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应回归本真

2024-09-23

学术应回归本真(精选4篇)

学术应回归本真 第1篇

一、民俗摄影面临的问题

1、政府缺乏重视

首先,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民俗摄影扶持政策,导致民俗摄影朝边缘化方向发展。政府在民俗文化保护中占据这主导地位,对民俗摄影有着重要的保护和扶持责任。而政府缺乏对民俗摄影的政策规定,使政府的民俗文化职能无法实现;其次,民俗摄影在市场运作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些民俗摄影面对商业利益,将民俗文化夸大或歪曲,以迎合商业需求,导致民俗摄影失真现象。

2、娱乐过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民俗摄影的发展中,人们过度迷恋影像,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思考及当代人文的思考。大多数人在制作民俗文化摄影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非民俗元素,严重损害了民俗文化的原生态性和纯洁性。甚至,有些民俗摄影为追求娱乐,而打着民俗文化保护的旗号进行快餐式消费。娱乐过度导致民俗摄影内容失真。

3、语言失控

我国的民俗摄影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导致民俗评价在民俗摄影方面较为落后。将摄影作为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源头、发展脉络、社会功能、审美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民俗文化的涵盖面很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民俗摄影。同时,在汉族和城市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民俗文化。而当前我国的民俗摄影只重视农村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对汉族和城市的民俗文化缺乏重视。而民俗摄影缺乏全面性导致民俗摄影内容失真。

4、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俗摄影人才都是摄影专业人才,缺乏民俗文化理论知识及民俗摄影技巧的研究。在民俗摄影中一味采取自然摄影的方式,导致民俗摄影缺乏民俗本质和民俗特征,难以充分体现民俗文化,民俗摄影缺乏专业研究人才。

二、民俗摄影回归本真的途径

1、实证考察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民俗摄影回归本真应积极进行民俗文化实证考察。因此,民俗摄影应积极走进民俗地区,走访长者和智者,了解民俗文化的内容。同时,民俗摄影人员可以查阅与民俗文化相关度文献,考察民俗文化地区的生存方式、社会风俗及精神风貌。另外,民俗摄影人员应深入民俗地区,了解民俗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心态,融入民俗地区人们的生活之中,深切体会民俗文化的感染力,了解真实的民俗文化。

2、对比参照

不同的民俗事象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不同也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影响因素上。首先,在地里环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民俗摄影应重视民俗事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积极了解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对民俗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民俗摄影应重视社会政治经济的差异性,探索社会政治经济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再次,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民俗摄影应重视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再现真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事象;最后,民俗文化与民众心理和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民俗摄影中应积极了解民众的心理和信仰,深入体会民民众的心理特征,再现真实的民俗文化。

3、细致描绘

民俗文化系统庞大繁荣,能够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人们的心灵。但是,民俗文化的宏观表现难以使人对民俗文化的细节产生清晰的认识。因此,民俗摄影应从微观角度对民俗文化及民俗事象进行细致描绘,具体生动地反映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的特征。为此,民俗摄影人员应重视民俗事象特征的细枝末节,采用局部特写的方式对民俗文化进行摄影,具体呈现民俗文化的特征。

4、专题表现

民俗文化是系统化的文化现象,单独的民俗文化摄影图像只能反映民俗文化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的特征,难以呈现系统全面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摄影应对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进行专题表现,全方位、系统性地展现民俗文化的特征,使人们能够了解全面系统的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加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专题性民俗摄影展览,收集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增强民俗摄影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民俗摄影应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5、语言纪实

民俗摄影回归本真要求民俗摄影人员以纪实的语言进行摄影。民俗摄影不仅是作者自身观念的写照,也是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本身的写照。因此,照片中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必须与现实中的民俗事象与民俗文化特征相符和,不能随意更改、歪曲和夸大创作。并且,摄影者应慎用创意、抽象、夸张等摄影手法,必须继承达到民俗摄影真实性与民俗文化特征并存的目标。因此,民俗摄影应采用纪实的语言来表现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

三、总结

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及摄影事业的发展,民俗摄影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展示方式之一。开展民俗摄影不仅是摄影技术发展的要求,而且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民俗摄影发展时间较短,我国民俗摄影存在着政府缺乏重视、娱乐过度、语言失控及人才缺失等问题。为促进民俗摄影回归本真,我们应加强实证考察、对比参照、细致描绘、专题表现及语言纪实。加快推动民俗摄影回归本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饶乐,黄沁.民俗摄影教育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价值与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2)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课的本真 第2篇

作者:唐光彩 点击数: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承载着特殊使命:即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从目前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来看,不是教学内容选材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的异化——不是从教学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更多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以训练为中心,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机械地沉溺于对“中心思想”的提炼与解读;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人生出发,而是在只言片语中随社会思潮而摇摆,要么“微言大义”,要么“只抓虱子”;训练写作,不是从语言文学、生活实际、写作艺术的角度去启发引导,而是拘泥于类型文体。教材教法固然重要,但优化教学更重要,因为教材是死的,而教学是活的。

我觉得,语文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语言文学入手,以培养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我们应该把语文教学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中解放出来,将死沉沉的教师单一讲授转变为快乐、对话、开放、生动和探究性、训练型的语文课堂,真正“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实现“文从心出,文在心中,循文会心,实现心灵的相遇相通”,让学生在乐学语文、会学语文、善用语文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语言行为、能力和习惯的培育”。

文以载道,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识字读书,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理。但是,除了现在的语文教材议论性、思辨性的选文较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外,较多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直奔“应试”的主题,侧重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忽略了语文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

语文课要以训练为中心,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学教学,更是艺术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认知和生活实际出发,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去更深刻地领会生活;语文教学应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去引发,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去领悟语言文字的奥妙;语文教学应从生活艺术的角度启迪,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艺术去感悟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价值。

祛除浮躁,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 第3篇

一、语言规范,施教无痕

语言规范是语文教学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教师潜心研究和关注的。学生应该时刻关注生活,要从生活中汲取最鲜活的语言,为写作增加表达亮点和趣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生活中的语言都适合写入文章。有的学生张口闭口就是东东”“菜鸟”“亲”等令人难以琢磨的词语,写出来的作文也尽是网络用语的拼凑:“亲,不要这样人参公鸡,否则会遭拍砖的。”这样的表达让人摸不着头脑,自然难得阅读者的青睐。多给学生积极的引导,教给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切不可让网络语言污染了我们的交流环境,否则会产生无穷的负面影响。

把握语言规范,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样比单纯说教更有意义。教师应注重形成拥有自己特色的语言规范,而语言流畅、简洁明了、要言不烦、清新优美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特质。让学生从文明、规范的用语中探寻语文的精彩,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感召力和意义。

二、拨乱反正,提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有个性有创意,但也不能失了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不能脱离了文本,违背了常识。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文本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多样的解读,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也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热闹,抛开文本,脱离常识,一味“媚生”。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就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说,这是在告诉民众,不要保持沉默,要团结起来抗争,而鲁迅因为受当时环境影响,还不敢抗争,不得不呐喊;有同学说,这与“沉默是金”相违背,在此文中作者仅是为纪念刘和珍,请民众反抗,为刘和珍报仇;有同学说,要是在当时,我也会保持沉默,毕竟个体力量有限,自有英雄这个“救世主”来拯救民众,我们只要跟随呐喊,等等。对这些看法,该教师都点头认可。面对学生理解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予纠正,这本身就是误导。

给学生的理解以是非分明的判断、拨乱反正的指导,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富有活力,引导学生走出信口开河的误区。教师不能“人云亦云”,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作者、研究学生,让浮躁没有市场。

三、静心品读,返璞归真

让学生在主动与文本、作者、编者、自我的对话中品出“不一般”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真谛。一旦学生的阅读时间被人为删减、阅读感思被人为地干扰,他们的语感自然也就“平淡无奇”。这种“压缩饼干式”的充饥只能是语言功利性教学的翻版。因此语文教学要舍得留出时间让学生静心品读。

让学生带着新鲜感阅读课文,带着激情感受内涵,才能使课堂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如在《雷雨》教学中,学生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缺少一定的感知,对中国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甚了解。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知识素材,让他们在主动品味的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感知。让学生带着品读的心情去与周朴园、鲁大海、繁漪、侍萍等人物进行对话,让他们将懵懂的认知转变为探知的渴望与激情,才能使得阅读更有深度和广度。通过品读,学生能够真切体味到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其“每个毛孔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本质,能够认清其“两面”性。在品读中找出不一样的体会,能使学生带着好奇探究,让他们在底气十足的交流中感受精彩与多彩。

突破语文课堂上的“矫情”,需要教师不左右学生的心思,多给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和自主构思的时间,让他们在毫无拘束的自由交流中活化感知,增强感悟。引导学生多关注文中人物的眼神、言行,与学生真诚沟通,不做作,不矫饰,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文本中品出真味。给学生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给他们更多自由发展的天地,定能发现他们不一般的“精彩”,而这也正是品读所需要的。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放弃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试着在从从容容、平平淡淡中求得那份本真。吹散语文教学中的浮躁之气,语文教学才能“返璞归真”。

办教育应回归朴素与本真 第4篇

今日社会,办教育应当崇尚朴素。因为,教育需要朴素。

教育的使命是雕塑人的生命, 培植人的灵魂。雕塑,需要精工出细活;培植,需要精心与呵护。 而浮华与豪华,容易引发人的狂躁、鲁莽,进而揉碎了雕塑与培植出的稚嫩产品。

当代办教育者的朴素,包括他的精神追求与行为方式。朴素, 方可追求教育的本真。本真是什么?本真就是教育规律。

有人说,在今天,要重启对 “教育规律是什么”的讨论,想起来很是幽默———教育规律,它早就写满了教育的每一寸土地。

遗憾的是,人们常对此视而不见,人们常常各行其是。

淡泊与宁静一以贯之的守望

淡泊与宁静,互为因果与条件。

淡泊与宁静是我个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我总觉得,一个人的物质追求淡泊一些,精神追求充实一些,他的内心自然会趋于宁静。而作为校长,内心宁静而不喧嚣,他一定会多想事,多做事,多做有价值的事。

此外,它还是近年来的教育 “热词”。为什么“热”?很简单, 一是教育环境太过于喧嚣,二是它对教育、对教育工作者很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呼吁: 淡泊与宁静,应当成为当代办教育者的心灵自觉。

为什么我特别推崇心灵自觉? 是因为社会性的浮躁、浮华与功利,我们个人不可能去左右它,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逃离。

逃离,是我们的精神自由。

从这个角度讲,心灵自觉, 我认为是应对今日社会性功利与浮华的最佳路径。倡导淡泊与宁静,不是让人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会让人不思进取。我的体会是, 适度的淡泊与宁静,可以蓄养人的精气神,可以让人不断增长精神的能量值,进而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可能也和我的阅读有关,我的阅读兴趣很广泛, 教育、政治、经济、文学、文化乃至宗教等,都是我喜欢阅读的领域。

我们的前辈蔡元培、叶圣陶、 霍懋征等,还有现在仍然活跃在教育舞台上的、德高望重的李吉林、于漪等老先生,他们以儒家的心态积极做事,以道家的智慧滋润身心。他们的内心始终如一江春潮般汹涌,又始终如一池春水般宁静。所以,他们的精神不老,他们的事业常青,他们思想常新,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座座教育丰碑。

于是,社会投向他们的,永远是无限敬仰和专注的目光,不管春夏秋冬。

理想与抱负生命旅途的航灯

有了淡泊的胸襟和宁静的心态,理想和抱负就可以接地气了。 我们不必要求、不必追求校长理想与抱负的高大上。

校长的理想与抱负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能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教育家的“属地”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由衷地热爱、向往这片“属地”,离校后怀念他所在的学校,怀念他所在学校的那位“好校长”,并且,这种怀念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与日俱增。

尤其重要的是,让一届又一届学生在他的中学时代就懂得什么是气度和胸襟,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国家和民族,什么是现在和未来,那么,这位校长则可坦然告慰自己的灵魂:我, 知足了!

一位高三毕业生曾写下这样的毕业感言:“她 (指北京一零一中学,笔者注) 的大气、平和、 深厚,让我自信地沉默;她的平等、博爱、包容,让我温暖看世界;她的艺术气质、质朴的品格, 牵引着我追求高尚生活。”

热忱与激情不褪的精神底色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他一定会拥有生命的热忱与激情。

同样,一个拥有热忱与激情的生命,定然会拥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办学者;没有生命的激情,教育一定是一片灰暗的土地,不可能充满生机。

在这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热忱与激情,应当具有持久力与耐力。这是因为,教育要不得 “心血来潮”,教育一定不能写 “急就章”。教育是什么?教育应当是司马迁的“十八年史记”,是曹雪芹的“十年红楼”,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二十年帕夫雷什”,是罗丹雕塑作品 《思想者》 的神韵与风采。

一言以蔽之,教育之花,需要我们用毕生的心血来浇灌,用全部的思想来滋润。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一座座教育丰碑,无一不具有这种“难能”与“可贵”。

我当然不可能与我们的前辈比肩,但是,我可以郑重地说一句:我对教育的满腔热忱,我做教育的内心激情,从未减弱过。 因为,我非常清楚我所肩负的责任。

尊重与理解永恒的必修

有了淡泊与宁静,有了理想与抱负,尊重与理解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期而至。因为, 它是教育的基础与必需。

我们无法想象,一位有理想有抱负,充满教育热忱与激情的校长,他会枯萎了自己尊重与理解的心灵之花。

只不过,我们需要强调的是: 尊重学生与尊重教师一样重要; 了解学生与了解教师一样重要。 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有个性的学生和 “问题学生”;要尊重所有的教师,尤其要尊重那些有才情、有个性的教师, 即使是保安和勤杂人员,也同样需要我们由衷的尊重。每年学校的教师节表彰大会领奖台上,每当出现学校的保安人员、食堂师傅、保洁员等人时,台下的掌声格外热烈。生命本无贵贱之分。 学校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平等的尊严。

没有理解的教育,会产生盲目的教育。与学生亲切交谈,是我的职业爱好;与教师无障碍沟通,是我的职业本能。

责任与担当必备的胸襟

谈责任与担当,似乎一下子显得高大上起来。其实不然。责任与担当是当代校长必备的胸襟, 必然的使命。

这里的责任与担当,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用“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去培养学生, 去教育教师;一方面,我们要用 “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去为社会、 为国家做具体的事情。北京一零一中学具有独特的发展史,生成了独特的学校传统与文化。近70年来,学校一直以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培养学生,一直以责任与担当的意识为社会、为国家做事。

1953年5月24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学校视察,对防止干部子弟特殊化及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告诫师生 “要艰苦朴素,要热爱劳动,要热爱劳动人民”。

1965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就北京一零一中学在全日制学校试办半工半读班的请示作出批示, 对这一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迪和经验的试验予以肯定。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断了学校将要取得的新发展。

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青年营在学校举办,全世界204个国家的400多位青少年在这里度过了20多天的美好时光。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市长郭金龙以及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等出席青年营开营式。

上一篇:广播网络化下一篇:单芯片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