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2024-07-02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精选12篇)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1篇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 需以体验式情境来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或在体验情境中以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为切入点,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问题或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体验, 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展示而总结出知识, 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体验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理念, 能较好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技能的培养。

一、创设体验情境, 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要让学生产生体验, 那就需以外界环境的刺激作为激起学生体验的媒介, 而在教学实践中, 不可能所有的课堂都搬到“适宜的环境”中去, 于是, 情境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设体验情境, 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 以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新知, 从而带领学生进入体验过程。教学中体验情境的创设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而借助多媒体、活动、游戏、故事、话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体验情境。

如在“时间和位移”的教学中, 教师利用火车时刻表引导学生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的概念,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张列车的时刻表,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阐明时刻表上所示时间所表示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上描述的方法, 画出时间坐标轴。在描述时间坐标时, 学生已经在思考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提问时间坐标轴上各个点与各点之间线段的意义, 引导学生区别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分清楚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的具体含义。同样, 在分路程和位移的概念中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上海航空港的航线分布情况, 并提问:各点之间的线段有何含义, 是否为飞机行驶的轨迹。追问“线段的长度是否代表路程的大小?”接着对学校操场跑道中运动员运动一半路程后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问题“如何表述运动员位置的变化情况?用路程来描述是否确切?”而提出位移的概念。

二、问题引导探究, 合作体验讨论交流

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获得了对概念或所要学习知识的初步体验, 同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接下来教师就需以具体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所包含的实质,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

以“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的教学为例, 受迫振动和共振是本课时的重点, 教师以振动图象的示意图导入新课, 以问题“振子从B向O运动过程中, 它的能量是怎样变化的?”引出弹性势能减少, 动能增加知识点, 以问题“振子从O向C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振子由C向O、又由O向B运动的过程中, 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总的机械能如何变化?”引导思考不计阻力作用的情况下, 总机械能保持不变。由于简谐运动中总机械能守恒, 所以简谐运动中振幅不变。为此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受阻力的振动物体的振幅不变, 而一直振动下去呢?”而引出等幅振动、驱动力、受迫振动, 结合图而提出问题“受迫振动的频率跟什么有关呢?受迫振动的振幅又跟什么有关呢?”而引出共振。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 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更多的是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基础的, 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根据问题而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在交流中深入思考, 从而形成体验。当然, 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进行展示, 采用精讲释疑方式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应用练习巩固, 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课堂体验而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 此时的知识更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而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还需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来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后, 教师除了采用分层次课后练习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外, 还要注重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如在“摩擦力”的学习后, 学生认为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自行车通过感受自行车前进时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前提条件是水平板必须光滑, 而实际的实验操作中摩擦是不可忽略, 学生通过实验, 结果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 实验不能验证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学生由此提出疑问, 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 又如何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呢?教师将这一问题以课后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在探究中巩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实验教学中, 通过对实验器材的创新或增加、减少实验条件来引导学生实验,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例对于“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在学生采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 用插针法完成了实验后, 可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若将该玻璃砖换成三棱镜或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 则又如何进行实验?如对于“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 若把均匀小球换成不规则小石块, 则无法测出摆长, 那么又如何测的重力加速度呢?

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研究论文 第2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都是具象化的,对于学生的情感目标,我们有很多教师都存在认识上的“短视”现象,简单地认为只要学生喜欢物理就行了,其实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含了很多内容,必须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才能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体验”与初中物理教学情感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包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笔者认为情感目标更多地应该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联系,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这些都与学生的“体验”密不可分。

二、基于“体验”的情感教学策略。

1、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1)体验物理学的美。

物理是具有魅力的学科,无数科学家被物理学的“美”所吸引并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曲折而富有诗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对所教内容情感因素的挖掘,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学的美与巧妙。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欧姆定律》时,通常是直接抛出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规律,看上去有规律得到的过程,但是为什么会想到控制变量法的呢?笔者在教学中回放了欧姆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跟着欧姆的研究思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最后用简单的公式表征出来,感受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再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给学生还原《牛顿第一定律》规律的研究过程,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伽利略、笛卡尔,最后到牛顿的观点,让学生透过物理学史体验规律不断更新、优化的过程,感悟牛顿的智慧与魅力。

(2)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物理学的抽象特征,加上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发现知识的过程体验,有“体验”的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甚至有些时候先跳出物理教材,从一些看似与物理学习无关的内容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些体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啊。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声音》时,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而是选择了一些学生平时喜欢的音乐用电脑播放给学生听,接着在电脑上进行调节,在学生有体验的基础上,讨论其乐音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不同点的理解,实践经验表明,学生这堂课积极性很高,平时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同时也将这种喜爱迁移到了物理知识学习中来,发现了物理学中所蕴藏的规律,提高了观察生活、研究生活的意识。

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态度。

(1)关注物理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发展,物理学处于发展过程中,虽然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和规律更多的是属于物理学的昨天,体验式教学让我们学生能够感受到昨天的物理学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同时有感受到昨天的物理学与今天的生活存在着联系,思索着有没有今天物理知识不能解释的现象,激发探索明天的物理的欲望。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温度计》这部分内容,课后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用小玻璃瓶、蓝色液体和吸管等生活中可以找到的器材制作温度计,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测量水温,笔者还提供了文本信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要求学生将自制温度计与之进行对比,分析有哪些共同点、不同点,感悟古人的.智慧,深化对温度计基本特征的理解,最后再介绍当今较为先进的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测温技术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发展对今天生活的影响。

(2)发展反思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活即教育。“体验”应该将生活实践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在物理课堂上开展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科技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活动中会用到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物理学习前概念),这里有对的、有错的、有片面的做法,以此为资源生长点挖掘其中的理论知识点,也就是讨论哪些是有价值的,并将其系统化表征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实践,指导生活实践活动,提高生活的质量。有这样“体验”的物理课堂就是首尾呼应、闭合的,而且学生的认知也是螺旋式上升的,伴随着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还有学生内在的反思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容易重蹈亚里士多德的认知错误。不过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反例,如播放视频:“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足球离开脚后飞出,落回草坪,滚动最后停下来”,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分析理论知识。足球离开脚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还能继续飞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滚到草坪上,最后停下来了,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有摩擦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可以假想没有摩擦力,足球将一直运动下去,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又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变阻器教学设计》这节内容时,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调光台灯”出发,一边演示,一边抛出问题,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这里面有什么“机关”是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控制的?这个科技活动与学生原有的实践经验、物理上的理论知识构成正向联系,从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来看,设计了几个均能满足要求的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这几个方案的优缺点,将方案的优化向着“变阻器”这一理论知识方向推进,激发学生对变阻器的探究欲望,自主体验变阻器的变阻功能,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最后笔者再以风力测定仪(如图2所示)为情境设置一个生活化的习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

3、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中学物理体验式教学的探究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体验式情境;探究

一、体验式教学

1.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主要指的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目的地设立情境,制订相关的教学活动,再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引导他们去自我学习和感悟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只有他们自己亲自去体验各项试验才能够在他们的内心和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体验式教学,正是通過建立这种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地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亲历性

这一点可以说是该种教学方式的本质特点,所谓亲历就是亲身经历,而这种经历除了包括有实践中的经历,还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即使是经验多丰富的教师进行讲解,也无法取代学生的那种亲自体验,而体验式教学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点。

(2)个体性

对于教师来讲,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兴趣爱好,他们的学习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待每一种事物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教师教授的是相同的内容,其学习的情境也是一样的,但是每一名学生理解的方式不一样,所认识到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然而这些不一样的体验大家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因此在教学中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每一个人对同一事物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感知,只有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才会得出更加具体的定义。

二、体验式情境设立遵循的原则

1.要有趣味性

在进行物理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设立物理情境,将“生活处处可见物理”的这一观念充分展现出来,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前,可以先向学生表演相关的实验,举例分析,进而引出其中所涵盖的物理知识,抛出相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知识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匀速圆周运动”这一课程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涵盖的内容都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教学,要是一味地用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这必然会是一堂了无生趣、学生倍感无聊的课,而现在,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更改,把在游乐场中常见的过山车的照片导入这一课程中来,让学生了解到身边一直在发生着很多这样的圆周运动,之后再通过实验器材来充分地将这个课程包含的物理知识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让教学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课程的理解。

2.要跟实际生活相联系

怎样才能使体验式教学情境设立得更有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发现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而对这些现象所关联的问题展开分析,现在的社会更需要我们将物理跟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到一个相关的情境中,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向往,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潜能是十分有利的。举例来说,在教授“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把电视显像管先引出来,向学生抛出电视显像管中的电子只是细细的一束,为什么能够使整个屏幕发光的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洛伦兹力,学生激烈的讨论的过程就是他们自己思维运作的过程,他们深入地对洛伦兹力进行探究与思考,可以开发其思维,对这一课程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为之后进行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4篇

一、扩展应用,知识迁移

学生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上课听听都能听懂,可是当自己拿到题目时,即使是公式都记住,仍不知从何下手。这正是学生的扩展应用及知识迁移能力较弱的体现,而这个方面的能力采用“主体式”教学方法可以适当加以培养。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以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事例,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一般教师会自己举例并加以适当的例题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然而这仅仅对于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的学生有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再次遇到同样的题目还是会错。如果在引出这样的定义之后,能够用生活实例加以说明,如:汽车启动时,如果需获取相同的速度,加速度较大者时间则短。这样就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例题分析时,如这样的选项: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同样让学生举例,学生此时会立马说出“汽车启动”。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还会改变他们以前学习中死记硬背的习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一般同一章节的练习题都会有很多相同类型的题目。习题课上,有些老师会从头讲起,有些老师会讲相同类型的题目放到一起类比分析,当学生知道这是同样类型的题目时,可能听完第一题以后就不想再听了。如果换个方法,在老师讲完第一题以后,让学生试着去归纳整理,找出相类似的题型,并试着让他们自己去讲解。对于基础好的班级,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想想此种类型还能出什么样的题目。这样做固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要求学生积极地动脑、积极地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从事了几个月的新疆内高班教学以后,我发现习题课也是可以讨论交流的。在一题多解问题中,我们进行分组讨论,每组的方法只有再和其他小组不同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高中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迫切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所以此种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开放思维,积极动脑。

一个整体思维水平差异还是很大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跟上教学的脚步。所以我在班级试着进行师徒结对式互帮互助学习。特别是对于学生课后问的问题,我会采用学生“主体式”对答方法。也就是说我通常不自己去解答,而是找班级中已经会了的同学去解答,自己只起辅助作用或者仅是一个旁观者。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我仅解答一个学生的问题,然后递推进行学生“主体式”对答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有没有真正弄懂这个知识点,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价值意识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归纳总结知识脉络

每一章节内容讲完以后,都会有一个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甚至在一些参考书上会有一些知识网络。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新课快要结束或习题课之前,老师对知识点进行概括陈述或者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采用过几次随堂“主体式”归纳整理,我发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明显变高,即:在新课结束时,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用知识网络进行归纳整理并写下书面材料,随堂提交。与此同时,加深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在学习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时,教师通常给出如下总结:1.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公式:F=ma;3.注意点:同体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学生并不会对公式当中的F关注太多,在这样的例题中:物体质量m=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力F撤去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有些学生摸不着头脑,直接F=ma, F=20N。但换个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此时学生就会思考:F=ma, F是指什么呢?从而在解题过程当中,错误率明显降低。在家庭作业上,要求将每一个题目所涉及的新课知识点写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检查当天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总体而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只有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完善和发展他们的素质。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 方法、规律灵活多变, 因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因此, 高中物理教学需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从课内到课外全方位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科的价值, 提高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探索实践, 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而这些则充分体现了“主体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重要性及科学性。

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探析 第5篇

【内容摘要】目前,国内的高中英语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效果差,无法真正融入英语课堂学习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素养和英语水平。本文,首先定义了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并分析其特征,探析了如何构建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体验式 课堂教学

前言

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国家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接轨国际而设置的一门学科。学习英语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推动本国的国际化发展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但是语言的学习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这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是适用的,现在高中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际的英语交流环境和氛围。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中英语课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多渠道提供一个全面而完善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系统,从而激发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系统,使学生的口语、听力以及英语素养都得出了极大地提升。

一、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1.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模型

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建构的方式形成理论框架,引导高中生主动学习英语,对英语产生浓烈的兴趣,在建构过程中,高中生通过主动认知英语,在与周边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并能够循序渐进积攒有关英语的知识点和语法,长期以来能够提升自身的英语认知能力。体验式教学是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构建属于自我的英语知识体系。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插入英语情景对话和分工执行英语教学任务。

2.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主张

早在2000年之前,国内教育学者就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方案,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有悖于当时的国内大环境,不能被社会和学校接受。体验式教学有助于高中生对学习英语的经验积累,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语言环境,通过合作式教育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英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吸收知识的能力。

3.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体验式教学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教师设计安排课堂活动和体验,加强了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并将英语这一学科真正应用于实践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式教学不是单一的讲课模式,而是教师在不脱离英语教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利用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营造探讨交流式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英语技能的训练活动,从而创造出更优质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水平的措施

1.合理设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培养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对促进体验式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演讲、英语作文比赛以及学生间合作学习等方式,提供学生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多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通过增加小游戏、组内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并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设计英语情境、场景,使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教学情境设计地越真实越合理,越能激发学生对新知体验反应。

2.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座位等进行分组,然后设置课堂教学活动,让小组内每个成员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但是分组不要以学习成绩、学生能力、高矮等作为分组依据,这样会使处在劣势的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更加抵触英语课堂。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堂内容,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来实施日常的教?W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型学习氛围自主学习,使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设定个人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小组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语言情境,采用组织真实有效的英语活动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应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技能。通过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和其它教学方式的合理整合、搭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接收高中英语的知识并更好地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现有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体验式学习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60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一些学生会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行动,在体验中,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用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能促使学生不断探索。

一、学习之前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初中学生而言,体验式学习主要始于生活,学习内容应与生活中的现象紧密相连。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提前备课,对课上要讲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在课前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为此,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制定详细的体验计划,避免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好解决方案。比如,教师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教学中,可以提前带领学生感受光的产生,使学生体验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凹透镜和凸透镜,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亲身试验,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光现象。通过体验式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课中体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创建一堂高效的物理课,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大胆尝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并且用平等的语气和学生交流,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物理学习。比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应该利用什么样的工具和物品表现(演示)浮力,怎样讲解,其他学生才会理解,并在课上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师在最后要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热爱物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特别是在操作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之后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操作时教师要不断地指导,使学生感受体验式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物理。

三、课后体验反思,促进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并且进行深刻反思,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所以说课后的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体验式学习完成之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反思,那么学生只是对知识的表面有一个理解,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初中物理中应用体验式学习,不仅要创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其中的规律。在完成实验之后,要求学生写一下实验感受,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同学之间互相分享实验方案、实验感受以及实验结果等,在试验中遇到什么问题也要写出来,并且要及时解决,避免在以后的实验中再次出现,这样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参考文献]

[1]周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182.

[2]李建明.初中物理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12):53.

[3]赵恒梅.初中物理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方式的研究[J].中学物理,2015(20):80.

谈初中物理的体验式教学方案探究 第7篇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因素,以问导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与应用探究. 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强化学生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借助新旧知识矛盾、生活实际、历史典故题、科学难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互助、合作与交流,激活学生思维体验[1]. 初中物理问题也可以与实验、多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验中与多媒体情境创设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疑惑,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由问题提出、分析、猜想、探索、解决与总结,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应用体验.

例如,学习“光现象”相关知识,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为什么人眼看到水中与水面间的筷子是弯折的?”、“站在镜子前看到自己,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透镜”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提问“显微镜和望远镜利用的是什么透镜,其工作原理是什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体验.

二、引导合作交流,强化交流体验

新课改下学生交流能力、互助合作能力的提升也是现阶段教学的关键目标. 为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展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强化学生合作交流体验. 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较常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形式,围绕物理课题、实际问题、知识前沿、物理实验等展开合作交流、实践探究与应用体验. 通过相互交流、合作与配合,集思广益、相得益彰[2].

例如,学习了“透镜及其应用”相关知识以后,小组合作展开“透镜知识网络”这一主题的知识网络构建,学生查阅资料,深入分析凸透镜、凹透镜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应用,勾画出完善的知识网络图,以黑板报或贴图的形式展现在教室. 还可以“制作简易望远镜”、“制作简易潜水艇”,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

三、展开实验探究,促进动手体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践出真知,只有实验与实践探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方法的印象. 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策略应该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结合实验展开实践探究、创新思考与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动手体验[3].

例如,围绕“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这一主题,展开实验探究. 学生结合电路连接的理论,动手实验、记录、总结与分析,在实验室动手参与实践过程. 又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改变物距,分析像距、成像特点. 或者展开“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学生转换思维,从物体质量、接触面、正压力、速度等方面猜想、思考、实验、记录与总结,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通过展开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组织社会实践,加强实践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体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解决问题、思维辨析过程中,拓展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 为践行新课改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体验. 由此,引入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组织探索过程,提升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了“电功率”相关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关于“电功率与安全用电”以及“生活用电常识”,制作成视频,以公益广告的模式进行视频制作,以鼓励学生多收集一些视频制作与广告制作的方法,加强学生学多科知识的综合学习. 又如,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保护自然”、“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收集资料、实地考察、方案制定、构思评估为步骤,加强学生实践体验.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8篇

从素质教育到探究性教学,从探究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中国教育改革一直在前进。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引导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自愿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经历物理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维目标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高中物理教材难度大,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课堂容量大,习题多且变化复杂。而且大多数农村中学学生物理基础一般, 加上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跟不上,以致学生物理成绩总体比较差。造成农村中学物理体验式教学开展比较难,出现了一些问题:

1.农村中学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不够。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造成学生参与教师创设的活动很被动。而且学生知识储备较少,缺乏主动性,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配合较少。教师多采取传授法,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多,缺少和体验活动相结合,导致教学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师对体验式教学各个环节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体验式教学的主体环节有: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与评价,一些教师没有对每个环节都重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用讲解等方式,以教师个人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主观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式。有的教学中出现过于片面追求体验活动的形式, 缺乏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急于让学生表达体验的结果,忽略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内化体验。而且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略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成长评价。

体验式教学已经进行了几年,但是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在这几年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农村中学体验式教学开展情况了解比多,对体验式教学有许多心得体会。

1.加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探讨与教研交流。农村中学里 ,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还是不够, 其实应用体验式教学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实际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教学,可对两种或以上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加强高中物理教学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表现出来,配合教师简洁的讲解,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老师要适时引导,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积极、主动和快乐的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验式教学常用方法很多,有情感交流法、情景体验法生活体验法、观赏体验法、角色体验法、阅读体验法等。物理学故事、游戏、实验、课余小制作等都可以当做学习的情境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等。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课堂上, 开课头一阶段反应时间测试游戏通过学生的参与,为接下来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新课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 , 特别加强对评价的重视与应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 学会学习, 促进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推波助澜,引导学生印证并提升感悟和体验,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从过去单纯依靠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评价学生,转为以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着眼于学生的进步。重视评价的多样性包括作业评价、成绩评价、学生互评、成长记录等多种方式,即充分调动不同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 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学生的自我行为评价和同学间行为互评这样的评价活动不仅在于求得公正性和准确性,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得到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和手段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优点加以表扬。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9篇

一、利用教学互动特性,让学 生 在 自 主 探 究 体 验 中领悟内容要义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课堂教学“载体”,围绕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进行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发展的实践过程。双向性、互 动性,是教学活动最为显著的特性。体验式教学倡导的是,学生作为实践者,要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单独”的探究分析活动,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有效指导。这就要求,教者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不能做“甩手掌柜”,任凭学生个体“自由活动”,而应该发挥“舵手”的“引航”、“指引”工作,在有效引导、深入体验的过程中深刻领悟 内容要义。如“分 子的运动”一 节的“扩散”讲解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设置动态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红墨水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通过直观动态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并结合该知识内容进行深刻体会。学生在直观画面感知和思考分析中,准确领悟其知识要义。

二、利用实验探究特性,让学 生 在 操 作 实 践 中 理 解掌握物理现象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有效抓手。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深刻揭示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不能深度参与实验过程,对教师告知的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很难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式教学,正好为初 中学生参与探究自然现象,提供了有效载体。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实践、探究性,为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实验舞台,搭建亲自观察的实验载体,在真切的操作实践、观察分析中掌握物理现象本质。如《电阻》一节课的“电阻的大小关系”实验课中,教师发挥初中生主体能动性,将探究电阻大小的关系实验活动交由学生“操作”。学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完成电路连结活动,教师针对学生连结电路情况,进行指点,实时纠正学生连结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连结电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改变电阻的大小,并观察灯泡的亮度 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认识到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初中生在教师提供的亲身试验操作活动中,对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体会,其物理学习素养得到提升。

三、利用案例解析特性,让学 生 在 探 析 提 炼 中 掌 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案例教学 也是其学 科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其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物理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师全程包办案例的分析、案例的讲解、案例的解答等活动,将学生作为“局外人”,将学生“抛弃”在案例解答活动之外,导致学生对所获得的解析物理案例的方法策略理解不透,掌握不深,运用不活。案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案例解析的全过程,成为案例条件分析、解题思路、解答规律等活动的“承受者”,从而对解题思路方法有深刻理解,并能正确的运用。

问题:已知有一列长为400米的火车,在行驶途中,要穿过一条2000米长的隧道,通过测量,测得这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用了100秒的时间,请问这列火车运行的速度是多少?这列火车在隧道内行驶了多长时间?

在该问题教学中,教师采用体验式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解析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后认为:“这是关于速度公式及其运用方面的问题”。学生根据解题要求,开展合作探究,得出其解题思路为:“火车要完全通过隧道,其行驶的路程应该包括火车的长度以及隧道的长度,知道了时间,就可求出运行的速度”。教师 强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清火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与火车完全通过隧道之间差异”。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10篇

一、学习之前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初中学生而言, 体验式学习主要始于生活, 学习内容应与生活中的现象紧密相连。教师在物理教学中, 可以提前备课, 对课上要讲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在课前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为此, 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制定详细的体验计划, 避免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 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制定好解决方案。比如, 教师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教学中, 可以提前带领学生感受光的产生, 使学生体验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凹透镜和凸透镜, 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亲身试验, 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光现象。通过体验式学习,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 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课中体验,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要想创建一堂高效的物理课, 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让学生主动探索, 大胆尝试,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并且用平等的语气和学生交流,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物理学习。比如,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教学中,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思考应该利用什么样的工具和物品表现 (演示) 浮力, 怎样讲解, 其他学生才会理解, 并在课上进行实验操作, 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师在最后要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从而使学生热爱物理。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特别是在操作一些复杂的实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 之后进行详细讲解,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不断地指导, 使学生感受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学习物理。

三、课后体验反思, 促进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学习, 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 并且进行深刻反思, 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所以说课后的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体验式学习完成之后, 教师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反思, 那么学生只是对知识的表面有一个理解, 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 在初中物理中应用体验式学习, 不仅要创建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体验, 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 在人教版九年级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中,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应使学生动手操作, 感受其中的规律。在完成实验之后, 要求学生写一下实验感受, 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 同学之间互相分享实验方案、实验感受以及实验结果等, 在试验中遇到什么问题也要写出来, 并且要及时解决, 避免在以后的实验中再次出现, 这样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摘要: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关注学习过程,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探究,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式学习, 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要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 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式学习,实践分析

参考文献

[1]周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探索[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4 (12) :182.

[2]李建明.初中物理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 (初中版) , 2014 (12) :53.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第11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在讲“知识”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而初中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思考问题时仍需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思维支柱。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的和必要的学习方式。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物理现象,并最终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或从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体验式学习强调不仅用脑去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难看出,以前的“讲授式”物理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外在的、抽象的、没有情感活动的;而体验式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具体的、有价值认同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这样,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和可切身体验的实验,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物理过程与方法,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将会使学生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感受,让学生在经历中充分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实践性

体验式学习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观察、实验、交流等各种实践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实践性是体验式学习的根本特点。

2主体性

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在体验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3差异性

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其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但正是这种差异性,又恰恰能促使学生交流和分享各自的体验和结论。

由以上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和情感联系起来,使学生达到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领悟物理知识。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中,许多地方都体现出“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各方面去经历、体验物理的全过程,尽可能做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新感受。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体验式学习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长远的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农村中学,因种种条件限制,虽然学校都设置了物理实验室,但也存在着实验器材配备不全、设施陈旧、器材不配套、数量不足等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上好体验式物理课?笔者认为,除了实验室中配备的器材,还可以因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有用资源,让学生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对体验式学习在农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笔者举教学中的几个小例子。与各位同行交流。

案例1,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节内容时,笔者先按以往的教学方式作演示实验,先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将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从而让学生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因为音叉发出的声音后排有很多学生听不见,音叉振动激起的水花,也有很多学生看不见,实验效果不佳。就是前排的学生,因为没有亲自动手操作,没有切身的体验,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兴趣明显不高。要进行分组实验,学校实验室里的音叉又不够用。于是,笔者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身边的物体让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任何物体,用各种方法使其发出声音,感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们听到要求,兴致勃勃,马上动手操作,有敲桌子使其发声的,有撕纸使其发声的,有弹拨圆珠笔使其发声的,有拍巴掌使其发声的……很快,学生就发现了规律,说出了答案: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案例2,浮力一节内容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不少学生难以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实验室中没有相关的教具。多数教师采用了画图讲解的办法,效果仍不理想。笔者经过探索,改用了如下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明显的效果。让学生从家带来一个大小合适的容器(如脸盆、鱼缸),保证至少每桌一个;到学校卫生室找两个小药瓶上的橡皮塞(为保证放入水中后能浮起来,两个橡皮塞上面都粘有一小块塑料泡沫);容器中放人适量水。上课时引导学生做了两个小实验:实验一:(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闭上眼睛,细心体验)把双手伸进水中,手掌向下,先不接触容器底;再把手掌与容器底部密切接触。比较两次手掌感觉到的浮力是否相同。实验二:(1)把粘有塑料泡沫的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同时浸没在水中接触到容器底后再松手,观察比较两橡皮塞的运动、浮沉情况(松手后,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全部向上运动,最终都漂浮在水面上);(2)将橡皮塞一浸没在水中接触到容器底后马上松手,橡皮塞二也浸没在水中,但接触到容器底后,要使劲按压上部使其下面凹孔中的水排尽,让橡皮塞二与容器底密切接触。观察比较两个橡皮塞的浮沉情况(松手后。橡皮塞一向上运动,最终仍漂浮在水面上,而橡皮塞二却沉在水底L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橡皮塞二两次的浮沉情况大不相同?这和它哪个面上所受的压力变化有关系?结果实验做完后,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很快就恍然大悟,自己画出了橡皮塞在水中的受力图,不但理解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而且因为亲自动手操作过,亲身体验过,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案例3,在学习摩擦力时,因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摩擦力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确,所以多数学生存在一种认识误区:总认为摩擦力是只能影响物体运动的一种阻力。为了纠正这个错误,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1)启发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而提出问题:人走路时前进的动力由谁提供?传送带上的一袋袋粮食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2)设置情境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带领学生爬旗杆。旗杆旁分别提供滑石粉和镁粉。让一位学生在手掌上抹上镁粉爬旗杆,再让另一位学生手掌上抹滑石粉爬旗杆。两种结果截然不同!这样,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摩擦力不仅可阻碍物体运动,有时也可以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四、对在农村环境下实现体验式学习的思考与总结

1不可放弃体验式学习

在农村,一些教师苦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放弃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采用讲授法教学。结果课堂缺乏趣味,学生难以理解,效果很不理想。这是不可取的,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教学无法成功!体验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更可以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在思考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此外,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离不开体验式学习,(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物理情境,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毕竟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讲课“灌”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悟”出来的。

2辩证认识农村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农村中学的劣势是明显的:实验器材配备不全、设施陈旧、器材不配套、数量不足等现实问题,在短时间内尚不可能完全解决;但农村中学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农村自然条件丰富,河流、树木、泥土、风雨都是帮助学生体验物理科学的自然资源,农村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优秀、条件极为丰富的实验室!实际上,体验式学习绝不仅仅是依靠实验中给出的器材领着学生做实验,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这个大自然的实验室中进行丰富的体验。其次,农村孩子在平常的玩乐活动中无意识地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爬树,下河游泳,叉鱼,在冰冻的河面行走,用胶泥捏塑各种形状等等,这些经历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有,经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提醒可以提取出来,为物理知识的学习服务。

3注重精心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启发学生思考

体验式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体验,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缺少了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失去了探索的方向和目标,知识经验难以形成逻辑体系。尤其是在农村环境中,正规的实验条件缺乏,按部就班的实验难以进行,一切条件和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准备,教师还需要准备好提出的问题和方式,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帮助学生找规律,启迪学生思维,以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浅析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第12篇

一、高中数学课堂中体验式教学落实现状

虽然体验式教学法具有诸多正面教学价值, 但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落实并不是那么顺利. 原因如下:

1. 教师没有完全接受体验式教学法

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 教师对于体验式教学法的看法, 直接影响了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行的今天, 仍然有许多教师顽固地相信自己的教学模式.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使许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与体系. 这些教师往往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中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点, 才是他们的教学任务.学生听自己讲解数学知识点, 就是一种体验. 对于体验式教学法的错误理解, 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更有教师完全不接触体验式教学法, 坚持认为灌输式教学方法最有效.

2. 教师的体验教学方法单一

一直以来, 我国的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将自己的数学知识传递行为当成课堂中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改革中, 教师逐渐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方法, 也努力进行尝试. 但是,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让学生做练习, 就是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体验数学学习. 还有教师会让学生自己出题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 从反方向体验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 这些体验式教学方法大多与做题相关, 忽视了其他活动形式, 不利于体验式教学法积极作用的发挥.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体验式教学落实方法

1.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教学环境, 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直接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模仿数学家思考问题, 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知识. 生动的情境, 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等比数列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将保险与银行利率的对比作为情境创设的资源. 在课堂一开始, 教师可以拿着一张保险宣传单作出不解与疑惑的表情, 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 教师向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 “我的朋友向我推荐一款养老保险, 每年要交6000元, 连交10 年, 60 岁开始领取2 万元养老金并且每年会有1000 元的返利. 你们说如果我能活到80 岁, 是投保险合适还是存在银行合适呢?”教师的问题陈述过程, 实际上就是创设情境的过程. 让学生认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是在帮助教师解决生活问题, 会让数学学习更加轻松. 教师给学生银行的利率表, 让学生一起开始脑筋帮助自己对比. 情境中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2.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课堂互动, 有利于学生体验课堂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合作交流,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更能让学生感受不同数学思维之间的碰撞. 充满沟通的课堂, 才是一个体验感强的课堂,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过去的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占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使学生一直在输入知识, 很少有机会输出知识, 这对于学生体验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合作交流学习意义的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与探究.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去选择合作交流的问题, 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激烈化, 更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

比如在讲解《概率》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上找到一个比赛赛制或者抽奖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概念知识去判断其公平性. 比如,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这样一个超市的抽奖转盘, 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奖项, 每一个颜色的分布与大小都不尽相同. 让高中学生利用概率知识去分析抽象转盘的公平性, 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感的加强. 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会积极思考, 会听到一些与自己不同的想法, 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开放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把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融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 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体验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有利于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 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是促进数学教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志莲.论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螺旋上升之概念体验模式[J].丽水学院学报, 2005, 05:97-100.

[2]曾艳妮, 陈兰, 邢婧.“体验式学习”理论下的“数学思想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5:185-186+194.

上一篇: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下一篇:风险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