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2024-05-11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精选9篇)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行ESWL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6例,以上患者均为初次行ESWL治疗,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及肾绞痛,术前经B型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确诊,并排除了结石以外的尿路梗阻性病变,且心、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基础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21~63(42.5±5.6)岁;病程0.8~13h;结石直径0.6~2.6cm。观察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23~67(44.1±4.3)岁;病程1~15h;结石直径0.8~2.5cm。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结石大小及分布、疾病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以上患者均采用ESWL治疗机,碎石电压10~13kV,冲击频率0.8s/次,每次震波碎石治疗≤2500次,2次治疗的时间间隔3d以上。

1.3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加强常规术前、术中、术后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加行以下各项护理干预措施。

1.3.1 术前护理干预: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ESWL的原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发症,使之对ESWL的安全性有所了解,消除其顾虑,同时避免患者有过高期望和过于紧张;嘱咐患者在碎石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确保碎石的效果。

1.3.2 术中护理干预:

术中患者出现疼痛时,主动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若疼痛难以忍受,必要时给予镇痛剂以配合碎石进行。根据患者结石具体位置,使用适当辅助措施,提高结石的击中率,如输尿管、肾脏结石,使用腰带或沙袋固定双侧腹部,限制结石随呼吸移动。

1.3.3 术后护理干预:

指导并督促患者术后大量饮水,以增加尿液促进碎石排出,同时大量尿液可稀释血尿,避免血尿淤积,成人每天饮水量保证2000~3000ml;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跑步、跳绳、爬楼梯等运动排石方式及健侧卧位并拍击等体位排石方式,促进碎石的排出。

1.4 临床评价标准

1.4.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

术后3个月后,根据为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1)治愈:结石完全粉碎和排空;(2)有效:结石不完全粉碎,残石<3mm,需复震排空;(3)无效:经复震治疗3个月后,残石仍未排空。治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病例。

1.4.2 术中疼痛评价标准[4]:

(1)0级:术中无疼痛;(2)Ⅰ级:术中疼痛明显,但能忍受;(3)Ⅱ级:术中疼痛难忍,需停机片刻后继续完成;(4)Ⅲ级:术中疼痛难忍,需使用镇痛剂继续完成。0级+Ⅰ级合计为总有效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术中疼痛情况

观察组术中疼痛总有效率为77.6%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ESWL治疗尿石症安全、有效、无损伤,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大多数患者不了解ESWL的优点,不知如何配合治疗,担心治疗效果,惧怕疼痛,导致情绪焦虑、紧张,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这些心理和生理性应激反应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血压升高;心理反应又能加剧ESWL对人体直接刺激引起生理紊乱,从而影响了治疗的进行及术后的临床疗效[6]。国内临床研究表明[7]:(1)护理干预可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争取患者主动合作,可解除其心理疑虑,使患者紧张感降低,全身肌肉松弛,注意力分散;(2)护理干预可使患者ESWL并发症明显减少,并提高ESWL的成功率。

本结果显示,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69.0%,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疼痛总有效率分别为77.6%和60.3%,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用ESWL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提高ESWL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响,探讨提高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中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疼痛总有效率为77.6%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体外震波碎石,泌尿系统结石

参考文献

[1]叶章群,邓耀良,董诚,等.泌尿系统结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8.

[2]吴阶平.现代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5-653.

[3]崔东辰,耿军.择期性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692.

[4]鲍雯.护理干预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石症患者应用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2):231.

[5]王凤莲.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石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27-128.

[6]车小波.心理护理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4):248-249.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2篇

摘要:目的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了整体护理措施,分析这种护理措施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近年来选取的)共计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94例)。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比较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再次复发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 第3篇

【摘要】目的:探究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1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的协助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泌尿;结石;术后;护理

泌尿系结石是引起泌尿系梗阻的最常见的疾病。结石主要在肾脏中形成,在下行的过程中可引起泌尿道的各个部位的梗阻。我国尿石症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约3:1,好发年龄为20-55岁[1]。有结石家族史者,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约有50%治疗后复发。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肾结石发病率增高,膀胱结石发病率降低。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1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给予护理措施,分组护理,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24例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实验组20例,平均年龄为36.55±2.55岁,男女比例3:1,对照组14例,平均年龄为(38.25±2.5)岁,男女比例3:1。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协助医生完备各项术前检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前患者常因害怕术后肾功能恢复不好而担优,若需施行肾切除时,会认为自己少一个肾脏而有失落感。应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若一个肾脏功能良好,则排泄功能并不受影响。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以平稳心态接受手术。告知患者术中不能变动体位的重要性,争取积极的配合治疗。术前3日禁忌进容易产气食物,术前I日服缓泻剂,术晨禁食、水。

1.2.2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若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提示有出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2]。因为肾脏血流丰富,术后易发生出血,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出血征象。监测尿量、颜色和性状。术后早期尿液大多是血性的,2-3天后逐渐趋于正常。若尿液鲜红且浓,可能为出血的征象。尿液混浊可能并发感染。维持引流通畅,无医嘱时,不可随意关闭引流管,以防逆行感染。引流管固定妥当,避免脱落、打折。若患者带管出院,应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引流管及手术切口的方法,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来院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研究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使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将治疗方案数据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现采用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组时间与住院天数相同,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护理有效19,护理无效1例,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有效18,护理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评估患者与泌尿系结石有关的病史。包括结石形成病因、可能的诱发因素、饮食生活习惯,有无结石病史,是否检查过结石的成分,接受过何种治疗方法,有无用药史、手术史,以及是否有家族史[3]。肾孟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若结石引起肾盏颈部梗阻,或肾孟结石移动不大时,可引起上腹或腰部钝痛。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完全梗阻时,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为阵发性。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焦虑。疼痛部位及放射范围根据结石梗阻部位而有所不同。肾孟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完全性梗阻时,疼痛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沿输尿管行经,放射至同侧睾丸(男性)或阴唇(女性)和大腿内侧。当输尿管中段梗阻时,疼痛放射至中下腹部。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或输尿管口常伴有膀胱刺激症及尿道和阴茎头部放射痛。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不等,但通常持续数小时,有酸痛感。当结石位置移动时,疼痛也可以是间歇性的,患者在发作后常主诉沿输尿管行经张时,尿液得以流通。而使胀痛减轻或消失。可能是由于此时结石附近的输尿管扩现。若结石进人膀胱内,则疼痛消失。但若结石继续下行再次发生阻塞时,疼痛再度出现。当结石顺输尿管下行时,损伤管壁,患者活动或绞痛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更为常见。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唯一的临床表现。结石阻塞后血流速度降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性。继发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脓尿等表现。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和痉挛,可反射性加重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若输尿管长期阻塞,则会引起严重的肾积水,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效果较为一般,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疗效显著。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的协助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应禄,周利群.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463-1464.

[2]侯章梅.结石成分分析應用于尿石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5):667-668.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并根据患者年龄切除或保留双侧附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4例, 年龄30~54岁, 平均 (41.3±2.4) 岁, 体质量 (62.8±8.4) kg;对照组44例, 年龄31~55岁, 平均 (41.5±2.3) 岁, 体质量 (61.9±8.5) kg。所有患者均排除尿路感染、泌尿系疾病等, 且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法均相同。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麻醉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心理护理:术后反复尿残余测试及留置尿管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 患者极易出现悲观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交流, 治疗中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2) 尿潴留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阴道肌肉及肛门的舒张与伸缩练习, 术后留置尿管持续2周, 拔出尿管前需连续3 d夹尿管, 每两小时开放1次尿管, 以后可根据患者膀胱充盈程度和尿意开放尿管, 可逐步恢复排尿反射。 (3) 膀胱冲洗:拔出尿管前可采用5%碳酸氢钠500 ml+庆大霉素8万U冲洗膀胱, 2次/d, 25~35 ml/min, 每次灌注量约为300 ml。可有效防止膀胱感染和膀胱痉挛。 (4) 膀胱功能锻炼:术后指导患者做阴道、肛门、尿道括约肌舒张和收缩功能训练, 3次/d, 5~10 min/次, 使膀胱功能逐步恢复。 (5) 泌尿系感染护理: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多饮水, 可达到冲洗膀胱的目的。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和尿管通畅。且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尿路感染情况, 如发生感染及时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人数, 并进行临床统计。疗效判定:术后两周无法自主排尿, 且B超测试残余尿量>100 ml, 称为尿潴留。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则为泌尿系感染: (1) 尿液细胞中白细胞>10μl; (2) 尿离心后, 镜检白细胞>5~8个/HP; (3) 尿培养菌落数>105/ml。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5%, 对照组为2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为6.8%, 对照组为27.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例 (%)

3 讨论

目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方法是宫颈癌根治术, 但此类手术创伤较大, 且涉及范围较广, 常引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潴留[2]。减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率, 尽早恢复膀胱功能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护理的重点[3]。手术时, 游离输尿管可将进出尿道和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及盆腔淋巴结一并去除, 使得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 引起尿潴留。加上手术中膀胱剥离面积较大, 切断了神经组织, 使得血液循环相应减少, 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4]。患者术后由于疼痛和留置尿管, 长时间卧床, 膀胱后壁较低处积聚大量沉淀物, 更加重了感染的程度。

患者手术后心理压力较大, 术后采取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使患者可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切除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及盆腔淋巴结时, 虽会造成膀胱麻痹, 但排尿一般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 受人为意识控制, 依靠阴道、膀胱、盆底、尿道、腹部肌肉及会阴的协调作用完成的[5]。而护理中加强阴道、肛门、尿道括约肌舒张和收缩功能训练, 可一定程度上恢复恢复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有效防止膀胱肌肉出现萎缩, 加快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膀胱冲洗可将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膀胱后壁较低处积聚的大量沉淀物冲出体外, 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6]。

本研究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 护理后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5%、6.8%, 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采用有针对的全面护理干预可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故笔者认为, 宫颈癌根治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加快膀胱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霖.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并发症的护理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 39 (12) :1513-1514.

[2]杨然, 邱雪洲.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15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07, 20 (6) :1060-1061.

[3]郭伟玲.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 23 (4) :360-361.

[4]王冬军.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留置尿管时机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12) :905-906.

[5]王红霞, 陆金美, 徐守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4) :468-469.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40例患者, 随机按1: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照组男77例, 女63例, 年龄在23~75岁, 平均年龄 (65.3±10.7) 岁。干预组男75例, 女65例, 年龄在25~78岁, 平均年龄 (66.3±11.7) 岁。240例患者中以肾结石和尿路感染以及膀胱炎等疾病为主。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对泌尿外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登记, 如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天数等。当确诊患者出现感染时, 详细登记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 24 h内上报医院管理科。出院时再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附病历。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μ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泌尿外科患者的观察与治疗记录, 可得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泌尿道和呼吸道以及手术切口等, 且患者各部位发生感染的概率和构成比不同, 见附表。

对照组的120例患者中, 发生院内感染20%;干预组的120例患者中, 发生院内感染6.66%, 革兰阴性杆菌是造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通过对患者的实验室致病菌种的检验得出, 尿道感染的主要菌种包括大肠杆菌和球菌以及白色念球菌。致患者血液感染的病菌主要是球菌和克雷伯菌种。通过痰液导致感染的菌种是大肠杆菌和球菌以及环形肺炎球菌等;切口感染主要菌种是大肠埃希菌。

3 讨论

3.1 致使泌尿外科发生感染的因素

(1) 在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 自身免疫系统机能有所降低, 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引起肺部感染。 (2) 在泌尿外科的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尿, 如果护士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或对留置导尿的护理未严格管理, 以及导尿管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过长, 就会使患者的感染率增加。 (3) 泌尿外科患者因前列腺增生症和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的影响, 就容易出现排尿困难或形成尿潴留, 会造成细菌滋生繁殖, 老年占多数, 抵抗力下降和手术打击, 易发生尿路感染。 (4) 术后患者恢复健康时间长, 医院的病菌较多, 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增加。 (5) 大量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和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3.2 护理措施

(1) 加强老年患者和意识不清及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 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注意防寒保暖, 增加营养, 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对于卧病在床的患者, 应每2小时协助其翻身, 并叩击患者的背部, 防止肺部淤积, 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的感染。 (2)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 空气流通, 病房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 每次30 min, 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清洁表面环境, 若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做到一桌一布, 以免交叉感染。地面的环境应每日进行湿式清扫, 以免扬尘, 若遇到污染, 及时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后的抹布和拖把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悬挂晾干备用。 (3) 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的适应证, 在进行导尿和留置导尿, 可能会破坏泌尿系统无菌环境, 致使局部机械防御功能的破坏, 使尿道黏膜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下降, 使病原菌逆行到泌尿系统, 发生感染。在导尿时, 选择与尿道相符合的导尿管, 保持泌尿系统的密闭性;在留置导尿时, 应尽可能的选择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或采用间歇性的导尿法;应尽量减少膀胱冲洗的次数, 减少自尿管引起的上行感染, 切断感染途径。 (4) 尽量减少侵入性的操作, 在进行各种入侵操作时,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制度。

综上所述, 根据患者在泌尿外科的感染因素给予相关的护理操作, 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生, 降低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摘要:目的 对泌尿外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 以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40例患者的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随机按1:1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得出医院对泌尿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的120例患者中, 发生院内感染20%;干预组的120例患者中, 发生院内感染6.66%。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造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 最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而克雷伯菌种和球菌则是导致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菌种。结论 通过对泌尿外科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 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国民, 叶伟峰, 邵小彬.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1 (22) :3052-3054.

[2]冯志英, 王建荣, 张黎明.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1 (24) :64-66.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6篇

本研究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2011 年3 月~2013 年3 月收治的150 例泌尿外科经确诊并住院的患者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 取得了相对较好的临床研究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3 月~2013 年3 月我院收治并经过泌尿外科手术的150 例泌尿外科患者, 男76 例, 女74 例;年龄29~53 岁, 平均 (35.0±4.1) 岁。 其中, 2011年3 月~2012 年3 月75 例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方法 (对照组) , 2012 年4 月~2012 年3 月75 例患者采取对症护理方法 (实验组) 。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通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1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减少外界其他因素刺激 (温度、周围的患者等) , 安静的休息, 使患者术后能有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2关于术前疼痛的解释说明, 使患者清楚明白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 做好术前的思想工作, 消除患者恐惧术后疼痛的心理, 增强患者对即将产生疼痛耐受的程度, 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术后疼痛的护理培训, 准确并详细的评估术后疼痛的程度。3患者术后的精神护理, 耐心的与患者交流, 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来减轻患者的疼痛。4术后专业疼痛护理措施, 护理时, 动作要轻柔、准确, 给患者伤口周围皮肤按压, 以增加血液的快速流动, 加快全身机体的新陈代谢, 使患者身体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舒服的体位, 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伤口的挤压和牵拉。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程度划分为五度: 其中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 为间歇痛, 偶尔发作, 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 为持续痛经常出现, 影响休息和生活, 需用止痛药来控制;Ⅲ度:重度痛, 为持续痛, 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严重影响了术后的生活以及术后康复的效果;Ⅳ度:严重痛, 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此阶段属于严重阶段, 需要慎重治疗[4]。 对于住院期间以及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自制护理评价量表, 进行统一评价, 评估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的评估

实验组疼痛减轻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12, P < 0.05) , 见表1。

2.2 两组术后心理状态比较

实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85, P < 0.01) , 见表2。

2.3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指标对比分析, 实验组不良反应 (包括感染、疼痛以及对护理干预的不适应等) 少于对照组, 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护理观念的持续更新, 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外科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有效治疗术后疼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5,6,7,8,9]。 现阶段, 我国疼痛护理研究相对缺乏, 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相关医疗资源的不足, 致使国外先进的疼痛护理经验无法在我国临床中广泛运用[10,11,12,13,14]。 由于临床上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认识尚且不够清楚, 医护人员不能准确的评估术后的疼痛, 低估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 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 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安心理, 影响术后的后期治疗及恢复情况[15,16,17,18,19]。 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原因较为复杂且原因很多, 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等, 需要采取科学以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

本文通过实际的临床研究, 表1 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 表2 中实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 从两个表中得出结论, 从环境、认知、心理、行为四个因素去护理干预择期手术患者, 使他们认识到关于术后疼痛的认识, 以及疼痛是如何产生的, 让他们充分了解疼痛产生的原因, 消除术后疼痛的恐惧等心理不安的因素,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通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用护理干预措施。 病房环境是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温度、湿度和声音,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人情绪烦躁, 不利于患者的休息, 尤其是夏季, 应注重病房通风, 或者安装空调, 使室温保持在26℃左右, 在北方地区冬季较为寒冷, 冬季的保暖更是非常重要, 在冬季保暖的同时室内还要保湿, 这样防止患者鼻黏膜干燥导致的鼻衄或者呼吸不畅。术前疼痛的解释说明, 不仅要对患者本人进行教育, 其家属也是重要的被教育对象, 由于患者在无医护人员陪同的时候, 主要是和家属进行交流, 家属对患者的思想劝导甚至比护理人员还重要。 尤其是患者术后的精神护理, 医护人员和家属同时耐心的与患者交流, 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避免对手术产生各种抵触的不良情绪, 从而导致不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的护理工作, 本次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不安因素, 从而轻松应对手术, 这样有利于手术能够顺利地进行和术后护理的顺利操作,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此外, 从表3 中可以看出, 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等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 所以术前给患者做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能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感受, 有利于患者其他治疗的顺利进行, 以便于康复出院。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泌尿外科经确诊并住院的患者随机均分两组, 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实验组疼痛减轻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对泌尿外科术后的疼痛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很好地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状况, 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质量。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泌尿外科的手术后患者。其中男119例, 女61例;年龄27~88 (45±6.9) 岁;病程2个月~1年;肾炎87例, 肾肿瘤50例, 肾结石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具体如下: (1) 改善医院病房的住院环境, 确保病房的清洁, 通风, 并规范医疗用品和器具消毒工作, 要减少病房内的人群流动, 定期开展室内空气监测, 要严格开展护理工作者手的卫生规定。 (2) 开展护理的管理干预, 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增强医护工作者的无菌意识。 (3) 采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4) 针对泌尿外科病人术后普遍置管且置管时间相对较长, 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这一特点, 首先要加强基础护理, 要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管道脱落, 堵塞, 每周更换引流袋三次并保持低位, 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感染, 减少不必要冲洗以减少感染机会, 注意保持会阴卫生清洁。 (5) 针对发生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干预护理, 首先要减少患者口咽部的病原菌定植, 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消除隐患, 定时更换敷料。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一般护理:改善病房环境, 使之感到安全, 利于入睡。夜间护理人员治疗护理时做到“四轻”, 尽量集中完成, 尽量保证患者睡眠不被干扰。 (2) 留置导尿护理: (1) 妥善固定留置尿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采取合适的尿管口径、尿管材料, 稳固有力的个性化尿管和固定方法, 如在常规方法固定的基础上, 采用各种新型固定器具及胶带, 减少尿管复插。 (2) 制定个性化尿管更换时间。留置管患者更换尿管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 同时也易发生尿道感染。而更换尿管的唯一标准是导尿管发生堵塞, 因此在确保导尿管未堵塞的情况下, 将更换尿管的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可有效避免尿路感染。 (3) 严格控制导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与菌尿发生率呈正相关, 若患者病情稳定, 应尽早拔除尿管。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 根据患者自主尿意、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 尽早恢复患者膀胱的自主收缩功能, 缩短患者导尿留置时间。 (4) 高度重视无菌观念。有针对性地在导尿操作前预防性地使用相关菌群敏感抗生素;导尿管误插阴道或脱出应立即更换。 (3) 切口护理[3]:患者切口处消毒次数应适当, 消毒后自然待干, 局部频繁消毒与更换敷料会刺激切口, 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造成局部或全身感染;皮下气肿及切口有渗液者, 可给予亚低温治疗3次/d。 (4) 应用抗生素的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严格掌握适应证, 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作用范围选择抗生素, 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 慎用广谱抗生素, 控制联合用药的指征, 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 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增加真菌感染的危险。 (5)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重个人卫生, 每天用温开水清洗会阴, 减少会阴部定植的细菌数量。鼓励患者多饮水, 达到泌尿系统自行冲洗、清洁的目的, 减少尿路感染。 (6) 饮食护理:为了促进患者康复, 要做好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康复和日常饮食习惯, 适当调整饮食, 保证营养供给。 (7) 心理护理:某些患者因为患有生殖系统疾病, 其思想负担相对较重, 甚至会有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做好解释, 耐心疏导, 认真做好术后健康教育, 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3 判定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为依据, 与我院感染登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病历记录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确立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4w的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感染主要为切口感染、留置导尿引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 其中又以留置导尿引起的感染最常见。泌尿外科高感染率原因是一些患者年龄偏大, 住院时营养跟不上, 机体免疫低, 易发感染;同时留置导尿时间长, 操作没有严格无菌操作易诱发感染;加上患者排尿困难造成滋生细菌, 导致感染;还有就是手术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增加一些细菌耐药以及发生内源感染可能性。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其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高感染率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干预, 从而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同时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值得推广。

摘要: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4w的护理干预后, 对照组术后有27例发生感染, 感染率为30℅, 其中有17例患者是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占18.89℅) , 7例发生呼吸道感染 (7.78℅) , 3例是由于术后切口感染引起 (3.33℅) ;观察组有9例发生感染, 感染率为10℅, 其中5例患者是由于留置导尿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5.56℅) , 有3例发生呼吸道的感染 (3.33℅) , 有1例是由于术后切口感染所引起 (1.11℅)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泌尿外科术后感染发生较为常见, 合理有效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泌尿外科,术后感染

参考文献

[1]邓金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0) :3625.

[2]盖秀静, 王英.高龄高血压并患者个体化服药的护干预及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1) :l392-1394.

[3]王红婷.综合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2) :32-33.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22~66岁,平均44岁;肾结石36例,输尿管结石50例,结石横径最小0.20cm×0.5cm,最大1cm×2.4cm;伴肾积水31例,伴腰、腹痛68例,伴血尿或尿10项有红细胞40例,伴发热、尿10项有白细胞29例。

1.2 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有明显腰、腹痛、尿频,尿呈肉眼血尿或尿10项有红、白细胞,经B超、X线造影或CT检查确诊为结石症。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结石完全排除,B超或X线检查结石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B超或X线复查结石缩小或部分下移;无效:经碎石三次,临床症状无改善,B超或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

1.4 治疗方法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采用深圳市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K.ESWL-109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每次治疗,冲击波冲击1800~2500次,能量级10~12级,时间30~60min。

术前准备:腹部平片(了解结石详细情况),B超检查、V肾盂造影(确认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其他疾病的检查。有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应先让病情稳定后再治疗;碎石前2d有感染、白细胞升高、发热者,先给予抗生素治疗,热退后再行碎石。

实施碎石原则:当患者有多个结石时,先碎最近出口的结石;双肾有结石,先碎肾功能较差的一侧结石;单个较大结石,先碎靠近出口部位的;一次碎石,放电不超过3000次,患者状态良好,确是碎石需要,可适当增加放电次数;同一患者连续两次碎石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7d,同一结石最多进行3次碎石治疗;对较大且不易粉碎的结石,应坚持低能量、分次治疗的原则,反对仅靠增加治疗能量、延长碎石时间来提高碎石疗效的错误做法。这样才可能避免冲击波对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严重损害[1]。

1.5 护理干预

1.5.1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大多经历过强烈的疼痛,常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术前向患者讲明该治疗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争取其主动配合。

1.5.2必须告诉患者冲击波触发时会伴有相当大的噪声,以免患者因惊慌而出现无意识的动作或是位置移动,可佩戴耳塞。在触发冲击波前,必须确保患者身体与水囊有良好的接触,如果二者之间有气泡,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冲击波的效率会被衰减,从而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5.3碎石后患者如无明显不适,可正常饮食,并多饮水,无全身反应及明显疼痛,可适当活动,利用体位排石:肾下盏结石可采取头低脚高位,叩击腰背部可加速结石排出;注重观察有无“石街”的形成,巨大肾结石因短时间内大量碎石可突然充填输尿管而发生堵塞,故应采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且不宜早期下床活动,以减慢碎石进入输尿管的速度,使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2]。注意观察排尿及排石情况,告知患者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血尿、疼痛,可在1~3d内消失。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分分析。

1.6 健康指导

1.6.1

经常向患者宣教卫生知识,让其了解尿石症的病因、病程、症状及预防知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1.6.2饮食指导

因食物与营养对尿石的形成和预防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结石分析合理安排饮食。高钙结石不易食用牛奶、精面粉、巧克力等;草酸结石不宜食用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豆类等,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尿酸结石不宜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应进食碱性食物;感染性结石建议进酸性食物,使尿液酸化。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1.6.3饮水指导

向患者解释多饮水的重要性,碎石后每日饮水2000~3000m L,尤其夏季和夜间,为避免夜间尿液过分浓缩,必须强调睡前饮水500ML,夜间起床排尿后再饮水200m L,最好饮用矿泉水和磁化水。

1.6.4运动指导

解释多活动的意义,以减少结石物质形成沉淀,肾结石患者碎石后第二天,如无绞痛、血尿者,可多做运动。输尿管结石碎石后2~4h,无血尿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做跳跃、跑步、上下楼梯等活动。

1.6.5

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有无复发及残余结石,若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2 结果

68例患者,治愈72例(83.7%),好转11例(12.8%),无效3例(3.5%),碎石后有血尿23例,下腹痛、排尿痛36例,3~4d内症状消失。多数排石时间在1~12d结石排净,少数12~18d排净。无1例严重并发症,追踪半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且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因病因不十分清楚,防治效果尚不满意。体外震波碎石做为一项以治疗结石为主的新技术,成功地改变了传统手术切开取石的治疗方法,为尿路结石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痛苦小、安全方便,疗效显著,患者乐意接受。我们在体外震波碎石的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结石的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15例报告[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2):1152-1153.

护理干预泌尿系统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的患者共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9~78岁,平均(61.43±6.89)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9~79岁,平均(62.01±7.0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案及过程,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出院时指导患者饮食,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膀胱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身体不适、无法正常参与社交活动等现象,增加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泌尿造口仅改变了原有的排尿位置,不会对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泌尿造口,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增强基础护理干预: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口腔、皮肤及泌尿生殖系统等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纤维食物,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保障机体营养;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胃功能恢复,预防发生便秘;维护病房内的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保障病房内光线柔和。(3)健康宣教干预:采用一对一讲解的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膀胱肿瘤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并向患者发放膀胱肿瘤的宣传手册,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要特别关注理解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4)出院指导:发放出院指导卡,告知患者医院的热线电话,叮嘱患者一旦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电话咨询;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户外运动,让患者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使患者融入社会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率。其中,生命质量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进行评定,共包括6个项目;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共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表浅乳头状肿瘤,高龄患者中常见的是分化不良的浸润性膀胱癌[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治疗过程需将患者体内输尿管的末端缝合于体内游离的回肠上,对回肠的一端进行缝合,而另一端则缝合于腹部开口之上,最终形成一个泌尿造口[4]。泌尿造口的形成会改变患者原有的排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对于膀胱肿瘤手术泌尿造口的患者进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护理主要是围绕整个手术过程,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做好术前准备,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并于术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障治疗效果,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5]。因此,常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却无法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6]。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4个方面展开,效果满意。

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基础护理干预能够保障患者所需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康复进程;健康宣教能够使患者掌握膀胱肿瘤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进而增强对自身疾病的自我监控能力[8];出院指导能够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患者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够使患者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我认同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目评分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能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其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膀胱肿瘤,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纪翠雅,何淑波.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泌尿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18(3):454-456.

[2]谭琼芳.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60-261.

[3]马红梅.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6,35(1):68-69.

[4]曾娅娜.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泌尿造口患者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39(2):248.

[5]熊柱凤,陈炤,汤利萍,等.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767-769.

[6]沈苗红,张金菊.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01-103,106.

[7]邵凤霖.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膀胱癌造口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1.

上一篇:韩国高中生下一篇:境外人民币