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的应用性

2024-09-11

企业统计的应用性(精选12篇)

企业统计的应用性 第1篇

传统概念中“统计”一词通常解释为数据的收集与数据的解说。其实现代的统计学已被积极推广到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进行模型分析、如何做统计决策以及动态数据如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与预测等多个领域。现在不仅政府部门需要用高效率的统计方法来调查人口、财经、交通、教育、国防等状况, 民间各大行业、工商业界的经营者, 也常借统计数据来评估公司是否处在预定的目标状态、营运状况是否有效率等问题, 并借此来比较其他同类型企业的营运状况, 用以评估或改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 寻求最合适的经营模式。

二、企业统计的作用

企业统计是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 整理成表格或文章, 供各级领导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之用, 同时向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在计划经济时期, 企业就像是个国家的大车间, 企业统计是为填报上级管理部门的报表而设置, 因而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自然主要是首要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生产经营者, 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拼搏, 这样虽然企业统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的职能还是存在的, 但已经不是首要的, 首要的任务是如何从企业统计这个企业管理基本手段的专业特点出发来为企业生存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统计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快速、高效、直观的数据信息。由于财务核算其数据往往是事后, 不能非常及时地提供各种数据。同时, 财务数据也具有相对抽象性, 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统计数据可以根据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各种格式的数据, 如产值完成情况、订单完成情况、利润完成情况等数据, 格式也可以灵活提供。统计可以是动态的, 随时随地的。统计为企业在向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申报各种项目、获取各种荣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必不可少的资料。企业在申报如国家名牌、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各种优惠政策、评优等活动, 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规范、科学的统计台账等资料, 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有的企业统计数据无案可稽, 往往数据间自相矛盾。经常出现“数据打架”, 前后不一致, 延误了项目或优惠政策的及时申报, 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巨大损失。统计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的现代化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很多是企业统计的内容, 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许多工作是靠统计工作来完成的, 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统计的现状

1. 国外企业统计现状

发达国家经济状况较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大的优势, 其市场经济体制也比中国完善, 统计学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因此国外大型企业拥有一套完整的统计系统, 其对企业经营信息统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施统计监督, 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 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 客观地剖析问题, 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2. 国内企业统计现状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 企业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为国家制定计划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还没有根本变化, 新的统计调查任务要求又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 要求企业统计人员, 审时度势,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完成国家法律规定的各项统计任务的同时, 不断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转轨变型积极进行探索, 紧跟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有新进步。但是统计工作目前还面临困境, 重要表现在:

(1) “报表型”工作状态没改变

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统计部门。

企业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条件下, 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参与市场竞争, 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信息, 但面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关的多层需求, 企业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种“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

(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 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 使用计算机的水准, 一般只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 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严重不足。

(3) 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反差

企业统计队伍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一般都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的要求进行的, 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 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4) 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

由于企业统计与政府和行业统计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平等。形成了企业从向政府和行业统计上报资料多, 而政府和行业统计发布的企业可利用信息少的不平等状况。从而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统计装备现代化甚至对企业统计本身的兴趣不高。

基于以上原因, 造成了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统计工作可有而不可多, 可有而不可强, 从而使统计人员职称得不到重视, 统计人员待遇得不到保障, 统计人员聪明才智得不到施展和发挥, 统计机构难以独立设置行使职权, 统计工作得不到发展的尴尬局面。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施统计监督的过程。企业统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要求, 同时也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企业统计的应用性的作用及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 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 客观地剖析问题, 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不可替代的企业统计 第2篇

不可替代的企业统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素十分复杂,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因此,企业管理必然是一个多因素、多层面、全方位的控制、平衡和协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统计发挥着企业其他管理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作 者:闫小梅  作者单位:安贞大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中国煤炭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COAL INDUSTRY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 

企业统计的应用性 第3篇

关键词:统计软件;企業统计;信息化系统;应用细节;验证

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目前企业集团化格式迅速蔓延,下属公司布置形态也同步产生变化,统计报表工作为了尽量迎合综合化业务规整要求,决定将过往统计模式做出适当调整改善,规避业务量日益膨胀的危机结果。企业需要按照属地规划标准进行统计报表传输,同时向行业主管单位、政府部门呈递改革方案;其间包括异质化掌管指标等都不可脱离报表数据而独自存在,针对内部信息化统计工作实施完善处理,能够进一步推进各项统计工作的衔接进度,为企业今后多元发展前景开加良好的适应基础,这已经逐渐成为统计工作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具体面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细节上,必须主动获取企业各类统计报表以及软件支持条件。依靠特定筛选、分析流程,使得统计系统各类支持缺口得到有机填补,相信这也是创新历史时期统计活动的必要使命。

一、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的特定软件功能特征论述

此类软件依照集成化管制理念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改造,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先进规划理念,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架构恢复;由于操作权限限制,单位数据控制效果都能得到科学规范,同时能够主动迎合异质化操作主体的喜好标准,令软件操作风格处于不断变化趋势之中;如若电力系统因为误导性结果产生任何断电反应,系统都能自动将前期记录结果保存起来,规避后期规模梳理的复杂交接状况,稳固现场调试进度。关于此类软件的细致化功能陈述为:

首先,报表设计工作更加快速敏捷,由于统计系统本身预留一套智能管制媒介,能够全面提供各类疏导模块,用户随时可以依照个人需求标准进行各类结构模式选取。按照一次永久性操作基准审视,报表制备系统能够这对各类指标进行无时空限制效果的批量审核、整改,包括既定阶段数据资料等。

其次,汇总分析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经过改良的报表公式主要采取C++编码程序,能够针对公式核心融入必要的创新要素,使其不但饱含基本架构堆积成果,并且能够将公式转化成为汉字函数表述形式,即便用户首次触碰,也能够轻松掌握复杂化的设计经验。经过统计编排的数据具体表现为以下形式特征:依照特定用户需求标准进行异质化指标数据的直接归总调试,整个活动显得轻松便捷,基本都能利用合并汇总功能就能全面实现。

再次,优化过后的检索查询功能,用户基本透过指标文件的双击,系统就可将各类指标在过往阶段的明细特征表现出来,同时提供任意年份数据的简单提炼功能。另一方面,在报表统一打印层面上,这类软件能够同时支持各类界面表述形式,涉及细化打印工作主要采用一次性设置和永久利用理念,确保用户工作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调试。

最后,数据传输接口显得更加开放,单位报表通常都可以转换成为DBF、SQL、

Excel等文件格式,对于用户重复开放利用动机无疑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报表类型设置上较为丰富,包括年、月报表、数据记录资料等。基层部位验证人员在软件功能辅助之下将多元数据格式填充完整,后期便是将报表结果直接透过指定路径发送给专属集团公司,并统一安排接收细务。

二、统计软件在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内部的应用细节分析

这类软件本身饱含各类疏导功能,如何针对其做好长远规划便是目前统计系统调试的具体职务内容。依照过往调试经验研究,具体规划方向将呈现为以下内容形式:(1)数据编制前期的准备活动陈列。由于操作权限与专业基础限制,软件、报表操作人员大都不会产生过多交流机遇,因此在开辟软件功能应用前景过程中,有必要联合两类人员进行必要经验疏导、交流,主动规避瓶颈限制危机的滋生结果。双方必须提前制作规整方案,软件人员应该将软件操作理念、方式详细陈述给统计人员,而统计工作者便联合特定部门、报表格式、管制指标等内容实施软件资格验证、填报,单位、报表之间编码细则以及公式设置标准必须确保倾盘托出,避免软件编制主体错误地将不必要的指标进行汇总处理,耽误工程整体延展进度。(2)软件编制流程中的注意细节补充。在实施软件编制流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报表内部公式的设置形式,其动机标准就是全面提升操作效率,如若各类数据都依靠手工模式输入,统计职员工作量势必急剧暴涨,不能贯彻科学化软件编制要求。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能够利用计算获取的指标结果,就没有必要重复录入,包括企业总体产值和技术指标累计成果等,基本上透过阶段数据累加途径就可自动换算。软件编制流程中公式设置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行业、产品、计量单位等代码细节问题等,必须提前做好设置,之后将工业总体产值报表填充得更加完善。软件结构布置成功之后,便可尝试开展报表检验细务,及时查看单位阶段数据汇总生成的结果形式,验证基层单位集团公司业绩的贡献力度,同时将编制环节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做出及时更正。

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将软件编制好后要下发给各基层单位使用,基层单位通过软件填报数据,集团公司接收、审核、汇总数据。在下发给基层单位前要做好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该软件功能较多,并且统计人员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因此培训时间不宜过短,否则达不到培训效果,至少培训一星期才能熟练掌握。培训中要着重讲解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公式的设置、报表的传输等内容。有下级单位的基层单位,还要着重讲解如何新增单位、新增报表,以及报表的合并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透过对统计软件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细节实施细致阐述,确保各类节点工作人员经验能够得到有力交接,巩固特定数据汇总进度条件,使得基层单位人员工作绩效得到全面提升,为集团化企业多元发展创造更多适应基础。这将是统计系统全面改良、设计的必要出路,应该引起企业中心管制人员的全面重视。

参考文献:

[1]朱敏.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浙江统计,2008(05):58-61.

[2]冯咏梅.现代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78-83.

[3]张新艳.企业统计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统计与管理,2013(06):99-105.

现代企业ERP中的统计应用分析 第4篇

一、现代企业ERP统计数据库的基本框架

ERP是一种集合各种管理信息和数据的服务平台, 通过综合企业的各种信息, 形成一个信息全面的数据库, 并且这些数据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因此, 企业的ERP统计数据库可以按照销售、客户、库存以及生产等建立统计数据的基本框架。

(一) 客户资源管理统计模块

在这个统计模块中, 需要统计的数据包括客户的资料搜集和整理, 竞争对手的资料分析, 销售数据、产品的订单以及潜在客户资料的收集等。在统计模块中,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指标体系, 对客户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未来的销售提供指导, 此外, 借助这个统计模块, 还可以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分析, 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开拓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二) 销售数据统计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 可以集成历史销售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销售分析系统, 对行业的销售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销售总情况做出一定的预测;设定一定的库存额, 对企业的销售网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各个地区的各个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预测, 预测的结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

(三) 库存数据统计模块

借助ERP系统, 建立库存数据统计系统可以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指导, 避免企业的产品出现脱销情况。库存数据统计系统的建立, 数据来源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根据进货单、出货单确定的库存数据;二是通过对仓库的产品进定期行点验确定的实际库存量。根据库存统计数据, 可以对产品的配送进行指导, 帮助其确定最优配送组合、路线以及仓库位置。

(四) 生产数据统计模块

以销售统计和库存统计的数据为基础, 结合销售预测, 科学、合理的确定每种产品的生产量, 从而保持合理库存, 减少产品积压情况。在企业资源计划中, 可以从ERP系统中获取相关的业务数据, 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成本、材料等成本进行分析, 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效率。

二、现代企业ERP统计系统的建立

企业的ERP系统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搜集, 并进行相关分析, 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因此, 在企业的ERP系统中应当建立统计数据库,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一) 整合相关的业务数据

企业ERP系统的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业务数据的基础上, 而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 业务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中, 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企业的总部虽然对信息进行整合, 但基本上都是汇总信息, 一些明细信息并不在其中, 这不利于ERP系统作用的发挥。因此, 必须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中, 要注意及数据的同步问题。

(二) 数据的整理和加载

汇总的信息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 信息不一致的现象随时会出现, 原有的信息存储模式也并不一定适应当前的数据分析模型, 因此, 必须对汇总的信息进行整理、清洗转换, 重新将数据导入到分析系统里, 这样分析的结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数据转换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不同的转换方式, 因为转换难度以及资金投入不同, 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适合自己情况的转换方式。

(三) 存储和管理数据

在数据整理和重新导入后, 需要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存储和管理。导入的数据量非常大, 这对存储设备和存储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把数据存储到一个合适的存储器上。因此, 在选择存储器时, 应当考虑它的查询性能以及存储成本的降低。之所以要特别考虑它的查询性能, 这是因为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 而不是信息的删除和修改功能, 因此, 在设计数据存储器时应当注意它的功能需求。

(四) 数据的展现和分析

在ERP系统中, 统计数据完成后, 就进入了信息的展现和分析阶段。为了保证查询内容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必须采用专业的分析工具, 企业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并可以对产品进行多维分析, 包括产品的相关性分析和行情波动分析等。数据展现主要是提供多维分析以及即席查询等, 通过Client/Server等方式展现,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的模式有动态报表、OLAP分析等。

三、结语

企业的ERP系统是一种信息集成和分析系统, 它的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 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因此, 有必要探讨如何在ERP系统中应用统计分析, 可以从企业的相关环节中进行统计应用, 建立统计模块, 构建统计数据库, 帮助ERP系统作用的实现。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ERP (企业资源计划) 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如何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加快企业的统计应用发展, 成为企业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对现代企业ERP中的统计应用分析和研究, 对于提高企业的统计水平, 适应新时期企业的统计工作,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背景下, 探讨现代企业ERP中的统计应用分析, 构建企业的ERP统计数据库。

关键词:ERP,现代企业,统计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文杰.关于构建企业ERP统计数据库的设想[J].浙江统计理论新探, 2005;14

[2]廖贱发, 潘建华.中小企业ERP应用若干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8;85

[3]孔祥才, 孙建林.浅谈国内企业ERP应用与创新[J].甘肃科技, 2008;104

工业企业统计大会的讲话稿 第5篇

同志们:

2012年是我县实施“五大战役”的突破之年。一年来,全县工业统计战线的全体员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主攻工业、决战园区、赶超发展”为经济发展总方针,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狠抓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支柱产业培植,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初步形成了陶瓷、新型材料、鞋服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五大优势产业。至2012年底,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同比新增9家。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06亿元,同比增长17.7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95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利税4.8亿元,同比增长24.4%。2012年我县获得“江西省工业崛起贡献奖”等多项省级奖项。在全市目标管理考评中我县被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先进县。

一、工业统计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去年是统计部门全面实施一套表改革之年,从去年的一套表总体运行情况来看,工业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进展顺利且富有成效,平台数据总体很好,全部企业能够按时报 送。通过企业的联网直报,提高了统计调查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推进了统计规范化,更重要地是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与在座各位、以及工信委、园区办的同志与统计系统的通力协作和敬业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工业统计战线的同志们非常辛苦和不易,加班加点是常态。在此,向各位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你们的辛苦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企业基础数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去年全年的一套表运行情况来看,企业基础数据质量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我们企业统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数据质量。

一、部分企业产值数据增速异常。个别企业上报的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速上窜下跳,就象过山车一样。比如1-3月份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40%,1-4月增长速度下降到增长只有10%,1-5月份又上涨到50%。二是部分企业利润增长异常。去年全年我县的利润增速为20%以上,企业上报数据则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的企业同比增速却超过100%,有的企业却大幅下降。

三、企业用电量、产品产量与产值数据不相匹配。即产值报增长,产量报下降;有的刚好相反,产值报下降,产量报增长。用电量上也是一样。有的企业更是把产值当产量上报。

四、企业流动资产居然等于资产总计。这个错误不应该,就是说企业根本没有 固定资产?还有在没有并购重组等其他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速只有20%,而企业资产增速却超过80%。

五、新增企业同期数据问题,非常不严肃。由于新增企业的同期数由企业自己上报,十个企业上报的同期数,十个企业都对不上去年上报的报表。上面列举的几个原因,有些是我们统计人员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避免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比如我们个别企业的统计人员非常忙,忙得每次都是快要关网的最后一天踩着时间点上报统计报表。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统计部门开展工作,企业上报报表以后,我们统计部门还要进行数据审核,进行超级汇总。对全县的数据进行宏观调控等等,因此希望企业统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统计基础数据质量,并且及时上报统计报表,为县级统计部门进行数据质量的宏观调控争取更多的时间。

今年统计部门工业统计的总体思路是:

1、高度重视平台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统计工作整体水平

平台数据质量是今年工业统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领导对统计部门的基本要求,也是工业企业一套表的生命所在。平台数据基础打牢打好,服务科学决策、引导科学发展才有保证。工业统计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提高数据质量上来,在工业企业 联网直报平台数据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强对基础数据的事前审核和质量控制,尤其是企业分管工业统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本企业数据质量责任。县统计局也将严格按照省、市局“三个转变”和“两个搞准”的要求,严格基础数据的审核,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关口,加强对企业基础数据的审核查询,加强对汇总数据质量的评估控制,加强对本地区工业经济形势的研判,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趋势,从着力管控趋势,转向趋势、水平同抓,总量、速度共管,更好地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服务。

2、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灵魂,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统计工作的终级目标,也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基础。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相关文件要求,一是把好源头数据质量审核关。加大工业企业直报数据的审核、查询力度,从源头上确保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二是把好数据质量实地核查关。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做到资料齐全、完备、规范。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业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切实提高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报送和发布等统计环节的管理水平,扩大统计工作影响力,及时反映和解决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3、进一步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认定工作。依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国家统计局令第10号令)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实行考试制度。因此,请没有办理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6月30日前,到县统计局807办公室办理。

为了把我县的规上工业数据质量既能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又能体现各企业统计队伍的素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向县领导争取,2013年对规上企业统计员予以100元补助,同时对各统计人员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具体包括

1、报表及时性。

2、报表准确性。

3、报表质量要求。

4、工作配合情况等等),则年终评比出若干先进个人,予以表彰。这也充分体现了县政府对我们规上企业统计人员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希望各位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继续不辞辛苦,把企业统计工作搞得更好。

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6篇

[关键词]统计技术 企业管理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

统计几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常规的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各种数据,并进行整理,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列表、制图、绘制曲线,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以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来指导企业管理行为。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如今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必然会更多地从市场经济法则来思考问题。所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需要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来帮助其制定计划,实施决策,统计技术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统计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统计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指宏观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上游市场、行业动态、下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通过对以上几部分开展分析,要立足于在考察一系列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对于宏观经济,着重在于参考经济权威的看法,观察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上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综合各方的观点,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对行业动态开展分析时,着重在于进行数据比较,对同行业经营管理开展评价,以求计算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对下游市场开展分析,着重在于搜索各地区的同行业市场行情等。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统计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人、财、物方面投入的统计分析。对于人而言,必须建立起劳动工资统计的子系统,重点是提供劳动力数量、素质、构成等主要指标,并开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动分析。要建立起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的子系统,以便于反映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产品生产能力等。对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及燃料的利用效率统计,以便获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当然,还有技术统计子系统,涵盖了技术人员、技术成果及技术投入费用等指标。因此,统计技术完全可利用自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从整体上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要素,进而提高系统效益与企业管理综合质量。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之中,最难管理的是人,而拥有激情与创造力,而且最能挖掘潜力的的对象也是人。因此,怎样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充分利用统计手段来收集民意,并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分析,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激励对策。比如,某企业在开展员工意向统计调查时发现,资方最大的担忧是员工的提薪要求不合理。但实际统计的结果却是有提薪意愿的员工人数并不多。反而,有相当多的的员工提出了增加培训教育的要求。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老板与员工缺乏沟通,导致多数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够了解。对此,企业分别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党团、工会等组织举办了干群交流、员工交流活动,使彼此相互理解,并提高了酬薪的透明度,明确了企业的发展规划,使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激发出全体员工奋发有为的工作与改革热情。

三、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确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类人员都能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并编制出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从而规范统计技术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实施,不能到了审核时再去补资料,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将质量管理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执行。

2.加强统计技术应用培训

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统计技术人员不但要妥善应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还应对各车间、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专业技术有所了解。统计人员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机构所开展的系统培训,较为详尽地掌握解统计技术的相关知识。一是要将统计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之中。二是牵头部门要注重对各单位质量体系骨干及内审员开展统计应用有关知识的培训,宣传统计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三是各单位的骨干及内审员一定要承担起本单位运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及指导任务,要对本单位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都能掌握相应的统计技术。

3.挑选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如果缺乏统计技术的应用,就难以取得较大的成绩,质量管理体系也难以有效地运行,更加无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要运用好统计技术,让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如何应用好统计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在挑选统计技术时,要认识到,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越容易的和越好理解的方法就要优先运用。同时,挑选适宜的统计技术还要针对特定的环节与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从而使统计方法更加适合于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适合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产品特点等,比如,图标法中的直方图、散布图和排列图等,就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并为采用恰当的计算方法进行准备。在实际过程控制之中,企业可以将控制图运用于监视与控制所有类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从而对生产实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4.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由于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技术应用的质量,因此,要让全体统计技术人员都意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数据作为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鉴于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技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统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大学习的力度,致力于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开展分析研究,以便于充分发挥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控制等多方面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念臻. 浅议统计技术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河北企业,2007,(7).

企业统计的应用性 第7篇

在烟草企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可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 是促进企业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企业管理如果没有统计数据作为支撑, 各项管理政策的制订就没有数据依据, 在可行性、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烟草企业应用研究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中国的烟草市场巨大, 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烟草市场, 但中国烟草的国际知名度较低, 没有知名的品牌, 在香烟的技术进步上投入的研发资金也有限, 由于技术局限, 如在焦油等有害物质的控制上远低于国际标准。同时中国目前国内的卷烟厂布局不够合理, 有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的知名烟草企业较少, 大多规模小, 管理落后, 知名度较差。在此背景下, 借力于统计工具, 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烟草企业来说, 统计工作的开展可以获取到企业的各项数据, 并加以分析、研究, 找出规律性的内容, 来真实的反映企业发展中的规律与特征, 帮助企业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针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找到战略规划工作的关键结点, 有针对性的拟定决策,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可实现总结与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统计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从对偶然的个体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 运用数理统计推断原理, 推测全体的特性。统计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可帮助企业搜集整理决策依据的数据信息。对于企业而言, 使用合理有效的统计方法, 可使烟草企业管理体系增值, 形成使用现代化工具实现企业管理提升与管理现代的思维。运用统计技术, 可实施性与操作性极强, 可有效的挖掘企业潜力, 有效的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数据统计方法还可帮助企业改进过程、提供输入决策程序的重要作用, 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对烟草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问题与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解剖, 有预见性的决策意见提供依据。在烟草企业认真的落实统计技术, 扎实的把工作做到实处, 会给烟草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三、加强烟草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烟草企业迅速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化管理, 在此背景下, 要求烟草企业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统计队伍, 改进工作方法, 促进烟草企业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1. 强化数据采集工作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要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 数据是客观规律或现象的真实的反映, 没有详实的数据, 统计工作就无法开展。对于烟草企业而言, 要全面的掌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模式等数据, 通过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客观的分析, 采集到的数据越多, 统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就越高。对于烟草企业而言要创新思维, 强化数据采集工作, 以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

2. 拓宽统计分析领域

当前, 烟草企业想要与时俱进, 取得好的发展, 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到对烟草企业发展有利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 帮助企业准确决策。要借助应用统计学的专业方法来对烟草企业经济活动与业务环节进行分析, 要了解并精通统计分析技术, 找到统计分析的入手处, 借力于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来多层次、多领域的获取信息, 实现数据分析的系统性目标。

3. 明确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烟草企业中, 要想取得好的工作效果, 要明确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烟草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 明确岗位职责, 明确统计标准与要求, 实现统一口径、范围与时间的数据信息采用与统计应用标准, 强化管理, 使统计信息准确经, 统计标准高效, 从而使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系统。

4. 加强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国内烟草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外知名的烟草企业也开始登录中国市场。烟草行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从过去的计划式生产转为现代化的单式生产方式。同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也使得统计技术不断的进步, 在这种新形势下, 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注重培训与学习, 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并注重统计方法的学习, 注重借助新的数据模型工具, 来提高统计水平,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引导统计人员提高专业素养, 加强透过数据挖掘经济运行规律的能力, 对国家经济运行趋势进行预测, 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还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组织统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知识, 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 鼓励他们进行研究, 发参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来, 共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四、结语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在烟草企业推行与应用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加强烟草统计工作的方法的推广与应用, 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秀英:《统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5) 。[1]张秀英:《统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5) 。

针对企业财会应用中统计报表的分析 第8篇

一、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时代的改变, 以前传统的企业财会统计报表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自我国企业《企业制度》实施以来, 企业的这种情况也得到了该变, 但目前企业财会统计报表中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存在。

(一) 缺乏预见性, 忽略分析

目前我国财会统计报表缺乏预见性, 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 侧重于数据的总结, 虽然经过账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统计报表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 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 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 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

(二) 非实时性

目前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多数在于历史数据的统计, 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会统计报表时限过宽, 周期较长, 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 因为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 因此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 这样的账务信息的滞后满足不了企业的投资评估、快速决策等方面经营组织的需要。

(三) 账务信息不完整性

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统计报表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账务信息, 但是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 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 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此对某方面账务信息的缺乏, 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 账务信息的不完整, 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使用者大大增加, 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除了企业债权人和直接投资者外, 还有社会伙伴、政府、社会公众、顾客等。目前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账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业务素质。财会报表项目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 难以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在现有技术的发展, 还不可靠的知识产权、计量人力资源等这样的软资产。

(四) 忽略其他账务信息, 过分强调利润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过分强调费用和收人的配比, 因为企业自身对盈利的渴求, 也就是最终利润的分析, 而忽略了其他重要账务信息的披露。这些账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声誉、以及货源, 销售等渠道的相关账务信息, 另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 企业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会账务信息。

(五) 制约行为以及规范行为力度不够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推行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一些企业财会统计报表存在着粉饰行为甚至是弄虚作假, 忽视长期利益, 这是谋求企业短期利益或者私人利益, 国家利益的行为。目前存在的规范得不到遵循以及账务信息失真等问题, 大多与缺乏外部监管、领导行为不当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针对企业财会统计报表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国际经济融合, 金融创新, 使企业财会统计报表面临着规范和完善的迫切形势。对目前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统计工作有了新的要求, 行为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 合理规范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

为了使我国财会统计工作和经济行为更好的规范, 我国自实施了《企业财会统计报表条例》, 这个条例使财会统计报表的编制走上了法制化, 规范化的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真实和完整, 使财会统计报表的编制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与此同时, 企业负责人也应该对其质量负责任, 才中以能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

(二) 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工作流程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财会统计报表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都不够深入, 其分析还只是流于形式, 因此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完善是一个创新的体系。企业财会统计报表体系的完善, 第一要完善财会报表中的账务信息披露, 增加有用账务信息, 增加财会报表的批注, 取消无用账务信息, 如无形资产的相关分析, 企业货源及销售渠道分析;金融衍生工具、企业风险等相关账务信息;企业社会声誉及信用评估等。第二要明确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目标, 定位要为债权人、企业、公众提供准确、真实、完整、及时的财会账务信息。第三要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 完善目前我国财会体系基础上创新深人的分析方法和指标。第四要及时提供财会统计报表, 尽可能缩短报表的提供期限和周期, 保证所提供财会账务信息的及时性。

三、结束语

总之, 突破目前我国收入实现原则的束缚, 扩大财会业绩统计报表的内容;同时, 将绕过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未实现利得的损失, 集中在一张财会业绩报表中予以反映当前企业账务状况。因此, 对于财会统计报表的账务信息量管理也是未来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特点。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 现有的企业财会统计报表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企业财会应用中统计报表中的不足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统计报表,财会,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春兰.基于元数据统计报表灵活定制的设计[J].中国科技账务信息;

[2]谭洪涛.账务信息的质量与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3]李端生, 李征.网络经济下发展趋势[J].研究。

[4]汤应虚.企业统计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硅谷;

分析统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第9篇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推进, 数据急剧增加, 产生企业大数据, 为将无形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分析统计势在必行[1]。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 从大数据中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形成数据资产, 产生数据价值, 通过数据加工, 实现数据增值。企业大数据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能力, 是知识工程的一部分, 而非技能, 这种能力能从无尽的数据里看出商机和价值。

企业信息化建设多为分阶段进行, 缺少统一规划, 无统一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因此, 数据分析需跨不同的业务系统和数据格式[2], 通过数据钻取和转换, 将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 对隐含知识的挖掘, 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 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提升应用系统的管控能力。

结合科研试飞现状, 每个飞行日均产生试飞记录, 以往通过人工统计日、月、季和年报表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报表展示的方式, 通过数据准备、报表模板制作、报表集成和客户端输出等操作, 实现数据的一次录入, 生成多种维度的报表,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程度。

2 报表制作

从功能上讲, 报表分为展示报表和决策报表, 按数据变化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3]。实现的报表展示方式有以下3种:

(1) 纵栏式报表。纵栏式报表也称为窗体报表, 报表中每个字段各占一行, 左边是字段的名称, 右边是字段的值。纵栏式报表适用于记录较少、字段较多的情况。

(2) 表格式报表。表格式报表是以整齐的行、列形式显示记录数据, 一行显示一条记录, 一页显示多行记录。字段的名称显示在每页的顶端。表格式报表适合记录较多、字段较少的情况。

(3) 图表报表。图表报表是指包含图表显示的报表类型。在报表中使用图表,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适合综合、归纳、比较和进一步分析数据。

根据业务需求可制作不同样式的报表, 报表制作分以下几个步骤:数据准备、报表设计、报表部署和访问控制4个方面。

2.1 数据准备

在报表设计之前, 首先要添加报表所展示数据的来源, 进行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包括定义数据连接和定义数据集两部分。数据连接是根据报表展示的内容进行定义, 通过加载JDBC或ODBC驱动程序[4], 进行数据连接, 实现数据库的访问。常见的数据库有Oracle、SQL Server、DB2、XML、Excel等。

数据集是报表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表的集合, 从异构数据库中访问不同的表、视图或表中的部分字段, 通过字段处理、聚合运算等处理, 形成不同的数据集, 数据集来源可以是数据库数据、文本数据或程序数据源。可以是整张表、表中部分字段或多张表组合而成。一个报表可以引用多个数据集。

2.2 报表设计

报表其实就是多样的格式加上动态的数据, 制作设计的过程是数据的整合和模板的设计[5]。根据模板类型不同, 报表设计分为普通报表、查询报表和填报报表。普通报表是解决数据呈现的问题, 即把数据从数据库中取出来, 然后以各种格式展现出来, 对展示的结果可以进行导出、打印等。查询报表是在普通报表基础上增加了按字段过滤、筛选等组合查询的功能。填报报表是提供给业务人员或者用户对数据库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报表工具栏上提供相应的数据交互、数据校验等按钮, 多用于ERP、OA等系统中。

报表设计是将数据集中的某一字段值作为一个数据列, 通过定义扩展方式、参照设置、参数定义、扩展属性、数据字典、模板样式和展示方式等步骤完成报表的制作。

制作报表首先要设计一个主参考列, 此处定义为参照。设置参照是为保证数据按照某一数据列进行纵向或横向扩展, 该数据列所在的单元格称为参照。若纵向扩展, 则该单元格为左参照, 数据会自上而下扩展;若横向扩展, 则该单元格为上参照, 数据会自左向右扩展。数据展示采用按照左参照或上参照的数据记录进行展开, 单元格在绑定了数据之后, 并非平行的关系, 而是格子之间存在附属关系, 可以自定义参照关系。

当单元格扩展的时候, 无论数据是纵向放置还是横向放置, 从数据显示的角度, 可以进行分组, 即将数据列中所有相同内容的记录进行合并;也可以展开数据列表, 即将数据列中的所有数据记录扩展出来, 无论数据记录是否重复。

为实现数据检索, 采用参数查询, 即数据扩展的时候使用报表参数过滤出有用的数据, 报表参数与数据列过滤结合使用。用户在参数查询界面输入参数值, 通过与数据字典的数据比对, 进行参数处理, 完成数据过滤, 展示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为更好地显示数据的上下级关系, 报表设计采用主子表。主子表包含了一片或者多片区域, 每一片区域都针对同一个对象, 但是各区域又各自展示不同的主题, 其中每一小片区域称为子报表, 子报表构成的报表整体称为主报表, 主表和子表的信息来自于不同的表或数据集。

2.3 报表集成

开发完成后的报表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 是一个Servlet应用。它承担客户请求 (Web浏览器或其他HTTP客户程序) 与服务器响应 (HTTP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或应用程序) 的中间层。需要Web服务器进行加载, 才能够在BS浏览器中浏览报表。因此部署到Web应用服务器上, 此报表嵌入式部署到Tomcat上。启动Web应用服务器时就会加载报表这个Servlet, 从而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 整个过程如下: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服务器将请求信息发送至报表Servlet, Servlet根据请求信息, 动态生成响应内容并将其传给服务器、服务器将相应内容返回给客户端。

为方便客户端访问, 报表设计完成后以链接的形式嵌入到应用系统中, 集成到Web页面中, 然后用户通过单点登录到应用系统后进行数据访问, 根据用户角色访问相应权限的报表信息。为更好地实现数据交互, 集成后的报表可输出为Word、Excel、PDF的格式, 并支持在线打印。

2.4 访问控制

报表集成后, 可通过权限控制和定时调度供用户访问。为了保证用户访问相应的报表, 使用数据集身份通过验证方式, 进行角色配置, 不同角色的用户访问不同的权限界面, 看到不同的报表或同一报表不同的操作权限, 模板预览时, 展示不一样的单元格, 填报数据时, 对某些控件拥有不一样的编辑权限。如一般员工角色登录系统时, 看不到工具栏上的导出和打印按钮, 单位公文管理员角色就可以。

为细化权限划分, 各个部门有其自己的管理员, 并给其部门员工分配权限, 即实现多级管理员层层分配, 分级管理员只能管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模板权限分配, 进行多级权限分配功能来实现权限的层级分配。将授权权限赋给下级管理员的角色, 同时配置该角色所能分配权限的角色 (对象) , 此时, 下级管理员的角色登录系统时, 就能将其有权授权的权限分配给对应的角色。

为更好地体现报表的时效性, 通过定时任务实现报表的定期产生、定期发布。定时任务设定后服务器便会在指定的时间自动完成设定的任务, 生成所需的文件, 可以将生成的结果以邮件的方式通知用户, 及时进行分析与决策。

通过权限设置和定时调度, 员工可看到同一数据源的多维度报表展示。以科研试飞为例, 可生成飞行间断预警、最近飞行详情、月/季/年统计、飞行员飞行情况统计、飞行日报报表、空勤飞行经历统计等报表, 用户可根据管理员设定的权限查询统计或访问定时任务报表。

3 报表的体系结构

当执行报表时, 报表处理程序组件将负责显示, 报表处理程序从报表日志为报表检索RDL (报表定义语言) , 读取RDL来决定报表所需的内容。然后数据提供程序连接数据源并选择报表需要的信息, 并返回信息给报表处理程序, 此时信息变成供报表使用的数据集。当搜集好报表的所有数据时, 报表处理程序开始处理报表的布局。呈现程序与报表处理程序一同工作来读取报表布局。然后把这个展开的报表布局转换成所需的输出格式。最后, 请求处理程序负责为报表接收请求并将请求传递给报表处理程序。当报表处理程序创建了请求的报表时, 报表处理程序负责交付完成的报表 (如图1所示) 。

4 报表实例

4.1 应用系统监控

通过对异构数据的分析处理, 对某一应用系统2014年每个月处理Ⅰ、Ⅱ、Ⅲ、Ⅳ类文件数量进行数据统计和曲线展示 (如图2所示) , 为系统使用情况和运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4.2 飞行时间统计

以某飞行员飞行时间统计为例, 需统计飞行员作为教员、驾驶、副驾驶等不同身份的飞行时间, 特别说明的是正驾驶、副驾驶和跟飞均为飞行员。例如通过参数查询, 检索2015.02.05至2015.02.13期间, “刘景玉”作为飞行员, “张云飞”作为指挥员的飞行时间统计, 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 开车、起飞、着陆和关车为录入数据, 驾驶、跟飞和经历时间为计算所得, 机长时间、副驾驶时间、跟飞时间、经历时间的左参照分别为正驾驶、副驾驶、跟飞、飞行日期, 合计的上参照为当前列。

5 结语

通过将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充分整合, 实现多数据源多数据类型的数据聚合, 形成不同的数据集, 将应用系统运行数据和系统业务数据等进行集中展现、报表展示和多格式打印输出, 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各系统运行现状和分析报表。结合访问控制的方式对业务进行不同维度建模展示, 将科研数据自动转化为有用的知识, 实现科研任务的实时监控, 通过系统对数据的一次录入和多维度数据报表的集中生成, 对现有科研飞行情况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分析, 为科研试飞提供数据参考和动态导向。在降低了人员成本的同时, 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价值, 为企业智能决策提供直观的业务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马燕, 王文发, 许淳, 等.基于Web的生产统计报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22 (2) :213-216.

[2]赵新强, 魏丹, 杨雪.基于动态可重用技术的报表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化研究, 2012, 38 (1) :67-70.

[3]蒋哲远.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通用报表服务构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 17 (9) :2029-2034.

[4]段培娟, 刘志, 游进国.基于J2EE的Web报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4) :69-73.

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第10篇

一、企业经济统计的意义

(一) 企业经济统计与创新要求相符。计划经济发展形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科学的应用体系, 为经济调控创造条件。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实质性制度, 企业需制定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 促使统计人员的统计意识提升,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效率。企业要实现统计方式的多样化, 提高统计质量。

(二) 企业经济统计可将统计信息提供给领导者。现代企业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经济统计管理中包含大量信息, 这些信息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对企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现代企业经济统计涉及到的内容较多, 统计人员必须采取措施, 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构建指标控制体系, 推动企业长远进步与发展[2]。

二、企业经济统计发展困境

(一) 领导人员不够重视经济统计工作。企业管理包含的内容非常多, 管理程序复杂度较高, 领导机构不同, 在经济统计认知上也会存在差异。因经济统计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经济统计制度, 但是统计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并不突出, 致使企业出现管理体系滞后现象, 与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不符, 导致经济统计工作难度加大。部分企业沿袭集体审核模式管理企业经济, 出现了数据不全面、不完善的现象。

(二) 经济统计模式不够先进。在市场经济取得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企业经济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与过去相较明显提升, 经济统计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数据统计难度也有所增加。经济统计模式的改变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将现阶段的工作形势作为基础, 及时顺利变化, 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制定合理决策, 判断企业经营状况[3]。

(三) 企业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企业经济统计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 不过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复杂程度较高, 并未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 致使经济统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经济统计部门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在缺乏统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 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在数据审核过程中不够认真, 难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三、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分析了解到, 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中, 经济统计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 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措施, 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经济发展形势, 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 增强统计意识。因受到传统经济统计模式的影响, 导致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 为了使不利因素减少,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将经济统计工作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 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将市场发展方向掌握。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而言, 涉及到的内容、程序非常多,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从全局利益出发, 增强市场风险管理与经济统计意识, 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相关部门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将实践、理论两者结合, 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 企业管理人员还需明确统计工作的具体需求, 合理、科学规划统计数据, 通过实践使经济统计程序简化[4]。

(二) 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从目前经济统计模式上看, 最主要的管理方式就是ERP, 大部分企业都采用了信息化管理软件。企业需发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将信息、物流、自信三者结合, 促使信息管理流程得以优化, 同时使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人员需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 促使统计基础夯实, 使统计职能不断强化, 提升统计人员的统计意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及时查询到自己所需信息, 构建数据管理库, 将错误信息排除。

(三) 扩大经济统计工作范围。在现阶段的经济统计工作中,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经济统计范围与具体内容。目前, 企业统计信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人员需了解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明确经济统计程序。经济统计程序包含的内容有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与统计整理, 程序内容不同, 在管理手段上也存在差异。另外, 管理人员还需构建完善的经济统计管理制度, 使经济统计工作有据可循, 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结束语

企业经济统计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管理人员在采取管理措施时, 需将管理程序彻底明确, 了解现阶段经济统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对经济统计模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力.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 2013, (09) :28.

[2]魏成发.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3, (26) :51-52.

[3]姜谦.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的运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2) :136.

经济统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统计方法;企业管理;应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开始实施经济统计,经济统计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分,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关于企业经济统计

1.企业经济统计要符合创新要求

计划经济的发展形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一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企业能够取得稳定发展,企业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依据来建立合理的应用体系,为企业的经济调控创造有利条件。经济统计对企业中的重要部分,企业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创建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规范化经济管理,创新经济统计方式,实现经济统计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统计质量。

2.经济统计的作用

企业的经济统计的一个最明显地作用就是把经济成果直观地展现出来。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对企业经济统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在经济统计涉及到到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的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信息有助于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统计工作,构建指标控制体系,保障企业的稳步前进。

3.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对企业经济统计非常重要,统计过程控制可以提高企业企业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下图是统计过程控制工作的工作流程。

二、企业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对经济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的内容非常多,管理程序也很复杂,管理结构也不明确,领导人员对经济统计的重视不够,甚至没有制定完整的经济统计制度和体系。有些企业出现管理方式落后的现象,虽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但是经济统计效果不明显,统计部门的核心地位不突出,这种情况也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增加了困难。还有的企业没有使用经济统计制度,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依然使用集体审核的模式,但是这种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企业的发展,审核的数据不完善、不准确。

2.经济统计模式不够先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统计的信息和数据也在发生变化,所需要统计的内容增加,这对增加了统计的难度。为适应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统计模式也要及时作出改变来适应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应对策略。

3.企业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的活动都需要有制度作为依靠,企业经济统计公司做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目前,很多企业缺少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缺少了可靠制度的情况下,经济统计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有些企业的经济统计部门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济统计部门的工作中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没有制度的约束,统计人员工作态度会出现懈怠,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改善企业中经济统计的措施

1.增强统计意识

企业中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是采用集体审计模式,企业中的领导和员工对经济统计的认知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统计意识不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员工的经济统计意识,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掌握市场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多而复杂。企业领导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全局利益出发,增强市场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经济风险。

2.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经济管理要充分发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优化信息管理流程,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要对经济统计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力,增加他们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经济统计效率,同还是也使经济统计数据更加精确,提高经济统计的质量。

3.管理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熟悉经济统计程序,掌握经济统计的内容。经济统计程序中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经济统计内容的不同,管理手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的经济管理制度,为经济统计工作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在企业经济统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对经济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经济统计模式落后以及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等。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要增强统计意识,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统计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分析统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57-60.

[2]付金芳.浅谈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383-383.

作者简介:

统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第12篇

1 统计分析的特点

统计分析是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总结, 然后进行定性分析,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通过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分析, 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都能有宏观性的认识, 帮助我们对现实世界有更深入和科学化的理解。

统计分析方法具有特殊性, 统计分析方法将总体的观察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统计分析分为传统经验主导法和数学理论法两大类。其中经验主导法是指利用初等数学知识和从前工作经验等作为判断主导的统计方法;而数学理论法则强调利用专业数学知识, 对现象进行分析阐述, 尤其是概率论的相关知识, 它能够通过日常现象反映宏观状态下的发展趋势。

统计分析的对象具有综合性, 统计分析的辐射面广, 不单单特指某一个体, 而是将某一方面的全部个体进行全面的统计, 注重数据的广泛, 然后研究其数量特性。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数据的范围缺失造成的对事物认知的缺陷性。

2 统计分析方法

从统计理论上来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统计学教材都是围绕统计准备、统计实施、统计总结等方面来编写的, 除此之外, 都着重于描写统计分析的方法的具体方法, 而在这些方法中, 都具有的共通性是定量分析。

观察大量统计实践之后, 我们可以得出, 统计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定量分析实现相关作用, 统计分析对人的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影响, 其作用主要有:首先, 将客观发生发展的事物进行量化, 直接表现出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第二, 根据事物量化程度确认事物的本质表现, 这是事物之间本质的差别;第三,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现新规律, 通过数量分析总结归纳出前人未发现的事物发展规律, 增加人类认知水平。

3 企业如何运用统计分析

3.1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统计分析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通过统计分析之后得出相关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是企业目前经营状况的直接反映, 能够清楚明白地对客观现象进行科学化的描述, 避免人为分析过程中的种种漏洞。但是这些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如果只停留在前期阶段, 就无法从数据中得出更多有效的东西, 只有深入其中把握精髓, 将数据转换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认知, 才能在了解数据的前提下了解整个企业的发展动向, 把握事物的根本核心。通过这些过程还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和弊端, 进而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 提出改革的方法, 在企业内部各层级都能达到良好的作用, 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也能够大幅提高。

3.2 在企业目标管理中

企业的经济发展预测是企业运用统计分析的重要方面, 从前的各种经济预测模式中, 企业往往注重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相结合, 而且多以静态预测为主。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 了解自身特点, 找到自身和经济运行轨道的重合点, 同时也重视自身特点和经济背景有一定冲突的地方,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 将其纳入统计数据, 利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能够很快得出结果, 根据相关预测数据可以制定下一阶段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 然后再后期进行年度经营数据分析, 帮助其在未来一年内得出预测数据, 然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 不断进行调整, 帮助企业完成未来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工作, 帮助其在经济大潮中占据自己的位置。

3.3 在企业的决策性分析中

在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中, 正确的企业决策制定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企业不再是过去的闭门造车, 而是与当代经济市场紧密相连的,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精准有效地对相关市场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首先, 要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有初步认识, 这样才能够准确定位消费群体, 二是对社会环境和群众消费水平有准确的把握, 这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命脉, 三是对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要有认识, 在不断比较中进行自我提升, 在不断反思中得到长足进步。

3.4 在企业过程分析和阶段分析控制中

在相关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状况, 这需要企业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企业可以利用其统计分析工具对以往此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得出相关规律后与其进行比较, 然后得出相关结果, 这样可以不断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分析之后, 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市场需求, 帮助其达到发展目标, 也能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利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企业经营指标进行追踪分析, 力求将长期规划分割为短期规划, 阶段性地完成经营目标。

4 结语

统计分析帮助企业认识自身、展望未来, 所以一定要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有可能促进企业持久快速的发展。我们要致力于提升企业统计分析的应用, 使统计分析成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汽车美容店下一篇:基层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