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矛盾范文

2024-05-22

供求矛盾范文(精选5篇)

供求矛盾 第1篇

一、改革以来的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1、从供给方面分析。

改革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 近十几年里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出现了逐渐下降的倾向。例如, 1984-1990年间全国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到1.53%, 到1990-1995年间, 其增长率又下降到0.9%。但是总体看来粮食总产量是增大的。

2、从需求方面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人口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引起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人口增长会明显带动粮食消费的增长。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1991年的26%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34%和2020年的50%。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人均粮食需求在21世纪前一二十年快速增长, 在后几十年又放慢增长的特征。

二、实现粮食供求平衡面临的矛盾

1、生产领域存在的矛盾。

(1)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历史增长空间日趋变小。1957年全国有耕地面积167745万亩, 到1995年耕地进一步减少到142456万亩。更令人担忧的是, 今后我国耕地还将继续减少。而且今后中西部地区非农业发展将有明显的加快趋势, 这需要占用大批土地。 (2) 生产成本上升, 收益率下降, 直接威胁着粮食生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急剧上涨, 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速度更快, 粮食价格也节节上扬, 到目前为止, 国内粮食价格已普遍超过了国际市场的水平。今后国内粮食价格很难再有大幅度的上涨, 相反农业生产成本仍会迅速增加, 最终导致收益率急剧下降, 种植会很快变得无利可图。 (3) 农业投入不足, 耕地质量不高, 严重制约着粮食产量的增长。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算, 中、下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8.67%, 耕地质量偏差。从1995年到2030年, 如果我国要改造9亿亩中低产田、开垦2.2亿亩荒地、扩大2.6亩耕地灌溉面积就需要投资7400多亿元。在全社会资本有限的情况下, 工业与农业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 这终将使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消费领域存在的矛盾。

现行消费政策同市场化改革相矛盾, 仍然在不断鼓励和刺激粮食消费, 一方面是粮源紧缺, 另一方面却是超前消费和严重浪费。据有关资料估计, 我国历史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存在的损失和浪费每年达450亿公斤以上。

3、对外贸易领域存在的矛盾。

由于内贸与外贸脱节, 外贸体制改革滞后, 造成粮食进出口调节不灵, 反应过度, 往往是粮食丰收了却进口, 歉收了反而出口, 对国内粮食市场不仅难以起到调节作用, 反而形成了冲击, 扩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

三、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对策措施

1、扶持粮食生产, 增加国内供给总量。

(1) 以法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空间, 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 都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2) 制定优惠政策, 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生产, 鼓励农民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发展粮食生产中有利可图。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开展土地经营规模,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的商品生产率。 (3) 利用科学技术兴粮, 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实践证明, 在其它技术不变的情况下, 良种本身的增产幅度达15~20%, 其潜力较大。加快良种培育、推广及应用进程,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是解决我国粮食低产于世界水平的突破口。例如实行“沃土计划”, 增强土壤肥力, 以增加粮食产量。

2、提倡节约, 引导消费, 增强惜粮意识。

(1) 对高消耗粮食制品适当征收税, 控制粮食消费量。我国人多地少, 从长期趋势看全社会粮食资源是紧缺的。因此, 国家应从政策上引导城乡居民消费耗粮食较少的食品, 比如多吃草食动物食品, 少吃猪肉。凡耗粮多的收税也多, 反之, 征税也少。 (2) 搞好节粮人才的培育。开展控制粮食产后损失的研究, 加强监控工作。由于粮食产后损失长期被忽视, 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所以开展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 挖掘减少损失的潜力势在必行。要努力提高产后系统各个环节管理和业务人员的素质, 使他们成为一支责任心强的监控队伍。

3、搞好外贸体制的改革, 协调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

当国内粮食丰收时, 可适当出口, 如果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时, 则要在出口补贴方式出口, 还是继续储备, 待来年缩小播种面积达到平衡。充分利用乌拉圭谈判结果中的“灰色区域”, 在价格、关税、检疫等方面采取灵活措施, 有效地保护我国农业利益。比如, 利用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条款, 可以享受弹性关税制度, 不对等削减等优惠。还可以利用“灰色区域”保护层, 设立非关税壁垒。

摘要: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供求状况和实现粮食供求平衡面临的矛盾进行分析, 提出了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济.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供求矛盾 第2篇

1.上一轮基本农田规划存在的问题

1.1耕地保护空间布局不合理 上一轮规划在确定保护区时没有准确预测后期经济建设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未来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和城镇用地发展方面考虑不够;部分耕地空间布局分散,没有成片规划保护;有的基本農田保护区位于洪水淹没线以内;少数国有林地和军事用地也被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有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面积小、质量低、分布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发展;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地域上没有土地利用分区标志,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导致有些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难以形成有效保护。

1.2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执行不严 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了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政策,一些乡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随意扩大生态退耕范围和绿色通道建设的宽度,违规占用了基本农田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生态退耕直接挤占了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农业结构调整也缺乏整体规划,土地利用存在盲目性,既破坏了土地利用结构,又浪费了基本农田资源。

1.3基本农田总体质量不高 多数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基本农田抗灾能力低,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比例偏小;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旺盛,擅自将周围优质高产的耕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区,新补划的基本农田大部分位置偏远、质量不高,粮食生产能力偏低;普遍存在耕地重用轻养、补充耕地重工程建设、轻地力培肥等问题。

1.4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的手段不足 每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严重脱节,土地利用档案更新缓慢,基本农田登记资料陈旧落后,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缺乏动态监测。

2.新一轮基本农田规划修编的对策

2.1科学合理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 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实用、管用,统筹安排各个行业用地,留足建设用地,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定要将高产、稳产的耕地集中连片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保护要由原来单一的面积保护,提升为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全面管护。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2.2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保护制度 对基本农田的地力进行分等定级,依据不同等级的基本农田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鼓励和提倡农业生产者通过秸秆还田、施用农家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保护区内耕地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施肥指导;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定期通报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力变化状况;加强基本农田质量调查、环境监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要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基本农田的土地生产经营者,也就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者。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承包农户,体现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规划预留的基本农田也必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2.4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占用或者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并禁止闲置和荒芜基本农田。对于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当其选址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时,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基本农田总量的平衡。

中国原料奶供求矛盾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原料奶,自给率,供给,需求

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中国奶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逐步由成长步入成熟,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伴随着奶业的迅速发展,原料奶供给和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原料奶产量仅能提供乳品企业处理鲜奶能力的2/3,远不能满足乳品企业的加工能力的需要。乳品加工能力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奶源的增长速度最高也没超过15%,乳品加工能力与奶源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目前有90%以上的乳品企业没有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约50%的乳品企业还没有达到产能的50%。因奶源不足,大乳品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0%-70%,小乳品企业开工率在30%以下,全国很多知名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原料奶紧缺问题的困扰,原料奶生产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扩大原料奶供给,乳品企业纷纷展开对奶源基地的争夺和控制,原料奶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奶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从原料奶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此做一个全面的实证研究。

1 研究动态

原料奶是乳制品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原料奶生产环节的经济学分析则不多。Blayney and Mittelhammer[1]将原料奶生产反应分成由价格和技术引起的两部分,这种分解对于评价奶业效率以及评估价格支持政策有效性,提供许多基础性的判断。韩高举[2]通过SPSS软件建立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运算,得出奶牛存栏数是导致原料奶增长的主要因素,指出技术与制度对原料奶增长具有阶段性作用。Tauer[3]对美国纽约1985-1993年的70个奶牛场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益供给函数对供给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过100头奶牛的农场长期供给弹性为1.38,少于100头的奶农的供给弹性为0.55。许丽[4]运用1988-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原料奶短期供给价格弹性为0.37,同周俊玲[5]研究结果(0.38)相似,都认为短期内中国奶类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周宪锋等[6]运用1995-2006年时间序列,利用那拉维模型和消费者需求理论构建供给方程和需求方程,对影响原料奶市场波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原料奶的短期供给是缺乏弹性(0.81),长期供给是富有弹性(1.62),长期而言,原料奶产量受价格影响较大,原料奶供给弹性远远大于需求弹性。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料奶供给弹性的方面,而对原料奶供给与需求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则很少。从研究方法上看,都是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各个变量对原料奶供求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利用2003-2007年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以原料奶生产环节为研究对象,以其供求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采用计量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原料奶供给和需求的剩余和紧缺情况,解释原料奶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从而规避原料奶生产的较大波动,引导奶业有序发展。

2 原料奶自给情况分析

2.1 分析方法

国际奶粉市场受到自然、经济、政治多因素影响产生变动,因此本国原料奶生产能否满足乳品企业发展的需求,关系到我国奶业安全程度以及乳品行业未来的发展。为此,本文借鉴粮食自给率[7]的研究方法建立原料奶自给率模型,用以研究中国以及各省区原料奶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原料奶自给率(A)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原料奶生产总量(S)占总需求量(D)的百分比,即:

A=(S/D)*100%

一般乳品数量安全水平与原料奶自给率成正比,当A=95%,即达到了足够的乳品数量安全水平;只要自给率大于90%,即达到了可以接受的乳品数量安全水平;若自给率小于90%,则为不安全;若要追求100%的自给目标,会以牺牲经济发展效率为代价。

2.2 结果分析

(1)中国原料奶的自给率。根据原料奶自给率公式,计算了1995-2007年中国的原料奶自给率,以及乳制品的净进口量。其中,原料奶需求量的估算是根据液态奶(1:1)与干乳制品(1:7)折合加总而得(按照《中国奶业年鉴2008》的折合方式),乳制品的进口量是乳清粉、固态乳、奶油、奶酪、鲜奶、酸奶进口量之和。结果显示,在1995-2007年的13年里,有8个年份原料奶自给率都在95%以上(表1),即1999-2006年原料奶供给充裕,并出现剩余。实际情况表明,这段时期中国奶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国家把发展奶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奶农的养殖积极性提高,奶牛存栏数和原料奶产量迅速增加,2006年奶牛存栏数是1999年的2.87倍,年均增长16.25%,原料奶产量是4.45倍,年均增长23.77%;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奶粉价格较低,国内进口乳制品量迅速增加,2006年进口乳制品量达到最高,为34.78×104t,比1999年16.34×104增加了2.13倍。进口乳制品对我国原料奶的需求产生替代,国内乳品企业减少对本国原料奶的需求,所以这段时间国内原料奶供给比较充裕。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2008;进口量数据来自范婧婧(2008)[8],净进口量、自给率数据为计算结果。

1995-2007年,有5个年份原料奶自给率在95%以下,最低在77.58%,表明原料奶供给不足。1995-1998年我国原料奶出现自给率不足,主要原因是1992-2000年我国奶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一方面,国家开始放开奶类购销价格,乳制品零售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组建奶业集团,并且调整乳制品生产结构。国家鼓励引进外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一些实力雄厚的外国乳品企业(雀巢、卡夫、帕玛兰特、达能等)纷纷进入我国,乳品企业数量和加工能力有很大提高,国内乳品企业之间,国内外乳品企业之间纷纷展开奶源争夺战;另一方面,国家取消实行多年的“以奶换料”政策以及对原料奶收购价格补贴,致使原料奶生产成本上升,奶农养殖效益下降,奶农减少存栏数进而影响到原料奶供给。2007年原料奶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乳业市场环境的影响,国际上乳制品紧缺,国内乳品企业扩大产能,争抢原料奶,促进乳制品出口,2007年乳制品出口量达到历年最高,使得净进口量减少近一半左右。乳品企业增加原料奶需求而展开恶性竞争,导致原料奶供给小于需求,出现供求缺口。

(2)各地区原料奶自给率。根据原料奶自给率公式,分析了2006-2007年我国28个省份原料奶自给率情况。其中,供给量即原料奶的实际产量,需求量是液态奶(1:1)与干乳制品(1:7)折合加总而得,盈缺量是供给量减去需求量。结果显示(表2),2006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原料奶供过于求,只有北京、陕西两个省市存在供求缺口,主要原因是进口奶粉大增,乳品企业减少对国内原料奶的需求;南方地区大部分省份不能满足当地企业需求,原料奶供求缺口较大,其中湖南地区缺口最大,广东次之。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是我国奶业发展主要产区,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奶牛养殖,奶牛存栏数和原料奶产量占全国80%以上;由于南方地区本身的自然地理条制约奶业的发展奶牛存栏数和原料奶产量较少,乳品加工企业数量又相对比较集中,如江苏乳品加工企业个数43家、浙江33家、广西30家、广东22家、湖南25家。

资料来源:《中国奶业年鉴》2008。

2007年国内大多数省份供给不足,北方地区缺口最大的是陕西省,自给率仅为49%,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地区原料奶剩余量较多,可能没有剔除奶农自食情况;南方地区只有四川省、云南省原料奶产量能够满足当地需求,其他省份均表现出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主要原因是一是上半年饲料价格上涨,奶农养殖成本大增,出现“倒奶杀牛”现象,奶农存栏量、奶类产量有所下降,下半年奶源不足企业争抢原料奶;二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原料奶减产,欧盟一些国家取消了奶粉出口补贴政策,国际奶粉价格上涨,进口乳制品量下降,国内乳品加工企业转而增加对国内原料奶的需求;同时兴起一批中小乳品企业(江苏省乳品企业数量由2006年的43家增加到2007年的52家,河南由68家增加到109家,湖南由25增加到40家)同原有乳品企业争夺现有原料奶,原料奶供给紧张。

3 原料奶供需矛盾分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2007年《中国奶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涉及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从本文的研究目的看,主要是研究原料奶供给和需求矛盾对奶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全国各个省份都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所以要考虑各个省份的数据。

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影响原料奶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如原料奶收购价格、饲料价格,但是饲料价格的可得性比较困难,所以本文采用构成奶牛饲料的最为主要的两个因素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指数作为替代;在对影响原料奶需求因素实证分析时,最好采用省份的原料奶总供给和以及企业总需求情况,由于原料奶的总需求的数据存在缺陷,所以主要考虑乳品企业的需求,通过液态奶(1:1)和干乳制品(1:7)折合加总而得;由于数据查找比较困难,对于奶农自食和散户消费原料奶没有进行统计;由于各个省份的奶牛单产数据在统计年鉴中没有给出,本文根据《中国奶业年鉴2009》的折合方式进行计算,即原料奶产量/奶牛存栏数*60%;原料奶挤出后有一个抗菌期,抗菌期过后,其中微生物迅速繁殖,极易导致生奶腐败变质,原料奶本身易腐蚀性、易变质、储存困难、不适合长途运输等特点,所以原料奶不存在出口。

3.1 原料奶供给的影响因素

原料奶产量受到价格、成本、奶牛存栏数、奶牛单产量、技术投入等多方面影响,然而在短期内在现有生产能力下,影响原料奶供给的因素主要是原料奶的收购价格以及其他投入品的价格,通过奶牛单产的变化作为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所以影响供给的函数模型设定形式为:

Iny=c+a1lnp1+a2lnp2+a3lnp3+a4Dc+εi

其中,y是原料奶产量;p1为原料奶收购价格;P2为玉米生产价格指数;P3为豆类生产价格指数,DC为奶牛单产量。

由于面板数据时间期限较短而截面较多(T=5、N=28),趋势一般不会很明显,所以在此不进行单位根检验。关于价格的滞后问题,主要考虑上一期价格会对当期奶农产生影响,通过不断的模型验证发现滞后一期的R2与解释变量较好,所以对于价格因素选择滞后一期。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分析,原料奶供给分析的结果见表3。

注:()内为T值,***、**、*分别表示1%、5%、10%水平上显著;

运用F检验和H检验来确定模型的选择。计算得到F统计量为4.57,在给定5%的显著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F(25,84)=1.52,由于4.57>1.52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模型采用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设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参数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参数估计量分别用Bw和BRE表示离差OLS估计量和可行GLS估计量。因时点固定效应回归结果Bw与个体随机效应回归结果BRE两种估计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建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

因当年玉米价格对原料奶供给量影响不显著,剔除这一变量进行重新回归,结果见表4。模型调整后R2明显提高,由0.297提高到0.368,说明模型本身的拟合程度较好。玉米和大豆是奶牛饲料的主要来源(玉米占50%、豆粕占35%),饲料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奶牛的养殖成本收益率,二者价格的上涨使得奶农的养殖成本上升,致使成本收益较低,奶农采取杀牛或者减少精饲料的方式来减少成本和损失,从而进一步影响原料奶供应量;原料奶收购价格的上涨同成本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原料奶价格上涨1%,供给量会增加0.59%,短期内原料奶收购价格为缺乏弹性,这一结论同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合。但是从分析结果发现,奶农对饲料价格变动反映更敏感,只要饲料价格稍有上涨,奶农便会采取减产措施;奶农的物质费用的投入以及技术的改进也会影响原料奶供给,通过奶牛单产这一变量发现,如果增加物质费用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对提高原料奶供给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原料奶价格稳步增长是鼓励原料奶生产一个非常重要手段。

3.2 原料奶需求的影响因素

原料奶需求主要受到乳制品价格、乳品企业加工能力、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原料奶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所以影响需求的函数模型设定形式为:

lny=c+a1lnp1+a2lnp2+a4lnjg+a5lnim+ailnxf+Di+εi

其中,y是乳品企业原料奶需求量,p1为原料奶收购价格;P2为进口干乳制品折合为原料奶价格;jg为乳品企业加工能力;im为乳品企业销售收入;xf为乳品的消费支出(i=6或7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的乳品消费),由于没有查找到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所以用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支出作为替代变量;Di为虚拟变量北方各省份为1,南方各省份为0。

运用Eviews5.0软件可以直接计算出Panel Data变系数模型、混合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运用O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从表5可知变系数模型和混合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7.49和27.27,进而求得F统计量值为8.73,取得显著水平=0.05时,由F分布表查的F(26,72)=1.55,F统计量8.73大于临界值1.55,所以模型拒绝原假设,模型变化与个体参数变化有关,因此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设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参数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参数估计量分别用Bw和BRE表示离差OLS估计量和可行GLS估计量,S(Bw)和S(BRE)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标准差。Bw和BRE差异比较小,按着理论可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运用Hausman检验证实结果:

个体固定效应回归结果:Bw=0.55,S(Bw)=0.956;

个体随机效应回归结果:BRE=0.621,S(BRE)=0.645

H表示Hausman统计量,因H=0.498

注:()内为T值,***、**、*分别表示1%、5%、10%水平上显著。

从表5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原料奶收购价格、进口干乳制品折合为原料奶价格在模型中不显著。原料奶价格对原料奶需求缺乏弹性,原料奶收购价格的变化对原料奶需求影响不大,这一结论与周宪峰等[6]得出的结论一致。这可能与近年来进口干乳制品数量不断增加对原料奶产生替代,降低了乳品加工企业对原料奶的依赖;在统计各个省份的干乳制品进口数据时,数据存在很大的缺失,对干乳制品折合为原料奶价格在模型不显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考虑剔除不显著变量后对模型进行修正,运用EVIEWS5.0软件重新估计随机效应模型,具体估计结果如下:

表6的实证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前系数的符号与理论分析保持一致。其中乳品企业销售收入变量影响最为显著,当企业销售收入增加1%,原料奶需求量将变动0.75%,说明乳品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是由乳品产量和价格构成,如果产量基本保持不变,价格对企业增加原料奶需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乳品企业的加工能力越大对原料奶的需求量也越大,这一结论也同现实相符,但是随着加工能力的扩大又会出现产能过剩情况;随着我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量都处于增长态势,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乳品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尤其农村乳品消费市场将成为乳品企业之间新的竞争领域,这必然也会使得乳品企业增加原料奶需求;南北地域差异对影响原料奶需求并不显著,当经济形势发展好时会新兴很多乳品企业,反之亦然。所以,乳品企业可能更多从企业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情况来决定是否增加原料奶需求。

4 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对原料奶自给率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全国原料奶自给率情况还是各地区原料奶自给率情况,都存在供给问题。从供求两方面考虑,乳品企业需求不断增加,供给由于受到价格因素的滞后性表现出相对稳定,原料奶供求出现缺口,2006与2007年28个省份的原料奶供求缺口比较,供不应求的数量逐步增加;受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1995-2007年全国原料奶经历供不应求到持续较长时间的供过于求,似乎又要进入供不应求的格局;很多研究学者认为,乳品加工数量、加工能力迅速增加超过原料奶增加,供求关系表现出总量供不应求。总体情况看,原料奶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乳品企业加工能力需要,但是局部地区出现原料奶供给过剩现象。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奶源和乳品企业的调控力度,实现原料奶生产与乳品加工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国家还应对进口乳制品,尤其是奶粉的调控,防止国外乳制品对国内原料奶价格的冲击。

通过对原料奶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原料奶供给变动主要受到饲料价格和原料奶收购价格变动影响,直接导致奶农的比较利益发生剧烈波动,从而进一步引起奶农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波动,进而引起市场波动,原有的市场偏离均衡状态。从中可以看出,由价格变动引起的连续传导机制以及生产波动和市场波动的相互作用。原料奶需求主要受到企业加工能力、销售收入、消费量等变动影响,当乳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增加,市场经济发展前景较好,企业利润增加,就会出现争夺奶源现象,进而导致原料奶价格波动;反之,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乳品市场委靡,企业又会压级压价、拒收原料奶。原料奶供求波动产生由传导机制系统内部原因导致或者系统外部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建立合理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保护奶农的利益,稳定原料奶的供给。同时要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城乡居民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从而扩大对原料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Blayney D P,Mittelhammer R C.Decomposition of Milk Supply Response into Technology and Price-Induced Eff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0(4):864-872.

[2]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Tauer L W.1998.Estimates of Individual Dairy Farm Supply E lasticities[EB/OL].http://ageconsearch.umn.edu/bitstream/14745/1/wp9808.pdf,2010-02-10.

[4]许丽.中国奶类短期供给弹性预算[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3):18.

[5]周俊玲.中国奶类市场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6]周宪锋,朱香荣,花俊国.基于供求弹性角度的原料奶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73-80.

[7]赵芝俊.开放条件下利用国际贸易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贸易战略研究[A].内部报告,2004:12.

供求矛盾 第4篇

从2000年开始,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显著启动, 规模迅速扩大。这一年, 全省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完成8.39亿元, 新开工面积155.75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122.64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投资、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比1999年增长81.6%、97.2%、31.8%。2001~2005,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投资累计完成54.85亿元, 累计竣工房屋面积662.35万平方米。如果以套均建筑面积80平方米测算, 竣工的经济适用房可使8.28万户居民受益。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投资规模在2003年达到峰值, 为13.48亿元, 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在2002年达到峰值, 分别为171.52万平方米和140.99万平方米。但2006年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大幅减少, 全年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仅为6.16亿元, 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为71.1万平方米和58.91万平方米, 仅为峰值的40%和41%。2007年以来,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再次加快, 成效显著。1-8月, 全省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达到7.67亿元, 同比增长1.6倍, 新开工面积89.5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8倍。以上有关江西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情况可用表1来说明。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局:2001~2007年历年《江西统计年鉴》。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政府也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是从市场供应和居民的需求来看, 供需矛盾依然很严峻。从供给看, 2006年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当年竣工58.91万平方米, 按套均60平方米计算, 可满足0.98万户居民的需求;如按套均80平方米计算, 只能满足7400户居民需求。从需方看, 市场需求巨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房制度的若干意见》 (赣府发[2006]35号) 中第十条关于“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规定:“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应当依据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小于1的系数作为参考依据来合理划定。”依照上述规定, 2005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8619.72元, 其中中等收入以下的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6167.5元, 该收入是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71.6%, 符合上述的规定范围。再以公安部门的户籍统计数据来推算, 2005年全省城市居民有424.85万户, 以60%计算就有近255万户处于中等收入以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江西省城镇居民中的中低收入家庭数量庞大, 尽管近几年来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发展迅速, 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 仍显的不足。

2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供求矛盾过大的原因分析

根据经济学原理, 当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 会达到一个均衡, 这时产品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产量为均衡产量。当供给小于需求时, 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同理,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 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只有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 价格才会趋于稳定。经济适用房是一种社会保障性住房, 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受政府的宏观调控, 其价格低于甚至远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这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具体来说, 江西省经济适用房供求矛盾过大的原因, 主要是由以下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决定的:

1) 确定经济适用房资格对象难度较大, 导致部分中高收入者混水摸鱼。经济适用房这个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家庭收入是公开的和透明的。但事实上, 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和信用体制尚不健全, 政府管理者和居民申请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家庭收入不公开、不透明, 政府部门要准确地掌握谁有资格购买经济适用房困难很大。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 在现有税收体制下只能统计到居民的工资收入。而当前居民家庭的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正逐步下降, 金融资产收入、投资收益、兼职劳务收入甚至灰色收入占当今居民家庭收入的比重相应增长, 居民收入来源复杂, 不少居民的真实收入政府无法掌握。

2) 利润低, 风险大, 导致开发商积极性不高。经济适用房建设土地实行政府划拨的方式, 免交土地出让金, 其他的费用也可适当减免。另外,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策性、社会保障性项目, 销售肯定不成问题, 投资是安全的。销售价格也是由政府核定的, 通常是以成本加上3%的利润作为政府的核定成本。问题在于, 建设成本每年都不一样, 这也导致了经济适用房开发的风险性。尽管享受了政策的优惠, 免交土地出让金, 但随着土地成本、建筑材料涨价、人工费用提高和融资的成本, 开发商的利润难以保障。

3) 土地供应不足, 导致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按照相关政策规定, 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由政府采取划拨的方式。但众所周知, 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资源, 要从城市中划出一块地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 相比用于商业开发来说, 政府将减少很大一笔经济收入, 从而使得经济适用房土地供应不足, 进而导致商品房的供给不足。

4) 建设经济适用房可能影响招商引资。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 无疑解决了城市一部分人的住房困难, 但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商品房市场上的需求量, 这是房地产开发商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商是追求利润的, 城市居民住房需求量的减少, 必然影响到开发商进入的积极性。但开发商积极地进入城市, 与城市政府的经济利益、政绩表现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地方政府在建设经济适用房问题上难免有所顾虑, 从而导致经济适用房供给量的减少。

3 解决经济适用房供求矛盾的一些建议

要解决上述经济适用房的供求矛盾,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继续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 允许有条件的单位集资建房。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 经济适用房的供需矛盾仍然相当突出。江西省经济适用房建设工作已列为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面对种种困难, 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协调, 强化落实, 继续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供应, 以及给予经济适用房开发商更大的优惠, 提高其积极性, 进而扩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另外, 允许有自有土地的单位集资建房, 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条件下, 政府给予优惠政策, 以成本价出售给本企业的住房困难户, 这将有效缓解经济适用房的需求过旺。

2) 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 实行廉租房制度。

面对经济适用房需求过大的现状, 以及广大低收入群体迫切需要住房的要求, 政府应加大房屋租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对租房困难家庭给予经济补助。这样, 一方面, 暂时缓解了一部分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减少了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 同时也符合党的十七大要求, 增加了房屋拥有者的财产性收入。廉租房制度是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的社会保障职能, 保障的对象是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 实行廉租房制度可大大缓解城市居民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过旺, 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

3) 明确界定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 完善税收制度。

由于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房, 因此在保障对象方面, 是否应该包括中等收入家庭还有待探讨。政府的责任是帮助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阶层, 以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因此, 中等收入家庭不应成为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此外, 我国已施行住房货币化分配, 中等收入家庭的工资中含有住房消费部分, 且公积金的基数高于低收入家庭, 如果再在住房的二次分配中享受社会住房保障, 则有失公平。因此, 建议将中等收入者排除在经济适用房的购买对象之外, 这将大大缓解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

4) 政府应严格控制商品房价格, 千方百计提高广大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力。

目前商品房价格节节攀升, 而居民收入增加的比例远远低于商品房价格提高的比例, 造成广大居民无力购买商品房。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 土地价格上涨, 第二, 供求的严重失衡, 第三, 存在投机行为。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商品房市场的调节力度, 打击投机行为, 控制商品房价格, 让更多的居民能买的起商品房, 从而缓解经济适用房的供求矛盾。

另外,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完善, 对整个社会来说, 主要依靠市场手段配置住房资源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广大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力, 比如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以及安排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春香.经济适用房的改革探讨[J].中国物价, 2007 (04) .

[2]王福林, 褚超孚.经济适用房政策浅析[J], 浙江经济, 2003 (08) .

供求矛盾 第5篇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起着不可忽视的支柱作用。农村金融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受农村与城市相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历史性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达到完善和健全,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系统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当前陕西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的矛盾

1.1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样性与现有金融机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目前在陕西省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是: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离县域农村地区,支农功能“边缘化”。二是政策性银行机构职能难以发挥;三是合作金融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多种资金需求。目前农村金融阵地基本上是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垄断经营局面,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服务“三农”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现代农业、现代农民和现代农村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

1.2 金融供给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农村经济朝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增量需求逐年增大,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是陕西境内新农村建设最现实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但从目前农村金融现状看,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供给逐年减少;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因其历史包袱较重、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对“三农”的支持往往也显得力不从心;遍布于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由于体制原因更是存多贷少。这些原因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与资金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1.3 需求多样化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陕西境内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看,其需求多样化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服务品种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单一。陕西境内农村大多数金融部门仍以传统存、贷、汇服务手段为主,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少,金融服务形式单调;二是金融产品的适应性较差。涉农银行业机构多沿用传统农业贷款方式发放办法,发放1年期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与农业生产的长周期、季节性的特点不相适应。贷款额度也偏小,目前农村从事生产经营的贷款需求通常在5-50万元左右,而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低,与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1.4 新需求与金融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

一是农业生产对自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产量风险远大于工业制造业,然而却缺乏农业产业保险支持对农业风险的分散。二是金融服务系统对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支持投入少,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缓慢。三是贷款担保难,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现行政策使得农民拥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不能作为银行抵押物的现状,致使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

2 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通过以上对当前陕西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促进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加以完善:

2.1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支农合力作用。

一是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实现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循环。

二是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户生产经营,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民营企业发展、助学和消费。明确农村所有金融机构的法宝义务。

三是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信贷资金的大规模需求,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开展“订单农业”贷款和“公司+基地+农户”贷款服务。

四是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有重点地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探索和推行大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治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

五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支农范围,强化其政策支农职责,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业化进程。

2.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一是建立多主体、多形式的担保机构,实施多种担保方法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状况。我们可以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划。

二是将农村保险体系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框架,积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在农村设立网点,争取成立地方性的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村种养等行业提供保险服务,建立完善的“三农”保险补偿机制。

三是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以农村文化为载体,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建立健全农户及农村个体二商户信用信息库。

四是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度,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增加大额贷款的投放,积极支持农村种养大户、工商户和小

企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主体的投资也迅速增加,资金需求规划也大大增加。小额贷款只能满足小农户的简单再生产需求,无法满足扩大再生产需求。而扩大再生产需求受到限制将制约和减缓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村企业、种养大户和个体工商户是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他们有强烈的资金需求,并且资金需求规划较大,但正规金融的信贷规模约束却使得很多企业、种养大户和工商户为了发展生产不得不七拼八凑借钱。而很大一部分不能融入到充分资金的企业或农户则不得不延迟投资、压缩生产规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对农村种养大户、工商户和小企业大额贷款的投放,应当成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重点。

2.4 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这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小额贷款公司和市场化动作。按照现代金融机构的原则进行经营,要建立在市场商业化的基础上,追寻资金可持续运营的成功模式。

二是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定位。为在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求得自身发展和壮大,坚定不移地在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个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

三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要为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消除一些体制上或制度上的障碍,为扩大小额信贷组织融资来源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要将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制度纳入法律制度的约束之内,加紧其制定的速度和步伐。

四是明确小额贷款的监督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信贷服务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允许和鼓励产品创新、自主开发小额信贷产品,合理确定小额借款组织的市场收入条件,设定不同的监管原则,针对业务范围、风险特点以及对公众影响的不同,对小额贷款市场做出各方面合理的规划。

2.5 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开发真正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产品,努力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高效的金融创新服务。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目前,广大农村仍以农户经济为主,但是今日农户正朝着现代新型农民转变,传统的种养加工户正向种养大户、订单农业、进城务工经商农户和小型加工户转变。其经营范围已渗透到农产品加工、制造、运输、商品流通及各类产业化等领域。随之而来,农户的资金需求也显现出多元化。因此,要从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角度,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继续推行农村小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应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出更灵活,更适应农民需要的贷款品种。比如: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可以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培植优秀农村民营企业,尝试推出大额联保农业贷款,水利设施改造、低洼地改造中长期贷款;围绕富裕起来的农户,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我们可以尝试开办农户投资型、消费型及住房类贷款;可拓展教育类、培训类、创业类贷款,帮助农民自主创业,目的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摘要:鉴于农村金融服务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陕西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当代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辉,朱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政金融,2010(,1).

[2]王宇露,刘莉华.我国农村服务体系深化改革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3]陈剑波.重建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破解的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1).

上一篇:表达思想下一篇:传染病报告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