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乐章

2024-07-11

爱国主义的乐章(精选3篇)

爱国主义的乐章 第1篇

郎西埃曾在讨论批判性艺术时提到过现代美学的四大特质, 其中之一是“神秘”。神秘, 作为象征主义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自马拉美时代以来, 就被广泛地运用于对美学体系里因果关系和异质联系的解释当中。尤其是对于电影这个相对年轻的艺术门类来说, 它从产生的本质上看来便是神秘力量的具象结果。光影游戏, 捕捉真实, 定格时间。按照郎西埃自己的定义:电影既不是艺术, 也不是技术, 而是神秘。

《蓝》就是一部神秘的电影。作为一部艺术风格极为明显的作品, 《蓝》用光影声像这个神秘的媒介表达了一种导演对于反思现实的忧愁。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是神秘的, 女主人公茱莉的情绪是神秘的, 幽兰色调和有力交响乐编织出的叙事氛围也是神秘的。导演用深沉的语调和精致的细节讲述着一个现实主义的人性困境。在观众充满好奇地在神秘氛围里探险时, 电影借助形式美的巨大力量, 透过金属镜头和机械运转的细小缝隙, 克制地刺探着人性深处一块异常脆弱的部分。在一种神秘的窥视环境里, 水晶吊灯和茱莉双眸里反复地映射出一片片蓝色的光斑, 那块块光斑是神秘的隐喻, 也是神秘的体现。

总的来说, 电影艺术可大致上分为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两类。与之相对应的是电影的叙述功能:是要批判反思现实, 还是要描摹视觉想象。然而, 以《蓝》为代表的“红白蓝”三部曲似乎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打破了这种对于电影的简单分类。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曲在电影风格上的突出表现已经让它的叙述形式成为了思想内容的一部分。三色曲在形式主义上的极力创造和巨大深意已经成就了一个电影视觉表达力的高峰。导演对于三种颜色的理解和阐释不仅仅在画面布局、摄影灯光、服装道具上都有所体现, 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红白蓝”的解读与反思更突出地体现在电影气质的营造上。这三部作品都在试图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法, 通过大面积的情绪色彩的运用向观众表达导演对于人类生活本真里一些基础元素的思考, 比如死亡、依赖、欲望、平等观念、宗教理想等等。除此之外, 这三部作品对于人物心理的细微刻画, 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使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在题材上不可能被划出现实主义的范畴。

淋漓尽致的艺术处理使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覆盖上了形式主义的大色块。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宽广无边的海滩, 此时此刻, 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日落。醉人的余辉把海天相接处的空气点燃, 夕阳的火舌炙热而贪婪地舔噬着光线覆盖的一切。码头上停靠的船舶, 夹板上搬运货物的水手, 在沙滩上亲热的情侣, 在浅滩里嬉戏的孩子和小狗, 一切的一切, 都被这日夜更替时的壮美景象披上了金色的羽翼。万物生灵呼之欲出, 一副被金色包裹着的画面爆发出令人激动的巨大能量。日出日落, 昼夜更替, 没有什么比这更为日常, 更为自然, 更为平淡, 更为现实主义的了。但就在这种日复一日, 平平淡淡的生活点滴里, 蕴含着最让人们感动的细节。红白蓝三部曲就是在用电影语言描绘着这样一种潜藏于生命本身的伟大与复杂。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里, 观众仿佛就身处在这样印象派的日落沙滩, 这里浪漫、梦幻、美丽。但同时, 巨大的色块凝结着浓郁的情绪, 在音乐响起时发出如野兽派一般的深沉怒吼。于是, 现实主义的反思落脚于生活自身, 止于解读人性深处的忧思, 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绘画式的浓墨重彩为三部曲营造出了诗意的表象环境。色彩成为了诗意现实主义视觉化的象征, 色彩成为了诗意现实主义叙述中的角色。

在三部曲中, 《蓝》在现实主义叙述的诗意性上展现得尤为突出。被蓝色充满的空荡房间, 迷幻的蓝色水晶吊灯, 幽兰寂寞的游泳池。蓝色, 是忧郁的大海, 是寂寥的夜空, 是爱人的深眸, 是情人的眼泪。蓝色是美丽, 蓝色也是神秘, 就像故事的女主角一样。

茱莉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和身为著名作曲家的爱人。在多天的昏迷之后她在医院醒来, 只身一人, 无依无靠。在被窝里, 她通过小小的屏幕看着丈夫和女儿葬礼的直播, 悲痛和自责吞噬着她的身体和头脑。她在医院尝试吞药自杀, 但后来放弃。回到家中, 她进入到一个蓝色的空房间, 带走了那个由无数片蓝色水晶制成的精致吊灯。在蓝色水晶吊灯美丽光斑的包围中, 茱莉流露出惊诧, 拒绝, 愤怒, 悲伤, 绝望一系列痛苦的情绪。她决定卖掉过去的一切财产, 甚至丢掉丈夫生前的手稿, 放弃所有与回忆有关的事务, 重新开始独自生活。

但是, 这并不是一部讲述家庭悲剧之后女性独立自强的电影。茱莉独自开始的新生活只有一项内容, 那就是等死。她心如死灰, 拒绝回忆, 拒绝新的感情, 拒绝与人交往。但是在独居的封闭日子里, 她还是无法抗拒地被生活本身和陌生人所打扰, 死水一般的心情也终于产生了一丝波澜。终于, 在一次帮助落难妓女的时候, 茱莉偶然地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丈夫的报道。她才恍然发现自己的前男友, 也是丈夫的助手正在整理丈夫生前的创作, 并计划完成他没能实现的《欧盟协奏曲》。同时茱莉也透过镜头得知了丈夫生前交往多年的情人, 随后还发现了丈夫情人肚子里的小孩。顿时, 茱莉意识到丈夫的血液生命和艺术事业都没有完全消逝, 她又找回了一丝活下去的生命意义。结尾时, 茱莉把过去的房子和家产送给了丈夫的情人和她腹中的骨肉, 自己也加入到男友完成《欧盟协奏曲》的事业中。电影在高昂的交响乐中结束, 画面上出现的所有人物像车窗外的风景一般排列有序的闪过:逝者已逝, 生者继续。

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奇的故事。类似的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体现, 但是本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 它的主题并不是在宣扬克服悲痛或是重拾希望, 而是在描绘一种潜存于每个人心底的蓝, 并且试图反思这种蓝在个体生命中的存在意义。

那么, 这种神秘而诗意的蓝究竟是什么呢?

在色彩心理学中, 蓝色代表了忧郁。这点在电影里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在刷满蓝色墙壁的空荡房间里, 丧夫丧子的茱莉被忧郁和痛苦完全包围;在蓝色水晶吊灯的光影里, 茱莉看到自己的孤独和不安;在深蓝色的游泳池里, 茱莉把自己憋到窒息的边沿试图逃脱由于忧郁而带来的压抑。每当苦痛袭来, 茱莉都会选择让自己淹没在蔚蓝的泳池里。水是生命的象征, 也是苦涩的大海。她让自己的哭泣融入一湾蓝色的池水, 让个人的悲伤寂寞地消逝在忧郁的汪洋。通过这些典型性的画面, 观众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导演营造的人物心理世界。在那个深蓝色调的空间范畴里, 所有的物件, 场景, 行为, 都是茱莉忧郁心情的具象体现。

然而, 直到电影结束, 导演也没有交代那个神秘的蓝色房间和美丽的蓝色水晶灯到底意味着什么。蓝色水晶作为整个电影贯穿始终的关键信物就像一个谜语一样永远的存在于那个茱莉的深蓝世界里。也许, 蓝色正是女主人茱莉最爱的颜色, 所以丈夫才在家中为她设计保留了一个蓝色的房间, 并送给她昂贵的、独一无二的蓝色水晶灯;也许, 蓝色其实是茱莉丈夫最爱的颜色, 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 而水晶灯正是茱莉亲手制作并送给丈夫的礼物;又或许, 蓝色是他们唯一的宝贝女儿最爱的颜色, 而蓝色房间和蓝色水晶灯都是父母送给他们的小天使的永恒财富。每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这个谜面给出自己复合逻辑的解释, 然而答案具体是什么, 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 观众可以看出, 蓝色房间和蓝色水晶都代表了过去的生活, 逝去的亲人。

每个人都在现实生活中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那年一起看过的大海, 曾经一起听过的音乐, 过去一同建立的家庭, 都有可能因为现在的不复存在而让人们心怀感伤。正所谓, 物是人非, 不过如此吧。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他自己创造的电影语言, 让蓝色代表了普通人情感里的这种忧郁感伤和无法忘怀。这种电影语言在编织紧凑的叙述环境里显得悠长而凝重。在表达人物内心苦痛的时候, 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了一种极为婉转, 十分克制的手法。我们没有看到茱莉对着镜头红肿流泪的双眼和歇斯底里地嚎叫;但当她反复地在深蓝色的池水里独自游泳时, 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她脸上的水珠都是伤心的眼泪。人物不需要语言, 肢体不需要夸张的动作, 氛围上不需要煽情的音乐, 电影在烘托和表达情感时只需要向观众展示那一片铺天盖地的深蓝, 这就够了。

本雅明在论电影时说过:“在不计其数的拨、插、按以及诸如此类的动作中, 摄影师按快门的发明尤其富有成效。用手指触一下快门就能将一个事件永久地固定下来。”镜头赋予了人类捕捉时间的能力, 提供了将瞬间变永恒的可能。当人们在视觉世界里察觉到与自身感知相同的信息时, 生理上便会产生一种“追忆性的震惊”。这种触觉经验同视觉信息瞬间结合发生的化学反应就仿佛是一道电流穿过身体, 给人们留下“惊颤式”的感知。本雅明的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那看似神秘的美学特质。尤其是在《蓝》中, 主要推动叙事功能的因素的不是故事情节本身, 而是人物内心世界与外界事物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惊颤式的感知”。而这种惊颤式感知的具体视觉表现也就是电影中蓝色的第二层意义。它既体现在茱莉自身的心情变化上, 也体现在观众对蓝这一意向的理解上。

当茱莉在皮包中翻出女儿曾经吃过的蓝色棒棒糖时, 电影画面突然进入一片黑暗, 与此同时耳边响起巨大的交响乐, 视觉与听觉的快速变化使得观众为之一惊。而当青年将他在车祸现场找到的十字架项链交还给茱莉时, 电影画面的空白和巨大交响乐的组合又再次出现在茱莉目光触碰到项链的那一瞬间。无边无际的黑色加上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仿佛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茱莉死水一般的心情。这种画面上的“Blank”既为电影手法里的“空白格”, 配上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使得这个瞬间与电影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空白格还多次在电影里出现:例如, 茱莉在与丈夫的情人见面之后, 她又来到深蓝色的泳池里游泳, 在她冒出水面拼命吸气的瞬间, 电影画面再次进入黑暗, 情绪又突然被交响乐点燃。这种空白格的运用正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惊颤式感知”的电影语言表达。黑色的视觉空镜头象征着脑海里的一片空白, 意味着听觉里的绝对真空, 内容上代表了如漆黑宇宙一般的无穷无尽。同时, 背景音乐的巨大交响曲映射了身为作曲家的亡夫对茱莉不可磨灭的记忆, 以及由于那些记忆带来的现实痛苦。视觉上的一片黑暗似乎表示着无限空白与一无所有, 但什么都没有展现也暗示了人物内心里闪过的其实是无法用具体画面表现的、关于曾经的一切的一切;而这一刻听觉上的轰鸣与震颤则表明了茱莉对于丈夫那如洪水一般的思念, 激烈的情感带来复杂的思绪, 归结为眼下生不如死的痛苦。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巨大反差制造出如雷电一般突兀的光影声效反应。导演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茱莉在看到有关过去记忆的事物时产生的巨大的“惊颤式的感知”, 而她这种翻江倒海的感知也通过电影的画面与音效直接地传达给了每一个观众。

过去的爱和记忆像火一样汹涌, 而如今失去所有的痛苦像冰刀一样直插心脏。这种惊颤式的感知, 这种巨大的情绪波动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极为克制的手法表现了出来。电影空白格取代了人物的歇斯底里, 取代了对白的简单粗暴, 最深沉的情绪都凝结在了视觉的一片黑暗和围绕在四周的激昂音乐里。观众没有看到茱莉崩溃的哭喊, 却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她真切的苦痛, 也在激烈的音乐里感受到了自己对于这种情感的共鸣。

出生于华沙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是专业的纪录片导演, 然而纪录片的局限性使他最终走向了故事片的创作道路。他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 这个人类目标就好像越会在摄影机前消失”。就仿佛是在真实生活中, 人们永远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 他们想哭的时候都会把房门关上。所以说, 最真实而动人的感情都是封闭的, 人们的情绪都是私密的, 激烈的情感表达都是受到压抑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准确地看到这一点, 并把对人类情感的理解直接运用在他的电影表现手法之中。在《蓝》中, 空白格手法的运用就是体现了导演对于人类私人情感的尊重, 对于个体生命苦痛的深层理解, 以及对于这种蓝一般的“惊颤式感知”的诗意表现。

实际上, “红白蓝”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在思想上表达了一种导演对于人类精神世界永恒困惑的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自称是“专业的悲观主义者”, 而他的悲观也就来源于这种深刻的怀疑与反思, 以及在这种反思时遇到的困惑与不解。于是, 这又引出关于蓝色的第三层解读。

考虑到三色曲的法语环境, 我们不难发现实际上“红白蓝”三部电影探讨的核心哲学, 实际上是这三种颜色在法国国旗上所对应象征“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宏大的概念。然而, 基耶斯洛夫斯基没有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形而上的角度出发, 而是着眼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 着重观察人作为一个个体时在私人生活里对于这些宏大概念的实用价值。

于是, 在“红白蓝”的法兰西精神里, 或是更宽泛的人类文明里, 蓝色象征了“自由”。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的朱莉在失去家庭的同时, 也失去了与家庭观念相伴的一切社会义务与责任。她不再是母亲, 不再是妻子。她只剩她自己, 她只有她自己。她成为了社会生活中最“自由”的个体。然而, 这种自由是不快乐的, 是痛苦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深蓝色的无情冷色调, 向我们展示了随着这种因为自由而生的情感束缚。导演在这部电影里探讨的不再是自由本身, 而是在思考自由的缺失。如朱莉一样的平凡个体被人类的情感与记忆所囚困, 她的自由之身因为爱的逝去而无法获得心灵上的真正自由。自由为何?自由何在?自由是否就意味着生命里没有东西可以再失去?人们的爱到底是铸造心的牢笼还是换取心的自由?“自由、平等、博爱”这几个在现代生活意识形态里常常出现的漂亮字眼是否具备至高无上的存在价值?或者说, 他们是否会真真正正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呢?可以说,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他的电影里, 通过“红白蓝”三种颜色所隐喻的, 就是这三个诱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以及对其存在意义的反思。

爱国主义的乐章 第2篇

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把他具体化,我可以告诉同学们:爱国是楚国屈原漫长路上上下求索的身影,是南宋岳飞刺有“精忠报国”的脊背,是陆放翁病榻前盼望北定中原的示儿叮咛,是文天祥磁石般 不指南方誓不休的一片丹心;爱国是林则徐不因祸福避趋的禁烟壮举,是谭嗣同的横刀长笑昆仑肝胆;是圆明园断壁残坦的沉重叹息,是五四青年的震天呐喊;是南京屠杀血染的心情,是抗日救之的怒火烽烟;爱国是鲁迅的文章,是夏明瀚的诗句,今天,爱国是反对霸权,控诉邪教的愤怒呼声,是海峡两岸五十年来隔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浩如烟海的史册上,爱国的这一页被如此众多的人物如此丰富的感情装点的如此璀璨夺目,留取丹心照耀汗青的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照耀历史的火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尽管鸦片战争曾使中国一度陷入山河破碎,政治腐败,愚昧落后,民不聊生的境地,尽管列强的铁蹄曾一度将中国的土地践踏得血迹斑斑,搜刮的一穷二白;但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1921年7月,有一群爱国的热血青年力挽狂澜,他们在南湖的游船上点燃了照亮中国前程的明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拔开乌云重见青天,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时光荏苒。80年弹指一挥间,新旧中国两重天!如今的中国充满活力,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正处于大改革大起飞的时期,多少年来,亿万中国人民一直热切地盼望着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如今这个理想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逐步变为现实;我国的政治制度也进入了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我国的文化事业也空前发展,进入了一个科技发展,知识增值的崭新时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已经成为人生的重要财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已经成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思想形态上,当今中国进入了思想空前解放,弘扬创新实践的伟大时代,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经济腾飞,政治安定,文化发展,思想解放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时代;是需要大批具有爱国情怀、真才实学的建设人才的时代。融于祖国建设的大潮,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也是我们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爱国主义的乐章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种族,性别,自然

《冷山》是当代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一经发表就在美国文学评论届引起很大反响。在它出版的同年1997年该作品因“描写了人与土地的复杂感情与感情”而荣获了美国文学界地位崇高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并在1998年入围全美十大畅销书之列。《冷山》随后被拍成同名电影上映。美国各类报纸杂志也给这部小说以很高的评价, 认为小说有着“震撼人心的美”, 是“一副叙叙张开的壮丽画卷”。这部小说以其“惊心动魄的英雄史诗, 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与《飘》并称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双璧”。

而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74年, 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 (Francoise d’Eaubonne) 在《女性主义·毁灭》 (Le Feminisme ou la mort) 一文中呼吁女性参与拯救地球的工作时, 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这一术语, 这标志着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开端。佛朗索瓦·德·奥波妮在此书中把生态思想和女权思想结合在一起, 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天然的联系。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 自然与女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源。一个更接近女性的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以二元对立为思维模式的男权社会中, 自然和女性都是被压迫的对象, 生态危机和性别压迫是人类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

许多评论家指出, 与男主人公英曼相比, 小说《冷山》的女主人公艾达经历了更完整、更彻底地精神成长与蜕变, 而这种成长是她成功地与自然、与不同种族的人、与异性建立和谐平等关系的结果。

在传统文化中, 人们总是爱把大地比作母亲, 这部小说也不例外。小说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大地的热爱, 以及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事实上, 这部小说获得199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奖理由便是它描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由于父亲的疏于照料, 鲁比从记事起就开始独自在野外找吃的。有一次, 8岁的小鲁比在森林中睡袍被树钩住, 小小的她第一次在森林里过夜, 又饿又怕的她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母亲的爱:“她 (小鲁比) 听到黑暗中有一个声音对她讲话, 语声好像来自哗哗作响的小河, 但并不是吃人的魔鬼。它似乎是某种产生于土地或天空的温柔的力量, 或者是一个动物的精灵, 一个把她置于自己羽翼之下的守护神, 从那一刻起一直眷顾着她的福祉……它安慰她、照料她, 保护她度过黑夜。” (2) (P80-81)

在这部小说中, 女主人公艾达的成长与她所经营的那片土地息息相关。“她向院子那边的菜园望去, 尽管生长期已经很足, 豆子、南瓜、西红柿的果实几乎还赶不上她的拇指大。蔬菜的许多叶子都被虫子吃到只剩筋脉。” (2) (P19-20) 与菜园的荒凉景象如出一辙的是艾达当时的生活状态:父亲门罗刚刚去世, 又逢战乱, 自己孤苦无依, “一夏天, 她没有不饿的时候” (2) (P20) 。后来, 在鲁比的帮助下, 艾达开始学着了解大自然, 热爱这片土地, 并在身心两方面都受益匪浅。一方面, 艾达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 根据季节的轮替来安排生产和生活。农场的妥善经营使她们有了丰富的物资储备可以安稳地过冬, 并且有能力在来年扩大农场的规模, 让生活更加有资有色。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艾达学会了在大自然中寻找治疗生理和心理创伤的良药, 并且懂得了生命和岁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而不是可怕的单向流程。正是这一点帮助艾达从失去爱人的痛苦中痊愈, 抚养他们的女儿, 继续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

说到女主人公艾达对自然的逐渐了解与亲近, 就不得不说到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鲁比。小说作者被没有明确地指出鲁比的种族, 但从作者对她的外貌刻画中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位黑人女性:“她生得黑不溜秋, 脖子和胳膊上肌肉扎实;胸脯平平;黑色的头发和马尾巴一样粗糙;鼻梁很宽, 眼睛又大又黑, 几乎看不到瞳孔, 眼白清亮得让人心悸。” (2) (P49) 进而, 在她与白人女性艾达初识的一段对白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比对于与白人女性艾达享有平等地位的关切和渴望:“我并不是专门想给人打工的。我的意思是, 如果我留下来帮你, 咱俩都得清楚一点, 自己的夜壶可得自己倒。艾达刚想笑, 但马上意识到这并非一句玩笑。鲁比要求的, 是某种平等。” (2) (P50) 而这种要求平等的想法在当时南北战争的大背景之下, 尤其是从白人女性艾达的角度看, “这个要求有些荒谬。” (2) (P50) 如同美国经典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样,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这两个来自不同种族的女性成为了平等相待的好朋友。因此, 在小说的末尾, 艾达告诉她的爱人英曼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如何与鲁比相处:“只要你明白她 (鲁比) 既不是佣人, 也不是雇工就行了。她是我的朋友。她不会被人使唤, 她不给别人倒尿壶, 只有她自己的除外。” (2) (P335)

艾达能够成功地与大自然、与她们所经营的那片土地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 关键在于她能够正确地处理不同种族间同性之间的关系。她不仅给予鲁比平等与尊重, 并充满渴望地从鲁比那里学习关于自然的一切。“而鲁比就是她的教科书。。。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自然界中流露的任何迹象, 只要能表明某个生命是独立的个体, 有其本身的意志, 都会引起鲁比的兴趣。” (2) (P104)

在小说中, 除了自然与种族, 还包含了一个所有女性主义者都关切的最根本的主题, 就是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与女主人公艾达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位男性角色中, 一个是她的父亲门罗, 另一个则是小说的男主人公英曼。在小说的开头, 艾达的父亲就去世了。因此, 这对父女之间的关系只能从艾达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反应出来。门罗生前是一位传教士, 他教育艾达的方式很开明, 允许艾达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且乐意采纳艾达的意见。尽管如此, 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艾达对父亲仍然有很强的畏惧感。甚至在门罗死后的一段时间里艾达都不敢进父亲的房间, 因为“她 (艾达) 对父亲的房间有一种奇异的畏惧感。” (2) P24除此之外, 艾达也并不敢对父亲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在一次画展上, 父女俩对一幅画产生了不同看法:“他 (门罗) 讨厌它们的所有特征, 觉得它们过于朴实, 色彩过于暗淡, 除了这个世界, 并没有呈现出更多的东西。然而艾达却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并在它的前面逗留了良久, 但她最终还是缺乏勇气说出自己的感觉, 因为她喜欢它的原因同门罗指责它的原因完全相同。” (2) P320

更重要的一点是, 艾达完全依靠着门罗, 按照门罗的意志和喜好成长, 并且对此从来没有进行过反抗。他们刚刚搬来这个山区小镇时, 艾达并不喜欢这个地方, 但是艾达说只要门罗喜欢她就愿意陪他在这里生活。门罗生前艾达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按照门罗的想法学习艺术, 钢琴和绘画。但是当门罗去世, 艾达需要独立起来的时候, 她才意识到门罗过去对她的教育是多么片面:“在这个时刻, 一点粮食生产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在她而言, 比绘画透视法原则的任何精妙理解都更为有用, 每当想到这一点她心头就恨恨不已。” (2) P22

在父女关系方面, 鲁比的经历与艾达完全相反。鲁比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自己在野外找吃的, 她没有得到过父爱和父亲的保护。战争发生以后, 鲁比以为父亲死了。因此, 当鲁比的父亲因为偷他们的谷仓被抓住时, 鲁对他的态度极其冷漠。她说“除了对你来说是顺手的事以外, 你什么都没为我做过, 而且我不会容忍你假装我们之间有什么更多的感情。对你来说我向来什么都不是。” (2) (P266) “他从未因气恼而打过她 (鲁比) 一巴掌。。。反过来, 他也从未亲切地轻拍她的脑袋或抚摸她的脸颊。” (2) (P267) 这种冷漠的父女关系直到鲁比父亲差点命丧枪下才发生了改变。当鲁比得知父亲中枪的消息, 鲁比和艾达一起前往事发地点, 准备安葬他。但是她们发现他还没有死。鲁比救活他之后却辗转难眠, 她告诉艾达“我睡不着是因为我一直在想, 如果他活下来, 我该和他怎么相处。” (2) (P333) 正如鲁比帮助艾达建立了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一样, 艾达也帮助鲁比摆脱了心里的困惑, 建立起一对有意义的父女关系。鲁比听从了艾达的劝告, 陪伴在父亲身边悉心照顾, 让父亲享受晚年。

除了处理自己与父亲以及帮助鲁比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以外, 艾达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异性角色就是小说的男主人公英曼。也正是在处理与英曼感情关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女主人公的独立与成长。首先, 艾达学会了摆脱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 摆脱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矜持的品质, 作为一名女性说出自己的心声。“艾达不得不承认——至少是偶尔如此——直接、浅白、无保留地表达心声可能会比一千句约翰·济慈的诗都动人。她在一生中从未这样做过, 但她觉得自己宁愿学着如何去做。” (2) P269其次, 艾达对英曼的感情不再是传统社会观念中女性对男性的依赖, 而是源于对自己内心清楚理性的认识, 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我一直想知道你在想些什么, 但我想不出来, 所以我就照直说我是怎么想的。没有他我们也能行。你或许认为我们不行, 但我们可以。。。无论战争还是和平, 没有我们实现不了的事。你不需要他。

——我知道我不需要他, 艾达说, 但我认为我想要他。” (2) P323

正是艾达——这位女性角色的成长和改变, 才使得爱情——这部小说的另外一个主题变得如此凄美, 感人肺腑。我们感慨她压抑之后释放的爱, 敬佩她痛失亲人之后的坚强, 惊艳她磨难中由弱至强的成长。然而若要追究起这位女主人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就不得不说起这位女主人公所具有的品格。如果没有她超越种族偏见的宽容大度, 她就不会与鲁比成为伙伴甚至姐妹, 就不可能从鲁比这本活生生的大自然教科书中汲取养分, 了解自然, 尊重自然, 融入自然, 并从中获得无穷的力量让自己变得独立而坚强。正如《泰晤士报》中对这部小说的评论一样:“一部关于爱情、友情、亲情和大地的罗曼史。。。”艾达这位女性成功地处理了爱情、友情、亲情和大地的关系, 适应了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才得以在那样一样动荡的年代坚强地活了下来。

参考文献

[1]Piacentino.Searching for Home:Cross-cultural bonding in Charles[M]//2001, Frazier’s Cold Mountain[J].The Mississippi Quarterly, 2001, 55:97-116.

[2]Polk, James.American Odyssey[J]//Review of Cold Mountain, Charles Frazier,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997 (13) :14.

[3]Way, Albert.A World Properly Put Together:EnvironmentalKnowledge in Charles Frazier’s Cold Mountain[J].Southern Cultures, 2004, 10 (4) :33-54

[4]Kenneth Millard.当代美国小说——1970年以来的美国小说介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孙丽君.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困境与处理[J].外国文学评论, 2011 (2) :196-203.

上一篇: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下一篇:放手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