; (3) 易导致贷款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加之“软信息”贷款的特点, 更是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风险。

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软信息”贷款管理的措施建议

基于前文的分析, 笔者对我国商业银行“软信息”贷款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 中小银行可加大“软信息”贷款力度。中小银行在“软信息”获取、利用上具有比大型银行更明显的优势; (2) 优化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安排, 简化“软信息”传递环节, 减少“软信息”传递失真, 降低贷款决策与贷后管理成本; (3) “软信息”贷款银行应积极服务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 从而使最初的“软信息”贷款能发展成长久的关系型贷款; (4) “软信息”贷款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的“软信息”管理, 建立“软信息”的“硬”化机制是较合理的途径; (5) 银行应建立“软信息”贷款的硬约束, 避免银行在“软信息”贷款中将关系庸俗化, 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 降低经营风险。

摘要:文章分析了“软信息”与“软信息”贷款的特点以及美国社区银行关系型贷款的“软信息”贷款实质及其优势, 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软信息”贷款中的不足, 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做好“软信息”贷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软信息”贷款,美国社区银行

参考文献

[1].康卫华.大变革下的当代美国社区银行[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6)

[2].Mitchell A.Petersen, Information:hard and soft[EB/OL].2004-7;[2010-9-21].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126.8246&rep=rep1&type=pdf

[3].张彦.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方案的新型设计—“关系贷款”及“银行辛迪加和相机治理”[J].金融论坛, 2005 (9)

[4].贺瑛.社区银行的各国实践[J].上海金融, 2004 (11)

[5].孙章伟.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J].新金融, 2009 (11)

[6].王益君, 苑梅, 付伟忠.社区银行模式辨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0 (1)

[7].赵世勇, 香伶.美国社区银行的优势与绩效[J].经济学动态, 2010 (6)

[8].孙章伟.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J].新金融, 2009 (8)

[9].郭田勇, 李贤文.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 2006 (4)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第5篇

【摘 要】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贷款风险问题,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如何防范银行贷款风险,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关键字】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

贷款风险即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得银行的贷放资金无法按期收回本息和正常周转或其他原因而使商业银行遭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数量上的可能性表现为贷款能否全部收回,时间上表现为能否按期收回。根据引起贷款风险的原因综合归类,通常将贷款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其他风险。

二、中国农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1、风险管理政策

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农行制定信用集中度风险管理办法,修订银行账户信用风险内部评级风险暴露分类、内部评级风险参数量化、内部评级体系验证、信用风险内部评级、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市场风险方面,制定资金交易投资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风险价值计量、市场风险模型验证、重大市场风险应急等管理办法,修订资金交易和投资业务估值管理办法。操作风险方面,制定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2、贷款质量

(1)趋势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到2013年,4年来的不良贷款率都是逐渐下降,而2014年贷款明显上升。说明中国农业银行2014年贷款质量下降,贷款风险增大,贷款风险管理出现问题。

(2)行业分析

注:不良贷款率反映了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风险状况,而资本充足率水平和拨备覆盖率水平则体现了商业银行应对贷款风险的能力以及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重视程度。

从表中可以发现,农业银行虽然拨备覆盖率超过监管标准是最高的。但不良贷款率也是最高的。可见中国农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状况不佳,贷款风险能力不强。

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因素

(一)宏观方面

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起2013上升0.32个百分点,其实不止中国农业银行,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上升。因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情况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二)微观方面

1、贷款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资金运营渠道单

一、贷款投向行业集中。

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中,有价证券和投资等占资金运用的比例较小,信贷资产的运用主要集中投向于贷款方面,依靠大量的贷款利息收入而生存,截止到2014年12月,近三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和各项投资占全部资金运用的总额都不到20%,而各项贷款在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总额中占比大多都在80%以上,贷款相对于有价证券和投资来说,优势显而易见,同时这也使得银行资产运营渠道显得过于单一化。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发放明显。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以较大的幅度集中投向一些国有企业和某些行业。

2、过于注重绩效

商业银行相对于其它业务来说,贷款收益占主要地位,因而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过度重视,对信贷表现出来的风险仅仅只于贷款发放前对信贷客户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而对客户和贷款后期潜在的风险往往不足以引起关注。追求短期业务绩效,人为的增加了贷款风险。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1、培育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培育健康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任何一家银行优质的资产质量都不是靠专家审出来的。只有当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为广大客户经理、信贷部门的全体员工认同,并自觉地付诸动,资产质量才会真正得到保障。

2、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及风险保障制度

对已发生的风险,银行可从自身的借款人内外两方面进行补偿。首先,银行可以对企业原有的债务采取债务重组的方式,明确原有银行债务的数额、继承人、偿还期以及偿还方式,指定具体的偿还计划。其次,银行可根据预期贷款率、呆账贷款率等指标,在税后利润中计提一定的资金作为贷款风险准备金,扣除一定的补偿性余额预存银行。从而增加企业的还款意愿,减少企业透支。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潜在风险 第6篇

一、贷款担保风险的主要体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无处不在、无所不有,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银行贷款方面。现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寻求利润增长点,在贷款担保方面就可能采用大量非常规的、处于法律规范边缘的担保方式,该类担保贷款在办理过程中对其分析、办理时稍有不到位,其担保方式就有可能演变成商业贷款中的一个新的风险点。

1、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担保。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为其下属的“三产”企业或关联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这种贷款担保方式在一些系统性公司制企业的银行贷款业务中比较常见,如在电信、供电、石油、石化等行业中,各市、县分支公司属于非法人企业,而其下属企业的贷款却由分支公司或公司独立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担保,且多数未取得总公司的授权。根据《公司法》和《担保法》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导致该合同无效或超出授权范围部分无效,在企业法人存在过错时才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保证合同无效。因此,一旦借款人无偿还债务能力时,由于保证合同无效,债权人——商业银行根本无法追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即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丧失,极易造成不良贷款的产生。

2、质(抵)押物价值高估。质(抵)押物的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的供求及时间价值等因素变化而上下波动,对其价值的评估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各商业银行目前尚不具有专业评估能力和专业评估人员,因此该项评估工作一般都由借款人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完成,在评估中经常出现中介机构与委托人存恶意串通,根据委托人的意志来调整评估价值,评估工作难以做到公正,抵押物的评估价值往往可能高出市场价值的几倍,抵押物价值根本无法覆盖贷款金额,给将来处置抵押物还款时留下了风险隐患。

3、地方人大同意的国家机关保证担保。我国《担保法》已明确:“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实际业务操作中仍存在这种情况:对一些国有大型建设项目或是当地经济支柱企业,各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急于介入,但此类项目又缺乏相应的贷款抵押物,于是银行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如财政、计委等机关为贷款提供担保,并同时报地方人大审议通过,将该机关可能承担的经济责任列入当地的年度财政预算之中。履行这道程序并取得有关的红头文件后,金融机构认为国家机关提供的担保应当安全无虞了。但实际上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及其它决议,地方各级人大无权作出相悖的决定。因此,即使当地国家机关经地方人大表决同意,提供了商业性担保,该决定违反《担保法》,这种担保仍属无效担保,没有法律效力。

4、缺乏依据的各种名目的收费权质押。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银行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都开始积极介入当地市政工程、公益性事业等大型项目的融资市场;商业银行广泛采用以该融资项目收费权作质押物,但从目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来看,明确规定可以质押的收益权仅包括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公路及公路的桥梁、隧道、渡口、大学公寓等项目的收费权利。其他类型的收费权,如学校、水电气暖公司、公园等部门收费权,其质押缺乏法律依据,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且实践中该类收费权的转让、实施,还有可能遭遇政府权力或社会各方面的干预,质权变现难度很大。这种“质权”实为一种无保障的权利。

5、动产的质押。我国《担保法》规定:质押合同为实践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而在实际业务过程中,由于质物保管通常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可能耗费质权人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的,或质物是出质人生产必须的机器设备,为此债权银行就将质押物仍存放于出质人处,由出质人负责管理,在签订质押合同的同时与质押人订立一份所谓的“质物委托代保管协议”,但却又未能辅以其它有力的监管措施,就认为有此协议和质押合同即取得了出质物的质权。事实上由于质押物占有并未发生转移,仅凭一纸协议又不能控制出质人对质物的处分,质押物的担保成为一纸空文。

二、商业贷款担保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将贷款安全重心置于第一还款来源上。各债权银行应强化抵押贷款的风险意识,着重分析评价借款人的经营能力和项目未来盈利能力,消除贷款抵押担保无风险的观念,改变只追求抵押担保率而忽视风险管理的思想,将担保贷款的安全性回归到正确的贷款安全观念上来。

2、建立贷款抵押担保全方位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债权银行作为登记申请人之一,应熟悉登记规则并共同参与登记程序,以确保抵押手续的完善。二是在与抵押人签订抵押合同之前应对抵押动产的权属状态、形成过程及价值进行充分细致的尽职调查,包括严格审核财产产权证书、购置发票及付款凭证、企业资产清单,必要时可审核抵押物的购买合同、完税、免税证明及从原抵押物卖方处核实有关信息。三是坚持对抵押物进行独立的现场勘验,以防以虚假、无权处分或价值较低的抵押物骗取抵押登记、套取资金。

3、加强对担保能力评估的监管。担保贷款的关键是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和抵押物价值的公正评估,由于我国目前中介评估机构竞争无序,管理不够规范,难以保证评估工作的公开、公正,为防范风险,债权银行可通过招标在全社会众多评估机构中聘请一家资深评估机构,也可加强自身注册评估人才培养,建立自有的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评审机构。

4、建立担保监测台账,加强事后监控。债权银行须加强担保贷款跟踪监控,建立担保监测台账,随时关注担保贷款风险程度和及时主张担保权利:一是监控保证人担保能力,抵押物市场价值的变化;二是监控抵押物所有权及抵押权变化;三是监控质押权利凭证的兑现日;四是关注借款人经营变化,及时行使抵押权和质押权,并注意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五是注意主合同变更对担保合同效力的影响。

5、各商业银行共同开发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抵押登记查询网络,为潜在交易人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公示平台。在登记手续完成后,登记信息采用计算机联网的方式使各登记机关的登记信息在全国范围内互联、共享,使相对人能够低成本地获得动产的抵押信息。

银行业平台贷款的风险分析 第7篇

平台贷款按贷款期限类型来看, 各商业银行业的平台贷款中超过五成为中短期贷款。另一方面, 融资平台公司又把筹集到的信贷资金投向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而这些基建项目往往需要一定的建设年限, 能够产生正常的自有现金流量更得滞后, 这就导致前面商业银行投放的中短期贷款到期后, 基建项目累计回收的现金流未能覆盖平台贷款的本金与利息, 从而面临无法及时、足额偿付平台贷款的风险, 如果各地的融资平台贷款偿付风险集中爆发, 就会对整个银行系统产生巨大破坏。

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趋势明显。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逾期贷款普遍上升, 有些银行的逾期余额更是以10%的速度同比增长。这些不良贷款增量中, 中长期不良贷款总量和占比同时增长, 所属的行业又主要分布在公共事业、交通运输业;而这两个行业正好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战场。平台贷款恶化问题不仅在城商行盛行, 连有些系统重要性银行也难独善其身。建设银行2010年6月末逾期贷款总额比年初多出57亿元, 同比上升10%;中国银行同期逾期贷款也增加了64亿元, 同比上升10%。而且期限错配问题极为突出, 以2010年年末9万亿的融资平台贷款为例, 假设自2011年项目自有现金流为8000亿元, 每年递增5%, 同期银行的贷款利率为6%, 经测算, 商业银行的9万亿元信贷资产的回收期就长达约15年, 而这些平台贷款的还款期限仅为回收期的1/5-1/3。

有些融资平台公司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还将本该是中长期的贷款分解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然后又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于运营周期较长的基建项目, 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后又进行还旧借新的续贷。这种贷款循环使用的方式在平台公司的资金链正常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 一旦平台公司的资金链断裂, 没有资金头寸偿还旧贷款, 也就无法再借到新贷款进行循环。2011年相继暴发的“云南公路”、“申虹集团”、“湖南高速”等融资平台债务危机, 充分暴露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商业银行平台贷款的偿付风险。从平台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来看, 有一半的融资平台贷款流入到自偿能力欠缺的公益性建设项目;有一半的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双双为负值, 也就是说这些融资平台公司做的都是亏本生意, 主业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无法保证平台贷款平息的到期偿付。此外,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本届政府会继续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供给以及土地政策的市场化改革, 这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产生抑制作用, 而这些政策一旦形成合力, 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偿付风险还会进一步暴露。

二、集中度风险

商业银行在客户类型选择上, 呈现明显的扎堆融资平台现象。从贷款投放来看, 2009年平台贷款新增3.8万亿元, 占到全国新增贷款的40%。出于政绩和风险防控来看, 各家商业银行偏好有潜在政府保底的融资平台, 争相把稀缺的信贷资源投放到融资平台, 一方面造成信贷资源配置失衡, 挤出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 各家商业银行的利益都与融资平台捆绑, 使得平台贷款的集中度风险持续增加。贷款在集中的同时, 风险也在集中。

从投向行业来看, 路桥交通业和市政基建业的平台贷款集中。2008年之前, 许多商业银行出于地方政府财力的顾虑, 在路桥交通和市政基建业涉足不算很深, 这两个行业的贷款集中度不会高于10%。中央出台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后, 商业银行预期到政府最终为此政策后果买单, 一改过去审慎的做法, 主动支持路桥交通业和市政基建业, 于是大量的信贷资金很快从各家银行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银行贷款在这两个行业集中度迅速增加。据统计, 大约有5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在路桥交通业和市政基建业。

从银行机构来看, 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的贷款集中度更加突出。由于地方政府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控股股东, 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人事任命有决定权, 并且能够摆布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和政策优惠, 因此地方性商业银行不得不贯彻乃至服从地方政府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布局。由于是国家重大投资项目没有被覆盖的地方政府, 其基础建设由于没有得到中央财政的支出, 更加倾向于要求地方性商业银行把信贷资源配置到融资平台上。

从平台层级分布来看, 市县级商业银行的贷款平台化更加显著。由于自身实力所限, 在无法承接重大项目的情况下, 地方性商业银行更多地把信贷资金投放到县级融资平台。以某地方商业银行为例, 其城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与土地储备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之和占到总贷款余额30%以上。中部地区某县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融资平台贷款总额信贷资金占到平台贷款总额的七八成。而县级平台公司屈服于地方政府的意志, 把商业性的信贷资金投向于无收费权的、公益性的市政基础设施;由于市政建设项目盈利能力不能产生自营现金流, 导致很多县级平台贷款根本得到有效覆盖。因此, 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风险不仅威胁其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给区域性金融安全带来极大的隐忧。

三、冒进风险

此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浪潮涌起的, 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 商业银行业的经营冒进行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审慎原则被选择性搁置。

为了追逐业绩最大化, 商业银行弱化了贷款风险保障。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基准利率, 商业银行的利差不断收窄。按照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 利差每收窄0.05%, 贷款规模投放需要增加2.3%, 才能对冲基准利率下行对商业银行利润表的负面影响。因此, 基准利率下行会导致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大贷款规模投放, 以维持商业银行利润, 确保经营利润考核指标的完成;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 使得货币市场上的资金过于富余, 各家商业银行手上的闲置信贷资源也需要寻找投放出口。融资平台由于有地方政府财政兜底, 被各家商业银行视为重点优良客户而被竞相追逐。但是资金市场上的供大于求, 使得谈判主动地位向地方政府倾斜, 商业银行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导致商业银行向融资平台妥协, 最终弱化了贷款风险的保障措施:一是接受财政担保作为前提向发放平台贷款, 尽管明知道这种担保缺乏法律效率;二是认可储备土地作为抵押物, 尽管商业银行对此类抵押物缺乏财务控制力;三是允许融资平台之间的相互担保, 尽管这些融资平台自身明显还贷能力存在缺陷。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 商业银行无限放松信贷审查。在激烈的同业竞争环境中, 谁能抢先融资平台占市场, 谁就在后续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先机。供求失衡的资金市场中, 商业银行冒进地搁置了审慎经营原则, 放松了信贷准入条件, 忽略了对融资平台应尽的尽职调查。有的融资平台连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不完备, 照样划拨贷款;有的融资平台的项目资本金未予以核实, 就急于投放贷款;有的融资平台将多个层次不齐的投资项目打包申请贷款, 还是坚持给予放贷;有的融资平台把缺乏现金流能力的实物资产当作项目资本金, 商业银行也视而不见;有的融资平台资本金尚未完全到位, 贷款就已提前发放;有的融资平台以过桥贷款、关联方借款、城投债等债务资金来充当项目资本金;有的融资平台尚未完善项目合法手续, 就以流动资金贷款形式投放。

为了争夺高端客户, 商业银行虚化了贷后管理。首先, 商业银行没有构建科学的平台贷款的风险预警机制。贷款投放给融资平台后, 确保商业银行贷款资产安全一道重要的防线就是及时、准确识别平台贷款的风险暴露。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偿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力。但是由于在谈判地位上商业银行处于弱势地位, 难以强制要求其向银行提供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融资规模、债务总额、政府担保情况以及或有负债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因而就无法准确识别对平台贷款风险, 并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其次, 商业银行无法有效监控平台贷款的资金流向。地方政府就像上市公司的集团公司那样, 对外界施展复杂的“财技”, 建立多个融资平台, 通过“一台多行申贷”、“多台一行融资”的手段, 最大限度向商业银行套取贷款资金;在银行贷款汇划到融资平台, 又将贷款资金划入财政专户或关联平台公司, 最终银行贷款资金进入地方财政预算的“资金池”, 从而脱离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监控。

四、政策政治风险

当前中国还处于深化改革阶段, 政策风险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管理。为了熨平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 2008年末起, 我国中央银行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市场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加;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向地方融资平台发放更多贷款资金, 为地方筹资足够的配套资金以承接国家的大型投资项目。商业银行的决策者出于政治因素考虑, 将大量银行信用投给融资平台公司。但宽松的宏观调控导向仅维持一年时间迅速转向收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普遍性、连锁性、破坏性警醒了中央对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调控态度, 再加上2009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宽松的经济政策退出,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从盛宴走向整顿。但是大量的平台贷款余额已成为事实, 商业银行不得不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质量面临宏观调控的政策风险。现行财税体制下,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三大来源:地方本级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 前两个来源已有明确的预算内支出安排, 因此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依靠预算外收入。而当前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成分是土地出让金, “土地财政”症状无法根治。一般来说, 只要房地产市场没有走进熊市,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可以实现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逐步清偿。但是, 房价高企已经威胁到我国社会和谐,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力度加强,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不断加大, 很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土地拍卖市场持续向上的预期。2011年起, 各地出现了土地拍卖流标的情况, 使得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减少, 平台贷款政策风险日渐增大。

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还面临地方官员换届的政治体制风险。在以经济绩效为主体的政绩考核体制下, 新上任地方官员在确定任期内要上马的大型项目后, 就会动用所有资源打造政绩, 从而与其他官员参与晋升锦标赛。这些大型项目往往需要高投入, 地方政府现在的财力无法支撑, 于是就以融资平台作为承贷主体承接商业银行贷款。但是地方官员一个任期只有5年, 而有些大型项目需要跨越两届政府, 本届政府花掉的平台贷款, 还贷就留给下届政府来;花钱的政绩归上届政府, 还钱的责任留给下届政府, 平台贷款责权在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结构失衡。尤其是临近政府换届年, 在任的地方官员更加有动力向商业银行贷款, 因为他们并不打算在其任期内偿还贷款;而后任官员也缺乏动力偿还上任官员扔下的债务, 从而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换届政治风险。

参考文献

[1]魏加宁, 孙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蕴藏巨大风险[J].中国经济报告, 2010 (06) .

[2]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 2009 (09) .

[3]曹红辉.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成因与治理[J].财经研究, 2010 (10) .

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控制建议 第8篇

关键词:银行贷款,不良贷款,贷款风险

一、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产生原因

银行的贷款, 由于风险管理不善, 以致出现不良贷款的风险。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 骗贷

骗贷在银行金融系统当中是个令人堪忧的现象, 其原因是借款人信用和道德的缺失, 以及借款人由于经营管理问题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共同构成银行产生不良贷款风险的原因。

(二) 内控制度不完善

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 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社会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其中社会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 理事会是进行决策的机构, 而监事会属于监督的机构, 银行产权制度的缺陷, 使得法人治理结构呈现不完善的弊端。

(三) 金融保障机制缺失

金融供求失衡的现象, 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再加上金融保障机制的缺失, 使得金融条件不成熟, 银行丧失主体地位, 成为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 借款人企业管理问题

企业管理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薄弱等, 使得企业经营不善而亏损, 或者由于企业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譬如为了提高股东效益而侵害了债权人利益, 从而带来贷款的风险。

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控制措施

鉴于银行客观存在的不良贷款风险, 以及不良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笔者结合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良贷款风险控制措施:

(一) 构建贷款信用体系

银行贷款信用体系的建设, 需要记录贷款活动的所有参与者, 包括机构和个人的信用详情, 根据信用的记录判定是否接受奖罚, 这样一来, 参与贷款活动的个人和机构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信用行为和记录。另外, 银行贷款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和逐步推进, 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各行业主管单位的积极性, 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健全, 以及对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予以完善, 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于政务活动, 并通过征信系统的完善, 推动行业信用、地方信用、市场信用的建设, 使得征信系统覆盖整个社会, 共同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 弘扬风险管理先进文化

鉴于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和风险普遍性, 银行需要提高风险全员管理的意识, 动员全体参与风险防控, 使得风险管理工作呈现出积极主动氛围, 这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形成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贯彻, 消除发展与风险之间的矛盾。风险管理和发展要同步而行, 既不能偏重于风险管理, 也不能偏重于发展, 应该在发展的同时管理风险, 在管理风险的同时谋求进一步发展。

(三) 建立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管理水平。首先, 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风险管理任务当中, 风险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客户为中心, 开创贷款的信息咨询平台、业务的办理平台, 并实现贷款信息收集和共享, 以及实现贷款业务处理和不良贷款风险控制的功能, 保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信用社实际需求。其次, 参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针对客户全面更新, 建立内部评价体系, 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开发和设计客户违约的概率模型, 以全面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科学水平。最后, 为了使得贷款定价水平的提高, 需要强化信贷资产的分类工作, 在此基础上建立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

(四) 贷款业务理流程的优化

首先是贷款业务办理的过程中, 结合信贷业务办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对各项业务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包括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和财务会计业务等。依照业务的管理制度, 优化整个业务操作流程, 同时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主要针对市场、信用、操作和道德风险, 使得所有业务的类型和流程都囊括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体系当中, 这对于信用业务有效开展与信用风险有效管理的同步, 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是根据风险管理部门的属性, 对管理流程进行级别设计, 结合业务流程的特征, 按照基层社和联社两个层面进行设计。

(五) 信用贷款预警机制的建立

防止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悄然冒进。首先需要结合贷款的资格审查、贷款之前的客户信用调查、贷款过程中的层层把关、贷款的审批, 以及贷款发放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 制定贷款风险的监督控制机制, 对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 实行稽核监督和内部控制约束, 必要时认定责任, 以此分析每一个贷款用户的贷款申请, 并对每一笔贷款进行测算和定期分析, 而这些工作, 都必须在监督控制机制中体现出来, 以便为风险的预警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效信息。其次是按照多个等级的方式, 结合风险程度, 划分预警风险, 从而形成分级预警风险控制的模式, 每个等级都有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处置方案。第三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 开发风险分析的软件, 以提高贷款风险分析的预警能力, 目前银行亟需开发的风险管理软件是监控软件和预警软件, 以便对客户的情况、贷款的使用、贷款业务的开展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在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贷款, 做出警报提示, 使得业务风险防范工作更好开展。

(六) 严格管理信用贷款

银行信用贷款的严格管理, 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强化工作, 在对贷款客户情况动态跟踪的基础上, 提前做好不良贷款的预防工作。首先是在贷款之前, 对贷款可能发生风险展开全面调查, 包括与银行运用业务相关的国家宏观产业调控政策、产业市场的发展行情、产业中所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及贷款对象的未来发展潜力等。其次是对每一笔贷款进行严格审查, 控制风险的出现。一方面, 风险管理部门需要核实和评定调查人员所提供的贷款人基本资料, 对贷款风险进行第二次预测, 另一方面是确定是否让贷款人办理贷款业务, 以及审查贷款人提出的贷款资金用途, 确定是否符合贷款规定。最后是对贷款之后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 除了要对借款人的各种相关信息收集的渠道进行拓展, 还要对借款人、担保人的基本情况, 譬如企业经营水平和资金使用方向等进行定期了解, 以便严格管理和检查抵押物是否有效, 同时贷款之后的记录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性工作, 尤其是针对额度较大的贷款, 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 还必须定期制定调查分析报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银行的贷款, 由于风险管理不善, 以致出现不良贷款的风险, 譬如骗贷, 借款人信用和道德的缺失, 以及借款人由于经营管理问题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共同构成银行产生不良贷款风险的原因。为此, 我们需要通过征信系统的完善, 推动行业信用、地方信用、市场信用的建设, 同时提高风险全员管理的意识, 动员全体参与风险防范, 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风险管理任务当中, 并建立风险预防机制, 主要针对市场、信用、操作和道德的风险, 使得所有业务的类型和流程都囊括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体系当中, 以及实行稽核监督和内部控制约束, 在对贷款客户情况动态跟踪的基础上, 提前做好不良贷款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政策建议[J].商情, 2013 (13) :25.

[2]文郡.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风险绝不可大意[J].金融经济, 2013 (4) :26.

[3]薛云.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防范对策[J].金融纵横, 2012 (11) :69-70.

[4]李俊, 黄顺义, 王汉生.新形势下农行不良贷款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 (10) :13-15.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

一、项目融资风险简介及分类

项目融资风险是指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 以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贷款质量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施的进程, 可把项目融资风险分为项目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两大类风险。根据风险可控与否, 项目融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其中,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遭致超出项目公司和政府控制范围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导致项目在生产运营期间损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无法提前精准预测, 它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 是不可控制的, 它只能采取某些预控措施、手段来降低或转移, 包括法律、政治、金融、战争等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除系统风险以外的、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直接相关的一组风险, 这类风险是项目公司自身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控制的风险, 项目公司能提前和安排如何去管理、控制的风险, 它主要包括项目的完工风险、生产风险、环保风险等。

根据国家银监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对项目融资业务及特殊风险作了明确的定义, 将其分为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 并进一步细化为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汇率风险、环保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

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原理及方法

(一) 政策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政策风险指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在劳资关系、税收制度、产业规划、关税程度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上的政策是否明确清晰、项目所在的立法是否完善、当地政府是否鼓励支持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项目可能会受到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 在投资以前仔细研究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条件和政策意图, 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 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这些政策具体包括当地政策、税收政策、关税政策、价格政策和汇兑政策等。

某一项目能否建设、运营成功, 如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特许权和税收减免政策时, 则控制政策风险就不可忽视, 应当将控制或化解政策风险工作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给予足够重视。控制政策风险要求项目投资者广泛收集和分析影响宏观经济的政治、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 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保险转移风险, 即贷款银行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公司向保险公司就政策风险事项投保, 以支付一定有限的保险费用为成本, 转移不可预见的政策风险。此外, 项目公司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磋商, 争取得到政府书面承诺, 规避某些政策变动方面的风险, 以降低风险, 例如, 向当地政府争取获得某一项目独家经营权利或许可证、较长时间的特许经营权等承诺。若为境外项目, 还可以与世界银行、当地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一同安排平等贷款, 通过这种业务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 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 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所在国政府干中途涉贷款利益人的风险。

(二) 筹资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筹资风险是指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可能出现资金不落实, 导致建立工期拖长, 成本增加, 原定投资效益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例如, 已承诺出资的投资者中途发生变故, 不能兑现承诺;原定发行股票、债券的计划不能落实;公司由于经营状况恶化, 无力按原来计划出资;资金不能按建设进度足额、及时到位等。

导致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预定的投资者或贷款人没有实现预定计划或承诺而使融资计划失败, 即项目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的出资能力问题。因此, 在选择项目的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时, 应选择资金实力强、既往信用好、风险承受能力大的出资人;同时, 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应考虑备用融资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另外, 要加强项目前期的分析认证及科学合理的规划,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促使项目的融资计划及投资计划大体平衡。

(三) 完工风险及管理

完工风险是指因拟建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不能如期运营、不能达到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包括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原材料指标、能耗指标等) 而形成的风险。完工风险是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和典型风险之一, 完工风险一旦发生, 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内就无法达到产量、质量、成本、最低储量等技术完工标准, 更不能在约定时间内达到现金流量完工标准等等。如果拟建项目不能按约及时完工或者不能按商业完工标准投入正式运营, 则预测的现金流量仍不能取得和用于偿债, 造成银行贷款逾期、贷款利息增加, 最终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完工风险是各类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之一。就项目公司而言, 它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各种管理措施来进行减小或消除, 如通过事前合同协议的方式, 将部分完工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公司。项目公司和项目承包公司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进度、完工时间、工程质量等内容, 如果延误交工和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各种赔偿条件、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通常, 对于贷款银行一般采用“商业完工“的概念, 它的标准是专家按照贯例做法确定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 这些指标和标准能确保建成后的项目具备足够的条件来实现现金流。除此之外, 为进一步增强限制、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的安全性, 达到缩减或彻底消除完工风险, 贷款银行通常也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承包公司、或项目实际控制人等项目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 借助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为如期完工提供外部支援, 以降低完工风险。

(四) 产品市场风险及管理

产品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 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项目公司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是否存在该项目产品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否有相似项目竣工;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准入门槛;当项目进入运营阶段时, 项目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仍然有市场;项目所用的技术是否可能被超越。

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开工的盲目性。而在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 签订建立在固定价格基础上长期的原材料及燃料供应协议和产品出售协议,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收入的影响。

(五) 超支风险及管理

超支风险是指项目在建设期间的总体费用 (包括工程建设、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升级等费用) 超过了原定计划预计的总体费用概算。造成此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 如物价上涨、利率上升、汇率变动、用工成本上涨、环境治理、迟延完工以及工艺技术方面产生的问题都是造成此超支风险。然而, 建设项目运营管理费用和还贷资金都来源于预期的项目收益, 项目超支风险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交工、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甚至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停建, 若项目公司在能重新找到新的补充资金来源, 原项目可能会中途而止, 从而造成前期投资颗粒无收, 银行贷款也形成不良资产, 牵涉众多利益关联方受损。反过来, 银行为了盘活不良贷款, 可能又会面临被迫再向项目投入新的贷款的恶性循环。

超支风险是影响我国项目竣工的主要风险因素, 控制方法通常是由项目公司利用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和贷款银行利用“完工担保”或“商业完工”进行, 并通过工程建设合同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工程承包公司。例如, 强化项目发起人支持, 将成本超支后弥补资金缺口的责任分摊给以发起人为主的各方是化解超支风险的有效手段。项目建设阶段, 贷款人一般会按工程进度付款, 但是为了控制风险, 对每笔贷款的支付都要有一些先决条件, 而项目公司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将工程的阶段要求和奖罚体现在承建合同中, 或者每月按一定比例留存支付承包商的资金。最终项目完工时, 如果发生意外, 承包商将只能得到减去赔偿金后的部分留存资金。

(六) 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及管理

原材料风险是指上游供应商不能按时交付符合规格的原材料风险。供应商越少, 需求量越高, 个别材料代替现有材料越困难, 项目就越容易产生瓶颈, 上游风险就越高。因此, 确保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对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它是保证项目如期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的营运风险是指项目建成后, 在试生产和生产经营阶段由于工艺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供应、电力供应、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影响,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未能实现预期经营成果的风险。如生产条件风险、生产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

显然, 原材料风险和营运风险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转, 危及项目公司正常经营, 这类风险发生后,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公司实现现金流, 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用以支付公司的生产运营费用, 更不能按期偿还银行到期债务, 这两类风险可能使得项目公司功亏一篑。针对这两类风险, 贷款银行应督促项目公司尽可能通过一系列信用担保合同和协议文件, 将其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比如, 项目公司应尽可能与信赖可靠的伙伴就能源与原材料供应、材料质量规格、产品销售、运输问题等签订战略协议, 形成有长期的、稳定的、可靠的价格合同, 签定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法律文书, 使项目公司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有自己安全可靠的供给来源。当然, 在签订项目文件时, 应订立明确严格的条款, 包括与涉及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延期惩罚、质量保证、固定价格或价格波动区间等。另外, 项目公司应加强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 强化项目管理水平, 努力提高项目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

(七) 汇率风险及管理

汇率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成为常态。在境外项目融资业务中, 汇率的上下波动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和经营成本的高低。倘若东道国货币疲软贬值, 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的价格就会上升, 进而推高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汇率的波动变化对项目公司的债务结构和偿债压力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 项目设计规划时, 其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股本回报率、税后净现值等的分析均基于初期设定的汇率与贴现率, 如果汇率较原设定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将间接影响到这些经济指标, 从而出现较大的数据出入, 进而对项目的财务指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 汇率风险的控制相对复杂, 对风险防控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分析国际金融走势和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 并从专业的角度, 制定汇率风险防控方案, 通常, 项目公司可采用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工具, 如汇率期权、货币掉期等工具来对冲风险, 烫平汇率巨幅变动给项目公司带来的成本波动。需要注意的是, 在东道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工具并不多, 但可以通过提前预测汇率变动趋势来调整项目公司资产与负债的货币结构。

(八) 环保风险及管理

项目环保风险是指项目公司为满足环保法规的硬性要求而增加新的资产投入或项目被迫停产的风险。近年来, 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变得日益严格。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因满足环保要求而成本上升, 甚至因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被迫停建、停产, 因此, 银行在考察项目融资贷款项目时, 必须对环保风险予以足够重视。

环保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是贷款银行要通过学习了解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考察项目公司是否取得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许可, 有无相应的环评报告, 要督促项目公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保许可的充分考虑, 银行融资要将项目是否取得环评审批做为申贷的前提条件, 并在计划中考虑到未来可能增加的环保成本, 并根据环保法的变化予以调整, 确保项目建设及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第10篇

并购贷款与一般的商业贷款相比贷款的标的是不同的, 正是由于标的的不同决定了并购贷款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对于一般商业贷款如流动资金贷款, 对企业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而在并购贷款中, 对并购标的即被并购方的资产负债情况了解得很少, 信息不对称情况比较严重, 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评估。因而决定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中风险分析与防范尤为重要。本文对并购贷款中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主要是并购的目的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宏观风险。

我国并购贷款业务主要支持战略性的并购, 以更好地支持我国企业通过并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推动行业重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支持的交易要合法合规, 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反垄断、国有资产转让等事项的, 应按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取得有关方面批准, 履行相关手续等。

商业银行对于战略风险的把握和判断主要针对并购的目标选择上。《指引》提出, 在银行贷款支持的并购交易中, 并购方与目标企业之间应具有较高的产业相关度或战略相关性, 并购方通过并购能够获得研发能力、关键技术与工艺、商标、特许权、供应及分销网络等战略性资源, 以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

应用迈克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并购双方企业的战略进行分析。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通过分析, 确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该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内处于不同地位的战略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集团内的关系, 行业竞争规则和激烈程度的根本原因等。通过分析, 有利于商业银行正确实施并购决策和加强并购后的管理。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参与并购借贷过程中引起的贷款无法正常偿还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重要风险之一, 财务风险的管理亦是并购贷款的复杂所在。在一项杠杆并购项目中, 通常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收购公司必须大量负债融资, 高债务带来高利息费用, 一旦并购后的企业预期利润下降, 就会使收购者因债务过于沉重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下降和每股收益的下降, 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使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加大。降低财务风险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加强财务状况分析。

在确定企业并购价格前, 必须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察目标企业是否符合并购企业的财务标准。目标企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 也是确定并购价格的重要依据。由于信息风险的存在, 分析中不应单纯依赖目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 应结合同行业或其他方面的资料, 对目标企业进行资产负债、损益、财务比率等方面分析。例如:资产负债方面应重点分析资产质量、资产各部分的构成比例 (特别是应收账款及无形资产的比重) 以及负债状况;损益方面应重点分析利润或亏损的原因、收入的风险性和稳定性、成本具体构成比例等;财务比率方面应重点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本利润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计算分析目标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等。

2.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对杠杆并购进行评估。

对杠杆并购价值应采用贴现的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该种方法以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 充分考虑了目标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 在日益重视现金运用效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 对企业进行杠杆并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这一方法的运用要求较高的决策条件和能力。现金流量的确定和贴现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并将影响估价的大小, 应采用调整现值模型对贴现现金流进行评估, 充分考虑并购前后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对企业不同活动的现金流量和贴现率分别考虑, 减少并购前后对企业的影响。

3. 制定多种商业银行并购贷款进入、退出机制和方法。

进入和退出机制和方法是建立在对企业并购合理的估值基础上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并购的估值和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订自身进入和退出方案, 制订进入方案时还应充分考虑退出机制。进入、退出方案不仅是企业融资方案的主要内容, 还是财务顾问的重要项目之一。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团贷款、发行理财产品、债转股、发行新股等方式, 帮助并购企业筹集资金, 并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的财务风险。

4. 商业银行应根据资本市场、企业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在并购条款上安排部分或有条款, 尽量降低财务风险。

例如, 对于企业还款计划和执行率, 根据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或有安排;对于企业为归还并购贷款而发行企业债或股份进行或有安排等。通过或有安排使商业银行在企业并购中掌握主动, 能够较为灵活地应对市场和企业环境的变化。

三、信息风险

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 由此而引起的风险称为信息风险。并购方往往难以掌握目标企业全面具体的信息, 只能依赖财务报表, 在并购方缺乏全面细致的事前调查的前提下, 可能盲目做出并购决策;被并购企业总想尽量高估资产与预期盈利, 乃至刻意隐瞒其真实负债与或有负债的状况, 以此达到抬高并购价格的目的。

信息风险在企业并购中是比较普遍的, 商业银行作为财务顾问和债权的投资方面临的信息风险更为突出。减少此类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银行做好并购双方同行业的信息收集和加工。

通过对并购方、被并购方信息与同行业的信息比较, 查找异常指标进而深入分析, 降低信息风险。

2. 商业银行做好并购双方高管的尽职调查。

在国际并购中, 这是较为通行的做法。通过对高管人员的道德、职业履行情况分析, 防范信息风险带来的负效应。

3. 在国际企业并购中, 安排一定企业高管的股权即企业管理层收

购 (MBO) , 使企业管理层的目标与并购方的目标相一致, 进而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

四、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并购完成后, 由于并购与被并购企业不能有效整合, 形成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风险。

通过国际并购案例分析发现, 尤其大型企业并购中, 由于企业为跨国企业或“百年老店”, 这类企业已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 并购后企业战略无法很好地实施, 进而导致并购的失败。另外, 还有一种情况, 并购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网络不能有效地整合, 进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我国并购中更为多见。例如, 由于产品生产工艺等原因, 同类产品不能有效整合, 不同层次的产品不能很好地细分, 出现自身产品竞争的现象;由于销售网络复杂的产权关系或授权体系诸多原因同地区的销售网络不能有效整合等。由于此类风险的存在很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成本没有下降反而提高, 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带来巨大的风险。

为防范此类风险, 商业银行应与并购企业做好并购前的调查, 对整合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做到细致评估, 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产品线的调整、产权关系的理顺等等。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资本监管 类贷款业务 同业资产配置 应收款项投资 信托受益权

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既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利差缩小、竞争加剧等多种挑战,商业银行原来所依赖的以规模扩张获得较高息差的盈利模式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伴随着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增速逐步向常态回归。为维持较高的资产收益水平,商业银行已深刻认识到开展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等非信贷业务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非信贷业务的开展,以促进其收入来源从传统的、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向多元化利差收入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非信贷业务中夹杂着许多类贷款业务,大部分商业银行呈现出信贷资产增速放缓、而类贷款业务规模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类贷款业务实质上仍是信贷业务,这类业务急剧扩张所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类贷款业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非信贷业务主要通过金融同业业务拓展,并将金融同业业务作为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之一。近年来,金融同业业务已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综合性、交叉性的业务特征使其成为极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潜在的非信贷业务产品种类繁多,能够有效拓宽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和客户融资渠道。因此,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设立了专职的业务部门,通过使用同业资金或自有资金投资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利用买入返售票据、信托受益权投资等业务模式开展类贷款业务,其业务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科目中。近年来,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

(一)资产负债结构明显变化,非信贷资产占比逐年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类贷款业务的快速拓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占比逐年提升。以16家A股上市银行为例,2010—2013年,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速尤其明显。从非信贷资产占比来看,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配置有所不同,国有大型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较为稳定;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总体呈增长趋势;城市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银行,对非信贷资产收益的依赖程度很高(见图1)。2013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均实现稳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非信贷资产占比较之前年度略有下降。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非信贷资产余额47.27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50%。从资产构成上看,投资类资产和同业资产是非信贷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两者合计占非信贷资产的比重超过60%,2013年末占比分别为40.88%和21.61%。

图1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非信贷资产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具有差异化的同业资产配置策略

从同业资产来看,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资产规模增幅明显。据央行2014年4月29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资产已由2008年末的6.21万亿元增至21.4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资产总额和贷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从A股上市银行来看,2010—2012年,各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12年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余额10.52万亿元,较之前年度增幅明显,同业资产占比已由2010年末的8.23%上升至2012年末的12.24%,其中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波动较大。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创新活跃,发展较快,但也存在部分同业业务发展不规范、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市场对监管机构加大同业业务监管力度的预期增强,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压缩同业业务规模,同业资产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图2)。

图2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配置策略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同业资产配置比重较低,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仅为7.56%;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其中个别银行2013年末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30%。从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构成来看,同业资产主要包括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其中各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均较高,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5.37万亿元,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8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8.12%、69.30%和48.96%,不同类型上市银行近年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波动均较大(见图3)。

图3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同业资产的比重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商业银行同业资产项下配置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差异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配置比重明显高于国有大型银行。国有大型银行主要为市场资产拆出方,以单纯资金业务为主,买入返售票据资产占比相对较小;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在目前信贷规模受限的背景下更倾向于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使贴现票据资产盘活,将原本计入贷款统计口径的票据资产转移至同业资产项下,达到腾挪信贷资产的目的。而同业票据业务已不仅仅是作为传统的流动性管理工具,还可能转变成追求盈利、扩大资产规模、规避信贷管控的另类手段。

(三)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严重,风险增大

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负债已由2008年末的5.32万亿元增至2013年末的17.87万亿元,增长236%,相当于同期负债总额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A股上市银行来看,2010—2012年,在负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16家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均实现较快增长,且同业负债增速明显高于负债总额的增速。但2013年以来,受市场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对负债来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业负债占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图4)。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负债总额为88.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0%。其中同业负债余额为12.56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的1.77倍,同业负债占比已由2010年末的11.79%增至2013年末的14.12%。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分别为30.24%和24.20%,明显高于国有大型银行的10.02%。从同业负债结构来看,16家上市银行同业存放款占同业负债的比重为76.49%,拆入资金占比为13.52%,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为9.99%,同业负债结构较为稳定。从资金流向来看,除了为满足流动性管理需求进行的主动负债外,同业负债包括大量同业通道资金,资金流向并不明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值得关注。同时,同业负债主要为稳定性较差的短期同业负债,负债成本要明显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这样的负债模式也必然要求资产端需要配置期限更长、信用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这也就更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在银行体系内聚集。

图4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同业负债占比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四)同业业务监管预期增强,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规模增幅明显

从投资资产看,2010—2013年,16家上市银行投资资产规模增速相对平稳。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投资资产余额19.32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平均比重保持在20%左右。从不同类型的机构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投资资产规模变动不大,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近几年投资资产规模增幅明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各家股份制银行差异较大,集中在9%~23%的区间内;3家城商行投资资产增幅显著,投资资产配置规模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均在20%以上。从投资品种来看,商业银行投资品种主要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随着监管机构对同业业务监管预期的增强,商业银行购买的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在会计处理中也逐步趋于隐蔽,部分商业银行将原本计入同业资产项下的信托理财产品转而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致使商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快速增长。2013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末,16家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余额3.53万亿元,较2012年末大幅增长51.94%。从16家上市银行年报可以看出,投资购买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业绩竞争更加激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余额占投资资产的比重已超过40%(见图5),而相对稳健的国有大型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通过自营资金投资信托受益权、资产管理计划等产品,将实质上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投资资产,可能变相为一些贷款受限制的企业发放贷款,在规避信贷管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资金投资收益。

图5 16家上市银行2010年—2013年末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重

数据来源: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年报

类贷款业务快速扩张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为拉动银行业务规模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监管政策套利

类贷款业务与信贷业务在监管方面的考核不同,为商业银行带来了监管套利的机会。我国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限制相对宽松,根据银监会2012年6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债权(不包括次级债权),原始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其风险权重为20%;3个月以上的风险权重为25% ;而对一般企业的债权,风险权重为100%。与原来的管理办法相比,新资本管理办法中不同期限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相对于信贷资产100%的风险权重而言仍较低,因此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上述债权配置为低资本占用的同业资产来降低风险系数。此外,类贷款业务不纳入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现行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资产均不体现在分子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存贷比指标的红线控制;针对上述类贷款业务,商业银行无需计提风险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而且同业授信不受单一客户贷款不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等客户集中度指标的约束。上述政策差异为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合作发展类贷款业务提供了动力。

(二)突破业务边界,谋求资源整合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运行体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进行分业监管。近年来,随着信贷规模管理、新资本管理办法等监管政策的实施,银行业监管政策呈现趋严态势,但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部分业务的监管限制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松。如2012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就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由行政审批制改为事后备案制,并扩大了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取消了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双10%的限制,以便于证券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自行约定投资比例;在同期保监会发布的多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中,也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定制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个性化产品,较为容易地满足自身客户的融资需求;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同业合作获取通道业务收入,实现互利共赢,这也体现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各类金融机构突破自身业务边界,谋求资源整合的发展需求。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调节的重要工具

目前,除存款利率还存在管制外,我国金融市场利率、金融工具的利率均已实现了市场定价,但不同定价模式下的利率水平差异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的套利空间。另外,由于商业银行客观上存在的规模、客户结构、营业网点布局以及产品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化程度也较为明显。有的银行存款资金较为富裕但信贷项目储备不足,从充分运用闲置资金获取最大收益的角度考虑就会产生资金拆出需求,反之,商业银行会有资金拆入需求。无论作为资金需求方或是供给方,商业银行借助类贷款业务能够有效推动金融机构之间资源的相互调剂,在满足双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同业资金拆借业务获取较高资金收益。同时,鉴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缺乏较为有效的信贷资产流转渠道,类贷款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非标准化的信贷资产流转方式,当商业银行将实质上的信贷业务包装成信托受益权、信托理财产品以及券商资产管理计划时,就具备了在金融同业之间流转的可能,成为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工具。

类贷款业务潜在的风险隐患

随着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在绕开贷款规模限制、规避监管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类贷款业务容易导致监管指标失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监管政策的调控效果。在宏观层面上,也对货币创造机制产生作用,影响货币供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一)容易导致监管指标失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存贷比、信贷额度、信贷投向以及资本占用等指标的考核实现。商业银行在利润的驱动下为了扩张业务,通过规避管制推出了众多同业通道类创新产品。在通道业务中,实际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通过各种同业通道将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表内和表外科目相互转换,将信贷资产从“贷款”科目转移至“非信贷资产”科目,并游离出贷款科目的监管统计范围,逃避贷款额度以及存贷比指标的约束。从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通过包装成同业资产,将信贷资产带来的100%资本占用大幅缩减为银行同业业务25%的资本占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利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管理。此外,为满足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客户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对接理财产品、信用证和金融票据等产品,以非信贷资产的方式隐藏了信贷资产的实际投向,这也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类贷款业务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同样具有存款派生功能。类贷款业务通过资产负债表的传导,作用于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并最终影响全社会的货币供给。以银行之间的通道业务为例,资金充裕而缺乏有效贷款需求的银行可以通过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获得相应的资金收益;资金短缺而有较多信贷客户储备的银行可通过受让的资金来扩大贷款规模。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使资金盈余银行和资金短缺银行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满足,银行体系内的闲置资金能重新进入信贷领域,从而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和周转效率,这将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由于类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稳步上升,在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以及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部分类贷款业务额外增加的货币供给未在各类报表上体现出来,影响货币供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将削弱未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三)流动性、信用风险激增,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增加

商业银行类贷款业务具有单笔资金数额大、波动性强的特点。商业银行为了赚取高收益,依靠短期主动负债资金滚动对接长期资产,资产负债期限严重错配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激增。如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的大幅波动,充分暴露出类贷款业务中盈利性和流动性严重失衡的问题。此外,因流动性收紧、监管部门同业通道业务管控预期增强等引起的银行间资金成本增加对实际资金使用方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资本密集型融资受限行业的资金链将会再次面临考验,未来可能将逐步向上下游行业传导,商业银行面临的整体信用风险很可能上升。

(四)跨市场金融监管机制缺失,易形成交叉性风险隐患

随着金融机构之间合作方式的不断创新,类贷款业务已横跨货币、资本、理财、信贷等多个领域,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更为密切,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关联性也大大增强,客观上使得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风险防火墙受到严峻考验。同时,我国跨市场金融监管机制的缺位,使跨市场交易链条中的部分环节可能脱离监管范畴,一旦某个交易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业务链条断裂,风险就会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合作以一种隐蔽、快速的方式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并迅速传染到其他参与者,埋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加强类贷款业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

鉴于类贷款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混业经营态势及其可能产生或积聚的系统性风险,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跨市场金融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建立部际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适应性;重新检视不同监管机构间监管指标的合理性、一致性和必要性,不断完善类贷款业务及信贷业务的监测指标和监测体系,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二)加强监测分析,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建议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类贷款业务风险变化情况的日常监测和统计分析,构建类贷款业务变动情况跟踪分析制度,以及时掌握非信贷业务的业务模式和操作流程,评估可能对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监管。对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类贷款业务,应提供有利的政策以支持其更好地发展;对以规避监管为主要目的的类贷款业务,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对单纯以追逐利润和规模扩张为动机,资金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的类贷款业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该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快标准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增强类贷款业务流转透明度

建议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增强类贷款业务标准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引导商业银行的同业合作模式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拓宽商业银行获取资本回报的渠道,减少商业银行为提升资本回报而进行的监管套利。在资产端,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在负债端,继续推进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业务试点,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标准化和透明度。此外,需进一步加快建立非标准化产品交易的管理平台,以实现类贷款业务规模的统计和监测,增强类贷款业务流转的透明度,使之成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监督管理工具。

(四)不断修订和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

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第12篇

一、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成因

(一) 企业方面

1. 缺乏担保与补偿能力。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产较少, 抵押物不足, 更多的采用保证方式, 商业银行出于自身资金安全, 要求中小企业互相保证。一旦借款人经营不善, 不能及时偿还, 商业银行就会要求联保企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家企业发生风险, 会导致整个联保团体陷入困境, 甚至于破产, 如缙云工业区园区企业因担保链风险波及一大批企业倒闭和破产。即使进入贷后资产处理, 商业银行不但需要花上较高的费用, 而且受偿率也很低, 难以补偿银行放款资金。

2. 信息披露不足, 财务数据失真。

中小企业没有将信息充分披露出来, 部分数据有作假情况出现, 导致银行无法有效开展信贷调查工作, 面临着重重的困难, 很难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 也不能保障评估风险的有效开展。我国没有形成健全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部分企业只有财务报表, 其它有关证明信用方面的资料, 同时, 还面临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提高信誉度和信用评级, 中小企业通过调整数字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 实现最终的信贷审批。金融企业很难把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给贷款审查和授信等环节带来不便。

(二) 银行方面

1. 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为了减少交易成本, 银行会在平均风险成本的基础上, 为中小企业设定相同的贷款利率。实力雄厚的企业, 不愿接受过高的利率。这样就产生一种情况, 商业银行拥有数量庞大的、高风险的、低质量的客户群, 只有采用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了满足自身利益, 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获得资金的商业银行, 将这部分资金运用到风险更大的项目上, 更加强了风险的产生。

2. 银行信用体系不健全。

当前, 在针对中小企业的评估上, 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形成有效地评估体系, 专业性较差, 预警机制落后, 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在评估中小企业信用时, 部分商业银行仅仅参照其财务报表。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虚假成分较高, 无法为银行提供切实可行的信用评估证明。

3. 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形成科学的信息系统, 缺乏连续性和前瞻性, 数据信息虚假成分较多, 丢失现象严重, 数据割裂现象时有发生, 一致性较差。基础数据较为分散, 缺乏准确性, 借助基础数据分析的结果偏离问题突出, 无法对高层次风险进行有效分析, 不能实现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 不利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部分商业银行的会计部门、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处于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 各自为政, 统计口径和出具数据之间存在不相符, 不能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企业分支机构在注册资本和所属行业等方面出现了突出问题,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很难进行有效把控, 无法有效分析。

二、加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 强化银行信贷业务法律运行环境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引导, 国家应当对有关信贷方面的法规进一步完善, 减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对自身发展不良因素的影响。另外, 国家还要遏制地方行政机构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对商业银行政策干预, 保障商业银行有独立的地位, 防止不良资产在商业银行中萌芽, 从根本上遏制商业银行授信和贷款风险的产生。

(二) 制定风险预警制度

风险预警是风险控制中的首要工作。风险预警的制定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具体的工作。从宏观开展的视角来看, 需要有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同时, 需要对中央央行货币政策和国家宏观政策进行研究, 确保信贷资金在宏观投向的方向上能够符合银行资金的活动规律。从微观研究视角出发, 将企业的微观经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实现风险预警传动信息系统的构建。信贷风险是客户风险转移来的。财务风险本身有一定的先兆性, 所以, 在银行信贷风险研究过程中, 将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银行存货风险财务指标进行有效的联系, 实现两者之前的动态性映射。其中, 需要建立客户信息库, 客户信息库的内容包括账户信息和财务信息, 另外, 像和客户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也是客户信息库包含的内容。接下来还需要构建财务风险信贷资产传导机制。

(三) 建立中小企业信贷基础数据库

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信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很有必要。在信用评估过程中, 中小企业要求较高的数据积累, 这种技术的实现光靠个人是实现不了的。为了提高构建模型的使用性和准确性, 中小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 共享信息, 实现牢靠评分模型的构建。

(四) 加大风险管理执行力

在贷款之前, 需要调查, 这是全过程体系强调的重点, 共分两种: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 为了减少企业内部假会计账目的出现, 贷款人员不要对这种数据进行针对性核对, 获取信息的渠道可以为海关信息和税关信息, 要和相应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对代理商和供应商要有所了解, 另外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了解也很有必要, 从中获取真实的信息。

(五) 加大对相关业务员的培训力度

银行业务人员在办理银行业务的时候, 要本着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够预防风险的产生。银行融资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具备清醒的风险管理防范意识, 同时, 还要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这是银行融资人员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银行要对融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外汇政策和外汇业务管理, 保障银行融资人员有较高的管理业务素质, 让银行融资人员对政策水平有清楚认识, 提高自身思想水平, 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性操作。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有关授信和贷款方面的风险成因, 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 以实现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完善, 为商业银行在授信和贷款业务中预测和控制风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忠, 邹传伟.硬信息和软信息框架下银行贷款审批权分配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J].金融研究, 2010.8.

上一篇:交换制度下一篇: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