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制度范文

2024-05-29

现代教师制度范文(精选12篇)

现代教师制度 第1篇

一、民主参与的制度建立

我校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绩效考核为核心, 劳动合同为保障, 绩效工资为体现, 奖优罚劣为激励, 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 方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制度面前的平等, 也是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平等体现。这些年来, 我们通过民主参与的形式不断制定、修改和完善制度, 实施校务公开, 推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 将“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制度”的关系, 实现依法治校, 提升学校的执行力。

1. 自下而上, 完善制度设计

绩效考评是学校制度与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经过近六年的探索, 我校设计并完善了《中层干部绩效考评办法》《教师绩效考评办法》和《员工绩效考评办法》, 该项绩效考评体系, 渗透在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是提升学校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和有力工具, 它引导教师按考评指标所指的方面去努力, 因此, 教师们往往高度关注。充分体现学校人本性和生态性的制度建立过程, 是努力实现学校和教师共同愿景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对教师实行绩效考核, 首先要明确的是考核教师的哪些方面才能对教师发展有促进, 为此, 我们用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形式, 来确立教师考核目标, 设计绩效考核办法。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采用“头脑风暴法”面向全体教师、部分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 征集“优秀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一问题的答案。要求每人写出最重要的三条。这是一个民主参与的过程, 教师、学生及家长可以畅所欲言, 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将学生、家长、教师所列出的指标进行归纳, 分类统计。

第三步:从问卷中提炼出优秀教师的素质特征后, 召开教师大会, 全体教师按重要性进行二次排序, 从中归纳出优秀教师应具备的21项指标, 包括:尊重学生、廉洁从教、恪尽职守、注重修养、团结互助、精心备课、服从安排、反馈及时、遵规守纪、讲究方法、教书育人、注重实践、乐于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总结, 组织能力、参与意识、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强, 专业素养高, 教学效果好等。这一过程仍然是民主参与, 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排序。

第四步:归纳出21项指标后, 根据老师、学生、家长所列出的优秀教师的具体表现, 对21项指标的内涵进行具体诠释, 使每项指标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如对“指导能力强”的诠释是:在集体备课、评课和其他教研活动中有独到见解, 能给人启迪;教学、教研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指导学生学习或老师教学竞赛成绩突出。

第五步:整理归类。学校对21项指标进行归纳, 整理出教师评价的三个类别——现实表现 (态度) 、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能力) 和常规教学 (成绩) 。学校将21项指标分解到每个类别中, 如“尊重学生、廉洁从教、恪尽职守、注重修养、团结互助、精心备课、服从安排、反馈及时、遵规守纪”等放到第一类“现实表现”中进行考核;“讲究方法、教书育人, 组织能力、参与意识、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强, 专业素养高, 注重实践、乐于学习、勤于钻研、善于总结”等放到第二类“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中进行考核;“教学效果好”放到第三类“常规教学”中进行考核。同时, 将21项指标归纳成三大类别后, 进一步对每项指标的内涵给予具体解释。

第六步:学校制定《教师绩效考核试行办法》的初稿。

第七步:征求意见。学校分别将《教师绩效考核试行办法》的初稿提交行政会、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 征求意见。在这样一个广泛征求意见的民主参与的过程中, 与会人员只要能提出合乎情理的意见或建议, 又具有操作性, 学校就予以采纳。

第八步:试行。学校将调整后的《教师绩效考核试行办法》在教师中进行试行, 一是检验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是否具有操作性;二是发现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是否存在“漏洞”;三是再次听取教师意见。

第九步:通过试行两个学期, 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正式表决通过《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并实施, 逐步与教师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挂钩。

我校通过由学生、家长、教师参与的“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 而不是由学校领导强制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 让教师本人及其服务对象——学生和家长均参与到指标的认定中来, 这有利于教师对绩效考核指标形成认同感, 也使这项制度的设计更具有人本性、开放性和生态性。

2. 沟通协商, 实行动态调整

好的沟通是制度管理成功的一半。沟通和协商能促使教职工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我校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校情的变化实施动态的管理, 也就是说制度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学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程序, 尊重民意, 反复听取意见, 发现问题后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 提高制度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如《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的设计过程, 就经历了与教师的多次协商与沟通, 体现了民主参与下的动态制度建设。

(1) 制度形成之前。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出台前, 学校职称的评定几乎是由评审领导小组决定, 包含了感情因素, 教师意见较大。具体操作是:需评定职称的教师进行申报, 学校审定参评资格后由个人述职, 评委打分 (无具体评分标准) , 产生参评人员。

(2) 制度制定之后。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分“参评资格”和“量化评分”两部分, 分别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量化评分, 具有可操作性, 得到了教师的认同。

(3) 修改完善制度。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学校情况发生改变时, 学校会在前一年职称评定结束后进行修改并公示。

二、民主参与的制度执行

学校制度的执行力直接体现了学校的竞争力, 必须处理好管理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系统各个要素形成合力, 减少内耗;更要依靠全体教职工的民主参与使各项制度得到真正执行。

1. 形成合力的制度体系

学校制度体系是学校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制度体系, 只有处理好制度的目的性、满意性、操作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五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有效地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行。下面从我校制度的目的性、认可度、操作性、相关性和整体性五个方面来分析学校制度的系统性对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的作用。

第一, 制度的目的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我校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要为实现学校和教师共同愿景服务。为此, 学校从制度层面上建立了维护学校发展和充分保障教职工个人权利的管理机制, 在制度执行上努力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 使学校制度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和接受。

第二, 制度的认可度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我校采取自下而上民主参与的方式制定制度, 通过反复沟通, 教职工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 不断建设适合于学校发展的制度。学校制度在民主参与下不断健全、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就是沟通和交流后不断接纳和内化的过程, 使教职工“主观能接受, 客观能做到”, 提高了满意度也就提高了执行力。

第三, 制度的操作性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我校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职责明确化, 办事流程化, 绩效考核化, 反馈人文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操作过程中, 操作性强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

第四, 制度的相关性是提高执行力的条件。学校各项制度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或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相关性。我校制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相关性的存在而推进制度整体的执行, 从而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五, 制度的整体性是提高执行力的要求。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存在, 它必定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如我校由《市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及成员绩效考核与管理办法》《学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与管理办法》《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学校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形成了学校绩效考核体系, 从被考核者、考核者、考核内容和组织形式, 到考核结果及反馈形式均予以公开化和制度化, 使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具有整体性。

2. 职责明晰的组织结构

我校用《组织机构图》来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层级和职责。首先是采取层级管理制, 第一级为校长室, 第二级为职能部门, 第三级为年级组和教研组, 第四级为备课组和行政后勤班组。学校将工作重心下移至职能部门、年级组和教研组, 由职能部门指导和管理, 以年级组和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教研活动, 体现了决策在高层 (校长室) , 决胜在中层 (部门) , 决战在基层 (班组) 的分级负责管理模式。其次是学校采取学部管理制。学校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 分为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进行管理, 各学部之间相对独立。学部设有教务处和学生处, 分别处理教师和学生事务。最后是学校采取分线管理制。由主管德育的校领导牵头, 对三个学部的学生处进行领导;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 对三个学部教务处进行领导。同时加强学部之间的联系, 保证学校上下“一盘棋”。学校立体的、条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序地保障了8500余名师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开展。

3. 相互监督的执行流程

学校以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教职工的工作, 将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和行政事务纳入制度管辖范围之内。多年来, 我校在制度建设上努力向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靠拢,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的执行流程。在制度执行过程中, 杜绝管理者既是“裁判员”, 又是“运动员”的现象, 形成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权力制约、评价多元、执行高效”的现代学校制度下的管理雏形, 推进阳光治校。我校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明细了制度的执行流程, 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既体现部门之间的合作又体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 确保制度执行的客观、公正。

4. 奖罚分明的执行办法

制度重在执行, 若执行不到位, 就会失去制度的约束力, 成为一纸空文。为提高学校的执行力, 保障学校各项制度有序地实施, 我们又在制度之上建立“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办法》。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办法》是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执行力的重要体现。《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办法》由《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奖励办法》《问责实施办法》《常规检查内容》及各部门《周报表》等制度组成。从作用来看, 《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办法》的出台在学校制度体系中扮演了“监督者”的角色, 本制度中各部门工作报表和检查通报既是《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奖励办法》和《问责实施办法》的有效执行和督促, 又是学校部门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和常规管理制度的补充;从内容来看, 《常规管理制度执行办法》既充分体现了学校制度“有标准、有检查、有评价、有反馈”的操作过程特色, 其文本又多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增强了制度本身的操作性, 以便落实到位。

三、民主参与的制度反馈

有管理就要有制度, 有制度就要有检查, 有检查就要有评价, 有评价就要有反馈, 这已成为了我校的管理思维模式。

1. 绩效考核制度的反馈

我校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上具有多维度、多形式和双渠道的特点, 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1) 多维度反馈。我校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并非只是一个总结果, 而是从“现实表现”“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常规教学”三个维度进行反馈。每项反馈用“A”“B”“C”呈现, 三维评价反馈能够充分全面地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 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并将各项等第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

(2) 多形式反馈。我校教师评价结果的反馈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与教师见面, 除用“A”“B”“C”定量反馈外, 还要求部门负责人结合教师平时工作情况给予定性评价, 通过“评语”的形式进行温馨提示。

(3) 双渠道反馈。我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反馈主要通过网络查询和个别交流的渠道进行。网络查询通过账户和密码进行一对一的反馈, 将评价的结果告知教师本人。

2. 常规管理制度的反馈

我们从学校实际需要出发, 注重管理的生态化, 实施“重心下移, 分部管理”的策略, 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心, 以校级、中层、年级组和教研组、备课组和班组为四个层级的管理机构, 明确了各项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 做到事事有人管, 责任分工明。我校根据政策法规和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 完善、修订和创新了学校常规管理制度近百项, 编印了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制度汇编》《教职工手册》和《教师规范行为七条》等。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成为了教职工的行为指南。

随着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管理的深入开展, 我校从繁杂的管理系统中找准管理的突破点, 将“人本、开放和生态”的指导思想融入学校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和植入管理层价值观念之中, 不断将引领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教职工行为的管理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从而形成制度文化。我校形成的制度文化不仅体现在对教师的引领和规范上, 还通过一些创新性活动得以彰显、阐释和回应。

现代教师制度 第2篇

摘 要:“现代学徒制”为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汽修专业教师也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实施制度的建立是当前学校、企业和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学徒制”模式主要是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但是我认为,“现代学徒制”模式不仅适用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还可以应用于汽修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以往汽修专业教师由于学校、企业和个人的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系统的顶岗实习制度。究其原因:一是?业学校受到编制与经费的限制,很难按企业实践系统的要求抽调足够的教师到企业;二是教师因为认识不足,到企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三是企业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核心价值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其履行太高的社会责任并不可行。即使是个别成熟度较高的企业,有与职业学校合作的意愿和行动,也会因利益追求及生产技术保密等诸多原因,影响教师到企业实践系统的有效、持久运行。而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这需要从政策与实践的层面加以分析总结,以便梳理思路、找出问题、寻求对策。2016年5月13日,教育部等七部门正式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从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使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加以制度化,而实施起来就需要学校、企业和教师个人密切配合,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建立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顶岗实习方案。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意义

1.“现代学徒制”是汽修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汽车维修是一个对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教师利用“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去企业顶岗实习、拜师学艺,使得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独立上岗,大大地缩短学徒时间。因而“现代学徒制”模式可以是我们汽修专业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同时也为汽修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建立一个平台。

2.“现代学徒制”模式能增强教师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现代学徒制”这个平台的建立为教师架设起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联系的桥梁。根据“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制订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计划,共同实施日常管理、实习指导及考核评定。学校和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框架制定出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具体细节,确定教师顶岗实习的具体内容,从而加快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的职业能力养成,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教师顶岗实习为 “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大量的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企业的师傅不会像学校老师那样为学生做好思想工作,积极与学生交流。因此,开始时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严重的会出现弃岗离职现象,这势必会影响“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展开。专业教师在参加顶岗实习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与企业、学生进行沟通协调,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少数学生因为不适应实习岗位而离职。

4.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为“现代学徒制”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现代学徒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汽修专业教师来说,需要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将课堂设在生产第一线,且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实际生产岗位任务要求,教学应满足生产一线的需要。而现在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且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汽修专业教师通过参与 “现代学徒制”下的顶岗实习,从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基于汽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选择相应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基于汽修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进而为编写出汽修专业的校本培训教材提供实践经验。

5.教师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顶岗实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顶岗实习,需要拜师学艺,即拜汽修厂或4S店的修理工为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从事汽车维护、维修操作。虽然这些修理工动手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大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往往不能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和讲解。汽修专业教师在顶岗实习中可以充当“解说员”的角色,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真正把课堂搬到生产第一线,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汽修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

1.相关汽车维修企业应负担起社会责任,积极配合“现代学徒制”平台的建立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要求汽车维修企业在其中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企业需要认识到,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既可以给企业带来理论指导,同时又能宣传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学校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企业必须主动配合“现代学徒制”的实行。例如,学校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的要求共同制订教师到企业实习计划,共同实施日常管理、实习指导及考核评定,分阶段、分步骤、分任务协同推进教师到企业实习工作的开展,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的细节管理,创建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运行模式。

2.学校必须依据“现代学徒制”模式制定出实施规划和要求,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学校必须积极与相关汽修企业取得联系,建立起“现代学徒制”这一校企合作的平台,制定出相应的教师顶岗实习规划,安排好实习工作任务,同时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例如,学校根据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情况核算出相应的工作量,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评优和职称晋升中应予以优先考虑。另外学校领导应不定期地到各个实习点慰问和检查。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和学校的工作相比甚至更累,加班加点是常事。所以学校领导的及时鼓励对某些教师来说犹如强心针,而对某些教师来说则更是一种鞭策。

3.汽修专业教师应当好“徒弟”,推动“现代学徒制”的深入

汽修专业教师要放下身段全身心地投入顶岗实习中,和一线师傅同吃同工作,拜他们为师。汽车修理厂的一线师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汽修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教师将岗位工作任务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中,编制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架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学徒制”这一校企合作平台,虚心求教,严格自律,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同时参加“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的学生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浅谈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 第3篇

科举取士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一样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并伴随封建社会的终结而终结。根据资料显示。“科举”这一名称是从“分科举人”这一概念中产生演变而来的。开皇十八年七月,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笼络人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从此,便开启了分科举人的制度,科举更从此演变而来。

科举制度的萌芽是在南北朝后期,正式成立在唐朝,宋代历经改革、完善,一度衷落在元朝,经过明清时期的鼎盛,并最终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而写完结篇。科举制度历经数代的风雨改革,此消伏长,历经多次废止,而又重新站起。到其后期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成为了封建王朝笼络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都成为书呆子而心甘情愿、毫无抱怨地听其使唤的一种卑劣的手段。由于科举制度只注意四书五经、文学诗赋,严重地束缚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由于其忽略自然科学,不利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使中国的自然科学由世界领先到逐渐与世界拉开了距离,最终陷入落后状况。如何一种制度已经无法在一个大一统、多元化、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近代社会中生存下去了,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时代于1905年写下了它上千年的结篇。

二、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关系

(一)继承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前身。因此,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适时而生,历经数次变革,强调以考试为基础,强调公开竞争,强调自愿报名原则,扩大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出路。在科举制度建立初期,考试科目较多,内容灵通,真的可以选拔出有真才实干的文士。到了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专注于四书五经,以固定八股文为考试文式,因此最终走向衰落。现代教育制度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

(二)不同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模式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发展后期,其八股文的形式和四书五经一些固定的千百年不变的知识,让读书人一味死读书书,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读来读去就只局限于这一些近似乎愚民的知识,人的个性丧失了,才智被扼杀,人成了应付科举的工具,状元爷们整天被一堆之乎者也围绕,不可不谓之“读书虫”。而当代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能力,注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个性,并在社会中表现出来。同时,教育方式也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入,而是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交流。与现代教育模式相匹配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其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领域多、范围大,形式多变、变通,除了笔试,还有面试,除了政审,还有专业要求,有原则宗旨要求,有实践能力要求,有实际能力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对人民服务的态度,知识能力不少,实践能力更缺不了,当然,在这内容之下选出来的精英才可谓是真才实干的能人,知识结构好,动手能力强,组织能力行。选官制度中内容的不同,选取的人自然不同,内容合理科学才能真实地测量出人的能力水平,才能真正为人民选取能干的人民公仆,好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

(三)不同的社会地位

其选官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考科举,曾是封建社会中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由于当时重农抑商政策,即便从商发达了,也希望能借钱以买来一官半职,这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而现代教育制度,提供真才实干,鼓励创新创业。虽然从政的职业选择依然热门,可谓高而难下,当然这是由于与其高要求相对应的职业的稳定性、待遇的优越性,但也不再是像当年科举一样唯一出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就业与创业的机会,人们不再一味地朝政府里涌,外企、私企甚至于自主创业,也是不少人的心头所好。这一切的一切,都归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归于教育模式的改变,都归于人民思想的转变。

三、总结

这是历史的车轮将教育制度不断向前推进,也是在历史的潮水中,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科举制度是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的,它的消殒也是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它存在过,给后世们留下了合理的内核,如考试制度、公开竞争、注意品德修养等,其中,科举考试中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视和强调,尤为值得现代教育学习。现代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带动,更多了一份物欲的色彩,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更需要将教育回归初心,加强对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培育,重视对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导。虽然科学制度也带起了一些不好的头,例如贿赂、腐败等,但它是历史的,不存在好与坏,有历史的眼光研究它,以经验的方式吸取它。

现代教师制度 第4篇

一、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提高高校非教师队伍素质, 优化队伍结构

高校公开招聘非教师人员, 拓宽了高校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 从而使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补充到高校非教师队伍中。这样一批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高学历、高能力、高技能的人才, 提高了非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效改善了队伍的人员结构。一支素质能力高、结构优化的非教师队伍, 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是对高校提升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支撑。

(二)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招聘管理要求公开化和制度化, 这样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程序不透明等问题, 践行了“逢进必考”的思想。实际上, 一种竞争的意识贯穿于始终。而且, 招聘管理与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相衔接。作为用人的入口, 招聘解决了岗位的需求问题。基于岗位管理, 由聘用制管理做出续聘或解聘的选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教师人员的流动机制, 一种建立在公开化和制度化基础上的、在有序竞争环境下的、人员的合理流动的机制。

(三) 有利于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程

坚持公平、平等的原则,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非教师人员, 形成人员引进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符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义。作为用人机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招聘管理的健全完善直接有利于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人事管理模式。此外, 招聘管理与聘用制改革、岗位管理等相辅相成, 也会间接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局的发展。

二、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于完善

目前, 与高校招聘相关的文件只有原人事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 及地方人事部门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简章等, 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而各级公务员招聘录用之所以较为规范有效, 显然离不开《公务员法》的有力保障。

仅就规定本身而言, 也多是原则上的要求, 并没有对招聘录用进行具体的控制。2011年底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中, 已经就公开招聘的内容、方式和程序等进行了规定, 但尚在讨论定稿中。

(二) 招聘标准有待于规范

各高校基于自身用人需求, 往往自行设置一定的招聘标准。这样, 就不免存在非教师岗位招录资格滥设的现象。近年来, 在高校条件和岗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要求大相径庭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有的高校的招聘标准甚至出现前后不一的情况。这种标准上的不统一, 一方面说明高校非教师岗位招聘任职条件没有规范的设置参考, 另一方面, 也留下了招聘腐败的隐患, 与公开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三) 招聘管理与其他人事模块的衔接有待于改善

2002年《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的意见》的出台, 拉开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的序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要求,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确定人事关系”。但有的高校没有顺利地实现人员选留与聘用管理的衔接。此外, 根据2006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精神, 招聘需求也应建立在高校岗位管理的基础上。而有的高校尚未能实现从岗位设置、岗位需求的角度来计划招聘。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聘用制改革、岗位管理、招聘管理等多个环节。如果割裂招聘管理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不但影响招聘管理的推进, 更不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大局。

三、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的措施

(一) 明确招聘计划, 把握人岗需求, 推动岗位管理与队伍建设

制定招聘计划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要明确招聘岗位需求与岗位任职条件, 即对岗位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要明确高校非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即对人员队伍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所以说, 招聘计划要反映出高校非教师岗位的需求及其对人员的要求。岗位管理和人员队伍规划是高校人员招聘计划制定的基础, 而招聘执行的过程则将运用人事测量来甄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从而实现人与岗位的匹配。

当然, 完善的招聘计划还应包括招聘团队的组建方案、招聘渠道的选择、信息发布的确定、问话提纲的准备、招聘方式的选择, 及招聘费用预算等。

(二) 运用人事测量手段执行招聘过程, 保证人与岗位的匹配

人事测量以人为对象, 测量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工作动机等。执行招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事测量实现人员甄选的过程, 就是甄选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的过程。基于此, 招聘执行往往包括初选、笔试、面试等。

初选主要是对应聘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特征 (年龄、性别等) 、知识技能特征 (学历、专业、专业工作经历、专业资格证书等) 、心理特征 (兴趣偏好等) 等做出筛选。笔试则是在初选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应聘者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要素进行考察。应该说, 初选和笔试主要是一种能力测验, 而面试则是对应聘者的情景反映、工作动机、个性特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实际上, 面试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心理测验的成分, 能更全面地对应聘者的胜任性进行判断。

(三) 规范招聘决策, 留存招聘信息

一般而言, 高校人事部门在招聘中扮演着组织和监察的角色, 并不干预用人部门的招聘决策。人事部门提供招聘初期的服务和信息, 用人部门就自身特点和岗位需求等自行执行后续招聘。但非教师岗位招聘必须设置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符合规范标准的前提下, 人事部门对用人部门的招聘决策做出肯定, 并统一办理录用手续。

此外, 高校人事部门应建立应聘人员数据库, 并对未被录用的应聘者致辞谢信。数据库的建立可能会为以后用人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而数据库的完整性有利于分析当次招聘情况, 多年数据信息也可以呈现高校招聘人群、规模等要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从而为以后的招聘情况做出预期、分析及应对。

(四) 重视招聘评估, 促进人员配置

招聘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并不是伴随人员引进这一环节的实现而结束。招聘效果是评估的关键性内容。首先, 对新聘非教师人员进行试用期考核, 确保招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通过对个体的把控, 保证招聘的效果;其次, 对同一批新聘人员进行整体评估, 从而对即有招聘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

对于评估的结果, 一方面构成了对招聘管理的思考, 另一方面, 在评估中反映的非教师人员缺失或不足的素质和能力, 便成为高校人员培训所必须重视的元素。实际上, 招聘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其中一个环节, 它与绩效管理、聘用制管理是一脉相承的, 应该在联动中谋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

现代大学制度 第5篇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第6篇

通过改革与调整,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当一部分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中5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到83.7%,其中282户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这几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等一批国有企业相继在海外上市,标志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长期以来,企业只生不死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企业内部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基本建立。1998年到2001年的4年间,国有企业通过优化结构和减员增效,人员大幅度减少,职工下岗累计达2550万人,不仅大大缓解了企业人浮于事的状况,也表明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为了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我国积极推进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政府机构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经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少到29个。国务院各部门将200多项职能交给企业、中介组织或地方承担。6408户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的经营性企业和297户军队保障性企业移交地方,530个中央党政机关所办的企业和经营性实体与其脱钩,共涉及资产12436亿元,职工338万人。国家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促进企业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国务院和各地确定的2500多户试点企业,大部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从1998年到2001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组上市的有406家,到境外上市的有22家。各地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国务院批准了27户中央直接管理的、基础较好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允许和鼓励地方进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试点,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国务院先后任命了75名监事会主席,陆续向182户国有企业和一批银行、保险公司等派出了监事会主席和监事。中组部、国家经贸委等7部委还选择了一批在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试点,以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现代教师制度 第7篇

平时喜欢穿一身蓝色工作服的赵国东老师以“不张扬、喜欢钻研技术”而闻名于校园内外。自从2012年10月学校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训制度后, 赵国东拜师走进了“三得力”。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 赵老师在“三得力”提升了他的车床操作技术。同时, 他也渐渐发现了“三得力”的一些技术“短板”—一家脚轮制造企业, 年产值接近2000万元。但研发能力弱, 研发设备落后, 而且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 所有的设计还停留在手工绘图, 产品的最终检测还需送到外边完成。由于人才匮乏, 生产成本较高。

赵老师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想在脑里。他主动请缨, 既帮助企业完成现有产品的二维、三维图纸电子档案的建立工作, 又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培训, 并参与企业脚轮新产品研发、设计、加工等。短短的两个多月, 赵老师不仅完成了企业电子图纸的建档工作, 还与企业师傅一起, 改造了一台只能排直径小于6毫米的钢珠脚轮排珠器, 实现改造后可以排8毫米钢珠, 从而减少人工成本,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过程很实在, 成效很实际。赵老师的勤奋, 打实了自己的技术实战能力;赵老师的智慧, 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问题;赵老师的工作实效, 让企业负责人着实感动一阵。他们特地为赵老师送来锦旗, 以表达他们真实的感激。类似的实例, 在我校实行“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养制度以来, 还可以列出几个。例如, 陆元杰老师为企业改制的“基于PLC技术的全自动数控切割机”, 也颇有价值。但实在可惜的是“个”案。那么, 大多数教师“下企研训”的实情又是如何呢?

教师拜师在慢行实行之中存缺憾

教师下企研训, 提高自身实力, 是一件学校、教师“双赢”的行动。学校也鼓励教师暑假下企业研训, 对于暑假下企业研训的教师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教育主管部门也下达了文件和规定, 并与教师技术职务评审挂钩。既有“钱”的推力, 也有“规定”的约束力, 然而, 暑假教师下企业研训情况仍不容乐观。教师依然缺乏主动、流于应付, 教师在企业研训更多的是走马观花, 企业也过于“客气”, 使教师下企研训浮于表面。更为严重的是, 有的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谎报在企研训天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 一是大多教师很“实际”, 经过近几年的考证培训, 对于“以考为纲”的教学目标, “以‘本’为本”的教学任务, 应付不成问题。因此, 教师下企研训的需求动力不足。二是大多教师讲“实惠”, 一到暑假, 精神已经松懈, 放松的心理占据主导, 教师下企研训的精神动力不足。三是教师下企研训, 学校一般有“粗放型”的制度, 但很难作出精细化的设计和检测。学校对教师下企研训管理的约束力不强。

针对现实问题, 我校于2012年10月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养制度。共有106名专业教师与58名企业技术师傅建立了“师徒关系”。并制定了相关《教师校企师徒结对工作条例》, 出台了《校企教师协作式授课实施方案》。要求教师抽时间去师傅的企业, 开展实岗训练, 也希望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以“协作授课”为纽带, 通过“三同—共同选择课题、共同备课、共同授课”活动, 一起有活干、有事做、有话说。并号召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师傅的技改项目, 以此为抓手, 推进师徒结对工作的有效开展。

至2012学年暑假前, 教师下企业拜师学艺共计165人次, 开展“共同备课”活动50次, 协作式授课139节。同时, 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还专门组织了一次校企“协作式”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以推动协作式授课的深入进行。可喜的是, 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共同努力下, “协作式”授课的授课内容突破了教材, 授课空间突破了校园, 授课形式突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通过“三同”, 教师从企业师傅那里也学到了不少。

然而,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一学年中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并不扎实, 数量也不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 虽然使教师有了向“谁”学的方向, 但是, 教师“学”的动力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优化动力机制是关键。

“标本兼治”是原则“双力”驱动共推进

要推动教师技术研训活动的持续, 制度实行是基础, 取得实效是核心, 感知实用是关键。万事开头难, 起步很重要。学校管理者通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以设置外推力、激发内驱力为手段, 让教师个体的技术实践研训活动在外推力、内驱力的作用下起步。

以“经济收益为导向”是设置外推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参与技术实践研训活动中, 增加经济收益是教师判断“实效”的依据, 也是教师感知“实用”的标准。

以“技术问题为导向”是激发内驱力的策略之一。在鲜活的技术实践问题情境中, 能否解决直面的技术实践问题, 是检验研训是否“实用”的标准, 是否解决了直面的技术实践问题是判断研训有否“实效”的依据。

设置“经济导向”的外推力是权宜之计, 激发“问题导向”的内驱力才是治本之本。教师在技术实践中产生实践问题, 在问题情境中产生求教行动, 在求教行动中解决技术问题, 在问题解决中感知实用实效……教师在反复的实行、实效和实用的循环中, 改变着教师自我的心智结构, 实现着教师自我提升的心灵自觉。

搭建平台优机制感知实用添动力

实践证明, 以“标本兼治”为原则, 并通过“经济实惠”、“技术实务”和“‘惠’‘务’组合”三种策略, 可以让教师感知实用, 增添教师开展“技术研训”的动力。

一是搭建“有偿研训”平台, 让教师在获取经济实惠中感知实用。我们以“紧凑—挤出”的思路, 安排教师的学期课务分配。在同学科教师中, 挤出几位教师下企业开展“有偿式”的实岗训练。让教师在实岗上积累更多的技术经验, 更让教师在实岗上, 获取更多的经济报酬。以经济的实惠让教师感知实岗训练的“实用”, 让企业也因支付了一定的报酬而把下企实岗实习的教师真正看作是“自己人”。

二是创设“技术实务”情境, 让教师在解决技术问题中感知实用。通过学校与企业或者学生与企业合作的方法, 把真实的研发、生产任务引入学校, 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工场) 或技术研发工作室。通过生产性技术实践或研发性技术实践, 把教师带入“技术实务”情境, 让教师直面技术问题, 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和行动, 并从中感知实用。例如, 我校通过发动、鼓励数控专业学生“自带”生产任务进校, 租用数控设备“进场”, 聘请教师顾问“开道”, 组织学生同伴“开工”。教师在扮演“顾问”的角色中开展技术研训, 在问题的解决、生产的顺畅中, 教师感知到研训的实用。

三是建立“实体实业”平台, 让教师在“双重收益”中感知实用。学校建立“产学研”实体, 并通过“教师个体承包, 经济自负盈亏”, 使学校的“产学研实体”变为教师的经营“实业”。让教师在“技术问题解决、经济收入增加”的“双重收益”中感知实用。例如, 我校把农业专业的“双绿”创业园和“缤纷时代”校内农产品直销店, 在配合农业专业教学需要的前提下, 由农学专业教师个体承包。教师在试验新品种、尝试新方法、求解新问题、创造新实效中, 在获取个体经济实惠中, 感知着研训的实用。

“拜师学艺”是“学徒制”的基本内涵。但是, 时代在变化, “学徒制”的形态也应该在演变、更新、发展。“现代学徒制”中职专业教师培养制度, 也应该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拜师学艺”中的“艺”不仅仅是隐性的“技艺”, 还应该是显性的技术;“学”不仅仅是“模仿和传承”, 还应该是“创新和发展”;“师”不仅仅是企业中的“能工巧匠”, 还应该是工程技术人员;“拜”不仅仅是静态化的“为明晰‘关系’而一拜”, 更应该是动态化的“为解决一题而多拜”。

现代教师制度 第8篇

王忠明先生的这篇“国企改革:从现代企业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完成于2008年7月份, 副题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

2008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 此时, 国企改革的方向及方法的学界争鸣与民间讨论正向纵深开展。

无论学界抑或民间, 对国企要不要改革并没有争议, 有争议的是方向和方法, 是国企如何改革的问题。

国企如何改革?考察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 国企改革的脉络就隐含在共产党历届全会之中, 譬如,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表述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指向, 王忠明如是分析, “强调‘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既接续‘既往’, 又强化‘开来’, 将极大地冲破一些貌似公允实则僵化的传统意识束缚, 从而深刻地改变并优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生态, 激发起更多的竞争活力。”

王忠明追问, 今后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吸纳一些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 “是不是更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更符合深化改革的方向?更具有创新力和思想性?”

方向尚未最终确立, 方法还在探讨之中。对国企改革, 王忠明断言仍需解放思想, 他说, “对‘思想大解放’也必须解放思想!”

其实, 不惟国企改革。

本文侧重以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为研究视角, 主要是因为前者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 后者则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时隔十年, 对于我国国企改革而言, 无疑是一个更具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深刻飞跃, 从中很能让人体会到改革的策动者和领导者们是如何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不同时机与不同阶段, 一步步地走过来, 又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或走向全胜格局的。

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凝炼为十六个字, 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也凝炼为十六个字, 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这两个十六字诀, 非常朴实而又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改革风格以及善于集中、概括的号召能力与动员能力。

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那么, 十四届三中全会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的呢?

众所周知, 国企改革是我国整个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作为最直观的证明, 一可自“始”看, 1978年最早启动的是农村改革而不是国企改革, 因前者相对比较容易, 而系统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若干年后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标志着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可由“终”看, 艰辛努力达二十多年, 但国企改革仍未鸣金收兵, 至今尚未进入倒计时阶段。

在中国,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比如中庸思想等) 和现实国情而选择的渐进改革模式, 决定了国企改革是最具有“摸着石头过河”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的。牵制和约束的因素太多, 任何过激的做法都可能无济于事, 甚至事与愿违。

由此, 我们看到, 困难重重的国企改革, 在初期主要是以扩权让利为主线, 继之是以双轨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承包制为主线。企业经营承包制直接刺激了国有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政府的随机干预, 加上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进, 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好转。

但是, 承包制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扩权让利, 或者说是前一轮扩权让利的自然延伸, 在旧的计划经济框架未能根本变化的背景下, 必然摆脱不了一系列无法摆脱的体制缺陷及其固有弊端, 比如企业对政府的行政依附关系依然存在;由于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依然缺位, 所谓“承包制”也不可能真正“承包”得了责任, 多为包盈不包亏, 而且短期行为严重……

因此, 即使先后采取了招标承包、风险抵押承包、完善承包指标等措施, 也难以改变此项改革或此阶段改革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态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改革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 因而也有边际效益问题) 。企业经营承包制何去何从?这便是历史演进的自然叩问。

时代, 呼唤着现代企业制度!

于是, 十四届三中全会顺势而为, 庄重决定将中国国企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在国企改革层面上对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密呼应, 表明我们党对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按照理论范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有其一些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一种至为简洁的描述, 具体要义可阐释为:

一是产权关系明确。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所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 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 政府不直接干预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

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从经济学原理或一般理论形态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这么一个特定的转型期, 没有强大甚至超强的推进力度, 显然不行。为此, 党中央不仅在1997年相继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上, 对前几年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作了总结, 进而强调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力争到上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即后来业内人士简称的“三年两大目标”) ;而且, 时隔两年, 又在1999年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 专门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即《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确定了从目前到2010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其中既重申了要努力实现“三年两大目标”, 又再次强调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从这两个前所罕见的强有力的推进举措中, 不难推导出或想象到当时国企改革的总体格局有多复杂、尖锐、举步维艰!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提现代产权制度

那么,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的呢?

整整十年励精图治的改革探索, 使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广大国企改革参与者们的共识和共同选择。据有关资料, 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已完成改制。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2700多户试点企业中, 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 截止2001年底, 所调查的4371家国有重点企业中已有3332家实行了公司制改制, 改制面达76%;其中大多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 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影响所及, 传递或覆盖到宏观层面, 一是整个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 整体素质及效益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整个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 不合理状况明显改变。同时, 国企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也产生了“溢出效应”, 带动或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 众多民营企业纷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进一步解放和培育了企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世纪后具有更加稳健、快速发展后劲的重要微观基础。

但是,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长达10年, 为何一波三折, 搞得这么吃力, 很不轻松?除了“摆脱困境”这个事关国企生存状态的硬任务交叉困扰、耗时耗力, 不可否认, 执行和理解上的种种歧义, 也制约着这项国企改革的大工程无法快速完成。

这主要源自对“产权清晰”的不同认识。经济学视野中的现代企业制度, 其理论假定首先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如果是传统国有企业, 其单一的国有产权安排原本是再“清晰”不过的。因此, 除国家有特殊要求的一部分国有独资企业, 对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就意味着必须从单一的国有产权重组为多元产权结构, 而在“抓大放小”中还意味着允许国有中小企业以出售、并购等方式转化为其他产权形态。正是在产权结构的变革与重组中, 才需要依据不同所有者 (出资者) 的不同产权给出“清晰”的界定。关键在于, 一旦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 国有企业本质上也就“背离”了原有的体制属性, 不再是传统或经典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了。而在当时, 思想解放的程度与力度未必能够就此层面完全达成共识。人们甚至在较长一个时期内, 是寄希望于在国有体制包括国有产权体系不予触动的前提下搞好一个个国企的。

很显然, 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十六字诀中, “产权清晰”是最赋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意味或改革内蕴的, 也是其根本所在、魅力所在。它直接决定着权责能否明确、政企能否分开、管理能否科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如果国有产权不能动, 即使有改制甚至包装上市等举措, 也很难说是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在“三年两大目标”期间, 一些国企融资上市, 结果却搞出个不伦不类的“股权分置”, 实际上也反映出国有产权不可轻易流动、变更、重组等传统意识或保守观念还颇有市场和影响力, 从而大大拖延或滞缓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乃至完善的步伐。

当相当多数的改制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很难彻底, 同时还有不少连多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改制也尚未启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在产权环节上绊甚多以致踟蹰不前、无所作为, 由此,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乃至决策层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不做出更多的缜密反思与总结。比如, 在“三年两大目标”期间, 先后通过债转股、技改贴息、包装上市、社会再就业工程等方式投入了两万多亿的改革成本, 而当时全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仅为五万多亿, 但到头来为何还是如时任总理朱基所指出的那样“机制没有根本转换”, 企业仍然难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又如, 倘若在国有产权上不能改革创新, 是个“禁区”, 那么何时能够最终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时代, 呼唤着现代产权制度!

于是, 又一次集中党内 (而且不止是党内) 高度智慧的重大转折点出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破风而立地做出决定,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个框架下, 又首次正式提出并阐释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 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 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 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这些理论阐述, 特别是所述“四个有利于”, 指要精当、切中要害, 一下子又让亟待推动向前的国企改革豁然开朗、洞开天地。我们看到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如何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且, 它不仅作用于国企改革的深化, 还具有多义性, 也作用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和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作用于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 作用于法制建设的完善 (比如《宪法》修改以及《物权法》出台等) 。它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需要出发, 其内涵之丰富, 又大大突破国企改革领域, 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接、相适应。

也就是说, 相对于国企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带实质性;相对于整个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又比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深刻性, 更接近或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

如果能够按此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步伐向前走, 中国国企改革的全面告捷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十七大再重申“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华民族走过了国企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开放跨世纪征程的关键十年。这是风生水起的十年, 也是拨云去雾、继往开来的十年。

松经风雨更苍翠, 梅历霜雪愈芬芳。

作为结语, 本文还认为, 党的十七大虽然对深化国企改革没有做出新的表述, 但并不表明不重视, 而恰恰说明我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政策、措施等已非常成熟乃至完备, 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使命莫过于在行动上加快落实、加快推进、加快完成。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战略部署相呼应, 党的十七大又一次重申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意味深长的, 它实际上内含着一个深化国企改革的新导向以及完善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导向, 是否也可理解为新一轮风云激荡的思想大解放的真正内涵之一?

也许,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亦即“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将真正有助于走出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新路来, 有助于加快培育出一批甚至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来。而强调“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既接续“既往”, 又强化“开来”, 将极大地冲破一些貌似公允实则僵化的传统意识束缚, 从而深刻地改变并优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生态, 激发起更多的竞争活力。依此而论, 不久前组建大飞机公司假如能积极吸纳一些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 电信业重组假如能允许甚至邀约华为等业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非国有企业介入, 是不是更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更符合深化改革的方向?更具有创新力和思想性?

现代教师制度 第9篇

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下运行, 实行双层管理体制:第一层次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宏观财务管理体制, 主要是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第二层次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 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明显表现出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权责与财务主体错位, 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与税收的征管权混为一体, 国家集多种职能于一身, 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其次这种双层管理体制模糊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使得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制定的财会法律法规, 缺乏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来制定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也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 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这是我国现代企业改革的方向。“然而, 根据笔者的实际咨询经验, 很多企业几乎没有自己成文的、系统的财务制度, 大多数企业套用国家通用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 缺乏创新。有些企业仅仅制定了费用报销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 这种现状距离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差距很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指企业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政府有关法规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 用来规范和优化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 这种规则能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 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企业理财工作的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制度体系中操作性、基础性的财务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下,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应当由“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的决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构成的管理体制

(1) 国家法律体系:国家通过《公司法》、《税法》、《金融法》、《会计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来约束企业的财务行为,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 (2) 投资者对重大财务问题决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企业的重大财务问题由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决策。 (3)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有选择的范围内, 自己选择财务管理方法, 自主选择财务管理, 并制定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法内部财务制度, 形成自主性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 以塑造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破产风险机制, 并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和投资者的利益目标。由此可见, 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 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 企业在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时, 必须搞清楚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体系、税法、会计制度等概念的关系。其中, 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人、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 成为企业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这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 它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 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是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的深刻意义在于, 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 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量的界限, 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 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 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 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就企业整个财务活动来说, 会计准则体系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配置, 包括资本 (即存量) 的投放和利润 (即增量) 的分配, 因而, 会计更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承担了资本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分割功能, 由此建立起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会计准则体系也是处理和协调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经济利益关系的内在稳定器。税收就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量的分配。然而, 就目前会计准则体系现状来说,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 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 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 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有关记录环节, 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 在我国企业的运行实践中, 很有必要制定一些有关账户设立与记录的规定, 这就成为会计制度的内容。

再次, 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总则。明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目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②内部财务管理权责。明确企业和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 并设计财务主体的具体范围, 即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 明确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 明确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关系等。也包括设计制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单位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③内部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基础工作, 包括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岗位, 明确相应责任。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 确定自己的组织机构, 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 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其次, 现代企业制度应建立健全财务总监负责制度, 由财务总监主持监督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④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及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⑤内部财务管理单项制度。包括经济合同、对外担保、内部银行、电算化等单项财务管理方法, 也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等的管理内容、办法和程序, 以及折旧方法、存贷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⑥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 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网络, 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 运用内部牵制、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回避等有效措施, 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⑦全面预算制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 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应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由以上内容构成的财务管理制度, 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反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趋于成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追求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最大化。如果企业拥有了动态发展的财务竞争力, 将在未来变化莫测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例如, 神华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采用了三级处理方式:二三级单位分级核算,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财务数据, 集团公司自上而下逐级布置各项财务指标、预算指标, 管理和监督财务业务。鉴于神华集团具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特点, 集团确定了以工业会计制度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并提出在统一的财务工作中要注意保留个性, 坚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了配合财务集中管理的顺利实施, 神华制定了集团财务制度的四个核心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资本收益管理办法、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这些办法经过了多年实践的检验与总结, 重新设计并试行, 经过逐步完善, 逐步扩大在集团内部的使用范围并最终确定下来, 能够适应集团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具有神华特色, 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袁晶明, 贾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1995. (03) .

[2]邱毅.现代企业财务报表问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08) .

[3]农场内部财务制度设计[J].中国农业会计.2006. (05) .

[4]谢世荣.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J].理论视野.1994. (Z1) .

现代教师制度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预算制度,行政权力,多元制衡

预算制度是国家和部门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财政管理制度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权限划分、预算编制、预算公开、预算监督等几个方面。从经济和技术层面看,预算是收支对比的计划表;从政治角度看,它是通过法定程序确立的,对部门的财政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的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高校作为我国事业单位,属于公共部门的范围,应当建立起现代预算制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过程中,这方面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我国高校的预算制度安排难以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我国预算制度经历了两种不同程度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预算,以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为目的,可称之为“政府预算”;第二阶段的预算,以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实现为目的,可名之为“公共预算”[1]。2014年8月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以下简称《预算法》)标志着我国公共预算时代的到来。正如立法所确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建立“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以实现对政府财政的规范管理。相对于政府预算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进程,我国高校的预算制度建设较为滞后,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高校预算制度体现的是行政权力的意志

从预算主体而言,《预算法》已经体现出人民作为预算主体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作为预算审查、审批以及执行情况的主体,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预算权力产生的授权者和委托者,是预算权力结构的主导者和决策者,亦是预算权力运行的监督者和护航者[1]。高校虽然不是政府这样的纯公共部门,但也是准公共部门。事实上,高校是一个多元化利益相关者的公共组织。依据成本分担的理论,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是由政府投入、学生学费、自身经营以及社会捐赠等几部分组成。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学生承担的学费和高校自身经营的收入比例逐步提高。政府、高校的师生以及社会相关利益者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办学的主体,他们也理当成为高校预算管理的主体。虽然现代大学制度强调高校的自主管理,但是这种自主管理是面向社会的自主管理,而不是自我封闭的自主管理。事实上,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预算基本属于内部事务,政府干预很少,但是由于缺乏预算主体的多元参与,往往成为行政权力主导的数字游戏。较之于之前普遍使用的“三上三下”编制程序,当前的省属高校预算编制中普遍使用的“二上二下”编制程序进一步简化了预算编制流程,这一程序的主要流程是:“学校下属单位按实际客观需求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学校(一上);学校审核、汇总建议数进行综合平衡后下达控制指标(一下);接着,再由各下属单位按控制指标详细编制项目预算由学校汇总核定(二上);最后,由学校再次综合平衡审定,并且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平衡后,将预算信息反馈给省财政厅,财政厅按预算管理职权要求,报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逐级下达(二下)。”[3]但这样的编制流程仍然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不出师生作为权力主体的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也无法规范行政权力的运用。

(二)高校预算公开制度没有完全建立

随着社会公民的参与意识觉醒,完善信息公开体系成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向。《预算法》把透明预算首次入法,预算公开上升到法律高度,明确规定预算报告或草案应及时公开;涉及货物、工程、服务等政府采购行为的也要公开,并在预算报告中说明。2010年颁布的《高等高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要求高校应当主动公开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高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信息。预算公开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利于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激励方向告知社会。但是目前高校的经费预算的公开情况往往不如人意。2014年7月25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清单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等10项公开事项,并要求各高校确保信息真实及时,建立即时公开制度,完善年度报告制度,构建统一公共平台,加强公开监督检查。通过比对清单要求,调查发现75所教育部部属院校财务信息公开中完全按清单要求进行列式的,仅有27所高校,占全部样本高校的36%。此外据我们通过网站公开情况的一项调查而言,江苏省属高校中只有37.5%的高校公开了“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和“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的相关信息。而且无论是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信息公开的普遍状况是公开范围小、公开内容简、公开时间短以及公开方式少,与政府预算公开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预算公开不透明严重制约着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现代化的发展。

(三)高校预算制度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和问责

预算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遵守财政纪律、资源配置合理和保障经费的运作效率。但是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预算的目的很难达到。当前我国高校的预算监督主要是财政监督、审计监督、教代会的监督以及外部的主管部门的检查。从财政监督来看,主要是依赖高校内部的财务和外部主管部门的财政监督。高校内部财务部门由于本身就是预算编制和执行者,自己监督自己,不太可能有约束自己的动力;教育主管部门的外部监督主要是运动式的突击检查,由于时间和精力关系,效果并不好;从审计监督来看,由于学校的审计部门本身就是学校行政机构,负责人由学校任命,相当于是下级部门审计上级领导,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能够真正约束行政权力;从教代会的职权而言,虽然名义上教代会具有预算审批的决策权,但教代会的权力薄弱,最终还是由行政办公会来决定。由于我国高校的预算对外公布力度不够,以及参与意识的薄弱,缺少参与渠道,公众对于高校预算监督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因此,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学校的师生以及利益相关者比如家长等对于学校的经费如何使用,编制是否合理,经费使用效率如何,预算的完成情况如何等等这些情况均无从知晓。由于高校预算缺乏必要的民主监督,学校经费的乱用、违规执行甚至经费腐败就难以被发现、纠正和问责,会造成预算监督机制虽然名目众多,但是无法发挥作用。

二、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的高校预算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高校预算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纳入依法治校的轨道

预算制度目前可以遵循的法律法规是《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校预算制度主要遵循的还有《高校信息公开办法》以及各地方的事业单位或者高校预算管理办法。但是总体来看,高校的预算制度改革的法治建设工作滞后于政府部门,高校的预算制度没有跟上《预算法》的要求,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在高校内部的法治建设中,没有注意在《大学章程》层面上赋予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士决策权和监督权,也没有针对《高校信息公开办法》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缺乏可操作性,高校不公开预算相关的信息也缺乏相应的问责和改进。因此,高校预算制度改革的法治化建设从外部建设而言,应该根据新的法律制度,制定高校的预算管理办法;从高校内部的法治化建设而言,应该将预算制度作为大学章程的重要内容,将编制制度、问责制度、监督制度等内容纳入其中,明确相关内容和机制。

(二)高校预算制度改革需要限制行政权力的独大

现代公共预算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政府的权力,体现出人民主体的地位。可以说,“行政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高校的预算制度改革就是为了限制行政权力的独大。因此,高校的预算制度体系应吸纳更多与预算利益密切相关的主体加盟。只有通过不同利益主体或相互竞争主体之间的充分博弈,来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利益平衡格局,才能充分提高预算的治理水平[1]。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也是制衡:“指政府主管部门、大学及其教职员工、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学生及其家长、其它社会个体等现代大学的相关主体之间在各方面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机制,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现代大学的各项活动。”预算背后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权力。行政权力在高校预算中乃至其他资源配置中拥有垄断权,这是公共预算制度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要打破这种垄断,从外部而言,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在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建立第三方的多元参与的预算管理体制;从校内而言,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师生等利益相关者主体参与预算形成常态化制度,并在高校范围内实现预算编制等过程公开化。

(三)高校预算公开制度需要规范化和常态化

第一,进一步明确预算公开的主体和对象,这一点是预算公开的重点。高校当前预算公开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明晰,也要做到全口径预算,即所有的公共收人及相应的支出,把除了政府拨款、学生学费之外的预算如债务预算、科研经费预算以及经营收入预算统统纳入预算范围;其次要采用多种预算公开的方式。高校除了常规化纸质公开形式之外,尤其要注重互联网的公开方式,完善预算公开的统一平台建设,方便师生和社会公众查阅,并且预算公开中的内容要做的详细具体、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同时要加快引入第三方审计,切实保证所公开预算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三,预算公开还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和追责机制,通过有效激励,可以激发高校的积极性,减少消极对待预算公开的情况,但在预算公开中的工作过失,要明确主体责任,加强问责监督,真正把预算公开落到实处。预算公开不仅仅意味着信息公开,还应建立科学的预算分析体系,对高校全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精准有效的分析,认真做好年终的部门决算工作,做到预算和决算的有效衔接。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年度之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剖析增减原因,分析预算管理和执行过程存在的不足,为预算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好准备。

(四)高校预算制度需要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革预算监督体系。预算监督体系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高校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完善预算监督体系,强化教代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地位。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就是民主管理,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因此,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需要赋予教代会充分的权力,赋予它对于预算管理的最终决定权和监督权。教代会预算监督的地位的提升以及权力的增大会迫使高校行政权力感受到压力,使得预算更加公开公正。另外要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能够对预算进行独立审计,客观公正,而且预算审计不应只停留在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审计,从预算编制的事前准备开始,到决算出台的整个预算周期都应被列入审计的内容。其次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预算评价机制。高校预算管理涉及到高校的经费使用及效益等各个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评价指标来保障预算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监督的严格性。为了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必须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考核,设立绩效考核评价的领导机构,建立预算项目计划执行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化。”[5]与此同时,预算监督不仅是对预算文本和预算执行的监督,在预算编制链条的构成上,要将预算评审、预算监管和预算绩效管理等内容合理地切入,做到各环节有序衔接。与此同时,将预算评审中心和专门审查人士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流程,充分发挥预算评审、绩效管理对预算编制的支撑作用和专业人士的有效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2][4]朱大旗.现代预算权体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J].现代法学,2015,(3).

[3]漆绮慧,温习文.对高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4).

走向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11篇

一、以愿景、使命、价值观为“基本法”

任何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必须让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学生清楚“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学校愿景回答的是整个学校发展的美好蓝图;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回答培养怎样的人,是学校的责任所在;价值观表达的是学校教育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判断与评判标准。这些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有用之才这一目标的校本化表达,是崇高教育理想的现实方向,是学校的文化灵魂。它会像一盏高高挂起的明灯,照亮学校师生前行的道路,引领师生们的共同朝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此为“基本法”,并作为学校“章程”总则的核心内容,从而以此为出发点与归宿點,衍生出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出学校的阶段目标、教师标准、学生标准,引领全体师生的行为。这个“基本法”,是学校一切事务的“根本大法”。

二、以教代会决策、校委会治理为基本制度

在很多学校,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仍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学校一年召开一两次会议,校长作个报告,听取一下教职员工意见。随着中小学绩效工资与岗位设置的实施与推进,大量的过程性、结果性管理考核的成绩直接与绩效工资、岗位设置挂钩,这影响到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引发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急需要出台更加科学系统的、让教师们一致认可的、公正的考核办法与岗位设置方案。校长负责制已经无法代表最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自然成为教师们可以信赖与依托的机制,如何建立与现代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持续发展的教代会与校务委员会制度及运行机制,是加快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重要改革内容。事实上,学校重大决策,如学校的文化设计、课程改革方案、绩效分配制度等,都可以通过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来汲取全体教师的智慧,得到教职工最广泛的支持。教代会与校务委员会既是学校民主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集体决策的充分体现。因此,校长要善于利用教代会与校务委员会制度倾听、吸纳民意,凝聚人心,形成科学决策,又借助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实。一个成熟的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以专业化引领、共同体发展为基本路径

现代学校校长一般都非常重视专家到校的指导与引领,但是这种临时性的专家报告,给大部分教师带来的只是一阵子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主动组织起专业化的指导团队,并固定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制度,成为学校发展的高级智囊。

这些专家要从学校的发展规划、文化设计、特色发展、课程研发、课堂改革、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介入,现场诊断与指导,长时间跟踪与帮助教师发展。同时,学校要建立起校本化的学习研修共同体,如读书会、工作室、项目组、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并有一整套的运行体系,让教师不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而且在同伴的互助中共同攀升。一所学校高品质的发展,既离不开专业化引领与指导,也离不开教师自觉的专业化追求,这应该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因为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生活的品质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品质。把学校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要义。

四、以家委会参与、志愿者协作为基本特征

在许多学校,家长委员会只有成立仪式,没有真正履行职能的过程,更不要说参与学校管理、课程决策、监督招生等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长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家长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与欲望越来越强烈。学校不仅应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重大决策、校务管理、庆典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还可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平台,建立师生奖励基金、贫困学生资助基金,以及阅读、艺术、体育等专项奖励基金等。同时,精心组织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教育,与学校达成共识,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另外,学校可以挖掘家长的智力资源,建立家长志愿者制度,让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授课、作报告,开展咨询活动,或者直接担任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成为校内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通过组织有效的亲子活动、野外考察、参观旅行、学习辅导等,从而使家校合作共建走向共育、共赢。

五、以政策性保障、开放式办学为基本趋向

教育去行政化已经成为共识,教育本身的行政化问题,更需要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更多地应该体现在能够独立地进行以“育人”为核心的决策、实施、评价上,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育的政策性规范、财政性保障,以及对学校办学活动合法性的监管和提供更多支持、良好服务上。现代学校已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而且有政府行政、专业研究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协作,甚至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家校通平台、教育博客、在线论坛、微博微信等构筑起了开放的网络沟通体系,丰富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容。同时,社区文化中心、乡村少年宫、校外辅导站等社会化教育阵地的建设,为学生节假日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学校理应主动作为,与这些机构主动沟通,通力合作,互为支持,使其成为教育的另一支力量。教育是合作的事业,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努力建立科学、民主、开放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而具个性的成长。

现代教师制度 第12篇

本来, 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和最大受益者, 应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但是, 国家关于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 由于监管引导不力没能很好落实。

实际上,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 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 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 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 “基础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二级国家职业资格, “高级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三级国家职业资格, 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 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 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德国也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 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实践, 凡是办出特色、水平很高的国家, 政府无不承担起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清晰责任, 行业企业无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过程。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是刘少奇同志曾在1958年提出的一个政策思路, “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 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大量有文化的技术工人、技术员、大学毕业生”。在新世纪新阶段, 需要对中职办学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赋予这套制度体系设计以新的含义, 其要点就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坚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和现代学徒制度并存。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较为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而且有利于2020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 更好地巩固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更快达到党和国家确定的“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奋斗目标。

现代学徒制度或新型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本质, 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 在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实习补贴用于学习和生活, 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 我们要加快改革劳动制度和用工制度, 在吸取我国半工半读和学徒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上一篇:静脉营养血生化下一篇:高校电子文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